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矛盾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基本矛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暑期实践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不断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对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更多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整体性薄弱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相对发达的农村,“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已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也在全面推进。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两免一补”工程。在各方面努力下,我国农村学龄儿童失学、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抑制。在我们所调查的河南淅川厚坡镇,男女平等观早已树立起来了。此外,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各级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领导;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加快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状况正在改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正在得到贯彻落实。在调查的过程中,厚坡镇郭主任介绍说,该镇共有41个村,村村都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也已经顺利完成。除此之外,我国2004年高考中农村考生占55℅,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成就。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体现在相当一些地区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青少年辍学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环境很差;同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据测算,1名小学生每年需要公用经费202元,1名初中生每年需要325元,而现在按“一费制”收取的学杂费,小学生每人只有100元左右,初中生只有150元,缺口50%以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无力填补缺口,导致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更谈不上素质教育。
1.2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和以往相比,农民对教育更加重视了。农民通过各种途径逐步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大大增加。“农民普遍感到供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供孩子读书,盼着他们将来有出息。”在大部分农村,学生流失率下降,这与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农民还不定时地与老师联络,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做家务,而是让他们复习功课。此外,农村高考考生人数超过城镇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不过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制约,其重视程度还与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有的农民觉得孩子读书无望,就干脆带出门打工早点赚钱;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那部分农民,更是无心顾及孩子的学业。
可见,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不能盲目悲观,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观念问题
目前,农村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育观念尚未转变。面向新的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而“素质教育年年喊,应试教育天天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流行话语真的很让人心痛。高考的指挥棒导致全体学生去挤“独木桥”,学生、老师和家长全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由此导致学校教育往往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农村教育“只为升学服务”,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境地。
2.2差距问题
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乡教育的差距在进一步加大,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城市教育基本达到现代化,而农村中小学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堂课。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条件无从谈起。农村与城市相比,教师素质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差越来越悬殊,教学的设备、条件相差越来越悬殊,致使城市与农村的教学质量相差越来越悬殊,农村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此外,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学历比例严重失衡。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了城乡人才的不平等竞争,使我们的社会就业机制难显公平。
2.3经费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确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从而也导致教育经费的来源被切断。当然这不是税费改革的错,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确实太严重了。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央的有关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经费运行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奖金,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公用经费入不敷出。一中学校长说,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实行一费制之后,几乎没有经费来源,学校正常办公经费无法开销,加上财政应拨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更加困难。
2.4师资问题
一方面,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有临时代课教师,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有些还是跨年级上课。更糟糕的是,有时根本就没有老师上课。据调查了解,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有的老师闹情绪没有心思上课,这些教师所担课由其他教师代上。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较差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师转正,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3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若干建议
3.1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要引起上至中央、下至乡镇政府的重视。虽然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此外,要把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这是防止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途径。另外,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系统及目标改革的急迫性。并且各级政府要真正明确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不能再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样。
其次,要引起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所有农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教书不应仅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更是在培育祖国的花朵,拖起明天的太阳。教师应克服各种困难,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作为学生,要胸怀大志,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迎难而上,通过接受教育而走向成材之路。作为家长,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支持孩子上学并想方设法为子女提供条件。
再次,要引起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重视。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实况,从而引导他们来扶持农村教育。
3.2千方百计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缩短城乡差距,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要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加大经费的投入,用来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教学环境、师资状况等。第二,要多多开展城乡教育交流活动。相关部门首先要提供城乡交流相应的条件,如交流的场所、经费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则要丰富多样,比如不定期举行城乡基础教育研讨会,让城市中小学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村,让农村中小学师生参观城市的中小学,增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城市的师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优越环境,农村师生则可开阔眼界,学习更多先进的方法。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努力。
3.3全方位拓宽渠道,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经费问题,必须多方面开拓渠道。一方面,加大和调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向基础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倾斜,建立农村“控制辍学专项基金”。另一方面,要设立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资金,将城市所征教育附加税全部用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再者,建议尽早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经费负担的政府助学金制度,以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足的经费资助。此外,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个人捐助和到农村去兴办基础教育。
篇2
一是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缘故,而不能全面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认识,甚至曲解社会要求。
二是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社会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通常还表现在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的不同和个性差异等方面。
根据对以上三个矛盾的特点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无道,何以授人以道?
教育者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教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规定与制约其他矛盾运动的基本矛盾。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矛盾表现出来的,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不平衡之中,并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化,是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学生所接触的周围人们的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和不相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些实际与在校学习的理论不一致的状况,接触到大量违公德的人和事。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学生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可能表现为教育者提出的认识性的、劳动性的、实践性的和公益性的要求同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存在的不相一致,也可能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冲突。
篇3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篇4
多年来,宁陵县实验中学始终秉承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光荣传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培训特长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多次创造辉煌,曾先后被评为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省五爱教育先进学校、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质量更是连续多年受到市政府、县政府的通报表彰。
学生求知的和谐乐土
对于一名即将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优质学校就读至关重要。明天的成功缘于今天的选择!选择一名好的老师可以受益一生,选择一所好学校可以成就一生。而对一名志存高远的学生而言,宁陵县实验中学则是你最佳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宁陵县实验中学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提出了“和谐教育”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谐教育思想,自古有之。孔子提出的“成人”即“仁”“智”“勇”“三达德”的统一,近代教育家先生也明确提出教育要“以世界观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要进行体、智、德、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为了实施和谐教育,宁陵县实验中学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致力于引导学校教师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论,积极组织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用和谐教育思想武装头脑。这样先进的教学理念,定会培养众多的优秀学子,选择这里会是你最为正确的选择。
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传统教育模式向和谐教育模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教师关于师生关系的意识转变。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改变只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师生合作、民主型”的新型师生关系。
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爱”字当头。师生情感本身就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
和谐教育的关键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师生关系。为此,学校提出了“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爱”的教学理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孩子。学生的思路、见解、回答难免有不成熟、偏差甚至荒谬的时候,他们会调皮、会捣蛋、会犯错误、会走弯路。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善待他们的思维,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建立一个平等、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
独具特色的和谐课堂
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以质量求发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又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发展需求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宁陵县实验中学紧紧抓住这一基本矛盾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即随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树立了“和谐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并提出了基本要求。和谐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教师虽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借助自己的指导、点拨,建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教育的主体。
和谐课堂应该是允许出错的课堂。对于学生的观点、想法、疑问,多肯定少否定,多赞许少贬低,多激励少泼冷水。错误是―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巧妙的加以利用。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是向未知世界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对于学生错误的解答和不正确的思路,决不能立即“封杀”,甚至当头棒喝,要善待错误,保护好学生勤学好问、善于用脑的好习惯。
篇5
【关键词】生态生态德育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64-02
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的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中国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生态德育是在传统的人际德育的基础上,把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正确位置。它旨在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以生态伦理为学理依据,运用新的“生态道德规范”,诱发和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生态德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寻求一种合适的关系模式,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济的道德目标。而在教育教学中生态德育并不单纯是某一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生态德育的重任。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内容,生态德育教育的内容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有着充实的教育素材。比如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与生态德育相关的有:有关自然抒情的有《赤壁赋》、《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蜀道难》、《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归去来兮辞》,有关自然哲理的有《沁园春•长沙》、《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归园田居》、《滕王阁序》、《逍遥游》等;这些教材内容都是活生生的生态德育实例,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和谐发展。通过对这些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包含了以下生态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类:描写自然美,赞美自然,抒发自己热爱自然,渴望和自然亲近的感情。
第二类:以环境保护和科学普及的内容为主,使学生了解自然,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问题的生态观念,激发学生去探索自然,理解自然,揭开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三类:阐发自然中所蕴含的哲理,启迪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学自然所表现出来的哲理品格。
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态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树立生态观念,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热爱自然;激发道德观念,提升思想境界,使学生热爱社会;建构精神家园,完善人格世界,使学生热爱自我。有意识的生态观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
一、树立生态观念,培养环保意识。
比如初中课文《开天辟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首生,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毗。”在这里,人与自然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观教育中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和我们的受教育者才能跨入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世界,才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教育学生尊重自然,按照生态规律,建立与自然合作平衡的生态意识。
课文《敬畏自然》在最后说道: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是我们的征服对象……敬畏它们(宇宙的其他部分),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在教材中还有形形的环保内容的课文,利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崭新的生态观的教育,教导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摒弃功利性对待自然的看法,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素养,教育学生一切以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智慧、生态道德、生态原则做事,追求生态性的开发与追求,是新的环保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激发道德观念,提升思想境界。
现在的学生,对所在的大自然的了解,大多是从课堂上间接获取的,通过文字、符号所表露的信息,渗透进自己的悟解,从而对现实的大自然进行带有个体色彩的诠释。我们应以自然为师,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和帮助,感受、欣赏和学习自然,从而激发自己的道德感、理智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建立崭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可以启发学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自然的尊敬与仰慕。《岳阳楼记》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滕王阁序》表达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登泰山记》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观沧海》则融入了诗人囊括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抱负,可使学生受到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之美的陶冶。
生态德育是语文教学的新课题,其核心是返璞归真,将学生拉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体验和谐,还教育以人文。
参考文献
1 刘惊铎、王 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教育评论,1998(5):36~37
篇6
【关键词】实践性德育;校企合作;大学生
实践性德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理念和德育培养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理解和接受,它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那么,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将如何开展?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实践性德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实践性德育注重德育的途径、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强调实践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它从德育的目标出发,设计、组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践性德育借助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自觉与自主作用,来发展、构建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思维,生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它是教育个性化、人本化、民主化在德育领域的反映,体现着一种新的德育理念。
实践性德育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途径、方法与过程的实践性;二是德育目标的实践性。首先,实践是实践性德育最根本的途径与方法,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德育的过程就是有目的的道德实践过程,是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发道德冲突并不断思考、判断和解决冲突,从而达到提升道德能力与素质的过程,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反映、验证受教育者道德状况的过程。传统的认知性德育往往通过德育教育者系统的理论讲授,向受教育者灌输大量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以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并加强自己的道德认知。实践性德育则根据德育目标体系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真实道德情境课程,使学生从道德实践中“体悟”或“习得”相应的道德认知,尤其注重主体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实践性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实践。实践性德育不仅关心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更关心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它强调德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德育认知,而是德育实践,认为实践才是检验德育的标准。只有当受教育者能够践行自己的道德原则时,我们才可以说德育的目标达成了。与传统的认知性德育相比,实践性德育的目标少了许多道德理想主义的成分,把抽象的道德观念与具体的道德行为结合了起来。简而言之,实践性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受教育者使受教育掌握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具备高超的道德判断能力,而是让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德行。
二、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校企合作能够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在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思路。
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企业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大差异,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企业与学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各自的目标和追求不同。企业的经营活动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注重效率。学校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注重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奉献精神与责任意识。大学生在学校里培养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企业价值观的冲击。其二,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企业希望大学生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会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往往不关心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企业里进行实习实训,必将压缩自己接受德育教育的时间。此外,企业的德育环境也不比学校的德育环境优越。
换个角度来看,校企合作也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思路。首先,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两种德育资源的结合。学校的德育资源主要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信息、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学校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企业的德育资源主要有优秀的企业员工、独特的企业文化环境、由企业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可以请优秀的企业员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适度地借鉴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
其次,企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更加注重大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体验道德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提升道德能力。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实习实训,并和企业的职工共同生活。这样,他们就会遇到许多在学校无法遇到的问题,如人际交往、做人、做事等等。大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企业还通过管理育人、制度育人、(企业)文化育人、经验育人、生产育人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最后,校企合作引起学校德育工作发生的变化,有助于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从而向实践性德育方向转变。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将会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也会增多。这些变化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从认知性德育向实践性德育的转变。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策略
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实践性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思路,高校、企业和大学生都要在行为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要进行德育工作的改革,企业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利益,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并切实践行实践性德育,各方共同促使实践性德育工作成为“高校培养,学生主动,企业需要”的结合点。
(一)高校要致力于德育工作改革,在德育培养模式上向实践性德育转变
高校要优化德育培养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变认知型为实践型,采用情景陶冶法、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等方法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在德育课程设置方面,高校要重视德育实践课,注重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德育课程要以大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由此丰富其在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其次,在德育教学过程方面,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德育教育资源,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塑造大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德育素质。再次,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院校要聘请“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生的德育教师。“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大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表率作用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教师可以运用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各种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的活动案例来拓展实践性德育的课程资源。
(二)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并切实践行实践性德育
大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对象,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者、高校德育内容以及高校德育对象三者之间的彼此矛盾是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矛盾动力的落脚点还是高校德育对象,即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性德育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重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校企合作背景下,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适应高校的德育工作改革,正确理解实践性德育的内涵,将德育素养提升与自身的职业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大学生一方面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岗位选择及其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加主动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思想道德和个人品质方面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实践性德育活动中(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做的讲座报告、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的座谈会等),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自觉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良好的行业道德。
(三)企业要从自身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出发,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
作为“校企合作”的承担者,企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培养和塑造过程中去。这不仅可以确保自身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还可以有效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以及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因此,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一方――企业而言,要尽可能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在每一年度定期针对对口院校推出开放式的校企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参观、培训、实习等项目活动。学生通过通过耳濡目染、内心体验和情感熏陶等方式,融入到企业良好的文化、风气、氛围中去,从而在精神层面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念、工作理念、职业道德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性德育的效能,同时也为自身培养了一大批认同自身企业文化、工作方式、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宫林峰.实践性德育研究及其基本模式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5:16.
[2] 宫麟丰.实践性德育与认知性德育之比较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1):91.
[3] 吴指挥.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3):78.
篇7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当前,教育领域里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与良好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管是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还是解决教育事业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都必须依靠发展。加快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范文中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直辖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基础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两基”人口覆盖率从直辖之初的40.45%上升到100%,“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督导检查;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从直辖之初的38万人增加到10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4.5%。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和招生比例都接近1∶1,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大体相当”的目标。高等教育发展实现重大跨越,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基本完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跨入了大众化阶段。成人教育稳步持续发展,全市基本建立起实用型、开放型的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源于“优先”的真正落实;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也需要“优先”的强力保障。总书记在20*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优先”的要求,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范文中国欢迎你
这“三个优先”既是工作的原则,也是衡量的标准。因此,站在新起点上的重庆教育,要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尊师重教,以更加强大的魄力落实“三个优先”,以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三个优先”,以更加完善的机制体现“三个优先”,以群策群力的共识促进“三个优先”,真正使“教育
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教育作为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树人育人。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在促进人的发展上,教育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具体、影响更深远。
因此,我们应当把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永恒追求,将“人本”这一核心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关怀,使教育活动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优先”成为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
篇8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活跃生命课堂
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媒介。据统计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1.9%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的原因在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可以向教师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有87.8%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可以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不会因为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而决定是否给予学生回答问题的权利。实践证明,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营造活跃的生命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学会尊重和喜欢自己的学生,学会尊重学生自然的天性。思想品德课教师所带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多,因而与学生个体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更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风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允许学生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学生在教师面前真正说心里话,教育教学就已成功了大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在说真话,是真关心自己。老是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教师是难以走进学生中间的。学会与学生一齐学习,学会向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到教师离自己很近,教师就是一个真正指引自己不断成长的朋友。其次,教师在学生中应树立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强化教育效果。
二、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思想品德课中一部分的内容来源于世界无产阶级和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象直指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和规律,其表述多以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式出现。它与学生真实的具体生活实践有一定距离,具有抽象性、辩证性的特点。当代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虽然生活条件好,智力开发比较早,但因其年龄小,并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制约,接触、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因而积累的社会生活和实践经验少;加上其思维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处于由感性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由形象性道德情感向伦理性道德情感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贴近生活,意味着思想品德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热点,了解和把握其生活困扰和社会现实问题焦点;意味着要帮助学生理解生活,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当一门学科是作为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而被教授时,它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这是杜威揭示的一条德育原理。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问题、辩论问题等;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要求学生一学期至少调查、研究一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和事实,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漫画比赛等。这种寓教于活动中的做法,易受学生的欢迎,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角色转换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基本经验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66-02
每个公民都是生存于国家这个社会共同体中间的,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需要具有与这个国家相符合的公民意识。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变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这也使得每个公民开始逐渐重视公民的个体价值和利益,并且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加以强调。
一、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1.要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中坚持主体性原则,重视大学生个体在公民意识培养中的作用和价值。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不仅作为客体接受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而且主动获取关于公民的认识和观念,最终才能内化。现阶段各高校在研究和观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意识形成规律方面已经取得了值得继续发扬的成功经验,于是开始关注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并开始重视让大学生在公民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国家和社会要求进行自我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环境,这就要求不仅要强调学校的作用,更要强调大学生主体的独立能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2.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一定要遵循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及所处环境特点进行培养机制的建立及发展。只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实现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价值,也才能使得大学生有效地内化国家及社会要求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规律是建立在公民意识内在矛盾基础上,这就是社会要求的现代公民思想意识与社会成员思想意识之间存在的矛盾,体现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上就是国家、社会要求的公民意识与大学生思想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贯穿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始终。这样就要求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遵循这一规律,注意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这也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须在现阶段仍继续遵循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3.随着时展,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方法应不断创新。公民意识培养方法是为了使得公民能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身意识的手段和行为,这种培养也是解决上述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最为常用的方法是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形象教育法、典型教育法、隐性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等。现阶段这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要注意综合运用,以便产生合力和整体效益。这要求进行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时,方法上既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创新性。互联网的运用等就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创新的体现,这是现阶段培养需要借鉴的经验。
4.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环境逐渐优化。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公民意识的形成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得公民在潜意识中形成公民意识,所以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十分重要。培养环境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4]因此,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中,要重视培养环境的优化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效果。这里边的环境不仅指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等,还有微观环境,如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优化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经验就是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因素。
二、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根本途径
1.开辟各种途径进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机制。(1)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训中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本理论教育、民族精神及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法纪意识教育、开拓创新观念教育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来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这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和巨大影响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掩藏其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开展。(3)通过大学生多种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这些实践活动包括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等等,这样的公民意识培养才更加具有影响力,以便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机制效果更为有效地发挥。[5]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进行调整,并且一定要使得其与时俱进。
2.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科学管理。(1)在思想政治教育机构中成立公民意识教育的独立部门,并能够成立公民意识教育的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关规则和制度,并要成立专门机构来执行,开展有系统的、有保障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2)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管理,这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一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要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体现,培养其民主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二是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的出台要广泛征求大学生的意见,潜移默化培养其具体的公民意识;三是在学校管理中,要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并在学生自治组织内部施行民主管理,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3.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式与方法。(1)显性与隐性方法相结合。强调上述显性研究方法如课堂教育等外,还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日常管理等隐性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公民意识培养。隐性教育更加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内化。(2)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公民意识培养的共同性,还要发挥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自身特殊性,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公民意识内化的过程,还是外部教育强制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4)传统和现代方法相结合。传统教育包括课堂教育等,而现代教育则包括网络教育等,这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这就需要把传统教育手段融入现代教育之中,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7](5)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加,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公民意识培养效果。[8]
现阶段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逐渐接触更多的信息,使得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更加注重公民身份意识与内涵的教育,这种教育基础下能够使学生公民意识觉醒、内化,让大学生认同公民身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此外,还要逐渐增加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教育以及大学生参与意识的比重,这也是公民意识逐渐发展的要求,[9]是公民意识现代转型的需要,也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一直所欠缺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需要建立相关的培养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机制就是公民意识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运转方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要通过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内化就是将公民意识的相关内容内化到个体意识之中;外化就是将外部的公民意识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及习惯。[10]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并且在政策制定上予以更多的倾斜和重视。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 宋新海.公民意识的养成及其当代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14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4] 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3.
[5] 詹木生.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69-171.
[6] 龚建萍.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89-91.
[7] 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兰州学刊,2009,(9):163-165.
[8] 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