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06-18 10: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振兴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5]陈永驰.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篇2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篇3
关键词:农村群众;群众文化;建设标准;措施
1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良好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随着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多数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远不如农村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脚步,各地区要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更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挥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农民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文化建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思想认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去参加和学习相关文化活动,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会受到文化建设的感染与教育,主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进入到各个高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时,可以促使部分村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3)大力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先进的理念和思想进入到农村地区,使村民能够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进行耕种与生产,促使相关农产品可以快速投入到市场,这对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样他们才能慢慢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文化意识淡薄。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多数农村居民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在思想方面较为落后,对于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闻不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茶余饭后习惯通过打麻将、拉家常等方式来消磨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无法顺利地推进。长此以往,村民的思想会越来越腐化,越来越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基层人才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还为建立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所以在专业的人员方面也存在的严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相关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内容无法全面开展。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在农村当中建立了专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站,但是基层人才严重不足,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都习惯在大城市工作,很少有人才愿意进入到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很难开展。另外,个别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但是在活动中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带头,能够参与到活动的村民非常少。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部分村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只能在平时的学习时间从事一些其他的赚钱活动,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文化建设中。(3)经费投入有限,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缺乏。要想在农村地区顺利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就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一旦在建设中出现经费缺乏的情况,势必会导致文化活动很难推进与开展。但是从目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没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所以在开展相关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但是一些地方由于政府经济紧张,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原有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与实际的规划和建设相差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其次,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发展非常缓慢,导致许多投资商和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最后,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导致许多专业的文化人员愿意投身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最终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去发展。(4)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文化发展阵地流失。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缓慢,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和群众基础有着极高的要求,部分农村只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简单的场所如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以及图书室等,这会严重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完成后就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如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家书屋基本处在闲置状态,这些书屋平常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导致许多书籍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还会出现连书都没有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5)形式缺乏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内容单一。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文化活动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的情况,影响到了农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部分农村地区相关基础设施过于落后,农民在参加活动时没有良好的场地,影响到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和感受,不利于后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3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3.1重视乡村文化振兴,转变传统观念
思想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通过科学有效的活动来提高农村人员的思想认识,促使更多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中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和村委会,要改变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在要求相关村民在活动中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同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文化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与开展。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在平时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宣传和引导工作,在宣传时可以在村委会、田间地头以及村民家门口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村集体微信群,一些有关文化活动的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下拨一部分资金用来鼓励村民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于表现优秀的村民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还可以确保全体村民应用良好的文化修养,这对日后乡村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借助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文化人才
人才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只有构建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使村民真正爱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村人员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乡村人才振兴的背景下,农村和地方政府要重视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这过程中,可以采取鼓励人才下乡、人才返乡以及培养当地人才的方式。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确保每个基础岗位都有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同时地方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定期对这些乡村人员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在年底给予这些基础文化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下到基层中开展工作和学习,这既可以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帮助。
3.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拓投资渠道
在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都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和质量较差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落实,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些高质量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可以有良好的活动场地,这对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着积极作用。具体按照地方财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进行操作:(1)每年对每个乡村补助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24万元(具体金额按照地区经济条件而定)。(2)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共享、农家书屋、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和体育活动等,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另外,作为地方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农村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中的相关企业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通过多渠道融资,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投资压力,还可以确保相关文化基础设施顺利完成。
3.4合理规划设施用地,科学作出决策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与进行,与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时要对用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切忌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占用村民的耕地和宅基地,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建设文化设施时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并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比如对于农村文化广场的建设,要遵循如下标准:①文化广场面积应在500m2左右;②文化广场包括广场(舞台)区、观众区等功能分区;③有健身娱乐器材、垃圾收集箱等设施;④有灯光照明,有电源插座;⑤有不少于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年利用率不少于60天(次)。避免在建设中出现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使村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和人员开展文化活动,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3.5注重继承结合发展,创新文化形式
现阶段的文化要想实现健康发展,是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与帮助的。所以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对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要敢于抛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文化,之后再对这些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以确保这些优秀的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和弘扬。其次,要对当前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结合新时代农村发展情况融入一些全新的元素和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文化内容进行创新。具体要按照如下标准操作:①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②村文化馆要具备综合,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由单一内容向多元化发展,以此在农村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3.6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农村文化氛围
在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时,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并对相关文化活动开展针对性的设计,用实际行动支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素养渗透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确保全体村民能够拥有先进的思想,使其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可以有效抵御不良的文化侵蚀,这对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次对于特色的农村传统文化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内容,这不仅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使一些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这对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快速完成,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和部门要重视起来,并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扶持、引入人才和创新文化内容等,以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顺利地开展与落实,确保农民群众可以拥有优良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群众文化研究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忠文.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家参谋,2021(24):15-16.
[3]罗俊梅,周明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基于“乡风、乡情、乡土、乡贤”视角的思考[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2(02):48-53.
[4]包玲琍.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21(18):19-20.
篇4
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当前,x在科学防疫的前提下,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仗,对标要求,靠实责任,多措并举,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有着xx年党龄的时村营乡上陈村老党员暴翼飞,曾担任过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协助村“两委”做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xxx多人参与进来。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既是农村群众的身边事,更是心头事。x坚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成立推进领导小组,明确奖惩考核机制,评比晾晒、奖优罚劣,整合资源、重点支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坚持多元投入抓整治、全面动员抓整治,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x,干部群众一起动手对公共区域进行了彻底清理,设置了垃圾倾倒点,村民自觉把自家门前的区域打扫好,村里绿了、美了、亮了。
x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提升,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重点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内外乱堆乱放的散落垃圾、水域及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实现域内垃圾全清理,引导农民群众按时定点倾倒垃圾。严格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农村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弃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农村畜禽散养行为,及时彻底清理道路旁边、街道两侧和农户家中的畜禽粪污,减少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培养村民责任意识、自觉意识。按照“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的要求,在全县农村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创建,突出示范效应,彰显文化引领。
既要植好树,更要养活树。村口两排新植的侧柏全部被村民申请认养了。在村口两排新栽植的树上悬挂的一个个卡片随风摆动,特别耀眼,那是该村村民对路边树木的义务认养管护卡。
篇5
近年来,***镇***村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各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突出政策上全面落实,主体上全民参与,空间上全部覆盖,强化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一村万树、农村改厕、基础设施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村情实际
***村地处***川区上游,**水库下游,距县城5.5公里,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6户951人,耕地面积3265亩,其中川台地1200亩,山台地2065亩,人均面积3.43亩。全村贫困户101户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2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今年以来,***村全面贯彻落实市县镇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全民行动,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21年***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参与。***村紧紧围绕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在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上想点子、出实招、求实效,成立以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为主的2个专门宣传队伍,常态化深入农户、学校和农民种养合作社,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现场讲解,集中宣讲、播放影视资料、大喇叭宣传和建立微信群坚持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全域无垃圾工作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任务要求,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激发了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建设干净美丽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强化顶层设计,靠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结合,作为全村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实,以村为单位,按照实用、宜居、宜业、生态等原则,打造生农业态型乡村,聘请兰州大学设计院专业人员,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确定实施内容,优先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包括村庄主干道路及两旁的创意化美化亮化建设、农户门前屋后硬化及院墙院内修缮等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村人居环境建设突破提升。同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村文书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1个人居环境群众志愿保洁队,选聘3名专职保洁员,制定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和村组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制,将责任和区域分别靠实分解到村组干部、专职保洁员和群众,并组织农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和承诺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齐抓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村庄生态宜居。以***沿川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全村乡村面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全域无垃圾,以治理整顿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点带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书、主任亲自抓,村民小组具体抓,户户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做到了任务清楚、工作具体、目标明确,确保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保洁员全天保洁,群众半月集中清洁、红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传等措施,形成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全面养成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结合全镇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和乱搭乱建等43处,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面貌; 建立村级河长组织体系,经常性的对河道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大量推广秸秆青贮、揉丝打包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堆乱放特别是玉米秸秆污染等问题,2020年***村秸秆青贮8000多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使村庄环境面貌有一个长期的、较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村卫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的目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村荒山地、边角地、废弃地、道路两旁等公共空间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万多棵,在道路树畦种植四季玫瑰和三叶草11000平方米,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绿色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净整洁”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格实施。采取争取项目和自筹的办法,先后在***村实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户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墙面粉刷、墙体改造、建设文化墙,安装景观亭、景观石,安装菜畦栅栏,修建农民休闲小广场等项目,有力改善了村庄面貌。以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处置点5个,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为农户免费发放家用垃圾箱100多个,实现了运有车、户有箱,使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每半月1次,组织群众,出动机械,以组为单位逐村户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对道路两侧、学校周边、水源周围、塬边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并严格落实保洁员定时清扫制度,为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四、勤督严查抓落实,长效机制出成效。坚持在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环境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今年制定完善了《***村人居环境考核实施细则》《保洁员管理制度》《***村垃圾转运制度》等3项制度,并提高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村重点工作中的比重。由村“两委”负责,严格人居环境整治“旬检查、月评比”督查制度,每月评比排名各村民小组红黑榜公示、每季度现场通报等措施,扎实落实人居环境积分考核和保洁员绩效工资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督促各村民小组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和保洁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情,在全村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6
一、关于宜居乡村建设。
(一)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大力推进白鱼河综合治理工作
“水清”。一是从严从实落实“河长制”。将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四段,每段按照“一段一策”原则,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并定期对河段长及巡护员工作进行督查。二是河道清淤。对白鱼河淤泥及河内垃圾进行机械化清理,目前已完成清淤800余米,并配合相关部门对白鱼河河道进行整治,三是水体管理。汛期来临前对白鱼河6处防洪险工险段进行检查,安排专人对险工险段进行日常巡逻维护,同时,全面排查清理河内阻碍泄洪的废渣、悬浮物等。
“岸绿”。一是政府主导。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按照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建设沿岸生态屏障。二是引入资本。采取“柔性治水”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入1个社会资本,在河岸种植树木,目前已完成河岸绿化种植200余米。三是群众参与。在植树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鼓励带动当地村民、志愿者等100余人参与植树活动,目前已种植树木300余棵。
“景美”。采取“1+3+N”的模式(1即白鱼河生态屏障绿化带,3即3个节点,N即多钟模式、多种资金参与,并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依托白鱼河生态景观绿化带,建立以蔬菜、青花椒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核心区,以农耕文化、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生活体验区,以亲水娱乐、餐饮休闲、康养为主的农旅结合产业区。目前,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第一个节点已经启动,并正在积极对接康养项目。扎实贯彻落实“河长制”,对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4段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护,并筹集资金人力对白鱼河麦黄堰至菠萝堰段进行河道清淤和生态河提整治。完成白鱼河左岸800米绿道建设,流转土地100亩,引入项目,以项目带动乡村经济。
(二)采用生态分级净化处理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在启动院落改造工作前,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院落改造承接公司经过调研及宣传,特别是本地如何推进“厕所革命”,进行意见征求及情况摸底。当地农户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生活污水大约是250升,每户按3个人算,每户每天产生约750升生活污水,26户每天大约产生19.5立方的生活污水,由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流且污水管网(池)无法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等现状,该院落改造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为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乡因地制宜,结合菠萝堰院落改造,按照“湿地模式、集中处理、生态降解、分级净化”的总体思路,增设污水处理管网,完成院落26户“冲水式”厕所改造,将生活污水集中引入生态分级净化池,通过沉淀、过滤、氧化、水生植物净化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用于周边绿化林灌溉。同时,对院边原有沟渠进行改造,将雨水引入院落周边沟渠,并引入流动水源,实现雨水及沟渠水的外部循环,确保院落周边沟渠水质清澈。
二、关于生活水平提高
改造老旧院落外貌,实现老院子穿新衣
通过村民自筹,乡财政补足的方式,耗资40余万对菠萝堰老院子进行风貌改造,全面完成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景观台等,并通过翻新村民围墙、更换老旧大门、硬化院落内部道路的方式,使院落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形成一幅山水画的新面貌。
三、关于乡风文明善治
(一)增添休闲娱乐设施设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增添各类健身器材,石桌石凳等丰富村民生活,绘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墙体画,提升院落整体文化气息。
(二)成立议“是”小组,创新院落自治机制
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性,经过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最终在菠萝堰成立议“是”小组,由白鱼村党支部及村委指导,在26户村民中推举5名代表成为议“是”小组成员,设置组长1名,组员4民,负责院落日常管理及院落公约执行监督工作。同时,在议“是”小组领导下,经过院落村民会议的讨论,确定了八项通俗易懂的院落公约以及众筹共享的院落保洁机制。
篇7
乡村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形式,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形式,主要向社会提供农产品,其与城市的主要区别是人口密集度和数量比城市低,现代社会的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单一的农业生产范围,工业和第三产业在乡村经济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国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1.1韩国“新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在韩国总统朴正熙的直接推动下开始了韩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实施新农村。”①1962~1971年,韩国政府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实施出口工业战略,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发展,但是由于政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造成了工农业发展的严重失调,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低,连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得到有效解决。朴振焕在其著中写道“‘住茅草屋,点煤油灯’经常用来描述当时韩国农村贫穷的生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的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而大量的无序迁移给城市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而农业和农村的落后又威胁到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韩国政府推行了一场由总统亲自倡导,全体国民共同参与的新农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开始于政府向每个村庄免费提供的335包水泥,并让各村自行决定其使用方式,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村用于修建公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而有些村却把水泥分给农户被拿到市场上变卖,这样,“政府的资金在使用上就背离了政府的预期目标,在‘新村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大打折扣。于是政府改变了‘新村运动’投资的方式,将全方位投资改为奖励性投资,只有在上一年新村建设达到了政府要求的乡村,才能获得政府的投资”②。韩国“新村运动”首先是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方面的改善(换房顶、建设公共饮水设施、修公路、绿化荒山及公共福利等),但随后政府发现如果农民的收入没有增加将不能保障农村的后继建设,工作的重点也因此向增加农民收入转移,政府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水稻新品种“统一稻”等良种和先进技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认识到农民思想观念对“新村运动”的作用,因此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精神启蒙”成为“新村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随着“新村运动”的展开得到加强。这场由总统亲自倡导,全体国民共同参与的新农村运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首先它改变了韩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据统计1971~1975年间,全国农村共新架了6.5万多座桥梁,各村都修建了宽3.5米、长2~4公里的进村公路,1978年全国98%的农户都装上了电灯;其次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1970~1980年,农民的平均收入由26万韩元增加到270万韩元,增长将近10.5倍;最后是“精神启蒙”培养了农民“勤劳、自助、合作、自立”的思想观念。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韩国的“新村运动”加重了农民负债,造成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过分依赖。
1.2法国“农村改革”运动
法国农业源远流长,与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法国旧式农业经济建立在耕地与牧场结合的基础之上。16世纪开始,以英国的“圈地运动”为标志,欧洲一些国家的农业逐步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了大地主经营的,以大农场为标志的农业生产格局,而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旧有的农业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阻碍了法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农产品依靠从殖民地进口。二战结束后,法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改革,通过改革,法国迅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于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全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与其发达的工业是分不开的,它得益于法国工业的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法国农村改革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为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发展农村交通运输和电讯事业。其次是农业保护政策。为改变小农经营模式,实现大农场规模经营,法国政府高价收购“无生命力农场”,转手出售给大农场主,同时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补偿,促进了土地和生产经营的集中;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的加工工业,“农作物按面积补,牲畜按头数补,葡萄酒按质量补”;国家通过低息贷款或无偿投资的方式协助建立农业互助合作组;对购买农业机器设备、化肥、燃料也采取一系列的免税和补贴。总之,在法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法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性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的农村改革还表现在加强农村教育、科研与农业科技推广上。二战后,法国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而与此相对,大多数法国农民和小农场主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无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为了使科学技术在农村真正得到应用,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为此,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业科技实力的措施,如农民子弟必须经过“绿色证书”毕业考试,积极探索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研新机制,鼓励创办农业科学研究所等。
2国内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建立在农业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华夏文明绵延中国几千年,但、等外敌入侵和连绵不断的国内战争使中国农村饱经沧桑,出现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现象,中国不少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农村腐败的原因,探求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希望以此拯救中国的农业经济,他们亲身试验并提出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理论,对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2.1米氏“村治”理论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影响的中国农村日益贫困和落后,一些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和乡绅,抱着“振兴农业”、“振兴农村”的强烈愿望,在贫困的农村地区进行了乡村改革和乡村建设的实验。河北省定县是中国近代乡村自治的发源地,“早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米氏家族即在本村搞自治”③。1904年米鉴三、米迪刚父子在河北定县翟城村创“村治”,米家是翟城村上的望族,米迪刚的父亲米春明是当地有威望的乡绅,从1894年起,米春明就开始在翟城村自筹资金创办现代学校,并有计划地进行乡村改造的试验。在米春明被任命为定州(今定县)劝学所的学董后,在其领导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地方的措施,首先是推广教育,主张加强公民教育和培养公民的识字能力,1904年《教育普及计划书》,教育规约12条,规定6岁至14岁儿童,无论男女贫富,均享受义务教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农隙识字会;其次是整顿地方治安,他先后制定了《查禁赌博规约》、《看守禾稼规约》等,使翟城村成为当时地方改良的模范样本。米迪刚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借鉴日本乡村自治建设的经验,为翟城的乡村自治注入了现代因素。总结起来,米氏“村治”理论主要由米鉴三、米迪刚提出推行,它以儒家“三纲”(明德、亲民、止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据,吸取日本乡村自治思想,米氏“村治”理论主要由政治民主(“民主协议”)、经济互助(“彼此顾恒”、“分担”)和自治人才的培养(“村政讲习所”、“补尽天职”)三个部分组成,力图通过上面三项主要措施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治’的本质,是实行‘小封建’的政治统治,米氏的‘村治’主张,对以后全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有一定的影响。”④定县翟城村开创了中国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地方自治的先河,米氏父子发起的农村自治改革运动,是一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旨在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伟大尝试,为后来的晏阳初在此地主持更大规模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米氏父子的地方自治思想被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吸取,成为民国在全国推行的“村治制度”的理论基础。#p#分页标题#e#
2.2梁漱溟的“文化重建”理论
梁漱溟主张“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走接纳西方的民主意识和科学文明,‘农业引导工业’之‘民族复兴’的道路,而不是模仿西方,走西方近代国家以工业带动农业的老路”⑤。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的重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认为中西方文化冲突是导致中国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复兴,就必须先复兴农业,而复兴农业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又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的复兴为主线,为此提出了“乡农学校”建设和“农村合作社”建设,借鉴西方的“团体精神,科学技术”来达到发展乡村的经济社会的目的。“为了‘救活旧农村’,中国人应当‘认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在中国文化的‘老根’上培育新芽,即‘创造新文化’、‘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这是解决乡村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能否真正达成树‘民风’、启‘民智’之乡建计划的关键。”
2.3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论
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论主张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主办一些新的实业项目,通过一系列实业项目发展农村经济,“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进这乡村里的教育事业;也不只是在救济方面,如何去救济这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而是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以供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的参考”④。其理论始终贯穿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他认为“任何建设,政治的或文化的,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而经济发展的途径则是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可以说,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理论始终贯穿着实用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卢作孚‘乡村现代化’建设模式,使北碚在短短的20年间,就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具有现代化雏形’的城市。”
篇8
**镇**村地处**县城以北,东靠沙柳公路、西接临板路,距离县城7公里,现有10个合作社,347户1289人,现常驻294户1098人,耕地面积7156亩,主要发展以玉米制种、畜禽养殖、芦笋种植、劳务输出为主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358.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202元。
近年来,**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要求,着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等重点项目,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专业村。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争取落实玉米制种面积3000亩。以德源农庄和盛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承接主体,以保底加分红的方式流转土地2500亩,种植洋葱500亩,芦笋1200亩,中药材200亩,特色林果600亩,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以德源牧业辐射带动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2020年底牛存栏量1800头,羊存栏量3000只。
全力实施美丽乡村项目。按照特色突出、生态宜居原则,在六社入口处修建景观大门一座,利用空闲地段修建小景观四处,完成10个社349户农户前门面改造,门前花池安装花栏或路沿石,种植花卉等风貌改造和美化绿化。全村人居环境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扎实完成“三变”改革试点。一是将村集体闲置资源入股专业合作社建设小型牧场、垂钓池、烧烤营地按接待人数收取一定比例分红。二是修建民俗博物馆及对原林场房屋、学校等闲置房屋进行综合改造,折价入股经营主体,按股比获得收益。三是将村集体2000亩土地通过集中流转发展芍药、林果、花卉等观光采摘产业,按照合同约定实施分红。四是对家庭式生产加工的各类农特产品,统一进行包装、销售。同时,鼓励农户入驻德源农庄手工作坊一条街,经营家庭式手工作坊。
篇9
石城县 琴江 乡(镇) 沙塅 村
创建省级森林乡村实施方案
(参考样式)
编制单位:琴江乡(镇)沙塅村委会
初审单位: 石城县林业局
编制日期:年月 日
一、基本情况和建设背景
1.沙塅村位于琴江镇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全村面积12.9平方千米,有耕地3352.69亩,林地14785.7亩,林业资源丰富,村民小组14个,全村人口559户2118人。全村以烟叶、白莲、水稻、脐橙,毛竹,杉木、马尾松、脐橙等产业为主。
2.沙塅村各小组较为分散,绿化美化提升难度较大;此外村民绿化美化意识薄弱,保护不足。
二、建设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彰显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坚持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坚持长效管理,坚持政府引导,坚持创新机制。
三、年度任务与目标
主要以村主干道沿线、四旁植树、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为重点,启动绿化美化工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种植树种和花种,选择桂花、樟树等适种树木,在美化环境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生态景观与经济效益的生态长廊。庭院与沿线道路树下花搭配种植格桑花、百花草、月季等品种,着力打造示范乡村,稳步提升林木覆盖率,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宜居“秀美沙塅”。成立管护队伍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做到生态修复与管护相结合,做到森林乡村建设有钱管护有人管护。
四、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
(一)建设内容
1.乡村自然生态风貌保护
对下王、上王、胡里、和睦、罗家、开祥等地方、万余亩天保林加强封育和保护管理,拟完成古树名木复壮挂牌5株,制作保护性标识5个。
2.自然生态修复和治理
空心房屋拆违地绿化16亩,河塘清淤510米等。
3.森林绿地建设
完成村道、房前屋后等四旁绿化 14 亩,栽植树木1200 株,庭院绿化49 户,建设乡村公园绿地1 处 2亩,建设乡村风景林6 亩等。
4.乡村绿化管护
制定村规民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火灾防控,防止乱砍滥伐,建立管护队伍和巡护制度等。
5.乡村生态文化建设
挖掘展示沙塅村传统村落和红色民村等历史文化,乡村名人故事、乡贤事迹等生态文化历史,继承弘扬传统生态文化,开展了生态保护科普知识、传统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等活动,建设生态文化科普宣传场所、文化广场、宣传栏、墙报、标语、展板等
(二)进度安排
2021年1月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2021年2月——5月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和组织实施,2021年12月前完成绿化美化及其它建设任务。
五、技术设计
(入村节点)种植造型松,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入村节点)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路边节点)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路边节点)河边种植景观竹,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宗祠旁节点)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河边节点)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培基屋节点)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道路两旁绿化,色块、苗木等种植,含树洞定点、栽植、肥料及养护期一年
六、资金概算和筹措
绿化面积4123平方米,单价220元/平方米-250元/平方米,金额总计100.65万元;乡村公园建设,占地2.3亩,总投资48.8万元。
七、预期效益
省级森林乡村项目建设后,沙塅村村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增加绿色产出、创造20余个就业机会、村民收入人均增长达1200元。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沙塅村成立省级森林乡村项目指挥部,由驻村领导任指挥长,村书记任副指挥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任成员。
2、落实工作责任。经会议讨论,对沙塅村省级森林乡村项目明确了责任分工,各成员各司其职,有分有合。
篇10
关键词:乡村教育;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聚焦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发展,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乡村振兴及和谐发展的现实呼唤。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被访者的调查和访谈,对乡村青年教师心理品质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揭示出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地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资源相对不足,难以满足青年教师对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二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优质生源流失,乡村教育质量日渐衰退,乡村教师难有成就感;三是乡村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申报等方面优势不足,乡村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动力缺失。因此,应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成长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效能感和价值感,提升幸福指数。
一、通过物质环境的改善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物质环境是影响个体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基本因素,是决定教师工作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教师工作创造力、热情、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需要改善相关物质环境,为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提供基础性保障。首先是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缩小城乡学校在校园环境上的差距。例如,可以让青年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墙饰的布置,让青年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参与学校装饰美化中,展示青年教师的青春活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创造力,这样不仅能够让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建设作出一份贡献,获得成就感,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心,增加青年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为教师工作创建一个和谐、优美,且富有灵性的文化环境,为青年教师高效率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提供精神上的助力。其次是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现实的合理需求。由于乡村相对缺少休闲娱乐场所,青年教师缺少相应的交往和交流的平台,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择偶遇到障碍。据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多搭建加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如联合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经常性地开展单位联谊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交友、婚恋的平台;学校要主动关心乡村青年教师的子女入园入学的问题,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让教师子女能享受到就读入学的优惠和便捷;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为青年教师提供周转住房,帮助教师解决临时性住房,避免奔波劳碌之苦。
二、通过精神环境的营造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相对于物质环境来说,精神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校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政治态度、校风教风等。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防止不正之风冲击青年教师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信念。学校要通过传统国学文化教育涵养师德,通过先进模范事迹培育师德,通过师生共进塑造师德。例如,可以组织青年教师阅读国学经典,进行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促进青年教师对国学精髓的理解,把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以组织师德模范到乡村学校演讲,组织乡村青年教师学习诸如张桂梅等先进教师的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青年教师;可以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我心目中好老师演讲比赛、师德师风手抄报比赛、师德专题黑板报评比、教师节师生联欢等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期盼,促进乡村青年教师对自身形象的正确定位。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职业精神和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完善个人职业追求,是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注重校风教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要积极进行文化环境建设,树立正面典型,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每一个细节都对青年教师产生有益影响,每一件事情都能引领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使无形的文化浸润无处不在,让崇尚正能量成为一种内在需求。
三、通过成长环境的完善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积极心理品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都希望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由于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流失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乡村教育的质量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导致乡村青年教师很难得到认可,也很少有自我发展的机会。要改善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改变评价乡村教师的方法。从单纯依据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师,转向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具体实践中可以依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教师课堂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评价乡村教师,实现对乡村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其次,创新培训形式,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提升乡村青年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目前很多教师培训更多的是从城镇教师的现状和需求出发,并不完全适合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培训的形式也不容易为乡村青年教师所接受,这类培训主要是一些科研能力培训、通识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培训等,由于与乡村青年教师的需求不完全匹配,乡村教师参培的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佳。乡村青年教师更喜欢实用性强,能指导教学实践的培训内容,更喜欢参与式的培训。因此在培训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培训对象,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如搭建乡村教师培育站、乡村“四有”好教师团队、乡村名师工作室等平台,为乡村青年教师量身打造培训班和学习团队,更能契合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其次是搭建乡村青年教师成长平台,指导教师规划职业发展,应对职业倦怠。乡村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成就感,很容易产生迷茫、怀疑等情绪,导致对职业失去兴趣,没有追求。为改变这种状况,相关单位可以在评模、评先、荣誉称号评定、职称评定时,设立乡村教师独立的名额,如乡村教师教学能手、乡村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让乡村青年教师有特有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要设法增强教师工作的韧性,以应对职业倦怠。青年教师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产生职业倦怠,要针对这一时期乡村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提升工作韧性的培训。[1]可以从提升青年教师心理韧性入手,提升抗挫折能力和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还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成长性思维训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应对职业倦怠。综上所述,培养乡村青年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需要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成长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助力乡村青年教师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使乡村青年教师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平和的心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