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篇1

能力培养 生存发展

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本节内容是主要讲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内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负反馈调节。本节内容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对于多层次生命系统的共性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初中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所了解。高中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学习了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运行规律,信息的传递等内容,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本节深入地从生态系统方面来认识其稳定性。能力基础: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但都有待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生活经验: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了解,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本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习目标: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阐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本节的重点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影像,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观察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建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一些实践中的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说学法:指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用概念模型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学生用概念图形式对知识总结提升;指导学生探究生态瓶制作方法,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五、教材调整1、教材P110关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负反馈调节举了这样例子:“一场火过后”这个例子存在很多疑点,把他改成“森林局部火灾后”。2、在比较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的时候把苔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用农田,森林生态系统取代形成规律。苔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则作为特例进行介绍。

篇2

关键词:供应网络;权重;稳定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1-0020-06

伴随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兴市场政策环境变化压力不断增大,汽车制造供应链的欧美模式(“水平分工、自主发展”)和日本模式(“双向垄断”)经济效率的有效释放还有待提高,从而使得传统的链式发展模式被新的网络发展模式取代。稳定性作为供应链系统的重要性质和能力,对系统的持续获利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图论、复杂网络的理论及算法,针对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间的股比关系结构进行研究,一方面分析供应网络的结构和关系特征,识别关键节点和关系,另一方面设计不同的打击规则,通过网络抗打击能力判断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动态稳定性。

一、研究评述

武春友[1]等认为对于产业生态系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系统不稳定现象,顾江[2]等认为对任何系统,稳定性都极为重要,因为不可控或不稳定的系统在实践中长期维持很困难,赵军[3]等提出稳定性是系统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界广泛存在,但是对供应网络系统稳定性的关注并不多,目前研究主要从下面几个视角展开:

1.复杂网络和图论研究视角

自1998、1999年Albert和Watts分别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关于随机网络和小世界网络[4,5]的文章后,宣告了复杂网络这一新学科分支的诞生,此后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从抗毁性角度探讨网络结构的稳定性成果丰富起来。黄训江[6]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别以Kalundborg 市和贵糖集团为例探究了自主实体共生和复合实体共生两种工业共生网络演化过程中的小世界性及其稳定性,研究表明对于选择性点攻击和长程连接攻击,自主实体共生的稳定性要优于符合实体共生。石海佳[7]等对我国有机化学工业原料供应链网络的特征进行了识别,并通过网络整体连通性以及度分布特征判断网络信息传递能力的强弱,从而间接反映网络的稳定性。Surya D. Pathak, David M. Dilts[8]通过研究得出供应链拓扑结构距离形成集中稳定的网络结构还相差很远,虽然拓扑结构在本质上是自适应的,但是稳定性却不是永久的,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政策和环境变化以及企业间相互作用都会促使结构演化。饶育萍[9]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数的网络抗毁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评价模型,从而为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张国华[10]等基于有向权重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大型电力系统脆弱性,提出了电网中的薄弱节点、薄弱线路。胡斌[11]等研究了不同攻击策略下无标度网络的修复策略,间接提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恢复能力的策略。谭跃进[12]等人利用网络结构熵作为网络异质性的指标来研究网络节点度值的均匀性,为研究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方法和工具。周建频[13]等受蛋白质分形结构的启示,将制造业供应链结构分形化,将供应链中的不同层级分形成接口模块、任务模块和策略模块,分形结构的供应链会根据环境和目标的要求发挥各个分形的重构潜力,以此增加供应链对环境的动态适应性和整体协调性。

2.社会网络研究视角

Chang-Jan Yu和Ting-Lin LEE[14]首次将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内部关系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供应链问题,利用社会网路分析(SNA)、因子分析法和克隆巴赫系数,分析研究组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探索汽车制造网络中竞争、合作设计发展、知识共享、所有权这四个子组织的运行情况,研究表明公司对组织执行力的认识与公司在网路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相比边缘企业,中央企业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感知组织的运作和执行情况。

3.生态学研究视角

R. Cote 和Cohen- Rosenthal[15]提出增加多样性, 可以提高系统恢复力和稳定性,Paul H[16]借用Shannon和Weaver(1949)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并进行了量化分析,王国宏[17]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了研究,补充验证了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

篇3

关键词:土地覆被类型 生态脆弱 分析 林业建设

1土地覆被类型

土地覆被的主要表现是由于土地利用结果导致土地质量和类型发生变化。土地覆被是地球自然表面覆盖物以及各种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等的综合体,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包括地表植被、湖泊、沼泽、冰川、湿地及各种人工设施。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是可以反映该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程度,不同的土地覆被类型的所选用的指标体系不同,对生态脆弱性分析的方法有所差异。

2生态脆弱性

生态脆弱性这个概念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固有属性,是生态系统对于外界的干扰在特定空间尺度上具有的抵抗力弱且和恢复能力低的表现。生态脆弱性反映出特定的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差,容易在外界胁迫下发生变化,而且一旦生态环境的状态发生变化后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是自我恢复能力弱。

生态脆弱虽然由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这些自身特征导致存在生态脆弱因子,但是生态环境若没有外界的压力干扰,生态脆弱性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只有外界人类活动干扰了生态环境的正常结构特征,才激发了生态脆弱性的表现。任何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生态脆弱性,但是稳定和脆弱只是相互而言的,若在过多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稳定的生态环境会无法始终如一的不表现出其脆弱性。比如:过度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大片的耕地代替了原有的森林,往往就会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稳定性下降,生态功能出现严重失调,原本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退化,表现出生态脆弱性。当然如果采取合理恰当的措施,如:退耕还林,大面积的植树种林增加地表的制备覆被率,能够对原本脆弱的环境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演替,提高了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并增强了自我修复能力。

3生态脆弱性分析

3.1 生态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抵抗力稳定性也就是指生态环境对于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的大小,也就是生态敏感性。是在分析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脆弱性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分析指标。生态抵抗力稳定性的评价是分析该生态系统在无压力状态下可能出现的生态系统,也就是生态系统潜在的生态脆弱因子。不同的覆被类型易发生的生态问题的类型是有所区别的。

3.2自我恢复能力

自我恢复能力,也可称作生态弹性,是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干扰在其承受弹性限度之内时,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能力的特性。生态弹性的大小主要要从环境植被的覆被情况进行考虑,因为生态弹性的大小是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的.而植被覆盖率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除此之外对地貌、气候条件的综合,可以基本反映出某一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强弱。

3.3生态压力

生态压力最终导致生态系统中各种脆弱因子的表现。生态压力能体现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激发了生态环境脆弱化。当今社会之所以产生生态压力,主要是因为人口剧增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生态敏感度、生态弹性、生态压力作为评判生态脆弱性的三大基本指标,只有综合评价生态敏感性、生态弹性和生态压力三方面,才能全面准确的分析出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状况。目前常用的分析方式主要是采用分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以及RS/GIS相结合对不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进行评价。

生态敏感度(ESI)、生态弹性度(EEI)、生态压力指数为EPI。生态脆弱性指数用I来表示。常用来计算生态脆弱度指数的公式是I=∑Bi*Wi(i=1~j)。I即为生态脆弱性,Bi为指标的标准值,Wi为指标所占比重,j即为所使用的指标的个数。各评价指标与生态脆弱性有正逆相关两种关系。经过研究,森林覆盖率和农业产值与生态脆弱性有逆向相关关系。人口数以及工业生产总值则与生态脆弱性成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环境系统内部结构的失调及其生态功能的降低。在所有类型的土地覆被类型中生态稳定性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林业将对增强脆弱区的生态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4结语

森林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曾遭到严重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某些生态区的生态稳定性降低,增加了生态脆弱带的数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林业在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产业,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会大大增强区域生态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以及生态弹性,降低生态脆弱性。生态的改善能够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建设能够负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有计划的营造人工林,退耕还林,严格控制木材的采伐,并做好防护林的安全建设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等林业建设的措施通过增加森林资源来降低生态脆弱性,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学工,陈晓玲,郭洪海等.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J].地理学报,2001,56(6):640-648.

[2]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

[3]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第二集)[c].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冉圣宏。金建君,薛纪渝.脆弱生态区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117.122.

[5]谢高地,成升魁,丁贤忠.人口增长胁迫下的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193-199.

篇4

【关键词】文化特征

文化是什么?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本文倾向于下面的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的生态特征的相关观点,既吸收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也吸收了社会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观点,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这些理论观点。我们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的,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整体性和层次性

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也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学家们一般认为,文化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信仰、价值观、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

而且构成文化这一整体的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的。有人把文化的内部结构分成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还有些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二、多样性和复杂性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居民建筑、风俗习俗等各个方面。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的种类繁多,它的内在异质性又十分显著,分类的标准形形。如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法治文化与德治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等等,都是文化系统的分系统。这样分类难以穷尽,致使文化系统的体系至今无法梳理。而人世间的问题、麻烦、争斗等等, 都与文化上的差异性密不可分。这种过分发达的内在异质性给文化研究带来巨大的复杂性, 更不用说文化发展的复杂性。

三、稳定性和平衡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就被称为达到了生态平衡。文化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遭到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的种种冲击,但它的深层文化,乃至浅层文化却很少产生变化。因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靠积累、凝结与积淀,因此越是成熟的文化,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很少变异性。如语言这种符号,当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养育了一方语言和文化。人们之所以在语言的变化上反应敏感,原因不仅在于听不舒服,说不方便,更在于一种文化认同的差异。而这种文化认同通常是较长时间养成的,尽管人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新的语言,甚至可以学会使用新的语言,但语言背后的文化却很难短期内改变。文化的稳定性来源于文化本身,也就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它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

四、连续性和继承性

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物种的稳定性,而生物物种的稳定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物的遗传基因。文化一样有文化遗传基因,这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同样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文化的这种连续性和继承性突出地表现在世界四大文明的传承中,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在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从没有中国以外的文化征服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况。有人认为西方历史文化多有断层(裂),其实不然!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大多是连续的。中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陈乐民先生指出:“日耳曼民族的迁徙,拯救了欧洲文明。古罗马承袭了希腊文明,日耳曼承袭了古罗马文明”。“到9世纪,日耳曼的查理曼大帝统一全民族,建立‘西方帝国’,现在欧洲除了部分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以外,大部分归他管辖,那时全民族已皈依基督教。查理曼大帝有三个孙子,合不来,帝国三分、、、、、、这也就是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来源”。现代欧洲文化和文明的根,在古希腊。

五、适应性和内生性

所谓文化的适应性指的是一种文化形态与其所对应的物质生产方式相符合的性质。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形态都有其产生的物质根基,都为着这一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服务,因而也都有其适应性一面,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所以,当一种文化形式还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现状时,人们不应急于抛弃这种文化形式,而应当给予必要的保护。当然,如果一种文化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了,那也应该对其及时进行改革。生物的适应性在于生物能够面对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进行变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文化的适应性也在于能够面对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一般认为文化的变迁发展有“内生”和“外引”两种模式,但最终起对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通过“内生”来实现的。应该说,一切文化的发展都只能通过主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即“内生”来实现。这也符合哲学中内外因的辩证法规律。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占的正确。当然,内生不等于自发和自然生成,而是比起“坐等”和照搬、模仿来,促进内生需要有更高的自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至于怎样通过挖掘内部资源与创新相结合来促进内生,离不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形式,这更是需要引起注意和讨论的。

六、开放性和包容性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众不同 在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流,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开放性毫无疑问,也是为了自身在开放的交流中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修复,相互促进,最终使不同文化都焕发出新的力量。当然,开放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更不意味着以某种文化之外的力量促使其放开。开放是为丰富人们文化需求,满足多元需要,而不是以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因此,在一些关系到文化核心内容的领域,本地文化必须坚持。

篇5

笔者有幸听了湖州八中郎莉萍老师执教的一节生态系统复习课《神奇的生态瓶》。课中,郎老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下笔者从对这堂课的感受出发,谈谈在科学复习课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一、思维基于知识,产生于问题

知识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知识经验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活动……知识经验是以内容的资格参加到思维问题中去的”[2]236。可见,重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把握是必须的,因为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但是,知识的把握却又不等于思维的发展,特别是依靠机械地反复强化去巩固记忆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并不能促进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因为“知识的多少不能成为衡量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准”,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1]。简言之,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但是又不可停留在具体的知识点上,而是需要通过思维在一系列知识点上不断地深入。那么,科学课教学怎样才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思维呢?

“人们通常假设,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是紧密联系的”[3],“思维基于知识,却又由问题产生,并因为问题而得到持续不断深入的发展。思维的最终目的也不停留于知识,而在于使问题得以解决,做出有所创新的发现”[1],而且,“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4]。可见,有问题才有思维,有思维的课堂必然是有问题的课堂。上好复习课的关键就是要把机械的“重复”变成生动积极的“再现”和“运用”,而将“重复”变生动的路径就是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郎老师的《神奇的生态瓶》(后面简称《瓶》)这节课,首先体现了“从问题进,又从问题出”的设计思想。她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观看视频,引发思考”,视频是一个自制生态瓶的过程,需要学生思考的是:生态瓶有什么作用?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分?要让小鱼活下去哪些成分是必须有的?她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再看生态瓶,引发新思考”。这样的安排,正如杜威所言:“在每一堂课终了的时候,要检查学生已经完成的作业和学到的知识,在学生的思想中,对某些未来的课题,应有针对地寻问,到底是什么,许多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的,这正如结构清晰的故事或戏剧中的每一片段,都会使人期待着,渴望循着线索继续看下去。”

其次,《瓶》这节课教学核心部分的设计思路是“链接问题,展开复习”,用如下三个大问题呈现了与生态系统有关的三块内容:

问题1:你能理清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吗?

问题2:你知道生态瓶中的成分吗?

问题3:什么样的生态瓶能使小鱼生活的时间最长?

问题1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问题2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成分;问题3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然而,每一个大问题的解决都有一系列小问题作为脚手架,前面一个大问题又是后面一个大问题的脚手架。例如在问题2的解决中,在学生呈现生态瓶中的成分之后,郎老师不断追问“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什么”“可不可以说是微生物”“为什么”等。巩固练习之后再次追问:“上题中提到微生物对自己的物质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怎么回事呢?”然后出示生态瓶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让学生指出分解者。有了碳循环为基础,氧循环的建模迎刃而解,解决问题3所要运用的知识也已经储备好了。有效教学的奥秘就在于,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并清楚地知道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到达教学目标之间要架设的脚手架的位置与个数。正是由于脚手架选择的适切,整堂课中大部分学生都处在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的状态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争着表述,而教师只是一个不断有问题发现的引导者和倾听者。

二、思维产生于问题,拓展于变式

思维产生于问题,但常见的问题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很多学生的答题错误往往不是由于知识的欠缺,而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如何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避免重复机械的题海战术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条路径,《瓶》这节课正是呈现了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一条有效路径――课堂例题教学中的充分变式。“所谓‘变式’即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 [2]236在问题1的解决中,郎老师准备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植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

接着郎老师利用这个题目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式:

如果选项是A(或C),题目该如何提问?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青蛙属于 ;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植物属于 。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横向变式,同一个题干不同的问题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尽收其中。这不仅节约了学生读取题干信息的大量时间,也通过变式有效提醒学生一定要审题仔细,切不可因思维定势而盲目答题。解题教学不需要太多的题目,要的是思维含量,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克服思维定势,其中的纵向变式还可以实现思维的正向迁移和拓展。例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重难点,郎老师首先直接给出了生态瓶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1),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学生根据图回答:

(1) B是指 ,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元素通过 作用由生物进入无机环境。碳元素从B到C是以 形式传递的。

(3)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生物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于 。

经过这样横向纵向的多次变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三、思维拓展于变式,提升于建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适度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所呈现的知识技能中跳出来,挣脱具体问题的束缚,努力地“跳一跳”去把握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学生仅仅依靠原有的认知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样便引发了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当前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产生酝酿了心智发展的可能”[5],学生在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思维水平也就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更好地学习新知提供了心智基础。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帮助学生学习建立科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正是把原有的认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思维过程。

模型,中文原意即规范。按照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的观点:“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来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简单地说,模型是人们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它是通过思维活动而对特定知识所作出的一种本质性规律性的反映。

对有些科学问题的探究既无法用真实模型,也无法找到替代模型,此时,科学家们想出了用人工模拟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如生物圈Ⅱ号、探究性状分离比的实验模型、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小生态瓶等。《瓶》这节课充分展示了建模思想,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小生态瓶,郎老师通过问题3“什么样的生态瓶能使小鱼生活时间最长”引发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思考。实际上,整节课郎老师都在通过小生态瓶帮助学生疏通思路,都是在用小生态瓶模拟真实的生态系统。

在复习课中,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替学生找出各部分知识的现成结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建构可用的思维模型,因为“学习是一个把新旧信息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人自己独特的知识基础的过程”[6]。这也体现在了《瓶》这节课中:(1)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将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等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割”成三个知识块,并有序布局;(2)连接三大知识块相互联系的知识线,自然形成一个生物与环境的知识网;(3)纵观全局,再现整体,最后一个环节“再看生态瓶,引发新思考”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三大知识块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知识网络,形成思维导图,建立了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维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知识内容所构成的体系。

总之,《瓶》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熟悉且非常感兴趣的生态瓶为切入口,以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为准则,展开一系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讨论,并在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理清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成分、结构功能,感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性,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在教学中,郎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思维,通过充分变式顺利完成了建模,通过建模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真正是“为思维而教”的令人难忘的一课。

参考文献:

[1]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J]. 教育研究,2007:44~46.

[2] 《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 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8.

[4] 罗伯特・加涅,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37.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休闲住区;生态环境;美学;生态功能

休闲住宅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是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产物。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需求的高低。休闲住区是现代城市住区的一种形式,具有郊区和生态两层概念,在大景观的营造上与都市景观的最大差异,生态是休闲居住区的主要目的。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产物。生态系统是休闲小区的表现着和景观依附者,而休闲住区应坚决贯彻以植物及自然地貌为第一要素或表现者的原则。这不但是在美学手法和美学效果上显示与城市的不同,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美,更重要的还在于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区内的环境变得更好,更有益于人的健康。为了实现这种以自然物为第一要素的住区景观,我们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十一项原则:

1.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

1.2 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

2. 美学的要求

2.1 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3 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

2.4 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

2.5 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学对称,从而给人一种活泼而不是死板的感觉。实现这条原则难度很大,对规划师素质的要求极高。

2.6 节点的原则

节点是由线的交叉而产生的,是网络中聚合视线和辐散视线的地方,最先引起人的注意,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因此应竭力处理好节点。节点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如有的节点是整个小区这个层次上的,有的节点则是住宅组团这个层次上的。但在相应的层次上,都应着意强调它们,使之在整个面上凸显出来。

3. 生态功能考虑

3.1 环境舒适的原则

人居小区的设计,当然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休闲住区尤其如此。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3.2 污染防治的原则

一方面是细致而周到地考虑植物可能的环保作用,一方面使这种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极至。

3.3 系统稳定的原则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3.4 适生树种及合理的群落布局的原则

生态学之要旨,和生物和环境的统一。许多植物虽漂亮,不适应开发地的环境也不能用。而植物和动物能否生长良好从而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及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除了和大环境有关外,过涉及到各种群相互作用而造就的群落小环境。所以,符合生物天性的群落组配,甚至是更加重要的。。

3.5 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态学界以及广大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休闲住区规划中对此的考虑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园林的突出重点。当然,这不要被理解为动物越多越好,前提是不能给居民带来烦扰、不便甚至伤害。为此,管理和调节、控制动物种群的密度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3.6 物质循环的原则

在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调节生态化休闲住区的物质循环使之向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是生态住区工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到住区规划里,一是为了降低物质输入输出水平以降低物业和生活成本进而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原则的具体化),另一是为了减少住区内外的富营养化污染,还为了减少住区内用于维护栽培植物而使用的化肥量进而减少其方方面面的危害。

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湿地生态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三大重要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物种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城市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在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美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剧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并且呈现出严重破碎化和生态急剧退化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生态、人文和人居环境。从生态文化的视角科学认识湿地,合理开发和保护湿地资源体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城市湿地的概念及其特点

由于湿地性质的复杂性、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科学界对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是一个以管理为目的的广义的湿地定义。从定义可以看出,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的生态交错带,最突出的特征是由水因素主导的生态系统。

城市湿地是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也就十来年,它是城市化进程中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提出来的。对于城市湿地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但其共同的观点是: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受城市影响,在生态学属性、景观格局和功能服务等方面已明显不同于自然湿地的人工、半人工或城市建设中残留的自然湿地。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城市湿地包括了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

城市湿地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乡村或荒野的“自然湿地”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物质生产功能弱化,非物质生产功能相对增强。二是安全防护地位突出。由于城市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城市湿地在环境调节和自然灾害防控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三是文化教育优势体现。提供体闲娱乐和环境教育方面服务。因此,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或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不仅影响到城市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而且可以充分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 城市湿地体现的生态文化价值

城市湿地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与其他城市系统不同,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功能,从生态文化方面总结,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观赏游憩和文化科学等价值。

1.生态保护价值

湿地和绿化系统共同构成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在控制防洪和净化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降水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避免洪涝灾害发生,保证城市生产和生活水源的稳定供给。

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湿地的蒸发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少城市的“热岛”和“干岛”效应。据观测,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还可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从而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同时,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利用湿地的水净化功能建立与污水处理相配套的湿地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水生植物的增产,节约资源,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达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2.观赏游憩价值

城市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水体、坡岸和陆地相结合的水陆镶嵌格局,使城市具有显著的景观特异性,体现出城市的景观多样性,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让人感觉舒适怡然,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城市湿地一般来说是城市中自然环境受人干预最轻的区域,是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良好场所。无论是在湿地公园中散步、骑车、划船和其他健身活动一般都能得到比城市其他空间更佳的健身效果。

城市湿地景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要素,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通过对湿地特有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更新,能够很好地保护城市的文化生态。以城市河流水系为景观构架,建造和发展湿地斑块为镶嵌,能够充分展现水系交融、绿色辉映的生态网络。利用湿地建设的滨水景观能给人以强烈视觉效应的滨水景象。通过节点的对位、景观通道的引导,形成有韵律的空间序列,使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相呼应。

3.文化科学价值

篇8

[关键词]知识生态系统 知识管理 优化方法 图书馆

[分类号]G251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学的基本观念与方法逐步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社会运动与自然运动的规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许多成果可以相互借鉴。近年来,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图书馆学领域,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知识管理角度提出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为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拓了一个新视角。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特征以及优化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界定

层次结构理论是生态系统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存在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性;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其他层次的研究和认识。生态系统存在着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结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运用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理论来界定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阐释和理解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涵。

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可以将具有某一种知识能力的个体视为一个知识个体。如具备某种知识技能的图书馆员就是一个知识个体。具有相似存在目标、特定知识能力的个体的集合就是知识种群。具有相似知识能力的知识个体通常分布在同一部门。如信息资源建设部门的知识个体都具有文献信息的分类和编目知识。不同的知识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构成了知识群落。知识群落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通过知识的流动、共享等行为使整个知识生态系统具有了动态性和开放性。图书馆的知识群落、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共同构成其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存在三个不同层次:宏观层面的图书馆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微观层面的图书馆是指一个个具体图书馆;中观层面的图书馆则包括各个图书馆联盟、各个专门图书馆系统以及各个省市地区的图书馆事业等。相应地,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也可分为图书馆宏观知识生态系统、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和图书馆中观知识生态系统。前者将整个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及其内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具有最复杂性和最庞大性。后者将某一图书馆及其内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复杂程度最低。中观层次是将处于中间层次的图书馆事业及其内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是连接微观及宏观层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桥梁。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以知识需求为输入,以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为输出,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促进知识创新,从而推动系统的演化。如图1所示:

2 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

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是将某一具体图书馆及其内外部环境视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它是复杂程度最低,构成因素相对简单的层次。这个层次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2.1 以图书馆员为核心的知识群落

在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个体――图书馆员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相似的知识个体一般按部门而形成知识种群,不同的知识种群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知识群落。单个图书馆中以图书馆员为核心的知识群落是这个层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构成因素,也是其中的主导因素。

2.2 图书馆内部因素

图书馆内部因素根据作用不同可分为支持因素和控制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和所具有的技术环境,这两个因素是维持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要素。后者包括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等一些对图书馆知识群落起到辅助或推动作用的因素。

2.3 图书馆外部因素

图书馆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图书馆所属单位或部门的规定、政策以及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或行业的计划、法规以及一些关系到图书馆发展的国家政策法规等。另外,其他社会因素也会对图书馆产生影响。

3 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

同生态系统一样,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也具有分布结构、动态、竞争、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展现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也充分说明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和循环,为了解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宏观的框架。如图2所示:

3.1 分布结构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种群分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它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种群之间的竞争而改变。分布结构可以反映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分布情况,表明知识的数量和种类的特征。

在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知识种群基本是按照部门分布。从知识种群的层次上看,在分布结构上知识生态系统有知识密度和知识多样性两个特征。

3.1.1 知识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种群的强弱关系。知识具有复杂性,难以量化衡量,因此可将知识密度界定为知识生态系统中具有某一特定知识或技能的知识个体的多少。借此体现某一种知识能力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的强弱及所处的地位。通过分析知识密度,可以了解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拥有哪些知识,这些知识的数量分布如何。某一种知识的密度较大则说明该种知识是图书馆大多数人具备的知识,也是图书馆中的核心知识能力。但知识密度较小的知识并不一定是不重要的知识,有可能是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稀缺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则要采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其密度。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准确掌握各种知识的密度并适时适当的调整知识密度分布,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核心知识能力。

3.1.2 知识多样性 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则系统的稳定性越强。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知识种群的多样性是系统稳定性的保障。当图书馆内外环境变化时,知识多样化程度越高,应变能力越强,系统就能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本。图书馆通过对其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多样性的分析,了解自身的知识种类,通过不断学习增加知识种类,提高知识多样化的程度,从而保证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

3.2 动态

知识流动畅通与否是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种群内部及彼此之间要不断进行知识的交流,而且还要与系统外部进行知识交流,从而完成知识的流动和循环,体现出动态性。

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层次的知识流动和循环主要依靠知识个体即图书馆员之间的知识交流来完成。

3.2.1 内部交流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内部知识交流包括知识种内关系和知识种间关系。知识种内关系是指同一个知识种群中知识个体的知识交流,知识种间关系是不同知识种群的知识个体的知识交流。在图书馆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知识交流属于知识种内关系;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知识交流属于知识种间关系。图书馆内部知识交流共享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社会化、客观化、合成化、组织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图书馆的内部知识不断强大,促进知识流动,进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水平。

3.2.2 外部交流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外部交流是指图书馆知识群落与外部知识个体或种群的交流,可以从外部环境中汲取新知识。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以知识需求为输入,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为输出的动态系统。图书馆员提供服务时与读者的交流,一个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的合作都是外部交流,这些合作交流使图书馆获得新的知识能力。比如读者向馆员提出一个新的知识需求,但是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能力无法满足此项需求,那么为了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馆员就要通过学习从馆外获取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外部交流能够提高图书馆知识产品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能力。

3.3 竞争

知识交流发生的同时伴随着知识竞争。竞争是物种进化的前提。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高知识种群的适应能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知识种群知识的主要来源。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合作竞争和冲突竞争。

微观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竞争主要是图书馆内部的竞争。图书馆作为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有机体,内部要有知识分工,存在知识差异,从而产生了知识个体之间和知识种群之间的竞争。

3.3.1 合作竞争 合作竞争不损害彼此利益。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强调要以合作竞争为主。参与竞争的知识个体或种群不仅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要与图书馆整体目标保持一致,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知识服务,以此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广泛开展合作竞争不但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可以使参与的知识个体和种群通过知识共享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是开展合作竞争的保障,馆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开展合作竞争的基础,也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知识流动畅通的关键。

3.3.2 冲突竞争 冲突竞争则通常是以抑制或损害一方或双方利益为代价的。不良思想和缺乏信任的恐慌常常引起内部的冲突竞争,图书馆员对各种知识和经验有所保留,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与共享,势必导致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无法流动,将会造成图书馆在外部冲突竞争中无力反抗。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先进的工作手段和全新的服务理念都会引起图书馆的内部结构的重组,这种重组实际上也是一种竞争。如何在图书馆内部以合作竞争取代冲突竞争,使图书馆在外部竞争中具有更大优势,是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3.4 演化

知识生态系统的不同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及群落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知识的创新,推动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进而产生新的模式和功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知识能力,促进知识的演化,才能保持图书馆的竞争优势。

微观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是单个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内部的知识创新或学习、引进外部新知识对这个层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提升。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可分为知识突变和知识交换。

3.4.1 知识突变 种群的基因突变是种群中个体基因变异造成的,是种群内部产生的进化动力。知识突变是图书馆中的知识种群自身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新知识种群的产生,促进微观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图书馆组织本馆技术人员研究开发适合于自身的一种技术或是一套集成系统,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合理化的管理方案以及图书馆员利用图书馆资源创造的新知识产品,这些都属于图书馆知识种群的自身演化。知识突变可以不断提高图书馆中知识个体的适应能力,生成更具有竞争力的知识种群,使整个知识生态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能力。

3.4.2 知识交换 种群的基因交换是种群中个体从种群外获得新的基因,是种群外部产生的进化动力。图书馆通过与其他机构的知识交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图书馆引进新技术或新的集成系统,从馆外聘请具有先进技术或管理方法的优秀人才或是选派馆员外出进修等都可以交换到新的知识。对交换得来的知识要审视、组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盲目引进、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

4 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的优化方案

构建一个和谐的、功能强大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升华。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是整个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图书馆知识群落中包含知识个体、知识种群以及知识群落三个层次。图书馆微观知识生态系统的优化也应当针对这些层次来考虑。

4.1 知识个体层次(图书馆员)

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每个具备某种知识技能的知识个体都是隐性知识个体。他们的知识往往存在头脑中。知识个体的优化方法主要有:

4.1.1 讲求学习方法,增进知识多样性图书馆员要有主动学习意识。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核心知识的密度,增加知识的多样性。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汲取新知识实现知识交换,勤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加工、处理、提炼、升华实现知识突变,促进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4.1.2 树立合作理念,加速知识交流馆员是图书馆知识交流的基本单位。要树立主动服务、合作竞争的理念;积极了解读者的潜在知识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馆员之间亦要经常性的交流,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开展合作竞争,拉动知识需求输入,促进知识服务输出,使整个知识生态系统趋于动态平衡。

4.2 知识种群层次(图书馆各部门)

将具有相似的存在目标、特定知识能力的个体的集合看成是知识种群,一般具有相似知识能力的知识个体分布在同一个部门中。作为连接知识个体和知识群落的纽带,知识群落应当:

4.2.1 明确核心知识,倡导共享知识 图书馆的各个知识种群具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核心知识,要根据各自的重点和特点创建行之有效的知识学习和共享的方式。如技术服务部门人员在计算机与网络软硬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信息资源建设部门的人员熟悉信息资源的分类和标引工作,这样的部门要以开发和采用最适合本馆的技术、系统或分类体系作为目标,可以采用培训方式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进行使用和开发新的技术、系统和方法的体会及经验。而参考咨询和流通部门要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作为目标,这样的部门可以采用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和共享方式提高自身的交往沟通能力并交流工作中的经验。

4.2.2 形成优势知识,加强种间交流每个部门要不

断提高本部门核心知识的密度,适时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增强部门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形成部门特色。但是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可以改进自己部门的工作,如流通阅览部门的读者借阅信息的反馈可以帮助采访部门工作的改进,与其他馆相应部门的沟通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加强横向联系,提高工作质量,拓宽工作领域。

通过上面的举措,在知识种群层次上实现良好的内部和外部交流,保证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在知识种群层次上的交流通畅,合作紧密,更加有效促进整个知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3 知识群落层次(图书馆)

知识群落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和图书馆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知识生态系统。在知识种群层次应该立足于整个微观知识生态系统,注重下述几个方面。

4.3.1 调整知识密度,优化知识分布 图书馆知识群落中具有不同的知识种群,优化微观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需要掌握这个层次的知识种类及知识密度,适时适当的调整知识密度分布,学习有利于提高知识服务的知识,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及时掌握其他图书馆和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图书馆员继续学习进修,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此不断增加知识种类,提高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多样性,形成最优的知识分布结构,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核心知识能力。

4.3.2 营造文化环境,促进知识共享 图书馆文化是优化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关键。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最基本活动,图书馆文化要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图书馆要建立起一种信赖、分享的文化,使成员之间都能彼此主动地交流、分享工作经验。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转变工作人员的心智模式,培养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将知识交流与共享融合在整个图书馆流程中。

4.3.3 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知识创新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图书馆员不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交流共享。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优化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实施多层次的奖惩制度,应坚持奖惩结合,以奖励为主。坚持公平合理原则。一方面,应将知识共享和创新的需要通过制度中的政策倾斜加以体现;另一方面,注意根据不同的人和人的需要进行奖励,灵活使用奖金、晋升、休假、培训等多层次奖励手段,以便更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生态学中的观念及理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已经成为热门词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前所未有之势融合到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知识生态系统的提出可以为图书馆学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唯有不断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才可以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兴,生态学基础,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8-10

[2]陈灯能,,知识生态理论的构建与实证[学位论文]台北:“国立”中山大学,2004

[3]宫平,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探析[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4-45,

[5]李长玲,许惠渊,知识生态学与知识生态化企业建构现代情报,2004(2):178-181

[6]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182-194

[7]曹青,朱红,从管理学角度谈图书馆部门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38-39

篇9

伴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与全球化,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该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梳理,以寻找各学派理论间的研究重点与差异。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战略管理变得愈发的重要。本文将讨论、对比各学派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寻找各学派间的理论差异。

一、“5p”与学习型战略管理理论

明茨伯格对企业战略进行定义,提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同时,作为学习学派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认为,由于战略的核心是处理未知的未来,它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只有从明确的较大范围的目标与意图逐步转向具体的战略,才是合理的。因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明茨伯格在《战略规划的兴衰》中对传统的战略规划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战略构思和形成过程中计划、计划者和计划的不同作用与角色。他指出,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错误是认为分析包含综合,因而战略规划就是战略制定,它建立在三个错误的假设上:一是认为预言是可能的;二是照例制定可以脱离其对象;三是战略制定可以公式化。实际上,计划者的作用应包括战略分本文由收集整理析、催化剂、构思战略、发现和检查战略;规划工作的任务是整理、细化战略和战略转化;计划本身则起到内外部的沟通和控制、一种模拟等作用。这些看法深化了人们对战略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但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二是强调战略形成中的学习观,并认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进而由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的战略的焦点,企业只有把自己看作是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事业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

三、 超越竞争理论

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想要发展,无论是增强自己的能力,还是拓展新的市场,都得与其它公司共同创造消费者感兴趣的新价值。企业必须培养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在此背景下,穆尔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穆尔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超越竞争理论客服了大部分战略管理理论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给出了在产业融合环境下企业经营的整体画面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以及企业如何在其中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这是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的一个贡献。

四、各理论学派的对比

篇10

在经济增速减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新常态背景下,白酒行业暴露产能过剩、价格泡沫、质量监管漏洞、消费群体流失等显性问题,亟需白酒产业战略转型。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白酒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表明:缺失白酒行业“生态位”错乱,“生态链”濒临断裂,如白酒行业定价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缺失,缺乏产品研发、更新的动力,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不断受其他多样化替代产品的挤压。根据解决白酒行业现存问题紧迫性的需要,基于梳理商业生态系统五方面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子系统核心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模型的特征、框架结构及运作机理,并划分了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即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行业竞争系统、行业支持系统及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对其作用及系统成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核心生态系统内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白酒企业进行类别划分及差异化对比,提出针对性的企业战略及企业规划。最后,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促进白酒行业战略转型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商业模式;白酒产业;竞争战略;经济新常态

一、问题提出

2012年,白酒行业结束“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白酒商业运行模式中暴露出产能过剩、价格泡沫、质量监管漏洞、消费群体流失等问题。从2013年起,经济新常态、严控“三公”经费等给白酒行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将白酒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商业运行模式、实现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白酒产业战略转型发展等问题提上日程。基于白酒产业战略转型的需要,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势在必行。199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amesMoore在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发表的文章“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Ecosystems)的概念[1],之后,在其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s中进行了系统阐释[2-3]。商业生态系统指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体,包括供应方、生产方、销售方、市场中介机构、投资方、政府机构、消费者及其组成的生产与消费网络,在该网络中,不同企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企业之间通过“生态位”形成的动力系统网络相互关联,企业之间存在联动机制,一个企业的突变会引发多个企业变动,从而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形成反馈机制和反馈网络,此即是一个完整的静态商业生态系统。而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从微观角度看是一种耗散结构,即一个处于混沌状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不断与外界形成物质和能量交换,当系统内某一参量突破阈值后,经过涨落,突变为一种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平衡态。此过程交替往复,即为旧的商业生态系统不断被新的商业生态系统替代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自组织能力,表现为系统整体自动地从局部无序向整体有序,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演进过程;而本质上,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激励机制,即不同“生态位”的系统成员,为实现系统共同意志,在信任、互联互通基础上,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采取部分“让步妥协”,实现组织内、组织间协作整合。

自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之后,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商业生态系统内各主体关系研究,包括共生关系、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如顾力刚和谢莉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丰田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共生关系,发现非对称性共生与对称共生并存[4];谭建伟等基于共生体系与“食物链”理论,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系统,分析系统内共生关系本质及运行规律[5]。田世海和韩琳研究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中主体竞争关系和特征,构建了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的合作竞争演化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6]。其中,关于系统内主体划分研究较成熟,如钟耕深和崔祯珍详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并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几个划分依据进行阐述[7];郭喜明对商业生态系统内不同构成因子划分并进行研究[8]。第二,商业生态系统维度分析研究,如Hu等对碳交易行业从3C,即环境(context)、配置(configuration)、合作(cooperation)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重构商业生态系统促进新兴碳交易产业发展,并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模式[9]。在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有学者对其进行拓展,如Rong等在3C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扩展为6C分析框架,用环境(context)、合作(cooperation)、构建(construct)、配置(configuration)、能力(capability)和改变(change)六个维度分析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如何产生共赢[10];王兴元对Moore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顾客(people)、市场面(place)、产品或服务(product)、过程(process)、结构(structure)、风险承担者(share-owner)和社会环境(society)的4p3s七维分析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11]。第三,商业生态系统内企业战略的研究,如钟耕深等以奇虎360公司与腾讯公司商业纠纷案为案例,分析系统内大企业的角色与战略不匹配,导致商业生态系统失调,呼吁构建健康商业生态系统,明确企业角色与战略[12];崔祯珍分析了影响企业生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商业生态系统框架,阐述企业战略[13]。梁运文和谭力文成功匹配商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角色,并阐明骨干型企业的战略如何在商业系统内实施[14]。潘剑英、王重鸣在对已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内企业角色与战略匹配模型[15]。祝立群分析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作用机理及其本质[16]。第四,商业生态系统评价研究,包括系统稳定性、企业绩效评价等,如肖磊、李仕明从时间结构、价值结构、形态结构等多维度刻画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状况,并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7]。杜国柱提出商业生态系统评估的要素模型,该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等方法定量测度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的变化情况,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18];王国顺、杨晨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商业生态系统内缝隙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19]。第五,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意义研究,如范保群、分析了在经济动态发展背景下,运用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思维构建动态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框架,并基于运用价值再造、价值分享机制,巩固生态系统维持竞争优势[20];Li提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重新定位公司的策略,以此取得自身利益和促进其整体生态系统健康,并从技术的角度,论证思科系统成功的利用该战略实施企业的兼并和收购进而实现企业长效增长[21]。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集中于完善系统理论框架和系统评价研究,鲜有对某一行业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针对传统白酒行业还没有涉及。基于此,构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就是要将白酒行业涉及的原材料生产、原酒供应商、白酒企业、储运机构、中间商、顾客,即整个与白酒行业的相关机构再造成为健康、稳定、抵御性强、恢复力高的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链网络;其网络结构突破了传统、孤立以及零和的分析模式,实现系统资源最优的组合与配置,促进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子系统实现协同。可以认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树立“共生共赢”的战略理念,正确规划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不同战略地位,识别各类别白酒企业的“生态位”,构建有序、稳定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是经济新常态下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构建

(一)白酒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行白酒生产企业无论在规模、产量、大众接受度、价格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截至2014年底,在拥有白酒生产许可证的7000多家白酒企业中,100家酒企占据白酒市场90%的份额,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市场力量,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技术研发能力,对白酒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自2005年,白酒龙头企业相继推行产量扩张战略,各中小型白酒企业也纷纷盲目跟风抢占白酒市场份额,致使库存大增,引发产品滞销。同时,白酒企业不断追逐高端白酒市场,过度依赖政府商务销售群体和团购营销模式。并且,以“年份酒”为噱头,抬高白酒价格,使高端白酒价格泡沫越来越大,这一势头到2012年到达顶峰。2013年起,国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开支,白酒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高端白酒虚高等风险集中暴露[22]。同时,白酒行业中产品质量隐患层出不穷,塑化剂和酒精勾兑等质量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白酒行业是多头分段监管模式(即生产阶段由质监部门监管,流通阶段由工商部门监管,餐饮阶段由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使监管出现交叉、领域模糊、监管缺位及监管真空等现象。并且,由中国酒业协会制定的白酒行业标准与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国家食品标准,在具体安全指标设置上口径不一致,凸显出缺失针对白酒行业质量监测标准的专门法律,无法摆脱白酒质量监督检查双重标准的尴尬。再者,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准入白酒行业标准,但在白酒质量监测过程中,一些企业送检白酒产品替代质检部门抽检,使白酒生产企业放松产品质量的合格要求。另外,公众对白酒产品普遍存在错误认知。酒驾、醉酒超速等造成的事故频发,常给人们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不少公众将白酒视为“罪魁祸首”;国家更首次于2011年将酒驾这一行为写入刑法,以强制性手段限制白酒的消费,引发公众对白酒产品的重新审视;高端白酒长期被政府公务消费,受2012年“禁酒令”、严控“三公”消费的影响,白酒被贴上“腐败酒”标签。这些片面化的观点限制了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白酒消费群体单一并集中在中老年的人群,他们对白酒消费有刚性需求,但对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重的80、90后人群更倾向口味较轻且多样化的红酒、啤酒或调制酒;白酒产品的消费群体十分有限且面临进一步流失。总之,白酒行业出现了“生态位”错乱,“生态链”濒临断裂的内忧外患:行业内部高端白酒定价标准、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缺失,盲目扩大产量却无法拓宽销售渠道,缺乏产品研发、更新的动力;行业外部受政策影响较大,并不断受其他多样化替代产品的挤压。白酒产业转型发展、构建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提上议程。

(二)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1.商业生态系统的框架模型及其特征构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需要考虑与白酒行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个主体和影响因素,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下对企业、政府机构、投资者、消费者不同群体及不同作用的区分方式,模糊化细分行业界限,扩大企业的服务领域。图1为参考相关文献构建的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图2为子系统核心商业生态系统模型。2.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图1、图2的框架模型可以发现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不同企业成员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如图2所示,将核心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分为三种生态位:核心白酒企业掌控系统命脉,是实现其他白酒企业信息共享、消费者信息反馈、信息公开的中间平台,因此处于核心生态位;其余白酒企业处于系统节点,接受系统反馈信息,发挥特殊作用,处于节点生态位;消费者处于系统平台另一端,是产品流向的终端,又是检验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产出的终端,因此处于终端生态位。彼此分离的“生态位”可以避免过度的竞争,形成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范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据此,白酒企业需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位,防止与其他企业形成领域交叉,阻止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充分发挥特定生态位的作用与功能。第二,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系统,如图1中包含四个层次,该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内部由众多种类成员组成,如图2中划分三种生态位,同一类型成员实际工作中又有不同分工,形成了层层嵌套的系统结构;子系统成员分布可以是在一定区域内,也可以是全球内分散分布,且成员组成上也表现出复杂性。第三,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即白酒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会随时间变动发生更迭,不断会有其他新成员进入或旧成员退出生态系统,这种动态的转变会使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朝着更加稳固的势态发展,也可能使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走向衰退与灭亡;而且,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出生命周期特征,即开拓、发展、领导、更新或衰亡四个阶段,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不断发展与更新。第四,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表现为自组织性,即商业系统是一个高度自律的组织,系统具有一定自发调节系统成员作用,能催促完成系统任务、明确系统目标;当成员与系统内部环境相适应时,会促进成员协同发展;当成员与系统内部环境相抵触时,系统会促使成员自身变革,否则会被系统淘汰。第五,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更新、变革的动力来自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变动通过系统平台被反馈至商业生态系统,而系统成员通过反馈的信息,快速作出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第六,白酒商业生态系统能形成协同作用,系统内部成员各尽其责、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形成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局面;这种协同作用激励白酒企业为白酒行业发展考虑,采取适当的战略模式,实现白酒行业共生共赢。3.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子系统分析为构建健康稳定的白酒行业生态系统,辨识出系统中的关键成员,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的核心因素,根据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紧密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为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白酒行业竞争系统、白酒行业支持系统及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处于整个系统的核心,是影响与决定白酒产品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关键。核心生态系统包括供应含有淀粉和糖类粮食如高粱、大麦、玉米等的供应商、基酒企业、白酒生产企业、销售商、(潜在)消费者。整个子系统内部成员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要素,是商业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成员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在行业内长期生存,还对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形成关联互动,无限次循环往复地作用核心生态系统。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会受到来自竞争系统的影响。白酒行业竞争系统包括直接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前者包括啤酒、葡萄酒、洋酒、果酒生产企业,后者指其他软饮料类饮品生产企业。竞争系统对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的生产、销售产生影响,其竞争产品与白酒产品共同分割饮料类消费市场。而究竟选择消费哪种商品取决于核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受竞争系统作用,又反作用于竞争系统。白酒行业支持系统为白酒行业核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标准指引、质量检测、技术支持、行业引导、融通渠道等是整个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后备支持系统,保障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是监督检查、融资渠道、技术支持的实施主体。白酒行业支持系统成员有投资者、国家质检总局及各地质检部门、国家发改委、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高校及白酒科研机构、消费者协会等。白酒行业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是指白酒行业发展的外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处于商业生态系统的最外层,作用于核心生态系统、行业竞争系统、支持系统,为白酒核心生态子系统提供生产及销售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和地理环境,对白酒行业竞争系统发展产生负向影响,是白酒行业支持系统提供政策指导、资金、技术、质量检验的背景或客体。尽管按系统内部成员的紧密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商业生态系统子系统存在瑕疵,但可以清晰的看到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层次,有助于凸现商业生态系统内重要成员作用,帮助分析子系统之间关联互动的关系,实现商业生态系统成员互利共生。

三、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战略

马尔科•扬西蒂和罗伊•莱维恩在《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一书中,对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与作用不同的企业做出划分。参照此标准,将白酒企业分为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缝隙型白酒企业[23]。基于以上白酒企业类型的划分,各战略类型的白酒企业差别对比如表1所示。四种类型白酒企业从地位、作用和支配系统强度三个方面看,都呈现从强到弱依次递减。从战略区域及产品线宽度看,呈现从宽到窄依次减弱。在业务战略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白酒企业未来公司战略进行调整,使白酒企业符合各核心商业生态子系统的“生态位”要求,重申战略调整对核心商业生态子系统的重要性。

(一)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神经中枢系统,占据商业生态系统中关键节点,利用较少节点就能掌握核心命脉,向其他企业共享信息、技术,为其他企业提供网络节点、平台。在白酒行业收缩的趋势下,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应构筑系统平台,搭建白酒企业与顾客最紧密的联系方式,利用平台向每位系统成员提供所需信息;同时,小企业与消费者也利用平台不断反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其目的是做大白酒行业,各白酒企业共享白酒行业发展红利,以双赢的战略方式取代零和战略方式。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应专注扩大市场势力,采用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并购战略,开拓蓝海市场,巩固核心地位,实现管理、经营、财务协同;在战略实施中,要有效控制管理成本、减少过度投资、突出主营业务、实现信息对称。最后,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要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将培养社会责任的观念贯穿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形成以社会责任为竞争优势的战略,为白酒企业树立良好的楷模。

(二)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指实施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战略,盘踞与操控较多的系统节点,对其他白酒企业产生挤压作用的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通常占据较多市场资源,具有低成本优势;但其获得很多行业信息却不共享,从自身利益出发并利用信息不对称,做出损害商业生态系统的行为,导致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崩溃。此类企业需从行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恶性瓜分白酒市场转向积极拓宽白酒市场,采用合作战略、动态竞争战略,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战略联盟,有效增强审度环境变化与预测竞争对手反映的能力,建立一种合作———竞争相平衡的动态竞争关系;白酒产业规划中需积极鼓励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共享信息,为其他白酒企业搭建基础平台,实现平台盈余共享,逐步发展成为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

(三)缝隙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缝隙型白酒企业规模往往不大,但较集中于某一专有市场或产品,能有效区别其他白酒企业。这类企业应专注顾客聚焦战略,明确战略目标,识别竞争优势,具体包括实施产品聚焦战略、地区聚焦战略、顾客聚焦战略及利基战略,减少与市场上竞争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正面竞争,留存势力,开辟大企业尚未发掘、尚未满足需求、实力单薄的小市场,满足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可以制定空缺市场点战略,将白酒企业的精力集中至行业领导者忽略的市场、产品、顾客,通过开拓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使白酒企业迅速发展,从而增加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或者缝隙型白酒企业实施专业化战略,将竞争行动集中在某一细分市场,通过供应特殊类产品、服务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再者,拥有优质产品质量的缝隙型白酒企业可以实行卓越产品战略,与质量敏感的消费者签署长期合同,吸引消费者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来。

(四)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及其战略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不属于有效的白酒企业,它们从系统网络中不断攫取价值与信息。坐收其利型白酒企业的存在及其战略的实施会严重损害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因而,这类企业应尽快调整战略,实施合作战略、聚焦战略,从细小市场出发,建立差异化的目标战略,注重与其他白酒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比如转向缝隙型白酒企业,开拓细分市场或未被发觉的市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总之,网络核心型白酒企业、支配主宰型白酒企业占据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和较多的网络节点,构筑核心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网络结构;缝隙型白酒企业作为边缘节点补充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从而形成超分工整合。各类型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特质与地位,实施不同倾向的战略,自发组合成有层次、有分工的系统结构,彼此不交叉,形成互补。

四、结论与建议

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系统刻画出白酒行业循环运作的整个过程。为完善白酒商业生态系统,监管部门和白酒企业还需在标准制定、转型战略和行业责任等方面不断优化,促进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的更新与发展。首先,监管部门应制定专门的白酒产品价格、安全标准。第一,考虑白酒产品易融于塑料等受污染的特殊性,设立专门的白酒行业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供应、生产、销售整个过程,防止环节交接过程产生白酒产品受污染,但要避免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做到监管到位不缺位。第二,白酒企业应正确标识白酒产品中基酒年份及勾兑比例,有利于形成透明的白酒价格机制,防止恶性哄抬白酒价格以及破坏白酒价格稳定的商业行为。第三,白酒产品质检标准一直参照食品安全标准,涉及白酒产品的质检指标不完善,缺乏针对性,有关监管机构应为白酒产品制定专门的质检规范。其次,白酒企业应以品牌和(潜在)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战略转型。第一,白酒企业可以开发多样化白酒产品,如盯住收藏酒、定制酒、创意酒市场,尝试个性化的营销渠道;定制酒不仅减少层层过程中的流通费用,还让厂商与消费者面对面,使厂商更关注终端消费感受;收藏酒、创意酒赋予白酒产品更多文化与艺术价值,在消费白酒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传统工艺与创意结合的高附加值白酒产品需求。第二,拓宽白酒销售渠道。白酒厂商应充分运用“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模式,利用电商平台,降低中间费用,回归白酒理性价格。第三,尤其针对新晋80、90后消费群体的口味与喜好,把白酒引入酒吧等消费场所,与其他酒类调制新型口味鸡尾酒,充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展潜在消费者。最后,白酒企业应实施社会责任战略转型。白酒企业作为白酒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系统成员,无论所处的“生态位”和发挥作用的差别,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白酒行业声誉,尤其是上市白酒企业需重视信息披露,使白酒上市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任何以短期牟取暴利而铤而走险的商业行为都会给自身企业发展和白酒商业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破坏。白酒商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改变了“分小蛋糕”的战略思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做大蛋糕”的新型战略规划。这种新型战略模式的推广,有助于为白酒产业战略转型探索提供新的路径方式和战略思维模式,更有利于白酒行业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MooreJF.Predatorsandprey:Anewecology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5/6):75-86.

[2]MooreJF.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s[M].NewYork:HarperBusiness,1996.

[3][美]詹姆斯•弗•穆尔,著.竞争的衰亡[M].梁骏,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顾力刚,谢莉.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共生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2):85-90.

[5]谭建伟,冯培云,廖晓艳.基于“食物链”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系统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4-123.

[6]田世海,韩琳.基于生态位的物联网商业生态系统主体竞争合作演化模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3):54-58.

[7]钟耕深,崔祯珍.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发展方向[J].东岳论丛,2009(6):27-33.

[8]郭喜明.从生态学的隐喻出发———商业生态系统研究[D].暨南大学,2003.

[9]HuG,RongK,ShiY,etal.Sustainingtheemergingcarbontradingindustrydevelopment:Abusinessecosystemapproachofcarbontraders[J].EnergyPolicy,2014,73:587-597.

[10]RongK,HuG,LinY,etal.Understandingbusinessecosystemusinga6CframeworkinInternet-of-Things-basedsec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5,159:41-55.

[11]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75-177.

[12]钟耕深,陈衡,刘丽英.企业发展与商业生态系统演进———基于奇虎360公司和腾讯公司纷争的案例分析[J].东岳论丛,2011(10):159-164.

[13]崔祯珍.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生命力及其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4]梁运文,谭力文.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1):57-63.

[15]潘剑英,王重鸣.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回顾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9):51-57.

[16]祝立群.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进化的作用机理[J].求索,2007(1):40-42.[17]肖磊,李仕明.商业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行为分析[J].管理学家,2009(1):43-49.

[18]杜国柱.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19]王国顺,杨晨.商业生态系统下缝隙型企业成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务与金融,2013(4):46-49.

[20]范保群,.战略管理新趋势: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3):3-10.

[21]LiY.ThetechnologicalroadmapofCisco'sbusinessecosystem[J].Technovation,2009,29:379-386.

[22]刘元康,金方媛.我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黄海学术论坛,2014(21):175-184.

[23][美]马可•扬西蒂,罗伊•莱温恩,著.共赢: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战略、创新和可持续性的影响[M].王凤彬,王保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4]蒋佳.名优白酒企业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应对策略———以四川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3-81.

[25]翁靓,曾绍伦.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估实证分析———以川酒上市公司为例[J].酿酒科技,2014(4):112-116.

[26]翁靓,曾绍伦.白酒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竞争力差异评估研究[J].生态经济,2014(11):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