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文化根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承;特征;小议
我国一直承载着礼仪之邦的称号,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名誉,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证明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大的家庭,在这个大家庭当中所承载的文化包罗万象,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特性让中华文化变得更加灿烂,然而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被永久的传承下去,这不仅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延续,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底蕴,中华文化是伟大的更是是绚丽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属于我们华夏人的文化,并珍惜身边的文化,只有将它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下去,才不会在未来的发展和生活中失去华夏人的本色。
一、中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来讲,中华文化在世界当中的声誉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广大的地域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孙,然而不同的地域所传承的文化是各不相同的,正是因为这个地域性的差别给我们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不同的地域差别和环境导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五十六个民族就有着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传承,地域性更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最根本的特征。
(一)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一方环境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讲,指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包含了大自然留给我们最为真实的环境传承。我们每个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但是大自然的神奇并不是任何言语能够表达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环境,就说说我国的南北地域差异,南方虽不能总体概括为四季如春,但是从自然的气候变化中,很明显的会与北方的截然不同,南方的气候温暖造就了种种奇特的景观,而北方又有着属于北方的环境特点,冬季虽寒冷,但却有着南方所没有的烂漫雪季。
(二)地域的差异影响着语言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的灿烂是众所周知的,在我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中,所传播的语言更是独具地方特色,语言文化的不同就是受到地域的差异而受到的影响。我国的语言种类更是达到了八十几种之多,语言的传播承载的是我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和智慧,人们通过语言的文化,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加构建了这个统一的大家庭。
(三)地域的差异影响着饮食文化的传承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的口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造就了我国菜系的重要因素。受到地域性的制约,不同的农作物或植物种类让人们的饮食变得五花八门,虽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随随便便的就买到当地所没有的产物,但是就拿一个简单的蔬菜来讲,不同地域的人就会做出几十种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地域所带来的饮食文化传承。
(四)地域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性文化的传承
以南北的地域差异为例,地域的差异性造就了南北方人们的不同习性,从性格及特征的角度来讲,北方人的身材相对南方人比较魁梧,性格大多心直口快、豪爽而率真,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瘦小,而心思细腻语言委婉,地域的不同让南方人的习性变得非常细腻而精致,而北方人却是简朴而粗犷,这种文化的传承正是人们不同生活习性的证明。
二、中华文化传承的时代性
如果说地域是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时代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力鉴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都具备着一定的时代色彩,任何一种有价值而具有深渊影响的文化,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传承下来的。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开端,甲骨文与明确的时间记录法是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春秋常国时期,孔子与老子的思想与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秦汉时期的统一王朝,见证了制度的统一,更加造就了气势雄伟的长城建筑,为我们中华文化增添了风采;隋唐时期的鼎盛与辉煌更是我们古代文化的华丽彰显。时代的不同所造就的中华文化更是丰富而辉煌的,正是时代的传承让我们中国的文化得到了延续。
三、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来讲,都需要依托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文化的传承也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就比如现代的社会而言,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好的,但是对于中华文化传承来讲,也都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社会在吸取国外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意识与行为也在改变,很多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得到了交融,以陕西的刺绣文化为例,传统的刺绣起源于古老社会中农民家庭的,反映出的是浓浓的乡俗寄托和灿烂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演变成了现代的艺术,不仅仅是农村家庭中精神上的祝福与寄托,更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流行因素,人们将刺绣慢慢的融入了现代的色彩,在中华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又得到了转变和升华,这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特征。
结束语:
中华文化是绚烂多姿的,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更是人类文明的的伟大成果。中华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的,由古至今,我国都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文明大国,虽然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风霜中经历过风吹雨打,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却从未中断,这也就让现代社会中的我们鉴证了祖先留给我们灿烂的文明。中华文化的传承所具备的特征更是丰富而含有特色,从文化传承的地域性到文化传承的时代性,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性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足以证明中华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J].长江论坛,2013,(2):91-95.
篇2
关键词:汉字听写;文化强国;文化创新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央视统计,该档节目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点击率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一场没有奢华场面,没有明星阵容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何一经推出,便备受瞩目,在观众中引起如此强烈反响?让我们一起从《文化生活》教材中找找答案。
一、载体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听写汉字为题。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大会》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参赛选手的比拼,强化汉字书写,领悟汉字之美。
二、内容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汉字为载体,考查的内容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考试题目涉及了历史、地理、人物、自然、医学、化学、成语、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知识。比如历史方面:甲胄、桀纣、斧钺、蚩尤;地理方面:郫县、郓城、滹沱河、兖州;自然方面:雾凇、猢狲、岱宗、乌桕;医学方面:腭裂、湿疹、矽肺病、癔症;化学方面:镪水、三聚氰胺、核苷酸、胱氨酸;成语方面:枭首示众、万目睚眦、兄弟阋墙、荦荦大端;日常生活用语更是不胜枚举。这些考题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三、作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掀起了国人的汉字热,通过主持人解释考题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独有的魅力。汉字散发着独特魅力,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我们对古老的传统文化重新点燃激情。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让我们重温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通过听写汉字,也普及了一些自然科学、医学生物、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看节目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提升了我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此外,《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对外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这样一档栏目让更多各国的人民认识、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方块字”,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繁荣了世界文化,为实现文化多样性作出了贡献。
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油然而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也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对汉字追捧热潮的背后,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发展建设本民族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体现了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对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参与热情。
四、启示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保持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实现文化创新。可以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做到了创新,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挖掘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向国人和世人传播着古老的中华文明,也通过文化的创新,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的元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今天,我们生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人民群众从来就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幕后策划团队,依托大众传媒,将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使命完成得如此成功。“汉字听写”热潮的背后,让我们更多关注本国文化,了解认同本民族文化,人人争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这一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文明,在新世纪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芒!
篇3
一.中国文化五千年传承
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早期的文化,如近似文字的刻划符号,舞蹈,音乐,城市建筑等。在奴隶社会,即夏商西周时期,神权至上,青铜器文化高度发展,成熟的文字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华文化体系形成。秦汉时期,佛教、道教出现。宋朝是中华文化最发达、由盛转衰的时期。清末以来,中华文化受西方文化强烈影响,思想活跃,但破坏严重,思潮奔涌。近现代,中华文化力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儒家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大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这是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也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
(二)文化软实力的缺失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够强大,那么它将会面临在国际社会上毫无影响力、凝聚力以及感召力的困境本文由收集20世纪的苏联曾强盛一时,不论是在军事、政治、外交上,还是在经济、工业化建设上,都与当时的美国不相上下。然而,它的文化软实力缺失,长期的体制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这座大厦分崩离析,永远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创新与保护
1.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环顾当今世界,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经济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亚洲一些国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拿不出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
现在中国文化产品不是总量不足,而是产品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源分散,人才、资金、市场恶性竞争,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创意严重不足。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必须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及创意文化结合起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界。
2.保护文化,同时也是对文化软实力的保护
近年来,中国的四大发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因此,当今对中国文化安全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四)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
2.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
3.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三. 结语
篇4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所谓“”,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5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篇5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和审美;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中无处不体现着自己的独特审美思想,“和”字多数人会认为有和平、平和、和气、和善、友爱之意。除了这些层次的意思之外,它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寓意就是它也是中华文化审美最凝练的表达。
一、中华艺术中“和”与“美”的溯源
追根溯源,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和”字具体是指联和在一起的吹管。随着历史进步和文化演变,“和”的词义不断扩展,既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又可指人自身的和谐或艺术的和谐。先秦时代到汉初年,儒家弟子编集《尚书》中的《舜典记》,舜委派乐官“夔”掌管音乐,教育年轻贵族子弟们要直率温和、宽容谨慎、刚强而不肆虐、谦简而不骄傲的人格,封建统治者们希望通过诗歌和音乐,使社会和谐,纲常有序,达到“神人以和”理想境界。可推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与诗歌音乐的中“和”是从社会安定和伦理纲常有序出发的。
然而《乐记》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艺术的理论性典籍。“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等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和”和“美”的向往。也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观点,即天人合一。汉初年间,儒家弟子们编辑《国语》,讲到音乐和政治一样都讲究一个“和”字,都使社会和平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和谐的音乐正是出自安稳的社会,也是出于中正和平心态。总之它的重点就是突出运用艺术的途径达到社会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二、儒家审美最高境界境界——中庸
中华的审美文化和儒家文化、文人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艺术家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有对艺术家本人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他们的审美思想与他们做人、治家、治国的思想相互渗透交织着。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运用贵在一个“和”字,“和”是儒家最根本的宗旨。“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对待别人温和又不乏严明,很有威望又不自大蛮横,恭敬处世又很平静,这也无不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审美思想。所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才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后继并且生发他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集中在《中庸》,被后人概括为“执两用中”,就是“中庸”、“中和”的实际运用,是每一个人调和矛盾的高明艺术。朱熹编《四书》成为历朝历代士子人仕必考书目。理学在倡导宁静淡泊道德境界的同时,也倡导一种宁静淡泊的艺术审美,使宋代艺术走向了深邃,具有前代不能及、后代也不能比的高雅品位,形成文人艺术宁静淡泊、精致内省的审美特征。
中庸境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一种宽容、平和、以理节情的文化性格。儒家的“中和”是从政治目的出发、以道德境界为指归的,并不是针对艺术发论的,但是,“文质彬彬”、“和而不同”成为中华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一样,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是礼教,是做人的风范,也是中华传统艺术追求的审美特质。
三、道家论的最高审美境界——中虚
如果说儒家审美贵在中庸,道家则贵在中虚。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赞扬水的性格,认为水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争较,处于低地而能心甘情愿,容纳污垢而能自洁,顺应了自然规律也就是“道”。老子赞扬水性,其实是赞扬以柔克刚的人性。所以,老子之道又被称为“中虚之道”。虚与柔不是无能和弱小,而是待机而动,是“不争之争”。老子还叫人挫去锐气,和光明的人、卑微的人都要能够和谐相处这也处处体现在道家的绘画当中。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地狱变相》等。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逸、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翼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被称为画圣吴道子。庄子用一系列寓言来阐释人要以天性合于自然,无不体现出道家的中虚之道。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不要用人为的力量来扼杀天性,不要因人为的缘故毁灭性命。还假托孔子之口说,“德者,成和之修”,也就是说,修成“和”这样一种品性,才算是有道德的人。
四、佛家的最高审美境界——随缘
中华民族的“中和”内涵极其丰富。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神人以和”的祖先崇拜、和睦上下的宗法观念到塑造理想人格,到天人相参,到艺术,广涉政治、哲学和艺术各个层面。老子所说的“和”指和柔,相调;庄子所说的“和”指“以天合天”;孔子所说的“和”经过宋儒整理阐释,直指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儒道二家的“中和”理论,深深影响了中华艺术的发展。儒家所说的“中和”,从政治目的出发、以道德境界为指归,用于指导艺术的时候,直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艺术作品的形式;道家所说的“中和”,从天人关系出发,比较接近艺术创造的本质。
五、对“中和审美”的多面审视
“中和”,无论是指向道德境界,还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艺术作品的和谐,都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和为美“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伦理道德、中国艺术最为重要的审美法贝。中华民族的“中和”与西方的“和谐”比较,西方艺术理论强调的“和谐”,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早在古希腊时期,毕得哥拉斯学派就提出“美是比例与和谐”。由于重视数理的比例与和谐,希腊建筑与雕像才创造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希腊艺术的风格与成就,与希腊数学的成就有直接关系。西方艺术的“和谐”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西方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以和谐为主调,更多的是以对比为主调;中华传统艺术则以“中和”为主凋,不以对比冲突为主调。中西方艺术都以“和谐”为美,西方形式法则追求的是物理和谐,中华民族追求的是心理和谐;西方艺术的和谐直指形式法则,中华艺术的和谐是社会学的和哲学的。
“中和”使中华传统艺术理性,高雅,含蓄,自然,很少有粗野、狂热的情感宣泄,人们在中和氛围的熏陶之下,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和艺术所传递的价值观,同时,用这种价值观规范自身的行为品行,汇成整体和谐的社会氛围。看中华传统的古琴、昆曲、评弹、园林、国画传统的休闲方式是那么高雅,那么地能够陶冶性情,中华传统艺术给予人们的,常常是心灵深处的感动。我提倡中华民族守住“中和”的主旋律,人人重视修身,人人提升人文精神,人人都是有教养的公民,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扩而大之,“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和谐,已经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但是,“中和”不是唯一,“中和”必须有变。国家的艺术只讲中和,这个国家永远成不了全球艺术的中心。我提倡人人诚敬从容而不虚伪做作,人人有教养而本性自然流露;艺术以中和为主,多元发展。这就是我对民族性格的中和与中华艺术的中和所作的反思与关照。
【参考文献】
[1]艺术美学导读.李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2]徐岱.艺术新概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演讲人小传: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其领导的凤凰卫视团队在华语电视传媒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声誉与成就,引起了业界、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获“2007年度中国十大传媒创新领军人物之特别贡献奖”。
关键词:开放性、变革性、整合性
命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已是不争事实。中华文化的品质是否能够跟上这种变化,能否加入新的元素以创造出更多灿烂的成果?
路径:中华文化必须营造创新、创造的文化氛围。
这两年,因为新闻传播业务与工作的关系,我多次造访平遥和纽约。穿行于平遥古城中外旅游者的人群中,仰望着享有“中国第一银行”美誉的“日昌”老字号的牌匾,抚摸着已经变成文物的票号银窖,回想起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摩天大楼和楼内先进快捷的电子设备,不禁感慨万端。
历史的碰撞和沿革,总是交织着历史的唏嘘和感叹。抚今追昔,我们得出的结论并不仅仅是辉煌如过眼烟云。它的另一种解读是,中华民族必须营造创新、创造的文化氛围。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同经济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
推进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提示:在信息如泛滥的洪水一样汹涌的时候,环境变了,商业模式变了,技术手段变了,知识的定义与看法必须进行重要的调整与改变。中华文化包含着鼓励创新的内涵。
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市场咨询、顾问服务专业提供商)在2006年提供的数据,人类在2006年一年产生的信息,已经是人类自有史以来所有信息总和的300万倍!信息爆炸的序曲,所延伸出来的新经济话剧就是:竞争速度、知识重组、无中心组织、大规模的个性化。德国最具影响力的未来学家马蒂亚斯・霍尔茨告诉人们,“知识”是“使信息有意义的东西”。
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划分: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这四类知识里,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读书、听演讲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它们的获取主要靠实践。这个分类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动。
知识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的开放性的基本资源,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当前的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新的经济动力、新的政治学。我们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已有知识的批判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整合者。
中华文化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同时,中华文化又有较强的内敛倾向,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有一种自成一统的“天下”观:无须与其他国家竞争,重要的则是如何用“定于一”的方法去解决天下的问题。如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就用“焚书坑儒”的方法去统一思想,而在“发扬民智”上,则无作为。按康有为的说法,就是“处列国竞争之世,行一统垂裳之法”。所谓垂裳,意指端坐,衣裳下垂,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所以,在前后,当“现代化”的大潮强行地来到中国人的头顶之时,面对惊心动魄的列国相争局面,中国习惯于用自行淘汰的方法去面对。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国家像一个人一样,她赢得尊敬的方式,不在于她生产了多少物质,而在于她是否遵循某种准则,是否具有胸怀,是否为世界贡献了某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是否启发了世界不同的思想方式……
要使我们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呈现出足够的开放性,一是要有独立地“生产思想”的能力。鲜花只有开放才能引人流连忘返,思想只有开放才能充满智慧与动力。一位企业家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脖子以上的区别,也就是思想的区别。行动上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关键还在于思想观念上没有创新。”如果说一年企业靠的是资金,十年企业靠的是机制,百年企业一定靠的是文化。这种文化包括理想主义的使命、胆大包天的目标、永不满足的机制、择强汰弱的进化、协调一致的威力……
二是要加强交流与流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金的快速流动能迅速创造出新的财富,人才的有序流动能产生能拿诺贝尔奖的华人,思想的积极流动能创造比诺贝尔奖更加辉煌的中华文化的复兴。
人员、思想与文化的流动,造成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做法的输出和流入,造成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的相互影响,会使企业产生新的文化血型,为自身的发展注入真正的活力。拿凤凰卫视来说,作为一个商业媒体,凤凰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切管道,使我们从其他文明找到和扩大共同点,使价值观相互拉近,使中华文化传之更远。凤凰卫视人员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能产生出许多思想火花。佳佳作为一个天气预报主持人,一次竟拿出了6份创意。更有意思的是,凤凰内部还有一批走了又回来的人。这些人有的是求学回来长了本事,有的是走了一圈,发现凤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回来之后反而更敬业。
小结:要保证我们不重蹈晋商的覆辙,首先要更新我们的知识观,让企业的文化、民族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开放性文化是创新与创造的前提。
拓展中华文化的变革性
提示: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世纪,文化的持续创新,必然需要求变。
在禅宗故事里,一个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往前走是死,往后退是亡,你往哪里走?”小和尚回答说:“我往旁边走。”“往旁边走”,避免的是死亡,开辟的是生路。这是对变革的生动诠释。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摒弃老套路、老办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新技术、新手段是方法,创新的实质是生命活力的张扬。创新是一个眼界问题、观念问题、气质问题、文化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创新带给他人的感觉有三种:即陌生感、惊奇感、光明感。美国一位研究口述历史的专家称数字革命产生的网络、光盘、新的录音、录像设备将使口述历史成为怪物,但是,他又说,我们需要所有这些怪物,因为它们能产生新的魅力,是“思考和观察世界的新途径”。
二是做变革型领导,通过“理念再造”培植组织“创新基因”。变革型领导是继领导的特质论、行为论、权变论之后,理论学家们提出的一种新的领导类型。变革型领导的出现弥补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领导某些理念的缺失,有效地迎合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于组织和领导者提出的新要求。
据我观察,企业文化中一般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把营销当成企业的中心工作和生命线,一切围着营销转,一切为营销让路;二是把创新工作当成是专业人员的事,当成是“外脑”的事,认为只要肯花钱、组织了专门的班底,企业的创新工作就会有声有色。虽然营销与“外脑”的工作极其重要,但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与变革,在于培植组织的“创新基因”。让我们听听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概括性提示:“我们不能管理变革,我们只能领导变革。在一个结构快速变迁的时期,唯一能存活的只有能够领导变革的人。在21世纪,管理最大的挑战是使组织成为变革的领导者。”变革型领导强调核心价值,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基于信任、激励以及沟通的理念。
管理过企业的人都知道,除非企业主管斩钉截铁地宣称,创新是公司应该优先追求的目标,否则,创新通常只会和其他作业性事务混杂一起,无法显出它的重要性。
一个记者问我:你平时有什么爱好?
我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求新。这不是具体的爱好,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希望攫取新东西。一个做媒体的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最新的,这怎么行呢?凤凰人的创新意识是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创新的工作当然也要有带头的人来做,我们让很多的记者和编辑都在一线上去冲,我们去创新理所当然。在凤凰,中心工作就是创新,领导的首要任务也是创新。
全球第一位CEO,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通用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500强中最优秀的公司,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通用公司愿意不断地尝试新事物,总愿意进行变革,并且能够对变革做出承诺。变革的根本并不在于“组织”的转变,而是组织中“人”的转变。“事在人为”,只有“人”转变了才能最终保证变革的成功实施。
小结:变革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是如何变革、如何创新以及如何铸造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弘扬中华文化的整合性
提示:中华文化中历来有很强的整合性色彩。同时接纳相互冲突的观点,并提出新的思路。
西方的管理文化讲一分为二,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对或者是不对两种结论,非黑即白。但是东方的和中国的管理文化与此不同,它是讲把二分成三,对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想找一条中间的路线,它是把若干个方案进行综合,然后选取最没有矛盾的一条路,不讲是和非的问题,也没有黑和白的争论。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现在,西方人也在研究东方文化的这一特点,提出了整合性思维的概念。在对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研究中发现,这些领导者在思维方式上大都具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征:他们都倾向于且有能力同时接纳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既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也不会简单地进行非此即彼的取舍,而是另辟蹊径,提出一个新思路。这一新的思路,既融合了原先两种观点的冲突所在,又比原先两种观点更胜一筹。这种优化选择的思维过程称为整合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当我们遇到两个对立的方案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往往选定其中之一当做是“正确的”,当强迫自己“二选一”时,往往会把“错误的”观点中正确的一部分抛除,这就等于放弃了寻找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机会。
在研究整合性思维的同时,世界范围的整合创新风起云涌。以媒体企业为例:美国的《时代周刊》设立了“朝着一个大英语世界媒体进发”的目标。它逐渐建立全球发行网,派驻各地特派员、记者,快速分享了全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和地区的信息。美国的信息大网,为美国网住了全球“英语人”的心,也建立了一个媒体王国。我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2007年世界媒体的前5名分别是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和贝塔斯曼。年营业额最多的为(时代华纳)447.88亿美元,最少的(贝塔斯曼)为242亿美元,其业务范围涉及电视、电影、有线电视、因特网、期刊、出版、报纸、体育、娱乐、电子游戏等14个大项。
借鉴他山之石,我们的文化也需要整合性思维和整合式创新。
一是挑战一切可能性。接受信息爆炸、数字革命所带来的挑战,迫使我们把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都装在脑子里,从而发现问题的整体架构,包括每个部分如何组合成一个整体,一个决策如何影响另一个决策,进行整合创新。
华商张晓卿先生在参与收购了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和北美三地的《明报》、《亚洲周刊》等媒体之后,再一次投资中文媒体,又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张先生说:“在自由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没有强大的集团力量,中文传媒根本就无法跟其他同行竞争……”所以他一再扩大媒体业的商务凝聚力量,目的就是要加强华人传媒的发声分贝。这种华人传播业向媒体寡头发展的趋势,显示出华人与时俱进,在国际传播舞台上不甘示弱的决心。
陈天华为了挑战韩国电子游戏咄咄逼人的态势,针对中国的游戏软件人才缺乏且各自为政的情况,采取收购、合作等方法,对中国的游戏开发商进行战略整合,在不长的时间内收到明显效果。陈天华将自己的做法称为整合创新。
二是包容与宽容。去年年初,我到台湾与星云大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包容的对话。星云大师讲到,有一次他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讲演,该校的约翰・麦克雷教授在叙谈时说道:“你来美国弘法可以,但是不能开口闭口都是中华文化,好像是故意为征服美国文化而来的。”大师听了心中就有一个觉悟:美国人愿意吸收他国文化,但是他们害怕被人征服。而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文化,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奉献,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养诸佛菩萨一样。换句话说,就是自己的好,人家的也好;而不是咱们的好,人家的不好。
傲慢自大非常危险。古代中国曾认为无须向外国学习任何东西,这是衰败的开始。
篇7
1.1关键内容宣传不到位目前,中医药博物馆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中,还是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开展宣教工作,目标受众以国人为主。但是对于外籍人士而言,对于中医学的关键内容还涉猎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宣教效果非常有限。这些关键内容包括:中医药文化的根源—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等[3];此外,中医药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中医对重大疾病的突出疗效等。
1.2体验少,说教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沟通的障碍,很多中医药文化很难为外籍人士所理解,如果一味的进行口头的说教还不够,不能让其有切身的体验是很难让其信服的。现在的中医药博物馆体验、互动的项目比较少,如中医舌诊、目诊、色诊、脉诊、刮痧、针灸、拔罐等均比较少见。中医药博物馆与中医的养生保健场所或中医院的分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先天的缺陷,使得外籍人士不能亲身体验中医药的诊疗过程与切实疗效。
1.3宣传媒介手段传统目前,大部分中医药博物馆还是采用传统的实物媒介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教工作,现代媒介应用较少,这就给宣教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一来导致受众获取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机会大大减少,二来也导致宣传的效果不够理想,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概念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宣教的[4],更不要说对有沟通障碍的外籍人士,其宣教效果可想而知。
1.4翻译水平阻碍跨文化沟通翻译水平是摆在中医药跨文化沟通前面的一条巨大鸿沟,目前的中医药博物馆外语人才储备较少。众所周知,中医药涉及很多哲学基础概念,还有中医自身的很多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要理解这些概念,别说外籍人士,就是生活在本土的中医本身对有的概念理解都比较困难,甚至还存在不同见解,要想将此类名词术语翻译出来谈何容易[5-6]。此外,中医药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语言比较含蓄,而包括英语在内的多数语言都属于低语境文化,比较直接,两者之间的沟通很容易产生误读、误解,造成一些沟通的障碍[7]。
2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1加强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融合了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家文化的精华,内容涵盖了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军事等多学科知识,其哲学基础为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其思维特征为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与医学模式逐步为现代医学所认可,而现代医学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不断改错、不断修正,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模式最终将融入到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中来。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实践的成熟医学体系,独自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平常的治病救人,还有治未病、抗击瘟疫等,均已载入史册。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需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以增强自信。此外,民族的自卑感源于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民众经不起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将落后的根源归咎于中华文化,其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3]。然而我们回顾历史,在我国兴盛的近2000年中,随着中华文化圈的扩大,周边哪个不来主动学习中华文化、主动学习中医。现今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崛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学习中医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自卑,需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准备迎接这一浪潮。
2.2加强对外宣传的主动性中医药博物馆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应该思索如何从“文化休克”到“文化适应”[8],通过文化适应开展主动宣传,不仅馆内要有精心策划的方案,包括培养专业的翻译,而不是临时借调的且中医药知识不够专业的翻译人员,详细的多语种的翻译说明等,还要思考、策划如何针对外国人士的宣教工作,将宣教工作拓展到海外,将宣教对象扩大到外国人士。只有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范围,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3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教中,应抓住中医药文化的主干,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地将中医药文化主体、中医药突出历史贡献、中医药突出疗效进行宣传。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不致于本末倒置,忽略根本。应该对中医与易家、中医与道家、中医与儒家等重点根源问题进行宣教,对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基础概念进行阐发,以及中医学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特征进行宣教。此外,突出医家,如葛洪、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均对中医学乃至世界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对他们的贡献重点宣教。中医学对鼠疫、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等历史上的重大疫病均有突出贡献,现代中医对流脑、乙脑、非典等也有着突出贡献,还有很多疾病的中医疗效均非常显著,应当有重点地进行宣教,让外籍人士看得到真实的案例、切实的效果。
2.4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在中医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项目中,应该适当增加诸如舌诊体验项目,设置典型舌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设置目诊体验项目,将五轮学说形象化,也可通过设置典型目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面色体验项目也需要设置模型、镜子来让参观者进行体验;脉诊除了通过脉诊仪让参观者体验之外,还可由专业人士进行把脉问诊,让参观者体验中医脉学之奥妙;刮痧、针灸、拔罐等也应成为体验项目。此外,尚可让外籍人士体验特色中医药膳,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中医药博物馆并不具备药膳制作条件;中医养生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现场教学,建议中医药博物馆与养生馆、药膳馆等联合经营,增加中医药文化的体验内容。中医药博物馆还应与中医诊疗机构联合,可以利用博物馆的闲置空间引进中医医疗保健机构,如果受条件限制,也应当通过实时视频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几个代表性门诊进行馆内直播。
2.5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开展宣传工作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跨空间宣教。各个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开展上述工作,至少也应将自身主页设置多个语种,尽量详尽,有条件还可开展虚拟博物馆建设。此外,应该对中医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通过制作光学模型、二维动画或三维模型等进行展示。2.6合众聚力,突破语言障碍为了突破语言翻译障碍,有识之士早已献计献谋,有的建议直接由自己培养既懂中医又懂外语的学生,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还有的主张将中医送出国外进修外语;也有的主张充分利用海外留学生,在其学成后利用其精通外语的基础,由这部分人开展中医的翻译工作,如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毕业的胡碧丽同学,她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学习多年后,对汉语、中医的掌握水平已远超出一般的研究生水平,还在广东省中医院出过门诊,可见其水平,如能由这样的人才进行中医的翻译工作,将使中医药对外传播具有跨越性意义[7]。
3结语
篇8
关键词:徽文化;传统美学;意象;创作;陶瓷
0 引言
徽州文化自诞生以来,从默默无闻直至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究其根本,离不开徽州文化丰富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徽州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珍贵标本,激励着我们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对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陶瓷餐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日用器皿几乎伴随着中华文化相生相发展,它既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饮食器皿,又承载着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价值。陶瓷餐具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工艺成熟,将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具化并通过餐具作为载体体现,对于弘扬徽州文化,扩大徽文化影响力,以及提升陶瓷餐具的文化性、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1 徽州文化概述
徽文化作为一方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容,完整的体系,向世界展现着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标本和活化石,徽州文化主要涵盖新安建筑、新安医学、新安朴学、新安志学、新安教育、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等其中,尤其以新安建筑即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闻名于世。马头墙对密集坐落的皖南建筑群有着良好的防风防火的作用,又被称为封火墙,其形远观似高昂的马头,因而得名马头墙。其构造随着屋面坡度层层跌落,以斜坡长度定位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面覆以小青瓦,并且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金花板,最后在上面放置各式“座头”,主要有“印斗式”“鹊尾式”以及“坐吻式”,其错落有致,疏朗俊逸的造型为世人所深深地折服,成为徽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
2 餐具设计中徽州建筑元素的应用实例
纵观当下设计界,不少当红设计作品攫取中国传统纹样造就意象,透露出浓重的中国风格,而这种风格大部分源自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取与概括,徽州文化深深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广博与深邃,值得被深加发掘,以人们喜闻乐见而又不事张扬的方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的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继而饮食方式和用餐习惯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因此在进行以徽文化元素为基础的日用陶瓷餐具设计时,更加注重把当下人们的饮食方式与用餐器皿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使餐具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需求。餐具作为一种颇具历史的日用器皿伴随着每个人每个家庭,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提高了餐具的制作工艺和品质,另一方面餐具的种类的造型又遭到人们惯性意识的束缚,少有兼具“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餐具,因而,如何打破传统造型的外框,寻求新的设计语言对日用餐具加以修饰,使其既具有使用功能又具备鲜明的民族审美性成为本次课题设计的一个新突破口。
2.1 对徽文化元素应用现状的市场调研
在进行方案构想之前我们对目前的市场做了如下的调研和分析:
(1)网络调查:通过网络查找基于徽文化为元素的生活用品设计,分析其设计类别,设计思路,对徽文化元素的概括方法以及受众的反映。
(2)实物研究:分析市面上现在餐具的材质,用途,使用过程中的优越点,对缺陷加以改造,研究现有餐具的结构。
(3)通过问卷调查把握用户对餐具的使用需求及期待,调查徽文化中有哪些意象值得被提取,列出统计数据。
2.2 “印斗式”马头墙元素造型元素应用
在经过一系列调研之后我们确定提取徽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印斗式”马头墙作为设计元素,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徽派建筑是徽文化反映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结晶,马头墙作为徽文化的一张名片,目前已具备极高的辨识度和鲜明的特点,其象征徽文化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其作为建筑审美的意义。粉墙黛瓦以独特的造型连绵在徽州地区,俨然是一幅泼墨山水画的意境,“儒商”美称的徽州商人有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尚黑,尚善,尚义,如这黑白般活的鲜明。
我们针对已选元素提出的第一个方案为“徽州表情包”,将徽州建筑趣味化,通过对餐杯,餐碟,餐盘,筷子架,小食碟的不同搭配组合,一则体现徽派建筑的鲜明特色,同时更如同为徽派建筑画上神色各异的表情,使整套餐具的造型更加活泼风格化,也更具有趣味性。
篇9
[关键词]华尊夷卑;自国意识;日本主义;东夷
[中图分类号]K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83 — 02
一、“华尊夷卑”的思想心态
“华夷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不同,使汉民族在与周边族往过程中产生一种优越感,并从而萌发出“华夷”分野的观念。“夏”“夷”最早是用来表示地域和民族的概念,本都不含蔑视之意,之后成为看低对方之语也是随着国家、地区间交往的加深而日久积淀的结果而已。
《春秋》中的“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可算作是中国史籍对华夷观念的最初强调,并连同“亲近以来远,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的观念一并显示出华夷之间存在的界限不但是地理上,更是文化上的。
这种以“中国中心论”为特征的夷夏世界观也成为了处理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时的一种民族不平等的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以“礼”所指代的文明发展程度作为判断依据来将世界序列化,视己为中心,而其他为未开化之蛮夷。
中国意为“中心之国”,使用时意同“强大的我国”或“最文明的我国”;而古代越南、日本因为系统接受了中国儒学思想,又觉得自己相对独立,进而认为自己是“强大的国家”和“最文明的国家”,同时也为“得沐教化”(学习到中华文明)而自豪,所以仿照中国本土也自称为“中国”。 这种世界观即便只是一种以自我中心的意识,但却长时间地影响了东亚各个区域,并且将一种“心理的压迫”植入东亚人的心中。
二、江户时期儒者们的课题
日本作为中华文化的接受国大量汲取了来自中国的文化力量,但这种对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肯定也与源生于日本的先天性的情感因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紧张感。所以,当作为当时东亚国际关系秩序或形成世界观基础的“华夷”思想引入日本时,就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首先便是使日本成为这一概念下的“东夷”,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当日本要把自己作为与“中华”相并列的国家来对待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对“华夷”思想的抵触。
江户初期的明清鼎革是东亚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这也成为华夷思想转化的一个重要契机。这一事件波到朝鲜、日本等东亚诸国的世界观、国家意识以及民族意识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不仅使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朝贡体制)呈现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对同时代的东亚世界产生了思想文化脉络上的深刻影响,并引发了其变貌。”〔1〕而日本近世儒者所遭遇的就是使“华夷论”变容、解体的事实。
如何消除这种抵触,同样作为中国之“东国”的朝鲜似乎找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主张入主中原的清朝乃是夷狄,因而朝鲜才是天下唯一的“小中华”,以中华文明和儒家思想继承人的身份来进行自我确认。而就日本而言,可以说明清鼎革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对本国之独特性认识的觉醒。然而与朝鲜相比,处于同一时期的日本显然并不具备相应的水平与自信,因此如何在传统的华夷(中华)思想的前提下进行自我证明与反抗就成为当时学者们的一个主要课题。
三、儒家理念下的“华夷”思想解读
中国历代王朝对东亚诸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是“册封体制”。支持这种册封体制的观念就是华夷思想。也就是说中国是位于天下之中央的文明国家(“中华”),四方的野蛮国家或者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通过从中国学来“礼”(文化)而步入文明。对于江户时期的儒者来说,如何接受被圣人之教看做是“东夷”的本国,以及如何解释华夷概念就成为一个深刻的问题。江户时期的思想家为了克服日本相对于中华文化的自卑心理而进行了种种的理论思辩工作,这些思辨内容似可做如下分类:
1.在华夷思想的框架内主张作为“东夷”的日本之优秀
德川时代出现了出身平民的儒者,林罗山和林鹅峰代表了这个在日本政治和社会上新兴群体的开端。16世纪战国时代佛教地位下降之后,他们以讲习儒学为业。他们能够熟练地读写汉文,因而德川幕府依靠他们来了解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局。
林罗山在解释《论语·子罕·14》中的“子欲居九夷”时以为孔子欲居住之“九夷”就是日本,并宣称日本是君子之国。〔2〕
熊泽蕃山对传统的“一元论中国观”提出了挑战,抽取掉“华夷秩序”中以中国为中心的内核,并在华夷秩序的前提下极力推崇日本。中国因是“天地之中央”而为中华,可为世界的宗主国。其四周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的“东夷”因文字相通而优秀,“东夷”中又以日本为最优,其原因就在于天照大神和神武帝之“德”〔3〕。
长崎的天文历算家、《华夷通商考》的作者西川如见虽也将中心轴置于中国,但同时也认为日本乃“万国之东头,乃朝阳始照之地,阳气发生之最初”〔4〕,由此而力主日本优于他国。也就是说如见动用了“易”、风水、阴阳五行,特别重视“东”作为生命发生之地而引导出处于此地的“日本”的卓越性。如见的地理认识扩大到了“地球万国”的规模:“唐土相对天地万国,而不及其百分之一”,逐渐将中国的优越性相对化,力图在对等的意义上展开对话。
2.以自国为中国的论点
山崎暗斋曾假设如果尧舜文武“自唐向日本”进攻的话,那么手握武器拼死一战才是“大义”,“即使以德化征服,也不为(其)臣下”才是“春秋之道”,其中义理不言自明。〔5〕其弟子浅见絅斋在公开出版的《中国辨》中主张“以唐为中国、以其他为夷且轻贱之”实乃无稽之谈。以自己出生之国为“主”、将其他国家视为“客”才是“实理当然”。因此没有必要一味效仿唐土。从“内外宾主之辩”来看,“以日本为中国、以异国为夷狄”才更为合理。
这种的以日本为中心、以他国为边缘的日本中心型华夷思想在德川光圀身上也可见,但更为著名的则是山鹿素行。素行于1669年著史书《中朝事实》,在书中偏激地把日本称为“中华”或“中国”。素行的主张不仅仅限于应把自己居住之国称为“中国”的所谓的谦虚的自国中心主义,而是要组建一个代替中国的、以日本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3.把华夷看做是固定的概念
如果是以礼的有无来区别华夷的话,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夷”具备“礼”的话也可为“华”。山崎闇斋的弟子、严密地理解朱子学的佐藤直方则完全否定了这种观点,他在反驳浅见炯斋而写下的《中国辨》中说“宜哉,云中国夷狄者乃圣人知天地全体之中,定中国为中国,外国为夷狄”、“当然中国道明,风俗亦美,夷狄则风俗恶,然其根本,定中国夷狄者为以地形云之,非以风俗善恶云之。”〔6〕也就是说“中国夷狄之分”乃“是否行道,云中国者是爰一定”。如同在论证“正统”论上“不加入义与不义、德与不德之考量”一样,中国就是中国,夷狄就是夷狄,没有比这再明白的事情了。把本国当做中国,以他国为夷狄的说法实际上只不过是对华夷观念的做出有利于己的自私性的解释罢了。既然“中国云夷狄者,根本在于圣人之立言”,那么以儒者自称的学者们就应该原封不动地接受。
4.认为华夷是可变动的概念
对马藩藩士雨森芳洲具有国际平等思想,对传统的华夷观念持批判的态度。芳洲认为国之尊卑乃在于其国的道德性如何。“国之尊与卑,乃因君子小人之多与寡,风俗之善恶。生于中国不足以为傲,生于夷狄亦不足以为耻”。〔7〕芳洲也从“文”“质”平衡的角度来阐释中国与夷狄的关系。早在孔子时就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将芳洲的想法进一步发展的是荻生徂徕的弟子太宰春台。春台也偏向于从礼教文化的有无来区分“中华”与“夷狄”。以狄命名四夷,且为中华所贱,乃无礼仪之故。中华之人若无礼仪也同于夷狄,四夷之人若具礼仪则与中华之人无异。
“华”“夷”的关系因“礼仪”的有无而成为一个变动的概念。这里的“中华”一词并不是作为地理概念,而是作为可以表象“礼仪”的文化概念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礼仪”,那么无论是哪里均可称为“中华”。这跨越了民族、地理等的限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具备了普遍性的指向。
5.认为华夷之辩乃无用之说
伊藤仁斋是较为习惯以文化道德意义来看待华夷关系的儒者。如其在解释《论语》中的“九夷”认为:“苟有礼仪,则夷即华也。无礼仪,则虽华不免为夷。”〔8〕但仁斋对《论语·八佾》篇的“子曰夷狄之有君”加注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盖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遍覆包涵,无所不容,善其善而恶其恶,何有于华夷之辨?后人说《春秋》者,甚严华夷之辩,乃大失圣人之旨也”,〔9〕仁斋以“圣人之心”的普遍性来消除“华夷之辨”所带来的差别,通过这种普遍意义式的解释来尽量消除其中的中国因素。
四、结语
17世纪到18世纪前半期,日本虽也接受华夷思想的观念,但却试图通过一些努力来使相对于中国的日本地位获得些许的提升。由这些文人儒士所展开的“华夷”之辨大部分都强调中华思想(华夷思想)的文明性、文化性的一面,而淡化了华夷之别的本身的取向。
这一时期日本的文化感受并没有脱离于中华文明圈,之于日本文化的中国文明的根基地位,“直到(日本)对中国发生侵略战争的日本近现代史过程中,也没有完全从日本心中消失”。〔10〕子安宣邦也指出,异族王朝大清帝国的出现,极大地打击了中国周边地区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促进了其文化的自我觉醒与主体性的形成。虽然从文明论的观点上不能完全认为“明清鼎革”就是“华夷变态”,但可以说就此日本具有了摆脱传统的华夷观念和中华世界秩序的桎梏的特征。
〔参 考 文 献〕
〔1〕 伊东贵之.明清交替与王权论—在东亚视野中考察〔G〕//徐兴洪,等.东亚的王权与政治思想—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0.
〔2〕林罗山.孔子浮海〔G〕//林罗山文集,京都:京都史籍会.1979.
〔3〕 熊泽藩山.集义和书(卷八)增订藩山全集(第1册),东京:鹈鹕社,1978:199.
〔4〕 西川如见.日本水土考·水土解辩·增补华夷通商考,东京:岩波文庫,20.
〔5〕阿部隆一.日本思想大系31《山崎暗斋学派》,东京大学出版会,1973:416-419.
〔6〕 阿部隆一,前揭书,第424页。
〔7〕 武笠三,《名家随笔集》下,东京:有朋堂书店,1928:8.
〔8〕 关仪一郎,《日本名家四书诠释全书》东京:凤出版,1973年第三卷 卷5,第137-138页。
篇10
关键词:汉字 文化 教学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承担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教授汉字课程,不仅仅是教留学生学习文字,更重要的是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同时,汉字文化教学也促进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从汉字文化角度讲解汉字,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加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一.汉字文化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汉语也不例外。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常会被汉字复杂的形体、相似的读音困扰。常会因为枯燥、无趣的记忆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者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大多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我们在开展汉字教学时应该旁征博引,增加汉字课堂的生动性。通过趣味的故事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好的识记汉字。
2.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
汉字形体复杂,形近字、同音字多,留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枯燥的记忆,导致书写汉字的正确率低。这都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认识不清,缺乏汉字形义关系的理解。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适当的讲解汉字的造字理据,从汉字的部件、结构入手,优化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汉字形音义关系的掌握。从意义上区分汉字形体的差异,对形近字进行归纳,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
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传播文化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开展汉字教学的同时结合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还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要准确的掌握汉字,必须了解汉字所属的文化。如果单纯的分析汉字结构、汉字形体,就无法深入了解汉字的魅力,不能掌握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加强汉字文化的教学,在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汉字文化教学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
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文化信仰,兼容并包。开展课堂教学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了解学生的文化信仰,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设置相应的文化知识,有目标性的提升学习效果。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而对于有特殊信仰的学生来说,我们要避免一些文化禁忌,尊重他人文化,兼容并包。坚持适用性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2.阶段性原则
学习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汉字文化教学应该把握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对外汉字教学。在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介绍汉字的来源和发展,通过动态的图形和趣味的故事,减少学生对汉字的陌生感。对于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中高级段学生来说,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汉字游戏、部件组合等多种方式将文化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文化教学,介绍中国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坚持阶段性原则,可以更好地的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3.得体性原则
汉字文化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一部分,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开展汉字教学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要把握汉字文化教学的度和量。首先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传播文化知识时,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应该恰当的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服务汉字教学为核心。其次,汉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汉字文化要突出重点,切合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易于接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增强得体性,更有助于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三.汉字文化教学的策略
1.运用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汉字文化教学
汉字对留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缺乏对汉字结构的整体认知。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一方面可以加强其对汉字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汉字的产生,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象形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描摹事物的整个外形或显著特征创造出来,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汉字的意义。比如说日、月、人,这些简单的汉字,都可以从图形了解到它们的涵义。从这些象形字入手,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指事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添加抽象的符号来区别字义。比如说木、本、末的区别就在于“木”上的一点添加在何处。“本”在树木的根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根本。“末”在树梢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树梢。会意字的教学,可以通过组合部件,整合意义来理解汉字。比如两个木是“林”,很多树木是“森”,两个人一起行走是“从”。形声字的教学,可以通过偏旁的表音、表义功能理解大部分汉字。比如与“水”有关的都有“氵”,如:江、河、海、溪等。比如“支”作声旁的读音相似,如吱、枝、肢等。所以从造字法入手,是最基本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来源,对汉字形体、结构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字感”。
2.利用汉字的部件音义规律进行汉字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