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与化学价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式与化学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式与化学价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化学 化学用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46-01

初中化学教学自实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来,实施效果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但怎样处理好既要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待探讨。笔者就有关化学用语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1 本课题在化学用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关键。从多年化学教学经验来看,凡从事初中化学教学时间较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从学习书写化学式开始就渐渐拉开差距,较大一部分同学因为对化学式的书写深感困难而开始放弃化学。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中采用分散教学的原则,应该把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作为化学用语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但对于从教时间不长的教师来讲,如何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更是值得探讨,原因是他们从学生到当教师,这期间初中化学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要求均作了多次调整。因此,笔者主要就如何处理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作一分析说明,供同行参考。

2 如何把握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要求

(1)简介化合价的概念。对于化合价概念的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概念,因此教科书不下定义,而是以通过观察比较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让学生初步知道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在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为了能让学生对化合价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教学时也可以这样解释,简言之,“化合价就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其体现方式就是原子间在相互化合时原子的数目关系是一定的。只有满足这种数目关系,才能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稳定的物质,也才能使化合的各原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这样描述化合价,既可以使学生对化合价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为后面学习化合价时,为什么对元素的化合价以“规定”的方式交给学生,使学生接受这个“规定”比较自然一些。

(2)把抽象的化合价概念转化为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由于教科书不给化合价直接定义,更不提及化合价的实质,而用“规定”二字直接给出H、O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即规定H为+1价,O为-2价。在我们“规定H为+1价,O为-2价”这句话提出后,应该想到学生对这样规定是有疑问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呢?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阴、阳离子,如何确定阴、阳离子的化合价,因此,在这里要有一个恰当的教学过渡,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元素的化合价:①元素的原子结构;②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的数目;③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的性质;④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电荷数目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将这些问题给学生作-个初步交待,也为我们对元素的化合价作“规定”找到了依据。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笫三单元课题2在学习离子时,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单说明,使学生知道元素化合价的初步意义,这样不会增加学习难度。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方式,以氯原子和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实质,简要说明化合价的意义(见表1)。

教师在讲清以上变化关系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很容易得到以下初步结论:①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负价之分;②阳离子显正价,阴离子显负价;③元素的化合价价数与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相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学生对元素化合价的意义也就有所理解了,再往下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3 教会学生熟练应用化合价知识

学生对化合价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熟练程度,对以后的化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初步知道元素化合价的意义后,应不失时机地通过对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掌握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并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正确理解“为零规则”。根据初中学生的现状以及今后学习的实际需要,也不必要求学生将教科书(表4-2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全部记住,特别是对于一些变价较多的元素,否则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熟练应用化合价知识,关键注意两点:一是要求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二是对“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真正理解,可以这样说,对“为零规则”不能真正理解,就过不了化学式的书写关。

(2)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一般采用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并理解化合价口诀,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针对这一知识点,一般应讲清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在这部分知识讲完之后,应及时训练、检测,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希望在短时间内达成老师的愿望。随着以后学习逐渐深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运用也就会逐渐熟练,只有这样,才能把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落到实处,过好了化学式的书写关,要全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教育

To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ptim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Huang Xiaoyan

【Abstract】Chemistry is 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natural science, the chemical experi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si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hemistry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however,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teaching idea obsolete, the student beginning ability is poor, lack of desire to explor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from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xperiment teaching, optimiz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education to think and explore.

【Key words】Chemical;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hemical education

多年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着期待。可一旦考试,学生最害怕的却是实验探究题。为什么学生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有如下几点:(1)学生们在做实验时目标不明确。(2) 实验中只注重实验过程,不注重实验的分析和结论的总结。 (3) 实验时,看的人多,动手的少。(4)不注重实验的探究。 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实验前预习 ,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前一天,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第二天要做的实验。预习它能强化学生听课和实验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和实验的效率,从而它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

预习的方法是:了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实验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实验目标,有的放矢。

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才能仔细、全面。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中应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并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参与实验,这样学生目标明确后,就会真观察并加以思考。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这就需要老师实验进行灵活处理,还可借助录像、光盘等辅助手段,也可根据实验特点,把演示实验改成随堂小实验或让学生当老师的助手直接演示。这样,学生不但观察主动,而且能达到激发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规范演示实验,让学生树立严谨实验态度

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是学生树立严谨实验态度的基础。

1、准备要充分。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保证演示万无一失。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在走进课堂前要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

2、操作要规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如教师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

3、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在实验过程中若有污染气体排放,一定要做好尾气处理,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环保意识。

四、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

化学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如在做二氧化碳性质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

【情景设置】把紫色石蕊小花放在二氧化碳中,并滴加水,发现小花由紫变红。

【提出问题】什么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组织猜想】组织学生对问题提出猜想。

【组织实验】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填写实验记录。

【组织交流】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及现象。

【进一步探究】分组实验:分别往紫色石蕊小花喷醋酸,发现小花均变红,由此可得,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应用】往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而二氧化碳,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补充知识】分组实验:加热上面的溶液,由此得出碳酸的性质。

观察现象,引起好奇。

【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使小花变红;

猜想二:水使小花变红;

猜想三: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小花变红。

猜想四: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物质使小花变红……

【小组实验】讨论方案,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表达与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探究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是学生身临其中,感受其中,这样学生才真正理解实验探究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五、利用实验时的意外事故或现象,分析原因,加深印象。

篇3

关键词:加强 化学实验 创新精神 探究精神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笔者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就此做了几点初步尝试。

一、改演示实验为课堂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理论成绩总是居于优势,可实验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中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本来就不算多,而一些教师还常年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鉴于此,教师应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实验,给学生机会自主探索。学生亲自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可见,课堂学生实验即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条件许可时,应当多采取这种形式。一般地说对于那些操作比较简单,耗时时间不长,安全可靠又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只要有数量足够的仪器和药品都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例如,“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鸡蛋在盐酸溶液中的沉浮”等实验。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调控,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实验结束后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与交流,教师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实验探究是以实验为基本手段,依据问题—探索—诊断的思路进行贯彻和实施。而教材上绝大多数的演示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究性实验偏少,因此有必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在讲《质量性定律》时,首先设置探究情景提出问题∶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再进行实验探究∶①课本上的实验4-1。②课本上的实验4-2。③补充实验∶把装有无色稀盐酸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大理石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并将其倾斜,使稀盐酸和大理石混合,再把它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结论∶一、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第三组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顿时觉得迷惑,我及时引导同学比较各组实验仪器的微小差异、实验现象的不同,讨论得出∶第三组实验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而使质量减轻。进一步启发∶怎样防止气体逸出呢?同学们在积极思考讨论之后得出∶在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或塑料袋,或塞上橡皮塞,或放一块玻璃片,接着按同学的方案再进行实验演示。

通过启发设疑探究,学生很容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深刻地理解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不可忽视的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了知识。 转贴于

三、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即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和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药品及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该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例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我们知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着三种粒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究竟是哪些粒子使无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由于这种实验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同时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讨论和验证。之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到前台汇报,要先讲明设计方案,然后请同组同学互助做好验证实验,最后报告结论,各组所需的实验用品,可向老师领取。有争议的问题,可向老师询问,征求意见。通过分组讨论后,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实验方案的设计:

1、分别往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液体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各液体颜色变化情况。

2、依次往试管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观察颜色依次变化情况。

3、依次往试管里加入蒸馏水,无色酚酞试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依次变化情况。

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如有的学生会认为酚酞试液变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而非氢氧根离子的单独作用。还有一些小组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通过师生一起讨论验证,最后确定是否合理。

总之,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少华.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中学化学参考,2002,(4)

篇4

【关键词】即时评价 困惑 优化策略

一、对课堂即时评价的困惑

(一)评价缺乏,语言单调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许多优秀教师饱含真情、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往往可以激励学生。但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真厉害!”……可以看出老师缺乏感情,甚至言过其实,缺乏对内容实质性的评价。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评价过分注重形式,且形式单一

发现不少老师采用了掌声,如总评价“棒,棒,棒,你真棒!”等模式化语言和加分等的外部奖励方法。采用这些办法促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本是不可非议的,但在一节课中,教师不停地给“掌声”和“加分”,学生关注的更多的恐怕就不是学习内容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受到质疑。

(三)对学生一味表扬,不正视学生的错误

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这种展性评价。但是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孩子,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教给他们怎么做,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发展。但是有的老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对于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上瘾;过多的表扬也会让学生无动于衷,更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二、优化数学教师即时评价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即时评价方式

1.采用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

即时评价方式形式多样,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书面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教师即时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往往无形中成为激励学生努力的方向。如“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等。有时可以用如“这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看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等话引导学生之间互评。

2.采用定量即时评价和定性即时评价

定量即时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级制方式,将评价结果即时反馈给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在评语中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功能

即时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善待孩子的思维成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应引起注意的是,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负担;过分贬低会挫伤自尊,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地目的。

如为了说明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你真棒!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这样的评价,学生从之只能了解一个终极性的结果,究竟好在哪里?棒在何处?聪明在哪里?学生无从知道。所以,课堂即时评价要有指向性,使学生从中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关注学生动态,实施延时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在学生思维启动过程中,别人过早的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展开和深入的抑制因素。而且学生在发展上必须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和要求。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并不是单一的,在日常的教学中,适时采用延时评价和即时评价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所谓延时评价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揣摩、体验,让学生有了自己情感后,再给予一定的评价。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我认识到,延时评价尤其适用于学习的弱势群体,在对他们评价之前,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思维,这样的评价对这些学生而言,比即时评价更有价值和内涵。例如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片断:

学生图形判断练习中,有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大部分同学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师: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意见分歧很大。对此,我没有即时评价,说:“两组各选择一个代表,辩一辩,各自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1: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而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生1: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就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的要求了。

生2: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具备这样的特征。

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长方形是不是符合这个特征呢?那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刚才认为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同学纷纷点头。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我进行了如下的延时评价:“经过双方思考,辩论,同学们知道了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从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乐于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整堂课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下而顺利进行的。

显而易见,延时评价这一评价方式的运用,是开展创造教育,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评价手段,它将伴随着教育改革,引导学生向创造之路大步迈进。

总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要优化小学课堂的即时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彻底改变过去“为评价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现象,重视及时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即时评价的魅力,巧妙地运用延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如其分的评价,会使课堂不再枯燥,会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殿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20

《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科学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学会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诸多科学知识,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资源同样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初中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1:在教学“升华和凝华”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教师应采用如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抬头看看教室里挂的日光灯管,有的灯管整只是雪白的,而有的两端是黑的。

问:你知道哪些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呢?

生:两端呈黑色的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

问:为什么?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灯管使用较长时间后,其两端为什么会变黑?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考虑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转化,即熔化和凝固,也可以在气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即汽化和液化。那么,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呢?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事物从熟知进入真知和深知,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科学的教育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现实生活,也要使学生了解未知的生活,以扩大生活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2: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覆杯实验引入中,演示:在空塑料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

设问: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吗?为什么?

生猜:因为重力,所以会掉下来。

演示:移开手后,纸片掉了下来,然后在玻璃杯里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生猜: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水会流出来。

演示:移开手,纸片没有掉下来,水没有流出来,并把盛水杯向各个方向覆转。

(两次实验,明显的对比,瞬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设问: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答:为什么里面没东西时,纸片会掉下来,而盛水后却没掉下来?

设问:谁知道为什么?(不急于解答问题,而将问题转抛给学生,在于抛砖引玉,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

生猜:可能纸处被水吸住了。

演示:让一个学生用针在杯底刺孔,纸片掉下来。

设问:由此可见,纸片没有掉下来并不是因为被水吸住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力托着纸片呢?第一次实验时,杯里真的没任何东西吗?(将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原因是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利用了生活中的“杯子和纸片”学生自己得出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引入课题《大气的压强》。像这样科学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素材可以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通过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研究学习中来。

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能自主学习新科学知识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的目的。

二、利用“生活化”背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学习科学的过程实质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升华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可直接用语言、也可通过行为、问题、实验操作等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丰富的日常经验、原有的知识构成与学习的新内容没有建立起新的链接,使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1. 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来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3:科学教材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有关惯性知识学习时,在教学中也往往会涉及惯性的大小,在中考试题中也如此。课本中指出惯性是所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惯性可以认为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汽车行驶时,速度越大的汽车,越不容易刹车。换句话说,速度越大的汽车,在相同的制动力作用下,需要更长的时间将它完全刹住。于是学生得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马上对此进行否定或纠正,而笔者在教学时只是根据学生的结论与学生一起做进一步推理,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惯性也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但生活中并非如此,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很难被推动,运动状态也不容易改变,此时惯性依然很大,与前面学生得“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相矛盾。然后再与学生进一步分析症结所在:不容易刹住≠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要纠正这个观点,应当回到最基本的概念上来。

上述观点错在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难易的理解上,即应该用怎样的指标来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实际上,所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是用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来反映。改变相同速度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反之,则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实验事实表明,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完全相同。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无论两者的速度是否相同,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则并不相同。具体而言,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小。从而使学生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用物体的质量大小衡量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也越小。

以上通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2. 利用生活体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4:在学习八年上第一章第4节水的压强(压力和压强)中压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钉子总是尖尖的吗?请同学们拿出只有一端削尖的铅笔,用左手食指按没有削的那端,右手食指按有削尖的那端,两食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学生很容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让学生思考: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常有不小心脚被人踩的现象,不幸运的小李同学有一次在公共场所同一个脚趾头被人踩了两次,第一次脚趾头被一小孩踩了一脚感觉还不怎么样,第二次脚趾头又被一个大人踩了一脚感觉却痛得不得了,这是为什么?学生很快有了答案因为同一个脚趾头受力面积差不多,而大人的体重大对脚趾头的压力大。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很自然地可得出新的知识体系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 利用生活小实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5:七年级下第二章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

为了突出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了油漆刷在黑板上向右滑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很容易发现被压的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然后进行分析:跟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说明油漆刷的毛受到一个向左方向的力,从而建立起滑动摩擦力是由相互挤压的两个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产生了滑动摩擦力,而且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利用这一小实验,学生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提高运用科学的能力

学科学的目的在于运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即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来自于生活,同样应该服务于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规律,同时更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纸上谈兵,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案例6: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已证实了大气压存在后利用大气压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如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茶壶倒水;注射器吸药水;抽水机抽水;学生吸笔盖体会,钢笔吸墨水、塑料吸盘,茶壶倒水等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再增加学生活动:“你们用过吸管喝饮料吗,现在请两位同学喝杯饮料,甲同学用吸管在开口的杯子中喝饮料,乙同学用吸管在带有橡皮塞塞紧的细口瓶中喝的饮料,(注意:只能吸不能吹)。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两位喝水的同学谈谈体会。讨论:为什么甲同学这么容易喝到饮料,而乙同学却不能?学生对喝水过程作出解释后再得出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从此学生才真正懂得了人将饮料吸入口中是怎么回事。

该问题取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身边的实验,却又是值得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使学生明白了科学知识来自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学习。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科知识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要做到学科生活化,科学课程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更多地回归生活、聚焦社会,通过身边的科学常识、周围的环境,来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提升用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打下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科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受到作业形式、作业批改、作业内容以及作业量的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进行优化。

一、课堂作业,师生互动共同评价

(一) 教师直接评价与学生自评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与教师的评价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在检查课堂作业时,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变化。学生如果得到教师的夸奖,就会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如果受到教师的批评,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教师的课堂作业评价应该恰到好处,教师需要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一段公路长2400米,3天修了20%,修完整段公路需要多长时间?学生解法1:3÷0.2=15(天);学生解法2:1÷(0.2÷3)=15(天);学生解法3:2400÷(2400×0.2÷3)=15(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对其进行评价。解法2比较容易理解,也是大多数学生通用的方法,解法1则非常简单,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多进行解题思考。学生不容易发现优缺点,但是能够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缺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在作业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在作业评价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作业评价中来。

(二) 小组互评与家长参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并独立完成题目。之后开展小组讨论,教师让学生间进行讨论,并对其他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小组互评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评价的结果进行完善,补充学生评价中不到位的地方,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在互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改正。小组互评需要做到优差结合,这样才能实现互帮互助,互相激励的目的。家长对作业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业交给家长查看,并让家长填写意见,之后让学生带回学校由教师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接受教师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后作业,巧用评语准确评价

在数学课后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针对学生做题的对错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定级评价,还需要结合学生多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交流、引导以及激励的作用。教师在作业评价中批改的对错符号只能反映出学生解题的正确与否,却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解题方法等。这样的作业评价方法无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利于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加入评语评价。学生的作业答案正确、设计合理以及书写工整,教师就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优,并且写上几句鼓励的话。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进行鼓励,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在对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解题正确与否进行反映,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指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诱导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错。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肯定,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例如,菜地里收胡萝卜,收下全部的3/8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收完其余部分时,又装满8筐,求共收多少千克?解法1:36÷[3/8-(1-3/8)÷8×4]=576;解法2:先求总筐数8÷(1-3/8)=12.8(筐),再求每框重量36÷(12.8-4-8)=45(千克),最后求总重量45×12.8=576(千克)。解法3:设共收x千克,(3/8×x-36)/4=[(1-3/8)×x]/8X=576(千克)。这三种方法答案一样,但是解题思路不同,教师在每一种方法的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探索出更多的新解法。

三、开展评比,提高作业整体效果

篇7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12-05

收稿日期:2014-05-17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14YJAZH043)。

作者简介:钟玲俐(198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和高等教育研究。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在规模、数量、结构、层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而且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人权普世价值观带来的软实力优势,在与他国进行的教育合作项目中……构筑起一道无形却坚不可破的防线[1]。与此同时,在教育价值观方面中西差异明显,导致合作双方在教学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冲突,特别表现在传统文化的固守性和西方文化的排他性冲突。本文试图区分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内核,透视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剖析其具体应对策略,为双方教学文化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最大效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从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审视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教育价值观即主体对教育价值的根本观点及看法,是驱使人们教育导向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教学管理行为。教育价值观呈多元性,它既是时代要求的反映,又是对时代要求所作的应答[2]。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受现有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反之,教育价值观也会促进或阻碍教育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表面上看是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本质上则体现为教育价值观的极大差异。通过梳理中西教育价值观方面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可以看出以下中西教育价值观差异内核下教学文化的不同特性:

1. 教育价值目标的差异

价值目标(Value target)着重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主体通过价值追求、价值尺度等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具体可从人才观、道德观、评价观这三方面进行考量。(1)人才观方面,我国大学教育注重学历、看重文凭,这种单纯以学历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使得我国大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西方更注重学习者个人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2)道德观方面,我国注重道德教育的说教与社会教化。西方强调自主精神建设,教师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教育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律能力的培养。(3)评价观方面,我国对于教育的评价指标较单一、内容较片面、过程较简化,大多将个人的主观评议或学习成绩作为评定人才的标准。西方把学生需求作为教育评价的着眼点,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2. 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教育主体的价值判断并在进行教育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是人们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价值取向注重如何培养人,具体可从教育的价值本位、办学理念、知识观、课程观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教育的价值本位方面,我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仍偏重儒学群体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提倡凡事以学校、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西方明显偏重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把人的价值视为高于一切,教育目的之根本所在即“为人”。(2)办学理念方面,中方注重因袭求稳。西方倾向于灵活创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开拓的进取精神。(3)知识观方面,我国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西方注重创新教育,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思想,努力创造民主的、平等交流的平台。(4)课程观方面,我国注重学科本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西方注重能力本位,尊重生命,课程设置从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实际需要出发。

3. 教育价值理性的差异

教育的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是指教育行为在价值上是理性的,是人们通过教育想要达到的一种特定价值[3]。价值理性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要达到的目标,具体可从教育观、价值观和教育基础观三方面来比较。(1)教育观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大多只注重科技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西方注重人文导向的价值,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2)价值观方面,我国注重形式和分数、考试、名次等外在的衡量标准,对于社会生活与学习从来都是割裂对待的。西方教育核心价值把学习视作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把了解社会、快乐生活作为学习的目的。(3)教育基础观方面,我国生存性教育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师生们整日为“资格”而奔忙。西方关注对学生实施发展性教育,从个人价值出发,在尊重学生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4. 教育价值规范的差异

教育价值规范(Value standard)是在长期的生产和交往实践中,根据人们的需要、兴趣、理想、愿望和信仰等约定俗成的规定,包括为达到某种教育目标所采取的具体保障措施。我们可从教育价值规范中透视到教育行为背后的社会规范系统,从而触及其价值核心。(1)范式标准方面,我国是权力集中的范式标准,强调政府的作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各个环节管理严格。西方是权力下放的教育范式,地方和学校具有很大的自,注重各部门的分工合作。(2)管理观方面,我国是基于政令的管理观,立法的缺失制约着教育的管理。西方是基于法令的管理观,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教育的实施,社会各方自由协调发展,使地方办学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育价值观差异明显,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利益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矛盾及冲突

教学文化既是课堂文化,又是关系文化,同时还是一种显性与隐性相互交融的文化。和任何一种社会文化一样,教学文化形成之后也具有文化惰性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习惯以一种稳定的方式传承运行。当新的教学文化侵入时,原有教学文化会本能地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和行为,引发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教学文化冲突不是教学的偶发事件,而是教学的存在方式[4]。近二十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彰显了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矛盾及冲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在与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5]。中外文化“渊源”的相异性为双方教学文化冲突准备了可能性,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实质性接触和互动则为直接引发教学文化冲突提供了必然性。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1.教学物质文化冲突

教学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创造的所有物化文化产品的总和。作为教学文化的基石,它是形成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商业性比较强,其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物质文化冲突涵盖了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合作双方一直在教学物质文化的各个层面――资源、权力、目标、利益等方面存在争夺,有争夺就会有冲突。如中西方的教学环境差异明显。在中方课堂上,班级学生数多,班额太大,课堂文化是整体划一的,其格局即正前方是高高在上的讲台,下面是按“插秧式”分布的一排排的座位。无形中构筑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师生间易产生心理屏障,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参与、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西方的课堂学生人数少,是完全开放式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积极互动、平等对话。座位排列的方式应课程需要而变化,如圆周型、方型、马蹄型、马鞍型、品字型等,学生不仅具备质疑反思精神,也在提出与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思考能力,培养了个人综合素养。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固守己有的教学环境,对对方的方式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其深层都隐含着价值选择的意义,反映了真实的教学空间中的权力和资本运作[6]。

2.教学精神文化冲突

教学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及精神风貌。作为教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是形成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的基础和支柱。精神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科研习惯等学术生活核心层面。如教学内容方面,西方坚持采用己方原汁原味的国际教材和课程。

3.教学制度文化冲突

教学制度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摸索、选择、积淀下来的教学管理思想和理念,是经过与学校文化渗透融合验证后的规范精华,充分展示了学校悠久渊源的文化传统[7]。作为教学文化的管理机制,它是塑造教学物质文化和教学精神文化的坚实手段和可靠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价值观差异下的制度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教学管理、教育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如,中西双方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2+2”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将获得双文凭,中西双方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要求不同。西方对本科生仅要求修满相应学分、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合格的实习报告即可毕业。中方则要求本科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因而外方的学生很难适应我国的论文撰写时间及流程安排等。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渗透在教学管理与实践的各环节各层面,使合作模式下的整个教学系统文化冲突日益明显。

三、融合: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培育

教育国际化应是无国界的全球化,中国的教育以基础扎实著称,西方的教育以个性创新见长,“中西合璧”已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应抢抓机遇、乘势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双方各持己见的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呼唤教学文化的培育,呼唤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消除隔阂、偏见、民族优越感和克服本位主义的思维。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和践行上,须以尊重为前提,沟通为纽带,移情为手段,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主动参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的重建。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特色文化,积极建设不同于母体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中西合璧的第三方教学观和教学文化。通过争取新文化重建“话语权”,强化合作关系,促进合作双赢。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培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

构筑新型教学物质文化,涉及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改革离不开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基础,教学物质文化是保障新模式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要促使合作后的教学改革和谐、有序地开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大加深彼此的合作领域,均衡配置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使之得到必要的教学物质文化的支持,为教学文化体系整体的改善提供条件。(2)在班级设置、教室布置、教学设施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层次和水平,既不能一味采取中方循规蹈矩的旧模式,也不能完全像西方国家一样,不分班级、学生不固定教室,主要依据个人意愿和课程热门程度安排课表。对于部分课程,可以先试行“学科专用教室制”,因课程而异进行安排,充分发挥师生的合作精神来布置教室。(3)合作双方应该相互妥协,摸索最佳相互接受、相互适应的第三方新教学物质文化,注意观察和总结学校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获取成功的环境条件。双方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确保教学经费优先到位,注重现代化条件建设,保障课程体系实施。

2.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

构建新型教学精神文化,涉及正确教育价值观的树立、新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实施,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选择和教材的使用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其载体和基点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中外合作双方从教学文化冲突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力图打破僵局,改变原有封闭、僵化、单一、主导、固守的教学文化旧式,构建合作、开放、多元、民主和创新的第三方新教学精神文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应对:(1)在增强教育价值观的文化适应性方面,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创新价值目标;融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和谐价值追求;人文与科学相统一,深化价值理性;政府与社会相促进,合理价值规范。(2)在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无论是在选择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方面,还是在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方面,都应该将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作为选择评判的首要标准,以人为本设计课程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强化通识教育,拓宽课程体系基础,实质性地引进优质课程;内容选择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案例教学、情境教学。(3)在增强教学过程的文化适应性方面,教学过程要注重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生人格;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正视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在增强师资的文化适应性方面,应加强双师型高水平师资的培训力度,着重培养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要求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师既熟悉本国教学文化,又熟悉国外教学文化。在引进外方师资方面,应尽可能对外籍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背景提出要求,并定期组织双方员工参加教学研讨会,以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达到调和及化解教学文化冲突的目的。

3.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

创建新型教学制度文化,涉及合作模式下教学管理、评价系统的调整、改进和完善,建立多方参与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1)以人文本,健全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更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度,尤其是对外籍教师的管理。(2)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常规,建立新型的教学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3)理解对话,共同建构新课程体系评价制度,强调发展,关注过程,随时调整。(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构建以评价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如,可取消对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用实习报告代替等等。

概而论之,对于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冲突,中外双方都需积极去调整适应。要致力于打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容忍并能正确对待异质存在,消除双方之间的恶性抵抗,增加员工对合作办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教学文化应建立在双方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学术人而言,应该和而不同;对管理者而言,应该兼容并蓄;对学生而言,应该博采众长,以双方的整体文化来化解和协调冲突[8]。

四、小结

教育价值观差异下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文化冲突不容忽视。教学文化的保守性和惰性,是文化固有的自我保存的要求和属性的表现。如果没有相互的理解和宽容为支撑,合作关系就可能被冲突所完全摧毁,也就没有了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没有了文化适应和融合后的新生,也就无法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目的[9]。由此,合作双方应该通过深层次价值共核、交叉式融合和扩展式融合等方式共同致力于构建新的教学物质文化、教学精神文化和教学制度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实现第三方教学文化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教学系统各主体,包括双方教学管理人员和所有师生都应该致力于共同选择、建构共享的教学价值观念系统和教学文化,使教育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一切面向学生。秉承“团结求索,开拓创新”的办学宗旨,不断发展和超越,才能使中华教学文化与国外教学文化由理解、磨合,最终走向融合,即两种文化相互吸纳,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陈小伟.作为第一防线:美国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16-21.

[2] 李纯.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我国新教育价值观的完整体系[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3] 邓华丽.中美成人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比较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8.

[4]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29-32.

[5]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2-74.

[6]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6.

[7]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17.

[8]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4.

[9] 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冲突与超越[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10):384-392.

On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ulture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Values

ZHONG Ling-li LI Ming-qing

篇8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203-02

我国是世界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1],化学品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风险[2]。该文以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食品为例,围绕食品添加剂设置调查问卷和探究学习试验,并对调查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热干面中食品添加剂栀子黄进行了探究,调查课堂教学对食品添加剂知识掌握的影响,尝试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热干面是武汉最普遍的特色小吃,我们围绕热干面和食品添加剂设计了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原始数据使用Excel软件录入,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涵盖不同程度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群体。我们选取了武汉市洪山区某初中三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以及以化学作为基础课程的武汉市某大学化学专业和环境专业本科生,基本涵盖了化学课堂教学的群体。

1.2 探究实验过程

热干面中主要着色剂为栀子黄。栀子黄可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3],将买回的热干面面条用研钵研磨至粉末状,依次加入50 mL超纯水、20 mL乙醇搅拌混匀,密闭避光静置12 h后,取上层清液离心分离,再将离心后的上清液通过0.45μm滤膜,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回收546份,有效546份,回收率为91%,有效率为91%。

2.1.1 化学学习与食品添加剂了解状况之间的关系

由图1可知,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第一次听说食品添加剂,而通过化学课接触食品添加剂的人群数量较少。因此,化学课堂教育并没有起到学生对于食品添加剂教育的启蒙作用。图2为被调查者学习化学课时间与其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各阶段群体中都有超过80%以上的人对食品添加剂完全不知道或只知道一点。由图2可知,化学课程的学习并没有有效促进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

由图3可知,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化学知识的教学对食品添加剂的普及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作用,一大半学生都认为一般或没多大作用。由此可见,学生普遍对于化学教学在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满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教学在学生认识食品添加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论从启蒙到熟悉,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并且学生也普遍认识到了化学知识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使得化学知识的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对现在的化学知识的教与学进行新的尝试。

3.1.2 发展方向

图4表明,化学课程最有助于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其次为社会实践。因此,在化学教学时,最受学生欢迎的应该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化学课程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图5所示的结果显示,互联网、手机和化学课学习是学生们最希望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方式。可以将老师课堂讲授与手机、互联网多种形式的使用结合起来,开发一些有趣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学习、测试的APP软件,让学生从网络聊天、手机游戏中回归到通过玩手机进行食品添加剂等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衔接更紧密。

3.2 探究结果分析

岣擅嫜品的检测分析结果(见图6)中出现了栀子黄色素中的主要成份藏花酸和藏花素[3],证明加入了着色剂栀子黄。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我了解到,栀子黄能溶于乙醇,可作为食品加工中的抗氧化剂和着色剂,主要成分是一种二糖和长链的带有多个碳碳双键的二元酸。栀子黄这种天然色素的提取可用乙醇从栀子果中浸取。一个关于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简单的探究活动,不仅获得了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科学正确的认识,同时能真正将生活中的物质与化学知识学习中的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与性质和应用结合起来,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关于实际应用中的化学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4 结论与建议

化学教学与学生掌握生活中化学品的知识密切相关,但化学知识的教与学和生活实践脱节,应和社会实践等方式结合起来,采用老师授课与当今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手机、互联网等途径和媒介结合起来,多种手段相辅相成,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接触、学习食品添加剂等生活常见化学品的知识,通过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来延伸和拓展对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形成课堂教学+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老师授课+学生探究,理论知识+生活应用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构建的教学体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的同时收获了科学知识和生活的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US EPA. Interim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 for health risk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s of suspected carcinogens [M].New York: BibbioGov,2013:1-34.

篇9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域文化;育人价值;恩施州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由于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形成了差异化的地域文化。[1]《地理教育国际》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意指我们的地理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各大洲的山川、地貌,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各国的人。要培养学生了解和尊重异国的文化,首先要了解和尊重本民族文化。本文仅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从地域文化育人价值的剖析来探讨地域文化与中学地理课堂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一、恩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而形成、融合、演变出了集汉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于一体的地域文化。[2]其内容丰富多样,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多样性特点。然而,随着相对封闭及互相隔绝的自然条件的改善,恩施州地域文化受着外来文化与居于恩施州主体地位的土家文化的影响,文化特点渐趋一致,文化特色又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受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恩施州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1.山地性

地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恩施州地域文化主要依托武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山地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聚落文化看,聚落分布的规律与规模都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升高,人口和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少,聚落的规模也越来越小[3];同样,聚落民居也受山地地形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等地域性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与山地高低的完美结合”以及“就地取材的环境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充分体现了民族建筑的山地性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景观[4]。在农耕文化方面,尽管山地对农业耕作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山区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又对山地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生活民俗与生产民俗上。“靠山吃山”的生活传统造就了恩施州人民以“大米、薯类辅以山珍”的饮食类别的选择,以及受山地气候影响而形成的“酸辣”“咸腊”的饮食口味。不仅如此,特殊的山地地理环境使恩施州人民为了克服崎岖山路的耕作与运输障碍,创造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产工具——背篓,不仅能够节省体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山地农作物的运输效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背篓文化”。

2.多民族背景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中华文化是由诸多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集合体[5]。换一个语境,恩施州地域文化也是由多个民族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集合体。可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相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即本文所界定的多民族背景。之所以说恩施州地域文化具有多民族背景特征,是恩施州的人口分布与社会结构造成的。恩施州境内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约29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且各少数民族在恩施境内的交叉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山地条件的限制以及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使恩施州境内形成了诸多以少数民族风情园或者少数民族村寨为代表的各具民族特色的聚落环境,呈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来凤县百福司镇东南的舍米湖土家族村落,该村较好地保留了以“摆手舞”为特色的土家文化,村寨风情以土家族民族文化为特色[6];恩施市芭蕉枫香坡侗族风情寨,该村落主要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族文化得以完善保存与发展,现已成为当地一处极具代表性的侗族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目的地[7];宣恩县高罗集镇小茅坡营村则是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语地区,至今仍然保留苗族的风俗习惯,特色鲜明的苗族文化在此地仍得以较完好的体现。另外,境内还有其他民族村落在不同地域分散分布,使恩施州地域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民族背景的特点。

二、恩施州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

日本学者市川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地域文化有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我国学者也从教育机构、课程、教师和民族认同等不同角度,阐释了地域文化对教育机构的区域特色的形成、对课程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文化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所具有的重大价值[8]。本文主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地域文化育人价值进行剖析。

1.多元文化的认知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文景观与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种差异性与多元性是整个世界的共性,要使世界在这种多元差异的现状下和谐发展,需要人们去认同与欣赏各种差异。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差异性,首先需要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差异性,最终通过认识自己的不同而更好地包容与接纳更多的不同,形成多元文化认同。恩施州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现状为学生多元文化的认知提供了样本载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现象在恩施州当地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不同地域范围内民族分布不同,民族风情在同一区域与不同区域内都存在着差异。以恩施州分布较多的三个民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例: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五县市,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几个地区,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恩施、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可以看出,在利川、来凤、鹤峰、咸丰与宣恩五区域内都交叉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存在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分布现状,使文化特色表现出地域间的民族差异性。这种差异随着恩施州各县市相对隔绝而存在,但又会因为区域间绝对的交流而被认知,文化碰撞也因此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在长期的感官与相互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多元,并在长期的交流中理解这些多元与差异,最终接纳多元文化。通过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并认识到恩施州小范围内的这种地域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他们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更多的多元文化。

2.思维方式的养成

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地域范围内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地域环境是塑造本地文化特色的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否定环境决定论的论调,但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的作用。作为依附于恩施州地域环境而存在的地域文化,亦是如此,它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以恩施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文化“吊脚楼”为例,它代表了恩施人民的智慧,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对学生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居住在吊脚楼上的学生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对吊脚楼的认识与了解有着差异。外地学生主要是从课本知识获得对吊脚楼的认识,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更多地从科学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与分析吊脚楼的成因与发展。而本地学生更多的是“身在楼中不知楼”,他们知道每一次在吊脚楼上奋力的一蹦能引起喂养在吊脚楼下的各种家禽家畜欢快的叫声回应,这是一个娱乐场所;他们知道在使用柴火做饭的当地,如果没有吊脚楼这个储藏干柴的地下室,要在雨天成功烧燃灶火将会很困难。他们更多的是从体验的角度去认识吊脚楼的实用价值,对于吊脚楼的科学价值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示例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他们还没有完全认识的吊脚楼,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有极大意义。如,联系当地地质地貌与气候特点,理解吊脚楼建筑布局与风格的成因;从吊脚楼建筑材料的使用与选择,去学习与真切感受祖辈们就地取材与因地制宜的发展观;从审美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发现吊脚楼的美、赏析吊脚楼的美;从发展的角度,讨论正在消逝的恩施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等。这不仅使学生对认识祖辈们创造的智慧有更深切的体验与感悟,还能启示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达到思维方式的养成。

3.责任意识的陶冶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一定意义上塑造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地域文化代表着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范围内人们的社会行为与意识,是人们形成自我认识与明确我在社会中的定位的条件。恩施农户家家户户供奉“土地神”这一民风,代表了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一种敬畏与爱护,对长期耳濡目染的恩施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向影响。恩施农民对于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情愫,山窝窝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维持他们生活的可用资源。自然条件的先天劣势与土地资源的匮乏,导致当地人民粮食不足以自给,小农生产模式以及落后的经济条件,使人们不得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一个个山窝窝中。他们认为土地是有灵性的,每家都有一个土地神,所以各自在自家土地的陇坎上设置一个土地庙(用石板砌成的小方框),这是为了在劳作时刻都不能忘记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恩。这种意识也体现在当地人们的行为中,人们认为每一片土地的存在与其存在状态都有其自身原因,不能随意动土(滥挖乱挪),若有某户人家因发展需要进行动土行为,必须经过事先的土地祭拜与风水认定,从不无节制的滥挖乱动。这种话语与行为会在无意识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学会保护与珍惜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养成环境责任意识。如此长期耳濡目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助于学生形成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三、恩施州地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地域文化内容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可以体现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中,非正式的地理课程主要是指地理校本课程或者乡土课程。恩施州的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发展较缓慢,开设学校较少,有一部分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尝试,虽然缺乏经验指导,学科特色还不够突出,但是对于恩施州的教育现状来说,踏出第一步已经很难得。不管是正式的地理课程还是非正式的地理课程,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学。在教学活动中,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地域文化与地理课堂的整合。

1.加强生活化教学

我国初高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分别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强调课程选择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研读,可以发现地理课程不单只是为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要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养成生存能力与价值观念。要践行这一理念,不仅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课改的推进,还需要一线教师的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在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就是其途径之一。将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穿插到地理课堂,不仅避免了枯燥的知识传授与教材讲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与思考。在与几位恩施高中地理教师交流时,作为新引进的外地教师,他们一致向我抱怨过当地学校食堂的菜谱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恩施州各学校食堂三餐离不开土豆,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土豆泥、炸土豆……甚至主食还能做成土豆饭,总之没有不做土豆的学校餐厅;二是当地食堂的口味太怪,餐桌离不开当地传统的酸菜,且口味偏辣。这几位老师同时问过我“为什么?”,当时我用简单的一句“我们喜欢,所以入乡随俗”来回答他们。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我是本地人的缘故,习惯性地不去质疑与反问这些生活习惯背后的原因。但实际上,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分析,只是,置身其中的学生与教师都没有去思考这些“理所当然”背后的学科知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不妨设计“土豆如何成为恩施的主食”或者“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等教学活动,在“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等章节进行探讨。将日常生活中未被学生察觉的这些生活常态穿课堂,当学习回归到生活时将别有一番景象。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同时,恩施州存在比较普遍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懒于思考与发现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加强生活化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加强亲身体验,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形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2.强化方法的习得

我国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恩施州当地几位高中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够重视,教师主要以课本知识的讲解为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方法的导向意识。地理学习,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学习,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认识区域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区域学习的方法导向。以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比较区域差异”这一章节为例,书本呈现大量的图表,通过图表的对比分析,归纳影响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重点在于学生“对比法”“归纳演绎法”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作为目标之一。在进行“舌尖上的学校食堂”的教学设计中,恩施州本地各学校食堂菜谱基本一致,学生对于已经习惯的饮食常态不会产生质疑,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提供与恩施州区域差异较明显的其他地区的学校食谱,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可将本校某一时间段的学校菜谱与上海某一学校同一时间段的菜谱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菜谱的对比分析,找到两地菜谱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两地饮食风格的差异。最后,通过资料搜集与知识迁移,从气候、自然环境与经济条件等方面,引导学生讨论形成两地饮食差异的原因。[9]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鲜活的案例学习中渗入方法学习,有助于学生方法的习得与地理思维的养成。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获得,在方法的习得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获得与迁移。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习得是新课程环境下逐渐被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恩施州作为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要想立即改变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状较为困难,但是教师可以在自身与现实条件允许之内作相关的尝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强调学生的参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恩施州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较少,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述与学生记忆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需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教师预设环境下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是居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许多学校主要通过隐性课的创设来改变这一现状,即学校在校园环境(主要指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见的有主题板报、宣传画、文化长廊的建设、文化节的举办以及地理园的建设等[10]。当地主要通过复制具有某一民族建筑特征的学校建筑、建设文化长廊、举办文化节等隐性课程的创设进行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地域文化思想的陶冶。这在一定意义上规避了课时与教师精力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空间去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但是,在隐性课程的构建中,不能仅以教师的构想为主体,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例如,在文化长廊的建设中,学校常常是将文化长廊所要呈现的内容进行完整创设而后满屏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仅是作为一个参观者进行观赏,若将文化长廊的空间予以一部分留白,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体现民族特色的内容通过涂鸦、雕刻、绘画等方式填补在文化长廊的空白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设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助于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地域文化,感受身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当远离自己生长的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时,青年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对厮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更会导致人自身的存在危机。[11]对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认识的不足导致我们忽略了这一重大教育课题,要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我想应该从认识脚底下这块土地出发!

作者:冉 蓉 陈昌文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4):63-66,50,127.

[2]李超.溯源与前瞻:恩施文化浅析[J].中国民族,2009(01):59-60.

[3]王孟洲,许然.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概念与理论评析——兼论伏牛山文化圈及其特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02):83-87.

[4]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02):92-95.

[5]何圣伦.多民族背景下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258-259.

[6]李勋灿.电视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风俗习惯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向丽.对民族村寨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61-65.

[8]陈婷.论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1-85.

篇10

[关键词]考试改革;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一、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背景

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因为受课时及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高职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我们学院的英语课程设置秉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一张试卷的期末考试,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将考试分阶段进行,对于学生在平时教学环节如:提问、作业、小组活动、口试等反映出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思想,应当认真记载,适当加分,体现在平时成绩中。

二、大学英语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方案

力求通过考试改革的引导,基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逐步加大口语训练及口语考核力度,增设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加英语应用类作业,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及协作精神等。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变单一的考核方式为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方式。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总评成绩由期末试卷和平时考核两部分组成的,从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分别考核。其中,口语和听力考试融入到课堂教学,通过话剧、对话、演讲、辩论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进行考核。翻译和阅读考试则通过试卷进行考核。最后通过这几种考试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及运用能力。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卷面成绩占50%。这样能够督促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具体方案如下:

此方案根据16号文件精神,并加强过程性考核。作为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努力把高职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本人自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对所任教的21个班级进行了五个学期的考试改革。2011年7月,由本人主持的《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研究》在学院组织的教学质量建设的考试改革项目中立项。

三、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1、书面作业、出勤纳入平时考核

把平时作业、出勤管理考核纳入平时考核。

实践运作:每单元学习完后,布置一次书面作业,作业评定根据作业质量分为5个等级:A+(英语书写工整、干净并且完全正确),A(英语书写较工整、干净并且完全正确),A-(英语书写较工整、干净,但个别单词拼写错误或语法有误),B(英语书写潦草,或单词拼写及语法错误超过3处),C(作业不完整)。每学期无故缺勤次数3次以上,平时成绩清零。平时作业、出勤管理考核纳入平时考核能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加大口语训练及考核力度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口语教学,让学生以对话或个人口语表达的形式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充分重视英语口试。

实践运作——英语值日活动:每天每班1人上黑板写一段新闻英语、或流行英语讲解。让学生课下选取一段英语材料,提前在黑板上写出,上课时用英语讲出,并教给同学相关的语言点。学生教学生,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创造出和谐,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的胆子大了,兴趣高了,英语口语表达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教师根据学生英语讲述中的语音、语调、语法是否符合习惯表达和语言是否符合语境要求,给出相应的分数。可以让学生即兴展示朗诵、演讲、演唱英文歌曲等,并作为参考分数纳入平时成绩。要求:能够熟练、正确地对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讲解,举止大方、表达准确,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习惯。

3、增设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

实践运作:每班根据自愿及适当协调分配的原则,分为5-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如下活动:合作学习课文,合作学习单词,进行“discuss”或“debate”活动,小组合作编对话,小组合作作业。每小组上交中英文介绍的节假日,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教师的邮箱。大部分小组都按时完成了本次作业,个别小组因为发送的地址有误,导致教师没有收到邮件。

4、增加英语应用类作业

所谓英语应用类作业是根据每一单元的应用文写作制作英语贺卡、英语名片、英语通知、英语海报等。让学生真正融入英语环境的学习中。

实践运作:制作一张英语贺卡。大部分学生制作精良,个别学生使用汉语。

5、学习效果检测活动

加大提问、听写、背诵等环节所占的平时分数的分值。

实践运作:课堂提问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教师先进行提问,小组成员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得一个五角星,最后看哪一小组获胜,给相应的成员加分。让每个学生出、做一套英语试题。反复练习知识点,强化并最终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出一份试题,但是极个别的学生不能认真做,出现应付或不写做题人姓名的情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