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元素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元素的分类

篇1

于初中化学来说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探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初中化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三化学入手,详细分析初三化学教材,提出了一些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为初中生学习化W竖起一座风向标,为化学学习提出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元素;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要求学生自制一张表格,按照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思路整理,即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毒性,相对分子质量等,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整理分类.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达,电脑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电子产品,学生可以利用电脑,

将化学知识整理成Excel 表格形式,学一个新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就添加到表格里,表格模板如图1 所示.利用表格,可以利用Excel 的分类筛选工具,将性质相似的化学元素物质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化学学习表格的制作,首先是化学学习的形式创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都易懂,但是很难记忆,都是定性的知识,属于说明性的知识,而且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枯燥感,结合Office 办公软件辅助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厌倦和枯燥.其次,用Excel表格整理化学知识,比起纸质的笔记本要可靠得多,电子表格

不容易丢失,修改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查询起来也非常方便,将化学学习信息化,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最后,利用Excel 文档的排序筛选工具,将学到的化合物进行分类排序,相似性质的物质能够迅速整合到一起,对于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能明显地概

括出典型性质.例如,观察H2 SO4,HCl,HNO3,CH3COOH 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

二、加强实验,加深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和生动再现,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实验中,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脑都投入进去了,能够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触觉,嗅觉等发现实验现象,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化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多做习题,巩固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

习题是对知识很好的检测和应用,多做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琐难记,而习题是对重点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度概括的总结,习题能达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忆效率最大化.另外,习题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习题,自我检测,自我改正,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化学元素化合物是筑起化学的最小微粒和最基本组成单位.只有学好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才能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要与时代接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鼓励动手操作,加强化学实验,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红.中学化学教学法初探―――论中学元素化合物教学[J].遵义师专学报. 1996( 1) .

篇2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本知识。

(2)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主要元素组成、分类及作用,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四、教学准备:

1、学生以“你知道人体内含有哪些元素”为题,在课前进行资料查找。

2、教师在充分估计学生查找资料的情况的前提下,制作好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新课导入:

师: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生活中有些人用骨头炖汤,多喝骨头汤,能补充什么营养元素呢?(展示骨头)

生:

师:那么人体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什么重要?怎样补充这些元素?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板书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讲授新课:

同样是为了补充钙元素,喝纯牛奶和高钙奶,哪一种补充钙元素的效果更好呢?

生:(回答)

师:铁强化的生抽比普通的生抽,强化补充了什么元素?

生:(回答)

师:用加碘盐呢,强化补充了什么元素?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这几种营养强化食品有哪些共同之处?还能列出类似的食品吗?

生:

师:人类为什么要生产营养强化品?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让我们通过微课一起认识人体中存在的元素。

(板书:一、人体中含有的元素)

师:同学们能说说人体中有多少种元素吗?《板书:(50)》

生:

师:下面请同学来回答

生:回答2、3、4、

(板书:常量元素

>0.01%

微量元素

<0.01%)

同学们读课本P97页图12-10人体中存在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

(板书:O、C、H、N

...

Fe、Co、Cu、Zn...)

师: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让我们继续通过微课来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板书:二、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师: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生:

师:谁来说说钙元素在人体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生:

师:它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呢?

生:

师:缺乏钙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生:

师:钠元素和钾元素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存在形式分别是什么呢?

生:

师:它们的生理作用呢?

生:

师:同学们来思考一下运动员激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常会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为什么?

生:

师:除常量元素外,不少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下面请几位同学抽签回答几种必需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摄入量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生:

师:同学们来了解一下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接着的小游戏做准备(板书:微量元素)

师:先请一位同学上来做模特,出示某元素,其他同学上讲台选出该元素的缺乏症,及其主要的食物来源,看看谁最快,选出的有多又正确,参与的同学都有奖励哈!

师:铁、锌、碘等这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是有害元素

比如:摄入汞、铅、镉等摄入过多会中毒、

所以我们要防止有害元素对人体的侵害。

师:“缺什么补什么如何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篇3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中的地位

元素化合物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初中化学中许多知识都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或是由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组成,可见元素化合物不仅是化学的基础理念还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理论,并且初中化学的学习通常是从元素化合物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开始的,再扩展到元素化合物的制取、鉴别等化学知识,因此,学生只有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得到清晰、深入的理解才能学好初中化学.此外,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与人们的许多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联,而教学是为了培养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总而言之,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问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落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不能结合实际等等.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1.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成为了我国中小学教学现状中最大且最常见的问题.化学作为知识内容丰富有趣的学科本应该是受到学生喜爱的,但是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问题的影响不仅促使学生降低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还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用在化学知识的预习、复习和练习的时间较少,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但化学作为学生考试科目之一,关系着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因此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现实需求,是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不能结合实际

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的运营都离不开化学,可见化学技术和化学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化学知识理论的基础———元素化合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与元素化合物有关事物进行讲解可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复杂知识时产生的抵触心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化学知识,使学生对复杂多样的元素化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层运用能力较弱,影响了学生的深入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内容较多,且相互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易使学生对有关联的知识产生记忆混淆现象,对此,教师就应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时采用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清晰的记忆,此外,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中,教师就可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实验操作等丰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记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结合实际,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因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故教师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就可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对相关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蕴含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讲解可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了解、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发散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在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解中安排实验环节,并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更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时,教师就可结合实际生产中从铜矿中制取金属铜用到的铁的金属活泼型比铜高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先使铜矿在硫酸溶液中溶解,再加入铁就可将金属铜置换出来,同时教师也可安排相关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中了解到铁的这一化学性质,采用类似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整理相关的知识,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篇4

关键词:地球化学环境 地方病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92-01

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又被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人们身体中某种元素的含量与人们生活的地区该元素含量有关。长期的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使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元素分布出现异常,使当地居民从环境中摄入的元素量低于或超出人体所能适应的变动范围,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该文旨在概述我国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性地方病的诱因及防治措施。

1 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克汀病是由缺碘造成的一种以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它出现在所有缺碘地区,在中度或重度缺碘地区更为普遍。在缺碘地区,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缺腆都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生。常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运动功能障碍、聋哑、体格矮小以及性发育落后[1],对居民的伤害不言而喻。因此,在缺碘地区孕妇在孕期和出生早期应及时科学地补碘,具体以食用碘盐和注射碘油为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富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

2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人体长期处于碘缺乏状态而诱发的一种使甲状腺增生肥大甚至发展为毒性甲状腺肿大的病症,常发生于缺碘的地区(如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临床可见压迫症状,病人喉头有紧缩感,劳动后气急,吞咽困难、发音嘶哑等。此外,还严重影响病人的形象,易导致病人出现自卑情绪,对人体身心危害极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主要以防为主,多食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虾米、海带、紫菜、海蜇等。保持情绪的舒畅、平静,尽量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绪。

3 地方性汞中毒

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些地区的土壤和空气中含有过量的汞,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就容易发生汞中毒。汞中毒危害极大:轻度汞中毒会使人体乏力、头痛、急躁、易怒、消化道功能紊乱以及口中有金属味;中度汞中毒会使人体记忆力显著降低、情绪紧张身体震颤加剧;重度汞中毒会产生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如痴呆,严重使还可能威胁生命。

预防汞中毒的措施: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意外食入过量的汞化合物,避免食用被汞污染的食品。服用含汞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体温计破碎后,应及时妥善处理泼撒出的金属汞,防止其长期污染居室环境;加强宣传教育,预防生活性汞中毒[2]。

4 地方性镉中毒

镉是当今重金属污染中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重金属元素,被称为五毒之首。目前,我国镉污染形势非常严峻。镉污染给环境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4]。研究表明,微量的镉进入机体即可对肺、肝、骨、肾、生殖和免疫等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损伤。另外,镉还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环境中的镉不能被生物降解,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受污染环境中的镉含量也逐年上升[5]。

防治措施:(1)熔炼、使用镉及其化合物的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密闭装置。焊接和电镀工艺除应有必要的排风设备外,操作时应戴防毒面具。不能在生产场所进食和吸烟。(2)镀镉器皿不能存放食品,特别是醋等酸性食品。(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镉的环境卫生标准。

5 地方性铅中毒

铅是一种重金属,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一般来讲,口服2~3g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铅被使用,铅污染已从职业环境向日常生活环境扩展。铅的污染危害成了一个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6]。

铅及其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铅在体内半衰期长对许多个器官系统和生理作用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铅对人体的危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系统:铅中毒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情况严重者会造成瘫痪[7]。 (2)造血及心血管系统:铅中毒可致血管痉挛、腹绞痛等症状[8]。(3)肾脏及生殖系统:常表现为间质性肾炎或萎缩性肾炎等病变。除此之外,还有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氧化代谢系统。

防治措施:(1)切断铅污染源:限制或消除汽油中加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铅污染;改进矿山开采手段,提高冶炼技术,减少铅的排放;(2)加强环境中铅的管理:加强土壤、大气、饮用水等的铅污染管理,尤其对铅污染严重的地区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3)预防生活中铅污染: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铅量较高的食品如爆米花、松花蛋等。让儿童远离化妆品[9]。

参考文献

[1] 李柏英.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及防治[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9):103-106.

[2] 张浩.汞中毒的危害及预防[J].现代职业安全,2009(2):106-107.

[3] 陈志良,莫大伦,仇荣亮.镐污染对生物有机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1(8):37-39.

[4] 刁书永.镐中毒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5):49-51.

[5] 顾永柞,顾兴平.环境铅污染与健康[J].四川环境,1998,17(1):1-7.

[6] 顾学箕.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毒理学)分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2.

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兴趣培养 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41

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古老课程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包含的基本化学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这一门课程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学生以后高中、大学的化学学习是极其有帮助的。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一、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包含的概念比较多,学生接触后容易因为不熟悉而产生抗拒心理,但是初中化学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化学这门课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众所周知,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本中的化学基础知识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这种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与生活》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到化学元素与人体这部分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我们人类身体中究竟含有哪些化学元素?而这些化学元素在我们的身体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 在听取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的将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加以分析。例如钙是人们骨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量的钙是在人们的骨头和牙齿中的,如果人体中钙这种元素过多的话,人们就容易产生结石,并且容易骨骼变粗。如果含钙量较少的话,青少年容易患佝偻病,并且容易发育不良,因此初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这个阶段补足钙的吸收。通过这种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讲解,学生容易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继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专心的学习化学。

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还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学生容易对自己生活中的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而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例如在学习有关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的各种形态,水可能是液体,也可能是固体,还可能是气体。学生观察到水的这些形态时,会对其化学元素的构成产生兴趣,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授课,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因此,理论联系实际,还需要初中化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观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化学实验的作用

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除了要求教师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外,还需要教师关注化学实验的作用。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学科,实验是化学进步的重要条件,化学实验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化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关注化学实验,也就是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有许多的实验课题,这些实验具有相当大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化学的实验教学。

例如在讲解有关燃烧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在实验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操作的讲解,在学生了解了实验步骤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化学实验。燃烧本身需要可燃物、温度、氧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初中化学教师在将学生分为小组后,可以让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比实验。让一个小组用石头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组用小木条,最后发现小木条燃烧,石头无法燃烧,这证明了达成燃烧这一结果需要可燃物;以此类推,初中化学教师可让两组学生分别用浸水的纸条和干燥的纸条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以此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这一条件;最后,教师可以点燃两盏酒精灯,一盏酒精灯处于密闭的条件,一盏在空气中,以此证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通过这种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化学实验的教学,学生对于燃烧所必需的三个条件会印象深刻并且理解会更为透彻,化学实验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对于初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

初中化学教师除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自身职业素养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本身包含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困难,从而学习兴趣减弱,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所谓专业素养既包括了教师本身教学所需要的化学专业知识,也包括了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所需要的教师技能,如自如的谈吐、良好的教学姿态、本身所具有的优秀的人格魅力等等,对于这些职业素养,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充电学习的方式来给予加强。例如,如果初中化学教师讲课把握不住重点,学生听起来就容易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模糊感觉,因为听不懂而放弃这节课的学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需要锻炼自身讲课的技巧,善于抓住重点,授课时要条理分明,帮助学生更好地产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6

关键词:钢铁化学分析;情况;偏差的应用

1.前言

钢材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材料,宝特韶关自投产以来,成果丰硕,成为宝钢特钢长材重要的坯料供应基地,产品拓展、品质提升、成本改善、制造能力长足进步。主要以特钢为主,特钢对各项工艺质量要求严格。标准中针对钢材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允许偏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钢材化学成分分析全过程进行规定,每一个分析结果都给出一个对比值。钢材中化学成分检测分为:熔炼成分检测和化学成品检测。熔炼成分检测和化学成品检测在分析方法和分析数值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熔炼分析方法的数值可能会超出标准,而成分分析方法中数值在规定的范围内,针对差异的情况,标准中中设置了一个允许数值,也就是允许偏差。

2.钢材化学分析中的允许偏差

钢材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有:熔炼成分检测和化学成品检测。在钢水浇注过程中采用球拍试样,通过风动送样系统到实验室,实验室接到试样,对样品进行制备,满足检测后进行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示同一炉或同一个钢包中钢水的平均化学成分,叫做熔炼成分检测。通过在加工完成以后的成品钢材上取样进行检测,叫做成品检测。由于钢水在结晶过程中会产生偏析或元素的不均匀分布,所以,成品检测的值有时与熔炼检测的值不一致,就出现了成品化学分析的允许偏差。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钢的化学成分就是针对熔炼成分检测而言。新标准中熔炼检测被成品检测所替代,熔炼检测试样不正确导致分析结果不可靠和在未取得熔炼检测试样的时候,可以使用成品化学分析,但是要求成品检测分析的结果要符合熔炼成分规定。

3.国外标准的一些相关情况

国外标准规定的情况作简要说明:(1)美标:在钢类或品种标准的综合标准中将成品成分偏差纳入,或在各标准中分别规定。(2)德标:分别在各标准中规定成品成分允许偏差,未统一。(3)前苏联标:在各标准中分别做出规定,不按元素的不同含量分类,没有统一性。(4)日标:JISG0321是日本专用的标准,共有四个成品成分允许偏差表,不锈耐热钢的成分偏差是根据成分元素含量范围分档规定其大小;中低合金钢成分偏差是根据除了元素含量范围分档规定以外,还增加了按钢材截面积大小分档的规定,截面愈大,要求愈宽;碳素钢则两种情况都存在。偏差值的规定有四种:①根据化学元素的含量范围进行分类规定;②按化学元素的含量范围分类,增加钢材的截面大小分类规定;③按钢材的重量、大小分类做出规定;④不管元素含量和钢材截面大小怎么样,一个元素规定一个偏差。第一和第二种两种情况比较科学。

4.钢材化学成分检测允许偏差的应用

(1)钢材化学成品分析的取样原则。标准GB/T2222006《钢中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要求用于钢的化学成分成品分析的试样,试样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每一个牌号钢材的化学成分,并且取样要有足够数量。不同的试样使用不同的取样方法:①样屑试样,采用钻床制备试样。要求钻好的样屑混合均匀。然后要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和脏物,不能使用水、油或其他剂。②大断面试样,从钢材横断面上取样,在钢材横断中心到边缘的中间部位平行于轴线上取样。③小断面试样,一种方法是从钢材的整个横断面上取样,另一种方法是从横断面上沿轧制方向取样。(2)钢材中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的使用。熔炼过程取样进行检测分析的值叫做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一般情况下分析值都能满足标准规定,但在炼钢过程中钢中元素偏析,成品分析的成分值可能超出标准规定的成分界限值。对超出界限值的大小规定一个允许的数值,这就是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值,GB/T2222006《钢中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优质碳素钢和合金钢、不锈钢和耐热钢四种偏差表。一种钢材成品化学成分允许的偏差只能使用一个表,不能两个表混合使用。(3)化学成分允许偏差的准确使用。钢材中化学成分检测分析的允许偏差,在具体检测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检测结果的误差,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①同一种类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的允许值,只能使用同一个表,不能同时使用多个表混合。②尽量保证钢材化学成分分析所得的值接近允许偏差值范围的上限,这样能够减少误差值给试验造成的不良影响。(4)不同钢种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值。依据标准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共给出了几个化学成分允许偏差表,分为:表1低合金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表2合金钢(不含不锈钢和耐热钢)成品化学允许偏差值,表3不锈钢和耐热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值。举个例子:合金结构钢34CrMo4,其冶炼工艺要求熔炼成分的碳元素,标准规定界限值为:上限0.36%,下限0.34%,成品钢材化学成分检测分析时,假如有一熔炼号的钢材碳含量为0.39%,说明超出标准规定上限值0.03%,按照表1低合金钢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值规定,钢材的碳含量是合格的。假如另一熔炼号的钢材出现碳含量为0.31%,说明超出标准规定下限值0.03%,按照本标准表1规定,钢材的碳含量也是合格的。

5.执行标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横截面积不大于65000mm2的钢件使用标准中表1~2中的偏差表。大于该横截面积的钢件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值可以适当放宽,具体数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残余元素不适用于表1~3中规定中的化学成分的允许偏差。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一种钢的只能使用一个表,不可以两个表混合使用。化学成品检测的值,不可以超出标准规定化学成分界限值的上偏差和分界限的下偏差。未能取得熔炼分析值,或怀疑熔炼分析值不可分析的成分值应符合熔炼成分的规定,不得有偏差值。6.结束语为了保证钢铁生产稳定顺行,可以通过化学成分了解生产状况,指导生产,在日常的钢材化学成分检测分析过程中,应根据钢材化学成分实际情况对允许偏差进行有效分析,检测人员在完成检测任务时,严格按照标准和作业文件的相关的规定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准、科学的使用钢材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如何确认钢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引起化学检测员的注意,以确特钢冶炼和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2]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3]王开远.钢的成品化学分析允许偏差及试样制取方法新标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2(05):133-137.

篇7

高中化学学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起来是有些吃力的,化学成绩上一直处于低分水平,那么有哪些提高化学成绩的学习方法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化学的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的复习方法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二: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方法构建知识网络

高三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关注以下“3条线”,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结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

(1)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线

a)以某种具体物质为线索。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质——应用——对环境影响。其中对“性质”的复习应归纳为:物质类属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等方面。“应用”则包括: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物质的分类提纯、环保科研中的应用等。

b)以某种元素为线索。元素——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掌握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c)以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及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2)高三化学方法线

化学反应类型讲清反应规律:每一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应按反应类型注重讲清化学反应的规律,避免因死记硬背化学反应方程式而产生对化学方程式恐惧、混乱、乱用、误用等问题.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有: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元素周期规律。

抓好“三个结合”

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密切联系,在复习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要将这三块内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理论、实验、计算融为一体。

(1)与基本理论结合

在复习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灵活运用。

(2)与实验结合

高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与计算结合

高三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总结规律,突出重点

(1)在复习高三化学主族元素时,从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入手,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2)适时总结规律,有利于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高三化学答题的加分技巧一、基础概念要清晰

化学这门科目很多基本概念都是比较难懂的,会有很多专业名词和一些方程式。但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打好基础复习才会更顺利。因而,平时考生就要复习好这些基本概念,对于一些名词、术语考生可以编一些口诀来帮助自己更好的记住。对于很多相似的名称,考生要擅于去区分,分析这些化学反应或者是元素之间的不同,只有找到了不同之处,考生才能更好的记住。有不懂的地方,考生更是要找老师问清楚,不要让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

二、进行题型分析

考生除了教材上面的知识点要牢记之外,也要多多做题去巩固。考生每拿到一种题的时候,都要去分析解题的思路,运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去解题。当然首先的一点就是考生要明白题目当中考察了哪些知识,然后才能用规范、科学的文字进行表述。那平时考生就要多多训练自己读题的能力了,也就是要看懂关键词,看看具体考察那点知识。

三、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

要做好各种题型,考生就要多多训练自己的技能。例如训练自己实验操作的能力,毕竟化学这门科目,少不了做实验。平时考生就要把握实验操作的每个机会。按照老师实验的每个步骤,做好每一步,不能出错。实验做完之后,考生就要把实验操作的目的、操作步骤、原理等等这些知识点都写出来,有空的时候就要反复看。也能使考生的理解知识点,更快的掌握做题的技巧。

四、注重错题分析

篇8

[关键字] 城市环境 地球 化学研究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84-1

现代化的发展,生产力在不断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也是与时俱进,一天比一天发展迅猛,人类对这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人类过度的利用与改造自然界,对于生态环境方面来说是一种生态结构的失衡,更是一种生态结构的紊乱,让能量转化以及物质循环的相关功能被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以及改变,虽然扩大了人类生活的空间,也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可是,这样却在环境身上重创伤痕,城市化就是收到人类这种种活动的普遍影响,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关活动,引起了城市地球化学问题,针对现状之中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1 城市化环境地球化学的相关链接

(1)关于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这一层面,首先要了解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和什么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于城市化环境化学来说,其实就是指环境地球化学之中比较重要次级的学科,关于这方面可以借鉴于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相关定义,可以把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学进行初步的定义,也就是一个宏观的定义,城市环境之中的化学作用、化学组成、化学演化和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转换的学科,在学科方面的相关特点来看,城市环境的地球化学其实是应用了地球化学的原理以及方法研究城市在生态方面的问题,主要研究了城市之中的沉积物、地下水、土壤、生物、尘埃、地表水以及空气等一系列介质之中的化学元素,以及他们同位素上的演化、分布和环境作用,又或者是健康等一系列效应,重点就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化学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因为环境质量上的不利带来的生态失衡问题和人类健康等效应。

(2)对于城市环境化学来说,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都是传统的工业城市或者是典型的矿业城市,亦或者是国际化这种大都市,而且它重点研究的城市是不同功能区和道路两侧的相关污染等差异性特点,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在研究介质这一层面上,一般有城市的土壤、城市的水、城市的空气、城市的生物以及城市的尘埃等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在侧重点方面更加偏向于污染物方面的来源问题,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以及这些污染物在转移、来源、再分布等地球化学方面的条件,或者是地球化学上的条件以及机理和示踪等,城市在环境之中污染物上,和循环规律方面的化学性质,城市污染在环境这之中又有着地质学之中的相关背景,城市地球这种化学系统在调控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筹划等等。

2 关于城市环境地球化学之中热点研究的话题

(1)城市环境的系统,具有高度上的复杂性,对于当前在环境这个研究领域,一切都没有完全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这个作用之中的一系列过程,环境地球的环境系统之中,化学物质在分布、各个化学要素、行为等相关问题,以及信息方面的互相转化,对于不同尺度环境上的问题,环境地球的化学这一重要性以及高质量这种环境地球化学图方面的急需性等,都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注视,关于微量元素以及动植物病发概率上的关系,这种种的一切都是它相关的基础,在土地资源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同样需要哪些潜在的有害化学物质,比如说放射性的和元素在分布上的信息,或者是自然环境在化学之中的一系列组织信息等;

关于城市在污染方面与城市化学环境的研究之中,人为的这种污染一般是工业或者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人类在生理活动方面的释放,化学之中的相关元素,有来自人类的,一种是人类在活动引起环境上的改变,最后导致了元素释放深入到环境之中,在人类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施用农药化肥等,不仅破坏环境,也造成了土壤的板结,改变了土壤之中物理化学的状态,最后在土壤之中有害元素增强,让土壤有害元素同样被释放到了环境之中,另一种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废弃物排放上,当进入了环境之中,比如说工业之中的三废,以及生活用水和生活垃圾等,这些城市之中的有毒金属在管理上是主要针对的要点。

(2)对于城市化地球和环境在污染方面的研究,也应该着重认清现状中的问题,那些有害的污染物,在污染源方面,具有一系列化学元素,都是有害的,这些是必须要深层次处理的,关注这些对象,结合元素的周期表,进行适当合理的借鉴,进而找出这之中的不足和弊端,元素周期表之中的生物必须以及它有毒的一系列化学元素。

(3)在城市之中还存有一种城市炸弹,那就是工业发展的同时,因为人口急剧增加,增加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就像自然界之中排放了许多的化学物质,加之不断进行自然界以及环境方面的破坏,自然环境在化学方面的一系列平衡全部被打乱,这对于环境机制方面更是加剧了它的恶化,比如说土壤方面的沉积,以及垃圾物再分解方面的速率等,知识很多天然存在的一系列化学物质都被释放到了这个环境生态之中,而储存于环境之中的那些介质,因为环境条件正在逐渐的改变着,最后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灾害效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化学定时炸弹之说,城市,是人们居住以及发展的地区,潜在于环境之中的灾害不同程度上的都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人类的发展方面更是难以预见的问题,这样的现状应该足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时候的不在意就加重了环境中的负担,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生活垃圾,也有海洋污染,很多工厂污染,等等一系列污染,不一不恶化着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这一领域,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现状,加紧研究才可以。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极为重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球的性质,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在进行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加强每个人这方面的素质修养,不要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应该懂得人人尽力,人人有责,关于城市化学和环境方面的一系列污染以及生态之中存在的风险,足够我们引起环境的警铃,对于城市化环境化学进行头筹规划,合理布局,是每一个国家应该做的,更是每一个人应该实施的,为了以后能顾有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活,唯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以及提高人们的素质,才能更好的落实它的相关措施,针对问题与现状之中的不足,在优化缓解的同时,要懂得治标不治本,也要知道杯水车薪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立新; 马生明; 王之峰;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J].物探与化探, 2004年02期.

[2] 滕彦国; 倪师军; 林学钰; 王金生;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J].地质论评, 2005年01期.

[3] 王焰新;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评述--第四届国际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简要回顾[J].地质科技情报, 1997年04期.

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 作业 精心设计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03

作业,不仅是课内知识的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精心设计作业,不仅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点燃创新思维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方法颇多,下面是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参考。

1 面向全体――作业要有层次性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标(实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这就要求作业要有层次性。如:在学习必修1的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可以根据教材内涵设置以下问题:

①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分别是什么?

②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元素分别有哪些?它们共有的元素有哪些?

③在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为什么C、H、O的含量较多?

④不同的生物体,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⑤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为什么在无机自然界均可以找到?

⑥在地球生态系统的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质量的比例不到1%,而在生物体内的比例很高(52%以上),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2 注重双基――作业要有针对性

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和前体。这方面,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恰如其分的有针对性的对比和图文转换,则会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必修1的第6章的第1节《细胞的增殖》实验时,结合前面学生所学之知识,进行如下设计:下图是我们平日食用的洋葱,在营养生长阶段,它有管状叶、鳞茎和根三部分组成,其营养价值很高――有“菜中皇后”美誉之称;而紫色洋葱又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根据下面的植株图解,引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①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最佳的取材部位是什么?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②若要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最好选取哪个部位的细胞?为什么要选取这个部位的细胞?

③若用于提取分离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取材的理想部位是什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使用的试剂及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④若进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选取的最佳部位是什么?该结构有哪些部分构成?要观察的部分是什么?该部分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该实验用到的试剂、器械有哪些?该实验过程主要有哪几步?

3 提升能力――作业要有应用性

根据课标,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应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探讨或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业要与知识的应用相联系。如:在学习必修3的第3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可根据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原理进行如下设计:甲图表示从某种植物的黄化苗上剪切的一段幼茎(没有侧芽和顶端),并将它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约3/4,然后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玻璃皿中,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如甲图的现象:半边茎向外侧弯曲生长的状况;乙图表示该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丙图是种植在一花盆中的某种植物。据图讨论下述问题。

①对甲图来说,若黄化苗幼茎段中的生长素均是促进该段幼茎生长的浓度,并且放入蒸馏水中的半边茎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均不发生改变。请依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推断半边幼茎弯向外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要科学合理)?

②从乙图分析,对B点来说,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根、芽、茎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③依据图乙,要想解除丙图②处的抑制作用,应采取什么措施?若对某些难以生根的枝条进行扦插,可通过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那么配制的最佳浓度是多少?

④若在盛花期遇到大风或大雨,为使黄瓜、茄子等果实类的产量不受影响,可采用什么措施?对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植物来说,此种方法是否可用?为什么?

⑤为什么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效果比生长素的效果还要好?

4 培养创新――作业要有探究性

生物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作用要有探究性。如:在学习必修2的第2章的第3节《伴性遗传》时,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①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有的为什么会生出白化病或血友病的孩子?而在他们所生的白化病的孩子中,有男孩、也有女孩;可在他们所生的血友病的孩子中,只有男孩而无女孩?

②同是双胞胎,为什么有的极为相似,而有的差别很大?

③一对夫妇,男的正常,女的色盲。假若你是一名医生,前来找你进行优生指导,请问你的建议是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好?如果夫妇表现正常,但女方父亲是色盲,你又有何建议?

④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一次生下3胞胎。其中一个孩子患色盲,另两个孩子是同卵双胞胎。3个孩子的性别不可能是 ( )

全是男孩 2女1男 2男1女 全是女孩

A. B. C.和 D.和

5 因人而异――作业要有自主性

因人而异,相信学生,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自主作业,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生态系统之后,让学生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平衡原理,自主在家制备生态缸;学习稳态之后,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定时测量家人的体温,并进行记录或绘制成坐标曲线图;在学习光合作用后,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自己种片“试验田”,进行科学管理等等。这种自主性的作业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千方百计地想尽各种办法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努力去做,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使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更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内动力无疑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精心设计作业,是完善高效课堂的最后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做得恰如其分,不仅课堂能够真正高效,而且对素质教育的落实、减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2009.

篇10

【关键词】:地球化学;矿山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 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95%的能源和85%的原材料来自矿产资源。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尤为突出。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越来越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开展矿山环境调查,做好地质环境保护,不仅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为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且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地学家对矿床环境效应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重点研究矿床自然风化、矿山开采、选矿冶炼对矿山周围土壤、沉积物、大气以及水体(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要素中化学元素的组合、浓集度、赋存状态及其效应。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进行地质环境指标综合评价,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资源评价理论和资源评价观。

90年代中后期,随着采矿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矿山环境调查与保护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涌现出一大批新技术和新方法,如重力梯度测量法进行矿山勘探;利用遥感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运用电波法研究矿山中岩体的性质、分布等情况,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减少数据中的噪音干扰;建立空气监测站调查矿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三维地震反射波调查矿山堆积的废弃物;所有调查所获数据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显示出来,以进行准确清晰的分析、处理与评价。

我国较为系统的矿山环境调查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起步较晚,基础技术薄弱,矿山环境固体废物的研究大多处于调查阶段,防治水平和综合利用程度还比较低(王亚平,1998),研究程度远落后国外,特别是对于矿山环境中废石及尾矿堆中氧化作用和金属迁移的地球化学过程的复杂性研究(吴攀,2001),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还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投入。

一般对矿山环境评价的地球化学手段主要有:

(1)勘查,是资源开发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环境污染防治的第一步(李维山,2007)。建立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基础上的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以元素在土壤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中的分布背景,实现对环境的监控,可使勘查地球化学家开始以全球眼光来看待环境污染。

(2)如果将尾矿坝或废石堆看作是与出露矿体类似的异常源,那么在地表作用下,尾矿坝或废石堆中的杂质元素同样也会进入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在水系、土壤、植被或大气中发生迁移、富集(李维山,2007)。因此,矿床次生富集带的地球化学评价和次生晕、分散流、植物和大气(包括土壤中气)等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采矿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特定采区的环境地球化学模式,对采矿环境污染做出客观的监测和评价,并为防止污染和治理环境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3)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也是矿山环境评价中常用的方法(黄俊宝,2010;陶虹,2007)。

一般采用正方形网格单元划分,选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地质环境条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作为评价因子。评价模型一般包括质量指数评价模型、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模型、标准化方法和污染程度分析。

(4)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王亚平,1998)。例如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体系研究中,稳定硫同位素被广泛用于示踪硫的来源(吴攀,2007)。在硫沉降(当地或远源迁移硫)、酸性矿山排水(AMD)或SO2-4矿物沉降等矿山环境研究中硫同位素得到很好的应用,被用来指示河流中保守元素的行为特征,估计矿山废弃物中释放的元素的最大扩散范围。

(5)由于苔藓植物具有很强的吸附保留重金属元素的能力(郭宇,2009),并且可以定性和定量地识别区域性的大气沉降中的重金属元素,指示特征重金属元素污染源位置和对周围地区的污染程度,故国内开展了苔藓植物及配套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旨在揭示苔藓植物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指示作用。

(6)地球化学工程学的要点是利用自然的地球化学作用,尽可能地不干扰自然界,依元素自然循环来去除有关的化学元素(滕彦国,2001)。

由于地球化学工程学模拟自然界的各种自清洁作用,就地取材地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它不会带来新的污染,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环境技术包括衰变、分解或中和,富集作用,分散作用,隔离作用及用化学方法调整环境的物理条件。

2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1)矿山环境研究程度较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总体不清。

(2)矿床环境基准值资料缺乏,多数只能反映矿床环境地质作用。

(3)选择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4)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不够严谨。

(5)综合评价方法不甚合理,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徐友宁,2008)。

(6)矿山环境系统的环境效应以及矿山开发对元素外生循环的贡献还亟待研究(滕彦国,2001)。

3我国在矿山环境评价中应用地球化学方法上所作的努力

虽然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受到国际地质学界的重视,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研究,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小比例尺(如1:100万,1:50万)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模型、确定方法及关键技术,而对中大比例尺尺度尤其是矿区范围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模型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难度较大。因此,选择中大比例尺尺度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为国外学者追赶和超越国际同类研究水平创造了契机。

区域地球化学基线研究旨在确定矿物及化学元素浓度的变化,以便与矿产开发活动诱发的环境影响进行对比。确定区域地球化学基线是研究矿区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进行矿区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为揭示矿区环境承载力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主要研究思路是:以大型金属矿山以及矿集区为重点研究靶区,研究以下问题:1)建立区域土壤、植物、水及水系沉积物的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及基线数据库;2)建立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地球化学指标和评价模型;3)建立区域土壤和水的环境容址模型及环境容量数据库;4)建立有害元素迁移、转化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模型。

在研究技术方法上,以环境地球化学模型研究为基础,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为主线,以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为目的,将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既注重结果,也考虑地球化学过程。技术路线表现为:区域环境地质地球化学调查一确定地球化学基线~建立环境质址评价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区域环境容量模型一研究有害元素的生态环境效应一建立区域环境质址评价模型及信息系统。建立区域环境质址评价模型。

选择20世纪70年代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数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代表采矿前的环境状况,将水系沉积物的实测值作为当前的环境状况,以此对比矿山开发前后环境变化特征和环境变化趋势,估算地表环境中典型灾害元索在矿山开发前后的累积特征和累积速率,为确定地球化学基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