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 口语修辞 基本原则 要求
0 引言
口语表达能力是大学生职业通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实用口语能力的培养现正得到举国上下日益的重视。影响大学生口语能力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普通话的推广,语法知识的普及等,其中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关联和影响的就是口语修辞的语用养成,笔者在此主要想谈谈大学生口语修辞时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 口语修辞的基本原则
1.1 码本共通的原则 码本共通的原则是一切修辞活动所应当遵守的前提。话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发话人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组织成一定的话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受话人,受话人依据发话人的话语和特定语境来理解发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并按一定的规则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是一个基本的交际过程。
这个过程从信息论角度看,具有编码、发送、接收、解码、反馈等环节。图示如下:
■
编码,是发话人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织成内部言语,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腹稿”。它是一种语言心理行为,心理语言学称之为“语言计划的制订”。编码是话语交际的重要基础,编码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话语交际的效果。编码关键有三:一是语码组织要合“法”(语言组织规则),二是语体选择要合“情”(语境),三是信息定量要适度(既不能不足,又不要冗余)。
发送,就是指发话人将内部言语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输出去,等待受话人接收。在此过程中,内部言语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即语言或文字,也就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说”或“写”。在话语交际中,发送是一种将生理转化为心理的运动。
接收,就是指受话人获取发话人话语信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话人要通过感官器官来获取信号,即传输出来的语言或文字。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听”或者“读”。
解码,就是指受话人将获取的信号加以处理的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解”。
反馈,就是发话人根据自己对发话人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以一定的方式向发话人回应,让发话人感知。反馈的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或用话语回应,或借助表情、点头、手势等副语言形式示意,也可以通过实施发话人所要求的行动作出反应。反馈标志着一个基本的话语交际过程的完成。
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编码”与“解码”所使用的“码本”是共享的。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只有发话人和受话人头脑中储存有共同的码本――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时,才能对句子的社会文化意义做出适切的解释。
例如,几名中国学生邀请一位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到家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学生说了句“方便一下”。外国学生大为不解,同座的中国学生告诉他这是去厕所的意思,该留学生便记住了。一次,一名女同学来借书,希望在他方便的时候来,这位留学生当即拒接, “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能来”。还把服务行业常见语“为顾客提供方便”,理解为向顾客提供上厕所服务,一时成为笑谈。
这是一个不能根据码本互通原则去调整言语进行修辞的典型例子。中国语言的多理解性在实际交际交际中产生了歧义,没有达到交际目的。
1.2 角色认同原则 要想用语规范得体,达到修辞目的,就需要行为主体准确定位,不仅要对自身定位,还要分清交际对象,即言语交际中话语的接受者,对其准确定位。更为重要的是,行为主体对交际双方的角色定位必须获得交际对象的认可,否则交际活动便无法顺利进行。
1.3 合作原则 所谓合作原则,就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为了保证交流的持续性而遵守的一系列准则。
1.4 关联原则 关联原则是指说话时,说话人的内容必须要围绕谈话主题,不能偏题。
例如《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薛蟠的酒令前两句是: “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第三句却是:“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前两句话已经创造出一个粗俗的格调,第三句太文雅就搭配不上。于是: “众人听了,都惊异道:‘这句话何其太雅!’”众人的惊异就是对其上下文语境不相关联的强烈反应。
这也是言语的关联原则的体现。
1.5 得体原则 修辞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的组织与整合,从而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准确完整。为了使语言的运用更加恰当,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运用语言形式时必须要考虑其是否得体、准确、规范,是否符合语境、社交礼仪、文化观念以及双方审美倾向,所含的信息是否真实、适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得遵循一个原则――得体原则。修辞运用要得体和规范,说话时要注意说话对象和语境,有时可以典雅一些,有时口语化反而更加合适。
修辞好比穿衣,人分高矮胖瘦,衣服讲求合身;年分四季,衣服要合时令;总之是各有所宜,修辞就是讲究这个各有所宜。
1.6 收效原则 它是言语交际中修辞层面的最高原则。任何修辞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意图,都要寻求一定的效果。
2 修辞的基本要求
篇2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整体性、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超级秘书网
篇3
学生的日常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直接显现。当前小学德育常常以知识化的形态存在,向学生传输的是道德知识,被人称为“应试德育”。这些道德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解决,与儿童实际道德行为的养成,往往难以等同。而礼仪教育主要发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侧重于人们的外在行为规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大多浅显易懂,更具有很强的可练习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持续践行礼的规范,有助于德育从“知识”灌输转向“行为”养成,必然能够大幅提升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尚礼崇智”,育人要从讲文明、懂礼貌开始。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礼仪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以开发《少儿礼仪读本》教材为主,努力建设少儿礼仪校本课程。
一、课程意义
小学教育有明确的“礼”的基本要求。2004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此后,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共10条,其中有3条涉及到礼的要求。《小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具体指导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共有20条,准确切合了《若干意见》的要求,其中有12条属于礼的规范。一言以蔽之,《小学生行为规范》提出的绝大多数具体行为要求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礼的规范和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具体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学会一些礼仪知识,懂得一些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知礼、懂礼、守礼。
二、课程内容
课程紧密契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少年儿童应知应行的礼仪常规进行系统安排,内容分为校园生活礼仪、家庭生活礼仪、公共生活礼仪、中国传统节日礼仪等4大类,并针对不同年级设计课程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目标。校本教材以故事、名人名言、儿童画、三字歌为主要呈现形式,引导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礼、体验礼,寓教于乐。
三、课程实施
1.教材保障
由学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少儿礼仪读本》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此教材为礼仪课的专用教材。
2.课程设置
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3.学科渗透
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4.课堂延伸
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店与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竞赛展览:举行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
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如“校园小导游”“今天我当家”“小小市容队”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5.实施原则
礼仪校本课程的实施紧紧把握这样几个原则:有序(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征、年级特点)、有别(学校、家庭、社会各有侧重)、有利(贴近生活、尚礼者得礼)、有评(评比常规化)、有奖(争当礼仪之星,是当选“三好学生”的必备条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四、课程管理与保障措施
1.师资管理
(1)教师配备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课堂”的内容之一。任教礼仪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形象、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组织具备相关条件的教师担任各年级礼仪教学工作,开展礼仪活动,保证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培训
加强礼仪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管理的关键。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理念,学习校内外成功教学经验,如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居美馨文化教育中心组织的礼仪培训,派礼仪教师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参加礼仪教育研讨会等,以此提升礼仪教师自身文明素养,提高业务能力。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学习交流、专题讲座、教学研讨、课堂教学观摩、课例分析等。
(3)加强教科研
在礼育课题的引领下,教研组每位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特点必须认领相关的子课题研究任务,并要求积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当中。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带着问题参加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2.教学管理
任课教师要有完整的备课记录和学生学习礼仪的成绩记录,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务处定期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活动进行考核检查,并作出分析。由德育处负责课程相关延伸、实践活动的组织,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3.课程管理
(1)课堂教学
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礼仪课程,各年级均每周安排一课时,并排入学校课表。教师依据规定的课时进行教学活动。
(2)拓展教学
篇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不断创新,从模式、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都要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个体。社会、家长、学生不能将学校单纯地当做一个教育载体,应该将学校作为实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体,而受教育者就是主体服务的对象。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展德育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个体必须以主体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主体,才能更好地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自身发展。
二、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
1.明确育人目标,努力营造德育工作新气象目前,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德育师资力量,中职院校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加强学校德育硬件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强化软件建设,要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充分展现出高等教育教育者的“榜样示范性”;德育工作要齐抓共管,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2.明确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目标是德育管理工作任务顺利开展和实现目标的灵魂,直接指导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过程。中职院校德育目标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提高德育的效益。原则是确保行动按照计划和目标顺利实施和实现的思想保证,德育管理工作的原则是根据德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遵循德育管理的规律而制定的对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德育管理活动的准则和依据。其基本原则有:①导向性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动态管理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开放性原则。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是实现德育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也是时展的外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自身要求。①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上认识本质,激励个体主动学习;②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③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加强沟通与交流;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建立中职院校德育管理新体制,切实做到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建议与策略
1.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深化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是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国已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的竞争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好、更具体、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结合中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加快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步伐,促进中职院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
2.适应学生特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不断转变观念,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努力在大学生的文明教育、良好习惯、适应能力、道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培养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主学习的观念。并通过各类培训班、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学生心灵,养成独立勤奋的性格、较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促进学生德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中职院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4.基于校园网络平台,优化中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软环境用先进的网络文化建立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充分发扬网络的优势,克服其弊端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平台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面貌,使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5
【关键词】 新时期;中学;诚信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和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和主观的等原因,“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如果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对改革发展大局造成危害,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国家和政府乃至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上极为普遍,也影响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职业中学更为突出。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诚信是社会转型期时代对青少年的客观要求
跨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规则意识愈来愈强,即“信誉”将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本。因此,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愈来愈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热切呼唤。因为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因为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从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品德教育首要就是做人的诚实与守信。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在未来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纵览全球,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国民的诚信教育,而且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到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老师和家长必须作出表率。因此,在国外一些国家,诚信教育不仅塑造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规范了成年人的行为,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诚信是社会转型期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立足点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诚信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立足点。孔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他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兀,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就像车子没有轮中的关键一样,是一步也不能行走的。先秦以后的思想家们,都把“诚”和“信”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周敦颐把“诚”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陆九渊也把诚信看作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标识。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看来,古今的学者和教育家都把诚信视为做人的道德支柱和必备素质,看得极为重要,这对我们今天的诚信教育不无启示。
当代中学生正处在思想品德的形成时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至关重要。因为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做人是第一位的,而诚实守信则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形成的基石。我们必须从点滴抓起,如诗圣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实守信的启迪、熏陶和教育,同时,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环境氛围,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说真话、办实事的良好品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诚信教育是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石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诚信是一个孩子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基本道德基础,没有诚信,学生不可能在各方面真正获得充分发展。一切良好道德品质都必然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待人以诚,立信于社会,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即诚信是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做一个新世纪的合格公民,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诚恳、诚实和守信的人,待人欺诈,随口许诺,很难设想这样的孩子会发展成为灵魂高尚的人。因此,诚信既是最基本的人格修养,同时也是一个人拥有人的高贵人格立身社会的最后防线。广大学生养成“人而无信勿宁死”的道德情操,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创新中来,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走上社会认真履行他的岗位职责,完成他与社会的约定。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诚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总之,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诚信教育意义至关重要,是青少年德育教育最有效的突破口。目前,学校教育中德育虚无主义观念仍然相当严重,认为德育无非是劳民伤财,这是国民精神贫乏的一个可怕的信号,不可等闲视之。但这种观念是一种客观存在,德育工作者不能回避,要使德育工作有实效,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而诚信教育正适应这一情况为整个德育工作打开了一个窗口,以提倡诚实守信入手逐步扩大德育内容,有步骤地深化德育教育,这样教育才是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国桢.中学生不诚信行为探析.人民教育,2004.3-4.
篇6
学生发展,以德为本。有德有才为精品,无德无才为废品;有德无才为成品,无德有才为。法学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人才为使命,因为法学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着判断是非、伸张正义的角色,更加需要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因此德育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1.德育渗透的意义
从“社会本位”角度分析,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彼此互为补充,法律将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规定为公民的义务,具有强制性,以保证社会主体对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道德通过引导社会自我净化,进而为良法之治营造积极的环境,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看, 法律使人明法,知道可为和不可为之举,道德使人明理,明白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二者共同为个体行为提供了指引。法学教育过程中德育实践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法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已无法与当代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相适应,德育体系有待进一步重构与优化。
2.以法学人才为培养对象的德育体系
教育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构建德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应从德育目标与原则、德育模式与方法、德育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起符合当代法学教育目标和社会需要的法学理论德育体系。
(1)德育目标。作为法学教育,它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人才的重任,其德育目标必然离不开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入,以提高法学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建立发展的法律道德体系。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专业目标。通过寓德育于法学教育,提高法学人才的专业信仰,提高整个法律系统的道德水准。第二,职业目标。法律职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技术性,其道德观念与其他职业存在一定区别,在德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各个主体的责任意识。第三,评价标准。法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价值冲突,一个律师或者法官可能面临着对当事人尽职和对社会公开的双重责任,当对私与对公之间存在冲突时,需要公正的价值标准,才能保障人的行为稳定性,因此德育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
(2)德育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重点采用的德育方法有三种,即说服教育、角色扮演、合作学习。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角色模拟,亲身体会获得道德感知和认同的方法;合作学习则是教育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在道德取舍过程中充分考虑团队价值。这些德育方法与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法官、律师所需要的辩论说理的基本素质相符合,同时在活动教育模式下,法学教育的德育实践更多是通过模拟、辩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团队进行彼此分工协作,模拟不同的角色,通过剖析事实并运用法律进行价值评价,进而说服对方的过程。
(3)德育内容。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德育内容非常丰富,有关国家集体、劳动、纪律、民主法制、理想、世界观等都可以成为德育的内容。法学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主要涉及法律,从与专业知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角度看, 德育内容应当以民主法制观念教育为主。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道德教育,促成法学专业学生形成民主价值观。基于民主法制的主体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培养方案,充分考虑法律专业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道德理论基础、德育活动实践、活动评价等进行具体德育课程设计。道德理论基础的建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即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启发学生主动寻求法律与道德的统一途径;再通过模拟法庭、成案研究、庭审旁听等实践课程,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并促使其树立良好的法律价值观,逐步缩小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间的差距,提高法学学生价值观水平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性;最后还需要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予以明晰化,最终确立法学专业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和信仰。
篇7
摘要:为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必须加强爱岗敬业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关键词 :中护生:爱岗敬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6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却未能相应地提高,近年来道德伦丧、品德缺失的事情屡见不鲜。如201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肖诗雨虐婴事件的发生,让人们震惊、愤怒、呼唤和呐喊,尤其是呼唤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既离不开工作后在实际岗位上的强化训练,也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学校必须对他们全面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将其作为中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让中护生自觉养成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
一、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与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于救死扶伤、珍视生命、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力,为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中护生只有了解和掌握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时运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守奉公,为社会、为患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中护生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1.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大量的医疗纠纷。现代的医患关系本应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它强调的是医患双方互相尊重与平等。而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经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习惯于“以我为主”的家长式作风。
正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如果医护人员不懂得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愤怒,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医患双方互相不理解,严重的医患矛盾乃至医疗纠纷就会产生,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其实对于患者而言,不仅需要的是医生精湛的医术,更想得到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言语的抚慰和人文的关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护士能让患者倍感温暖和安全,为患者创建轻松的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的对立,减少摩擦和纠纷,同时也给医院带来好口碑、好效益。
2.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紧密团结的合作精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大家密切的配合,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最高水平,医生和护士的关系正是如此。只有医生正确的诊断和护士高质量的护理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好的医疗效果。因此,作为一个团队,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护士配合医生的默契程度和协调能力,直接反映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良好信誉。
3.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能让中护生懂得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强烈的感染力,增加正能量的传递,对本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都集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护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和谐了社会,也推动医院和其他行业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二、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点主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的好公民。为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需要重点开展以下主题教育:
1.爱岗敬业教育。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爱岗敬业是每行每业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现代社会流行一句话: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爱岗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课本中运用全国劳动模范刘怀玉的典型事例诠释了爱岗敬业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乐业、勤业、精业。课本中用小陈的案例来启发学生: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工作中不缺少乐趣,缺少的是我们感知乐趣的心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仅培养了中护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爱岗敬业意识与思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培养了中护生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劳刻苦的工作精神。
2.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课本中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与乐,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敢医敢言。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时刻能看到众志成城抗地震、挥汗如雨战雪灾、连夜抢修防洪水、扶贫捐款献爱心……从中,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作为一名护士,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我们将病人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地为患者服务。
3.法律意识教育。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了解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去履行,懂得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渎职、疏忽大意等护理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在处理时也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理有据,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医院的合法权益。
三、中职护理学校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的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德育教学队伍建设。由于中护生对职业观和道德观的概念并未成熟,德育教师是中护生职业思想的引导者。护士职业道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师的引导,让中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民利益为坐标,自觉地进行心理、行为调适,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人生原则。同时,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鼓励德育教师走进医院,走进医疗单位,了解医院和医疗单位对护士的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才能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培养出品德优秀、认真负责的护士。
2.增强德育教学的实践性。让中护生走进医院,走进病房,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掌握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掌握工作中的良好礼仪和品德修养:把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到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做到学做合一,勇敢践行,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优质效果。
篇8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学分制 方案 实施效果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面临着价值观念的转换、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调整、道德规范教育的适应等问题。首先是价值观念的现实化,学生在关心学业的同时,十分关注自己今后职业选择和就业问题。其次是学习内容和方法多样化,他们不仅要学文化,还要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不仅在课堂学习,还要到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有广泛接触社会和多途径吸收社会各种信息的机会。社会不同的理想、价值观念在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中职学校学生入学的文化课成绩偏低,大部分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把上中职学校作为无路可走的选择,加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相对困难,造成他们“学习无用,前途渺茫”的自卑心理。因此,教而不通、导而不畅的现象时常发生,诸如思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惑,行为上表现为旷课严重、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破坏公物、赌博等违纪现象。如何有效减少这些思想上、行为上的不良现象,提高职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职校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我认为可以探索“德育学分制”。
一、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目的
在学生的德育的管理上,过去实行的期末终结性的、评语式的、模糊的描述性评价,对学生加强平时思想道德修养的激励作用不大,平时很难调动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德育学分制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于一体,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学生德育管理体系,注重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做到教育和管理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制自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激励学生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目前职校生的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理想信念教育与修身人格教育存在分离倾向,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完善,在学校德育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而且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如何,德育工作离德育目标的到达程度如何,德育工作者教育效果质量如何,缺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与分析,从而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很难与学生的毕业、升学、就业推荐各种奖项的评比等相挂钩,使学校德育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身上变成了可有可无,变成了可由学校老师把握的“印象”问题,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几年的德育学分评价实践证明,凡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与学生毕业、就业相关联的考评指标内容的要求,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往上靠,规范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德育学分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2.为学校德育管理提供量化依据
目前在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只有教学方面的弹性学分制,没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依据,存在着“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为学校德育管理提供量化依据,应是评价与检阅德育学分制探索和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德育学分制考评方案旨在变管理为服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打破旧的主观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目标详细化、具体化,把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将德育的过程和成果成绩化,既采用科目细化的方式,让广大师生明确学校德育的最基本要求,又采用活动化的方式,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贯穿于活动中,做到教育目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的有效结合。
3.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教育与管理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德育学分制要求学生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大胆参加社会实践勇于创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学分制注重学生德育的导向功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完善,体现德育管理的人文化,使德育评价富有人性化,克服以往单一、呆板的教育和管理方式,使道德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
4.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个软指标,特别是当前靠单纯的口头教育,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德育学分制的建设,努力将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具体化、可操作化和规范化,使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并采用科目化和活动化的形式强化考评机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违反道德规范行为的管理和约束,保证学校德育在一个在明确的德育目标导向下,及时收集信息,研究动态发展,调节教育过程,做更加细化,更加本位的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实施德育学分制的方案
德育学分制评价方案由三个方面构成。
1.指导方针
(1)注重引导和功能导向的原则。
(2)注重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用的原则。
(3)采取将期望目标与实施目标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4)注重管理过程可操作性原则。
(5)注重量化和可行为化原则。
2.评价内容
(1)每一位同学入学时都持有基本学分,基本学分为60分,为合格学分。也就是说,每一位同学入学时即被认定为合格的学生。
(2)加德育学分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中发挥作用。如学习成绩突出者、各项标兵、工作表现突出者、参加志愿活动者、参加实践活动者、参加公益劳动和社区活动者等好人好事。
(3)扣德育学分制是针对学生在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出勤卫生、学习考试纪律等方面有违纪行为及受到学校处分的学生的制度。
3.评价细则
(1)每位学生入学时都有基本德育学分60分,每周评价一次。第一周以60分为基本学分,第二周评价以第一周的基础分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在一周内的表现情况,依据《霞浦职专德育学分评价细则》对学生表现的好差进行加扣德育学分,即得第二周德育学分。依此类推,第一学期最后一周德育评价得分为该生本学期的德育学分。同理,可以进行后面几个学期的德育学分评价。学生毕业时的德育学分为该生在校每个学期的平均分。
(2)德育学分的评定由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及班干部共同具体操作。各班级学生的德育学分由班主任组织各班班干部进行评定,每周评价一次,并在班会课上进行点评,班长负责考评手册的记录。
(3)学校成立考评监督小组,由德育处负责对德育学分的考评进行监督和解释,并负责宣传、动员、辅导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对各班级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半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检查。
(4)各班学生在班级表现的好差,由班主任通过观察了解进行认定后,依据《细则》酌情加扣德育学分。在学校性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者,经德育处认定后,由班主任依据《细则》给学生加分,受学校通报批评以上处分的学生,经德育处认定后,由班主任依据《细则》对学生进行扣分。
(5)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者,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德育处认定后,由班主任依据《细则》进行加分。
(6)在平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中,德育学分不合格者,德育处应予以告诫和提醒。学生毕业德育学分与学生的评优、评先、评奖及毕业、就业推荐相挂钩。并配套《霞浦职专学生毕业、就业推荐办法》和《霞浦职专学生德育学分补修办法》。
(7)学生毕业规定。学生毕业德育学分必须达到合格学分(60分)方可毕业,学分不合格的学生,必须按《霞浦职专学生德育学分补修办法》进行补修学分,直到补足规定的合格学分方可领取毕业证。
三、实施德育学分制的效果
1.德育学分制的实行,使德育工作超越了原先狭窄的思想品德课和行为说教的范畴,将德育内容纳入学校的考评体系,做到有章可循,有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可操作的具体活动,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规范性。
2.学生对自己在平时的表现情况有一个定量的了解,以便以后目标更确定。德育方面作了量化的处理,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而这样的压力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源泉。
3.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生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4.德育学分制的实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更加公平合理,而且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毕业、就业推荐等挂钩,改变了以往表现好坏一个样,照样毕业、就业的“大锅饭”现象,提高了学生对德育的认同度和重视程度。
5.德育学分制的实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如好人好事、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专业技能比赛、义务劳动、体育比赛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四、对德育学分制的思考
1.德育工作虽然有了学分做评价,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我们必须做好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我们也应看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大都是内在的品行,难以完全量化,学分的多少还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思想素质。如何真正达到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与提高。
2.不断提高德育干部、班主任及学生对德育学分制的认识。要求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不断提高班主任和学生操作与执行德育学分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公正性,德育学分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首先,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不赞成教师“一言堂”、“满堂灌”,不赞成呆板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也不赞成“满堂问”,或者动辄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作为评课的首要标准,盲目地进行所谓探究、拓展,把备课当成“预设”,为强调课堂上的“生成”而不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甚至不带教案上课。因为,这些教学行为都脱离了教学常规。教师的“教”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其次,常规课要有序可循。一堂常规课的教学环节,一般会涉及组织教学、检查预习、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进行新课、课堂巩固、课堂小结、效果检验、答疑、布置作业和预习等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体现出来,也不一定都照此顺序,根据实际需要可能会有所省,或有所并,但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是步骤清晰的,有的环节还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有的教师候课(课前两分钟)不到岗,或没有上下课仪式,这就是组织教学没有做到位。组织教学不仅要先于教学,还要贯穿教学始终。有的教师上课没有写出或点明课题和小结,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记是不完整、不明确的,自然也不便于学生接受和记忆。
第三,一堂好的常规课,应当体现出:在教学内容上,知、能、德目标明确,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步骤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密度适中,时间分配合理,且无知识性错误。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启发性、直观性等教学原则,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符合普遍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师的基本功上,语言清晰、准确、简明、生动;板书工整美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运用教具和其他媒体正确、熟练;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效果上,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教学目标得以全面落实。另外,在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关系的处理上,做到二者兼顾,学各有得;在教书与育人关系的处理上,做到有机融合,入情入理;在教与学关系的处理上,体现出教学并进,师生互动;在课堂气氛的掌控上,做到“活”而不乱,“实”而不板;在教学风格上,做到共性与个性和谐统一,既秉持原则,又彰显个性。这些特点看似有些零碎,又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它们确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也是上好常规课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篇10
【关键词】德育目标 道德底线 道德高标
学校德育目标的“道德目标过高”问题,一直处在讨论之中。陈桂生先生对德育目标过高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个评价性的指引: “如果只考虑成文的德育目标,而忽视不一定成文的传统德育文化的影响,如果一味强调德育的必要性,而不研究德育的可能性,那么,长期存在的‘德育目标过高’现象将难以改变。”
笔者通过对德育目标演变过程的梳理发现,当前德育目标文本已经越来越关注道德底线的要求。例如2005年正式的小学阶段德育目标要求:“让小学生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当前小学德育中仍然存在目标过高问题,症结在于在德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没有转变传统的德育理念以及对道德底线的误解。因此,本文从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研究德育目标过高问题,从道德底线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问题。
一、道德底线内涵的界定
1 道德底线的内涵
黄向阳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出道德的三个层次: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道德理想是学校提倡的,并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底线是什么?底线是指一个社会对人的行为的最起码的规范。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曾在《底线伦理》一书中指出,“底线”是对所有人、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要求,如果打破这个“底线”,等而下之,则人不成其为人了。”
因此,从底线伦理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底线,即是对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种最起码的规范和要求。从道德层次的角度看,道德底线属于道德规则层次。
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处在一个转变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还不具备理解高标准道德要求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道德底线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与自己关系的道德底线。即尊重自己的生命、正直、诚实、自制等。
其次,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道德底线。即尊重他人的生命、人格,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遵纪守法等,具体表现为尊敬父母和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真诚、友爱、有同情心、爱护公物等。
2 道德底线的深层次分析
道德底线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互利性”,即在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时,主体的行为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同时,道德的本质是人们善的社会行为,对道德底线的界定不能仅仅概括为“不损人、不杀、不偷、不抢、不欺等”,即不能只停留在“不准”的道德层次,而在于保证人之行善。因为“不恶”并不等于“善”,在善恶两极之间还存在一个“不善不恶”的阶段,即通常所说的“道德冷漠”。因此,道德底线教育并不是培养“道德冷漠”的人,而是培养有最低层次善的行为的人。
相对应地,道德高标准则是一种“至善”,即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境界,具体表现,如“为了他人牺牲自己、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等。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校德育不需要这种“至善”的境界,而是说在小学阶段,需要从最低层次的善开始,这样才有达到最高层次善的可能。
二、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抓起。反思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实施中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德育目标理念和德育目标实施的载体,德育目标实施的载体主要是课堂德育教学和生活中的德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德育目标理念没有转变
传统德育的重心是放在理想的层次上,提出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追求达到圣贤的境界,但是同时这又是一种“原心不原迹”的至善论,即重要的是有没有去做的心意,而不看你做得怎么样。如孔子和弟子在讨论仁义道德时,就曾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评价的方式关注的是你的动机而不是结果。虽然小学的德育目标文本已经越来越关注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可是在德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高标准去要求学生。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德育的必要性,而忽视德育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德育时,很容易受到隐性德育观念的影响,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当前我们所强调的道德底线的教育目标。
2 德育课堂上的高标准
德育课堂是德育目标实施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则是一种重要的媒介。然而现实的德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小学德育的内容文本要求是“文明习惯和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品格教育等”,但是在具体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倾向的仍然是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等高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却很少关注,或者认为道德底线是太过低层次的要求,仅仅是对学生“不准”行为的规范,而没有认识到道德底线也是教学生“善”的社会行为。从教学手段上看,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只关注所教授的道德精神,却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是否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3 忽视教育细节
德育的要求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道德习惯的养成也要在生活中进行。这就是教育细节的问题。我们强调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底线的教育,其中有很多是对生活中行为的基本要求。可是当学生运用于实践时,却得不到教师的回应。比如,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尊敬师长”,小学生见到老师都会大声地向老师问好,可是教师的反应却只是点点头,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反应。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学生的礼貌行为也会销声匿迹。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一种好的行为要及时强化,才会使这种行为延续并长久坚持;如果对行为给予惩罚,该行为将会逐渐消失。反思前面提到的教师的反应,不仅没有给学生及时强化,反而在无形之中给了学生惩罚,如此,学生的这种礼貌行为也会慢慢消失。
三、小学道德底线教育回归的对策
鉴于当前小学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道德高标问题,有必要呼吁“小学道德底线教育的回归”。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 提高教师道德底线教育的意识
教师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教师应充分理解我国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明确小学道德底线教育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道德底线的内涵。目前对道德底线的误解是认为“不恶”即“善”,道德底线的标准就
是“不准”模式。但就如黄向阳先生所说:“‘爱护公物’和‘不破坏公物’的差别很大,‘爱护公物’要求不但不破坏还要主动去维护,带有一种感情在里面,要比‘不破坏公物’要求高。”捌笔者认为“爱护公物”才是道德底线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之为人的教育,更要进行“为善”教育。Bull在其《道德教育》一书中指出“孩子不是天生就有道德意识,但他天生具备这种本质,使他具有成为‘道德人’的可能”,如同我国古代孟子提出的“善端”的思想。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善端”,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具备这种意识才是真正理解道德底线教育的全部内涵。
2 德育目标实施的栽体要关注底线
德育课堂是集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环节,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掌握底线的规范。底线的要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应特别强调教学的直观性、情境性等。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让学生体悟、理解和感动。教师要善于将教科书中的静态内容,转换为教室里学生自己的活动,引导学生在亲历中得到体验。”例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感同身受,以引起情感的共鸣。
道德底线所要求的品质需要在生活中加以养成,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活细节,及时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正强化和奖励。朱熹在其《童蒙须知》里,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行为细节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如在衣着、言语、洒扫清洁、顺从、读书写字等各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虽然这些要求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却强调了教育细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