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的立法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机关的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机关的立法

篇1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31-02

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通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社会商品生产经营者、社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民主与法制进程的速度加快,在加入WTO后的不断变幻的新形势下,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越来越多。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水平,切实履行工商行政执法职能,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公平竞争,严厉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对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中常见的缺陷,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提高行政执法的方法和对策,以期能对优化工商行政管理做点贡献。

1 工商行政管理中行政执法的缺陷分析

1.1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手段弱化

在推进工商管理行政政执法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逐渐转变政府职能,逐渐使全能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把政府管制变成政府管理。这一理念打破了传统行政法制中我国政府职能无所不包的局面,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好更有效地成为服务型行政部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现实中,过度简化后的政府职能在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并不能应对自如,作为行政机关,其执法手段有被一味弱化之嫌。我国的工商行政执法,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公众法律素质普遍不高,在行政机关没有相应的强硬执法手段的情况下,毁灭证据、转移财产、逃避制裁、抗拒处罚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考虑国情和实际,对行政执法手段一味弱化,必然导致执法的疲软。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和文化,特别是对行政执法手段和执法保障的削弱,体现了西方立法技术中减弱国家干预,限制行政职权的理论。这为我国的法律制度尽快和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公众的法律素质、执法环境和法律体系均不完善情况下,将西方经过几百年的法制建设后才相对完善的执法制度,搬到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不可能带来预期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只有《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两个行政法授权工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冻结、划拨、封存、暂扣等专项行政强制性手段。但是后来《商业银行法》规定:只有法律规定冻结的才能冻结,没有法律规定就不能冻结。这就致使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候常常处于尴尬处境,对某些违法经营行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赋予了工商部门主动监督检查权、调查检查权、强制措施权。可以对违法行为及物品加以限制,可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商品来源时,相对人往往拒绝回答,要求其暂停销售不得转移时,相对人往往拒绝签字,事后商品不知道去向。《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监督检查部门在调查取证中的询问、查询、复制、检查等权力,但未明确授予查封、扣押财产等强制措施权。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分离,工商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力,削弱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无形之中放纵和助长了违法经营行为。

1.2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受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严重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是当今中国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气。虽然地方保护主义弊端重重,但在实践操作中,但凡在任的地方官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投入到地方保护的实际行动中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地方保护主义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对外来投资企业的检查,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会影响投资人的积极性,破坏投资环境。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有产值、有税收,不管是什么企业都可以投资兴办,甚至不顾中央的政令,想方设法地变通处理,把一些对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的项目都放行准办。为此,他们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私自决定未经政府允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和实施处罚,企业违法一般不罚或按下限处罚。

1.3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行政指导指的是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和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劝告、告诫、鼓励、建议、指示等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方法促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非强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政指导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就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成为对传统的行政执法的重要补充。

行政指导属于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的柔性行政行为,主要以示范、劝告、建议、鼓励等非强制性方式,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手段,广泛运用于各个行政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施政的中心,在现代行政中具有重要地位。 行政指导还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古典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是消极行政,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公益和私益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要平衡,社会成本需要降低,社会福利需要增进,凡此种种都需要行政行为由消极转为积极。现代社会生活需要行政指导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地对经营行为进行干预指导。工商行政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复杂情况无论是行政立法还是人大立法都难以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经营者下达提醒、建议、劝告、警示等“行政指导书”,帮助他们改善经营管理,改正不当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当然,行政机关应当严格监管市场主体,对违法者要依法予以惩处。通过严格的依法管理和执法,促使市场主体遵循法律道德,做到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利益。但真正有效的管理并不是一味的“管”。执法也不是单纯的“执罚”。更主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处理好市场行为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能给予经营者正确的指导,能促进法制社会的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服务型行政部门出现,应该借助他们对法律法规掌握理解的优势,对市场主体多些耐心的疏导,善意的提醒,帮助他们少出问题,少走弯路,防患于未然,这样同时也减轻了行政管理的任务。行政指导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方式,更多的应该以不自觉的方式被运用,但在我国实际中,这一先进理念的贯彻落实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行政指导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

2 优化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行政的法治化和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工商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之路也是如此。通过对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缺陷分析,立足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建设的现状,借鉴国外市场监管的先进经验,现将对工商管理依法有效行政的建议提示如下。

第一,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制体系。

我国目前在政府职能地位和机构配置的法律依据存在有不便于操作,条文不细、规定过于原则,灵活性差等不足之处。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制体系,加强行政管理组织发建设,加强市场体系监管立法,解决各类市场监管无法运用工商行政管理综合性职能,发挥职能合力作用迫在眉急。应该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等为重点,加快实施细则或单项配套法规的制定,解决工商行政基本法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加快旧法的修改完善步伐,解决掉新旧法规自相矛盾、执法依据不统一的问题。

第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

从上文分析,我们发现,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存在很多缺陷。改进工商行政管理主要要加强化执法保障,改善执法环境、完善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指导等。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市场监督机构赋予了较强的执法手段,工商行政机关除在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冻结、划拨、封存、暂扣等专项强制手段和询问、查询、复制、检查等权力外,可以明确授予查封、扣押财产等强制措施权,把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权结合起来,提高工商机关执法的权威和严肃性。

在改善执法环境方面,除了解决法规滞后和法规矛盾问题。要多加取得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化解地方保护主义和工商行政管理之间的对立情绪矛盾。应该采取措施“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出明确要求,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国家要把依法行政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公正评价政府的工作政绩。要把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保障的责任落实到相关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工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要通过自身行为的规范来赢得政府对执法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树立服务观念。“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在地方党委领导下的领导关系不能变;积极参与完成地方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能变;与地方党委政领导的工作联系职能和感情不能变”。

第三,加强行政指导。

篇2

关键词:柳州;城市管理;对策

一、前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柳州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经过了几个历史阶段和革新废旧的过程,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2005年12月6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柳州城市管理的需要,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正式挂牌成立,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机构膨胀、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推诿扯皮等问题,为柳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流程不够规范。虽然各级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专门机构和部门,也对其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有了明确的规定。但从国家立法层面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执法主体、执法手段、执法范围等问题还是不够明确和具体。在目前的国家立法中,除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有原则性规定外,尚无一部权威性的法律对各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予以肯定,并对存在问题予以规范。柳州市政府虽然也出台了指导规范城市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但是其法律效力过低,内容比较分散,不足以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此外,从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自身来说,虽然在成立的6年中制定了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对于执法局的工作职责、处罚权限、执法过程进行了相应的约束和规范,但是这些规章和制度还是不够全面和具体,对于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规范、工作职责等方面的规定过于笼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流程和规范的管理。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够完善,难以做到监督执法队员各个方面的表现,不利于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在完成执法文书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详细、严格的规定,填写过程不够统一,采集证言笔录、送达回执过程也出现很多问题,以致办案效率下降。

第二,财政拨款不足,员工工作待遇不高。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扩大,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应对城市管理难题而出现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对于执法局的部门设置、办公条件、人员编制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柳州市政府最初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主要是迫于城市管理压力,应付城市管理的需要。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容管理局合署办公,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是柳州市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由此可以看出,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际上是在原市容部门管理机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重组。

柳州市对执法局的财政拨款和人员编制安排与其应当承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不相匹配,现有的城管执法经费与日益增加的执法办案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以致办公经费拮据,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柳州市局各部门特别是市局直属大队、各城区执法局等一线执法单位,办公经费不足、车辆短缺、硬件设施缺乏。此外,由于受编制限制,执法局聘用的编外人员占较大比重,这些执法人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对于日常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容易出现“靠执法养执法”、“执法靠狠、经费靠罚”的作法,形成“执法经济”的不正常现象,从而背离城市管理工作的宗旨,激化执法人员与普通大众的矛盾。

第三,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升。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员工来源比较复杂,有一部分是复转军人和地方农村城管人员,虽然2005年以来新进入的人员主要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对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专业知识等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但受到单位编制限制,这部分人员在整个行政执法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总体上来说还是偏低,并且参差不齐。某些同志有热情、有社会经验,但是缺少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更主要的是缺少行政执法的工作经验,在现实工作中表现为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上存在偏差,在执法的程序的理解不完备。部分队员的思想状态不稳定,思想情绪波动,在工作中不能团结协作,对于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主观认识不到位。

某些执法一线的大队长、中队长等基层领导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对队员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关心不多。极少数执法人员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执行不力,特权思想严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化。此外,由于人事体制上的差异,在编人员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工作稳定且社会地位较高,而一些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较低,在单位内部的地位也较低,容易产生不满情绪,造成在编执法人员和部分聘用人员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依法执法的自觉意识,不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滥用强制措施,越权办案,容易造成执法过程中与执法对象产生激烈冲突,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第四,行政执法人员的形象不佳,综合监督机制不完善。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方式和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暴力执法或者野蛮执法的现象也相对较少,但是由于执法人员需要和违章群众正面接触,并且双方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使得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公众形象。此外,在全国范围来看,关于“城管野蛮执法”、“殴打当事人”等的负面报道不少,执法对象“暴力抗法、执法后遭报复”的事也屡见不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行政执法队伍的印象。

城管执法部门手中的权力集中,地位高,但配套内外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权力和金钱交换的问题屡禁不止。缺乏应有的监督独立性,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靠搞突击检查,过后依然如故。未普遍建立并认真实行监督责任制,出现执法违法行为时相互推诿,无人查究。执法监督机制的缺失,往往导致监督不力,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许多空挡,执法监督工作中形式主义严重。此外,群众监督难以受到重视,因而逐渐丧失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舆论监督的独立性不够,相应的安全保障不够,对重大监督案件往往只能避重就轻地作事后报道。社会组织的监督分散和乏力,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有限。

三、改进和完善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管理。为保证日常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行,要制定出台《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规范用语》、《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仪容风纪规定》、《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执勤规则》、《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廉洁自律规定》、《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禁酒规定》等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人。并对着装、仪容、称呼、举止、风纪行为、违反规定的处罚都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佩戴统一制发的标志及行政执法证,做到持证上岗,着装整齐,切实达到仪容端正、风纪严谨、统一化、规范化。同时将内部管理制度印制成册,逐个下发,做到人手一册,便于人员学习和提高执法质量。在使用全市范围内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的基础上,从采集证言笔录,规范填写使用各类执法文书,到下达处罚决定、送达回执、建档立卷等各个执法环节,都由市局法制科及执法大队长严格把关,以达到依法办案、依程序办案、处罚适当,适用法律准确的目标。

第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改善办公条件和员工待遇。随着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成立,柳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也对柳州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通过相关途径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提高办公经费等的投入水平。要改变“以罚代管”的“执法经济”,树立公正、廉洁的执法形象,惟有从根本上解决办公经费不足、车辆短缺、硬件设施缺乏以及执法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保障等问题。执法机构所需经费必须由市政府财政予以全额保障,严禁以“罚没收入返还”作为经费来源或补充,真正做到权力与利益完全脱钩。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有利于调动广大行政执法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有效杜绝“靠执法养执法”、“执法靠狠、经费靠罚”的作法,避免“执法经济”的不正常现象。

第三,努力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近年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结合现有人员实际,采取多种途径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对抗性较强,且直接面对执法对象,如果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很可能引发矛盾,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和。因此,平时应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人本观念的学习,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使得城管执法人员将合法、合理性结合起来,既要考虑现行法律的规范性,也要考虑城管执法的社会效果。此外,还要强化对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加强执法人员业务技能训练,培养扎实的业务能力。执法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情况,要求执法人员苦练基本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准确无误地填好执法文书,以最简单、最方便的办法处理问题,以减少冲突和对抗。

第四,树立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强化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相对较差,如果简单地对他们在城市中的违章行为进行强制处理,甚至采取暴力执法手段没收其生产经营工具,无法有效达到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容易引发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误解和偏见。因此,应深入开展对城管执法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大力弘扬文明执法、秉公执法的工作作风,树立行政执法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执法人员学习他们的执法技巧和工作经验,从而切实改善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树立行政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此外,应强化对柳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监督手段和方式,采取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等形式,完善外部的监督,特别是权力机关的监督,主动地接受人大的监督以及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在群团组织、社会各界聘请廉政监督员,健全群众性监督网络,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监督。通过健全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等方式接受社会的监督,把严格执法、秉公执法落实到人。

参考文献:

1.尹艳华.现代城市政府与城市管理[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2.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郭金仪.城市管理呼唤人性化执法[J].城市管理,2005(4).

4.王雁红.服务型政府与城管行政执法改革[J].科学决策月刊,2006(4).

篇3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并发症 护理

1 资料

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9~78岁,平均67岁。均经CT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变,其中脑梗塞85例,脑出血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肺部感染45例,水电解质失衡30例,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34例,便秘58例。

2 护理

2.1 加强基础护理 护理: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饮食护理: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不多于250毫升米汤、牛奶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米饭、油煎、水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2.2 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训练兴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我们做好康复护理。

2.3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2]。

纤维多的蔬菜水果。按摩与锻炼,排便时按压天枢穴(脐旁2寸)。平时经常做缓慢腹式呼吸促进肠蠕动。药物治疗可予番泻叶泡茶(每次2g)或者麻仁丸6g,每日2次。对已发生便秘,烦躁不安者应肛塞甘油栓、开塞露或低压灌肠。 转贴于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112/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3]。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如发病后数小时或数天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应该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发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卧床咳痰无力或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患,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痰量增多,甚至脓痰或黄痰,肺部可闻及水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知道如何避免诱因,防止再次出血,指导病人如何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及突然用力,控制血压,使血管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以免血管再次破裂;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应及时就诊;调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调整不良饮食习惯,教育病人戒烟戒酒,避免突然用力过猛;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保持肢体功能位。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可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我们应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防止褥疮发生;病人及家人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严重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等表现应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告诉病人家属若再次发生脑出血时现场急救处理措施,如使病人保持镇定,松开紧身的衣服,维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等。[4]所以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我们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并且对出现不同的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利于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5 结论

通过对150例患者细心观察与护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其中好转出院97例,自动出院34例,死亡19例。说明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同时也发现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症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高丽萍,霍春暖,张雅静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393.

[2]高少茹,林惠卿,林秀兰.卧位护理在偏瘫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17.

篇4

关键词:中小型茶企;行政管理系统;行政策略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不断加深。行政信息化反映出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已成为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当前,我国高度重视行政信息化建设,国内企业都建设了行政管理系统,而中小型茶企行政系统普及和利用率都不高。当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这改变了中小型茶企行政管理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和员工的工作思维方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越来越希望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而现有的行政管理系统都是只有PC端,已经无法满足中小型茶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可用于单位、管理层、员工和流程的行政管理系统无疑是当前中小型茶企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小型茶企行政管理系统设计原则与架构

1.1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中小型茶企行政管理系统当前的需求和以后的发展,系统设计要遵照以下几个原则:1.1.1易用性原则。行政管理系统运用了多种网络语言技术的开发,需要考虑技术的实用性和稳定性。界面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的方便性,用户使用的界面需要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让用户易于接受。1.1.2扩充性原则。行政管理系统应具备可扩充性,随时可以添加功能,并且可以有效的衔接其他的功能。平滑升级和扩展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1.1.3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可靠性和安全性体现在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系统涉及员工和领导的个人详细资料,应具备可靠的安全策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1.1.4实用性原则。行政管理系统设计首先应考虑是否能满足行政管理系统所有功能的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1.2系统架构

结合系统设计原则,整个系统采用MVC框架结构,即数据层、业务层、视图层。在每个层次上采用复合要求的方式进行细分处理。整个应用系统的核心是封装系统业务逻辑的业务层。系统运行时,客户端不能直接访问系统资源,而是通过业务层进行交互,而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需要由数据层完成。系统架构主要有以下单元层次组成。视图层:是整个应用系统交互的入口即图中所示的电子白板和用户浏览器。视图有什么样式决定着用户可以完成什么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与后台进行交互的能力。业务处理层:通过以Web服务器来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在整个应用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即拦截处理视图层的请求,操作数据层的数据,之后又将数据返回给视图层。数据层:用于整个系统的数据的存取,是应用的基础所在。

2中小型茶企的行政管理系统开发策略

2.1第三方管理策略

该种开发策略的具体运作流程和方法下,所有的行政基础设施都由第三方平台供应,茶叶订货配送信息则是由中小型茶企平台的业务管理部门相互交流取得,而后运用自身的行政设施、管理人员以及专业的配送团队完成消费者的送货以及换货服务。通常情况下,使用这种策略的主要是较小规模的无行政设施企业或较大规模但无法达到全覆盖经营的企业、以及不愿意把精力投入企业核心业务以外的行政领域的大部分企业,如淘宝网、伊莱克斯和戴尔等均选择这种策略。就当前经济环境而言,竞争日益严峻、各行业分工日趋细致、专业化,对于中小型茶企来说,第三方行政策略有以下四方面的优势:2.1.1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行政既不是企业专长的领域,也并非发展的关键,更无法体现企业的价值,因此,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行政业务委托他人。然后企业将中心都聚焦在核心业务上,从而把行政等辅助业务外包给行政企业,如此一来,就可聚集资源,提高茶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小型茶企更好的发展。2.1.2降低行政成本。采用第三方行政策略,中小型茶企可以高效的降低行政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金周转;二是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等优势的发挥会降低行政运作成本。2.1.3提供灵活多样的专业化服务。中小型茶企利用自身齐全的行政体系、专业的运营能力以及先进的行政设施处理,为中小型茶企提供各色的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带给消费者各种高端服务,从而创造更高的顾客让渡价值。2.1.4社会行政资源的充分利用。显而易见,与其每家创建自有的行政系统,还不如建立集中所有行政需求的专业化行政管理系统。

2.2自营行政管理策略

自营行政管理策略是指中小型茶企在行政管理系统环境下为了实现自身的行政发展需求,使用自己企业内部的行政体系。尤其是中小型茶企的高要求更没法满足,因此,很多企业都开始构建自己的行政系统,从而增强企业实力和吸引力。该种策略的具体运作流程和方法是,顾客首先在系统平台上上传购买茶叶产品,之后相应的信息会送达到企业的管理平台,他们根据顾客的订单来进行发货配送服务,也会对退换货物进行处置。若是企业在完成自身管理的同时还有剩余的行政能力,也可以接受其他企业的行政工作,从而充分利用行政系统。由于投资较大且管理复杂,这种策略非常适合中小型茶叶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环境下中小型茶企选择自营行政策略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2.2.1控制力强。自营行政管理可以行之有效的使企业解决被第三方公司制约所导致的问题,并且可以使企业获得行政的自主定价的能力,而不再是与被委托企业讨价还价。2.2.2规范行政操作。可以很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尤其对于中小型茶企,他们对于行政的要求会更加的细致、严格,由于行政管理直接关系到客户满意度,所以完善的包装、周到安装、以及耐心的服务,都会改变消费者的体验效果,从而改善他们对企业的印象。2.2.3反应快速、灵活。自建行政他仍然是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必须和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配合,最终达到更好的为公司的生产运营服务的实际目标,从而能够使中小型茶企在行政的时间和空间上获得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对行政需求较多的公司,通过部门间的良好配合实现高效、迅速的反应,满足客户的需求。2.2.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因为行政体系是属于公司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他必须在公司内部与各部门、各信息设备和各功能之间形成无缝对接,从而保证公司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茶叶交易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使得公司业务更好的开展。

2.3行政联盟策略

行政联盟策略是指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达成长期合作的一种形式。该运营过程采用中小型茶企与行政公司形成联盟后,共享信息、达到合作的目标,联盟企业从行政管理系统平台中获得相应的茶叶订单详情,并完成拣货发货以及退换货的业务。这种策略的运作特点就是:企业可以将不擅长的行政方面或者无法完成的行政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企业,自己的行政资源则主要为业务较为集中的地点的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当企业的自身业务规模扩展到自营行政无法满足重点业务区域的行政服务时,第三方行政公司提供所需的服务,组成的一种较为灵活的合作联盟,从而保证中小型茶企的顺利,实现联盟内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尽量避免由于策略的缺陷而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组建行政联盟有利于中小型茶企在行政管理系统环境下,实现优势互补,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契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2.3.1扩大区域覆盖范围。行政联盟后的茶叶企业在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巨大的销售额的帮助下,联盟行政企业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从而提高行政网络的辐射范围,形成良好的行政体系。2.3.2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相对于单个中小型茶企来说,企业联盟的优势在于:行动上能协调一致,能够共同承担突如其来的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经营所要承担的风险。2.3.3降低行政成本。行政联盟间要加强交流及合作,保证信息的共享,从而降低联盟风险,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及行政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阿里联手海尔通过合资合作将日日顺做成中国领先的大件行政端对端服务提供商,这种强强合作无疑会带来双赢的局面。2.3.4专业化的行政服务。联盟行政企业属于第三方行政,针对中小型茶企的产品特点和行政特性以及行政管理系统企业的发展要求,组建专业化的行政队伍,提供专业化服务。

3结论

在全球信息化愈演愈烈的环境下,行政管理已成为中小型茶企运营的关键环节,其目标就是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目标,具体应使用哪种开发设计策略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实际情况而定。对上述几种行政管理系统开发策略而言,弹是自营行政策略的特点,它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然而当企业销售达不到一定规模时,则无法产生实际效益,反而会拖累整个企业的发展;第三方行政策略普遍水平较低,加上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差异,这就要求第三方行政企业覆盖区域广泛以及服务效率极高;行政联盟相比较其他策略较为擅长将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很好地发挥了行政管理的效益,然而中小茶企的行政管理与传统行政相比,对行政服务水平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制造商—销售一体化策略是最适用于中小型茶企的完美策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系统以及行政发展的不完善、体系不健全,故这种策略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季永伟.中小企业行政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3(16):236-237.

[2]谭恒松.中小企业移动行政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10):104-105.

[3]刘玉军.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2012(12):75-76.

[4]李维胜,蒋绪军.中小型茶企行政管理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13(02):59-60.

[5]李世军,闫东亮.试析企业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93-94.

篇5

(一)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的主要表现

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是指在一个决算年度或相邻几个决算年度中改变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的"一贯性"原则并非要求会计处理方法一旦使用之后永久不能变动,如果会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会计处理方法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能过分频繁,否则,会引起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

1.决算年度内的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 

这种问题比较容易发生。常见的情况是,企业为调节当年年末时的财务状况或当年的决算利润而有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但这种行为应属于舞弊范畴;另一种情况则是,企业原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不适用或不合理的地方,会计人员自行改变了会计处理方法。本节是从第二种意义上讨论会计处理方法缺乏一贯性的。

从原则上讲,在一个决算年度内不得改变原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因为两种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可能产生出两种有较大差异的结果,如果在两种方法存在相互取代关系的情况 下,于同一个决算期间先后两段时间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必然使这两个时段的会计数据无法相加,假定在事实上已实现了相加,则可能使这个会计汇总数失去其分析价值。因而,很少允许在同一决算年度内变换使用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2.不同决算年度之间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

当一个企业处在继续经营条件下,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不变。然而,这种不变可能引致会计信息失实;当客观环境使原来的会计方法等变得不适用时,如果一味追求"一贯性"而忽视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发生扭曲的负效应,则可能本末倒置。可见,合理地变动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收到利大于弊的效果。问题是,如何对"合理变?quot;界定出一个能够具体操作的范围?有些企业名为合理变动会计处理方法,实为借方法的改变达到调节企业利润的目的;有些企业则是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依据客观环境变化所作的"合理变动"。这对检查人员来说,有时困惑重重。

一般地说,查证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问题,应重点关注无充分理由或频繁实施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这种行为介于"差错"与"舞弊"之间,类似于"擦边球",包含着图谋不轨的迹象,但又无法找到可靠证据支持查证结论的认定,应先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测试检查o

(二)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的查证方法

对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的查证,主要范围限定在会计处理方法方面,如计价方法,计算方法等,也可以扩大到核算范围、核算程序方面。查证方法从总体上看比较简ィ烧攵陨鲜隽街窒窒罄词凳?br> 1.年度内测试

年度内测试的方法是将有关明细资料获得后,查阅被查期间元月份与12月份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相一致,如果未发现存在差异处,则表明基本上不存在会计处理缺乏一贯

性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抽查6、7、8三个月中的任意一个月作为补充,以查证企业在年内中间几个月暂时使用某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也不具有代表性,可视检查时间的限定来调整。

对这种会计差错的检查,在获得必要的证据后,应询问有关会计人员以予核实,使检查结论具有可接受性。

2.跨年度测试

前述的年度内测试,主要适用于在一个决算年度内改变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如果被检查企业并未在一个决算年度内而是在几个不同的决算期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则应

实施跨年度测试。

篇6

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是抓手,也是进一步开创工商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把四化建设作为抓手、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彰显了工商机关的职能特点,符合新形势下工商工作的特点,有利于准确把握职能到位、促进依法行政和提升工商形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力量。它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扮演着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市场经济坚强卫士的重要角色。工商工作的好坏,事关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和探索工商职能的发挥,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规范市场主体、维护进入秩序,规范交易竞争行为、发挥商标广告市场合同作用、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培育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促进市场繁荣,严格执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职能发挥不到位,工商工作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还不匹配,主要表现为:

由于市场主体不完全成熟、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原因,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无照经营的大量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仍充斥市场,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再比如对于把好市场准入关的职能,尽管它可以发挥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中的作用,但由于我们还存在观念、素质、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包括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市场主体的准入还停留在就办照而办照的层面,以致于外界至今对我们工商仍认为就是盖个章、发个执照、仅仅只是走个程序的部门,包括党委政府在涉及产业调整时从未意识到可以问计于工商。至于到了相对落后的地方,由于基层基础工作不够扎实、硬件条件和人员素质跟不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执法办案力度不够、市场监管存在监管盲区等问题,特别是在为数众多的乡镇工商所,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存在工商职能发挥不够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和意识不强:我们这支队伍人员素质总体不高、工作意识不强、年龄结构老化、监管服务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大部分人员对形势任务判断不清,相当部分干部还深陷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迷惑当中,等待观望现象十分明显,对存在的问题尚未警醒;反映出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思路没有根本转变。不是从强基固本出发,而是应付得走,平时不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核、蒙混过关上,工作舍本逐末、被动应付。

二是工作效能不够理想:督促督察力度不够,奖惩不明,导致作风不实,假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工作责任制没有很好地落实,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工作没有压力。有的对当年目标责任不认真研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对全年工作心中无数,一到考核就手忙脚乱,有的甚至连考核之时尚不清楚上级的文件要求和标准。有的单位在工作的支持配合上、在相关政策落实上态度暧昧、力度不够,甚至我行我素,齐抓共管的局面一直没有真正形成。部分单位不是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上下功夫,而是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部分单位压力大了就不干,压力大了就搞假,任务来了紧一阵子,任务完成就放任自流,仍然沿袭“突击加补救”的工作方式。

三是监管方式和机制未完全到位:一些单位仍疲于那种“重点整治”、“集中治理”、“专项整治”等方式监管市场,而没有研究和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有的只重视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对市场客体的监管则显得束手无策等等。可以这样说,在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监管的重心并未转移到位,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

四是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做到不够好:少数干部执法不文明,随意性比较大,服务态度不够好,服务发展的观念未能切实扭转,“管”字当头的强势执法思想、“管理就是收费、监管就是查案、执法就是执罚”的思想比较突出。

二、对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几点思考

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定位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上。其基本任务和目标是通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经济规则,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职能定位来看,工商部门所承担的无疑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但是这与过去相比,无论是管理理念、职能行使方式,还是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政府工作的难点,作为监管执法的侧重点;把群众关心的焦点,作为监管执法的切入点;把发展经济的兴奋点,作为监管执法的着力点,完成政府的部署,倾听群众的呼声,关注社会的反映。因此,要考量工商职能是否到位,首先必须突出重点,从大处出发,把工商的发展放在是否适应和推动所处区域和所处的时代的发展上,让政府满意、社会认同。

职能到位也就是把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到工作到位,做到工作不越位,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有为有为,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真正退出越位、纠正错位、补足缺位。如果管理职能不到位,市场经济秩序就可能出现混乱,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工商职能要到位,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有利于发展作为监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把优化经济发展作为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到在履行工作职能中谋划发展,在办理执照时想到发展,在检查企业时维护发展,在履行监督检查时宣传发展。围绕地方招商引资、国企改组改制、项目建设等,立足工商职能,主动提前介入,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工作手续,做到能办的事马上办,需要协调的事抓紧办,可以变通的事千方百计地争取办,全面实行繁事简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凡对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经营活动,都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

当然,工商行政管理不可能包打天下,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市场监管涉及众多的部门;评价一个部门的工作业绩,不是看其管理内容有多少,而是主要看其管理成效大不大,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管理理念,我们需要对已有的职能进行认真梳理,对于本部门唱主角的职能,要主动请求其他部门配合;对于那些同其他部门交叉的职能,不推不抢,主动商谈,协作执法;对于那些配合其他部门实施监管和执法的工作,要态度积极,配合到位。工商部门应该在相关部门共同执法的过程中,当好主角、唱好配角,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另外,工商职能要到位,还必须依赖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思想过硬的工商干部队伍。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监管任务。执法理念正确、执法者的形象好、执法的效能高等等,需要工商干部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分析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经济违法行为,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执法工作。

针对前述存在的人员素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等问题和工商职能的现实需求,就目前而言,促进工商职能充分发挥的重点应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增强效能、改进作风等四个方面入手,要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四型”机关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创建学习型机关,就是要全面建设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学习力、创造力、战斗力;创建服务型机关,就是要优化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创建效能型机关,就是要培育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规范机关行为、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作落实;创建廉洁型机关,就是要强化廉政教育,健全廉政制度,强化廉政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建立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宽松和谐的环境、高效务实的作风、清正廉洁的形象。

1、结合队伍形象素质的提高,构建学以致用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体系,打造学习型工商。

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一要修身养德,精通业务,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更新知识,学以致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要注重提高工商干部的素质,要注重强化岗位应知应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使其业务知识结构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执法的需要,做到懂法律、懂业务、能执法、会办案。要加强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做到熟练操作计算机。充分发挥系统网站和OA办公平台的作用,开展网上学习、讨论和交流活动,对学风正、效果明显的干部职工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促进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7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行政管理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其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从扩大企业的经营自,允许企业按市场供求调节生产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运营理念、先进管理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化的普及,都促使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行政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国有企业而言,加强和改进国有业行政管理,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这是适应企业建制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也更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求政府作为公共行政机构,从以往的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这就需要企业自身在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的前提下,代替政府对自身的组织管理所带来的公共利益影响进行管理和协调,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也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得以在行政管理范畴内研究的理论根源。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根源于公共财产所有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对企业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协调企业发展和盈利与企业的公共效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研究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有企业就面临着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在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中,无论是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设置、对于新的管理技术的运用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往往忽视了内部行政管理制度的建全和执行,而是把相对较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如果企业自身内部的行政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只有理顺了自身的内部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更加良性的发展。深入分析和挖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集思广益、想方设法地解决,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也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此外,由于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是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根源于公共财产所有权,对企业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协调企业发展和盈利与企业的公共效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对于公共权益的维护和社会效益的取得也应该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目标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与公共权益维护相违背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从企业行政管理所能够触及的范围内,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维护国有企业的公权力,也应该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研究的内容和现实意义所在。

二、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首先,当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有时往往无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相适应、相结合。这主要归结于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始终无法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突显,也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重视,企业发展了,而企业行政管理制度却迟迟跟不上;再者,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分工不明确。在有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缺乏企业人员的权责分配和具体工作流程,又或是分工不清楚,责任不明晰,这样往往就会造成企业职能部门工作的交叉混乱,造成了国有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率变低,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效率,造成了一部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2.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泛化缺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关注点仍然较为集中在企业行政活动中的具体事务上,诸如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缺乏有针对性的企业行政管理有效机制,缺乏科学必要的创新激励性措施,导致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泛化。

3.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脱离实际。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干部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官僚思想。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未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未能完全从市场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工作上又很难避免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孤立起来。这样一来,往往会造成国有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国有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1.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扁平式组织结构是国有企业组织机构改革的方向,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解决层级式组织结构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原有的增加管理层次的方式改变为增加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使得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从原来的金字塔状压缩为扁平状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由于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强调分权,各个管理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于层级式组织结构来说较少,更多的权力被分给了位于管理层级中低端的基层员工,每个员工所负担的责任和权力都相应增加,使得整个组织能够得到更加优化的运行。

2.创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随着当前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更好的深化企业行政管理,首要的就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时展的潮流相适应;其次,深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准入机制。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优化人才引入标准,加强对企业核心职员的选拔和培养,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把重视人才和尊重人才落实到企业的实际行动中,要想办法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关键人才要给予充分的、全面的激励。保证有足够的能力把企业所需的各方面高素质人才吸引到企业里来并留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后备力量支持;再者,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激励机制。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最后,为企业职员建立合理双赢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职员自身的分析、总结和定位,明确在企业中的发展方向,从而制定相契合的发展计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将自身的发展和职员的发展相结合,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企业不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将导致企业领导者不能及时地了解企业实时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地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企业埋下严重隐患。所以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企业行政管理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机构体制,在企业中合理有效的配合其他部门工作,使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每个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在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样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钟庆旭.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方向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第12期.

篇8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是两个不同频率的纯音(f1’f2)同时刺激诱发的,由耳蜗外毛细胞能动活动产生,在外耳道中记录到的一种畸变声音,2f1-f2是检测到的主要成份[1]. 因DPOAEs能较好地反映耳蜗基底膜不同部位的功能状态,有明显的频率特异性,检测时无创、方便、易行,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利用耳声发射仪对2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听力正常青年人24(男13,女11)名,共48耳. 年龄20岁~29岁’平均(23.8±2.7)岁,受试者无耳毒药物史和长期噪声暴露史,无听力损失家族史,无耳部病变史. 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正常. GSI33型中耳分析仪检查鼓室曲线A型、声顺值及声反射阈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隔音室内GSI61型听力计检查0.25 kHz~8 kHz倍频程听力均在25 dB HL以内.

1.2 方法 用美国产IHS Version 3.2型耳声发射仪行DPOAEs测试,为保证测试时外耳道的密封性,在ER-10C探头上接上合适的橡胶耳塞,探头经导线连接放大器及DSP板,用486微机操纵进行测试. 测试在噪声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Lp)小于40 dB的隔音室内进行. 测试时患者取坐位,嘱保持清醒、安静、勿吞咽,导线用小夹固定,不接触身体. 测试时两原始刺激音频率比f2/f1=1.22,f0=(f1×f2)1/2倍,信噪比为3 dB,各频率点均叠加24次. 测DPOAEs听力图:在f0依次为0.5’0.7’1.0’1.4’2.0’2.8’4.0’5.6’8.0 kHz 9个点上进行测试,测试刺激强度Lp1=Lp2=70 dB时的DPOAEs反应. 以DPOAEs幅值及本底噪声为纵坐标,上述f0为横坐标,绘出DPOAEs听力图. 并计算P95(第95百分位点)和P5(第5百分位点)的DPOAEs幅值,了解DPOAEs的频谱分析范围.

测试I/O曲线:Lp1=Lp2,从80 dB开始以5 dB一档逆减,以检出DPOAEs高出本底噪声3 dB时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检测阈值,测试上述9个f0点的DPOAEs反应’ 并以DPOAEs幅值及本底噪声为纵坐标’原始刺激强度为横坐标,绘出I/O曲线,并参照Lonsbury-Martin等[2]的方法. 计算原始刺激强度Lp在55 dB~65 dB之间各频点的斜率.

所有测试结果均存盘,经SA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DPOAEs听力图 在Lp 70 dB刺激下,不同频率点上的DPOAEs幅值不同 (Fig 1):平均DPOAEs-gram显示 1.4 kHz和5.6 kHz处 有2个幅值峰,Lp分别 为 (13.25±4.56) dB,(8.84±6.43) dB’ 4 kHz处 最低为(3.40±5.80) dB. 本底噪声在1.4 kHz以下频率点偏高’Lp为0 ~-7 dB,至2.8 kHz以上时, 趋向平稳,Lp保持在-10 dB~-12 dB.

2.2 在Lp 70 dB刺激下的DPOAEs频谱分布 (Tab 1) 在Lp 70 dB刺激下,P5’P95差值Lp一般在10 dB~12 dB,在8 kHz处达到15 dB.

2.3 DPOAEs输入输出功能曲线(Fig 2) DPOAEs I/O曲线表明DPOAEs幅值初始音强度的变化程度. 本实验条件下,DPOAEs幅值一般比初始音强度Lp低40 dB~70 dB. 随着初始音强度的增加,DPOAEs幅值逐渐升高’在Lp 70 dB左右一般可达到饱和,当刺激强度再增加时又可见幅值明显增长. 一般情况下,DPOAEs检测阈Lp在30 dB~50 dB之间. 斜率变化于0.4~0.8之间,斜率随着频率的逐渐增加而增大.

3 讨论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临床上特别是在耳蜗功能检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主要是因为DPOAEs检查客观,易操作且对受检耳无创伤性,其次是DPOAEs具有明显的频率特异性. DPOAEs的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DPOAEs产生于基底膜上两个初始刺激音引起的行波交汇重叠处,由于基底膜的非线性特征,在两个行波交汇处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初始音信号的频率信号,其中以2f1-f2信号最强’信号产生后,经听骨链,鼓膜释放入外耳道[3]. 在外耳道中检测到的DPOAEs主要成份为2f1-f2,但实验表明其在耳蜗内的产生部位在(f1×f2)1/2处[4],且与f1’f2部位功能的正常有关. 本实验条件下检测出的DPOAEs图中可以发现在1.4 kHz’5.6 kHz处有2个反应高峰,2.8 kHz,4.0 kHz处幅值较低形成低谷. 说明在1.4 kHz和5.6 kHz处检测出的反应能量较大;而2.8 kHz,4.0kHz处检出的反应能量较低,这与Lonsbury-Martin等[2]的报道一致,但在5.6 kHz幅值上升程度与Lonsbury-Martin等[2]报道的相比要低,在1.4 kHz处出现高峰是由于此频率处的中耳传导功能最好,而且大多数自发性耳声发射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峰尖位于此处. 高频处的幅值上升推测可能是由外耳道存在持续的声波引起,通常的声波校正方法,探头处声压比鼓膜处声压低,则鼓膜处实际声压大于所需声压,导致高频处幅值上升[5]. 低谷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中耳和耳蜗的共振作用、或不同来源的DPOAEs沿基底膜运动的过程中,因相位差的原因,产生相互抵消. DPOAEs的幅值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变异性. 5.6 kHz以下频率点的标准差一般为4 dB~6 dB,8 kHz时可达9 dB,P95’P5差值一般为10 dB,8 kHz时可达15 dB. Lonsbury-Martin等[2]报道,听力正常人中约有1/3出现不规则低下的DPOAEs图. 这种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一般归因于正常人存在的内在的个体差异性、也可能是固定的参数设置对某些个体并非最理想、或是测试过程和中耳状态的影响,但不能排除常规听力学方法检测不出的亚临床病变,虽常规听力学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但耳蜗外毛细胞或其相关联结构可能已有导致功能改变的微小变化. 动物实验表明在未出现明显组织结构改变时,DPOAEs已出现了变化,且早于听神经动作电位与微音器电位[6]. 这说明耳蜗组织结构虽然正常,但常规听力学检查未显示出异常之前,可能已有一些较小的功能改变,而DPOAEs对这种功能改变敏感.

I/O曲线的斜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在不同频率,耳蜗内产生的能量改变随刺激强度的改变程度是不同的,在低频区,能量反映范围较小,而随着频率的增加,能量反映范围逐渐增加. DPOAEs检测阈值在低频区较高,随着频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而在高频区又增加,这些除与耳蜗本身的固有特性有关外,在低频的阈值较高可能与本底噪声偏高有关.

篇9

关键词:大学行政人员;发展;水平;提高

大学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基地,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则是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各级领导实施学校建设与发展任务的得力助手和参谋。行政管理人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学管理队伍的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在新时期,为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特提出以下思考。

一、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岗位面临的现状

目前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分配,以及1990年以前学校招工、招干和外单位调入的非全日制高校毕业的少量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批行政人员已逐年退休,中年同志为数较少,70后人员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研究生学历,到80后人员已全部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学历层次上看,现阶段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已具备了年轻化和知识化,但还缺乏专业化。在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中,真正学管理专业的为数很少。例如: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现有行政人员14人,其中青年同志为10人,均为硕士毕业,占71%,中年同志为4人,占29%,管理专业毕业的只有1人。

由于受多元化观念及思潮的侵蚀,人们较为关注物质获取的多少,并逐步淡化精神寄托,从而导致轻视行政管理工作。在大学里,教师讲课、做课题研究均有机会获得物质或荣誉上的奖励,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很难获得各种荣誉及奖励。这种重教学科研、轻行政管理的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目前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崇高的敬业境界和特定的吃苦吃亏精神,才能长期胜任日益繁琐、机械枯燥的日常行政管理岗位。但现状告诉我们,正真能做到踏实工作,用心办事的人员为数不多。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行政管理岗位的稳定,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认真重视和深入研究。

行政管理人员岗位可分为行政管理、教务管理、研究生培养、科研管理、组织人事及学生管理等岗位,也可分为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三大类。但无论从事哪个岗位,其基本工作流程均为一致。日常工作均离不开文件信函收发、起草,教务考务、学位学籍管理,新生入学、老生毕业,人事材料、党员关系转出转入,科研成果申报、统计及分类等繁琐性事务。行政管理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已较好掌握了工作流程,但更多的工作细节还需要在日常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与探索。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才能较好地胜任行政管理工作。

二、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

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提高与发展应列入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议程。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的主要管理工作者,担负着贯彻和执行学校各项方针政策的重任与使命,同时,行政管理人员也为学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并成为各级领导工作的主要参谋和帮手。

大学管理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但同时又离不开管理人员各种工作能力的发挥。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最大潜能又离不开他们的自身发展和提高。在现阶段,大学对管理人员的晋升、考核还是延续了传统的做法,缺乏一系列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晋升考核政策与制度。例如:大学科级管理岗位职务单一,只分科员、副科和正科三级,升到正科级,也就基本到顶,副处级以上的岗位非常少。由于受多种条件因素的限制,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到了正科级也就升不上去了。同时,与之对应的各种待遇也提不上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身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工作激情与质量必然受到影响,干得优秀与普通无法判定,甚至在有的学校里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一部分认真工作、踏实办事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这种现象,应引起学校领导的深入思考。

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一方面,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另一方面,大学的组织机构的运作,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则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去实施。由于受传统思潮的影响,大学教师的地位明显高于行政管理人员,相对应的各种待遇、机会均较为优先。例如: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晋升到副教授职称,而管理人员同样努力却很难晋升到副处级职务,这就是非常明显的对比。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待遇偏低,深造机会较少,并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已直接影响到行政工作的发展和行政人员创新意识的发挥。学校领导应采用一些新思路、新方法,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考核与职务晋升做出实质性的调整与改革,让他们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各项工作服务,从而有效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空间。

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需要上级政策的支持和相关领导的关心。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重视行政工作,积极关心行政人员成长与发展,在制定本单位的各项规则中,有意向行政管理人员倾斜,以确保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并为行政管理人员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要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树立爱岗敬业及奉献精神。最后,在招收和选用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中,要严格把关,认真考核,尽可能选用一些素质高、有能力,又安心管理岗位的人员从事行政岗位工作,以确保行政管理工作的稳定和延续。

三、大学行政管理水平的再提高

大学行政管理水平如何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努力与勤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等院校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理念及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不长,缺乏系统和规范的管理理念及创新意识。在现阶段,国内大学的管理水平不是很高,正真能够做到规范化管理的学校为数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与思考,努力探索新思路,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在大学行政管理工作中,领导工作作风的好差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对工作目标的定位高低,对自身的要求严松,对下属的关心如何等问题,均直接影响到行政工作的风气。看一所大学的管理水平高低,首先看领导水平的高低。大学领导班子对自己要有一个较高的标准,要用一个新的思路,站在发展的高度上看问题,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及目标要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定位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应能较为准确的把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少走弯路。其次看学校的各项政策与制度是否有利于激发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学校在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应把完成工作任务与提高行政人员管理水平有效结合起来,让行政人员感受到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喜悦,从而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最后看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要求,一个人对自己工作要求的高低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作为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对自己有着较高的标准,工作中积极努力,勤奋用心完成任务,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政治理论及政策法规,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科学理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者。

大学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领导的关注,更需要每一位行政管理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奋斗。学校要制定出提高管理水平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并与行政管理人员考核升级挂钩,便于有效执行。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提高工作标准和要求,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理念,努力学习现代大学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意识,积极摆脱陈旧观念及思潮的束缚,认真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正反经验以及相邻单位的成功管理模式,从而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工作向着高层次方向发展,最终有效提高大学行政管理水平。

提高大学行政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任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够提高大学的行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政府投资环境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