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手段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教学手段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创新 网络多媒体 技术培训 教学气氛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过去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渐渐被淘汰,开始把目标转移到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上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潜在影响,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还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仍以 “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作为自己学习英语的座右铭,由此导致了英语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应试教学的倾向。

一、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 建立专业队伍,形成科学合理的多媒体开发体系

当前多媒体课件质量良莠不齐,究其原因,乃是课件的研发者并非都是精英教师和计算机专家,课件设计形式和内容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开发者与使用者缺乏沟通互动途径,这一方面使开发者难以全面精准预测。师生对于课件的有益建议或意见也很难反馈给开发者。最后,开发者个人能力有限,即便是精英教师或专家,要想独自开发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必须要将多方面的开发者联合起来,建立一支专业、科学的多媒体开发队伍。同时,密切开发者和广大师生的联系与互动,形成一个立体交织、互动反馈的开发体系。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源共享性英语教学网站体系

英语教学网站为英语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与优势。互联网的便捷性为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广大师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地点进行教学与学习。网站教学资源丰富。在学习内容上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涉及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包括学习材料,而且包括测试材料。在资料形式上则有视频、音频、文档等多种样式。因此,应该有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全国各大高校合作建立一个统一、权威、共享的英语教学网站。同时,在学校内,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建立“学校―院系―班级”的英语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体系。广大师生可以自由交流、共享信息,从而使教学一体化、细致化。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其最终还要教师去实施、检验、补充、完善。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能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并能够对现代化设备进行功能开发与软件再设计,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配套化和系列化,不断更新与改良多媒体教学环境,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

(一)应从战略高度审视教师培训工作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又必须依靠教师培训来完成。因此,提高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步。

(二)教育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师培训工作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如聘请教育专家和计算机专家进行专职培训;购置培训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等等。

(三)中央教育部门与地方教育部门、各教育部门与各大高校之间应通力合作,尤其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作用,共同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四)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将教育培训工作统筹到教育事业整体框架,正确处理与其它教育工作的关系,制定详尽的规划,并逐步实施。

2.坚持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原则。对即将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进行入职培训及考核,考核成功后才能进入教师队伍。而对那些尚未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在职老师则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他们应对现代教学挑战的能力。

3.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原则。培训工作的内容应与教学工作的需要相一致。同时,教师要注意培训技术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让其发挥实效。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具有同等的地位,缺一不可。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教师理解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课堂上及时的沟通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置身模拟的境中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寓乐于学”。

教学手段的创新不仅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大大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学手段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大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克东. 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2

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手段;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是学学英语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这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口文化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教育与培训,教育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2.2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以电化教育,电教媒体正在走向课堂,新技术、新媒体也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实际上的应用,它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情、声、色、艺俱在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而这一特点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我们今天的大学英语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加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独到的功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3.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3.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教师通过制作PPT课件,辅助以声音录制和图片应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它会使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教师的富有情感的讲解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3.2网络学习平台

现在,在许多高校都有网络学习平台,英语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堂,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课和掌握知识。

3.3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我们可以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毫无疑问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是外语学习的有用工具,通过环球网和电子邮件我们能获得大量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新信息和许多网上交流机会。 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网页,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如:雅虎(Yahoo),你可以键入像:"TESL", "ESL", "TEFL", "EFL",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Study", "Distance learning"等单词和短语进行搜索,你会找到你想要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信息和资料。

3.4微博英语学习

作为新兴媒体型态,微博诞生于2009年,于2010年大热,2011更是掀起了一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革命,“全民微博时代”已然到来。国内的微博门户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速度增长之快,让人不得不称奇,微博是一个共享的大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透过评论,往往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清事物,做出更为理智的评判。只要是你有一部手机在手里,无论你身处何方、何时,都可以使用手机登陆英语微博学习英语,其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更没有在课堂学习时的那种压力和束缚感。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发私信和评论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英语沟通和交流,既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获得课堂上没有的互动。此外,有的英语微博还会附上发音链接,让大家在欣赏佳句的同时还能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有趣的英文信息的分享,拉近了很多英语学习爱好者的距离,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结合

现代的文化习得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教育也越来越依靠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例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又如,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学习平台能促进本地和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通讯,这是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 要想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背道而驰的教学手段。

3.5结束语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教育质量,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其联系并在实际中付诸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 任务型语言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39-02

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用于课堂的实践,首先要对任务的概念进行界定。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而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任务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某些相似之处,它是人们日常交际活动过程的再现。任务应是有头有尾的完整的交际活动。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衡量一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有没有一个结果。任务是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一个任务是精心组织的,以促进语言教学为目的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任务是一种可以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可以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理解而变化的活动。这种活动需要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有意义地使用语言。交际任务是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理解领悟,处理问题,发挥创造,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做这样的活动时,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他们的语法知识去表达意义上,而不仅仅是机械地使用语言的形式。凡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进程的活动都是任务。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根据这一教学途径设计语言教学大纲,以及编写语言教材不是按一定的顺序罗列或介绍语言项目,而是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模式,即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是在交际教学理论框架之内的一种教学途径。从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历程来看,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有Prabhu,Nunan,Willis,Skehan等。Willis(1996)将任务型语言教学作为交际式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逻辑发展并指出:涉及实际交流的活动是语言教学的必要条件;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可促进语言教学。Fees(1998)对任务型教学做出了以下假设:任务型教学注重的是过程,习得者通过参与交际活动或任务习得语言;任务必须是实际的并且有方法论指导;活动与任务必须是按语言自然习得顺序来安排。

二 优化师生课前教学任务研究

教师只有课前针对所要上课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大学英语课,才能取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利用现代网络媒体辅助备课随时可以收集整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信息。例如,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笔者在浙江海洋学院教授C06级学生《新编大学英语》,当时海洋学院C班大多数班级没有多媒体教室,平时学生上网机会较少。2007上半学期笔者担任C06电信1班和C06储运1班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前一个班级是多媒体教室,后一个班级是普通教室。笔者在备课时,首先深入地考虑如何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单元课文题目是说着不同的语言)。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笔者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查阅了几家兄弟院校网上共享教学信息和资源,有效地充实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但两个班级真正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差别很大。C06电信1班是多媒体教室,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笔者课前在网上下载了一个8分钟左右的小短片,内容是关于男性和女性在对待同样事情时的不同态度。虽然是一个小短片,但同C06储运1班相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小学到高中,大多数学生基本是在考试分数决定成败的学习氛围中成长的,主要是从教师或书本那里被动地接受知识,相对来说,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每个学生都以一定的身份参与讨论、协商、探究等活动,这就需要每位学生查阅大量相关知识,

教师备课工作准备充分只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则大大降低了听课效果。如果学生能有效地准备课前学习任务,那么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明显地提高,接受新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同样会有大的改善。有效地借助于现代网络媒体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前面提及的C06电信1班和C06储运1班,每次上新课前笔者都会布置学生查阅与下次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料等一些学习任务。由于所学专业不同,两个班级平时接触网络的机会不同,在作业的完成质量方面和课堂参与活动方面有明显的差异。C06电信1班68%的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完善作业质量。90%的大部分课前准备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展示。而C06储运1班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总体信息量少,不全面,非常有限地重复以前积累的知识信息。通过教师提醒及讲解,接受的新知识点没有自身实践过程。每次上新课时两个班级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及课堂效果有极大的差异。

三 优化课堂教与学效果

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课堂上。如何使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是每个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从教师或书本那里接受知识,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把学生的参与、探究、归纳和合作等学习方式放到头等地位。借助于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改变过去死记硬背和单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样变被动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成为主动的,从而从整体上优化了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真实而又全方位地展示所学语言背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形象化、有序化、趣味化,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讲授大学英语新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充分掌握语言难点。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高效率。例如,在学习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我是怎样识字的》时,笔者先把Helen Keller和她的老师Ann Mansfield Sullivan的照片及生平介绍给同学们。然后根据课文设置了一些问题。同学们非常认真地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与讨论等方式完成了学习任务。但他们还是无法设身处地想象Helen Keller是如何识字的。C06电信1班是多媒体教室,课前笔者在网上下载了Helen Keller10分钟左右的电影片段。当电影片段中感人情景真实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时,其中几位女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男同学们的表情很严肃。观看后,班上所有学生很长时间无法平静。他们有感而发,畅所欲言。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为什么Helen Keller说:“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快要结束时,已很难找到一个比我更加幸福的孩子了。我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回味着这一天所给予我的欣喜,渴望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期盼。”通过借用电影片段展示Helen Keller识字的过程,使学生有感而发,发表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C06储运1班是普通教室,笔者只能口述一些场景。看着同学们一脸漠然的表情,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笔者深深感到差距太大了,同时真正体会到了在一个班上课是一种快乐享受,而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是一种沉闷压抑的滋味。

四 优化师生课上复结

如果课后学生不及时巩固复习课上所学语言知识点,学生会很快淡忘。课后复习应该是一个归纳总结过程,同时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通常是在讲新课前用20分钟左右时间在课上回顾前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的难重点,教师布置复习任务。通常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相互提问并探讨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随时解答各小组成员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同时会把典型疑难问题共同讨论。对于C06电信1班,课前笔者会将复习内容拷贝到电脑上,复习时一边讲解,一边通过点击鼠标把复习内容系统地显示出来。90%左右的学生参与到复习任务中来。而对于C06储运1班,笔者只能用板书结合口述讲解,80%左右的学生没有参与到复习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S.Fees, Text-based Syllabus Design [M]. Sydney: National Centre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8

[2]J.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In Longman,1996

[3]JaneWillis,D. Willi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Heinemann. 1996

[4]金辉.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

篇4

摘 要:只有熟读成诵,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文中的情景、布局谋篇才能铭记在心,形成各种意境,在语言表达中才会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只有“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培养,阅读习惯才能养成,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只有多“读”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请“读”走向讲台,加大朗读训练的比重和密度。忽略读书法一味追求新异教学方法是舍本取末,源流不分,一些教学目标就无法体现。

关键词:教学目标;阅读习惯;朗读训练

一位教育专家说:“阅读课上要把大量时间用于读书,使阅读课真正成为读书课,读书训练课。”为什么如此强调“读”?因为只有“读”,才能培养学生对言语的敏锐感受力;只有“读”,才能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的境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熟习其语乃能深味其意义”,只有熟读成诵,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文中的情景、布局谋篇才能铭记在心,形成各种意境,在语言表达中才会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只有“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培养,阅读习惯才能养成,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只有多“读”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出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请“读”走向讲台,加大朗读训练的比重和密度。忽略读书法一味追求新异教学方法是舍本取末,源流不分,一些教学目标就无法体现。

语文科最基本的达标方法就是读书法。“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有花。”强调大量读写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听过一位教师给一年级的学生教诗《画》,反反复复地解释,讲述背景,抄写,学生就是达不到“能说出诗怎样写山水花鸟”这个教学目标。我建议这位教师把诗的顺序调一下让学生多读几遍:山远看有色,水近听无声。花春去还在,鸟人多不惊。结果学生都能说出山是怎样的山,水是怎样的水,花是怎样的花,鸟是怎样的鸟,也知道了画是好画,画中有诗,诗是好诗,诗中有画。特别是一些情感目标,我想是非读书不能达到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目标要求学生体会“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种情感,如果不读书,思想渗透只能达到“知”这个层次上,无法达到“情、意、行”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以情动人。老师摆上总理遗像,放着音乐,反复让学生读课文,结果学生读得泪流满面,有了这样的境界,达标就是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1)换词换句比较品读。课文第八自然段中,“谁”和“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形象地写出了榕树茂盛,叶子色泽光润,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用换词句的方法品词析句、品读,既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绝妙和祖国语言文学的音韵美、理性美、情感美,从而掀起情感的。(2)荐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形象地描写了这株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采用自荐和推荐“明星”的形式品读,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打擂台读。在荐读的基础上,激励学生用最高水平朗读,让读得更好的学生把“明星”读下“领奖台”,优胜者轮番为“主”,最后以齐读的方式把最后一个“王”打下擂台,让每个学生都尝到胜利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竞读课文的积极性,此时,学生们已经走进了课文,获得了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共同频率、心灵呼唤的同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了自然的流露。(4)手势导读。课文十二自然段描写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非常传神,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挥动手势,像指挥合唱团的指挥家一样引导学生朗读,融入景中,促使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达到了。(5)分合读。在学生理解课文,领悟情感的基础上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再次品读写大榕树奇特茂盛的段落及鸟多鸟欢的段落,即让男、女生各读一句,然后全班齐读,加强了语势,之后又分小组读,再全班合起来齐读。这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自然得到了升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与规律,科学选择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情感素质。

篇5

关键词:教学手段;高效;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58-02

一、选择怎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效果

1.选择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法的开发与创新的教学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学重心应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出新型、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可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引入辩论会这种教学手段,设定一个辩题,请正反双方同学分别找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激烈的辩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原本枯燥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记忆里,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又如:高一美术鉴赏《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绘画》这一课内容繁杂,有难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于是我就选择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在网上填写一张我设计的关于本课内容的调查问卷,对比答案找到不足,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然后布置任务驱动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利用网络论坛的发贴回帖功能,把查找到的资料和一些问题、困惑发到网络讨论区,大家一起交流、评价,合作学习,教师则及时地给予指导。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网络的资源丰富、方便共享、交互性强等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接触到了广阔的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选择能体现时代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手段。现如今,几乎没有教师和学生不会使用电脑,也几乎没有学生不喜欢动漫,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出动漫课程。我们可以在网路教室授课,指导学生学习用FLASH技术理解动画原理,创作动画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作品和心得,其学习效率和效果远远高于手绘动画教学。

另外,我们在选择课堂教学手段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如我在进行高中《服装设计》教学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异想天开的特性,将服装设计和环保相结合,举行了环保概念时装表演,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选择、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创造出一件件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环保概念服装作品,突破服装只能用布来做的思维定式,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1.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注重学科知识间的整合。教师要想拥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就要不断更新、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最好能成为一专多能、知识面广、多才多艺的综合型教师。教师只有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每一节课都渗透了美术、历史等多种学科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各种知识交融的快乐。作为美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要不断攀登知识的颠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个艺术的诠释。此外,美术教师还要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光能熟练使用电脑、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还要会使用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为美术教学服务。

2.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考虑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备课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中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玉器、瓷器、青铜器”这三课教学时,发现这部分内容涉及范围广,很多人觉得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专业性较强,上课昏昏欲睡,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后来我借鉴中央电视台的《寻宝》栏目,结合学生喜爱的小品表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玉器、瓷器、青铜器的知识,还锻炼了口才和表演才能,也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等能力,相信很多学生都对这节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灵活面对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展现教学智慧。课堂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境,尤其是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思维火花的碰撞,很容易出现一些“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这就运用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我在上一节设计课时,欣赏了一些皮草服装图片,本意是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服装,但突然有一位学生发言说人类做这样的皮草服装很残忍,要杀死很多珍稀动物。话音刚落就引起了其他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秩序和节奏明显被打乱。这时我没有打断他,而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人类和动物一样,都是地球的一份子。不能为了人类的私欲就致使一些动物灭绝。其实,我们可以利用人造动物皮草来制作服装,既保护了动物,又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不是两全其美?”课堂教学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在上美术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篇6

【关键词】同伴互助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自愿参与,平等的结成伙伴关系,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与同伴互相信任,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反思,互相分享,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人们在实践中也发现,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提供的教师评价而言,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我的教学行为。

一、大学英语教师实施“同伴互助”的意义

1.发现教学盲点。“同伴互助”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盲点。大学老师相对于初高中老师来说,在管理层更趋向于自主化、压力小、独立性较强、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专长。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很少指出英语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再加上教师视角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专业发展。比如,有些大学英语教师从未意识到自己存在语速过快,发音不标准,口头禅过多,肢体语言过于丰富而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课件制作粗糙等教学盲点。而通过同伴互助中的听课观摩,反馈交流,教师有机会发现之前存在的教学盲点,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教学环节,查缺补漏,有的放矢,从而使教学改进更为高效。

2.分享教学亮点。“同伴互助”能让老师有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无论是教学观摩还是对话交流,教师都能学习到彼此的教学亮点,重新点燃教学热情。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多、课时量大且重复性高,这些特点极易使大学英语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同时由于英语学习资源和渠道的多元化,如果教师没有任何教学亮点,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助分享,教师得到更多教学启发,如能将其成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3.解决教学难点。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自身教学的瓶颈和困难。这些困难有时单凭教师自身的努力是难以解决的。同伴互助可以为教师提供他人视角,提供一个对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帮助其跨越自身局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间专业的对话、知识经验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教师茅塞顿开通过合力,攻克教学中的难点。

4.寻找教学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教学舒适区”,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固定。传统的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为教师提供了研究自身角色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不断总结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激发竞争意识,并且通过研究教师间的差异,思维的碰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其专业发展水平。

二、大学英语教师实施“同伴互助”的手段

1.以真\互信为主的“同伴互助”。为了保证“同伴互助”的效果最大化,互助成员首先要做到真诚互信,平等自愿。如果是管理层强制实施的同伴互助,互助老师会因为个人喜好,相互竞争,目标不同等因素敷衍对待,从而不能发现核心问题,失去了同伴互助的意义,也不利于团队和谐。相反,互助成员最好拥有共同的愿景,彼此欣赏,不计较得失,坦诚对待,此种环境下的教师更乐于分享,且开诚布公,更利于促进教师学习与反思。

2.以观摩授课为主的“同伴互助”。该方法要求成员提前了解同伴的授课内容,全程认真观看,积极参与,及时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拍照,录音或录像以供后期交流反馈。观摩过程中,互助伙伴要注意观察授课教师的语音、语调、姿态、着装、表情、肢体语言;观察教师教学内容的传授、活动的组织和课堂管理;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反应和课堂氛围;记录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待听课结束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授课教师。此种方式最为直观,能真实捕捉包括师生交流在内的教学环节全过程,但此种方法较为耗时,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课时较多、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3.以对话交流为主的“同伴互助”。该方法更适用于互助伙伴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问题的对策。对话交流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限制,便于互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共性问题,成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使教学反思更为高效。

4.以资源共享为主的“同伴互助”。同伴互助的老师们可以分享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相关音频视频资料、练习题等。通过分享,教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自身眼界,也减轻了自行查阅资料的负担,充分发扬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总之,作为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以教师参与为主体的同伴互助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和不竭动力,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师应寻找合适的互助伙伴,探讨有效的互助方式,大力开展并坚持同伴互助,是其真正成为“过程中有教师参与、研究成果为教师所用,教学资源为教师所享”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惠珍,段艳丽.“同伴互助”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0).

篇7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3D打印技术带入课堂,能够从基础上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3D打印技术的概念

3D打印技术就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以数字模拟为基础,利用粉末状金属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其增材制造的特殊性质可以为工业的发展带来突破性的创新。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做到不浪费材料是3D打印技术最明显的优势。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3D打印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需求

(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国第一个提出创新教育理念的是陶行知先生,并且他在教育中也进行了实践,通过亲手制作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我国创新教育思维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早出现的案例。很多学者提出,多种学科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的方向,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个别地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仍未提高重视。从时展背景来看,近些年互联网行业等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要想紧跟时展的步伐,就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期间,创新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学生阶段抓起。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学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创新思维能力正处于高速的发展中,在这个阶段若是能够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将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国家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就更应该积极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设计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3D打印在创造性思维课堂中的运用

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D打印技术的自身特点可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3D打印技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D打印课程

3D打印课程指的是根据3D打印技术开设的一门课程。虽然目前我国对这种课程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是一些发达城市的研究队伍对3D打印课程已有所研究。以校企合作的形式,企业提供3D打印设备,专业的研究队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材的编制。在此过程中,3D打印课程教学,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创新方面,3D打印课程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出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新颖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在操作方面,学生要想完成学习任务,就要亲自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操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想象能力。在合作方面,3D打印课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之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感情的升华,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提出问题、缺乏自信等现象的出现。另外,3D打印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所有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优劣之分,每位学生的创造性想法都应得到鼓励。

2.3D打印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方面,3D打印技术可以被运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它可以被看作演示文稿、多媒体设备等在课堂中的应用。演示文稿主要是被用在讲课的内容中,而多媒体设备则可以显示画面的效果。3D打印技术就是这些教学的辅助工具。在学生学习中,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物,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去面对实物和了解实物,也可以在打印中证实自己的猜想。

在传统教学中,若是讲到学生没有见过的事物,教师就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像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但是这种方式用得多了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课堂以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其将3D建模图形打印出来,并且构建出模型,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不足之处

(一)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

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和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传统思想。现阶段,应该明_的是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授课教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自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出疑问,更别说创新。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制度得到了改革创新,逐渐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师仍旧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受到束缚。所以,只有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个别地区的教学条件落后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个别地区的教学条件有限,师资有限,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各方面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帮扶,尤其重视教育落后的地区的教育发展,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国家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虽然对教育工作加大了重视力度,要求对中小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质量,就要看各个部门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以及后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只有教育工作得到了保障,才能够顺利实现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的目标。只有让学生在适当的年龄范围内接受相应的教育,才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四、3D打印技术在课堂中的实施效果

3D打印技术应用在课堂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比以往高出很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且对于学习内容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学环节的有效设置,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在课堂中,学生需要亲自设计图案,表现非常积极,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有意义且最受学生欢迎的阶段。3D打印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应用,能让学生的想法变成事实。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中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进步,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所以,在课堂上合理运用3D打印技术,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教育领域迎来了崭新的面貌。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中小学课程的研究程度日渐成熟。在此期间,要想将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课堂,就一定会出现对技术应用的质疑。因此,研究和实践3D打印技术就非常有必要。3D打印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影响力和创造力,不仅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柯影,郑燕林.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英国中小学课堂引进3D打印技术项目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4):108-114.

[2]孙江山,吴永和,任友群.3D打印教育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STEAM[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4):96-103.

篇8

关键词: 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 教师形象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的教师,其社会角色形象的变化也被视为当然。通常人们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其扮演的角色是“演员”,亦即“道德规范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问题的解决者”;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其充当的角色是“导演”,亦即“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这种认知模式延伸到对教学手段的评判当中,即是所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教条式对立区分;或者说,教学手段的发展变化为这一认识提供了貌似合理的佐证。我们认为,这种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甚至误导了教师社会角色形象的塑造。从人类智识发展趋势的长时段角度来看,教学相长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如果我们想在更大范围内去促进创造力,那么就应当在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通过教育体系,给予这方面更多的保证”[1],因此,无论教师应用何种教学手段都理应“为创造力而教”,这才是教师社会形象的基本内涵之一。更确切地说,到底如何来理解、认识和运用教学手段,都应当为塑造教师形象、为实现教育目标和理想而展开,而非人为地区分对立何种认知模式进而遮蔽问题的实质。

一、教学手段:问题在于如何使用

通常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其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物质附属性等特征。与人类科技水平的发展相对应,人们一般认为教学手段历经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所谓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则主要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被称为“电化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的这种变化,产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从而人为地构筑了所谓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截然对立,进而完全否弃传统教学手段。在这里,我们需要申明的是,我们无意否认教学方式的更迭,而是意在强调使用什么手段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使用。如果对此不意识,那么就会持续地遮蔽教学相长的实质和理应遵循的教学规律。这些观点教条式的强调,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包办”了整个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则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等等。我们承认,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单向灌输为主的课堂教学;从教学规律上来看,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师功能角色理应发生转变。但是,我们不能相当然地认为,教学手段变化了,那么整个教学方式就变化了,因此教师的功能角色社会形象也变化了。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就在于如何使用教学手段,尤其是传统教学手段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应当予以适度强调。以板书为例,一个优美良好的板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油然而生的对师长的尊重之谊、对知识的敬畏之情和渴望之心。换言之,传统教学手段在“重道”与“教化”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针对年轻师资时,我们应予以适度的强化,而不能一味地全然否认传统教学手段。

简而言之,教学手段是外在的、附属的,无论何种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尺度理应是教师稔熟地驾驭教学手段,在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及其表现的同时,也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发展状况。如果我们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指出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2],那么“轻而易举”地使用教学手段,甚至摆脱教学手段的束缚,这对塑造教师社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教学手段:示范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应关注“如何有效地教”。换言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从教师形象展现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教”即为如何有效地应用教学手段,或者说这至少是其间重要的一环。然而在理论上,不同的教师由于自身偏好的差异,擅长或偏爱某种教学方式、应用某些教学手段,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又符合教学实际,也契合“教无定法”的教学规律。不过,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的千变万化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一般而论,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由教师权威地主宰,这似乎无法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幻,往往会减损教学效果。实际上,传统教学手段在增强教学效果、示范教师形象上至少在两个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应用传统教学手段中得以全面展现。传统教学手段,从本质上讲,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言说能力、身教能力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恰恰就在这些能力当中得以体现。教师的言说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言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口头言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媒介,教师能够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描述、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富于吸引力的语言,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并辅以动作表情等,这势必会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增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崇敬感。教师的书面言语表达,常常体现在概念范畴的解释、逻辑结构的解读上,甚至包括其研究成果中等。显而易见,如果能够保持其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清晰度与吸引力,就会在整体上满足学生对教师“学识渊博、对问题研究透彻”的心理需求,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尊敬和信赖。实质上,教师的这些人格魅力,就是教师本人通过教学展现的人格特性而令学生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而示范这种力量的重要途径则是传统教学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在三尺讲堂上,如何依靠生动活泼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这些传统的教学媒介来推进教与学。因此,我们认为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被所谓现代化的机器或软件淹没,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恰恰就是示范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即是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教师自身感召力和良师益友形象建立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合理融贯教师的情感投入或者说情感物化。一般地说,教学工作的重要缺点,不在于没有使学生获得充足的知识,而在于没有提供学生发展情感的机会。通常也认为,教师一般仅仅就知识谈知识,涉及不到情感投入或者说情感物化。事实上,应用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教师自身的言说还是富有个性的板书等,都融贯着教师本人的个性,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情感投入和情怀展现。加之,富有个性的教学计划安排,如果能够有意识到地做到知、情、意的融通,则会取得完整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扩大知识领域,又能在领略教师个性情怀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自己的情感。这就是说,无论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驾驭教学手段,体现个性情怀,就能够促进整个教学的良性发展;而由于传统教学手段更直观地表现教师教学能力,更直接地面对学生的需求,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地提升教师形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如果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能够考虑到自身人格魅力及其教学过程中理应蕴涵个性情怀,那么就势必会重视锤炼自身的传统教学手段。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优势,更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感交往,学生更易于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因此,至少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传统教学手段是考量、示范、提升教师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传统教学手段:创造教师形象的合理渊源之一

当下,人们往往批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造性。原因不外乎,我们的人才培养囿于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观念信奉权威和崇尚知识经验的传授,反对怀疑创新。这就迫使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正如杨振教授曾经指出的那样:“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3]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朱棣文教授也同样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4]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大学生都用一个模子去套,都以“机器加工方式”培养,人才“工厂式”出品,严重缺乏个性特长、创新才能。就此而言,从教学过程来看,首先是教师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造性问题意识等。我们有理由认为,良好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创造性教学,而且能够创造教师的崭新形象。

在传统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往往以“告诉”的方式传授知识经验的面目示人,而学生以“占有”的方式被动接受学习。由此,人们往往把传统教学的弊病归咎于传统教学手段阻碍了师生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探索尝试。事实上,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同样可以开展创造性教学。更准确地说,“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构成了创造性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而这与是否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并无必然联系,一如我们曾论述过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教学手段。

一般认为,创造性教学主要指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借助合理的课程内容及其计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的教学。创造性教学并不独立于一般教学之外,相反它是随着一般教学的开展而开展的。这就是说,创造性教学即要求教师发挥特定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求学生主动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创造性教学具有探究性、个殊性、问题化的特征。从教师应用教学手段的角度来看,教师至少应当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创造性[5]:避免独占整个教学时间,要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板书为例,不能全然是知识点,须提出相关问题创造师生平等对话的环境;避免正面直奔所谓课堂结论,要尽量运用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索,以言语表达为例,不能把课堂搞成一言堂,须多肯定学生发言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避免墨守陈规,要尽量多选相关教材总结创造出教师本人的观点和问题,不断赋予教学以新意和活力,同时既不回避自己的错误,又不排斥学生探究尝试的失败或错误,等等。概括地说,创造性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应用传统教学手段,还需要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整个教学安排得有声有色,努力设法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情境。而在这样的一种教学中,教师不是以真理的化身或代言人形象出现,而是以自身的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形象来关注学生的知、情、意为基础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成长。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相信,合理地应用传统教学是创造教师新形象的合理渊源之一。

日前,针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劣,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以实际数据佐证了我们上述的理论分析。调查对象是南京理工大学大一学生,总调查人数为127人,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75人,机械工程专业32人,法学专业20人。问卷设计了12组题目,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内容涉及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意见、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个人意见、对教学实验设备的意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意见,等等;部分调查对象对个别问题未予回答。其中主要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总体来说,学生对目前的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还是相对满意的。但是,对于课堂教学形式甚至考试方式,学生表现出渴望改变的意见较多。从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因为学生基础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师整齐划一地采用多媒体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有60%左右的学生希望教师增加课堂板书、增强课堂讨论引导等,所以在现阶段,教师理应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注意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

总之,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对应关系。教学实践的推进需要崭新的教师形象,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合理汲取有益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应用教学手段,特别是所谓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果说“教学法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重视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的话[6],那么我们理应批判地对待和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而不能一味地全然否定其特有功用;作为教师,我们理应自觉地磨砺自身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美]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5.

[2]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7.

[3][4]谭顶良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

[5]张承芳.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55.

[6][美]史蒂芬森主编.周渝毅,李云译.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1.

篇9

大学数学是一门集高度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与抽象性为一体的课程,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锻炼人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曰益推广与运用,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大学数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并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则成为高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许多高校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和考核方法方面也做出了不少改革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来讲,还未能在实质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目前普通高校在数学教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占领着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国内由来已久,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其一,教师认为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善意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事无巨细地想全部传授给学生;其二,很多教师认为一节优质的课堂,是教师能更好的掌控课堂教学,学生要么是认真的听众、观众,要么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其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满堂灌教学追求的是“知道”或“记住”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带来一些弊端,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未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不能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而是教师硬灌进去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造;另一方面,教师大量的板书,让学生成为抄写工,学生疲于记笔记,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认知过程。久而久之,就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望而生畏。优越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许多优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内容尚且需要教师进行严密的推导和演算过程,如果单一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就会出现一些弊端。这是因为,单一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无形中会加快了老师的授课进度,课堂信息量加大,教学节奏加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加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频繁地切换幻灯片,极易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一些老师在授课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课件的切换和讲解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极易造成老师在台上讲得激情满怀,学生在下边听得摇摇欲睡,其教学效果不佳。121还有个别教师制作的课件过于注重外在形式,背景画面有的设计有动画或图片,而过多的动画和图片,容易造成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无形中也就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师生课堂互动与交流欠缺。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应该以学生学到真知识、真技能为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基本思路。由于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具有课时紧、内容多、进度快、信息量大、要求高等特点,其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少教师通常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够。在普通高校中,不少数学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几何》等课程内容时,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讲解,在讲授过程中,主要突出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讲解和解题步骤的演算或推导,但与学生后继所学的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比如:在讲“Laplace变换”时,教师系统地讲授了“Laplace变换”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但是为什么要学习“Laplace变换”这一内容?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哪一章节中要用到这一知识点?由于数学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了解不够,以致造成在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结合时感到力不从心,二者缺乏有机的联系,进而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无用,对学习数学课程缺乏兴趣,待到学习专业课时,方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开始没有学好数学课程,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问题较为普遍。签于上述原因,大学数学教育应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普通高校教师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大学数学教育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

第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参与这个学习过程,致使学生对抽象的大学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感觉很难,所以单一的板书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辅助传统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多媒体教学可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可以提供全方位多种感官的外部刺激,可以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映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和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二,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眼、耳、手、脑的结合刺激比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提供的外部刺激要强烈得多,因此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痕迹;其三,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省时的优势,使学生视听结合,手眼并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第二,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并用,优势互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动作用,而且对传统教育理念也产生了全面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在普通高校的数学教育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它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思维过程通常情况下是较为缓慢的,对事物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接受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屏幕上的内容会一闪而过,没有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生长过程,违背了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规律,极易损伤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接受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有一个思考和接受的时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并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效能,科学设计板书与课件在黑板和屏幕上显示的顺序和时间,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给学生提供一个愉悦和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注意加强师生课堂互动与交流。传统的大学数学教学一般是以能否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中心,较少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还会使学生对抽象的大学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取提问、设问、自问自答,师生互动,学生提问、生生互动,学生登台讲课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即使他们有点滴进度,也要及时予以表扬,使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密切结合学生专业进行数学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培养和训练人的逻辑思维,立体思维,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理论内容与学生专业密切结合,例如对于我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大三的专业课里面要用Laplace变换的方法解决电路问题,那么在大二讲授《积分变换与场论》Laplace变换内容时,适时地将相关电路中的一些例题拿到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学生听后豁然开朗,感到学习《积分变换与场论》非常有用,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在讲《线性代数与几何》中的“矩阵”这一内容时,学生感觉内容非常抽象,不知道学习它到底有何用?这时,就将课前做好的一些“矩阵编程”呈现给学生;还有,计算机人脸识别,文字识别OCR等也都使用了矩阵,将矩阵输入编程中,再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运算而得到;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和加密,也涉及矩阵运算等等。通过简单的讲述学生会发现用“矩阵”可以解决很多前沿的问题,通过教师简单的点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精读 问题 对策

精读、泛读、写作、听力和口语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框架。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开展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对于整个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单词―结构―课文―练习,使得多数教师在备课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语言点上,忽略了课文的整体性,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从头到尾唱独角戏。而台下的学生只能洗耳恭听,无动于衷。而类似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很少。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受到制约

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扩大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但相当部分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精读课自然在于“精”,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主角,教师很少安排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想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没有被激发起来。

3.一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懒散迟钝的被动状态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语言功底和语言应用能力,正确的授课方式及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位成功教师所必备的。然而,现在英语教师的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一些教师的语言功底较低,在讲课过程中几乎全部用中文,偶尔用英文穿插些单词和句子。学生的英语也只能停留在“哑巴英语”上。

二、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建议

(一)转换“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首先要从大一的新生抓起,教师尽可能多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特别关注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使学生了解各自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教师通过设计各种课内与课外学习任务的方案并付之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和指导。

2.整合多种“传统型”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师生互动,督促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真正做到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一个主角、控制者、说道者、批评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导演、协助者、提醒者、监督者和评估者。

3.教学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引入并升级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环境。必须建立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如网络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模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便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教学的原则。

4.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估方式,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使学生自评和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并在期末终结性评估中给予一定比例的计算等等。

(二)程采用全新教学模式

笔者建议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应以语言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任务型”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入精读教学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宗旨是要突出一个目标,五种能力,一个主题和五个模块。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五种能力就是指强调听说读写译五种应用能力的均衡发展。一个主题就是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活动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五个模块就是单元口语(Unit Speaking)、快速阅读(Fast Reading)、课文精读(Intensive Reading)、课文写作(Text Writing)和自我检测(Self-checking)五个教学模块。“任务型”教学是指在具体实施精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的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设计很多可操作性强的Pre-tasks(课前任务),During-tasks (课中任务)和Post- tasks(课后任务)。

(三)开展现代化的网络教学

在加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网络英语教学,建设独具特色的特色的“传统课堂+多媒体自主训练+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

1.网络课堂

这种学习形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采用了先进的外语教学课件,内容涵盖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课程的课外巩固和补充资料。

2.视听点播

这是由新闻、访谈、影视、歌曲、课外读物等多媒体视听材料组成的栏目,支持音频和视频点播。视听点播栏目按照视听材料的难度等级进行分类,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等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听写练习和视听讨论等子栏目,调动了学生利用资源库的积极性。

3.资料下载

这是各种视听资料和教学课件的下载天地。为一些更适合于随时随地通过MP3等便携式播放器播放的视听文件提供下载的机会。同时,该栏目也为教师教学任务和练习以及教学辅助资料等提供了机会。

4.测试中心

该部分由在线测试系统和测试题库组成,题库包括各种外语考试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该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检测自己学习成果、巩固学习成绩的机会。

三、结语

语言学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强调学习者务必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良好状态。精读课作为基础课不能只强调读写,还要同时在打基础阶段做好听说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使学习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这样也可以改善精读课一贯沉闷过于严谨的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将精读课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张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1).

[2]李淑艳.大学英语精读课文教学策略[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