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审计重点范文

时间:2023-06-18 10: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项目审计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项目审计重点

篇1

第二条本市凡以政府投资、融资和国有独资、控股企事业单位投资、融资并列入全市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与市重点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三条审计机关在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时,应当确定建设单位(含项目法人,下同)为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审计机关可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对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供货、采购等单位与市重点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实施审计。

第四条审计机关根据全市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等编制年度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并将审计计划和调整情况告知被审计单位、市重点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稽查、建设等有关部门。

除市人民政府临时交办的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任务外,审计机关对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应当按照审计计划进行。

第五条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市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执行、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并对市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实行跟踪审计。

第六条市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程序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建设资金筹集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征地、拆迁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合法性;

(五)工程承发包的真实性、合法性;

(六)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市重点建设项目预算或概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预算或概算执行、调整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项目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与项目直接有关的收费的真实性、合法性;

(四)项目实施和投资计划的完成情况;

(五)建设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

(六)项目设备、材料采购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七)项目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八)建设成本和其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九)项目施工和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十)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市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竣工决算报表和竣工决算说明书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控制情况;

(三)项目交付使用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四)项目基建收入的来源、分配、上缴和留成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

(五)项目投资包干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和包干结余资金分配的真实性、合法性;

(六)项目尾工工程的未完工程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

(七)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

(八)建设资金到位的情况和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

(九)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十)各种税费计缴的真实性、合法性;

(十一)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审计机关根据需要对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情况、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审计时,应当检查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资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及其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应当检查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应当依据有关经济、技术及社会、环境指标,分析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十条审计机关对市重点建设项目依法进行审计,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出具审计报告,对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作出审计决定。应由其他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向有关部门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市重点建设项目主管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具体办法由市审计机关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审计署或者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期间审计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可以委托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审计中介机构依照本规定进行审计,或聘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审计。审计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应当向委托的审计机关报送审计报告,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对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有违法违规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审计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

审计机关发现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失实的,应当予以撤消;并依法对该社会审计中介机构进行处理、处罚,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处罚建议。

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对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应当加强与财政、稽察、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并相互利用监督检查的结果,避免重复监督。

第十七条审计人员在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中有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本规定第二条规定范围以外的本市其他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事业单位投资、融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参照本规定进行审计。

篇2

(一)审查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是否进行招标

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工作行业性较强,铁道专业勘察设计院具有技术、业务方面的天然优势,自然前期设计勘察工作多由他们完成,这就使得铁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勘察设计招标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有些不经过招标,直接通过内部方案竞选确定设计单位;有些虽然进行招标,但多为邀标形式,投标的几家单位技术实力相差不大,最终结果也多是这个项目你来做,下个项目我来做。这就与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的 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必须进行招标所不符,值得在审计中重点关注。

(二)审查工程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主要材料采购是否存在应招标而未招标的问题

我们在审计中,通常会查阅被审计单位建立的招标信息台账和已签订合同台账,通过核对两份台账,如果在已签订合同台账中发现有部分合同未在招标信息台账中反映,就需要进一步查看这部分未招标签订合同的内容和金额,核实是否有违背“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含)以上;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100万元以上;监理单项合同估算价10万元以上;重要设备、主要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50万元以上的铁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的规定。

(三)审查标段划分是否合理

标段的划分应当符合专业要求和施工界面衔接需要,标段划分过细,不仅会增大工程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会增加招标次数,或者存在将项目化整未零,逃避招标的情况。根据铁道部标段划分宜大不宜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的原则,我们在审计中要重点关注项目招标标段划分建议方案,查看是否有不符合“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标段长度在70-150公里之间,每个标段投资在35亿元以上;站后工程通信和信号、电力和电气化应分别进行系统集成,标段按系统划分,每个标段不少于200公里。新建铁路工程站前工程每个标段按招标概算20亿元划分;站后工程每个标段按招标概算5亿元划分”的情况存在。

(四)审查评标是否随意或存在人为因素调控中标结果

评标是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来负责,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但评标过程中仍会存在人为不公正地情况,审计应重点审查评标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更改评标、定标原则问题,审查招标人与投标人、投标人之间是否相互串通,人为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中标后再划分利益等问题。如在某铁路项目物资材料采购招标投标中,某供货商在供货能力相同的几个标段中报价均为最低,但只在中标的标段中得分最高,其他未中标标段分值偏低,这就需要我们在审计中重点关注评委的打分是否存在随意性或者暗箱操作调控中标结果的问题。

篇3

1.跟踪审计及其特点 

跟踪审计是单位内审部门联合外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价,使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得到不断完善,促进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经济效益和增值目标得以实现。审计工作以建设资金的流向为主线,通过对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结算的资金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投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等。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竣工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在2015年以前我国基本上采用这种审计方式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监督。其主要缺陷是审计介入时点滞后、介入形式被动、审计范围过窄,审计人员难以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在结算审计过程中难以避免与施工方发生争执和经济纠纷。跟踪审计则由事后结算审计向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进行延伸,这种审计方式更关注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潘萍(2008)、董林(2014)在研究中发现,与前两种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由被动的静态控制向主动的动态监督管控转变;二是从事后的造价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审计监督转变;三是更注重协调审计、施工、监理三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跟踪审计的模式 

周原(2008)依据介入时点不同,将跟踪审计分为全程介入式、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三种模式。全程介入跟踪审计,即从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审计工作,不仅涉及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经济管理、工程施工技术、财务管理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适时介入跟踪审计,即选择项目建设活动中的适当时段进行跟踪审计,要求选好介入点,抓住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需要选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来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事先了解项目建设的全貌,找出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应该关注的重点环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全程介入式跟踪审计一般只应用于投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对中、小型建设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周原(2008)经过研究,提出按照参与程度可以将跟踪审计分为管理型和建议型两种模式。管理型跟踪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施工方必须依照审计建议予以纠正,周原认为,管理型跟踪审计是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即审计人员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过程中,实时对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但提出的建议仅供施工方和监理方参考,跟踪审计人员不能干预施工过程。周原认为,就目前的审计环境来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以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为主。 

李会山等(2013)依据审计主体不同,提出跟踪审计可以分为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三种模式。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即单独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其适用于小型零星和造价较低的建设项目;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一般适用于所有的建设项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其适用于投资规模重大的建设项目。 

二、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兴起与发展 

跟踪审计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国家。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开始兴起“跟踪审计”(Follow-upAudit),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审计以及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技术的发展和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审计报告使用者对传统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越来越不满意,“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模式應运而生,旨在增强审计工作查错纠弊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提出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2003年,国家审计署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准则》,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或者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的建设项目,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对项目从前期立项到竣工使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2006年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首次将由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纳入了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随后,各部委也相应对行业内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出了指导意见。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对部属(管)各医疗机构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提出了要求。2010年12月,国家审计署又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明确规定要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建设项目,要有重点地对其建设过程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至此,我国建设项目审计开始由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逐步向事中、事前的动态审计监督转变。

        我国公立医院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用的早期探索,大多局限于公立医院内审机构对项目的施工过程开展跟踪审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巴志强等(2006)认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移,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建设资金的流失。武汉协和医院任红路(2007)结合跟踪审计实践经验认为,跟踪审计的职能有工程造价签证、监督与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等,并提出了医院跟踪审计的实施模式。杜晓霞(2005)认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行内审、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是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2008年,河北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等公立医院也开始尝试将跟踪审计应用到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招标形式选择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具有工程内容复杂、造价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专业技术性强、建设过程中调整变化多等特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旨在有效地控制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公立医院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能更好地控制和节约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二是跟踪审计的前期介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材料和大型设备采购成本;三是实施跟踪审计,有助于审计部门和医院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和监理各方增强责任意识,重视项目管理,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管理质量的监控力度;四是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可以遏制和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客观上促进了公立医院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五是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可以降低建设资金的投资风险。 

在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跟踪审计只重视核实工程造价,忽视了跟蹤审计还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作用;二是跟踪审计的深度难以把握,容易偏离审计目标;三是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比较模糊,审计人员难以把握具体的介入时点进行跟踪审计,导致跟踪审计的效果不明显;四是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和流程设计不够完善,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五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审计取费标准未予规范,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六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程专业审计人员严重不足,影响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的实施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跟踪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公立医院跟踪审计的质量。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管理复杂,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众多。因此,公立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还有待完善,如: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建立质量控制考核评估的奖惩机制,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在公立医院建设项目中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根源.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风险规避的跟踪审计研究.科技信息,2011(8). 

2.毕秀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控析.中国内部审计,2010(1). 

3.庄爱祥.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5). 

4.相炎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研究.建筑设计管理,2016(5). 

5.潘萍.论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全过程造价控制.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6.董林.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管理观察,2014(2). 

7.周原.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8.李会山等.浅谈医院基建修缮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卫生经济研究.2013(6). 

9.俞英.加强对重大工程实施的跟踪审计.上海综合经济,1996(7). 

10.巴志强,姚月,郭锡斌.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中国卫生经济,2006(2). 

11.任红路.医院基建项目审计模式选择.财会月刊,2007(12). 

12.杜晓霞.谈医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管理.现代医院,2005(7). 

13.柴隆.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探索及应用.会计之友,2011(9). 

14.李明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商业会计,2013(22). 

15.杨敏霞.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和探讨.山西财税,2015(4). 

16.余祥斌.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卫生经济,2007(10). 

篇4

关键词: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审计重点

Abstract: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ject audit objectives through the audit super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ctivities to do audit supervision,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funds using.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audit and supervision emphasis of the various stages in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audit emphasis.Key words: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audit and supervision; audit focused on the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随着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投入的逐步加大,基建项目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基建项目审计模式也由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转变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目标也上升到通过对建设项目管理各项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从而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保证建设项目审计目标的实现,笔者就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监督重点作出如下探讨。

一、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审计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是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及实施后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该阶段的审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1.基本建设程序审计

基本建设程序审计主要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等工作环节是否按照国家现行建设程序执行,只有在完成上一环节工作后方可转入下一环节。同时检查各工作环节中的资料和文件是否经过有权部门批准和符合国家规定。

审计人员应重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深度及准确性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初步设计概算内容是否全面,有没有漏项,套用定额是否正确,有无将设计外的工程项目列入概算等问题进行重点审查。若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以上,应说明原因和计算依据,并重新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不仅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同时也是后期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重要标准。

2.招投标审计

招投标工作不仅是评定优秀的承建单位并与之达成协议的经济法律活动,同时也是建设资金合理使用的重要保证。由于施工合同是招投标活动的落脚点,而价格是施工合同的核心内容,因此违法腐败问题在招投标活动中也时有发生。为避免和杜绝违法腐败现象的滋生,审计监督的介入可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审计重点如下:

(1)《招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范围,主要着眼于“工程建设项目”,而且是全过程的招标,包括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到设备、材料的采购。因此,应对是否出现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将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检查。

(2)按照《招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投标程序,对招投标各项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及评标过程的合法性、公平性、公正性进行全程监督。

(3)对招标文件条款、招标控制价的严密性、合规性及准确性进行审计。

(4)在签订合同前认真做好清标工作,对投标文件和报价进行审计,分析其报价合理性,尽量避免因通过围标、串标等违法现象取得候选资格的情况发生。

3.合同审计

审计首先应审核合同乙方是否是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标确定的承建单位,尚未达到招标标准的工程是否按建设单位相关规定进行了邀请招标或履行了承建单位确定手续。其次要详细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明确双方的经济责任和义务,审查有无容易引起争议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关注专用条款内容表述是否准确,避免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或矛盾。

4.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及投资计划审计

对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投资计划的审计是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建设资金合理使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审查是否已经安排年度投资计划,投资计划能否满足年度工程建设的需要。年度计划中安排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是否一致。是否按规定拨付资金,有无提前拨付资金,造成资金闲置的情况发生。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审计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是指对项目开工建设开始直至项目竣工结算之前各项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及项目管理活动是否到位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在于监督建设资金合理、合法的使用,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预防超概算投资、建设资金挪用等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发生,确保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完成。

1.各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材料、设备、物资的采购、验收、领用管理制度,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是否健全、合规,在实际工作中各项管理制度及控制制度是否得以严格执行。通过审计,促进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

2.合同履行情况审计

检查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情况的发生。施工质量、措施和进度是否按照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对于合同实质性内容发生变更时有无重新签订补充合同,其补充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合理。

3.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和工程索赔审计

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和工程索赔是工程造价领域问题发生的高发区,也是虚增造价的集中点,更是审计监督的重点。一方面认真分析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必要性和索赔形成的原因,其依据是否充分,并且注意各个环节的具体行为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落实。对于违规操作应立即纠正并根据相关规定、制度给予惩处。另一方面是审查费用内容和项目合理性、计算准确性。

4.材料、设备等物资审计

对进场的材料、设备等物资的规格、型号与合同约定一一对应检查,到场物资必须有质检合格报告,杜绝以次充好、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情况发生。同时重点监督物资入库环节,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5.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审计

检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置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检查建设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各项基建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支付的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按照工程进度付款,有无挤占、挪用建设项目资金等问题。检查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及竣工决算的需要。

三、建设项目竣工后审计

审计要在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控制、把关与监督作用,确保计价真实性、客观性,节约建设资金、减少损失浪费、促进建设管理、遏制腐败行为。

1.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审计

监督竣工验收是否按规定内容和程序进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参与验收。并且检查验收的竣工报告、图纸、文件等资料是否齐全;验收中提出的问题有无按规定进行处理。

2.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

根据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和补充协议等,审核竣工结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合同、招投标文件的约定,有无擅自更改结算原则的问题。并根据施工图纸和结算书,逐项核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是否准确,有无高估冒算,定额运用是否正确,变更增加的项目是否已包括在原有项目的工作内容中,防止重复计算。及时纠正工程结算中的高估冒算和弄虚作假,确保核定的工程造价真实、客观。

3.建设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审计

核实各种资金渠道投入的实际金额,查明有无建设资金不到位问题,并分析资金不能到位的原因及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核实概算总投资和实际投资完成额,重点审查调整概算是否合法,所列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核算是否真实,待摊投资的支出内容和分摊办法是否合规。

4.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基本建设竣工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国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重点审查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对工程节超情况以及剩余资产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5.建设项目资金效益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效益审计主要是对建设资金的使用是否发挥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改进。主要对在建项目与立项批复确定的完成时间对比,分析项目没有按期建成的原因;对已建成项目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比,分析建设项目部分或全部改变功能的原因;对已建成项目与国家规定对比,分析不及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的原因;对已办理交付使用资产手续项目,与批准概算规定的建设内容比,分析未完成批准概算规定内容的原因。

篇5

第二条在本省区域内进行的国家建设项目以及有关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国家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建设项目,是指本省使用国家财政性资金、政府设立的专项建设资金、国家统一借贷的建设资金、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者融资为主(即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省属、国家建设项目本省投资超过50%(包括控股或实质拥有控股权)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省审计机关组织审计。

只有一个投资主体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管辖该投资主体的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有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的重点建设项目,由管辖其中投资比例大或者实质上拥有控股权的投资主体的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审计;对审计管辖范围不明确或有争议的,由省人民政府审计机关组织审计。

第五条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管辖范围内的重点建设项目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也可以直接审计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项目,但对同一审计事项不得重复审计。

第六条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应加强对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中介机构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质量的监督管理。审计机关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社会中介组织的审计结果。

第七条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对国家建设项目总概算或概算执行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竣工决算进行审计。

国家建设项目未经竣工决算审计的,计划、财政、建设及项目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竣工决算报表编制完成后,及时告知审计机关安排审计。审计机关应当在1个月内下达审计通知书。

第八条对国家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程序的执行情况;

(二)项目资本金、资金来源渠道及到位情况;

(三)建设用地征用情况,征地拆迁费用支出和管理情况;

(四)供水、供电、道路、通讯和场地平整等前期费用支出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情况。

第九条对国家建设项目概算(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设计总概算(预算)审批、执行情况,调整概算的审批、执行情况;

(二)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方面招标投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

(三)建设项目合同签定、履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到位和使用情况;

(五)建设成本及财务收支核算情况;

(六)工程结算情况;

(七)建设项目所需设备、材料的采购及管理情况;

(八)建设项目各种税费的计提和缴纳情况;

(九)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对国家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二)竣工工程决算表、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的真实、合法情况;

(三)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核算、设备投资核算、待摊投资的列支内容和分摊、其他投资列支的真实、合法情况;

(四)交付使用资产的真实、合法情况,各项结余

资产的情况;

(五)建设期收入的来源、分配、上缴和留成使用情况,投资包干节余的分配情况;

(七)尾工工程项目和资金预留情况;

(八)对建设项目效益进行评审;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下列与项目财务收支有关的情况,应当通报有关主管部门予以调查,必要时应当协调调查:

(一)违反规划、土地、拆迁、招标投标、环境保护等建设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的;

(二)建设资金筹集涉及非法集资、摊派或收费行为的;

(三)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四)未有效实施工程质量管理的;

(五)其他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处理的违法、违纪行为。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因前款各项情况而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协调调查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审计机关查清与国家建设项目财务收支有关的事实。

第十二条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取证10日内,应认真核对,签署意见,超过期限,未签署意见的视同认可。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在建设项目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属于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篇6

一、审计目标

通过跟踪审计,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常见的苗头性问题,彻底摆脱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促进实现规范建设程序,提高政府重点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目的。

二、审计范围

县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规划、招投标、征地、拆迁、评估、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建设管理以及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税费执行等情况。

三、审计内容及重点

(一)事前审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筹集、拨付与存储情况,拆迁,勘察,预算价编制原理与编制程序,经济合同(包括征地、拆迁、设计、评估、咨询、施工、材料与设备采购、监理等合同或协议)及相关单位的确定等是否合理、合法、正确。

(二)事中审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重大隐蔽工程及变

更工程的真实性、施工用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等,审查工程施工有无转包、分包等情况及施工、监理履行职责情况。可抽查项目设计、招标、造价咨询、采购、供货等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协议履行了职责及建设单位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与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

(三)事后审计。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及计划执行情况,项目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项目建设投资情况,项目质量管理和执行情况,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执业情况。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结)算的真实性及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理性等。

四、审计程序

(一)建设单位资料提供及要求

1.事前审计。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即业主)应在预算造价编制完后、发售招标文件前7天把资料报送审计局,报送资料有:(招标)设计图纸、地形地貌图纸、预算书(含电子文档,包括工程量计算书、单价测算资料等,其中工程量计算书只须复印件)、招标文件及拟订经济合同书等;对于议标或指定施工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预算造价编制完后、合同签定前7天把资料报送审计局,报送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地形地貌图纸、预算书、拟订经济合同书等。事前审计的项目必须报送项目批文资料(含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及审批文件)、征地拆迁资料(含拆迁补偿依据与拆迁补偿支付情况等)、项目相关单位有关资料(含相关单位资质证明与取费证书等)、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总投资计划及年度投资计划原件与复印件等资料。

2.事中审计。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实施后,如遇有需要隐蔽的项目或变更工程量时,应于其隐蔽前一天通知审计局人员到场查勘,并把隐蔽或变更的相关资料原件与复印件一同报送审计局。报送资料包括:经济合同书,设备规格、材质与型号,隐蔽工程记录单,工程原设计图纸,工程变更图纸等。

3.事后审计。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初步验收结束后3个月内,把资料报送审计局进行竣工决(结)算审计,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向审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报送资料包括:项目批文与投资计划资料、征地拆迁资料原件与复印件,图纸(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地形地貌图纸)原件,招标与投标资料(含招标及投标预算书、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等)、经济合同、施工签证与变更资料(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签字、盖章)、监理现场记录、工程验收资料(质量评估报告等)、相关会议记录或纪要、工程结算书(含电子文档,包括工程量计算书、单价测算资料、含钢筋放样单的工料分析单及汇总计算资料,其中工程量计算书只须复印件)原件及复印件等工程资料;财务收支帐目、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等。

(二)审计机关审计职责

1.事前审计。审计机关应在接到送审资料后5天内完成审计,并出具初步审计意见。

2.事中审计。审计机关应按时到工地现场丈量、核实隐蔽工程记录的真实性,并把相关资料收集以备案。

3.事后审计。已具备竣工决算审计条件的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应在接到送审资料后的3个月内完成决(结)算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建设周期较长、投资额大的建设项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以适当延长审计期限,但应及时将延长理由告知被审计单位。

五、审计分工与工作要求

县审计局成立县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领导小组,组长段少林,常务副组长何文银,副组长叶文柏,成员付秋兰、余颖、刘军,审计工作由组长统一调配。

篇7

1.1审计实施不到位形成的风险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2个方面应引起重视,即沟通和复核。沟通分为组内沟通和组外沟通。审计人员应各自按分工实施审计内容,对计价、资金、合同、建设程序等进行审核,审计组对内及时沟通,互通审计信息,对外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咨询,全面了解分析审计事项,不仅可以快速、客观查清审计事项,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复核分为审计组内和审计部门2级复核,可以保证审计方案得到切实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准确可靠,避免发生事实不清、评价不当引起的审计风险。

1.2审计方法不完善形成的风险目前虽然铁路内部审计已经摆脱了手工查账的传统审计方法,但是信息化审计运用仅停留在简单查账阶段,对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事项分析、审计风险预警等方面还有待全面开发应用。面对建设项目众多审计查证范围,信息化审计除了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外,还可以弥补经验判断错误、对重要指标重视不足等引发的审计风险。另外,目前铁路内部审计对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掌握还不全面,如尚未结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倡导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对铁路建设项目风险控制点进行有效研究,缺乏对风险点的认识和把握,容易形成审计盲点和风险。

1.3人员管理不到位形成的风险一个优秀的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在业务上应精通会计核算,了解建设工艺与流程、法律法规、概算计价、建设管理等基本知识;同时在职业素养上应具备认真、谨慎、客观、正直等品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目前对相关审计人员的管理还缺乏规划。首先,铁路建设项目审计力量不足,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较少,抽调的非专职审计人员业务知识还有待加强;其次,审计培训较少,审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业务水平、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给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项目审计任务带来一定困难。

1.4其他机构检查引起的风险近年来,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机构对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日趋频繁,由于审计角度、范围、方法不同,往往能够发现内部审计未能提出的问题。如政府审计关注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工期变化带来的造价增加;社会审计通过专业人员详查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往往都是对同一领导机构负责,这在审计目的、被审计单位范围选择、审计发现问题处理等方面都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有很大不同。由于审计角度不同,目前铁路内部审计人员很难从更深层次上对以上问题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管理风险的揭示缺乏全面性。

2铁路建设项目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2.1强化审前调查应正确认识审前调查对于风险控制、审计效率的重要意义。审前调查应了解各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的进展状况,对银行账户、资金到位、资金支付、概算梳理、招投标、合同、Ⅰ类变更等情况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重点审计范围与内容,并充分考虑审计力量、审计计划时间等因素,编制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审计方案。另外,应选取一定比例的上年计划销号项目,纳入次年审计计划项目,结合项目概算分劈情况,重点对收尾资金使用进行审查监督,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立项管理,避免审计盲区。

2.2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复核机制、审计沟通机制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强化审计风险控制。逐步研究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漏洞,确定重点审计内容,同时对风险采取回避、转移、承受与控制等应对措施,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内。审计复核应包含审计组内复核、审计机构复核2个层次,对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等审计实施全过程进行深层次复核,复核结果应明确,个别待跟踪追查事项应指定专人落实。审计沟通应涵盖审计组组内沟通,审计组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审计部门与同级财务、计划、建设等部门沟通,可以采取时时沟通或专门沟通的方式,对沟通事项、人员、时间、方式等予以统一,一般情况下对沟通结果予以记录,规范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

2.3推进审计队伍建设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胜任力2个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强调的是发表审计意见应独立、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感彩,对问题事项的查证应认真、谨慎,对查实问题的处理讲原则,在审计过程中遵守审计准则、审计纪律等。职业胜任力是指审计工作的业务水平应与岗位相匹配。建设项目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既应掌握财务知识,又应了解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同时审计过程中还应学会相互配合,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在培训审计人员时应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胜任力相关内容一起抓,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工作,对法规选用进行归纳与讲解,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同时,还应加强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的交流,了解其审计思路,学习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提高整体审计水平。有计划地培养建设项目审计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审计力量。审计机构内部应加强与稳定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队伍,同时通过审计轮岗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部分非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使其胜任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在审计时,还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加入到内部审计项目中,并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

推行审计轮岗机制,专职与非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可以适当进行岗位交流,减少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因长时间接触而可能引发的审计风险。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也可以在验工计价、成本核算、资金管理、建设程序等不同审查岗位进行轮换,增长各方面知识,增强查证水平。

篇8

关键词: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增值型内部审计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latest concept defined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our country, argues and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Meanwhile, the knowledge of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dopted to explore the use of the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proces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Internal AuditAdding Value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1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最新版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内部审计全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基本建设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国家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投资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采购供应、施工管理、工程造价、财务收支、投资效益、后评价等建设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管理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一系列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像一条断了线的弦,建设项目也将随之失去其当初投资建设的意义,随之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无法预估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存在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现状及不足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生命周期中,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功能等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各样内在和外在的风险,近些年,一些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管理者逐步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但就总体而言,建设项目的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系统的风险管理行为,而大部分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又缺少相对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甚至未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这就使得建设项目遭受各种风险所带来损失的概率大大提高,从而无法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

相对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来说,目前,大部分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事后审计这一阶段,即以竣工结算审计为主,而建设项目的前期投资立项审计开展的较少,这样大大降低了事前审计的预防作用[1]。虽然事中的跟踪审计已将逐渐被重视,但在审计的技术方法、介入时间和审查监控等方面存在漏洞,同时由于对建设项目没有很好的进行必要的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所以我们不能有效的监控和确保建设项目完工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建设项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由于传统的内部审计的不足,增值型内部审计必将取而代之,内部审计的思维必须转向确认和咨询[2]。传统的内部审计是以查错防弊为其主要目标,将工作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以此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以查错防弊为重点的内部审计既不能直接协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又容易导致内审部门重视了细枝末节,忽略了主要风险,而且还代替管理层履行了其应当履行的职责。

由于目前建设项目审计仍然是以竣工结算审计为主,建设项目具有工期长、资金大、风险多等特点,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建设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像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的那样,建设项目的价值创造是由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创造出的,即便不是所有的环节能直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但建设项目中从投资立项到后评估,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密切相关,都将影响其为企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增值[3]。因此,我们要实行全过程审计,在此基础上,借助风险导向审计对关键核心环节进行咨询和确认,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改进,经济效益审计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增值型内部审计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很好的反映出其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作用:

(一)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建设项目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错综复杂,审计任务的繁多与重大,再加上成本的限制,审计不可能对每一个细小项目环节进行逐一监督、管理、控制、治理。

风险管理审计是通过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过程,进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增加价值的目标[4]。内部审计人员要通过检查、识别、分析、衡量、评价、估算风险管理过程中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内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因素,以此来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由于建设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或然性、普遍性、渐进性、潜在损失等特性,我们必须随时提高警惕并做好准备,通过建设项目风险的相对可预测性的特征来预防、识别、分析、控制、治理风险。

(二)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5]。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指出:“控制对内部审计师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责任。内部审计师不可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专家,但是有一个芝麻开门的秘诀,运用这一秘诀,他们可以打开通常只有技术专家才能打开的大门,这一秘诀就是控制。”[6]

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主要通过鉴证和咨询功能为企业组织机构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咨询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和评价,针对价值链中直接和间接活动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高风险问题提供咨询,以增加价值和改善经营为目的提出改进建议,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组织的隐性价值。

(三)经济效益审计

投资绩效的内涵主要是基于3E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三个方面内容[7],并通过组织行为过程和产出物结果表现出来。就组织行为过程来说,它包括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规和合理;就产出物结果来说,它又包括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行为的结果即产出物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产生的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绩效审计的目标绝对不是单一的财务收支合法性, 而是由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组成的多样性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效益审计既要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模的适当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果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又要检查项目建设的宏观性、公众性、关键性、基础性、牵动性和对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当前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

建设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项目的成功,因此我们需要将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划分为具体的针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项目子目标,为了实现建设项目的质量、速度、效益三大目标,我们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实施控制过程进行严格的审计,建设项目实施控制体系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HES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职能,每一种管理职能都包括对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跟踪、诊断和变更管理。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大力量对建设项目的实施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

(一)进度控制

建设项目进度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结果的进展情况,它是一个综合的指标,有机结合了工程项目任务、工期、成本、资源等,进度控制首先表现为工期控制,有效的工期控制才能达到有效的进度控制,进度的拖延最终一定会表现为工期的拖延,所以进度控制的重点还是在对工期控制上。

由于工期及相关计划的失误 、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失误 、建设项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容易造成进度拖延。科学的工期管理是实现建设项目速度目标的保证,通过对进度控制可以实现在一定时间内工程量的完成程度(包括项目任务、工期、成本、资源等)按计划完成。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管理、监督、跟踪、诊断项目实施过程,对影响建设项目目标的偏差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注意并抓住重大的差异,特别是风险管理审计分析作为重点控制点的差异。然后实施过程趋向的预测,对项目目标进行修改或计划和实施过程做出调整,从而防止进度落后拖延,合理配置剩余资源,减少成本开支,满足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为企业增加直接和间接的价值。

(二)成本控制

内部审计可通过降低内部审计工作本身和建设项目的成本的方法来增加企业的显性价值,而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审计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控制手段,在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和达到预期质量和工期的要求同时,优化审计和项目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建设项目审计成本具有综合性,与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的资金、人力、进度和机会成本等息息相关。可以通过结合现代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法——挣值分析法来探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审计。

引入中间变量“挣值”,比较项目计划成本与挣值以此来了解项目进度方面的信息[8],通过项目实际成本与挣值的比较来了解项目成本方面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来对项目成本与工期进行集成管理从而实现项目成本与工期两方面的目标,提高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项目成功度。

(三)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主要包括最终可交付成果建设工程的质量(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和建设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

建设项目审计要把工程质量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保证质量,防范风险,然后通过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加强企业关键、重点管理环节审计,持续动态监控服务,及时为公司管理各个环节提供审计建议,提前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实现免疫功能,最后综合工程质量与造价,丰富工程评价体系,实现绩效审计,从而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证管理指令和预算、计划的有效贯彻执行,促进经济责任的履行,确保企业的战略与行动计划之间高度协凋一致,增加企业的价值。

四、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越来越多,建设项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本文将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建设项目相结合,分析论证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的帮助下能够对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实施独立地、客观地确认和咨询功能,从而更好有效地对建设项目实施控制过程进行管理,以达到企业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经营”的需求和价值增值的最终目标。

本文所研究的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建设项目离不开内部审计,而作为内部审计目前最为前沿的理论和方法,我相信增值型内部审计将会在建设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会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越来越被企业组织所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建设项目的管理逐渐完善,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时现,公彦德.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定位和思维转变[J].建筑经济.2011(12).

宋洁.基于增加价值导向的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建筑经济.2009(2).

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

刘洋.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J]. 经济师2006(1).

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索耶.索耶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董萍,郑卫锋.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2007(1).

篇9

一、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属于工程管理审计的范畴,包括工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审计等内容。涉及对投资立项制度、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合同管理、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各方面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一是审查与评价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建设项目管理不仅涉及建设单位内部各管理部门,而且与施工、监理、设计以及设备材料供货商等各参建单位密切相关。管理内容也涉及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等各方面,因此为保证建设项目规范有序地实施,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参建各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审查与评价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重点关注招投标、合同及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现行法规的符合性审查,避免与现行法规相悖。并结合项目的组织管理形式和行业管理经验对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制度的合规性和适用性,避免制度设计缺陷。

三是审查与评价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首先,审查建设项目业务流程的有序性。建设单位应根据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业务流程,明确划分业务各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重点审查是否落实各业务流程环节涉及的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处理时限等;其次,审查内部组织架构职责设置的合理性。审计人员需要关注项目管理单位的内部组织分工是否明确,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单位组织架构的设置应考虑对概预算编制和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竣工审核等不相容岗位要进行分离。

三、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重点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审计的重点应放在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价款支付、竣工决算控制等内容上。故此,在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审计中,其重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制度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工程项目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以及竣工决算与竣工审计。此外,根据项目的特点,检查是否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业务,相关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并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办理会计核算业务,相关人员需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业务。

二是概算、预算控制制度审计。首先,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工程项目概算、预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概算、预算的编制、审核等是否做出明确规定以确保概算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其次,检查工程、技术、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概算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准确。

三是价款支付控制制度审计。首先,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工程价款支付控制制度,是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做出明确规定以确保价款支付及时、正确。在办理工程项目价款支付业务时,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的有关规定;办理工程项目采购业务,是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财务人员应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可办理支付手续。由于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其次,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项目资金筹集与运用、物资采购与使用、财产清理与变动等业务及时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项目资金支付情况及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情况。

篇10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其实质是实时审计,又称同步审计。纵观其发展历程,无论是早期的结算审计,还是近期的管理审计,基本方式都是以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的重心尚且停留在造价控制方面,审计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结合近年来的探索.谈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推行过程中应把握的一些工作重点与完善措施。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

第一,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根据实践经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设计阶段应把握以下三个重点:(1)项目建设目标是否明确,设计任务是否完备,设计单位选择是否合理,设计所需要的地质勘探等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等;(2)初步设计方案是否经过论证.功能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方案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设计概算是否控制在建设单位的期望值之内,设计是否经过审查,程序是否规范合理,设计进度是否符合建设目标等;(3)有无实行限额设计,各专业设计配套协调是否合理,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投资,结构、选材等方面是否合理.在满足建设单位投资目标条件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设计文件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设计变更是否合理等。

第二,招投标阶段。根据会审好的图纸制作出工作量清单,以招投标方式在社会上公开征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应把握两个重点:(1)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筹资计划,筹资是否经济合理,资金计划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项目的拆迁工作是否满足建设要求.项目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招标申请资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招标机构的组建或招标单位的选择是否合理合法等;(2)招标方式和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招标文件是否经过完备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审查,标底是否经过审计,是否体现优质优价.投标资格预审工作是否合理合法,开标、评标、定标过程是否规范合法。评委的选择及评委的评审工作是否公平公正,评标办法是否合理,评标报告是否真实合法。中标结果是否进行公示等。

第三,签订合同阶段。主要审查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真实。是否按照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的内容订立合同,合同条款是否齐全、严谨、公平、合法。承包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双方责任划分是否清楚,合同是否对工程分包提出相应的资质、能力、范围等规定,招标项目合同是否进行备案等。

第四,施工阶段。重点包括:(1)是否认真进行了图纸会审,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现场条件,是否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各项目参加方工作制度、例会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是否建立,物资供应渠道是否落实、能否满足建设项目建设需要等;(2)各项目参加方是否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相互间是否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各环节的畅通,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供应是否满足进度要求,工程计量支付是否按照合同文件进行,计量的基础资料是否真实完善,工程变更和签证的审批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程序,工程索赔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文件,工程验收、资金到位是否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等等。

第五,验收交付阶段。验收交付审计分为分部分项验收和总体交付使用验收。首先要注意每一次验收必须通知各方全部到场;其次,切不可走过场。一定要深入现场,严把施工图纸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隐蔽工程是否属实,跟踪审计人员须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施工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为日后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第六,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现在一般采用“标底+变更”的方法。审核前,首先要熟悉合同和招投标文件.弄清标底范围,明确哪些内容调整涉及造价变更,哪些不涉及,再根据现场有关资料。审核工作量计算是否准确,变更部分与现行规定有无冲突。清单子目套用是否正确,规费计取是否合理,材料计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等。审计过程中,跟踪审计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完善

1.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审计思路。在处理现场签证的问题上,甲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往往希望跟踪审计人员先表态,以规避自身的管理风险,此时跟踪审计人员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监督职责,待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签署好意见后再表明立场。还有,建议跟踪审计人员在抽查现场时尽量与甲方现场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同行,避免发现问题时单方面阻止,违背管理程序,越俎代庖,引起内部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2.开展工作过程中提升审计价值。自推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来,除了沿袭原有的造价鉴证与监督职能以外,还衍生出两项极其重要的职能:(1)评价职能,即对建设项目整体管理情况进行评价,以自身的专业知识约束校内管理部门权限;(2)咨询和建议职能,事先针对建设项目易出问题的环节进行预防与控制,及时反馈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基本建设监管体制的力度、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审计价值不只体现在问题的揭示和效益的提高,还能较好地发挥预警、帮促作用,加强对权力使用过程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