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建议

篇1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 陕西 区域金融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涵义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后,这个用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金融环境问题的方法便备受瞩目,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从这一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的发展问题。所谓金融生态, 又可以被称为“金融生态系统”,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发展,与外界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是中国西北部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科技教育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陕西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发展效果尤为显著。

首先,各类型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截止至2010年底,陕西金融市场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6375家,保险机构40家,证券机构3家,金融服务主体有了大幅度增长。于此相对应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以及金融机构的账面利润等也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5年的6866.13亿元增至2010年的20734.92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也从2006年的48.6亿元增至2010年的222.26亿元。其次,金融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政府投入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显著。2010年,陕西省证券市场新增上市公司和融资总额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截止到2010年全省有上市公司37 家,年融资额190.4 亿元,年债券筹资额273.4 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界共同努力,统一意识,从全局出发,科学有序的去推进。近年来,虽然我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基础差,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先天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陕西省的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国家军工企业较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方式也以投入高收益低的粗放型为主。相比较为发达的地区,我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后期建设方面发展也相对落后。

(二)金融法制环境不健全,金融案件的执法效率低

法律环境将直接影响金融环境的有序、稳定、平衡和创新能力。由于难,执行难,抵押物由于行政干预难以变现等原因,陕西省金融机构普遍反映通过法律手段仍使得资产难以保全。据陕西省安康市案件执行情况调查反映,商业银行对欠贷不还的贷款户后,胜诉率达 100%,但真正执行收回的本息的却不足10%。省内针对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很大一部分法规缺乏约束力,致使许多信用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三)是地区信贷结构不合理,信用状况欠佳,社会信用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截止到2010年,陕西省企业直接融资额占新增信贷的比重仅为3.3%,个人人均消费信贷额866元,远低于全国个人人均消费信贷1846元这一水平。另外,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普遍不强,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多有发生。

三、优化陕西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区域金融运行环境

陕西作为西部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西安自古就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这使得陕西拥有着雄厚的人文底蕴。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陕西应该立足省情,从重点因素入手,如提高GDP增长率,降低单位耗能率,大力发展地产能源行业等。金融行业要和全省各个行业全力配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机构也要改进服务方式,正确对待资金出现问题的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高科技新兴行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投入,统筹兼顾,创新形式,实现共赢。

(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转的基础。一方面,要提升政府的信用,政府要做到取信于民,提高政务的透明度,完善奖惩机制,并配合国家建立省市区的征信数据库,为各项经济金融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管理,做好宣传工作,让信用真正的深入人心。

(三)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完善现行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合理的金融法治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也决定着金融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司法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金融债权保护、信用管理、房产抵押、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有效保护金融资源。各级政府要转变固有守旧观念,充分认识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司法力度,积极的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维护债权。另外,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危害金融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减少金融资产的损失,确保金融资产的良性循环,提高案件执结率,增强法律威慑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单行法

    【正文】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则是制约我国全面奔小康的瓶颈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农业表现出明显的弱质性。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解决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提高单亩产量,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上的残留和工农产品废弃物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从根本上危害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危害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农业环境受污染和生态遭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到2000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仅水力侵蚀面积就有185万km2,数百万公顷农田、耕地正在受到荒漠化、盐碱化的威胁。根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90%的草地已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已占半数。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2.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我国2000年人均耕地为0.101h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耕地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垦植率已达13.7%,超过世界平均数3.5个百分点。1986~1995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和灾害损毁耕地超过466万hm2,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00万hm2.

    1998年,因非农业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共减少耕地57.1万hm2.同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现退化趋势,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另外,受酸雨的影响,土壤酸化过程加剧。

    3.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近十几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们对外排放的污染物也在逐年增加,到1995年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2000年又有所回升 另外,农业本身生产过程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突出表现在化肥的流失对地面水、土壤、大气的污染和在食物中的残留。此外,大量的农膜及其它废弃物也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目前,我国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 (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污染问题。

    (二)农业污染对农产品、人身健康、国民经济的危害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农业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1/5,而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及畜禽粪便的管理不利造成的农业污染,致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我国的水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600个地下水样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地下水正面临被硝酸盐(硝酸盐是氮肥、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终端产品)污染的严重威胁。另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泊、河流及东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且呈加重趋势。中国农科院的有关专家分析,在我国水环境中,来自农田和畜禽养殖粪便中的总磷、总氮比重已分别达到43%和53%,接近和超过了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不仅正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已成为我国水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

    2.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一方面,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且情况严重。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在昆明市斗南镇,由于土壤被污染,种植出的蔬菜农药残留太高,无法食用,农民只好换土或改种园艺类作物。我国东北地区一些农场长期使用氮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原来的5%-8%降到1%-2%.江西红壤表土ph值由5.0降到4.3,土壤板结普遍严重。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甚至丧失农业耕种价值。虽然,对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难以估计。但是,土壤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已是不争之事,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目前全国有1/5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因此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3.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

    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硝酸盐污染。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的监测结果: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为8.3%.频繁过量施用氮肥,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某些磷肥含氟、镉和砷等有害物质,增加了蔬菜、粮食中氟和重金属含量。北京市农委资料显示,北京市市场(含超级市场)的叶菜类蔬菜60-70%硝酸盐含量超标,果菜类蔬菜20-30%硝酸盐含量超标,菠菜硝酸盐含量高达2358mg/kg,萝卜达2177mg/kg,大白菜达3225mg/kg,北京市民砷日摄取量已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120%.

    4.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农民增收受到阻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不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入世以来,先是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施报复性禁令,后是荷兰销毁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接着是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提高了进口要求,强化了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日本2005年建立了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规定凡要求认证的农副产品必须正确标明该产品的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名称、数量和时间,凡在生产过程中不当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产品将被拒之门外。2006年5月29日,日本将实行《食品中残留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限定了标准。这表明,今后出口到该国的农产品将几乎不允许含有农药残留。我国有1/3农产品出口日本,近年来屡屡发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退回事件,此次《肯定列表制度》执行后,生产企业必须尽快调整种植和加工的环节,以便适应新的需要。在短期内,对日出口必会受到影响。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绿色壁垒。我国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不断遭到拦截,致使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下降。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出口的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已达数十亿美元,并且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作为WTO成员国,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一方面是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低迷;另一方面,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却相对供应不足,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拓展和效益的提高。由于食品安全优质问题给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1)对人群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的有关农村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但是,现有可供研究的监测资料可以间接反映出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恶性肿瘤的调整死亡率为84.85/10万,到90年代上升了11.56%,达到94.36/10万。城市人群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农村居民高于城市。有些农村地区,由于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公共卫生设施落后,致使农村一些未经处理的农业污染物随意堆放或直接排入水体,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恶化,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目前,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已高于城市居民。

    对比我国农村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种,可以说与近年来农村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环境污染的视角看,不可忽视农业面源污染对人群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

    (2)加重当地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篇3

一、依托良好生态园林基础,不断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青岛依山傍水,植被繁茂,自然风景优美,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生态绿地结构布局。但是,从总体上看,城市的园林特色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空间布局上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生态绿地建设有待加强。应以自然山水公园为主体,以滨水带状绿地为纽带,以专类公园为地域文化标志,以街旁绿地为点缀,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青岛“山、海、城、岛、河、湾”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保留城市自然山体、河流水系、海岸绿地、湿地等,形成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构成的绿地系统,构建绿色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以沿海基干林带、沿河绿化带、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海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库涵养区、山头公园、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全市域生态体系,构建“一核、三区、三廊、多点”的生态网架。

均衡发展公园绿地。要在原有城市绿地基础上,以轴线、廊道联通大型公园绿地,合理放置绿化广场、公园、小游园形成绿化节点,使大、中、小公园有机结合。尤其是浮山、太平山综合公园、百果山、午山四大城市 “绿肺”。目前,大部分居民周末的去处一般是城市公园,尤其是老年人,公园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必去之地,因此,加强对公园的绿地建设是及其重要的。

合理布局生产绿地。要按照生产性、观赏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市域范围协调生产绿地,以点状形式分布其间,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合理布局生产绿地有利于城市的美观,有利于整个城市的绿化和空气清新。在布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季节调整绿地的类型,使其跟城市景观协调一致,在体现城市的现代美的同时,为城市带来清凉绿色的感觉。

改造提升居住绿地。要将居住区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结合,扩大原有绿地面积,增加居住区内的游憩、保健和游乐设施。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跟绿化用地的设置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空气质量日益下降,尤其是空气中的微尘物质,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居住区内及周边的水体、绿地,将各类绿地有机串联,使居民一出门就能步入绿色走廊。

严格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城市历史的明智之举。古树是城市的一道重要风景线,不仅体现了古老的韵味,也有利与对生态的保护。要抓紧对我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挖掘文化内涵,从而为开发古树资源创造条件。

二、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加强生态城市文化建设

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特色,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但要保护有形的物质遗存,把现存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控制单位以及具有一定价值的古街旧巷、遗址遗迹等,通过控制性规划划定保护区,严格实施刚性管理,更要注重保护民风民俗、民间传说、遗闻轶事等无形的文化遗产,要及时对其加以发掘、整理和保存,同时,还要保护好孕育了灿烂历史文化的青山秀水。

在老城区的改造中,有价值的古迹、遗迹要尽量保存或修建、复建并丰富其内涵。历史遗迹是一笔珍贵的文物,对其进行保护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在城区拓展过程中,力求使史料征集和发掘的成果在规划建设中得到合理充分运用,突出青岛“山、海、城”的海滨特色与欧陆风情交融的生态环境。

城市功能、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统筹发展,又必须各展所长。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利用并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山水园林特色、人文特色,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同时要注重培育城市精神。保护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格,它的形成离不开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不仅能对提高市民素质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新的文化特色,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生态城市居民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减排工作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duction work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inal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据资料统计,2007年我国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脱硫机组227 台,装机容量7412 万千瓦,脱硫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23 亿千瓦,占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42%。关停小火电机组903 万千瓦,淘汰小炼铁969 万吨、小炼钢873万吨、小炼焦560 万吨和小水泥2200 万吨;新建和扩建近90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7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淘汰落后造纸产能170 万吨、酒精产能35 万吨。据测算,2007 年前三季度,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8%,“十一五”期间首次出现两个指标同比双下降,减排指标的导向性作用开始显现。形成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可以说正在向生态文明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但是,这种成绩还比较脆弱,SO2 排放量也只能是与2005年持平,COD 的排放量仍然比2005 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实例研究,由企业的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或经验得到了模型中的参数Y0i ,βi ,θi ,σi ,δi , ki , K = 1 - δi - kσi i , i = 1 ,2 ,3 ,由排污相关数据拟合得到运行费用函数的系数ai , bi , ci , i = 1 ,2 ,3 ,数值见表1;设区域内有甲、乙、丙三个燃煤电厂;取污染物总量和总产值的目标值分别为^WN = W0 , ^YN = kt Y0 。以N= 1 的情况为例,计算结果见表2 。

表1 模型参数数值

表2 模型计算中心结果

二 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高速增长与污染物减排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对减排的压力非常之大。

(2)如何让人民群众直接体会到污染减排的成果。SO2、COD 的排放总量减少了,能否直接反映出全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海湾富营养化的程度能否降低,都是未知数。污染物削减与大气、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一一对应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让公众感受到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果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污染减排经济政策不完善的弱点更加明显。污染减排的经济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已经是现在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目前正常渠道满足不了环境保护需求、没有资金投入硬性要求、中央政府投资远未落实、

(4)节能、减排存在政策缺失,没有形成统筹互补的局面。节能能够直接带来减排效果,减排能够产生“倒逼效应”,进一步促进节能。例如,“十一五”期间每节约1 吨标准煤,可减排20.3公斤二氧化硫;而电厂脱硫可使电厂能耗增加1个到2个百分点,这样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必须把节能、减排统筹结合起来考虑。当前我们节能、减排工作结合的力度不够,工作上节能是节能,减排是减排,各有关部门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今后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形成合力。另外,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将农业纳入减排的对象和视野。

根据测算,城市煤气可以减排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分别为3600 吨、17900 吨和8. 86 吨。由此可知,独立焦化企业、钢铁联合焦化企业以及城市煤气污染物减排总量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分别为3. 59万吨、17.39 万吨、110.01 吨(见表2) 。焦化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和苯并芘应分别控制在22.04万吨、47.47万吨和882万吨(见表3) 。

表3 焦化污染物控制总量

污染物 污染物控制总量

二氧化硫 22.04

颗粒物 47.77

苯并芘,t 882.00

表4环境约束下的焦炭行业产能规模

污染物 排放系数(千克/吨) 焦炭产量(万吨)

二氧化硫 ≤0.14 152000

颗粒物 ≤2 24000

苯并芘,t ≤0.00154 572727

(5)根据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中国满足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152000 万吨,满足颗粒物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24000 万吨,满足苯并芘排放控制目标的焦炭总量为572727 万吨。根据“短板原理”,要满足污染物控制目标,焦化行业的焦炭总量规模应选择24000 万吨。

(6)不同炼焦模式污染物减排水平不同。独立焦化厂是中国焦化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相对规模小、数量多,环保等配套程度较差,煤气利用等环节投入较小,部分独立焦化企业煤气直接放空燃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减排量占到减排总量的76 %~91 % ,是焦化行业污染物减排潜力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和城市煤气焦化厂减排数量小、潜力不大。独立焦化厂要重点加强提高炼焦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建设能力,提高产业的集约水平。

(7) 焦炭总量规模测算以清洁生产二级标准为目标,从整体上看,中国炼焦污染物排放水平高于清洁生产二级标准,大机焦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比清洁生产二级标准高出0.4 倍,小机焦炉高出13 倍以上。因此,焦炭企业要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标准,实现污染物减排目标,必须淘汰小机焦炉、改良土焦炉,扩大焦炉容积并配备高效能的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下大力气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由下表查得该电镀厂的行业类别3460 , 查找《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九分册, 查对应的“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第二步, 根据下表确定实际产品为“镀镍件”, 原料为“钢铁工件”, 工艺为“镀前处理- 电镀- 镀后处理”, 规模为10 万平方米P年的“四同”组合, 查得对应的各项污染物指标及对应的产排污系数见下表 。

表b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

表c污染物指标对应的产污量和排放量

将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以各污染物指标对应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即可得各污染物指标对应的产污量和排污量,见上表!

三 对我国今后减排工作的建议

(1)建立全过程减机制。构建从污染物产生的源头到排放的全过程系统减排体系,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前提,节能、降耗、技术进步、治污、监管、激励、增效系统推进,全社会参与、全过程推进、全方位考核。强化资源需求端的前端减排和经济运行过程的中端减排,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从根本实现节能减排。要突出地方政府的减排责任,并采取税收、补贴等综合有效措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伟大实践,引导全社会“深度”参与节能减排。

(2)有效控制不利于污染减排的行为。通过制度变革遏制破坏环境的行为。严格按照污染物减排考核办法的要求,对国资委管理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逐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权重。突出地方政府的减排责任,改变上级环保部门考核下级环保部门的局面。提高环保部门独立性。监督中央政府部门带头实施规划环评。

篇5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都在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一直不显著,本文将会提出部分有效措施来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1、目前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1.1、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有很多个,这里我们概括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类。导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气象,而人为因素则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开发以及当地建设用地的布局等等。

1.1.1、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一个城市的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成因往往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不同城市,其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与气象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不同城市的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外营力也不相同。比如说,城市所在地形坡度大、当地的土壤抗蚀力不够、当地雨量较大、当地地表的植被覆盖率低,还包括极端天气的发生,南方的台风暴雨及北方出现的冻融作用等,都会加快城市土体的物理风化,造成地表出现强烈的剥蚀现象,久而久之,成为了水土流失的重要土源。

1.1.2、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每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依靠城市的建设用地来达成的。这些建设项目的施工,都必定要破坏或者说是改变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植物、水土的生态环境、地质结构等。这些无疑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人为因素。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的发展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等。

1.2、城市水土流失主要危害

随着城市的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造成的主要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城市的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城市的不断开发建设,导致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现代建筑,像柏油与水泥路面、钢筋水泥建筑物等。这些建筑导致土地逐渐石漠化,再加上地表运流逐渐加大,原有的植被与地形地貌被改变,导致热辐射不断增加,城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加剧。

1.2.2、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

城市的原有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现代城市的基建工程,废土、弃土、堆土,造成了城市尘土飞扬,建设中对原有的植被的破坏也进一步降低了环境对尘土等有害物质的净化和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渐渐恶化,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1.2.3、城市的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环境失衡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水土流失加剧,城市的生态环境失衡,自然灾害频发。比如说城市的沙尘暴、城市水位逐年下降、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等。随着季节变换,城市的洪涝与干旱环境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周期不断缩短。给城市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

2、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有效措施

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被看作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各类建设项目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果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对于日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将会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2.1、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当地居民比较重视的城市的发展,却忽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水土保持意识的缺乏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要想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应该加强全民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大力宣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让市民理解城市的建设发展不一定要以牺牲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样带来的经济发展只会是暂时的,得不到长久的安定与稳步发展。

2.2、构建高效率、科学合理的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监理系统。

全方位地规划、设计,各部门的互相配合,每一部门都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将对城市水保的规划、实施计划融进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中,有方向性地推进我国城市水土业的发展, 在城市建筑审查项目跟技术改造项目里, 一旦有涉及到水保方面的,就被要求报备给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审查水土保持政策。对于土地管理部门来说, 想要将城市水土保持融进城市土地资源中合理规划、利用, 就得在开发城市土地的同时, 结合当地城市水土保持方案, 提出合理的、适当的施工建议。就环境保护部门而言, 想要规划好城市水土保持建设方案, 就需在审核这一建设项目施工环境影响总报表时, 凡是涉及到水保项目的,就必须经过水行政主管机构的严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动工。

2.3、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性的监管措施。

城市建设工程, 但凡与水土保持有一点关联的, 就要有专门的水保策略。对大部分的开挖工程, 都要做好基建护坡施工, 避免发生崩塌、滑坡等现象;而对堆土、填土的项目工程, 必须建有相应的拦挡措施, 防止雨水的大力冲刷, 造成水土的严重流失;对于基础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应该严格监管,做好各项防护措施,规范泥浆的处理,防止泥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做好园林绿化工作, 创建良好、舒适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

开发建设城市时, 针对那些城市裸地、荒废未利用地以及工程开发的部分恢复地, 应进行植被的恢复,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提高整个城市的植被覆盖率, 同时确保城市拥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环保绿地。

2.5、不断完善政府的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作为法治国家的重要管理手段,可以严格规范人们的日常举措。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较快,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遗漏与不足。所以,政府应该从我国的城市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安排政府部门对相关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考核,确保所有工作都是合法安排的。

结束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传统的城市发展状况导致城市的水土流失加剧,近几年来,其快速发展背后遗漏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遭受着自然环境的报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与城市居民应该提高水土保持的意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安排水土保持工作与监管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工作,为创造一个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卓东.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1) .

[2] 王琳琳. 试述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若干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环境;教育生态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73-0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是狭义上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群落的概念,它是以现代教育为目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中协同控制多种现代视听设备,以及灯光幕布等环境设备,营造现场演示与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和非教室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厅、大礼堂等),本文讨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从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来阐述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本文把多媒体教学环境看着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提出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期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供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有关,而且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再由于缺乏严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求来建设,而无整体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就能满足全校教学的需要,往往需要分期分批来实施,多媒体设备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导致设备的不兼容,而且多媒体设备可拓展性弱,只是满足基础性应用,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设计与规划。

2.设计方案问题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分期分批建设的,常常是每一次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厂家理念不一样,其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也不尽相同,这样教师就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这让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物理环境、设备选型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由于无标准可依,建设方案工作组只能根据以往经验、调研情况以及知名厂家提供的设备与集成服务来制订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建设的兼容性。而厂家设备的生产也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厂家相互平台兼容性也不够,这也造成了后期建设的瓶颈问题。

3.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同样存在一个标准问题,各个施工厂家有各自的理念,系统提供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提供的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布局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接线图及说明文件也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就没有集成图纸,就简单配置与连接成型。

施工进场注意到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施工准备上也比较充分但在施工操作上,如辅材的质量、线缆的铺设、设备的安装、细节的处理等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各级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1.规划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划来看,首先缺少良性体制的支撑,现行的行政体制与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的冲突,采购与使用分离,行政力量参与较多,所以不可能做到系统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其次是缺失动态平衡的观念,长远目标不明确,只是关注了前期设备简单的堆积,较少考虑后期的运维、应用与发展等,认为一旦软硬件到位,后续应用就会自然跟上,对应用规划和成本绩效没有做特别的设计和考虑,再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的缺乏,前期工程与后期先进技术的衔接不合理。最后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忽视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顶层规划设计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对教师来说,同样忽视把教师作为教育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师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忽略了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解放,服务价值体现不了。正是缺少了这些生态观的考虑,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系统在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方面出现的呆滞局面。

2.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从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导致“花盆效应”(也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没有详尽的长远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指导,缺少先进的发展的理念作为支撑,每次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的改革,缺乏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的设计思路,如果仅局限于满足目前的某一功能需求,脱离于校外多媒体环境的发展,还在最习惯、最容易的传统的建设中,会很容易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其次缺少标准,从基础教室条件到音视频技术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只是凭经验使然,更做不到互联互通。值得庆贺的是最近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给我们的后期的建设带来了福音。最后是缺少人性关怀,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实现自主发展,我们看到,教室的投影的亮度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幕的画面,座位的设计并不能排除视角的盲区,多媒体讲台的设计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更谈不上人性化。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本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依据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建设的需求和学校状况,从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生态化的角度去科学建设,不搞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将是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使命。

1.建立运行机制,保持政令通畅

要想突破体制制约,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必须将重要的决策权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图书馆等的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信息化技术方案进行把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可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心领导兼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详细制定本校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就会形成合力,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由此学校上下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职代会报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工作都有专门阐述,可见,组织的建立、完善机制的运行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中长期目标: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在设计时才能处处体现这一宗旨,然后细化分级目标,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根据自身的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调整,例如协作学习时设置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学习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时提供虚拟实验系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其次空间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性,空间、通风、采光、内部造型、色彩运用等都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如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教室墙壁和桌椅的颜色不能过于强烈和鲜艳,避免学生兴奋好动,分散注意力。再次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要多样,教学手段要可选,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反馈与调控,整合课堂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实施从以“物”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级态的战略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调配置在以“人本”为核心的应用中使得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这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以应用为导向,科学论证方案

针对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教学需求和经费能力,以应用为导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校委托的项目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责任人。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

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市场调查、询价等工作,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技术方案、招标采购建议书。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需经过项目工作小组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形成。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或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应将不同意见或各种方案报中心领导,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工作小组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和设备采购部门。

项目工作小组应对所需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技术参数、市场价格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招标采购建议书,对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建议。除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应推荐至少三个品牌的同类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应对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查,择优选择至少3个单位,由中心向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推荐。对企业信誉差、在我校既往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服务质量差、没有兑现合同或承诺的单位,亦应向设备采购部门说明,作为设备采购部门对投标单位的审查依据。

4.关注标准,以人为本,系统推进,体现教育公平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教育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绿色环保和无障碍设计。欧美许多政府机关、大学和企业都接受了一些绿色环保标准,例如能源和环境设计的领导力的论证(LEED)。LEED评估系统在五个方面关注人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利用率、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言,往往需要考虑教室的节能、绿色、环保,使用的灯光的节能性,使用的油漆和涂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课桌黑板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无障碍设计也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人性化特性表现,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智能无障碍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学习者的需求。

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还应体现在未来课堂能充分解放教师被技术的束缚,更多地关注于教学过程本身。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手势或语言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投影、计算机、灯光等,将最适合的技术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人与物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本质上真正的“让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让教师尽情地释放教学的激情。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故障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利用现有的场景去实践去练习实际任务。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适合情境学习。例如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声、光、电)及物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5.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上升螺旋式的建设模型,强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余胜泉说,当技术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时,它必然会对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石产生一个革命性影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分布式认知,即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认知,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是现代人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多媒体、移动通信、电子白板、Weblog、云计算、物联网),人们总是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或作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教育环境中的装备,但是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并不是尖端的就是最好的,用技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让学校成了新技术的实验场。

以应用为导向引领的思路则是先调研实践应用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坚持以“人本”为核心,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协调配置各生态因子,科学的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模型。

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会将离散的设备打通,形成信息流,让不同系统、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动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物联网真正用于教学,信息流形成之后,当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后,课堂的设备会根据身份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学设备会自动启动进入到待用状态,只要教师发出指令,播放一段视频,这时相应的各个设备系统就会自动运作,从待用状态进入服务状态,老师无须像以前手忙脚乱地打开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

此模型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关注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建设业务之中,推进流程再造,有控制的打破旧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从关注眼前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融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螺旋式地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最终能够持续、深层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从生态的角度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的基本路向。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处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多种环境因子下,由经费投入、教师能力、管理者能力、厂商技术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教学效益,使得这样的系统能动态、平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及其优化配置研究”(10YJCZH150)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年度课题“基于B/S模式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篇7

工业园成立后,确立了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建设园区的指导思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万吨电铅、10万吨粗铅、15万吨电锌、8万吨高纯氧化锌、3万吨粗铜、20吨电解铝、10万吨化肥、10万吨轧钢等重点项目,使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00亿元。

自2002年以来,工业园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利用自身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冶炼、加工、建材、化工基地。随着工业园投资的集聚、现代化工业的集聚、优质产品的出口,推动了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外向度,同时,增强了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逐渐成为了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带动整个青海经济并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经济。

同时,有色金属工业作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面临着生态转型问题。甘河工业园区作为青海省的重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目前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及与之配套的环保设施等方面,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针对甘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甘河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甘河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1.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理论的一种实践,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的主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工业园区内物流和能流的正确选择,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对物质与能量进行优化,从而在区域内达到平衡,形成内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排放最小化的可持续地域经济发展综合体。区域内的企业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建立起工业共生和代谢关系,使自然资源在整个生态过程中进行闭路循环,有效地治理了工业污染,在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自然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生态工业园区建立起来的工业生态系统,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充分体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处理长期围绕人们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解决结构性污染和区域性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明显的效益

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圈内基础设施共享,物流成本降低,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资源综合优势,使生态工业园区在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取得明显的效益。在工业生态学的指导下,园区内形成一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料成为另一个的原料,有步骤地回收和利用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从而解决了部分企业原材料和能源的来源问题,节省了企业处理废物的费用,使组成生态链的园区内企业增加了净利益,提高了园区的经济效益。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了相关生态链的企业在园区内聚集建设,能增加当地的就业率和税收,提高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内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生产废弃物排放的减少,使整个园区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极小量排放,大大减轻了环境负荷,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

因此,在甘河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把甘河工业园区建设成生态工业园区,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锡铁山铅锌矿,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的源头

锡铁山铅锌矿是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大型综合性矿山企业,地处柴达木盆地。矿山自1986年投产以来,产品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年采选矿石达150万吨,是全国大型采选冶炼联合企业。企业产品主要为铅精矿、锌精矿和硫精矿。以前,企业采选矿后的初级产品直接外销,尾矿废弃,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为此,在甘河工业园,西部矿业成立了铅业、锌业分公司,对锡铁山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锡铁山铅锌矿生产的部分铅精矿在这里深加工为粗铅和电铅。在粗铅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废气通过从瑞典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回收含硫废弃物用于生产硫酸;而另一废弃物――水淬渣则提供给园区内的湟水水泥有限公司,用于生产高标号水泥;在电铅的生产中,铅渣回收用于提炼金、银等贵金属,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对环境的危害也大为降低。

鉴于锡铁山铅锌矿生产的锌精矿中,还含有金、银、铟、镉等各种有价金属、特别是金属铟等稀贵金属,公司在甘河工业园区内围绕锌冶炼生产系统,建立了一套综合、完善的稀有、稀贵金属回收生产工业体系。在这个系统中,物料循环利用,金属铟、金属镉、金、银等得到了有效回收,且没有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惟一的经过处理后的低铁渣销售给水泥厂做生产原料。

搞好矿山尾矿再利用是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过去,锡铁山铅锌矿选矿时,把产生的含硫尾矿作为废弃物处理。近年来,企业将其深加工为硫精矿,又将硫精矿提供给下游企业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生产硫酸,硫酸产品再向下游企业不断延伸。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由此可见,甘河工业园区的建立,使锡铁山铅锌矿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产业链的延长和污染物的低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企业自身实践循环经济的同时,不仅促进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也形成了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2.甘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产业链分析

在甘河工业园区以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百河铝业公司、青海锌冶炼分公司、西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锌业公司、西部铅业公司等企业为主线,形成了锌、铅、铝加工为主的三大产业链。

产业链一:锡铁山锌矿一锌厂―锌锭―硫酸一化肥厂―水泥厂。

锡铁山选矿厂生产的锌精矿经过锌厂冶炼生产系统,得到产品锌锭,其副产品硫酸提供给西部化肥厂生产磷

肥,化肥厂产生的鳞石膏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生产水泥。

产业链二:锡铁山铅矿―粗铅厂一电铅厂―铅锭;粗铅厂―硫酸―化肥厂―水泥;电铅厂―金银冶炼厂―金银。

锡铁山选矿厂生产的铅精矿经过粗铅厂再经过电铅厂,得到产品锌锭;粗铅厂的副产品硫酸提供给西部化肥厂生产磷肥,化肥厂产生的鳞石膏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生产水泥;电铅厂产生的铅渣,提供给金银冶炼厂回收金银。

产业链三:煤―电一铝产业链。

围绕三大主体产业链及三大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众多的辅助产业链,如西部碳素厂的产品一阳极块,是百河铝业电解槽所用的预焙阳极;围绕锌冶炼生产系统,建立了一套综合完善的稀有金属回收生产体系,其中包括镉冶炼系统、硫酸锌生产系统、铟回收系统、金银回收系统和大窑铁渣磁选系统等。同时,随着园区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资源综合利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的入住园区,形成日益复杂的生态工业网。

三、建设甘河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1)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构建以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信息平台。通过对链接或耦合的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宏观调控,实现园区内实时的环境监测监督、统一的资源调配、优化的生产布局、合理的工业引进和淘汰,从而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区内生产、消费与还原的均衡机制提供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和技术支持。

(2)对园区内已存在的项目,建设重点是引进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观点和生态设计方法,使产品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最少、废物产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优化产品结构,并合理构建和完善产品链,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为园区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园区的持续发展。

(3)对园区项目引进的工程中,建设重点是在完善已有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态工业网。同时要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实现园区内能流、物流的梯级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提升区域内经济运行质量。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企业生态工业试点。通过借鉴国内外在实践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工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省、市、园区建设经验,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在园区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推动园区生态工业的加速形成和良性互动发展。

2.积极开展有色金属产品产业链延伸科研工作

甘河工业园区作为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应积极开展其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研究,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内容包括;

(1)西部锌业

西部矿业锌事业部目前的主要产品有电锌、锌基合金、氧化锌、阴阳极板、电炉锌粉及硫酸。拟综合回收的金属主要包括:锌液净化除钴渣的钴回收,锌粉除镉渣中镉的回收,铟和锗的回收等。拟深加工前景看好的产品有:热镀锌基合金,鳞片状锌粉及四针氧化锌晶须等。应积极开展以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2)西部铅业

西部矿业铅事业部目前的主要产品有电铅、金、银、硫酸等,但从长远来看,应加强新产品的研制,主要有免维护铅酸电池合金及其电极板的研制与生产。国内汽车产量很大,浙江、广东、福建等从国外购买大量电极板装配电池,可以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研制电极板,第二步研制电池。

(3)西部铝业 西部铝业现在只生产铝锭,同时因受高电价的影响,目前难以盈利。应在铝深加工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3.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静脉产业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产,开展锡铁山镓、铟、锗等稀贵元素的回收工作。锡铁山铅锌矿床中除含铅、锌外,还含有一定比重的镓、铟、锗等稀贵元素,在回收铅锌精矿后,为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开发程度,开展镓、铟、锗等稀贵元素的回收是近几年的发展目标。

(2)进一步开发新材料、新工艺首先,应加大铜、铅、锌冶炼新工艺的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强盐湖锂、硼、镁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如锰酸锂、镁的复合材料、锌材料、铅合金材料等。其次,在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基础上,加强工业园环保型工艺的研究开发,努力形成循环利用的环保产业链。最后,要通过形成资源多金属开发-冶炼-精深加工-新材料的产业链,并促进合金新材料向装备制造业延伸。

(3)重视静脉产业技术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然重视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且有的废物资源化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缺乏系列化、配套化的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此外,由于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发展。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要重视和加大对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为主的静脉产业技术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引导企业、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二是要针对特定类型的废弃物,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联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三是要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给与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开发部门进行实证研究。

4.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

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是人们思想和观念的一种转变,强调全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及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污染控制,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一环。

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不少园区很重视把上下游企业连在一起串成产业链,但对这条链上海一个企业产污、排污的控制重视不够,忽视了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所追求的是生态工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清洁的,其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都是很低的。因此,应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开展清洁生产,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对清洁生产内涵的认识,从而把清洁生产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共识共动,促进其深入开展。其次,清洁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正规的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方能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的基础。再次,各行各业的专家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关键,能为企业提出最佳的清洁生产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还可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对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等手段深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

5.在园区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活动

篇8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求,按照“五年打基础、十年成系统、十五年见水平”的总体安排,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配套,以区县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以区域为单元,以项目为抓手,把握好区域开发、项目实施、土地投放、资金引导四个关键环节,加

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政府投入方向,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优先实施外部联络系统,优先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先抓好公共服务配套,优先促进产业发展,优先开发近期功能区域,分阶段集中解决问题,促进新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二)工作目标。坚持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适当超前,着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将中心城功能调整与新城高水平建设同步进行,使重点新城成为承担中心城功能调整和人口疏散的主要区域,努力建设建筑特色鲜明、功能协调、人与自然生态和谐文明的新城。近期主要工作目标:

基本完成外部交通联络系统。到2012年力争每个重点新城有一条轨道交通;新城与中心城、与规划重点镇以及相互之间实现快速顺畅连接。基本完成骨干性基础设施配套。到2010年重点新城内部规划路网架构基本形成;实现每个新城有一座高品质中水处理厂;电力支撑和配电设施全面完成;全部实现集中供热。

基本完成区域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2010年实现每个重点新城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公共体育馆、一个多功能影剧院,教育硬件设施和质量有明显提高。

基本完成新城绿化隔离控制。到2010年初步形成新城外部绿带,实现每个新城有一个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每个新城与中心城之间有一条生态走廊,内部有一条景观大道,有一个休闲公园。

基本完成规划重点功能区建设。到2010年实现每个新城先期启动的重点功能区初具雏形。

二、具体实施意见

(一)推进基础设施先行。坚持新城基础设施先行,带动引导社会投资;适应新城未来发展需要,注重超前考虑,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搞好一批骨干性项目的实施和配套。

1、加快新城外部交通联络建设。重点围绕轨道交通、城间公路联络线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实施亦庄线、顺义线以及大兴线、良乡线等7条轨道交通线。用2至3年时间集中实施一批新城到中心城及新城之间的联络线。到2015年基本完成中心城与重点新城、新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络线。

2、完善重点新城内部路网。重点实施顺义新城新国展联络线、站前北街延长线,通州新城潞苑北大街、朝阳北路东延,亦庄新城经海路、科创街等道路工程。到2010年初步形成重点新城较为完善的内部路网。

3、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按照供应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度超前的原则,集中投入建设一批水、电、气、热、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并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1)电力供应。加快推进新城电网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电网项目建设,提高新城电力供应能力和可靠性。重点建设一批与发展相适应的220千伏枢纽变电站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2)天然气。依托六环路天然气管网,实现新城与市区干网联通。推进新城天然气输配工程建设,建设一批高压站、调压站等天然气供应工程,完善新城天然气区域管网系统。

(3)集中供热。集中力量实施新城集中供热工程,初步安排三河热电厂输热线工程、新城集中供热工程等一批项目。到2010年,新城全部实现集中供热。

(4)污水处理。推进新城再生水厂建设和已有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加快新城污水截留和管网工程建设,提高主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实现新城污水全部处理成再生水。重点实施通州张家湾污水处理厂、顺义马坡污水处理厂、亦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今后,原则上不再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以下的污水处理厂。

(5)垃圾处理。统筹考虑全市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建设与设施布局,新建垃圾处理厂优先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重点实施一批新城垃圾转运站和乡镇垃圾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6)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基站建设,高标准建设各产业园、住宅小区的信息化配套工程,在重点新城建成区范围内逐步实现数字TV、移动无线宽带、3G无线通讯网络基本覆盖。

4、加强新城配套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对水、电、气、热、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部门及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作用,进一步落实专项建设资金,统筹工程施工,使配套设施与道路同步建设,实现管线全部入地,避免马路“拉链”和线网空中搭挂,提高整体效益,美化城市景观。

(二)提高公共服务配套能力。注重公共服务配套,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增强新城对中心区人口转移的吸引力。

5、增强新城公共服务功能。着重围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包括区域医疗中心、体育馆、多功能影剧院等,提升新城公共服务能力。

6、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根据新城区域覆盖半径和服务人口比例,统筹考虑存量资源和增量需求,搞好中小学、幼儿园、就业服务设施、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文体活动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消防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对新城待建设开发的区域,实行社区范围预划。新建住宅区要严格按规定标准落实公共服务配套面积,同步建设相关设施;公共服务不配套的不得发放销售许可证。

7、完善产业服务设施配套。加强新城特别是新城待建设开发区域的酒店、写字楼、商场、超市和银行、电信、邮政、加油站服务网点等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引导社会投资,力求协调实施。

8、推进新城交通便利化。着重围绕建立新城内外公共交通体系,超前规划新城公交枢纽、线网、站点和公共停车设施,按照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思路分批实施。优化连接中心城与新城的公交线网,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9、引导中心城优质服务资源向新城转移。适度控制中心城教育、医疗、行政办公和科研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制定土地供应、建设资金投入、职工住房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推动向新城的功能转移。鼓励有影响力的学校、医院整建制外迁新城。完善名校办分校、名院办分院政策机制,探索实行名校分校全市招生和名院资源整合工作,增强新城公共服务资源对人口的吸引力。

(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宜居城市”的要求,超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使新城成为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城市。

10、推进新城的绿化隔离建设。全面落实新城地区绿化隔离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优先启动实施隔离绿化带工程,防止今后再“拆迁建绿”,避免中心城与新城连成一片。

11、建设生态走廊。围绕中心城与新城、新城与新城之间的道路联络线,搞好沿线绿化美化和生态景观建设,推进温榆河、北运河和凉水河河道整治,建设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形成一批绿色生态走廊。

12、完善新城内部生态系统。搞好新城内部景观街道设计和建设,到2010年使每个新城内部至少有一条景观大道,提升新城形象。统筹规划新城永久开放空间,适当提高人均公共绿地标准,按照区域性公园(3000米服务半径)、居住区公园(1000米服务半径)、带状公园或游园(500米服务半径)三级公园标准,推进新城公园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中水建设水景公园。推行新城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统筹规划建设好新城应急避难场所。

(四)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注重体现新的发展理念,通过推行先进资源利用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项目实施标准控制,使新城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高于中心城。

13、加强节能和新能源利用。

(1)发展集中供热。实施燃煤锅炉房改燃气工程,发展清洁燃煤区域集中供热,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新城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按高于现行标准5个百分点执行,公共建筑节能按55%、居住建筑节能按70%的设计标准执行。开展现有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建筑的节能改造。

(3)加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围绕重点公建、住宅项目,发展太阳能、热泵和大中型沼气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力争5年内使新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6%。

(4)推行先进能源利用管理方式。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按供热分户计量设计和建设。

14、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1)中水利用。建设中水管道,统筹考虑中水利用,围绕绿化景观、市政杂用等重点需求,建设中水管网和配水设施。新建公建和住宅小区推行中水回用系统。力争用5年时间使新城污水全部处理成为中水,中水基本得到有效利用。

(2)建筑节水。新城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强制采用节水器具设备。加快既有大型公建节水器具的更新改造。建设节水示范区。

(3)雨水利用。全面推行雨污分流,围绕新城内部城市干道和公园,建设城市雨水集蓄和利用系统。新城人行步道、广场、公园及住宅小区等公共活动空间全部建设透水地面,提高雨水利用率。

15、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1)适当提高新城建设的容积率。严格控制低密度住宅小区建设,尽可能放大公共空间,特别是轨道交通、主要交通联络线附近要预留足够空间。

(2)对产业园区实行项目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效果评价,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减排标准,引导集约发展。禁止建设花园式工厂。

(3)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编制新城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统筹考虑新城地上、地下空间利用。

(五)建设特色新城。注重特色培育,在挖掘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及产业功能特色等方面入手,促进新城外在形象与内在取向统一。

16、加强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设计审查。对新城待建设开发区域要进行整体景观设计,在审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同时,审批区域性景观设计方案;在一级开发和单个具体项目规划审批的同时,实行建筑风格审查,促进整体风貌协调。

17、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新建住宅顶层设计要推行坡面设计,有步骤、分阶段地对已有建筑进行“平改坡”。

18、加强历史遗迹、景观风貌的修缮和保护。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新城历史文化特点,适当修复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和风貌。

19、加强产业项目筛选。按照城市功能定位选择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特色产业新城。

(六)强化区域开发时序调控。注重循序渐进、梯次实施,立足长远,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引导社会投资,按区域阶段性密集投入。

20、进一步细化明确新城各组团的开发时序。按照各新城组团功能定位,确定调整优化区、重点建设区、适度建设区、近期控制区,形成新城梯次开发格局,保证新城开发有序进行。优先实施重点新城建设开发工作。

重点新城功能组团开发时序表

新城名称调整优化区重点建设区适度建设区近期控制区

顺义新城仁和组团马坡组团、空港城组团牛栏山组团北小营组团、南彩组团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功能区商务总部功能区、主题休闲功能区医疗康体功能区行政服务功能区

亦庄新城核心区枢纽站前综合区、河西区、京津塘路东区马驹桥物流区六环路南区、马驹桥居住区

21、推行区域开发、单元实施模式。在明确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土地一级开发进一步划分单元,以功能分区或一定面积(1至3平方公里)为单元,分单元实施,并推行基础设施综合管廊。

22、加强土地投放动态调控。根据分阶段开发建设需要和年度实施重点,在做好新城土地供应总量调控的同时,实行投放结构和时序调控。2010年前优先满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用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适当控制商品住宅土地供应。开展土地收益年租制试点。

23、规范新城建设拆迁行为。合理确定拆迁征地补偿标准,规范拆迁补助补贴费用。建立失地农民多元化安置机制,除货币补偿外,加大房屋安置力度,拓宽房屋安置方式,同时做好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切实做好被拆迁人员安置工作。

24、开展新城建设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考虑选择1至2个新城进行试点,在建设理念、管理理念、改革举措等方面先行先试。

(七)搞好新城建设资金平衡。注重统筹考虑建设资金平衡,分类确定投融资方案,防范债务风险。

25、建立新城重大建设项目库。扎实推进新城项目前期建设储备工作,按开发次序、项目类型统筹安排新城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分阶段解决问题。

26、分类融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筹融资方式。对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有条件的可采取BT方式(建设-移交)吸引社会建设资金,政府通过补偿机制和回购方式,回报投资者;对热力等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可采取贴息和补助等方式吸引社会投资

篇9

我们的幼儿园环境分为外部和内部环境,诸如教学设施、园内硬件配置是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但并不只是外部的崭新和优美就能成为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的生态育人环境还需要孩子们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在游戏与多种探索活动需要的自然生态环境。

1.营造文化审美的环境

幼儿对色彩、图案较敏感,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在装设上要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和喜好的图片和色彩,显现出幼儿园的环境特色。因此,我们在园区外墙栅栏上的图案是孩子知道并喜爱的一些动物图像,或是比较流行的动画片中人物图像,比如,灰太狼和喜羊羊之类的,也可以是一些传递传统美德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图形的阅读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让每一面墙都成为“不说话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视觉触动,获得美丑认知。当然,园内的光荣榜啊,才艺展示专栏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幼儿园的环境还要注意审美性,我们在关注到幼儿个性喜好的同时,还要注意图片图案的对称、均衡、和谐以及色彩要鲜明、协调等等。要能给孩子美的感受,获得美的熏陶。特别是随着孩子成长而设计的主题墙,要体现主题活动内容,更要起到美育的作用,让他们愿意参与,起到丰富他们美好情感的作用。

2.创设激发学生趣味的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美化需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从内容到形式等诸方面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在班级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要征求、吸纳孩子们的意见和看法,并在创设中吸引他们参与,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装设,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初步提升他们创造美的意识与学中做、做中学的知识与技能,让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如每学期的新班组建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段,用两周时间,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布置和美化自己的教室。他们可以将自己带来的手工艺品、喜爱的图片,或是自己制作小动物、人物画的图形带来,和老师一起设计如何摆放,如何美观地贴到墙面上、门窗上。只要我们让孩子们对班集体有认同感,就能激发他们去思考、设计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主动意识,这对他们关心集体、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形成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营造氛围时,一定要让孩子有节约意识。如精美的包装纸、漂亮的塑料瓶、精致的树叶等等作为创设的材料,注重经济实用。让孩子从小就有合理利用手边材料,不攀比,不铺张浪费的认识和习惯。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将我们身边的环境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如我们在引导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时候,就可以让他说说自己为班级环境装设的故事,也可以谈谈自己家庭房间的设计。这样,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会形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和环境变化的兴趣和能力,也能培养他们探索发现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大型医院 人才生态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25—02

人才是现代医院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以现代医院为主体的大型医疗卫生单位,一般都是人才密集、智力雄厚的“洼地”,面对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势,怎样才能合理开发利用、如何有效地激活人才潜能、充分发挥人才效应,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成长与单位发展共赢,是值得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为,化解这一难题,单靠固有的人才管理模式,或者过分依赖僵化的体制机制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着力构建和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使人才真正找到事业的舞台、创业的沃土、生活的乐园,从而获得个人与单位“乳水交融”进而“如鱼得水”的感觉。不仅更好彰显人才个人价值,更有助单位的发展进步。

一、要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人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外部的“生态环境”,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各种基本矛盾的影响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社会道德传统、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熏陶等;另一方面,人才内部的“生态环境”,主要由人才所属单位内部打造,属于各类人才合理定位甚至“量身打造”,主要目的是为人才发展创造和谐宽松氛围。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决定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与发展,它能使固有的人才机制更加高效灵活,能够突破制约人才发展的障碍,使人才得以解放,人才潜能得以释放。没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作保障,所谓“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等等都将是一名空话。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讲的其实就是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与人才之间的互动关系。

医疗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硬环境”,更取决于“软环境”。如今,大型公立医院大多注重硬环境建设,高楼林立、设备高端、环境优雅,但作为人才生存发展的“软环境”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医疗单位舍得投入引进人才,有的医院也意识到人才是医院之本,但如何为人才发挥作用却缺少办法和措施,也未能为人才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致使人才要么安于现状、难有大的作为;要么信心动摇,远走他处,久而久之,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都可能蒙受损失。

环境是竞争力,环境也是生产力。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环境,人才成长进步同样需要环境保障。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级各类人才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力,也是自身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医院的决策者,应该把创新人才工作,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位置,着力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各类人才健康成长,才干充分涌流。

二、现代医院要着力建设三个方面的人才生态环境

作为现代医院,应着力建设三个方面的人才生态环境:

1.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也是人才走向成功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它既包括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水平,也包括单位发展、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等,它对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医院发展,人才为本,只有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且不断创新引进培养机制,才能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和学科后备力量。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广泛宣传人才政策,传播优秀人才的鲜活事例,努力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一种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大事业的大好局面,让知识崇高,劳动光荣,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浓郁的人文环境对人才必将产生激励作用。

2.良好的用才环境。科学使用人才是医院人才建设的根本所在。人才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营造良好的用才环境,打造科学的用人机制尤为重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作为领导者,发现蕴藏在一个人身上潜在能力,预知一个人的发展价值,即是一种出色的发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才者是否具有发现金子般的眼光,是否具有调兵遣将的艺术,是否把人才放在最合适、最能激发其潜能的岗位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型医院以专业技术人才居多,其中,高学历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聚集一起,能力倾向不同,性格性情各异,怎样才能知人善任,用当其时,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现代医疗卫生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应解放思想,打破禁锢人才脱颖而出的条条框框,坚持把以用为本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核心,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要通过明确的工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给德才兼备的人才压担子,给业绩突出的人才搭台子,在政策上关心、生活上关爱、事业上关注,努力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3.良好的服务环境。变管理为服务是人才工作理念的根本转变。医院管理者应该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优化环境上来,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创业机会,提供干事舞台,提供发展空间。要主动与人才交朋友,做他们的贴心人,对遭受挫折的人才多一点宽容,少一责备;对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成就的人才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才的积极性。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切实为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各类人才创造优良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增强创业保障,降低创业风险,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要探索适合人才特点的激励机制,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集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推动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注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让现代医院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呼唤生态。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人才价值的彰显,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是智力雄厚,人才密集的“洼地”,有必要构建并优化良好的人文环境、用才环境和服务环境,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造优秀的医疗品牌提供保障。

总之,人才生态环境是现代医院生存发展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决定医疗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价值的彰显。只有建设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打造出卓越的人才团队,才能担负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