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研究

篇1

【关键词】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研究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

1.品质的培养

儿童好比一张白纸,这一时期是品质培养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孩子的品行品性。儿童的心理逐渐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展,这期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是儿童品质塑造的坚实的基点。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关心他人、家庭、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主创新、自信、自强的品质。这些都意味着健康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意味着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

2.人格的健全

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在接触现实的同时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周围环境里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并学会适应环境,这种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是出现了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在这一阶段,接受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有可能摆脱心理障碍,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

3.心理素质的提升

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不仅仅要有适应社会的智能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足以面对压力与竞争,才足以立足社会。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重要的内容。当代儿童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竞争压力增大,心理素质的提升将让他们学会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目前儿童养尊处优,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脆弱、不能吃苦、蛮横任性、自私自利、缺乏创造性、独立性差、不喜合作交往、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也不容忽视。

2.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并不普遍,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家长们多数偏向重视儿童身体健康和智能发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是很关注,再加上工作忙,出现许多的留守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偏重课程教材知识的学习,难当素质心理教育的大任。大多数学校往往只在形式上开设心理咨询室,缺少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三、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过度的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是消极性情绪增强的表现。孩子情感单纯,在失去所爱的事或物或者是感到自尊心受损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的焦虑也会由愤怒委屈引起,把本该向外发泄的愤怒和攻击朝向自己。但是,孩子还不会调整自身的情绪,又无法宣泄,孩子会有焦虑情绪,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可能会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降低,有自卑自罪感,感到困难重重,不能胜任,在学习活动中,会有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思路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肢体乏力、脑力迟钝等。在身体功能上,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等各种不适。从而孩子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影响学习与生活,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2.情感冲动

情感冲动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受理性控制的发作性的扰乱现象。此时,儿童的情绪情感表现出随意冲动性,也就是任性逆反,并经常出现莽撞的行为。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3.注意力不能集中

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出现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及环境的压力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希望引起注意,以打架或是离位走动或是叫喊和讲话等等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往往会失落和无措,从而循环往复,导致注意力集中困难。

4.品行障碍

许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却不得其法。在教育方法有的苛刻,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不顾及儿童的自尊心,若是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会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还有的对孩子溺爱,造成子女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孩子无法真正成长。矫正孩子品行障碍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宣泄,孩子心中的烦恼与想法难以得到理解,最终往往会出现各种品性不良的问题。

四、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进行正确的教育观念熏陶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将全社会对于成才的标准定义在考上好大学,将好学生的标准定义在好成绩,将分数看作是第一考核线。从儿童教育来讲,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儿童从小只知道考分,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甚至丢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看法。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较大,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试名次,经不起失败打击,不容易适应社会。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实处,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价值认知、全面发展,从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学会奉献而不是对名利的追求。坚持对儿童心理正确的引导,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参与体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培养和提高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将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2.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影响教育之下,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从孩子入学为起点,早期介入,从家庭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入手,共同规划孩子的将来,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再强调沟通渠道如何重要,也就是孩子的教育要有前瞻性。即便是孩子真的有了问题,作为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千万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解决孩子心理存在的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用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3.打造专业的有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思想上会有许多的发展变化,各种情绪困惑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情感引导者。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能力指导每一位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发挥、完善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疑惑,关心他们,通过心理辅导,关心孩子,聆听他们的烦恼,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情绪与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4.创设良好的家教和家庭环境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质培养更为重要。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所以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好的家庭又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的可能。所以家长应该为子女着想,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下健康成长。

篇2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美术心育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篇4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自尊 状态-特质焦虑 儿童孤独 社会支持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并转移到城市。在这些已婚且有子女的农民工当中,有些人会将子女带在身边,设法让其在打工城市入学,但户籍仍然留在农村,这些儿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通常被称为“外来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或“流动儿童”。但大部分进城务工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留守在家的父母一方或亲戚抚养照顾,造成亲子长期不能共同生活的局面,这些儿童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据推测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17岁城乡流动儿童为3581万,其中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约2877万)。由于这两类儿童的生存环境均具有特殊性,且规模都非常庞大,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都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城市常住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既然两类儿童都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那么到底这两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何差异呢?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仅有的少量研究中也很少会把留守儿童再详细分类,本研究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父母均在外打工、仅父亲在外打工、仅母亲在外打工和流动儿童进行比较,以尝试对该问题做出一个准确回答。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中有效样本共932名,包括流动儿童495名,留守儿童437名(父母均在外打工的129名,仅父亲在外打工的280名,仅母亲在外打工的28名)。流动儿童是从潮州、汕头两市的3所民工子弟学校整班随机抽取,留守儿童从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农村地区学校整班随机抽取。1.2研究工具1.2.1自尊量表(SEI):由Coopersmith1959年编制,Ryden1978年修订。共有 5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述一种情况,要求被试以“像我”或“不像我”来回答。即答“像我”评为1分,意味着高自尊;回答“不像我”评0分,意味着低自尊。3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J B Taylor和 Reitz 报告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90,Coopersmith报告其重测信度系数为 0.88。1.2.2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该量表共40道题目,分为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各有20项。S-AI(第1-20项)中,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T-AI(第21-40项)中,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项均为1-4级评分。S-AI总分(1-2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当前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T-AI总分(21-40项之和)反映受试者一贯的或平时的焦虑情况。分数越高,表示被试的焦虑水平越高。S-AI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16~0.62。T-AI的二次评分相关系数为0.73~0.86。同时具有较高的效度。1.2.3儿童孤独量表(CLS):该量表有24个项目。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另外8个为不计分的补充条目,询问一些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仅是为了让儿童在说明对其他问题时的态度时更坦诚和放松。为5级评分,从“始终如此”到“一点都没有”。16条基本条目与8个插入条目做因子分析,所有16个孤独条目负荷于单一因子上。插入条目无一在此因子上负荷显著。16条目的同质性系数为0.90。未校正的条目与总分相关值为0.50~0.72。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与对社会的不满越强烈。1.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为了与被试生活环境相适应,量表中的一些词语做了修改(“同事”改为“同学”;“团体组织活动”改为“班集体活动”,并删除了“配偶”、“儿女”等词),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3 研究程序问卷采用团体施测,先按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问卷,再以不记名的方式正式进行问卷测查。完成全部问卷并当场收回。最后送给每位被试小礼品1份。所有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以儿童类型为自变量,以各心理健康的指标为因变量,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自尊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显著。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显示: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

3分析讨论在自尊水平上四类儿童无显著差异,这与范兴华等的研究并不一致(其研究结果为流动儿童的自尊要高于留守儿童),究其原因可能与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有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是有名的礼仪之邦,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民风淳朴,邻里、亲戚之间相处和睦,所以作为留守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依然生活在家乡,所有的亲戚、朋友的关系还在,所以其亲戚、邻里对其会有更多的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使其表现出和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流动儿童相似的自尊水平。 在状态焦虑上,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且这两类儿童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客观支持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主观支持上,流动儿童得到的支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上,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儿童,孤独感最弱。对中国的多数家庭来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这一点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父亲外出挣钱养家天经地义,母亲主要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所以孩子对母亲的需要更强烈一些,因此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要比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更高;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其生活在远离家乡的陌生城市环境中,而且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也很难对其进行精细的照料,所以其焦虑程度要高于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和邻居会对留在家里的妻儿更多的照顾,所以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来自母亲和家族其他成员的社会支持,因此孤独感也比其他两组留守儿童更低。由于流动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比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要多。但流动儿童始终是生活在他们不熟悉的城市环境中,所以其体验到的孤独感也比和母亲一起生活在家乡的留守儿童要高。因此对于想要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父母来说,最好能留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4结论(1)整体来说,仅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焦虑程度最高,流动儿童次之,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程度最低。(2)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3)仅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比其他三类儿童都弱。

参考文献:

[1]李海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留守儿童达6000万,流动儿童超3500万.光明日报,2013-05-16(014).

[2]蔺秀云,方晓义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J].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8.

[3]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4-65.

[4]李小青,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心理科学,2008,31(4):909-913.

[5]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J].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

[6]田录梅,张丽军,裴丹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J].中国特殊教育,2008,(2):8-11.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22-324、238-241、127-131、303-305.

[8]范兴华,方晓义等.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这个群体中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研究多是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会造成家庭教育断裂,情感支持不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行为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不利影响。部分研究认为“留守”对儿童造成的影响目前并无定论,但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负面的。

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①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态度散漫、不端正,迟到、逃课甚至辍学情况严重;留守儿童一般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交往圈子,对非留守儿童或同辈群体存在很强的排他性。②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心存歉疚,错误地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补偿子女,助长了子女的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拜金主义”等思想。③研究还发现,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留守儿童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在留守儿童内部又有所分化:父母亲一方在家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同辈看护或没有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应对压力时表现出更多的退避及幻想,做事任性、对人冷漠、性格内向和孤独成为他们的突出特征,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慰藉,他们遇事更加自卑和暴躁,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客观存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消极影响。然而事实上,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并非全是消极影响,在留守儿童中,不少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较强,有责任心,懂得感恩,并且由于父母在城市中,懂得的新鲜事物比同龄的农村儿童要多,人生的理想更加丰富,奋斗目标更加明确。研究中过度的负面结论容易忽视健康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实,在大众心理上形成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错误观念。这样的舆论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积极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对留守儿童造成伤害。据调查,由于留守儿童被严重“标签化”,81.7%的孩子不喜欢被称为留守儿童。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2.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个老师管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校领导挂钩一个村庄,一个优秀学生带动一群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3.用父母般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我认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头,展展衣角,一个微笑……孩子们都会高兴的。有一次,我班的娟娟穿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我问她:“谁给你买的衣服啊?真漂亮”,“妈妈”,叫得多甜,要是妈妈在身边她一定会更幸福的。有一次一个孩子用“像”说话,他是这样说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好。可见,他们的心目中有多依赖老师。

(1)用温暖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再者,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意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整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样大大背景下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等等。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新兴的弱势群体,相关统计显示留守儿童在性格、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非留守儿童,通过对比发现留守儿童的稳定性、轻松性和自律性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更容易形成不良的人格偏向和学业偏向。容易世界观、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畸形,部分甚至走向犯罪的歧途,影响社会的稳定,令整个社会担忧。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六个方面

1.自我封闭,自卑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其祖父母,祖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双方容易产生矛盾,很多留守儿童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易产生情绪不稳、性格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对自己和他人都会产生影响。

2.交友方面

留守儿童在情绪上、学业上的问题使其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搜到很大 的影响,在交友方面呈现出两个极端即交友困难和交友不讲原则,从而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很大的影响。

3.内心迷茫

很多留守儿童在内心世界有自己的向往,但是在现实世界的冲击下去却觉得自己的希望很渺茫,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素养并不高,对子女的终身发展也缺乏较为清楚的认识,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家庭的长远利益,在读书遇到困难时要求这些儿童过早的走入社会,所以他们在徘徊中迷失了真正的自己。

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有些留守儿童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由此形成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的作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

5.消极模仿,盲目从众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加上亲友的溺爱和放任,等同的倾向性和相同的环境使这些学生容易通过密切交往而形成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在群体中,他们不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是比谁穿得好、吃得好,消极模仿大众传媒中的“孤独英雄”,从而形成心理的误区

6.虚荣心理

由于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父母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以为这样便可能补偿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孩子的虚荣心正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孩子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易,也不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他们在同学面前显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孤独的心。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家庭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基本缺失了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因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人后与人顺利交往。相反,早期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会使儿童逐渐形成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

2.学校因素

农村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现在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

3.社会因素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如责令当地的中小学校关照其教育问题,但多停留在形式上,实际解决其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多,而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关注较少。

三、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及各种社会群体共同努力,从政策、法律、文化、教育、管理等各个层面着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有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和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与方案。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从而缩短农民工回家的周期。同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的经费不足、人员流失、教学设施差的现状,要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教育投入,真正重视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学校方面

首先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且学校应定期与与父母交流沟通,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况,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方法。

3.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在家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监护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4.社会群体方面

篇7

53.8(中度智力残疾)。研究结果与正常儿童(均龄8岁)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弱智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明显较之正常儿童为差,智力缺陷对视觉图形空间定向能力(心理旋转)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无论弱智儿童或是正常儿童的结果均未发现性别差异。

关键词弱智儿童,视觉图形,心理旋转。

分类号B842.1

1问题

“心理旋转”是人们进行空间定向活动的重要操作。自从70年代Shepard等开展心理旋转的研究以来,学者们对其给予了广泛的关注[1,2]。许多研究者对心理旋转的机制、空间表征以及影响心理旋转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3,4]。心理旋转的实验大都采用视觉图形进行,即将图形做两维空间旋转或三维空间转动一定角度后,让被试判断其与另一个图形是否可以重合。Shepard指出,被试将两个图形作比较时,通常要在头脑中将一个图形转动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作比较,然后作出是否“重合”的判断。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判断的难易与图形的旋转角度、图形的结构特征、匹配图形的位置等因素有关[4~7]。

心理旋转操作是完成物体空间定向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空间物体在变位的情况下,需要在头脑中作心理旋转的操作。有关研究材料表明。念读颠倒的汉字要比正常正位的汉字慢些和困难些,准确性也更差[8]。这种心理旋转操作能力是否与人的智力(智商)水平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弱智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进行了探讨,并与正常儿童的结果作比较,以了解智商低下(弱智)是否对心理旋转操作产生影响。

2方法

2.1被试

44名儿童参加本实验,其中弱智儿童22人,来自北京安华学校弱智班,年龄在9~12岁之间,平均年龄10.1岁;男生12人,女生10人;智商范围在36~68之间,平均智商为53.8(属中度智残)。正常儿童22人,年龄在7~9岁,平均年龄为8岁,男女各半,系中关村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2.2实验材料

本实验的视觉图片共12套,每套图片中都包含外貌相同但所处方位与角度不同的5幅图形(实验图形示例见图1)。其中有一幅图形无论作任何方位与角度的心理旋转操作都不能与其他四幅图形相重合。图形的形状有圆心形状结构(一个圆被切去一个锐角扇形)、三角形状结构、四方形状结构及齿状形状结构。

2.3实验步骤

实验在安静的室内以个别方式进行。实验用的12套图片分别贴在一白色纸板上,每次依次随机呈现其中一套给被试。实验开始前,先由主试说明实验要求及作法,待被试真正理解后才开始实验。每次呈现图片时主试均发出“预备,开始”的指令,并开动记时器(秒表)记录时间。被试的任务是对所呈现的图片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出5幅图形中哪一幅图形不能与其他4幅图形重合,并报告出该图形的编号。主试记录报告结果及反应时间。判断正确的得“1分”,错误或不知道的给“0分”。12套图片全对的得12分。以完成判断所需时间及判断正确性作为心理旋转能力的指标。

3结果

3.1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视觉图形空间定向能力的结果比较

表1的结果表明,尽管在本研究中,弱智儿童的平均年龄(10.1岁)比正常儿童的平均年龄(8岁)略高,但弱智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无论是完成时间还是判断准确性上均明显劣于正常儿童(t=3.51, p

3.2不同性别儿童的图形空间定向能力结果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在弱智儿童中或正常儿童中,男生比女生在完成图形空间定向判断的时间上都要快些,而判断准确性上则略低于女生,但两者间的差别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可以认为,男生与女生在图形空间定向能力上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4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弱智儿童的视觉图形空间定向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弱智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种情况说明,智力缺陷对完成视觉图形空间定向的心理旋转操作有着明显影响。心理旋转是否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以往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在蔡华俭等的研究中,曾进行了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研究[8],他们认为,心理旋转能力与智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他们的被试都是正常人,智力水平的严格控制存在一定困难,如果采用年龄大致相当的智力缺陷儿童(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则更能显示智力因素是否影响心理旋转能力。本实验则验证了智力与心理旋转能力存在着明显关系。

人在进行图形空间定位时,要进行心理旋转操作,心理旋转操作的难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图形结构的复杂性、图形旋转的位置与角度、被试所采取的策略以及个人的知识经验等。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正常人中,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在准确性方面明显低于成人[9]。因为儿童的智力仍在向前发展,在知识经验上与成人有差异。问题是在年龄差不多的儿童中(如学龄期儿童),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明显低于同龄甚至比他们还年幼一些的正常儿童,这主要是由于在弱智儿童中大脑发育存在缺陷,造成智力水平低下,他们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神经过程灵活性等方面都较差,因此,在进行心理旋转操作时,困难要比正常儿童大,这也提示人的智力因素对旋转操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我们的前一项对正常人的心理旋转能力的研究中发现,无论在儿童、中青年或老年中均未出现心理旋转能力的性别差异,在判断时间和准确性上均是如此。本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进一步说明,心理旋转不存在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 Shepard R N, Metzler J. Mental rot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Science, 1971, 171: 701~703

2 Cooper L A, Shepard R N. Chromoetric studies of the rotation of mental images. In: W G Chase(Ed),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3

3 Bethell F, Charles E, Shepard S. Mental rotation: Effects of stimulus complexity and familiar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84, 114(1):12~18

4 Shepard R N, Hurwertz S. Upward direction. In: Steven Pinker(Ed), Visual Cognition, MIT Press, 1985

5 王,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13~223

6 蔡华俭, 陈权. 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性研究, 心理科学, 2000, 23(3):363~365

7 蔡华俭, 杨治良. 对三维心理旋转操作任务特性的效应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1998, 21(2): 153~158

篇8

一、 转变观念 ,营造氛围,享受平等

流动儿童进入我们学校读书,学校便承担起了教育责任。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等都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同时,由于来到异地他乡,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外地人”“外地学生”等身份,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老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

(一) 转变教师观念,营造平等教育意识

“平等意识”是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是解决学校教育活动的关键。在我们已接收的流动儿童中,普遍出现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理想,他们常常成为任课教师的负担。但是,他们既然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情感教育,平等相处,因材施教,真正将“每一名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这一思想深入教师内心。

(二) 学校将流动儿童全部纳入本校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凡是进入我校读书的流动儿童,我们一般要他们出示学籍卡,对于没有学籍卡的学生,我们统一为他们建卡,将在校的所有流动儿童,不管学习情况如何,全部纳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管理体制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管理渠道。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和教师的教学常规内容均作为教师、班级的教育教学考核的依据,流动儿童的表现也都与教师的工作实绩和考核奖励挂钩,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

(三) 平等参与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因此,能力提高以及竞争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学校制度上保证每个流动儿童与我们当地学生享有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奖励、评优的权利。在评选三好学生、发放帮困补助金以及评选单项积极分子时撇开身份差异,而从“同是受教育者”的角度给予平等的机会。

首先,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师思想,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平等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来校的外地学生,规范师生的言行,让流动儿童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营造民主、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利用教师大会、教学研讨会等时机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从而形成人人懂心理健康教育,个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从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学困生的辅导入手,力求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让流动学生切实体验到教师的公平、慈爱,集体的温暖与舒适。各学科心理健康渗透点应各有侧重,语文渗透点以情感、学习心理、交往为主,数学以思维训练为主,美术以想象力、审美能力为主,体育以意志品质为主,科学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有心理问题的流动学生更应以赏识教育为载体,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在不断的赏识与鼓励中茁壮成长;在每学期的教室布置中也要充分体现关注心灵,重视心理健康的理念:色调柔和,搭配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有的班级取名为“心灵的家园”,有的班级设有“心语心愿”专栏,让孩子们倾吐心声,有的班级把家长与老师对孩子鼓励的对话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所有这些都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抓好抓实团体心理辅导课,每学期年级组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选择生动的教学方法,如自述法(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角色法(通过扮演角色,宣泄情感,消除误会和猜疑),情景法(进入情景,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综合法等使学生的心灵得以舒展。如王凌云老师参加全国比赛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以给“我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加标点引出联想,想到自己升入六年级后任务重了,压力大了,学习有点力不从心。再用分组学习折蘑菇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用“多感学习法”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通过“穿越土豆”的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去克服。“一分钟鼓掌”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更好”,并体会到“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就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王老师的配乐朗诵,让孩子们整理思绪,整装待发,为自己的理想远航。最后在《随风奔跑》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这次活动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三、 心理咨询,沟通情感,融洽关系

我校投资5万元精心装修布置了心理素质教育机构――心理咨询室,取名为“心灵氧吧”,设有“个体咨询室”、“教师办公室”(兼“心理档案室”)、“接待室”(兼“学生等候室”)、“团体咨询室”(兼“测试室”“放松室”)等功能室,校园心理辅导室的建立,成了我们落实本课题研究的载体,也成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与监护的中枢,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心理咨询室成了孩子心灵的港湾室,三年来心理老师王凌云老师凭着可亲、可信的形象接待并安抚了近百名孩子的心灵。她采取的心理咨询方式可谓是灵活多样:一是口头咨询,即每天固定时间接待学生直接面谈,解答孩子的困惑。同时她又是班主任,与课题研究初期的主要对象直接接触,亦有随时随地面谈之优势;二是书面咨询,有些流动学生内向孤僻,害羞,就通过书面形式接收并解答他们的疑虑,这也比较适合学生中涉及隐私的心理问题;三是团体咨询,对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座谈会、讨论会来回答,以达一答解多疑之效。三年来,王老师在辅导过程中一直坚持三多三少原则,即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适时适人采用聆听、松弛、系统脱敏、行为改变、理情治疗等技术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并对典型的个案进行耐心、深入细致的研究辅导。

四、 活动丰富,寓于实践,全程育心

两年来,课题组在全校老师的配合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首先,开展师生、生生互助的爱心活动,给流动学生以集体的温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其子女正在失学的边缘徘徊。幼小的心灵承受着不应有的心理压力。于是,在大队部与课题组的倡议下,全校青年教师与特困流动人口子女结成助学对子,捐款捐物,指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骨干队员与流动学生结对子交朋友的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在生活上关心,日常行为上指导,在学习上帮助,引导他们树立自己行、帮助他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的信念,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励他们积极进取,为学校、为班级争光,为社会做贡献。

其次,校少先队队部、课题组与班主任组织了多次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题的活动:如团队辅导课《心声交流道》让孩子掌握倾听和交流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清明时节去缅怀烈士,使学生受到一次次别具一格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班会课上特长的展示,儿童节的文艺会演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促使流动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激发流动学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

再次,学校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组织两次学生创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开设一次心理主题班会,多次召开关爱身心健康的队会。感恩教育是其中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分三个层次来实施:首先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设计了感恩主题班会、给家长写一封感恩信、实践一次感恩行动等活动],其次是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通过“我当一日小老师”的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与劳累],最后是感恩社会[通过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让学生把感恩社会的思想升华为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操]。

总之,不管什么活动都努力把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践行,获得情感、意志、行为的和谐发展。

五、 家长学校,双向交流,整体育人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是启蒙教育的基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导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它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处世态度、心理态度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中,从而决定或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开学初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当中70%是外来工子女,学生的父母绝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一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还有一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30%。而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多为司机、水暖建筑工人、做水果和蔬菜等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只有个别学生家长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从事时间长、强度大的体力劳动,又忙于生计无暇管理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比较突出的两个极端:要么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简单粗暴对待孩子;要么过度溺爱,以物质需求来弥补孩子的情感需求,对孩子的思想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化教育的活动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家长基本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事实,但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教育的方法指导,让家长加入教育的同盟军。家校联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触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做好与家长的共建工作,教育者必须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胸怀是温暖的,必须要真诚、友好、谦虚、平等,同时注意工作的艺术和才能,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我们的经验是:主动的祝福,使家长更尊重你;民主的交流,使家长更信任你。

1. 集体性沟通。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领导、老师、孩子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家长全面配合学校工作,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就拿这一学期的家长会来说吧,首先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总体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接着由任教经验丰富的三位班主任,代表低、中、高三个阶段,和家长们探讨家校如何共同教育孩子的问题;然后由家长代表交流了各自教育子女的经验;其中五年级学生家长结合自身做法谈的“五心”教育赢得了与会家长的阵阵掌声;最后,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现代化的学校,并和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作了个别交流。家长会意见反馈表中,有的家长说:“感谢学校,给我们一次心与心沟通的机会,给我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有的家长说:“我一直认为‘棒头上出孝子’,参加了家长会,我才明白我的做法是多么的粗暴,以后我要多陪陪孩子,多与他谈谈心了。”其次,我们还邀请专家向家长作《如何培养孩子习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专题讲座,介绍好的家庭教育经验。我们还印发家教小报,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阅读,提高家长素质,端正他们对教育的态度,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子女的信息。

2. 个别性沟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发现学生身上存在问题或学生取得进步时,填写好家校联系记录,通过家访、与家长电话交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客观而及时地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家长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子女的智力、能力与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家访、电话沟通等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打电话就是告状,反映问题要客观,不能报忧不报喜,真正达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注意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的目的。

在实践中发现,利用移动飞信免费为家长发送信息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途径,班主任经常向家长发送家教知识,学生在校情况,帮助家长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和心态,帮助家长学习和掌握家庭心理辅导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心理辅导的效果。

六、 开发资源,拓宽视野,人文影响

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单一的,它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措施、制度乃至物质依托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而一旦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点,便会产生强烈的连锁反应。如我校靠近常州大学城,具有人文气息的大学校园、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名目繁多的专业特长都是我们可利用的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另外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利用也是促进孩子心理成长的有利方式。为此,我们将大学校园和社区活动作为重要途径开展教学。

(一) 走进大学,开启快乐之门

不少外地家长总对孩子说:“等你将来考上了大学,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大学,对于外地来的农村孩子来说,是一个神秘的殿堂,它在孩子们的潜意识中是那么高深和遥不可及。我校附近有常州大学、常州信息学院、常州工程学院……孩子们置身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领略着、体验着那颇具人文气息的一幕幕,心情也自然放松。他们欣赏着、感受着,完全忘却了孤单与羞怯,兴奋的笑脸上洋溢的是羡慕与满足。“这就是大学呀?好大呀!好漂亮啊!我好希望将来也能来这儿读书!”

(二) 大手拉小手,聆听成长的声音

陪同而行的大学生是热情的,他们甚至比我们的学生更激动,似乎找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他们时而摸摸孩子的头,时而给他们整整衣领,给孩子们讲讲他们小学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讲大学里上哪些课,做哪些实验,进行哪些活动与运动等等,一路上大手与小手紧紧地拉在一起,撒下一串串欢声笑语。心理学家说,对儿童的心灵启迪,需要树立一个他们喜欢的形象,这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最容易走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与常州轻工学院一起组织开展的“放飞精彩,放飞希望”风筝比赛,使孩子们懂得人就是因为有希望才会活得精彩;“3・12”植树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共同种下了两棵桂花树,也种下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美好心愿。

篇9

留守儿童的德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现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里也是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学习的辅导,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我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课题研究,并制订以下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1.学习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学校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成优秀、中等、偏差三种等级,把留守儿童各科学习的知识缺陷也归类分好组,把辅导留守儿童任务分到各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根据等级成绩和学科知识缺陷,拟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帮扶计划,安排帮扶时间,设计好帮扶内容,分配好帮扶互助小组,并确定各阶段帮扶目标。在W习帮扶上,每个老师至少帮扶一个留守生,领导也要检查老师结对帮扶的效果,留守儿童每个阶段的进步档案要建立健全,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要多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班主任或者是少先辅导员要开展一到两次的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比赛、文艺活动比赛。在活动中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受冷落,体会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往后更踊跃参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品质。

3.在生活上,学校对留守生要优先照顾。老师要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平时多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样留守儿童开心,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学校开设的免费中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菜谱,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身体发育的食物。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要及时送去救治,用母爱般的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平时注意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自理、自强、自律,养成健康卫生的个人生活习惯。

4.每学期开学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子女的关心情况,了解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教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各个留守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

5.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次家访,建立家访记录,要求监护人和家长安排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双休日期间,要求他们不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个人安全,不到山塘水库去游泳,不玩危险游戏,教育他们不进网吧、不玩游戏,远离,不参与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6.各个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学校的亲情电话公布给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方便他们和老师联系,方便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短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每个班主任电话来访留守儿童不少于两次。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相结合,对留守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7.在班级里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班级成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和优秀生与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相互影响。平时安排班里思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里留守儿童多些关注和帮扶,便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8.学校设立“爱心电话”和“爱心信箱”,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交流群”,便于留守儿童和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

篇10

关键词:游戏;儿童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游戏的本质

关于游戏的本质这一问题,不同的游戏理论都做出了各自的经典阐释。但由于游戏本身的复杂性、人们理解角度及文化背景的多样性,给游戏下一种可行的、公允的定义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用一些相互联系的因素来说明游戏的特性。概括起来,游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非功利性五个基本特性。

(一)游戏的自发性

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是出自内在的动机,是完全主动自愿的。游戏灵活多变,自由自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儿童主动、自愿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且游戏没有外部的控制、强加的要求,没有要完成任务的需要,让儿童没有压力,在一种放松、自由的环境中活动。荷兰学者胡伊青加曾深刻地指出:“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游戏的强制性模仿”。

(二)游戏的自主性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内容,布置游戏场景,选择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或通过与伙伴的协商,改变原有游戏的操作程序,制订新的游戏规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控制游戏进程。在游戏中,儿童也会反映着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例如,扮演汽车司机、、售货员等等。也就是说,游戏的各个方面都是由儿童自行决定的,儿童是游戏的真正主人。因此可以说,游戏是儿童自由、自主的活动。

(三)游戏的虚构性

儿童的游戏是虚构性的,是充满想象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游戏中儿童的生活经验得以创造性地再现,具体表现在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在游戏中,一切都是“好像是”、“假装是”,儿童可以在假想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允许的,似乎没有为什么这样的问题。

(四)游戏的体验性

作为活动的主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即游戏性体验。游戏性体验是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和构成要素,也是判定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重要标志之一。西克森特米赫利普用英文单词“flow”一词来形容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在游戏中,“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远远地遁去了,全副身心都被当前活动占据了,灵感进发,思如泉涌”。这样,游戏的过程也就成了游戏者兴趣感、自主性、成就感等生成的过程,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也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五)游戏的非功利性

游戏者关注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最终结果或目的。在游戏中,不创造任何有实效的社会财富,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活动的目的不追求功效,只是为了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获得个体性情的愉悦和满足,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存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二、游戏缺乏对儿童的不利影响

(一)对孩子的操作智力发展不利

关心子女的智力发展,注重智力投资,是当今父母的一种普遍心态。然而,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也需要找准方向。心理学家通常认为,智力蕴含着的两大内容是:一是与言语有关的智力,主要涉及概念、理解、记忆、计算、言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与操作有关的智力,主要涉及动手、解决问题、创造性、想象力、空间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协同发展,孩子才会表现出较佳的智能水平。习惯上,家长们似乎觉得以肢体活动为主的游戏与以脑力运动的智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游戏培养和开发的主要是与孩子的操作智力有关的能力,在游戏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约大大减少了,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主动的参与者,能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无疑有助于孩子操作性智力水平的提高。

(二)影响了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和与同伴交往

相比较而言,游戏往往是与小朋友一起展开的,因而具有更多的同伴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个体要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就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并且掌握为人处世的种种准则与规范的。

三、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游戏提高儿童的探索力和观察力

儿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会了细致地思维,认真地观察和排除假象去寻找目的物。儿童智力的发展离不开肢体的活动能力,而游戏是身体和心灵共同参加的学习。人的大脑思维的灵活性是与肢体手脚的灵活性相联系的。一个行动迟钝、呆板的孩子不可能学习超群。

(二)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身体运动的参与,使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儿童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发展了运动能力,再根据已经提高的运动能力提高游戏内容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其运动能力。游戏还发展了儿童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见,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游戏实现了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

1、游戏促进儿童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儿童来说,不能指望通过阅读图书、通过成人讲述就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以及动作来进行思考的。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

2、游戏发展了儿童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发展过程可以说始于面临的特定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才会发展。积极参与游戏的儿童要不断的思考,思维一直处于解决问题的活跃状态。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验、比较、操作、判断、思考,充满了变通性,有助于儿童灵活的解决问题。再次,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儿童的知识,促进其语言的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在于使儿童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而游戏恰恰就为儿童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儿童在游戏中广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加深他们的知识,并且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锻炼着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提高。游戏是具有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儿童比成人更富于想象是因为儿童知识经验缺乏,其想象不受常理约束,不受事实规范,具有更大的随意性。辛格等人的一些研究发现,想象力丰富的儿童似乎更有耐心,一般与父母有密切的感情。象征性游戏的“假装”和“好像”的性质,有利地促进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四)游戏培养了儿童良好个性

1、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勇敢的品质。游戏提供了一个为儿童展示自我的场所,一些胆怯害羞的儿童在那些活泼大方儿童的带动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逐渐加入到游戏中,由原来的害怕到勇敢地表现自己,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转变。

2、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开展有趣味的游戏则有利于逐步的让儿童产生独立活动的意识,从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及克服依赖的情绪。

3、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坚持性及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游戏儿童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问题,并努力地去弄清楚问题,这种个性是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游戏的过程儿童既可学会利用线索与策略,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又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还可以发现和了解自己的能力,产生胜任感与成就感,更进一步有利于儿童自信心与进取心的培养。

(五)游戏丰富了儿童情绪的体验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儿童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随着游戏主题和构思的发展和复杂化,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在表演游戏中,儿童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竞技游戏中,儿童经历过紧张,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总之,游戏使儿童体验各种情绪情感,学习表达和控制情感的不同方法。

总之,游戏可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调节和治疗儿童情绪失调,可以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在游戏中,促使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家长们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儿童参加不同性质与主题的游戏项目,并且与儿童共同游戏,还孩子一个游戏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