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教育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开始,我为了应付作业,极不情愿的翻开了《爱的教育》。书中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拉扯着我,让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开始是它来找我,到后来就是我来找它了。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着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处处散发着爱的气息,有同学之间的友爱,有亲子之间的母爱父爱,也有师生之间的关爱。这本书把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些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笔下,添上了爱的翅膀,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书中不同背景的孩子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强壮的卡罗纳诚实可靠,伸张正义;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助人为乐;炮兵上尉的儿子罗伯蒂舍己为人;老师为了学生日夜操劳、无私奉献……
书中父母的信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说的虽然都是一些极其平常的小事,却常常让我深思……
篇2
《爱心与教育》深入浅出、亲切感人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1很多人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读书,读书是为了升学,升了学还是读书,最后的目的是找个好职业,过更好的生活。
读好书是不是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怎样才算读好书?分数高是不是就一定等于书读的好?
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的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
“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因此,唯分数至上的的所谓“教育”,是目中无“人”的伪教育!
李镇西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李镇西教授对于“后进生”的转化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说:“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育者对“后进学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对“后进学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在批评教育的问题上,师生同样是平等的:教师当然可以批评学生,学生也可以批评老师;教师如果批评失误,应该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如果冤枉了学生,教师应该公开主动认错。
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2《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终于看完了,起初是抱着涉猎的心态阅读的,可越读越觉得离自己好近好近,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困惑与之相联系,相比较。此时的心情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心灵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的,有感动、有感激、有惭愧、有反省,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而大脑中则凸显着几个鲜明的大字——爱心的坚持创造教育的奇迹。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振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做一时、一天的好老师并不难,难的是每时每刻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牵挂和爱护;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一个如李老师所说的象万同这样的差生。阅读此书时,我不断的反复自问:如果是我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我会怎样。我觉得自己也是个富有爱心的老师,可遇到象万同这样的学生一而再,再二三的犯错误,我还会象李镇西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吗?我不会,我会生气,会愤怒,会觉得他无可救药,会放弃。我们花的功夫和心血远远不如李镇西老师,我们的教育智慧、技巧远远不如李老师。我们对学生的爱是零星的、间断的、不恒定的,而李镇西老师的爱一如行走沙漠的疲惫者得到了甘霖,又如同痛苦无助、暗夜孤独的人赢得了星光,让人找到自信、自尊,让人振奋。这正是李镇西老师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根本原因。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值得每一位教师一读。
读了《爱心与教育》,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相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3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带多个班,周课时也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李镇西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是我们教育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既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哥儿们"!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可见师生间的情感有多深!由于他赢得了学生的心,也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他实实在在地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实在可喜可贺!记得我在学生时代,非常讨厌老师偏心,不能一视同仁。我在平时工作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偏心,但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爱这一点却没做到。学生时代哪一位老师谈吐幽默,学识渊博,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就会对他产生好感,进而喜爱其所教的学科,自然学习上也学得轻松愉快,成绩很好。这在我们当今,教育也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你的教育,这是非常提倡、可行的。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
是的,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4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笔记5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篇3
我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语言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在这漫长的暑假中,有时是为了打发时光,有时是心血来潮,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有世界名着、连环画、故事书、作文书等等。但是,那本《爱的教育》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
在这本书里,它的主人公:安利柯,他经历了许多事。在他四年级的学习生涯中,他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和是是非非,有幸福和欢乐,当然也有痛苦和难过。他新认识了教他们四年级的老师,一位从格拉勃力亚来的同学,还有一位盲眼少年等等。在他这四年级的一个学期中,他看了卡隆对科洛西的侠义行为,看到科洛西家虽然很贫穷,但他却还是很喜欢去上学,还看到了好多女同学都热心地帮忙一位小烟囱扫除人等许多助人为乐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是不好的行为,但是最后他们都承认了自我的错误。这一学期让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和代洛西可菜谛、耐利这些友人的来访,而他最悲哀、遗憾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学期的期末,他要离开这个他生活了四年的学校和他出生的这个小镇。
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觉得做为一个小学生不但就应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而且还要学习他们那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在这点上,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有的时候不但不承认错误,还要掩饰,但是我想,我以后必须不会再这样了。我会理解别人的批评,承认并改正自已的错误,我将在改正错误中不断地成长。另外,他们在艰苦的状况下还在努力的读书,而我们此刻是多么好的教学环境,可还是有人不珍惜这完美时光。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是与非,懂得了美与丑,能辨别善与恶。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一向深深地牢记在我心中: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了一齐。是啊,只有有了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完美。让我们把爱奉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光,最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述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持续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最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必须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光,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忙,最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忙下,马可尔和妈妈最后重逢了……读到那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我。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就应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必须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忙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必须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忙的人,是不是?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我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我最近读了一部经典名着——《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着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
《爱的教育》风靡世界,历久弥新……
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呈此刻我面前。作者透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现出人们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此书并不刻意讲究修辞与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流畅,但它饱含了对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人民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此书于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阅毕全书,激荡于胸怀的感情与波澜久久难以平静。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扉。
我读完全书,觉得《感恩》这篇文章最感人;读完全文,我学到了许多。
全文语言巧妙,值得我去体会学习;更为我的语言积累下了丰富的底蕴——为我今后的语言道路铺了一块台阶。
本文教会了我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老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老师是神圣的,因为他把自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他是启发你的心灵,培养你的智慧的人,他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和你的父母一样重要。老师是亿万儿童心灵的智慧之父,他们得到极其微薄的报酬,却在培养未来一代的优秀国民而辛勤劳动着。永远要爱自我的老师,永远要以尊敬的口吻来称呼“老师”这两个字,因为世界上除了父母亲之外,“老师”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全文阅毕,我像刚吃饱饭一样;此文沐浴了我的心灵,进化了我的灵魂。爱是阳光和雨露使我的人格更完整。
读完全书,我获得了精神食粮的满足。我体会到了人生哲学,收获了感恩的心,关爱他人,无私为他人奉献……
《爱的教育》交给了我做人的基本人伦常识与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
篇4
论文关键词:马铃薯 脱毒 培养基质
论文摘要:根据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情况,通过试验,找出了适合当地脱毒微型薯无土栽培生产的培养基质。利用当地盛产的泥炭与1 mm粗沙子按重量2∶1或3∶1配制成培养基质,马铃薯脱毒苗扦插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块茎总数、单株块茎重和总产量都比用当地珍珠岩高,与从河北灵寿引进的蛭石效果相当,从而找到了一种廉价的基质,为降低脱毒微型薯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找出了一种新的培养基质。
利用蛭石和珍珠岩做基质,在温室条件下无土栽培生产脱毒小薯是一项成功的技术,在种薯的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陕北蛭石匮乏,当地生产的珍珠岩颗粒小、品质差,从外地调运价格昂贵,加大了脱毒小薯的生产成本,影响了脱毒小薯在该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我省榆林南部盛产泥炭,价格低廉且交通运输方便。该泥炭结构疏松,保水吸湿力强,有机质含量达66·8%,且分解程度高,在培养过程中无毒害物质产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脱毒苗生长提供营养。因此,我们对泥炭和沙子按不同比例混合做基质生产脱毒小薯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当地生产脱毒小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营养基质。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培养间进行,选用60 cm×35 cm×4 cm的医用瓷盘作为育苗盘,脱毒苗扦插时间3月18日,脱毒薯收获时间为5月27日,历时70 d。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安薯56、青薯168和黄引1号脱毒苗,均为晚熟品种。
1·2 试验前处理
将大块泥炭粉碎过4~5 mm筛,高温灭菌;沙粒径约1 mm,经过淘洗、晒干。泥炭与沙子均匀混合,混合比例以体积计。手术刀片、育苗盘也要经过灭菌。
1·3 试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试验设5个处理:①泥炭与沙子为1∶1;②泥炭与沙子为2∶1;③泥炭与沙子为3∶1;④蛭石(河北灵寿产);⑤珍珠岩(当地产)。每个处理面积为60 cm×35 cm,重复3次。脱毒苗扦插密度为3 cm×5 cm,基质厚度为4 cm。待母株在试管中长至10 cm左右取出,用手术刀片切成带2~3片叶子的茎段进行扦插,扦插前将茎段在100 mg/L萘乙酸溶液中浸泡10 min以促进生根,扦插深度为1·5 cm,扦插完成后做覆膜小拱棚保湿,室内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遮阴网遮阴,7 d后逐渐去掉地膜小拱棚和遮阴网。试验期间,根据扦插苗生长需要及时浇水和施肥,施肥所用营养液配方:①大量元素(100倍母液)。将磷酸二氢钾100 g、硫酸钾50 g、尿素30 g、硫酸镁50 g溶于水中,使用时每升营养液取此母液10 mL。②微量元素(200倍母液)。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7·56 g、硫酸亚铁5·56 g、硫酸铜0·01 g、硫酸锌0·44 g、硫酸锰0·40 g、硼酸钠0·90 g溶于1 L水中,使用时每升营养液取此母液5 mL。3种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及管理方法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各处理的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单株产量、总块茎数和总产量(3盘总重)的高低来评价处理培养基质的优劣,在处理数据时,取3次重复平均值。处理结果见表1、2、3、4。
2·1 扦插苗成活率
从所选用的3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来看,品种间稍有差异,安署56以蛭石最佳,其次是泥炭与沙子3∶1和泥炭与沙子2∶1的处理,泥炭与砂子1∶1和珍珠岩处理成活率明显小;青薯168以泥炭与沙子2∶1最佳,其次是蛭石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泥炭与沙子1∶1和珍珠岩处理成活率明显小于其它处理;而黄引1号以泥炭与沙子3∶1最佳,其次为蛭石与泥炭与沙子2∶1处理,珍珠岩和泥炭与沙子1∶1最差。将3个品种平均综合评估,蛭石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8·9%,其次为泥炭与沙子3∶1为88·3%,以泥炭与砂子1∶1最差,扦插成活率不到70%。通过t测验发现珍珠岩处理和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差,其扦插成活率与另外3个处理差异显著。
转贴于
2·2 单株块茎数和块茎总数
单株块茎数蛭石处理最高,3个品种平均结薯2·34个,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低,平均结薯1·86个,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茎总数也是蛭石处理最高,平均为868个,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低,平均为536个。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及蛭石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泥炭与沙子1∶1处理与珍珠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前3种处理与后两种处理差异极显著。
2·3 单株块茎重和总产量
与前3种性状不同,单株块茎重和总产量都以泥炭与沙子3∶1处理最大,分别为7·86 g和2 911·4 g,泥炭与沙子1∶1处理最小,分别为5·90 g和1 702·8 g。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与泥炭与沙子1∶1处理、珍珠岩处理单株块茎重呈极显著差异,蛭石处理与珍珠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泥炭与沙子2∶1处理、泥炭与沙子3∶1处理、蛭石处理与泥炭与沙子1∶1处理、珍珠岩处理总产量呈极显著差异,而前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2·4 几种材料效益分析
珍珠岩和泥炭为当地产,运输费不用投资,而蛭石从省外长途运输,运输费比买等量的蛭石费用还要高。仅考虑培养基质的投入,生产1 kg的脱毒小薯珍珠岩需1·65元,蛭石需3·10元,泥炭与砂子3∶1需1·26元(包括粉碎等费用);泥炭与沙子2∶1需1·10元,泥炭与沙子1∶1需1·09元。因此,在陕北用蛭石做培养基质不可取,用泥炭与沙子做培养基质,比例为3∶1或2∶1。马铃薯组培苗扦插成活率等指标与蛭石相比无差异,可以代替蛭石作为马铃薯脱毒小薯培养基质,费用可大大降低。
3 讨 论
组培苗扦插成活率、保水性能和透气性能良好的培养基质(如蛭石、泥炭与沙子2∶1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扦插苗成活率高,当地生产的珍珠岩颗粒小(粒径≤1 mm占50%以上),虽然有很强的保水性能,但透气性差,组培苗不易成活。泥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缓慢释放,使扦插苗在生长阶段既不会因营养过剩而烧伤,也不会因缺乏营养生长受影响,这一点是蛭石和珍珠岩无法相比的。因此,泥炭与沙子2∶1和泥炭与沙子3∶1处理小薯产量比其它处理高。陕北有丰富的泥炭资源,但到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用泥炭做马铃薯脱毒小薯培养基质,为当地泥炭的开发利用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庞万福,等·脱毒小薯无土栽培生产培养基质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7,11(3):144-147·
[2]李云海,等·脱毒微型薯高密度无土栽培快速繁育[J].云南农业科技,1997(6):37-38·
篇5
[关键词]和谐德育;实践;发展;成长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73-01
在和谐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认为理解和谐德育的内涵,培养中职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引领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第一,通过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和谐德育,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引领学生成长。主题班会是一种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十分有效的形式。我在职业学校所带的07级邮政会计班是一个定向培养班,也是学校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的实践班。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布置了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主要开展了“做文明学生,建和谐班级”、“学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感恩家长、学校、社会”等以和谐德育为主题的班会。效果似乎很神奇。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感慨地说,我们从此告别了无知的少年,踩着斑斑驳驳的快乐、悲伤、希望、失望,带着无限期盼,踏上了青春的征途。每个人的青春感受都不尽相同。有的收益盈怀,欢欣鼓舞;有的徒有伤感,慨叹命运;有的手握一把虚荣,心灵犹如沙漠。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现在,我们即将踏上实习之旅。可见,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在我的影响之下,学校其他班级也纷纷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实施和谐德育教育。2009年年底,湖北省德育工作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展示的《我们的家、校、国》和谐一题的主题班会,受到全省德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现在,我校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各班每学期都要举行几次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实践和谐德育。
第二,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内涵,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实现和谐德育。作者在担任07级邮政会计班时,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励志类、名著类、成功人物传记类、政治新闻类、经济财富类等书籍,学生分成各个读书小组,每周有读书计划、安排。学生每读完一本书要求写读书笔记、读书体会,并且每周在班会上进行交流。经过三年的坚持,学生的知识面大为开阔,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班上学生写的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读过的一本本书籍都成为学校其他班级学习的榜样。我校学生的读书活动从此开展得轰轰烈烈,学生读书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职业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和谐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对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联合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和谐德育工作,卓有实效。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家庭教育弱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全方位地开展。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一名好学生。”全方位立体的德育教育形成了德育合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在实践和谐德育、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我把自己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写了大量有关德育工作的论文。从自己的德育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完善,追求和谐德育的不断发展。
篇6
自从从事教师这一行,当一位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的教师就是我工作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现在又到一学年度结束的时候,现对一学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品德方面: 在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热爱教育事业,始终不忘人民教师职责,爱学校、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从自身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教育行业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方面: 一年来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学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发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平时教学中,我都是先让学生去预习,试着去做新的内容,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先产生一种求知欲,再适时地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对于该知识点就会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还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2、注重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知识的学习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增长丰富的语文知识,我在班级语文活动中,鼓励学生读优秀儿童读物,班级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爱读书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多篇读书笔记在区里进行交流,多篇习作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我还开设班级博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语文能力的平台。
篇7
论文关键词:图根控制测量,已知点检核比较法,重测比较法
一、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GPS应用到测量行业,设计了静态、快速静态以及RTK等作业模式。
其中RTK模式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已知高等级点上安置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传统的导线测量,不仅要求相邻点之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在较大的区域布设时,精度往往都不高。而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方法虽然精度高,但效率低,而且不能实时提供定位坐标和精度。利用RTK技术,则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操作简便,并节省了人力,不仅能够达到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没有误差累积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对图根点的检测是精度检核的重要技术手段,在RTK图根控制测量需进行检核。
二、RTK图根控制的检测
1.项目概况
兴业县葵阳镇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是广西区重点项目,地势平缓开阔,南北都是丘陵,中间是水田和三个村庄,交通便利。位于东经109°45′~49′,北纬22°41′~44′之间。测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成图比例尺为1:1000,已做好12个E级GPS控制点的测量工作,准备检测E级GPS点后开始对已埋设图根点的标石、钢钉或木桩作控制测量。
2.测量技术要求
RTK测量卫星状态的高度截止角在15°以上的卫星个数≥5个,PDOP值≤6。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相邻间点平均边长/m
点位中误差/cm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观测次数
起算点等级
一级
500
≤±5
≤1/20000
≤5
≥4
四等以上
二级
300
≤±5
≤1/10000
≤5
≥3
一级以上
三级
200
≤±5
≤1/6000
≤5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新课改;学生主体;培养习惯;阅读方法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教育者重新点燃了一盏指路之灯,用自主式、合作式学习代替陈旧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动起来,我们的教育也算是跨出了前所未有的一步。
语文是融情感及德育教育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的成功,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行。这就要求教育者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娴熟的教学技能,我们的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的作用亦为凸显。正如课程标准所说,“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因此,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都是为应试而教,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分析文章、概括中心,划分段落、解答各种考试题型的模式下进行,在这其中忽视了学生的主观作用,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多美的诗词、多美的文章也被肢解的遍体鳞伤。
这也就导致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也不高。他们也一味的等着老师来教,甚至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技巧,不愿意动脑筋来思考问题,对待阅读题目更是不知道头绪,久而久之,阅读成了一个语文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育者把思路从“怎么教”转变成“怎么学”。根据本校实际,本人在阅读教学方面有以下几点见解和期望。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备好每一堂课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我们有着对学生负责的积极热情,可是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备好的课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让学生也按照自己的思路接受的话,学生不过是个学习的机器,就会失去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去主动思考问题,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按照自己归纳的一些知识点,把预设的问题向我们的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来回答,这样的做法无益于我们的课堂效率的提高,相反使学生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是无益,让学生没有了一丝想象的空间,当然也没有了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属于自己的课堂上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为我们不可能去代替学生去读书,去学习,我们只是一个领航人,只需要让学生找准方向,所以我们应该做到淡化课堂教学,淡化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课外阅读的空间,就我们学校的现状看,学生们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太小,单靠我们的课堂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只有他们自己有了这样的好奇心,才会自己去读更多的书,才能真正的走进课堂当主人。
二、“理解――感悟――分析――运用”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能力,要长期潜移默化的积累。关键是理解、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阅读是理解的基础。要得到深刻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反复阅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阅读,从中理解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行文思路,掌握文章语言特点,切忌匆忙的一扫而过,这样很容易形成错误的理解,一步错步步错,所以需要我们精读、细读,在思考中阅读。得出自己的感悟,这才是属于自己的精神升华,分析文章是把阅读对象的整体分为局部,但是文章各部分之间,各个层次之间都是血肉相联,浑然一体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文章的整体性,分析文章主要有概括、筛选和评价等重要环节。分析能力的差异就直接决定着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对我们初中生来说就是用得来的知识、方法和规律去读其它的文章,以及进行相应的文体写作。所以阅读也是写作的前提。
阅读教学这个过程是缺一不可的, 只有理解了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分析文章,得出应对的方法,而后运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其他文章和写作。提高自己综合语文素质,塑造自己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品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
查尔斯・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为学生播下阅读的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才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
教师可以从一些小的方面激发学生去阅读某本书的兴趣,例如提起一个书中人物的有趣事迹,而后欲盖弥彰,学生就会主动去找这本书来阅读,就能够从阅读中收获一份自信、一分快乐和满足。
其次,要使学生培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初中生毕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一些作品的感知度理解力不是很强。教师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写下读书心得,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情况一是为了培养他们阅读后记笔记的习惯。二是注意观察各个学生的不同思想见解,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章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注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的培养对阅读教学也有重要作用。
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工作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学校管理,狠抓教育质量为重点,坚持师生共同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整体工作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整体水平朝均衡方向发展,和谐校园构建初见成效。
二、工作要点
(一)坚持向德育要质量不动摇,推进德育教育向均衡优质方向发展。
1、以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成功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学生行为的规范化教育和养成,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实施德育精细化教育与管理,确保德育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一方面建立校本培训的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与平台,加强考核、管理、交流、指导来促使班主任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送出去培训培养,推进与通元中学德育结对活动,探索结对工作有效性的途径,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向均衡优质发展。
3、以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来优化育人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政教处要指导各班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使规范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从而使学校育人氛围得到优化,并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4、进一步完善德育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首先把各项制度与措施进行梳理完善,其次要认真宣传,要达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再者通过各种活动,通过专项整治以及各项检查来落实,同时要特别注重过程的管理与指导,保障信息反馈渠道的来回畅通,加强家校联系,结合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创新家校联系方式,拓展家长会的主题,细化家长会的过程和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制度与措施,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使学校德育教育成效向均衡优质方向发展。
5、尝试学生“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完善”制度,让学生人人在期初制定目标,学期中间要举行各种自评互评活动,结果力争实现目标。
6、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7、抓实抓细住校生的管理工作。
8、制定学校德育教育规划。
(二)、抓队伍素质,树教师新形象,促教师专业发展
1、抓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掌握精髓,把握实质,增强广大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为深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开展十七大精神学习进教室活动;②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学习并宣传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强化校务公开,增加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③构建学习型学校,开展教师业余读书活动,并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学生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2、调研分析,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规划,与教导处、有关人员一起深入调研我校师资队伍情况,研究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指导全体教师自我分析并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实施教师“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的实施意见〉〉,依据师德师风要求,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协同配合积极开展师德师风的教育,同时采取措施加以强化巩固,目标就是使我校师德师风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与辨析,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讲正气的氛围,坚决抵制不正风气的蔓延,并采取有效措施,奖勤罚懒,奖正罚邪,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原则。以“群体师德创优”和“文明行业创建”、“青年文明岗”等为载体和市级文明单位复查为契机来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向先进教师、模范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学习的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评机制和师德建设监督体系,继续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4、探索师资队伍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结合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深化与武中结对活动来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均衡优质发展。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群体活动。
(三)抓教学常规,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教导处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坚持“向教学常规要质量”的理念,针对教学常规各个环节要抓过程的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完善教学常规中各个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做到经常化,有重点,加强检查指导与反馈,完善考核细则。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的观念,课堂教学要切实落实双基,适度拓展的要求,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研,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开展学生作业错题记录,日常教育教学问题记载,个案研究记录等措施,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向均衡优质发展。
3、进一步做实提优补差工作,开展竞赛辅导,做好提优工作,同时不能忽视补差,要重点监控后20%学生的情况,进一步强化课后辅导这个常规环节;把全员德育导师制与提优补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督查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4、推行教师学科教学质量个人目标责任制,动态评价A等率、均量值跟踪分析机制,鼓励冒尖,同时关注学科平衡,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对于三个年段,依照“抓好初
一、抓牢初
二、抓紧初三”的原则,有序地实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5、做好毕业班的新课教学进度与复习迎考、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招生动员工作等工作,必须特别关注初三A等率的提高工作,学科共同提高,齐头并进,想方设法力争初三升学考试特别是重点高中录取有新的突破。
6、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精心设计主题制定活动计划,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凸现校本研训的作用。
7、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创建条件,让外来民工子女按规定入学,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力,规范转学行为。
8、加强体艺卫生科技教育,积极组织并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积极参加体育特色学校评比和体育特色项目基地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验工作,举办第六届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重视常见病、传染病的教育和预防。
(四)积极推进教科研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1、课题研究等教科研活动本着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目标来开展。
2、认真开展实施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研究过程实施的管理与考核,切实落实奖励机制。
3、继续开展教学叙事、案例、反思撰写工作,结合德育导师制开展小课题或个案研究活动
4、重视理论学习和骨干业务培训,规范学术行为,严禁弄虚作假。
(五)紧绷安全这根弦,扎实创建平安校园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人人皆知
2、平安校园创建主要涉及教师安全、学生安全、学校公共财产安全三大块,学校明确提出教师安全是第一位的,具体涉及到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用气等安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学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用气等安全,校园活动安全(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活动),再者涉及学校财产安全,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来确保全校师生以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3、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校园安全工作责任,特别要重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课堂教学安全(实验、劳技、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饮用水安全、住宿安全等。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责任明确,工作有效,对照浙江省关于“平安校园”考核标准,继续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六)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严格依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做好收费工作,要做到规范收费,加强收费政策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规范教育收费的良好氛围,不擅自增减项目或标准,并且按照有关规定,力争做到准确无误,减少损失。
2、严格财务管理,继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的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有限的经费,为学校日常工作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同时也应该厉行节约,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3、要重视对校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落实具体措施,与教导处、班主任等一起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的管理,力争使破坏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进一步加强对食堂的管理,继续实行就餐签协议制度,班级要配合作好宣传动员工作,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就餐的管理工作,食堂内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卫生工作,追求菜肴的营养与口味,努力降低成本,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做到安全无事故,学校责成总务处具体落实对食堂以及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5、总务处与教导处协调做到学生教育券、营养餐、爱心午餐助学工作,使这一工作真正体现关爱困难学生,激发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信心,同时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原则,不允许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6、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益,为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7、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和管理,摸清我校教育装备的运行现状,规划教育装备的需求,加强对装备的管理和维修,提高对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率和效率,保障教育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七)探索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10
摘要: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的要求,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实现知识 逐渐 人生态度 现代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和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的要求,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1、适时利用教材中的德育思想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材中,有很多渗透着德育思想的好材料,如:爱国篇章、名人事迹、人生感悟、成长历程……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出这些材料中的德育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追寻名人的思想、足迹,能受到道德的启迪,这已勿庸多言。从生物界中,我们也能受到道德的鞭策。《那树》主要写:曾经是大自然的强者的树是人类的朋友,但在急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下,它倒下了。学习这篇课文,我先让学生充分感受那树的给人类的浓荫、心神的安慰,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一位学生潸然泪下,动情地说:“面对那树密繁茂盛,人类竟然没有退然一步,给它留下一席的生存空间。我真想当面质问,‘你们怎么下得了手!’”从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当他们有这种体会时,他们还会做马家爵那样的人吗?假设某一天,他也遇到了与马家爵同样的情境,当他举起罪恶的屠刀,砍向同伴们时,面对同伴们渴望生存的双眼,他们能不受到“你们怎么下得了手!”的良心谴责?《我用残损的手掌》能激发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战争的血泪控诉。《登上地球之颠》中,中国登山健儿们书写世界登山史的新记录的故事,正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的好时机。
2、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道德修养的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初三上学期,我组织学生开了一次爱国篇章的演讲,即让学生掌握朗读、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闻名遐迩的名胜,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又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的言情小说的情况,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文学名著。读《骆驼祥子》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在那个时代靠个人的奋斗是不能摆脱贫苦生活的社会现实,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简·爱》这部作品,学生了解到了主人公追求自我独立和对最严的捍卫,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
3、利用日记进行德育渗透
日记是学生的私人领地,在这块天地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他们的思想在日记中能充分表露。教师通过日记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因此,运用日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班级有位男生因为遭到自己心仪的女孩的拒绝,自暴自弃,学习成绩逐步下降。他把自己的满腹牢骚倾诉到了日记中。我在他的日记后面写道,“你长大了这很值得高兴!但是,成长的路上随时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大丈夫,把它作为一种鞭策,促使自己反思不足,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懦夫,会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庸夫,会对对方抱怨在心,永远与他势不两立。何去何从,你自己斟酌吧!”学生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放下了心理负担,最终顺利的考上了三十八中学。
4、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