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美丽乡村是国家战略,但完全靠财政投入来建设很不现实,一村一镇更无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投资风险和效益缓释又使纯粹的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江宁的“国企下乡”则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
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江宁国企下乡直接运作“美丽乡村”始于2012年底启动的西部片区建设。以路桥建设为主,投资、Q易、交通、物流、酒店、旅游等产业为辅的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依托企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以“路”切入,先后完成了美丽乡村示范区生态循环道路、沿线驿站、节点景观、土地整治及景观绿化项目,总里程约80公里的生态循环道路和长约4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将一个个散落珍珠般的乡间美景串联起来。
在初步构建美丽乡村示范区大景区格局的同时,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完成了江宁西部旅游“联一线”“联二线”构想,其依傍茶山、水库直接打造的黄龙岘茶文化村更堪称典范。
黄龙岘村位于江宁区西南角,竹林婆娑、山水成趣,但地处偏僻鲜为人知。道路建设与旅游项目统一规划使其“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农村旅游经济的“江宁王牌”,短短几年间,这里打造了千亩茶园观光道、茶文化风情街道、千年古官道、仙竹林荫道及诗画黄龙潭等“四道一潭四十景”,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休闲需求。“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一步步提升着乡村旅游的丰富性和体验性,黄龙岘茶文化村因此获得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60多项荣誉称号,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旅游总收入突破1亿元。
交通建设集团的成功实践带动了江宁其他国企的“跟进”。江宁区商务商贸集团关停、整合部分国有商店和粮管所,在相关地块改建中小型商业综合体,逐步在农村集镇形成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商业网点。2017年3月,江宁区顺势而为,由国资办牵头,旅游、交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起专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使“下乡国企”的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国企下乡“杜绝与民争利”
国企下乡担当起“拓荒者”和“铺路石”,但江宁区的主政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农民才是农村的真正主人,他们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更应当是建设者。
由于看不到传统农耕的未来,很多地方的农民对土地的留恋和虔诚逐渐淡漠,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普遍的误区是将“美丽乡村”等同于“漂亮民居”,许多地方模仿城市改造村庄甚至以“买断”方式迁出原住民,淳朴乡居的幸福感受完全让位于匆匆过客的乡愁体验。
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江宁下乡国企始终坚持少拆除多修复、少征收多种植、少限制多引导、少投入多扶持的建设理念,既不搞大拆大建,又确保提档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实践了“农民主体”和“宜居宜业”的建设理念。
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江宁区十分注意国企与农民的行为边界,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单体投资较大的项目,采取国企主导、街道配合的建设路径;对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操作的项目,鼓励街道招商引资;对适合“创业富民”的项目则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
据钱鹏辉介绍,为确保专业管理、高效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江宁区属国有企业先后以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农村街道共同建立了若干美丽乡村开发经营机构,但国有公司和联合企业都将“杜绝与民争利”作为基本原则,唤起农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则是企业的重要职责。
下乡伊始,交通建设集团就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向开展餐饮、住宿等经营的农户提供资金补助、技能指导和营销协作,同时,尽量与村民自主项目实行“市场错位”,甚至主动撤出景区自行车租赁等农民既有经营意愿又有操作能力的盈利项目。在交通建设集团的直接帮助和引导下,黄龙岘村52户村民中有40多户搞起了茶楼、餐厅、客栈、茶乡土特产等特色经营项目,经营户人均收入从0.6万元迅速增长至3.5万元,在吸引农民返乡的同时,还间接带动周边村民3000多人参与创业。
篇2
关键词: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775-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59
Abstract: Beijing is a world famous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with long history, broad suburb region, and ample rural cultural resource. Due to the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ce in cul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various modes emerged gradually dur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development main body and government involvement degree, rural community involvement degre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typical and mature modes were summarized, for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
Key words: Beijing; rur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乡土性、传统性、脆弱性等特性。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文化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已经达成共识。张艳等[1]认为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朱湘辉等[2]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保护与开发乡村文化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北京郊区地域广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对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这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各类文物遗迹3 840多处,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荟萃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而占据全市86%面积的郊区更是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北京郊区县历史文化保护区共有7个(全市43个),大多在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区县所占的比例较低,国家级和市级均不超过20%,而地下文物埋藏区郊区县占78.6%;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方面,尽管北京存在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村落,但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仅有5个;仍有2/3的名人故居、大部分地段的长城文化资源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总量较少(与城区相比)、类型多样、级别偏低、分布广泛、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等特点,郊区区县中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且级别高、品位高、数量多,其次是怀柔区和通州区,延庆县、昌平区和平谷区最少。
此外,农业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保护与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首都农业功能的转变,农业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形成了传统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相互渗透、融合、并存的特征。民俗节庆活动、特色乡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农业文化创意、高科技农业等多种新业态涌现,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农业文化。自然山水文化通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区、各类公园(森林、湿地、地质公园)等载体也获得了有效保护与利用。目前,北京已建立100多家各类各级生态旅游区,其中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约136 500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8%;森林公园共31处,总面积约97 326 hm2;地质遗迹保护区8处,总面积71 327 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3%;风景名胜区共26处,总面积为222 420 hm2。
而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首都城市化/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突出,资源挖掘不够,过度的旅游开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造成不利影响,缺乏科学、合理、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监管力度不足,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
2 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基于北京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在调查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从开发主体及政府参与程度、乡村社区参与程度以及资源利用与文化旅游产品类型三个方面,总结了以下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
北京历史悠久,大遗址多处,规模较大,乡村地区有房山周口店遗址、西周琉璃河遗址、大兴团河遗址、房山金陵遗址、明十三陵遗址等。其保护和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将整个遗址区规划建成遗址公园,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房山西周琉璃河遗址;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结合,建成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如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等。这种整体开发模式既实现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也有利于文物知识的科学普及与展示。
2.3.3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是以文化遗产为旅游目的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整合旅游要素,合理开发旅游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在合理的开发下,文化遗产旅游不但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7],文化遗产已成为北京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基础之一。
北京乡村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样。目前主要的开发方式包括:将物质文化遗产及周边景观整体开发成为主题公园或旅游景区(点),如门头沟潭柘寺景区;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开发设计出遗产旅游线路,如北京即将推出的京西古道遗产线路、长城文化遗产线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较为常见的有开发节庆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村、文化园等。
2.3.4 古村镇整体开发模式 村落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脉络。而古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古镇古村落开发模式是以古村镇整体为开发对象,利用古村镇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民俗、审美等价值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提供诸多旅游产品,如观光、休闲、度假、科考等,实现古村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留着一批有特色、有价值的古镇和古村落群,大多集中在山区,尤其是京西地区。目前,除了古北口古镇、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等少数得到开发以外,大多处于正在开发或未开发状态。而面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古村落旅游的兴起,北京的古村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北京古村镇开发大体归纳为古村镇观光游、古村镇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艺术之旅、轻松度假游等多种类型。古村镇旅游的开发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开发型、社区主导开发型和外来企业开发型。
2.3.5 文化节庆与创意开发模式 节庆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举行特定的活动,是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节庆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开发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节庆、集会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对提高地区知名度,对本地区经贸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节庆文化开发模式是指以民俗节日、民俗文化、民俗活动为主题,以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为形式的旅游开发模式[8],大多以传统节日、农事节庆日、特色节庆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为契机,开展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北京乡村地区节庆活动开发起步较早,种类多样,涵盖了传统民俗节日(灵水村的秋粥节),特色农业节庆(梨花节、樱桃节、西瓜节等),非物质文化及民俗文化活动(晋南移民文化庙会、潭柘寺庙会等),以及香山红叶节、湿地文化节等生态文化节庆活动。
创意开发模式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以乡村文化资源为载体,借助人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对其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提升和合理开发,实现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以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求。乡村文化创意开发更是无处不在,从非物质文化演艺场馆、特色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以及工业遗址改造利用,到创意项目策划,从物化产品(动漫、网络游戏、创意图书等)及影视作品的开发,到创意旅游商品开发等,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6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文化引导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基于区域文化资源与土地基础,通过挖掘和整合区域文化,以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体验开发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的模式,其目的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形象、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提高生活品质。
这种开发模式通过文化综合体、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融合产业发展带、文化消费聚落等建设,最终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及文化体验目的地。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永定河文化综合开发、沟域文化综合开发,这类开发模式对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独特的政治地位、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著称于世。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资源禀赋的差异,北京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保护与开发模式。除了上述一些较为典型和成熟的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区域性和非普及性的模式例如自然风景区保护与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等值得今后加以关注和深入研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北京将会出现更多的模式和经验。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开始农业部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出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其中强调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传承型也被列入“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这将为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在未来的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中,传统的模式将会继续得到弘扬和壮大,而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将给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思路,促成新模式的出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及其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也将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 艳,张 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 27(3):509-512.
[2] 朱湘辉,刘凌凌.浅议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J].价格月刊,2008(12):48-50.
[3] 马 聪.政府主导型战略与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4):46-48.
[4] 金民卿.现代移民都市文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5] 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36-41.
[6] 周永广.山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基层组织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鹤城区凉亭坳乡贺家田村辖管25个自然村组,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00亩,可利用林地6.5万亩,可利用水域面积420亩,总人口21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29人, 2017年顺利实现村脱贫出列,2018年底实现脱贫196户627人,现贫困发生率降至0.09%。
2014年以前,贺家田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大部分组只有泥土公路,还有余家等四个组没通公路,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经济基础很薄弱, 2014年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没有村集体经济。2015年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积极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制定了贺家田村年度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全面实施“九大工程”、“七大政策”、“五个一批”等措施,全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4580元,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惠诚蛋鸡养殖、鹤壹农庄中药材种植和特种养殖等七家村级产业都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主道通畅,入组道路全部硬化提质;村民安全饮水、住房、教育、医疗均有保障,低保和特困供养政策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有保障,党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文体活动设施、农业服务设施、医疗服务设施等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善。
一、抓党建促脱贫
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村扶贫规划顺利实施。每月组织召开了支委会,研究村里扶贫和党建工作。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组织引领全村党员治理村风文明、人情风、环境卫生、扫黑除恶。切实推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大力发展村级产业,以尹尤洪、宋恩良、尹文久、尹智勇等党员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尹承安、尹承照等党员脱贫示范户带动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
二、强化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关键,贺家田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生产生活需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项目实施责任包干到人,全面推进“两基”项目建设和民生项目建设。先后争取交通项目资金1184.6余万,新修道路8.6公里,硬化提质改造道路12.7公里;筹资32万元硬化院落入户道路4530米,全村所有村组级道路硬化,极大方便群众出行及农产品外销。通过扶贫资金、危改资金和美丽乡村资金,全村符合危改政策的426户农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加固、换瓦翻新或新建。累计投入430余万元,对全村安全饮水和用电等生活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优化了村民的安全饮水,安装太阳能灯572杆,建成垃圾池屋31个和一座垃圾中转站,村村响全覆盖,建成电商平台一个,加强了环境卫生整治和河道治理,乡村面貌大有改变。建成了规范的村级卫生院,并配备有5名合格医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所有贫困户家庭学生都享受了教育和扶贫助学政策,适龄儿童无人辍学。贫困人口都享受了政府代缴的新农合和特惠保。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面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三、因地制宜,狠抓产业扶贫
要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在区级联点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后盾单位的大力技持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本村自然条件,着力引导村民发展种养业、入股专业合作社,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村民收入稳定增长。①指导帮助惠诚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养殖厂房等基础设施全面提质改造,提高生产能力,走上规模化品牌化道路,稳定合作社收益。合作社现有蛋鸡近4万余羽,日产蛋近3万枚。2016年带动贫困户42户152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260元;2017年带动贫困户42户134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240元;2018年带动贫困户18户72人入股,2019年带动贫困户32户120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180元。现年产值400余万元,纯利润达100万元,共带动贫困户134户478人实现年分红106240元,同时解决了我村10个贫困人口就业,就业人均月工资2700余元。②协助鹤壹农庄发展民宿乡村旅游、特种养殖和铁皮石斛种植,2018年新种植铁皮石斛100亩,养殖蜜蜂70箱并创办了一个养蜜示范点,养殖野猪扩大到276头,养殖果子狸187头,土鸡土鸭1500只,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实现年经营收入200余万元,稳定转移就业28人,带动贫困户42户140人入股,年人均分红收益180元。因受张吉怀高铁施工影响,2019年协助农庄成功转型,引进浙江老板成立湖南欣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农庄附近流转土地1572亩(规划5000亩),种植铁皮石斛1100亩,并套种了白芨和黄精,现为村民长期提供就业岗位达60个,务工年收入达120万元。③引导大众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联合散养肉牛,带动修吉冲尹明玉养牛20头,带动10户贫困户入股散养肉牛84头,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④指导古溪香菇种植合作社和湘乔养殖专业合作社,合理发展生产,做好产品定位,提高合作社抗风险能力,现两合作社生产经营稳定,带动的贫困户均能稳定分红。⑤引导俊杰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转型养殖土鸡,年养殖1500余只,效益可观。鼓励引导志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吴茱萸种植,2018年在紫坡山流转土地30亩种植吴茱萸,势头良好,今年扩大种植50亩。⑥指导贫困户合理发展自主产业,在全村推广蜜蜂养殖,今年有18户村民发展规模养蜂达359箱,经济效益明显,村民收入稳定增长。
四、拓展就业岗位,安置村民就业
就业可显巨提高家庭人均收入。这些年通过改善交通、结对帮扶、职业培训、转移就业、扶贫特岗等措施,2019年全村845人实现就业,其中有村级保洁特岗32人、村级生态护林员4人、村级辅警3人、村级交通协管员4人、村级合作社就业97人、附近铁路护工8人、村内其他岗位就业52人、结对帮扶安置就业16人、市内务工359人、市外务工270人,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业率达69%,极大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
篇4
关键词:乡村;体验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 A
一、乡村体验旅游
旅游是一种经历或过程,不是一种产品,而这种经历又是特殊的。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了特殊的感受与体验。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或经历,不只单纯是追求感官享受的结果,旅游对于人类来说,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住、行、观光,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特殊生活、一些特殊经历的参与者与体验者。
因此,根据该体验经济的定义和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体验式休闲农业旅游与传统的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农业相比,脱离了单一的观光休闲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体验农村生活、农业风情为卖点,对居住在特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造成吸引,以满足休闲、教育、娱乐为目的,并以原生态风貌、参与原生态活动为核心,所进行的包括娱乐、劳作、科教、民俗等复合型的综合农业旅游活动。
二、乡村体验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现代农业是“农、工、贸”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不仅如此,农业还具有多功能性。农业旅游在农业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诸多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单纯的种养业、动植物产业生产,而且还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作为符合生态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乡村旅游,具有传递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发展意识和科学考察的功能,在本质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同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益主体应增强保护意识,使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环境负责,既注重人的旅游需求的全面满足,也要关心旅游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共生、和谐发展问题,从而使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领域。这一理论是在1980年,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巴特勒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中,提出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过程。他将旅游地的演化分成六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三、案例分析
龙潭古村寨地处安徽省太湖县东北角边陲,东与潜山县边界相连,北靠岳西山水,是典型的大别山区古村落。该村地势较高,山色秀美,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民居建筑古老且保存完好,民风淳朴,“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在此展现。龙潭寨村是集山水、原生态、农家乐、古民居优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其风景优美,景点宜人。
(一)龙潭寨村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1、经济
龙潭寨村是重点的林山之村,丰富的林业资源是全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600多亩经果林,使广大村民得到实惠,退林还林项目的实施和纸浆林基地落实,给广大村民带来了经济活力,8000余亩公益林及5000余亩成材林带动全村极大的经济效益。只有管好、用好山林——不绝之源,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大力发展蚕桑支柱产业,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经济、民营经济和优势产业,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植树造林2000亩,扩大蚕桑支柱产业300亩。加强多经林的科学管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先进技术,力争三年时间内人均纯收入递增8%。
自然资源
龙潭古寨的自然资源丰富,溪流、山色、飞瀑、峡谷、陡崖、翠竹、奇花、古藤、梯田、古寨、木楼、石桥等构成了自然独特景观,山川纵横、山水相映、绚丽多姿、自然和谐。寨内既有瑰丽多姿、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又有绚丽多彩、令人神往的大别山山寨风情;亦有源远流长、奥妙无穷的风水文化。这里集青山绿水、幽谷曲径、飞泉翠竹于一身,融田园美景、乡村风情、传统建筑文化为一体,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
3、人文资源
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部分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历史建筑、生产生活的习俗、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歌舞、民间文学等。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每个村落的文化传统都各有自己的特色,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在广阔的传统村落中,特有历史文化不能被轻视、被忽视,在现代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交融。因此在农村多元文化的发展中,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必须做的,应把文化的保护与原生态的保护结合起来。
龙潭古寨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
(1)古村寨中的古民居、宗祠、古寺庙遗址,还有典型的农舍,特色建筑。
(2)村寨中的古巷道、古桥、古井、古老的生产作坊、如水碓、石磨等。
(3)在村寨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遗址、遗迹、碑刻、故事传说等。
(4)传统的优秀的生产生活习俗、歌舞、传统独特的手工工艺、绝技绝活。
(二)具体的开发与规划思路
1、形象定位
有研究表明:吸引人们去古村旅游的强大吸引力,不仅是民居和典型院落等古迹建筑,还有体现古村落传统风貌的街巷地段、空间格局、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等自然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和活化承载物。所以龙潭古寨旅游开发理念应该是立体网状体系的综合保护和整体开发,以保证古村落整体遗产价值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
重点围古村寨文化、生态山水、自然景观、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构建龙潭寨“古寨景村”的旅游形象。
根据“龙潭古寨”的旅游资特色,区位条件以及客源市场的辐射范围,考虑到以古村寨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现状和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态势,将“龙潭古寨”总定位于古村落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活力的古寨景村”。
2、规划构思及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为“一轴二极四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以古寨历史建筑、原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巷道、旅游节点、生态休闲、绿化组织为空间,以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旅游空间群体。
3、主要功能区规划及旅游活动设计
(1)文化类项目设计:艺术家/画家村、古玩字画店、乡村俱乐部、古村落。
(2)生态休闲类项目设计:风厢潭水寨、桑麻园、生态农庄、生态果园、茶园。
(3)观光类项目设计:水帘洞、湿地水景观、景观水车、亲水廊桥、景观大门。
(4)旅游服务类项目设计: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休闲广场、休闲酒吧、客栈(家庭旅馆)、盆景店、竹雕工艺品店、山货铺、龙潭山庄、农家乐示范户。
(5)体验娱乐类项目设计:织布房、碾米店、铁匠铺、蚕坊、农耕体验园等。如:
——生态农庄
依托农户自行开展农家乐建设项目,例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建筑与景观风格突出大别山的皖西南乡土特色。
——龙潭山庄
在刘家河附件的山脚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地块相对独立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中高档休闲、住宿。
——风厢潭水寨
位于现状风厢潭附件周边,依托现状优质的果林、水体、山体等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生态疗养区,包括养生别墅、疗养健身中心等设施。建筑设计采用传统建筑形式,与自然山林水融为一体,突出野趣。
——艺术家村落(画家村)、
位于龙潭冲北侧,利用现状一处废弃的建筑改建,与古村落融为一体,组成历史、文化、艺术相交融的艺术家村落,开展艺术展示、表演、沙龙等文化旅游活动。
——龙潭冲
在龙潭冲、花屋古民居内进行整治与改造,增加休闲步道、服务设施、小型旅游接待点、景观标志等,强化乡土村落特色,开展村庄旅游、家庭旅馆。
4、道路系统规划
公共道路系统分为对外连接的交通系统以及各区域内部城市的道路系统。并按照道路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划分成不同等级,按照不同区域以及特性划分成不同形式的道路断面。同时按照土地开发时序,道路系统的开发也将被划分成若干时段。
对于龙潭寨村来说,应当加大乡村体验旅游的可进入性。加大旅游景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力度和投入。同时,为符合游客对于乡村的回归感和体验感,在景区内设计既方便游客出行,又符合乡村特色的石子路、石板路等。
5、绿化树种及栽植选择
开发区域的景观建设也要注重植被的选择和协调。城区内的植被受人工管理影响较大,自然属性相对较低,重点为突出植被的美化功能和部分生态功能。为此,景观栽培时要尽可能与周边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相协调,并且选择对居民生活不造成影响的植物,同时大部分植物应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功能,确保为开发区域创造宜居的环境。
结语
乡村体验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更是体验经济时代对农业发展、旅游发展的要求。发展乡村体验旅游应加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根据旅游需求策划旅游产品;提升原有旅游产品的魅力,优化品牌意识;加强旅游监管,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强乡村体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云.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初步研究[J]. 昆明大学学报,2007,02:17-19.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司法实现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50-02
近年来,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然而让人痛心的是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一直以来,刑事救济成为捍卫生态法益的最后一道法律屏障,但其所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笔者在分析广西生态环境污染面临的刑事司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生态广西、美丽广西建设有所裨益。
一、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刑事司法困境
1.环境司法专门化并未落到实处。2014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简称“环资庭”)后,地方各级法院先后成立这一审判组织。环资庭在成立初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资庭的职责规定,主要负责审判第一审、第二审有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民事侵权案件,地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有关权属争议的民事案件,森林、草原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生的自然资源民事纠纷案件[1]。由此可见,环资庭仍然既没有从刑事审判中剥离出来,也没有涉及环境行政违法案件的专门化审理[2]。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正式成立环资庭,但其他各地市都没有设立环资庭。而且,广西高院的环资庭还负责交通事故和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并非仅仅承担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2.行政权过于强势,地方保护主义不当干预司法,导致刑事责任难以实现。由于涉案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因而在对其实施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最后大多以经济制裁或行政处罚手段进行处理,真正进行刑事处罚的不多。更有甚者,刑事判决犹如一纸空文,得不到有效执行或是根本不执行。久而久之,就让人觉得只要事后缴纳罚款即可了事,不必过于担心。如此之下,犯罪成本不高,使得犯罪分子肆无忌惮,再次实施犯罪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此外,环境行政执法机关与环境司法机关在工作上没有良好的衔接,常常各行其是,执法上的空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3.刑事判决有失偏颇。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污染环境罪是过失犯罪,那么当犯罪人故意实施污染环境的行为时应该如何认定呢?实践中,司法机关在万般无奈之下,通常只能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量刑。这两罪之间虽然有相通之处,但在犯罪客体以及主^方面的具体内容上仍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再加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判断标准不同,最终会导致同案不同判,大大损害了司法权威。
4.民众的环保意识偏弱,导致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势单力薄。由于大多数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因而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往往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就使得司法机关在收集案件线索、寻找犯罪嫌疑人、审理案件以及执行判决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
5.环境公益诉讼难以推进。第一,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不仅要面对当地政府施加的压力,还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面临着资金、技术和律师等问题。第二,环境污染公益损害追偿机制缺失,法官在处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对犯罪人判处罚金和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忽视该犯罪行为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长远影响,因而在环境的后期治理和长久损害方面没有要求犯罪人承担补偿责任。第三,环境公益诉讼的可复制性难度大。同样的案件,有些地区会进行审理,有些地区立案后被驳回,有些根本没有立案。案件审结后,一些企业常常以亏损为由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导致大量环境违法行为没有受到处罚,刑事判决犹如一纸空文。
二、广西生态环境污染的刑事司法对策
1.将环境司法专门化落到实处。2016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要求中级人民法院应在高级人民法院的统筹指导下合理设置环境资源审判机构,个别案件较多的基层人民法院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考虑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据此,广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应增设环资庭或环境资源合议庭,尤其是在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和水资源集中的区域优先设立,从而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由环资庭统一审理,提高审判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专业化。同时,吸收环保专业人士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以便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增加判决的权威性。以广西高院为试点,逐步构建起包含审判机构、审判机制、审判规则、审判理论和审判团队在内“五位一体”的环境司法专门化体系。
2.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恰当处理地方利益保护与环境司法保护之间的冲突。首先,2015年广西高院与自治区公安厅、检察院、环保厅共同签订了《关于办理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衔接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环保行政机关之间的协作。2016年5月27日,广西高院又与自治区国土厅、环保厅签订了司法与行政执法协调配合备忘录,建立完善环境保护部门和司法机关环境执法联动机制。考虑到我国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均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为促进司法机关与各行政机关的通力合作,建议由各级人大的法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工委”)来领导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3],具体做法是:一是由法工委牵头,从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抽调骨干成员成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搭建一个“两法”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解决“两法”工作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减少执法空白;二是主持每个季度的联席会议,听取该季度的环境监督和环保执法工作报告,总结工作经验,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执法工作改进意见;三是督办大案要案,及时跟踪案件的查处进度和处理结果。
其次,要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无缝对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于一般的污染行为,符合《环保法》规定的处罚情形的,要及时进行处罚和监督教育;对于污染环境构成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送给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及时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经审理后确定被告人有罪并需承担刑事责任的,应当判处刑罚,不能用行政处罚来代替。在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人民检察院均要认真行使法律监督权,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情况时,环境保护、公安、检察机关要迅速启动联合调查程序,防止证据灭失。
再次,转变地方官员崇尚的“GDP第一”的片面政绩观,坚决杜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当干预司法机关工作的行为,否则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干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没有构成犯罪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分。
最后,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及时地介入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对环境行政、民事、刑事案件认真行使法律监督权,并严查环境污染现象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
3.依法公正判决,维护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在审理生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过程中,首先区分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对于环境刑事案件,又要进一步区分是构成污染环境罪还是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及是否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根据案件证据认定污染事实,运用想象竞合理论进行充分说理,适用恰当罪名,以真正保护生态环境。
4.鼓励、引导民众参与环境监管,走群众路线。首先,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送法到乡村、到社区、到学校、到企业活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其次,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举报任何环境违法行为。最后,利用各种渠道通报环境违法案件及其处理结果,邀请民众参与执法监督。
5.推进公益诉讼的发展。首先,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成立专项基金、邀请环保专I人士加入,从制度上、资金上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减免诉讼费用。其次,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追偿机制。要求法官在处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不仅要计算污染行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要评估该行为给环境带来的长远影响和对环境进行治理的费用,要求犯罪人统统买单。如此算来,应该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起码能让犯罪人不敢轻易以身试法。再次,判决、裁定生效后,要及时敦促违法企业执行判决、裁定中的内容,有能力履行义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时候,会同水务、电力、工商、税务、房产部门及金融机构对违法企业采取停水停电、吊销营业执照,冻结账户、查封房产等强制措施。
6.创制典型案例。地方各级法院可以充分发挥智慧能动,在审理生态污染犯罪案件时,通过弘扬司法理念、论证法学理论观点甚至填补法律空白等方式创造性地适用法律,做出一批有特色的刑事判决,比如,只要污染了环境,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凸显生态法益的刑事保护;在对生态环境污染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同时,判处非刑罚措施,如处以植树、清污等生态修复性责任方式,实现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办案标准,要求各级法院对不同地区发生的相同类型的案件要做出基本相同的处理决定,实现生态污染犯罪量刑规范化;对于证明生态污染犯罪的因果关系和主观罪过极为困难的情形,可通过推定因果和推定过错的方式,降低证明难度以追究刑事责任等等。地方各级法院适时对创制的典型案例进行选编,首先在各自辖区内发挥一般性指导作用,进而对典型案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进行探讨和挖掘,力争将其上升为指导性案例,以发挥其强制性指导作用,实现典型案例与指导性案例的良性互动[4]。
参考文献:
[1]安克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N].人民法院报,2014-07-04.
[2]周训芳.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J].法学杂志,2015(5).
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lanning point of view discussed related subjects in the role in the activation of the ethnic village, pointed out that the villagers' depth participa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good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living space theory of alienation", pointed out that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illage activation,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industrial layout related aspects in the activation process, and introduced the design concept of village of Qincaitang Village in the case.
关键词:活化;规划设计;主体;空间异化理论;可持续性
Key words: activation;planning and design;subject;space alienation theory;sustainability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41-03
0 引言
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已成为研究学者乃至政府规划方面的一个热门课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于边疆地带,且多聚居于高山及大川等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之中,再加上生产生活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在改善地域发展的动力下,旅游开发成为民族村寨改善生活,提高经济水平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在开发中出现的过分重视旅游效果和着重于中短期利益的行为,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果,也给民族村寨的长远持久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如何让民族村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规划师们去思考的实践问题。
1 民族村寨活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析
所谓“活化”,就是在不破坏或者能够比较有机地传承过去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等资源文化开发,既保护又发展乡村的目的。它是在长期的乡村发展中,所建立起的一个完整的理念,可以作为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指导。
1.1 活化的主体
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村寨中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1]。它是民族村寨活化的基石,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资源,保护好民族文化的本质不在活化中流失和异化是实现村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固化在那些建筑之上,它还表现于村寨中每个人的身上,因此活化和保护的主体必然在于居民,同时政府的不过分主导和企业投入的恰当利益追求也至关重要。但现实中,村寨旅游开发中居民“过度参与”与“参与不足”的问题[2],已经成为制约民族村寨旅游深度发展的瓶颈[3],因此居民们在规划、实施及发展中的“在位”状态和程度,是决定长久发展的和谐性的重大因素。而且从长期的保护角度看,原住居民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些居民对自己文化的深度认同,对自己居住环境发展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自发的保护,才有可能促进村寨的健康发展,乃至地方文化的重构[4]。
一个好的规划,一定要让本地人有参与性,要有本地人付出,要本地人热爱这个规划。要做到这样的结果,规划设计师就必须要从社会学与文化定位,让规划成为一个村落的凝聚力。规划师应该探索民族文化中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5]。可以采用“田野调查法”,转换角度,深入了解其民族文化特征,做到合理规划,慎重开发,做到既能准确传达民族的特色文化又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1.2 活化的可持续性
“输血式”的旅游开发具有多变性和一定的不稳定性,而“造血式”产业打造才是打造民族村寨长久健康性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经济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利用多元式的活化,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旅游活化输血的同时,结合民族特色产业、手工业,构成长久发展的支柱。而产业打造,要关注当地居民的实在利益,应采用联合开发管理的模式,让村寨资源和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当地居民,获得实在的利益,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旅游开发的“不走形”,村民参与的“不变节”。通过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利益诉求[1],实现长久永续性的发展。国内外成功[6-9]的乡村活化典型中都鲜明的体现了一种“联合式”“基层式”活化的巨大作用。
生产的前提是生活,实现它们的深度结合是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10-11]。而旅游活化的目的在于文化传承的保护和生活的提升,因此让规划变的有生活气息,是衡量一个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借鉴“居住空间分异理论”[12][13],随着村寨旅游以及产业经济的深入发展,如果没有规划等公共政策有效引导,在经济利益长期的驱使下,将会造成村寨这个小社会严重的分化现象,原本的规划格局反而可能变成割裂民族文化和生存环境诱因,最终将会导致村寨的封闭化和村寨不和谐性大大增强。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在规划的过程中要针对土地综合利用配置、旅游配套设施的空间位置安排、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管理、乡村发展政策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与标准制定。这样保证村寨在长期的市场化发展中,不会产生过大的贫富差距和居住上分层现象的出现,促进村民们长期发展的和谐性。
2 案例――以土官镇芹菜塘村域乡村活化为例
2.1 芹菜塘村地理环境及现状
芹菜塘村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土官镇西北侧,村域地处山区,地势呈三面高中间低,中间谷底较为平坦,东侧、南侧、西侧均为缓坡,坡度小于25%,为村庄建设用地及耕地;西侧地势陡峭,坡度大于25%,主要为天然植被覆盖,时有云海景观,景色优美。村落形态完整,山环水秀,风景优美,是一个山、水、田、村落的天然形胜。
芹菜塘世居苗族花苗支系,历史悠久,且保留了较为完整而原始的苗族传统生产生活习俗和苗医药采集应用技能,其独特的区位、气候和环境特别适合苗药种植和发展苗医康复养生产业,现其山林间还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苗药植物,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
近现代以来,经过若干次自我更新。传统特色民居建筑有逐渐消失的趋势,对于旅游开发和文化拯救上来说急需保护。
2.2 规划参与主体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芹菜塘乡村活化计划是由政府参与投资,搭建平台,民间资本参与,当地居民与民间团体运营的一种模式。政府扮演的是组织者、投资者和监督者。设计师充当设计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但对古村落的保护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和村委会的意见和诉求,他们是规划中的生活者,他们比规划师们更了解他们的村落,因此他们将有权也有能力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我们先走访村寨中的每一户人家,去了解他们对村落现状的意见和想法,然后和村委会的相关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再吸收政府和投资者的意见,作出设计规划初稿。然后初步规划的设计思想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让村民们、投资者和政府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争取做到每一项规划都有理有据,符合大众的利益需求。
我们最终规划的目的,意在促进古村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着眼于古村文化的传承,也要兼顾村民现代式生活的诉求;不仅要发展旅游开发中的现实情况,还要解决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要解决改善村民的生活状态,还要避免居住空间分异的将带来负面影响。总之是在平衡中,寻求村落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2.3 在保护中进行活化
芹菜塘村的现状布局是随着苗人及其祖先们世代居住生活,而渐渐成形,其形成自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其建筑风格以低层土木结构的悬山顶、歇山顶建筑为主,以滇中苗族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图1)因此,活化中遵从不大拆大建,从现有格局出发进行植入改善提升。规划设计提出在房屋修缮、业态植入和基础设施改善,在环境修复、苗文化传承、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思路。
在房屋修缮方面、业态植入方面,具体措施是计划把具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保留下来,修旧如旧,并植入新的业态,使这些建筑活化,并且成为新的景点,以及乡村新活力的激发点。村庄要利用这些承载着乡村记忆的老房屋,置换新功能,来植入新业态,达到活化乡村的目标。老房屋通过有选择性的置换或者租赁的方式,植入一类是传统业态:苗族手工艺坊、酒坊、药坊、乡村农家铺子等;另一类是服务型新业态:苗药养生堂、苗家客栈、颐老养生园、百草堂、苗族文化展览馆等。使游客更加直观了解苗药的药理、保健、治疗方法,并感受其疗效。同时探索社区养老、公寓式居家养老模式。(图2)
基础设施改善方面,除了数量较少的荒废破败的老房屋,利用作为公共设施以外,原住居民基本不受影响,其住房今后可以自住,自主改造,自主经营,或者出租他人改造经营。同时于广场、停车场等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垃圾桶,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路灯。
现状房屋修缮、业态植入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居住区中的选点穿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落的分化现象,考虑了村落开发与保护中的的公平与效率。
苗文化传承方面,计划利用村中心现状场地修建民俗小广场,并对场地内部现有蓄水池和水源点进行整治、改造和保护,提升水质,拆除蓄水池围墙并增设防护设施,打造自然叠水景观,并设置亲水平台,与民俗文化广场融为一体。增设亭廊座椅等设施,新建民俗文化宣传景墙。每年的苗族传统节目将在这里举行。(图3)
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发展苗药产业,规划苗药观光区和苗药种植园。苗药观光区主要通过苗药与文化,苗药与农业两个主题呈现。利用“访古溯源”和“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突出游客的参与互动。从环境行为学角度来看,苗药种植园处于设计游线的末端,除具备苗药生产功能外,还应注重该区的综合开发,设置苗药加工作坊,提升产业附加值,做大做活苗药产业链。
2.4 在活化中进行提升
乡村活化的一个目的就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芹菜塘村选择以文化和农业结合的产业体系支撑以及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发展,因此我们在紧密结合村落环境的条件下,去规划设计项目方案,使其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不失文化的本真。
建设芹菜塘苗药种植、加工、应用产业链,形成以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种养殖为基础,以苗医药为延伸的产业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将芹菜塘建设成以苗药种植、加工、应用为主,集苗医药养生养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种养殖为主要功能特色活力乡村。让游客进行大自然风光欣赏的同时,也能把文化在休闲中带回家。
现代化生活设施植入。通信设备、污水处理,文明厕所等现代设备的引入不仅是为了方便游客,也同时提升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感。
通过一系列规划设计,最终使芹菜塘村形成“一心、二带、五区”①的产业旅游式的结构,希望以此可以促进芹菜塘持久性,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让农村还是农村的同时,在现代和传统中追寻一种平衡。
3 结语
芹菜塘村的活化完全以村民和村委会为主导,以村民自愿和深度参与为前提,通过充分的交流,以规划师的专业知识来弥补村民现阶段知识的不足,做到每个设计有有根有据。
芹菜塘村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我们从旅游和产业结合去入手,进行活化。通过建立和农业紧密结合的产业来尽力使得乡村的活化具有可持续性,而不能一次性投入,暂时性有效。当然有了产业不能等于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考虑产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市场针对性,同时在业态植入选址方面,合理利用“居住空间分异理论”,进行慎重的规划选址和均衡资源从而保证公平。然而再优秀的规划只是一个村寨可持续性发展的先决,村寨的长久繁荣,还需要运营方式,公共管理策略等一系列措施的良好配合。
注释:
①一心:民俗文化广场,作为该村域休闲、民俗活动、民族风情体验区域。
二带:分别为阡陌农耕文化风景带,乡村慢生活体验带,同时成为规划区主要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轴线。
五区:分别为入口接待服务区、苗药种植观光区、苗药产业发展区、康体养生度假区、山阴冲绿野休闲区。
参考文献:
[1]何明.当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复调逻辑:基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艺术展演实践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58-64.
[2]周杰,杨兮,张凤太.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特征及内涵解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5:92-97.
[3]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2):133-135.
[4]廖春花,杨坤武.全球化与地方认同:城市历史街区研究的新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1):49-56.
[5]李忠斌,郑甘甜.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185-189.
[6]顾小玲.农村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以日本岐阜县白川乡合掌村的景观开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3(3).
[7]赵夏,余建立.从日本白川荻町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5(2):38-43.
[8]周凌.桦墅乡村计划:都市近郊乡村活化实验[J].建筑学报,2015(9):24-29.
[9]廖星臣,孙君.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_看郝堂茶人家_廖星臣[J].绿叶,2013(7):67-73.
[10]孙君.重寻乡村文化之根从郝堂村案例反思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J].世界遗产,2015(11):49-52.
[11]孙君.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J].城市环境设计,2015(z2):156-157.
篇7
关键词:乡土美术;美术鉴赏课;开发与利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16-01
1.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文化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包括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广义的乡土文化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我们日常所谈的乡土文化的内容极为广泛(以泉州为例):首先,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生活中的用具如永春漆篮;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惠安石雕;用于衣饰的安溪蓝花布染、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织锦、绘画、儿童玩具如泥塑、面塑和娱乐戏曲中的提线木偶等;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如元宵、清明出现的花灯、风筝,婚丧嫁娶中用来渲染气氛的物品等;用于中的各种神的雕像如财神、观音和各种门神版画等。
2.乡土文化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必要性
新课标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人性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课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鉴赏课不只是为了培养美术鉴赏能力,还要培养人的开拓创新精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创新的潜能。
开发当地传统美术资源,就可以结合当地的名胜来增加同学们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开发优秀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围绕对当地传统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的学习活动,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区域文化,提高乡土审美文化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发地方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体验能力。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寻找、发现、收集、观察、想像、组合、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一方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意识及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开发利用乡土人文资源,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与社会互相依存,社会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如九日山的祈风石刻,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将对学校美术课程教学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3.利用乡土美术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尝试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风俗逐渐简化,很多风俗已不再为现代人所知晓,为了让小学生真正的了解民间风俗,如泉州纸扎艺术(糊纸),将这些风俗代代传承,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美术课程所涉及的资料、图片。网络资源丰富而又便捷,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自己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如:闽南娶新娘、年兜跳火群、攻炮城、端午节、舞龙舞狮、火鼎公婆、拍胸舞、木偶戏等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拓宽视野,为美术鉴赏、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在课前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美术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以学生收集的诸如农村灶台上的绘画、年画、典型建筑物、桥等作为素材,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了这些图画以后的心理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美术鉴赏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学生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往往能使一堂简简单单的美术课变得丰富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这种形式,将美学艺术中不同观念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他们的审美思路。例如,我的教学案例,"手绘芙蓉桥"就是让学生事先去拍摄我们梅山侨乡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芙蓉桥畔,作为土生土长的芙蓉桥畔的学生,从小就对芙蓉桥的传说极为着迷。为此,学生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创作,不论是素描、速写、漫画都极为生动,这样的美术课当然受到喜爱。
其次,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淳朴而又丰富多彩,农村人民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着创造美的活动。在乡土文化中,在劳动过程中,每一个场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源泉,都是美术课很好的写生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自由大胆地去描绘,去赞美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的过程中鉴赏美,在绘画的过程中创造美。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要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等,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与历史地理科结合,实地考察采集资料,然后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我在学校举办过一次民俗图片展,就是包涵了我们农村红白喜事,其中有很多学生拍摄的舞龙舞狮,还有最具阳刚之美的闽南拍胸舞。这些都是农民在农忙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有独特的原始朴拙之美。
篇8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24-02
一、前言
“农业生态学”(生态学)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与有害关系[1],从此便揭开了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1]。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2]。从宏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作为全球食物生产、分布和消费网络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3]。
二、现存主要教学问题归纳与分析
目前《农业生态学》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尚无材,内容较松散,授课内容因人而异,差异较大,而我校现使用的教学大纲已沿用多年,随着学科发展已不能适应目前学生培养的需求。
2.多媒体课件较单调,有待于补充教学素材制作成内容丰富、系统、图片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
3.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单纯理论的教学兴趣不浓。
4.缺乏新颖的前沿的科教片、系列讲座等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5.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及运用能力较差。
三、教学改革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真正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采用穿插小案例、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等方式讲解章节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自己理解讲解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
3.实地考察或观看典型案例记录片,理论联系实际。
4.重点章节实地演练,通过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巩固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
5.进行考核时段、考核内容、改革方式的改革。
四、教学改革方式
(一)建设方法
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建设手段及方案
1.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相关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生源特征,关注点,认知风格。
2.教师讲解章节重点内容。教师在讲授章节重点内容时,可采用穿插小案例(部分案例可通过视频展示,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讲座)、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与任务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书籍名单及期刊库网址,要求学生查阅资料,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如生态农业规划方法),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理解讲解查阅的相关内容。
4.参观或观看典型农业生态园区纪录片。根据课程内容需求,带领学生参观或观看乌鲁木齐及周边典型农业生态园建设纪录片,增强学生对生态农业的感官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5.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课堂讲解、学生自学、项目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一章为例,教师讲解1―2个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典型案例,学生围绕自己家乡现状和特点,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和设计。将全班学生分成8―10组,每组择1名方案设计较完善者参与答辩,其他组员参与完善方案工作。设计方案中需包含以下内容:(1)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背景。(2)提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3)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与潜力。(4)总体规划目标:提出总体建设要达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体系,而且提出分年度完成的至少10个指标。(5)生态农业分区规划: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区规划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6)实施建设规划的战略对策。聘请相关教师作为评委,各组并以PPT形式进行15分钟阐述,教师对拟立项项目进行评审,并排出优先序。
6.考核改革。(1)考核r段:课堂训练考核、课后作业考核、期末考核;(2)考核内容:专业知识点考核、实操考核、考勤考核;(3)考核方式:笔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考勤:5%;课堂提问:5%;竞赛专题(包括讲课、专题讲座、模拟项目评审会等):35%;作业:5%)。其中模拟项目评审会评分方式为:A小组得分:评审小组评分;B个人得分:组长评分;C个人最终成绩:小组得分60%+个人得分40%。
五、结语
《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授课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发轻松的掌握该课程要求的各项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相学法”的显著特点。即“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农业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为今后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骆世明,李凤民,林文雄,等.农业生态系统研究[M].生态学学科发展报告2011C2012.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6C84
[2]杨曙辉,宋天庆.作物(品种)布局单一化趋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5):1-10.
[3]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M].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253-264.
篇9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村寨集体所有土地之上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对象的亲临审美享验。现代乡村旅游中,有游客、村民、政府、旅游服务企业等多方主体介入,对乡村旅游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因而使得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一)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
村寨范围内的村民生产生活活动、土地、建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风俗民情等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村寨以外游客的文化审美对象。乡村旅游得以存在的基础,在于多元文化的存在,在于审美是人类共通的理性能力和活动。从经济社会背景上看,乡村旅游的发生是以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为前提,农村有着不同于城市的经济基础。
(二)乡村旅游是一种类属于服务业的经济产业
游客来到乡村,需要解决食宿等基本生活需求,需要休闲、娱乐、体验等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基于游客的种种需求,就产生了商品(服务)需求,能最先、就近满足游客需求的,就只有旅游目的地的村民了。由此,他们多了一条农业以外的营生方式。
(三)乡村旅游还是一项政府倡导和鼓励的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乡村旅游产业的营利性,让一些宁静、美丽、自然、淳朴,同时又封闭、落后的民族村寨,看到了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希望,也让地方政府看到发展经济、展示政绩的新路径。黔、湘、云、贵、川、渝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都不约而同地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
(四)乡村旅游也是一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
文化是多元存在的,多元的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多元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1]通过乡村旅游,展示民族村寨的文化特色,提升自己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增强各自文化的自信心。
(五)乡村旅游还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村寨集体所有土地之上,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着物为主要审美对象。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森林、植被、建筑,都可以概括地看作“附着物”。村寨集体土地及其附着物,构成乡村旅游的必备要素和硬件。换言之,乡村旅游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就是村寨集体土地及其附着物。旅游学者认为,乡村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2]28-29但是从物权法原理来解释,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应该归村寨集体所有。基于所有权的权能分离原理,已经有学者将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分为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湖南的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案例中,已经出现了“土地租金”或“山水资源使用费”的提法,即乡村买断乡村旅游资源的经营权所得的收益。[3]40-41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着物,是乡村旅游经济主要的生产要素,理应集体收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因此,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
二、村民自治的新诠释
(一)村民自治权的性质
村民自治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的组织原则和社会管理原则。村寨是我国历史形成、相对固定、数量最多的社区单元。自1988年起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来,学者不断地探讨“村民自治权”的命题。关于村民自治权的法律属性,有三种主张:第一种认为它是自治权利,不是权力;第二种认为它是村庄范围内的公共管理权力,不是权利;第三种认为它具有权利和权力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包括个体性的村民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自治权利;一方面,包括团体性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力。村民自治本质属于国家与社会的分权,村民自治组织和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其他非政府组织一起共同治理社会,办理村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行使着一定的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权力。[4]18-19笔者也持第三种观点。
(二)村民自治权的内容
村民自治权的内容,包括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四大民利,学界对此观点一致。但是,这种概括是不全面的,不能深入地揭示村民自治权的真实面貌。它应该包括发包权、承包权、收益权、经营权等经济性权利,有学者归纳为“经济自治权”,即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享有的在集体经济活动中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权利。[4]20这种归纳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其隐含的前提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业生产关系,还是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农村?换言之,这种对村民自治权的诠释,不能有力解释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乡村现实,特别是不能解释乡村旅游兴起下的村寨现实。笔者对四大民利没有异议。但是,对“经济自治权”有新的诠释,而且这种新的诠释是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的法条解释。首先,经济自治权是指村民委员会不能干涉村民、农户、村民小组、农户自愿结成的专业合作社、其他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经济活动的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第八条第三款就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这里的集体经济组织,不包括联户、合伙,主要指以村、村民小组、比村和村民小组范围更小的自然村寨的集体共有的土地(山林、水库等)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经营性组织,比如集体林场、鱼塘等。其次,乡、镇人民政府等各级人民政府不能干涉集体经济组织的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第五条规定第一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等营利性组织的经济活动。村民委员会尚且要尊重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自,自然包括基层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也是不能干预集体经济组织的自主经营的。这既符合类推解释的原理,又符合体系解释的原理。再次,“集体经济组织”曾经是中国20世纪农村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依然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法律名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重新作出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是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来界定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像集体林场这样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极少存在。以集体土地为生产资料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大为减少。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土地不仅以生物生产力来创造价值,还可以以土地的外在形态和审美价值来获取价值。即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是一种“生产力”,也是可以换来财富的生产资料。从这种意义上,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也是一种集体经济。贵州省雷山县郎德上寨的乡村旅游,就是最佳的例证。最后,经济自治权是一种有法律边界的权利。村民委员会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必须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村民、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关于土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十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遵守并组织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
三、乡村旅游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一)乡村旅游属于集体经济
前文已经从物权法原理的角度论证了,乡村旅游的必备生产要素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着物,因而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这里从地役权、公民环境使用权的角度,进一步加强论证该命题。⒈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村民与旅游者之间默示的“环境使用权契约”之上现代私权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公民环境使用权”的理论[5]。公民环境使用权,是指公民依法合理使用其周围及其他环境资源的权利。具体包括:(1)宁静权,指公民有不受噪声、振动污染的权利;(2)日照权,指公民有享受阳光照射不被阻挡的权利;(3)通风权,指公民享受周围环境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的权利;(4)眺望权,指公民享有视线不被阻挡的权利;(5)清洁水权,指公民享有饮用清洁、卫生的水的权利等等。当然,关于公民环境使用权的侵权纠纷,在我国还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空间拥挤的大城市,城市居民拥有很强的权利意识。我们要追问的是,在乡村旅游的的背景下,民族村寨里的村民是否也应该有公民环境使用权呢?权利是平等的,否则只能是特权。因此,民族村寨里的村民也是有公民环境使用权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疲惫心灵憩息的最后家园”,不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生态质量最优吗?在游客大量进入民族村寨的情况下,势必影响到村民的宁静权、清洁水权等。换言之,乡村旅游是以村民对游客的“干扰容忍”、村民对环境使用权的“适度牺牲”为代价的。从一定意义上,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村民和游客之间默示的“环境使用权契约”之上的。当然,这种默示契约也有被撕毁的时候,那就是当村民从乡村旅游所得少于其所牺牲的情形。如2006年湖南吉首德夯苗寨围堵公路阻止游客进入景区达一个月之久。[3]40因此,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村寨全体村民的共同意志之上的。⒉乡村旅游还可以解释为游客在民族村寨土地上设定的地役权负担地役权是不动产权利人为了自己的便利而在他人不动产上有偿设定的负担。比如眺望权是一种城市楼房中生活的人群中发生的地役权现象。眺望权是不动产权利人享有的基于自身不动产形成的视野(风景)不受侵害的权利。如果遮挡方能够和不动产权利人协商一致,由遮挡方给予适当的补偿,不动产权利人可以牺牲眺望权。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都将眺望权规定在地役权中,赋予当事人协商有偿取得或放弃眺望权。乡村旅游中,民族村寨的居民为了满足游客对少数民族建筑的审美需求,对自己的住房需求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曾经建好的砖瓦房,或被迫拆除,或加上木板进行外装修,“还原”苗族吊脚楼的风格。一些“苗家乐”的建筑,都是砖瓦房的内核,外加吊脚楼的外装饰,建筑成本倍增。这些可以看作是类似地役权的负担。当然,这些“负担”是地方政府规划统一,并直接要求的,也给予了适当的补助。①但是追根溯源,还是游客的审美需求带来的负担,通过行政权力得以实现。民族村寨的村民承诺了对游客审美需求的满足。因此,从地役权的理念看,乡村旅游也是建立在民族村寨的全体村民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共同意愿之上。总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民族村寨的集体所有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要素投入,以及全体村民满足游客审美享验需求的共同意愿之上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
(二)乡村旅游本身就是民族村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
我们常常认为供水、供电、供气属于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属于公益事业。还认为,非营利性是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显著特征。其实不然,公共服务强调的是服务对象的普遍性和服务的必须性,公益事业强调的是受益对象的普遍性。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它主要是为城市游客提供公共服务,它还是让全体村民受益的公益事业。乡村旅游,一方面在为城市游客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在改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同时,也改善村寨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比如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已经建成贵州省内第一座乡村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511.42万元,全部解决了西江千户苗寨1288户农家的污水排放。乡村旅游,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是寓公益性的文化保护事业于营利性的文化产业之中。因此,乡村旅游本身属于群众性的文化公益事业的范畴,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公益事业的有效形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第二款就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办理村寨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村民委员会的首要的法定职责。因此,乡村旅游是民族村寨的村民委员会分内之事。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乡村旅游的主体是村寨自治组织
我们不否认,民族村寨的自治能力是有限度的,开发乡村旅游的能力是有不足的,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这不能动摇乡村旅游中村寨自治组织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已经有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但是,政府主导型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弊端也是存在的,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也有其理性的限度。
(一)政府集中财力办典型的经验难以推广
2008年9月26日由政府主导的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简称旅发大会)、第一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第二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简称“一会一展一节”)在西江千户苗寨隆重召开后,西江千户苗寨的乡村旅游业才得以飞跃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围绕着“一会一展一节”,于2008年上半年旅发大会召开之前投入1.8亿多元进行大量的项目建设,其中西江主会场的实施项目26个,县城实施项目6个。[2]28-29而2009年末雷山县的财政收入不足7000万元。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是举全省之力,整合省直部门和州县资金的大手笔,其经验是不可复制、无法推广的。
(二)政府主导旅游开发建设也可能带来乡村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
从西江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效果来看,也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雷山县政府的自我评价和学界的评价有不一致的地方。“西江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因交通基础设施滞后,规划空白,投入极少,西江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仅一万人左右。2008年全省第三届旅发大会确定在西江召开后,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要上什么项目,确定哪些开工建设,都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选择。从旅发大会实施的26个项目来看,没有形成建设性破坏,没有形成原生文化的遗失,关键在于西江是按城镇来建设,按古村落来打造,按乡村旅游来设计、规划、建设,得到了专家、游客和老百姓的认同”。因此,雷山县政府总结认为,“合理定性、科学定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6]这是雷山县政府的自我评价,是从经济效果以外的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的评价。但是,我们也发现学者有不同的评价。“政府为迎接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而修建主会场时,将原本的河边农田全部占用,还将一部分世代居于此的苗族村民迁移他处。由于在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有关方面没有充分征询村委会和当地苗族寨老的意见,致使主会场、回廊以及周边的11座吊脚楼的风格与老建筑明显不同。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出于建设西江、发展西江的目的,再次大兴土木,改造原本风景秀丽的天然河道,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在寨脚修建了平坦、宽敞的水泥公路,使得新增的景观和建筑与苗寨的民族风味格格不入,完全城市化、公园化,没有一点苗族元素和色彩”[7]。显然,官方和学界的评价是不一样。怎么来看待两者的差异,如何对“有无建设性破坏”得出客观的评价呢?这里涉及到乡村规划制度、规划评价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首先,乡村建设、旅游规划是一项专业技术规划,应该交给具有规划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编制,才能保证其科学性。我们无意否认西江苗寨所开工建设26个项目的科学性,但是尊重专业方能不失严谨,减少失误的可能性。其次,评价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有无建设性破坏”,应该交给中立的第三方来评估,方能保证其公正性。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是违背程序正义的。法谚也云:“每个人不能当自己的法官。”最后,规划制度有一系列体现程序正义的程序规定,可以保证规划的实体正义和合目的性。一是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的程序规定。比如《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管理条例》(1993)所规定的“村庄规划必须经过村民委员会探讨通过”;《城乡规划法》(2008)所规定的“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二是保障专家和村民的参与权、监督权的程序规定。比如《城乡规划法》(2008)所规定的“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三是村民的监督权的程序规定。比如《城乡规划法》(2008)所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篇10
【关键词】旅游商业街区;设计;园林;景观
1 引言
旅游商业街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它不仅创造了一种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同时给城市的现代化带来了新的理念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因而成为城市商业形态的重要模式。如知名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等。旅游商业街是通过两边的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传统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于一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具有吸引力,是市民和游客集中的场所。它既是市民体验性购物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场所。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主要由园路与铺装、置石与水景、园林小品、植物绿化及其他功能设施等构成,是旅游商业街文脉的表现载体。本文以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方案为例对旅游商业街区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旅游商业街园林景观的特点
2.1 展现地域文化 游客希望看到的是与自己生活、居住所在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展现。为此,在商业街景观建设时应该充分把旅游所在地域最本质的文化通过园林景观元素表现出来。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古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设计方案中对马头墙和徽州建筑飞檐戗角的理解并对徽派建筑风格的延续,其展示了当地的地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旅游效应。
2.2 浓厚的地方特色 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时都力图把能够代表本地区最突出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推销给观赏者。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承袭婺源传统的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吸收江南建筑典型的雕塑、牌坊、街道、溪流等景观元素,基本保留了徽派民居传统风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气息。
2.3 与游憩、商业相结合 商业街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将园林景观与游览、休闲、购物、娱乐结合在一起,给游客以可赏、可游、可乐的高质量的体验,以起到群体环境综合效应。老城区仿古步行街的功能、色彩、大小、风格等与周围的游憩、商业环境融为一体,为老城区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与商业环境。
3 旅游商业街具有吸引力的四要素
要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商业街,有位置、主题、业态和空间四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3.1 位置——定角色 直接决定了旅游商业街的人气。吸引足够的人气是保证商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这对于本质为商业体的旅游商业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占据良好的地段就是达到保证人气目的的基础,商业体所处的地段位置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承担的角色。加之旅游商业街功能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此,通常旅游商业街都位于主要景点所在的地方或游客必经之路上。
3.2 主题——塑气质 旅游商业街与一般商业街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客户群以游客为主,其功能以旅游观光、休闲或服务为主。商业之外的旅游吸引力也是衡量旅游商业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旅游商业街的气质就是主题,不一样的主题塑造不一样的气质。
3.3 业态——丰内涵 旅游商业街的主题化可以通过特色业态来表现,但业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其科学合理的业态选择和结构配比,吸引游客更长时间的停留并促使其更多的消费,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和更深入的体验,一方面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就像美女的气质终究还是源于其内在涵养的外在呈现,有合理业态的旅游商业街才会是成功的旅游商业街。
3.4 空间——造氛围 旅游商业街有了良好的位置、明确的主题和合理的业态之后,还需要一个人性化的空间,给游客以愉悦的感受,使得游客乐意在此停留、体验、消费和享受。要营造这样的空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体量控制。有研究表明,在完全人工条件下,比较有魅力的商业街长度最长约达1500米,步行20分钟;一般而言,商业街的有效长度为600米。要使游客感觉舒适,一般而言,商业街的宽与高之比控制在1左右(0.5-2之间)较为理想,这时游客在此空间中不会感觉压抑也不至于空旷。为了方便游客穿越、停驻、进出旅游商业街两边的店铺,街道宽度一般不小于6米;但也不宜过宽,一般以20-30米为宜,否则人们往返于街的两侧将耗费很多体力,甚至由于街道太宽而放弃另一侧,造成人气分配明显不均。第二,节奏把握。游览一条旅游商业街,也正如欣赏一首乐曲,有前奏、序曲、和尾声。当然,整个过程不可能如此按部就班,此处的关键在于节奏性,旅游商业街良好的节奏性能避免游览过程的平淡单一,引导游客心理丰富的变化,使其带着愉悦的心情游玩和消费。而这些节奏的把握可以通过特色节点、开敞空间、休憩场所和系列景观等来实现。
4 婺源老城区仿古步行街案例
4.1 项目概况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嶂、溪流潺、空气纯净,生态环境甚为优越,数十个原始古朴、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美丽村镇,散落在风光旖旎的青山碧水间。婺源自然风光秀美且人文景观众多,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着飞檐翘角、规模气派、雕刻精美的明清古宅,更有无数古祠、驿道、廊桥,无不充满丰厚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婺源的故乡野村寨颇有钟灵毓秀之气,它们或隐现于青翠山间,或倒映在清溪湖面,让人饱领那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美妙意境,因而有中国最美的乡村的美誉。
4.2、风格定位及总图布局
在建筑分布和风格方面,重点考虑与徽文化的结合,突出徽派建筑的高低错落、飞檐戗角,精致的马头墙使建筑效果更加明显。建筑整体布局满足商业的连续性,通过建筑体量的大小不一和骑楼的设计,使建筑所围和的空间更加丰富,中心下沉广场和文化墙图腾柱的设计使广场空间更加情趣,同时使该建筑更加具有徽文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