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8 10:5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毕业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毕业教育

篇1

在这段时间里,在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堂的布置上,在课时的把握上,在与教师,学生的相处上,在实习班主任的工作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感受颇多。

现将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有自己独到之处

在正式实习之前,我们在学校里也进行了教师技能培训,每个人都上过讲台试讲过,从那时起,就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对如何教好一节课有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大学生活里,我也不停的做家教,身上也有了责任,但我知道一对一的教学是不同于一对多的课堂教学的,应该又很大的区别吧。随着课改的实施,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要求。这也要求了我们要改变传统而又枯燥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老是束缚于旧的教学模式中,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新意。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学好每一科的知识。

二.初为人师,为人师表

教育实习开始以前,院领导对我院的全体实习生进行了动员,并结合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向实习生进行了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培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因为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教育实习中,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如下:

1.投身于教育实习中。虽然,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是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实习老师,这之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首先,在实习第一周,我就带领学生们参加军训,借军训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他们的身体体制和毅力,那时就觉得自己要起一个带头作用,虽然天气多么炎热,但是还得坚持。实习第二周,听了指导教师及其他教师的一些课,为第三周正式上课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深钻教材,查阅了好多资料,参考了辅导书,充分备好了第一节课。在正式上课之前,还有些紧张,但当我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看到他们一张张热情而又活泼的脸,我的紧张心情消失了,相反充满自信的上完了那节课,从此,我不会再紧张,对每节课都游刃有余。而在这期间,我又与其他实习生进行交流,互相听课,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

2.在实习中,我不仅仅只限于教学工作,而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实习生活。我们和学生,我们即是实习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适当。我与学生交朋友,空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考试时,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

三.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

篇2

关键词:大学新生;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指人们进行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时用以衡量职业的稳定、持久的心理标准,职业价值观“体现出职业对个体的意义”,[1]是个体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其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生涯乃至职业成就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在大学生群体遭遇“就业难”的情况下,探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有70多年历史,在职业价值观结构、职业价值观测量、职业价值观理论等方面多有建树。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到职业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造成就业问题凸显,职业价值观研究逐渐成为热门,据罗秀英(2006)等人[2]统计,1995-2005年中国期刊网(CNKI)中收录的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的论文有85篇,而在这些研究中,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占绝大多数(63篇)。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国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偏重于横断研究,缺少对职业价值观的纵向研究”。[3]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简化方法,假设:(1)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稳定;(2)大学新生与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3)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大学阶段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经历自然造成的。那么,比较大学新生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就具有了纵向研究的意义,这种研究对了解大学阶段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要对大学新生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必须首先运用心理测量问卷分别对两类大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测量。笔者采用凌文辁等人[4](1999)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采用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从中删除了“易成名成家”、“单位级别高”、“有机会出国”、“单位规模大”、“有住房”等明显不符合现实的测量项目,增加了“职业声誉好”、“薪酬公平合理”、“领导有魅力”、“组织文化健康”、“有培训机会”、“能成为专家”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测量项目,并对部分提问的表述进行适当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包括27个测量项目的《自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测量问卷》(表1)。

2.被试

笔者从金陵科技学院一年级和四年级随机抽取462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测量,问卷回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确定有效问卷429份(表2),有效问卷中一年级新生217人(50.6%),四年级毕业生212人(49.4%),男生174人(40.1%),女生255人(59.9%),分布在工学、文学、法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六个学科。

3.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Likert(1932)五阶量表,要求被试就《自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测量问卷》中的27个问题在“非常不重要”、“不重要”、“难以确定”、“重要”、“非常重要”等5个等级中进行选择。施测时间为2009年4-6月。

4.数据搜集与处理

数据录入和处理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6.0。

三、研究结果

1.自编问卷的信度分析

为了评价自编问卷的信度,笔者使用SPSS16.0对原始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发现Cronbach α系数为0.901,表明自编问卷的内部信度较高,各测量项目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2.自编问卷的主成分分析

为了评价自编问卷的有效性,笔者对测量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KMO值为0.901,(>0.6),Bartlett’s球形检验P=0.000,表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经过主成分分析,笔者发现可以从自编量表中提取出6个主成分(表3):自身成长(Y1)、社会影响(Y2)、心理需要(Y3)、物质需要(Y4)、职业特性(Y5)和专业要求(Y6),其中贡献率最大的因素是Y1(29.005%)。

3.大学新生与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差异

之所以要比较一年级新生与四年级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主要是为了研究两者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以便进一步探讨价值观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发挥怎样的引导作用。

为此,研究者使用SPSS16.0对6个主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4),结果发现两类学生在自身成长(Y1)、心理需求(Y3)、职业特性(Y5)和专业要求(Y6)四个方面的职业价值观差异不明显,而在社会影响(Y2)和物质需求(Y4)方面的职业价值观差异具有显著性。

与社会影响(Y2)因素相关的5个提问分别是:“选择知名大公司”(V14),“工作轻松压力小”(V15),“离家近,交通便利快捷”(V17),“留在大城市”(V22),“别人听到我的职业都很羡慕”(V24)。分析两类学生对以上5个提问的回答不难发现,均值差异最明显的是对V14、V17、V24三个问题的回答(图1),四年级应届毕业生的选择均值明显高于一年级新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类学生在这3个项目上的P值分别是0.005,0.000,0.000,这表明应届毕业生对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加关注,他们比大学新生更原意选择知名大公司,更愿意选择交通便利的用人单位,并且更注重他人对自己职业的评价。

与物质需求(Y4)因素相关的3个提问是:“收入丰厚”(V1)、“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和福利”(V2)、“职业稳定,不必随时担心失业”(V3)。分析两类学生对这3项提问的回答,结果让人吃惊(图2)。在回答“收入丰厚”(V1)的重要性时,新生的均值为3.9908,远远超过应届毕业生的3.6745,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P值为0.001,这表明应届毕业生在评价职业重要性时比新生更加理性,收入在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同时,两类学生对传统的保健因素――“社会保险和福利”、“职业稳定性”的评价也有一定差异。对于“社会保险和福利”,两类学生都强调了其重要性,新生均值为4.2304,应届毕业生均值为4.0190,应届毕业生与新生之间的落差有可能源于应届毕业生对企业保险、福利现状的认知;对于“职业稳定性”,新生与毕业生的价值判断差异不明显,新生均值为4.0415,应届毕业生均值为3.9286。

此次调查除了主问卷之外,还附加了一个问题(A1),让学生分别选出对自己职业选择最重要的三种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家庭、学校和其它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中有25.8%的学生将“学校”作为影响自己职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9.3%,可见学校固然能对在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但其重要性不应被高估;同时,应届毕业生中更多人(42.5%)强调家庭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新生的比例仅为29.1%,这表明即将离校的应届毕业生更倾向于从家庭(而非仅仅从自己)的角度评价职业;另一个数据也在说明同样的现象,选择“自主决策,不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中,应届毕业生中仅有62人(10%),而新生有91人(14.2%)。再分析学校中有哪些具体的角色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对新生职业选择影响最大的角色是专业课老师(46%),而对应届毕业生影响最大的校内角色变成了同学(27.7%)。

需要解释的是,国内不少人认为“择业观”就是职业价值观,笔者认为这种看法略有不妥,对于已在职的劳动者,他们未必需要继续进行职业选择,因此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现有职业的价值判断;而对尚未初次就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内在标准,因此影响他们职业选择的因素就是影响其职业价值观的因素。

四、讨论

从发展心理学视角看,“从青少年到成人前期是价值观趋于稳定、价值体系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5],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正处于这个关键时期,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将为其整个生命历程的职业价值观奠定基础。

那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调查结果表明,不管是大学新生还是应届毕业生,“自身成长”是他们最关注的因素,这表明多数大学生清楚自己这个生命阶段的目标和特点,在进入大学之初,他们将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大学阶段生活一贯的“主旋律”,在即将离校走向职场之时,他们仍然坚持把有利于自身成长作为选择职业的首要标准。

当然,正像笔者所假设的那样,大学新生与应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判断职业价值时更重视职业的社会价值,他们比大学新生更倾向以社会的视角来审视职业的重要性,这表明大学阶段也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虽然身处较为封闭的学校,但已开始积极审视更具开放性的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主动以社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其次,大学应届毕业生对职业能够带来的物质满足的期待比大学新生明显要现实和准确得多,这主要因为此次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拥有就业教育、专业实习以及求职面试的经历,通过这些就业准备活动,他们不仅了解组织对大学毕业生的角色期待,也了解当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状况,他们正在根据社会和组织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对物质需求的期待。以往常有用人单位以“眼高手低”来描述大学生的职业化水平,通过此次调查发现,“眼高”已经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手低”才是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探究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因素不难发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并且尚不稳定,家庭、学校和其它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学校既不是影响大学生(不管是新生还是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唯一因素,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当今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结论

1.大学新生与应届毕业生在自身成长、心理需求、职业特性和专业要求四个方面的职业价值观差异不明显,而在社会影响、物质需求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大学阶段是青年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在主动、积极地调整职业价值观,使自己更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顾雪英.职业价值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01,(1):58.

[2] 罗秀英,熊书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

[3] 金耀宇.国内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4.

篇3

关键字:就业;职业能力;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07―05―15

作者简介:白雪(1980―),女,汉族,黑龙江省克山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陈淑丽(1982―),女,汉族,黑龙江省克山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一、缺乏基本的职业能力是大学生面临就业尴尬的主要原因

“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的选择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而毕业生从业能力已成为企业招聘人员的重点考察内容。

大多单位在招聘新员工考核的已由过去对专业知识转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笔试时注重的多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面试时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包括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应变能力等,关键不在于求职者回答的对错与否,而是看其能否有说服力、感染力,能否自圆其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也成为考核的重点。综合来讲,很多过去所谓的优秀生在求职中往往落后于一般学生,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用人标准正在发生变化。从实际招聘情况来说,有以下几类应届毕业生是企业特别偏爱的:一是在学校担任过公共职务的,企业认为这类学生的接触面、人际交往、社会体验经历更广泛,有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更好、更协调地合作;二是复合型素质的毕业生,即要求专业性和职业性相结合;三是有良好心理素质者。有很多应届生长期无法解决工作问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变化并没有很好地被学校和毕业生所接受并适时实施转变。

一味的降低求职的标准和工资待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积累企业要求的职业经验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有效的职业教育内容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都在呼吁高校应进行教学体制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从当前高校发展状况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人们头脑中的高等教育观念和高等教育自身的体制都还是和社会要求相差很远。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人才有着巨大的渴求,“高校扩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民中沉淀了浓厚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在精英教育时代,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学毕业后能够成为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环境优越、前途光明的“国家干部”。这种观念现在还深深的影响着家长的观念进而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也有很大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充分说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比较成功的,但教育体制转变却相对落后,有人称现在的教育仍为计划教育。其中存在的第一个也是根本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跟社会的需求脱节,教师传授的只有知识而无技能,这样的教育下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第二个问题就是效率。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迅速的传授、学到知识,才能在竞争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大学教育的实践中,很大一部分教材没有迅速更新,对于在这样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来说能够教给学生的也就是书本知识。

可以肯定的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于培养研究型人才是很有效的方式,但是却无法提供就业急需的职业经验。经验来源于经历。对于经历单纯的大学生来讲,要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这些素质,单纯依靠课本和课堂肯定是不够的。从现实情况看,加强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和经历是非常必要的。

三、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有媒体和学者认为,社会中一方面是毕业生因就业困难而着急,另一方面很多新兴行业也因为找不到专门的人才而苦恼,因此大学应该适时开设新型的专业以紧跟社会发展要求。初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仔细分析这个方法还是欠妥当。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新开设的专业很多。这些专业在外观和形式上迎合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但是高校在匆忙开设新兴的职业时,最基本的师资和设备准备都明显不足,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国家这两年叫停了很多专业中有一些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新设一个专业要求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都很大,对于现在基本上属于自谋生路的高校来讲,负担也是很重的。因此,笔者认为与其呼吁在高校中新设专业不如采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二)优势分析

从高校自身来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也有较多的优势。其一,政策环境优势。就业市场的压力使职业学校近两年异常火热,不过国家政策调整的时滞、职业学校的成长和成熟以及社会认可都需要较长时间。而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参与职业教育的道路就能更顺畅一些,因为高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其二,高校具有教育资源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优势,一个是软件优势。硬件就是指高校一般都具有过硬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高校师资和学员的软件优势。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知识功底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学生大多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在短时间内能更好地接受新思想、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些都是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所不具备的宝贵资源。最后,企业对于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企业表示,相同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高校本科毕业生。因为他们的素质更好,能力更高,花同样的时间培训得到的回报更多,稳定之后能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

四、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一)转变学校的观念,转变学生的观念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无法融入社会让个人价值体现和理想抱负的实现成为空谈,社会目标更是无从谈起。在宏观经济环境既定的情况下,教育体制如何改革应该有个明确的定位。高等学校应认识这一趋势,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改变社会的市场的需求,无法左右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只能改变学校自己的评价标准,顺应他们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另一个要做的是要转变学生的观念,继而引导他们改变行动。对于勇于“回炉”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其具有非常积极的一种心态。这是大学生在作为个体在教育结构失衡情况下的自我调整。“回炉”解决了就业,而且这样的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把握社会脉搏、积极融入社会的表现。对大学生来说,在学校中就应该明确社会转型对于自身的影响,认识到个体只能适应社会而不能反过来让社会来适应个体;既要认识到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又不能妄自菲薄;要搞好课本知识的学习。事实证明,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组织表达能力对于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企业非常愿意招那些有职业培训经历的人,但如果大学生们接受过职业教育,他们肯定更愿意要,因为大学生接受过正规教育,在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融会贯通能力更强,比那些单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发展空间要大得多。

(二)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方式就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社会结合。

第一是社会办职业培训机构。让学校来开办各种各样的专业来适应社会是不经济的。对于社会发展紧缺的,国家和社会可以创办独立的职业培训机构,吸收大学生进入培训过程,出来后就可以进入这些行业任职。这样可以避免高校专业过度膨胀的局面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是把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过程结合到高等教育之中。一般大学学制为四年,可以针对专业的不同选择二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学习专业知识,目的是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为后面的职业培训作准备。后面两年时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来选择适合的职业培训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职业实践。

第三是学校把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到社会中、供社会选拔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更早的开始。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按照具体的要求来培训,以保证最终的结果可以满足各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示.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2006.07.17.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1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门数比去年增加了14%;设立的创新创业资金达10.2亿元,吸引校外资金达12.8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也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了近20%,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次达300多万人次。但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仍存在许多问题。

1.1创新意识淡薄

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受“公务员热”“事业编热”影响,大多学生争抢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就业道路,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缺少开辟属于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大学生创新意识相对淡薄,甚至甘愿充当网络的“商”,俗称“网络代购”,仅仅局限于去做一些低端品牌的线上推广和销售,而没有真正投入到某种产品的技术研发当中,陷入了“山寨多、原创少,专利多、应用少,技术多、产品少,互联网创业多、实体创业少”的怪圈。许多大学生创业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难以把产品转化成商品。

1.2自我认知能力差

我国大学生有满腔的创业热情,但缺乏指向性,也没有一个明晰的创业目标。缺乏自我认知能力、更缺乏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在开展一项创业活动时,往往缺少对现有行业的市场情况调研和评估,造成满腔热血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在学校时并没有经历过严格的企业经营训练,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对市场对自我的预期过高,难以赢得社会认可。

1.3创业风险高、成功率低

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对象一般是针对刚刚毕业或已经毕业多年不满现有工作,离开工作岗位投入到社会浪潮中,自选行业、自谋职业的青年。但近年随着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已开始不断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多,青年创业氛围浓,但我国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指导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2韩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韩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韩国众多企业破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许多韩国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负面情绪不断。为了缓解低迷的就业形势,韩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政策,提出“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就业的大潮中来。近年来,韩国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形势非常良好,很多学生都得益于国家给予的创新创业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努力下在各自的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同时也增强了更多大学生的创业信心。

2.1实训基地众多

韩国几乎每所大学均设立专门的创业实践基地,这就像一个大规模的实训场地,基地主要由企业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两部分组成。企业实践基地——也就是目前我国提出的“校企合作”,但韩国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并不是一句空口号,韩国高校真正的与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学校有义务向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及人才输送,企业也有责任为学校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学生。企业就是学生实现经验积累的“训练场”,不需要学校花大笔资金为学生构建模拟的实践地点,而是真正融入到企业工作中去接受真正意义的训练。而校内实践基地是在校园内部,学校建立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室,韩国的校内实践基地相对灵活,不是单一的教师在教室或实验室为学生讲授某种仪器设备的应用,韩国大学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动手能力,例如,艺术类摄影专业的学生可以外出为某杂志拍摄封面,可在校内实践基地内开设艺术摄影棚,为其他学生或校外的人员提供摄影服务;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实践基地开设个人画展,也可以将美术作品做线上或线下的拍卖,并根据顾客的要求做各种修改,还与基地内其他行业的产品实行套餐化、捆绑式销售,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做随机应变的处理;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基地内做模拟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模型与实际建筑有着严格的比例设定,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构建自己梦想的象牙塔,在构建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2.2政府强大政策支持

韩国政府规定中小企业需向大学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以企业的发展有效带动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创业基金不仅为学生提供资金的同时也为优秀的创业学生提供奖励,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2.3高校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

韩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局限于书本上和课堂上的教育,更重视实践课上学生的具体表现,不以理论知识分数高低定学生的成绩,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

2.4师资力量强大

韩国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由有过在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此类教师既可以是在企业工作的外聘教师,也可以是曾经在企业工作过又回到大学校园任职的教师。他们着重为学生讲授如何运用学科知识于实际学科领域土壤之上,并将最新的相关学科的动态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接受最新的知识引导和技术支持。

3韩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经验及启示

3.1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

韩国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十分完备,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学科和领域,只要有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就有相应的实训基地对口实践。学生能实现将书本所学知识迅速的在实训基地得以施展。一方面使其很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其进行自主创新创业的兴趣。使理论知识能从纸上“跃然”于实践之上,并能得出其所期待的“真知”。

3.2培养创新创业教师专任教师

韩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已兴起许久,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也探索出了有益途径。我国还没有形成如此精英的专业化、专职化教师队伍,还仅局限在就业指导这一理论的层次,并没有建设成与创新创业相对应的专门学科,教师仅仅能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任何企业或其他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我国教师体制相对单一和狭窄,并没有吸引一些真正资深的行业人士加入到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

3.3推行校企合作体制

韩国由政府牵头,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的体制,而中国仅仅由高校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说政府干预的力度并不十分明显。在此过程中,企业也相对被动,企业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任用还持有一定怀疑态度,甚至一些企业的观念存在一些问题,并不愿意浪费时间和金钱与学校建立合作,致使我国的校企合作收效甚微。

3.4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精神

韩国是一个有着基督教信仰的国家,其国民整体素质较高,政府重视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营造,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韩国政府有意在大学生中塑造企业家、科学家、优秀科研技术人员的光辉形象,激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美好向往,鼓励学生形成愈战愈勇、实践出真知的理念。

4如何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4.1加强学生工作部门与就业工作处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处下设的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各类信息的统计和搜集工作,而就业工作处负责全校各学院各类就业信息的和汇总。应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优势。加强学生工作部门与就业工作处的有效对接。学生工作办公室不仅负责各类信息的统计而应朝着对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化指导迈进,做好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桥梁作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成果化、实践化。积极开展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系列活动。丰富创新、创业的活动载体。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作用,用学生社团带动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又用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指导社团的工作。校学生工作处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有效帮助学生的成果社会化,既能服务于社会又能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让学生看到自身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成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学科分类,适时帮助学生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需要协同发展,学校应挥动其创新创业的大旗,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为学生指明道路和方向。从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创业投资引导、丰富创新创业的活动载体、加强分类指导等五方面进一步发展众创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4.2积极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

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应设立专项资金,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高等学校综合投资规划予以支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宽松的软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纳入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并列入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3努力搭建教育平台与实践平台

积极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教育平台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推进学科专业协同、交叉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践平台则让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通过高校社团组织、各类研究基地、科技园等平台实现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多维发展。两个平台应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实践平台以教育平台为基础,教育平台以实践平台为依托,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教育是实践的根基,实践是教育成果的转化。

4.4力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科研、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与专业结合突出交叉融合,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以科研引领创新,形成国家、市、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选树创业典型,以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让创新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

4.5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是学生,而打造主体的推动者即是教师。所以,高校应注重对创新、创业专任教师的培养和塑造。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做好师资、资金、管理和评价等保障机制。重视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5结语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需要大学生的重视,我们仍需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和启示,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自身特点,立足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基本现状,稳步推进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继续做出有益的探索,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启林,安玉祥.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韩丽霞.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谭福河.韩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支援之借鉴意义[J].山西教育,2005(5).

[4]陈婷.中韩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篇5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优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Q137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8日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一个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是教会大学生挖掘个人潜能,追求职业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对自己不够了解;其中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了解程度较高,约为3/4;但问及能力和价值观时,则仅有1/2,自我认知明显不足。而对工作的认知情况,仅有44.08%的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比较了解。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指导力度不够。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很大的差距。国外许多学校在学生高中时期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广泛开展,除了极少数的专业设置了相关课程外,绝大多数专业只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来开设。另外,有些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指导内容只是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二)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缺少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从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看,授课内容多停留在多年前的职业生涯理论方面,理论、专业名词的阐释往往占用较多课时,缺少对当前的职业信息、职业环境的分析把握。某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8%的同学“没有关注过职业的变化趋势”。而对职业信息与职业环境的把握,则是建立在丰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深入了解目前的职业环境,社会对哪些人才需求较多,才能有的放矢地编制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停留在上世纪中叶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职业锚理论的层面上,这些虽是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可用于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但是在我国近20年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中,仍缺乏对我国大学生的大规模、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所以很难结合现实情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建设落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等,他们在经过了短期的就业资格考核后,就着手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而且他们大多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辅助指导,而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是缺乏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上课方式仍有待改进。谈到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会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听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讲座。这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课程渗透力度不够、缺乏实践性,只有毕业班的学生会把此类讲座当成是求职前的救命稻草而“临时抱佛脚”地去听一下。其实职业规划,不应仅仅传授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自我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课程设为必修课,分层次、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非常的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的绘画不够明确,而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深入访谈后发现,许多高校大学生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己就业以后才要进行的一种规划,还有大一部分学生,抱着“边走边看,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思想,从主观上弱化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全。客观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然而很多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有的自我评价过高,只看到自身的长处,从小都一直体验着优越感,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追求的目标远远超过自身的能力范围;还有的自我评价过低,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会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三)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一劳永逸。有些大学生在做自身的生涯规划时,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自我,也做了大量的职业前景调查,由此做出精细的规划,在此后的奋斗过程中,即使处处碰壁也不放弃。看似百折不挠,实则是要看职业规划目标是否合理和适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三、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应该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又要改善高校提高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充分利用职业测评的工具,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

(一)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全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职业规划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理念,并在学生大一入学时就安排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水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它需要指导教师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应建设一支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应该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对此,高校要注重对职业规划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多方面充实自己,考取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同时要安排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班进行系统的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

对于校内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专业的局性限,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各行业有经验人士、职业生涯规划的专家、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来校讲学,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力量,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且实践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个体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分析职业环境、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现,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是毕业生的专利,而是所有的学生都应享有的学习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就可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培养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在之后的大学生涯中,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能力寻找以后的发展方向。而对毕业班的同学,就可进行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多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缺乏实践的引导,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少不了实践的训练,职业实践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职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自己的能力。对此,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在专业对口单位的实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高自己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假期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测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认识自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仅要依靠个人的自我判断,以及他人的评价,更要依靠科学的测量工具进行职业测评。专业的职业测评体系是以心理测试为基础的,它能对个体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目前的职业测评方面很多,如职业规划测评、职业定位测评、综合素质测评、性格气质测评、职业发展测评、职业潜能测评、就业心理测评等,这些测评题目多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定量参考。

(六)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为在当社会,科技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所以为了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需要我们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以此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国外 创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05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 后被译成“创业教育”,这是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最早被明确提出。国外的创业教育模式较为成熟且许多国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的创业教育则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国外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如何取其精华,结合国情,为我所用,是现阶段创业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

1 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模式

美国的高校多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大学的使命和目标,大多数的院校都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具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多样[1]。许多院校把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拔高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创业课程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之中,且大量聘请了名师及企业高管作为创业课程的教师,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及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

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的特点。企业和大学联合开发教材,优秀的企业家主动到学校讲学,许多大的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向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风险资金”等[2]。正因为如此,各个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学生的专业方向及当地的经济特色结合紧密,许多学生一毕业即能很好的开展创业活动。

德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视,实施了一系列优惠的投融资政策及税收政策。德国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也较为成熟,政府及企业在学校中提供“创业机会”,让学生们很早就尝试自己开办公司,[3]熟悉公司运营的各项流程;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进而更感性的认识到创业的艰辛和条件积累的重要性。

2 我国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创业教育不重视

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是不重视的,具体表现为: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常规的教学计划之中,只是作为选修课开出,部分院校甚至因为无教师申报而连选修课都没有开出来;没有常规性的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活动多只是由学生处或团委组织,不具备连贯性,创业大赛或讲座只是偶尔作为一种学生活动而开展;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来管理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

2.2 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大部分的院校进行创业教育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的内容多为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这样只会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和常规课程无异,只是要记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违背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的初衷,而且这种概念性的讲授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创业激情。

2.3 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较为片面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应当是“培养具有开创性意识的人”而不是“当老板”,创业教育也不是一定就要求有多少学生一毕业就自己开公司,可以先就业,条件成熟时再创业。开创性意识的培养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工作中的开创性不仅将使得人能另辟蹊径,创造性的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且能够发现问题,发现机会,条件成熟时自然就能独自创业,水到渠成。

2.4 创业教育的师资较为匮乏

因为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国内高校这方面的师资明显是不够的,其表现就是授课教师多是“学术型”的,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这样在学生看来就变成了一种说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够多样,上课时缺乏具备说服力的案例,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

3 对策研究

3.1 高校应提升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于高校而言,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今后的就业率,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许多国外名校都已经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了立校之本。创业教育应该要进入常规教学,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应该要堂而皇之的进入到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唯其如此,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才能够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2 改进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基于此,创业教育的课堂应该更加鲜活,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导向性的作用。即使在讲授基础知识时,也要多启发学生,让学生多发言,多争辩,“不辩不足以明理”,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和质疑,这样就慢慢形成了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品质,并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3 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不仅仅只是培养纯粹的创业人才,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创新的意识,而这种创新的意识可以伴随学生一生,即使学生终身没有自己创业,但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就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不墨守成规,那么这样的学生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有可能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成绩,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4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可以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从校外的企业聘请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或创业者来校讲学,讲学的对象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校内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校讲授创业教育的教师送出去,送到企业去锻炼和参加实践工作,也可以直接引入国外优质的教材和案例给这些教师先行学习和研讨,再去跟学生讲授。

参考文献:

[1]张育广.美日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7):95-98.

[2]李永志.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3):40-44.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观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情况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 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大幅度增加,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美国从1901年开始用了约40年才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日本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英国也在这个时期,用了1213年走完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截止6月,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2002年,高校毕业生有145万人,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截止7月,各校的就业率从70%以下到95%不等。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截止9月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约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5%。2004年,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截止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3%,本科生84%,高职(专科)生61%。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不太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虽然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39%学生未及时找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只是结构性的,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不符、学历层次不符、地区布局不均等。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且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导致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太乐观的根本原因不是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是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得不到更新。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由“精英”走向“大众”

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分析了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它起到赋予这些精英以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我国,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正如高等教育家纳依曼所说“当人们开始探讨大众化高等教育问题时,尤其是探讨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的时候,明显的是这种高等教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把毕业文凭的概念必然地与工作职务概念联系起来,这个职务又完全符合他所得到的文凭的资格”。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老百姓,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这种就业现象将变得更为普遍、习以为常。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德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大学生所从事的就是基层的一般性工作。

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

精英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就业岗位多,择业范围宽,就业压力小,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前,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毕业生完全由国家安排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高等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培养人才,只管“产”不管“销”,毕业生就业只是高校一项临时性的事务工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非常有限,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随之由“精英”走向“大众”,由“天之骄子”变成普通求职者,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毕业生内部也出现明显的分化,校际之间(特别是名校与非名校、重点与非重点之间)、不同学历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高校及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校抢占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抢占生存发展的空间;毕业生抢占就业机会,抢占人生起始的制高点。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理所当然地从学校工作的边沿走向中心,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中心内容,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而且这种关注绝不会是暂时因为扩招所引起的,而是高等教育规律性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以就业为中心。

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由一、二、三产业走向三、二、一产业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至75%,如199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韩国为11:31:58,新加坡为0.3:30.7:70,日本为5:33:62,美国为3:24:73;巴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4.3%、44.1%、39.8%、34.6%;我国2001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是27.7%。虽然我国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国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由1978年的70.5:17.4:12.1,变为2001年的50.0:22.3:27.7。可以预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将会从现在所占比例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者是取得大学学历的人员。在美国,仅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造的收入就高达2000亿美元,其容纳的就业人数约200万。我国人口总数比美国多4倍,但高校职工才10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教育;就业竞争力;财经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05-03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态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传统的单一国内教育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在近数十年中蓬勃发展。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外合作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教育国际化的标准?较之单一国内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又是否更具就业竞争力?

2.研究现状。(1)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现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免成为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相关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上,研究者普遍认为应包含学生自身和市场需求两个维度的指标。柯羽、刘晓凤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不仅要有就业率、薪金水平、就业流向等显性指标,还要有学生综合素质、所在学校专业等分析性指标。时昌桂认为,评价体系应包含自身主体素质,如专业素养、就业意识、综合能力等和非自身客体因素如市场因素、学校家庭影响等。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上,研究者们集中于分析各维度上的影响因子与就业竞争力的相关性。如李正卫、傅剑、裘颖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的英语成绩、父母的社会地位、沟通能力、求职心态和寻找工作付出的努力对其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影响,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和求职心态的影响最为显著。洪莹、吴健豪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除了学生本身的基本条件、工作能力以外,职业定位和择业心理同样重要,如就业区域、行业选择、薪酬标准等同样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中外合作教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于中外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研究较少,研究方向也多集中在该模式下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如邱峰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在就业上面临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的三重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但鲜有研究以两种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外合作教育模式较之传统国内教育是否真正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选取南京财经大学近5年来的财经类两种模式培养下的毕业生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以历史的视角探寻中外合作教育模式下的财经类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是否更具优势。

二、研究设计

在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及结构的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选取就业显性指标、求职驱动力和自我认同度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设计,不仅分析了外在的显性指标,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的内在指标,旨在对两种模式下的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本次研究采取问卷抽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南京财经大学普通专业毕业生和中外合作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两种教育模式培养下的学生所学专业相近,均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管理类专业,且毕业生毕业年限相近,均为近5年内的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5份,问卷回收率达90%。运用SPSS19.0软件对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项目分析、筛选和对比,初步得出了研究结论。

三、研究分析

1.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口径宽、薪资水平高。(1)就业区域。如图1所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合作教育模式下有77.78%业生、非合作教育模式下有68.42%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就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教育模式下有16.67%的毕业生留在国外工作,而非合作教育模式下则无人选择在国外工作。

(2)薪酬水平。两种模式下的受访毕业生中在毕业5年内的薪酬水平已有一定差距。非合作办学的毕业生中,年薪5万元以下的占31.58%,而合作办学毕业生中仅占5.56%。非合作办学的毕业生中,年薪20万以上的仅占5.26%,而合作办学毕业生中年薪20万元以上的人数占16.67%。由以上就业显性指标可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就业口径较宽,就业地点多在国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外。而非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就业地点均在国内,并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在内陆地区工作。相应地,与非合作教育模式的毕业生相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平均薪酬也较高。

2.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自我认同度高,对教育模式持肯定态度。(1)薪酬期望值。根据调查显示,合作办学学生的薪酬与预期持平的有55.56%,略低的有33.33%,远高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都较少。而非合作办学学生中,持平的比例仅为33.33%,略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比例为54.39%。(2)专业喜爱度。在校期间,两种模式下的毕业生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基本持平,均有一半毕业生表示对专业喜爱程度一般,值得注意的是16.67%的合作办学毕业生表示对专业非常喜爱,而非合作办学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3.5%。(3)教育模式差异感知度。鉴于合作教育模式学生具有在国内和国外学习的经历,故向这部分毕业生调查了两种模式对于就业是否有影响。38.89%的受访者认为差异很大,44.44%的受访者认为差异比较大,认为差异很小的仅为16.67%,0人认为没有差异。此外,如下表所示,调查显示,合作教育毕业生普遍认为在个人工作能力的培养上,该教育模式较为有优势。自身的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等均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由以上学生自我认同度调查可以看到,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对薪酬满意度较高,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也较高,同时非常认同合作教育模式给自身带来的改变。

3.合作教育模式下学生求职过程有一定难度。

(1)递交简历份数。根据调查显示,近55%的毕业生收到一个工作邀请需要递交1―3份简历,但剩余的毕业生中,合作办学的毕业生中有27.78%投出10份以上的简历,而非合作办学的毕业生这一比例仅为8.772%。

(2)收到受雇录取份数。多数毕业生从求职至今得到的受雇录用数量为1―3份,但与非合作办学学生相比,合作办学学生收到的受雇录用偏少。收到3份以上受雇录用的非合作办学学生比例为31.58%,而合作办学学生为11.11%。(3)专业对口度。受访毕业生中,合作办学学生工作的专业对口度要远高于非合作办学学生的专业对口度。合作办学学生中专业完全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比例仅为11.11%,而非合作办学学生中这一比例为50.88%。相反地,合作办学学生中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占50%,而非合作办学学生为36.84%。

四、研究结论

1.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生不仅具备国际视野,对自身定位更樽既罚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就业竞争力较强。由于合作教育模式引进了大量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本专业学习上,学生有机会体验到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学术视野,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不仅可熟练使用双语在多文化多语言的环境下工作,更具备了国内教育模式下很难培养的独立思考、管理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受到很多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青睐。此外,部分学生还可能获得在国外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多文化环境下实习工作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职业定位,也为学生在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南京财经大学与滑铁卢大学的合作项目为例,学校借鉴滑铁卢大学在实践教育上的优秀经验,从一年级起就为学生开设就业实习指导课程,并为学生提供中加两国的实习机会。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并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修正,因此在毕业时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2.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原因,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生求职过程较一般学生有一定难度,需加强专业就业教育和指导。然而也应该看到,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尽管就业现状较好,自我认同感也较高,但与非合作教育模式的毕业生相比,他们的求职过程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也与合作教育的学生多选择在国内沿海地区和国外等竞争较为激烈的地区就业有关。在国外就业的学生还需克服语言、文化、身份等多重阻碍,求职过程有一定难度。另外专业对口率较非合作学生偏低,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就业教育,给予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以帮助合作教育的学生更有效率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柯羽,刘晓凤.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17-119.

[2]时昌桂.高校东南亚方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J].东南亚纵横,2014,(6):55-58.

[3]李正卫,傅剑,裘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0-35.

篇9

关键词:高职;男女大学生;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比较研究

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1]。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对培养上百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高职毕业生,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研究,为建设高素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更好地满足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内在动机机制之一,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源泉。它影响个体的思维、意志和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与人类发展个体成长与潜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是对教师在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师生关系、职业道德、外表形象等多方面的心理期待与要求,是他们进行理想体育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以浙江省在校高职大学生650人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32份,回收率为97.23%,其中有效问卷为618份,有效率为95.0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单因素采用5梯度量表法,如: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2)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处理均由spass13.0软件完成);(3)专家咨询法;(4)文献资料法;(5)访谈法。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总体需要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是指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质能力及自身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总体需要排名前三位的是职业道德、人格形象和教学能力。说明在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时期高职大学生依然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优秀文化――师德放在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位。高尚的师德是完善人格形象的基础,只有拥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用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才能把自己过硬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充分地发挥,才能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调查结果也正应验了“做事先做人”的格言。

(二)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类型需要的调查研究

我们从教学管理、师生教学和师生关系不同角度对高职大学生所需要的体育教师职业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民主管理的、合作指导教学过程的朋友型体育教师。然而,从管理角度来看,也有43%的学生喜欢自由型的体育教师,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1.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需要的比较分析

教师的职业道德既是教师人格特质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2]。职业道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合力效应的粘合剂。调查表明: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首选,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是体育教师对教育这一平凡而崇高职业的神往和进取的思想境界。责任心是体育教师教育的理性和教育智慧的力量,是师爱和师生精诚团结的力量,是促进学生发挥更高形式和更高层次的自我潜能的力量。公正公平是体育教师从教生涯表现出来的正大光明、质朴和公道的品质,它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亲切感、安全感、理解感、信赖感和共鸣感。在新时期要重塑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才能成为大学生心目中道德的典范、生活的楷模和学习的合作伙伴。

从不同类别高职学生的情况来看,男生比女生更需要体育教师能以理服人(P=0.00

2.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教师人格形象更具有经常性、外在性和直观性特点,体育教师内在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以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和极具耐心的人格形象,可以内化形成教师独特的人格特征,可以升华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能够感染和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调查结果显示:完美的人格形象是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二位选择,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

从不同类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分析结果来看,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把耐心、平易近人、富有激情作为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的前三位,而女生对体育教师人格需要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耐心、情绪乐观和平易近人。在乐观情绪(P=0.026

3.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要的比较分析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需要的第三位选择。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培养合作、学会合作是大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要素;树立信心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耐心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的独特要求,学生只有正确地掌握运动技能,才能真正在运动中体会到乐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才能真正树立起自信心;正常有序的课堂组织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体现了现代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教师课堂的职业素质行为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而是大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4.390,P=0.036

4.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需要的比较分析

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上的交往可促使师生间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应。体育教育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平等、民主、愉快、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加体育教学的情感色彩,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调查表明: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而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权威地位、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将被平等、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所取代。

5.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需要的比较分析

事物的内容决定着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内容必须通过外在形式加以反映。教师的内在素养只有通过外表形象才得以表现。仪表作为一种非语言因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学生对教师感觉的产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仪表形象。统计数据表明:体魄健康、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总体需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体育教师衣着整洁得体(P=0.000

6.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比较分析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体育教师智力因素与知识、技术技能等的有机结合。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从统计分值来看,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性别需要、学历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指标关注较低。

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全面的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完成职业素质任务的必备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则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新型学生观、新型教学观、新型教育观、目的观和过程教学观的体现。

男女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在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

三、结论

高尚的职业道德、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主要需要。敬业精神、责任心强、公正公平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需要;耐心细致、平易近人和情绪乐观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人格形象的主要需要。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合作能力、激发运动自信心、耐心地纠正错误和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需要;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和师生间有亲近的关系是高职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主要需要。健康体魄、整洁得体、形体优美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仪表形象的主要需要;丰富的体育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运动技术技能是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需要的重要内容。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在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

四、建议

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和人格引导感染学生,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高尚人格生成的熔炉和圣地。体育教师应从现代体育教育观出发,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鼓励、学会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走进新课程。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关注健康安全、培养合作精神,构建充满生命力、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课堂运行体系。体育教师应针对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要,加强自身职业素质,择取教育行动与方法,努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地开展“个性化”教育,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高校行政部门要研究和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倡导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意识和职业素质培训计划,促使体育教师能够扮演并担当好多重角色,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多重需要,确保高水平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具体情况如下:

一、 课堂教学

我们实习的学校虽然在县城,但是农村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给美术教学中所展示的图片带来众多局限性,而且因条件制约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图片及资料非常有限。

我的第一节课是在紧张中结束的,虽然精心的备课,但在课堂上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还是有些紧张。经过指导老师的培训,我们带着自信走进了下一个班级。这节课我要讲的是《飞天》即敦煌的壁画上的飞天形象,很巧合,夏天我刚去过莫高窟和龙门石窟。因此拍了很多真实的石窟图片,配合书上的图片一个真实的飞天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通过我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更多有关飞天与石窟的故事。“因为平时很少有外界的图片,所以这节课学生们格外的认真”我的指导教师这样说。我很欣慰,因为我的到来使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更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此环节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组织教学,使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及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有认真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做好充分准备,孩子就会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

二、 听课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听了大量的指导教师的课。并对其发出赞叹,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那样的应对自如。虽然教学条件艰苦,但是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与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虽没有多媒体的帮衬,但课堂气氛依然活跃。我想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克服困难,完善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语言技巧来维持教学秩序,如:个别同学开小差,不应该在课堂上训斥,而应该以提问或其他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方法使其思绪放回在课堂上。

在课堂讨论是对于班级的混乱,可以表扬纪律好的小组,进行鼓励,那其他小组就会效仿,课堂很快就会安静。

… … … …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深感,课堂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学方式及一些组织教学的能力。

三、 家访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双方的交流,对孩子有更深的了解,同家长共同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同时,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我在家访过程中,就了解到一个孩子的性格内向,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我感到她是热爱集体的,带此疑问我进行了电话家访,从家长处了解到因家长工作特殊孩子经常独自在家,因不常与人交流从小的性格就很孤僻,但她的自尊心很强……对此情况,我鼓励他多和班里的同学交朋友,并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她一组进行二课堂活动,使她的性格能够开朗些。

这都是家访带来的收获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提高学生成绩。

四、 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的教师,因此要组织班级群体、协调班级关系,实行个别指导等等。

在班主任实习阶段,班级一些日常活动如:怎样搞好自习期间的班级纪律。如何开展课余生活,即针对个别不遵守纪律同学的教育等。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不是处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者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听取大多数学生的建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指导性的合理方案,使班级充分民主,进而解决问题。

我认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组织班级纪律,开展班级日常工作,教师应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一位置中。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下,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树立威信,有助于激发班级成员凝聚力,使其团结在一起,构成一种整体力量,有助于学生成长。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知道,认真备课准备教具是重要的教学流程,要针对教学工作持有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