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良渚文化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良渚文化概念

篇1

夏至·冬至VS公元前3000年左右

良渚,字面上的意思是“美好的水中小洲”,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

这片璀璨的文明,在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雨后,却像一颗流星神秘地“失踪”了。

杭州余杭的良渚怀抱着这颗珍贵的火种沉睡了5000年,给世人留下了千古之谜。这里曾经是中华大地文明火种的起源之地,这里的先民们用智慧的心灵、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似星星之火燃向华夏大地。

新建的良渚博物院前有一座观复台。“观复”语出《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曰复命”。“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唯静心一遍一遍反复观察,方能认清本质本源。

从观复台望去,良渚博物院被妙化在平静的湖水之中。按照观复台的指点,顺着当代时间的脚步,开始我们的探幽。

1986年在余杭瓶窑镇雉山村的反山墓地发掘了11座土坑墓,墓地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墩,海拔约1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6米。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器物共1200余件(组),玉器占90%,其余为石、陶、漆器、象牙等器具。

其中12号墓引人注目,出土了象征极高权力和等级地位的玉制礼器玉钺,俗称“钺王”。玉钺,薄而匀称,是当时掌握军权和神权的象征,相当于权杖。一柄完整的玉钺长度在60-80厘米之间。如果地位显赫,在钺身的两头还带有精巧的上下端饰。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钺器身雕琢着凌驾鸟之上的神面图像,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和“权力神授”的物证。那么,拥有它的墓主人是谁呢?

考古学者用天文测年法、结合对出土陶器作碳十四测定加以佐证,断定反山墓地形成的准确年代是在公元前2572年前后;由于断代的下限为公元前2300年,已经与礼制生产时代接轨,墓主人应该是一位身份地位与尧舜禹相当的王者。

1987年在距离反山墓地东南200米的莫角山东南部,发现了大量与建筑有关的红烧土层堆积;整个莫角山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450米,面积30余万平方米,最高处1.2米,堆层厚达10.2米。现可见人工堆筑的3个土墩,呈三足鼎立之势。

1992年在莫角山遗迹中心位置,发现了大型建筑基址,在1400平方米的发掘区中,有大片的夯筑基址和大型柱洞遗迹。它以超大的规模和体量,“鹤立”在周边40平方公里遗址群的中心。其布局结构和堆积特征表明,这是与集权密切相关的宫殿建筑。它是良渚时期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中最高形态的物化形态,是良渚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标志。

时间川流不息地走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细心观察和思辨的人们不难发现:良渚,这位曾经沉睡的巨人已经用特有的方式,向世人透露良渚古城的故事。第一个登台亮相的,是一群具有王者地位和身份的人们,他们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组织并调动广大先民,从事远超于部族酋长能力所及的大规模社会活动;接着,承载王者们生前组织活动的建筑群出现了,就是坐落在莫角山一带的大型宫殿式建筑,它的形制和规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营造能力;表征王者们精神形态的器物玉钺和玉琮出现了,“祭祀”与“用军”是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大事;他们长眠在反山,其中有权贵者五人,个个左手秉钺,与《周本纪》所载武王秉钺的方式相同;其墓制排列与星相存在某种文化联系,引发后人的无限遐思……。请问神秘的良渚,下一步将会披露些什么,让后人震撼呢?

2006年,在这方水土上繁衍生息了四五千年的子孙后代们本来无心,只是为了兴建安居工程找个新的去处,无意间在距离莫角山遗迹中心以西约800余米的葡萄畈,发现了一条宽约45米、深约1米多的河床,内有较厚的良渚文化晚期堆积。对河东岸高地的局部解剖,发现该高地完全由人工堆筑而成,堆筑层高度近4米,底部都是用棱角分明的人工开采石块加以铺垫。其后考古学家用了一年多的寻踪钻探,逐步探清了这底部铺垫石头遗迹的地下走向和功用,终于认定:这铺垫了石头的遗迹,应该是良渚文化时期修筑的,围绕莫角山遗迹四周的古城墙。

一座以莫角山遗迹为中心,东西宽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的方形古城赫然出现!

良渚古城正南北方向布局,呈圆角长方形,总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城南面和北面,被天目山的支脉所夹抱;当今的良渚港和东苕溪两条河流分别从古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去;城中一南一北各有小丘凤山和雉山,对称分布在古城的对角线上,坐落在西南、东北两只犄角上。从整体布局看,古城内中心位莫角山,置有宫殿式建筑;它的西北面200米处,有安葬君王的反山墓地,还有祭坛;城外有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和码头设施。从地理位置和堆筑情况分析,古城不仅可作军事防御,也具备防洪功能,是国内迄今发现可作类比的最大规模的古城。

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顾盼良渚,视野从一片墓地、一座宫殿扩展到一方都城时,我们的思维活动会发生什么飞跃呢?

首先,我们会以系统的方式、更高维度对周围数十平方公里内的遗址遗迹进行考察。提高到系统、更高文明维度;突破了现代人以往对我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会打破既定的格局和框框,甚至改变一些多年沿用的学术判则,继续丰富人们对我国文明史的认识。

第二,一个伸手可触的良渚古城,使人们对史前的城邦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起来。说文解字对“国”的解释是“邦也”。古汉语的“國”与“或”通,大约是说众人需要用“戈”来统辖;如果“多心”就有“惑”了,故要用一套体制(包括“礼”)把疑惑去掉,来规矩民众,这可能就是“國”字的由来吧。虽然,中华民族系统地造字;以及阶级分化、国家体制的成熟都是后来才发生的事,但良渚的先民用其不可置疑的宏大社会实践,实现了城邦(或当时概念下的国)这一文明进程上重要的存在形式。良渚文明以其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对后续文明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

篇2

海尔转向平台化运营

1月16日,在海尔集团2014互联网创新大会上,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对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做了如下阐释:“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之间应该是零距离,应该擅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在互联网时代,外部的变化非常快,企业内部一旦处于均衡、静止状态,时代一定会把你和你的企业‘连锅’扔掉!”在张瑞敏看来,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零距离和网络化,即企业实现平台化运营,而传统企业转向平台化发展,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海尔很早就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企业的运营了,张瑞敏提出并在企业中贯彻的“人单合一”,便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学理论。“人”是指员工,“单”是指用户,“人单合一”就是指员工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即双赢。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消费者甚至可以参与到自主经营体之中,参与前端设计和提供解决方案,使原有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工”关系演变为“合工”关系。

海尔在家电业中的触网经历堪称前辈级。2001年,海尔商城便已推出,比京东还早。2008年,海尔转型B2C商城时,天猫还未出世。除了海尔商城外,海尔旗下的综合物流服务品牌“日日顺”早在2010年底便已推出“日日顺乐家”商城,定位于家庭一站式购物平台。可惜日日顺的运营并不顺利,于2012年12月便宣布停止运营,并将原有客户转接到海尔与英国零售商悦采购集团 (Home Retail Group) 合作的爱顾商城 (Argos)。

企业实现平台化运营,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企业员工向“创客化”转型,是张瑞敏对传统企业如何实现互联网化的3个解答。2014年,一向低调的张瑞敏于近期频频发声,高调提及海尔的网络化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其中海立方的建设与运营便是重要的一环。海立方结合了众筹和预售的方式,有点类似于家电产品界的“创新工场”。“它是一个孵化器,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创意拿到海尔的购买款,海尔则可以通过购买到的好创意,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在张瑞敏看来,海立方将会成为海尔的一个数据庞大而完善的民间智库,而海立方的创立,也正应合了“人单合一”的企业管理理念。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月,海尔内部已形成96个小微在线项目,并建立了30多个平台。

海尔已经开始慢慢放弃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例如将彩电制造外包。而对于海尔目前的主营业务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白电产品,海尔正通过平台化、互联网化的思路,让其持续成长。“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自我颠覆,但自我颠覆搞不好可能就会颠倒。”对于海尔的战略转型,张瑞敏坦承压力一直都有,而海尔一直走在转型的路上。

万科打造社区生态系统

去年年底,国内房地产业龙头老大之一的万科集团做了一件惊掉许多人眼镜的事情――自2013年10月31日起,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便带领诸多高管,差不多以每月拜访一家的效率,先后前往阿里巴巴、腾讯、海尔、小米等公司学习互联网思维。2月上旬,意犹未尽的万科集团高管们又甘愿放下身段,礼请卖的90后网络达人马佳佳开坛授课。这一切都要拜互联网思维所赐。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房地产业即将结束野蛮生长的暴利时代,迎来关键的转型节点。万科显然对此危机意识十足。

用雷军的话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群众路线”。从生产商转变成为城市配套服务商,是万科所领悟的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房地产业的方法论。良渚文化村,被称作万科在杭州的一处超大实验室,在良渚镇的布局中,这个被许多人誉为“中国最美小镇”的房地产项目将成为集文化、人居、旅游为主的三大产业资源优势为一体的田园卫星城镇。

“在当代中国极为迅猛而高效的城市化过程下,我们希望万科・良渚文化村不仅是万科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当代中国城市化智慧的系统表达。”良渚文化村可谓是王石谈论最多、造访最频繁的万科项目,在王石的眼中,它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有良渚赛艇俱乐部,有“村民客厅”(接待中心),有社区图书馆,有玉鸟流苏创业园,有厨余垃圾分捡站、矿坑花园、社区文化艺术中心、邻里讲堂……良渚文化村很好地印证了王石对于万科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定义。它在建筑以外,更强调服务。在此,房子作为产品的价值,正逐渐被它周边一整套的服务价值所超越,“卖房子”转变为了“卖生活”。

近年来,万科将商业战略重点逐渐转变为:注重培养用户黏性、打造立体式生态系统、丰富城市配套产业链,而万科的庞大客户体量将是其贯彻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基础。万科已经在利用互联网盘活房产物业累积的大量社区用户,利用电商手段刺激社区消费。2013年“双十一”期间,万科正式推出针对万科业主的“住哪儿”手机客户端。除此之外,万科还有中信书店、第五食堂、第五学堂、幸福驿站、地铁生活馆等项目,还将与阿里巴巴旗下移动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合作外卖业务。万科正在试图打造全方位的立体生活圈。

“跟小米、苹果学习,我们学到了做生态系统。”郁亮表示。互联网思维的力量打开了万科原来相对“封闭”的业务模式,开始从单一的住宅向商业、养老、医疗、学校、食堂等服务领域进军,令其业务更加多元化。“万科如果能够吸收移动互联网的思想,适应这个时代,把产品做得更好,做好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话,那么万科就转型成功了。”郁亮说道:“千万不要以规模扩张来衡量万科是否胜利。”

链接

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必读三本书(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推荐)

《决胜移动终端》

――移动互联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六大关键

作者: [美] 查克・马丁

这是第一本真正阐释O2O概念的移动互联必读之作,是传统企业拥抱移动互联网的经验大典!美国知名智库移动未来研究院CEO查克・马丁在本书中探索了营销人员与移动消费者进行互动的最佳方法、时机和地点,阐明了移动革命对企业的意义。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作者:[美]埃德蒙・费尔普斯

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篇3

紫砂陶的造型艺术博大精深,蕴涵了人文、哲学、宗教、史学、文学、书画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江南陶都特色的紫砂文化精神,形成了注重整体、体现个性、推崇和谐、修身养性的从艺道德和艺术风格,丰富和完善了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的深邃内涵,为紫砂成为世界艺术的瑰宝奠定了基础。其发展、完善与日趋完美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紫砂陶造型的艺术起源来自于人类的生活体验和习俗变化

宜兴的制陶史,从目前已经出土的古窑遗址,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七十年代考古就发现共发现了十六处古代文化遗址,一百四十多处古代窑址。其中,秦汉窑址十六处,六朝青瓷窑址五处,唐五代青瓷窑群和窑址九处,宋元窑址三十余处,明清窑址七十余处。理清了宜兴陶瓷的起源及演变的历史,并为研究宜兴地区的古代窑炉史,中外闻名的紫砂史,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资料。

人们从挖掘的碎片中,也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对美的追求和生活习俗的改变,对陶器从日用器到兼具艺术特质器皿的影响;发现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紫砂陶造型潜移默化的塑造,茶文化的产生对紫砂陶决定性的作用,以紫砂陶基本造型的固定及其中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形影相随的关系。

这其中,紫砂壶艺的定型虽然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但造型无不出于几何形、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几何形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造型均以几何形的线条来装饰壶体,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圆器主要有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柔中寓刚,厚而不重,稳而不拙,亭匀有姿”。方器主要由长短不一的直线组成,“方中寓圆,刚柔并济”。自然形体是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这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不无关系。筋纹形体则是将形体的俯视面作若干等份,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织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据考证可能与外族文化的融合有一定关联。

到了现代随着文化的融合,各种现代艺术元素的加入,一些现代主义的作品不断出现,紫砂陶的艺术造型更具丰满。甚至一些印象派的作品,流传于世,丰富了紫砂陶艺形式,对紫砂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喜事,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这是改革开放多年以后,我国艺术多元化的必然产物,从另一个层面彰显着紫砂陶的发展源来自于人类的生活体验和习俗变化。

二、紫砂陶造型艺术与美术史一脉相承,体现人类对审美的追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记载孔子 “绘事后素”,《庄子》有“解衣般礴”的故事,《考土记》已有对绘画与色彩的记载,汉魏六朝书法和绘画艺术充分发展,西汉秉承秦朝,通行小篆,隶书在东汉已高度完善,并出现草书,到两晋书法家林立。对文字、书法发展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成为需要,书法品评及书法史得以产生,如许慎《说文解字序(叙)》,蔡岂的《笔论》和钟蒜《用笔法》、庆 肩吾的《书品》等。中国美术史学在汉魏六朝已经萌芽和产生。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劳动人民将在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真”、“善”、“美”的追求与情志,以文字和绘画的方式记载下来的同时,也与自己的日用器相融合。在目前我国现有的考古中,新石器时代的陶瓷碎片上就有明显的文字和绘画,在不同的年代都有很生动的演绎,这既记录了历史又留存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客观地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这在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鲜有类比。文化的发展推动制陶业的发展,制陶业的发展又推动文明的进步,这一现象在紫砂陶的发展过程别明显。

宜兴紫砂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人士大夫结缘,这也成就了紫砂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完善和拓展了日用陶的功能,成为可以突破社会阶层的日用品和艺术赏鉴品。大批的文人墨客社??名流的参与,对紫砂艺术短时期内繁荣,艺术的精湛推波助澜,让其在中华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璀璨的明珠。这其中最得益的是紫砂的造型被社会接纳的程度。

紫砂壶的造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将儒、道、佛融为一起,以方圆为基点,变化与无穷,运作与万端,通过线条的运用,粗细结合,明暗相让,呈现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同时紫砂器具又是唯一的一个陶艺家就能完成全部过程的作品,所以它又是具有灵魂和个人特质的作品,产生了“壶以人贵,字随壶传”的艺术呈现。这又激发了历代名家对紫砂的投入与创新,历史上“蔓生十八式”、“七十三壶图”的流传,都是社会名士留下的不可多得的造型艺术精品,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审美,这与中国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

三、紫砂陶造型艺术的变迁保留了地域文化的特性和沿袭

在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中,紫砂文化始终沿袭着良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特性,始终未能突破地域的局限,这与良渚文化的地貌特征有着深厚的关系。因为紫砂陶所需要的原材料,来自于沿太湖地壳下沉,在宜兴古阳羡称五色土,加速宜兴盛产茶叶,于是这种因茶而生的器皿就成为人们的手中之物,加上宋代的士大夫文化,明清的政治气氛,大量的文人墨客无法抒怀,既而寄情山水,痴迷水墨,以文会友,以茶待客,从而造就紫砂艺术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天独厚的环境。

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性,决定了紫砂陶的造型艺术非圆即方的气韵,因为我国文化自古追求方圆一起,在方圆中表达为人的品质与高洁的追求,在方圆中阐述治国的政治抱负,所以紫砂壶自然作为紫砂陶器的代表,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被追捧,这也推动了紫砂陶艺的发展与繁荣。吴越文化因为经济富饶,文化发达,教育成风,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所以其地域性得以保存,这在另一个层面上又限制了紫砂的发展,紫砂造型艺术的创新一直是人们探索和追求的方向。但因为当时社会交通的限制,与文化的相对封闭性,紫砂的造型艺术更多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与良渚文化之间徘徊,不能越

其左右。

??然,任何艺术的发展都需要继承和创新,在世界文化多元性、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今天,紫砂文化也需要在保留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吸收和接纳人类文化的精髓,造型是紫砂陶的灵魂,更体现紫砂陶的气韵,造型艺术的创新和与紫砂特质的结合,以及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是紫砂陶走向世界的必然性,也是紫砂陶应该承载的使命。紫砂陶造型的创新要体现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要兼具文化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要有个性和灵魂,兼具陶艺家对世界文化的认知和审美。

创新是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艺品艺术价值和生命的体现。与国画、书法、舞蹈、篆刻等艺术形式一样,紫砂陶的造型工艺离不开创新。历代的陶艺家创作了“如意壶” “提梁壶”、“思亭壶”、“半月壶”等款式,把传统艺术形式嫁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丰富了紫砂壶创作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力。笔者在进行粗颗粒制壶造型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将壶艺的“精”、“气”、“神”,通过最简单的线条去地表现,并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将时代文化的主旋律、社会进步延伸的新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与传统的吴越文化、良渚文化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构想相呼应,设计出“太湖石”系列作品,以“生命之源”为主题,在粗颗粒中挖掘生态之美,在造型中塑造长三角文化特征,在构图中沉淀民族特色,在线条中体现开放之态。在陶艺界获得大家的认可和业内高度好评,被视为近年来紫砂业界难有的佳品。

篇4

【关键词】出土玉器 沁 鉴定

沁是指玉器长期埋藏在土中,受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矿物质侵蚀,玉质表层的色泽产生化学变化,在玉器上留下的岁月痕迹。沁是鉴别出土古玉器的主要标志,是评价玉新老的标准之一。了解沁色的种类和成因,对古玉器的鉴定、识别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一、玉器沁的基本概念

沁在出土的玉器中相当常见,杨伯达先生对玉器的沁色有明确的定义:沁色指玉器在埋藏条件下受周围多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湿度等的影响而附着在玉器上的染色[1]。由于埋藏时间长短、环境条件和玉器自身玉质的不同,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通过沁可以判断玉的新老,因此有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采用各种方式来仿制玉沁,以达到误导市场、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沁对玉器的影响,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鉴定。

二、沁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影响分析

(一)对玉器颜色的影响

玉器沁色受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成。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的土质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土质的不同,便会造成玉器沁色的不同。我国的土质宏观地分为西土、中土、南土,它们的特性各不一样。南土泛指南方地区的土壤,这些土壤的土质湿润,呈弱酸性。所以在南方出土的古玉,往往伴随酸蚀,良渚玉器可以说是南方出土玉器的代表。浙江余杭一带的良渚玉器中有很多已经被酸蚀成了鸡骨白,太湖东岸的良渚玉器则仅有一些水锈和黄褐色沁,这就是土质不同所造成的影响。中土地区出土的玉器,也常伴有一定程度的侵蚀。西土地区如山西、甘肃、宁夏等,由于土质较为干燥,所以受侵蚀往往较轻。土质对玉器的影响肉眼轻易可见的不同便是颜色。这里所说的颜色主要指的是受沁影响下,玉器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地下埋的时间越长,沁会相对严重,玉的颜色也就随之而加深。受沁非常严重的玉器,其本身的颜色会发生完全的改变,不可见也难以推测出其本身的颜色。例如,在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出土的部分玉器,白色玉器很多俗称鸡骨白,很难看出玉的性质;靖安出土的}形玉佩,由于受沁较深,整体呈灰色或黑灰色,同样看不出玉质,更难以判断玉的种类。再结合其他一些受沁程度较轻的出土玉器来看,总之沁越重,玉器的颜色变化就会越大,通常是颜色会更深[2]。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土玉器的沁主要包括黄褐色、褐黄色、黄色,在实际的鉴定过程当中,针对未全部受沁的玉器,应当透光对未受沁的局部进行观察,减少沁带来的干扰,以便了解玉器的本身颜色。

(二)对玉器光泽和透明度的影响

沁不仅会改变玉器的颜色,同时还会影响到玉器的光泽度和透明度,造成其光泽度和透明度降低。其光泽度和透明度的降低幅度和受沁的程度相关。就现目前的经验来看,玉器的受沁程度越严重,其光泽度和透明度也就会下降得越厉害。正常的玉质在光线下,均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和透明度,这甚至是评价玉质量的重要标准。出土的古玉器,其受沁的程度可以大致分为重度受沁、较重受沁、中度受沁、轻度受沁和未受沁,对应的古玉器光泽变化可以分为土状光泽、蜡状光泽、油脂光泽、亚玻璃光泽和玻璃光泽,对应的古玉器透明度变化可以分为不透明、半透明、亚透明和透明。在梁带村遗址出土的古玉器中,较重受沁和重度受沁的玉器数量占到了43.3%,p度受沁和中度受沁的玉器数量占到了41.3%。从这些玉器的实际表现情况来看,轻度受沁和中度受沁的玉器在光泽度和透明度上的改变并不大,基本保持了原本玉质的光泽度和透明度,呈现出的是油脂光泽与亚透明状态。较重受沁和重度受沁的玉器在光泽度和透明度上的改变非常大,光泽度大多为蜡状光泽,部分为土状光泽,透明度基本上都呈现不透明,少数半透明。未受沁的玉器,其光泽度则多为玻璃光泽、亚玻璃光泽,透明度多为透明、亚透明。在鉴定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玉器受沁的程度,来判断其光泽度和透明度是否相对应[3]。

(三)对玉器密度、孔隙度和硬度的影响

出土的玉器如果受沁,且受沁的程度达到了中度以上,其密度和孔隙度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到其硬度。通常来说玉器受沁的情况越严重,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的变化也就会更加明显,这种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孔隙度增大、密度降低、硬度也随之降低。例如,出土后呈鸡骨白的玉器,由于受沁严重,其孔隙度较一般的玉来说明显增加,且密度和硬度大幅下降,硬度方面通常都不会超过6,大多数情况都在5.5以下,最低可为4。这类出土玉器在质地上较为疏松,过手有一定的粘滞感。取标本样品泡在水中,会有明显的空气渗出,并会逐渐地松散。对韩城梁带村出土的几件受沁玉器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明显看出玉身存在侵蚀裂纹、侵蚀沟、侵蚀洞等,这些都属于是受沁风化的特征。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改变了玉器的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所以,我们在鉴定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玉的受沁程度来判断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是否合理。如果是作假的玉器,其密度、孔隙度以及硬度很难发生改变。

(四)对玉器成分的影响

玉的成分组成其实是较为复杂的,且玉在受沁的前后,其成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带有沁的出土玉器,成分肯定发生变化,变化规律是:主要矿物组成一般不变化,有的玉器局部可产生化学元素和含量变化。有研究对凌家滩4件全受沁的鸡骨白玉器残片进行谱学鉴定,玉质仍是透闪石玉质软玉,与一般软玉相比,矿物组成没有变化。又如有研究对梁带村2件重度受沁软玉质玉器进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测试,测得各点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Ca、Mg、Fe、Si、O,这与软玉的化学成分类似。将能谱测试的化学成分含量与用ICP-MS所测得的未受沁软玉质玉器的化学成分平均值做对比,显示重度受沁后MgO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FeO和Al2O3质量分数明显增高,但尚未发现新矿物的形成。对于一些存在疑问且较为重要的出土带沁玉器,应当借助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来进行成分分析,以判断其合理性。如果成分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应当保持怀疑态度。

三、结语

出土玉器的沁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但是对待鉴定工作,我们则需要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和认识,掌握沁的特征和表现,以便在鉴定工作当中做出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杨伯达.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 .

[2]万文君.浅论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的鉴定方法[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6,(S1):25-30.

篇5

关键词:保护改建新建多元共生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巨系统”和“生命体”,是自然、城、人形成的共生共荣的“综合体”。杭州是中国七大古城之一,从良渚古城至今5000年建城史中,城市文脉一直得以延续,期间形成了良渚、吴越和南宋三大发展高峰,其中南宋时期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南宋时期奠定了杭州的历史地位,是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砝码,要倍加珍惜。

杭州如何打好“南宋牌”?要秉承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指导,实现构建活的遗址公园、树立大遗址保护典范、推出重量级旅游产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五个目标,努力做到在建筑风格上要协调,不能大拆大建,无仿古一条街。要以山、湖江、河自然景观为依托,保护杭州人历来夹河而住、而建的历史风貌,以国保单位、文保点、历史建筑、50年以上老房子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为主体,切实做好保护的文章。以宋风建筑为导向,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宋代建筑的元素和符号,以最小干预、和而不同为准则,通过实施“保护、改建、新建”三个层次,实现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与南宋文化的和谐相融,建筑遗产多元共生、多元共存。

1简要概况

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一带,拥有丰富的资源,无论是风景、文化、或是历史。杭州西部和中部属于浙西中低山丘陵,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旅游最佳城市。杭州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南宋时期是古代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顶峰期。南宋一朝,定都杭州一百多年,创造了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新高度。南宋皇城是杭州历史文化遗产的制高点,它的营造,从杭州城市格局及自然地理环境出发,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形制和布局。近年来,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宋皇城所在区域由于现代建筑密集,对遗址本体保护带来隐患,同时对文化景观环境也造成不利影响,亟需保护整治。南宋临安城遗址皇城部分位于凤凰山东麓,吴衙山、馒头山之间的谷地,基地内以丘陵、坡地为主。属于市中心部位,在杭州西部景区范围内,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中山路是杭州古城的核心,在南宋时为御街,是都城临安南北走向的主轴线,南宋建筑在地下,还有明朝、清朝、民国和改革开放前的建筑,直到今天,每幢建筑都是城市生命链的重要环节。中山路总体定位为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最终目标就是战士都城风采、恢复城市记忆、重塑空间机理、再现市井生活,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让老年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

2设计构思

本设计构思来自于对基地的解读,提出层的概念。层:层的概念来自于对基地传达给人们讯息的感受。中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但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冲刷以被深深地埋在地下,是一次偶然的翻地,或是一次迁徙,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让在地下沉睡了近千年的古城复苏,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公布于众。由于经历了几千年的沉积,遗址四壁的岩体呈现出层层纹理,这是自然的力量,每一层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要对世人诉说。对于参观者的我们应该报以崇敬的心情去聆听着岁月的痕迹。倾听大地的诉说,聆听大地的声音,让你对南宋的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地理分析系统的原则将基地内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表水、植物、建筑、文物、高程、坡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后再进行叠加,一般的设计就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但由于南宋临安城遗址现状的复杂情况,将进行叠加的最后结果解压,形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保护”、“改建”、“新建”。这样一来就是整个基地更明朗化,更具体化,在设计过程中思路清晰。再将得到的三层进行最后的叠加就产生基地内应有的结构。

正如上文所说,经过叠加,分层,再叠加的过程后,基地中就出现了,其应有的就够。简单概括下来就是“一心、一环、两轴”。“一心”是指基地内最重要的景观点南宋临安城遗址,“一环”是指将山岳区和城区结合起来的交通环线,“两轴”之一是指南宋临安城御街,另一轴是指从入口到博物馆到南宋临安城遗址再到凤凰山的景观轴。御街是连续的景观轴,另一个是相隔而望的关系,几个景观节点之间互相都能看见,但是就是不能直接过去,从而激发游人们的探索心理。可见御街的规划设计在规划结构上是起到一个重要支撑的关键之一。

景观的布局主要是对“两轴”概念的延伸。对于御街进行了空间分析,建筑形式分析,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意向,将时空的概念引入御街的设计中去,让人们慢慢地体会这种从古至今的变化,将御街氛围三个部分,对过去的再现,现在的保护和 对未来的展望。

道路交通氛围对内对外两个部分。对外借助基地的有利得交通条件形成多方位入口,供游人从不同的地方进入基地内,入口的形式也不一样,有平坦式的,有山坡式的,入口空间大有不同。对内部分上文提到的交通环线将整个基地的交通联系起来,使游人尽可能快的到达预定地点,分为三个层次车型,人车混行,人行。道路的宽度也有所不同。御街作为一个基地内部重要通廊,无论是从交通还是景观上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结论

(1)保护层

在南宋御街改造概念设计中最重要就是保护层的部分,就像老师常说的“修旧如旧”。我们要做的就是极力地保护好现有的一切值得保护的空间或是空间外壳。在南宋御街中的住宅大部分是民国史其的房屋,还有早更些年的房屋,对于这部分房屋,我们就持保留的态度,无论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公众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需要保护的建筑大多分布在御街的南部和中部,南部偏多。值得一提的事在御街中部西侧是古城遗址保护划定区域,对这一部分的建筑,我们采取结合地形、地下资源进行保护。

(2)改建层

对于改建的内容大多数定义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但由于外形的不足导致其内部的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我们对其进行改建性修补,并结合对御街规划进行重新的定位。

(3)新建层

需要新建的建筑多数位于御街的北段。作为御街的一个端点,或是起到开始的作用,或是起到终结的作用。在配合规划意向,对其面貌进行整改。

明确“保什么、修什么、拆什么、建什么”,做到应保尽保、最小干预。在保留有价值的建筑前提下,拆除违法建筑和有碍观瞻的建筑,修缮可利用的建筑,建设因博物馆展示需要的建筑,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从对物质形态的保护出发,最终归结到对意识形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东南大学出版社,200

[2] 罗小未等.上海新天地一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4] 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篇6

十九世纪末叶,满清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沦陷谷底,民族危亡,命悬一线。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未来何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严肃且无非回避的问题。学术界以及包括有远见的政治家们纷纷注意到,和西方列强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而她的未来,有赖于对她的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因此需要就这个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一次正本清源式的研究。

丰富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周秦汉唐以来的民族和国家较为详备的历史。但更早的时代,文献阙如。“疑古派”对上古传说整理之后发现,可信赖者寥寥无几,不足以仔细勾画这段过程,必须根据物质文化遗存进行这段历史的复原与重建。于是,考古学应运而生,考古学的任务也因此被规定了下来。

考古学对历史的复原重建有个循序渐进的程序。它首先需要寻找发现古代人们的文化遗存,按照年代排列起来,辨析耙梳其中的传承流变,建立一张按照物质文化面貌的异同特征标记的历史年表,进而再探讨创造了这些文化的人类社会之种种问题。通常把这个程序的前半段,叫作物质文化史研究。

1920年代,中国考古学产生以来,随着田野考古资料与研究的点滴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到了1970年代,中国各地的史前文化演变谱系终于渐显轮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苏秉琦先生在宏观把握中国各地人类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基础上,将中国史前文化概括成六个文化区。指出这六个区域里的史前文化各有特点,彼此之间有交流融汇,又自成演进发展谱系。苏秉琦先生还注意到,在长达万余年的史前历史中,各地文化始终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就是进入夏商王朝,再以后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的历史时期,尽管古代中国在政治上逐渐走向统一,但各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甚至直到今天,地区文化见的差异仍旧隐约可见。针对这种现象,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多元说”,形象的说法是“满天星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说的传统认识。

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同意中国史前文化多元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史前时代的某个时刻,一些地区之间的交流明显加强和密切起来,也即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文化的“交互作用圈”。处在这个交互作用范围内的各地文化之间不仅有风格、面貌的互动,可以推测其背后的社会在经济技术、社会经验乃至思想各个层面都有更为密切的接触。各种层面频繁和大规模的经验交流,最终导致这个范围内的文化及其背后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前沿,从而形成了一个产生文明的温床,用张光直本人的话说,即启动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化进程的程序,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文明的史前基础。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对多元发展的史前文化进行分析后指出,满天星斗式的文化分布中存在一种向心的、“重瓣花朵”式的结构。越靠近花芯的文化,发展程度也就越高而处在花芯上的中原文化占尽交通和交流的地缘优势,成为带动周边文化发展的核心。对于这个结构的形成原因,严文明先生做了深刻阐释。他认为,东亚地区因北方高寒地区、西部戈壁沙漠、西南的青藏高原以及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阻隔,实为一个与旧大陆西半部分相对隔离的地理单元,不用说,东向的太平洋为这个地理单元划分出一道更为清晰的边界。对于古人而言,要突破这些地理屏障,实在困难重重,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亚地区的人们不得不独自发展自己的文化和社会。如此就带来了导致日后东西方大格局的种种可能性。但是,东亚地区内部却十分广阔,自东向西,地势分三层台阶,自南而北,气候从热带依次过渡至寒温带。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文化的多元特点提供了最好的注解。重要的是,在东亚地区的腹部,有两条巨大的河流——黄河和长江。其中下游广阔的流域面积和平坦的地形,为居住于此的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这也许是交互作用圈得以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了渡过食物短缺的冬季,需要开发某种可以储藏的食物资源,于是,这些地区率先发明了谷物农业。农业为人口增殖、社群扩大、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持。如此这般,东亚地区内部便出现了一个文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这个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交流明显多于与地区的文化,其结果,这个范围内的文化和社会在领先发展的同时出现趋同。严文明先生把史前文化这个趋势高度概括为“多元一体”。

不同水土既可以培育出不同的文化,也可以养育不同族群。对民族问题深感兴趣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先生把考古学文化的多元性和古代民族联系起来,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扼要概括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多元说”和“多元一体说”一经提出,立刻成为学术界共识。进一步的研究围绕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的若干关键节点展开,并在以下进程的描述上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公元前5000年前甚至更早,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由近及远,频繁起来,张光直先生所谓的交互作用圈显现轮廓。约从公元前3000年起,文化间的交流逐渐形成面对中原向心辐辏的主方向。进而在公元前2500年或稍晚一些,随着中原龙山文化出现并成为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核心,史前文化从此便开始了“以中原为中心”运作的历史趋势。再进入夏纪年,中原二里头文化开始对周围产生大范围的辐射影响,这是一个中央王朝的气象。

多元说、交互作用圈说和多元一体说,都是源自对考古学物质文化表层现象中归纳出来的历史大趋势。文化是社会创造的,因而这也是史前社会演进的大趋势。

就在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研究方兴未艾之时。一些重大发现,促成了对这种文化趋势背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探讨。

1970年代后期,随着的结束,各地考古工作者迸发出空前热情,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围绕建立本地区文化发展系列的目的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中,一些有意无意的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例如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晚期大型宫殿式建筑、河南登封王城岗和淮阳平梁台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城址、距今5000年前后红山文化晚期辽西东山咀大型石构建筑和牛河梁大型丧葬祭祀遗址群,以及距今5000年以来浙江余杭良渚文化贵族墓地、大约同时期的长江中游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等。这些重大发现多为无心插柳,却一次次给人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蓦然回首,再看这个时代,竟已经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华文明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夏鼐先生也根据殷墟和夏代都城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论断它们已经是成熟的文明形态,其起源,当在更早的龙山文化中寻找。

于是乎,中国文化起源、演变发展的问题悄然转化为了本质上是社会发展形态探讨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

震惊之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距今5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中华文明一开始就从这种定性式的研究展开了。借助有关文明标准的各种成说,人们评估中国大地上的这些发现。然而人们也很快发现这些大多形成于国外历史、考古资料基础上的所谓文明标准未必就那么严丝合缝地适用于中国的情况,甚至也不能完全适用于世界所有的人类文明。例如谁都承认中美洲的玛雅是一个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准的金属工具,在玛雅文明中恰恰没有。又如对城市这个文明标准的把握上,歧义更多。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各地发现的城址算不算城市?一时间聚讼不止,众说纷纭。

既然从概念出发的争论注定没有结果,文明的问题也绝非是与不是那么简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中国文明的形成实乃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个朝夕达成的壮举。它大致可分这样几个阶段:到公元前5000年或者稍晚,农业技术趋于成熟,各地社会也开始了复杂化的加速度发展,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一些地区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层,公元前3000年,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等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征,进而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然是天下万国的形势了。

不过,在这个大趋势中,有些现象令人百思不解。分别兴起于辽西和江浙地区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以高度发达的玉器、大型公共工程等醒目现象夺人耳目。与此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却似乎乏善可陈。然而这些辉煌一时的社会却走向衰落,后继无人。相反,中原社会反而持续发展,后来居上,领导了日后千年以上的。总之,各地方社会的文明化步伐并非整齐划一,而是此起彼伏。

显然,采用一般进化论式的研究立场,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因为当你使用有关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例如从母系到父系之类的原理,是无法解释既然彼此间已经发生了较大面积和深度交流的各地方社会,为何演进时间、速率和命运如此不同!

篇7

一、设计的文脉与表现概况

设计的文脉是一种自古至今的延续、继承及创新,是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保存下来,并在以前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设计”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可以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所谓“文脉”,即Context一词,愿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在文化、民族、地域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

二、设计的文化性

设计的文化性就是设计受文化的影响,设计作为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一种手段,它或多或少的要反映特定的文化精神,设计中对文化的表现是设计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也有变迁与发展,是人们通过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环境和设计行为的提升,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时时伴随的是人造物的各种活动,人类的各种文化性质的活动都打上了“设计”的痕迹。

另一方面是则是创新性,超前性,在继承的同时,不要忘了创新,这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把传统的与当代的相结合,不光具备传统的文化的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既要融入现代的元素,又不失传统的精华,用全新的理念对传统进行升级,使达到历史与现代的统一。香港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勒强先生的设计作品中透露出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信息而不发时代感。勒强先生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化的东西。

三、设计的民族性

世界上有众多民族,每一个民族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都有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带有本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民族代表性,就越能在世界上长久不衰。但民族形式并不是一套死板的形式,并不是旧瓶装新酒那样,不管什么就都能装进去。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是随着内容的不同、使用的不同、方法的不同而变化的。在中国,始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文化至周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礼乐之制”,其中包含着对设计器物的种种严格规范。所谓“藏礼于器”就说明了礼乐与设计的关系。

经过春秋战国的世变事异,“礼乐”之道深入到世俗民间,汉代之后,衣冠之制凡器百用在礼乐的整合下,一切服务了“礼”合于“道”,“藏礼于器”一直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西方文化设计在远古时代就受中国的影响,也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政治伦理观念。到古希腊时期,艺术设计逐渐摆脱政治伦理规范的束缚,有了自由的独立发展,但宗教仍然影响着设计,所谓“神人同一”就是将宗教的神用世俗的人来表现。进入中世纪。西方实际彻底宗教化,产生出圣束亚教堂、巴黎圣母院这样杰出的设计作品,文艺复兴时期和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使其设计在整体上尽力摆脱宗教的制约和控制,但其影响依然存在,直至20世纪初,西方设计才真正解除了宗教的束缚。

四、设计的地域性

地域性由于本地的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历史遗风、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因素造成的。地域性也是把那些传统的、特色的保存下来,再加以处理创新,地域性比民族性更狭隘,并具有可识别性。例如:在刺绣品方面,湘绣和苏秀就大大的不同。在同一个地区,由于时间的不同,形成的民俗及特色也不同,同是吴地的家具,明朝就与清朝差别很大。

古人从最初大自然的蛮荒中开阔出一个人为的世界时,就与某一地域特长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形成造物地域性的特色。在古代,几乎看不到不带地域特点的物品,如:彩陶有半坡、马家窑,玉器有良渚、红山的地域特点,《考工记》中有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奥至于的地域之分。之后,陶瓷、漆器、刺绣、家具以及一切竹木编部都带明显的地方特征。

篇8

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95-3.10,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硬度为6.75-7度,比重3.3-3.4。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辉石类(硬玉,如翡翠)18世纪后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软玉,如和阗玉)制品。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这是矿物学上的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因此,在鉴赏古玉时,我们不能只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甄别优劣,还必须要有历史眼光。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的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有的玉矿已枯竭,但一些着名玉矿至今仍在大量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原料。中国最着名的产玉地是新疆和田。和田玉蕴量最富,色泽最艳,品质最优,价格最昂,是中国古代玉器原料的重要来源,历代皇室都爱用和田玉碾器。除和田玉外,甘肃的酒泉玉,陕西的蓝田玉,河南的独山玉和密县玉,辽宁的岫岩玉等,也是中国玉器的常用原料。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直到近代,中国人一直使用传统工具,如线锯、钢和熟铁制成的圆盘、圆轮、钻床、半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器。在铁器发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大部分工具甚至只是以木竹器、骨器和砂岩配制而成。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间奇迹。

好的玉器,归纳为四要素:材质、造型、工艺、主题,这四要素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而包蕴了人的精神: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必须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雕琢美和主题内容,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用玉敛葬,是祈求永生的手段。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传说逐步变为现实,夏代文化正在不断揭示出来。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的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着称。

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使用和田玉数量较多。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彝(yi夷)器的碧玉簋(gui鬼)、青玉簋等实用器皿。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和最为成功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此外玉匠还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俗称双勾线),有意识地将一条阳纹呈现在两条阴线中间,使阴阳线同时发挥刚劲有力的作用,而把整个图案变化得曲尽其妙。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又增强了图案花纹线条的立体感。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它可与当时地中海流域的希腊、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谐。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中国有着7000年的用玉历史,2500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器形之众,作工之精,影响之深,为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着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更是说到:“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的无限灵感。”

二、和阗玉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

和阗玉,古称"昆山之玉"、"塞山之玉"或"钟山之玉",清称"回部玉",维吾尔族称"哈什",均是指产于塔什库尔干 - 莎车 - 和田 - 于阗 - 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以和阗为中心的昆仑山脉北坡,地处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共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分类按和田玉的产出分,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水产的称为籽玉, 山产的叫山玉。当地采玉者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籽玉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籽玉。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籽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籽玉一般质量较好。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才,均为采集材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才重一万零七百余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特等的羊脂白玉籽玉就是,仅出产在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以前每年可产羊脂玉毛料数百公斤,近年虽引入大型机械采挖,但仅年产数百公斤,已濒临绝产。因为羊脂白玉首先是经过风化、搬运再历经千百年的水流冲刷,糟粕杂质被荡涤,内核精华被凝聚,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是非常精华的东西所以它在颜色上就白如羊脂在光泽上就像月亮一样皎洁,而且结构成分都非常的纯净。

现在我国并无白玉的质量分级标准(因为玉的成分、白度和结构细腻程度可以测量,而油润度和温润度都没有量化指标可以界定),所以造成市场的混乱,有些人就乘机混水摸鱼。

‘羊脂玉’只是旧时对新疆和阗优质白玉的一种称呼(晶莹油润,质若凝脂)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和阗软白玉中的较高等级!无论什么料种只要够白就称为羊脂白玉,这是不负责任的。按现今的等级区分(以透闪石为主要生成物质的和阗籽料)其密度,色度,油润度,纯净度均达到一级的才可以称为‘羊脂’白玉。此外,羊脂级白玉可不是特别特别白的,而是略微有一点隐隐发黄!羊脂白玉子玉属玉中极品,时价20几万元一公斤,远胜黄金,佩带价值也远胜钻石!

中国古籍中称和阗玉的出产地昆仑山为"群玉之山"、"万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丽水,玉石昆仑之"之说。新疆和阗玉有7000余年的开发利用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之前,昆仑山的先民就发现了和阗玉,制成生产用具及装饰物品。自殷商时代起,和阗玉大举东进,成为宫庭权贵用玉主体,统治者视其为宝物,商代已形成规模开发,秦代以后成为中国玉雕业的主要玉材,并逐渐成为伴随中国历史进程的皇室玉。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均以和阗玉为尊、为正宗。

1、和阗玉——玉材中的精英。

2、加工性能良好。

和阗玉的加工主要根据玉质和玉色等进行精心设计,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由于和阗玉所独有的质地特性,尤其是其韧性大的特点,使其在制作产品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因而,和阗玉加工性能良好,和阗玉的细部精加工是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用和阗玉制作薄胎,更能反映出玉器的天地造化之美。

3、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在宝玉石界,和阗玉被公认为世界软玉之首,从古至今,几千年来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数量众多的艺术珍品。殷商的玉饰,周朝的礼器、秦朝的玉玺、汉朝的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朝的玉观音、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明朝的子冈牌、清代大禹治水图山子……这些稀世珍宝,无一不是大量采用和阗玉雕琢的艺术珍品,闪耀着动人的光芒。用和阗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因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被视为最为耀眼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和阗玉的输出,早在6000多年前便形成一条"玉石之路",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仅有1600多年历史,作为这两条文化通衢上的重要驿站--玉门关,究其命名本源应是因和阗玉的缘故而命名的。"玉石之路"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意义远远胜于所谓的"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重要载体和阗玉比所谓"丝绸之路"上的载体丝绸更为重要,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商品和文化媒介物,跨越着时空及地域的局限,联结着西域与中原、东方古国与西方世界,为中国内部自身、中国和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历史和人文贡献。

三、和阗玉是中国玉文化精神财富的杰出代表

1、儒家文化对和阗玉的精神升华和文化创造。

和阗玉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笃,除了其自身具备其它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这就是附加于和阗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和阗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地位,故而儒家文化对玉文化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和巨大。

在殷商时期,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过程业已初步完成,和阗玉成为道德、习俗、神灵、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物。在道德方面,儒家学派为进一步宣传他们的学说,需要用一些物质的载体,故而总结了殷商时代开始使用和阗玉的经验,尤其注意到统治阶层喜爱和阗玉的感性经验,用儒家的道德观念去比附于和阗玉物理性质的各种特征,进行从物质到精神、感性到理性的理论创造,赋予玉以德行,即所谓玉"十一德"、"五德"之说。

《礼记》中孔子赋予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实乃儒家道德规范的大全。其相对应的是和阗玉的物质属性,如温润而泽、缜密而粟、清越以长等。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玉佩光洁温润,可谓之“仁”;不易折断,且断后不会割伤肌肤,可谓之“义”;佩挂起来整齐有序,可谓之“礼”;击其声音清越优美,可谓之“乐”;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谓之“忠”,人人皆珍之爱之,可谓之“道”,等等,这些美德作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因而佩玉以洁身明志,“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守身如玉”亦是必然。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因此,有关玉德的儒家学说,均以和阗玉为依据,并始终以和阗玉为尊,为正宗。和阗玉因此成为君子德行操守的化身和社会道德的象征物,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同时,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礼仪祭祀之器,成为沟通世俗人间与祖先神灵的法物。在政治方面严格规定从天子到各级官吏的用玉要求,《周礼》中规定,"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壁。"这一切,为人们尊玉、崇玉、爱玉、敬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并直接影响到民间的广大基层群众视玉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最高标准,以及美的参照物,这可从成语中窥见一斑,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琼楼玉宇、亭亭玉立、玉洁冰清等120个与玉有关的成语。

2、其他文化意识形态对和阗玉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文明及历史的进程中,长期以来儒、释、道三教并立。除儒教以外,其它两种宗教中的文化因素也加入了玉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过程中。道教以玉为灵物,视为神药,葛洪《抱朴子.仙药篇》中,"玉亦仙药,但难求耳",《玉经》日:"服玉者,寿如玉也",期望"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佛教对玉文化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华经》更将玉列为"七宝"之一。从传统玉器中的观音、佛摆件、小而精的挂件、如意等手把件到数量众多的博物馆馆藏珍品,佛教文化和佛教题材成为玉器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中国佛教文化不但在玉器作品上与和阗玉发生着物质联系,更从历史沿革上与和阗玉的产地和阗地区发生着一定的精神联系。因为在历史上,于阗一度曾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在中国中原地区传播的佛教,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的,而是通过西域主要是于阗为中介。汉语中"和尚"一词借自于阗语,"沙门"一词则借自龟兹语。由此可见中国佛教文化与和阗玉通过物质产品和精神渊源的结缘,达成了一种冥冥中天赐的文化姻缘。

四、更多有关和阗玉文化的知识

1、“玉”字的起源: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女娲补天》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贾宝玉、林黛玉,还有多少年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还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参通。

形容玉的种类丰富多彩,可谓之“千样玛瑙万样玉”。

说明玉的天然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谓之“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表示玉的经济价值为它物所不及,可谓之“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有关她的趣闻,更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2、玉的美学价值:

中华祖先爱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有或色泽美丽的外观,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美学价值:因为玉凝结着人们深深的感情——对故乡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这种恋乡怀祖之情,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孕育着中国传统美学;这个美的传统,一直沿续了数千年,始终焕发着不朽的光彩。

玉作为装饰品,作为信物,作为法器,作为礼物,都是实用的,都与人类息息相关。玉的美感源于此,终于此。

玉的美学追求歌颂的,是自然的象征,它是天、地、虹、日、月,是中国的宇宙观念。它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升华。

“和氏之壁”,讲述的何尝是一块玉的故事!歌颂的未必只是卞和识玉的才智,他为了一块“楚山璞”而不畏刖刑,失双脚!多么感天动地的精神!这是在讴歌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也是从几千年前哲人口中发出的谆谆告诫:“识物,识人!”

“完璧归赵”,记载的何尝只是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它颂扬的是一种玉的精神,是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已超越出咏物范围,而成了早就人才的箴言。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玉美的“人化”,它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玉的美在深化着人的灵魂。

玉,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而在石中称王,为人们所喜爱。玉器工艺是生活的艺术。它的美是装饰的美、创造的美,自然的美,东方的美。

3、玉的保健功能: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古人视玉如宝。据传,朝朝代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镇暑如杨贵妃;持玉拂面如慈禧太后……祖国古籍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各流派的气功大师一致认为,人身有“精、气、神”三宝,“气”的使用尤为突出,而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

有些人在研究玉石养生的机理后认为,玉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铬、锰、钴等,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产生特殊的“光电效应”聚焦蓄能,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

某些玉石尚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认为,当光点对准人体的某个穴位时,能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位于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常佩戴玉镯,可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气,养精神。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气,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不失为玉石养生的又一途径。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由此可见玉石养生有益无损。

玉是一种天然矿产,矿物是中药中的一类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它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宝玉石又占其中很大一部分。我国古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唐本草》、《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均称玉可:“安魂魄,疏血脉,润心肺,明耳目,柔筋强骨……”,据现代科学测定,玉材本身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镁、钴、硒、铬、钛、锂、钙、钾、钠等,它的疗效已在外科独占鳌头。它曾是我们祖先防治疾病的武器,也曾长期作为养生防老和炼丹术的主要药物。从药物学角度来讲,长期配戴自然矿物可以补充人体不足的元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或排泄过剩的元素和微元素,人们对于多种宝玉石赋予了与健康相关的含义:

紫晶、石英:有镇静、安神之功

金刚石:避邪恶,使人精力旺盛

红宝石:对男性阳痿患者很有效

绿宝石:能提高人的生育能力

蓝宝石、海蓝宝石:能缓解呼吸道系统的病痛

琥珀:能帮助人克服抑郁

软玉:润心肺、清胃火

玛瑙:清热明目

绿松石:解毒、清肝火

青金石:解毒、清火、解鼠疮、滋阴乌须

孔雀石:治痰迷惊、疳疮。

如今,我们以玉石为原料,加工成精美的装饰品美化生活、陶冶性情、以至怯病延年。其产品直接用于健身保健的有:玉枕、玉垫、健身球、按摩器、手杖、玉梳等,对人体具有养颜、镇静安神之疗效。长期使用,会使你精神焕发,延年益寿。

4、玉的装饰功能

珠宝首饰是一种财富,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已喜欢佩戴珠宝玉饰。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时至今日,珠宝玉饰仍然视为幸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并已逐步成为表现个人性格、装饰、品位、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外表上令整体的衣饰打扮得更加明艳照人。

现代玉饰的品种款式多种多样,有:各玉珠串、各玉手镯、各玉发夹、翡翠挂件、套装饰品、各玉戒指、金镶玉品、各玉腰带等琳琅满目,除岫玉、玛瑙、密玉等玉料外,还采用翡翠、青金、鸡肝石、孔雀石、东林石、珊瑚、水晶、芙蓉石、木变石等等玉石原料。规格款式不断翻新,单珠串就有平串、宝塔串、花色串、异形串、随形串等等。这些珠宝玉饰通过精心的配带,会给你的生活、衣饰起到珠联壁合的效果。

中国人对玉的特殊爱好自古有之,喜爱玉甚于黄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并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正因为此,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由衷的偏爱。

如今,玩赏玉的款式、造型、纹饰、创意及做工等都有很大改进,更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其主要品种有玉器人物、花卉、雀鸟、走兽、器皿、玉山籽雕等各种中小摆件,各玉盆景,玛瑙观石,水晶原石,玉石样本,玉石籽料等,从原石到雕件应有尽有,形态优美、色泽丰富、做工精致、别具情趣。使人们在观赏、把玩中得到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特别是闲时触摸玉饰往往产生一种舒适、高雅的情趣,使人感到无比的喜悦、兴奋和满足。还有在室内装饰时,玩赏玉件与字画、古玩及其它工艺品组合配置,能够相映生辉、营造出居室的典雅文化氛围。

另外,玩赏玉器作为礼品、信物、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

5、玉的收藏价值

收藏古玉,如经济条件较好,实力特别雄厚,可按有精必收的原则进行收藏。稍次的,可以时代为专题,如“唐代古玉”、“宋代古玉”、“明清古玉”等,亦可以用途分“古代佩玉”、“古代礼玉”、“古代山子”,以具体器物分“中国玉琮”、“中国玉壁”、“中国玉鸟”、“中国玉龙”、“中国玉人”、“中国玉杯”、“中国玉带钩”等。

古玉收藏,应以工精,质优,色巧、形奇为标准,看多了、研究多了,能达到“爱不择手是好玉”的目的。

收藏古玉一般必须从新玉和旧玉两大类去进行鉴定。

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玉材,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一般讲,好的玉料仅仅是制作玉器的基础,它的价值还是要以人工设计雕琢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的。唐太宗说得好:“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因此,玉工水平的高下又是决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码,好的玉器应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达到构图精美和谐,工艺精雕细刻,抚之温润脂滑者为上品。

而旧玉的鉴定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时代,历史上的作用,占有者的身份,还要学会对每一种器物造型的特点(包括局部造型)的综合分析等,而造型的独到,往往又能左右玉器的价值。

如果允许,你要去买玉,一环一块一方一片都可以。

在所有做首饰的材料中,玉与人最亲也最近。金钱是钱,钻石是价,而玉,是生命。

信不信?握玉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再抚摸,就象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温润的水份,正和着你的思绪在共鸣。

能够让玉常常贴着肌肤最好,玉不会辜负你丝丝缕缕的滋养,就象有灵性的鸽子,即使放飞也记得回家。经过你手的玉,必定会留住你生命的信息。

6、玉的品种

玉,从色彩上分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黄岫玉、绿玉、京白玉等。

从地域上分有:新疆玉、河南玉、岫岩玉(又名新山玉)、澳洲玉、独山玉、南方玉、加拿大玉等,而其中新疆和阗玉是我国的名特产。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① 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润泽,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的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②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代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③ 青田玉:质地与白玉无显着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④ 青玉:色淡青、青绿、灰白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闪透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⑤ 黄玉:基制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与“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⑥ 糖玉:氧化铁渗入闪透石或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称“粉玉”。糖玉常于白玉或素玉称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制成鼻烟壶,称“金银裹”亦能增殖。

⑦ 墨玉:闪透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价值高于用其他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其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⑧ 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差一档,碧玉含闪透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6、从玩玉看个性

有些爱好玩玉器的人,看见别人有好的玉,必然眼见心谋,想据为己有,便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比方,把对方的玉石说至一钱不值,具有瑕玷;或以自己不喜爱的,作为交换;务求鼓其如簧之舌,得其所哉。这是不少人的劣根性,但求占人便宜,毫无厚道,并非分享与共赏,一味欲念太大,以占有为目的,但又极力压价。

有些人见了别人的玉器,当面赞赏不已,可是背后便极尽贬仰之能事,真亦当假,不留余地。这表现了人性的虚伪、胸怀狭窄,世间上正多这类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心存妒念,器量亦有限。

有些人口说爱玉器,其实并不真正欣赏;每逢见了一些古玉,不谈好坏优劣,必先追问介钱,甚至问人来源。这类人并不注重玉的本质,只从金钱价值方面着眼,更锱铢计较;并希望得知货源,另出手段去获取,以求捷足先得。

凡此种种,都可见有些人玩玉爱玉,绝非为求储乐和怡情养性,而只望获得---且要占尽便宜去获得。

有些收藏古玉者,十分固执,盲目和迂腐,别人皆认定是赝品,他死说是“真旧”,难得的却是残缺不弃,欣赏如一。这类人故旧不遗,多情而有义。

7、历代美玉鉴定

中国玉文化有着一万年的萌生发展的悠久历史。它又有着无限的生命力,2008年北京奥运徽宝就是古老的玉文化传统与当代奥林匹克人文价值相结合的杰出作品,也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玉文化的有力见证。

古玉鉴定分为时代、功能、玉材、形饰、铭刻以及名称、价值、价格等若干信息,其中首要的是时代(年代)鉴定。时代(年代)鉴定可分为宏观的时代(年代)鉴定和微观的时代(年代)鉴定两大类。宏观时代鉴定的年代量比可以“纪”乃至“十纪”为其最低量标,而微观时代鉴定只能以十年或几十年为最小量标,准确的微观量比可落实到年月甚至日时的最微小量标。以“纪”或“十纪”为量比的宏观年代鉴定的标准,可分为神玉—王玉—民玉三大阶段。这三大阶段则是古玉宏观时代鉴定的最大、最长的切断层面,这是我们鉴定时必须首先把握的基本时代观。

距今10000-4000年为巫玉阶段。史前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推动力是神。神是巫觋创造出来的,她(他)依靠神的力量统治社会。反映巫觋的玉像、玉面像见于红山、大溪、凌家滩、良渚、石家河等史前文化。在我国东北、东南、长江中下游及西北等地蕴藏丰富的五大玉资源,促使史前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三大玉文化板块及五个支玉文化亚板块,为中华文明铺设了奠基石。

三大玉文化板块包括东夷玉文化板块、淮夷玉文化板块和东越玉文化板块。

东夷玉文化板块以狩猎经济为主,兼种植,距今10000-5000年。分布在今东三省、内蒙东部、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以红山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玦、匕、勾云形器、圜形边刃器、龙、?等。在工艺鉴定上,无平面呈起凹状,形不规正,具有象微性、示意性、粗犷雄奇的风格。

淮夷玉文化板块以农耕兼狩猎经济为主,距今5300年,分布在今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南部,以凌家滩遗址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巫、龟壳、长方形片饰等。

东越玉文化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5500-4300年,主要分布在今江苏、浙江太湖地区,以良渚文化为代表,以瑶琨琢磨玉器,重要器形有璧、琮、钺、璜、梳背、锥形器、串饰等。工艺精致工整,器形规正,纹饰较细腻,镂空阴刻较精,风格精细俊秀。

五支玉文化亚板块则是指夷玉文化亚板块、华夏玉文化亚板块、鬼玉文化亚板块、羌玉文化亚板块和荆蛮玉文化亚板块。

夷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500-4000年,分布在今山东省,以海岱龙山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圭、璋、璇玑、冠饰等。玉料可能是《禹责》上的“怪石”,即今泰山西南所产蛇纹石玉,称“泰山玉”,以绿色为主,风格精巧明快。华夏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200-3800年,分布在今山西省南部,玉资源不明,以陶寺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琮、璧、步摇等,风格硬直简单。鬼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为主,距今4200年,分布在今陕西、山西北部、内蒙中部,以石峁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璋、牙璋、刀等,多用黑玉,擅长切割磨制薄片器,风格森严锋锐。羌玉文化亚板块以农耕经济为主,距今4200年,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宁夏。玉资源来自青海格尔木、甘肃榆中玉石山等地,远距离玉须进入金山、昆仑山,以齐家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璧、琮、璜、璜联璧等,风格草率粗糙。荆蛮玉文化亚板块以农业经济为主,距今4200-4000年,分布在今湖北中部及湖南北部。玉资源不明。以石家河文化为代表,重要玉器有巫头像、獠牙面(傩面)、龙、凤、蝉、兽面等,多用阳线纹,风格朴实平易。

从夏至清为王玉阶段(夏商周—清代)。王掌握着生产、使用玉器的大权。三代王玉到了秦汉成为帝王玉。玉器的主要功能为礼器(“六端”)、祭器(“六器”)、仪杖、工具、用具、器皿、佩饰、人物、动物等等。铊机为青铜或铁质。历朝玉器均有自己的时代风格,非常清晰明确,这就是客观的时代风格鉴定的铁证。春秋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已很普遍。孔子及儒家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即将玉从神那里解放出来,交给“君子”,作为德的载体。

篇9

这个系列讲座就从这一目的出发,研究和剖析了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解读了中国古代玉器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关系。并对中国传统玉器的工艺、型制、纹饰有关知识作了些粗略介绍,希望能引导古玉爱好者正确地欣赏中国古代玉器。如果大家在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讲座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帮助,我将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我也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文物事业,积极保护文物资源,使我们的各类文物在教育大众传承文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大家的学习更加直观,讲座配发了一些古代玉器的图片。这些图片大都采自公开出版发行的古代玉器图录和各地博物馆所藏,因为过于分散,不再一一列出,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概述(上)

中华民族是爱玉崇玉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民族。查海――兴隆洼文化中磨制精美的玉i的发现,说明8000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经用玉来装饰他们的生活。它比西方公认最早的俄国瓦库特玉器早了整整3000年。李约瑟博士说,“对玉的喜爱,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瑞典科学家安特生说,“对玉器的挚爱,在本质上,已形成一条衔接中国史前与王制时代的纽带,而将中国人与其他人种区别开来。”有人作过统计,汉字中以玉字作偏旁部首的字达540个之多,占整个汉字量的近十分之一,皆为表达美好的意思。近代玉器研究大家、《古玉辩》的作者刘大同说,“伏思我国文艺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中国用玉的年代比青铜器早了近4000年,其延续至今又比青铜器长了2000年。所以,现代中外学者一致肯定玉器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玉器表达了中国先民审美情趣,承载了中华先民对天地神灵最为朴素的认知,物化了权力等级、礼仪制度等社会秩序的基本规则,塑造了中国人基本的道德规范,丰富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玉器是与新石器相伴而生的。大家知道新石器时代亦称为细石器时代。它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在于石器不再粗糙地打制,而是精细的磨制,制造的工具更加精美和锐利。正是因为石器的磨制,人们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普通的石头花纹更美,颜色更艳,品质更莹润,光泽更迷人。于是先民们用它做成各种小型的饰品,装点他们的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玉器制作工艺的改进,出现制造大件玉器的可能,这些美丽的石头开始磨制成器,用于敬天祭祖供奉神灵。于是玉器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篇10

关键词: 苏杭文化;城市设计;视觉导识;中国元素

一:苏杭文化之城

首先我们来认识“城”,一种说法“城”比作“场”是神灵的家园,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容器,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在这个“场”中,人类繁衍生息,与自然交融,认知自然,解释自然,不断发展。城市在人类发展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人类文明活动的环境和文化现象及文化过程,是人类在原本自然生态环境中创造的人工生态文明。

让我们用构成城市的五种元素来理解苏杭文化之城,苏杭或者说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史前的良渚文化发源地,也就是现在的杭嘉苏平原一带,春秋时期这里发展形成了有着地域特性吴越文化。清末通商开埠后又逐渐建立起来了物质环境形态为根基现代“城”城市,同时苏杭文化又是水系文化,水是苏杭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因素,可以说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与其相结合的视觉导识系统的存在形态就不可避免的融合在水系之中,对水的理解与运用,对水的生命相融合寄生成为了设计视觉导识的主体思想。

苏杭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城隍庙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了庙宇结合的商业活动、宗教活动为一体城,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循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苏杭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由于城市的历史长短不同,自然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不同,民族不同,城市功能不同,视觉导识系统的服务在此种环境下就表现得十分重要。

城市作为人居环境,地域特征或地域本质对一个城市的视觉导识系统建设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城市特色是一种深深根植在城市之中的文化现象,是通过长时间的历史逐渐形成并显现出来的。城市特色凸显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历史性转化为共时性,就地区性而言,城市的特色是通过两个方面获得历史凸显:即城市物质环境的延续与文化与心理的延续,前者可认为是城市的历史的存在,后者则是城市的历史记忆。视觉导识系统从城市公众服务角度看,无论是城市历史的存在还是城市的历史记忆,均承载着历史的责任。

二:苏杭文化之中国元素的视觉表达

从一个城市来解析中国元素首先要说明中国风格,中国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方向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而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是塑造中国风格的关键,苏杭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不仅有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从豫园湖心亭到苏州的众多私家园林均能说明,这些极目文化内涵的建筑体现着中国文人文化与传统生存理念和深厚的自然观。可见,城市形态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信息载体,不仅生动的诠释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包含着中国符号在苏杭文化浸染下的存在。

苏州和绍兴,虽然自然环境极为相似,但作为中国符号的寻访者仍可感觉到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绍兴建筑文化特征探索》一文将这种差异解剖的淋漓尽致。其中一段文字是:“吴愉越吟(左思《吴都赋》),吴地民风是愉快的,越地的民风是悲怆的。苏州名酒‘醇香酒味’甘如蜜,绍兴名酒‘加饭’苦中带涩。苏州人制苏绣鲜丽飘逸,为活人享受,绍兴人打锡箔,做冥币灰中带黑,为死人服务。越有尚黑的色彩观念……”[3]这样我们就了解到绍兴地区“黑色”这一文化语言运用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国符号从某种层面上讲又是地域符号,好在有这样一条美学法则,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代表性地区的就是全国的。

规模与尺度;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地上与地下空间;是体现中国符号运用的主体。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工业交通空间、游憩空间、行政文化空间等等,又构成了中国符号运用的实点。城市设计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实际上就是为建立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相适应的新的城市空间体系而在努力着。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空间”、培根的“运动空间”、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想”、克莱尔的“城市原型空间”、舒而茨的“场所理论” [5]等等均是这一努力的方法,视觉导识系统建设是这一努力的视觉化、功能性、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苏杭地区视觉导识设计体系

视觉导视系统与建筑、景观相比,可以说只是城市的一部分,它往往起到点化城市的作用,为城市增添动人之处。视觉导视系统同样有着历史传承,所以在考虑视觉导视设计时,对于城市文化的考虑同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那样重要,它往往是在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定位的同时就加入了设计,所以视觉导视设计除自身外观考虑外,更注重的是它周围环境的基调,城市设计在此关注的是怎样调配协调。另外,视觉导视设计与城市区域功能、建筑物属性有很大关联,我们还是从五种元素来认识苏杭地区视觉导识设计体系。苏杭地区视觉导识设计的起笔在有着苏杭地区文化素质的中国元素,而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中国元素在视觉导视设计中的应用应该是建立在苏杭地区文化基础上的,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城市需要那种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因为视觉导视设计并不能仅仅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必须带给城市信息功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