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诚信教育;和谐;图书馆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诚与信结合起来,表达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诚实在,言而有信. “诚信友爱”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越发显示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文献情报中心,是知识信息、精神产品的聚集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为终身教育的最理想文化教育的职能机构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诚信教育在当今的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
(一) 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新课题
诚信观念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诚信是需要教育并离不开教育的。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虽然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组织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但它的教育受众面具有其他机构所无法相比的广泛性,每个学校成员都有使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的权利,因此图书馆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同样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道德基础,提高诚信水平,构筑高校文化群体诚信形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赋予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由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部分不诚信读者,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教化责任和义务,不但要带头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感化他们,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高校进行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将会对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构筑和谐单位产生深刻的影响。诚信教育不仅是推进和谐图书馆本身的建设,履行育人职责的需要,还将通过高校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现在,未来的和建设。这是时代赋予图书馆光荣使命。
(二)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现实课题。
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讲诚信、见利忘义、言行不一、尔虞我诈的现象,甚至形成了诚信危机。这些现象对大学图书馆也产生了难以避免的影响和侵蚀。馆员之间,互相闹矛盾;学生读者,损坏书刊;恶意下载数据,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主体的权益;严重馆藏资源,不断流失……殊不知,为人教育者,在教育学生读者的同时,自己却在一步步远离诚信、丧失诚信。部分图书馆员不能树立“诚信至上”的道德意识;而受教育者也难以作到诚信。诚信教育不到位,缺乏“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严重影响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在全体馆员和读者中强化以诚信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整顿校园秩序,维护和谐环境,培植良好的学风、校风,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二、开展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一)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和谐图书馆的核心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馆内各种关系的和谐是和谐图书馆的根本。图书馆的人际关系存在与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要恰如其分的把握好管理者、馆员、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有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外, 还要有共同遵循的道德基础,那就是诚信。在诚信体系中,管理者诚信是关键。管理者要得到馆员的尊重和信任,首先自己必须诚信,言出必行,为员工做出表率。如果管理者带头讲诚信,就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员工就会纷纷效法,营造出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诚信是同事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员工身份经历、工作岗位、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不尽一致,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冲突实属难免,只要大家都以诚相待,形成诚实互信的道德氛围,就能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利益关系可以得到协调,出现的矛盾能够缓解和化解。读者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馆员能够满腔热情地接待读者,对读者的咨询或者求助都能给予回答,并且超预期的满意,那么读者将愿意与馆员建立互动,进而产生长期信任。可以说,诚实互信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在图书馆培育新型人际关系,构建相互信任相互负责、融为一体、富有生气的和谐图书馆。
(二)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下之大本”,并提出了“民贵”思想。这一思想适用于图书馆。就是“读者贵”即要把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听取读者的意见才是真正的诚信。要求图书馆及馆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使图书馆失信于读者,从而降低读者对图书馆的信任,也就促使馆员能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读者”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信息,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能够更快捷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开展文献借阅、参考咨询、网上信息服务等各种服务,创造出幽雅、舒适的阅览学习环境。
(三)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创造出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说: “信则人任焉.”意思是说诚实守信者,才能使人对其所作所为有信心,而敢于对其委以重任。开展诚信教育,忌只看文凭,重学历,轻实际,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有能力、有才干的馆员的工作热情。做到充分调动积极性,真正读懂“以人为本”的内涵,发挥专长,提升全体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信心,将全体馆员的思想行为统一到发展目标上来,让众多的个人才智凝结起来,形成健康的群体向心力,减少内耗,促使合作,提供能为全体馆员所接受,用以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自己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让全体馆员在认识到自己工作意义基础上,加强职业信仰的培养,激发起更加主动的诚实进取的工作干劲,从自我做起, 用相互影响和效仿建立一个诚信可靠的人事管理体系,着力创造人才辈出的育人环境。让图书馆洋溢出更为健康向上的诚信精神面貌。
三、开展诚信教育,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探索与实践
如何围绕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创新图书馆管理,开展和进行诚信教育呢?
(一)构建诚信教育的平台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诚信教育重在知行统一。要防止因教育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带来教育成果的泡沫现象要引导学生读者自觉主动进行思考,领悟与践行,在自我教育中认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规范自己,在自我完善中提高自己。诚信道德要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基于以上的思想,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于2008年上半年开始在阅览室实行“自主管理、全天开放”的新的管理服务模式。阅览室不设管理员,读者随时自由到阅览室阅览期刊。 即允许读者带自己的图书和书包进入阅览室看书、查阅资料或自习。
我们开始也曾担心书被偷窃,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在图书馆里安装电子探头。试用将近一年,读者反映良好,很方便,很自由,阅览室读者人数成倍增长。阅览室也未遇窃书“雅贼”。事实证明,当我们把读者当君子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君子,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诚信教育。通过切身的实践,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二)新生读者入馆诚信教育
新生读者入馆是每年开学伊始图书馆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要切实抓好新生入馆教育,首先要在入馆前做好新生的教育工作,让他们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强调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的重大意义,让读者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其次在新生读者真正进馆借阅时,馆员要在岗位上要时刻关注读者的言行、指导、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借阅风尚。
(三)形成诚信的图书馆的馆风,利用网络资源,培育诚信精神
要强化诚信道德宣传教育,造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舆论,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的道德氛围,培植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网络诚信是当今诚信教育的一个新空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要切实重视网络诚信教育,加强上网行为的引导,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特殊环境里,培育网上诚信道德,防止和避免网络行为的失控,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诚信教育资源,为塑造自身现实的诚信道德理想人格服务。
(四)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加强图书馆馆员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服务,为读者树立诚信表率和楷模,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图书馆要讲诚信,办事要公正、公开、公平,不弄虚作假。如图书馆应要求所有的厅室对所有的读者开放,其实诚信是相互的,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保障读者的文献阅读权益。同时图书馆的馆员也要注重诚信,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用诚信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榜样。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从而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郭连生.读者失信行为调查分析与高校图书馆诚信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8):72-74.
[2] 王申荣.浅议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116-117.
篇2
一、认识当前劳动教育现状
认识当前劳动教育现状,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家庭中的偏爱教育,疏远淡泊了劳动教育。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条件优越,环境舒适,基本上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孩子特长和优点,做的是为孩子服务一切,一切为孩子服务。不少家长替孩子整理生活学习用品、穿衣叠被、递茶端饭。本应是孩子做是事家长全都包揽下来。父母的“全面服务”已渗透到学校——替孩子当值日生。家长中担心孩子学习成绩差的非常多,担心孩子生活能力差的非常少。若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绝大多数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而不愿让他们参加劳动。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孩子管,甚至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能进步,不惜花重金请家教、上补习班、读名校,然而在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中却忽视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劳动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儿童教育家格兰指出:喜欢把孩子一切“包办”下来的家长,必将培养出一个“窝囊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育变化,孩子却变得厌学、叛逆、好逸恶劳,弄得家长好心得不到好报。
其次是学校的劳动教育形同虚设,无法落到实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应试教育的根基从来没有动摇过,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提高学习成绩,根本不设劳动课,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有劳动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给领导看的。实际上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复习课”,学生从未上过劳动课。加上有的学校因场地有限,没有劳动实践基地,便没有了学生劳动的用武之地。学校的劳动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的各类表彰总是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特长优秀的学生,从未有过劳动能手的表彰,升学就业中有体育加分、特长加分、三好学生加分,从未有过劳动教育分数和考核,劳动教育便成了“无用教育”。
再次,学校教育失当,导致学生躲避厌恶劳动者甚多。当今的素质教育多数学校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学生早上朦朦胧胧起床,一天的课程挤得满满实实,晚上的作业一大堆,速度慢的学生经常做到半夜,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没时间去做劳动。有的学校以劳动为惩罚手段,犯的是与劳动无关的错误反而用扫厕所等劳动任务惩罚学生,结果给学生一种错误观点:劳动是低贱的事,从而造成学生对公益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开始躲避厌恶劳动。
二、轻视劳动的负效应
由于劳动教育落不到实处,学生的种种恶习不断滋生,突出的表现有:学生的自理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好吃懒做,还有的因缺乏劳动锻炼身体差,正常的劳动不能坚持,头痛感冒时常发生。据人民网报道:“刚考上大学的王敏略带抱怨地对记者说:‘自己洗衣服?真是开玩笑!秋冬天的衣服那么厚。你叫我怎么洗嘛?’据王敏称,以前在家时,连内衣都是妈妈帮洗的,‘我妈说了,只要我学习好就行,其他事不用心!反正也是几块钱洗一次,我们家还出得起!’在某高校学生公寓三楼,一位40多岁的阿姨一间一间地清扫着寝室。从柳州市来的大二学生马勇告诉记者,我们三个寝室的哥们‘合资’请的钟点工!隔一天来一次,除了扫地、擦玻璃,还负责整理床铺。”
再次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喜爱上网、酗酒、打架、吸毒等恶。现在在不少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动辄任性、自私、固执、娇气,常常比吃比穿,追求享乐、炫富比横,成长中不断滋生了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这些与劳动教育的落后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家庭、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家长老师的眼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原因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误了孩子的前程、毁了素质教育的根基、导致教育的失败。
下面读读美国家庭加强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材料或许能感悟出中国教育的缺憾。
虽说美国已步入了机器人时代,但时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的“爱劳动”教育却仍在不断加强。在不同的种族、政治和文化背景、经济收入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目光远大的家长们普遍要求自家的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先是让儿童乐于与父母分担家务。学龄前的孩子大多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学会卖报纸,或帮助修剪园子里的花木,至于大些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利用周末和假期打点短工。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富翁的孩子,大多在家中也是干家务的能手,在外打工挣钱也并不鲜见。这是因为美国人深信:勤劳的童年是帮助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块“跳板”,换句话说,即是儿童时代培养的勤劳习惯将是富裕未来的保证。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了一项“马拉松”式的长期跟踪研究,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的成长过程作了认真的观察和详尽的记录,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不少孩子还出身于贫穷家庭或离异家庭。如今,这些孩子早已立业,其中大多已有了孙辈。当专家将他们的童年和成年作对照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对比明显的事实:当年不论智力高低、家庭贫富,那些从小就接受了“爱劳动”教育的“勤快人”,比起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骨头”来,事业成功的几率要高出至少3倍!
篇3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目标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社会实践实施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实施状况,我们对云南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
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方法,应该落实到每个学生。而调查显示,认为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和很少的占43.6%,认为没有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学生占24.1%(见表1)。这表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广泛性。而且学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重视对某一小分队活动的开展,对面向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这是不符合对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要求的。
由于受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具体实施条件等限制,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的参与率各不相同。对八项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率最高的是“义务劳动”,占53.3%。访谈中,多数学生把“义务劳动”与“教学计划内的劳动教育”等同起来,依此看,一半左右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但这种“义务劳动”是多数学生最不愿意参加的实践方式(在“最愿参加的方式”调查中的选中率最低,只占3.8%)。“有偿家教”是一项有偿性的勤工助学活动,它不仅给学生以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了自强自立的精神,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因此,得到许多学生的青睐(在“最愿参加的方式”调查中的选中率仅次于“实地考察”,占20.4%)。在对实践性和社会性更强的“参观访问”、“暑期‘三下乡”’、“专题调查”及“实地考察”的调查中,“参观访问”的参与率最高,占到35.5%,其次分别是“暑期‘三下乡”’、“专题调查”、和“实地考察”。相比之下,“教学实习”和“勤工助教”的参与率最低,学生也不愿意参加(详见表3)。
2.大学生对几种社会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认识
社会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采用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要看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
从表3中可看出,这八种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非一定呈正相关,即一种方式的可行性高,其有效性不一定高,反之,一种方式的有效性高,其可行性不一定高。如“有偿家教”在“最可行的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率最高(占31.8%),而在“最有效的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率排第四位,只占14.2%。相比较而言,既可行又有效的实践方式是“专题调查”(两项均排第二位),其次是“有偿家教”(可行性排第一位,有效性排第四位)和“实地考察”(可行性排第三位,有效性排第一位)。而可行性和有效性最低的是“勤工助教”,均占4.7%,其次是“义务劳动”和“暑期‘三下乡’”。了解大学生对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便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既可行又有效的实践活动机会,从而使社会实践教育更有成效。
3.大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后所得收获的认识
访谈中,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学生更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他们坦言:“在社会实践教育中能学到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学不到的东西。”无疑,大学生参与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参与的活动内容不同,所得收获也不尽相同。我们无法就每一项社会实践方式向学生做调查,但可以对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从总体上对所得收获的认识进行一个粗略的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所得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比例最高,为39.5%;其次,认为“增强了挫折承受力”的为22.0%、“增长了见识”的为13.7%、“提高了动手能力”的为8.2%、“磨练了意志”的为6.9%。见表4。
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包括一般、较弱和很弱,下同)的学生占40.2%、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占57.4%、意志力不强的占31.6%、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占28.7%。从上分析,这些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学校应予以重视。
二、实践教育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实践教育环节尚显薄弱,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具体表现在:
1.实践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实践教育应是经常性和长期性而不是一次性和临时性的活动,应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必须由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经过周密细致的组织和安排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素质的高低依然主要以考分为标准,而不是由社会来检验,这就使理论远离实践,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教育尚未得到学校的重视,缺乏统一安排。
2.缺少实践基地
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深入开展的保证,没有实践基地就没有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基地应由校学习处、团委、教务处、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及各学院组成指导组,联合组建。校外基地的建立需要以学校的名义与某些地区有关单位签定正式协议,比起校内基地的建立困难要大的多。目前,我校已着手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各院系也应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建立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基地,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3.时间、经费的限制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育计划,统筹安排。但在具体计划的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实践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特别是我们要在学期内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诸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往往不是周学时所能满足的。而拉长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实践教育实施中时间安排上的困难。另外,实践教育的实施一般需要高额经费的支持,特别是假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践活动,需投入的经费更高,而学校用于这方面的开支是有限的,一般只限于少数学生参加,而且就地就近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由于受时间、经费等的限制,学生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
4.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到实践教育的有效性。缺少有效的监督,势必导致一些学生的简单应付。而对社会实践的评价缺乏激励性,将不能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参加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思,又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也写不出漂亮的实践报告,也就不会得到什么表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校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还不太健全,还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普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篇4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校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中外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推动我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篇5
国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三)各类基地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一个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进而发挥作用,不是一次挂牌、一次剪彩就能完成的。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学校和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双方需要谋求双赢。然而,目前的好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以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例,一个理想中的基地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优先考虑与基地的科研合作,与基地企业的联袂合作,形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了这样的合作,基地就是一个稳固的基地,就是一个双方都受益的基地。
篇6
啃老族的任性、娇气、骄傲自大、孤僻、冷漠等特征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及计划生育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孩子成为几代人的希望,于是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父母都对孩子关爱倍加。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父母会倾其所有照顾孩子,于是孩子在“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五着”下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父母在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健健壮壮的同时,却忽视了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马上帮他们得到;学习遇到了困难,父母马上帮其找家教,报培训班,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试着解决;和同学关系出现了矛盾,父母马上找其家长,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协调。这样孩子逐渐缺少了独立性。结果就出现了小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学生不会削苹果,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的现象,进而出现了抱怨父母没能耐、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人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影响,重智力轻能力,以分数论英雄,有学历崇拜的心理,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家长之间谈论的主题,相互攀比,无形之中这种思想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在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孩子会与其同龄人相比,相对较差的工作他们不会去做,觉得丢面子。再就是家长教育孩子时常会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只能拉大粪扫大街了。”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本身都有职业歧视的观念,这种言传身教,孩子长大后自然也会有这种思想,尽管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是一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情愿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也不去工作。为人父母者思考的应是如何去爱、去关心。笔者认为家长应从以下角度做出改变。
1.变家长中心为孩子中心。在啃老族的家庭中,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专业学习,看上去是以孩子为中心,实则以家长为中心,虽然是围着孩子团团转,但是为孩子包办一切,替孩子代劳恰恰体现了家长的能力,而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人从出生时弱不禁风的小生物到慢慢进入社会,需要一些心理功能的发展,而这些功能对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的适应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应该让孩子亲自去经历、去成长,这就必须要变以父母为中心的抚养为以孩子为中心的抚养。
2.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在生活中加强挫折教育,遇到困难首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其自立、自强、自信和责任感的品质;与同学闹矛盾时,首先让孩子自己解决而不是父母领着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评理,让孩子从点滴小事中学到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在日后走入社会时不会因为一两次工作受挫而气馁,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频繁换工作。
3.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适合孩子的兴趣,都要支持孩子去做,所以父母要转变职业歧视和学历歧视的观念,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提高自身素质。
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族也希望去工作,但他们要么是嫌苦嫌累,要么是觉得枯燥乏味而不去工作,而招聘单位也需要人才,但因这些大学毕业生缺乏相应能力而无法被聘,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和我国长期以来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无关系。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现象:高考升学从娃娃抓起,无论中学还是小学,以考试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背什么”,那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于是学校被异化成了训练考试熟练工的“工厂”,学生只会考试,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育者早已意识到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如有的地方规定,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超过多长时间,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多少次,期末考试成绩不得排名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结果在应试教育这类车辆被叫停的过程中,有些车已刹车,但由于惯性还在行驶,有些车本已停下,但看到其他车辆还在加速行驶,或由于乘客有意见而又重新踩上油门,所以就出现了“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现象,所以,学生接受完基础教育也就成了考试熟练工。
啃老族的存在和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无关系,高校扩招使得我国的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前本应学得一技之长,但由于我国大学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模式,学生持有“六十分万岁,少一分有罪,多一分有愧”的观念;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弱化,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劳动教育,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到省会、沿海城市做白领、公务员,而不愿在中小城市工作;学校只强调“大楼”“大气”,而忽略了“大师”的引进;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等。
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提出的,应从教育和考试两个方面做出改变[2],如教育方面,首先应改革高中教育,丰富高中生的课程,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参加高考,提供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学生习得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又可掌握实用性知识,而后者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进行“狼”的教育,培养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而不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其次是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同职能和学校体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能力和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作出改革,加强劳动教育,删除过时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考试内容与方式,实施学分制,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切实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调整毕业生心态,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方面提供方便。与此同时,考试方面也要做出改革,高考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应分开进行,无论是试题内容还是考试时间都应不同,职业院校的试题应倾向于检测学生的职业倾向,弱化选拔功能。
三、对社区教育的启示
啃老族离开学校回到家,要让他们重新走向社会肯定离不开社区的帮助,社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地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多为松散型结构,主要以老年教育、青少年教育、幼儿教育和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流,没有系统的社区教育规划和项目安排,尤其是农村开展较差,许多地方的农村还谈不上社区教育[3]。为了不让啃老族继续赖在家里,需要健全社区教育的功能。
1.社区教育应加设职业培训的功能。建立“啃老族”动态档案,对“啃老族”免费进行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观念和技能的改变,从而进行再就业。与此同时,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资。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对于腐败问题,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全面推进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廉洁问题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我国未来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是否稳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亟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较强,但廉洁意识不高。多数学生认为廉洁教育与己无关,甚至对身边的腐败现象习以为常。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奢侈攀比之风仍存,表现在学生攀比吃穿用度,使用高档消费品如手机、电脑甚至驾豪车上学等;二是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违规骗取或者拖欠国家国家助学贷款现象时有发生,求职简历造假现象经常出现;三是学生干部 “提前腐败”,表现在干部竞选请客吃饭拉选票。广西大学董伟武对某市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也同样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的认识普遍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现象。例如,问卷中对于“您对请客吃饭拉关系走后门怎么看”这一问题,有46.4%的调研对象选择了“支持,因为普遍存在”,32.4%的调研对象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有21.2%的调研对象选择了“不回答”。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是未来该专业领域的主要储备人才,对其开展廉洁教育有助于净化该领域的行风,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廉政建设的基础。然而,多数学校认为廉洁教育的重点是社会而非高校,有的学校认为廉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干部而非普通学生。因此,当前高校中针对领导干部、教职工的廉洁教育相对较多,但针对学生的廉洁教育极少。为数不多的教育活动,大多局限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层面,形式也较为单一,尚未深入到广大学生中间去。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据了解,国内开设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的高校凤毛麟角,相应的专业教材和教师几乎没有,指导学生进行自身廉洁教育的仅仅依靠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资源相对匮乏;二是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研究较少,使得相关文献资料比较缺乏。
(四)大学生廉洁教育针对性不强
在校大学生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储备人才,大多数人将来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各行各业都有其行业特点,滋生腐败的案例也有其行业特点。廉洁教育针对大学生的行业特点,总结案例教训,对于提高廉洁教育的效果非常有益。而当前开展廉洁教育的高校中,针对性显得不足,效果欠佳。
二、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三个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始终恪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学生干部和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发挥“朋辈”效应,亦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务必要发挥好教师、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这三个重要群体的影响力,切实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师选聘中,要始终坚持政治合格的标准,加强对教师政治素质和廉洁素质的要求,防止引起言行不当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要严格审查,加强教育特别是廉洁教育,讲求奉献,倡导廉洁;对党员的发展,要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审慎的把关。
(二)通过课堂教育培育廉洁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把廉洁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根据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还可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成训练,互相渗透,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加强载体建设营造廉洁教育氛围
《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为廉洁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努力营造廉洁教育的文化氛围。一是加强网络媒体的阵地作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廉洁教育活动,通过网络互动,自媒体等方式,形成网上网下廉洁教育的合力,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建立廉洁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高校通过各组织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廉洁教育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锻炼、积累经验,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方位教育格局
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十分重要。要做好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创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联动的教育模式,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父母启蒙作用,引导子女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教育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宣传教育格局,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新模式,共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董伟武.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略论[J], 学理论, 2014:332-335
[2]宗惠.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之路径探析[J], 学理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21-122.
[3]邓闵心. 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4]侯文军.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7(4):35-36.
[5]刘和贤,张传航.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3):64-65
[6]夏云强. 基于心理保护视角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原则[J].改革与战略.2006(11):111-113
[7]蔡红梅. 大学生廉洁教育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3):106-107.
[8]何玉叶. 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41-142.
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观;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28-02
艺术教育领域从狭义上讲, 是指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们的专门工作, 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它是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受众目标有学生、老师、业余爱好者、未来艺术家、家庭、社区以及其他行业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有音乐、戏剧、电影、诗歌、美术、舞蹈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校、培训班、多媒体网络、交流演出、艺术活动等。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艺术 “创作”灵感 , 鼓励“亲身”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为繁荣中国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有关专家则认为,艺术教育是人们掌握认识本民族和人类文化艺术的过程,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创造性个性和智力财富潜能意识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而高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目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还仅仅停留在欣赏水平上是不够的,还应重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创造并不只是指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像个人的穿着、寝室的布置、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而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非功利性,高校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艺术教育通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存在价值的不断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来引导人突破自身局限,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从而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而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
4.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艺术家的生命就在于他的独创性,而艺术欣赏也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前文提到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象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因为“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2007年10月20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张葆冬的题目为《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一文,提出并确立了艺术发展观这一概念。科学的艺术发展观要求弘扬主旋律和发展多样化。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矛盾的两个方面主次分别的科学认识。辨析和判断一定社会形态的艺术的进步,主要看它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那些透露或把握了历史运动的艺术实践。总书记指出:“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自觉响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而科学的艺术发展观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层次:一是艺术在历史的积累和接受的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艺术在思想品位上的提升和发展。而艺术与思想之间的联系不但相互促进,而且是本质性的。因此,承认思想的进步,就必然承认艺术的进步。三是艺术在艺术表现能力上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四是艺术在技术基础上的飞跃和发展,因为艺术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艺术整体的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以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导向,结合艺术的发展规律,将是高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理论的重要保证。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中各个要素的相关性是教育得以发挥特定功能的桥梁。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五育”的一致性和相互联系。各育既可独立地自成体系,又可渗透于“他育”之中起强化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表现在:艺术教育渗透于德育,道德教化更易于被接受;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有利于发展全面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在体育中运用,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地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养成个体劳动的习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艺术教育对其他诸育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也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艺术教育的要求,按照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呢?
1.转变观念,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重视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有其多样性、丰富性、时间空间随意性的特点,它是目前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占据重要的位置。高校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举办校际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大型文艺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文艺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同时鼓励各院建立文艺社团组织,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对外交流也很活跃,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多次参加国际性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一系列具有成效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是最能影响人心灵性情的一项活动。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心灵涵养、人文陶冶、塑造现代 人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上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高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担负着历史的重任,而艺术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是艺术审美。
总之,在整个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的今天,认识到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承担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我相信,通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开辟艺术教育百花争艳的大花园!
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10-20.
[2]坚持科学艺术发展观 用进步文艺引领文艺多样化[EB/OL].中国经济网,[上传时间:2007-12-06 11:19:07].
[3]安然.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EB/OL].中广网,2007-07-20.
[4]邵晶.艺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教探讨,2008,(150).
篇9
1 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宿舍及周围场所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在宿舍现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在学校管理框架的约束下,通过从事各种活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趣爱好、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达到彼此融合的状态,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宿舍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是校园文化在特定空间、特定群体的直接体现[1-8]。
2 宿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2.1 硬件条件尚不完善
宿舍硬件条件的不完善不仅没有使宿舍成为学生的第二个“课堂”,更影响了学生对于宿舍感情的投入,不能使宿舍成为第二个“家”。宿舍的硬件条件与现代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差太远,缺乏文化设施,同时又连年扩招,许多高校出现宿舍紧张现象,不仅拥挤不堪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2 宿舍内部氛围较差
首先,环境内部氛围较差。很多大学生不叠被子、不倒垃圾、不整理衣物,特别是男生宿舍,垃圾堆积、臭味冲天、脏乱不堪[4,9]。其次,宿舍内部文化氛围较差。由于宿舍文化活动的缺失,赌博、抽烟、酗酒、网游、开商店、养宠物、污言秽语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严重的影响了宿舍文化建设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10]。
2.3 缺乏相应规章制度
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制定了宿舍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水平不同,部分高校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全面,贯彻落实难的特点。同时,高校较为重视各种违章的处罚等,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定的规章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执行力度远远不够[11]。
2.4 网络文化影响很大
宿舍网络的普及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网络的优点毋庸置疑。高校中网络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网络正在逐渐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模式,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逐渐的成为网络的奴役,沉迷于网络、网游成瘾、浏览不健康网站,严重影响他人生活学习的同时也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与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威胁了宿舍文化建设[11]。
2.5 公共道德意识较差
宿舍楼内总是出现各种设施的损坏,如灯泡、开关、水龙头、门窗等;同时出现更多的是公共道德问题,如厕所不冲水、灯长亮、水长流、鞋印、球印遍布、广告随意张贴、随地吐痰、随处扔垃圾、留宿他人、夜不归宿等行为[9]。
2.6 消费攀比现象严重
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家人都十分疼爱子女,尽量满足其物质要求。当走出家门,自己开始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开支,盲目的跟从以满足自己物质要求,从而心理获得别人所谓的“认可”。因此,为了追求时尚、名牌、高档,为了相互攀比,不惜牺牲自己其他必须的开支,有的甚至会为此欺骗家人、偷窃等[5]。
2.7 人际关系相对紧张
现代的大学生多是从“1+2+4”的家庭中长大,在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到了大学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常年的校园生活中,缺乏人际关系的锻炼,不懂得忍让与包容,不关心他人[5]。同时,由于性格、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的不同,在宿舍内很容易形成各个团体,有时甚至会出现摩擦与争斗,形成紧张的宿舍人际关系。
2.8 模范作用很不显著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宿舍内与普通同学一样,起不到积极带头的作用。有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甚至在回到宿舍后展现截然相反的一面,影响十分恶劣。同时,宿舍内的学生楼长,学生管理员,宿舍长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工作不重视,也影响到了良好宿舍文件的建设。
2.9 专职管理队伍缺乏
高校普遍存在着缺少专职宿舍的管理队伍。很多高校仅仅是临时聘请年纪大的妇女或者保安来负责宿舍管理工作。然而,他们的工作职责、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决定了他们只能负责基本的登记、卫生、维修的初级工作。同时,在管理体制上多为学院后勤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系部学生管理人员和辅导员教师“多头”管理,职责与权力相互交叉或混淆不清,给宿舍文化建设构成了严重制约[8,12]。
2.10 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宿舍是学生集中休息的地方,密度较大,安全保障十分重要。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对于安全保障重视不够,安全检查缺失,不能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也不够。同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仅仅是个人问题,不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损失与伤害,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13]。
3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3.1 强调宿舍文化建设重要性
宿舍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非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可以理解。因此,学校领导、行政主管、学生处、团委、宿管中心、辅导员要对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有统一的认识,摒除宿舍仅是基础设施的传统观念,深入研究宿舍文化建设规律,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从指导思想上保障宿舍文化建设有序进行[9]。
3.2 发挥宿舍文化的教育作用
宿舍作为第二“课堂”,教育作用理应得到延续。在宿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使各类活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渗透,积极开展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朴素教育、热爱劳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充分利用宿舍这块宝贵的阵地,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育任务,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6]。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就是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宿舍文化建设。管理者要保持先进的思想,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重心,通过先进的文化理念育人,通过宿舍文化建设育人,通过科学规范管理育人,以达到育人为主,关心人、激励人、支持人、尊重人、帮助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才而不断的努力奋斗[14,15]。
3.4 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
宿舍文化活动应该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的填补学生的课余时间。宿舍文化活动要丰富多彩,要利用所学知识,要增进思想沟通,要提高技能水平,要结合学风建设与文化建设,要培养求知与探索精神[16]。可以根据专业特色举行“宿舍文化节”、“宿舍文明月”、“宿舍征文”、“宿舍装饰”、 “创意寝室”等活动[17],提高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2],来激励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陶冶学生情操[18,19]。
3.5 加强宿舍管理队伍建设
宿舍管理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开展。首先,从横向上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保持先进的思想观念,从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宿舍文化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与学生评价机制,保持管理队伍的持续发展动力[20]。其次,在纵向上,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师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要形成统一的管理理念,培训相关技能,协调一致。领导要保持鲜明的政治态度与时代敏感性;职能部门分工要明确,权责清晰;教师队伍要有责任心、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学生队伍应充满热情与积极投入,尽职尽责与带动同学,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14,20]。
3.6 坚持党团工作深入宿舍
随着学分制的实行,班级观念的薄弱,宿舍便成为稳定开展党团工作的新阵地,新的切入点[21]。老师应把党支部,团支部或者各种党团活动与宿舍单元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同时促进宿舍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可以开展“党员宿舍展示”活动,在推优入党时听取宿舍成员意见,定期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座谈会[16],关注学生思想情绪变化,利用网络、宣传栏、标语[11],充分发挥党团的引导作用,营造特色的宿舍文化,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8]。
3.7 完善宿舍文化制度体系
完善的宿舍文化制度体系如“风帆”般保障着宿舍文化建设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很多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宿舍文明行为管理条例》、《文明宿舍检查评比细则》、《文明宿舍奖励办法》、《优秀宿舍长评比办法》、《宿舍环境卫生管理条理》、《学生宿舍安全保卫制度》等规定和制度,将宿舍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评比等紧密结合,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形成外部机制[3]。好的制度的建立也要有规范、科学、长期的管理与执行才会产生意义。因此,老师在管理,指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公平、公开、公正;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律委员会”等形式,积极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11],保障宿舍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内部驱动力。
3.8 抓好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宿舍物质文化环境建设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宿舍仅是休息场所的观念,在最初的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需求。从各类宣传橱窗、活动室、会议室以及相关的科学配套设施开始,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自然形成了教育场所。良好的硬件设施仅是基础保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0],宿舍、走廊、活动室的布置与美化[6],营造内涵丰富、高尚健康的氛围,促进宿舍文化建设。
3.9 营造良好精神文化氛围
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同时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首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师长,勤劳简朴,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就是利用好传统与现代的宣传手段,广播、宣传栏、网络微博等,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3,17]。
篇10
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4—0021—01
随着以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为标志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农村落后地区初中学生流失出现了反弹,这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反思。笔者在此就农村学生流失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流失原因分析
首先,近年来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国家要求职普比例大体相当,要求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到职业教育学校读书。但实际上国家的用人政策并没有向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倾斜,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歧视职业学校毕业生,初中生觉得上职教学校没有出路,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升入普通高中没有希望,就早早退学打工。很多农村籍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些则回到了家中。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无用”思想滋长起来。
其二,一些地方政府对辍学问题不重视。虽然《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但多年来地方政府对贫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的帮助离实际需求相差很远,对贫困学生的救助比例低,政府拿不出有效的控制流失措施,往往只要求学校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等政策。
其三,法律意识淡薄。由于政府和学校对《义务教育法》宣传还不够深入,社会上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农民、甚至干部不知晓不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其四,由于升高中人数有限,竞争激烈,学校压力大。学校、教师不可避免地尽可能利用空闲时间上课、辅导,导致部分学生不堪重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畏学情绪而辍学。学校以学生成绩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更是把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视为自己评优选先、晋升晋级的重要条件,因而在教学中急于求成,高强度训练,延长晚自习时间,学生则无法承受过重的负担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中有的教法陈旧,有的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做细致的调查了解,不做正面引导和鼓励,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把学习较差的学生视作班级的累赘,从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成了流失生。
二、控制学生流失的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应该由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进行有效预防和解决。
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作为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参与这项关系到民族素质提高的伟大事业中来,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是充分利用影视媒体、墙报、黑板报、印发宣传单、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营造一种全社会关注义务教育的氛围。二是党政组织要大力支持,将控制学生流失与领导的业绩考核和晋升奖惩挂钩,把控制学生流失当重点工作来抓。三是广泛开展“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捐助活动要由政府发起,救助不能仅限于校园内或教育系统内部。对经动员返校的学生,要及时对他们帮扶、补课,从生活上加以关照,使他们能安下心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