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音乐教育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要进行学习的基础性质的课程,小学阶段音乐方面进行的相关教育工作就是为了使小学生能过理解各个层面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小学阶段情感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实施的音乐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可以将情感教育当做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实施的音乐方面的教育相关活动的灵魂。在对小学生实施的音乐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之中,融入一定程度的情感教育,不仅仅能够在小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层面的内容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也能够让小学生情感方面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充实,使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活跃性更高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使小学生的个性向着和谐的方向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从小学生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就开始培养和构建音乐方面的学习观念。由上文可知,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的音乐方面的相关教学活动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不能够仅从教育艺术和教育手段的角度对情感教育进行评价,其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使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怎样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对小学生的情感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
在小学阶段音乐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将具有一定抽象性的音乐作品具现化的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情感起到激发作用。上文中所说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其实就是音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内在层次的思想情感,创设与之相对应的音乐课堂氛围。如果情境的创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能够让小学生感知方面的器官在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提升小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思维方式的构建,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内在层次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进行学习的兴趣以及主动性。创设情境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可以划分为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借助学校之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创设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情境;第二个方面,通过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景物以及事物的形象,对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情境进行创设;第三个方面,通过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的教师的语言,对音乐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情境进行创设。
(二)通过让小学生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来使小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音乐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层面的表达形式,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小学阶段进行的音乐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主要就是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能力,并让小学生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之中,开发出自身所拥有的音乐方面的听觉能力、思维构建能力以及创造力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对小学生进行的音乐方面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的充实,使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情感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等感性方面的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作为在小学之中从事音乐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相关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对小学生进行的教学相关活动所具有的合理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将音乐方面的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层面的情感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相关活动之中,在小学生音乐方面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和新课改提倡的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形成一定的相互呼应。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音乐院校 中国音乐史 课程教学
中国音乐史作为音乐院校本科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历史学与音乐学交叉渗透的一个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两个部分,共开设两个学期,每周授课2学时。它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表演技能课(如声乐、器乐)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而是大班教学。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更多地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培养基本音乐素养。在现今课堂教学中,中国音乐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有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这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如何充分调动音乐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的积极性成为了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教学课程的探索和分析,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提出相应的建议,望能为音乐院校的教师和教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传统音乐史教学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课堂教学氛围压抑,缺乏积极主动性
现如今,大多数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讲授法,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分析音乐史实,而学生单纯地在下面做笔记。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将该课程简单地认为是一门历史课,缺乏积极主动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压抑,学生沦为记笔记和应付考试的机器,缺少与教师之间更深层次的沟通与思想上的融合,这样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没有与当今发展迅速的科技与经济相对接,没有真真正正去独立思考中国音乐两千年历史的发展变革和发展脉络,也就谈不上达到了这门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模式呆板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在学习。过去教学模式中,教师多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往往遏制了学生们对中国音乐史学习的能动性。即便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都已经开始倡导“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高等教育的课堂中仍旧使用着过去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音学院校的学生往往对这些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欠缺一种发散性的思维。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中国音乐史这样一门门内容丰富的课程不显得呆板和压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两千年音乐文化史的魅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学校的角度看,对中国音乐史学科的重视性普遍没有声乐和器乐这方面的专业课程的高。学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态度,那学生肯定也会懈怠,丧失学习激情。如果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方向来看,单纯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学生学习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学习动机,二是学生本身能力。对于音乐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音乐院校的学生找不到学习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的动机,他们认为中国音乐史理论的知识太多,又没有在实践中发挥具体作用,从而丧失了对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兴趣。就单纯抱着考试过关,以拿到学分为目的的学习,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是造成该门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音乐史课时缩短,学生课业繁重
因为各个音乐院校的各种课程开设逐渐增多,但是课时始终有限,使得中国音乐论史这门课程的课时不断被减少压缩,而原有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并不会减少,这相应的给学生与教师都带来了压力。教师如何将繁多的知识合理安排在每个课时上,学生如何将课堂上的知识消化掌握,都成为难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课业负担加重,疲于应付考试,便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上了。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忽略课程学习过程
对于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虽然是作为音乐院校中的必修课程,但是其考核方式最后只有一场笔试,以期末卷面考察这种单一模式来衡量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过分关注考试分数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成为了学生们过关的必备法宝,考试成绩的好坏是教师与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而忽略了学生在这一学期真正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因为仅仅靠书面上理论知识无法使学生对中国音乐史有全面的了解,这种考核方式最终会阻断学生的学习思路,难以真正的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二、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师进行中国音乐史的课堂教学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逐渐转变师生主置,以学生为中心,把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对音乐史兴趣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把对兴趣的培养作为主要理念,使学生有兴趣的学,这将会改变学生在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中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学氛围,教师讲授方式的改变,交流态度的改变,都会充分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中国音乐史的艺术魅力及其带来的心灵的充实和愉悦。
(二)调整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多媒体的进步,学校使用多媒体授课已不再新鲜了,所以我们更要利用好先进的技术,运用各种多媒体形式加强其传播效果。例如使用flash软件处理各种音频和视频,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的编辑和整理,在实践中使用dv进行录音采录和拍摄记录。逐渐转变思想,理论的知识不仅仅只可以用书本展现,多媒体艺术一样能够做到,让课本上的知识显得不再生硬呆板。而这种新的艺术可以让中国音乐史这堂课显得更加丰满立体生动,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容易,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的乐趣所在。
(三)结合自身特点教学,重视打造音乐院校特色教学模式
结合自身特点教学,就是要结合各音乐院校自身所在地区,充分挖掘本地区的音乐历史知识。在我国,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发展历程,无不彰显本地区独具特色的音乐历史文化魅力。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加入到本地音乐院校中中国音乐历史的课程内容中去,既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的音乐历史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激情。打造音乐院校独特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利用音乐院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具体教师可以在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上课过程中上加入本院校有过的杰出贡献,优秀人物事迹,和曾经产出的经久不衰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后,更能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四)关注学科动态发展,及时减轻课业负担
在音乐院校中中国音乐史是一门史论课程,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经过音乐史专家们的艰辛努力,课程内容本身在不断地被丰富,不断地往更深层次的高度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音乐史课程的传授者们可以固步自封,如果对学科知识的发展动态漠不关心,就难以在教学研究中得到创造。一味以教材为依据,而不适当的进行挑选和新知识观念的注入,容易把一些过时了的,不必要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史不应是死记硬背的,没有生命力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及时补充和更正关于中国音乐史的相关最新信息,注重学科的动态发展。
(五)完善学科考核体制,丰富考察形式
为了避免音乐学校很多学生临近期末“临时抱佛脚”这种学习现象,在中国音乐史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时时进行考核评价,具体的措施可以是根据每次课堂提问回答积极的人,和课后完成作业情况好的同学,让期末评价尽量做好考教分离,并且做到尽可能给每一位同学都建立客观的综合性的期末总结,丰富考察形式,用平时的考查成绩再加上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就可以指定出一套科学的标准的考核标准。其次,在期末中国音乐史考核评价上,能够尽量对每个学生进行适当的量化和具体化,让每个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得到个人的提升,已达到师生之间相互激励和交流,充分发挥音乐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院校的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中国音乐史是一门宏观的课程,需要做到有条理,有逻辑,有独特的方法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有兴趣的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能力,并且在实践中全面掌握中国音乐史这门理论课程,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音乐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彭丽.“中国音乐史”教学改革初探[J].齐鲁艺苑,2001,(02).
[3]吕峰.高师音乐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篇3
摘 要:俗话说的好:“知识就是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加深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教育界对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也更为重视。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育方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素质教育也自然被搬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因此,教育理念的改革对音乐教学必然也有所要求。本文据此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关键词:小学音乐;思维创新;音乐教师;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各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随之加强。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式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通常以课本为主,教学方式也是以音乐教师为主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其兴趣爱好,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先天的,这就导致了在小学生中他们音乐基础的差异性,更有甚者,一些小学生音乐能力属于先天性的五音不全。因此,对小学音乐教师而言,他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然不能采用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对那些先天音乐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基本的音乐知识以及歌唱技巧的传授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若是音乐教师过分强调对这些音乐天分较差的学生的训练,容易打击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音乐的心理。针对该现象,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颠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能力。据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法为小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音乐教师在向小学生传授最基本的五线谱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敲击管琴,让通过自己敲击、聆听、对比从而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五线谱中的音调知识,同时也让小学生了解对于音乐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从而培养小学生音乐的敏感性,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突出音乐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转变传统的“要我学”观念,重新树立“我要学”的思想才能切实掌握教学知识,对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亦不例外。针对该理念,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的、充满童趣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尽量挑选类似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春天在哪里》以及经久不衰的《童年》这类轻松的歌曲。通过让小学生欣赏这类欢快的歌曲从而认识到音乐并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音乐还可以是对生活的表达以及对梦想的向往。
不管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是中学、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魅力的突出永远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然而,小学生是出于特殊的年龄生长阶段的群体,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乐理的把握能力以及课堂注意力的集中都远远不如中高年级的学生。因此,对于他们的教学方式必然要因势利导。同样以《童年》这首歌为例,音乐教师在教学生唱这首歌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聆听CD、仔细研究其中的歌词。其次,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梦想与歌曲所属作对比,相信小学生对各种所描述的“黑板上老师地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生活能够产生共鸣。最后,音乐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该歌曲的曲调将自己生活的轨迹,以及自身梦想编写进歌曲,让小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丰富自己的生活歌曲从而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
三、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各种感觉器官较成年人敏感许多。根据这一现象,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在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本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歌曲之余同时欣赏歌曲附上的画面,从而切实感受到该歌曲的意境。此外,人尽皆知的是音乐是人类感情的最好表达,不同的音乐渲染出的音乐氛围亦是有所不同。为了让小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诠释,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的画面,让小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到什么是“惊悚的音乐”、“欢快的音乐”、“悲伤的旋律”等。
再者,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流行音乐,不同的个人也会有着不同的音乐爱好。为此,小学音乐教师为培养小学生不同的音乐爱好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小学生欣赏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音乐爱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通常采用机械式的教育方式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只管教学生吟唱课本上的歌曲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这些歌曲的性质,从而导致了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匮乏,更不用说是音乐的思维创新。因此,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突出音乐魅力、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相信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林平:论以音乐课提升学生灵魂素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篇4
将音乐元素渗透到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美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使其想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其获得较为良好的视听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中。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还能促使其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在美的意境中陶冶情操,促使其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1]。
二、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需遵循的原则
1.把握好时机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是所有环节都需要借助音乐的,教师应当在融入音乐元素的过程中把握好时机,保证音乐元素融入的适时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嘈?s时,利用音乐安抚学生焦躁的情绪。也可以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元素,发挥音乐与美术的合力作用,加强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2.适当引入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确保音乐的风格、旋律、内容等与课程内容相符合,尽量避免融入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内容,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做到充分发挥音乐辅助美术教学开展的优势和作用[2]。
3.适量引入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音乐元素渗透的适量性,明确音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辅地位,保证美术的主体性,避免过于追求音乐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三、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1.课前导入
在课前导入环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音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选择方面,教师应当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保证所选音乐的风格、旋律、内容能够契合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前提。例如,在《妈妈的节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我的好妈妈》、《妈妈的吻》等音乐,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体会歌曲中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在跟随乐曲旋律、歌词哼唱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对母亲的感谢之情,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使其更好的学习《妈妈的节日》,在课后积极主动的为自己的母亲动手制作小礼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2.教学过程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元素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别于其他课程,小学美术课程需要学生充分开动想象力,借助丰富的想象力,以绘画材料为基础,利用色彩丰富的颜料,将其制作成具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能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开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赋予艺术作品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3]。例如,在《童话里的小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其识字少、阅读基础差的情况,为学生播放《白雪公主》、《冰雪奇缘》、《睡美人》等熟悉的音像作品,在童话故事中加深学生对小屋的印象,借助为学生播放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作品能够促使学生快速的记忆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对“小屋”的理解,使其能够借助手边的美术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童话小屋。
3.教学作品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渗透音乐元素能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意识,从而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与此同时,欣赏美术作品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操,为学生创造艺术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前提。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均存在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其作品多为精品,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这些经典作品能够体悟艺术大师的创作情感,并明确绘画艺术的内涵,进而强化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可以说,利用音乐开展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在挖掘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为其学好绘画理论相关知识提供一定支持。在教学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主题相符的音乐作品,保证音乐能够艺术教学作品相衬,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欣赏、感知能力[4]。例如,在《学画山水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阅历、对山水美景缺乏充分认知的情况,然后在展示《庐山图》、《富春山居图》等中国古代经典山水画图片的同时,为学生播放一些如《高山流水》、《蕉窗夜雨》等意境深远、舒缓、轻柔、空灵的音乐作品,将其作为美术作品展示的背景音乐,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美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文化内涵的感悟和理解。
4.教学创作
艺术创作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教学环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对艺术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力量安抚学生焦躁的情绪,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纪律涣散、散漫、吵闹等情况。以音乐促使学生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使艺术创作环节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例如,在《我们的生日聚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等歌曲,安抚学生焦躁的情绪,鼓励其借助剪纸、绘画等方式将记忆中的生日场景记录在自己的成长日记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和能力。
篇5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引导性学习 自主学习 实践分析
在如今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转换自身教学模式,也就是摈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创适应学生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正确认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基本动力。在后续引导式教学中,要让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确定确切的学习目标,让音乐学习深入日常生活中。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音乐教学中的学习实践经验,就音乐教学现状谈谈如何具体有效地在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种自主学习意识主要来源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兴趣比起其他学习因素往往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动力。尤其对于音乐类这种艺术性学科来说,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因素。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在优秀音乐作品聆听与鉴赏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采取的教学手段应该是不同的。对于低年龄阶段小学生来说,更倾向于介绍旋律轻松、简单、愉悦的曲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以此类型音乐作品为主进行音乐教学。而对于高年龄阶段小学生来说,他们能够介绍较为复杂的曲调,在音乐欣赏上更上一层楼。
例如,教学小学二年级学生音乐时,乐曲是《拍手歌》,这首歌旋律简单,而且曲调轻快。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活力,笔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歌曲练习以外,还编排了一些与音乐歌词相符的拍手动作,让学生在音乐练习过程中跟着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这种动作的编排就是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力,调节课堂教学氛围。
二、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开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能力有平台可以发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可以由学生选定和组织。一般活动开展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完全由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组织与主导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水平就可以;第二种是教师作为观察者,学生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与主导者,由学生自己开展整个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是维护好课堂基本秩序及适当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例如,笔者在三年级音乐课堂上开展过“我是歌唱小能手”的活动。这个活动开展的目的是给班级中热爱歌唱或者有爱好音乐的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活动的开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歌曲表演――学生投票――得出前十名优胜;这个活动的主持由学生担任,活动具体流程由学生负责人设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还能让学生获得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锻炼他们在学习上的其他能力。而且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收获在音乐学习上的成就感,让他们的学习变得自如。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后音乐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班级中一些有较高音乐天赋的学生,让他们课后发展自己的音乐天赋。如,参加一些课后音乐声乐班的培训,或者学习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对学生整个学习状态提升都是有着很大帮助的。而且课后更为深入地音乐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中的文化与不同音乐种类的丰富多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额外开设一些教学课程,如,就某个国家的音乐文化、音乐家让他们进行探讨与学习,拓宽音乐方面的学习视野;或者给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乐器,让他们了解一首音乐的曲调与声音来源。
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是学生整个音乐学习阶段的主要启蒙阶段,学生在这个时期形成对音乐的基本概念与喜好。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音乐自主引导式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如何激发学生自主性,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劳动;音乐;情感体验
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程教学中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而对于音乐的教学作用来说,我们如何利用音乐让学生在相关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也至关重要,在明确了以上观点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音乐对于小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影响。热爱劳动这一优秀品质是小学教育阶段我们的重点培养内容之一,所以如何将音乐教学与劳动之间建立良好联系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我认为,如果学生能够在劳动中通过音乐的影响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将很好的发挥音乐对于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对如何让劳动在音乐中得到情感体验进行分析。
1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的引导
想让劳动在音乐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想到相关歌曲进而产生一定的感触,这样我们就能让劳动在音乐中得到很好地情感体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应该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歌曲与劳动之间产生很好的联系。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首先我们应该挑选良好的教学曲目,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曲目的过程中先对劳动产生共鸣,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好的让劳动在音乐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所选曲目的类型当然应该以歌颂劳动或者赞扬热爱劳动精神的歌曲,层次上要与学生年龄相匹配,曲目内容要简单易懂,充分突显劳动的美以及劳动的快乐,让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与练习了解劳动并且认识一系列的在校劳动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进行相关劳动的时候唤起音乐课程中的学习内容,进而让劳动内容与学习曲目的内容产生很好的联系[1]。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曲调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曲目内容所具有的情感教育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劳动产生好的理解,才能明白热爱劳动是正确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才能够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音乐的相关形式获得好的情感体验,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充分以积极的表现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值日工作,并且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豪感。我认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热爱劳动品质的良好引导,我们就能够让劳动在音乐中得到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加强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欲望,使之产生积极劳动的心理,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效发挥音乐对于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作用。
2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进行渲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相关工作就会在一段时间过后产生疲乏感和厌倦感,成年人如此,小学生更是如此,我们想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劳动情感体验,首先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我们在日常劳动的过程中放上几首爱听的歌曲就会明显强化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充分舒缓我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疲乏感与倦怠感,这种形式同样适用于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之上,我们可以在日常值日过程中通过播放相关音乐的形式来督促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到值日工作之中,小学生的内心对于很多东西是容易产生很强共鸣的,音乐就是其中一种,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劳动的快乐,可以在早上值日期间通过广播来播放赞扬热爱劳动品质的儿童歌曲,在歌曲的开始与结尾处还可以加上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劳动的话语,进一步提升歌曲的影响效果,在这样一种优美欢快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感悟歌曲中对于热爱劳动的赞扬,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劳动的正确性,同时教师也应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劳动时充分对音乐进行感悟,了解其想要表达的内容,明确我们在值日劳动过程中播放歌曲的目的,让学生在听歌劳动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情感体验,充分达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优秀品质的目的[2]。
3通过学生自我创造编写歌颂劳动的歌曲
学生在以上教学方式的影响之下能够充分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并且也能够在音乐之中获得良好的劳动情感体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以上教学方式所带来的相应成果,进一步强化学生劳动过程中依托于音乐所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劳动的理解来编写一些简单的歌词,可以是套用一些简单歌曲曲调的也可以是完全自己创作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年龄和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主要看其内容中对于劳动的良好感悟,并且由教师选取其中优秀的进行演唱,以这种形式来强化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音乐所产生的良好情感体验[3]。学生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劳动并且形成以劳动为荣的情感,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所在,以这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且在小学教学阶段以音乐的相关形式来进行劳动品质教学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其教学作用的开发,不要让音乐教学的作用局限在艺术培养的范围之内,要充分重视音乐对于人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影响作用,让学生在音乐中不仅获得艺术理解上的提升,也获得情感品质上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岑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速读(上旬),2019(3):99.
篇7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121
音乐教学在我们的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决定自己是否喜欢某一门学科,进而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这对我们的教学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这一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全面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明白,在进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动力。现阶段,音乐已经无处不在,我们走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各种各种的音乐。而且,我们这个时代听音乐的形式也比较便捷和多样。所以,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可能就对音乐这门学科感兴趣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好好地加以引导。这样,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针对那些有音乐爱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着重进行培养。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大部分的同学,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认真地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和课后的反应,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取得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这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我们在具体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这也是我们新课标中提倡的做法,我想对于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利用好课堂这个场所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的教师在明确了课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之后,还要抓住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告诉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角色的转变。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而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地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这对我们的整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鉴于音乐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在我们传统的音乐课堂上,往往是一片沉寂。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音乐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而对于具体的音乐实用技术的教学并不多,所以这对于我们很多学生来说在学习方面是很有困难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细胞和学习音乐课程的整体意识和能力。这对于我们所有的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可以将小学生们比较喜爱的音乐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互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善于甄别学生喜爱的音乐,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针对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这也是对我们教师的一个要求和提醒,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整个音乐教学切实地落到实处,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真正的收获和提高。
现阶段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选择各种合适的音乐作品,这对于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整体教学效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我们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也是需要不断的进行经验的积累的。所以,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反思,进而有效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紧紧抓住时代的步伐,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实现我们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8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快乐教学 教学策略
一、鼓励小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学习音乐的快乐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诱惑较多,主要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喜欢表现自我,争强好胜意识比较强。这样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发挥游戏的作用,借助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进而激发出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如学习歌曲《洗手帕》时,教师可以根据歌词设计一个与劳动有关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小学生积极讨论自己都做过哪些劳动,对什么劳动记忆犹新;其次教师可鼓励小学生对劳动中的各种动作进行自由展示,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气氛,缓解音乐课程的枯燥和乏味;最后是教师通过播放《洗手帕》的音乐,鼓励小学生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表演,以使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逐步感悟到音乐的真谛。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入手,把小学生从座位和课堂限制中释放出来,让他们不仅动手、动脚、动口,而且动脑,以真正感受到音乐愉悦的节奏。
二、鼓励小学生在演奏中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
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表现出了好动、好奇等特征,这样教师在音乐快乐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音乐活动的特殊形式,使小学生全方位参与到音乐演奏中,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欣赏《鸭子拌嘴》时,教师就可先拿出乐器小镲,询问小学生这是什么乐器,在小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鼓励他们上台和自己一起用小镲进行演奏。在用小镲表演鸭子拌嘴的过程中,教师可让一个学生讲解两个鸭子之间对话的小故事,其余两个学生则用小镲演奏你一言我一语的小鸭子,在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演奏乐趣时,教师就可以把乐器放手给学生,使小学生尽情地自我演奏,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当然,教师鼓励小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体验快乐教学时,应该注意不定时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小表演,以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尽可能体验音乐的不同节奏、音色和情绪等。
三、鼓励小学生在歌声中表现学习音乐的快乐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学生合唱为主,难免使一部分学生的演唱过程被动、机械,甚至兴趣不高,根本无法达到音乐演唱要求的意境。这样,随着新课改不断实施,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演唱过程中采取快乐教学法,鼓励不同性格小学生演唱不同声部,尽量克服和避免各种不足。如学习《小蜜蜂》这首歌曲时,歌曲的旋律和要表达的意境都比较欢快,虽说小学生聆听的时候能很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氛围,但是演唱过程比较困难。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他们使用不同速度进行演唱,通过评比方式,选择出最佳演唱和表现手法,往往激励小学生参与。在鼓励小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演唱方法培养,注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以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歌声中,感受到莫大的快乐。
四、鼓励小学生在创造中享受学习音乐的快乐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关注小学生自身的想法和创造,以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接受小学生的审美和音乐表现形式,以促进他们音乐素养提高,鼓励他们创造出自身快乐。如欣赏音乐《请你跟我跳个舞》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音乐鼓励小学生随着节奏跳出自己最拿手或者最喜欢的舞蹈,同时可以鼓励小学生自由组合,在舞蹈跳跃过程中,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整个课堂会比较活跃。这样教师就可进一步鼓励他们从自身角度考虑,如何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进行改进,尤其在其中融入一些个人色彩之后,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智慧火花和艺术灵气往往会触动教师,使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小学生在音乐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天赋不同,需要教师保持足够耐心,选择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时不设置太多规定,以给予小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促使他们快乐学习和快乐成长。
五、结语
在小学音乐快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小学生的自身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注重从小学生认知和情感方面入手,以使小学生真正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因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不断进步,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课程探索,以使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汲取音乐知识,实现心灵随音乐的飞舞。
参考文献:
篇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有效性教学,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就是教学者依据新课程提出了相关标准,努力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充分依据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发展的规律,最低限度的投入人力、物力,最大限度提升学生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最终实现社会和个人双重教育价值需求的目的创造条件。立足当前不难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也就需要教学者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突破口,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从而根本性提升教学水平。
一、用设置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
情境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定的方式方法给人制造出内在感觉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环境,最终达到情感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可以依据生活实际创造出视、听、感、触的环境,使得学生亲身体会到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用感染和激发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和教师两者可以通过共同创造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学生既是情境创造的主体也是情境创造的受益者,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深层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可以预先在网上寻找好相应的背景图片,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个人认为: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倘若一节课45分钟所教授的内容超过其接受的极限,学生不仅不能够很快将知识进行消化,反而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样就不利于后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再者,合唱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能力,因为在合唱过程中任何一部分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体效果的发挥,只有学生自身意识到合唱所带来乐趣,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无形之中升华其音乐情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雪绒花》这首歌曲有充分了解,在合唱过程中掌握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也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了解雪绒花是对祖国深深热爱和美好祝愿的基础上也是学生自身情感的升华,学生积极性得到高涨,自然而然教学效率也得到相应提升。
二、歌唱和跳舞两者相辅相成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音乐与其也有相同点。在很多少数民族中歌舞两者是分不开的,两者之间相互映衬。通过音乐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舞蹈所要表现的情感,通过舞蹈我们可以了解音乐的内涵及文化。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有其是少数民族教学过程中,用舞蹈来辅助音乐教学,既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目标,从深层意义上来说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用影视欣赏的方法促进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科学社会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惠及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但是以往缺乏正确的使用方式,对音乐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突显出来。多媒体教学受到教学者、学生的推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不仅使得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提升了其娱乐性,视听两者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者在教学中可以充分依循学生建议、意见寻找出学生所需资料,来帮助教学者教学。
四、节奏创新
篇10
关键词:音乐;有效性;兴趣
一、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包括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和乐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美好的图景,从一个角隅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给学生提供美、丑、善、恶的标准,引起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共鸣,提高学生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一旦深入脑海,就往往显得深刻和持久,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增添健康的生活情趣。人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取决于音乐表象的积累和对音乐艺术形象的情感体验,面对音乐的感知则是前提。听、唱、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总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着手,启发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音乐课比较注重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教学;而现在的小学音乐课比较偏重于课的娱乐性,在学唱一首歌或聆听一首乐曲的过程中,融进一些娱乐活动,学习一点知识、技能。小学音乐课在教学理念上似乎比传统课注重音乐审美,但是娱乐性并不等同于音乐审美,现行音乐课偏重于教学形式,偏重于音乐的表层内容,忽略了音乐内涵的教学,因此,课的“音乐性”就不能很好地显现。与此同行,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并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与音乐所体现的意义背道而驰,这种教学现象违反了教学的初衷和目的。
三、解决的方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无论是新课程的要求还是建构主义教学论中都对学生的主体观念提出了高度的重视,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以学生为受教育主体来看展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也能将音乐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以推进教学进度。
3.1提高教师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专业素质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这一点,教师为此应积极参加各种和本职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的锻造和努力是教师成为一个不仅在理论上合格的人更是一个实践上合格的人。在教师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并不可单方面的以自己的观念来固化教学方式,而应以一种特令独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对。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缺陷,发现主体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和鼓励而不是毫无意义地责备和训斥。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或者说是开发的心态以主动的方式把自己对待问题的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和其他同学或老师商讨,积极而有效地加强与不同人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加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2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有效性的发挥在于主动者主动性的体现,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始终都是主动的发挥者而不是被动的倾听者。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兴趣是做好的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学生只要对音乐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就能发挥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而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引向音乐的学习领域。
3.3改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以一种听的方式作为整个课堂支柱的话,很显然这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应该让音乐充满一种感情的色彩,让学生能够从中有一种美的感受。也就是说要以一种审美的情趣去体验音乐的魅力而不是单一的音乐教育和传授。因此这就需要教室课堂教学方式的发挥,扬弃传统单方面教师主体性即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地以审美的情趣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和价值。
3.4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整个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因以比较唯一的观念向学生们提出或教授。比如,在教授中向学生们提出,“这首音乐好不好听?”以及“你们喜欢这首音乐吗?”这些低层次的问题。这样就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又僵化了学生们的思维思考,把学生对这首音乐审美情趣的思考给扼杀了。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考虑到问题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是否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意识。比方说,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这首歌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等。给学生们创造对音乐思考和审美的机会。
四、结论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挖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艺术观的塑造阶段,所以也要求音乐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到自身教育责任的重大性,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特征来启发学生学习音乐,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身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不断革新教学模式,顺应时展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实现教与学双方面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文侃.《比较教学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