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德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过去惯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不灵了。班主任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思路。现在初中学生知识面广,肯于思索,班主任的思想工作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对付的奇谈怪论,但如能因势利导,把道理讲“透”,绝大多数同学是能服其理、认其道的。例如,有个同学课间在教室打着打火机玩。教师去劝阻:“你怎么在教室里打着打火机呢?”得到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回答:“我在课间玩玩打火机,又不违背什么规定。”听了他的话,如果忍不住地训斥他,拿不出有说服力的道理来,恐怕他是不会服的,在座的其他同学还会感到老师无理。教师控制了情绪,经过冷静认真思考后,在班上作了如下分析:“同学们知道,一把切菜刀在厨房里用,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无缘无故地拿着它走进教室,你们会是什么感觉?再如唱歌跳舞是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你在自习课哼歌,这又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同样,与抽烟相联系的打火机,如不是用于别的,你拿进教室来玩,这又说明了什么。你们已在哲学中讲过一个道理,同一事物联系着不同的条件,就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这位同学听后,终于自觉地收起了打火机。 面对学生不健康心理,要有配套的矫正措施。由于初中生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的娇惯、社会的影响,造成许多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为我考虑多,为他人考虑少;追求所谓个人性格自由,不愿受约束;虚荣心强,性格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等。要矫正这些不健康心理,不是一朝一夕,靠谈一次心,开一个班会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有配套措施,综合矫正。如现在有许多同学在家里跟父母唱反调;在学校跟教师唱反调,存在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严重干扰和影响思想工作。教师可利用一次班会课作专题讲座,从理论和事例的结合上,分析其根源,找出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帮助同学认识其危害性。同时,提醒学生在和师长讨论问题时注意两点:自己的意见能否被师长采纳,主要在于理由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合理。这样不仅可以矫正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有利于加强班集体建设。
1.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队伍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中学学生年龄小,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的性格、品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心理素质、工作能力,是保证德育向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德育管理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伍,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建立全员化德育管理制度全员育人制度就是明确全校教职工的德育工作职责,让教职工主动参与学生德育管理。同时,制订教职工参与全员育人的考核制度,对全校德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范畴,以此形成管理全员化的良好氛围。
3.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制度学生的思想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德育资源育人。为此,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校通”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定期和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可和法院等执法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德育基地。
4.建立人性化的德育管理制度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用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怀备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公正无私、勤恳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形成班级和年级的凝聚力、向心力;用大度、宽容、慈爱的胸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总之,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因素和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断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和要求。
二、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1.建立规范的管理激励机制。首先,制定常规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学生课堂常规》等,并按照标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做到一以贯之;贯彻常规从小事抓起的思想,控制好学生的到校、课上、课下、放学、课间活动等日常情况下的言行举止,注意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管理精细化。从严要求,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篇2
论文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以权谋私、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篇3
关键词 德育 量化管理 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量化管理(quantitative management),又称管理的数量统计法,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性能,应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以求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做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控制,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量化管理源起于美国,改革开放后被引入中国。德育量化管理即是将量化管理与德育管理相结合,使德育像智育、体育一样有明确的内容、要求、计划、方法、考核方式,成为可操作的课程,实行量化考核,并建立德育量化管理系统,使德育管理可以更直观、更清晰。
1 德育量化管理的可行性
(1)将德育作为课程,分科实施。德育是教育者按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德育不应是笼统的概念,不可随意实施或由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所代替,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将德育课、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作为课程实施,分科进行考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通过量化描述学生的日常行为来考核学生品德。学生的品德要通过其日常行为来表现,目前,许多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考核与评分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将德育考核成绩计入期末考核,与奖学金评定、入党等学生关心的问题挂勾,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也更加公平合理。
(3)德育量化管理中数据问题的解决。实行德育量化管理的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大量、繁杂的检查、统计工作如何完成,事实上,实行量化管理后,德育评定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量化管理的过程可以由学生干部进行,将德育评价过程纳入学生干部的日常工作中。而分数的统计完全可由计算机完成,事实上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2 德育量化管理的实施
第一步,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各校情况不同,学校应建立适合本校情况的考核指标体系。这个体系要从简明、稳定、可行的原则出发,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操作并有意义。
(1)根据年龄和年级特点建立考核指标。大学生看似年龄相差不大,实际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考核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以大一学生为例,新生入学,独立生活能力、班级凝聚力是学校应关注的重点,因此个人卫生、宿舍卫生、班级人际关系、集体活动参与情况等应作为德育考核的重点内容,应包含在考核指标体系内。(2)根据专业特点确定考核内容。虽然是同校同年级的学生,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也应适当调整德育考核的指标问题。以师范专业为例,传统意义上的品德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应更注重考查师范学生传统意义上的品德。
第二步,确定考核方法。各校应根据本校特点来确定考核方法。但一般来说考核分为这样几个过程:
(1)记录。无论采用何种考核方法,基础数据的记录都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根据本校情况编制好考核指标体系后,制作成统一表格,由学生干部进行日常检查。(2)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干部的记录情况给各考核项目评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3)公布。阶段性评价后应将结果公布,将得分高的同学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进而督促其他学生进步,但应注意不要伤害到排名靠后的同学的积极性。
第三步,将德育考核与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学校进行德育考核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学校应将德育考核与其他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1)学校可将德育考核成绩与奖学金和各种荣誉评选结合起来。对许多学生来说,奖学金的取得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补助,更是一种荣誉,以往的奖学金评选多依照学习成绩,因此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不愿“浪费时间”去参加学生活动或帮助其他同学。若将奖学金的评选与学习成绩和德育考核成绩挂钩,学生必然积极参与德育考核。(2)将德育考核成绩与学生入党相结合。新时代的党员不仅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品德,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和谐有效方法,因此德育考核成绩对评选党员来说至关重要。
3 适当的德育量化管理的优点
(1)适当的德育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德育量化管理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也是对班级的评价,全班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自然会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2)适当的德育量化管理为普通学生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德育成绩的加入,使普通同学也可以通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奖学金或其他荣誉提供了一个可能性。(3)适当的德育量化管理使得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品德修养。适当的德育量化管理督促学生做有利于其品德发展的事,进而形成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助他人,这也是德育量化管理最重要的目标。
4 德育量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负面影响
(1)评价项目过多,不利于突出重点。有些学校认为,考核项目越多,越细,越利于学生德育管理,因此德育考核评价体系系制定得很复杂,很细致。但因面面俱到,反倒抓不到重点,进而演变成“什么都不重要”。(2)只看分数,不看实际。学校关注德育考核分数,导致学生只为得分数而得分数,产生了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功利主义思想”, 学生把“分数”看得比责任重要,这对学生起不到教育帮助的作用,即失去了德育量化管理的意义。(3)量化管理只为方便管理。德育量化管理虽然需要统计复杂的数据,但却是将检查记录的工作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干部,实际上是减轻了工作,方便管理学生。但学生干部“依项给分”,考核体系里明确指出的加分项就有分加,没有明确提出的看到了也不给加分,这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有悖于德育量化考核的初衷。
5 提高德育量化管理有效性的手段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应得到尊重、理解、关心、帮助。(2)倡导“内化式”的德育管理模式。学校进行德育量化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品德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因此要使学生将规定的行为内化,使这些行为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一部分,而不是单单为了得分而做。(3)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单纯地以量来评价学生的行为不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行为状况和性质。只有将其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将对学生的评价从静态评价转变为动态评价,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行为。
德育量化管理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有效性是不容否认的,但其所产生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只有正确、适当地使用量化管理的方法,才能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凤鸣,曹国栋,孙向阳等.大学生德育量化管理的研究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5:10-14.
[2] 刘彦.走出德育量化管理的误区[J].中国德育,2009.8:17-19.
篇4
──华容县职业中专学生德育管理初探
华容县职业中专 胡建军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针对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全体中职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常规管理、封闭式管理、单一管理、全员管理、自主管理
赫尔巴特曾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僵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教学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自治能力。为此我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不仅加强常规管理而且重视常能训练;不仅实施全员管理而且倡导自我管理。
一、常规管理的完善──封闭式管理
鉴于社会不良气息不断涌入校园,不断侵蚀学校这片净土,甚至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历年来我们在抓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就实施了封闭式管理。目的就是减少校内学生和社会上有恶习的人员往来,以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由于措施得力、管理有序、从严把关,即注重管又注重了放。管的时候依规而管,放的时候依理而放。采取管放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特别是在放的方面,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操作办法是:其一,凡是学生休息时间一律开放学校阅览室、电子图书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娱乐场所。其二,组织专职教师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相继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英语、电脑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为学生发挥特长,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其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竞赛。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元旦汇演、歌咏比赛等。这既巩固了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又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总之,实施封闭式管理多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杜绝了社会闲杂人员进校闹事、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学校的一片宁静。第二,减少了校内学生与社会不良气息的沾染,学生思想素质明显提高。第三,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
二、单一管理的升华──全员管理
所谓全员管理就是要求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共同管理学生,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管理。这不仅解决了学校仅靠几名德育处干部做广大学生工作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教书育人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克服了学生工作薄弱的困难。其具体方法是将学生管理工作分解到各处室,提出了“一种管理模式、三种管理制度”。一种管理模式即“三堂一室”管理模式。凡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由任课教师和教务处负责管理;食堂、澡堂发生的事由后勤处负责管理。寝室及其它场合发生的事直接由德育处负责管理。同时,各部门既分工又协作,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这样做主要考虑任课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和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最了解,也最易发现问题,要求任课教师不但抓教学还主动参与管理,强化了既教书又育人的观念,把思想工作渗透到各课程教学中,较好的解决了“教”与“导”的结合。而食堂和澡堂又是学生与后勤人员接触最频繁的场所。所以,后勤人员最了解学生对生活上的需求。他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迅速。同时,我们也教育学生服从后勤人员管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三种管理制度即行政人员全天候值班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和学生流失与全体任课老师及招生老师工资挂钩制度。以前学生管理有“真空”。如中午休息时间、晚自习前后时间和放假时间,而这些时候又是最易出问题的时间区段。自启动全员管理机制后,全体行政人员轮流值班,对学生的休闲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对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监督。这就有效地解决了“真空”管理的难题。家长联系制度就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定期与家长通过短信平台或电话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学生。这种联系制度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学生成长情况、个性特点及家庭背景。有助于班主任有的放矢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在学生管理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流失与老师工资挂勾制度也就是指控流工作与老师结构工资联系,把学生的去留、好坏与老师的切身利益捆在一起。通过全员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通过全员管理,增强了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由于全体教职员工都为管理出力,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三、管理角色的转变──自主管理
篇5
一、平行管理,各尽其能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同样,一个班不可能凭班主任一己之力就把班级管理得有模有样,更多的是学生自觉地维护班级的秩序。那么班级这时候就需有除班主任之外的自己的领导班子,来管理班级事务。笔者认为选取班干部是一个班级能否健康良好运转的关键所在,不可小觑。首先在开学初竞选,并准备演说词,内容包含竞选者个人的介绍、人生理想,以及对班级发展的见解。第二,必须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赞同,并有同学监督投票,保证竞选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第三,职位的分配要适合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第四,定期对班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培训,做思想汇报,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班会时间由各个班干部,就自己的职务对班里这一周发生的事情,进行小结与反思,以便更好的掌控班级的正常运转。第五,设立一个流动职务,每周由班里学生监督班干部,然后在班会时对班干部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提出来,引起注意使其改正,让学生切实感到班干部就是小“班主任”,要自治而不是被动的由班主任管理。
二、潜移默化,德育为先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90后被人们冠以自私、非主流、心浮气躁的一代。那么教师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非常关键。人的性格习惯决定着人的命运方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况且人都有惰性,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要战胜人性中的弱点,剔除这些个性中不好的,保留发扬其中的精华部分,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首先自己要有高水准的修养,更要有独立的思想,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每一天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导学生做学问之前先会做人,用道德准则的力量约束学生;教导学生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要一味的追求个性而做出有失学生身份的事,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痛快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要为了自己舒适不顾他人的感受;教导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中出现的种种挫折,沉着冷静地分析处理突发事件,客观地判断事物的好坏得失,正确地待人接物。例如,在下午上课前十五分钟,这是一个比较浮躁的时间段,由于学生刚午休完来上课,思维情绪还一时不能回到课堂,这段时间就定为练字时间,且每天有专人收取,并有专人批阅,一大周进行一次总结。通过强制性的锻炼,短短的十五分钟,日复一日,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又扎实了学生的书写功底,也有助于平复学生在这段时间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课。
三、师生共舞,成就学生
素质教育下,教师必须认清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笔者却认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学生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看待师生之间的位置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班会。每次班会应由学生自己组织,班主任只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做自己学习生活的主人。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及时纠正或者表扬学生,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还应对每个学生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不要给学生贴上标签,要看到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行动告诉同学,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集体,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应对,班主任不可能事必躬亲,这就需要学生自行处理,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然后你就会发现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一个欣慰。有时候会超出你的意料,令你难以置信,因为他们人人都在努力,在各自的位置上,为这个班级发光发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如何能不快乐的学习!给学生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
篇6
今天,用回顾的方式和教育同行们一起切磋教育教学经验,或许文中能有一点点值得年轻朋友们借鉴的东西,或许能为未来的创新者探索学校管理方法给予启迪。
一、兴北中学德育量化管理方法的产生
概括的讲,教育量化管理方法的诞生,是兴北中学的生存需要与特殊中考招生政策相结合的产物。
1982年刚刚诞生的兴北中学面临许多办学方面的难题:学校处于孙吴县城北郊,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办学设施非常简陋,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不稳定,导致本校的优秀生相继转出,“学困生”和部分失学青少年陆续流入。一段时期以来,兴北中学曾一度被称为全县最大的“少年收容所”。
然而,正是严峻的办学形势激发了学校领导者改革创新的意识,成为新型德育管理模式产生的首要条件。1983年秋,他们大胆提出以班级为单位,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德育评分细则。同时以德育评分细则的条件为准绳,按一定比例将学生的德育评定结果,记入学生升级或升学(预选)的综合成绩。这便出现了德育量化管理的雏形。后来历经多次的实践检验及完善,兴北中学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便孕育而生。
二、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和国家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学校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教育评价手段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一直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提倡探索研究德育量化管理方法,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
二是实现学校有效管理的需要。学校实现有效管理的标志,应该是看学校是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序而又和谐的环境。当时影响学校有效管理的基本矛盾,是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与学生活跃的思想基础以及多方位的表现欲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为了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确保学生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严格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作为一个活动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又是经常发生的。那么,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违纪行为,是当时摆在教师和学校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德育量化管理则是以启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为主,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巧妙地实现了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的有机统一。
三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有利于提高养成教育的效果。把学校的德育寓于学校管理之中,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既有鲜明的导向性,又有内在的吸引力。学生在常态化的管理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久而久之便有利于优良品质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是德育评分细则的常设内容,一方面为教师正常授课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可能。再次,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德育量化管理为了确保学生个性专长的充分发展,把创新发明的条款作为一项硬性规定,这样学生在完成指标的同时既展示了才华,又张扬了个性。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是专门教育的主战场,同时也是社会的基本缩影。在实行德育量化管理的条件下,学生接受德育的过程又是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例如德育评分细则的制定、实施、监督及评定,都是在学生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体现了主人翁地位,又学到了正确行使民利的本领;在与师生的交往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了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量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量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实施量化管理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相适应的政策环境,即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把德育成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二是学校教师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篇7
【关键词】德育;教育;管理;提高
Enhanc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A Wangyuzhen
【Abstract】Enhanc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strengthens raises the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is I studies the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method in the Nyingchi elementary school long lasting work. The mor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ork met the contradiction which frequently did not want to adapt with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s change, this article example has lifted the reality which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could not but face, enhanced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s refers to according to certain social or social class's request, organized, had the goal, to have the plan to receive the pedagogue to exert system's influence, caused certain social or social class's thought viewpoint, the political criterion and the moral rule transforms to receive the pedagogue individual the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pedagogical activity. Speaking of the school, the moral education is raises student's thought that political and the moral character pedagogical activi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is trains the student to form anything in the brains is to, anything is wrong, anything is friendly, anything is wicked, anything is US, anything is the clown, anything is, anything is the vacation really, anything should make, anything not to make and so on all sorts of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us lets student's consciousness control own words and deeds activity correctly, achieves the good education effect gradually.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Enhances
1 德育活动的内容要体现计划性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计划,是指导督促开展好德育活动、有效增强学生意识、提高德育效果的前提条件。例如:我校每年的德育计划都把三月份定为植树绿化美化活动月,四月份定为普法教育活动月,五月份定为劳动教育活动月,九月份定为文明、礼貌、尊师重教活动月,十月份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十二月份定为安全教育活动月等。每年都根据计划,按不同月份公布活动内容及要求,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2 活动内容要体现主题性
例如:中学生入团以“争做青年标兵、做时代楷模”为主题,清明节组织全校师生去扫墓以“缅怀先烈、立志报国”为主题,参观科技示范园以“相信科学、走进科学”为主题。活动中,主题鲜明突出,贴切现实生活,就会增强学生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
3 德育活动程序要体现完整性
在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中,德育程序往往会被忽视,失去其完整性,使好的德育内容不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新队员在庄严的出队旗、敬队礼、唱队歌的入队仪式上佩戴起红领巾,在队旗下进行宣誓、呼号。在这样的气氛中入队,会使人产生自豪、奋进的情感;组织初中全体师生到烈士墓前扫墓,出发前做主题性讲话,出发后举着团旗、举着“缅怀先烈、立志报国”的标语,胸前佩戴着自制的小白花,到墓地后学习先烈事迹,聆听学生代表发言,为烈士填坟上土、敬献小白花,回校后写出心得体会。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4 活动效果要体现延伸性
一堂法制报告课结束了,发人深省;一次科学参观活动结束了,令人记忆犹新;一次庄严的入团仪式结束了,令人振奋不已。这些活动都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但是,如果活动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及时写出发自内心的观后感、听后感、读后感、活动心得体会等,再把优秀的文章、感人的体会播出去,出到板报里,发表在校报中,这样的延伸活动更能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更能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行动。
5 德育活动的形式要体现创新性
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性德育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活动意识,提高活动的效果。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可以到阅览室集体看科普书籍,可以参观科技示范基地,可以开展科技创新小制作,可以用演讲形式进行科普宣传等。
6 德育活动要体现评价的系统性、长期性
系统、长期地对班级、学生参加德育活动情况做有效评价,会增强学生活动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例如: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班级活动、班级管理进行考核评比,制定“学生个人道德品质评价”细则,对学生一年或整个初中阶段的品德都进行长期、系统的评价,会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德育活动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活动的效果。
7 青少年独特的敏感心理使他们渴望被尊重与认可,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放平心中的秤,把爱洒向班级的各个角落,公平、公正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公正、公平的处事原则,让学生享受到自由平等的权利,并将这种积极的处事原则实现爱的传递,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所以,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个人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对学生群体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楷模,才能塑造优秀的人格。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内容的计划性、活动内容的主题性、活动程序的完整性、活动效果的延伸性、活动形式的创新性、活动评价的系统性长期性,就会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就从根源上提高了德育效果。为此,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德育工作者,特提出如下意见:要求班主任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实践 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4-04
[作者简介]李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400700)、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贵州贵阳550001)
高校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德育目标内化外形的重要桥梁,又是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检验工具。当前高校德育已经逐渐从重认知轻体验向重视道德实践方面转变,但德育实践的成效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德育理念滞后、教师角色固定化、德育实践形式僵化、内容单一等是一直为学界诟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因此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德育实践的主体性发挥应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90后逐渐走进大学,他们的角色也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维权意识和主体地位在不断提高。为此,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德育工作较高预期、过多投入与实际收益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德育实践,思考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德育价值功能通过何种载体及途径有效实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选择
(一)德育实践载体的特征
德育实践载体是指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学生)施加德育影响,需要使用具备承载德育内容、传递德育思想、实现德育目标等功能的一种形式或手段。一般而言,语言、文化、网络、活动等均可能成为德育载体选择,但并非都能作为德育实践载体。当前学界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讨论载体的,对其内涵界定多数主张中介论或要素论。从德育实践的本质出发,德育实践载体内涵应界定为一种活动形式,因为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应该是基于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能实现德育目标这个问题思考之上。合理的德育实践载体应具有以下特征:活动性(需要通过活动体现)、可操作性(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运行)、可塑造性(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内化,要能体现学生道德发展的功能)、目的性(始终是为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可控性(作为载体是选择的结果,应在有效控制之下)、能动性(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些学者针对德育实践提出了以课堂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网络为载体等多种观点。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是德育实践载体选择的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推进思路,这进一步要求高校应充分开发整合德育资源,科学构建学生德育实践和评价机制。在以往研究中,对德育实践载体的功能并未有专门的区分,大多认同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载体一样,均具备教育、导引等功能。但德育实践要符合活动性、可操作性、可塑造性、目的性、可控性、能动性等特征,其核心问题是载体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决定了德育实践的载体功能主要体现为激励和约束(也就是对符合德育目标的行为进行激励,不符合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认同德育实践的评价性价值的话,德育实践还具备检验功能,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对其主体性的充分肯定,因为德育既要生活化、也要个性化,离开主体性发挥就难以实现德育实践的感召力、渗透力、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提出,“教育虽然存在一种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是其主题却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高校学生德育实践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核心是发展的自由性和道德选择的自主性。而要保证主体性发挥的实效,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高校学生学业繁忙,学习和实践经常面临权衡取舍,这是德育实践高效运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载体
人是道德的主体,参与学校管理是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有利于德育效果的主体性发挥。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德育实践的最佳载体是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而且这也是基于学生学业负担繁重和为了切实维护学生的学习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因素的考虑。不过,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思想的基石是民主参与理论,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力求建立一个使各方利益主体在一个协商氛围下充分表达自己意志的平衡机制,不能忽略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参与管理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分享一部分学校管理权利,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和活动当中,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然而,这是一个相当复杂问题,西方高校学生参与事务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社团机构这两种组织结构来实现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大学生参与管理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专门针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大学生参与宿舍管理、食堂和园区管理、教师评教等。伴随90后的入学和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大学生参与管理也在逐渐增添一些以前没有讨论过的问题。不过,高校管理事务繁杂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受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对学生个体的价值特别是德育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并且许多高校存在多元主体利益结构,在大学治理中,多元价值观取向和意见分歧是现代大学治理不能良好运行或产生一系列结构性冲突的根本症结所在。因而高校更多倾向于采取其他方式和手段解决高校管理中的问题,消极对待甚至阻碍大学生参与管理这一工作的推进和开展。关注大学生参与管理必须矫正这一价值认识误区,重视其对个体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成为德育实践的有效载体,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推动德育价值的实现。就德育价值主体和德育价值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德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是社会对德的需要和追求通过德育主体功能属性的发挥在德育对象身上变成现实的过程。同时,当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道德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进行范式转换,即由强调群体利益的客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转向注重个人生命的主体性思想和个体性思想。但目前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仍停留在关注在社会价值和管理的公平效益上,很少从学生个体成长特别是德育价值上去讨论。站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终极性价值极为重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价值的内涵更多集中于学校教育的标准理念上,存在教育内容理想化、方法选择机械单一、德育效果评价偏量化等问题。从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工具性价值而言,一般认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可以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根据海德伍的观点,“民主只适合于解决与共同体有明确关系的事情,而在其他情况下,民主的涉入则无异于对自由的侵犯”。所以民主治校一般主张学生应该参与制定安排其学习和生活的重大决策活动,这样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有必要的限度。此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但从终极性价值而言,大学生参与管理应该是对其自身成长提供保障和帮助,德育价值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有学者提出,“德育价值最终表现为社会、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德育价值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这为搭建德育实践载体、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最终使德育回归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现实扬弃基础上的自觉的价值追求提供了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首要价值是德育价值,首要实现的目标也应该是德育目标,可以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大学生参与管理中虽然存在一些效率低下、增加管理成本等问题,但在价值位阶排列下均应低于其能实现的德育价值。
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德育实践载体价值
十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给我们德育实践指明了方向。但是大学生参与管理作为载体对德育实践有何价值还需进一步厘清,它事关这个载体能否有效地运转。对此,我们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作为德育实践载体的价值问题。
一方面,在道德认知和意志上,能对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给予正确引导,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党的十报告在阐述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问题时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听取大学生意见、保障大学生权利的重要途径。同时,公民意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权利意识的培养,这是树立学生公平法制、民主自由思想理念的重要途径。现代法律理念强调的权利本位意味着人人平等,因此权利意识也是现代民主的精要所在。从已有文献上看,对权利意识的分析,多数学者都从大学生作为权利主体的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三个层面进行。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存在着分歧,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希望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年轻一代,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他们的权利意识通过更为合理、妥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最终得以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高效直接的途径,促使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各项正当权利。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既有一般青年人的感性、冲动、叛逆的共性,又有知识青年独立性强、思维活跃和法律意识高的特点。这一方面是接受高等教育和学术培养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不因势利导,也容易成为高校最具破坏性和危险性的潜在因素”。但是大学生毕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时期,受实践经验制约和知识所限,以及人固有的有限理性,他们对自身权利意识存在偏颇之处,往往会片面地夸大自身拥有的权利,一味抱怨学校存在的问题,不能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因此,恰当地处理学生权利意识的不当倾向、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是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当前高校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多挑战。特别是在德育认知层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如何维权才是正确的,仅靠照本宣科的书本传授是不行的。事实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后,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参与管理实践增进其对学校工作的复杂、繁琐和困难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生参与管理可以明确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特点和引导策略,通过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励大学生不断向上,自由、全面地发展。
另一方面,在道德情感和行为上,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方式。“传统德育模式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灌输德育、空洞德育,而体验式德育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在学校管理中,学生主体自由、平等且实质的参与,意味着参与的自愿性、机会的平等性及信息的充分对称性。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强调其实质性,则意味着决策从参与程序中生成,学生参与能对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一德育实践平台的搭建,最直接的影响是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权益,从深层次上说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大学生参与管理对其个体的道德价值是明显的,通过实践参与对于学生个体责任感确立、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当前德育实效性困境的解决。“我们的德育很多时候无视教育对象的个体性,流于形式,缺少体验,而实际上体验在道德教育中具有中介作用,个体通过体验可以获得人生经验,感悟生命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主体实践角度分析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德育功能,这在价值澄清理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价值澄清论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上。其合理性在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生活化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科学化水平。但是鉴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局限性,在大学生参与管理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承担起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当前德育范式转化之一,就是从道德知识再现向实践的转变。而在其中,“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是在道德情境中进行的,所以教师要设置多样化的道德情境,尽可能为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各种道德情境中探究、体验、交往、实践、反思,开展各种德性自我生成的活动”。通过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是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都应进行范式转变。
三、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德育实践目的的路径思考
第一,将德育实践实效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发生了变化,推动德育改革难度较大。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要求指导下,改革高校传统德育意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站在实践的角度搭建适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德育实践平台,并改善德育引导方式和德育实效性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德育教育模式。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确立,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发生改革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反过来,这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诉求、指导学校德育改革的方向,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篇9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 德育 德育管理
20世纪教育思想的发展中,一个显著且重要的表征是生态意识的引入。伴随着文明的进步,生态觉悟已不仅仅意味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觉醒,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而且在更深层意义上带来了整个人文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的觉醒,引起对人的精神的重新建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思索将生态意识吸纳到教育领域中,将生态思维模式应用于教育研究。受生态学原则的启示,以生态的视角来考察德育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当前德育中存在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德育管理概念的重新审视及改革,可能是德育改革另一路径。
一、学校德育管理及其种种困境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者把德育管理看作是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并把管理学理论视为德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如“学校德育管理是依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的”,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即现代学校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根据现代社会需要,在现代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以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德育管理应把德育过程纳入并以之为核心;德育作为一项教育工作与其它生产领域的活动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德育的一切工作与机制均指向受教育者,因而其管理也指向受教育者且以之为目标归宿。另外,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企业,而生产领域的管理虽也包括了劳动者,但其终极目标始终指向利润,所以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传统观念中.管理的功能是独立的,管理被人们界定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决定了管理只是被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在其中并不多加考虑。然而在学校范围内.管理服务于教育活动的特性,使得管理与教育不但无法分离.而且处处关涉价值与伦理。综上所述,本文目的在于批判在以往学校德育管理概念下的学校德育的弊端.并讨论改进的可能。
当前,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学校德育在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刻板化。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体制上惯常是集权化、统一化的,有各种各样的条款,从多方面限制、控制住学生。恰如鲍曼所说的,手段本倒成了关键,学校环境及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倒是意想中的教育内容本身。学校讨论的最频繁、最详尽的话题就是如何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如何观察。规范、标准齐全且划一,但学生道德基础却有差异.刻板化管理使学生沦为标准模具的翻版.鲜活的生命个体变成了驯顺的躯体。
其二,规训化。在“科学”管理的理念下,制度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规训和惩戒,而缺失了指引.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逐渐淡出.受教育者的行为被规约着但德性并没有培养起来。
其三,封闭化。当前学校德育在管理环境上往往过多地囿于校内.造成了一种封闭的管理体系。而学校德育要发挥管理的效能,需要一个系统工程,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动用各种德育资源,才能完成育人的目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学校既缺乏校外德育途径的参与,又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对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
二、在生态学视角下探析学校德育问题的根源
“现实的教育问题和现象很难用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满意的解释,也很难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来解决。生态学的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分析德育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其本意是“研究住所”的学问,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将其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一门科学。但到20世纪初,生态学还只是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此后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上,才使得生态学迅速发展,成为了多学科背景下进行跨学科综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明确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各有机体之间及各环境组成要素之间处于相互联系中。澳杜姆提出,生态学的视角不满足于对系统各部分及其功能的描述,而是着眼于各系统问的相互作用。如果只埋头于各子系统的内部构造和功能解释,无论向前探索多深、测量多精确,永远不可能理解系统的整体行为。由此可见,生态学强调的是“关系”、“适应”、“互动”,“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体”是生态观念的核心。
(二)学校德育管理困境的生态学诠释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危机,主要原因如下:
1.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受到漠视。生态体系的完整、稳定.是因为所有生物体共同作用,每一个物种都发挥了存在的价值。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它与此相反时,就是错误的。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耐斯也指出.具有一百个物种的生态系统显然要比仅有三个物种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丰富性和稳定性,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德育管理往往强调了规则的严厉,却淡忘了对生命的关注。管理体制的集权化、刻板化,淡漠了管理对象鲜活的主体性,淡漠了生命个体的尊严。
2.德育共同体的关系遭遇破坏。自然界各种物种生生相息、互生互补,构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需要的平衡共生状态。每一种物种都具有独立性,同时又需要别的物种的支持,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不可或缺。当学校德育以扼杀个性差异的模式实施时,就带来了教育生态的恶化,破坏了受教育者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体系,导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制度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3.德育生态系出现断裂。在生态学中,环境被看成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彼此互动并与非生命物质相关联而构成的生命网络。学校德育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也离不开依存的环境。在德育生态系中,其构成因素包括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构成的社会因素,也包括家庭、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等因素。学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封闭的特点,就造成了德育系统的生态断裂,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子系统难以做到环境优化和教育协同,道德教育的系统放大效应无法实现。
三、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变革
将学校德育管理视为目标、决策、计划、制度等没有学生在场的观念,其弊端昭然若揭。德育的本质是为人的而不是人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始终围绕着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单纯以管理为本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德育的要求,传统的德育管理思想应该进行革新,应该重新构筑起符合时代特点的理念。在把握德育的伦理特质的基础上,将德育过程作为德育管理的核心,纳入生态学观念,是今天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第一,借鉴生态学中“适应”的观念,摒弃管理规训化的做法.注重对学生自我生长的引领。管理不是为了束缚、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并赋予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虽然也应有必要的规章制度,但更应该是从积极的、肯定的角度出发,采取鼓励的、倡导的形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适应性.让学生融入德育活动,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推动和引导他们自我成长。
篇10
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下文就以语文教学为基础,浅谈中职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学生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背景以及特色都已经发生了较大地的变化,因此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展开新思路,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下文针对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指出中职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
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的日益凸显。近年来,中职学校是国家教育的重要扶持对象,其教学理念是以就业为主导、以技能为核心等,明确指出让学生掌握就业技能、创业本领、升学希望等教学目标。其次,社会上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企业用人标准更关注职业人的综合素质,企业可以对职业人的专业技术与操作技能进行再培训,而专业岗位群人员的道德素养就应当在学校培养。再次,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变化,由以前的三年制变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2+1”模式。最后,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被忽视,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逐渐下降,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无法满足学校乃至的社会的要求。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重视人文教育,渗透学生管理工作
近几年,中职学校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学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中职学校的应当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及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德育教育,并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利用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进而让学生的配合学校与教学的管理工作。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文学名篇的教学中,给学生灌输人文思想,像《出师表》,教师在教授时,不仅让学生掌握作品中的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总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征,诸葛亮的忠诚、坚定、尽职尽责的精神品质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言传身教,逐渐形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德育奠定基础,更能帮助学生具备较高地综合素养。而且语文教师利用人文精神进行教学,表现出对学生尊重、关心,学生便能从情感角度出发认可和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人文教育,渗透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革新教师理念,加强德育师资建设
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想要完善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务必要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思想建设。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师的德育培训逐渐边缘化,一些中职学校教师得不到德育培训的机会,再加上有的教师对德育培训的理解缺乏深度,导致中职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缺乏专业化特征。中职学校必须要求德育以及语文教师确定专业精神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师可以充当德育教师的角色,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企业的人才要求;另外,语文教师眼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理性化水平。学校从革新教师教学理念入手,加强的德育师资建设,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更好的层面。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社会经历等都存在较大地差异性,学校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学生抗压能力,进而让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三)建设校园文化,提升中职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与校园学风等,是中职学校进行德育工作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些中职学校的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或是个性不足,或者中职学校特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强建设校园特色文化。中职学校的可以让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写一些校园文化标语,既能锻炼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也能渗透校园文化,教师要提醒学生校园文化的标语必须体现中职学校的特色,甚至是可以整合一些企业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突出中职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时代的主旋律。另外,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内容要务必要包含实践性、科学性,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才能积极、健康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中职学校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提升终止办学特色,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促进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中职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言论已汗牛充栋,本文的观点也略有浅显,望能对完善中职学校的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金燕 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 下一篇:高校安全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