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
时间:2023-06-20 17:1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医院校;流行病学课程;改革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门工具学科,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1],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医学领域亦是如此。本文根据本校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流行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中医院校学生都以学习中医知识为主,认为流行病学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因此在学习时对课程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不会主动去学习,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几次大的流感病毒蔓延,包括我国在内,都导致全球范围的大流行,其中让人最为惊讶的是在此次流行中很多医务人员都被感染了[2],这足以说明了我们医生流行病学知识的匮乏。针对该现象,我们的应该从教学本身出发,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目前,我们对本科生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总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主要介绍几种流行病学方法,比如: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实验研究。在以后的授课中可以采用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出相应的流行病学方法,并且通过经典事件的分析学习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实施步骤。在讲授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引用比较经典的吸烟与肺癌的研究;在讲授横断面研究时,可以结合相应的现况调查(大学生网络生活知晓度调查)进行学习等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其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上课内容及课时的限制
涵盖各种专业和层次,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讲授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及需求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案[3]。比如:流行病学做为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学时一般安排较多,教师应重点讲授不同方法的理论思想、特点、实施步骤及应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课,及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事件中。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科,在课时比较少的情况下讲授应做到重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流行病学在科研中的应用思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以后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的科研思路、研究内容和具体方法。
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流行病学作为一种方法学科,在教学中应包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注重讲解基本概念、不同方法基本思想等;而实践教学则注重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但目前的教育是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解决,比如:进行最简单的社会调查,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开展实施;临床上遇到比较罕见的疾病,不知道怎样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去查找病因,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整个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本身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选取医学中经典案例课堂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事件相结合,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是现场实践,现场实践是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4]。为了完成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组织学生实地开展如个案调查、小规模的现况研究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生态学研究等现场实践教学环节。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流行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多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核,但单纯通过一份试卷很难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5]。所以我们应在考核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整个考试可以分为两个环节:试卷基本知识点识记和具体方法应用。试卷内容应包含本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还包括对经典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考核内容教师可以提供多个研究题目,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写出相应流行病学设计方案(研究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偏倚的控制等等)。通过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医学问题的实际能力。
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为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各研究部门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流行病学的带课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正确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13.
[2] 陈新林,徐谦,郎建英,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研究,2013,4(15):360- 361.
[3] 王福彦,李欣炜. PBC教学法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06- 107.
篇2
【关键词】“What-Why-How” “Why-How-What” 思维方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2-01
“What-Why-How”是人类对整个世界探索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式,即心理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Why-How-What”则源自被企业管理等行业广泛应用的“黄金圈”理论,“黄金圈”由三个同心圆构成,最里面的一个是Why(为什么),中间一层是How(怎样做),最外面一层是What(做什么)。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中一些人知道怎样去做,但只有极少数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1]。这里的“为什么”指“结果”,即“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 或者说“你的信仰是什么?”。该理论建立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可与“黄金圈”相互对应,也验证了Simon Sinek 从“为什么”开始,思维方式由内向外的观点,而大多数人思维方式恰恰相反[2,3]。而流行病学就是一门发现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在人群中的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流行病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流行病学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4]。与医学的大部分课程多要求学生记忆相关成熟固定的概念、名词及理论等[5]不同,流行病学更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应用何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具备流行病思维和素养是值得当下流行病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思维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应用的差异,探讨更为有效的流行病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What-Why-How”的模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记忆概念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类认识事物都是“由浅入深”,即自己比较了解的到需要理性思考的,就是“黄金圈”由外向内的过程。在流行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也采用这种方法。如对于流行病学的定义的讲授,首先给出“流行病学”这个名词,通过英文词根“Epi”阐述其“对象为人群”的特点;然后再通过流行病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及他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引出其研究内容、重点及最终目的,最有总结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在对流行病学方法阐述时,也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以“队列研究”为例,首先解释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思路和特点,然后阐明队列研究的应用,最后讲解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步骤、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价该研究。这种“由外向内”(What-Why-How)的思维方法符合人们对事情的认知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记忆所学知识,但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无法转化成学生的技能。而且整个知识体系相对碎片化,学生能够理解各个知识点,却很难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流行病学思维框架。
2.“Why-How-What”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技能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决定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故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以问题、案例或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CBL或TBL)为流行病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但以上诸多方法仅仅对某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及逆向思维的过程,仍然没有对流行病学进行完整的阐述。
应用“黄金圈”理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 “为什么要学习流行病学?”(Why),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分支,其目的与医学的目的相同,即“防制疾病,促进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How),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中的现况研究、生态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流行病学等。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最终我们通过了解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What)等达到我们的目的。通过“黄金圈”理论我们完整的梳理流行病学的逻辑结构,同时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真正从知识的灌输向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发展。在某一章节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应用“黄金圈”理论,如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中,首先可以叙述一个经典研究实例 “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研究背景,假设情景,将学生转换为研究者,启发学生确定研究的目的――检验吸烟和肺癌的关系是否成立,且要评价该论证可靠程度如何(Why),进而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拼凑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及所需掌握的材料或资源(How),这些方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整理,即可得到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What)。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樱,郑羲.“黄金圈法则”对当代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时代教育, 2016(4).
[2]SINEK S.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M].Penguin,2009.
[3]GORDON R K.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the Values of Global Pedagogy[J].Education Quarterly, 2010, 68(1).
[4]肖培,崔步云.对流行病学局限性的若干思考[J].医学与哲学:a, 2013, 34(2): 43-44.
[5]张永红,滕国兴.高校流行病学学科定位及其教学模式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4): 309-311.
篇3
关键词:Sandwich教学法;案例;流行病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73-03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骨干课程之一,更是一门重要的方法学课程。因此,其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1]。但是流行病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需要运用较多的统计学以及概率论的知识,故传统的大班理论授课方式的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较差。Sandwich教学法是一种在小班教学中,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小结汇报,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2],其教学过程有开场、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教师总结等环节,类似“三明治”的结构,故此得名。“案例教学法”首创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是以案例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3]。我们将Sandwich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流行病学的理论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某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要讲授流行病学课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其中男生51名,女生69名,年龄21―24岁。
2.研究方法。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立明主编的《流行病学》第6版作为教材,共70个学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授课教师、教材、实验条件和效果评价标准。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基本程序为:提出授课目的和要求―讲授基础理论和概念―强调细节和注意事项―课间答疑―总结讲评。实验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基本程序如下:①精选案例。教师精选典型案例,并在课前一周下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教材相关内容,查阅资料,熟悉案例;②开场白。提出问题(约10分钟)教师简要展示案例,提出需要探讨的问题,一般5―7个问题;③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汇报结果(约60分钟)。随机将学生分为10组,每组6人。进行组内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然后进行小组间学生的交叉讨论。接着再回到原小组内讨论,整理结果,同时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最终结果;④教师小结(约2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已经掌握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可进行针对性的解析讲解,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
3.效果评价。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理论考试在流行病学课程教学结束后,由非任课教师进行命题及阅卷,采用笔试的形式,满分100分。问卷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性、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4个方面,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
4.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以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1.一般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生源地、政治而貌和上学期平均成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9.65±7.34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2.21±6.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0,P=0.001
3.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87.67%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这种新型的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并且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93.67%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法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92.17%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95.86%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讨论
1.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还是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方法学科。它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一门学科[4]。所以,其理论性较强,而且要用到很多医学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较差,而且学生很难将学到的流行病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处理中去,无法做到活学活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经典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但是,学生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法教学,主动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会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冷场、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将案例教学法与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既发挥了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单独应用时的缺点,二者相得益彰,故两者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优点。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教师精选的典型案例,在课前一周下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熟悉案例,课堂上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通过对案例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87.67%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93.67%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法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组讨论、汇报结果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案例的讨论中。在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地沟通交流,从而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故92.17%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95.86%的学生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并且实验组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也要高于对照组。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要求教师课前阅读大量的案例材料,这样才能从中精选出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积极引导并严格控制学生的讨论节奏,从而避免出现讨论跑题的现象,故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授课法来说,需要教师的投入较多,但因为高校的科研压力较大,很多教师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导致试用新教学法的教师不足,师资压力较大。另外,新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发言,而学生已经习惯了大班授课的被动接受模式,必须多次亲身参与到新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活动中来,才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模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教学法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控课堂进程,积极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Sandwich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流行病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应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训保,吴秀娟,孙桂香,等.统合案例教学、专业设计探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55-56.
[2]王莉,胡远贵.Sandwich教学法在本科护生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4,29(14):75-76.
[3]杨磊,宾晓农,吕嘉春.文献案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5):762-764.
[4]高玉敏,李海玲,王艳玲,等.流行病学实例教学法的初步应用及效果评价[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0):754-756.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Teaching Mode Combined with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Epidemiology Teaching
LI Tao, LI Man, LIU Wen-xuan,YANG Lei,CAO Dan-dan,Yang Jie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17,China)
篇4
摘要目的:了解荣巷街道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搜集手足口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监测到荣巷街道手足口病576例,按照荣巷地区总人口89 086计算,年平均发病率161.64/10万,男372例,女204例,男女比1.824:1;以≤5岁儿童为主(89.76%),尤以≤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61.98%),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份。结论:荣巷街道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托幼机构卫生管理。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无锡市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Wuxi City Rongxiang Street in 2010-2013
Wu Haiya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Rongxiang Street,Binhu District,Wuxi City,Jiangsu 214063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status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of Rongxiang street in 2010-2013.Methods:We collected the monitored datas of the foot and mouth disease through the national disease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We analyzed the monitored datas by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Results:We monitored 576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of Rongxiang street in 2010-2013,and we calculated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Rongxiang street was 89,086 in accordance.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161.64/10 million.372 cases were male;204 cases were female;male:female was 1.824:1.The most children were under 5 years old(89.76% ),especially in the incidence of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61.98%).The peak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May to July.Conclusion: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Rongxiang street has obvious seasonal and crowd.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epidemic monitoring and nurseries.
Key words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ical analysis;Wuxi City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症状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情况下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极少数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引起患儿死亡[1]。本研究分析2010-2013年荣巷街道手足口病疫情的特点、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手足口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0-2013年网络直报疫情信息,人口资料来源于荣巷街道派出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基本情况:2010-2013年共报告荣巷街道手足口病576例,其中重症1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61.64/10万,其中2010年75.21/10万,2011年130.21/ 10万,2012年260.42/10万,2013年180.72/10万,分别占当年报告总数的27.80%、37.18%、55.64%和38.06%。
流行病学特征:①地区分布:2010-2013年荣巷街道9个社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病例较多的为位于常住人口较多的龙山、梁溪2个社区,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25、82例,占发病总数的35.94%;4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以青龙山社区最高566.93/10万,太康社区发病率最低73.03/ 10万,见表1。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除2010年7月、12月,2011年2月份无疫情报告外,其余各月均有疫情发生,报告发病率在4.21~33.39/10万间,发病率高峰主要在5月-7月(270例),占总病例数的46.88%,其中又以6月最多(119例),占总病例数的20.66%,见表2。
人群分布:576例手足口病中,男372例,女204例,男女比1.824:1。发病年龄3个月~18岁,发病相对集中在0~5岁组,共发病527例,占发病总数的91.49%,>6岁发病较少,共49例(8.51%),报告病例中,3、4岁组病例比例最高,各占20.49%,随年龄增加,病例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人群分布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总病例数49.48%(285/576)和46.01%(265/576),见表3。
重症病例: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3例(2.26%),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个月~7岁。无死亡病例。
讨论
本资料显示,荣巷街道每年5-7月是手足口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主要在1~5岁,男孩所占的比例高于女孩,这一分布特点与男孩外向好动的性格有关,受感染的机会较多;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与江苏省和全国报告基本一致[2-3],原因是该群体的免疫力较差,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人员密集,接触致病菌的机会多,增加了手足口病的传播机会。另外城乡结合部发病率高,可能与居住环境差、人群居住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等有关。
针对以上特点,应重点做好以下防控工作:①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②加强疫情监测,重点放在流动人口集中的散居儿童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检、消毒、因病缺课追踪等制度,做到“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③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尤其是流动人口居住和工作较密集的地区或单位,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如广播、电视、讲座、授课、发放宣传单等,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手足口病防止知识知晓率。流行期间,告诫家长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通畅的公共场所,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④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和流行病学调查,不定期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开展督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祁敏.沐阳县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4):46.
[2]Wang Y,Feng Z,Yang Y,et al.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China:patterns of spread and transmissibility[J].Epidemiology 2011,22: 781-92.
篇5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梅毒;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更为突出是患了性病的人,他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什么样的人容易患性病?给我们临床医生提出了新的课题。
1梅毒防治中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1.1社会因素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根据流行病学调研分析,三间分布(人间、空间、时间)在梅毒临床中的意义很大,高危人群中如歌舞厅女招待、者发病率就高。临床实践中各种性病相互作用,性病和艾滋病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人际关系中工作状态、朋友交往、上网网恋、娱乐休闲和非法黄色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等精神卫生问题值得思考。婚姻家庭、失业失意、职业因素等在性病患者中比例高,服务性行业中小姐发病多,商人发病多。地域分布以经济发达地区多、城镇多,流动人口中低文化者发病多等等。
1.2心理因素
性病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失诊率高、治愈率低。由于性病患者多是由于与异性中感染性病,一旦患病不仅产生生理痛苦,而且也将对其心理带来重大打击。尤其是女性患者,必须要考虑个人名誉损失可能带来的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性是神秘的,谈性是黄色的。社会对性病病人的看法,周边对性病病人的看法,家庭和病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朋友交往、工作单位对病人的看法造成了心理因素的形成。很多病人认为性病是脏病,是见不得人的下流病,是违背传统道德的,故谈性色变,谈性可耻。
在门诊最常见性病病人看病匿名,有的病人在门诊门口转了几次才敢进门。许多患者在就诊时极怕遇到熟人,就诊时如坐针毡。有的这里治几天,那里打几针,不完成治疗,不能坚持疗程。有的怕医生不保密,有的怕上报会追访,有的怕被工作单位发现会处理。故许多患者不找大医院就诊,更不到自己合同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的心理是找专科医院就诊,而公办的又往往是传染病院。为避开追访,许多人只好按照小广告找村野游医或到小医院就诊。因为这种心理作怪,许多人不到忍受不了的时候就不去医院;而治疗中一旦见效,马上就走,殊不知性病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根除性治疗。
由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正面宣传,受非法宣传品的影响,受虚假广告和游医的欺骗,患者付出了高昂的医药费,且被误诊和误治。有的正规医院医生对性病解释不当,如梅毒的血清固定问题,AIDS、CA、HSV等尚无生物学治愈方法,客观造成患者长期处于患病和带毒状态,对医治失去信任,悲观失望。
另一类病人是恐梅症。国际上1957年Macpaine氏就有报道,患者怀疑自己得性病,怀疑自己未治愈,怀疑医生技术低,怀疑化验单不准确。有的害怕性病的人,别人家的凳子不敢坐,与医生不敢握手,对家庭成员中用具、衣物过分小心。
在社会高阅历者中更有虚拟症状,应引起诊治医生高度重视,有的患者叙述自己在什么地方、经某教授诊治过,化了几千、几万元钱,什么地方好与坏。鉴于上述,主诊医生要慎重处置,必要时要核查化验结果(如梅毒血清),必需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
2梅毒防治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2.1重视临床流行病学对诊断性病的作用
流行病学是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并用以控制健康问题的学科。
流行病学的两个重要架设前提是: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有原因的;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有规律的。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和探索健康问题的规律是什么,它用疾病发病的频率、疾病患者的分布特征和什么因素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研究的基本问题。搞清楚这样三个基本问题,将使我们明白疾病的严重情况,同时对防控某种疾病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分析是有利于防治策略的制订。
2.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三间分布”
由于梅毒属社会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WHO认为,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城市化扩大,西方生活方式是发展中国家性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在流行病学调研中,应注意分析人间、空间、时间的分布在梅毒流行中的作用,得出的结论对防治工作,对防治策略的制订都颇具意义。
2.2.1人间诸如性别差异、年龄分布、教育水平、职业分布、经济收入、婚姻构成、传染来源、发病情况等等。
2.2.2空间诸如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思想观念大变化,由封闭转向开放,市场经济大发展,社会人口大流动。该地区性病发病及、吸毒贩毒、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综合治理和梅毒流行情况,沿海开放城市和内地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情况,城市与农村,社会与家庭,民俗习惯,文化结构等等。哪一种空间易传播?
2.2.3时间诸如感染时间、发病时间、感染后的治疗情况、死亡情况等等。
2.3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本文南方以广东、北方以新疆为例,检索了两地在20世纪90年代梅毒流行情况,分析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部分情况。
2.3.1广东省1987~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情况
(1)梅毒的发病情况:广东省21个市79个县的性病防治及医疗机构上报1987~2001年累计报告梅毒55213例,年增长从1987年0.08/10万~2001年14.10/10万,年平均增长率70.41%。1987~1993年梅毒发病每年平均
篇6
基金项目 洛阳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基金编号:2008zy019)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收治的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收住的急性中毒病例数呈增加趋势,2008-2013年平均每年递增16.01%,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80.03%;患者中男性3 040例(48.67%),女性3 206例(51.33%),男女比例1:1.05;发病年龄以居住农村(79.91%)的20~60岁(65.00%)青壮年居多;毒物类别以化学物(38.00%),如酒精和一氧化碳为多,农药(23.01%)次之;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61.98%)和自杀(24.94%);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76.00%)和经呼吸道(18.36%)。6 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55.88%)。结论:急性中毒病例逐年增加且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针对相关发病特点采取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提高急诊部门诊疗水平等防治措施,减少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The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cute poisoning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2008 to 2013
Zhang Guoxiu
Department of the Emergen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50000
Foundation item: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NO.:2008zy019)
Project Name: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acute poisoning in Luoyang are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poisoning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2013 to 2008,and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We analyzed6246 cases of acute poisoning by ret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Results:The number of acute poisoning were increasing,the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is 16.01% from 2008 to 2013,the number increased by 80.03% in 2013 than 2008;the patients are 3040 males(48.67%),female 3206 cases(51.33%),1:1.05 ratio of men to women;the most age of onset were20~60 years old(65%)young adults who live in rural(79.91%);Most of the toxicant category was chemical(38.00%),such as alcohol and carbon monoxide,the followed by pesticides(23.01%);the main reason for poisoning were accidental(61.98%) and suicide(24.94%);the major route of poisoning were through the mouth(76.00%)and respiratory tract(18.36%)into the body.476 died in 6246 patients,the mortality rate was 7.62%,mainly for pesticide poisoning(55.88%).Conclusion:Conclusion:The acute poisoning case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disease has certai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for the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so w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acute poisoning.
Key words Acute poisoning;Epidemiology;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对机体具有危害的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常规剂量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内各系统器官出现功能障碍以及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疾病。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频发。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3年收治的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08-2013年收治的6 246例各类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等基本情况,以及中毒原因、毒物类别、接触途径和病情转归等资料。
方法:采用我院设计的《急性中毒病例登记卡》,选派专业人员于病案室调取患者资料,对资料完整的病例,按要求录入相关内容;对资料不完全、不符合登记卡要求的病例予以剔除。将最终数据录入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发病趋势:统计资料表明,2008-2013年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80.03%,平均每年递增16.01%。见表1。
中毒人群年龄、性别分布:2 646例急性中毒病例中,男3 040例(48.67%),女3 206例(51.33%),男女比例1:1.05;0~20岁1 870例(29.94%),20~60岁4 060例(65.00%),>60岁316例(5.06%)。见图1。
职业与城乡分布:2 646例病例中,农民2 810例(44.99%),学龄前儿童687例(11.00%),学生1 106例(17.71%),工人750例(12.01%),职员437例(7.00%),退休人员312例(5.00%),不详144例(2.31%)。居住在农村4 991例(79.91%),居住在城镇1 254例(20.09%),城乡比例1:3.98。
中毒特征:①毒物类别:化学物品中毒2 373例(38.00%),其中以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农药中毒1 437例(23.01%),药物中毒1 249例(20.00%),食物中毒748例(11.98%),动植物中毒437例(7.00%),毒物不详2例(0.03%)。②中毒原因:最常见的中毒原因为意外性3 871例(61.98%),其次为自杀性1 558例(24.94%),药物滥用344例(5.51%),医疗性中毒225例(3.60%),职业性中毒156例(2.50%),蓄意犯罪84例(1.34%),其他8例(0.13%)。见表2。
接触途径:最常见者为经口摄入毒物,共4747例(76.00%),其次为经呼吸道中毒1147例(18.36%),经皮肤黏膜226例(3.62%),经静脉途径99例(1.59%),其他27例(0.43%)。
病情转归:6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占55.88%(266/476)。
讨 论
中毒人群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从年龄和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所占比较较少,男女比例1:1.01;20~60岁人群所占比例较大,达65.00%。以上调查结果与卢筱洪等对武汉市某医院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2],青壮年在急性中毒病例中所占比例略低于葛宪民等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09年6 011例急性中毒病例的调查结果[3]。从城乡分布来看,居住在乡村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大,达79.91%;从职业分布来看,农民所占比例较大,达44.99%。以上结果与陈明等对玉林市1 712例急性中毒病例的调查结果相符[4]。上述人群发病数较高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如农村生活条件较差,未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导致误食而中毒。此外,农民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处理时,常与剧毒药物密切接触,而多数农民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口罩、手套等,导致药物随吞咽痰液、呼吸以及皮肤黏膜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
中毒特征分析:在6 246例急性中毒病例中,引起中毒最常见的为化学物品中毒2 737例(38.00%),其中以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最常见,结果与杨立山等[5]报道数据基本相符;其次为农药中毒1 437例(23.01%)。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性(61.98%),其次为自杀性(24.94%)。接触途径主要为经口摄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处于河南省洛阳市,该市为山区地形,夏季气候炎热,烧烤流行,食客多因饮酒量大造成酒精中毒;而该地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农村多采取木炭取暖,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者也较常见。洛阳市农业人口较多,在进行农业作业时因防护措施不完善而引起中毒者常见。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者也较以往多见,且以经口摄入为主。目前,随着劳动环境的改善以及工人防护意识的提高,职业性中毒的发生率逐年下降[6],本次调查共发现职业性中毒156例(2.50%)。
总之,急性中毒病例逐年增加,患者多突然发病,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且目前已知的毒物种类繁多,诊治效果与患者摄入毒物的量以及治疗时间有关,病死率较高,本次调查6 246例患者中死亡476例,病死率7.62%。因此,针对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入对高发急性中毒类型的研究,针对相关发病特点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提高急诊部门诊疗水平,早期尽快明确诊断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急性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润玖,张.急性中毒诊治与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急诊杂志,2012,13(6):440-442.
2 卢筱洪,谭玮,吕锡锋,等.160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6):677-679.
3 葛宪民,蒋东方,刘清华.广西2005-2009年急性中毒6 01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8):699-701.
4 陈明,李文,覃坚.1 712例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532-533.
篇7
[关键词] 手足口病;流行;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512.9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a)-0132-0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引发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易在儿童中造成爆发流行,临床表现主要以手、足、口、臀等部位斑丘疹和发热为特征,部分血清型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至今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并发症,将可能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自2008年以来,东莞市横沥镇的手足口病病例逐渐增多,呈现出明显的流行趋势。为探讨和分析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了解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镇2010年1~12月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病例资料来源于横沥镇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2010年住院与门诊病例的病历资料以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材料,诊断标准根据《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人口学资料来源于横沥镇人口统计室。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和统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010年1~12月东莞市横沥镇手足口病全年报告病例225例,患者口腔、手、足、臀等部位的皮肤均同时或相继出现斑丘疹及小疱疹样损害,其中,169例出现发热症状,占75.11%。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人群分布特点 2010年横沥镇共报告手足口病2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9.85/10万(225/204 830),无死亡病例,其中,男145例,占64.44%,女80例,占35.56%;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3岁;0~4岁患儿占总病例数的86.67%,年龄分布情况详见表1。22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本地户籍24例,占10.64%,流动儿童201例,占89.36%,其中,省内38例,占17.02%,省外163例,占72.34%;散居儿童182例,占80.89%;托幼儿童33例,占14.67%;学生10例,占4.44%。
2.2.2 地区分布特点 横沥镇分为17个行政村/社区,2010年均有手足口病发病,其中,发病数最多的5个行政村/社区依次为恒泉社区(33例)、田坑村(23例)、石涌村(21例)、田头村(18例)、新四村(17例)。
2.2.3 时间分布特点 横沥镇2010年全年12个月均有手足口病发病,其中,4~7月份发病较多,总计150例,占发病总数的66.67%。时间分布情况详见表2。
2.2.4 历年发病情况比较 横沥镇手足口病2008年报告发病78例;2009年报告发病29例,较2008年下降62.82%;2010年报告发病225例,较2009年上升675.86%。提示横沥镇手足口病疫情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而2010年发病水平明显高于历年平均发病水平。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携带病毒者为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多样,包括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等。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容易在儿童聚集的区域引起爆发流行,是春夏季节儿童肠道传染病防制的重点之一。
2010年横沥镇手足口病共报告发病225例,4~7月份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构成比最高,达66.67%,这符合手足口病春夏季节多发的特点,与我国和广东省其他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3-5]。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儿童的发病构成比为64.44%,显著高于女性儿童,这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4-6],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与患儿的密切接触频率高于女孩有关。从年龄分布来看,0~4岁患儿数占总病例数的86.67%,是发病的主要人群,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3-5]。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儿童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从病例的职业分布来看,散居儿童的发病构成比达80.89%,是发病的主要人群,这可能与托幼机构和学校及时实施手足口病各项防控措施如开展晨检、健康教育、公共场所通风和消毒措施,减少了幼托儿童和学生的发病有关。从病例的居住性质分布来看,流动儿童的发病构成比达到89.36%,是发病的主要人群,这可能因横沥镇工业较发达,外来儿童随家长大量流入,儿童聚集接触机会增多,且生活、居住条件和卫生习惯较差而引起,这与东莞市其他地区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6]。本调查结果显示,横沥镇的手足口病疫情在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而2010年的发病水平明显高于历年平均发病水平。
近年来,手足口病对儿童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横沥镇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其中,0~4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应是手足口病防控的主要人群,而针对流动儿童的防控则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议继续加强落实以下防控措施:隔离治疗患儿,对病例所在场所进行疫点处理;在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的公共场所加强晨检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送医院诊治;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加强清洁消毒工作;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7-8]。
[参考文献]
[1] 李辉,杨青.手足口病临床诊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5):2345-2346.
[2] 顾友梅.小儿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
[3] 常昭瑞,张静,孙军玲,等.中国2008-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7):376-680.
[4] 孙立梅,邓爱萍,康敏,等.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4):9-13.
[5] 张玉启,曹静,毕延光.金乡县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2):39-40.
[6] 李大格,袁伦章.东城区第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调查和处理[J].东莞预防医学,2003,3(2):3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9.
篇8
关键词: HIV-1;家庭内感染;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 R 512.91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HIV-1是通过性接触、血液(针刺吸毒或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母婴途径传播。绝大多数研究发现,家庭内的密切接触与HIV-1病毒的感染无关[1~4]。但是有报道证明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也可造成HIV-1病毒的传播[5~8],包括可能有家庭内的传播[9~13]。本次研究特别关注1例无性接触、明显的血液接触和母婴途径而感染HIV-1的病例,并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的证据证明病毒是从家庭内1位成员传播而来。
1材料与方法
1.1流行病学调查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一感染HIV-1的家庭中3位成员进行咨询访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感染HIV的可能途径、发病的症状和治疗情况等。
1.2实验室检测
3位病人的血样在采集后24 h内送往本中心实验室,实验测定项目包括CD4细胞计数、HIV-1病毒载量检测、基因亚型分析和耐药突变测定。
1.2.1CD4+淋巴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测定CD4、CD8、CD3 T淋巴细胞绝对值。将20 μL CD4/CD8/CD3 TRITEST试剂加入CD4绝对计数管中,加入50 μL 抗凝血,室温避光15 min,加入免洗溶血素450 μL ,室温避光15 min,用FACSMULTISET软件检测并进行自动分析。
1.2.2病毒载量测定采用核酸序列扩增实验(Easy Q NASBA)。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2.3基因亚型和耐药位点突变分析
① 血浆HIV-1 RNA 提取:使用离心柱吸附RNA分离方法(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QIAGEN)提取RNA,-80℃冻存。
② HIV-1 RNA 逆转录巢式PCR(RT-PCR):使用RNA逆转录和PCR一步法扩增试剂(Titan One Tube RT-PCR System, Roche Diagnostics GmbH,Germany)和PCR扩增试剂(Expand High Fidelityplus PCR System, Roche Diagnostics GmbH,Germany)。
③ RT-PCR逆转录扩增反应:pol区引物SHP1(5’-TGGAAATGTGGAAAGGAAGGAC-3’, HIV-1 HBX2, 2027-2050)和SHP2(5’-CTGTATTTCTGCTATTAAGTCTTTTGATGGG -3’ , HIV-1 HBX2, 3509-3539),env区引物ED5和ED12[14],各0.5 μL (20 mmol/L), MgCl2 1.5 μL(25 mmol/L), 5x缓冲液 5 μL, dNTP混合液0.5 μL(10 mmol/L), DTT 1.25 μL,RNA酶抑制剂 0.25 μL,酶混合物 0.5 μL(5 U/μL), DEPC水12 μL, RNA模板3 μL,反应终体积为25 μL。反应条件为:48℃ 45 min,94℃ 2 min;94℃ 30 s,55℃ 30 s,68℃ 2.5 min,35个循环;68℃ 延伸10 min,4℃保温(热循环仪, GeneAmpPCR System 9700, Applied Biosystems)。
④ 第二轮PCR扩增: pol区引物SHP3(5’-CAGAGCCAACAGCCCCACCA-3’,HIV-1 HBX2, 2147-2166)和SHP4 (5’-CTTCTGTATATCATTGACAGTCCAGCT-3’,HIV-1 HBX2, 3326-3330),env区引物ES7和ES8[14],各1 μL(20 mmol/L),5x 缓冲液10 μL, MgCl2 3 μL(25 mmol/L), dNTP混合液1μL(10 mmol/L),DNA聚合酶0.5 μL(5 U/μL),DEPC水28.5 μL,第一轮PCR产物5 μL,反应终体积50 μL。 反应条件:94℃ 5 min;94℃ 5 s,55℃ 30 s,72℃ 2.5 min,35个循环;72℃ 10 min 延伸,4℃保温。
⑤ 基因克隆:采用TOPO TA Cloning(Invitrogen公司)。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⑥ 电泳:1%琼脂糖(BioDev, Uniche Co.Ld USA)凝胶电泳,每个样本5 μL,使用1kb DNA梯度对照 (New ENGLAND, Biolabs),电泳条件为100 v,45 min(电泳仪,BIO-RAD Power PAC3000,USA),PCR扩增产物片段约1.2 kb。电泳结果经凝胶成像仪拍照存档(凝胶成像仪ImageMaster VDS-CL,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
⑦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和核苷酸序列测定: PCR扩增产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化和测序,使用3730XL测序仪(Applied Biosystems,Forester City, CA),用PCR扩增引物pol区SHP3和SHP4以及测序引物SHP5(5’-GTTGACTCAGATTGGTTGCAC-3’,HIV-1 HBX2, 2519-2539)和SHP6(5’-CCCTGCTGGGTGTGGTATTCC-3’,HIV-1 HBX2,2826-2846),env区ES7和ES8,进行双向测序。
⑧ 序列分析:使用Gene Runner、CLUSTAL X、Seaview、ContigExpress等软件进行序列的排列、比较和编辑,用TREECON 软件(Treecon for Windows,version 3.1)与国际参考HIV-1序列进行系统树分析以确定基因亚型,并用Neighbour-joining软件分析各病毒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15]。
⑨ 耐药性分析: 应用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Stanford University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进行耐药性分析[16]。
1.3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 SAS 9.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病例报告
3个病例分别为同一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和儿子。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病例1:男,56岁,退休干部。2006年9月27日因出现间断性发热1年,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HIV阳性。患者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吸毒史。1991年在云南出差时曾经历过多次未使用安全套的。与妻子发生时也从未使用安全套。患者于2006年10月13日因艾滋病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死亡。死亡前HIV病毒载量为950 000 copies/mL,CD4淋巴细胞计数为9个/mL,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ARRT)。
病例2:女,53岁,护士。为病例1的妻子和病例3的母亲。因其丈夫患AIDS死亡,而于2006年10月21日体检,确诊HIV阳性。患者未出现发热、消瘦等症状,为HIV感染者。与其丈夫过正常性生活,从未使用安全套,最后一次发生于其丈夫2006年9月确诊前的半年内。无受血/血制品史,无婚外性伴,无吸毒史,无手术和拔牙史,无职业性暴露史。2006年10月28日检测CD4为 419个/μL,HIV病毒载量为21000 copies/mL。
病例3:男,26岁,软件工程师,未婚。为病例1和2的亲生儿子。2006年10月21日与其母亲一同进行体检并确认HIV阳性。此前未出现发热、消瘦等症状,为HIV无症状感染者。患者否认有性生活史、吸毒史、采供血史、非性职业暴露史、手术史,和父亲平时也无明确的伤口接触史。2006年10月28日检测CD4 为659个/μL,HIV病毒载量为18 000 copies/mL。
2.2HIV-1亚型分析
对HIV-1 pol区和env区基因经扩增测序,并与国际上HIV-1亚型数据库中所有已知亚型和重组体比对分析,发现3例病人均为CRF07_BC (图1,2)。
2.3遗传进化系统树比对分析同源性
选取3个病例在pol区的基因克隆(分别对病例1、病例2和病例3各选18个、12个和14个克隆)进行测序,并建立遗传进化系统树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3个病例的病毒克隆基因起源于共同祖先。用Neighbour-joining方法分析后发现三者之间同源性值高达99%,同时它们又与上海CRF-07-BC病毒株的同源性为86%,均比其他亚型标准株基因同源性高。其次,发现在遗传进化系统树上每个病例的克隆基因分别相对独立成簇,病例2的12个克隆基因与病例1的以及病例3与病例1的克隆基因关系都十分密切。病例1的2个克隆株(f 9与f 1)与病例3的克隆基因群有进化关系,但未见病例2和病例3克隆基因群之间有明显的进化关系(图1)。
同时,在env区分别选取3个病例的基因克隆,其中病例1选11个,病例2选7个,病例3选6个,经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系统树比对分析发现,3个病例的病毒克隆基因也起源于共同祖先,并且3组克隆相对独立成簇,三者之间同源性为98%,结果与pol区基本一致。同时,病例1也存在2个克隆株(10EF与10DF)与病例3的克隆基因群有进化关系,但是仍然未见病例2和病例3克隆基因群之间有明显的进化关系(图2)。
2.4env区和pol区克隆基因差异性比较
每个病例克隆之间的基因差异性比较,无论在env区还是在pol区,都是病例1基因变异差异性最高,病例2其次和病例3最低;在env区分别为4.39%、2.06%和1.54%,在pol区分别为1.15%、1.04%和0.42%。
3个病例之间的克隆基因差异性比较,在env区和pol区都以病例1和病例3之间的差异最小,分别为(6.05±0.85)%和(1.57±0.12)%,其次为病例1和病例2之间,分别为(6.86±0.93)%和(1.91±0.14)%,最大差异为病例2和病例3之间,分别为(7.80±1.08)%和(2.22±0.33)%。
2.5pol区中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
3个病例都发生了与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而且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虽然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均未出现在主要位点,但是在部分次要位点(T12A、E35D、R41K和I93L)所有克隆均发生基因突变,在L33i、E34D、D60Xi、I62i、I64X和W83i等位点上也有92%~94%出现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同时,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三者出现明显的不同,在A71T病例3出现均的突变,病例1为83%,而病例2则没有发生变异。
3讨论
25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确定了HIV-1的主要传播途径,在成人以性接触和血液接触为主,在儿童感染以母婴传染为主。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在家庭内HIV感染的病例报告屡见不鲜。依据以往绝大多数家庭内感染的案例分析发现,HIV病毒往往从家庭内夫妻间已被感染的一方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染给另一方,然后再从母亲经母婴传播方式感染孩子。本次研究的病例1、2、3分别为同一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和儿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亲曾在1991年有过无保护性的婚外,这有可能导致HIV的感染。病例中的母亲排除了经血/血制品史、婚外恋和吸毒的可能性,也没有手术和拔牙史以及职业暴露史,唯一只可能经与其丈夫的性接触而感染。至于病例中的儿子,出生于1981年,基本可以排除在出生时母婴途径感染的可能。同时,根据流行病学史其否认有性生活史、吸毒史、采供血史、手术史等可能感染HIV的途径,因此儿子的HIV感染方式和途径就特别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拟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其感染HIV的来源。首先,经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系统树比对分析结果,3个病例的病毒株均为CRF07_BC亚型,证明三者起源于共同祖先。特别是父亲pol区的2个克隆株(f 9与f 1)和env区的2个克隆株(10EF与10DF)与儿子的克隆基因群有明显的进化关系,这就更加明确地显示父亲与儿子间病毒的传染关系。其次,近期研究发现,病毒株之间的进化关系可以通过基因组的比对观察差异性的大小而得到,差异性越小进化关系越近。这次3个病例之间的克隆基因差异性比较,在env区和pol区都以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差异最小,最大差异为母亲和儿子之间,说明父亲与儿子病毒株的进化关系更近,儿子从父亲比从母亲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更大。再者,病毒株克隆之间的基因差异性大小说明该病毒株进化时间的长短,越是近期感染的病毒株,其基因差异性越小。观察3个病例的基因区段,无论在env区还是在pol区,都是以父亲的克隆基因之间差异最高、母亲其次和儿子最低。三者的感染时间顺序为父亲、母亲、儿子。特别是儿子的变异数比较小,近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完全可以排除母婴传播的可能性。
在pol区中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3个病例都发生而且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应当注意的是,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三者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在A71T儿子出现100%的突变,父亲为83%,而母亲则没有发生变异。分析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父亲感染时间较长,病毒株在其体内发生变异所致。母亲是感染了父亲体内的在该位点发生变异之前或部分尚未发生变异的病毒株,而导致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A71T未产生变异。同时,儿子则感染了父亲体内的变异株,从而在A71T位上产生变异,由此可进一步阐明父子之间的传播关系。
以往对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主要根据其自述来推断,往往无法确定感染的真实来源。本次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报告了HIV在家庭内成人间通过非性或非明显的血液途径而传染的可能性。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从病毒的亚型确定、基因同源性比对、克隆基因差异性比较和与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本推断儿子感染的HIV病毒的传播源来自于父亲,并且完全可以排除母婴传播的可能。但是,目前无法明确解释病毒究竟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从父亲感染给儿子,尚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运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综合分析HIV的感染途径,能更明确地揭示病毒的传播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对帮助完成本研究项目的潘启超、方蕙、庄鸣华、徐明珠、岳清、高咸明、张玮、王盈、沈方伟、郑子佳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4参考文献
[1]Gershon RR, Vlahov D, Nelson KE.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of HIV-1 through non-percutaneous, non-sexual modes a review[J].AIDS, 1990, 4:645-650.
[2]Berthier A, Chameret S, Fauchet R, et al.Transmissibilit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in haemophiliac and non-haemophiliac children living in a private school in France[J].Lancet, 1986, ii:598-601.
[3]Fischl MA, Dickinson GM, Scott GB, et al.Evaluation of heterosexual partners, children and household contacts of adults with AIDS[J].JAMA,1987, 257:640-644.
[4]Romano N, de Crecenzo L, Lupo G,et al.Main routes of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in a family setting in Palermo, Italy.Am J Epidemiol, 1998, 128:254-260.
[5]Wahn V, Kramer HH, Voit T, et al.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fection between two siblings[J]. Lancet, 1986, ii:694.
[6]Fitzgibbon Je, Gaur S, Frenkel LD, et al.Transmission from one child to another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with a zidovudine resistance mutation[J].N Engl J Med, 1993, 329:1835-1841.
[7]Blank S, Simonds RJ, Weisfuse I, et al.Possible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IV[J]. Lancet, 1994, 344:512-514.
[8]Gilbart VL, Raeside F, Evans BG,et al.Unusual HIV transmissions through blood contact: analysis of cases repor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 December 1997[J].Commun Dis Publ Health, 1998, 1:108-113.
[9]CDC.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ransmission in household settings United States[J]. MMWR, 1994, 43:347-356.
[10]Belec L, Mohamed AS, Muller-Trutwin MC, et al.Genetically relat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in three adults of a family with no identified risk factor for intrafamilial transmission[J]. J Virol, 1998, 72:5831-5839.
[11]Salvatori F, De Martino M, Galli L, et al.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from father to child[J].AIDS Res Hum Retroviruses, 1998, 14:1679-1685.
[12]Orth H, Engelbrecht S, Cotton MF, et al.HIV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siblings in Africa[J]. AIDS, 2000, 14:896-897.
[13]Martyn AF, Belinda LH, John MK, et al.Intrafamilial transmission of HIV-1 infection from individuals with unrecognized HIV-1 infection[J]. AIDS, 2003, 17:1977-1981.
[14]Delwart EL, Sphaer EG, Louwagie J, et al. Genetic relationships determined by a DNA 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 analysis of HIV-1 genes[J]. Science, 1993, 262:1257-1261.
[15].
[16]Stanford University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DB/OL].hivdb.stanford.edu/.
篇9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控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5-01
呼吸道传染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身心健康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对策展开了探讨,现陈述如下。
1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呼吸道传染病指的是从人体咽喉、鼻腔、支气管与气道等呼吸道感染而侵入造成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本病致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其传染源主要有患者本身、隐性感染者、动物传染及病原携带者等;其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近距离传播,包括猩红热、流感等)、飞沫核传播(可远距离传播,比如白喉与结核等)、经尘土传播(传染源飞沫落到平面干燥后进入空气传播,比如说炭疽杆菌芽孢与结核所致疾病等)及气溶胶传播(病毒与细菌通过空气传播,比如禽流感、SARS等)等;其易感人群十分广泛,基本上所有人都易感;其流行的特征具体包括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及周期性[1]。
2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
2.1 原则。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应有序、科学且合理,并且应按照以下的原则进行:第一,应统一指挥。当分级部分在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后,各个部门则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领导及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展开各项本职工作。第二,迅速确定传染源。为了尽快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迅速蔓延,就应在第一时间确定病因及传染源,尽快将患者及病原携带者隔离并治疗,从而将传染源的传播状态消除。此外,还应对潜伏期进行估计,提出相关的人群隔离标准,并对隔离人群展开试验(取得病人同意),进行相关医学观察与监测等。第三,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确定后,就应迅速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与分析,针对疫情划分区域,比如说疫点与疫区,然后对疫源进行彻底的消毒,尽量将传播途径完全切断。第四,易感人群保护。利用生物制品与预防性用品,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并且加强民众相关健康知识宣教,督促群众保护好环境及做好个人卫生,尽量提高整个人群抗病的能力。
2.2 基本程序。一旦发生疫情后,首先要将疫情报告通过相关报告程序告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则应迅速组织人力与物物力,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源尽快奔赴现场,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调查及处理。
2.3 基本方法与对策。
2.3.1 详细记录报告内容: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在接到相关的疫情报告后应详细记录报告的内容,然后报告给本部门责任人,具体而言记录的内容应包括:①报告者的详细资料,比如说姓名、单位、性别、联系方式及报告时间等。②事件的基本概况,比如说疫情发生时间、类型、地点、性质,以及发生经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患者主要症状、当地检验结果、采取的措施等等。③询问报告者是否已经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同等部门,若没有则要求报告者尽快告知。④询问报告者患者是否被送入就近医院就诊,以及是否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同时要报告是否需要相关技术支持等。⑤初步处理情况应告知责任部门与领导,同时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⑥记录者的姓名与接报时间等。
2.3.2 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工作包括:第一,现场调查的措施组织、疫情的分级调查与处理及协调等工作。第二,做好物品准备,比如说个案调查、采样登记及暴发调查等所需的调查表格,采样所需要的器材与设备、消毒药品及车辆等,调查物品的准备完备与否是调查的保障。第三,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和应用,卫生防护措施主要有事先接种相关传染病疫苗、执行工作时穿防护服装、建立操作隔离制度与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消毒制度与定期体格检查等。基于本病为呼吸道传染疾病,现场调查人员就应加强呼吸道、鼻腔黏膜及口腔等的卫生与保护,避免感染。
2.3.3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调查。核实临床的诊断与判断暴发,比如说询问接诊医生详细情况及查阅相应临床检查结果等。第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结合患病个体的职业及所在的环境与接触人群等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第三,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暴发后进一步进行调查,包括暴发日期、发病人数、地区、单位等,同时查清并将暴发人群与疑似患者或者亲密接触者登记在册。第四,病例对照调查。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将危险因素筛查出来,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应先参照个案调查同卷,然后根据调查的方案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及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危险因素。第五,追踪调查。对接触暴发疫情的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密切观察他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尤其是同室人员及密闭舱与室2米中的人员等,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则应及时督促其来院就诊。第六,现场采样与运送。主要针对患者早期咽拭子、鼻咽拭子、漱口液及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采样,而死亡患者则应采集其肺部组织等样本,然后送往相关部门检验。第七,资料分析。将相关资料全部录入数据库并保存好,整理完整上报,并归档在同类调查卷中存档便于日后查阅。
2.4 控制措施。疫情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传染源控制。及时隔离患者与疑似患者,要求他们戴上口罩,同时接受相应治疗,临床加强治疗的观察与监测;暴发疫情期,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可能有隐性感染者或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2],此时应加强他们的追踪调查;染病动物应及时采样分析,并采取杀灭的策略与妥善处理尸体,避免病原微生物扩散。第二,传播途径的切断。疫源分成疫点与疫区,其中前者范围较小,而后者范围较广,但都必须及时做好隔离策略。第三,加强易感人群保护。追踪随访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发现病例要及时隔离与治疗;普通人群要做好宣教,或者采取监测的方式,若疫情过于严重,可以考虑接种疫苗的方式,尽量减少易感人群染病,达到控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隆平,张晓均,张余等.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40-542
篇10
【关键词】 运动;创伤和损伤;患病代价;身体部位;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873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23-03
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伤害是34岁以下人群的首位死因,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中小学生正在生长发育阶段,喜欢运动,但对危险的认识和估计不足,特别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有研究报道,中小学生30%~55%伤害的原因是运动造成的[3]。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角,与江西省相邻,为山区县,以丘陵地貌为主,交通经济落后,学校运动设施投入、维护相对不足,学生运动卫生水平不高,较为严重的运动伤害时有发生。为了解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现况及其原因,为开展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笔者于2006年在广东省连平县对中小学生运动伤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连平县4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及16所小学3~6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9 732份,收回有效问卷9 470份,有效回收率为97.31%。其中小学生4 350名,初中生2 245名,高中生2 875名;男生4 804名,女生4 666名。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依据王声提出的伤害诊断标准[4]:(1)经医院诊断为某一种损伤者;(2)由教师或医生对受伤者作紧急处置和看护者;(3)因伤休学0.5 d以上者。
1.2.2 调查方法 经预调查后制成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员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员、连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按统一要求、标准及方法进行调查。收集2005年7月-2006年6月间中小学生在学校运动时跌伤、碰撞伤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 调查表经审核合格后,采用EpiInfo 2002版建立数据库,双人2次录入,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报告率为21.45%,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19.98%,18.98%,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5)。男生报告率为29.23%,高于女生的13.44%(χ2=350.17,P<0.01),不同学习阶段男生运动伤害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见表1。
2.2 运动伤害的发生原因和时间 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是同学不小心、没有做好准备运动、场地不好、未熟练掌握技术、其他、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恐惧心理等,依次占32.99%,20.43%,17.18%,13.84%,10.54%,6.25%,1.62%。运动伤害以下午(39.93%)最容易发生,其次是上午(27.38%),中午(17.77%)和晚上(4.19%)相对较少。
2.3 发生运动伤害的活动类型 发生运动伤害时的活动类型主要以球类运动(43.72%)和跑步(20.78%)居多。球类运动造成的运动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2趋=14.82,P<0.01),跑步造成的运动伤害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的趋势(χ2趋=73.88,P<0.01)。男生以球类运动(55.34%)和跑步(14.96%)为主;女生以跑步(33.81%)和球类运动(17.70%)为主。见表2。
2.4 受伤部位 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的部位以手指/脚趾(32.05%)、下肢(31.71%)所占比例较大,其他依次是上肢、头颈部、多部位、面部、躯干等,依次占12.80%,7.83%,7.14%,4.63%和3.84%。
2.5 运动伤害类型 绝大部分的运动伤害均是由于自己(49.73%)或者别人(32.64%)无意造成的,别人故意(7.34%)和故意自伤(1.58%)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别人故意而造成的运动伤害,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χ2趋=71.72,P<0.01);相反,无意自伤所占的比例,有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上升趋势(χ2趋=93.43,P<0.01)。见表3。
2.6 运动伤害造成的社会负担
2.6.1 医疗费用 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201人(9.90%)需要住院/门诊处理,395人(19.45%)经由校医处理,958人(47.17%)经由自己/他人处理,316人(15.56%)没有任何处理。平均每例运动伤害花费1 318.7元。
2.6.2 缺勤 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5.47%(111/2 031)需要住院,共累计住院751 d,其中48.65%(54/111)住院1 d以上,最长1例住院110 d。444人运动伤害后共休息2 079 d,334人(75.23%)休息1~3 d,最长1例休息120 d,平均每例运动伤害学生缺课1.39 d。
2.6.3 失能情况 在发生运动伤害的2 031人中暂时性失能(活动受损或有不适感者)149人(7.34%),永久失能20人(0.98%)。
3 讨论
有研究报道,学龄儿童伤害约有10%~25%发生在校园或学校周围[5],发生在学校的伤害因运动受伤占半数以上[6]。此次对连平县9 470名中小学生的运动伤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运动伤害报告率较高(21.45%),提示运动伤害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学校体育运动的障碍。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发生运动伤害,男生报告率是女生的2.17倍;不同学段男生运动伤害报告率均高于女生,与国内外报道的伤害性别、年龄分布模式相一致[7,8],这和男生生性好动、活动频率高、活动范围广、运动强度高,更喜欢有刺激性的运动(如篮球)以及家长与教师对男孩和女孩教育和保护方式不尽相同有关。因此,运动伤害的预防重点应该放在男生身上。运动伤害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高中生参与运动的频率和难度增加,而初中生稍低于小学生,可能与其识别危险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增强有关。运动伤害的原因主要有不小心、没有做好准备活动、场地不好和未熟练掌握技术,且运动伤害多发生在球类运动和跑步时,提示在进行球类运动或跑步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平时多对运动场地进行检查,及时维修运动场地,不要在非运动场地踢球、跑步,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充分热身),在未熟练掌握技术的时候,动作幅度不要太大,要参与适合自己年龄、体质特点的运动。
运动伤害严重威胁中小学生的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伤害的社会经济损失包括早亡、残疾、缺勤或休息、直接医疗费用等。预防和控制运动伤害的原则是消除一切可能发生运动伤害的隐患,如果认真采取科学的方法,伤害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9]。
(致谢:感谢参与现场调查的连平县教育部门和连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位同仁。)
4 参考文献
[1] RICHARD JB,CAROLYN EF,XATHARYN.Reducing the burden of injury.2nd ed. Washington:Nat Res,1999:41-43.
[2] PETER B,GORDON SS,SUDAN PB,et al.Injury preven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pidemiology,surveillance and policy.New York:Oxford,1998:4-5.
[3] 王声,郭畅,张贵云,等.广东省四城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其社会经济损失.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4):203-205.
[4] 王声.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4(3):299-300.
[5] de SIMONE EJ,GOLDMAN L.Safety makes sense:A program to preven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J Sch Health,2001,71(5):180-183.
[6] PHELAN KJ,KHOURY J,KALLKWARF HJ,et al.Trends and patterns of playground injuries in United State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Sch Health,2001,71(5):180-183.
[7] 李湘生,宣英琴,朱敏,等.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6-149.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Geneva,WHO,19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