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建筑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建筑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不断普及的推动作用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开始从传统模式下大量、繁杂的手工设计与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对于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而言更是如此。然而结构设计过分依赖现代计算机应用软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结构设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保障,但它对于概念设计工作的忽视也很容易造成工业建筑设计脱离实际,建筑项目的相关功效也会因此受到限制。据此,如何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做好工业建筑中的结构概念设计已成为当下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当前工业建筑中结构概念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般而言,结构设计根据建筑项目最终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民用建筑设计与工业建筑设计两大类。就民用建筑设计而言,无论是面向居住服务或是面向公共服务的建筑,其体型一般来说是比较规则、比较统一的,整个建筑的负载能力也比较恒定,因而对于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然而在工业建筑设计当中,受工业建筑不同施工工业的特性影响,建筑物应具备的结构形式及各种建筑资源的布局情况也千差万别,工业建筑对于建筑体型、荷载能力的差异性影响最终也会使得其结构概念设计工作相对而言较为系统、复杂。具体而言,当前工业建筑中结构概念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首先,工业建筑施工项目对某些特殊工艺的规定,使得工业建筑在结构概念设计中需要以工艺布置的合理化为基本前提。然而当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所选用的结构计算软件对这种工艺布置问题始终缺乏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工业建设设计实践经验不够充分,或是对这种资源整合型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如电缆夹层在不合理的框架结果中循环缠绕并形成短柱、工业建筑室内环境涉及到大型设备的安装与运行工作室,框架柱容易出现在某一个或是几个方向的计算长度的取值失误以及振动设备抗震减震构造设计存在缺陷或是系统功能无法得到全面发挥等问题,进而给整个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带来一定的制约。

1.2 其次,工业建筑当中存在的复杂性、差异性建筑物载荷工况也会对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带来极大的冲击。就我国而言,在当前技术经济支持下,国内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多是以民用建筑为设计原型及参考对象,这也就意味着结构计算软件只适用于那部分建筑载荷比较单一、外部结构设置比较规范的民用建筑。而如果将这种结构计算软件盲目套用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不仅工业建筑所具备的某些特殊形体构造或是工艺运行需求无法在结构计算软件中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与此同时这些差异性的结构数据还可能导致结构计算软件最终计算出的数据显示异常、计算结果失真问题严重。

2 工业建筑中的结构概念设计重要性分析

针对上述有关当前工业建筑在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结构概念设计作为弥补当前单一结构设计工作于工业建筑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它也是工业建筑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与趋势。只有将合理的简化模型、建筑载荷组合与当前建筑结构计算分析软件有效结构在一起,在确保结构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做到工业建筑结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才能杜绝肥胖梁柱等多种工业建筑安全问题的产生,进而为工业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性保障。笔者接下来对结构概念设计在工业建筑各环节、各步骤中的重要意义做简要分析与说明。

2.1 结构概念设计在工业建筑中必要性分析。概念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结构设计相关工作人员设计思想的核心体现。一个好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具备在一定建筑功能与特殊工艺要求的限制条件下,在完成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同时,兼顾工业建筑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特殊工艺需求与结构等交互关系的工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强调概念设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重要的依据在于当前结构设计计算软件无法全面、准确的解决工业建筑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采用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业建筑的实际工况需求分析,结构概念设计才能够为工业建筑提供全面、及时的设计依据。

2.2 结构概念设计在工业建筑初步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分析。就工业建筑初步设计阶段而言,结构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以工艺特殊性作用下确定的整合及布置方案为依据,对整个工业建筑的结构步骤、结构体系进行初步规划,并通过对这种结构体系的建模运算来确定整个结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结构设计与大型工业设备的融合情况。这是因为大型工业设备的生产制造周期一般来说都比较长,一旦该项工业设备的购入与使用得到相关部门的授权审批,工业建筑工程建设企业就会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的制造厂商开始订货、购货的相关事宜,此时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就顺势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下一施工环节中的设计基础。如这部分结构设计方案考虑的不够全面周详,下一步骤的持续沿用就势必会带给整个工业建筑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业建筑的初步设计阶段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种结构概念设计知识,以建筑物的工艺特殊性为参照依据,优先选择方案结构性能比较好、结构建设获取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结构设计方案作为整个工业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2.3 结构概念设计在工业建筑抗震分析阶段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各行业领域的发展对新时期工业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化工建筑、能源建设、核电企业受其特殊经营性质的影响,对建筑结构当中的抗震设计有着格外严格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抗震设计对整个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意义,在结构设计中对砌体结构、墙体梁柱承重能力进行着重处理。首先,概念设计需要明确工业建筑建设区域内的地震能力传递途径与相关的建筑薄弱环节,并对采取何种抗震措施对该区域进行抗震能力的优化作出明确说明;其次,工业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妥善处理建筑抗震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地震能量消耗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工业建筑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对工业建筑中的结构概念设计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110001)

[摘要]节能设计理念是鉴于资源的有限和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先进设计理念,将其应用于工业建筑中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循环利用资源,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要做好建筑节能设计需从优化工业建筑结构、选用性能良好的节能材料、按照工业特点和生产需求进行设计、应用节能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

[

关键词 ]节能设计理念;概念;意义;应用

1前言

工业建筑是企业运行和生产产品的重要基本设施之一,也是企业工作人员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重要的场所,其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日照、风向、湿度等。随着现代工业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工业建筑设计也适时地进行了调整,如设计时不仅要凸显建筑的实用性,还需兼顾建筑的艺术性,并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科技化、智能化等[1]。在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许多现代先进理念被融入其中,如洁净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理念、节能设计理念等[2]。本文以节能设计理念为研究对象,围绕节能设计理念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工业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2节能设计理念的概念

节能设计理念是鉴于资源的有限和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先进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建筑中,节能设计理念概念包括以下内容:设计人员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需考虑采用其他途径尽量减少投入使用的工业建筑能源资源的损耗,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需考虑尽量减少工业建筑工程中的能源资源的损耗。

3采用节能设计理念的意义

我国当前许多工业建筑均存在高能耗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工业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均会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进行节能设计。将节能设计理念应用于工业建筑中,具有重要意义。

3.1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

工业建筑施工建设和投入使用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节能技术,尽可能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能源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就可减少能耗,可以较少的能耗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者能够理性面对市场上的能源危机,充分了解市场上能源价格的变动,以较低价格购买足够的能源,即可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于市场成本水平的实际成本达到与市场水平持平或超越市场水平的建设目的,从而减少资源消耗[3]。可见,合理的节能设计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

3.2有助于循环利用资源

工业建筑需要资源的支持,传统的工业建筑过程和建筑使用过程中并未考虑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未设计资源循环再利用环节,使得许多可再利用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而现代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理念中则会充分考虑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的能耗、热损失等问题,并会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设计理想的节能生产和使用模式,尽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初利用和高效循环再利用,从整体上降低能耗。

3.3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建筑的外围是导致工业建筑热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节能理念下,可在工业建筑中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墙体、屋顶、地基等结构的传热系数,减少热损失,提高效能;而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还能降低生产机械设备的运行强度,降低生产机械设备的损坏风险,最大程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效率良好,以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次数,提高生产效率[4]。

3.4有助于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

在工业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建筑及其相关设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外界的腐蚀,如生锈腐蚀、酸腐蚀等,因此在工业建筑设计阶段需对建筑及其相关设备的防腐蚀能力引起足够重视,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提高建筑及其相关设备的防腐蚀能力,尽可能严惩建筑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节能设计理念中,工业建筑的设计人员会通过控制空调的降温面积和室内温度来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而这种做法也避免使用了大面积、大空间采暖和全空调,降低了机械设备生锈腐蚀的风险;此外设计人员会考虑通过自然通风来保持室内的生产环境,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大量热气、湿气和腐蚀性气体排出,以减少热气、湿气和腐蚀性气体对建筑本身和建筑被其他机械设备的腐蚀。

4节能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

4.1应用节能系统

热损失是建筑能量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需注意控制和减少建筑内部外围的热能消耗。常见的控制和较少热能消耗的系统是由内墙保暖系统、外墙保暖系统等组成的保暖系统,具体保暖结构如屋面板、保温墙等。该系统中保暖结构在夏、冬两季协调供热,为工业生产创造并维持着良好的环境。

4.2按照工业特点和生产需求设计

只有根据工业特点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才能确保工业建筑具备完整的生产条件,才能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性;而只有根据工业生产需求设计工业建筑,才能保证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设计,使节能设计真正发挥功效。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工作人员、操作工具如运输工具活动的高度,努力让工作人员感到舒适;如果生产过程中工业建筑内部具有较大的湿气,并含有一定腐蚀性介质,在设计建筑时避免使用孔隙率和吸水率大的保温材料,以免腐蚀建筑本身及相关机械设备,降低建筑本身及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

4.3选用性能良好的节能材料

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节能材料的选用是影响建筑质量和节能效果的重要环节。在传统建筑材料逐渐被淘汰的今天,轻质、高弹性、耐久性、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青睐,并逐渐成长为新型工业建筑材料的主力。在选择节能材料时,材料的用途、建筑的设计特点等应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如为了获得理想的通风条件,设计时应适当调整窗墙比,将窗墙比控制在20%—35%之间,而为了配合建筑结构特点通风效果,选择外墙用节能材料时,材料的厚度需能够减少热量损失,并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4.4优化工业建筑结构

优化工业建筑结构是实现节能理念的重要措施,在优化建筑结构时,缩小开窗面积是获取良好节能效果的手段之一,因为性能不同的外窗具有不同的传热系数,在传热系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外窗面积是提高门窗气密性和减少热损失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北向和东向的窗墙比应低于20%,西向窗墙比应低于30%,而南向窗墙比应低于35%;而建筑外墙门窗的气密性应在4级以上,而玻璃幕墙门窗的气密性则应在3级以上,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工业建筑节能[5]。

5结 语

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更有助于循环利用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是符合当下能源资源紧缺的国情和工业建筑持续发展需求的一种举措,势必是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要做好建筑节能设计,不仅要兼顾建筑周围环境、气象水文、施工技术等基本因素,还需综合考虑工业建筑结构、节能材料、工业特点、生产需求、节能系统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节能设计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吴健男.绿色节能设计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2-3.

[2]谢东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3(02):207.

[3]杨宏.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08):29.

篇3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复杂性;安全性

对于工业建筑而言,其结构设计合理与否,不仅决定着工业建筑建设质量,也影响着工业建筑建设资金投入。只有科学的设计,工业建筑结构才会合理,与生产活动和工艺要求等相适应。工业建筑与民用住宅建筑不同,其结构设计更复杂,安全性要求更高,要适应生产活动和工艺要求。介于此,进行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与安全性分析是必要的,利于加深对工业建筑结构的认识。

1工业建筑简述

1.1概念

工业建筑,指的是提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1]。其中,构筑无有烟囱、水塔等,建筑物有化工厂房、纺织厂房、医药厂房等各类型厂房。

1.2特点

工业建筑主要特点:(1)要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2)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安全性要求很高;(3)具体的生产活动不同,工业建筑结构形式也不同,要根据生产活动及其特点进行结构设计;(4)屋面排水、通风、采光及构造处理等方面复杂性较高。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与安全性

2.1结构选型

由于工业厂房建成后的使用用途不同,不同的工业厂房,其生产工艺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2]。所以,进行工业厂房结构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工业厂房的使用用途、施工条件等因素,不仅要使用材质好、寿命长的材料,还要确保建成后的工业厂房结构能够灵活的适应的生产容量等方面变化。下面对工业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第一,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建材采购方便、施工便利、耐火耐蚀、现场建筑、成本低等优势。而且,按照这种结构建造出来的建筑,有着很广的适用性,很多厂房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钢结构。钢结构一般采用工业化体系建设,工期短、成本低、施工方便,且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工业厂房。但是受材质限制,这种结构防火、防腐蚀性能较差,如果工业建筑采用这种结构类型,必须注重防火、防腐蚀方面设计。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结构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这种建筑结构优势明显,不需要特别注意防火、防腐蚀方面的设计,安全性较高。但是如果是大跨度、大空间、振动较大的工业建筑,适宜采用钢结构。

2.2平面布置

确定工业建筑选址后,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合理确定各分区、竖向设计、公用设施等[3]。进行工业建筑总平面布置时,除了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外,还要考虑职工生活用户、生产经营管理用房、福利设施用房,以及污染问题,按照全局角度考虑平面布置。为了确保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设计者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如建筑信息模型,基于同一模型设计多种设计方案,优选出最佳平面布置方案。

2.3生产工艺要求

建造后的工业建筑是用于生产活动的,为了生产活动的正常运作,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必要以生产工艺为依据,将生产工艺和生产活动做出结构设计的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对于工业建筑而言,其生产工艺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流程。生产流程影响着各部门、各工段平面的次序和相关关系;(2)运输方式及工具。运输方式及工具影响着工业建筑结构类型选用、平面布置等设计工作;(3)生产特点。生产活动具有污染、易燃易爆等特点,做好生产环境、防腐蚀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2.4防腐蚀设计

工业建筑建成投入使用后,受生产工艺和生产活动影响,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或产生酸碱盐类物质,容易腐蚀建筑物。所以,进行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特别注重防腐蚀设计。第一,选用防腐性能好的材料,或对建材采用防腐措施。如,门窗使用木质、塑料、玻璃钢等防腐性能好的材料;金属挂件涂抹耐腐蚀的涂料,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层;地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花岗岩等材料。第二,结构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同时是混凝土表面涂抹耐腐蚀的涂料。如果结构构件使用钢材,务必要做好防腐蚀措施,必须在钢表面涂抹环氧树脂漆等材质的防腐蚀涂料。第三,带有腐蚀性的生产活动要集中布置在下风侧或水流的下游,限制酸碱盐类物质腐蚀工业建筑结构。

2.5防震设计

防震设计是关键的,它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上占据首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工业建筑后结构的安全性。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工业建筑方防震设计要求比较高,如果不能达到安全性要求,一旦遭受意外的冲击振动,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特别是生产活动具有易燃易爆特点的,危及工业建筑区内及周围范围内的人员生命安全。因此,进行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合理进行防震设计,符合抗震要求。当工业建筑结构规则、对称,整体性比较好时,按照工业建筑结构及其抗侧力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当工业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差使,要按照工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加强措施,增强工业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当工业建筑厂房的结构高差比较大时,必须将生产用房与生活用房、管理用房等分开来布置,并分开相邻的抗震缝,便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此外,抗震缝两侧要布置墙等构件,并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抗震缝宽度。

3结论

综上所述,工业建筑不同于民用住宅建筑,其结构设计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与安全性。为满足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与安全性要求,要认真的进行工业建筑结构选型、总平面布置、防腐蚀设计、防震设计等工作,使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满足建造后的使用用途,达到相关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潘绍洁.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及安全性[J].科技展望,2016(07):33.

[2]曾超.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与安全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122.

篇4

关键词:工业建筑;优化设计;钢筋;结构

现代工业建筑结构的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不同建筑的功能性也大不相同,依据设计角度的不同,工业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工业建筑的建设是十分复杂的,对于建筑的荷载也是比较大的,为了解决在工业运作上高分贝的噪音和污染物等情况需要对于工业建筑的建筑工艺结构进行更高层次的优化设计。

1 工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1.1 工业建筑优化设计的目的

在现代工业建筑的优化设计中,根据不同建筑优化需求的目标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传统概念上的建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其中包含了对于结构成本结构设计优化、设计质量的提升以及能够保障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全满足现代社会低碳环保的要求。第二种是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的优化目的来达到企业工业的生产目标的要求,实现对于建筑整体结构的布局和设备的放置以及施工流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提高工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工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队伍建设

受到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对设计优化人员的要求具备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影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队伍为中心开展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工作。工业建筑结构优化的团队应该包括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来对于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还有要具备工艺技术人员来完成对于工艺布局和工艺流程的数据分析理解[1],对于建筑结构的要求进行解读,分析所设计的建筑结构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基础团队中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来完成对于设备的安置和使用和结构布局等进行分析处理,最终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合理的运行。工业建筑的结构优化需要做到以基础团队为核心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在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工作的科学发展。

1.3 工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经验研讨和共享中,多数设计团队和建筑工程师都对工业建筑结构的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首先建筑物内部钢结构的应用对空间美学的设计会造成产生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项目中,会因为部分设计人员因为经验不足缺乏对整体建筑结构布局的认知,从而导致对建筑工艺的使用和了解不足,造成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成果不突出,进而会出现许多企业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工作不支持、不认可等问题。在上述工业建筑结构优化中,工业建筑物内部对钢结构的设计是所有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方向。工业建筑施工建设的项目中占据总成本七成以上的是材料的费用,其中钢材料的价格就达到几千元一吨。在保障建筑物整体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减少建筑物中钢材料的使用比例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对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中要合理优化和使用钢材料,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我国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由于部分工业建筑在概念性的优化设计在整体设计方向上缺乏量化标准,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优化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的设计和施工,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的产生,工业建筑结构在优化设计上应该更加灵活的应用和制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具体方案,以具体的建筑数据作为参考依据来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优化效果。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由于工业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会对建筑物内部的管理工作需求以及数字化办公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业建筑使用之后仍然会有各岗位的人员不断出入来操纵内部各设备和软件,因此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上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布局的影响。综合考虑各建筑内部的设备使用和工作管理的需求,对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企业对成本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2 工业建筑结构优化的方法

2.1 结构优化模型和设计方案

工业建筑优化设计可以在基础结构方案、围护结构设计方案和屋盖系统方案这三个方向上对建筑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可以在型号的选择、受力分析时和资金等方面投入等实施的过程中围绕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进行优化,以便最终能达到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高效环保、以人为本的要求。通过参数的选择和确定的方式来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多个变量和约束条件的来对非线性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处理。在方案结束后,通过编制来进行运算就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结构优化的最终确立。[3]

2.2 建筑结构优化的注意事项

现阶段的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建筑师都不会参与到前期方案的制定和设计上,对于结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问题充分的认知,在后期的工程建设和方案的设计中增加了困难,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工程的投入和使用。在工程结构设计前期就引入结构优化的设计理念,这样不仅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工程优化设计的需求和作用,还能降低企业资金的投入,在工程的前期就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周边位置以及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结构来制定工业建筑的设计优化方案。把握对于工业建筑内部的细部结构设计,例如在钢筋的选择上,要符合对于扭转力和抗拉力的要求。[4]工业建筑的结构优化能够通过对于优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来降低在管理过程中对人力、物力和移动距离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对于工业的建筑结构的成本投入。现工业建筑内部的钢结构的应用日益增多。对于工业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缺乏对于钢结构工艺的深入了解和探讨,十分容易造成优化设计的效果不突出,达不到预期的工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标准。

2.3 建立完善的工业建筑结构优化体系

目前国内的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由于对各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和管理,就会出现建筑内结构优化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对工业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之前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和工业建筑结构优化中出现地问题进行相互验证,来及时掌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相关岗位的工业人员也要针对管理体系的建立来采取更加合理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工作内容,以此实现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质量管理的目标,提高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的质量和后期的使用效率。

3 结束语

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在不断的提高,工业领军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新的工业园区对于园区内的工业建筑的相关要求也更加的严格。针对工业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关注度。充分利用工业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来优化技巧、降低对于工业建筑的整体投入,节约成本,降低工程总资本的投入。同时要满足工业建筑结构中设计优化过程中对工业职能的需求。随着市场竞争逐步朝向白热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在未来发展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工业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0:194.

[2]吴士杰.对工业建筑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尚品,2015,9:14+19.

篇5

2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工业建筑的成就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工业建筑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建筑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2.1.1新兴的工业园区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在向生产力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建筑类型,新概念、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等。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办公、娱乐、科研等多种功能的辅助配套建筑,并精心设计了优美的厂区环境,把生产、工作与生活设施综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

2.1.2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

为了满足企业改建、扩建的生产需要,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厂房内部空间环境引入人性化的设计,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产效率。

2.1.3工业建筑结构类型趋向多样化

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形式,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结构、空间网架结构、轻型钢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空间膜结构等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墙体和屋面体系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

2.1.4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得到重视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目前,尚有一些因工艺落后而废弃的工业建筑其建造质量仍能满足其他用途。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工厂企业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挖潜改造,重新焕发青春,如长春一汽大众新厂。旧城中的老厂有的易地重建,有的旧貌换新颜,如前文所提到的1933老场坊的改造,将已废弃的工业遗产盘活,现已改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时尚之都。

2.2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以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都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建筑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生态、节能、省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人类工程学的应用以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趋势;高科技化及多元化的趋势;文化性趋势。

2.3我国工业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与过去相比,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建筑在观念方面、体制方面、技术方面和教育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这里固然有各专业工业设计院在“以工艺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建筑师们普遍认为工业建筑仅仅在工艺流程之外依附结构“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对工业建筑创作缺乏热情等原因,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教育界对工业建筑教育的忽视却更值得我们深思。

3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工业建筑教育

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就是建筑师技术水平的体现,而建筑师的技术水平与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忽视工业建筑教育的问题。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高我国工业建筑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我国高等院校的工业建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3.1我国高校建筑院系工业建筑教育的现状

3.1.1课程开设方面

国内大多数高校建筑院系不重视或完全忽视了工业建筑的教育。据统计,在我国设置了建筑院系的高校已超过60所,但在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基本上取消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根据调查,只有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等不到十所高校的建筑院系开设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长期以来,高校建筑教育对工业建筑的忽视造成了优秀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工业建筑创作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比较低沉的局面。

3.1.2教学师资力量方面

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工业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只是具有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

3.1.3教辅教材方面

与工业建筑相关的教材严重匮乏,现有的教材内容旧,技术落后,所讲述的创作思想远远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目前,市面上介绍国内外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等相关的参考书籍寥寥无几。

3.2加强工业建筑类型特色教育,培养宽口径设计人才的建议与对策

3.2.1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建筑教育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拓宽专业,增加社会适应性,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建筑设计人才。

3.2.2重视工业建筑教育,加强学生对工业建筑的全面认识

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工业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工业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3.2.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思想

工业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始终与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通过在建筑设计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建筑理论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环境,探索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设计,探索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生态、艺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3.2.4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

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

3.2.5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工业建筑设计课程时,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工业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工业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工业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3.2.6建筑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4结语

篇6

关键词:绿色工业建筑;节能设计;营造;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Abstract: below from several aspects analyzes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nd green building theory introduced into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reen building theory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realization model, summarizes the green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of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future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Keywords: gree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Energy saving design; Build; Renewable energy; Use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由民用建筑进一步延伸到工业建筑领域。

2绿色节能工业建筑设计

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源泉的就是工业文明。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为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实质,是以建筑语汇表述工业化的价值取向。而不可否认的是,工业建筑常常是产生噪声、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场所,而反过来,环境污染不仅严重缩短了工业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当前,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建筑领域也应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在设计中予以注重和改进,体现绿色与环保。

2·1绿色工业建筑整体形象的营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工业建筑日趋庞大,工业厂房动辄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平米的规模不仅给生产带来方便,也需要更多现代技术的支持,这个大空间内有着多种功能的矛盾共存,种类繁多的设备、传送带以及各种动力管线给建筑提出了复杂的要求。与此同时,庞大的现代工业建筑群也意味着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产生的声、光、热及各种排放物甚至工业建筑本身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营造绿色工业建筑整体形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有效地使用水及各种自然资源,使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至最低程度;尽量保持建筑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环境,因地制宜。因此,绿色工业建筑整体形象的营造应从注重选址及优化布局结构两方面入手。

2·1·1注重选址

绿色工业建筑的选址应选择在合理的位置,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保证城市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态安全。除通常考虑的建筑选址因素外还应注意如下原则:1)应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如森林、水体、自然保护区等;2)要保护场地的生态系统,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保持场地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控制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排放;3)应注重减少场地水土流失,防止因建设造成自然灾害,增大绿地面积,降低热岛效应。

2·1·2优化布局结构

优化布局结构应强调整体概念,通过对结构本身的处理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工业建筑总图的节能设计对总体布局,厂房的布置和室内环境条件等应进行统筹考虑、全面优化,使方案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节能节地。在总图规划阶段时不仅考虑合理设计布局,避免人物流交叉;也应考虑如何结合环境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将动力车间及公辅设施的布置靠近负荷中心,使得管线短捷,减少线路、管道的损耗以降低能耗;同时努力创造园林式工业建筑,将绿化引入工业建筑,一方面是出于节能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追求一种努力与自然接近的生活,为生产者创造一个亲切、舒适的劳动生产环境。

2·2绿色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2·2·1减少建筑耗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近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之比约为53%∶47%。因此,提高工业建筑设计的节能意识,降低工业建筑耗能,探讨工业建筑节能的有效方法,已经是越来越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相比体量大,在基建投资紧张的情况下,工业建筑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通常低于民用建筑。实际上,这项“节约”措施使厂房在日后多年的使用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虽节省了一次性投资,却加大了常年的使用能耗,综合比较是不经济的。

篇7

关键词:信息时代; 工业建筑; 建筑教育; 教学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act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information era,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sign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Occident developed countries,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by combining the actu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lls 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opinions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education in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information era;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edu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U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91-02

1引言

2008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七届全国工业建筑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通过这次会议交流,我们惊喜的发现:许多工业建筑设计院越来越重视建筑师在工业建筑项目中的地位,年轻的建筑师们对工业建筑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工业建筑精品让我们耳目一新,特别是上海1933老场坊的改造设计项目[1],经过建筑师匠心独具改造后的内部空间让参观者都颇为感动。但是,不可否认,近几年来,业界对工业建筑的教育关注不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体系中依然忽视了工业建筑教育,在这次研讨会上仅有2~3所大学建筑院系的代表与会,该现象反映了工业建筑教育在我国高校建筑教育中受到忽视的现状。

2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现状

2.1我国工业建筑的成就

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工业建筑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建筑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出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2.1.1新兴的工业园区迅速发展

高新技术在向生产力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工业建筑类型,新概念、新思想、新形式不断涌现,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园、软件园、创业园等。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都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除了生产建筑之外,还有完善的办公、娱乐、科研等多种功能的辅助配套建筑,并精心设计了优美的厂区环境,把生产、工作与生活设施综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体现了企业精神和城市现代风貌。

2.1.2 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

为了满足企业改建、扩建的生产需要,工业建筑的厂房设计向大跨度和“弹性”大空间发展,厂房内部空间环境引入人性化的设计,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产效率。

2.1.3 工业建筑结构类型趋向多样化

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形式,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预应力结构、空间网架结构、轻型钢结构、桁架结构、悬索结构、空间膜结构等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墙体和屋面体系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

2.1.4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得到重视

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品,目前,尚有一些因工艺落后而废弃的工业建筑其建造质量仍能满足其他用途。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因时代变迁而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工厂企业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挖潜改造,重新焕发青春,如长春一汽大众新厂。旧城中的老厂有的易地重建,有的旧貌换新颜,如前文所提到的1933老场坊的改造,将已废弃的工业遗产盘活,现已改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时尚之都。

2.2 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在发生变革,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以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都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建筑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生态、节能、省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人类工程学的应用以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趋势;高科技化及多元化的趋势;文化性趋势。

2.3 我国工业建筑与国外的差距

与过去相比,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建筑在观念方面、体制方面、技术方面和教育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这里固然有各专业工业设计院在“以工艺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建筑师们普遍认为工业建筑仅仅在工艺流程之外依附结构“涂脂抹粉、穿衣戴帽”,对工业建筑创作缺乏热情等原因,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教育界对工业建筑教育的忽视却更值得我们深思。

3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工业建筑教育

工业建筑设计水平就是建筑师技术水平的体现,而建筑师的技术水平与学校教育、在职培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忽视工业建筑教育的问题。因此,如何尽快全面提高我国工业建筑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我国高等院校的工业建筑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3.1我国高校建筑院系工业建筑教育的现状

3.1.1 课程开设方面

国内大多数高校建筑院系不重视或完全忽视了工业建筑的教育。据统计,在我国设置了建筑院系的高校已超过60所,但在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中,基本上取消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根据调查,只有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等不到十所高校的建筑院系开设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这门课程。长期以来,高校建筑教育对工业建筑的忽视造成了优秀工业建筑设计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工业建筑创作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比较低沉的局面。

3.1.2 教学师资力量方面

各高校建筑院系具备工业建筑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只是具有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工业建筑教学的需求。

3.1.3 教辅教材方面

与工业建筑相关的教材严重匮乏,现有的教材内容旧,技术落后,所讲述的创作思想远远滞后于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信息时代下工业建筑课程的教学需要。目前,市面上介绍国内外优秀的工业建筑作品,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建筑理念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等相关的参考书籍寥寥无几。

3.2加强工业建筑类型特色教育,培养宽口径设计人才的建议与对策

3.2.1 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建筑教育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拓宽专业,增加社会适应性,构建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建筑设计人才。

3.2.2 重视工业建筑教育,加强学生对工业建筑的全面认识

通过建筑历史、设计原理、材料构造、工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工业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工业建筑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新知识解决工业建筑的整体性、综合性、灵活性等问题,加强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处理好工业建筑大尺度、大比例、大空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训练其发展思维,鼓励其独创性,以弥补传统建筑教育中的不足。

3.2.3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思想

工业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无论旧工业的改造还是新工业的开发,工业建筑始终与城市规划、环保、节能、地理环境、经济、文化、人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工业建筑设计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通过在建筑设计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建筑理论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环境,探索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设计,探索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生态、艺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3.2.4 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

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思想,重视工业建筑生产和生活区域的环境设计。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管理高度科学化及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条件、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业建筑设计中,也应更多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上表现为注重营造室内外环境。

3.2.5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跨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请进来带出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校开设工业建筑设计课程时,聘请设计院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暖通设备工程师来学校给学生讲授各学科与工业建筑相关的知识,并结合设计院现有的工业建筑项目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真题真做”;学校与设计部门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毕业设计时将学生分派到设计院去,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工业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加深对工业建筑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

3.2.6 建筑教育是终身的教育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随时吸取新的创作思想,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才能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

4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工业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工业建筑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回顾我国工业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不可否认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计理论、技术、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吴良镛先生在《北京》中提倡“全方位教育”,并指出“未来建筑事业的开拓、创造以及建筑学术的发展寄希望于建筑教育的发展与新一代建筑师的成长”[5]。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我国工业建筑创作的整体水平,应对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在此,我们建议高校建筑院系重视和加强工业建筑教育,呼吁更多的建筑大师、建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工程界有经验的工程师,都来参与我国高校建筑院系的工业建筑教育事业,共同开创我国工业建筑设计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崇新.变身、平台、再生-图说1933老场坊改造过程[J].工业建筑,2008,38(10) :4-7.

[2] 费麟.中国工业建筑面临新世纪挑战[J].新建筑,2004,(03):4-10.

[3] 袁渊.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探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5.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工业建筑设计

1 绿色建筑的含义与特征

绿色建筑是新时展阶段的衍生物,其含义是一种新思维观念。所谓的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指的通过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搭配,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提升了建筑物的无公害化程度,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传统的建筑属于资源建设模式,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浪费完成,导致材料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小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原计划建设健身房的规划地处于低洼地带,因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规划进行调整,可以将低洼地改化成游泳池,这样在施工的时候会节省大量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可谓一箭双雕。

2 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和谐原则

工程建筑的组中旨在能够给予人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生产环境,所以工业建筑讲究的就是能够同自然之间进行和谐相处,设计过的过程中应该把自然同建筑设计相吻合,要做到工业建筑不去破坏环境或者尽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环境反过来促进工业建筑的发展,实现两者之间和谐发展,这也是未来建筑学所崇尚的,未来设计的重点发展目标原则。

2.2节约原则

21世纪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属能源问题,工业建筑用地土地资源愈加紧张,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土地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建筑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建设高层建筑,这样土地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高层建筑上可以建设储水池,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利用,这在降水量较大的地方可以考虑使用。同行是注重对风能、光能的使用,可以将其进行能量转换,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

2.3舒适原则

传统的工业建筑的舒适程度依靠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绿色工业建筑强调耗能低、环保这两个重要原则,且不影响舒适度。流行色工业建筑依旧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需求。例如一些现代化的材料具有储热或者吸热的功能,实现了资源的节约,提高了舒适度。

2.4经济原则

当今所阐述的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处于发展阶段,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复杂技术环节,技术的开发阶段具有非常大的难度,投入依旧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非常注重经济性原则,唯独实现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搭配方能得到更好的收益。

3 绿色建筑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3.1工业整体环境的设计

3.1.1进行开放的空间形象和集中的建筑布局的构建。为了能够形成开放、动态的空间体系园区可以以线性方案来布局空间,例如以发展轴的排列安排生产区、布置绿化带、以城市道路为线索布置景观带。为了保证动力、超净供方等资源的共享和集中处理废水等能够实现,在布置生产区时应该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

3.1.2将绿色建筑理论引入设计中。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的影响下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具体做到如下:

(1)绿化小区周围环境。从绿化效果上看,同等面积的乔木比同的那个面积的草坪所产生的效果更好,所以要不断地扩大草坪面积,扩大高大乔木中职面积,使硬质铺地不断减少。为了能够有效地扩大绿化,在铺设住宅小区道路时应尽量选择格状铺地砖等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相比水泥砖铺地而言,方格中可以种草,更加有利于小区绿化环境的构建。

(2)立体绿化。引“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并注重建筑群体与环境的融合。一方面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现代高新企业展现自身形象、塑造标志性景观的需要。

3.1.3营造适于交流的场所和人性化的空间。努力创造一个鼓励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园区同城市之间相互交流的空间,并将对人性化的设计始终贯穿在每个空间中,设计兼顾行业特点的艺术性和经济性的有机结合,选择“简约”来使研发中心的精髓DD“空间”,得以延续和发展,并最终让建筑室内外环境形成统一、自然的整体,为人们提供一个风格清新、简约雅致、舒适自然的工作场所。

3.1.4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实现分期建设的步骤和持续发展的目标:线性的空间布局使园区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自由生长,弹性化的建筑布局,从而使园区始终处在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持续的发展状态中。产业园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远近结合、科学设计、突出重点、统筹考虑、一次设计、分部实施,做到既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2工业建筑单体的设计

3.2.1工业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工业建筑物表面积与工业建筑的体积比要尽量变小。根据以往的设计可知,曲面工业建筑的热耗明显小于直面建筑,动建筑的整体角度看,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而且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这样才能显示出绿色设计的理念精华。

3.2.2工业建筑的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DD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险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再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最后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2.3工业建筑设计提高工业建筑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工业建筑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对灵活性的要求很高,例如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以及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等对工业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工业建筑设计要注意节能和智能

工业建筑设计一方面要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设计同时注重材料新用:如金属网天花吊顶、墙饰玻纤布滚涂等,既经济又方便维修;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采用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即工业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结语:随着城市的建设,当前城市的工业厂房逐渐增加,但是当前工业厂房的设计难以与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相协调。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理念逐渐应用到工业建筑设计中,对于提高工业建筑设计的水平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的节能环保和创新理念应用于工业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体现当前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也有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业建筑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增加工业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业建筑; 结构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民大众的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而决定建筑工程质量好坏有两大方面的因素:设计和施工,本文主要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面需要几大注意的问题做一阐述。

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进入太早

好的概念设计,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后续工作至关重要,一项工业建筑设计,如果没有全面、精确的概念设计,即便以后设计的再准确、配筋再合理也不是一项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其固定的时间,不能图省事进入的太早,否则对整个设计不利,也不是一个有经验的优秀结构设计师所采用的办法。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2.1、 设计基本原则

2.1.1. 设计材料选用原则

针对不同建筑强度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钢板,如受力构件选择 Q235-B、平台板选择 Q235-A、吊车梁选择 Q345-C 等。选择的钢材要通过国家相关的质量检测体系认证,确保质量可靠。在一些特殊要求的工程中要选用特种钢材,如高炉炉壳选择 BB503、转炉平台选择铸铁板等。在钢板型号确定后,按照钢板的型号配置对应的焊条。如受力构件 Q235-B 选用 E4315焊条,受力构件对焊接要求等级为一级,必须有足够的焊接牢固度才能承担起结构受力主体的重任,没有特殊要求的结构可以选择 E4301型焊条。依据相同原则,助焊剂和焊锡丝也应该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应选用。螺栓和螺母也有性能等级之分,同样要求符合相关规定。混凝土的垫层与基层应分别采用 C10和 C25型混凝土,结构受力较大的则应选用 C30至 C50。此外,还有高温耐热性和防水性混凝土可供不同条件要求选用。除了上述材料的选用外,还应该注意钢结构的防锈涂装。避免结构生锈,影响建筑的刚度和强度。

2.1.2. 设计基本要求

在对钢结构应力和变形的控制中,有一些要求:钢梁应力≥强度设计值乘以90%;钢柱应力≥强度设计值乘以95%;钢构件变形=变形容许值乘以100%。在钢筋混凝土中,结构配筋要求为:框架梁配筋率在1.2%~1.7%之间;框架柱配筋率在0.7%~1.1%之间;独立基础配筋率大于等于0.15%;单桩单柱承台0.1%。结构设计要围绕安全性强、经济合理度高、工程质量高这三方面,并要依照国家规程,遵守国家规定来执行。

3.梁与配筋部分的设计要点

设计人员通常在结构建模时图省事,屋面梁尺寸直接采用下层梁的尺寸,导致的结果是屋面梁荷载较小、配筋不足,这样的屋面梁极易因配筋率过低发生裂缝,且裂缝宽度较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于一般梁,为了保持钢筋骨架的刚度,防止梁腹裂缝过大,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时加设腰筋,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200mm,然后通过拉筋连接。

4、梁扭矩的折减系数取值问题

对于工业建筑.特别是轻工、化工厂房而言,因为这些厂房不仅吊挂设备比较多,而且楼面开洞也较多较大,洞边也需要设置支撑设备。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为了计算数据更加精确,梁扭矩的折减系数也必须精确取值。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都是用PKPM软件中的SATWE模块进行梁配筋的计算,而这个软件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是将梁扭矩折减系数默认为0.4进行计算的。可是在工业厂房这样的建筑中,梁扭矩折减系数的取值应该根据开洞的大小和多少在0.4~1.0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民用建筑可以取0.4,但是工业建筑不行。

5.柱形件的设计要点

工业建筑结构中的砌体结构常常会因为使用了渣砖而造成裂缝,其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与普通的普通粘土砖有所不同,与普通粘土砖的膨胀系数也不同。很多工业建筑结构开裂是由于构造柱的设置不合理,墙体布置有所不妥,梁垫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结构断面、承受弯矩拉力、承受集中力处的砌体等在设计中应当引起关注。因此,防止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严格控制温度裂缝、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是我们通常预防建筑产生破坏的措施。

6.楼层平面刚度问题

建筑结构楼层平面刚度设计也是结构设计特别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很多设计师在缺少基本结构概念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是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当计算的结构设计不安全的,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在具体设计时,将楼层设计为刚性楼面,前提是在建筑设计时或者方案设计阶段就设计为刚性楼面,避免楼面变形,比如讲:楼层开洞、凹槽缺口深、外伸翼块长等;而且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结构布置及配筋等诸方面加以保障,对于无法设定为刚性楼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结构设计时增设连系梁板、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与边粱的配筋量;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等方法来保证楼面的刚度,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避免出现不安全的设计。

7.预埋件的合理埋设

预埋件布置的问题。很多的工业厂房都需要在梁上预埋吊环,而对于这方面的设计却不怎么规范.也是设计常出现的问题。设置吊环不能采用冷加工的钢筋,而应该用没有经过冷加工的I级钢筋来制作,图纸上一定要标注清楚。制作好的吊环应该焊接或是绑扎在受力的钢筋上,若采用绑扎的方法,其埋入的深度也应该不小于30d;要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则不受这一限制。对与吊环的拉应力的计算,一个吊环可以按照两个截面进行计算,要是在构件的标准自重值之下,一个吊环的拉应力应该不大于50MPa。结构设计人员要是没有仔细的查看图纸, 就可能造成预埋件布置的位置不对,可能一半埋在结构梁上,另一半却埋在楼板下。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布置预埋件的时候应该查看相关的结构图纸,适当的调整预埋件的位置。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预埋件位置.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仔细的查看楼面结构的相关图纸,如果发现不妥的地方可以尽快的和施工人员协商,避免造成错误,也可以避免耽误工程进度。

8.钢结构设计要点

钢结构在工业建筑结构中十分常见,主要是因为钢结构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施工和检修都比较方便灵活。在现场装配时,最下部的螺栓要为扳手留够足够的空间,否则会导致力矩扳手无法完全使用。假若设时采用留下扳手空间或其他的柔性连接方法并且充分考虑施工方便,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另外在结施图中要特别注意钢结构防锈处理、制作安装工序,节点构造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很重要,杆件设计、杆件内力分析与节点设计,节点构造分析,是钢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钢结构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点的构造设计,节点设计要力求构造简单传力可靠、受力明确、工艺性良好,节点连接设计最好设定10%-15%的安全系数。应力较小的构件,其连接焊缝长度通常大于120在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中,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不能随意加大杆件截面"以免破坏节点构造的安全性。

结语 :

随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的日益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对于工业建筑结构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其结构体系也在慢慢趋于多样化。现代的建筑不仅仅在其外形上越来越复杂,而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布置方面也变得复杂繁琐。因此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求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范阳. 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篇10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生态性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8003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消耗了地球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这种变化也正影响着当今建筑设计理念。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倡导“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建筑永恒的旋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产业升级和城市旧城改造中的大量旧建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2 生态性设计思维概述

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价值观的生态价值观逐渐成为影响我们行为规范的新的价值体系。生态性设计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把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核心是“3R”原则,即Reduce、Reuse和Recycle,不仅要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能够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也是可持续建筑发展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概念体现了生态学概念中的“3R”原则。

(1)Reduce即减量化原则。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力求做到材料消耗最少、能源消费最小、污染排放最低;尽量利用无污染的生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Reuse即再利用原则。在满足新的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重复利用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节约新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避免拆除旧建筑时,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对新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能重复更新利用的新型绿色材料。

(3)Recycle即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具体措施包括废水处理、中水利用等。美国景园大师劳伦斯•哈普林提出著名的建筑“再循环”理论,他把建设的物质对象看作一个循环的体系,把建筑生命周期(Lifecycle)作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从这个角度看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本身也就是一种循环使用的模式。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对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既实现了其经济价值的转换,又体现了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是节约成本和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完善城市服务机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这正是生态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3 工业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准则

3.1 环境准则

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优先考虑环境准则,将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在整个设计之中。充分采用节能技术,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等再生能源,以及雨水收集和中水回收利用等再生资源应用技术,严格控制改造过程中污水和废料的排放。通过应用绿色生态技术,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可持续性。

3.2 技术准则

(1)提升使用功能。对旧工业建筑功能进行合理转换,满足新的的功能要求,提升改造后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2)保证使用安全。某些旧工业建筑因其建造时间较长,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必须对旧工业建筑的整体结构系统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估,采用先进的建筑改造设计理论和领先的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确保改造后工业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3 经济准则

以较低的工程造价,实现高水准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设计。“低投入、高产出”要求合理选择实用材料,简化施工工艺,规范施工管理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项目的开支,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性原则”。

3.4 人文准则

切实保护旧工业建筑附带的产业历史和文化元素。对一般旧工业建筑,应建立文献档案资料;对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还应尽量保存其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典型机械设备,使设计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通过对旧工业建筑产业历史的尊重和文化元素的保留,延续城市的产业文脉。

4 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以及在技术手段、观念及政策等具体实施运作方法上的差异,并且旧工业建筑原本的空间结构、建筑形式、文化特色及所处环境的不同,旧工业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改造手法。

4.1 转换空间功能

在保留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修缮,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按照新功能的要求合理规划室内空间、组织交通流线,更新设施等。如废弃的厂房建成商业空间或餐饮空间,闲置的仓库成了住宅空间或办公空间,弃用老车站被改成艺术中心;成片旧工业用地转换的功能包括创意产业园、会展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等。国外著名的案例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一系列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让产业景观得以整体保护,工业构筑重获生命,曾经破败衰落的旧厂区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国内著名的案例有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畔一系列老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

4.2 重组空间结构

重组空间结构常见的空间变换手法有插入夹层、中庭等,将原有空间化整为零或变零为整,以形成适应新功能的空间组合和尺度关系。由于生产性质的原因旧工业建筑的形态常常沿水平方向机械展开,空间缺乏变化而显得比较呆板。中庭是空间组织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改变单一呆板的状况,形成纵横交错的空间层次,并且能使建筑获得必要的内部公共空间。它不但能丰富空间层次,而且能够很好的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美国旧金山的一座由仓库改造的办公楼通过拆除部分楼板,形成贯通整个建筑的变化丰富的中庭空间,打破了原来单调的均质空间。围绕中庭的平台上下交错,形式多样。使原来单一形态的空间转变成空间层次丰富、相互交融的场所。夹层是在原有空间中增加楼板竖向划分空间,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高度、丰富空间层次的目的。在上海“建境工园”厂房改造设计中,设计者把原有层高为5.4m厂房底层改造成为一个玻璃立方体结构办公空间,并利用钢结构创造了夹层空间,多个玻璃立方体与钢框架相结合,不同的肌理和质感使之与原有混凝土柱、毛面砖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4.3 空间对比和交融

4.3.1 整合室内空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保留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旧建筑片断,合理利用废弃材料等元素构建新的设计语言。一方面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新颖活泼的现代空间。登琨艳在上海苏州河沿岸仓库群落的保护和更新设计中首先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原貌,粗糙的木纹地板和柱子依然在诉说着过往的旧事,灰白的墙壁显现出岁月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同时,根据功能需要,对空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取代了百叶窗,现代感十足的不锈钢支架和夹丝玻璃,也为旧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

4.3.2 重塑室外形象

旧工业建筑原来的装饰材料和装饰风格,带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富有鲜明的个性。要根据旧工业建筑各自的风格特点来重塑室外形象,有的保留外立面的原貌,有点则采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对建筑外立面进行重新设计。上海世博会5大主题馆之一的城市未来馆,是利用原上海南市发电厂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展馆项目。由原厂内165m高的烟囱改建而成的“温度计”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并成为了世博园内浦西区的地标。将工业时代的符号――烟囱,改造成后工业时代人类关注自然环境变化的视觉符号,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自高碳经济走向低碳经济的标志。这个见证了上海城市变迁和上海工业时代变迁的老厂房向世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和美好的未来。

4.3.4 整治周边环境

设计师或艺术家对旧建筑的改造常常让建筑的室内空间和室外形象焕然一新,然而整个艺术区的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也理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环境特征,例如场地本身的形状、坡度、绿化、设备等物质因素,以及周围邻近区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等,创造既方便舒适又富有历史特色和隐喻场所精神的外部环境,加强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体现建筑主体改造后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园林建筑师马莎•施瓦莎(Martha Schwartz)在公共散步广场中创设停车场,其特色在于公共广场采用灰色和红色的混凝土砖拼成格子形状,上面种植了250株棕榈树,树的根部套在白色的混凝土轮胎中。这种设计除具有形式、线条的美和满足功能外,还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轮胎”的创新,使之具有景观意义的同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5 结语

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改造利用给当代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谓再利用乃是保持建筑的基本特征,挖掘建筑的最大潜力,注入旧建筑以新的活力。从近20年欧美国家的建筑再利用的理沦与实践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变化的轨迹。从关注高价值的历史性建筑,虔诚地保存、严格的复原,到关注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关注更广泛的旧建筑,以更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建筑再利用后的变化;从看重旧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到将其看作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种产品,看到其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潜在价值,视其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契机。这个轨迹也向我们提供了更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文化、经济、生态的价值观的转变,也将引起设计师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促使建筑再利用思想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地接觉,这对当代设计思维方法的建构与拓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登琨艳.上海苏州河沿岸仓库群落的保护和利用[J].新建筑,2004(7):17~18.

[3] 倪文岩.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建筑学报 2003(12):72~73.

[4] 周武忠.城市园林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周 卫.工业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J].城市建筑,2005(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