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研究

篇1

家庭教育发展的环境媒介来看。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环境具有封闭性,家长和长辈在教育中具有权威地位,家长总是扮演着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着被教化者的角色,这决定了双方在社会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会教化中的“父为子纲”称得上是一切文明社会文化传承的基本法则。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可能永远保持权威者的形象,因为互联网所营造的网络世界使他们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而网络的开放互性使家庭教育环境由封闭性权威性向开放性民主性转变。但是无论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然而,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信息家长一般不易察觉,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

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主,并且从具体的礼节入手,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而到了近代传统家庭教育的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立足社会,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子女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上来,认为只要孩子在考试中有好分数,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就行,而渐渐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品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网络时代,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题,不仅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还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品德教育或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并且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家长教育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从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学做人。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能够创新科技的主体———人,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创新的人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品德是良好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从而成为人际交往的有利保障。因此传统家庭教育中对品德的重视是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

从家庭教育的基本运作方式来看。中国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首先主张家风对儿童的陶冶,很多家族家庭都重视家风的培养,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敬业守法作为家风培养的内容,并以家训家规的形式保留下来,对后代进行教育。其次,主张以正确、正面、正当的内容与方法教育儿童,重视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因为儿童的分析辨别能力差,又喜欢模仿,如果周围的人以身作则,就能见贤思齐,反之则会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由这几点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教导言行为主。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家庭教育方式开始向民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变革。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们面临的是同一崭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识体系,孩子们在学,父母们更要学而且要有勇气和孩子们一起学,甚至向子女们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网络技术使家长们能通过电脑互联网为孩子们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指导他们从电脑网络中利用各种资源,逐渐成为孩子们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督促者、辅导者甚至咨询者。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再把自己作为权威,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孩子对家长不再是盲目地遵从和依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自主学习,塑造自我。但是家长的榜样作用是从古至今都不能否认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就应该做出表率,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不管是在传统家庭教育中还是在网络家庭教育中,家长都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篇2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地位平等

很多人在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时,都会认为学校教育更加重要,因为学校教授给学生的是各种知识。然而,事实不然,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很大,但是家庭教育却是学生的第一教育,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父母,从这种观点出发,家庭教育会更重要一些。这种观点也较为片面。事实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地位是平等的,其作用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中学教育过程中,不平等现象明显存在。比如有些学校的教师对家长不够尊重,也不采纳家长的建议和观点。再如,有些家长也会不讲理,认为自己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是学校和老师导致的,跟自己没有关系。这两种情况,在教育中经常存在,这对教育进步发展非常不利,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大。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教育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成才。随着时展,教育发展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将来的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走出误区,在面对学生教育问题时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帮助其进步。通过实践已经证明,若是教育过程中仅仅重视智育教育,而不重视品德方面的塑造,这样会给学生全面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有文化没有教养、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才不但无法给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还可能会危害社会。这便要求家长和教师在对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时,必须认真进行,走出误区,绝对不能对立或者厚此薄彼。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二者还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制约。现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家庭方面的支持,家庭教育的进行也离不开学校教育,二者联系比较紧密。但是现在教育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现家庭和学校之间存在制约关系,家长会怪教师和学校,教育时没有做到位,教育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和学校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还会起到消极作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这便要求,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协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重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制约。为了学生的教育更好进行,家长和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断的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做好二者之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做到趋利避害,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独立、不可替代

篇3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和谐产生了许多矛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子女学习挺好,但行为习惯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子女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子女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会出现许多的教育困惑。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育方法有失偏颇

经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接触、了解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因而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只重视分数和身体而忽视学生心理和品德素质。子女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子女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子女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子女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子女,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子女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子女干“杂活”,怕影响子女的学习。倘若子女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子女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而且只注意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忽视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不关心学生思想的变化和心理品质的提高,对子女的兴趣爱好、社会交往、业余生活不闻不问。

其二、盲目投资,把希望寄托在家教上,而忽视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化班,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子女,一切为了子女的学习,一切为了子女的分数。在有些家长的心目中,这些原本是课堂教育的之外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的辅导取代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也形成了课堂上放松不要紧,反正有家教的不正常学习心理。

(二)“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子女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子女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子女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子女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子女“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子女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子女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子女虽“严”不而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子女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子女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子女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子女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子女,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养成了学生铺张浪费的毛病,学校进行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影响在金钱面前荡然无存。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由此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请客送礼、玩游戏机、敲诈勒索等现象屡禁不止,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某些家长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和“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通过了解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家长每天给子女的早餐费和车费;个体经营者的子女还有“帮工钱”;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一定程度上金钱成为家长刺激学生的重要手段,代替了正面的思想教育和赏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下面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功利主义思想。

“怪圈”之三: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对策之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子女”。子女是新生力量,相信子女,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子女有充分的信心。不要轻易剥夺子女表达和选择自己的意见和愿意的权利,要善于发现子女的闪光点,不要轻易以成绩来衡量子女的道德品质,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子女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让人生变得完美。如果不想让孩子双腿“残废”,那么,不妨放下孩子,让他自己走路。我们不要代替他们做事,现在我们已经做得“太多,太多”,我们总是以为他们没有长大,那么这样的“关怀”上的孩子的确也长不大,最后造成年龄上的到位,心理上的不成熟,在这一点有时我们人类,不如动物做得好一些。我们不要总是拿我们的观点去说孩子,有时他们也有自己的观点,并且都比较新颖,我们应该给他们成长的空间,甚至有时我们也允许他们犯错误,也要让他们“尝一尝”犯错误和失败的感觉,听说在日本有“挫折教育”这一课,这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2、指导家长“赏识子女”。子女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子女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子女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子女当宠物,不要剥夺子女的权利。赏识子女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子女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子女的失败,让子女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同时要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对策之二:重视传统节日家庭活动的开展。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子女们最感兴趣的。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子女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策之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篇4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自发零散;常规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72-03

一、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分析――基于对番禺区的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

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对家庭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首先必须清楚了解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现状和需求。基于对番禺区的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1.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大部分家长虽然很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却发现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问题上,91%的家长表示自己很重视或重视家庭教育,同样,在学生卷中有73%的学生认为家长很重视对自己的教育。但是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数据中,只有7%的家长认为自己掌握了丰富系统的相关知识,说明大部分家长虽然很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但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使家庭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2.家长有学习教育子女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但却缺乏统一、科学的引导。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是否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问题,有79%的家长认为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有15%的家长没有想过这一问题;而仅仅有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够胜任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较不需要和完全不需要学习相关知识。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和子女都意识到家长需要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关于是否考虑改变现有教育方式的问题,有40%的家长表示想改变,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有14%尝试过改变,但是效果不明显;只有22%的家长认为现有的教育方式很好,不需要改变。说明家长在尝试提高家庭教育技能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而科学有效的引导是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关键。

3.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总体来说比较少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教育孩子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30%的家长觉得是缺少时间,同样,在学生卷中认为父母平均每天陪伴自己的时间在0~1小时的有63%,1~2小时的有24%,2~3小时的有10%,3小时以上的只有3%。综合来看,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整体上还是比较少的。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说花时间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技能了,所以要想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必须考虑到并解决好时间的问题。

4.大部分家长和子女都偏向于通过简单方便的途径获取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长卷中关于获得家庭教育知识的途径问题,27%的家长选择通过与他人的经验交流,22%的家长选择通过阅读育儿书籍,19%的家长选择通过观看电视节目,17%的家长选择通过互联网,12%的家长通过参加亲子活动,而只有3%的家长是通过专业培训机构获得。可见家长比较容易接受简单方便的途径,这对下文中的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提供了参考价值。常规化培养是一种状态,但形式可以多样,为了切实可行,可以采取家长喜闻乐见的简单方便的途径。

二、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当前我国内地的亲职教育仍处于局部的而非普及的、零碎的而非系统的、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兼职的而非职业化的状态。”从我们搜集整理的资料和实地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的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所谓自发零散状态就是一种没有规划、没有组织、不系统的状态。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具体体现为四点:第一,形式多样,但大多数仅停留在形式层面;第二,内容丰富,但不统一、不成体系;第三,家长教育指导师不专业、无组织;第四,家长参与显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

2.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没有得到统一的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发展中存在‘需求’与‘约束’的结构性张力,表现为知识性需求、技巧性需求以及特殊群体需求较大,而政策性、制度性和技术性支持力度不足”,也就是说相比较需求而言,当前的政策性、制度性和技术性的支持不到位。而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之所以处于自发零散状态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缺位,是政策和制度的缺失。因为缺少了这引领和规范的一环,后面一系列工作只能处于无组织的自发零散状态。赵刚在主编的《家长教育学》中提到,“从法律和政策上确立家长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教育获得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必要性

由于政府的缺位、政策和制度的缺失,目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

1.市场上出现的形形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因缺乏统一的规范与引导而难保证其科学性。市场的方向盘是随着需求转动的,因为看到了家长对家庭教育技能培养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培养内容,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杂志、教育机构、网络平台等。但市场本身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充斥着竞争的因素,使这一过程很难形成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体系。市场发挥作用无可厚非,但教育事业是一项公共性的关系民生福祉和民族希望的事业,所以仅依靠市场发展而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是不行的,依靠政府的统一规划而常规化发展才是出路。

2.家长参与表现为随意性和不连续性,实际效果不显著。调查显示,金钱和时间是制约家长去参加教育技能培养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忙于工作,他们对孩子的付出很多是通过金钱的投入,让孩子多学习。虽然逐渐认识到自身也需要学习,但由于政策、法律、制度的缺失,这种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浅认识层面,一般家长不愿耗太多时间去了解各种教育形式和内容,所以即使一部分家长愿意抽出时间去学习,也不太清楚如何选择。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表现为偶尔性、间断性、随意性和不连续性,从而实际效果不显著。因此这种自发零散的状态急需政府的改变,一方面对教育形式和内容加以引导和规范,方便家长的选择;另一方面,用政策和制度引导和保证家长参与培训的时间、金钱和实际行动。

3.许多形式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40多万所家长学校,但这些家长学校实际上只是一些现有的学生学校同时挂了“家长学校”的牌,更多的是倡导家校合作,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与家长沟通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一形式对于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技能有所帮助,但是帮助并不大。因为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家长并不能通过这种形式学到系统的教育知识,所以这种附带性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流于形式的,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4.各种形式的教育难以形成合力。教育资源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而教育资源要想形成合力就必须通过整合。目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处于自发零散状态,教育的价值观、内容都需要整合,政府的缺位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整合,所以才会出现虽然资源丰富,但实际作用却并不明显的现象。

为了克服这种自发零散状态引发的种种缺陷,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切实落到实处,进而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寻找出路,改变这种状态,使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常规化。

四、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

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就是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的培养从目前自发零散状态提升为有政府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常规教育。在管理层面走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之路。

(一)设立专门家长教育机构,由专门部门管理,而不依附于学校等其他主体

目前的家长教育机构基本是以学校为主体承办的家长学校,这样的家长学校容易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染上应试教育的色彩,专门设立的家长教育机构由专门部门管理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设立的专门机构可以由教育部门或者妇联等其他部门的专人管理,也可以由专门培养的家庭教育导师管理。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以及家庭教育问题咨询和帮助,甚至可以举办家庭亲子活动等。

(二)家长教育指导师专业化和职业化

1.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师专业化的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实施家长教育指导师的资格认证制度,是克服当前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自发零散状态的缺陷、确保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正是由于指导师没有进行资格认证,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规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各持己见,各成一家之言,因而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惑。许多家长在众多的所谓的专家观点中迷失了方向,只能是获取零散的很不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实施家长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制度,将改变这一零散、自发的现状。

2.在大学设置相关专业,专门培养家长教育指导师。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国拥有8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而目前我国拥有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家不到2万人,市场需求具有极大潜力。

在大学设置这一方向的专业,一方面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为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宽专业选择渠道和就业渠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三)家长资格化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做家长也需要家长培训证书的家长资格认证制度。马克思说,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门职业。做家长也要具备资格证书,这一做法已经在许多国家中实施,目前我们国家也应该逐步推行这项证书制度,并且明确家长资格证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根据子女所处的年龄段及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常规化培养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准父母培养阶段、学前儿童父母培养阶段、幼儿园至三年级父母培养阶段、三年级至六年级父母培养阶段、初中父母培养阶段、高中父母培养阶段、大学及以上父母培养阶段。因为每一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和需求不同,所以也对做父母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家长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取得相应的家长资格证。

(四)课程设置与管理

针对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我们对专门培养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1.课程设置。第一,根据子女所处的年龄段及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把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常规化培养分为7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第二,为了适应不同家长多样化的需求,将每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分为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针对同一阶段的所有爸爸妈妈而设置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的教育孩子的价值观和教育方法。选修课程针对爸爸与妈妈的不同和每个家长的区别进行多样化的设置,给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选择。

2.课程管理。第一,采用学分制,在家长家庭教育技能培养常规化的每一阶段规定爸爸和妈妈分别应修够具体的必修课的学分和选修课的学分。第二,采取家长资格认证制度,家长只有在每一阶段修够所要求的学分,才可以取得相应的家长资格。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浸入式 幼儿英语 家庭教育 策略

一、浸入式幼儿英语家庭教育

强海燕,赵琳指出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的一种外语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授者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习者。在本文浸入式幼儿家庭英语教育是指在家庭场所内所创设的一切英语情景,以及在家庭场所内开展的幼儿听、说、亲子共读等英语活动,它与英语正规课堂教育相比,具有学习时机的随机性、学习氛围的轻松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幼儿接受心理的易接纳性等特点。

二、浸入式幼儿英语家庭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幼儿阶段的英语教育首先是一种启蒙教育,其着力点应该在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起过滤作用,而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其“情感屏障”较低,容易获取更多语言输入量,因此得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保证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浸入式幼儿英语家庭教育活动中,要始终保持兴趣优先原则,以歌谣、游戏、角色扮演等趣味形式使幼儿能够愉快的融入浸入式活动。

2.提高幼儿语音敏感性,帮助养成良好语音语调。当前一些研究表明幼儿一些研究表明幼儿更容易是成功的学习者,其突出优势表现在语音语调方面。芒罗(Munro)和马约 (Mayo))等人所做的两个实验的结果就证明了在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Virginia等人对6名父母一方是英国人的1~4、5岁香港儿童的双语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从出生开始就接触两种语言的儿童,其英语发音流畅度较高。因此浸入式幼儿英语家庭教育活动,应提供有情景的、有趣味的、易于模仿的听的材料,来提高幼儿语音敏感性帮助其发展良好的语音语调。

三、浸入式幼儿英语家庭教育实施策略

1.选取 “全语言” 材料,提高浸入式环境可理解性输入量。“全语言(whole language)”概念由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Kenneth. Goodman)提出,他认为儿童语言学习的内容应当以一种整体的形式出现的,而非将教学切割成分离的技能成分。根据此观点,浸入式幼儿英语教育可以选取 “全语言”的语言材料包括具有完整韵律的儿歌、有完整情景的英文故事或绘本、有完整情节的英文动画或电影。因为这些材料呈现了英语的整体面貌,将词汇、句型及多元的语音语调与情景对应,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这种浸入式的学习方式利用了幼儿的无意注意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处于一种准习得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它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更易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以“听”为先,提高幼儿英语浸入式环境浓度。幼儿与成人相比更容易是成功的学习者,这体现在幼儿更易于用“耳”来学习语言,而英语恰是一种声音符号系统,因此在浸入式教育活动中应当听为先。在“听”的内容方面,可以选取儿歌、歌谣等有韵律和节奏变化的语料、可以选取短小的英文故事、动画或电影;在“听”的方法方面,可以辅助身势语帮助理解内容,比如在听儿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加入动作、表情,尽量避免使用翻译的方法。听的环境的营造可以随时、随机、随地进行,但应当保持一定的频率,遵循幼儿兴趣优先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3.创设丰富情景,提高浸入式英语环境质量。家庭场所中,各种生活场景都是浸入式英语教育鲜活的语言情景,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随机的把握教育的契机,比如上楼梯时就可以用one, two , three ,four…等英文数字来和情景进行匹配。再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食物、颜色、名词也可以进行随机的英文对应。除了生活真实场景之外,也可以创设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来创设虚拟场景,比如用橡皮泥做出各种食物的模型,和幼儿构建虚拟餐馆,家长可以用简单的英文来进行点餐,幼儿可以扮演服务员。这种情景活动使词汇或句子赋予在交际情景之中,提高了英语环境的质量。

结语:幼儿英语教育中,家庭是浸入式英语环境的重要场所。家庭中自然的渗透、温馨的氛围、父母的互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条件。幼儿英语家庭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英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英语学习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Munro,M.J.,Flege,J.E.& Mackay,I.A.(1996).“The Effects of Ag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n the Production of English Vowels”.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17,313-314.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关系;教育主体;共同成长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个人的身心发展乃至道德品质及其个性的形成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亦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基础。在家庭教育中,能否实现良好的教育关系,是保障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情感:家庭教育及其关系的源泉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教育。父母与子女之间,长者与幼者之间,一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相互影响,都是家庭教育。教育学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父母只有爱子女,才会积极主动地教育子女。同样,只有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时,他们也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关系良好形成的关键。责任在家庭教育及其关系形成中亦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教育责任就是家长在体验到孩子的脆弱性后作出的道义上的反应。孩子出生后那种天生的无助感,会让父母们本能地体会到并作出反应,这就是孩子的脆弱性召唤家长作出回应,体现了家长对孩子负有的责任。对孩子的信任和希望同样不可忽视。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动力,希望是父母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体验,更是对孩子爱的体现,可以给孩子力量,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二、主体间性关系:家庭教育关系的本质

从教育关系的角度来看,家长与孩子都是家庭教育活动中的主体,父母是教育者主体,孩子是受教育者主体,父母与孩子都是活动中的主体。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关系在强调交往双方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强调处于主体间性关系中的主体双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笔者认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关系应该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通融共识。但在这种教育关系中,孩子先天具有的发展的可能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决定了父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父母对孩子负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他们要关心、爱护孩子,给孩子指引方向,寄予希望,善于关注孩子的生活体验,并且做出恰当的行动,这就构成了教育活动,从而形成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教育关系。此外,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关系建立在血缘基础上,是由亲近的体验构成的关系,具有强烈亲密性的特质,且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同时产生,具有终身性与强迫性。并且家庭教育关系具有双向意向性,父母与孩子各具意向,父母的意向指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孩子在意向上接受父母的回应,才构成教育关系。在家庭教育活动所构成的教育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充盈着爱、责任与希望的。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是一起体验生活,一起成长的。

三、共同成长:家庭教育关系的实现

(一)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的世界

儿童是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可以说,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世界。世界在儿童眼里是神奇的、丰富的。教育应当珍视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的兴趣,走进儿童的世界。父母要主动接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要读懂他们,信任他们,了解他们所需,给他们一个活泼自由的成长空间,从而让他们的心灵与我们共鸣。

(二)相互学习,关注孩子的体验

儿童始终处于成长过程中,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和发现,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让我们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在体会着母爱、父爱、责任、希望与幸福的同时,感悟着很多道理。一方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毛病或问题,往往会让我们反思,让我们看到自己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同时,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他们天真的童趣会影响父母。如父母在吵架时,孩子就会说出类似的话“爸爸妈妈别吵了,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好好相处。”听了这些话,父母是不是该思考从孩子身上学到忍让与宽容,学到团结与和谐?另一方面,在对孩子的责任支撑下,孩子的某种愿望会激发家长的潜能。正如范梅南所说:“我们对儿童的责任使我们服从于或者说依赖他们———我们体验到孩子对我们提出的请求就像我们发出的强迫性命令一样。孩子们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有能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使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成为什么样子。”

(三)交往互动,与儿童共同成长

篇7

关键词:亲子互动;家庭教育;亲子和谐互动关系

亲子互动也叫亲子沟通,指父母与子女在观念、情感和行为上的交流与沟通。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1]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小孩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老师。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家庭教育对小孩的阶段性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早期的社会认知、情感取向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都主要是从父母对孩子的单向行为的影响出发,而很少关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本文将从父母与儿童和谐互动的双向角度来研究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从而有利于突破传统研究的片面性。

一、家庭教育中亲子和谐互动的重要意义探究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孩子与父母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孩子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儿童在小的时候,其心理较为敏感,性格的稳定性较弱,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儿童与周围人关系的建立。在亲子关系的互动中,如果儿童感受到的是自己被喜欢、被关爱、被认可,那么他们将有可能表现出较为主动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反的,如果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和谐互动中,儿童总是被排斥、被否定,那么他们就将很有可能进行自我封闭,不愿意信任别人,不愿与身边人(包括同龄小朋友、教师等)建立友好的关系。

2.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

自我认知主要是指对自我价值以及自我能力的一种看法。儿童在早期并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概念,其自我认知概念的形成基本上是在与他人的社会化交往中慢慢形成的。和谐互动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儿童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儿童在社会的交往中获得正面的肯定,促进其良好的自我认知的形成。[2]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人对社会以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社会事件的认知。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和谐互动有助于儿童自信、积极主动性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形成正面的社会认知。

3.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5~6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儿童更容易健康成长。因为在和谐的关系中,儿童容易形成信赖他人、自信等性格,在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中,儿童则会比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与事物产生抗拒之心,甚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另外,和谐的互动关系也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日本学者诧摩武俊说:“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可见,儿童时期是一个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二、家庭教育中亲子和谐互动的策略探讨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良好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互动,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父母素养的高低是亲子和谐互动形成的重要前提。[3]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能够成为有用之人,但是每个父母却找不到与孩子沟通的正确的方法。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父母由于文化素养不高,因此,他们就片面地认为,只要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就是为孩子好,却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反而引发了孩子的叛逆之心。

2.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氛围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见氛围的重要性。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家庭比较温暖、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比较和谐的亲子之间的互动关系一般会呈现出比较良好的状态,相反,一个家庭当中,如果父母不和,同时父母又总是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的话,亲子之间的关系一般会呈现出比较紧张的状态,儿童的性格也会比较偏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亲子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形成对儿童的性格、人格、心理健康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如何促进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和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邓云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防治[J].大理学院学报,2011(5):76-79.

[2]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4-136.

篇8

那么,孩子的个体差异与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观、态度和行为到底有何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指导,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便是此篇个案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对象

1. 指导对象:许平:男,44岁,吉林省长春市赢利文化用品商店经理,对独生子特殊的爱,特殊的保护、依从,怕他摔跌,怕他出意外。唯恐失去儿子,从来不敢撒手,他成了百分之百的溺爱型父亲。

2. 教育观察对象:许百功:男,今年5周岁,是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平时他和爸爸、妈妈、姥姥生活在一起。他很聪明,知识面广(与同龄幼儿相比)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不随便听从他人的指挥,好反抗,生活上依赖性强。

二、指导过程摘要

1. 理解为先,取得共同语言。百功是中班时来幼儿园的,父母溺爱他,不敢过早地送他上幼儿园,怕受欺负。来园初,很少有小伙伴们跟他玩,因为他一伸手不是推人就打人,抬脚就踢人,同他父母谈过两次,很不理想,母亲比较通情达理,父亲却“顽固不化”,如说孩子优点时,他便洋洋得意的样子,说缺点时,表情一变,忙插嘴说:“不可能,不可能。”就好像他看见一样,很难沟通。在与他母亲交谈时得知:“孩子在家时每天都和他爸爸打闹,拳打脚踢,还经常看武打片。”

在幼儿园的一次春游中,父母不敢让他去,担心不安全,百功执意要和小伙伴一起外出活动,父母一贯依从孩子的执拗,只好违心地答应。上车时,他爸爸看到儿子稳稳地坐好了,老师站在他身边,车子开了,他才离去。按理他的做法是有些过分的,集体活动应教育孩子先人后己、互相帮助才是,但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对他的再三嘱托:“孩子坐车要头晕的,你要多注意他”等等,当他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地、欢快活动回来,笑容绽开在他紧张了一天的脸上。一次次的外出活动,一次次的理解,增添了他对我的信任,为进一步的家教指导打下了基础。

2. 方法指导,观念转变。晚饭后回家的时间到了,家长们纷纷来接孩子,百功看到爸爸来了马上就去抢李杰南手中的玩具,南南哭了,手抱着玩具不放,百功爸爸见状马上对南南说:“你让百功先玩,我们马上就走了,你妈妈还没来,等我们回家了你再玩吧。”说完就帮着儿子从同伴手中拿过玩具玩起来,看到这情景,我赶紧拉起南南的手说:“老师讲故事给你听。”百功玩一会儿之后,他爸爸与我道别。这件事使我想了又想,如何进一步去指导他呢?我决定先教育孩子,让百功的行动、言语去促动爸爸,不要再被溺爱所困,我对百功说:“老师知道你很聪明,我讲的关心爱护小朋友的道理,你一定都懂的,昨天你从南南手中‘抢’了拼版,结果南南很伤心,你说应该吗?”他笑笑,不回答。我说:“你回家问问爸爸,明天告诉我,好吗?”他说:“好的。”第二天,许百强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爸爸说昨天我‘抢’玩具是不对的,让我以后改正。”我说:“你知道就好了,你爸爸如果看到你很懂礼貌,一定会比现在更高兴。你今天回家再去问爸爸,老师说的对不对?”

3. 把握时机,及时指导。每到午睡时,百功总是坐着不动,我问他:“你怎么不脱衣服?”他说:“我是想睡的,但爸爸关照过我,衣服、裤子都不要脱。”我说:“不脱衣服、裤子睡觉会出汗的,容易感冒,被子也会脏的。”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脱下外衣外裤睡着了。第二天,他爸爸告诉我让百功穿外衣外裤睡觉,并说是怕他气管发炎,我给他讲了许多“这样不好”的道理,他爸爸笑笑说:“我知道,百功喜欢这样就让他去。”爸爸的包办代替换来了依赖性强、动作慢、不会自理的儿子,不脱衣服是怕麻烦,这是真正理由。每天午睡起床,他就如同在家一样,坐着等老师的帮忙。我想我有责任提醒他爸爸,让他认识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分析效果,坚定信心。以往,家里做好吃的孩子先吃。一次,姥姥做了一盘海鲜,放到桌子中央,百功不高兴了,因为他很喜欢吃海鲜,为什么不放在他的面前,他爸爸跟我讲了这件事的经过。他说:“要是以前,我就要跟他姥姥吵了或者再去给我儿子买一盘,但想到老师们一再说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太宠孩子,要教育他关心、爱护别人等,我就忍下来了,另我高兴的是坏成了好事,百功想起了老师的话要尊敬老人,以后姥姥无论烧了什么百功爱吃的菜,他都让姥姥先吃,爸爸妈妈先吃,这使我想到对孩子严一点是有好处的,我也有信心去教育他了”。平凡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家教指导工作的成功,许百功爸爸的教养观念、态度、行为的转变,对孩子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效果

1. 家长的变化。从许百功爸爸一味地宠爱孩子到学会科学地教育孩子中,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指导以后的成功。首先,家园教育的一致就能起到教育的“共振”作用,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效。其次,家长有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的变化,才会有孩子的进步,抓孩子的教育必须同步抓家教指导;第三,家教也要讲艺术、讲方法、讲循序渐进,使家长乐于接受。总之,本个案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成功的。

学前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从教育的角度说,可塑性大就为转变孩子的思想、行为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教师和家长可以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从可能性转变为成功的必然性,还要靠目标的适当、方法的科学、手段的艺术、途径的多样。从许百功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上述诸要素的和谐一致。

四、个案研究的几点启示

1. 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友好平等的交往关系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同所有的交往一样,它会遇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可能是由家长引起。譬如,家长情绪不好、疲劳等生理、心理因素会引起与教师的摩擦。另一方面,教师的态度和教育观上的方式方法问题也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排除交往关系中的干扰,就幼儿园而言,教师应接纳人本主义的观点,记住教师的职责。我认为,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始终应该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虚伪,不论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与低,地位的贵与贱,家境的贫与富,子女发展的好与差,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地待人,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共商教育幼儿的对策。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教师要既能接受家长偶尔的冷淡,也能接受家长一时冲动的责怪,还能放下架子接受家长比自己更高明的做法。教师采取接受的态度,两者之间就较易沟通情感,教师有容纳意见的胸怀,就能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子女教育的热情,可使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显露出指导工作处于一个和谐的、生气勃勃的氛围之中。

此外,教师还应对家长持理解的态度,要角色移位,对家长的喜悦、烦恼、无奈、厌倦和生气做出移情性的理解。教师应该看到当前的幼儿家长自主性很强,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由于缺乏教育经验,在子女的管教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而引起的在教育态度和行为上的偏差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幼儿园教师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指导关系并非约定俗成的,这种关系的存在需要有一个基础,简单地说来:(1)前提是理解;(2)手段是沟通;(3)关系是朋友。如此,家长才能接受指导,才能推动家园关系的建立。

2. 淡化指导痕迹是进行成功的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我讲你听”式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指导而指导,这种形式作为讲座还可进行,而面对特定对象的个别指导则常常要失败,原因就是家长被推到了受教育的地位失去了面子,因而对幼儿园的指导产生抗药性。最好的办法是淡化指导痕迹,开展隐性化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家长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3. 抓住契机、不拘一格是进行教师的个别家庭教育的经常形式。个别指导并非有固定的时间和场合,由于家长和家庭情况的多样性,常常在各类偶发事件之后需要及时开展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机制,善于抓住契机,不拘形式开展指导,可以在家长来园时指导、电话指导等。

4. 研究方法,艺术指导是教师的家庭教育观体现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家庭教育面对的对象是家长,对家长更要讲究方式,开展艺术指导,教师不要以为自己一定比别人家长高明。无非是教师的职业地位保证了这种指导关系。艺术的指导就是讲究指导的艺术性,使家长愿意听、爱听,听了以后肯做、肯改、肯身体力行。

篇9

【关 键 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38-02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会给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促进其积极的学校生活;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包头市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包头,这些外来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体。与此同时,随父母迁入的流动儿童也不断增多,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适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基础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适龄流动儿童能否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流动家庭的特殊性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影响,这些是流动儿童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家庭教育资源的视角,发现和探索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希望借教育的力量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资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选取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对象为学生340份,家长问卷312份,教师25份。学生问卷现场施测,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去,次日统一收回。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 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占较大比例。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家庭月总收入不到2000元的达到55.4%,1000元以下的占17.9%,与之相反,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就占50%左右。两个及以上子女数的家庭占66.2%。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多数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入不敷出。家庭的收入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非常之大。流动家庭较低的经济水平决定了这类家庭在用于子女的教育投资上捉襟见肘。主要用于维持生活的必须开销和每年必须缴纳的学杂费、书本参考资料费和校服费等,对儿童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和课外素质拓展系列的投资相对较少。

2. 居住环境较差,学习环境不理想。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家庭在城市是以租房为主,住房面积比较拥挤,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米的占48.7%;将近一半的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只有21.9%的流动家庭有电脑,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家庭是劳动经营场所和生活区混居,环境混乱嘈杂,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一半以上家庭课外书籍在5本以下,访谈中发现有些家庭除了孩子学习的课本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大人阅读的书几乎没有。在调查家长是否检查孩子的作业时,68%的家长只是在老师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检查,还有22%的家长从不检查。

3.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层次偏低。流动人口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有57.2%的母亲是小学毕业。这种偏低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的职业层次也偏低,多是简单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大多集中在建筑、装修和服务行业,职业随意性和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有的占用子女学习时间过多。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长期没有正当职业,而是靠赌博和偷窃为生,他们的举止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母亲文化程度和修养,对子女教育方式有深远的影响。[1][2]流动人口偏低的文化程度会对其儿童观、教育观、教育能力方法等产生重要影响。父辈的职业层次对子辈的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布劳和邓肯的研究,父亲职业对子辈的教育有影响,父亲职业与子女教育的获得成正相关,父亲职业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而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却不容乐观。[3]

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作为一直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我,此时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好下一代,单靠我们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做好家庭教育,只有做好家庭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当前教育的误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较低,我们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学习,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仍然保持着任其发展的态度,有的家长甚至因为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淡漠了许多。这时,“牵手两代”——亲子共成长工程应时代要求而被我们提倡起来。然而亲子关系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因此,如何搞好亲子关系直接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2 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措施

2.1 关注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亲子关系原是遗传学中的用语,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亲子关系的内涵有所扩大。而刘晓梅、李康将亲子关系进一步理解为“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建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

在社会学中,伊恩·罗伯逊指出儿童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它主要向儿童传授语音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儿童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感情联系,并理解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则解释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研究表明,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交往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学会独立和与人合作中完美的完成任务,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为发展其完美的人格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鉴定了基础。

2.2 分享点滴,把握机会,及时沟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是父母的影子,从子女身上可以反映出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将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花了不少时间在孩子的功课上,却忽略了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分享。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在忙碌工作之余,应当把握机会多跟孩子相处、交流。这样在彼此分享生活点滴的同时,不仅促进了彼此之间的认识,也起到了互相支持的作用。中国人每逢节日,都有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团圆的习惯。但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聚在一起的机会逐渐少了,生活中缺乏了分享与支持,令亲子关系也变得逐渐疏离了起来。因此要想搞好家庭教育就要从促进亲子关系方面下工夫,例如抽出适当的时间跟子女相处、睡前讲故事、参加亲子活动等。还可鼓励孩子谈谈学校生活、与同学相处的琐事等。另外,还要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如要求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像晚饭后帮忙将碗筷放到水槽中,或回家后将鞋子放回鞋柜内。以增强家庭的抗逆能力,表达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爱。

2.3 远离恶性批评,避免强迫。恶性的批评和强迫是扼杀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主动性的最重要的杀手。我们很多家长,批评和强迫已经成为顽固性的痼疾。对孩子除非不说话,一说话就批评多于表扬,强迫多于鼓励。自认为是为孩子好,不批评就引不起孩子的重视,不强迫不足以改正缺点。事实上,恶性批评和强迫,其结果与我们的期望却完全相反,我们希望激发起孩子成长的动力,却反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动力。我们希望孩子完美,却把孩子弄得没皮没脸,自尊心丧失殆尽。我们希望孩子主动学习,却导致了孩子厌倦了学习。

2.4 开展亲子教育,传播科学育儿法,提高家长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愿望是好的,但由于部分家长不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不了解子女的真正需要和真实水平,从而使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样即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又使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僵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改善亲子关系,首先要使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一定的科学育儿方法,真正从子女发展的需要出发,学会做一名可亲可敬的称职家长。

2.5 利用平等的亲子游戏活动,改善淡薄的亲子关系。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他们通过游戏,学习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所谓亲子游戏是指父母鼓励性参与儿童的游戏活动,父母与孩子一起动手完成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乐于学习,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时也使父母更关心子女的成长,更真切的感受和了解子女的内心需要,为家庭教育指引正确的方向。

2.6 及时做好家校联系,共同交流教育方法。现如今,尤其是在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多数家长仍然抱有“树大自然直”的观点,要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观念,单靠一两次的家长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家访也不是万能的,因此,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书信或电话的形式是十分必要的联系方式。

3 取得的成效

一段时间以后,不少家长开家长会时反应孩子在家听话了不少,也知道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知道关心父母了。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开心,从他们的举止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