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的重难点

篇1

一、区分呼吸、呼吸作用、呼吸运动

这三个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指气体呼吸,包括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肺泡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特指外界与肺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张和收缩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又称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其他产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这三个概念的正确理解可以让学生对后来线粒体以及细胞呼吸的学习更加清晰明确。

二、呼吸运动的具体过程

肌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牵拉骨骼使得运动得以完成。就初中生而言,掌握呼吸运动中肋间肌与膈肌的变化即可。

气压这个概念对初一年级学生而言理解比较困难。如果把气体分子比喻成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学生在各个方向推墙壁从而对外产生压力。相同的人数在空间大的地方受到了各个墙面的压力就小,在空间小的地方压力就大。

呼吸运动分为吸气与呼气两个过程。

简单记的口诀就是“吸气收缩大大小,呼气舒张小小大”即,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变大,肺扩张体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体积变小,肺收缩体积变小,肺内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

三、例题解析

1.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的变化,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

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减小

2.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 )

A.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B.呼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C.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D.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在解答这类型图形题时关键要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量,变量不同,结果当然不同。不可以凭借经验以前做过,不看变量一味冲动,造成错误。

在第1题中纵轴为肺内压与外界气压的差,纵轴数值=肺内压-外界气压,在AB段纵轴数值为负值。此时肺内压<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此时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上下径增大。在BC段纵轴数值为负值。此时肺内压>外界气压,肺内气体出肺,此时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减小,上下径减小。同时要注意肋间肌与膈肌的收缩状态是一致的,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化也是一致的。本题答案为D。

在第2题中纵轴为肺容量,其中A和C点表示肺容量的最小值,在B和D点表示肺容量最大值。因此有A到B肺容量由小变大,肺体积扩大,肺内压减小,使得肺内压小于外界气压,而是气体进入肺,吸气。因A到B,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顶处于下降状态。C到D相同。而在B到C,由最大值到最小值,肺容量由大变小,肺内压增大,使得肺内压大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从肺内压出,呼气。由B到C,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膈顶处于上升状态。此题答案为D。

四、气体交换的过程与原理

气体交换主要是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气体交换分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原理,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氧气由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同时要注意的是在得到氧气的同时给出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流动同时进行,才可以称之为交换。

通过呼吸运动气体由外界进入肺,这一步靠的是气压。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中此时肺泡内是刚得到的新鲜空气,氧气浓度比较高,而血液为氧气浓度低的静脉血,于是氧气由浓度比较高的肺泡流向血管。在同一时刻,此时的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血液流向肺泡,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除。这样血液得到了氧气,排除了二氧化碳,完成了气体交换,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

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细胞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中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而此时的血液中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气由浓度高的血液进入组织细胞,而二氧化碳由浓度高的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变成含氧量低的静脉血。

五、扩展知识点

1.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细胞器是“能量转化站”――线粒体。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动力车间”――叶绿体。

3.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具有线粒体,因为它们都要进行细胞呼吸。

篇2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生物 现代教育 应用 新课程改革

生物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知识,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单凭初中生物课本中的插图和挂图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教学设施的改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会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当然,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

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和影响已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地变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一段优美的音乐,一个精彩的瞬间,往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热情。而内心的驱动力和对未知事物强烈的热情就是兴趣,它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充满好奇,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讲,思维跟着老师的引导走,也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得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具体、丰富的材料,创设典型事物的形象,发展过程,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理解、探究新知。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激发内部动机。教师通过提问、观察、交谈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进行探索。同时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内化,进而得到新的发现。

生物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即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在课堂上教师想要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具体感性的认识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图像和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放、定格等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知识借助常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展示,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

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超大规模的信息容量。大容量、高密度、强化性、多渠道的信息显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摄取了大量信息,实现了知识信息的高效传输,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根据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起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生物教学中有动态、抽象、细微的生理知识。但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过去都是以“讲述+板画”的形式讲解,虽然也起到了强调重点的目的,但是缺乏真实和动感。如果用录像片演示其过程,就能真实地展现整个动态的过程,使其具体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比如为了突破难点,上课时用多媒体将“渗透装置”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整个动态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动态演示能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难点。再如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放映时,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讲解,或边放映、边讲解的形式,将两种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同时又得到适时适度的强化,让这一难点变得容易理解。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物课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有利也有弊,关键是如何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我们必须坚持知识性、科学性、严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应该合理恰当得使用多媒体。

课件内容通俗易懂,课件视觉效果好,采用标准字体,并配以合适的颜色,让学生看起来既清晰又舒服。而有的课件则采用大篇幅的文字,缺少声音、图片和视频,显得过于呆板,这种课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比如在讲解“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时,可以先展示一组画面:鸟儿飞翔在天空,再引出课题: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不仅有鸟儿,还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借助多媒体这种形式,把学生带入自由飞翔的蓝天。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代替语言的描绘,把空中飞行的动物各自生活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能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鸟儿适于在空中飞行[7]。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绘图和写板书的时间,但是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快地切换屏幕幻灯片,会让学生手忙脚乱,来不及思考和做笔记,不利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有的初中生物教师为了使课件操作简便,将课件制成“流水型”模式,教师只要按键或鼠标,课件就会顺利“放映”。在制作课件时,要结合课件的每一幅画面设置合适的显示时间,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动画反复播放,用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攻克重点和难点内容也就事半功倍了。

要想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真正进入初中生物的课堂,还有很长时间。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还很不成熟。一是大部分教师对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技能还不高,二是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初中生物教师们要加强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应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应强化多媒体配置,为教学提供便利。只有这样,多媒体教学才能被合理运用到初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陆健身.生物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课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知识也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课堂效果欠佳。然而,无论何时,教学效果都是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因而,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将多媒体辅助于课堂教学,构建起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一、多媒体应用于备课环节

(一)在网络上查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

网络上有些图片、视频、动画、教学的辅助资料等,在备课时可供我们下载使用。比如:理解概念:在准备“神经系统”一节时,帮助学生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可搜索百度百科即可明白。

(二)拍摄照片或录像积累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生物资源,存入电脑以备用。将这些直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案或课件中,课堂里的内容就非常丰富,让学生看到他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

(一)化难为易――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物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难以解释清楚的。借助多媒体精心设计,适度选择,合理解释和演示,及时处理信息,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容易解决,难点问题就容易突破。如:在初一(下)中,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以及瓣膜的开启方向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利用教学挂图和心脏模型来讲解,用箭头表示瓣膜的开启方向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于这些教具都是“死”的,老师只好边指导学生观察,边讲解边板书,学生在下面忙着做笔记,听起来索然无味。现在利用Flash编制的心脏结构图和动画,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的结构及在收缩和舒张时,通过瓣膜的开启方向来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教学程序是:先提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可相适应的呢?”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闪烁、图形的移动、定格等方式来说明心脏有四腔,与之相连的血管有哪些,播放数次,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总结心脏的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四腔壁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再播放心脏动画,提问“心脏是如何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放慢速度播放,反复两三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总结出心脏瓣膜开启方向由心房向心室开,心室向动脉开,由此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内容,在屏幕上打出填图、连线、填空等练习题当场做,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播放心脏图和动画,再让归纳总结所学内容。按提问观察图、动画感知分析总结做练习巩固再观察再总结程序进行,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瓣膜的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把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模拟出来,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更形象生动,使之成为“活”的教具,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再如:“物质运输的路线”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是: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血液循环模式图flas并展示。设计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积极去探究血液循环的途径,通过已有知识,在小组同学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为进一步突破血液循环途径这一难点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二)化抽象为具体---拓展时空范围,便于掌握知识

初中生物课讲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对教师在理论上的讲解不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借助借多媒体教学,用课件将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以满足课堂需要,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拓展了课堂的时空范围,缩减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如在讲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时,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较为抽象,而鉴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比较低,我将其设计成电脑动画,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直接观察到得宏观过程,在动态感知中体会并理解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描述双受精的过程, 这样既克服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缺乏和对抽象概念的难以接受,又加深了讲课的趣味性,最后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比传统教学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化繁为简 -----优化复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以前,我们的复习课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划定范围自己复习或者串讲本节课复习内容的重点知识点,然后学生自己复习。这些方法简单、机械,效率低。随着网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诞生,这一切烦恼便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章为单位总结重点以幻灯片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产生学习兴趣,记忆深刻。对于一些枯燥的概念复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感,从而加深理解及记忆。例如复习某一单元的概念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动画课件,先出序号,选择一个题号,点击一下出示题目,再点一下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竞猜的形式,胜利的一组有奖励,失败的一组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小惩罚。通过学生反馈,知道了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带给学生欢乐,而且还加深了记忆,强化了概念,真是一举两得。

篇4

[关键词]:电子白板 观念 生物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现在在很多学校已经普遍应用。去年(2011年)下期,我校对所用教学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我校初中生物教学都普遍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进行教学。通过1年多来的应用和实践,我充分的感受到了电子白板做为媒体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益处。

一、电子白板等现代生物教学技术的应用对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老教师,我已经执教过几个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了。在16年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我的个人体会是,以前的初中生物教学观念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和精英学生的片面培养。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价值。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我校电子白板的应用使现代初中生物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作学习的理论认为,要想解决学生的“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的现实和突出问题,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好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关系问题。而动机和学习关系问题正是激励理论的核心所在。教育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书认为,积极性(学习兴趣)是目标价值与经验预期的乘积即F=VE。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理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白板的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极大的促进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教案的教学方式和观念。

在教学观念上,由于初中生物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电子白板使初中生物课堂具有课堂容量大,图、文、声三维的“立体”感强等优点;同时节省了教学时间,有效地拓展了初中生物教学空间,优化了生物课堂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电子白板的应用让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得不改变。以《长骨的结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一般以长骨的教学挂图配合实验教师讲解为主来让学生掌握长骨的结构;而电子白板的应用,让生物教师可以有充分的资源来展示长骨的相关知识,如白血病的治疗与骨髓的移植,人的长高的秘密等来提高教学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骨的结构。从而是该课更生动活泼,容量更大,师生的互动效果更好。电子白板的应用使初中生物教学更能体现出了初中生物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设计者”,“参与者”。

二、电子白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

电子白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合作学习的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给初中生物教师的备课、上课带来很大的便利。电子白板的应用给教师又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来进行备课。以往的备课,教师的备课资源有限:教师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教参,教案和一些课外读物。以前生物课备课,我们往往是先了解本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去构思教学过程;最后,寻找教学资源。最头疼的是教学资源往往很难找到需要的;即使找到需要的资源,有些又很难通过教学技术呈现出来。电子白板的应用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呈现和展示自己教学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应用电子白板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小组活动和实验探究要求,反思交流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出来。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有些生物课,我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这一媒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就设计小组活动,我就让学生通过电子白板把自己收集的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然后再讨论交流。例如:《探究鼠妇与光的关系》,我就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可见,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小组学习更有效果。现在,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了。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市(成都市)从2006年开始对初二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情况进行结业考试。这既是对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的终结性评价,也是对教师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测。所以对初中生物教师来说生物复习的好坏非常重要。生物复习教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抓好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在复习阶段中我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重要功能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复习课我讲解不到10分钟,其余时间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考评相关的知识。我专门设计了形成性评价表格。各组组长在每节课留下的25分钟左右时间内按照表格的填写要求对所考核的小组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记录。然后,在每节课的剩余几分钟内通过电子白板公布知识掌握结果。

通过利用电子白板辅助复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高涨。在(2011-2012年度)的成都市生物毕业会考中,我执教的6个班(整个初二年级)平均分达到80.4分,平均分排名青白江区第5,优生率,及格率全区第4,比初一期末的区排名第10提高了很多,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引自《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作者:朱翠萍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实验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转到实验上来,广开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一、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创新式的教学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差异的、动态化的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搬入生物课堂。开放式课堂的创立会激发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人员进行必要的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开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里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寻找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差异,由此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让学生慢慢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三、拓展课外生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的课堂效率,教师就需要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之外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并且感兴趣的课外动手操作的作业,这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课外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作业,可以补充完善课本知识,激

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完人教版的初中生物的第三单元的“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来作为课外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户外采集标本、查找资料和制作标本等几个关键环节,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到很多生物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制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尽量拓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生物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篇6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给视频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促使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视频资源应用更为便捷,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利用视频资源,创建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应用各种视频资源,能够顺利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探索.一般情况下,构建的教学情境必须要与教学问题存在密切的联系,才能够顺利吸引学生兴趣.举个例子,针对《动物的行为》一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一些与动物日常生活相关的小视频进行播放,比如播放《》生活的小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的日常生活行为,视频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为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其它动物身上看到过的,这就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出相应的教学问题,视频中的有哪些动物的行为?学生很容易发现的行为有:(1)捕捉昆虫;(2)争抢食物;(3)追求配偶、、哺育小;(4)小互相咬着尾巴防止走丢.从而引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之后,学生综合分析课文以及信息库相关知识点,将上述的行为分别归纳为:(1)觅食行为;(2)争斗行为;(3)繁殖行为;(4)防御行为.通过这种巧妙地设问,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引入生物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生物特征相关知识.

二、利用视频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积极参与实验.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与自然生物进行接触的机会,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等场所,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真实动物,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丰富其个人阅历,为学生对初中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因为初中生物教学条件相对有限,不可能频繁地带领学生到外面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教师应巧妙发挥视频资源在生物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部分生物知识具备抽象性的特点,学生无法单纯依靠文字对相关生物知识进行真正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视频资源播放,将教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提高生物知识的生动性以及形象性.举个例子,针对“开花与结果”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假如教师单纯开展理论知识介绍,部分学生是无法理解具体的授精过程的.然而,如果教师学会巧妙应用相关视频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植物传粉以及受精的相关知识,从视频动画中学生一眼就能观察到随花粉管移动的方向,以及两个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从而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生物知识,促进学生实现难点突破.

三、利用视频资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视频资源还具备一个良好的功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物知识,促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中部分知识相对较抽象难懂,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知识时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针对那些与微观生物体生命体征息息相关的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通过语言进行单纯性教学,往往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到学生出现理解障碍.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科学应用视频资源,教师就可以克服上述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将具体教学内容形象地呈现给广大初中生.视频资源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知识呈现方式的拓展和创新,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实现对生物知识的顺利吸收.

通过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应用视频资源,能够促进微小物体进一步放大,能够让学生观察到一些依靠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另外,视频资源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整个病毒入侵过程的动态化模拟,呈现出病毒入侵人体的详细过程,展现病毒如何对人体造成危害.值得强调的是,视频资源可以集声、色、形等各个方面为一体,促进学生个人感知能力的提升.举个例子,教师针对生物保护色以及拟态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大自然中相当一部分动物均能够根据四周环境变化针对自己的保护调进行相应变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银鼠相关的视频进行播放,学生通过视频可以发现,银鼠在白雪的背景下很难被大家发现,它还会在白雪融化之后改变自己身上的毛皮颜色,在春天时,银鼠会换上红褐色的毛皮,这种红褐色正好与土壤的颜色融为一体,而到了冬天,银鼠又回重新便会白色的皮毛,实现对自己的有效保护.通过这种视频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银鼠借助伪装手段顺利躲避其敌人,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由于这些视频资源相对较生动和形象,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保护色及其应用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相关教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

四、利用视频资源,充实课堂内容

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应用视频资源,能够有效省略掉板书以及画图等教学环节耗费的时间,促使教学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能够尽早引导学生参与当堂训练,进一步丰富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播放的方法展示各种生物知识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举个例子,针对“植株的生长”相关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还没有针对相关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所以无法真正理解无机盐以及有机物相关概念,无法辨别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通过选择无土栽培相关视频进行播放,能够进一步延伸生物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无机盐以及有机物的个人理解.又如,在进行《远离烟酒 拒绝》中的探究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水蚤心脏在哪里,通过自己制作的在显微镜下的水蚤视频,与学生一起辨认水蚤心脏位置.通过视频资源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减少教学演示实验耗费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投入实验以及知识应用实例教学中,保证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全面和深化,进一步充实课堂内容.

五、利用视频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106-02

伴随我国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其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使得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基础较差,相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使得生物教学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该科目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要全面反思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尽快推动生物教学的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固化

从目前来看,我国初中学校和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采用的往往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存在,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成为“一言堂”,即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其学习效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此同时,因为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极大地打压,长此以往,其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会渐渐消失,从而使教学受阻。此外,由于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如果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在学习过程中被磨灭,还会影响其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2.教学观念守旧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和教师受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的影响较大;并且,部分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够提高高考升学率,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向学生灌输“考试重点”,进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下降。目前,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在一味地讲解生物知识,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生物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此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其并没有在理论教学期间合理地安排实践活动教学,使得新课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能力的目标无法在生物教学中实现。

二 引发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传统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受此种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存有“向学生灌输大量生物知识就好”的教学观念,从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生物知识的动力和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例如,在生物实验课教学时,大部分初中教师使用的都是讲授法,并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在此种教学模式中逐渐丧失,从而对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2.教学手段滞后

正如上文所讲,目前初中生物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长期使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而逐渐放弃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对此,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减少此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从而尽量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生物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 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对策

同其他学科一样,初中生物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为提升初中生的动手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提供一定的推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初中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有着过重的功利心,对学生卷面成绩过度重视,而忽视生物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能够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改革生物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于贯彻新课改要求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教师先要对新课改的精神、要求、思路进行认真的研究,从而找出新课改真正要实现的教学目的;而后,教师再结合当前生物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对此,教师应该要尽量学习相关知识,不断地完善自我,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自己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这一教学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

2.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课程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拥有更多动手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讲解与蝗虫有关的生物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亲手捉两只蝗虫,然后将一只蝗虫的头部完全浸入水里,将另一只蝗虫的腹部完全浸入水中,观察哪一只蝗虫会先死掉,并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些生物知识。此外,对于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生物实验,即使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教师也应该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自己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在学生操作失误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点,这样就能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快速地掌握生物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起创新性思维。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不能够仅仅依靠“灌输式”的教学理念以及“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当前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个性需要以及兴趣特点来选择所要使用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等方法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从而提升生物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通过将生物课本中一些枯燥、单调且复杂的知识点以图片、音乐和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生物教学,以便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4.增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

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突显出来,还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能力。因此,无论在讲解何种内容的生物知识时,教师都应该要尽可能地缩短自己讲解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发现和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解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总结这三类植物的特点,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便可以更好地归纳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从而更加快速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四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讲,受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影响,初中教师要想保证当前生物课程教学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其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就一定要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加强学生应用各类型生物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各项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为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2]朱飞.重庆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改良;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笔者在对湛江市(以下简称“我市”)的中学的初中部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开展率普遍较低,甚至出现空白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校本实际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优点,架起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桥梁,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那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我市实际开展情况如何?为此,笔者对市区四所中学的七、八年级开设生物实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一所私立重点中学,两所普通中学)。它们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下表。

新课程要求对初中学生进行恰当的生物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学,达到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初中生物分组实验开设情况不理想,原因如下。

(一)教学观念陈旧

新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还是以应试为出发点。我市虽已把初中生物列为中考科目,但学生学习时间短(两年,四册书)、课务重、考试分值低(占部分25%),未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重视。此外,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加入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结论即可,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二)学生认知制约实验教学开展

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学生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虽把生物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欢生物学理论学习,看完做完实验不能对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分析问题厌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对生物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于培养。实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课沦为活动课。

(三)大班分组实验教学的尴尬

生物实验教学课主要是培训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级有6个平行班,每班人数50~56人。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被动的状态和难以控制的课堂纪律,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不能对他们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评价。一方面,实验教学课一般采取的是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不同,甚至出现小部分学生会游离在实验活动之外。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一般先是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这会花掉大部分时间,教师只能匆匆几句就被迫结束课堂教学任务。一堂看似热火朝天的实验课,但学生收获并不大,实验教学课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二、初中生物演示实验现状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但是,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次“重复”实验,其结果是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使学生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完成自主学习的机会。实验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优势结合

(一)改良初探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学生实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分量越来越重。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安排情况如下表。

在减负的浪潮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为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并轨”作了多次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1.ABC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在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短、实验器材设备缺乏、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验中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合作小组,每组6人,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动手能力强的为实验操作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各个岗位定期轮换,每人的各项技能都得到锻炼。

2.将演示的舞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达

在实验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做,学生跟着做,探究活动课只能算是模仿实验课。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犯错,不能很好地按照规定的步骤实验,不能记住要注意的事项,忍不住再三打断学生实验。于是,学生高涨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便在老师的关怀之中渐渐熄灭。

学生最有兴趣之时,便是学生“出错”之时;学生最易出错之时,便是学生最富创造力之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大放异彩。

3.下面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的《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活动为例谈谈实验教学过程

(1)共同确定目标。教师根据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训练目标、重难点,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探究活动时,我们将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①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各结构的具体生理位置(鼓励方法创新);②解剖和观察大豆、花生、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③用一种最简易的方法区分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教师适当的解释说明,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了解到本次实验操作的重点安排,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2)教给学习方法。这是从定训练目标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教给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活动前,教师提出问题:采用怎样的解剖角度才能更全面地呈现种子的基本结构?通过让学生在大脑中猜测、推断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学生真正动手之前就已经将各个方案进行了类比,这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学习前提出要求:①在实验操作之前,每人先独立思考、自学(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②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在组内进行初步汇总。整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负责的内容,更能站在总体的高度把握整个实验流程,使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4)成果展示。这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擂台竞技的形式,让两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汇报成果(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师生对他们的展演进行评比,评出优胜奖,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的实验过程不要求与课本一致,有创新的应适当加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将两者并轨,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课堂实验操作的主人,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5)知识梳理。实验完成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零散的,师生小结显得尤为重要。实验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适当记录,将学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系统化。

(二)思考与对策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和定位,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互相配合的课程,是推进生物素养养成的关键措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切实感受生物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新明.开启学生的心智:中学生物教育艺术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黄南平.初中生物学生实验的现状与思考[J].宜春师专学报,1996(05).

[3]叶春茂,冯淑辉.初中生物学科演示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生物学通报,2001(08).

篇9

初中生物是生物学习的基础,如何进行良好而有效的生物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如学生上课注意力,教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要求与实际教学活动与教学条件的冲突等等,使得初中的生物教学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也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教学。在这些方面,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一、有效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前的必须准备,但如何更加有效的备课呢?

首先,备课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要有深度的了解。由于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科,但学生又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生物方面的知识有所积累。所以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他们的接受能力。

其次,备课中要主义对课本的充分利用。由于生物教学比较抽象,初中的生物教学条件不足,所以,要对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结晶----课本,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教师对教材上的内容的结构,对知识的选取要有充分理解。

二、充分的授课: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起到了对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启蒙作用,更有对学生生物知识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作用。所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对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要做到‘斤斤计较’。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学科学习的扎实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铺好路。

其次,生物学科的兴趣教学是一大特点,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比较重,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作为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不能因为课堂过于活泼而抓不住学习的重点,或者遗漏知识要点。所以授课过程中的课堂气氛要充分且具有尺度,重难点突出,授课层次分明,知识层次环环相扣、逐步加深。

三、知识的及时查漏补缺:

在学习之后的对知识的查漏补缺很重要,生物知识点众多,为了让学生积累更过的知识点,对知识的及时回顾和补漏十分重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生物;应用实践

生物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鉴于此,在新课改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当正确看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也应当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从而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生物学科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时,教师可以先就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视频,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而后在课堂的学习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生物知识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如让学生屏住呼吸、张开嘴,看能坚持多久,有什么感受?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最重要的导入课堂教学能够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胸廓容积的变化,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并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实验分析原因,真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效率。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创新课堂教学,从而真正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课前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集中在课前。为此,教师要重视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完善课前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首先,教师要把微视频的时间控制在五到十分钟。这样才能让学生短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并理清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设计自我检测表,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以便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在课堂上开展高效、科学的教学。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能够随时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消化和吸收”的学习中,完成视频的设计后,教师可以设置:①消化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②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由哪些器官组成?③哪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三个问题作为学生的自主预测探究问题。之后再让学生通过qq群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进行问题的总结和解答。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要深刻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完善课前教学设计,从而真正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测评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显然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但是,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评价理念,将教学评价贯彻在课前、课中、课后,而并非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课前的预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形成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避免单纯地以成绩为主要评价内容。之后,在课堂上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完善课堂评价。总的来说,在现代化教育体制下,教师要重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使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得以发挥,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生物课堂非常重要。鉴于此,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许莲英 单位:会昌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曼菱.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