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分流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言文学分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语言文学分流

篇1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出台,各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视,促使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要。近期,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走向:1.个案化和本土化的研究走向日益明显,即对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往往会以某一具体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宏观理论阐释向微观个案转移,并且针对高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论述。廖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以武夷学院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2]这种立足本校的个案研究,在其他研究者中同样存在,比如姚锦莲的《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以广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台湾大学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等。2.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同类平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其他教育的特点反观汉语言文学教育,发挥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牵引效应。孟广伟在《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中认为:“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3]同类文章还有乐中保《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重构》、冉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孟伟军《关于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联性思考》等。3.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课程建设符合市场需要。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4]意识到同类问题,以“应用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文章还有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这所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同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建国就设立的传统专业,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来说,2013年9月才迎来这个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迎来两个年级的在校生,对这个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面对这一新建专业,本学院的任课教师既没有直接的、一手的经验可以借鉴,也不能对其他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经验照搬照抄,所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存在各种问题;同时囿于专业人数少、年级少、学科底子薄等现状,学院又无法将纵深层面的教学改革全面铺展并进行下去。所以,对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本专业已有年级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更好地推进本专业后续年级专业教育的开展,而且还可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类性质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从学院实际出发,明确课程结构调整目标

为了实现《决定》提出的教育目标,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势在必行。这种课程衔接需要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科课程的合理设置,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始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本科层次的地方青年政治院校,同时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2013年新建的专业,和这所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完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基于各种现实问题的挑战,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势必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侧重的调整,而这一调整要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将来就业方向对接,培养学生能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找准自我定位,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发挥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积累的教学经验都具有实际指导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后续建设,也能提升本学院的整体教研水平。3.要建立健全一套具有特色、相对完善成熟、实效性强的课程体系,及时总结将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合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教学道路,为本专业的后续教育提供可参照的范本,从而提升本专业的优势品格。

三、以目标要求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本专业要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各类学校、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分析鉴别能力和语言表达写作的基本能力。围绕这一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构成,以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从三个维度入手:1.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合理分配相应的学时和学分,保证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过程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写作等。除了理论知识课程之外,还包括秘书理论与实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新闻采编写作等实践性课程。学生有22周的实践教学周,对应有22学分,其中毕业实习占有10学分,毕业论文占有6学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大于10周的实习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将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手认知和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带动。2.要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特色,注意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的构成比重,权衡并配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本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所以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汉语言文学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分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类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沿着“办公文秘”和“汉语言文学”两个学科类别,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向分别开设以上两个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具有“模块式”教学分流的特点,既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同时尊重了学生各自兴趣偏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多种“应用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多种理论储备,拓宽了学生就业视野和就职岗位的选择空间。3.在教法上,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最终实现从教师点拨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学习并研究的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新建的本科专业,总共有4个学年,即8个学期,157个学习周。在这四学年中,本专业学生的活动类型分为五类:入学教育和军训、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践教学、毕业教育。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课堂教学占了120个教学周,即120/157的比重,这就是说学生有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形式,这就是势必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条件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制作好PPT的同时,熟练使用视频、音频、图像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等类型的教室资源;另一方面,因为本专业人数较少,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发挥教师引导、点评和点拨的带动作用,将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入式,切实发挥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动性。同时,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良效能,通过广播、网络、电视、录像等方式传播知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现代技术资源将所学知识通过多种媒介形式物化成具体作品,比如新闻稿、广播剧、文化宣传片、模拟授课视频等,从而实现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和事务处理等实际能力。

四、结语

篇2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汉语言文学是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是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的人文动力,是培养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的主要专业。本专业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之具有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能从事文秘、新闻、文化和行政管理,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及其他社会工作,以及从事文学创作等。但是,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必须由过去的那种单一型的中文专才培养,转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兼备的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由过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厚知识、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多途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这种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能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有新意。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必须着力培养这种思维品质。

(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①创造智慧能力,它包括超常力(超越常态的思考力)、进取力(朝气蓬勃的生机力)、想象力(对已有表象加工进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综合力(明晰而简洁的概括力)、选择力(去粗取精的筛选力)、批判力(以辩证的审视剔除糟柏的能力)、敏捷力(深刻、灵活、独创、批判的思维能力);②创造操作能力,它指像陶行知所倡导的“六大解放”能力,包括解放头脑的能力、解放双手的能力、解放眼睛的能力、解放嘴的能力、解放时间的能力、解放空间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

上述目标的内涵相互联系,它们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唯其如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

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应树立四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做导演,学生当演员。三是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创新的毅力、创新的体力。

(2)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样化的模式。一方面,人类自己在智力、生理、情感、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多样化。因此,需要制订综合培养计划,积极构建复合型人才的素质结构。我们的综合培养计划包括:①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形成某种职业定向以及用较短的时间胜任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的保证。②人文、社会课程。高等教育目标应当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需求出发,专业课程主要教会学生做事,而人文、社会课程主要教会学生做人。③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社会科学方法的掌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④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类课程。学生要及时地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工具。⑤职业性课程。这类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先进性。⑥实践课程。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实践课程更应受到重视。以上各部分内容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课内外分工协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拓宽专业口径。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专业设置过窄,过于强调专业技术,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能力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的界限。我们以汉语言文学为主干,以文秘、新闻为分支,采用大三分流的办学模式,前两年打好汉语言文学基础,第三年分出文秘、新闻两个方向,造就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三位一体的多能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

(4)更新教学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压缩教学内容的总量,其目的是在给学生理解、消化和思考知识的余地的同时,让学生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知识;要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科方法论的教育,增加

哲学和美学教育内容。因此,教学内容为满足这一要求,应体现出时代性、开放性与全面性的特点。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主要是做好四个转变: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活动达到激趣、求异、探法、迁移的效果。激趣,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探法,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成为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迁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

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明显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在改革传统的授课形式上,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授课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二是在提高教学效益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明显地感受到知识面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三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气氛显得既紧张又活跃,学生眼界得以有效开拓、注意力高度集中和手脑并用,这将有助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6)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和实践环节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指导教师要从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7)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他能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气氛的学习环境,既要考虑整体特点和团体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目标;他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有用的材料,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区分真理和谬误;他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将增进其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收获。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这就要求他要充分把握心理和思维特点及规律,掌握好让学生自己思维与教师启发之间的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新活动的快乐。教师要切忌在学生面前充当知识权威,让自己全盘主宰整个课堂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促使教师积极投身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当前情况看,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增强教师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紧迫感,二是引导教师打破创新教育的神秘感,三是培养教师驾驭创新教育的能力。开展创新教育,要求高、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思维活跃,观念新鲜,才艺多样,随机应变。

(8)加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应体现宽松、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的特点。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建立更加完善的选课制、选师制、主辅修制,实行弹性学制,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学习的自和主动权。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扩展学术视野。

篇3

关键字:江西省 产业结构 高等学校 专业设置

一、江西省产业结构现状特别是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1.产业结构的总体问题严重,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目比较多,而且波动不明显,比例在46%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也就是说,江西省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结构并没有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

2.内部结构也不合理,第一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比重过大,而加工业水平偏低;第二产业结构偏重,以传统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大,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缓慢;第三产业结构偏窄,对其他产业影响较大。

3.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传统文化、体制、制度、资金、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之间互补作用不明显。现有高等教育结构培养的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水平,影响了我省产业结构的布局和经济的创新能力。

(1)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高等院校应该重视社会需求,并且能够依据社会的需求而设置专业。但是当前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及其变化不协调,按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不少学校新专业的设置主要以当前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为依据,这只能反映现行产业结构条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不能完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动趋势,基本上属于经验性操作,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现象。

(2)专业布局不合理, 专业的重复率偏高。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形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面。长此以往专业趋同现象日益严重,高校之间展开生源大战,不仅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而且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学校办学失去特色,办学质量下降。

(3)缺少充分的条件和科学论证。一些高校认为学校发展就是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多上专业,多招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条件下匆匆开设新专业。而新上专业大多数都是一些投入不大,属于短线热门专业,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面狭窄。比如英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教育类专业等,就是如此。新上专业在师资、设备、场地、用房等方面严重投入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得不到提高。许多高等学校都存在着与社会人才需求滞后的现象,适应性不强,特色不够明显。

(4)学科专业覆盖面不够广。以江西省35所高等院校为例,在教育部249种本科专业目录中,仍有80种专业空白。一些急需的新型学科、边缘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发展很缓慢。许多高等学校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同时,设置新兴学科专业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近几年投入较大的应用型、工程类学科专业布点较少。原因是学校在资金上严重短缺,高等学校资金的来源除了部分政府扶持和学校自身办学的收入外,大部分资金要靠贷款,高额的利息成了高校的严重负担。因此,学校不增设投入较大的学科专业建设,因为回报小、见效慢。这种现象造成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一种不良现象。

二、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的过程,除了应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基础农业优势;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以外,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非常重要。

1.以超前思维进行专业设置

经济发展是变化的,高校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又要考虑长远需求,即要有短期、中期甚至长期的安排。应该把本科专业设置计划和国民经济的长、短期计划统一起来,按照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规律,调整长、短线专业比例。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培养的是知识型的人才,而知识本身就对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前瞻性原则,否则就有可能重温历史的教训。

2.发挥专业设置的自和主动权,增强办学自由度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审批权限,曾在长时间内集中在教育部,也曾几度下放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或由高等学校自行决定。实践证明,在当前情况下,过于集中,不利于发挥部门、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也难以做到科学合理;而过于分散,又将造成宏观上失控,干扰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只有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的体制是比较适宜的。不过一定要明确本科专业设置审批权限的分工,严格规定本科专业设置审批的标准,完善本科专业设置审批程序,逐步增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以发挥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权力下放一些,效果就好一些。

3.灵活增设新专业,调整专业整体布局

新增专业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必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研究、人才需求预测和可行性的充分论证。如国家和地区专业布点情况,毕业生就业信息及就业情况、人才市场紧缺的专业等。充分掌握调查研究才能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遵循学科专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正确处理适应需求变化多样性和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关系。对新设专业进行定期检查,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宏观调控方式指导各高校专业建设与学校定位紧密结合,推动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

4.内练基本功、强化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设置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专业设置应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才市场新需要。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建设,发挥学校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锻造品牌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专业交叉整合,培育新专业,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专业。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应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使专业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形成众多范围小、容易调整的专业方向,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又能灵活应对。

诚然,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有制度、教育等一系列方面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们要认识到高校专业设置和经济发展是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并且整个经济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我们也不能只追求产业结构调整而不顾及其它,我们的目的是要江西省经济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