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本质属性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也就说教育活动只存在于人类活动中,动物界是不存在教育活动的。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活动。这一点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具有意识性,所以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第三,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说学生自学不属于教育活动,因为自学中不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影响。
篇2
教学内容:新课标小学数学第十册第75页例1、第76页例2、做一做及第77页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迁移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推导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每生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播放动画)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去取经,途中唐僧感到饥渴,就叫孙悟空去化斋,不一会,孙悟空就抱来了三个西瓜。于是唐僧给悟空分了一个西瓜的1/2,给沙僧分了第二个西瓜的2/4,给八戒分了第三个西瓜的4/8。八戒乐了,他说:“师傅就是疼爱我呀,给我分的西瓜最多。”同学们,八戒说的对吗?
二、合作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正)方形纸片,分别折出1/2、2/4、2/8,并把它们涂上颜色,然后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1/2=2/4=4/8。
师:为什么相等?
引导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从左向右看:1/2=2/4 2/4=4/8从右向左看:2/4=1/2 4/8=1/2
小组交流你们的发现,比比哪个小组表现得更出色?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能乘0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0要除外。
师:分数的基本性质应该怎样修正更准确?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相机板书后提问。
师: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必须明确什么?
生1: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2:分子、分母同时进行乘或除。
生3:分子、分母乘以或除以的是相同的数。
生4:分子、分母乘以或除以的数不能是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第一题,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第二题,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第三题,两人一组,一问一答。
四、课堂作业
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第四、五题。
篇3
的确,这是孔子说的,出处就在《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其实,《论语》中满书皆是字字珠玑,句句警语。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
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由此可见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之于《论语》。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弟子之间关于各项事物的讨论记录的汇编,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主要是曾参的弟子)编辑成书的。
孔子的生平我不想多说,孔子的学说思想也自有人去考究,包含的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伦理教育等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我只想谈几点学习《论语》的体会。
《论语》中有许多教人治学修身的道理。孔子喜欢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学学习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在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就如孔子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而遭孔子教育一样,“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他还提倡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还强调学习上要“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做到“每事问”。同时他还提倡学与思不可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使是“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强调对待人、帮助人要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像曾子一样每日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人要由己及人,宽容谅解,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这样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做人要讲忠诚,守信用,要“主忠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要“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要象别人好的地方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V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要言行一致,“听其言而观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做人要有正义感,“见义不为,无勇也”,因此要见义勇为。做人不能一味追求私利,“放于利而行,多怨”,私心重就招来许多人的怨恨。但也不能安于清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工作上不要老是患得患失,要学好真本领,掌握真学问,“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要担忧没人了解自己,而要求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知道,“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要怕犯错误,有错就不要怕改正,“过则无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义礼知信”,把人格修养概括为“温良恭俭让”,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做人的态度就应该是温和、温厚而不浮躁,善良而不是恶念贪念在先,恭敬而不是不知强说知的“好为人师”,俭朴而不是贪得无厌、急功近利,谦让而不是急于争抢利益、见别人稍有利益就立即攫为己有。
孔子是个非常讲孝道的人,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要出去都要有个确定的地方让父母知道,而不致使父母挂念担心。还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为高寿之人,惧的是年高易出病之年,为恐服侍不周,不能颐养天年。孔子还特别喜欢音乐,据说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真料想不到虞舜时创作的音乐竟然达到这么迷人的地步。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起源;本能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设计作为一个在近现代才提出的新兴词汇,对于它的起源问题,更没有一个共同的解释。事实上,艺术和设计之间既存在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关于它们的起源,又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我们并没有办法确切知道第一件被设计出来的艺术品是什么,更不知道它的设计缘由和初衷。人类可以自豪地宣称对设计的专属性,而动物中没有这样一个概念,其在人的本能、人性的本质中是存在着独特性的。而正是这些专属特性造就了人类这样一个独特的种族,以及艺术和设计的万年传承。
1 艺术和设计的关系
首先,(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它很少单独存在。它是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一个交叉。它包括:第一,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第二,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第三,视觉传达设计;第四,广告设计;第五,织品与服装设计。以上分类来源于李砚祖教授的《艺术设计概论》,由于此书是2009年之前编写的,我认为现在应该再加上关于网络、UI这一类的设计分类。
简单一点说,设计从意识萌芽阶段到形成明确的专业领域为止一直都是作为服务功能而存在的。不管在哪个时代,它都紧密依附于人类的生活需求。它服务于人类的衣食住行,服务于政治宣传,服务于工业生产,服务于商品销售,是人类生产环节的一部分。
艺术则是个人主观的表达,是个人对万物看法的表达方式。艺术以人作为出发点,它不迁就于他物,属于个人的造诣追求;它的创作者应该不必考虑需求方,也不必考虑市场,只忠于自己――这就是灵魂和精神的产物。从原则上来讲,它与商业的关系应该是先有了它,然后恰好有人愿意为此付钱,而不是本末倒置。
尽管艺术和设计存在这些少量的区别,但其实他们是同源的。人类历史的存在就伴随着人类艺术史,早期人类的各种艺术实践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这正是当时对于设计最为关键的定义。当时并有设计这一词,所以可以暂时认为,艺术和设计是同源的。(以下不作特殊说明,艺术起源等同于设计起源。)
2 艺术起源和设计起源与人性本质的关系
在说到关于艺术起源和设计起源时,我们不得不跟动物进行比较,同样属于上帝的宠儿,却只有人类拥有称得上设计的东西,会思考并尝试制作出工具,会研究并发明新的事物。就像壁虎的本能是具有强大的恢复能力,蜘蛛的本能是懂得织网进行捕食,而人类必然有其本质上的特殊性使他们能够拥有如此多的精神空间,以及流传百世的艺术和设计工艺。
1876年,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并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
那么第一件工具是为什么被制作出来?古人类是如何产生设计这样具有跨时代的想法的?我们之所以要探讨这些,是因为这些才是设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即本质所在。
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远古的时候,每一个物种都会有口渴的时候,而人(姑且暂称为人,以区别其他动物)或动物基本上都会去寻找附近的水源,但是人在饮完了水后会激发他进一步的思考――既然每次口渴了都要到这里喝水,那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居住地储存点水资源。如是这样的思考模式造就了设计产生的可能性,按照当今的说法,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个步骤:提出问题。而只有这样一个步骤最为关键,因为它激发了古人类的思考,这种主动思考又进一步促使他们解决这一问题,最终通过模仿,他们会发现那种存在凹面的叶子可以盛水,进而他们会把一些大的叶子刻意地卷成更为深陷的凹面来盛水。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就是早期工具的雏形。人类思考的方式也是不断进化的,从最开始的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开始,随之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如盛水的叶子容易漏水并损坏等等。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充分体现人类不同其他动物的最为关键的本质特性,我尝试借用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种人类主动思考的特性――主^能动性。
马克思对于这个词汇是这样描述的: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使人们产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而思考正是工艺设计或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主观能动性便不会有设计的产生,也不会有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甚至说一个不存在主观能动性的物种,还是否能够称之为人类都有待商榷。
而在主观能动性中,主观又是这个复合词汇的核心。马克思曾经以“蜜蜂”与“建筑师”作比较,蜜蜂虽然能够像人类一样构建精致得如“工艺品”的巢穴,但这只是一种在长期适应活动中形成的本能,即动物只具有能动性而只有人类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但如果人类仅有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工具可能并不具有审美价值和设计感,设计或艺术这个词汇可能就不会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制作工艺,而非设计工艺。一定有什么驱使着人类的积极地发挥着这种主观能动性,从而促成艺术上的百花齐放。
远古时代,人类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群聚生活,而这种群聚生活则是文化孕育和传承的关键。在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灵长目动物,它们大多是社会性动物,其生活和迁徙都是成群结队进行的,人类作为此中佼佼者当然也会不例外。当然,群聚现象并不是灵长类动物的专利,蚂蚁、蜜蜂等也都是群聚而居的。但是,人类及部分灵长类群体具有另外一项独特的本能,即特殊性本能。群聚类生物群大多都有一个作为团队首领的人物存在,但蚂蚁、蜜蜂的首领我们称之为蚁后、蜂后,那是因为他们仅仅因为生物的本能和不同的分工,蚁后、蜂后作为首领最为主要的作用就是繁衍后代。而人类及部分灵长类动物则不同,他们的首领不是作为繁衍后代而存在,而是作为保护整个氏族(部落)以及管理者的身份存在。虽然同一个种族的面貌大体相近,但生物特殊性的本能使他们在群体中更愿意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他们会将捕猎而来的猛兽的獠牙、骨头之类的装饰物放在自己的身上,脖子则是第一会想到的地方。在当时生物链中,由于天生的体质问题,人类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强壮的飞禽走兽成为了远古人类崇拜的目标,而通过将少有的捕猎得到的这些饰品(由于最早的母系社会,没有狩猎的工具,女子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偶尔捕猎到的动物少之又少)作为装饰,以此来展现自己身份的不同,或嘉奖氏族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成员。
而这就是早期装饰艺术的雏形,因为人类的特殊性的本能,使他们会主动地去寻找不同的饰物去突显自己特别的身份地位。而这一特性一直到今天也是依然存在的,商品、材质的多样性正是为了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特殊性,可以说特殊性满足了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造就了文化艺术设计的多样性。
而最后一点,其实在上文中略有提及,就是人类的模仿能力。人类对于事物的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必然是发现现象再究其根本的过程。而艺术创造同样如此,人类将碗做成凹面,模仿动物花纹在自己的身上纹身,那都是有迹可循的。就像如今出生一段时间后的婴儿,父母会教他们说“爸爸”“妈妈”,而随着婴儿发声系统的成形,加上长此以往地听到这个单词,便会模仿发声,因为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本能。再加上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模仿便成为了一项很关键的能力。人类仿照鸡蛋,加上主观能动性制作出了薄壳结构的建筑物;人类仿照鸟类,加上主观能动性发明了飞机……
人类的这三个本能或者说是特性,即人类的主观能动本能、人类的特殊性本能以及人类的模仿本能,促使了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再加上人类的传承性(因研究的是艺术设计起源而非发展和传承,所以并不作为第四个本能),使得艺术设计能够不断地发展并传承下去,并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壮大,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艺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设计推动了人类物质基础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
3 结语
西方更习惯称莫里斯之前的设计为工艺美术(Industrial Arts),即艺术。那之后,设计(Design)这个词才被提出和应用。但事实上,早期的艺术更像是设计,因为它是以人类生产、生活为服务目标,到后来艺术开始为政府、宗教服务,而从文艺复兴开始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宣扬为中心,而到后来的达_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那完全就是个性的展示。
但论及起源时,我们大可不必分而论之,就像在当今这个时代,艺术与设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艺术设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人类三个本能),因为这是本质,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无论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艺术设计都是从人类这三个本能中产生的。社会经济不断在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在进步,但对于当今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需要紧跟甚至引领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一.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2] 张白露.艺术起源学说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 邓小龙.浅析艺术起源的观点以及劳动对其的影响[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01).
[4] 臧勇,钱珏,占必传.设计与艺术的本源思考[J].艺术评论,2012(07).
[5]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第2版)[J].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篇5
论文摘要: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具有合成技术成熟、制造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以及树脂涂膜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在涂料用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针对以上问题,综合国内外有关醇酸树脂改性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化学改性醇酸树脂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机理。
传统的不饱和油(脂肪酸)改性的醇酸树脂分子中具有羟基、羧基、双键、酯基等反应性基团,因此,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引入其他活性基团,使醇酸具有广泛化学改性的基础。化学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改性剂起羧基作用、改性剂起羟基作用以及利用双键反应的化学改性等。化学改性中尤以利用双键反应的化学改性最为重要,其中以苯乙烯类改性最为典型,主要有共聚法和预聚物法两大类。
一、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机理
1、共聚法
乙烯类单体改性醇酸树脂常采用共聚法。按照共聚法中苯乙烯的加入时间及加入方式不同,可分为前苯乙烯化和后苯乙烯化两种方法。
(1)前苯乙烯化法 前苯乙烯化法主要包括植物油的苯乙烯化法、脂肪酸的苯乙烯化法和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法三种。对以上几种苯乙烯改性方法的工艺要点分述如下。
a、植物油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首先,苯乙烯单体和油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生成共聚油这种均一产物,该产物可直接代替植物油制备醇酸树脂。苯乙烯化的植物油,先用甘油(季戊四醇或其他多元醇)醇解生成脂肪酸单甘油酯,然后用苯酐等多元酸进行酯化。
b、脂肪酸的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先将苯乙烯和引发剂滴加进盛有DCO酸的反应釜中,进行脂肪酸的苯乙烯化反应,然后真空蒸馏除去剩下的苯乙烯,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甘油等多元醇,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醇解,最后加入配方量的苯酐等多元酸进行酯化。
c、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法 该法的工艺要点为:以适当配比的含共轭双键和非共轭双键的混合植物油为原料,如DCO和亚麻油(或豆油)、桐油和亚麻油(或豆油),加入LiOH等醇解催化剂,并用一部分甘油、季戊四醇等多元醇进行醇解,生成单甘油酯;然后加入苯乙烯、二甲苯和引发剂,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单甘油酯的苯乙烯化反应,生成苯乙烯化单甘油酯;再用多元酸(如苯酐)及剩余的甘油酯化,生成苯乙烯化醇酸树脂。
(2)后苯乙烯化法 后苯乙烯化法又称为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法。该法的工艺要点是:首先合成含共轭双键的基础醇酸树脂,然后用基础醇酸树脂和苯乙烯单体(有时还包括少量丙烯酸类单体),在引发剂存在及合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共聚反应(即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直至得到我们所要求的粘度。该法的工艺特点是工艺过程容易控制,利用常规醇酸树脂的生产设备即可进行改性醇酸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苯乙烯与含共轭双键的脂肪酸、植物油或醇酸树脂能发生共聚反应。苯乙烯与含双键的脂肪酸共聚容易,与含非共轭双键的脂肪酸则共聚很慢。例如,桐油脂肪酸中90%含共轭双键,共聚时容易成胶;脱水蓖麻油(DCO)中25%左右的脂肪酸含共轭双键,共聚极慢,发生共聚反应的同时,苯乙烯将自聚成聚苯乙烯(PS)而与油相分离。在共聚过程中,通常发生如下反应,它们按不同机理进行。
2、预聚物法
预聚物法主要有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法和羧基预聚物法两种。
(1)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改性法 该法以聚苯乙烯二醇改性为代表,它主要是通过在聚苯乙烯分子链的末端上引入羟基反应性基团,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聚苯乙烯聚合物引入醇酸树脂中。聚苯乙烯二醇在改性中起到了双重作用:第一,它所提供的活性羟基,代替了常规醇酸树脂合成所用的甘油或其它脂肪族多元醇;第二,长链聚苯乙烯的引入赋予改性醇酸树脂以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化学品性。此类改性工艺较复杂,难以工业化生产。 转贴于
(2)聚苯乙烯羟基预聚物改性法 此法的工艺要点为:首先由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等丙烯酸单体合成带活性羧基的预聚物,然后该预聚物可以直接代替部分多元酸(如苯酐等),在植物油的醇解物的酯化过程或两步法脂肪酸酯化过程中进行酯化反应,这样,带羧基的苯乙烯预聚物将接入到醇酸树脂分子链上,该法又称作共酯化法。这样,改性醇酸树脂将集中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PS)三种物质的优点,所得树脂的耐候性、柔韧性和耐溶剂性优于单纯以苯乙烯改性的醇酸树脂。但此类改性工艺复杂,改性产品价格较贵。
二、醇酸树脂的苯乙烯化改性工艺研究
苯乙烯改性顺酐醇酸树脂的工艺特点为:采用后苯乙烯化方法进行改性研究,保证了改性工艺过程简便易操作,改性醇酸树脂的质量稳定;采用溶液聚合法进行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反应,克服了本体聚合法中易出现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过快和反应不稳定等缺陷;另外,以含共轭双键的活性较高的顺酐作为多元酸部分代替苯酐,可提供足够多的接枝共聚活性位点;在引发剂加入前,使苯乙烯单体(或混合单体)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聚合,这样,改性工艺过程将更加稳定。改性过程的工艺要点为:首先在带有搅拌器、热电偶温度计(连接温控仪)、回流冷凝器等附件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称量好的基础醇酸树脂、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部分溶剂,加热至125~135℃,保温1h后,将配方量75%的引发剂及部分溶剂加入滴液漏斗,在3~4h内滴完。保温2~3h后,分次补加剩余的引发剂。保温过程中,间隔1h取样,检测聚合反应体系的粘度和不挥发分含量,但体系的粘度和单体转化率均合格后,迅速降温,兑稀出料。
工艺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常规后苯乙烯化法改性醇酸树脂,一般是先加入基础醇酸树脂,然后滴加大部分混合单体与引发剂,再分次补加剩余单体和引发剂的方法。但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采用滴加方式加料,反应体系中单体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低,反应时间较长;第二,由于同时存在单体的自聚及单体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等竞争反应,降低了接枝共聚反应的速率,减少了接枝共聚物的产生量,影响了改性树脂的外观和质量。为此,从工艺优化的角度考虑,我们增加了混合单体的热聚合这一过程,稳定了工艺过程,提高了聚合反应速率,改善了改性树脂的质量。如果改性剂为苯乙烯(St)单体,则热聚合过程将生成较多苯乙烯均聚物(PS),如果改性剂为St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的混合物,则它们可能会先生成部分丙烯酸预聚物(PP),这些在热聚合过程中生成的PS和PP将同样参与接枝共聚反应,并且会由于它们的产生,避免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局部升温过高,容易产生爆聚现象,此时,树脂的分子量剧增,以致出现凝胶化现象。
另外,工艺优化还从反应温度、改性剂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比率、引发剂的选择、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等几个方面考虑,通过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反应温度以125~135℃较合适,改性剂采用混合单体比单一改性剂能获得较好的漆膜性能,改性剂与基础醇酸树脂的比率在30~40%较合适,引发剂的加入量占混合单体的1.8~3.2%,且需采用分次加入较有效。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形象,尼采发展了狄奥尼索斯的哲学内涵:狄奥尼索斯的双重本质,象征了世界与人的存在的二元性关系,也揭示了处于生成与毁灭、部分与整体之中的永恒轮回的世界。这不但形成了尼采哲学的特色,还造成了他与叔本华哲学的差别,这种差别集中地体现在二者的意志学说和悲剧理解之上。意志,在尼采那里是多元性和差别性的统一,具有欢乐和痛苦的双重性质;在叔本华那里则是无差别的同一,其性质是盲目的、痛苦的。在悲剧的理解上,尼采认为悲剧的主角和核心是狄奥尼索斯,而叔本华则基本上没有提及狄奥尼索斯。
中图分类号: B089.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7)03034306
Key words: Dionysus; the will to power; the will to self-preservation;the tragedy
Abstract: Dionysus in the Greek myth is the core of Nietzsche’s philosophy,out of which Nietzsche had abstracted his thoughts,such as the double-essence of Dionysus,which symbolizes the dualistic relation of the human and the world,and the eternal cycle of the world in survival and devastation,part and whole.This not only shows the Nietzsche’s character of philosophy,but also differs Nietzsche from Schopenhauer.Some differences can well be found in the thoughts on the will and the tragedy.According to Nietzsche,the will means unity of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sad and happy,while according to Schopenhauer it is at all the same,aimless and unhappy.As for tragedy Nietzsche maintains that Dionysus is the leading role and essence of the tragedy,but Schopenhauer hardly mentions Dionysus.
尼采κ灞净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者从尼采青年时代的偶像和导师变成了尼采后来的批判对象。
对于二者的分歧的看法,一般地集中在两者意志学说的差别之上。叔本华的求生存的意志仅仅把握了意志的一个方面,即是盲目的求生存的欲望,由此带来了他对意志本质上是“虚无”的判断和否定意志的悲观主义结论,而尼采的权力意志则不仅包含了叔本华意义上的意志,也肯定了意志创造和欢乐的一面。周国平认为,尼采虽然从叔本华那里继承了意志作为世界本质的观点,但尼采的权力意志却是反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是肯定生命的。[1] 7193张庆熊撰文指出,尼采的权力意志是针对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而用来肯定生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2]陈鼓应认为,尼采由于不满于叔本华的“消极态度”而抛弃了叔本华的思想,虽然尼采仍然保留了“意志”的概念,但他强调了意志的“自主”[3]33、81。西美儿(Georg Simmer)认为二者的分歧不在于意志思想本身,而是基于意志的世界的目的论上的不同:在叔本华看来,这样的世界缺少任何目的论,不过是一个无尽的欲望而已,因而要否定意志;而尼采则受到了进化论的影响,通过生命自身的“发展”,“生命本身便可能成为生命的目的”[4]614。西美儿并没有在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学说上做出更细的区分,但他指出了意志的两种可能性,叔本华强调了否定的一面,而尼采则强调了肯定的一面。德勒兹则指出,叔本华把意志理解为本质和表象的做法,根本上决定了他对于意志的否定态度,从而也使他不能把握意志本质上具有的创造性和多样性。[5]120125海德格尔也是在对意志的复杂与简单的判断上,理解尼采反对叔本华的。[6]40
上述几位大多提到了尼采的权力意志与狄奥尼索斯的关系,可惜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也都强调了权力意志本身的多样性和肯定作用。作者以为,多样性和肯定作用,只是权力意志的一个方面,权力意志具体表现的单一性和权力意志中的否定因素,也是它必不可分的一个方面,从根本上说,两方面都属于意志,意志是一个包含两方面的存在,是一个二元性的存在。这二元性,恰恰源于尼采哲学中的狄奥尼索斯因素,它也是导致尼采对叔本华态度变化的原因。
一、狄奥尼索斯与权力意志
在《看哪,这人》中,尼采说他是发现狄奥尼索斯现象的第一人,并自称为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弟子,相比于圣徒,他更愿意成为一个萨蒂尔。[7]尽管对于“第一人”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见,[8]但是,尼采对于狄奥尼索斯哲学内涵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把狄奥尼索斯与阿波罗看作是希腊艺术文化的两个源头。阿波罗作为造型力量之神,是个体化的本能,是设立界限的本能,由它产生了包括奥林匹斯诸神的神话在内的一个美的表象世界,通过它们,为人生此在做了美化和辩护,使人生此在和继续存在成为可能。但其代价却是与真实世界的分离。而狄奥尼索斯则是原始世界的象征,是融合和整体的本能,以其醉与疯狂,打破和超越了基于阿波罗而建立的表象世界和一切规则限制,重新使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结为一体,“世界和谐”也得以建立。尼采认为,希腊悲剧就是“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之二元性”[9]19的结果,它提供了一种至深的形而上慰藉:“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欢乐的”。[9]58由此,尼采指出了,现象的生灭变换及其之后的生命整体的强大和始终如一,多样性变换之后的坚定的统一性,生命意志的永恒轮回――这就是狄奥尼索斯本能的涵义,也就是尼采所谓的“悲剧的秘仪学说”。据此,尼采就建立了以狄奥尼索斯为核心的悲剧文化和悲剧哲学:“肯定生命,即使在它最陌生最严酷的困难中,求生意志在其无穷尽的至高类型的献祭中的愉快生成――我命名为狄奥尼索斯的”。[7]312
这种赋予意志以“盲目”、“邪恶”等否定性特征的心理和做法,是经久不息的。意志的历史基本上就被描述成一个应该受谴责乃至否定的历史,无论是在基督教中还是在哲学中都是如此,“意志的本质总是被发现与悲伤和不幸联系在一起”。[5]130136尼采对此的批评和反对随处可见,不仅仅是针对于叔本华,还包括哲学和宗教中的各式各样的虚无主义、禁欲主义、颓废论,肉体蔑视者、道德论者等等。这些看似不同的意志否定的诸多形式,其共同特征是对意志的偏见:认为意志仅仅是一种贫瘠的、不能自足的意志,因而也是一种倾向于争斗、破坏的盲目性存在,而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意看到意志的多样性及其另一面的功能,也就是权力意志和其创造的欲望。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叔本华所描述的意志没有主动和创造的成份,如“直观认识”和“艺术解救”的思想,特别是后者对于尼采具有很大的影响。
尼采对此类做法的批判是用权力意志代替自我保存意志,以强调权力意志创造性的一面来面对意志的否定性的一面。在尼采那里,权力意志之所以能够取代自我保存意志,是因为它不仅包含了后者,尼采称之为“虚弱”、“颓废”、“堕落”的权力意志的类型,也包括了在生命力的强度和深度上都“更强大”、“更高等”(h?her)的类型,尼采称之为“超人”的类型(eine Art bermensch)。强大与虚弱、高等与低等、超人类型与一般人性的对比,不仅说明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范围大于自我保存意志,而且也在内涵上使自己更加精确了:作为描述不同存在类型、区分存在类型活动趋向及其结果的本原、动力和标准,简言之,不同的本能,作为本原与动力统一。正是由于权力意志的不同类型才造成了存在的不同类型,但是每一种存在类型都是权力意志的生成结果。就此来说,每一种权力意志的展开及其结果都是一种符合自然的过程,都具有相同的存在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尼采的权力意志能够意愿不同类型在事实上的存在,不去否定乃至诬蔑――像叔本华和基督教那样的――与自身不同的类型。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并没有因为强调狄奥尼索斯的超越性而否定阿波罗为此在的辩护和美化作用,狄奥尼索斯自身的生成也没有否定毁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尼采的权力意志做的是一个加法练习,“说是”的肯定,不是排除法,不是非此即彼,不是否定。
叔本华否定意志,所否定的不单单是意志“邪恶盲目”的一面,而是意志的整体。通过对“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的认识”而彻底地否定意志,就能得到“真正的得救,解脱生命和痛苦”,[13]545所达到的就是一个“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的“无”的境地,这“无”就是“悬挂在一切美德和神圣性后面的最后鹄的,我们不应怕它如同孩子怕黑暗一样――我们却坦率地承认: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经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13]562564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叔本华从“本质”上把意志理解为“虚无”,他试图通过否定虚无的意志之后的神圣之“无”的状态,来消除生命之中的那些痛苦和否定性的成份,设想一个与所有现存类型――对他来说,只有一种类型,就是痛苦的盲目的生命――不同的新的存在类型。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对这种设想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了意志――不管是自我保存的意志还是权力意志――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为了否定痛苦必须要以意志为代价吗?对于尼采来说,叔本华的设想根本上就是一种虚弱者的“谎言”,否定意志根本上就是“害怕现实和对现实的逃避”,“谁若不仅理解狄奥尼索斯这个词语,而且能从狄奥尼索斯中理解自我,那么他就根本不需要考虑柏拉图、基督教或者是叔本华的反驳,因为,他们那儿充满了腐臭”。[7]312正是借助于狄奥尼索斯,尼采的权力意志才包含了“不同存在之可能性的无限多种方式,甚至是上帝存在之可能性的无限多种方式”,尼采才能用它“为生命辩护,即使在生命最可怕、最模糊、最具欺骗性的现象中”。[12]405
权力意志之所以能够肯定生命、能够为生命辩护,因为它是一个创造的意志,它意愿破坏但更精于创造,它不怕反而意愿“曾经”,它以“偶然”为食并统治“偶然”,它不满足于生命的意志、它渴望权力。这样的权力意志就是狄奥尼索斯所蕴含的肯定与否定、创造与毁灭的统一,它根本和至高的意愿是永恒生成的存在,不是没有痛苦的“无”。即便是存在充满了痛苦和不幸的荒谬,也值得追求,也胜于无所追求。更关键的是,权力意志所追求的不单单是存在,它还渴望更高的权力、更多的存在量,它本身就是力图重生的狄奥尼索斯。
三、悲剧与意志思想的差别
叔本华和尼采关于悲剧J识的不同和差异也是根源于狄奥尼索斯式的意志。叔本华如此理解悲剧:“文艺上这种最高成就以表现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而这一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此中有重要的暗示在,即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这是意志和它自己的矛盾斗争”,[13]350直到一种认识,“在这一点上现象或‘摩耶之幕’不再蒙蔽这认识了,现象的形式――个体化原理――被这认识看穿了,于是基于这原理的自私心也就随之消逝了。这样一来,前此那么强有力的动机就失去了它的威力,代之而起的是对于这世界的本质有了完整的认识,这个作为意志的清净剂而起作用的认识就带来了清心寡欲,并且还不仅是带来了生命的放弃,直至带来了整个生命意志的放弃”。[13]351对于造成悲剧的原因,叔本华归纳为三个类型:[13]352353一是“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二是“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三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第三种为甚,因为“恶毒”和“命运”虽然恐怖,但可以逃脱,但是第三种却是另外一种性质,因为它们是时刻可见可遇到的,在“本质上”属于我们自己的命运,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作为。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叔本华的悲剧观点,作为“文艺最高峰”的悲剧,其目的是表现“人生可怕的一面”,揭示出“意志和它自己的矛盾斗争”,并通过对于意志矛盾的认识,最终带来“整个生命意志的放弃”。尼采认为悲剧是希腊式不死的信仰,也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是现象生灭之后的存在的永恒,“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欢乐的”。一个否定意志,一个肯定意志。就认识的功能来说,叔本华的认识服务于意志的否定,而尼采主张认识活动作为权力意志的分支和延伸,是服务于权力意志的。叔本华的认识作为最终的认识,其自身也随着意志的否定而走向虚无,而尼采的认识,不但其自身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而且也必须要随着权力意志的变化而自我调整。就悲剧的原因来说,叔本华强调的是意志的本性之恶,而命运则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逃脱的,而尼采则把悲剧的根本原因归于狄奥尼索斯的双重性质和矛盾,即生死一体、生成与毁灭的权力意志世界自身,它是不可摆脱的。就悲剧的预设前提来说,叔本华接受了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的最大罪恶就是:它诞生了”,因而悲剧认识的罪就是这种原罪,虽然叔本华不同意基督教的救赎学说,但在根本上却得出了与基督教末世论同样的结论:否定意志和此世,通往有别于这个世界的神圣的无之境地;尼采的悲剧观则是针对于这种原罪说或者西勒尼的厌世说教,[9]32通过在罪恶与渎神含义的区分,先是利用阿波罗的造型之神的作用、然后再通过狄奥尼索斯的永恒世界来肯定此在与存在,最终揭示出希腊人克服了悲观主义,肯定了权力意志。对于尼采来说,毕竟“希腊舞台上的所有著名角色,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等等,都只是那个原始的主角狄奥尼索斯的面具而已”;[9]76而反观叔本华的悲剧观,根本没有提到狄奥尼索斯的任何信息,这实在是不符合对于悲剧的一般理解。正是这种对于狄奥尼索斯的强调和无知或忽略,导致了二者在意志思想上的差异,乃至最终导致了对悲剧认识的不同。
尽管有分歧,甚至后来尼采对叔本华更多地采取一种批评的姿态,但是,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还是不可否认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对于音乐的看法。尼采和叔本华一样,把音乐作为世界整体性的反映。尼采把音乐看作狄奥尼索斯式的世界整体的反映,这种反映体现在他对于萨蒂尔合唱歌队作为悲剧的土壤和母腹的强调之中,也就是音乐具有诞生悲剧神话的作用。在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中,音乐的比喻性作用依然存在,音乐的动态特征象征了存在的永恒生成,音乐的整体性比喻,象征了永恒轮回之中的整体存在。此外,叔本华对于利己主义的分析,揭示了处于个体化原理之中的个人的自私心理和行为。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为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人与人之间是狼与狼的关系,导致无尽的矛盾和痛苦。[13]233、454457叔本华通过利己主义的分析,揭示了人的极其糟糕的生存状态,个人局限于自我保存意志,认识和行为都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其他的个体,更是无视意志整体的存在,这种状态就是尼采用“自我中心”或“自我本位”或“自私自利”所表述的没有整体意识的此在的生存状态。当然,叔本华对这种状态的分析是建立在他对于意志的统一化和同一化理论之上的,但他利己主义的认识和行为方式,与尼采对于认识、道德、科学等等一切价值设定和价值判断的分析是相同的。“我们的概念是受我们的需要激发的”,[12]115“我们估价的起源:源于我们的需要”。[12]291一切行为都受制于一种权力意志――任何一种权力意志,一种权力意志根据自己的价值和意愿进行解释和判断。每个都从自己并受制于自己的视域,因而也就局限于一种权力意志,他者和整体都是难以达到的,他者只是作为工具而为我所用,尽管身在世界却意识不到世界之在。
叔本华与尼采对于这种局限于个体的状态的分析,建立在不同的意志学说之上,如前所述,一个是自我保存意志,一个是权力意志。其结论也因而不同,一个为了解决意志的自私而要从总体上否定意志,一个通过揭示个别意志的有限性和多样性而强调意志的整体性的永恒轮回。正是基于狄奥尼索斯式永恒轮回的世界观,尼采与叔本华的意志学说和悲剧思想才具有如上所说的区别。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张庆熊.尼采哲学思想的主轴:以权力意志为准则重估一切价值 [J].学术月刊,2009(12):3643 .
[3]陈鼓应.尼采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西美儿.叔本华与尼采[M].朱雁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德勒兹.尼采与哲学[M].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Nietzsche.Ecco homo[M]∥Kritische Studienausgabe,Band 6.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99.
[8]鲍默.尼采与狄奥尼索斯传统 [A]∥奥弗洛赫蒂.尼采与古典传统.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尼采.悲剧的诞生[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0]Walter Friedrich Otto.Dionysos Mythos Und Kultus,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M].Darmstadt,1960.
[11]der ‘Jger’ wird selbst gejagt,der ‘Zerreisser’ wird selbst zerrissen[J].Dionysos Mythos Und Kultus,S.96.
[12]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沼∈楣荩2008.
篇7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二者同步发展的有效方法。从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的限制条件、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国外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几个方面,就近几年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基本形式;限制条件
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质量是决定国家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这已是经济领域与职业教育领域达成的共识。各国政府均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总体政策的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途径加以干预,如立法、拨款、建立专向的管理机构等等。而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国外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
在国外,校企合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教学机制,它为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国外校企合作基本形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进行分类对比。朱建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内容及深度方面将校企合作形式分为浅层合作、中层合作、深层合作三种合作类型。肖楠等人从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程度方面,将校企合作模式分为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校企并重型三种模式。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较侧重于研究以下几个国家的典型校企合作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通常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培训,在学校进行1~2天的理论培训。在双元制的教学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决定着开办专业及学生数量。双元制学校顺应并满足企业的需求。
2.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制。TAFE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的简称。TAFE学院根据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TAFE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培养达到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合格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TAFE学院制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运行机制。
3.美国的“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根据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原则,其基本模式可以分为工读轮换制、半工半读制、劳动实习制、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四种方式。培养目标由学校聘请行业中的一批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按岗位需求确定,并以此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各项能力培养教学模块,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按相应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合作企业签订实践培训合同,组织学生实践。
4.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订,课程安排借鉴“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为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做工业项目设计。“教学工厂”模式在实施中重点放在动态调整模式与专业的适配性上。它需要持续性的运营资金的支撑,而运营资金的来源在于与企业的充分合作。
5.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及“现代学徒制”。“三明治”模式是一种“实践―理论―实践”或“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施方式是在两学期之间,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学徒制”是英国政府于1993年宣布实施的计划。自1995年9月起,现代学徒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更多的行业部门展开,其旨在通过为16-24岁的青年人提供一种工作本位的学习路线,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
这些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有他们各自的运行机制,但最终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成功地实现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每一种模式都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这与它所处于的社会背景及各部门的工作投入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往往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只能依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借鉴。
二、校企合作的限制条件
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看涉及了两个主体:学校和企业。但实际运作起来不止这两个主体,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多方面的协调合作。校企合作的实现有多种形式,而每种形式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所具备的条件不同也就决定了校企合作在当地的实现形式。当各种条件达到时,学校和企业双方就会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合作,并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就国内学者关注最多的几个国家分别对这几种限制条件加以说明。
1.法律规定。为推进校企合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相关的立法工作,使校企合作有法律做依据,有法制做保障。美国1962年就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方向,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分别签署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把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一条根本原则,促使工商企业与大学进行深层次合作。1990年澳大利亚的《培训保障法》规定:年收入22.6万澳元以上的雇主应将预算的1.5%用于员工职业培训。这些法律从法理层面上确保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可能性,明确了企业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2.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仅仅依靠法律的硬性规定还远远不够,各发达国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以引导和规范。政府所采取的优惠政策或规定性政策鼓励和促进了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形成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如德国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部分国税。澳大利亚则规定企业必须拿出工资总额的2%用于教育培训。新加坡从1979年起,通过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由国家生产力局掌握此项基金。这相当于是对雇主的一种强制性征税,迫使雇主减少雇佣低技能职工,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3.资金保障。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发展职业教育都是需要资金的保障。各发达国家也都在这个方面加以重视,例如从1994年至2005年,新加坡的教育开支从33亿元(新币)增加至61亿元(新币)。在61亿元中,超过10亿元投资在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澳大利亚采取商业化运作的职业教育投资方式,一般来说,在TAFE学院机构中的经费开支中,国家投资占其总数的2/3,机构自己创收部分占1/3。但TAFE学院中进行的学徒培训和实习培训的费用,则主要由国家支付,企业支付的学费不超过850澳元/年。
4.建立相关监管行政机构。企业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个平台表达企业的心声。建立相关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保障。如英国为了使企业在地方的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成立80多个“培训和企业协会”,专门协调学校和企业关系。在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美院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德国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这些机构承担着职业教育管理职责,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资格认证。在职业教育中能够证明一个学生的职业能力或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途径就是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系统的建立是保证毕业学生质量的一道可靠关卡,同时要建立起资格认证与普通学位认证互通的机制,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英国在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合作下,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体系,可分别颁发职业课程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等值互通。澳大利亚通过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资格证书与学术证书的等值,以满足青年人升学和参加工作的多样化要求,提高入学率和技能水平。
6.企业参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但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企业本身并不承担教育机构的角色,这也是各国用法律政策强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在强制及鼓励结合的政策下企业也从一个非教育机构慢慢转变为一个具有培养社会劳动力、参与教学过程的义务的集体。企业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地参与到办学过程中,包括教学经费投入、课程及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建设、学生成绩考核、资格证书发放等。例如在德国,企业承担的培训经费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指导、耗材和生活补贴,企业每年为每位学徒提供培训经费合计约8000欧元。在澳大利亚,企业把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给学院使用,为TAFE学院学生实训提供场所,并派遣掌握先进技术的一线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得到更好的锻炼。
7.社会认可。社会认可是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一个精神支柱,也是让企业更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建立了“英国行动组”,就是要让高层领导认识学徒制度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对学徒制度更加关心,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在美国,人们不会歧视技术工人这样的职业,几乎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所社区学院。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往往会更高,地位也更突出。美国的这种强烈的实用主义文化价值观,使得校企合作教育的开展变得更加容易。
三、我国校企合作现状研究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职业教育政策。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有所突破,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认可度低。由于“重学轻术”传统思想的禁锢,人们过于看重普通高等教育,忽略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对职业教育带有偏见和鄙薄,这种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社会的认可度低也使得企业难以肯定职业教育的作用。
2.政府法规政策支持不够。我国虽然在立法政策方面逐步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条例均处于宏观、中观层面,较少涉及微观。比如普遍缺乏对企业的奖励性措施和企业的强制性义务规定,缺乏对企业利益的保护和对企业的监督。这些都导致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
3.经费缺乏合理配置。“十一五”期间政府拟投入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但从经费的配置来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缺乏对企业的相应补助。教育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系统,政府没有设立校企合作统筹拨款的机制,而投入到学校的经费也缺乏合理的配置及监督。
4.师资队伍有缺口。我国高校从扩招以来,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缺失,这也是导致职业学校学生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职业学校的教师水平普遍不高,而企业更是极少向学校提供实践型教师,并且很少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
5.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企业参与管理平台。我国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结合不够普遍和深入,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充分协调,其原因在于尚未建立专门的有效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缺乏监管部门规范校企合作的要求,监督检查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和成果。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除了简单提供一些岗位外没有其他的参与途径。
6.职业资格认证系统不完善。职业资格认证没有硬性的规定和统一的要求,资格认证的含金量也有待提高。普通职业院校不会强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考取较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降低毕业的难度实质上是降低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也是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否定职业教育作用的一个原因。
四、外国校企合作给予我国的启示
由我国国情所限,我们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而在我国,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只有政府这个纽带从立法、政策、机构建立、制度规范、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才能使得企业不得不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再通过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奖励,让企业看到有利可图,进而让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目前国内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层面上,即便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也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宏观解决方案,缺乏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办法和建议。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肇英.对校企合作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J].新乡教育
学院学报,2009,22(2).
[2] 周会青.德澳英三国高职产学结合办学模式的特点[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1).
[3] 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
[4] 谢丽英.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给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
启示[J].成人教育,2011,(5).
[5] 马强,付艳茹.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型分析与比较
[J].科技管理研究,2011,(6).
[6] 张苏俊.中外校企合作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9).
[7] 于长东.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典型模式及借鉴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
[8] 石晓天.英、美、澳三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政策
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1(6).
[9] 黄日强,何小明.澳大利亚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2).
篇8
【关键词】诗性文化 本土资源 诗教美育 浙经院模式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诗性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华文明是充满了诗意的文明,中国的文化首先就是一种诗性文化。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利用丰富的本土诗性文化资源。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引下,诗教美育的理念得以建立起来,并运用到学校的教育实践当中,而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模式也在实践中逐步显现其成效与优势。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性环节,美育不仅是德育、智育、体育的重要补充,更独立地对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思想以及行为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诗教美育作为当代大学生美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既是对我国悠久历史与丰厚传统的一种回应,也是着眼于当前大学美育有过度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的缺陷,主张回归诗教这一优良文化传统。而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更是将审美教育、景观美育与传统诗教有力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一般的审美教育所不具备的实践特性与深入大学生心灵的人文化育功能。
一、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时空架构
无论是诗教还是美育,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现实环境而独立运行。对于两者结合而成的诗教美育,因其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扬,更受到历史文化资源条件的限制。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指本土诗性文化资源。就本土诗性文化资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其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的独特架构。
从时间的维度来说,本土诗性文化资源具有一种深刻的历史品质。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创作、传播、品鉴、淘汰、积淀这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过程,诗性文化资源当然也不例外。我国在诗性文化资源方面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深厚积累,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古诗、歌行、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仅就严格意义上的诗歌作品而言,我国诗性文化资源的历史也已有3000余年,这是一个基本的时间上的追溯,因此可以说,开展诗教美育,我国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如果从空间维度加以分析,诗性文化资源不仅仅是诗歌作品意义上的历史积累,而进一步转化或辐射到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诗性文化资源具体到自然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景观,而具体到社会环境就是人文景观。通常来说,人文景观都是人类通过自己带有创造性的劳动,对自然景观加以改变、重塑、提升的结果。当前,无论是美学界还是地理学界,一般只把人文景观视为文化资源的映射,但在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意境中,自然景观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诗性文化资源。
诗性文化资源的时间维度展开了一幅幅绚丽无比的历史画卷,而空间维度上的诗性文化资源则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而成,但这两个维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架构。我们知道,许多自然景观经过诗人的吟诵后,实际上已变景观;而人文景观则由于历代诗人的反复赞叹、吟咏而与作品一起融入到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刻板地对待本土诗性文化资源,而应将历史上众多优秀诗人的作品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视为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利用全国各地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诗性文化资源。
二、存在论、实践论的美学和美育理念
诗教美育所必不可少的诗性文化资源既已得到清晰的呈现,下面笔者再对诗教美育的理念进行阐发和解析。首先,对我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进程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当代中国美学主要可分为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论美学、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以李泽厚和蒋孔阳等人为代表的实践论美学以及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存在论美学。在这众多的美学思想派别当中,与诗教美育最相契合的是存在论、实践论的美学和美育理念。
存在论美学和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主义哲学有着至为密切的关联。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在世中的存在”;人的世界是与他人分享的世界;人的三种基本特征是事实性(已经卷入这个世界)、存在性(是一种设计和可能性,即一种所及又可能的存在),以及沉沦?(倾向于成为在世上仅仅当前的存在,由于闲聊、好奇和两可,不能实现其大部分的可能性)。相应地,存在论的美学也承认人的存在特性是人审美生活和美感得以发生和延续的前提。由于人是一种“在世中的存在”,就不可能逃离其所依存的环境,人只能在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获得美感;由于人的世界是与他人分享的世界,审美生活也就应当在分享即交流的情境中进行;由于人倾向于成为在世上仅仅当前的存在,这导致了美育虽有一定的超越性,但这种超越性不可能无限拔高,必须考虑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相对存在论而言,实践论的美学和美育理念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我国美学和美育领域基本上是以实践论为主流。实践论的美学和美育理念以的唯物史观为基础,致力于突破机械的反映论原则和非社会性的主客统一观念,而到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到向人生成、自然到人诞生的历史进程中“审察”美与美感的发生、建构和流变,从而在人类学本体论层面对美与美感做了相当深刻的阐释和概括。可以说,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实践的第一要义,由此成为了美和美感的起源及其本质实现的依据和手段。从这一理念出发,审美过程和美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并且完全可以融入到物质生产劳动中去,这为职业院校的美育实践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确证和强有力的指导。
从存在论、实践论的美学与美育理念出发,我们可以把审美活动的具体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审美感受、审美表达、审美体知、审美创造、审美交流以及审美再创造。审美感受,是指审美主体在依托于具体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初步感性的认识;在这种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审美主体将其用日常的言语表达出来,试图获得更深刻的感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这其实是人对自身存在可能性的一种摸索和探求;在审美的日常言语表达过程中,审美体知和审美创造的活动得以展开,而审美交流也同时得以发生和不断深入进行;在审美活动的这五个环节顺利地完成以后,审美再创造以鉴赏、批评以及更高层次创造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了审美活动的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作品和成果。
对审美活动过程的细分是诗教美育的重要特点,这六个环节在诗教美育中缺一不可,它们紧密衔接在一起,构成了诗教美育和一般的审美教育、景观美育相比独具一格的特色和魅力。从审美感受到审美创造最后到审美再创造,实际上遵循着实践论美学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步骤,而实践通过审美活动的六个环节贯穿到了审美主体的全部思想和行为当中,因此诗教美育也就具有了其他形式的美育所不能比拟的深入人心的特定动能。
三、诗教美育:以本土诗性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美育实践
诗教美育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本土诗性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美育实践活动,这也是论者不厌其烦地对本土诗性文化资源和存在论、实践论的美学与美育理念进行阐说的原因所在。我国有关诗教的描述,最早见于《论语》的记载。《论语·先进第十一》篇曾点申说自己的志向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孔子表示最为赞赏。同时在《季氏第十六》篇中,孔子将诗教与礼教并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阳货第十七》篇中,孔子还对此进一步加以阐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后世儒者也多认识到诗教的重要性,开创了“心学”的思想家王阳明曾说,“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故凡诱之以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他还在《教约》中对学校的诗教做了具体的规定,“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器,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上文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角度对诗教及其中涵射的美育功能做了一个简略的回顾。在当前教育中,以本土诗性文化资源为载体的诗教美育如何得以实现?首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各地丰富的诗性文化资源。诗性文化资源主要指时间维度上的诗歌作品历史积淀和空间维度上的景观资源。诗歌作品的历史积淀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表面上看是完全相同的,但因为各地具体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区别以及诗性文化的空间维度对时间维度施加的影响,其实还构成了各地本土诗性文化资源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格局。例如,北京和南京、杭州和上海、长沙和武汉、成都和西安,这些城市从表面看,在诗教可以依托的时间维度上的本土诗性文化资源方面并无二致,但只要到了这些地方,我们就会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即使就时间维度而言也是有较大区别的。
对于诗歌作品的鉴赏和品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早已占有一席之地。相对来说,空间维度上的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由于长期被忽视而理应引起更多的重视,这就需要引入“景观美育”的思想和方法。景观美育指的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游览与对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景观、园林景观、城市景观的观赏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提升作用。景观美育的价值不仅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而且具有环境教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美育对教育的其他领域的促进和补充功能。在以本土诗性文化资源为载体的诗教美育中,景观美育其实是一种主要的审美活动形式,在以景观美育为形式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感受、审美表达、审美体知、审美创造、审美交流和审美再创造六个过程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只有让学生通过景观美育的活动完整地参与到这些环节中去,才能发挥诗教美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最大作用。
当然,以本土诗性文化资源为载体的诗教美育实践绝不排斥其他形式的诗教美育活动,而是积极、有效地与这些活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比如,以诗词欣赏和创作教育为载体的诗教美育实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诗教美育实践、以专业教育与诗教美育相结合的实践,这些诗教美育实践模式的开发主要是扎根于课堂和校园,它们和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景观美育活动并不冲突,只要在时间上加以协调,并针对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出适当、可行的诗教美育方案,都可以获得丰硕、美好的成果。
四、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模式:当代高职院校诗教美育的初步探索
在前面对诗教美育的资源依托、基本理念、可能途径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和阐述之后,我们来看看在这方面实践上取得良好成效和一定反响的成功案例。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经院”)通过自1998年迄今1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在大学诗教美育领域获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成果:以“校园诗教、和谐育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以及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比特等奖”。此外,经浙江省文化厅、教育厅联合批准,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诗词创作)传承教学基地也在本校设立。
总结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诗教美育这一领域的实践成果,具体到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这一论题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紧紧抓住杭州本地的优秀诗性文化资源,特别是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将景观美育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诗教美育的实践中去。学校充分利用处于杭州市区这一重要的地理文化优势,至今已先后开发了保俶山诗词文化之旅、孤山诗词文化之旅、北山路诗词文化之旅、西湖周边爱国名人诗词文化之旅、西溪诗词文化之旅、钱塘江诗词文化之旅等多条供师生开展诗教美育实践的“诗词文化之旅”品牌路线。同时,编选了与每一条路线相对应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知识简编》资料册,以供师生开展活动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游历。资料册中各景点介绍或附录中的诗词内容十分丰富,为诗教美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其次,紧紧抓住审美活动的六个环节,将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的核心理念贯穿到审美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去。与一般的审美教育相比,甚至与普通的景观美育相比,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实践活动将诗歌作品的品鉴、自然景观的游览、人文景观的观赏连结为一体,将存在论美学的现实性、可能性的理念与实践论美学的历史性、社会性的理念连接为一体,从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美育功效。这种功效最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通过活动鲜活而完整地参与到审美活动的六个环节中去。在游历每一条“诗词文化之旅”的过程中触发的审美感受通过日常言语表达出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参与者的感受,深化了学生的审美体知,同时也进入到审美主体审美创造和审美交流的过程中。在初始创造阶段的酝酿完成以后,通过相互交流、切磋和批评,参与者可以进入到审美再创造的更高阶段,感受、体知并实现审美活动的更高境界。
最后,紧密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成才需要,将诗教美育的可行方案落实到专业教育、课堂诗词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及校外活动中去。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秉承着“依托传统文化,以诗教为特色,兼融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学校不少教师具有诗词、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领域的突出才艺,多位教师是全省乃至全国诗词学会、楹联学会、书画协会的理事、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促进中心”及其主办的《中华诗教报》、中华诗教网也落户学校,因此,学校的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具有开展诗教美育的良好基础。学校始终把诗教美育实践与培育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诗教美育实践活动视为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谐成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进一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推进有针对性的系列化工作,逐步将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实践的可行方案落实到有关育人环节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我们可以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诗教美育这一领域所做的创新探索概括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模式”。这一模式以弥补当前学校美育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所造成的缺陷和明显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为出发点,将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景观美育思想和存在论、实践论的美学与美育理念紧密地结合起来,重视美育实践活动的情境性和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落实可行的诗教美育实践方案,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整地体验、参与审美活动的六个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教美育实践活动,既充分地发掘、利用了本土诗性文化资源,更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美育的效能,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为培育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和职业素养创设了优良的实践平台与活动载体。
当然,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模式能否推广到其他地方、其他学校必须视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兄弟院校加入到依托本土诗性文化资源的诗教美育实践中来,学校10余年的努力还只是对大学诗教美育这一全新领域的初步探索,我们热切渴望能与有志于诗教美育的同仁一道切磋交流、携手努力,通过辛勤而细致的工作,将我国各地优秀的诗性文化资源充分地发掘和利用起来,将大学美育,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的模式创新和实践优化共同推向应当可以实现的更高层次。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以本土诗性文化为依托的高职院校诗性艺术教育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LA102064)
参考文献:
[1]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2]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朱立元.美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F·N·麦吉尔.世界哲学宝库——世界225篇哲学名著述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王阳明.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 典型工作任务;中职;数控专业;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50-04
1 引言
“十三五”期间,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成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培育院校54所中的1所。加工制造专业群是学校的重点专业群,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又是加工制造专业群的品牌专业,因此,加强数控专业的内涵建设是重中之重。深入调研行业需求,建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组织校本教材开发,是现阶段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铣床加工技术与项目实训》的校本教材开发为例,介绍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和做法。
2 典型工作任务概述
以往的教材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体系,侧重知识的结构,注重知识的储备,没有明确提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学生学完后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生产的需要。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系统,更符合人的思维和实际工作过程,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典型工作任务理论源自于德国,在实践中被各国广为应用。典型工作任务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描述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中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体现了本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活动中也促进了职业能力的发展。
典型工作任务未必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岗位工作任务,而是各项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代表性任务,是由优秀教师和杰出员工、资深车间主任、中层领导等实践专家组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小组,共同确定、归纳提炼而成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包括“工作与经营过程”“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对工作的要求”。
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提炼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群(职业行动领域群),即简单零件手工制作、普通机床零件加工、数控机床零件加工、零件检验与质量控制、生产计划与组织、较复杂装配件制作等,包括了有覆盖性和职业针对性的典型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和企业实际。依据该职业行动领域开发出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所培养出的数控人才肯定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3 数控铣床操作工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相关知识分析
通过对泉州晋江和厦门地区的企业调研,形成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分析报告,发现中专毕业生最主要的工作岗位是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工。本文以数控铣床操作工为例,对企业优秀的数控铣床操作工、中层领导、企业高管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的调研,以工作过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六步骤归纳出数控铣床操作工的工作任务、内容、职业能力、相关知识分析(表1)。
对工作任务通过归纳提炼,选出具有完整结构和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归纳为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学习领域,最后演绎成学习情境。
4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设计学习情境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数控铣床加工技术与项目实训课程共制定5个学习情境(项目):分别是项目一,数控铣床基本操作(基础模块);项目二,平面铣削;项目三,二维铣削;项目四,孔系加工(项目二三四为能力模块);项目五,综合加工(综合模块)。在每个学习情境(项目)中又细分出几个子学习情境(任务)。如图1所示,孔系加工中细分出:子情境任务一,钻孔加工;子情境任务二:螺纹孔加工;子情境任务三,镗孔加工。在每个子情境(任务)中的教学中都采用了六步法。
现以学习情境四(项目四)“孔系加工”中的子情境任务一“钻孔加工”为例,说明子情境任务的设计。
学习情境:孔系加工。课时:20课时。
子情境任务一:钻孔加工。课时:6课时。
一、资讯。
了解客户的加工要求和图纸要求(表2)。
二、决策。
对完成任务的多个方案进行分析,选定最佳方案。了解常用孔加工方法的加工特点和经济精度, 确定装夹方法、刀具种类与大小、所需的量具。本任务保证中心距,减少钻孔轴线偏移,需先钻中心孔;保证?10H7孔的加工精度,采用先钻后铰、先粗铰后精铰的加工工艺。
三、计划。
制订详尽的计划步骤(表3、表4)。书写加工程序清单。
四、实施。
按计划实施,完成加工任务。针对学生都不懂的地方,教师统一讲解,个别学生单独辅导,教学的内容取决于学生之前对该部分的掌握情况。
五、检查。
1)孔间距35±0.02精度要求高,可使用以下检测方法。
①在孔口去毛刺后,用精度0.01的数显孔距卡尺直接测量。
②在孔中安装塞规,使用外径千分尺先测出两塞规的最大距离L,再测出两塞规直径尺寸D1和D2,孔距Lx可间接求出:
Lx=L-(D1 +D2)/2
2)孔径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可使用以下检测方法。
①检测时用?10H7的孔用光滑极限量规,通端能通、止端能止为合格。
②三爪内径千分尺测出其孔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表5楣ぜ检测表。
六、评价。
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教师总结重难点。评价包括评价标准、评分标准和分值,一般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针对孔加工的完成质量,需要借助量具进行尺寸和表面粗糙度逐项检查,进行成果性评价(即工件检测表),占总评价的60%。由于它只是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考核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因此要在总评价中加入过程性的评价,即工作方法、职业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评价,该部分占总评价的40%。表6为学生综合评价表。
教学方法建议: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法、头脑风暴法、分析法、讲授法、演示法、仿真教学法、归纳法、行动导向法。
教学工具建议:上海宇龙仿真软件、课件、视频、刀具实物、实习指导书、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数控系统编程说明书、网上精品课程。
孔加工的学习情境中除了设置子情境任务一“钻孔加工”之外,还设置子情境任务二“螺纹加工”、子情境任务三“镗孔加工”。这三个子情境任务结构相似,方法一样,但学习训练内容逐步递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断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技巧,提高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其他项目参照孔加工来编写。
5 结束语
和以前使用的教材相比,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依循从易到难的工作任务设置由浅入深的子情境任务,通过多个子情境任务的学习,完整地掌握了典型工作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在子情境任务中通过六步法组织教学,做到教学做评合一,实现理实一体化和工学结合,全面地掌握工作过程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通过《数控铣床加工技术与项目实训》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为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一种新趋势。
篇10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前导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指南
这四个环节在课前由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以学定教,切入新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大多数同学认为分数和整数除法一样,也有这样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说明:教师回收课前导学指南,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梳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二、交流验证,揭示新知
1.交流验证。
师:这三个图形,你能根据要求先涂一涂,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涂色)
师:比比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看一看它们的分子、分母,又是按照怎样的规律变化的?
(2)揭示规律。
师:通过大量的验证,现在这个问号可以擦了吗?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但为什么要“0除外”?
生:0不能做除数,也就是说分母不能为0。
师:今天同学们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猜想,并且经过了积极的探索、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让我们回到起点,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师(小结):对了,分数的分子就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得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说明:课前,学生初步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体验充分;课中,学生围绕自学情况交流、质疑,思维活跃。同时,教师给予适时的强化、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应用扩展,巩固新知
1.填一填。
5.开心一刻。
师:说得非常好!是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瞧,猴王也深谙其中的道理,利用这一性质帮小猴公平地分好了蛋糕呢!
多媒体出示:一天,猴王带小猴去逛街,它买了大小一样的三个蛋糕,准备给小猴们吃。猴王一进家门,小猴们就嚷开了:“我要一块。”“我要两块。”“我要三块。”……猴王二话没说,就把第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猴莉莉一块;把第二个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猴贝贝两块;又把剩下的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六块,分给小猴沙沙三块。小猴沙沙高兴地说:“我分得最多。”
师:你们同意小猴沙沙的说法吗?
【说明:设计的练习扎实、灵动,既夯实基础,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由于课前导学充分,新课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所以练习容量得以加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猜想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进行了验证与运用。这种通过旧知获得新知的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把金钥匙,老师把这把金钥匙送给每一位同学,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更多知识的大门。课后,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还会有什么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