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的审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18 10:5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扶贫资金的审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8月5日
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合法合规性、真实性及效益性关系到国家这项重大惠民富民政策的落实效果,因此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审计部门重点实施的审计项目。扶贫资金审计存在涉及面广、资金量大、信息综合量大等特点,传统的手工查账已经不能够适应审计需求,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SQL Server是一款在扶贫资金审计中运用非常广泛并且卓有成效的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审计质量。在扶贫资金审计中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于保障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合法合规,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的利益,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提高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一、SQL Server简介
SQL是英文名称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中文为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erver由微软开发,其特点主要是方便使用、较好伸缩性和软件集成程度高。SQL Server作为审计软件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统计和汇总信息。SQL Server的数据库可导入各种各样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和统计,把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汇总,存取合理,从而使数据库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修改、添加和删除信息。SQL Server数据库对各种有关联和没有关联信息进行处理工作,修改数据信息就是对审计对象的实施控制和监测;对重要信息,可以添加标注,达到提醒的作用;对过期信息需要及时地清理出去,以节省数据库空间。
(三)浏览、查询信息。SQL Server数据库可以根据审计人员的需求来浏览查询信息和数据,十分方便快捷。
二、SQL Server在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的具体应用
SQL Server在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审计中的运用贯穿摸底、实地抽查和审计结果汇总几个主要的审计阶段。下面以2015年开展的西部S县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审计为例,详细说明SQL Server的具体运用。
(一)摸底阶段,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摸底阶段需要摸清被审单位审计年份内的扶贫资金收支规模、资金来源、类型结构、资金投向以及涉及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此次审计涉及到了县财政局、扶贫办、民宗局、发改局、水利局和人民银行,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分类复杂。利用SQL Server对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以从财政局采集的数据为例,先把2012~2015年4月期间的国库支付系统、农财股扶贫专账的所有项目的财务资料、涉及的贫困人员的建档立卡资料进行了采集,然后通过后台把需要的账目进行汇总并拷贝。将拷贝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格式处理后,在SQL Sever中打开命令窗口,输入:Create database财政局数据库。在新建立的数据库中,将整理的数据表导入到财政局数据库中,再将省厅的数据表导入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利用查询语句,对两张表进行对比。SQL查询语句如下:“select省厅文件号,省厅金额from省厅资金a where not in(select财政局文件号,财政局金额from财政局资金表b where a.省厅文件号=b.财政局文件号)into table对比情况表”,得到表1。(表1)
根据对比情况表,我们将对上面的6个资金文件进行重点分析。首先,看资金文件,根据年份判断是否在这次的审计范围内;其次,看财政局提供的纸质资料,看项目的具体内容,判断是否属于此次审计的对象;再次,对财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以此来判断省厅为何没有记录这些资金,做到每笔资金都摸清其来源及用途;最后,对资金进行分类汇总,并和其他几个分局的数据进行核对。使用SQL Server软件辅助审计后,可以快速找出疑点,作为审计人员的进一步分析和调查的方向。
(二)实地抽查项目阶段,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完成摸底阶段的工作过后,下一步就进入具体的项目抽查阶段。根据审计方案,要抽查占资金总量30%的项目。根据审计目标、对扶贫办的业务数据分析、资金流情况以及数据与外部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综合判断来确定实地抽查的重点项目以及三个重点抽查的乡镇。
1、审查扶贫资金的申报、分配与拨付情况。审查资金的申报情况。要看其是否建立了扶贫项目库;立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当地实际。重点审查项目资金申报的程序是否规范,有无重复申报、多头申报、以少报多等现象。
以抽查基础设施中的通村公路为例。根据交通局提供的公路验收资料和扶贫办提供的公路修建数据来进行对比。把两项数据导入数据库后,运用SQL语句如:“select公路名from扶贫办公路表group by公路名having count(*)>1”。可以得出名字重复的公路名。同样可以运用查询的功能把数据不全和资金量大的公路名查找出来。通过实施SQL Server辅助审计后,就能快速地查出重复申报的公路项目,确定审计抽样的重点,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线索,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施进一步的审计工作时,查明重复的原因,要求相关负责人予以说明,审查是否存在重复申报。最后把有问题的取证,并把情况编写在审计证据中。利用SQL查找疑点的流程如图1所示。(图1)
2、审查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审查内容包括扶贫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可控、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使用是否安全有效。以小额到户贷款贴息项目为例。S县人民政府将中央财政扶贫小额到户信贷贴息资金650万元,用于国家开发银行G省分行贷款支持该县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扶贫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截至审计时,该县人民政府向国开行G省分行贷款9,618万元,同时向该县1个龙头企业、17个专业合作社和392户贷款户兑现小额到户贴息资金4,949,571.00元。将已采集的贫困人口信息表、财政供养人口信息表和获得贷款贴息的人员信息表导入SQL Server的数据库中,分别进行比对分析,运用“SQL语句:select*from贷款贴息的人员信息表a join贫困人口信息表 b on a.身份证号码=b.身份证号码”。可以得到身份证号码相同的人员信息,并统计其个数,而剩下显示为空的,则是对比后不在贫困人口表中的人员信息。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同样的,财政供养人口信息表也同贷款贴息人员表进行比对,查找属于财政供养人员却违规享受贷款贴息的人员。在利用SQL Server进行查询和计算后,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已享受贴息到户资金的1个企业、18个专业合作社和392户农户,将之与S县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和S县贫困农户信息表进行比对,发现只有85户贫困农户享受贴息资金约83万元;有1个企业、18个专业合作社和307户农户不属于小额到户贴息对象而享受小额到户贴息资金约411万元。对于这些有问题的项目,需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说明问题、金额等情况,并将审计证据附在后面。如果没有SQL Server的帮助而是采用手工来对比和计算的话将会浪费掉数倍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误差也会增大。
(三)总结阶段,对数据进行汇总。在项目抽查工作结束之后,需要编制和完善审计工作底稿。针对有问题的事项,将审计证据附在后面,清楚地说明问题所在,违反了哪一条法律法规,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理办法在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体现。最后就是汇总所有问题项目情况,这是一项繁琐但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此时可以运用SQL Server来辅助审计结果的汇总,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图2)
在编制审计问题表时,格式是统一的,所以只要把表导入到SQL Server中,提取需要的数据来进行汇总,非常的快捷和准确。最后由主审根据汇总表来编写审计报告。
三、SQL Server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SQL Server功能强大,但是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应用环境支持,本次扶贫资金审计暴露出在西部贫困地区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还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
第一,被审计单位计算机应用的软硬件环境落后。软环境方面表现为被审计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弱,使得审计资料存在错误、记录不完整等问题,甚至有的单位直接没有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资料。硬环境方面,被审计单位计算机性能落后,没有及时更新换代,软件存在版本不一、版本低、功能少等问题。导致审计人员所需的电子数据不能够完整的采集,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查看纸质资料、采集数据以及整理数据,SQL Server的数据处理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第二,既懂审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严重匮乏。在政府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多精于审计技术,但是计算机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一般只会基础的excel和word操作,只有少部分人会熟练使用像SQL Server这样的审计软件,导致审计工作效率得不到显著提高,审计风险得不到有效降低。
四、提高SQL Server应用效果的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技术培训的投入,统一规范财务软件的使用,提高西部贫困地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人员来说,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除了传统的集中培训外,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认真学习,争取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统一财务软件的使用,加大对贫困地区计算机软件使用上的帮扶力度。此外,被审计单位应该聘请专业的电脑技术人员,安装适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做账。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地升级和更新软件版本。
(二)国家需要加大对西部政府审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对于审计人员本身来说,除利用国家组织的培训学习之外,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多了解一些软件的版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积极应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工查账,提高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在审计专业人员缺乏的当下,借助计算机审计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完成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由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万新丽.数据库中的SQL查询语句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7.
篇2
[关键词]农民 合作社 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58-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这种依托外在能量的的贫困治理虽取得辉煌成果,但实际上尚未真正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发展活力使得扶贫工作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要取得扶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必须发挥其内在动力,即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想要发挥贫困群众的的主体作用,就需要一个载体,而农民合作社无疑是贫困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彰显主体性、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的最合宜、最合意的组织化形态。
1 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理论探索
吴定玉(2000)认为农业合作社可以解决部分地区贫困的根源、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合作社具有确立农户独立人格、协调农户与龙头企业、作为政府反贫困计划组织支撑的功能,因此农业合作社是反贫困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韩国民、高颖(2009)基于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与农民合作社的互动研究,指出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所面临的困境、合作社发展障碍,提出“整村推进+合作社”的反贫困模式。吴彬、徐旭初(2009)通过对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合作社能够为贫困户提供市场进入、价格改进、特色服务、收益返还、民主管理的利益。但是由于合作社成员内部的异质性和面对农业产业化的外部压力,削弱了合作社的益贫功能。王章陵(2011)通过对德国RCH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经营管理分析,提出中国扶贫合作社应当借鉴其明确产权、落实责任,加强民主管理,严格财务审计,联合发展,加大培训、提升管理层素质的经验。齐桂亮(2011)在对欧美传统合作制度探索中,指出合作社较其他组织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扶贫政策应该采用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牟永福、刘娟(2013)在贫困农户合作机制研究中指出目前贫困户之间的合作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社、农村经纪人三种形式,这些形式对于解决贫困户的资金、技术、销售需求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创新贫困治理结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改善。Roland Gau(2014)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合作形式取得扶贫效果的关键是基于以市场导向为目标。刘宇翔(2015)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模式的探究,阐述了其动力机制、作用、特点,主张合作社发展资源与扶贫资源进行有效耦合,推进合作社与扶贫协调发展。
2 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实践
秦亚芹、张燕青(2013)以芍药村“8+2”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对其内涵、特点、运行机制、可行性分析,得出其扶贫模式取得重大成效,对于合作社扶贫功能具有借鉴意义。陈琦、何静(2015)通过QZB茶叶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合作社为什么参与扶贫行动、如何配置扶贫资源以及如何带动贫困农户的问题,认为合作社参与扶贫行动是其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综合考量,政府资源的市场配置有利于提升扶贫效应、增加益贫效果,对于贫困户采用“参与式”直接带动+“发展式”间接带动模式。许军涛(2015)以H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其在贫困治理中的参与过程和参与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出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困境,指明了其参与贫困治理的行动方向。MesfinTilahuna(2015)通过埃塞俄比亚案列分析加入乳香合作社对于农民增收与减贫的影响。许俊鹏(2015)以克山县扶贫资金与农民合作社“联姻”模式为例,认为通过扶贫资金对合作社的注入,合作社资源和扶贫资金有效整合,让贫困户在合作经营中获得更大收益。
为了缓解贫困地区生产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各地纷纷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0年,多数学者基于个案分析其构建、运转等,并对成功建社与运转的合作社加以总结分析,以期对后来成立的扶贫互助社提供借鉴与指导。
袁宇星等(2012)以扶贫资金对贫困户瞄准度、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资金安全性、农户参与度4个指标分析了罗田县互助资金合作社的运作绩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高杨、薛兴利(2013)通过对山东省互助社的分析,认为山东农户(贫困户)参与度较高,互助社组织管理与经营均运转良好,已初步显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探索与实践具有典型的借鉴与启示。黄磊(2012)以易县扶贫合作社的实践为例,认为GB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同时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扶贫机构是可以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王鑫斌、张楠(2013)通过对易县扶贫社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发展出路分析,认为扶贫社在解决农民贫困、减少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朱佳佳、阎一鸣(2014)通过对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运转模式、扶贫效果、存在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可以增加贫困户收入、扩宽致富路径。王海净等(2016)从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与扶贫成效两方面分析易县互助社的发展情况。
3 研究述评
通过对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梳理发现,多数文献集中在合作社参与扶贫的理论探索,同时通过个案分析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实践及其作用。但是现阶段合作社参与扶贫研究多集中在资金合作社,多侧重农村合作金融减贫的研究,而缺乏对于传统的农民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贫困治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彬、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机制. 农村经济, 2009(3): 第115-117页.
[2].齐桂亮, 欧美传统合作社制度对扶贫政策的启示. 企业技术开发, 2011(22): 第58-59页.
篇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是面向历史的庄严承诺。“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以上人口的脱贫任务,超常规的重任需要超常的智慧和谋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针对贫困人口规模庞大、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多重挑战,惟有“精准”施策、创新方式、健全机制,方能决胜“全面”。
《财经国家周刊》、t望智库组成“精准扶贫调研小组”,在宁夏、贵州、湖南、新疆等多地考证调研,追踪这场被称为“非赢不可”的战役进展。
在扶贫攻坚一线,记者看到,围绕产业造血脱贫的内生发展模式,已探索出丰富的经验;金融血液如何流向贫困户的“毛细血管”,也不断涌现出解决方案;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被引入扶贫工作后开始显现巨大潜力。
扶贫的艰巨性、复杂性不容小觑,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有万能药方。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需要采取新思路、激发新动力,通过一个个山头的攻坚而获全胜。 2016年3月20日航拍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平村的通村水泥路,“交通精准扶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的精准扶贫配套政策之一。
产业造血与改革活血
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攻坚的重头戏。
一个地方再贫穷,有了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有望依靠自身的主动作为摆脱贫困。只有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从“救济式扶贫”走向“产业式扶贫”,才能获得永续摆脱贫困的基础。
围绕“造血能力”和“内生动力”,宁夏吴忠市的探索值得关注。
近年来,吴忠市陆续探索出了“龙头带动型”、“协会拉动型”、“支部推动型”等9个产业扶贫模式,一步步实现农民走进园区变工人、进入城镇做商人、摆摊开店当老板、土地入股成股东、进城落户变市民、技能培训做职业农民,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
其中颇有成效的特色探索,是依托“光伏+”开展的扶贫模式,光伏+新农村、光伏+农牧业、光伏+工业观光旅游、光伏+村集体经济……当地农户“靠太阳”能平均年入3000元,村级扶贫电站平均每年也能给村子创收约20万元。
这个经验即将推广至全国。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将光伏扶贫作为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方式,在2020年前,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不过,产业造血也有深层难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张元领表示,一些贫困地区的造血项目,规模小、效益不高、竞争力较弱、缺乏品牌,银行信贷难,社会资本往往不愿意进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强。
张元领等受访者还表示,贫困地区的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往往管理不规范,财务较为混乱,广大贫困户的财产权利更是分散、模糊,经营意识淡漠。这个现象加剧了各路资本“有钱投不出去”的尴尬状况,说明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除了产业造血,也要强化改革活血。
在改革活血方面,贵州铜仁市探索的“三权、三变、三金”具有典型性。
所谓“三权、三变、三金”,即对农村住房、山林、茶园、果园等不动产进行确权办证和价值评估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贷款,推动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使贫困群众成为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业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的“三金”农民,实现“三权、三变、三金”良性互动。
通过“三权、三变、三金”改革,铜仁农村“沉睡的资源”变成了“流动的资本”。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流转土地129万亩,发放“三权”贷款3.81亿元,惠及贫困群众5.6万余人,项目区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及农业园区股金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园区务工收入,户均增收1.2万余元。
金融“血液”流向扶贫末端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也是贯穿在扶贫各个环节的重要“能量”。长期以来,金融“血液”向贫困农户“末梢”流动明显卡壳。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从实践来看,当前金融支持扶贫还存在不少障碍。
比如,扶贫贷款的定价存在两难,如果要照顾农户,有时就难以实现商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追求可持续发展,提高利息,农户付息压力往往偏大。再比如,扶贫贷款的成本控制有相当难度,农村信用体系缺失导致信用调查成本过高。
中国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认为,现有的银行管理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匹配国家扶贫大局,此前的绩效考核机制不足以支持银行员工踊跃开发扶贫业务。这些约束因素需要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针对贷款成本高、商业银行信贷意愿不高的问题,有专家建议,从外部层面而言,央行可以加大扶贫再贷款力度,给商业银行提供低息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则可以分出一块成立“扶贫信贷担保基金”,降低扶贫信贷利率成本。
针对贫困户信用体系缺失、信用调查成本高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可在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贫困农户信息系统,并与银行的信息系统对接,便于银行针对贫困户进行精准甄别、精准检测、精准投放。
银行也可和各类驻村扶贫工作队强化合作,驻村工作队可以发挥项目推荐、信用把关、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重要作用。
在扶贫一线,记者看到,不少地方围绕“金融血液如何流向毛细末端”这个难题进行了大量探索。
分管扶贫工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锐认为,从宁夏的实践来看,金融扶贫的核心是依托四大资源、瞄准四大领域、突出四大举措。
具体而言,即依托财政扶贫资金撬动、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信贷、涉农商业银行专项信贷投放、普惠性金融信贷支持这“四大资源”,瞄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特色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群体就业创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四大领域”,集中实施“四大举措”――人民银行切一块、财政部门贴一块、金融机构降一块、存贷挂钩激励。
湖南武陵山片区则通过积极探索,总结出了金融扶贫的“七个经验”: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模式推进小额信贷的“麻阳经验”;创新开发“信贷+就业担保贴息+公司基地+农户贷款”金融服务产品的“龙山经验”;搭建起“银农联结”桥梁的“沅陵经验”;“农户建档立卡+挂靠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政府担保基金注入+设立扶贫贷款贴息专户”的“武冈经验”;以金融惠普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张家界经验”;携手农商行对扶贫对象进行授信以精准投放贷款的“邵阳经验”;政府牵头设立经济风险担保基金并联合升级担保公司提供滚动担保服务的“邵东经验”。
随着这些探索的深入,金融“血液”开始在贫困地区循环起来。
“互联网+大数据”提高扶贫精度
“互联网+”深入影响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脱贫攻坚也有巨大潜力,全国已涌现出一大批较有成效的案例,比如阿里、京东等电商纷纷将其农村业务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记者发现,推进“互联网+扶贫”,目前还有待充实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贫困地区往往缺乏“双创”带头人;二是贫困农户往往缺乏获取和分析海量互联网信息,进而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和销售的能力;三是缺乏高效廉价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当前物流方式低效昂贵,耗损甚大。
贵州铜仁与阿里巴巴合作,通过电商扶贫实践,提出了一个可参考的解决方案――建好“三张网”。
阿里巴巴副总裁孙利军介绍,第一张网是“天网”,即培育基层领导干部“互联网+扶贫”的思想理念和顶层设计。
第二张网是“地网”,即物流、信息流、支付流三合一的基础设施。让农产品高效率进城,让信息高效率下乡,让交易高效率支付。
第三张网是“人网”,鼓励有创业激情和想法、经过互联网洗礼、经过大城市洗礼的年轻人回乡创业,锻造农村的“双创”带头人队伍。
除了“互联网+”,大数据对提升扶贫的精准度同样意义重大。贵州黔西南州的大数据精准扶贫案例可圈可点。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一市七县,其中七个县均为国家贫困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贫困地区。
针对精准扶贫发展普遍面临的数据掌握不准确、政策上下不通畅、社会扶贫缺乏参与途径等问题,黔西南打造了由一朵云(党建民生数据云)、一张网(精准扶贫信息网)、一组中心(州县两级综合决策协同中心)组成的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价值实现等环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信息服务链,支撑精准扶贫的全过程管理。
这个大数据精准扶贫体系,到底神奇在哪里?
黔西南州相关负责人介绍,它的关键在于解决了精准扶贫的四个核心难题――扶谁的贫?谁去扶贫?如何扶贫?如何退出?
以“扶谁的贫”为例,传统确认方式基本上是线下人工排查,其中难免存在瞒报、人情等问题。
而大数据云平台线上精准扶贫系统采用跨部门数据共享,针对贫困户涉及的贫困指标,通过与公安户籍、银行存款、工商登记、政府公职人员、车管所机动车、房管局不动产、残联残疾人等数据交换分析,能准确剔除不符合扶贫标准的人员,实现对贫困户线上比对审计。
除此之外,大数据扶贫还能带来一个巨大的便利――可以“随时随地扶贫”。
比如,精准扶贫云平台根据应用场景开发移动手机APP,扶贫干部精确定位贫困户,随时随地记录贫困户信息和扶贫工作情况,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图片、文字、影像信息上传。有关部门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贫困情况分析、项目实施分析、资金发放分析、扶贫干部工作效果。
以“非常之策”啃硬骨头
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许多成果和经验,同时,多个地方也存在不少具有共性的问题。
比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其任务之繁重和紧迫性前所未有。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至今15年的时间里,国家累计搬迁680万贫困人口。而中央决定“十三五”期间要对1000多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这意味着未来5年搬迁任务是过去15年的约1.5倍。如分解到年度计算,“十三五”年均搬迁任务是过去15年年均的4-5倍。
面对如此史无前例的“非常之事”,需充分估计难度并实施“非常之策”。
脱贫攻坚战的另一个较为普遍的难点,是农民工返乡返贫问题。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有三个重要因素触发农民工失业返乡返贫:一是资源型企业大量关停导致用工减少;二是自动化水平提高和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对传统制造业用工形成排挤;三是吸纳了近6000万农民工的建筑业降温,房地产新开工楼盘减少,停工现象增多,大批建筑类农民工“半失业”或“准失业”。
农民工失业返乡,将加大农户返贫压力,对扶贫工作形成挑战。目前农村劳动力有7~8成外出务工,非农收入占农民家庭50%左右。承担家庭经济重担的农民工一旦失业返乡,家庭收入锐减可能返贫。
按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的数据,全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68亿人,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约占60%,他们基本没有农业生产经验,在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农业“蓄水池”功能失效,可能在结构转型中形成长期失业群体。
受访专家认为,想要巩固扶贫成果,就要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工“返乡不返贫”。在政府引导和体制机制方面,有四项工作尤其值得重视。
一是专项抓好返乡创业。针对农民工群体特征设计全方位创业辅导,鼓励技校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免费发放培训券、农民工创业孵化器、互联网+农业创业指导等,尤其要引导熟悉大城市的新生代农民成为创业主力。
二是拓展本地就业容量。引导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挖掘推送适合返乡农民工从事的非农就业机会。
篇4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清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分级负责,分口把关。专项清查工作实行镇级负责,各相关涉农部门分口把关,互相督促,严格抓落实。
2、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专项清查工作既要对各级财政安排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全面清查,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清查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3、坚持统筹分工,协同配合。建立专项清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组织专项清查工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等有关涉农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落实分工,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4、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认真查找当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督管体制和机制,确保上级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此次专项清查的范围包括全镇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和单位。镇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组织、教育、科技、民政、计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规划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农村能源、经贸、民宗、文化、卫生、粮食、供销等部门。
(二)内容。本次专项清查工作主要包括强农惠农清理和检查两个方面内容。由各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强农惠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同时着重检查2007—2009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的支出)的使用管理情况,特别是要检查和纠正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所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的问题;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检点为:
1、涉农补贴资金。如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村住房保险保费补贴、早稻订单奖励资金。
2、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农村“水、路、电、气、房”等资金。重点包括农田水利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专项资金。
3、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财政扶贫资金(下山脱贫专项资金)、农民健康体检资金、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金、农村计划生育奖励资金,农村基层文化资金。
4、其他重点专项资金。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退耕还耕补助资金、对产粮大县并下达到我镇的资金补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救灾资金、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供销社扶持资金、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费、村干部基本报酬补贴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补贴费等。
三、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清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阶段。
(一)部署启动阶段(7月初—7月6日)
成立镇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程朝华担任组长,常务副镇长任世光担任副组长。财政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党群办、纪检办、民政办、计生办、村镇建设局、市政科、新农合、新农村建服务中心、经济建设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办事处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财政局,由陈少影副局长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清查等日常工作。各办事处、镇属各有关单位相应成立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本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抽调精干力量,切实抓好本单位资金的专项清查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7日—7月20日)
县领导小组对乡镇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重点抽查时间为7月7日-7月20日,在这期间,各单位要重点抓好自查自纠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1、梳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按照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设计的表格填报时间,各有关单位要在7月20日前报送镇资金清查办。
2、积极开展“回头看”。对以前纪检、财政及涉农主管部门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并逐项检查后续整改落实情况。对未及时纠正整改的问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予以坚决纠正。
3、认真排查解决新问题。要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纠正的要立即纠正;对当前立即纠正有困难的问题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定详细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4、健全完善制度。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刻剖析原因,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着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三)重点抽查阶段(7月21日—7月28日)
镇资金清查办根据各办事处和各有关单位自查自纠情况,结合涉农部门涉农资金管理状况,制定重点抽查方案,确定重点抽查涉农资金管理使用部门。重点抽查工作由镇财政局、纪检办联合开展,并根据重点抽查情况,督促相关涉农单位进一步整改。
(四)检查整改阶段(7月29日—9月25日)
各办事处、镇属各有关单位以及镇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准备,积极配合,全力做好迎接上级对我镇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重点检查。要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各级重点抽查的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各办事处、镇属各有关单位于9月5日前将总结报镇资金清查办,镇资金清查办要根据上级重点检查的反馈意见,对我镇专项清查工作进行总结,客观评价当前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现状,总结专项清查工作做法和成效,提出改进和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于9月25日前将我镇专项清查工作总结报县清查办。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本次清查工作实行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财政局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明确责任的工作机制。镇领导小组要及时协调解决专项清查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困难,对清查工作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开展重点检查,交流和通报情况,及时做好总结和上报工作。镇财政局要负起牵头责任,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开展本部门的专项清查工作,及时向镇资金清查办报告情况。
(二)创新监管机制,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绩效。要通过清查工作查找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创新科学管理强农惠农资金管理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推广涉农部门使用管理强农惠农资金的经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