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85.8%,较2013年上升4.8%。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可避免的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改变着高校教学的方式,推动着教学的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经有学者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张和生等就网络条件下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1]曹宬宬等对互联网金融教学进行了探究,[2]王春兰等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有效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入分析,[3]杨兴华等则对市场营销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4]然而,针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学》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文章尚无。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凸显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教学的改变,对《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转变几方面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1、课程内容亟需调整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的4Ps、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控制、营销新理念与网络营销,和涉及旅游企业的营销实务部分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景区营销、旅行社营销、旅游饭店营销、旅游交通营销知识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应用的教材编排明显存在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现状。现有教材中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涉及网络营销的内容明显篇幅过少,且涉及的旅游网络营销的知识内容偏陈旧,并不能体现互联网在现今旅游营销中的重要地位,更未将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方法、趋势做明晰的阐释;而在旅游企业营销实务篇章中,也没有将互联网及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生动案例编撰进来。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偏实用,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更要紧密结合市场动态,避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实际需要。除了旅游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存在严重滞后,另一个问题更加不能忽视:课程案例的更新。旅游市场营销学中除基本营销理论外,涉及较多旅游营销案例。通过对生动的旅游营销案例的学习及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认知旅游营销理论的实际运用,更能从中揣摩体味旅游营销的方法,开拓思路,为今后实际接触旅游营销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与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案例少有旅游网络营销的优秀案例。在互联网渗透各个行业,并对行业产生重要改变的时代,旅游网络营销案例的缺失显然会对学生掌握和学习最新的旅游营销知识产生消极影响,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现今社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清醒认知。
2、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新的获取信息途径。这种信息爆炸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信息交流平台,相应的也对旅游市场营销课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学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上网,加上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必定会有大部分学生将个人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更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的大学生会在上课时间通过手机登录微博、QQ、网页等。[5]利用手机可以便利的获取大量信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无论在技术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较“数字移民”的教师具备更多的优势,现今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并不比教师少。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掌握大量信息的学生被课程内容吸引,进行积极的学习呢?此外,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可用其拍照、录音和录相。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来巩固和消化所传授知识的功能,被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弱化。在课堂上做笔记被代之以用智能手机拍摄教师课件内容。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是值得任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对思路
面对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互联网+”语境下的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进行课程改革构思。
1、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对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技术和方法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造成了网络营销的新发展趋势,丰富了旅游网络营销的理论内容,同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许多旅游市场营销精彩案例。在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应对互联网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应及时的增加旅游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构建。同时,应注重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典型案例的收集,编写旅游企业应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的案例,以便利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旅游市场营销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旅游网络营销理论内容的加入和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案例的增加,是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应对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两个要点。应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更迭,旅游市场营销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要较为快速的更替其中的内容,以应对实践发展。基于此,制作电子教材既可以及时更替新的旅游市场营销知识内容,也可方便的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
2、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对
应对互联网时代特点,特别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内容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被动听讲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新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并借助互联网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挖掘,授课过程中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为教师-学生双向信息交流,课后通过在线的讨论以及答疑巩固课程知识,是笔者架构的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方法。(1)课前线上知识自学。授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应的课程知识进行自学。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有关的MOOC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并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拓展阅读。此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自学重点合理的规范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中,以免学生在庞杂的互联网信息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如教材的电子文本,授课PPT等,及时在网络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学生在共同约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提问解惑、发表见解。(2)课堂授课双向信息交流。在课前知识自学的基础上,课堂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摒弃过去传统教学时教师为主,满堂讲解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师生双向交流。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参与者,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以课程微信等为平台,分享、可供课堂讨论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3)课后线上讨论、答疑。课堂授课结束后,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答疑,并配套的联系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发言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判。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本文就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提出了几点看法。在实现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同时重视教师角色从传播者到组织者的转变,另外,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将极大地帮助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7-111.
[2]曹宬宬,梁剑.互联网金融教学研究的探索——“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教学的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430.
[3]王春兰,谭娇龙.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应对之策[J].教育现代化,2015(8)10-13.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228-229.
篇2
关键词:新媒体;乡村旅游;营销策略
受现阶段旅游行业发展的影响,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不断的发展中乡村旅游营销策略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传统形式的乡村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人群也逐渐拓展,由于年轻群体的加入,为金华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在现阶段新媒体发展的环境下,乡村旅游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将多媒体多元化等优势充分开发金华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是目前实现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新媒体背景下,对金华地区的乡村旅游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金华市乡村旅游现状
现阶段我市正在全面开发乡村旅游行业发展,在丰富的农业资源基础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景观。截止到2015年,我市接待内外游客近1600万人次[1]。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将新媒体与乡村旅游营销进行有效结合,是现阶段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二)金华市乡村旅游营销现状
目前阶段金华地区旅游人群主要的信息了解渠道多数为旅行社推荐,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市在宣传乡村旅游时却将大部分精力投身于旅游社等一些信息媒体,对乡村旅游发展造成影响。
(三)新媒体营销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亿左右,受信息发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端网络用户数量也呈现递增趋势[2]。由此可见,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现阶段各行各业重要的营销方式,加强新媒体营销与我市金华乡村旅游营销的结合,是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金华市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现状
目前我市在乡村旅游行业正处于上升趋势,但是由于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市在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上还需要进行大力的改进,有效发挥新媒体自身优势,推动金华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旅游新媒体营销案例分析
现阶段旅游行业对于新媒体应用主要体现在旅游网站方面,例如携程网、Price line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选择旅游方式的渠道也逐渐由传统形式的旅行社转变为网站浏览,因此我市也逐渐开始注重网站旅游的开发。例如携程网充分结合了我市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进行合理设计,应用人们对于旅游选择便捷性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例如著名景区例如金华寺平古村落的游览,让游客在游玩中欣赏大自然的魅力。将新媒体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为游客选择旅游地提供便捷性,免于奔波于旅行社的时间。然而在携程网、Price line等旅游网站中对于我市乡村旅游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对我市乡村旅游的新媒体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我市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渠道研究
(一)旅游网站
现阶段我市对于乡村旅游的网络宣传方面还欠缺一定的力度,在一些大型的网站中对于乡村旅游的宣传版面较少,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造成了影响。
(二)网络虚拟社区
在一些受欢迎的网络虚拟社区例如贴吧、论坛中,对于金华及金华旅游相关的主题贴吧对于旅游的关注、宣传比较少,数量比较多的是人们的交友信息等,由此可见我市乡村旅游在虚拟社区中的宣传营销力度欠缺。
(三)移动网络
现阶段由于网络手机端用户逐渐递增,也推动了移动网络的发展。这一新兴手段无疑是开发我市乡村旅游的有效渠道。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关注已经逐渐深入生活,如果将其优势充分利用,对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播客、微博等社交网站
目前播客、微博等一些社交网站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截至2015年末微博用户已经达到近3亿左右。人们对于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关注主要渗透在各个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如果将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便可以提高我市旅游行业的知名度,大力开发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四、我市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现阶段由于我国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乡村旅游方面各地区大力开发自身特色景区,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3]。在我国的乡村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色便是乡村特色自然风光,如何将我市乡村中的自然风光进行充分利用,发挥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例如将一些代表性的自然景色作为旅游宣传点,搞好我市乡村旅游营销,充分结合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在市场中的定位,将新媒体渠道与乡村旅游营销进行融合,利用新媒体营销自身的优势,将我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及包装全面信息化,致力于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将新媒体营销进行充分的实施,在新媒体营销的基础上,将游客旅游线路的制定、价格选择、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进行全面安排,长期与游客保持互动关系,了解我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针对游客所反映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完善,全面构建基于4Ps的产品导向营销策略、基于4Cs的顾客服务导向营销策略、基于4Rs的关系导向营销策略的新媒体营销组合策略。
五、营销效果评价分析
以我市寺平古村落景区为例,其在营销过程中已经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寺平古村落以其自身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享受到当地悠久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4]。笔者在充分结合旅游行业专家意见之后,对寺平古村落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历史文化作为旅游宣传点对当地旅游的发展十分有利,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新媒体营销的运用上还欠缺一定的力度,对于四平古村落旅游宣传力度稍显不足,因此当地要充分结合新媒体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大力宣传寺平古村落旅游优势,提高当地知名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市现阶段旅游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此基础上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巩固提高我市旅游行业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大力开展我市乡村旅游,利用互联网优势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优质服务,是当前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的必然形式。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新媒体,从我市乡村旅游研究背景、旅游新媒体营销案例分析、我市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渠道研究、我市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营销效果评价分析五个角度对我市新媒体乡村旅游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与受众群之间的完全互动,在传媒多样化、立体化、交互化的新媒体背景下,推动金华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通过在旅游营销中对新媒体概念的引入,充实旅游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学科体系的理论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晗. 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以金华市"农家乐"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9:57-59.
[2]袁芳,史文国. 乡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4,21:158-159.
[3]余兵. 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J]. 新闻战线,2015,08:58-59.
[4]马海燕. 新媒体背景下的旅游营销策略研究--以泰山旅游风景区为例[J]. 中国商贸,2014,25:23-24.
篇3
【关键词】市场调研技术;营销活动;缺失
市场调研技术是企业营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需要被人们所认识、熟知并运用。市场调研技术对营销行业的重要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第一,为营销提供决策依据。第二,补充营销方案不足。第三,掌握市场外部环境信息。第四,掌握市场环境发展趋势。第五,掌握市场内部信息。将其应用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确保营销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准确性,在市场竞争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一、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重要重要作用
市场调研起源与欧美国家,发展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市场调研企业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手中的信息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查,搜集信息资料进而了解与企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信息,使企业营销做出正确的营销方案。市场调研是消费者与营销者沟通的桥梁、纽带,它利用特定渠道将消费者与营销者融合,为营销决策的前提,是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表现为:
(一)具有描述功能,帮助营销者掌握市场信息
利用有利条件制定营销方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客户需求。现如今,市场产品逐渐趋于多元化,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机会,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需要不断地了解消费者需求,顺应市场发展。也就是说:谁能赢得消费者青睐,谁就是成功的。那么,与之相对的就是被市场所淘汰。而通过市场调研能够帮助企业营销准确地找到客户需求,购买目标,进而为产品的促销提供发展契机,增加产品销售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帮助企业制定有效营销的方案,增强企业实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者之间与销售者之间竞争日益白日化,愈演越烈。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企业需要准确了解经济信息与数据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导向,做出正确引导,顺应变化形势,进而做出准确决策。好的营销决策前提是市场调研,因此,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反之,缺少市场调研,将会增加企业营销决策风险性,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三)帮助企业推出新产品,扩大市场
如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产品多样化发展、生命周期较短,不管哪一个企业产品都不可能在市场环境下一直畅销。因此,企业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则需要不断地研发新商品,推向市场。
二、市场调研营销案例分析
以小米公司为例,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主要为线上营销模式。小米手机主要以软硬件高度的结合为优势,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小米手机推出后,中国移动同业行业迅速崛起。小米智能手机的推出,人气直逼iphone手机。小米在激烈的手机市场环境下,以“国产手机第一品牌”、“低价”为优势,没有生产厂房、没投一分钱广告新生代,采用饥渴式营销、口碑营销方式,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高度关注,销售量高于同行业智能手机。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一)小米营销技术研究
1.产品营销目标定位小米将手机定位于发烧友手机,高配与过硬的软硬件为卖点。小米的第一批用户有2部手机,价格一高一低,小米取缔低价手机。将手机简单产品繁琐化,让一些用户可望不可即。但是从营销上分析,小米通过发烧友为落脚点是正确的。2.用户参与研发小米在产品研发市场上采取用户参与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这种形式赢得用户青睐。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风险性,因为用户只是小部分,不能代表大多数用户要求,但效果也相当显著。3.硬件配置突破小米硬件配置是小米手机最为夺人眼球的地方。在当时社会发展中,小米实行双核Android手机,突破了硬件高度。主频更好,内存完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并且小米手机在质量上加大了推广力度。
(二)价格营销
小米手机在市场价格上占据一定优势。在最初上市时,小米手机售价为1999元,这个价格符合广大用户消费要求。并且相比于同行业手机,其价格低出一大截,也因此获得了消费者的大量购买,使得在上市之初就已经有了几十万台预定。相对于苹果手机,小米手机价格更加惠民。
(三)销售策略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选择线上销售模式,节省了大量市场与渠道经济支出,并且迎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销售渠道上,小米选择模仿苹果在美国销售渠道,实行电子渠道与物流工期合作分销形式。有效地规避了实体店与分销商的利益分割,从根本上防止网络欺骗与成本开支,吸引了多数年轻用户群体,并且树立了自身品牌形象。
三、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缺失
(一)缺少市场调研价值理解
在我国,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是自己一步步经营发展起来的,在创建初期也未进行市场调研,同样获得了成功。并且经过多年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市场形势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完全可以省去市场调研。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管理者并未进行过市场调研,没有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缺少市场调研价值理解;不了解市场调研的目标、方式等。不知道怎样将市场调研技术应用在营销中。除此之外,一些企业表示做市场调研,但是因为效果平平而否定市场调研。种种原因,使企业一味地凭借经验决策,其根本缺失在于:了解的市场信息不足,数据信息不全面,进而无法进行量化研究,影响决策准确性。跨国企业多数认为:企业营销发展中,市场调研具有重要作用,是第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而在我国企业中,多数企业相对于跨国企业认识较弱,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近几年,通过对华东地区252家企业调查发现:在营销前进行市场调研的企业占据25%,企业有市场调研部门有24家,占据10%;能够定期进行市场调研的企业只有4家,占据1.1%。但是在国外制造业企业调查中,能够定期进行市场调研的企业占据90%。例如:国外某企业在创立之初,当年开始进行进行市场调研,并且进行了长期跟踪调研,为企业营销决策奠定基础。
(二)市场调研缺少系统性
尽管多数企业认为:需要了解市场发展形势。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只是将市场调研视为一种常规工作,只有在重要营销决策上可能进行市场调研。多数企业更重视对近期市场了解,比如:广告效益、消费需求等。在该方面我国与国外有着较大差距。一些发达国家将市场调研贯穿在各各生产环节中,我国企业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市场调研工作质量较低
市场调研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点,需要企业调研人员有专业的知识基础,才能完成调研任务。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营销中,市场调研工作不完善,工作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几点:第一,未设置专门调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不规范。70%企业并没有专门的部门设置,没有专业的市场调研人员;西方国家约有73%企业设置市场调研机构。在我国,很多企业没有正规的市场调研单位,市场调研主要从企业各部门统计人员中分配调研工作。主要因为企业认为:市场调研工作只是简单的对消费者进行询问、统计,没有技术难度。因此,无需设立专业机构。第二,经费投入较少。多数企业在市场调研方面没有一定预算,多为临时规划。而发达国家则不同。发达国家,市场调研趋于成熟,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每年在市场调研上经费支出在100亿美元左右,逐年增加趋势。但是我国企业在市场调研上,并没有专用市场调研费用,主要从广告费中支出。从方法上分析,现阶段企业主要通过实地调研方法,并未细化产品本质研究,在资料信息搜集上不全面。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落后进而影响企业营销决策。
(四)调研产品质量较低
现阶段,我国调研技术应用处于形成阶段,多数调研单位无序竞争。调研工作缺少制度性、产品质量较低,使得调研资料信息缺少综合性,无法作为综合评定。基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市场专业人员稀缺,企业调研人员主要为兼职,调研人员在调研过程中抱有一种完成任务心态,缺少主动性;甚至出现数据信息造假行为,直接造成企业营销决策的失误。
四、市场调研技术在营销行业中的缺失补救
(一)加强企业思想认识
现阶段,在我国企业营销活动中,市场调研技术存在缺失,其根本在于企业对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对市场调研技术的认识,才能够对其缺失进行性弥补。众所周知,市场调查和认识市场调查是互相推动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进行市场调研,则会做出更好的市场营销,帮助企业成长发展。例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营销方案制定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就能够提升人们对产品的认知度、接受度、满意度。例如:小米公司曾在研发中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基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只要肯在市场调研中投入一部分资金,将能够降低营销风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
《市场调查技术》就现阶段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首先要认识到市场调查是其基本的实践能力。在中等学校专业课程中指出: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能力。但是在实际专业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并且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态度消极。甚至一些学校并没有设置《市场调查技术》课程。而职业技术学院,倒是很重视,将其作为一项实践操作课程,教师引导学生调研,主动进入企业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实习,进而提升市场调查能力。
(三)加大市场营销考证推广力度
《市场调查技术》这门课程,可以考取市场调查分析师证书、资格证书等。但是想要考取证书目前仍然具有一定难度,现如今,社会企业发展中多数凭证上岗,而该课程证书还需要社会加大推广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市场调查,认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长久发展,在营销决策时进行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首先需要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其次,综合调研分析,统计数据,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最后,确保科学合理应用市场调研技术,保证企业营销决策的正确性,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综上,文章分别从(:)市场调研作用、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缺失、市场调研营销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技术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缺失补救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市场调研技术在我国企业营销活动中的运用起到帮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莉.浅谈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
[2]谢崇孝.论我国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J].中国商论,2016,(14).
[3]于露.浅谈市场调研技术在我国营销行业的缺失[J].才智,2016,(21).
篇4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战略规划 协同发展 空间再造服务推广 信息素养
“2016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于6月16―17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为期两天的论坛包括两场主论坛、六场分论坛,共46位业界专家作了报告。分论坛主题包括图书馆的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图书馆深层服务与拓展服务、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等。
1.图书馆长远规划与协同发展
图书馆战略规划可以帮助和引导图书馆把握未来、应对变化、增强图书馆活力,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会者一致认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以图书馆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从平台化到工具化、从知识查找到支持知识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常务副馆长Susan E.Parker介绍了UCLA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六大目标及相应的行动方案。该馆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皆以图书馆用户为中心,指导原则主要包括:用户第一、推进全球和多元化视角、支持资源的开放获取、结合所在大学的规划、创造和促进合作、建立和支持创新、增强馆员间的合作以及注重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六大目标为:做有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的角色、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高校研究中心、教学媒介和平台、合作和交流以及提供有成效的空间服务。行动方案包括:在指导原则指引下,图书馆根据六大目标成立相应团队,通过发放小册子、播放视频和网站公告等形式落实实施。UCLA东亚图书馆陈肃馆长介绍了UCLA东亚图书馆在图书资源随处可得的数字时代,在战略上把主要精力转向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和有针对性的服务,如与教师合作对本科语言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以及对国际学生的服务。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教授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图书馆张秋副馆长分别对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分享了从中得到的启示。李广建教授主要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美国和英国10所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为例,总结了每所高校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特点,提取出十大关键词,包括:用户体验,嵌入式服务,参与科研,原生资源,开放访问,生命周期(包括科研生命周期、信息生命周期和用户生命周期),图书馆与教育者、行政机构和用户群体的合作,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分析、预测和响应等,并从技术、人才、服务、环境、运维五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上讲,图书馆要加强校内合作、防止边缘化,加强跨界的对外合作、数据驱动决策是未来大势所趋。技术层面上要重视信息化、重视移动通信技术和重视信息系统应用;人才层面上要对员工进行终身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组织领导力培养;服务层面上要开展嵌入式服务,包括嵌入教学、嵌入全校公共课程、嵌入学院专业课程、嵌入虚拟教学环境以及辅助科学研究;环境层面上重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空间和环境带来的变革,例如建立支持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高度智能化的“智慧教室”,满足各种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利用社交软件、协同学习平台、远程通信系统的智慧型学习空间;运维层面上将对图书馆的评价与评估和图书馆营销相结合。
张秋认为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必须为图书馆的新信息环境与学术交流模式找到新的位置,通过功能再造与服务创新重新定义图书馆在支持和参与整个研究生命周期方面的高效作用。如何满足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发展战略上的主要挑战和全新机遇。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共计39所知名高校和公立图书馆的战略规划调研和总结发现,国外图书馆制订战略规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5-6年的规划期限,既有利于图书馆战略发展思路的稳定执行,也有利于图书馆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进行及时反应与调整;资源建设、服务提供、资源获取、空间利用、科研支持和教育教学成为图书馆的六大战略核心;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作为战略理念;在组织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和财政资金管理并重。对国外知名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的体例和内容分析,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如强化战略规划意识,注重创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战略文本,加强战略规划的实施、评估与修订,在变化的知识环境中从环境、资源、空间、内容和角色等多个维度寻求新的平衡。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张奇伟馆长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分享了“十三五”规划制订的经验。他指出制订规划要适当处理好发展推进和延续继承、重点突出和兼顾平衡、精准实务和模糊虚化、创新跨越和落实可行这几组关系,尽可能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借鉴成功案例是必修功课,落实是规划的生命。将规划分为总结、机遇和挑战、目标、任务,将任务细分为资源、服务、技术和管理。按照以上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规划中将重点建设馆舍空间,推动馆藏建设体系逐步成型,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深化文献信息服务,提升技术的保障水平以及推动队伍建设和管理精细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孙坦所长就基于智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架构作了报告,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挑战、创新的动力、方向与途径以及未来行动设想与规划等。如今数字图书馆面临信息资源局限于文献,交付门槛过高,可发现性不足,信息描述、组织与检索能力不足,只给出线索、而不能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等“泛在性”的不足,如何从海量数据源中有效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如何找到那些代表着问题答案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必要和潜在可用的却又未知的信息片段、如何集成那些潜在的记录等,是开放信息环境中数字图书馆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开放获取与开放出版、语义互操作技术成为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的动力。语义出版是在结构化出版基础上,为结构化知识单元附加语义的一种出版模式。如自然出版集团明确提出了语义出版的模式,信息的发现是通过结构化、交互化、可查询的图表与文本实现。在语义技术推动下,信息将越来越多地以结构化、数据化、语义化的数字知识表现形式存在,使知识互联、集成分析、计算挖掘和可视化成为可能。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语义驱动的泛在学术搜索与知识发现、个性化的集成知识管理工具和计算化的学习研究环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联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图书馆等共同推动数字图书馆创新,筹划启动“十三五”专项课题“数据密集型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语义元数据体系构建,语义学术搜索引擎,基于P联分析、计算挖掘的专门知识服务系统和标准规范体系与长期保存体系等。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作了“建设CALIS云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模态”报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的全面影响,以及学术生态环境的变迁,需要重新确定高校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图书馆只有通过“合纵连横”,成为学术生态链和学术服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才能在新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图书馆目前主要面临转型与前沿发展、提升基础业务水平与效率以及建立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整体运行环境等三大需求。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整体快速发展、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信息协同服务体系以及促进建立高校图书馆与信息产业界的开放协同发展体系,将成为CALIS在新时期的三大任务。CALIS“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主要是:面向传统基础业务、面向数字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与情报咨询,构建包括文献共享、数据知识、情报咨询、学术出版、培训认证、应用软件和协同创新在内的七大云服务体系。目前CALIS已推出了查收、查引系统,正在试用学科评估服务平台,正在建设采编一体化协同平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体系3.0、多源融合资源发现系统、图书馆基础业务云服务平台1.0、北大核心期刊评价与中文期刊总目等系统平台和服务。
兰州大学图书馆沙勇忠馆长作了“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报告。他对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风险管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估、风险预防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有概念界定、国外研究述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图书馆联盟风险管理以及案例研究等。图书馆的风险按来源主要分为外源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和内源风险(知识产权、业务外包、信息资源、组织联盟、信息安全、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报告以澳大利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风险的治理、评估和分担等,指出需将风险管理置于图书馆战略层面来考量,识别与评估图书馆面临的风险,建立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定期对内部风险系统进行评估。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读者服务部主任左珊作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培育路径研究”的报告。对国内外知名组织或个人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影响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因素着手,提出了促进现代图书馆基于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即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强化人文理念建设、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建设良好工作环境。
2.图书馆深层次服务与拓展服务
不断提升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传统的资源型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转变。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崔宇红副馆长作了“基于文献计量辅助大学学科评估与管理决策”的报告。报告首先从大学评估的视角分析了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趋势: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基于论文数量和引用的文献计量数据是必备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并重;卓越性指标和合作指标成为新兴趋势。文献计量工具在科技评价中主要可应用在宏观层(国家、机构和学科),中观层(学院、研究团队和期刊)以及微观层(单篇论文和研究者)。报告以中国发展态势与对比分析、“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学科卓越性分析、北理工基本科学指标学科分析与预测、学院贡献度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团队和个人学术成长分析、中国计算机学科合作分析等六个学科分析案例说明学科分析要以需求为导向,从数据分析到决策分析是情报服务的新趋势。
北京大学图书馆聂华副馆长提出了构建嵌入科研、服务学者的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术成果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学术成果――研究论文、专著、研究数据、学术期刊、学者个人主页、研究团队和课程等内容,以开放、可扩展、集成CRIS的体系架构,各部室合作建立学术成果资源的机构知识共同体,从而促进学术交流模式的良性演变和开放获取,培育和深化了机构内外的融合与合作,嵌入科研流程并以增值服务提供给学者。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李玉海馆长的“高校图书馆OA众筹平台研究与实践”报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OA)众筹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实践。由于目前OA资源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分散、检索效率低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为了实现OA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众筹平台,提供资源推送、统一检索平台,将OA资源网站汇聚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该馆开发完成了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机构库和OA学术期刊资源众筹平台,目前已完成服务器配置和后台数据的试运行。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潘卫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的相关问题。支持学科发展和管理决策的战略情报服务是转型重点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调研分析和尝试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协调团队、规范流程标准、利用工具平台和培养能力四大操作机制,通过辅助学校对引进人才进行评估评价、分析领域专利和分析领域发展态势这三个具体实践,馆员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撑了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与学校主流发展融合更为紧密,向知识服务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武汉大学图书馆张洪元副馆长作了“服务视角下的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发展”的报告。报告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可分为基于文献资源、基于空间和基于技术与设备运用的读者服务,这三种服务类型互联互通,服务的核心是文献资源。服务转型发展下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结构,须俯瞰把握,不能随波逐流;资源的优先保障顺序根据学校不同亦有所分别。馆员将是资源规划、建设与服务的统一体,全面的专家型馆员与团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东大学图书馆程蓓副馆长提出面对高校的发展需求与信息化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必须深化数据服务,重新定位机构知识库,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要融入数字校园,构建高校学术生态综合管理服仗逑怠
3.空间再造及服务推广
空间再造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张甲馆长在“空间再造:大学图书馆标志性改革”的报告中阐述了图书馆空间改造的原因,和空间再造要达成的四个目标,即鼓励开放和互动为特征的智慧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和研究的使用环境,读者主导的多样化和多重性空间使用以及营造学生的归属感。结合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分析了处于动荡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如何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深化改革,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重庆大学图书馆彭晓东书记就“大学图书馆的馆舍改造与空间服务”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提出了馆舍改造的设计目标和设计三要素――空间、人文和技术。空间上的基本定位是学校的客厅、学生的书房。人文上的考虑是人气与文化的融合,既吸引读者,又可以展示学校的文化元素,体现大学的文化传承。读者需求多样化,对图书馆的功能与布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报告结合重庆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馆舍改造的效果。
东南大学图书馆顾建新馆长结合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例,探讨了图书馆转型与馆舍空间再造问题,介绍了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大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及随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变化而带来的图书馆空间变化;以田纳西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六所美国高校为例,详细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问题。给出了关于馆舍空间发展的一些思考:空间作为图书馆的一种重要独立资源,同样可以用来服务,要合理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和分区。图书馆既要注重舒适性,也要重视人文性。空间设计要注重新技术,也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家具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特色,差异发展,走符合本馆特色的空间再造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多媒体部主任李伶作了“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探讨”的报告。新媒介颠覆了图书馆服务的传统理念,拓展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渠道,改变了读者与图书馆的维系方式,革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网络环境下新媒介的发展必将引起图书馆功能空间变化与重组,图书馆在原有空间基础上进行空间再造和空间拓展,利用新媒介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打造智慧空间、创客空间和数据空间。她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微服务为例,介绍了人大图书馆多媒体空间服务实践,包括空间布局、服务特点、使用情况、成果及出现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郭晶副馆长在列举了国内六所高校阅读推广案例和品牌营销案例以及10项国际图联高校图书馆营销获奖案例基础上,总结出图书馆优秀营销案例的特征,个性化服务和主题新颖、体验式的营销活动易受到用户的青睐。报告通过分析国际图联(IFLA)在2016-2020年的战略规划中,将图书馆营销能力建设作为四大战略方向之一,提出图书馆也应进入“营销+”时代,以缩短服务和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在操作层面,关键是要针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融入营销理念与手段,重点把握“服务营销”和“价值营销”两大层面。
4.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及用户信息素质培养
湖南大学图书馆郑章飞馆长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变革。图书馆管理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惑:定位一战略困惑,人员一人才困惑和投入一产出困惑。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演变,从建国初期的直线制,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重大改革后的职能制,再到如今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组织结构有四个特点,即用户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组织扁平化和结构更灵活。有三种适应性较好的组织结构模式:矩阵制、流程型和网络型。矩阵制可以解决协调问题、灵活问题、学习问题和执行力问题等四大问题。流程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网络型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强,扁平快速,充分体现核心能力和成本低的特点。
清华大学图书馆邓景康馆长作了题为“融入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报告。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美国学术图书馆的战略目标,认为“服务性定位”才是大学图书馆的根本性身份定位,要切实在满足师生需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结合国内外情况,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夯实基础服务和挖掘新型服铡M际楣莸氖姑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服务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收集、保存、揭示、整合高品质资源;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创建一流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环境;协助学校的知识资产管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并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从基础服务、电子资源建设、清华学者库的建设、支持研究生学位申报和提供电子教参服务等几个方面做了具体实例说明。
南京大学图书馆邵波副馆长就基于“互联网+”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大数据和“互联网+”大环境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影响与改变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相关情况。结合南京大学图书馆“Book+”和“Paper+”两个平台案例分析,讲解了图书馆的服务性定位、服务层次和创新模式。智慧图书馆“二期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外文电子书管理平台"E-book+”,图书馆智能定位系统“iLib+”,机构知识库和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图书机器人。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心主任洪跃对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调研对象是全国28个省份540余所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图书馆,主要针对教学硬件与师资等基本信息、本科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研究生开设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专题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嵌入式教学、开展各项活动以及在线素养教育平台等八个方面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70%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多为通识选修课,多数课程设置弹性考核。课程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也正在融入更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只有24.5%的图书馆开设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选修课居多,一年级新生为主要授课群体。考查方式以期末开卷为主,也有其它综合评测方式。专题讲座内容能够从学生需求出发,超过半数的图书馆提供资源的开放或校内下载以及专题培训的预约服务。但是教学内容与教材开放共享意识、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待加强。95%以上的高校均有新生入馆教育计划,主要形式仍然是入馆参观,发放新生手册和志愿者讲解。嵌入式教学体现在嵌入到类似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居多,也有一些图书馆以专业课为突破口。62.6%的被调查图书馆曾举办读书会等活动,竞赛式信息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近半数图书馆举办过讲座报告类活动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2000-2014年间国内高校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发展处于缓慢上升态势,还需不断提高对在线素质教育平台的重视。
5.大学图书馆经典案例分享
来自8所高校图书馆的报告者带来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客空间建设、内部营销、组织氛围优化以及提高馆藏利用率等方面的实践案例。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梁伟波副馆长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推广平台的建设与探索进行了探讨。图书馆作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平台的基础,有着校内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海海事大学“海大人文”品牌为例,分析了该校校园文化推广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海大人文”的设计理念、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活动内容。“海大人文”的“立体化”的平台服务、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服务效果显著,受到校内相关部门和校内读者一致好评。
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蔡晨以思扬话剧大赛为例,和与会人员交流了该馆阅读推广的经验。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以多种形式倡导阅读风尚,已形成“天财读书节”和“资源与服务宣传月”两个品牌。新近推出的思扬话剧大赛,将书与话剧结合,以经典名著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剧形式,让静止的画面和无声的文字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先后有11个学生话剧团参与其中。活动举办后,相关名著的阅览量和借阅量都有明显增加。活动的启示主要有:一要放开思路,不断拓展阅读推广的新形式;二要善于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三要创新形式,吸引更多读者。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图书馆赵婷作了“以‘光影阅动’在线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案例展示。“光影阅动”阅读推荐活动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式、多媒介的推荐活动,内容包括以电子书库为主体的原著阅读,以简短字句为代表的浅阅读,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的深阅读,基于原声影、音、图的鉴赏阅读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联阅读。该活动具体实现过程分为遴选、采集、整合和呈现四个步骤。
三峡大学图书馆唐文惠馆长以该馆“大学生创客空间”为例,介绍了图书馆文化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大学生创客空间”以“借势借智借力,共建共享共赢”为建设理念和“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目的,运营模式“以咖啡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以空间为舞台”。“大学生创客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彰显了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贾德智副馆长结合该馆创客工场的建设实例,对创客空间建设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创客运动的兴起及其与传统社会碰撞的过程,讨论了创客空间与图书馆的关系以及不同高校图书馆参与创客服务的差异比较,又从主导思路、功能设计、空间元素、配套设施、管理方法、图书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入住项目、开展的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创客空间的建设实例。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在创客空间运行中有待探索的三个问题:协调力度不足,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有限和持续的经费投入不确定。
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主任韩丽风介绍了该馆“爱上图书馆”内部营销活动案例。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该馆借鉴了管理领域内部营销的概念,将营销理念用于组织管理,主张“满意的员工产生满意的顾客”。该活动共分三个主题:营销图书馆服务精神、营销图书馆专业精神和营销图书馆创新精神。清华图书馆通过组织馆员职业分享会、一线馆员工作掠影以及主题沟通会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最终达到了促进馆员成长、推动图书馆发展、更好服务读者和加强图书馆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唐慧燕副馆长以“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探索”为主题,介绍了组织氛围优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ClimateQUAL是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推出的从馆员角度针对图书馆组织氛围进行评价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鉴于Climate-QUAL的美国文化基础和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自身的特点,该馆首先对美国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又通过分层抽样方法获取了可靠的测评数据,对引发较低评分指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本案例带来的启示: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工作是管理优化的重要基础,领导层推动是组织氛围测评结果有效应用的重要保证,馆员队伍素质提升与图书馆组织氛围优化互为因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统部馆员汪志莉以“用数据说话――数据分析驱动下馆藏利用率提升实践”为题作了案例展示。案例将两种大数据环境下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和特色馆藏揭示与三种传统方法(即阅读推广、馆藏布局调整和修改借阅规则)对比后发现,三种传统方法提升馆藏利用率见效较快。个性化图书精准推荐的成功率较三种传统方法相对较低,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和读者个人的喜好有很大关系。但相对传统方法,有其自身所自带的新时代新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6.智库建设及网络信息安全与技术
四川大学图书馆马继刚馆长结合该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探讨了“助学促研,提升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价值”。促进学习和助力科研是大学图书馆长久以来的根本职责,在新的外部宏观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缺乏科学规划、角色定位模糊、新技术眼花缭乱和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与挑战。马继刚提出,在坚持促学助研这个大学图书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上,要通过转型来提升图书馆的自身价值。报告以四川大学图书馆2011-2015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从布局、策略、用户、竞争、人才、经费几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基于符合读者的学习习惯、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和增强教师的教学体验等原则,四川大学图书馆将打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空间作为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之一;信息技术馆员在学习空间中应具备作为助学者的新价值,具体起到传授、设计、开拓和t望的作用,技术馆员在新环境下任重而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欣副馆长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应用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和对自动化系统的期望,重点讨论了对下一代图书馆系统技术与服务的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思考和行动为实例,从发展方向把握、实体服务深化、服务范围拓展、特色资源建设与数字化揭示以及关注移动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
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副馆长探讨了图书馆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分析了信息技术从业者所面临的挑战,解析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概念,提出分五步走的技术与服务融合之路,即:理解关键技术、理解核心需求、体验优先及用户参与文化、服务效果及评价和数据建设与展示逻辑分离。以“读在清华”服务为实例,分享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技术与服务融合的具体实践案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初景利就“图书馆在智库中的定位与能力”作了专题报告。在介绍了智库的概念、功能、需求以及智炀哂械亩懒⑿浴⒂跋炝和质量这三个特质之后,他分析了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三个原因以及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图书馆需要实现三个延伸和三个转变才能够成为智库性机构,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制订规划,积极沟通,培养队伍,从基础做起并且加强宣传。
在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主任朱强作了“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的主题报告。他指出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图书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仅伴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运行模式的改变,而且总体的市场环境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形势下,读者的相关隐私数据如何得到有效保护,运用何种技术来整合、分析和挖掘收集到的数据,如何跟踪和挖掘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个性化需求,并对此进行分析和预测,这些都是图书馆人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在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视读者隐私权的保护,以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信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