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长效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并举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对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作出新的精辟阐释。他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国内外形势,使得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由于中医药自身的一些问题与缺陷,如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中医药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等原因,中医药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处于创新链条的高端,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2]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而高等学校是各国知识、科技、人才聚集的中心,理所应当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任务。[3]

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团学工作者,笔者认为:解决中医药未来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与突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已成为一项学校教学水平的标杆,科研水平的标杆。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构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近60年历史的中医药院校,一直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新思路,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立足中医药院校特色,紧紧围绕中医药的现代前沿研究,取得了一些发展。2005至2008年,学校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2009年,我校五件参赛作品进入全国第十一届大挑决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分120分,居全国高校102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二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2011年,我校入围全国第十二届大挑决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总分260分,居全国高校第24名,全国医药类院校第1名,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晋级为全国挑战杯发起高校。本文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成效,以协同创新的思想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1.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大学生科技创新本身是一个多要素的组合与协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不仅包括大学生的技术创新层面,而且涉及学校的制度创新层面,是一个在学校整体层面体现出来的过程和发展模式,协同创新便是对大学生整体创新过程和规律的概括和表达。

2.适应新的形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强化高校自身各部门的协同创新。

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指导下,学校教务处牵头出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学科竞赛暂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教务处和团委的项目归口,各学科类竞赛项目与实践技能类竞赛项目归口教务处,由教务处协调各学科所在学院团组织开展。“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项目、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归口团委管理。特别是关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学校设立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委员由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团委等主办单位和各学院的有关负责人组成。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校团委。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相关学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制度,学校相继出台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南京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奖励学分暂行规定》《内涵建设相关项目与成果配套与奖励标准》;修订出台了《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学校对参加挑战杯师生的政策、经费、场地等支持。

组委会的成立和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明确了各方责、权及人员、资源、成果等归属,实现了学校层面所有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和制度保障。

同时,共青团组织积极加强与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开展图书馆馆藏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化的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教育平台,为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抓住新机遇,强化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新的时代,大学的边界已经远远超出原有的有形地标,加强与学校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和深度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南京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与各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合作,创建了大学与社会合作办学模式。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实施了附属医院与第一临床医学院医教研融合一体化的工作,大大促进和提高了中医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挑战杯组委会根据新形势的发展,不断向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输送优秀的大一、大二本科生,这些大学生直接参与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全国、江苏省“挑战杯”、学校级竞赛和各级大学生科技立项中,获奖和立项的作品数量不断增加。

4.积极开拓,加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和协同创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康缘药业合作建设“中药制药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泰州“中国医药城”联合组建“中医药研究院”、与济川药业集团联合组建“银杏产业研究院”、与江苏生命科技产业园共同组建“江苏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有效促进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与紧密合作。大学与协同创新体四家企业共建了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与康缘药业合作共建“康缘中药学院”,以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企业的深度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也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关于协同创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些思考。

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我校的蓬勃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在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及教育教学改革产生越来越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更加感觉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绩效越来越取决于大学各部门、各主体、各要素、附属医院、科研机构、合作企业的创新,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协同创新,需要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达成坚实的协同创新思想认识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成果分配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利用各渠道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优势,最终促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中医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2]姜嘉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李元元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8.

[3]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9):2.

[4]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EB/OL].http://en.wikipedia. org/wik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江苏省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研究》(2012SJB880061)。

篇2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9)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9,China)

摘要: “创新券”是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力度不足而采用的一项政府投入政策。其推广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从多方面指出了推广创新券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bstract: "Innovation Voucher" is a government investment policy aiming at the lack of innova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ts promotion can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vouchers to support SME innovation from various aspects.

关键词 : 创新券;中小企业;政府投入政策

Key words: innovation voucher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government investment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06-02

0 引言

“创新券”是泊来品,由荷兰于2004年首创[1],重点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力度不足[2]而采用的一项政府投入政策。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仿效。我国一些省市地区也积极探索、实行“创新券”制度。江苏省宿迁市2012年首次实践创新券后,哈尔滨市香坊区同年启动《香坊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2014年1月下发了《高新区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南京市十三届七次全会(2014年1月)出台的《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讨论稿)》中提出,要建立科技创新券机制;2013年10月,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浙江省长兴县开展了科技创新券的跨区域试点工作;广东省清远市2014年2月了《清远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佛山南海区于2014年7月底了《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北京中关村核心区2015年将“试水”科技创新券[3]。创新券的推广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无论哪种类型的创新券,其资金性质是财政公共投入资金,本质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一种补助机制,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市场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吸纳就业、促进民生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多数处于劣势地位,完全靠市场行为,属于“弱势群体”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的合理的资源配置。创新券的推广有利用配置创新资源。创新券支持的创新需求是由企业主导的。企业根据自己在实际经营发展提出实际创新需求,寻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帮助。

政府依托创新券引导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研发和服务,是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给予了政策支持和帮助,优化科技资金配置方式,但绝不是主导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需求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的基础。政府的职责是一方面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另一方面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科研活动从实际需求出发,消除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创新,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利用创新券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运用市场的激励手段集聚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激发中小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遵循科研规律,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职能,激励科研人员为需求而科研,为企业而服务,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

2 创新券支持政策与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协同创新

从政府角度来看,创新券的作用是要达到“橇动”作用,实现以小部分投入带动更多投入,扩大创新投资力度。因此创新券额度一般不会太大。创新券设立初衷是促进中小企业主动寻求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一旦产学研用协作,就必然进一步刺激产业的创新需求、增加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达到“橇动”投资的效果。与此同时,从目前已实施创新券的经验来看,一般都要求企业对创新券的创新需求购买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这从某种程度上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小企业申请到的创新券额度本身有限,得到支持的力度仅是企业创新需求的一小部分,加上自身资金的限制,其创新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发展必受阻碍。因此,创新券支持政策要与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协同创新。

目前,广东省佛山市企业可以持创新券不仅可以购买已获得区政府批复资格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检测服务、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还可以购买金融服务。另外,南海区目前正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有效整合各部门财政资源,积极组建一支30亿元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金。该基金将建立“4+8”的运作模式。其中4个平台是财政扶持平台、股权投资平台、债权融资平台及OTC市场;而8个内部要素则是政策扶持资金、种子基金(孵化器)、天使基金、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创新券政策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金共同解决企业科技发展需求问题。

3 拓展创新券的使用范围,同时界定创新券的使用范围

拓展使用范围是指,创新券不仅限于企业向科研机构的技术设计、测试等科技服务,覆盖面要广,应在各类创新上予以支持。发达国家的创新券不仅支持设计、产品开发、内部技术转移,还支持创新管理、商业流程塑造和市场研究等[4]。如爱尔兰创新券支持范围包括:新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创新管理专门训练、新的商业模式策划、新服务交付和客户界面、新服务开发、新研究或生产过程改善、创新或技术审核、试验测试/测量等。德国创新券支持范围包括: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和售后服务方面的开发研究、技术咨询、专业和学术支撑等。英国创新券支持范围包括;概念的证明、田野测试、产品评估和认证、样机设计、产品设计、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投向市场的可行性研究、经济效率审计等。加拿大创新券支持范围包括:产品样机设计、实验室验证、田野试验、知识产权保护等。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常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支持对创新驱动有益有帮助的科技活动,对我国推行创新券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界定使用范围是指,创新券资助的科技型企业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有一定的针对性。宿迁市推行创新券,对支持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①在宿迁注册的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企业,传统产业中实施改造升级的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②具有健全的财务机构,财务管理规范,无不良诚信记录。国外的许多国家对创新券使用单位也有规定,如比利时、丹麦特别强调申请企业必须满足之前从未获得过公共资助的要求,来突出公共资助的普及性;而奥地利和丹麦则强调申请企业必须是之前从未与知识机构有过任何合作的中小企业,突出赠券促进首次产学合作的作用。[5]只有界定范围,才能发挥创新券的调配作用,否则就会成为众企业争抢的福利。

4 操作评价管理机制科学规范,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

创新券的推行,需要科技、发改等部门联合推进,财政、税务等部门给予综合配套支持和补助措施,以形成政策合力。而企业资格的认定、赠券发放条件的审核,以及高校科研机构服务内容的审核管理等需要形成一套管理机制和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当前,国内外推行的创新券,都需要企业进行资金匹配,企业合作创新的意愿就决定于合作成功的风险。但政府在推行创新券过程一方面支付补助,一方面还承担了风险,因此各环节操作评价管理机制要科学、规范、合理、有序。从创新券的管理运营到流程监督再到绩效考核,既要发挥创新券的作用,突出政策引导价值,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还要避免企业非创新活动钻政策空子、避免科研机构在政策上寻租。

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管”、“办”两条线,负责管理的部门和负责运营的机构要相对独立,这样权利分散,压力也分散,保证了创新券推行的公平公正。另外,诚信是底线,对创新券使用过程中的作假行为要有严格的惩戒措施,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机构可限制其申报其他项目或奖励。

参考文献:

[1]王韧,吴瑶,等.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制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26-28.

[2]郭铁成,郭丽峰.以创新券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N/OL].科技日报,2012-4-2(1).

[3]中国广播网. news.cnr.cn/native/city/201409/t2014092 5_516503382.shtml.2014年9月25日.

篇3

关键词: 高校 高端人才 队伍建设 创新机制

当今世界,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各行各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加强我国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一流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通过创新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完善高端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可以增强人才队伍活力,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和优势学科平台,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和地方作出更大贡献。

一、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各高校也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提供丰厚待遇,吸引高端人才,人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不能妥善解决,就必然会对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一)引进渠道单一,形式简单。

高校高端人才的引进途径,通常只在国内进行,采用学校主页上需求信息、参加国内现场招聘会等做法。这些做法虽然是常规做法,但对于目前人才竞争激烈、需求迫切的阶段,显得渠道单一,效果不理想,应聘者尤其是海外人才不能及时了解信息,或者是片面了解。在高端人才的聘任形式上,也主要是全职聘任,思维不开阔,聘用形式简单不灵活,柔性引进政策缺乏。

(二)重视人才引进,忽视培养。

高校对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性都能达成共识,但引进后对人才的二次培养却往往忽视,认为高端人才具备了较高教学科研水平,无需培养,这种错误观念,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提高。引进的高端人才有自身的明显优势,但肯定也有不足,还有潜在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要使他们来校后真正发挥作用,同校内其他教师一样,仍需要针对不同的人才进行培养,进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更新。

(三)追求引进数量,忽视团队引进。

现在高校引进人才有时会产生攀比现象,追求数量,而不考虑人才来校发挥的作用。尤其引进团队难度大,一次投入更多经费,高校往往大量引进单个人才。对于海内外招聘的单个人才,能力再强也是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只能再寻找合适的人员组建团队,如果学校支持力度不大,组建时间就更长。新组建的团队在凝练科研方向、团结协助等方面需要磨合,等人才真正发挥作用时,到校已经有一至两年时间了,造成了人才极大浪费。

(四)配套服务不到位。

对于引进的高端人才,从外省或海外来校工作,很多政策都不熟悉,在办理落户、小孩入学入托、租房购房、职称评审、项目申请等生活工作方面,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学校配套服务不到位,相关部门人员就不能及时了解人才在学校的工作、生活现状,主动关心他们,协助他们解决问题,导致人才的工作情绪受到一定影响,即使引进来,也可能出现留不住的现象。

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我们应正视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在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人才引进机制。

1.科学规划,分类设岗。

引进高端人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提高引进效益,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依托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制订高端人才年度引进计划和长期引进目标,制作人才引进可行性经费预算,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分类设置各类岗位。我校根据“十二五”规划,结合学校特色,制订人才引进计划,根据岗位需要和引进人才研究领域,以及专长,设置了院长、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校聘教授、普通教师、外聘专家等岗位,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为学校科学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2.全球招聘引进高端人才。

高校在高端人才引进上要敢于创新,拓宽选人用人的思路,在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和鼓励人才引进尤其是海外人才引进的大好形势下,扩大范围,拓宽渠道,通过学校主页、招聘网站、媒体宣传报道、校内外教师推荐、同窗同事引荐、海外人才招聘会、出国招聘等形式,开发制作人才招聘网站,扩大招聘范围,面向全球招贤纳士。我校从2006年开始,四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高端人才,招聘岗位包括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干部,经过遴选,已招聘40多名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海外高端人才有一多半来自于欧洲和美洲,主要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环境部、法国国家数学研究院、日本世界一流电子通信企业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引进的教授和研究员,成效显著,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升。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才,已经成为我校引才的常态机制。

3.柔性引进高端人才。

用人机制是否灵活是关系到高校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是否高效的关键所在,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一种充满活力、灵活快捷的用人机制。对于海内外不能或暂不能全职到校工作的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通过双聘院士、兼职院长、兼职系主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海外导师等短期外聘形式柔性引进高端人才,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国际学术交流,来校作学术报告,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高校科研能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国际优质人才资源共享。同时,柔性引进的方式也可以减少引进经费支出,缓解学校人才经费压力。近几年,我校不断加大柔性引进力度,通过双院长、双导师、双系主任和非全时聘任等形式,柔性引进海外著名专家教授70多人,不仅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跨越式发展,而且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整建制引进优秀团队。

高校目前高端人才引进,无论海外还是国内,都以个人引进为主,到校工作后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需要重新组建团队,政策上需要不断扶持,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科研产出延迟。为此,整建制科研团队引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引进方式,选择领军人才能力强、年龄分布均匀、学科关联密切、学缘结构合理、具有海外背景的成熟稳定科研团队引进,团队可以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科研成果产出效率高、质量高,可以实现学科与队伍的快速跨越式发展。我校经过近五年的人才引进,已有良好的人才储备,近期以引进团队为主,成功引进的团队进校一年后都申请到国家重大项目,主持科研经费千万以上。与此同时,学校对单个高端人才的引进指标严格控制,主要围绕已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同或相近人才,融合形成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引进的最大效益。

(二)人才培养机制。

1.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实行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开放式培养人才,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具有海外学习、科研背景的比例,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分批选派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国际课程的培训,拓宽国际化视野,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大力开展优秀教师的博士后培养,有计划地选拔优秀博士青年教师,赴海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1-2年的博士后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积极鼓励科研骨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培养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先进的科研方向和方法。从2010年截止到目前,通过以上途径,我校选派了100名教师出国研修,今后我校还会继续加大师资国际化培训力度,指标将增至每年选派100名。

2.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设立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和共享各种资源,设立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积极开展与海外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设立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全球招收优秀博士和博士后定向培养,为高校优秀师资做储备。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合作,优质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联合成立研发中心、研究院和实验室,设立高端人才科研培养基地。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相关学科领域的业务部门挂职锻炼,通过业务知识的深入学习,发现和解决业务难题,使科研方向更贴近和符合业务部门需要,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3.依托教学科研团队,构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以承担国家级、省级或学校各类重大重点项目计划为基础,通过高校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构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发挥团队培养效应,通过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言传身教,对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教育理念、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锻炼和培养,使人才随着团队的发展而不断成长。

(三)人才考评激励机制。

1.采取量化和专家面试方法进行录用考评。

运用指标量化办法对拟引进人才进行考评,建立高端人才评价信息系统,根据年龄、知识结构、学历学位、职称、思想品质、身体状况、学科方向、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社会兼职、求职动机等指标,进行系统综合打分,以此为基础初选人才,严把资格关。符合要求的,再组织学科业务水平高的专家组会同人事、科研、教务、纪委、学院等部门进行考查,通过试讲、做报告、面谈等形式,对拟引进人员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教学水平、科研素养、协作意识、思想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估,严把遴选关,择优录用人才。

2.运用全过程目标管理进行聘期考核。

根据引进人才协议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从科研成果、教学任务、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年度考核和届满考核相结合方式,对人才进行全过程目标管理,对其需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考核。每年汇总所有引进人才的工作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全程细化管理。在严格进行考核的前提下,也要以人为本,加强与人才的沟通,学校定期召开人才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进展和工作难点,给予关心和扶持,促进人才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3.制定人才表彰奖励机制。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拉开不同业绩人才之间的收入档次,采取年薪制和安家费相结合的薪酬形式,从制度上支持、保证各类人才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取得合法收入,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建立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机制。制定教学科研奖励政策,鼓励产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要做好表彰宣传和奖励工作,不断激发高端人才的发展潜能。

(四)创新高端人才的政策机制。

1.完善高端人才制度建设。

近几年学校制定完善了《高端人才引进办法》、《非全时教师管理办法》、《人才科研启动费管理办法》、《高端人才培养实施办法》、《海外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公派出国管理规定》等人才相关政策文件,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对制度进行调整修改,既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规范性,又与时俱进,为人才引进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证,确保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辟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人才尤其是海外人才,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与国内校内人员有一定差异,为了便于沟通,使高端人才尽快融入、适应工作生活环境,高校要出台配套举措。成立主要由人事处、学院、科技处、工会、总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外办、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组成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为人才的科研经费、实验条件、户口迁入、过渡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配套工作提供更主动的服务,开辟高效快捷绿色通道,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了防止海外引进人才“水土不服”,我校除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举措,同时,为了打破现有体制障碍,让引进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成立高层次人才联络办公室,重点负责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协调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3.建立高端人才培养培育特区。

高校对高端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避免走入“重引进轻培养”的误区,在学校职称评审、公派出国访问研修、人才启动经费、科研项目申请、人才工程评选推荐等方面,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政策倾斜,给予重点培育。对于引进的单个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领域方向,在海内外选拔人才加入团队,迅速形成合力,在科研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进行扶持,在申报创新团队时给予大力推荐,加快团队建设步伐。通过各种政策,真正提高引进效益,加大培养力度,切实发挥人才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结合学校特色,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引进计划,切实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宙,管清佩,张殿云,孙雪琳.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中国冶金教育,2009,(5):9-11.

[2]周威.浅谈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校研究,2009,(5):14-18.

[3]刘美华,朱宇.普通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管理教育,2008,(3).

篇4

关键词:德国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99-02

德国拥有一整套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科研体系。德国科研和开发主要依靠三大支柱,即企业、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联邦教研部作为国家科研的管理机构,利用制定政策法规以及管理科研经费的手段担负着国家科研和技术进步的宏观调控职能;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存竞争的需要成为高新技术研发的主力军;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则构成了德国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一、德国的科研体制

1.科技管理机构。联邦教研部是主管国家科技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政策,利用政策法规和管理科研经费等手段,对国家科技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同时,还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之间以及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科技政策和科研活动。联邦教研部管理联邦政府约70%的研究与开发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作为向国家非盈利科研机构提供的事业费,一部分作为资助科研项目经费使用。

2.非盈利性研究机构。(1)高校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以及各类专科学校里,都有自己的特色研究,这些高校研究机构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公立研究机构。德国独立科研机构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资助的非营利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为基础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究。如: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赫尔姆霍兹联合会、莱布尼兹学会等。

3.企业研究机构。企业是德国科学研究的最大资助者。德国国内研发支出的2/3来自企业。企业研究机构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原则上由企业自行承担,除非申请到国家科技规划的重点项目。一部分小企业为了降低科研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也成立了联合研究机构。总的来讲,由于行业的性质不同,企业的研发机构数量比例也有所不同,工业技术的研究机构相对较多,而从事技术服务的研究机构相对较少。

总体来讲,德国科研的运行和管理体系是由一个联邦教研部、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这里面包含政策制定、宏观管理和监控、研究规划和协调、政策咨询和研究评估、研究任务承担等,是一个高效协调的完整体系。

二、德国科研财务管理的特点

1.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德国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以德国科隆大学为例,全校只进行校级财务核算,院系不设置财会机构,也不配备财会人员,全校的会计人员全部集中在校财务与研究促进部。学校的全部财务活动都由校财务与研究促进部负责。

2.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德国的科研机构都采取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创新。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科研机构的财务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其非盈利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比较灵活。虽然原则上政府拨款应专款专用,但允许科研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自行掌握和调整。没有用完的预算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由此激励各单位年终时继续经济地花钱。

3.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德国科研单位的财务核算制度是逐步发展形成的,它包括经济计划的制定和结算、复式记账和全成本核算。以于里希研究中心为例,该中心建立经济计划(行政会计)/流动资金账(收入、支出)、财务会计/年度财务报表(产值、消耗)、成本效益账(成本、效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对第三渠道资金来源,为了能反映委托业务的经营效果,引入管理会计中的核算及分析方法,计算其边际收益,为绩效评价提供量化依据。

4.严格的科研经费管理。德国的科研合同是规范项目工作开展和科研经费执行的重要手段。项目依托单位依据合同的约定,对项目实行过程管理,且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负责。为使科研项目实施得到有效评估与监督,德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评估、监督考核体系,来监督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防范不规范的行为。

三、对我国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启示

随着财政制度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我国科研财务管理的模式、制度和预算管理等方面为适应这一系列的变革,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但仍有一些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研规划发展要求,还需要在科研资金投入、宏观管理及决策、预算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德国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和财务管理的特点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德国研究与开发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政府、企业、基金会等。据统计,2003年,德国科研投入57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仅次于日本、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企业投入380亿欧元,占总经费的66%;政府投入181亿欧元,占总经费31.4%;基金会投入2亿欧元,占总经费0.3%;外来资金13亿欧元,占总经费2.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科技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与德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2.完善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和决策机制。德国的政体是联邦制,根据德国的宪法,教育和基础研究首先是州政府的任务。因此,德国的基础研究主要是由州政府来资助和实施的,但是对于那些具有跨地区意义的基础研究中涉及的重大设备和研究计划,联邦和州将共同资助。我国现有的科研机构体系条块分割比较严重,研究领域划分不十分明晰,经费来源也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多部门、多渠道、多头分配有限资源,导致科研项目重复设置,科研经费分散使用。我国应借鉴德国的做法:一是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重点通过规划、制定政策,更好地实现政府管理目标,引导全社会科技活动。有效集成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资源,对重大问题组织联合攻关,提高组织全社会力量推进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形成对重大科技计划、重点科研机构、科技投入及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以及科技法律法规的制度化检查、督促与评估,为科技宏观管理和重大决策提供支持。三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四是要建立起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实现科技计划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三者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3.推进财务制度创新,建立财务管理新机制。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国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面运行。国家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德国的会计法规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目的是为会计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以提供一个适合市场竞争的环境。随着我国财政制度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建立与国家科技体制、财政体制以及相关政策适应的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与财务分析的职能作用。

4.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严格的预算管理是德国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德国预算从编制审定到执行都在严格的约束机制下进行。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费管理新机制。二是真正做到细化预算,进一步增加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制度,建立科学统一的科技计划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五是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绩效考评,并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建立与完善研究所的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反映资源的消耗和企业内部服务关系,为管理层进行调控和决策提供支持,德国的于里希研究中心依据财务章程的规定,分别设立单位成本账户和项目成本账户进行全成本核算,且相互间实现有效的连接与转换,并体现在年度结算报告中。我国科研机构目前采用单一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系统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例如,在进行知识产权转化中,需要准确了解与这一知识产权形成相关的科研项目成本;在评估各研究单元运行状态时,需要准确了解它们的运行成本;为了使研究所稳定健康地发展,还需准确了解与控制研究所整体的运行成本。因此,必须建立按照不同成本对象(研究所运行、单元运行、科研项目运行)核算的成本系统,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

6.建立诚信制度,加强科技人员道德自律。德国是一个诚信度较高的国度,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我国应研究制定科技计划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进一步增强项目参与专家、评审专家的责任意识。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立项、预算、验收等各关键环节中,对各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用状况作为选聘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信用良好的机构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对于信用不良的机构和人员,要加强监督管理,并视情节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对于情节严重的失信行为,经核实后要按规定程序予以公布,以示警戒。

7.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发达国家,德国人普遍文化素质较高。财务人员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能真正理解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编制会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财务在管理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是加强现有科研机构会计人员的资格管理,组织各种专业岗位培训,有效地解决知识和能力不相适应的地方,实现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资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由文凭型向水平型转变,把财会人员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尔畏,邓麦村等.关于研究所管理.科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 机制创新

产学研合作起源于1862年美国颁布的《莫里尔法案》(Morrille Act),此法规定获赠土地的大学有义务从事农业和机械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培养相应的人才。之后又通过《赫奇法案》(Hatch Act)和史密斯-雷佛法案(Smith-Lever Act),都以配套经费的方式,强调大学应配合企业需求,进行相关应用性的研究及实验。自美之后,世界各国相继推出相关产学研合作政策,致力于推动产学研合作。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我国从1985年至今已拥有专利成果300余万项,200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专利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不足20%。中国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量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足1/10。目前在产学研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只愿做论文不愿做转化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对形成的科研成果只愿意做论文,不愿进一步考虑和进行成果的转化工作。因为从事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可以使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发挥其探索精神、满足好奇心,又可以取得科研成果――论文或研究报告,更主要的是这样的研究没有风险。但若将科研成果转化,就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时间长,所需投入大。就自然科学来说,从基础研究到开发中试、从出成果到实现商品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转化中各环节的投入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一般而言,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代价是递增的,需要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大。资金投入的有无与强弱往往是成果转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科研院所基本上没有能力独自实现成果的中试和转化,从而造成了大量“半成品”待字闺中。二是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大,从基础性研究到开发、转化,这中间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台阶都充满了风险,被称为“死亡之谷”,而科研人员本身还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关政策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社会还需营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这也是不少科研人员为什么不愿“往前跨一步”,仅仅满足于、评职称,津津乐道于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2.利益分配问题

在一些产学研合作的案例中企业积极性很高,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但合作的过程却比较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各方对技术价值的认可有较大分歧,预期收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合作初期各方都有积极将成果转化的热情,容易达成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在看得见的利益或风险越来越近时,常常会发生不愉快,使得合作各方分道扬镳。不能处理好双方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就会使参加合作的组织不仅不能赢得应有的利益,还可能由于内部人员的流动而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

二、原因分析

笔者以为,造成目前一方面大量的科研成果“待字闺中”,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需求又难以满足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

1.对高校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成果转化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对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有一定的片面性。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是以获得经费的多少,的数量,所获奖励的级别等指标来确定的。而有些科研人员为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甚至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却不能作为科研成果参与考评。这种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考评体系,导致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降低,很多成果只能“锁”在“书柜”里。还造成了科研中不必要的重复浪费,影响了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高。

2.缺少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体系尚未形成。政府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也有待完善。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大,成果转化为技术的市场控制和协调能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媒介,高校还不能通过经常的渠道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以至于科研成果的实用性较差。

三、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创新思考

创新体系就如同一个链条,这里有政策、有高校、有科研单位、还有企业等多个创新要素,每个要素都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要使各个创新要素有机结合。

1.更新科研观念,改变目前的评价体系

高校不仅是教授知识的机构,也是创造知识和新技术的机构,聚集大量人才、资源。高校和科研单位要发挥优势,更新科研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发展,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科研选题,全方位的考核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使研究更有针对性,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在项目管理上,重视下、下游的衔接,增强开发研究;鼓励课题和经费来源多元化。

2.建立沟通平台,加大政府投入

政府在建立健全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的同时,应着力打建企业与科研院所交流的信息沟通平台,缩小科研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使科技活动从源头上就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目前我国的企业除少数国有企业外,大多处在成长期,整体看还很弱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接纳科研成果的能力有限。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对科技需求的增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现状将会得到改变。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途径增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政府投入是迅速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央财政投入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地方财政投入的重点应重点集中在应用研究方面。完善财政扶持奖励政策、创新基金、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的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的乘数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和产业化投入。

3.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活动。应当逐步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从降低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鼓励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采取提成、技术入股等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合作后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企业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让企业尽早参与研发,分担研发费用和研发风险,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因此,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识,也要有风险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孙云飞,陈风,徐英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研究[J].新学术,2007,(3).

[2]任秀华,郑晓齐,李汉邦.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

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民办高校;科研经费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8日

2014年在APEC会议上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其重要特征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的增长。通过改革和创新带领中国经济走过激流险滩,这是攸关中国经济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在演讲中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肯定了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对于各界正确理解和把握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如何在战略上应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新驱动就要求作为我国应用型大学的民办高校,一方面要肩负着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另一方面必须依托其在应用和技能教育的优势推动创新的应用研究,如此才能形成与公办高校既互补又互相促进的创新源泉,建构一个更加开放的科研体系和创新格局。近十几年,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上都有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不断提升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民办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经费也快速增长,但是科研的投入总量比较低下,科研的质量不高,科研的应用型研究不足,伴随着民办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与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提高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一、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民办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渠道。目前,湖南地区的民办高校科研经费主要由科研经费拨款和其他科研收入两部分组成。科研经费拨款是指民办高校从各级财政获得的专项和非专项科研经费拨款,是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厅局、研究院所等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经费拨款,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中央科研经费拨款、地方科研经费拨款及其他科研经费拨款三大类。其中,其他科研经费拨款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拨款、博士后经费、合同类纵向科研经费。其他科研收入是指民办高校通过开展科研及相关活动多渠道争取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收入、科技开发与协作收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等。

以湖南某民办高校为例,该校2011年科研经费收入约146万元,其中地方科研经费拨款140万元,约占总收入的96%;其他科研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4%。可以看出,该校科研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科研经费拨款,少部分来源于其他科研收入,其经费收入结构如图1所示。(图1)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民办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该民办高校近三年的科研经费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科学研究项目逐渐增多,学校科研经费收入持续增长,为了使学校的科研资金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益,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图2)

(二)科研经费管理相关制度。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大多数是参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等。以湖南地区的某民办高校为例,该校根据教财[2012]7号文精神,对科研经费管理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校长对科研经费管理承担领导责任,分管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学校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各二级科研机构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承担监管责任,监督预算执行,督促项目进度。

该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是按照部门职能为主划分,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合同管理以及联系科研项目经费的下拨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日常收支核算工作。科研项目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宣传、发动教职员工申报,然后按照申报项目的要求进行严格审查,申报人选定研究项目后,科研管理部门协助其完成申报程序;待项目批准立项后,由主管部门将科研经费拨至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再由财务管理部门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划分至不同的项目类别中。项目负责人负责控制科研课题经费的支出,财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的管理办法核算管理。(图3)

二、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部门职责缺失。在民办高校中,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如科研、财务和资产等。科研部门熟悉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过程,对科研经费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宏观性的指导;财务部门熟悉财务制度和标准,对科研经费的报账和核算业务提供具体的指导;资产部门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和程序,对科研研究相关资产的报批、购买、管理和维护提供指导及服务。理论上来说,这种管理结构的设置是非常合理的,既保证了各管理部门各自负责业务的开展,又保证了各管理部门优势互补,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形成对科研经费的协作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责权不清、分工不明、沟通渠道不畅、制度互不兼容、缺乏联合监督等原因,各管理机构之间难以对科研经费管理合力监督,导致科研经费的多头管理,出现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遇事相互推诿的现实状况,阻碍了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的监管。

(二)经费预算与经费实际使用存在差异。在当前的经费管理体制中,项目资助机构负责论证、审核科研经费的预算,而科研经费的报账审核工作却是由本校的财务部门承担,由于财务部门,特别是民办高校的财务部门,对于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认识,不了解科研经费具体支出的范围、内容和标准,只能按照一般支出的标准进行核算,使得违反科研预算支出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费监管严重失效。

科研项目和经费主要靠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去争取,因此很多人偏激地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人员争取来的,经费的所有权理应属于项目组,学校无须过问或过多干涉。目前,项目申报时的预算都是由项目组预测编制,极少有民办高校财务部门参与项目申报之初的预算编制,导致项目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根据主观意愿随意划分经费,经费预算不科学。即便是经过经费预算的项目,也由于申请者对相关设备等投入情况不熟悉,只是大概估计,因此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出入。另外,民办高校财务部门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仅能审核对每一笔业务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由于不了解整个项目预算中的各类支出比例,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对项目总支出进行分析,发现差旅费、劳务费的支出占了大多数,而设备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等费用几乎没有,日常核算未能按照项目申请预算计划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使得科研支出结构不优化。

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大部分来源于纵向项目。以某民办高校某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分析,它是2010年申请并批准立项,并分两次拨款合计60,000元,其2010~2012年三年的实际支出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科研项目支出中劳务费所占比例最大,约为29%,其次是差旅费,占到27%,而资料费才占5%,论文版面费仅占6%,该项目支出结构显然不合理,真正用在科研业务方面的支出很少,明显违背国家投入科研经费的本意,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科研项目的研究业务费用所占比例偏低,而一些差旅费、劳务费等支出数额巨大,造成了科研经费的严重浪费,大大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经费的过程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民办高校中,项目负责人除了极少数人有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识外,绝大部分人对于项目经费管理没有经验,使用经费没有计划,不按预算方案执行预算,想怎样用就怎样用,常出现经费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有的项目因为经费的问题达不到预期成果,有的研究已完成经费却结余很多。与此同时,由于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缺乏沟通,无法将经费使用的进度和项目的研究进度相结合,按照项目申报书上的预算来控制支出,导致实际开支与预算、决算不相符。

以某教科规划项目为例,其总经费为10,000元,分两年拨付,研究年限为2011~2013年,在申报书上的预算是第一年6,000元,第二年2,000元,第三年2,000元,但是其实际的经费使用却远远偏离它的年度经费使用计划。项目研究的第一年即2011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批经费下拨较晚,使得实际经费支出为1,500元,与计划的6,000元相差4,500元,而后两年经费明显也未按照年度经费使用计划的进度开支,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表面上看,实际经费使用进度未按计划进行,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该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不完善,财务部门仅对局部的经费支出进行核算,而没有一个完整的预算、核算管理体系来控制整个项目的支出。这直接造成了项目经费的使用进度与项目的实施进度不符,同时也导致不少项目结题几年但是却不结账现象的产生。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问题,例子中提到的民办高校也不例外。仅2013年的项目结题45项,其中就有一半以上仍有经费结余账面,在这一半以上有结余的项目里,其结余程度也不同,如图4所示。(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45个项目中,6个项目结余额在项目经费的0~10%,8个项目结余额在项目经费的10%~20%,3个项目结余额在项目经费的20%~30%,7个项目结余额在3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该民办高校的科研项目结题但经费结余的现象很严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存在缺陷,项目预算不细化、管理不科学,造成项目预算不准确,支出的弹性较大,为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提供了可能。相关管理部门工作未协调好,也是导致结题不结账的重要原因。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使得有效的科研经费无法最大限度地被利用,为违纪违规问题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四)资产管理和使用状况混乱。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学校采购计划、资金安排和资产管理分属财务、资产、采购等部门,由于各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很多项目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情况下,重复购置了大量的科研仪器设备,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浪费了有限的科研资源,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还增加了学校的运行成本。

科研资产是学校资产的一部分,本应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的维护管理。但是,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对科研资产的管理流于形式,仅对科研资产进行登记、报账、报废和注销等手续,没有真正履行资产监管和维护的职能,具体表现为:资产审批过于宽松,人为损坏严重;资产日常疏于管理,小故障不断,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另外,民办高校科研活动中无形资产本来就比较少,现行的财务制度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具体规定,对于科研活动中购置的无形资产、科研成果形成的专利权、软件、版权等管理缺失,以致浪费、被侵权现象严重。

三、结论及建议

(一)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1、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务必要综合分析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把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遵循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度制定要广泛征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权威专家的意见,通过相互协商、反复讨论、共同论证而制定。制度要包括科研经费管理所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细化适合各种学科类别的管理办法和条例,要明确不同身份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要公开、公平、公正,要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行为,杜绝出现违反制度的个别或特例现象发生。

2、实行矩阵制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民办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可以借鉴美国物理学教授F・茨维基发明的一种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来解决问题的创新办法,名为“矩阵管理法”。这种管理法依照科学研究的需要自由组合研究人员,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为协调枢纽,提供研究的财力、设备等,满足研究的条件;横向以课题为中心,纵向以各院、所有有关研究人员为元素,为项目的解决而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小组或攻关小组,实现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研究结合,在学科的交集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研究的创新。(图5)

在矩阵结构图中,纵向为行政流,横向为学术流。纵向的行政流在提供好的服务、发挥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研究活动提供较好的研究环境。横向的学术流在保证研究目标的基础上,体现知识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保证了人才的培养,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及与外部的交流,保证了科研管理职能的发挥。

(二)加大科研经费预算控制力度。民办高校要制定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的预算控制办法,将预算控制与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相融合,明确学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作,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提供咨询,审核科研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申报书上的预算以及国家相关规定使用科研经费。科研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合法、合规审定。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研究情况编制项目预算,按相关规定使用科研经费;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按要求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承担责任。项目组研究发生的各种开支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报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学校与其他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经费转拨,需向科研部门、财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的立项文件、经费文件、合作协议等相关资料,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办理,流程如图6所示。(图6)

(三)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民办高校应根据学校本身特点,依据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按照科研项目的具体规划,对科研经费实行细化管理,区别对待不同类别的科研经费。所列出的科研经费类别必须要做到合理、精简,对于不合理的分类,或合并或修改或取消,杜绝冗余的科目出现在项目预算中。必须依据科学研究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开支科研经费,避免研究人员违规使用或挪作他用。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对项目经济效益与利益及社会反响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这能有效防止少数人员浑水摸鱼,又能激励实实在在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还能有效吸引更多的投资,做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及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加强科研结余经费管理。当前,民办高校科研经费增长过快,导致了科研经费结算的困难,引起了资金沉淀,严重影响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结余经费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本校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规定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加强管理。

民办高校应在深入分析科研结余经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科研经费节余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原因形成的结余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及时处理结余经费,避免长期挂账,引起科研资源浪费。不管采取哪种经费结余的管理措施,都必须遵循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不得与之相违背。如,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对于研究完成后仍有结余科研经费的,结余经费可在受托单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或部分应用研究方面继续使用。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项目负责人有权对为完成项目研究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以结余经费的40%进行奖励,但此数额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奖励可以以劳务报酬的形式发放。剩余的部分经费结余可首先用作出版该项目最终成果的补贴。扣除以上两项外的结余经费,可继续作为本单位的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与人员可优先使用。除此之外,在其他项目合同中,对结余经费的处理较少提及。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从预算上保证人员费用,如研究人员工资、津贴等,细化项目经费预算,制定科学、准确的经费使用计划,从根源上避免已结题项目有大量资金结余现象的产生,保证项目结账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化,使经费下拨部门准确地掌握科研经费的开支情况,避免盲目投入。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海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李文鹏.论民办高校提升科研经费会计管理水平的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1.10.

[3]郑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长沙大学学报,2010.3.

[4]胡海峰,李静,李红.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及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9.

[5]杨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6]常笑霓,王心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7]肖威威.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事业财会,2009.3.

[8]盛捷.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3.

篇7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24-02

1、绪论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结合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和学校科研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既是对学校科研管理办法和有关精神的践行和体现,同时为高校提供开放式的科研管理体系以及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信息、办公自动化等对内对外共享开放等多方面需求。

科研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化的手段,服务于学校科研,服务于全校广大从事科研活动、科研辅助活动和科研管理工作的教职工与管理人员、各院系所等科研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校领导等四种类型的用户。系统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并在各类用户之间搭建起一个网络化的沟通、协作与管理的网络空间。对于科研管理部门,如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来说,可通过系统进行各项科研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全校科研工作的宣传与发动、各项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对于学校相关领导,则可通过系统查询各类科研数据,及时准确的掌握学校科研活动情况,并可以通过各类统计报表来进行有关管理决策辅助活动。

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21世纪正在向网络化、集成化和知识信息系统、智能经济系统的高级形式发展。其中,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基于世界电子市场的需要;集成化发展是为了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与数据共享、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信息系统发展的核心是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向智能信息系统发展使其具有很高的知识创新功能,解决非结构化事务,作为人的向导进行辅助决策。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进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因此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在科研管理这一特定领域内的运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RMS)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以“科研管理”和“系统”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全文检索,除去相关性不强的文章外,有2000篇左右相关文章。通过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关于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88年。该时期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文献还比较少且主要是针对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原则和科研管理的职能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是1989年至1997年。该阶段关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文献仍然以关于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为主。

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这期间对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的文献总总数的85%以上,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关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在技术上构建一个高校科研管理平台。

因此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来年,未来高校科研管理系统除了要继续加强其在技术上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支持,特别是数据库发建设与维护外,更加重要的功能是实现其真正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与专家系统的功能,确实地解决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大量繁琐沉重的非结构化事务,并能初步完成一定的数据挖掘功能,真正实现向管理信息系统的高级阶段发展。

3、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需求

随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制的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构面临一系列的变革。以武汉大学新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为例,其面临的一系列变化包括:部门职能由管理与服务为主转变为管理、服务与研究并有;任务要求由科研管理为主转变为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并有,尤其是要突出科学研究的社会拓展和社会服务;构成人员由干部为主转变为行政干部、研究人员、期刊编辑、各类学生并有;组织机构由一个部门转变为由三个处、—个办公室、—个编辑部、若干研究机构组成的部门。

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迄今已完成了数千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科研管理系统设计的目标是要实现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即该系统既要为科研人员服务,方便科研人员了解科研动态,申请和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又要为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进展;同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大量的申报数据掌握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因此系统在建设时的功能与业务流程设计概括为:建立统一的人员管理和权限管理机制,实现申报、审核、评审、立项、合同签订以及后期的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的整个科研流程的网络化,并提供多功能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真正提高科研信息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4、系统顶层开发与设计

篇8

1.1仪器设备增加,实验室面积不足

随着国家科研投入加大,科研院所承载的项目及课题不断增多,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不断增加,相当部分的科研院所实验室面积不能满足科研需求,仪器设备摆放密集,有限空间变得更加拥挤,水电等公共设施负荷加大,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新购置的一些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缺少仪器布局规划,仪器设备购置后由科研人员随意摆放至实验室内,缺少安全、环境的综合论证。

1.2科研工作量大,夜间实验增多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技跨越发展,是科研院所新时期的发展目标,科研工作没有捷径,需要以大量的实验工作为基础,这就促使科研人员要加大精力投入。时间有限情况下,部分实验室出现了连续运转的状况,过夜实验增多,夜间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精力不集中,忽视安全操作等情况,急需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夜间实验的安全性,如夜间实验操作需最少两个人,加强相互督促等。

1.3实验室分散,药品信息难掌握

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一般以课题组为主体,课题组人数不多,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有相对独立的科研实验空间,实验室较为分散,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基本由课题带头人来安排,不会经过处室或研究所等上级部门审核,以至研究所对这些实验室的安全监管非常困难。另外,由于实验药品购买基本上都是课题组自行购买,管理部门很难掌握到药品信息,对于一些剧毒药品的购置和管理也容易出现疏忽和漏洞。

1.4实验室开放共享,人员流动性大

资源共享是新时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发展的核心目的,科研院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基本都列入了科技部计划司、财政部科文司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联合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共享目录》,科研院所实验室普遍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实验室吸引优秀人才,发挥群体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实力,但同时也增加了人员的流动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国外及港台地区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英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大部分设有环境、健康和安全部门,有浓厚的安全与环保管理文化,高效安全的管理组织构架,硬性的准入制度,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保护人员、财产的安全、建设优美环境开展大量工作,为各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提供各种有关环境和安全方面的服务[6]。

2.1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美国和加拿大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但不会单独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而是将所有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统一管理,包括建设许可论证、空气质量管理及动力工业车辆管理等问题,这种模式虽然人力资源和设施投入较大,但行动综合管理效果显著,事故处理能力强,行动能力强[7-8];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与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各项事务[9],高校一般都有一套以职业健康和安全操作为准则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设置职业健康与安全部,由校长直接负责,各学院院长兼任职业健康与安全主任,学院的各研究室主任对下属的实验室安全负总责[10],实验室管理非常细,普通工作日、周末及假期、过夜实验操作都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11];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各安全领域,包括防火安全、设备安全、化学品安全、机械加工安全、放射性安全、生物安全、常规安全、特殊工种安全、意外防护安全等[12];日本高校非常重视环保安全工作,每所大学都设有环保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这种浓厚的安全、环保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中的每个人,形成了一种安全、环保的良性循环[13];新加坡大学非常重视“安全文化”理念,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一般建有2个专门组织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一个是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委员会,一个是环境与健康安全办公室,大学内所有的项目负责人需要通过学校安全部门的认证和许可才能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14]。

2.2港台地区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中国香港高校在成立初期就把安全管理作为所有运转的重要元素,用定量的指标数据反映实验室安全状况,开展实验室安全状况的评估,掌握情况,对危害与风险做出预测,各部门、各级别的教职员工每年必须做绩效考核,安全职责能否达到标准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15-16]。中国台湾高校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与环保,设立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一是学校安全卫生与环保委员会,二是学校安全卫生及环保中心,三是科、系、所安全卫生及环保小组,四是各实验室安全卫生及环保责任人[17]。另外,香港及台湾的高校都十分重视校际之间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交流,使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提高[6]。

3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重点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科技创新基础保障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更应受到倍加重视。综合国内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及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科研院所一般是以研究院为主体,以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所为分支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通盘考虑、全院协调,从环保、健康、安全出发,由院领导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组织制定全院长远的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完善全院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各研究所成立所级安全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用的实验室管理办法,负责协调联络院和各级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培训等工作。各实验室由所在的课题组负责安全管理,再设立安全管理员,根据实验室自身特点及仪器设备状况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指导开展实验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操作。

3.2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18]。(1)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是排除人为引发安全问题的最有力措施,准入制度对准备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一切人员适用,包括初次进入本实验室的研究员、教授、客座及学生等。准入制度可以通过实验室准入考试来实现,考试内容包括: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废弃物处理、实验楼内安全撤离通道、突况应对方法、危险化学药品订购程序等。(2)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仪器设备购置人安全负责制度是对仪器设备安全操作及维护的保障措施。科研院所仪器设备一般由科研人员根据需求自行购买,购买人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比较熟悉,仪器购入后,资产录入购置人名下,通过建立仪器资产购置人安全负责制度,能够进一步督促相关人员对仪器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管,为仪器安全操作增添一份保障。(3)建立实验室安全自检档案制度,是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关键措施。安全排查,定期自检,并形成安全自检报告,存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排查安全隐患。自检内容包括水电线路老化排查、实验药品放置、废弃物处理、压缩气瓶使用及防护等。为督促自检制度的定期实施,各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建立定期例会、检查通报和绩效评估制度等,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3.3建立实验室安全文化培育体系

一位安全管理专家说过,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9]。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柔韧性和持久性,能够以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培养自觉意识和安全能力的过程,科研院所的安全文化是指在组织和实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20-21]。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烘托一种文化有人会认为是小题大做、无辜渲染,实际上实验室的安全文化能够逐步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安全意识,改变科研院所的整体安全环境,通过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传播功能,来提高全体科研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抓好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3.4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联动运行机制

建立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包括实验室平台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安全保卫管理、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等。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谁牵头、谁组织、谁执行,要将各部门的安全负责人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协作机制。整个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要以熟知安全问题具有极强安全责任意识的技术人员为主,组织体系内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管理过程中问题,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及时修正调整。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动机制,院所安全管理部门与市级环保局、消防局及公安局形成联动,定期邀请上级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药品库、放射源、压缩气瓶等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对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4结语

篇9

技术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园区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其载体在科技园区企业之间输出、输入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直到技术接收方完全掌握该技术,才算完成一次技术转移。

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大部分是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园区这个平台进行技术转移,引进国内外的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河北省的传统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1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对河北省科技园区100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0份,有效率达97%。

1.1园区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员工的百分比大于55%的企业占所调查企业的29.9%,介于10%~2s%的企业占到了33%;小于25%的企业占到了37.1%。这说明科技园区中有近30%的企业员工学历水平很高,他们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到了员工总数的55%以上。

1.2企业技术水平的现状。调查发现,56.2%的企业刚成立时技术仅是国内一般水平:只有7.1%的企业技术是国内领先的;仅有2.6%的企业技术是国际领先的。经过发展,目前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企业占到了83%,国际领先的企业也由2.6%上升到了10.3%:变化最大的是技术水平国内一般的企业由56.2%下降到了5.7%,百分比减少了近10倍。74.2%的企业技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72.2%的企业具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94.3%的企业准备更新技术。这说明科技园区的企业不仅技术水平提升很快,而且也非常重视技术的更新换代。

1.3企业技术合作现状。有26.5%的企业与外界科学技术部门进行技术交流的频率为每月一次:有30.9%的企业每三个月一次;24.7%的企业每半年一次;还有17.9%的企业很少与外界交流。绝大多数企业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这占到了企业总数的79.4%。其中,77.3%的企业从高校引进过技术人员;66.5%的的企业从科研机构引进过技术。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并不多,只有45.4%的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过技术合作。

2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问题分析

2.1企业对技术转移需求不足,研发资金浪费。科技园区企业对技术创新都很重视,也有94.3%的企业准备更新技术,但是调查发现79%的企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是自主研发,从外部引进技术的企业仅占21%,包括委托开发、购买知识产权、从国内外引进技术,大多数企业不进行技术转移。另外,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需求拉动型的,模仿型创新较多,同行业中自主研发的技术有雷同,造成研发资金的浪费。

2.2企业问缺乏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园区有54.6%的企业没有和其他企业进行过技术合作,企业间技术交流不多。2007年河北省科技成果登记数为2479项,但技术转让合同仅为259项,占科技成果登记数的10.45%。河北省在科技投八和产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登记数逐年递增,但转化率却一直没有大幅提高,与先进省份差距十分明显。在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不够成熟,能转化成产品的科技成果比例较少,已转人产业化、商品化的成果占成果总数的比重还比较低。

2.3技术转移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规范化。国家为了促进技术转移,制定了《国家技术转移行动计划》、《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北京率先出台了第一都有关技术转移行业的服务规范《北京技术转移行业服务规范》,还出台了《北京技术市场条例》、《北京技术经纪业执业规则》。2008年山东省也实施了首个科技服务地方标准《技术转移服务质量规范》。然而河北省虽出台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但还没有关于技术转移的专项法规,为了使技术转移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河北省有,必要制定关于技术转移的法规政策。

3促进河北省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的对策

3.1政府营造科技园区软硬件环境,促进技术转移。河北省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为其提供完备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体系。

3.1.1硬件服务体系是指科技园区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河北省政府应将科技园区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临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方。政府要为园区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做到“七通一平”,为企业提供优质廉价的标准厂房,提供完备的生产基础设施,还要按照社区化的要求建立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完善的社区生活配套设施。

3.1.2在软件服务体系方面,河北省政府可在法规、金融、税收、外贸、物价、关税、人才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宽松的政策环境,构造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政策平台,以吸引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企业。政府部门还需建立技术市场促进中心、交易中心、技术经纪行、专利服务网络等机构,形成技术转移的服务网络,利用网络高效的信息流通速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进入技术市场。良好的技术市场是进行技术交易的场所,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中介,借助技术市场可以大大节省交易费用,有利于河北省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3.2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国内外著名科技园区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说明:技术转移的核心是人才的转移。人才是科技园区的“发动机”,为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技术成果支持。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技术的无形化大大加剧了,无形技术主要“储存”在技术专家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头脑中,它们会随着人才的流动而转移扩散。河北省科技园区应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吸引、鼓励人才的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建立对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股权与期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价值,完善引进人才制度。让外面的人才想要进园区,让区内的人才愿意留在园区工作。

3.3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技术转移。河北省与北京、天津比邻,这使河北省科技园区的技术转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北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林林总总,每年的技术成果产出率居全国之首。河北省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建立京津冀科技融通机制和开放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的作用,搞好京津冀科技发展规划,在全省支柱产业的技术研发上深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河北省科技园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机制,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使技术在各个主体间实现转移,主要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转移,使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以及技术在企业间扩散,发挥其商效益性,使高新技术产生巨大的辐射、渗透、带动作用。大幅度提高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转移后的互利双赢。

篇10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分析

高校创新团队产生的直接动因在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研环境的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要求科研组织形式的变革。高校科研面对科研环境的变化必然要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必须注重科研的效率效果,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

一、高校创新团队的内涵

(一)高校创新团队的界定

把团队引入高校科学领域以后称之为科研团队。高校创新团队是这样一个群体组织:他们以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拥有合理结构的学术梯队,人数不多且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1]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他们的每一个突破又属于团队创新。

(二)高校创新团队的作用

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协作系统。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中已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同样,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了以科研为主旨的"高校创新团队",即以学术研究中心、课题和项目组等为代表的,为实现某个科研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凝聚力的正式群体。高校创新团队对高等教育带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交叉学科的产生,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2)有利于招贤纳士,提高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3)有利于培养有团队精神及创造力的新生后备力量,为高校及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4)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难题。

二、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分析

(一)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目的

高校创新团队的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目标是引导和促使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共同为实现学校科研发展目标作贡献。对高校创新团队进项绩效评价正是科研团队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科研激励的重要措施。[2]绩效评价与奖励是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目标。两者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掌握和了解团队中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情况,评价教师和团队的科研水平及实力,为学校科研发展战略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所以,科研团队绩效评价也是团队中教师综合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法、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综合评价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3]进行绩效评价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具有自身特殊性的高校创新团队一般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包括同行评议法、综合评价法、相关分析法等。

同行评议法应用最为广泛,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对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同行评议是一种主观的定性评价方法,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的弊端,所以,我们认为应当与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弥补其不足。只有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较准确地评价出团队整体及其成员的绩效。

(三)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已经取得的成就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科研团队组建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对团队规模、人员组成以及团队考核等进行了说明和要求。国内对公共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研究。2003年科学技术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同年,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办法所指科学技术评价是指受托方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按照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以及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事项所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评估、验收等活动。

总之,国内对科研机构绩效的评价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选择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差,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又往往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经验评价法等以定性赋值为主的方法,评价结果差异较大;而且由于评价对象众多,这些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往往趋于均匀化,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科研机构的实际绩效。为此,需要专门为"高校创新团队"这一特殊科研群体量身打造适合于它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高校创新团队科技评价制度对创新团队的建设及创新成果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还存在许多问题。

1、存在问题

由于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仍处于雏形阶段,体制上的制约因素没能显现,因而其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也仍旧很不健全。目前对团队的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评价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

第一,"重结果,轻过程"。由于受到评价成本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往往重视对有形成果的评价,如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风险较大,研究周期较长,成果数多并不一定代表水平就高。这种评价导向容易带来学术的虚假繁荣。

第二,"重个体,轻集体"。为了激励个人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在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发放的考核中,科研成果过分强调科研项目、经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获奖或获专利等的排名,这样的科技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强调的是个人的奋斗,不利于研究人员的跨院系自由流动和合作科研创新。

第三,"重智商,轻情商"。在大科学时代,合作是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首要前提,而有效的合作建立在科研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平等、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对团队成员的评聘,不仅要考察其智商,更要考察其情商。团队组织结构的好与坏,不仅体现在知识结构上,还体现在心理结构上。而现行的校、院、系层级式的人事管理、科技评价和利益分配制度,往往只重视之上方面的要素而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以及团队文化等。

2、原因分析

目前各大学对科研团队的考核主要是整体考核,要求团队在人才培养、论文、专利、鉴定和获奖等几方面有所成果。大多数高校评定职称时,只承认科研课题第一完成人的贡献;级别较高或获资助较多的科研任务,也只认前几位完成人,忽略了其他参与人的贡献,特别是有较大贡献的年青的科技骨干,可能损害其科研积极性。在对团队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团队成员对现行的团队绩效评价体系虽然基本持认可态度,但是这种机制却未能发挥对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科研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着简单量化的问题。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有其功利化的成分,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也没有充分考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团队的绩效评价缺乏一种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同时,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高校还要以相关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如科研创新团队在成果的评价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之,目前对团队的考核和激励简单量化,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够合理的地方。目前还未能形成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较为通用的指标体系。科研项目一般风险较大,周期较长,团队用效果和效益来衡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成员的满意度及团队的持续申请项目能力。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的评价体系也应当考虑到人才培养这方面,衡量指标量化到的数目。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成果的衡量大致上还是"用数字说话"针对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科研团队,高校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评价体系。

三、优化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过程的建议

(一)简化绩效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组织绩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指标过繁或过简都不利于得出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高校在学术团队的管理上已经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体系,特别是在团队绩效的评价方面,已经具有颇为成熟的经验,对科研团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促进作用。[4]然而,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层次,且指标过繁,有些指标概念较为笼统,容易引起评价者由于对指标含义理解得不够准确而做出错误评判的现象。因此,学校的科研管理专家应该对科研团队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使指标含义更为明晰,尽量减少评判误差。例如,"项目申报"与"项目立项与结项"指标便可统一为"承担并完成的科研项目"。

(二)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校的基础性、理论性研究负担过重,导致可转换的科研项目和成果数量有限,真正能够实现转化的更是微乎其微,高校科研体系的结构和评价机制履待调整。[5]在如今相对单一、脱离生产、传统粗放的科研评价体系下,高校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就只有不断追求在基础研究有所作为,这直接造成我国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强,高校科研成果中可转化成果比例不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是多数高校科研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高校应该及早认识这一问题并在团队考核指标中重视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要真正做到教、研、产相结合,使科研成果能为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正确处理定量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同时客观地存在于大学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的过程之中,是否能够处理好定量与定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诚然,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必须将专家咨询的环节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并且要广泛征求科研人员、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来确保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有效性。然而,过于依赖专家意见会造成评价过程缺乏客观性,使结果有失真实。绩效评价也并非要将所有评价指标加以量化来体现其客观性,评价过程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主观臆断所造成的偏差。目前,就绩效评价而言,还无法以完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只是趋于逐渐提高评价指标的量化程度。

(四)开发数据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价是一项具有很高难度的工作,单纯靠人力运作费时费力,同时也造成大量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在计算机科技、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完善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机制,大力开发研制绩效评价系统软件,将先进的科研管理手段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效率。目前国内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中日友好医院开发的"医学科研管理与评估系统"和同济大学设计研发的"软科学学术论文质量评价系统"等。如今,各大高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学科也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开发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软件,来降低高校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的关键,而创新型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又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团队绩效管理,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更应该注重创新型团队的绩效管理。要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完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机制,培育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性"团队文化,切实提高创新型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10,(01).

[2]杨远芬,张仁军.创新团队制度建设比较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9,(16).

[3]孙艳华.浅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核心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4).

[4]李忠.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