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成果开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长沙,产学研,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为贯彻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7年国家科技部开始在全国部分城市和高新区组织开展了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长沙市在1998年初被批准列为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之一。长沙“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的目标任务。“十五”期间,长沙又提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优势带动战略,把长沙建成繁荣的经济强市、开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城市”。2009年11月,长沙凭借“科技和人才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全市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160亿元”、“技术合同成产额突破32亿元”等多项硬实力指标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
这一切得益于长沙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采取了正确的产学研发展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长沙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而且促使企业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体,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 借鉴成功经验,指导产学研合作,推动经济、生产力发展
研究长沙产学研发展的模式,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指导本地的产学研合作。在借鉴的同时再吸取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适合本地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 指出不足,加以完善,促进长沙经济、生产力发展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何产学研合作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缺陷。只能说某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某个时期最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指出长沙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本身就是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修正和创新,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长沙经济、生产力发展。
(三) 在研究中通过整合优点的模式推广有效可行的新的产学研模式
在对长沙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中,要对各种模式的优点加以概括和总结,在总结的同时再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情况,对适合于本地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点加以整合,形成一种适合本地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长沙产学研现存模式及其特点研究
湖南制定并颁布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坚持大科技、大产业、大开放、大协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因而,长沙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吸引民间资本,吸引高精尖人才参与,创造了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得到社会及海外投资机构的热捧,为长沙的科技创新发展吸引了大批的资本,极大地促进和提升了长沙的生产力发展。
长沙的产学研模式主要有:产学研资,科技园区模式、企业附属研究院模式、校办企业、技术转让论文范文。
(一)产学研资模式
产学研资模式是长沙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运用的最主要的产学研模式,也是最成功,对长沙科技、经济、社会促进作用最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它是通过新的观念,把新的体制、机制、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学、企业、资本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大学、企业进行研发、生产,而资本为科研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注入动力和提供保障,为企业的生产提供资本支持,当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的壮大,资本壮大后,又回来投入科研和生产,如此良性循环,使长沙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长沙的科技创新短期内跃入中部省份城市的第一。
它的具体特点有:
1、政府引导并建立科技投融资机构
长沙为了使科技创新顺利进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由政府注资3000万并成立了长沙长沙市科技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沙科技创业投融资协会、长沙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成立
2、以多种方式巧妙实行科技成果与资本的对接
通过成立民间投融资机构,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对科研及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而达到把科研成果与资本对接的目的。
通过与银行合作,达到把科研成果与金融资本对接的目的。通过技术交易平台和科交会等,把科研成果与资本对接,迅速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市场化的运作吸引各方资本
民间投融资机构对科技投入的参与,大量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引海内外投资机构及金融机构,采取互惠互利共促发展的方式,达到既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现,又满足了投入资本的壮大和发展。
(二)科技园区模式
长沙通过对科技园区的规划兴办,达到了吸引人才,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建立大量孵化器的作用。以园区的四大特色产业掀起和带动整个长沙经济和产业的腾飞。它的具体特点有:
1、由政府规划和引导
政府对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好基本设施,引导高新企业和高校产业进入,吸引高精尖人才进入创业。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园区的运作进行保护和监督。政府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通过对税费和行政收费的减免,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认定和淘汰及对高新技术企业一系列优惠措施的采取,达到对园区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2、园区形成研究基地、产业基地、孵化基地的有效对接
园区的高新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甚至博士后工作站,或者有院士带队的专家团队进行研发,因而自主创新能力强。
在园区发展的同时,以四大产业为支柱,形成系列化的产业基地。通过对孵化器的建设,培育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3、以科研成果或自有资金为基础,吸引社会投资
园区中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以自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自身最初的投入资金为起点,通过吸引社会对科技的风险投资及与金融资本的对接,达到发展壮大的目的。
(二)企业附属研究院模式
长沙高新区岳麓山高科技园中的园区企业与23 所驻长高校、70 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近400 个,共建国家级工程中心6 个、国家及省级技术中心8 个,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还有的企业根据自己招来的人才及自身固有的技术力量,成立了独立的科研机构甚至博士后工科站。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企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进行的科研工作,都是围绕着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营销来进行的,以获取最终的经济效益和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推进生产和企业发展为目的。
2、科研院所是附属于企业的
在整个科研过程中,这些科研院所是依靠于企业的资金的投入而建立并发展的,它的科研目标的制定和项目的确立,是以企业的需要为目标的。企业是这些科研院所的所有人,企业支配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科研院所是企业的一个附属机构。
3、科技成果转化迅速
在这种产学研模式下,由于科研项目是企业以生产任务形式下发给附属的科研院所,而科研院所又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和市场信息进行研发,因而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对市场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拓展性,同时,在研发出来后,科技成果迅速投向企业进行生产力转化和市场实现,极大促进生产。从科研项目的研发、科技成果的出现到科技成果的市场实现,实现了流水作业式的一条龙式的生产,因而,这种模式下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是最快的。
(三)校办企业
长沙高新区大学科技园采取“一校一园”、“多校一园”等方式:在麓谷,湖南大学设立湖南大学麓谷产学研基地;中南大学设立研究院,建设产学研基地。从而有效实现长沙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实体化。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高校是所设立企业的产权所有者
在这种模式下,高校是所设立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对企业的资产和管理、财务的决定、人事的任免、生产的方向,都有决定权。而企业只是高校的一个下属机构。
2、企业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
企业是附属于高校的,一般在高校有某个能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产生后,这种企业才予以建立。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由高校决定。当高校有与企业生产方向相应的科研成果产生,便迅速下发给企业进行生产论文范文。高校科研机构也可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对企业生产的调研进行立项。
3、高校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共享
在发展过程中,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是共享的。在人才资源、资本支持上,高校与企业是相通相促进的。高校为企业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企业进行生产和科研成果的市场实现,又以丰厚的利润回报高校,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技术转让
长沙这种产学研模式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甚至科研个人,将科研成果通过以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的方式转给企业,再以企业为主体对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转化。这种方式能较为迅速地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避免了高校或个人因自身的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转让科研成果,从而对科研资源及科研投入造成巨大的浪费,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体的特点有:
1、科研成果的拥有者与转化者不相同
科技创新成果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或个人所有,但是,依高校、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条件无法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继续搁置成果不用,将会使科技创新成果随时间的推移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也会使在进行科研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和智力处于被浪费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长沙成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通过科技成果交易会和技术成果交易公司使很多科技成果转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生产力和市场转化,既使科技成果的研发人获得经济利益,也使企业节约了研发资本,迅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向市场,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有偿转让科技成果
高校、科研机构、个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时,是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企业可以一次性全部购买;也可分批次根据市场前景状况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多次付转让费;也可以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给以提成。
3、市场的需要对科技成果的顺利转让起重要作用
科技成果要想转让,必须在转化后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因而,有市场生产前景的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后,就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刺激企业的发展。而缺乏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即使转让给企业,也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四、长沙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长沙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利用产学研极大地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极大地成就。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政策监护
作为政府,在产学研的过程中一定要起协调和引导的作用,排除障碍,制定政策法规,引导正确的发展。
1、政府要有完善的产业布局规划
政府要做好相应的产业布局规划,针对优势产业要重点引导建立产学研联盟。以有效的产学研模式的运作带动科技成果迅速向生产力转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从而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再以优势产业的龙头效应带个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政府要对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加以引导
企业缺人才,而高校人才聚集,为了企业的发展和高精尖人才的有效利用,政府就要恰当适时引导高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关系,及时处理好所建立的产学研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因素。让高校在向企业输出技术的同时,双方能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发展。企业可以项目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关系,也可以生产领域联合高校建立学科领域类的产学研关系。而高校呢,也可进一步影响企业将企业作为自己的实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基地。
3、要制定适宜的政策法规对产学研联盟加以监护
在产学研成立和运作后,政府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而应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对其加以监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护好高校的利益,也要照顾好企业的发展,更要考虑到人才的心理。政府要重奖对社会科技和经济、产业有重大贡献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个人。同时,也要对无所作为的产学研联盟加以惩戒,撤消其所享有的优惠待遇。
(二)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
在产学研的发展过程中,应以企业为整个科技创新的主体,从企业发展和经济需要的角度来建立和健全产学研模式。
1、以企业为中心来进行科技创新
在产学研联盟建立的过程中,应以企业为中心来进行科技创新。企业处于生产的第一线,对于生产需要、市场信息,企业把握得较准,因此,企业的生产带有市场化,他们所提出的科研要求通常也最符合市场的需求。所以以企业为中心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模式,不仅有利于科研,也有利于经济和市场的发展。
2、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中国的高层次人才大多聚集在高校,而企业相对于来说,专业技术人才、策略管理人才缺乏。因而,必须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为企业服务,在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要激发人才的潜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促进人才的创新,反过来,又会极大地促进高校的发展。
3、建立企业独立的研发机构
要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迅速得到专业性地解决,在生产需要时提出的项目得到适时的攻克,并使科研成果迅速得到转化论文范文。最好能在企业内部建立附属于企业的研发机构,处于企业生产线上的研发机构,既能随时对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和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难题,也会及时根据产业和市场需要确立科研项目,同时也会研发出更适合生产力转化和经济发展需求并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
(三)产学研资是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学研是把科研与生产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研、产,为科研成果和生产搭建了平台。但是,在科研成果出来后,必须有相当的资本保证其转化和健康运行,这样,才能使科研、生产、转化位于一条快速的流水生产线上。
1、将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对接
这种产学研模式的最有特色的就是直接将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实行对接,以雄厚的产业资本来保证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来吸引社会各行业各层次资本的投入。同时,产业资本的大量存在,也促使大量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的产生。
2、雄厚资本的保障有利于产学研的进一步深化
雄厚的产业资本的存在,为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和市场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在产学研资一体化运作快速发展时,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激发产业升级和转型,甚至新的产业的产生。
3、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产学研资一体化运作,会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当这种模式运行到一定程度并使该产业得到升级甚至转型时,就会促使该产业成为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带来整个区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科技投入和中介机构
建立多元化的较为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会为产学研的运作带来雄厚的资本支持,而好的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又会随时为产学研搭建一系列平台,能有利地沟通好产、学、研之间的关系。
1、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好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做引导性和启动式的投资;民间的科技投融资机构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进行投入,确保科研的顺利进行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创造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一定方式吸引海内外科技投资机构来对本区科技创新进行投入。
2、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好中介平台
产学研联盟的成功建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需要政策的扶持、人才的加盟、项目的吸引、经济的激励,以资本为基础,以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发展为最终实现。因而,良好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对于串接好产学研建立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对于各个环节的顺利和有效对接也至关重要。
3、为科技研发打造好科技投入风险平台
产学研联盟成立后,进行科技研发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面临失败,出不了成果,或者所出的科研成果在进行生产力转化和市场实现时,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那这就意味着先前为了研发而投入的大量资本、人力处于一种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宽容失败是不够的。还必须以风险投资对科研进行有利地保障。因而创立好科技投入风险平台也很重要。
五、结论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想采用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加以引导,以产学研资模式甚至更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巧妙建立科技成果与资本的对接,鼓励社会风险资本的参与,以人才为基础,以资本为推动,以政策为保障,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从而促进科技和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长沙市技术创新工程成绩斐然[N],科技日报,2003年07月17日;
[2]陶小爱,长沙强化科技创新实施技术跨越[N],湖南日报, 2000年12月20日第A01版;
[3]湖南省统计局,科技创新助推长沙经济发展[J/OL],湖南省统计局,hntj.gov.cn/sxfx/csfx/200908060002.htm,2009年8月10日;
[4]徐东,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三个层次分析及五点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年第2期;
[5]刘庆华,产学研合作机制及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
[6]王娟茹,潘杰义,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2月
[7]柳卸林,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2月;
[8]毛竹,长沙: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 年/8 月/27 日/第B05 版;
篇2
关键词:科研档案 科研管理 和谐发展
1 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科研档案是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学技术储备的一种形式,包括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相关文件材料。科研管理是围绕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前、立项、实施、结题、结题后等全过程管理。它的目的是完成研究计划目标并形成文字记载――形成科研档案,以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是各科研单位所追求的主要工作目标。现因多数科技人员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科技档案对科研管理重要的辅作用,仅仅停留在形成科研档案的概念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为图方便,而忽略了科研档案形成中的必要流程和记录等,大大降低了科研档案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科研档案利用推广工作的展开。
随着现代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完成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为目标,而是应在如何使项目更具创新性、现实性上作规划,摆脱滞后的现状。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常常仅有成果荣誉而缺乏殷实的原始材料做佐证做基础,或仅形成了脱离市场的科技成果,从而造成科研成果转化困难,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取得经济效益。因此翔实完整的科研档案对于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 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和谐发展是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客观发展要求
2.1 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的共同工作目标要求两者和谐发展。科研档案管理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地管理科研档案,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档案,为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工作。管理工作并不只局限于将科研材料整理、分类和保管,而主要目标是归档后科研档案的再利用,将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实施,实现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科研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依赖于科研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相辅相成,从而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2.2 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的相互关系要求两者和谐发展。科研档案工作是对科研项目管理活动的延续,是记录科技人员创造科研成果的载体,也是科技活动的结晶和产物,既来源于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又服务于它们。科研档案又是科研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媒介,一项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深化,一个新产品的研制,都需要查阅大量的科研档案,一旦开发研制成功,又需要借助科研档案加以推广。
由于科研档案是贯穿于科研管理整个过程的一项工作,它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也使科研管理工作成效得以很好的显现,对科研管理有极大的促进、挖掘、继承等作用。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客观科学发展要求,和谐发展才能够创造出“1+1大于2”的最大管理效益,有助于形成加快科研档案利用,促使科研项目成果转化进程的新局面。
3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四同步”――和谐发展的对策
和谐发展就意味着同步发展,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管理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有助于实现各自管理目标,创造最大管理效益。
3.1 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科研管理部门首先要帮助科技人员了解需求,国内外同领域研究的信息,选好题,选对题,增强科技人员项目立项的命中率。在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对科研课题审批文件、任务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书、合同等文件及时做好科研档案收集工作。
3.2 检查项目计划实施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科研项目实施阶段,在课题计划任务下达后,首先制定实施方案,据合同准备项目实施的相应条件、年度或阶段计划、资金管理使用、年度或阶段总结,并以文字的形式对其它问题进行说明。开展科研档案中有关课题项目的各种载体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设计文件、图纸,关键工艺文件,重要的来往技术文件等材料收集的实施监督,切实维护科研材料的真实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3.3 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科研项目完成阶段,要建立验收管理体系,积极引入科技评价机制,对已完成的课题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对承担单位及研究人员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信誉档案。科研档案部门对经批准结束的项目,应及时整理各项资料,包括项目工作总结、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有关图片、照片、录像、软盘、标本、原始记录、分析资料等,按照有关科研档案管理要求,办理归档手续,做出课题归档是否符合要求的意见,如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申请移交。未办理归档手续或归档手续不完备者,不予鉴定或申报成果。
篇3
症状1:制度制定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定以校长的意愿为主,由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量通过。教科研制度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这种从上而下制定的教科研制度无法得到多数教师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定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和讨论,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决策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就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待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比较健全,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症状2:制度管理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更差,严重影响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这样尴尬的局面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活动:①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②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③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④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⑤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⑥上好课题研究课。⑦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症状3: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深刻分析和对研究成果提炼的能力。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规范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提炼的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确定好本学期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入手,从小题小做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 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的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其带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
症状4: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而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以及获奖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篇4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县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促进我县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科学规
划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一、课题申报
1、我县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专项课题不受时间限制,申报者可从我县下发的课题指南中选题,也可结合本校实际自定课题。
2、申报人应按规定填写申请书、评审书、实验方案。经所在单位审核后,在规定期限内申报。
3、申报课题必须明确课题主持人(即课题研究负责人),同一人不得以课题负责人身份同时申报两个及以上课题。尚未结题的同类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新课题。
二、立项评审
1、经评审确定的课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够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主持和指导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对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3)、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论证。
(4)、课题论证充分,目的明确,研究计划切实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经费预算合理,具备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基本条件。
2、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课题,由专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出评议意见,综合评审后,确定立项课题并予以公布。
3、对公布立项的课题,下达开县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批准书,课题单位应尽快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文秘站:
三、课题管理
对我县批准立项的课题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课题开题后,根据需要对课题进行过程检查。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单位是否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研究工作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课题
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课题分工领导和参与研究工作,是否到已取得阶段研究成果及其社会效益等,对不能履行正常研究的单位,限期整改,并视其情况撤消项目。
四、成果鉴定、验收和结题
1、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由课题组向县教研机构提出结题申请报告,并填写“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申请书”,并提前15日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主要成果复印件
等。
2、结题方式可以现场验收,也可以用文本或电子文件上报,到时将由3-5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组成评审组,结题评审组组长对结题评审鉴定意见负主要学术责任。
3、通过鉴定与验收的教育科研课题,将进行登记编号、颁发结题证书。对未能通过的,允许课题组在一年内对成果进行补充、修改、完善并重新申请鉴定。重新鉴定仍未能通
过者按撤项处理。
五、成果推广和评奖
对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将采取相对稳定的成果宣传推广渠道。如成果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和信息、报刊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还将定期举行开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
篇5
关键词:研究创新型实验;学生;实验教学
如何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如何通过这种类型、这种层次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此,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学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的“研究创新型实验”,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研究创新实验课”,并纳入实验教学体系。
一、以科研为载体设置“研究创新型实验”
探索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是设置“研究创新型实验”最大的平台。也是学生作“研究创新型实验”最好的课堂。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设置了以科研项目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创新型实验”。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自己选择科研项目,自己进行项目研究,自己撰写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科研过程就是一门极好的、高质量的“研究创新实验课”。
以科研为载体的“研究创新型实验”,其特点是创新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我设计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实验。为实施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培养,为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学分与非学分、必修与选修、课上与课下不同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每年以不同形式作“科研创新型实验”的学生多达百余人,深受学生欢迎。
二、开设不同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
近几年来,主要开设了四种不同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
1、研究式实验教学
我们不断将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纳入实验课堂教学。“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ICP)基因的检测”、“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PCR扩增”、“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吲哚生物碱的提取测定”、“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及产物分离纯化”、“植物根茎维管组织过渡区的研究”、“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的摇瓶发酵和提取”等多项实验内容,皆是由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转化而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制与开发应用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天津市重点基金项目。微生物发酵工程实验课,将其部分研究内容编制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和产物分离纯化”研究项目,纳入课堂实验教学,学生边作发酵工程实验,边进行项目研究,形成研究式实验教学。黄原胶是一种新型发酵产品,曾荣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微生物实验课,将其编制成“胞外多糖黄原胶的摇瓶发酵和提取”研究项目,供学生选作。学生在原来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查阅最新文献,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方法,对黄原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开放实验必修专题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我们还专为生物科学和技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班的学生,开设了1学分的“开放实验必修专题”,作为“研究创新实验课”,列入教学计划。“开放实验必修专题”要求基地班学生,在第五期必须选择一名教授作导师,必须在导师的实验室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参加实验室组织的学术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中,经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学生要撰写科研论文,导师要写评语,评定成绩。成绩合格者可获学分。“开放实验必修专题”,是专门为基地班开设的“研究创新型实验”必修课。
3、科研创新开放实验
早在1999年,就为学生设立了“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具体做法是:生科院设立科研创新基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编制或选择研究项目。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并写开题报告。申请项目基金的学生,可向教授组成的立项评审组作开题报告,阐明研究项目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创新点。项目批准后可获得基金资助,在导师指导下,在开放实验室完成项目研究,向评审小组作结题验收报告。2006年,有50多名学生以“科研创新开放实验”的形式,作“研究创新型实验”。
4、创新科研“百项工程”
2002年,南开大学设立了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资助由学生主持立项的百项左右的科研创新项目。学生要跨年级、跨专业甚至可以跨院校组成科研团队,并确定研究项目。“百项工程”项目,由院系评审组推荐,学校专家组审批立项。学校批准立项后,学生科研团队要在导师指导下,按项目认定书的计划要求完成项目研究,研究结果要或申请专利,学生可根据研究成果申请学分。2006年,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学生申报“百项工程”项目51项,批准31项,获项目经费9万元,有70多名学生以“百项工程”的形式,作“研究创新型实验”。
三、育人效果和成果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以科研为载体,为学生开设4种不同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经过实践,取得显著的育人效果和成果,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研究创新型实验课”的开设,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涌现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如,有一组等同学完成的“饮用水细菌学检查及紫外线杀菌”的研究项目,设计了六套紫外线杀菌系列装置,荣获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另一组同学完成的“工业废水中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研究项目,分离到高效降解苯酚的pD12细菌菌株。经生长、降解曲线的测定,16S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苯酚羟基化酯大亚基基因同源性比较,对pD12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该菌株细胞固定化有良好的苯酚降解性能,为处理含酚废水奠定了应用基础,其研究论文在《环境科学学报》发表。
近几年来,共有500多名学生以不同形式参加了“研究创新型实验”,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学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70篇,荣获全国、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金、银、铜奖4项,14项科研成果荣获南开大学“百项工程”优秀项目成果奖。学生们一致认为:以科研为载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以科研创新项目带动“研究创新实验课”,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实验教学的一大特色。
四、认识和体会
在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和传统的、“照方抓药”式的单纯验证性实验相比,“研究创新型实验”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高层次实验。而开设多种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则是一项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实验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向学生开放、师资力量投入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我们的体会是:
1、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在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中,我们逐渐建立起以学生为本,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以科研为载体开设多种形式的“研究创新型实验”。
2、必须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发展迅速。每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科研经费近千万元,仪器设备先进。科研优势为学生选择科研创新项目提供了宽厚的科研平台。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在内的多名教授,或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年轻博士,纷纷被学生聘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作科研创新项目。雄厚的人才优势为提高“研究创新型实验”的质量和水平,起了关键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观念 科研 有效 激励
新《纲要》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型”转变为“专家型”。倡导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在活动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工作中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往我们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一提到研究,就有如下片面的认识:①把研究视为专家、学者专利,认为与我们第一线教师无关。②认为研究要遵循严格程序,是科研机构所为。③搞教育科研无非是发表几篇论文,为了评定职称。因此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不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实践行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研究的实践者,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探究,积极反思,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对待。园领导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采用多渠道多形式让教师参加科研研讨,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鼓励教师把搞好科研工作看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立足实际定课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就是问题,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去认识、去解决的问题。选题既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整个科研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其一,课题要有实践意义。即所研究的课题应使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和幼教质量的提高,如发现本园教师角色游戏开展较弱这一问题,为提高角色游戏开展的时效性,我们可以确定“在角色游戏中提高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其二,课题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课题与课改相结合,如“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即从自己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课改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未必是从本园实际出发,园领导大多是根据上级行政或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让教师进行对号入座;有的园选择课题是紧跟潮流,赶时髦;有的园选择课题是围着立项转,这些状况亟待改变。园领导应树立“课题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的观点,立足本园实际,结合课改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课改的进程。如:调查发现本园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从而确定“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重视指导与管理 ,做好总结与推广
重视课题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是科研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园领导必须重视每一阶段的指导与管理,做好总结与推广工作是让课题成果得推广、运用与提升的保障,更让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保护,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指导教师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依据。它的制定避免了研究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园领导应成立中心课题组,要形成以园长为总管,以分管园长为主管,以课题组组长为带头实施,教师具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重视中期过程的指导。中期过程重在抓课题的落实,引导教师依据科研计划稳步开展。在实施过程应做好如下的管理与指导:①不能随意更改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要求,探讨可行的方案以期保证方案的落实。②要有时间的保证和资金上的支持,并定期了解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针对问题给予指导。③指导教师及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建立科研活动资料档案,力求做到资料积累过程的规范化。④重视课题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定期开展科研观摩研讨活动,并展示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如: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优秀活动设计、活动照片、测试数据、案例小结等,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三、结题阶段注重验收、评价
结题阶段是科研工作进入,也是科研成果的收获时节。此时,园领导应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统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评价。验收评价时应注意克服教师为交稿而仓促撰稿的错误做法,并请专家、主管领导等开论证会,让大家质疑、讨论或答辩,收集意见后再进一步进行修改,写出正式的论文,以便推广交流。搞好结题验收、评价工作,有利于教师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创造价值,让教师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新的欢乐,使教师保持积极、主动并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探索与研究。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积极性
幼儿园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园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阶段成果汇编。园领导应在每学年末,及时对本园教师在开展科研过程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如:活动设计、研究报告、论文等进行归类汇编,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为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提供论文交流的依据。
篇7
一、高校科研项目档案收集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所在单位科研项目档案的收集范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准备阶段:包括科研课题审批文件,证材料与开题报告,任务书、委托书、协议书、合同,课题投资和预决算材料。二是研究实验阶段:包括研究计划及执行情况,实验、测试、观测、野外调查、考察的各种原始记录以及综合分析材料,设计的文字说明和图纸,计算材料、数据处理材料(包括计算机处理材料,如程序设计说明、计算结果),实验报告、测试报告,照片、底片、录音带、幻灯片、电影拷贝等,阶段小结,重要的技术文件,样品、标本等实物的目录。三是总结鉴定阶段:包括研究(研制)报告,论文、专著,工艺技术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鉴定会材料(鉴定意见、鉴定代表名单),鉴定证书,推广应用意见,课题工作总结。四是申报奖励阶段:包括科技成果登记表,科技成果报告表,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与审批材料,科技成果获奖材料(奖状、奖章、证书)原件或影印件,专利申请书或证书原件或影印件。五是推广应用阶段:包括转让合同、协议书,推广应用方案及实施情况,推广应用情况报告、工作总结,扩大生产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生产定型鉴定材料,成果被引用或投产后反馈意见,成果宣传报道材料,国内外学术交流材料。
从归档范围来看,笔者所在单位规定的内容与1987年原国家科学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差异不大。对这五方面内容进行调研后发现,行政性文件收集得较为齐全,“研究准备阶段”“总结鉴定阶段”“申报奖励阶段”“推广应用阶段”这四个阶段需要经历较多的行政流程,档案收集数量较多。但就整体而言,档案收集情况并不理想,表现在涉及重要数据和研究成果的科研文件,其收集情况并不乐观,其中以“研究实验”阶段最为突出。这部分科研项目档案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强制性收集,而这恰恰是科研项目档案的精髓,其收集不齐全对后期的档案开发利用十分不利。
二、高校科研项目档案收集不齐全的原因分析
(一)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认知模糊以及对归档安全性存在顾虑,导致归档文件不齐全
1.科研人员对自身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认知得较为模糊。高校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决定,主要表现为“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其中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为“职务成果”。高校的技术成果大多是“职务发明”,但是也有部分“非职务发明”。《高等学校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中指出:“校内个人在其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可按征集、代管、捐赠的方式处理。”而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实行文件材料形成部门、课题组立卷制度,即科研作品属于职务作品的都应该立卷归档。由于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认知不清,他们在完成负责项目后,将部分应该立卷归档的科研项目文件如实验方法、工艺参数、关键设计图纸等认定是非职务作品,而留在项目组手中,不愿提交档案馆保管。
2.科研人员对归档安全性存在疑虑。优秀的科研成果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尤其是涉及高新技术、国家军事科学或科研开发等特殊重要信息资源的科研成果,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加上当今社会抄袭、剽窃现象较为严重,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对其科研成果能否得到安全保存存在疑虑,担心自己的科研成果文件在归档后由于得不到妥善地保管而不愿移交档案馆。
(二)科研管理部门权责不明确,导致归档文件不齐全
高校科研项目档案数量巨大,档案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科研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管理部门会参与科研项目档案的收集过程之中。就笔者所在单位而言,主要科研管理部门为社科处,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如高教所、设备处、教务处等,在收集科研项目档案过程中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由于科研项目档案移交一般需要通过两个过程:科研人员把科研项目档案移交给主要科研管理部门,主要科研管理部门把档案移交给档案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档案馆和科研人员不能直接接触,导致档案馆难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难以保证科研项目档案的齐全性。同时,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如高教所、设备处、教务处等,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科研项目档案,但是由于权责界定的上的不明确,导致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他们需要向档案馆移交相关的科研项目档案。长期以往,相当数量的科研项目成果文件得不到妥善地归档保存。
(三)?n案馆工作人员对小项目科研项目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归档文件不齐全
受限于档案馆的资金和人力,档案馆工作人员难以对所有项目的科研项目档案进行归档,他们一般会根据项目资金大小、拨款来源、成果发表所在期刊等因素,对不同科研项目档案进行区别对待:对如863、973、908等属于重大项目的科研项目档案更为重视,当他们发现材料不齐全,会向科研管理部门或者相关人员主动进行追讨;对所谓的小项目,如学生申请的项目、金额较小的项目等则较少进行后续的追讨,导致小项目的科研项目成果文件的归档不齐全。
三、解决科研项目档案收集不齐全的措施
(一)对科研人员实行“职称挂钩机制”和“会员制”,使其主动移交档案材料
1.实行“职称挂钩机制”。“职称挂钩体制”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它把是否定期向科研管理部门或档案馆提交科研项目档案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如果不符合定期提交档案的最低标准要求,则需要达标后才可以进行职称的评定和维系。通过该措施,能够让科研人员认识到向科研管理部门移交档案是一项必须执行的义务。科研人员从事的科研事业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本是职务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向档案馆提交相关科研项目档案是每个科研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实行“会员制”。在档案管理机构内建立全新的档案收集兼共享制度,以便在保护科研项目档案所有者知识产权的同时,让科研项目档案发挥更大效用。档案管理机构根据科研人员交纳的科研项目档案详细程度,向该科研人员提供对应层级的、处于开放阶段的科研项目档案供其查看与利用。
(二)明确各科研管理部门权责,采取档案馆工作人员入驻和系列培训等措施,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性
明确科研管理部门职责,做好科研项目档案的前端控制工作。高校应在制度上明文规定科研项目的主要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一是社科处作为主要的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应制定详细的移交规范。在此基础上,档案馆还应派档案工作人员进驻社科处,负责在科研人员移交档案的过程中检查档案的齐全性,在科研项目移交不齐全的时候及时提醒科研人员,改善科研项目档案收集不齐全的现状。二是针对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如高教所、设备处、教务处等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科研档案,但并没有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规定的情况,高校应将“及时上交科研项目档案”这一职责明确纳入他们的职责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科研项目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防止科研项目档案的流失。此外,对于高校主要科研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档案馆工作人员都应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并了解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做好科研项目档案的监管工作,防止出现项目流失的情况。若出现档案迟交、少交的情况,高校应赋予档案馆相应的权利进行档案的追讨。
篇8
一、“十一五”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四、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五、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六、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七、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八、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篇9
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材料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二)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科研发展、总结、学校制定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进行项目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成果档案
主要包括科研年度统计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和技术转让资料等。科研成果的多少是高校科研实力大小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在科研管理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科研档案收集不齐全。原因是: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研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研档案资料的平时累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高校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缺乏。他们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归档,放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三)高校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高校科研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四)高校科研档案重心偏离。在高校科研档案中,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传统简易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高校科研档案材料。
鉴于此,高校科研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材料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以及高校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对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见解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科研档案归档程序。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避免可能造成大量科研档案材料零散在外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应从立项起就实行课题组预立卷归档,然后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份年度补仓到科研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学校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三)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推广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档案部门进行各种努力的目的,就是把有价值的文件保存下来,并使它可供利用。”因此,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考虑其开发利用问题。“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目前的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尽管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著入,档案利用的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使相关网站成为有效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的窗口。
同时,高校的科研档案保管的是一批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它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产权。这就决定了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在对高校科研档案的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劳动与知识产权,学会正确地利用科研档案,以避免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侵权的后果。
为在实际利用中避免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可进行这样几项工作:
(1)对科研档案中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卷内目录上打上明显的著作权目录标记,以提醒利用者注意。
(2)对科研档案中有著作权的作品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
篇10
一、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也是科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科研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正确地组织科研材料的归档,科学地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的作用。
目前,高校科研档案建立的主要内容根据它为学校的发展研究和为科研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人员信息资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信息资料;各级各类有关科研的指令性文件和通知等信息资料。
1.提供科研人员信息资料,主要是归整学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研究的整个研究梯队的组成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从事研究的学科以及在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介绍材料;
2.各类科研成果材料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归档,这是科研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从项目的申请,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立项计划下达的通知和文件,经费的控制与使用进度,项目最终完成的科研咨询报告和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专家鉴定意见的原件和复印件,应用类研究还要包括应用技术成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存档材料包括验收证书,专利证书以及有关检测证明和鉴定、验收技术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二是科研人员和广大教职工在正式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学科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科研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和作品等以及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成果,全部按所在部门登记,按统一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原始材料及复印件进行归档。三是整理、归档上级和学校下达的有关科研方面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各级各类科研统计报表,以便查阅上级部门的指示、指令、决定等意见和学校有关科学研究的政策和规定,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方向,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的限制,原有的科研技术薄弱,在组建初期,科研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全校科研的宏观管理和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对科研档案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没有建立科研档案的收集、立卷、保管等规章制度,科研档案的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做的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仅局限于对学校科研项目立项、获奖科研成果、科研文件的收集保存,缺乏保存科学研究整个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在课题完成和成果获奖后粗粗收集,便移交到学校综合档案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科研档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普遍存在各种立项资助项目材料较多而教师自发科研项目材料较少的现象,有些立项资助项目档案材料也残缺不全。有的科研课题有开题报告,缺论证意见。有的科研课题材料的只有研究总结或成果论文,缺乏科研计划、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成果鉴定推广等方面的资料,尤其缺少核心部分技术内容和大量研制阶段的材料。
2.科研档案材料原件少,复印件多。课题在鉴定、报奖时上级部门需要提供原件,而原件的份数有限,所以出现科研人员只向档案部门移交复印件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是日后查考、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凭证,如果归档文字性材料中复印件增多,必然使文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3.科研档案材料分散在各处。由于高校科研人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考核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普遍存在一个科研课题的材料分散于各部门的现象,一部分材料在系里,一部分在业务档案里,一部分在行政档案里,一部分在科研档案材料里。这些情况导致科研档案材料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科研档案的综合管理和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当前许多研究人员没有认识到科研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许多珍贵材料不愿意上交,一方面怕归档后得不到有效保存,另一方面则担心以后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时查阅不方便,或者会泄密、失控,这样很难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即便一定要归档,也只会将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归档。(二)科研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由于新合并组建的院校,科研机构重组,二级院系重新整合,不少科研人员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科研档案管理没有得到理顺,科研档案的立卷、归档、编研、利用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二级学院没有设置档案室或专职档案员,管理松散,加上有些学校校区分散,更增加了科研档案的管理难度。
三、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档案管理的途径
1.强化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档案知识,提高科研人员档案法制观念,认识科研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科研人员明确“负责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是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自觉承担起积累科研档案资料的义务,主动履行科研档案归档的职责,增强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档案意识。
2.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按照《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三纳入”,即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科研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研成果与检查科研档案归档情况同步。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要在科研项目下达后,课题负责人主动到档案室备案,领取“归档须知”、“科研记录本”等;第二步,科研课题完成,或经过鉴定、验收后课题负责人将科研课题三个阶段的材料全部收齐,移交档案室,才算科研课题结束;第三步,课题结束经费结算时,要有档案部门归档合格签字或盖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同意财务部门结算;第四步,申报各类奖项时,必须由档案部门验收,加盖验收合格章后,科研管理部门才能办理申报手续。
3.配备机构和人员,提高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校区分散的高校还可建立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并配备兼职档案员,二级院系科研档案室主要是对纳入学校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或参与其科研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对非纳入科研处管理的科研项目,负责立卷和归档的全过程工作。建立本院系的此类档案,并根据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学科科研档案的编研工作。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要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充分调动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除公开表彰奖励外,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上,予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励并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4.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和利用科研档案信息资源。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使用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加,原来的手工操作管理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科研发展的要求,因此,把计算机、光盘、复印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运用到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输,将有关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联机上网,既便于查阅也便于管理。网络化的管理提高了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档案的管理效率。
- 上一篇:审计的认定及分类
- 下一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