小学德育特色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德育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构建了整个教育的基础与框架,是教育之船的龙头。通过有效的途径,通过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提升学校的内涵,进而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成才的平台,便是我们学校需要立足的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就自身的特色,并且着重于以创新为改革的动力,积极打造专属于学校自身的特色,打造开放团结并且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发展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农耕文化,并且根据农耕文化的特点重构学习教育的工作模式,构建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品牌,打造具有我校的办学和教育的特色。
一、农耕文化渗透到农村小学德育的思考
1.教育接地气,收获田园心
我国古诗推崇田园的生活,田园般的心境能够使得我们忘记尘世的烦恼,忽略个人的得失。在当前的德育观念之中,农耕文化教育能使学生拥有恬淡的田园心。学生们观赏农耕活动,能够积极投入农耕文化氛围之中。
2.发奋图强,收获一颗勤奋心
当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之中,学生容易受到一些功利心的影响。在当前丰盈的物质财富环境之中,在优越的条件之中,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惰性,失去了勤奋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某一次课程实践之中,我讲述了古时候读书人往往还要进行农耕,在艰苦的条件下必须几经辗转才能够得到书本学习。学生们都能够经由感悟农耕文化从而收获一颗勤奋心。
3.返璞归真,收获一颗朴素心
返璞归真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颗朴素心,回归于平静之中。心灵平静才能使得学生在优越的生活之中有着简单的人生哲理的体悟,给予学生一份嘈杂之中的宁静。农耕教育本身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活力,能够快速利用农耕文化巩固学生品质教育并且激起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加强农耕文化的应用空间,拓宽农耕文化的学习特色。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便是教育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祖辈劳动的艰辛,并且充分提升学生的智慧,教师应该利用农耕文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农耕文化的教育熏陶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发奋学习,回报父母、回报老、回报社会。
4.情感升华,收获一颗感恩心
社会发展过程之中,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家庭。大部分独生子女享受着被许多长辈喜爱和照顾,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农耕教育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融合农耕文化于教学之中。在农耕教学之中,小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幼苗的成长,形成感恩体验,拥有感恩的心态,从而懂得关爱他人。
二、提升农村小学大德育发展的策略
1.重视德育工作,抓好德育管理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为了能够提升广大农村的德育工作,必须改善广大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改革相关的教学模式和德育工作体制。根据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自身学校的德育目标,并且广泛实践德育工作的内容,开辟一条有效、广泛并且能够实践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德育工作模式。此种德育工作模式之重点在于完善其管理体系,进而培养适应时代的精英人才,为广泛的农村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维护好教师、父母以及学生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是沟通父母和学生的桥梁,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除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划分德育工作开展的工作模式。基于身为一个民族之人之中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加强努力进行德育工作的发展和建构。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小学大德育工作之中的重点部分便是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队伍构建,并且加强队伍的领导的建构。应将整个队伍工作设计成为倒三角的形状,并且保证队伍能够顺利开展与实施。教师要充分加强德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提升领导队伍的工作能力,需要总体上使得教育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念,不唯分数论高下,不以教学成绩定成败,并引导全校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人。
参考文献:
[1]夏自军.西方国家学校德育工作联动机制的发展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30-133.
[2]代丽君.探析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9):33.
[3]谭 键.试分析朱熹的小学德育主张对现代小学德育的影响[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版),2016(9):20-21.
篇2
强学习,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不仅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要改革,而且学校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管理思维,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就谈不上现代教育。其次教师应该改革好自己,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关键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低。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了解教育信息技术,要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做先师、名师和导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手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技术素养等都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主动学习,时刻保持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教学上,很多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市级骨干教师”等培训不断加强学习,能够做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突破重点、透视难点、适度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能够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媒介设施设备和教育网络资源,能够通过媒介演示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校园网、课件、校园音像系统、微博、微课、微电影等也在不少学校被广泛应用,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学习资源带入到了课堂,刺激感观,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课堂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堂,而是自由发挥的探究讲堂,成为学生自我进步的表演课堂,为提高学生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巧结合,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管班级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把书教好,更要把人育好,这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就要紧跟时代,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
就德育常规工作而言,班主任工作是最繁琐的,我们强调蝴蝶效应,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一举一动、规范学生一言一行,以无痕做教育,用平等待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信成长、个性发展,这是班级常规工作的必然。有的班主任善于运用教育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刚接收新生班级时,富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就表现出不同的举措,有经验的班主任提前做足了学生功课,对班级每一名学生的性别、年龄、生日、外貌特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基本情况、学习基本情况等提前深入毕业小学或找小学教师进行了解,开学第一天别人讲开学第一课的这项注意、那项要求,但是他却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利用形、音、色、画等功能一一展示每个学生的情况,吸引学生互动畅聊,让学生开学第一天进校就没有了陌生感,也对教师充满了向往、敬仰。不同的方法却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不同的教育影响力。又如,在班级常规工作和成绩信息的管理上,对学生的上升、下降或波动,如果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分析研究是非常方便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电子成长记录袋学生在校的每一丝进步、每一点成就都记录在班级管理模块上,在毕业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份重要的成长档案赠予学生。班级运行特色、班主任个人魅力、学生的精彩回放更是让学生一生难忘、永久留存。
重德育,精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特色
篇3
【关键词】特色活动;学校德育;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29-02
为丰富学校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了学校的德育视野,塑造了师生的美好心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开创了学校德育新天地。
一、开展每年“三节”活动,丰富师生德育生活
我校坚持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三大传统实践活动,从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组织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校每学年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届时,舞蹈、小品、相声、猜灯谜等各类活动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并用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装点教室和校园,彰显着青春的活力,绽放着艺术的风采,渗透着道德教育,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学校先后建成设施齐全、有固定场所的书法室、绘画室、器乐室、舞蹈室等功能室,组建了篮球队、空竹队、田径队等兴趣小组,还建成庄浪县有史以来第一支管弦乐队,填补了庄浪县音乐教育、器乐演奏方面的空白,学生社团活动还被《甘肃日报》专题报道。
我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包括班级入场式表演和大型师生团体操表演,田径比赛、班级乒乓赛、篮球赛、师生足球赛、羽毛球赛、广播操比赛等,并采用现场颁发奖牌的仪式激发学生积极拼搏、为班争光的意识,进一步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
科技节以“实践创新”为主题,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学生认真听取庄浪县科技局全国科技模范吴永斌的“庄薯三号培育技术”等高新科技系列讲座,激发了学生探究创新兴趣,丰富了他们的高科技知识。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行科技小创造、小发明等比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015年11月,由甘肃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妇联、省委共青团、省无线电管委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驾驭未来”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车辆模型教育竞赛和第十六届“爱我海疆”甘肃省青少年科技体育建筑模型教育竞赛中,我校科技体育代表队扬威金城兰州,28人参赛,其中21人获奖,我校还摘取了“太阳能动力车直线竞速赛”中学男子团体第一名桂冠,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成绩代表了平凉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最高水平,充分展示了学校科普教育实绩。
二、开展儒雅教育活动,创新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工作紧跟时代脉搏,在抓好爱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常规德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丰富和更新德育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儒雅教育”。它以传统文化中“仁、孝、勤、诚、信”等核心理念为内核,大力弘扬诚信、感恩、仁孝、勤俭、坚毅等优良传统,培养“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学生,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丰富。
我校通过布置宣传专栏,张贴二十四孝图宣传画,播放优雅古典音乐,营造儒雅环境文化;利用课前一分钟诵读《弟子规》等经典诗文,学生在校园广播的统一播音指挥下朗诵经典诗文,感悟经典文化;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倡导学生同构“儒雅之风”;和县电视台合作,联合录制由本校学生主持解说的电视节目《活学活用》等各种活动,促使学生“树儒雅之风,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成有用之才”,精心打造儒雅校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学校以心理辅导室为阵地,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渠道:①由专职心理学教师教授心理辅导课,定期为不同年级学生分别开设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②成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由心理学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辅导组,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师生通过聆听、分析、诊断、目标、指导几个环节,排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③建立心理跟踪档案,对典型个案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及时推广。④七八年级建立“心声”心理社团,现有会员280多人,活跃在各个班级,给他们进行有关心理辅导技术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引导社团成员开展心理活动,关注同伴的心灵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在这些自助、互助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关注同伴的心灵成长,培养了团队精神,学生心理社团也成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亮点。
四、开展青年志愿活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
为倡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我校由团委牵头成立了中学生志愿者服务中心,长期为孤寡老人、烈士军属、困难学生等献爱心服务,开展上街宣传、募捐、打扫卫生等活动。我校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上广泛宣传中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号召学生树立典型,学习先进。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懂得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回报。
五、开展丰富的班团活动,形成良好道德规范
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使德育焕发出了无穷的魅力。
一是学校团委在各年级、各学科举行了蕴含德育内容的各种活动。例如,政教处举行了“爱我校园”有奖征文竞赛,初一年级组举行了“爱我水中”的演讲比赛,语文教研组在初二年级举行了十一“中华诵”诗歌朗会,政史地教研组举行了“做诚信公民,与文明同行”的有奖竞答活动等。活化了知识,丰富了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
篇4
一、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缘由
(一)基于课程文化的“艺术传承”
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源自对传统艺术的青睐,以校长为领头羊对写字教学的情有独钟,我们选择了硬笔书法作为特色教育的突破口。这正好契合了今天在课程文化引领下,将中国传统书法纳入学校课程开发这一大好时机,为我校实施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提供了动力,可谓顺应“天时”。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立字立人”
学校把“立人”作为校训,“立字”是“立人”的基础,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让学生从小规规矩矩写字,达到立方正之字、立工整之字、立规范之字、立端雅之字、立艺术之字。今天在民小端端正正写字,明天踏上社会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学校以“立字”为载体,“立人”为根本,通过“立字”而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体健之人。所以,基于学校文化的“立字立人”创造了“地利”优势。
(三)基于师生愿景的“练字练心”
我们提倡练字养性,在把字写端正的前提下让心安静下来,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养成认真严谨、细心坚韧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变得更细腻、更严谨、更执着、更勤奋!各学科教师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练字练心”就成了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生把字写好了,受益的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各科老师都能从中获益。所以把硬笔书法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抓,大家都认同,做起事情来就容易。因此,基于师生愿景的“练字练心”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具备了“人和”这一特质。
二、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剂规避学生“字如其人”不复还,学生写字如画符的良方
从练字到立字,从练心到立人,期间的内在规律成为“字如其人”的有力佐证。然而目前“人”和“字”分道扬镳的现象屡见不鲜。玉树临风的小伙或者亭亭玉立的姑娘一动笔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形很常见。究其原因,归结于读小学时写字教育的缺失。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的当下,长大后练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连握笔的机会都在减少,从小打下基础把字练好是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褒奖的角度解读“字如其人”,否则只剩一种冷嘲热讽。可见把硬笔书法作为特色教育落到实处,还真是一剂实用且有效的良方。
(二)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味慰藉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心灵鸡汤
在这个心浮气躁的社会背景下,考量教育效果往往会用“增量”一词,增量越大越有效。“时势造英雄”,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正好能满足老师“急功近利”的想法。大家摆开架势认真做,学生的字就像菜地里的萝卜越长越像样,周期短,见效快,老师的劳动价值很快得到回报,领导表扬,家长赞扬。正因为硬笔书法教育能够给教师带来看得见的效果,满足了大家的心理需求,迎合了当下教育界盛行的“短平快”,就像一道心灵鸡汤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才会在民合小学的土壤生根发芽,且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场基于学校现状与其“夹缝中求生存”,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地反击
民小处在偏远农村,诸多的原因致使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严重失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相对滞后。眼看周边学校要质量有质量,要特色有特色,要文化有文化,忧患意识促使老师们居安思危,于是一场如何摆脱夹缝求生的大讨论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大家思来想去觉得写字教学最符合校情,硬笔书法相比于开发其他项目,投入小、实用性强、参与面广,学校也正好有擅长书法的教师。显然,硬笔书法作为民小的特色是在情非得已,背水一战的情形下开展起来的,这是一场基于学校现状的绝地反击。
三、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学校立足校本,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方式强化写字教育的科研实践,培养了一支敬业、专业、爱业的书法特色教育队伍。
首先,挖掘校内资源。充分发挥省级书法家会员“领头羊”的作用,为教师开展有序的特色校本培训,培养了广大教师对硬笔书法这门高雅艺术的兴趣爱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热衷于书法教学的骨干教师。
其次,推进日常教研。学校成立了书法教学研究工作室和书法教研组,把书法教学研究纳入日常教学研讨中,形成了“先练后教,以学定教”的写字课教学模式,探索出了“尝试练写――展示评价――发现规律――练习提高――品评赏析”的教学流程。
第三,增强特色理解。学校在广泛开展书法特色校本培训时,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来校授课,以“请进来”的方式聆听外界的声音,深化教师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为了加强校内外的交流,积极借鉴和吸收他校的成功经验,学校以“走出去”的方式,与同样有书法见长的学校结对开展活动,就特色兴校和内涵发展进行交流探讨,加深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
第四,落实练字制度。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以身作则,做到备课本、板书、批阅评语等书写端正,坚持每天用小黑板练一次粉笔字,每周练一张作业,每月创作一幅作品。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保证。
第五,丰富活动文化。在抓好硬笔书法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以书法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搭建师生施展特长的舞台。主要开展了五个“一”工程:每天一练――即中午快乐书写十五分;每周一写――即每周安排一节书法指导课和一节体艺2+1的书写练习课;每月一展――即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每月书法之星的书法作品展评;每期一评――即学校书法之星和星级考核评定;每年一节――即举办每年一次的硬笔书法文化节。
学校在硬笔书法特色教育中,将德育、美育充分融合,全面贯彻“练字练心、立字立人”的理念,明确了培养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教育目标。
第一,立姿健体。首先是姿势纠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低头、歪头、驼背、笔执高、掌高腕朝外”等不良姿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其次是双姿评定。一是进行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双姿评定,执笔主要从指法、指距、掌心、笔姿、手腕,写字主要指姿体、簿本、胸距、眼距;二是书写习惯的评定,主要指书写作业、学科作业的字迹等方面进行评定。通过指导纠正和达标考核,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双姿,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立规修德。学习书法可以磨练学生的静性、悟性、耐性,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及文化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向全体师生明确提出了“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要求,通过规范书写引导人,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学校以“立字”为载体,“立人”为根本,通过“立字”而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体健之人。
第三,立字审美。学校通过书法课堂教学和硬笔书法月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书写的姿势美,点画的质地美,线条的姿态美,字形的组合美,章法的布白美,神采的气韵美,节奏的律动美,形式的丰富美,风格的独特美。学校还开展书法教学沙龙、现场书写展示活动、民小书法之星评比、我与硬笔书法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书法的神韵与美妙,在星级评定中感受进步的快乐与自豪,提高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篇5
平昌是我们此行川东北的最后一站。傍晚时分,汽车停止了颠簸来到平昌中学校门口,罗传俊校长热情地迎了出来。
平昌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研究型校园的打造。
平昌中学坐落在佛头山下、巴河之滨,于1938年建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管理精细、师资雄厚、质量优良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念在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心里积蓄萌发,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委托,开明士绅黄开富创办了“私立巴阳初级中学”,这就是平昌中学的前身。经过几十年的风雨,2000年学校评为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成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
“平昌中学连续8年高考成绩居巴中市同类学校第一。近十年来,巴中市中考状元均落户平昌中学,罗琳、肖天九、陈庄等100多名学生先后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尤其是在2006年,平昌中学的高考成绩在四川省排名第九。”罗传俊校长谈起学校的成绩时如数家珍。
平昌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罗校长认为,这些傲人的成绩和平昌中学独特的校园文化不可分割。
学校秉承陶行知先生“追求真理,服务人群”的育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了“博学笃行”的校风、“敬业善教”的教风、“勤学尚美”的学风和“教育因真而产生,真因教育而精彩”的办学特色。
平昌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研究型校园的打造。近年来,全校有80多名教师在省、市举办的学科优质课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58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科研论文1600余篇,310项科研成果在国外内获奖。语文教师罗传俊撰写的《求索与感悟》、退休教师韩荣光撰写的《红叶秋声》、青年教师常映德主编的《孙子兵法对教育教学的启示》等先后出版发行。
平昌中学围绕国家教学计划,探索课程设置改革,适应“自主命题”高考模式,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探索式、互动式的课堂教育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市教改课题36个,其中已结课题24个,目前正承担的教育部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子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项目即将结题。这些都为平昌中学提高升学层次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师科研热情的带动和启发下,数万名学生争先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和奥林匹克等竞赛活动,2000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高中年级学生孟树盛撰写的《蜀柏毒蛾对森林的危害及其防治》获得相关评比国家级二等奖。近三年来,在省、市业务竞赛中有13人次获得一等奖,2011年,平昌中学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1000人大关。
升学数量、科研成绩,都很好地阐释了一个以研究为办学主导思想的学校所拥有的强劲的生长性和创造力。
特色教育领航向,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平昌中学对优秀学生的关心和培养从入学就做足了功课,学校专门设置“弘爱班”招生计划,招收县内外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评价为A等)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学校招收文科50名,理科150名同学,从高一开始文理分科,填报文、理科志愿,有利于细化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升学。罗校长对这项考试非常重视,每每“钦点”三甲,揽英才而育之。
这些学生入学时经过层层筛选,在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察基础上,文科考生加试政治、历史,理科考生加试物理、化学。罗校长表示:“山区的孩子对于升学的认识比较模糊,提早让他们进入专业的选择与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特别是有利于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拓展自己的发挥空间,努力赢得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机会。”
据罗校长介绍,“弘爱班”在全校高中教师中选派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执教。同时全班实行“奖学金”制度,在高一、高二学段为名列前茅的学生颁发不同等级的奖学金。高三学年另设奖励,比如高考进入全省文、理科前1~10名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以及高考进入巴中市文、理科前1~3名的学生,学校分别给予重奖。
近年来,不少学生尝到了特色教育的甜头。比如,学校鼓励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28人次获得了市县见义勇为奖;科技创新方面,69人次获得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其他竞技水平也不断提升,比如今年的市级校园之星主持人冠军为学校高二学生夺得。这些学生中,很多人因这些奖项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高考加分或者自主招生机会。
篇6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城市有条件的孩子三岁多就送去培训学校学音乐、学画画、学舞蹈等。在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要交的培训费也不少。但乡镇的孩子哪怕家长有钱也没这个条件,除了学校可以学点外,外面是没有机会学的,所以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学校中进行了,现在的孩子对各方面都有兴趣,特别是艺术方面。这就使学校要建设一所适应所有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是很必然的。
二、小学城乡孩子学习比较
到了小学就大不一样了,大多学校都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学校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书法课就很少了。像舞蹈课、小主持人课等学科大多学校都没开课。因此,我们可以开展特色学校的模式,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让学生们都能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现在好多上小学的孩子,除了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外,到了周末,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外面培训班学钢琴、小提琴,去学舞蹈,学画画,去学小主持人,去学书法等。因为学校开设这些学科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小学是学生没有定型的阶段,是对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学的时候。要是小学能全面开设艺术方面的学科,加大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小主持人课等学科的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好的。
在小学加大特色学科建设,建设特色学校是很必要的,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成长的需求,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
三、初中学校建设现状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针对我国长期以来教育“一刀切”的状况,以及带来的不足――不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不利于培养多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差异教学”。
在七年级,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分班,学校开设各种爱好班。如语言文学班、诗词歌赋班、书法班、美术爱好班、音乐班、舞蹈班、体育班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班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学生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随着学校这些科目的开展,学生有了锻炼的机会,在意识中,学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爱好,从而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随着这些学科的开展,学生有了自信心。信心是一个人成才必须要有的,有了自信心,才敢于拼搏。
通过学校特色班级建设,学生的所有爱好都能在学校得到锻炼,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爱好情况,给予学生适宜的辅导。
四、特色学校展望
篇7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24―01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笔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构建以“特色”为核心的“4.4.1”特色班级管理建设模式(即“四个立足” 、“四种文化”、 “一种特色评价”)
1. “四个立足”:指小学特色班级管理建设要立足学生、立足班级、立足老师、立足学校。
2. “四种文化”:指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1)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特色班级工作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要求:各班制订本班的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规),班级精神格言(班训),语言凝练、催人奋进。然后围绕班级特色制订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
(2)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具体要求:①班主任确定班级制度文化总体框架――班级自主管理制度。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订各项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3)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布置和师生的仪表。班级布置包括特色班级名片、特色墙面文化和特色走廊文化;师生仪表包括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具体要求:①根据本班班训,做好班级的布置内容:a.设计班级名片。包括本班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级目标、班级口号、教师寄语、学生感言等;b.装扮特色墙面文化。包括“创意乐园”、“学习园地”、 “风采展示 ”、“每周一星”、“成长足迹”等;c.打造特色走廊文化。包括生态角、图书角、英语角、储物角等②全校交流评估。检查师生的仪表,包括师生的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
(4)行为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以打造“红色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
3. “一种评价”:指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评价。学校对班主任实施上述四种文化的综合评价和特色班级的内容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特色班级评价包括卫生免检特色、常规管理特色、自主学习特色、文明礼貌特色、心理健康特色、创新德育特色、工艺制作特色、科学兴趣特色、文学特色、艺术特色、摄影特色、体育特色和英语特色等。
二、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班主任按照上述“4.4.1”模式,赋予班级特色化亮点
1. 立足于班级,积极打造一班一品的精神文化。
2. 立足于教师,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3. 立足于学生,营造多彩的物质文化。
4. 立足于学校,促进行为特色文化。
三、形成一种特色评价
即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综合评价,促进班级师生共同发展。
四、提升师生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班级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的人文环境,让班级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使得学生、家长、教师、班级、学校都在不同层面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1. 学生层面。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绝大多数学生正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孩子们成绩喜人,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2. 教师层面。首先,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所有教师不断追踪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其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师德高尚、带班有方、育人有法、富有德育创新精神的名班主任。最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方面硕果累累,课题通过省市鉴定,并喜获一、二、三等奖。
3. 家长层面。家长配合学校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调动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家长对学校、班级及教师的满意度有了明显上升,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家长素养得到了提升。
篇8
[关键词]特色学校;教育管理;学校发展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千校一面”是办学大忌,特色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的“立校之本”。校长在整个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由“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这个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校长的“思”与“做”至关重要。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应当如何“思”,又当怎样“做”呢?
一、树立全新认识: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行动是保证,思想是先导。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必须有清楚的认识。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校长应该认识到,办出学校特色、创办特色学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创造良好条件:保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学校的创建并非为特色而特色,它应该统一于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师生的精神成长,只有这样的特色学校才能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绽放生命光彩的魅力舞台。
(一)打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的生命力之所在。校长的学识、胆略、人格和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我们在创建“三自”(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三自”教育文化成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用强大的学校文化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有力保障。伴随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移民迁建工作,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开展了市级课题“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和谐地发展”,进而形成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学校进而确立了“三自”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方向,以进一步深化“三自”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素质,提高其学习、生活、劳动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并扩展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能学习和自主发展,以促进每一个红光人主动和谐、持续地发展,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主动、和谐”的学校价值取向,“博爱、自主”的校训文化,“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的办学理念,“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自主、自理、自尊”的校风,“乐学、博学、勤学”的学风,“乐教、兴教”的教风,“自我教育做主人,自能学习做强人,自主发展做新人”的学校口号,最终把学校建成“国内外有交流,重庆市有影响”的“三自”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由经历过程到形成传统,进而形成文化,在这个的过程中,它吸纳了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了校长的个性文化,通过整合,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传承和创造的过程,需要校长长期的培育和创造。转贴于
(二)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大批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应当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的教育责任重大。教师自身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个性、品德的发展。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众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实施新课程,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都是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应当成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焦点。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独具魅力的校本培训模式,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工作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评价制度,以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增长其教学智慧,促进其专业化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培育一大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三)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从“自我教育管理模式”和“自能学习教学模式”两方面人手,不断探索,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显著,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推动了学校的迅速发展。
第一,不断探索,创新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我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儿童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校在已有班级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同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文化和良好的班风、学风。学校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自我教育日记》《自我教育手册》《红光小学行为习惯读本》等,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研究课堂,构建自能学习教学模式。教育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课堂。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活动,诊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课堂中的困惑,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通过长期、扎实的课堂教学来提升的。我们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实践创新意识”为着力点,把调子定低一点,把步子踩实一点,离教师更近一点,离课堂更近一点,离学生更近一点,在已有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让课堂教学孕育出新思想,呈现出生活化、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现代教育的特征,构建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漠式群。
三、提升个人素质: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内涵丰富的校长
(一)校长应是一个思想者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校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做到既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墨守成规,又能从常规性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层次上悉心分析、潜心研究。校长要能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大胆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灵活运用已知原理,形成独特的教育构想和教育信念,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校长应是一个学习者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校长谋篇布局,并引领师生将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这就要求校长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既有校长自身权力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良好素养。特色学校的校长,无论在知识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比普通校长更胜一筹,他们见多识广,治学严谨,不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善于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渊博,才能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地应付环境的变化;才能思维活跃,才思敏捷,透过学校工作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才华。因此。在创办特色学校过程中,校长应当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既要有传统知识,又要有现代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专业知识;既要有初级知识,又要有高级知识;既要有教育知识,又要有管理知识;既要有政策法规知识,又要有人才学、公关学、美学和系统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三)校长应是一个实践者
篇9
关键词:内函式 产学结合 特色学生 红色德育
现阶段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失学问题,每年将有25%的学生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经济上,极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②认识上,个别学生或家长认为读中职只是为了找工作,一段时间后以感觉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不学了;③个人行为上,部分学生受不了学校制度的约束;④教材使用上,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可操作性差,实际训练少,学生不适应;⑤教师素质上,部分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加上从教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方法就很难适应教学要求。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如何发展,如何健康发展,振华职业学校从实施模块教学,加强产学结合,培养个性发展,定位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洪江市内争排头,怀化市内成一流,湖南省内争上游,国际要有知名度”。
一、实施模块教学走内函式发展之路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的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固定式的教学形式,向动态、实用方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来讲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形成团队合力,培养竞争意识。整个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要求各学习小组对照教师的布置完成产品;第二是确定教学内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在“做中学,学中做,’;第三是布置任务,教师详细具体地讲清学习、实训任务,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是评价结果,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展示作品,针对作品及时进行讨论、总结、评比。
模块式教学要求有较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环节,教学的开放性明显增加,坚持教、做、学、查一体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人才培养基本符合社会用人的标准,强化了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发展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才算是成功之路。
如本学期在机电专业开展的项目集中实训,我认为值得大家在模块化教学中去借鉴。项目实训的教学,要求教师制订出相应的实训任务和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将需加工的工件所涉及到关于图纸、预算、材料、工艺精度、测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系统讲解,并要求学生在实训中一一进行掌握,完成相应的达标工件。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牢固自已的专业知识,树立师生新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具体方法是任务下达—图纸(师生均备)—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下料(学生)—系统安排工艺要求(学生有详细记录)—工件加工(注意安全)—教师指导—产品测量、检验(学生)—教师检验—打分、记录,并指出不足—实训完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安排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并上交教务处—清理实训工件进行班级实训产品展。
二、融入市场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往往难在缺少流动资金、设备陈旧落后、导师对市场不熟悉。因此,中职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应该融入市场,走进企业,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根据模块教学内容,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进行优势互补,学会借鸡下蛋,把学校的教学实习内容就近找到对应的生产部门,学校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工序的规范化,同时有做不完的活。
集中有限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搞好基础环节、关键环节的设备投人,合理安排,保证实习工位,延长学生的实训时间。因此建设投人上要有计划,基地使用上要增加课余时间的开放使用,成果检验上要多开展项目技能挑战赛,主题创作(或模型设计)比赛。
三、开辟主题活动,走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名校因名生而生,名生因活动而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
班级主题活动周周有,教师活动月月有,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已的潜能、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快乐,活动让我们消除疲劳、忘记痛苦。学校的每次师生活动都主题鲜明、方案周密、准备到位、效果明显。如学校管理上有不同看法,我们正视问题,积极地去寻找问题,三月份坚持每周一场辩论赛,把学校的各种棘手问题作为辩题,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先爱学校,还是学校先爱学生”的辩论,让大家明白了爱校的真正内涵;“不读书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的辩论让师生明白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活动的开展与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拓展性,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有质疑力和专注力,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人尽其才,物尽其美的愿望得到了兑现。
篇10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各不相同,如,因掌握某种重要发明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自主创新,以产学研相结合的竞争力,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技术含量(创新)、销售渠道、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的竞争力。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把核心竞争力概念引入到学校经营理念中,即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学校长期形成的、蕴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是学校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一所学校独有的、不易被模仿的竞争力,因此,学校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学校长久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学校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对学校运行所投入的资本、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知识、文化、管理、教学等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起到整合和优化的作用,形成“1+1>2”的扩大效应,是一种扎根于学校组织内部、能带来较高的办学效能和能够不断使自己在学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要素构成:
1.学校的师资力量。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师资力量对学校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对于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如何才能将有限的师资力量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优秀教师竭力为学校奉献才能。
2.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学校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学校的声誉。声誉是社会对个体或团体所做出贡献予以承认的一种特殊尺度,是对个体或团体的活动结果的社会评价。同时,声誉也是一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声誉是卖者对买者做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声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做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在学校教育上,声誉是教师对学生细心呵护、循序善诱、传道、授业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承诺者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失去了光顾者的青睐。对于不存在退货情况出现的学校,学生和家长是靠承诺来购买学校、家庭未来的,因此,声誉是学校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4.良好的教育质量。学校通过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实现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在上大学很容易的现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势智能的发展、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将日益成为趋势。良好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的时代,结果甚至是比过程更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5.适时、恰当的宣传。有效的宣传和舆论导向是学校向学生、家长、社会介绍本校的前沿阵地,如,家长学校、家校联谊、学校开放日、社区活动、公益服务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影响力、提高认可度、扩大知名度,展示实力。从学校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学校一旦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了良好的认同,将成为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效益。
6.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学校核心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学校的管理能力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支具有特殊组织才能和教育家才能的管理队伍。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校长身上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问题,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7.科研能力。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或恰当的对先进技术的移植能力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能力是学校获得持久管理、教育教学效益长期利润的源泉。优秀的理念要开花结果,需要以点带面,让少数人先做起来,通过事实来改变多数人的观念。
8.学校文化。有一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实际上是学校管理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从概念上看,学校文化非常简单,而通常的难度在于找到适合学校特色的文化理念和具体落实。良好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生源吸纳能力的重要利器。
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生源、师资来源、学校形象及公众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同等方面。不同学校由于在某个方面较为突出,在其他方面比较薄弱,但整体竞争力较强,表现出强烈的学校竞争力特色。这也正好可以理解为什么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其他学校所特有的和不易模仿的。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方博士对“特色学校”下了一个定义,她说:“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认为:“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从上述两位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阐述的特色学校是符合核心竞争力的框架要求的,办特色学校就要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在学校中长期形成的、蕴涵于组织内质中的、学校独具的、支撑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资源,即学校核心竞争力。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论述,几乎没有公司能够打造5~6种世界一流的基本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也是如此,没有哪个学校在方方面面都处于国内的一流水平,我们可以结合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选择一项或几项学校的优势要素进行恰当的融合,打造出属于本学校的学校核心竞争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博士用中国式的理解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特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它通用的标准:企业核心竞争力=决策力×支持力×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