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宣传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宣传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领导重视,促进“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全面开展
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根据全市实际情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通知。会同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暨自治区第十二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昌市治办[2016]2号,并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文件形式转发到各乡镇、街道依法治乡镇、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部门(单位)。二是召开协调会。由于宪法法律宣传月牵涉的部门多,活动的时间长,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组织召开由市委宣传部、市政法委、市直机关工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委经济办、市民政局、市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市民宗局“法治七进”牵头部门、以及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文广局、亚中集团物业的领导和同志参加的协调会。统一思想,明确分工。三是召开工作部署会。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单位)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局面。各乡镇(街道)、依法治乡镇(街道)也能够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抓好此项工作,及时召开会议,就活动的内容、人员、宣传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各项基础工作做得早、想得细,为此次自治区第十二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016年4月15日在人员密集、商业网点较多的亚中商城举行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李俊文主任主持,副市长多力坤.艾沙同志作了市开展自治区第十二个“宪法法律宣传月”的动员讲话,宣传活动中市人大副主任黄保元、市政协副主席艾赛都拉•买买提等领导对我市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巡视检查,并给予了肯定。
全市共有49个单位,130余人参加了这次法律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向过往市民群众进行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宣传,散发法制宣传单和宣传手册、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律师、公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工作者为群众现场解答法律咨询问题100余次,共发放《民族区域自治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维吾尔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等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同时散发《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会法》、《社会保险法》、《人民调解法》等155种内容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4.5万余份。利用电视台滚动播出宪法法律宣传月标语20条。
二、创新形式,宣传广泛
1、在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期间,市地税局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除了利用传统的电台、电视台、报刊作为宣传媒体外,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利用手机、网络、LED传媒等多种传播途径,进行宪法、税法宣传,起到了宣传覆盖面广,效果突出的作用。并利用市政府、东方广场、东升鸿福酒店前LED屏播放宪法、税收政策图片。在邮政、信函上印刷宣传标语或税收法规,扩大宣传力度。
2、市畜牧局宣传车沿线广播宣传,车头前挂“市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法宣传车”,深入农牧区各乡镇,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经营场所进行宣传。共出动宣传车24车次。
3、在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期间,北京南路街道结合国卫复检,邀请法律工作者对各社区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居民群众、社区干部及“访汇聚”工作组成员进行《宪法》、《计划生育管理条例》、《残疾人保障法》及反等法律法规的讲座培训人员达1600余人。并在13个社区以道德讲堂和法治讲堂的形式,分别进行了《国旗法》、《食品安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爱国卫生知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环保法》教育培训,受教育达12000余人。共开展宣传教育35场,LED电子屏标语宣传620条,悬挂布标210条,宣传栏宣传26块,有线电视宣传8小时,发放宣传资料3200份,解答居民群众法律咨询152人次。
4、宁边路街道在宣传月期间加强了针对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普法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依法维权,开展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月期间,辖区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200份,悬挂横幅7条、展出法制宣传版面30块。把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与需求性的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帮助群众依法维权,解决困难,强化守法意识。
5、建国路街道各村、社区以远程教育、板报为载体,组织200多名村、居两委班子、全体党员、群众代表的法律知识培训班,法律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物业管理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等并由姬新会专家讲解《土地管理法》。
6、在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期间,延安北路街道组织宗教干事、社区全体干部、三民工作组成员在民乐社区基督教堂对1000余名教徒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7、滨湖镇结合本地实际,举办了法律知识竞赛,各参赛代表队共计45名队员均认真准备,积极参加,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滨湖镇还举办了一期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聘请“六五”普法讲师团讲师为各站所、各村委会成员及驻村工作组共计120人讲授了宪法、民法通则的案例内容,做到上一堂课,普及相应法律知识,感受法律氛围。
三、认真组织参加自治区“学习宪法尊法守法”知识竞赛活动
篇2
一、活动主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普通开展宪法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XX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宣传重点
突出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三、任务安排
1、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法律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2015年要开展一次宪法专题学习,在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我读宪法”活动,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带头依法办事。
2、大力推动宪法进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摆放宪法文本,充分利用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以及各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移动电视等公共设施开展宪法宣传,努力使宪法抬头看得见、用时找得到。
3、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宪法法律宣传与“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深入融合,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设法治讲座,论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文化活动。
4、加强青少年宪法法律教育。要充分利用法制课堂和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中小学“宪法晨读”、“宪法主题班会”和听政、演讲等活动,着力培育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育青少年的法治信仰。
5、广泛开展媒体法治宣传。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开展宪法法律宣传。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开展普法宣传。
6、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充分利用法律颁布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集中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策划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把“学习宪法尊法守法”主题活动推向新。
四、工作要求
篇3
一、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
公开政府工作信息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工作。为此,我局成立了市畜牧兽医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畜牧兽医局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并明确由局法制科负责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梳理政府信息公开项目,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工作计划,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内容、任务和目标。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
为促进政府信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局制定了《市畜牧事业局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市畜牧事业局行政许可工作制度》、《市畜牧事业局政府采购工作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行为。
三、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深入乡镇、村寨,组织开展“3.15”消费日、“农资下乡进村”、“三下乡”、“草原法宣传月”、“12.4”法律宣传周等法律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证》、《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18630份,张贴宣传标语80份,悬挂横幅22幅,接受群众咨询1756人次,提高了群众对畜牧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
四、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
为提高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能力,我局组织全局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密法》及畜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局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
五、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我局制作了市畜牧兽医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录,在政务公开栏和畜牧兽医局网站上公开了涉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依据、标准,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等内容,及时公开政府采购3期,提供政府信息10人次。
在办理信息公开工作过程中,未向申请人收取费用,申请人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未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虽然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还不够完善;二是政府信息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认真梳理畜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项目,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和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为群众提供全面的公开信息;
篇4
尽管对于什么是行政犯罪,至今仍无定论,但已经有许多国家早就制定了独立的行政刑法典。在我国,一般认为,所谓行政犯罪是违反行政法律关系,而为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1]我国虽然没有制定独立的行政刑法典,但1997年修订刑法时增加的许多罪名,依其性质都应当是行政犯罪。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犯罪也日益发展并且呈现多样化的客观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对于行政犯罪的治理也应成为当前犯罪治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尽管在现代公共治理理论中,治理的主体早已不仅仅限于政府,公民社会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犯罪治理来说,长期以来,人们还是认为主要是侦查、公诉、审判、监狱等专门司法机关的任务,国家行政机关似乎与犯罪治理的关系不是那么大。然而,对于行政犯罪来说,其特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从性质上来说,行政犯罪本身就是社会危害性非常严重的达到犯罪程度的行政违法行为。它们最初通常是由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首先发现并予以处置的。因此,在对行政犯罪的治理中,国家行政机关的作用得以凸显。在我国当前条件下,行政执法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行政实务界,人们一般习惯于将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和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一类行为方式称为“行政执法”。[2]笔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行政执法这个词的。行政机关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和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就是与行政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行政违法行为。这使得行政机关在行政犯罪治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能够将治理行政犯罪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可能的行政犯罪,发现并及时向相关部门移送已经发生的行政犯罪,那么,一定会对行政犯罪的治理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从打击导向到服务导向———确立防控优先的行政犯罪治理意识
行政执法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行政执法权的各专门的行政执法机关。长期以来,在行政执法机关观念中,对于行政犯罪,他们在行政执法中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将其依法移送到司法机关予以追诉。至于如何预防、控制行政犯罪的发生,实现行政犯罪治理,则从来就不是其考虑的重点。因为,他们通常认为,行政执法的重心更多的是打击行政违法行为,并顺便将可能构成犯罪的严重行政违法行为移交司法机关以惩罚行政犯罪。对行政犯罪的防控当然不会成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重心。然而,行政犯罪与其他犯罪现象一样,都是社会的一种疾病。“实证派犯罪学按照治理疾病的思路探索治理犯罪的方法”[3],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对于犯罪这种社会疾患,在发现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固然重要,但事先的预防与控制更为重要。因此,对于行政犯罪的治理,行政执法机关从注重事后打击到注重事先防控的观念转变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要让行政执法机关确立防控优先的行政犯罪治理意识是有难度的。因为,事先的防控比打击更麻烦,要做的事情也更多。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只是发现行政犯罪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那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但如果想通过事先防控来减少行政犯罪的发生,那任务则要重得多。另外,行政执法机关作为享有执法权的组织,天然地倾向于将自己视为法律、法规的监督者和执行人,而行政执法过程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因而,行政执法机关通常是缺乏服务意识的,而服务意识又是行政犯罪治理中的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行政执法中,如果说事后的查处和移送是一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手段,那么,事先的防控则更多属于平等互动的管理过程。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可能是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查处对象,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行政相对人还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服务对象。特别是在行政犯罪的治理中,这样一种平等互动的过程更为必要。因为行政犯罪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法定犯,其之所以构成犯罪,是因为法律将其规定为犯罪。在我国刑法中,行政犯罪的罪名之多,令许多刑法专家都未必能记清全部的行政犯罪罪名及构成。更不用说大多数的行政犯罪都是情节犯和数额犯,且我国行政犯罪的立法及司法解释在追诉标准都还存在许多漏洞。[4]在这种情况下,行为在何时是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何时已经构成了犯罪,则更是一般人所不能了解的。而在我国当前的刑法理论与实践中又没有确立缺乏违法性意识可以阻却行政犯罪的规则。因此,作为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大多数个人和组织存在着在不知不觉中滑向行政犯罪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事先采取措施防控行政犯罪,对于减少行政犯罪的发生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知识产权类行政犯罪中,大多数经营者都会知道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但也不能排除有许多小本经营者,根本就不认为这种行为是会构成犯罪。例如,PUMA系德国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波马股份公司在25类商品上使用的世界知名的商标,现在市面上假冒PUMA商标的各种商品是数不胜数。如果你到乡村的小超市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小超市都有销售各种假冒PUMA商标的商品,如拖鞋、运动衣等。这些小超市的经营者当然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意识到常年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要减少这类犯罪的发生,事先的预防和控制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基层商标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基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否具有防控优先的治理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他们能够加强服务意识,事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比如相关法律法规的长期宣传,事先的犯罪预警以及及时、公正、透明的行政处罚等),就一定能降低这一类经营者走向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三、在行政执法中建立、完善三大机制
如前所述,行政机关在行政犯罪治理中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会自然生成。在确立了防控优先的行政犯罪治理意识后,它还需要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手段和方法才能达致。笔者以为,这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手段和方法可以体现为在行政执法中确立和完善以下三大机制:
(一)建立完善注重公众参与的法律宣传机制
基于行政犯罪的特殊性,让行政相对人明确罪与非罪,对于行政犯罪治理具有特殊的意义。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犯罪行为,很多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知法犯法。但不可否认,也有很大一部分行政相对人是在不知不觉中滑向行政犯罪的深渊的。由于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密切关系,比如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尽管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监管人与被监管人的关系,但在现代治理观念下,它们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行政执法机关执法的同时,也向行政相对人提供公共产品。在此过程中,行政执法机关最需要向相对人提供相关行政法规及行政刑法的宣传服务,让行政相对人分清行政犯罪的罪与非罪,对一般行政违法行为何时可能转化为行政犯罪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单靠形式主义的法制宣传是不行的,需要建立起一种长效的法律宣传机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行政执法机关首先要加强机构建设,要设立专门的法律宣传机构,其首要职能就是开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宣传工作。现在各行政执法机关虽然都有设立法制科这样的机构,但它并不是以开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宣传工作为首要职能的。这一机构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法律宣传方案,并加以组织、实施。当然,对每一个行政执法机关来说,它所面对的行政相对人,数量是众多的,而且主体还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光靠一个其内设的法律机构中的有限的人员,是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这时公众的参与,特别是法律中介机构的参与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现代治理理论中,治理早已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社会力量在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的途径,共同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5]
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相关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工作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律师事务所这样的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通过组织他们下企业厂矿提供法律服务的方式来达到开展法律宣传的目的。也许有人会说,律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独立的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怎么可能自觉成为行政执法机关法律宣传的助手呢?会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没有看到,在这样的一种活动中,行政执法机关与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律师事务所等实际上是可以实现双赢的。因为,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律师事务所天然地有与作为潜在服务对象的各市场主体接触的冲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则正好能为其提供接触的平台,寻找到更多的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机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宣传工作由于有律师事务所的协助而得到加强,律师事务所也因为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宣传活动中而增加与企业联系向企业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这样的一种结合应当是可行且有效的。当然,这只是公众参与的法律宣传机制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参与主体的专业性,这显然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
(二)建立完善及时有效的行政犯罪预警机制
有论者认为,犯罪预警是“依据特定时空下的某种犯罪情况和治安情况,按照合理的分析和逻辑判断,对此类犯罪向社会发出及时、明确的通报和警告。”[6]笔者认为,上述对犯罪预警的界定,还是比较准确的。犯罪预警是犯罪治理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及时有效的犯罪预警,对于预防犯罪、将犯罪制止在萌芽状态以及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防控优先的行政犯罪治理中,犯罪预警对于行政犯罪防控的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在笔者看来,所谓特定时空下的某种犯罪情况和治安情况,实际上就是指与可能发生的犯罪相关的各种信息。因此,在犯罪预警中,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行政执法机关是在行政执法第一线,在获取行政犯罪信息方面显然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在行政执法机关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行政犯罪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以为,各行政执法机关都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到的行政相对人的各种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判断、处理,最后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要将该结论向有关方面、有关单位、人员通报。
篇5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活动中。大力宣传宪法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基本法律知识,在全民中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采取不同形式对全区公民进行宣传教育,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禁毒法》、《律师法》、《公证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消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二、以“综治宣传月”为契机,大力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活动。
(二)3月19日,呼市政法委组织全市各单位在新华广场开展综治集中宣传日活动。赛罕区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相关各部门参加了这次活动。
司法局宣教科干警在新华广场以摆放展板、悬挂横幅、播放录音、设立咨询台,为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围绕“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强化综治基层基础,推进‘平安首府’建设”的主题,开展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日活动。活动中,干警们向群众发放了5000多份平安建设宣传材料和500个普法宣传袋,并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5人次,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三)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建设’法制讲师团”,3月15日,巧报司法所在巧报大台村会议室为村民代表、村务管理人员、人民调解员以及治安管理队员宣讲如何“依法管理村务,建设新农村”。同日,大西司法所在本办事处会议室举办综治干部及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宣讲成员徐智老师主讲《物业管理条例》。中专路司法所协同中专路街道综治办共同走进赛罕区东风路小学为全校师生讲解了如何预防犯罪和的危害,如何掌握消防知识、如何参与反和引导父母共同参与反、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三、结合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日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4月份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共发放多个普法宣传袋,《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青少年法制教育笔记》和《赛罕区全民普法实用手册》2万余册。
5月20日上午,赛罕区为开展好全区科技活动周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届科技节活动,区政府在乌兰察布东路街道草原社区(女神贵宾楼北十字路口)举办2012年全区“六进社区”集中宣传活动。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宣传部、政法委、团委、妇联、工会、残联、科技局、司法局、环卫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呼市有关单位应邀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主题:“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构建和谐首府城区”。活动中,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各自工作重点开展“六进社区”集中宣传活动。区司法局在这次活动中,由副局长张俊梅带队,结合“五五”普法工作,组织法律宣传队伍,出动宣传车1辆,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设立法律咨询台,展出展板10块,向社区居民分发法制宣传材料6000多份,接待法律咨询人数30多人次。
四、着力抓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任务
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决议》的要求,依据呼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检查验收旗县区考核细则指导标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认真进行自查自验和整改,迎接上级的检查,确保“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篇6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快乐,在活动中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深入民心!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虽然是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体会。
这次我们去的是秦安县西川镇王湾村,在这里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一方面,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调查报告2.实践内容
三下乡已经结束已经一个月,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为了让我们“三下乡”这个品牌活动更出色,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2.1、“法制下乡、法律宣传”
我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我们的特色,根据农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况做一些法律宣传。我们可以通过彩页宣传,传单宣传,走访宣传等。
2.2、法律调研
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深入实际的调查该地的农民对“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认识。调研主要有三个大的课题:
(一)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农民工打工难;
(三)农民的维权途径;
2.3、模拟审判
在农村可能审判案子可能大多适用“简易程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炕头审案”,所准备的“模拟审判”项目可以让村民了解真正的审判程序,认识法律的威严性。为此我们准备了两个案子,一个民事案子,一个刑事案子。
2.4、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给初中孩子们进行授课,内容有,首先,我们讲述我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大学校园,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我们将自己成功和学习的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2.5、文艺演出
将我们将为为村民准备两台台晚会节目有印度舞、话剧、独唱等,以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6、支农
在业余时间,我们将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干农活,真正的走进农民,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是实践与知识的一个结合过程,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2.7、支持环保,低碳宣传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意识也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淡化,加之我们实际行动的破坏,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不能忽视,热爱我们的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就让我们献出自己微笑的一点点力量,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2.8、电影法律宣传
通过农村题材维权电影的放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因素,更是农村法制建设的艰巨任务,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支教、法律宣传、低碳宣传、趣味心理游戏、文娱汇演?、模拟审判……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调查报告3.实践感想
从活动进入最后的筹备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团结的力量。我们齐心合力的备课,我们认真的排练,我们激励的讨论。这一切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就应该是这样的。十八名队员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群,总有众多挑战和艰难,但是,当十八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互助,挑战艰难,这是本次活动的主旋律。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近现代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2018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7月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电脑市场调查问卷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关心老年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7
2、生活好了,思想好了,法律懂了,权利维了,富裕来了,平安到了。法制宣传日,祝你美满永久!
3、\"不怕不懂法,就怕不学法,先学基本法,结合实际用,然后再深学,正义得伸张,接着普及法,共建和谐家,法制宣传日,学法莫松驰,普法不能待.\"。
4、懂得法律,界线清楚;遵守法律,行为规范;无视法律,迟早出事;违反法律,必受制裁!法制宣传日提醒您:学法守法,一生受益!
5、法制宣传日,不做犯法事;纵观世界史,违法皆可耻;做事谨遵师,莫被世人指;磊落无憾时,无弃千里志!
6、\"法是管理的方法,律是律人律己,把律人律己的方法宣传开来,世界将会更加的和谐稳定,法律宣传日,传播爱也传播我们的心声,祝你每天活的发发发不完!\"。
7、将对法制的认知,对制度的约束,对懂法的感悟,对法盲的憎恶;写成短信,在法制宣传日这天,发送给你,愿你能高举法制宣传日的旗子,驱除罪恶的迷雾,惩罚违纪的可恶;同时祝你安心顺利无数,美好快乐无度!
8、佛法无边,法律对于坏人就像是紧箍咒,约束着他们,对于我们法律就是安全帽,时时保护着我们,法制宣传日,让更多的人知道法律知识,让邪恶消失!
篇8
社区党总支十分重视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宣传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调委会、调解员化解居民矛盾、维护社区稳定的作用。几年来,积极化解了房屋拆迁、环境卫生、低保待遇、邻里矛盾等民间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98%。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缓和居民矛盾,秉公调解,维护了社区的稳定、和谐。
第一社区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采取引导、扶持、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手段和方式,做到一人一档,底数清,责任明。每季度由责任人对其进行面对面思想帮教,促进转化,同时帮助解决就业等生活困难问题。顾硕是年度劳教释解人员,在社区的帮助和教育下,他能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性活动。
为进一步确保辖区内安全稳定,社区还充分发挥由辖区民警、居民委工作人员及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组成“五组一站一队”工作网络,参与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义务治安巡逻员每天佩戴标志在居民区巡逻,足迹遍布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风雨无阻宣传法律知识、排解矛盾、化解纠纷,每月25日反馈收集情况,已形成制度。特别在重大节日期间及特殊敏感时期,对重点人有不良动向的,及时汇报,社区立即采取调解和稳控措施,并将其稳控在居住地。几年来,第一社区已成为无上访、无重大安全事故、无恶性治安案件的“三无”社区。
五年里,局直第一社区的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局直城建局、分局司法局领导多次前来检查工作,了解普法动态。遇到新问题,在精神和物资上都给与了指导鼓劲和大力支持。社区在普法材料内容上做到精全齐,这29本普法内业材料,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说明了他们工作的丰硕成果。
五年普法,居民群众男女老少法制理念增强,主动学法守法,违法乱纪现象基本杜绝。社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从根本上杜绝了“法盲”的存在。
五年里,社区共评出了文明家庭、五好家庭40余户,这些家庭又以点带面,自觉学法带动了更多的人员守法,社区干部与群众通过共同学法,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普法成果显著,居民群众在社区活动室娱乐增智,男女老少在广场公园活动健身,社区生活一派和谐景象。
通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既享受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逐渐树立,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大幅度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区树立“小社区、大文化”的发展战略,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20余场次,使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9
力争使全区所有司法所通过省优秀司法所检查验收,整体跨入全省基层司法所建设的先进行列。
1、认真对照《省优秀司法所考评标准》,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统一司法所的工作台帐、上墙制度的内容、格式、办公场所的设置和摆放以及司法所标牌、标识、路边指引标牌等;
2、进一步健全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管理,充实和完善组织网络和志愿者队伍;
3、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各项工作台帐的内容填写,做到上报材料、业务报表的准确、及时,开展工作台帐互可互学活动;
4、不断加强司法所队伍建设,开展一次“我在一线当标兵”的主题活动,继续提高队伍和整体素质;
5、根据创建指标,对各司法所的创建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
6、强化和提升现有工作的亮点,总结经验,提炼出一些具有我区特色的司法所建设的工作模式。
二、突出社会矛盾化解,提升“大调解”机制效能
(一)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对接工作新机制
1、深入开展“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活动,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下发具体的对接实施办法,在公安派出所、交警大队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建立健全工作台帐;
2、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按照市委政法委的要求,健全完善重大矛盾纠纷快报、直报及社会矛盾纠纷“零报告”制度,按时上报各项工作数据
3、加强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做到组织机构、调解队伍、基础设施、调解工作全部达标;
4、认真抓好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举办一期全区专职调解员培训班;对专职调解员的选聘、调整等情况,实行备案制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调委会(调解室)规范化建设,继续认真开展“星级调委会”创建活动
1、区、街道调委会设立调解员工作室,命名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室和调解能手;
2、各司法所要抓好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基层调解员全部轮训一遍;
3、拓展调解组织网络,建立具有我区特色的基层调解组织;探索在大型小区建立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委会;根据我区实际,适时召开
4、规范社区调委会工作业务台帐,做到样式规范、填写正确、页面整洁;
5、深入开展“星级调委会”创建活动,实现基层调解室建设达标率为100%、“五星级调委会”达标率为85%以上,到年底,“五星级调委会”达标率为100%;
6、统一社区调委会的标牌、标识,社区调解员全部持证上岗;积极稳妥地推进调解补贴与调解员工作绩效挂钩,进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管理指导,创建服务民生新品牌
(一)积极参与司法行政工作,扩大社会效应
1、基层法律服务所在对应的司法所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工作站;
2、与对应的司法所制订工作计划,积极主动参与法制宣传、调解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
3、创新工作形式,充分运用电话、网络等先进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及免费法律咨询活动。
(二)开展“走进社区、服务民生”活动
1、各基层法律服务所挑选2至5名法律工作者,义务担任社区的法律顾问,在辖区内的居民小区,设立法律宣传咨询台,定期或不定期地为群众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并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2、接受社区调委会的邀请,参与一些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为纠纷双方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为调委会提供法律支持;
3、在辖区内设立法制宣传栏,定期或不定期地为群众提供法律知识。
4、走访辖区企业,免费提供法律建议,在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可按省厅规定的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并可根据该企业的经营状况,酌情减免收取法律服务费。
四、培育和宣传典型,树立司法所的地位和形象
1、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司法所建设、大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均要树立至少一个),要认真总结,整理提练,形成文字材料并上报;
篇10
随着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和接收途径,同时也给新阶段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河北省高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法律素质的提升要求其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然而现如今社会上大学生犯罪、被骗、欠缺维权意识等案例层出不穷,这也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待提高。高校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生的法律素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
如今,在河北省各大高校内均已经普遍开展了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各大高校的调研,我们发现现阶段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步:一是形式丰富多样,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各高校同时也开展了丰富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在各种节假或纪念日进行法制宣传、设立“法治宣传月”进行各种活动等;二是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有所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维权、自我保护等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必要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能够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并加以避免。
然而现阶段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容相对简单,在思修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方面的知识篇幅有限且较为浅显,校园普法宣传内容相对笼统和刻板,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法律知识需求;其次,大学生法律知识相对匮乏,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方式的调研反馈结果来看,许多大学生对于比较简单的法律知识和概念不确定,诸如“违法是否等同于犯罪”、“公检法系统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显示的正确率均不足四成,普法教育流于形式;除此之外,也存在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
二、新媒体带给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这一平台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原有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对许多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也给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如今的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在高校师生中,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并且成为即时信息沟通传播的主要方式。微博、微信公众号、社区贴吧等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高校师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并且能够很快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同时通过新媒体的评论、点赞等功能,进行信息的交流。新媒体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应用,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新时期高校交流、沟通、联络与开展工作的主要平台。
(二)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1.具有良好的互动性。长期以来,我省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还停留在灌输式的模式上,通过课堂、广播、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传递方式基本是单向的,且较为简单,普法教育者难以切实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信息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灌输式的单向教育方式,使得信息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和多样。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具有更好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随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互动性的增强,宣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显现出来,通过互动了解受众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并且在对法律的理解方面能够给师生带来更深刻的启发。
2.丰富了普法方式。新媒体工具的丰富性和广泛应用以及开发潜力,极大地丰富了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由于使用虚拟平台的成本较低,利用新媒体的方式节约了资源,避免了纸张等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普法的效率。例如,在学校中建立普法宣传教育微信公共号,开通微博,通过消息推送的方式宣传法律信息;在移动视频、校舍教学楼等电子屏幕播放法制宣传片,这些方式都使普法宣传更为生动地呈现在高校师生面前,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加广泛,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三)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遭遇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便捷的同时,也为高校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的创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作为新兴的信息载体,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隐藏在其中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
信息真伪难以鉴别。利用新媒体工具传播的信息,其鉴别难度较传统媒体来说要大得多。在高校普法宣传教育中,各级宣传主体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能够众多的法治教育信息,收集反馈信息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在这些反馈中,主体需要认真筛选鉴别哪些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就具有了较大的难度。除此之外,对于新媒体工具上传播的大量法治宣传信息,信息的者不同,权威性也有待明确,作为师生等受众很难分辨其中的真伪,极易出现造谣等现象。新媒体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传播谣言的工具,因此甄别信息的真伪成为新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新媒体有关规章制度的空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由于其发展迅速,相关领域的法律规章制度难以跟上现实情况,相对滞后。现阶段,各地区的地方人大或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也相继制定了规范新媒体宣传工作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台一部权威性的法律来规范新媒体工具下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这同时也给高校开展这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新媒体视域下河北省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我省各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的有利平台,抓住机遇,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扬长避短,不断提升高校师生乃至全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一)搭建普法宣传教育网络平台
1.各高校应当在门户网站的首页设立专门的普法宣传教育专栏,通过这一专栏各项法律宣传信息。通过调研发现我省许多高校并没有普法宣传教育的专门网站,或者虽然有专门的网站,但内容不健全,比较单薄,并没有起到实际的宣传教育作用。网站的维护可以交由学校的法制部门管理,定期在网站上更新相关法律信息和政策,宣传法治活动,增加互动留言模块等,丰富其内容。专门网站建设,应当成为高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内容。
2.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交流共享空间。在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普及的今天,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微信、微博、qq等移动客户端,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应当抓住这些APP软件使用率高、信息传播快捷的特点,来开展普法工作。高校可以建立普法宣传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在即时、高效地进行法治宣传的同时,也能更便捷地跟师生进行交流,提高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
- 上一篇:医院后勤人员考核细则
- 下一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