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课程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课程一体化

篇1

关键词:德育 一体化教材

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人们的思想出现深刻的变化,德育问题成了广泛性的社会难题,德育课程在应对这种变化上显得滞后,课堂教学陷入困境。近年来,技工学校推行一体化课程,把教学做合而为一,以任务来驱动学习,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为德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对教材的要求

作为一种全新课程体系,教材开发首当其冲。一体化教学中,教材不仅是教学材料,更是为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而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材料。德育一体化教学对教材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而非学科性,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办学目标。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以职业需要和岗位适应来组织教学,德育就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中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培养,围绕学生的这些职业素养的提高来设置教学内容,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

2. 科学性。德育教材经历了从强调课程学科的系统性、知识性,到强调理解运用与情感体验的转换,弱化了学科性,强调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但对其教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所忽视。德育课程有国家标准,但是教材内容的具体选择需要经过必要的理论论证和实证支撑,要与专业和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要更多地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道德实际,既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又要符合德育形成规律。

3.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技工教育的特色,德育形成的关键也在于实践。一体化课程要求教学做合而为一,做中学,学中做,让道德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得到实化,所以,德育教材不仅要有实践环节而且要有可供实践的内容。

总之,德育课程教材要满足技校教育与技校生的差异化需求,便于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二、德育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开发理念思考

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一体化课程,强调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下,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德育的实践性,为知行合一提供条件,两者可以也应该结合得更好。专业课程的工学一体模式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提供了借鉴,但不能机械地搬照,否则容易把德育课简化成就业指导课和职业道德,削弱德育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与专业课相比,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德育一体化课程教材开发也呈现出不同的思路。德国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即狭义的生活世界;特殊的世界的生活;广义的生活世界。其中,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德育所涉及的是生活世界,是广义的一切跟人有关的动态的人文世界,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是相对静态的特殊世界,是工作或职业内容。因此,德育课是基础性课程,对其他课程具有奠基作用。相对于专业课程的工具理性,德育课程是价值理性,它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提高精神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人的社会化,它的层次比专业课更高。所以,德育课程一体化是自身课程一体化,而不是附属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并且其模式也有别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但两者可以通融。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可以是工学一体化,而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应该是生活学习一体化,其范围更广。生活学习一体化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求出发,以社会规范为导向,以学生的生活空间拓展为线索,以学生的生活事件为素材,以此来开发技校德育一体化课程内容。至此,课程教材由知性德育从根本上转向生活德育,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道德来源于生活实践。道德原本是个体的发展需求,起源于生活。生活德育是对知性德育范式的反思,主张德育回归生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践,在社会化的生活中形成。当道德对个体的幸福生活产生实际意义时,学生才会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从而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二,德育的形成有赖于生活实践。道德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解读,在知行合一中实化。只有个体在生活实际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德育过程才能完成。

第三,生活德育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技校生认知的水平。生活是感性的,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认识也是感性的,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达到修养的自觉。技校生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身心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但心智成熟程度远低于身体成熟程度,他们的认知是感性,甚至是片面的。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入手,体验和思考实际生活中的道理,并加以正确引导,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生活德育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实用理性和实践性,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直接性,立足和回归现实生活,为一体化开辟了道路。

三、德育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开发策略

一体化的德育教材开发以学生的生活事件作为学习情境,学生探讨生活中的问题,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达到相应教学目标,它是一个开放而有弹性的德育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要深入调查研究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件,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困惑,把握生活世界的现象,发现道德精神和本质,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典型的德育问题,转化为德育教材内容和W习任务。生活是零碎的、感性的,追求现实和快乐的原则,德育是系统的、理性的,追求理想和高尚的原则。从实然的道德现状出发,但要避免简单地就事论事而陷入庸俗化、泛娱乐化,提炼生活中隐性的文化、人性、社会规范,选择生活世界中真善美的元素与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上升到应然的道德,并充分考虑知识综合化趋势,向人文素质和精神追求方面渗透,使德育教材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沃土。

课程教材要开放而且有弹性,以便于教师开展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增减学习任务,也可以把本地资源课程化,或者采用DIY模式,由学生贡献材料和内容。师生在丰富的生活情境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体验、理解和实践,建构新的道德内涵,实现德性共同成长的过程。

学习目标要多元化,既要社会目标,也要个体目标。学习目标要分层次,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篇2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22-001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教学两者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既承担课内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任务,又兼顾课外体育教学的余暇锻炼和业余训练功能;既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新体系。

二、我校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本”的理论思想影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更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削弱了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体育一直沿袭学校设体育部,下设教研组的传统模式,因而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一直是3个各自独立的体系,这就造成了课内与课外相脱节,教与练相分离的局面,用学生的话讲就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爱非所学”、“学非所爱”。第二,体育教学对不同个体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而压抑了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特长,使相当多的学生只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第三,在体育教学目标上,表现为“模型化”,试图用一个模子把所有的学生造成标准件,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方法及运行方式

课内以年级为单位,在同一堂选修课中开设各类体育项目,遵照“自主选项、自主择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原则,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项上课,每一个教学单元即为一个俱乐部。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周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辅导一次。辅导的内容应包括本项目专项内容、达标内容和体育文化知识三个方面。其中体育文化知识可以讲授,也可以通过网络等让学生自学。一年级学生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方式应主要采用教师传授为主,提高学生运动水平,习得运动技能。二年级选修同学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应以辅导为主,学生自主练习或充当教师课内实习,提高健身能力,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课外俱乐部的构建除年级甲级俱乐部、院系总俱乐部、学校超级俱乐部外,其余的和课内教学俱乐部保持一致。但是,允许人员在不同项目之间流动,活动内容不限。其运行动力主要靠体育考评成绩的推动和学校竞赛活动的拉动。

四、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考评制度是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试方式和方法如何,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校体育各项目标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因此,课内化一体化模式的评价应当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就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上就是终结技术考试+平时表现+业余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知识的有机结合。考核的方法就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此,通过对各种文献的参考,提出以下设想:只要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就获得60分基础分;如规定学生每周参加2次俱乐部辅导站的辅导等。根据参加不同的比赛加上不同的分值;考教分离进行技术考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间互评,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综合评判;体育知识采用作业或问答形式进行。

五、我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产生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的产物。它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课内课外的连续性、延伸性,有利于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之一。其终极目标是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与健身习惯的养成。建议在课内的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组织带操,以提高健身能力和培养运动骨干。在课外的锻炼中通过打卡或签张的方式,允许学生在各个俱乐部自由流动,只要达到一定的锻炼次数,均可参加考评;允许一个学生一个学期选修几门体育课程,只要考核合格都给予学分;以俱乐部为单位经常组织各种比赛,在学校举办的各种竞赛中采用俱乐部和行政院系双重计分的方式,年终对俱乐部进行评优和奖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俱乐部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器材建设、教务平台建设等,建议实施改革的学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突变式改革。建议学校建立逆向健身路径,经常举办各种竞赛,以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养成习惯;建议学校的网站开辟各种健身知识专栏。

参考文献:

[1]朱奇志.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88-90

[2]陈小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64-66

[3]周威,李寿荣.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11(3):59-60

[4]谭沃杰.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育规律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3):17

篇3

关键词:学业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主体 一体化

目前不少技工学校正在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其实施过程普遍采用德国完整行动导向模式,即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在工学结合一体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评价最能够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然而学业评价的实施正是工学结合一体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是一体化课程改革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学业评价的基本概念

学业评价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系统地收集学生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过程既是一个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也是一个综合计算、观察和咨询等的复合分析过程。

二、学业评价存在问题

利用学业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教师也可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我国现行学业评价普遍采取的是平时成绩、段考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权重求和的评价方式,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调、评价功能低下、评价层次肤浅、评价时机不够及时。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探索学生的学业评价方法。笔者以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学业评价为例,说明如何组织进行学业评价。

三、学业评价标准的制定

学生学业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运用标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估的过程。建立全面、系统、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是保证评价质量、指导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笔者学校教学部门统一组织各系骨干教师、企业专家、职教专家采取大脑风暴法和张贴板法统一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教学准备评价标准”“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师能力评价标准”“教学成果评价标准”“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从顶层设计统一各系共同部分的测评指标和表格,使教学管理数字化、规范化、科学化。中观层面,各教学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企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评估、考试考核的依据。从微观层面,一体化教学实施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学习任务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能体现本专业特点,主要以评价表的形式放在工作页。

四、学业评价的实施

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有:评价主体、评价时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指标体系在评价标准的制定时已经形成,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结合本校一体化学业评价从微观层面说明其实施方法。

1.评价主体

(1)学生:学生自评是学生从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课堂发言、安全文明生产、规范工作、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根据学习任务中的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并把评价情况写在相关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中。学生互评是学生经过对资料、作品进行归类整理,制作PPT文件、展板,形成成果展示,进行演讲汇报,由组间相互评价。

(2)教师:教师依据评价标准对成果展示进行点评,侧重点是作业效率、过程的规范性、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小组合作情况、参与度情况。通过点评,分享学生成功的成果,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注意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如果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差较大时,有必要和学生进行技术上的交流。

(3)企业专家:在校内学习的班级邀请企业专家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或课程结束时、一个学习任务完成时、技能竞赛时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校外学习的班级,利用学生到工厂实习的机会,邀请企业专家对实习学生进行评价。

(4)学生家长:利用“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学生带上“学习成长档案袋”,带着其成长的印证及其能力、气质的变化给家长进行评价,许多家长看着自己孩子的进步都会发出感人的肺腑之言。

以上所有对学生的评价都记录在“学习成长档案袋”中,学生带着它到社会应聘也会得到用人单位广泛的青睐。

2.评价时机

(1)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计划能力、决策能力等。通过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学习成长档案袋”一般由教师、学生共同建设。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袋”,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2)阶段性评价:既要用力推车又要抬头看路,阶段性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方向。通常在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结束或课程中一个学习任务结束时进行评价。

(3)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适用于技能鉴定成绩、科目成绩、毕业成绩的评定。一体化教学侧重点是过程性评价,占科目成绩80%,终结性评价占科目成绩的20%。

3.评价依据

无论哪种类型的评价,都要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学业评价应在学生学习实践中尽可能符合实际需要,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业进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企业要求制定的课程标准才能作为学业评价的依据。

4.评价内容

在评价内容上要力图把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可能地纳入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专业能力,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课堂发言、文明生产、安全规范、心理素质等内容。

5.评价方式

我们熟悉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根据作业、笔试、口试、观察、完成项目工作、职业资格鉴定等内容给出的。除此以外,还可用演示性评价、虚拟工资法、完成综合性作业、完成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测试等方式。

总之,在“工学评”一体培养模式中,彻底改变以前由学期考试“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多元地、动态地、科学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使“教学评”真正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 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09-02

根据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职学生总数达到960多万人,近两年扩招规模进一步扩大,估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研究这样庞大的职业教育如何办学,让其适合中国现实国情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通过笔者的体会和做法进行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赐正。

一、关于高职学生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学生现状。我国高职院校大多从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演变而来,而一些民办院校则是改革开放后允许社会办学的产物,大多为集资或投资者针对社会需求新建发展起来的,历史有长有短。出现了诸如西安翻译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浙江宁波大红鹰职业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等民办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在全国统一高考下录取分数普遍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同公办普通院校录取分数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采取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职业院校的学生显然是不恰当的。因此,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弱化的实际,更有必要针对学生的现状从实训入手加强基础知识的释惑解难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因为他们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薄弱,教师也就必须从深入实训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再上升到理论知识的消化,从而为下一次实训操作打下基础。

2.高职教育教学目的及有关问题。高职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人员。这类人员主要是要求有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而论,针对高职学生的底子薄,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效果差的状况,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是当前高职教育首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其次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即必须解决转变高职院校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实践为辅,教师讲授为主、学习验证为辅的教学活动观念;必须把实训操作列为第一位,把讲解归纳知识要点、理论升华列为第二位;以实训来带动理论的深化,以深化的理论引导更新操作技能和操作方式。第三是要从社会发展、社会实践的超前性考虑教育教学原则及导向问题。教育教学原则和导向必须是科学前沿的,观念要新,内容要实要真,实践要有成果。所以教师的素质必须要高,能全方位综合性处理教育教学问题。

3.未来发展趋势。

(1)高职教育市场化。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高技能职业社会人,必须有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社会人。

(2)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将来的变革应是全面的、整体的。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的转变,这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就要求教改长远目标的整体规划:内容上有整体性,主体上有整体性,教育教学观念上有突破口,教育教学能力不是体现在个人,而是体现在一个团队,一个群体。

(3)高职教育法制化。投入应有经济效益,专业研究、专业存在必须科学化,实行高职教育的普及化。

二、关于课程目标及知识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它是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根本,是我们培养出职业技术型学生的本质内涵。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运用型人才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提供各行业职业技能型的基础人才,因此教育教学的导向就必须由职业来定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通过设计出符合各种技能需要的项目载体来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技能操作的实训地位;通过项目(载体)的演化过程来归纳知识要点及理论升华,实现知识更新、理论提升、(实践)技能提高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即教学过程知识、理论、操作技能一体化(简称“一体化”)。

对这样的目标,有人会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类专业好办,便于操作;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好办,不便于操作。回答是认识有误或者是观念上的问题。理论上,除了历史、哲学等知识性、思辨性极强的少数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的确难于操作外,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像管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也是可行的。

社会科学类专业怎样达到高职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我们的体会是:通过实训来完成理论的升华、知识概念的归纳及实际操作的运用。现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4个班的《社会调查方法》专业课为例,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课程一体化教学目标及其考核方案的设计。首先对这门课进行以操作能力为侧重点的总体目标设计,同时明确以过程考核为侧重点的考核方式(见表1)。

说明:实地实训(操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由教师(教研室)根据课程特点设定。

这个专业的目标设计主要是重点突出了课程目标的能力考核,将知识性传授全部融入到了学生自我学习探索归纳总结中,重点突出了学生的实际运用(实训)能力。要求围绕调研报告提交有关数据佐证材料,就是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2.单元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在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时,分析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点,据此设计单元项目教学实训内容。在该门课程中,为了细化实地实训(操作),设计出了课程单元项目教学方案。例如在相关单元要求学生仿照《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单元项目教学实训范例表(见表2、3),运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根据方便、就近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设计出方案(表格)并进行调查,也可也直接(修改)使用范例表。

说明: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有原该市郊的坟山,约有2000~3000座坟莹,当时也被开僻为校园内公园,环境优美。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实施实地教学观察的实训课。新墓为2000年及以后的墓,2000年以前的墓为老墓。

以上表2、表3实施的教学手段都是采用就近实施实训,均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老师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学生自己提升,教学效果很好。这就是一种从实训入手进行能力提升,知识点归纳的有效教学手段,符合高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起到释惑解难的作用。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的评价

表1、表2、表3提供的课程目标设计实训方法实际上就是职教课程教学改革讲的“综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方式和过程。这个过程达到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内涵要求:

1.符合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能力目标与教育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界定。

2.符合高职教育倡导的“一体化”教学方式;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教学一体化任务。

3.强化职业教育实训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

4.达到了引导学生做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教师引领,教学互动的效果。

5.符合职教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

6.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有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有项目研究,有市场了解,做到了教学同步,有实际效果。

7.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完成项目操作,完成实训的整个学习思考操作过程,有单项训练(市场调研等)和综合成果(写出调研报告),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课程符合全面考核、综合评价、管理育人,规范了专业教学设计和重在实训的要求。

9.教师达到了师德培育、思路创新、专业研究、教学研究和理论思维、社会活动能力的充分发挥,增大了基本功的训练。

篇5

 

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实施首先是从课程建设开始的。我们曾经一度将课程建设的好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标准,课程建设几乎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但是,在高等教育一片繁荣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背后,却出现了学校内涵建设过程中重心的偏差,许多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所建设的课程对该课程所服务的专业支撑度不高,似乎是为了建设课程而建设课程。于是在政策引导之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心便转到专业建设上来,开始系统讨论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课程评价与考核等问题。这一阶段以“说课”、“说专业”为代表的讨论活动在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起来。

 

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在课程涵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强,实践弱。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讨论过多强调理论、理念等理性方面的内容。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各示范院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办学模式,各示范专业也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有一套自己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但究其本质其实是大同小异,似乎有玩文字游戏的嫌疑。过分强调办学特色,有将办学特色凌驾于教学质量之上的倾向。

 

2.雷声大,雨点小。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强调课程建设,但是真正扎扎实实开展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每个高职院校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全面的建设规划,有完整的建设方案,但实际落实情况不到位。

 

3.单干多,系统少。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作为指挥棒,以此为标准建设的各门课程互相之间缺乏关联性,未能体现专业框架下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和特点。(1)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能力是指在职业的某个岗位完成具体的岗位工作的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工作质量三个环节。因而职业能力与单纯的操作技能是有区别的。

 

(2)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能力需求为主要课程内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和技巧,因而课程内容就必须与职业活动紧密关联。必须以岗位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而陈述性的概念和原理知识为辅助内容。

 

(3)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以岗位工作过程顺序为主线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符合岗位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011年9月,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一体化改革与实践项目组成立。截止到2014年12月,本课程改革已开展四轮,课改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同行的高度认同,进而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推广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根据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练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加工质量分析、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培养目标通工艺、精操作、会检验。

 

(2)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依据《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工艺编制、机床操作、质量检验三个方面。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训基地在制产品,选取四个能代表零件表面加工几何要素的典型零件和一个部件作为载体,将课程内容融入到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个学习任务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3)由易到难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根据选取的载体,对每一个学习情境,以零件生产过程为主线,编排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情境由若干由易到难的学习任务串联而成,按工艺流程,几何要素不断叠加、难度不断递进、学生工艺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中央财政投入20亿元,实施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以点带面,在示范建设的良好基础上普遍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篇6

在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外汉语如何进行系统性、高效性的发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这一问题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相对于留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是一门较复杂的学习课程,留学生在校园中是特殊的群体,受到学校的关注,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特征。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当中要考虑到留学生的母语特点,针对留学生的语法方式,来设计出能有效针对留学生第二语言综合课程与写作课程,要清楚留?W生为什么进行汉语的学习,才能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以提学他们的听读写水平。

1 综合课程和写作课程的概述

1.1 综合课程

在第二语言的综合课程当中,包含了很多项的内容,其中主要有对语言要素的学习、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有对语言技能以及交际能力进行的各项培训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在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方向,是要对留学生进行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而对于对外汉语的教学来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留学生对外汉语学习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包含语法、词汇、语音以及汉字等,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第二个方面是,将外汉语教学目标的综合性能提高,对留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综合练习,不仅如要,还要对留学生的汉语交流能力进行训练,为留学生提供更多汉语交流的机会,是学校和教师共同的任务;第三个方面是,将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堂训练变得综合性,教师要认识到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对于留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与课堂的互动环节相结合的。

1.2 写作课程

第二语言的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留学生汉字词汇量和语法的训练,将词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基础内容,让留学生们引起重视;在进行一定量的词汇的积累之后就要对语法进行练习,对语法的各种技能进行掌握,只有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在进行写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课程的教学时,要将留学生的写作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将生活中的小事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写作能力能够直接体现出留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

2 教学模式的发展

随着对外汉语的学者越来越多,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人士对对外汉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有着关注。国外教育界的学术模式与国内教育界的学术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外的学术界认为教学模式是通过对教材进行选择,然后对留学生进行指导教学的一种方式;而国内的教育界则认为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对留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是一种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基本的固定模式,仍然处在一种探索的阶段。根据对第二语言教学的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看,留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性。这就导致第二语言的教学中综合课程和写作课程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综合课程的学习与写作课程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综合课程的练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写作的能力,相反,通过练习写作能力,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综合课程的水平。

3 综合课程与写作课程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3.1 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对外汉语的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根据留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学习对外汉语的留学生中,初级班的留学生人数要远多于高级班的留学生人数,留学生进行学习的学期短,大部分都是进修一年。对于留学生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要将综合课程中的教学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初级班级在进行综合课程的学习时,就要对留学生的汉语书写格式,以及汉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还有课堂训练中,对于汉语错别字的纠正,以及语法和词汇中的错误都要进行纠正,最后就是对语法技巧的练习,将这些作为初级班综合课程的训练模式;对于高级班的留学生来说,在进行综合课程的学习时,就要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对于每一个句子都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含义,并且要将句子的衔接连贯,语意前后呼应,并且语气也要进行适当的配合,另外在进行综合课程基础训练时,就要让留学生对自身的写作特点有一定的概念,明确自身的写作风格。这一训练方法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课程统一了起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实现综合课程和写作课程的课堂效率共同提高。

3.2 注重语言技巧的培养

留学生在学习对外汉语的初级阶段,除了要对汉语的文字、含义以及书写格式进行训练外,还要对培养留学生的语言技能,这种技能不仅仅体现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课程的学习是将语言技能进行基础的学习,而写作课程是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语言技能的一项课程,因此,将综合课程与写作课程中的语言技能教学相结合,让留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就对语言技能引起重视。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在进行综合课程的学习时,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写作实质上是将语言技能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输出,而要想得到一个好的输出结果,就需要平时在综合课程中的大量积累。留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对逻辑思维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而且,通过对语言技能的培养,能够对汉语进行更好的学习。

篇7

关键词:“3210”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工艺学;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94-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1]。“3210”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课程体系和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我校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重要成果之一。“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专业内涵,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为例,应用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体化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项目、课程考核和教学实施等六个方面阐述一体化课程的设计过程。

一、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制造工作过程产品为载体,注重过程学习,结合我校“校企联动,工学耦合”人才培养总模式,并遵循知识成长规律,分阶段逐步加深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力度,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双素质团队、实习实训运行保障条件,全方位、多因素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新的“3210”人才培养模式。“3210”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阶段划分

1.“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2]。“3210”人才培养模式,即“三阶段、两情景、一环节、零距离”,该模式的主要阐述:①三阶段。第一阶段是指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校外“实验实训室”和“机械制造工程中心”两个情景中学、做融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第二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指第二学年的四个(小)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中厂”、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工学交替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第三阶段是指第三学年的三个学期,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两个情景中学习专业拓展知识,完成综合工艺设计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零距离上岗”。②两情景。包含校内一体化教学情景和校内实习实训工作情景与校企合作工作站“1=1”(一半工作、一半学习)的工和学的两情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懂得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③一环节。一环节是指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一环节(也包含两情景即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可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为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④零距离。通过校企合作与顶岗实习,使工作过程知识借助校外真实的企业场景得到升华,同时借助国防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使毕业生从心理和技能上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2.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阶段划分。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目标产品为主线承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包括一体化教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工作站等教学条件,创新“3210”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领域、两情景状态描述和一环节的实质内容。

三、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定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是与生产实践内容紧密相连,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等技术岗位。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是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工艺规程编制与加工实施为主线,以典型零件为载体,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形成基于“3210”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的能力,能够根据零件图正确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和设计工序,掌握编制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独自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编制,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3.课程内容设计。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结合工作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4.教学项目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本课程的教学项目以机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减速器为依托,以组成减速器的输出轴、滑动轴承套、箱体、齿轮、轴承盖和拨叉等零件为载体,构建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六大类零件项目[3],分别为:项目一: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二: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三: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四: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五:盘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项目六:叉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学会此类零件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类似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课程考核方案。每个项目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点及分值百分比分别为:知识目标15%、技能目标20%、操作实施25%、项目总结报告20%和公共考核20%。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自我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四、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前,需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6人左右,并选优秀且主动性较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在后续课堂讨论环节中非常关键,主导整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决定课堂讨论和汇报能否顺利完成[4]。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为:教师下发任务书布置课堂任务要求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和资讯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组长分配实施方案任务并汇总小组分别展示和汇报组间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与讲解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并填写作业单。

五、结论

本课程在我校经过两轮的一体化教学实施,得到了学校肯定和学生好评,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更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平台和帮助。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细化课堂考核项目,这是本课程继续完善的内容和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

[2]任青剑.校企合作工作站是“3210”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证[J].才智,2015,(01).

篇8

关键词 工学结合 照明电路的安装 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4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implemented in combination of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rough engineering. Traditional "install lighting circuits" course ignore students' qualiti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resulting in structural defects talents. I introduced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author team on the "installation of lighting circui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proposed an effective method.

Key words work-study combination; Installing Lighting Circuits; integrated curriculum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要求一流技工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或服务领域中的技术难题。传统教师的任务是从知识世界中简化出学习内容并选用合适的手段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听课和练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期待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类方式如今却面临极大的挑战。当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正在迅速得到推广。当前的教学活动、企业工作实际和学生的个体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本文探讨的就是在基于工作过程下对“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

1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课程

1.1 进行企业调研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2012年7月,笔者学校正式启动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在广东百盛教育顾问公司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该课程体系改革的技术方法。

2012年10月,笔者学校电气自动化课程改革小组成员走访白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擎天实业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知名电气企业进行调研,获得电气行业的岗位设置、岗位从业要求、岗位人员专业结构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接着邀请知名企业的一线业务主管、行业协会专家、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行业发展, 会议提炼出六个工作任务,分别是职业感知、校园照明安全用电检查、书房一控一灯的安装、楼梯双控灯的安装、办公室日光灯的安装和套房照明线路的安装。学习任务均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以家居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为主线组织教学,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做中教”的职业特色。

1.2 构建课程标准

在调研企业和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基础上,构建“照明电路的安装”的课程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所需工具、学习组织方式、学业评价和学习情境设计等,并于2012年12月通过广东百盛教育顾问公司的审核。

1.3 建设课程资源

一体化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包括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主要包括学习过程系统化的学材。硬资源主要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在软资源建设方面,为配合任务引领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开展,设计学习工作页、学习任务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并设计《安装工作联系单》、《施工图纸》、《元件采购表》、《工作记录表》、《工程验收单》和《综合评价表》等表格来辅助“班组长责任制”的开展,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体验。

在硬资源建设方面,主要是仿照企业管理,小组实施班组长考勤,打卡考勤,设备及工具使用情况、工程进度等,实施生产现场“6S”管理。该学习工作站有理论教学区,为每位学生设置一个座位,配置音像和多媒体设备;有学习讨论区,可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可容纳6~8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有一房一间一厨一卫套房实训区,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训;有信息检索区,可供学生查阅手册和电工作业的规范;有工具区,主要是摆放所有的工具材料;有展示区,是学生展示学业成果的平台。此学习工作站创设了真实的工作环境,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 “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

在完成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上,笔者以13电气1班作为试点班,负责该课程的实施。现以“套房照明电路的安装”为例,阐述该工作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2.1接单,明确任务要求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施工小组,并以客户的身份向各施工小组分派“安装工作联系单”和“套房施工图纸”。师生共同学习《电工手册》、《建筑电气安装安全手册》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家庭套房照明线路的分路知识。

2.2 勘察施工现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携带施工图纸、纸笔、卷尺等工具到套房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客户的需求,确定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确定线管的走向;确定必须的施工工具,如剥线钳、登高工具等;确定线盒的位置和数量;确定灯具的安装方式;确定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标识。勘察完毕后,各小组汇报勘察数据,师生共同点评,并提出可修改之处,最后完成工作页中的评价表。

2.3 制定工作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或资料库的途径查找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施工计划的制定规范、元器件规格、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耗材等等。根据工期要求和施工小组的人员分配情况,小组讨论施工项目的具体流程,进行人员的分工和工期安排,完成施工计划的制定。最后,各施工小组汇报自己的施工计划,师生点评并优化计划。

2.4 签订协议

签订《套房照明电路安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甲方为学生施工小组组织的公司,乙方为教师扮演的客户。

2.5 现场施工

教师扮演装饰城销售人员,各施工小组成员拿着元件采购表和工具清单到装饰城采购。此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用最少的经费生产最好的产品。学生采购完毕后,带着材料和工具到现场施工。施工时,所有的电气设备必须停电,现场悬挂安全标识牌、装设临时遮拦、戴安全帽、登高时系好安全带。通电时教师必须在场,工作人员戴绝缘手套。

施工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掌握施工工艺、明敷线槽布线、工具使用方法的技术要领。要求学生掌握照明安装的一般要求,如灯具和开关的安装高度、导线的连接方式。整个施工过程可分为划线定位、放线槽和底盒、敷设导线、安装电气元器件,最后通电检测。

各小组施工完毕后,清点工具,回收剩余材料,拆除防护措施,清理工程垃圾,并完成工作页中的评价表。

2.6 工程验收

教师模拟客户的身份验收工程,主要是根据《套房照明电路安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进行验收,内容包括走线是否横平竖直,插座接头是否牢固,开关的通断方向是否一直,配电箱、开关、插座的安装高度是否符合标准,通电是否正常等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验收单。

2.7 总结及评价

各施工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作品。形式可以是PPT、视频或海报。各施工小组必须说出其他小组的优点及缺点,并选出语言表达最好的一组及作品最好的一组。教师在工作中拍摄各施工小组的工作花絮,并结合小组汇报,制作简易的PPT,点评学生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最后,由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点评。

升华之处:若将“一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套房照明线路的安装(明敷)”改为“两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套房照明线路的安装(暗敷)”,结合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能否完成此任务?

3 “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课程实施效果

几年来,我们对“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开发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行“照明电路的安装”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和学材。从实践效果看来,以“工程过程”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与职业操守,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动手中享受劳动成功的愉悦,激发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表达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进行一体化课程实施以来涌现出了黄克杰、范家展等优秀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黄克杰同学荣获2013年“广州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项目比赛第二名,范家展同学荣获“2014年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竞赛“智能家居电器安装”项目冠军。课题组的一位老师参加“2013年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荣获说课一等奖和教学设计三等奖。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辜东莲,陈彩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73-02

引言

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训性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特别在生物工程领域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要求较强的行业,尤其需要学生在有稳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各门实验课自成体系,为了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验内容重复庞杂;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内容陈旧,经典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探讨型实验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抑制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为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新型的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训课程体系

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整合各实验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实验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加强基础与专业实验的内在联系、相互渗透和整体设计,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自主性、研究性实验。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设置了由两类课程、三个阶段、四个层次构成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形成循序渐进、前后衔接,交叉渗透,由单一到综合到自主设计至研究开发,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的纵向教学体系。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构建:

第一层次:

对低年级学生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验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对学科有初步的感知、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方法,训练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与方法。

第二层次:

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减少实验教学体系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此时,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实验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力度加大,作为进一步的措施和发挥,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接触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教学基地去见习,让学生熟悉专业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整个生产流程。

第三层次:

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主要教学目标为在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可以适当穿插跨课程甚至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有一定科研基础训练的情况下,专业导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的科研论文,关注学科的发展,完成综述,尝试将设计性实验或实验室开放所完成的实验课题形成论文,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完成从基础、专业知识积累到专业实践训练的过渡。

第四层次:

此时,学生进入实习阶段,通过校内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此阶段,学校各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而且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渡,也了解了学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科研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等。

以上四个层次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从基础教学逐步过渡到专业实验教学以及最后的毕业实习阶段,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阶段,必须树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带教意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必须坚持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横向渗透),分层次全程培养学生的能力(纵向渗透),逐步推进体系内各个模块的实施和完善,注重实验教学体系各层次教学质量的保证,全面推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专业通过对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探讨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化工程设计等教学理念。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改革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006年,生物工程专业构建了两个学生实验平台和一个生物参数检测中心。其中,一个是耗氧发酵平台,学生利用三联发酵罐模拟生产天然色素、酶制剂、氨基酸、抗生物等生物工程产物,掌握耗氧生物反应过程控制、产品提取整套生产技术;另一个是利用厌氧平台发即啤酒实训系统模拟生产啤酒、功能性发酵食品。通过校内模式生化产品生产装置实习基地的建立,学生克服了现场实习缺乏动手操作的局限。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能够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工程意识,也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玉贵,汤斌,伊长文,朱龙宝,葛飞.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和课程整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9):228-229.

[2] 李江华,房峻,郑飞云,孙军勇,张梁,丁重阳.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22-224.

[3] 刘立明.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0,37(1):179-180.

篇10

关键词: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成人教育;立项课题;量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27―04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成人教育改革转型意识不断增强,成人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视角渐次多样,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成人教育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成人教育发展目标不明确、价值取向功利、办学模式单一、教育体制封闭,所有这些,都对成人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十一五”期间成人教育课题立项研究的有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下一阶段成人教育立项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构想

本文选取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期间威人教育类立项重点课题及成人教育专项课题进行量化研究,共涉及课题77项,其中成人教育类重点课题38项,成人教育专项课题39项。相关数据均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选择了课题批准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类别、单位等五项基本信息。各样本总量如表1所示。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l3.0进行各项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77项课题数据作以下分析。

(一)课题数量

反映“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总数、成人教育类立项重点课题数、成人教育专项课题数及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总数等情况。

(二)课题所属单位

反映“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包括单位类别、单位所属区域(地区与省区)、单位排名等。

为数据统计方便,将单位类别划归为五大类:“211”重点大学、普通高校、成人院校、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单位所在区域分为单位所在地区与单位所在省区两类。采用的地区划分法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将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东部(11省市)、中部(8省)、西部(12省区市)的方式。考虑实际情况,我国台湾、香港、澳门不在统计之列。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一)课题数量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总数为1759项,成人教育类38项,占2.16%;成人教育专项立项课题总数为39项。2006年到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总数为77项(详见表1)。

表1数据显示,无论是成人教育类立项重点课题数的比重还是成人教育专项课题数.都有一定的增长,前者由2006年的2.19%增加到2010年的2.88%,增幅为0.69%,其中2009年出现较大回落,由前一年的9项降至2项;后者由2007年的6项,增加到2010年的22项(其中2006年、2008年没有成人教育专项课题的立项)。两类立项课题立项数之和虽有所波折,但总体呈递增趋势,特别说明的是成人教育专项课题立项数对成人教育立项课题总数的贡献逐年增大。

(二)课题所属单位

1 单位类别

通过对77项立项课题所属单位的频数统计发现:在五大类别中,“211”重点大学中标19项,占24.7%;普通高校中标45项,占58.4%;独立设置的成人院校中标6项,占7.8%;职业院校中标3项,占3.9%;研究机构则中标4项,占5.2%。

数据显示,立项数目最多的单位为普通高校,将近六成的立项课题来自普通高校,其次为“211”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将近总课题数的1/4,两者之和所占的比例为总立项课题数的83.1%。成人院校、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立项总数一共才13项,立项数量和高校相比,差距极其明显。

2 单位所在区域

根据单位归属地区频数统计发现,在77项全国教育“十一五”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中,东部地区立项数除2009年较之前有所回落外,总体呈递增趋势;中部地区除2008年没有立项外,总体立项数也是呈递增趋势;相反,西部地区除2006年和2008年没有课题立项外,总体立项数目呈递减趋势。2006年至2010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立项课题总数形成了强烈反差,东部立项数目远远超过中、西部,且大于后两者立项数目之和。从每年各地区立项课题数也能有明显体现(详见表2)。

统计分析还显示,根据立项课题所属省区频-数高低排序,共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单位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成人教育类课题立项,其余的如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立项数。其中浙江省立项数目最多,其次为北京市12项,然后江苏省8项。立项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单位依次为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与地区分布类似,省区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更为直观。除地区差异较大外,地区类差异也非常明显,同处于东部地区的浙江省和广东省,课题立项数就相差13项(详见表3)。

3 单位排名

另据统计分析显示,77项课题共有60家单位参与立项,课题的单位分布较分散。对所有参与立项单位进行频数统计发现,频数前11名的单位立项课题数为29项,超过总立项比例的1/3,为37.7%。立项数目比较多的院校分别为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分别为5项、4项、3项、3项(详见表4)。浙江高校在成人教育研究立项方面,显示了较强的实力。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成人教育立项研究的现状

总体来看,近五年来除2008年较2007年成人教育立项研究有所回落外,我国成人教育立项研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的推进,成人教育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话题,立项研究逐年增多。

(一)立项课题总数虽有所增长,但成人教育地位并未得到重视

2006年至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成人教育类的立项课题总体上来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立项课题总数上从2006年的5项上升到2010年的35项,增长幅度为0.69%。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成人教育地位并未因此而得到更多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首先,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因重点立项课题的增加而增加,其主要增加的部分是成人教育专项立项课题,成人教育专项立项课题从2006年的5项增加到2010年的35项,而专项立项课题,是没有经费支持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各立项单位自筹;其次,与同期其他教育类型立项课题增加的情况相比,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增加的数量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总立项课题增加的基础上得到增加的,其所占的比重并没有多大提高,如职业教育类立项课题同期从2006年的14项增加到2010年的70项,其增长幅度为3.36%,五

年间重点课题立项所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比重为7.73%,而成人教育重点课题立项比重只占2.16%。

(二)立项研究主体虽广泛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全国高等学校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所属单位广泛多样化,从“211”工程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院校、职业院校到专门的研究机构,都有立项研究的课题,基本涵盖了各级各类的教学科研单位,但所属的立项单位,却主要集中在我国高等学校。数据显示,普通高等学校立项45项,占立项总数的58.4%;“211”重点大学立项19项,占立项总数的24.7%,而两者之和高达64项,占立项总数的83.1%。相反,其他三类教学科研单位总立项才13项,占立项总数的16.9%,两者比较相差较大。我国目前承担成人教育办学的单位主要由高等学校组成,立项课题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一方面显示了其强大科研实力,另一方面更是其办学水平实力的体现。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后,成人院校、职业教育院校甚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也都积极参与到了成人教育的办学中,它们站在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因此,不能不受当前研究实力和办学水平影响,而将更多的科研立项机会分给发展较为成熟的高等学校。

(三)立项课题布局虽多呈分散状,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分布比较分散,区域上东、中、西部地区都有相关立项的课题;所属省份涉及全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在总共77项课题中,有60多家单位有立项课题。布局上来说虽呈分散状,但基于立项频数的考量,发现立项课题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具体表现为:第一,区域上,东部地区立项56项,占总立项课题的72.7%,比中、西部立项课题的总数还多35项,可见区域立项课题分布集中在东部。第二,立项课题的所属省份虽分布在全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但主要集中在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东部经济发达身份,立项数分别为17项、12项、8项、6项、5项,5个省市总立项48项,占总立项数的62.3%。第三,立项课题所属的教学科研单位虽60多个,但从立项数排名前11位的情况来看,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占据6个席位,分别是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立项数分别为5项、4项、2项、2项、2项、2项,6所教学科研单位总立项17项,占总立项数的22.1%。

四、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成人教育立项研究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一方面,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成人教育将获得发展的春天;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大众化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自身完善的需要,所有的这些,都将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立项研究将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十一五”期间成人教育立项研究的现状特点,“十二五”期间我国成人教育立项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一)加强立项研究,提升成人教育地位

成人教育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教育形态,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承载了不同历史阶段需要担当的任务。然而,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随着高校扩招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出现了生源逐渐减少、办学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给成人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难度。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种政策强调发展成人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有的省份地区还通过立法加强成人教育发展,如2005年,十届福建省人大常委在大陆地区率先制定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实现了福建省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社团,在法规、制度、组织上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同时,各级各类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某些办学机构进行学分制的尝试,所有的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增强成人教育的吸引力。但由于“重普高、轻成教”的传统观念已深入人心,要改变人们鄙薄成人教育的现状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大力宣传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作为指导实践开展与实践经验推广的成人教育研究因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独特的科研体系,从而增加了研究者们探讨的难度。但就目前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急需一大批高水平、针对性强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成人教育研究和科研工作者们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而应对挑战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成人教育研究对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行动中增加成人教育类全国性立项课题的比重,提高立项课题的级别,采取委托或招标形式号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参与成人教育研究,从而达到思想和行动上切切实实提高成人教育研究的地位和水平。

(二)注重机会公平,统筹成人教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这样的前提,注重教育科研机会公平也应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成人教育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也需要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并且其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上述分析显示,成人教育类立项课题严重倾向集中于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个别学校,虽然这和经济、政治、文化、科研能力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要更好地统筹成人教育发展,就应该注重机会公平,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得以更好地实现机会公平,统筹发展:一是应强调研究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通过“学术帮、学、带”等途径,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通过课题的共同申请、共同研究、合作出成果的形式,提高其他成人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二是审批部门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整体研究水平的情况下,基于“严进严出,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度放宽对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研究单位的批准限度,只是在结题时做到严格把握就可以,以此激励更多的科研机构参与到成人教育的研究中,并由此通过大量的科研实践经历逐渐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三)关注区域弱势,实现成人教育均衡

成人教育课题的立项分布的广泛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成人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上述数据分析显示,“十一五”期间,成人教育课题的立项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承认一定经济实力的支撑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但忽视弱势地区成人教育的立项研究,由此导致的恶性循环,将更加助长区域成人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基于这样的前提,就必须关注我国各地的区域弱势,加强该地区的立项研究,最终实现成人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当然实现成人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并非追求区域成人教育质与量的绝对平等,而是要实现成人教育的总体进步,使其能惠及更多的社会公民,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首先,应加强东、中、西部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对现有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布局进行微调与完善,进一步加大中、西部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加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修好内功,创造条件争取更多的立项研究机会;其次,可以在立项经费资助上尝试区别对待,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立项课题,可以适当降低资助额度,而在中、西部非经济发达地区,则可以在立项资助上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额度,解决研究经费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教育研究,2010,(9):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