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传播范文

时间:2023-06-18 10: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文化的传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文化的传播

篇1

关键词:《来自星星的你》;传播;文化动因;韩剧

上世纪末韩剧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曾一度以其势不可挡的潮流影响中国观众。近期韩流似乎以其更为凶猛的潮流再次席卷中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星》)相当火爆,“目前的平均收视率高达21.2%,瞬时最高收视率甚至突破31%”,[1]据有权威数据显示,“在中国《星星》网目前网络点击量已超过10亿次”[2],这种火爆程度让国产电视剧望尘莫及。而实际上如果细细分析《星星》火爆背后的诸多原因,不难发现其是在一系列成熟的传播文化动因中催生出来的结果。本文将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客体三个方面来论述韩剧《星星》在中国传播的诸多文化动因。

一、 张力十足的故事内容和精良的制作

“韩剧在‘炮制爱情’的道路上坚贞不渝。具备当下价值观的女性遇到完美男性(男一或男二)是韩剧屡试不爽的灵药”[3]《星星》也不例外,它塑造了一个神经女神千颂伊来引发女性观众的“代入感”:千颂伊堪称是国民妖精、引领韩流的女神,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常识、不爱学习、脾气大、虚荣心强、爱名车名鞋名衣、爱吃垃圾食品的女性,这些所有特质简直就是现代广大女青年都梦寐以求的,契合了具有当代价值观的女性观众的心理诉求。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二姐”、“国民女神”遇到了完美外星男人都敏俊,他400多年前从外太空来到朝鲜,他视力如鹰、听力如狼,还具有瞬间移动、暂停时间、隔空移物等“超能力”;他满腹学识、无所不知,各种法律、人生哲思信手拈来,有着爷爷辈老教授的智慧;但更重要的却是他那精致帅气的不老容颜,腰缠万贯还收藏着价值连城的古董……这样精彩绝妙的人物设置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女性观众对于爱情的幻想,又怎么可能不拴住观众的眼球?更何况《星星》故事情节本身引人入胜,集各种极具“吸睛力”的元素于一体,既有“悬疑”、“谋杀”、“超能力”,又有“穿越”、“爱情”、“娱乐喜剧”等等,并且所有这些元素混合杂糅的同时并没有破坏故事本身的合理性、流畅性。可以说,整部剧人物关系设定极具戏剧性引发力,而故事内容的发展又在“精彩不断”和“悬念从生”两方面给出了卓越的平衡力,既给观众间歇性的精彩“爽点”,又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不时安插下悬念“看点”,这种张力十足的浪漫爱情故事对于现代多数女性来说自然成了“攻无不克”的利器。

另外,《星星》从表演、造型、画面、音乐乃至字幕等各方面都极为用心,显示了韩剧专业而又精良的制作水准。“金秀贤出道时间并不长,但他无疑是韩国的票房灵药,从剧集《Dream High》、《拥抱太阳的月亮》再到电影《夺宝联盟》、《伟大的隐藏者》,但凡有金秀贤加盟的影视作品无一例外大热大卖”,[4]《星星》让炙手可热的金秀贤饰演男主角无疑是明智之举,他以其俊美的外表、多层次内心表演呈现了从冷漠、挣扎到多情的完美教授形象,将外星人身上冷峻的酷和多情的可爱融合于一体,演绎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与之相呼应的女主角全智贤,作为有着十几年演绎经验的她来出演盛气凌人的女明星千颂伊自然能够轻松驾驭。在剧中全智贤不仅霸气外露尽情展现其成熟美艳的身姿,还毫不顾忌表演各种自毁形象的粗俗形态,如“衣衫不整拿着吹风筒在洗手间五音不全地乱吼一气”,将兼具神经气质和女神气质的千颂伊诠释的精妙绝伦,一会儿傲骄嘴硬,一会儿又无赖俏皮,蠢得不做作,美得有力度。同时,全智贤在剧中精致时尚的穿衣风格也是此剧的一大亮点,“每一集换装不下十次,从头到脚一丝不苟,每换一件衣服所有配饰重新搭配,女王范、少女风样样手到擒来”,[5]足以使《星星》成为一部时尚教科书……还有“多年来,韩剧OST(背景音乐)一直深入人心,网友称其为韩剧最大功臣,一煽情必有擦狼(爱你)”,[6]《星星》同样不例外,每一集一到动情时就会有Lyn演唱的《我的命运》无限循环,渲染氛围、动情之至!好故事、好制作乃是韩剧《星星》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的坚韧基石,也是其在传播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环节。

二、“韩流”持续预热和新媒体拉网式互动传播

韩剧自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以其浪漫温情的故事内容博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同,初来乍到的韩剧大多以主角得病、兄妹相恋等虐人故事赢得收视,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眼球。随后一部具有颠覆性的电视剧《我的野蛮女友》,以其全新的观念塑造了一个任性霸气的女汉子形象。自此,韩剧故事模式不断变化,接连不断的向中国推送一部又一部精彩电视剧,既有主打轻松搞笑讲述纯爱故事的《浪漫满屋》,又有充满坚韧隐忍、聪明励志精神的《大长今》……韩剧“招式”不断变化,在不断的创新中不仅聚集起极高人气,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评价,在中国市场上形成绝对品牌认同。

而近两年,这种品牌认同感似乎愈演愈烈,韩流文化再度掀起更高狂潮。2012年一首《江南style》唱响全中国,鸟叔“骑马舞”蹿红大街小巷;超人气组合EXO风靡少男少女,集唱跳颜俱佳优势轻松成为新一代人气偶像;去年接连两部电视剧《主君的太阳》、《继承者》的持续火爆;下半年引自韩国版权,并轻松成为同时间段收视之王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更是“当仁不让地夺得聊天、相亲、斗嘴话题TOP1”,[7]接着人气“偶吧”李敏镐荣登央视春晚,演唱了一首别样风味的《情非得已》并成为春晚热门话题之一,成功抢镜。这股新韩流持续不断,其传播范围之广、影响速度之快更是前所未有,不仅成功俘获了大批忠实粉丝对韩文化的习惯性消费,而且也预热了新一轮的韩流风潮――《来自星星的你》。

自去年年底,这股“星星”之火便开始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星星》开播之初,就获得较好收视,春节过后,“炸鸡和啤酒”、“叫兽依赖症”、“教授救我”等相关话题更是长期占据新浪微博话题榜,就连平时“高高在上”的大牌明星都开始对《星星》“欲罢不能”,纷纷模仿千颂伊拿着咖啡自拍的姿势来“摆俏”。据不完全统计,杨幂、赵薇、高圆圆、唐嫣、蒋欣、张歆艺等众多女明星都曾在微博公开自己正在追这部剧,还自称患上了“教授依赖症”。而根据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一书,引爆流行需要三大法则,而其中颇为重要的即“个别人物法则”。因此,中国女明星在韩剧《星星》的传播过程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于无意中对这部电视剧进行推销、宣传,并由此引发更多粉丝纷纷加入“观剧热潮”,也正是在这种借助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过程中引发《星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行开来。事实也正是如此,据新浪微博指数表显示,《星星》态势逆转出现火爆,是在年后“杨幂、高圆圆等微博中调侃《来自星星的你》引起关注,剧粉争相呼应,大V也开始纷纷制造话题,效应迅速扩张”。[8]

与此同时,关于韩剧《星星》的相关新闻报道“蜂拥而至”、抢占头条。剧中“下初雪就应该吃炸鸡喝啤酒”的一幕,让现实中的情侣们纷纷仿效,还一度引发餐厅套餐热卖,“提供冷冻鸡翅原材料的一家企业表示,因为禽流感疫情,春节之前大幅减少备货,对于近来激增的订单感到相当意外。”[9]不仅如此,更有“土豪粉丝买下情人节《新京报》整版广告向金秀贤示爱,剧中线衫义卖更是拍出5亿韩币天价”; 金陵晚报报道:“星星频现中文书,都教授让旧书加印”,“自电视开播之后,该书(指《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就引起热购潮,不仅仅在韩国,中国不少网上书店都一度断货。‘这书2007年就印刷过,之前几年的销售成绩也就500多本,不过这几天却卖了100多本。’南京新华书店告诉记者书店里的库存也不多了”……一时间,所有新闻话题似乎都与这部热播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在这一拉网式互动传播过程中,《来自星星的你》不断“发酵”,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三、中国观众审美选择和引进方价值选择的双重结果

尽管《星星》凭借着持续火爆的话题预热以及众多明星、媒体的自觉性宣传与报道,可谓占尽了“天时”、“人和”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地利”的优势,恐怕也难以成就今天如此火热的态势。

所谓“地利”的优势是指中国当下文化环境要素,具体来说包括中国目前相对开放宽松的文化政策、影视行业的市场状况以及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诉求等诸多方面。自上世纪七八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的时代背景下便开创了一个开放、宽松的文化政策环境,包括韩剧在内的美剧、日剧等流入中国市场。然而尽管如此,总体来讲国内影视剧相比美剧、韩剧则呈现创作水准较低、创新力不足等诸多诟病。著名媒体研究者张国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产剧很多时候,只是在很浅的层次中迎合人们的兴趣”。国产电视剧创新力不足,如果某一内容题材的电视剧受到欢迎,便很容易出现“扎堆”现象,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较容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继而引发反感。而当引进方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引进别国电视剧之后,获得观众认可的首先是一种“新的血液”,观众最初是因为“获得新的审美体验”的心理预期而主动选择观看一部韩剧,在这一基础上,新的故事、新的面孔、新的思想便自然而然“抓住”观众注意力。

同时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长期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及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中,这使得人们更加自觉的转向主题温暖、基调轻松的电视剧观赏。然而,现如今国产电视剧大多为严肃的现实题材,从“奋斗”、“青春”到“蜗居”、“裸婚”再到“养儿”、“养老”等一些列话题的电视剧近几年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国产电视剧题材的“半壁江山”,就像张国庆教授所说“好像身边坐了一个和你一起抱怨生活的人,短时间可以,长了谁受得了?”而《星星》却以其全新的外星人题材的故事,给观众炮制新的爱情幻想,为其枯燥的现实生活增添一个“新鲜剂”,契合观众审美心理诉求。

另外,国内影视公司在制作电视剧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诸如演员片酬、宣传成本、播放平台等各方面压力,使得其不得不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削减成本,而“相比起国内明星堪比‘楼市’的片酬,韩国明星的性价比远远高于国内明星”[9]在拍摄《神都龙王》时,导演徐克曾说“选金范出演贵公子,也是有缘由的。第一眼见他就觉得帅,养眼。此外,相对便宜,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制作上。”与此同理,在某种程度上《星星》等极具特色的韩国电视剧的引进也是中国引进方价值选择的结果。

这样,《星星》凭借自身精良的制作水准以及良好的故事架构,及时有效的抓住新一轮韩流热潮,并在当下新媒体互动传播的机制下,成功在中国影视市场中绽放异彩!可以说,高质量的传播内容、多渠道有效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主客体的共同努力构筑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背后的传播文化动因。

[参考文献]

[1]摘引自《评论:、恋上完美外星人》,外滩画报,.

篇2

关键词:汉字;文化;教学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汉字不仅承担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教授汉字课程,不仅仅是教留学生学习文字,更重要的是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同时,汉字文化教学也促进了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从汉字文化角度讲解汉字,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加留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一.汉字文化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汉语也不例外。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常会被汉字复杂的形体、相似的读音困扰。常会因为枯燥、无趣的记忆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者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大多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我们在开展汉字教学时应该旁征博引,增加汉字课堂的生动性。通过趣味的故事提高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好的识记汉字。2.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汉字形体复杂,形近字、同音字多,留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枯燥的记忆,导致书写汉字的正确率低。这都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认识不清,缺乏对汉字形义关系的理解。从汉字文化角度出发,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适当的讲解汉字的造字理据,从汉字的部件、结构入手,优化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汉字形音义关系的掌握。从意义上区分汉字形体的差异,对形近字进行归纳,提高书写汉字的正确率。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播文化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开展汉字教学的同时结合文化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开展,还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要准确的掌握汉字,必须了解汉字所属的文化。如果单纯的分析汉字结构、汉字形体,就无法深入了解汉字的魅力,不能掌握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加强汉字文化的教学,在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汉字文化教学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文化信仰,兼容并包。开展课堂教学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了解学生的文化信仰,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设置相应的文化知识,有目标性的提升学习效果。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化知识。而对于有特殊信仰的学生来说,我们要避免一些文化禁忌,尊重他人文化,兼容并包。坚持适用性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汉字文化教学。2.阶段性原则学习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汉字文化教学应该把握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开展对外汉字教学。在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介绍汉字的来源和发展,通过动态的图形和趣味的故事,减少学生对汉字的陌生感。对于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中高级段学生来说,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汉字游戏、部件组合等多种方式将文化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更加深入的文化教学,介绍中国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坚持阶段性原则,可以更好地的开展汉字文化教学。3.得体性原则汉字文化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一部分,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汉字。开展汉字教学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要把握汉字文化教学的度和量。首先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在传播文化知识时,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应该恰当的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服务汉字教学为核心。其次,汉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汉字文化要突出重点,切合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易于接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增强得体性,更有助于我们开展汉字文化教学。

三.汉字文化教学的策略

1.运用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汉字文化教学汉字对留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他们缺乏对汉字结构的整体认知。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一方面可以加强其对汉字形体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汉字的产生,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象形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描摹事物的整个外形或显著特征创造出来,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汉字的意义。比如说日、月、人,这些简单的汉字,都可以从图形了解到它们的涵义。从这些象形字入手,可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指事字的教学,可以通过添加抽象的符号来区别字义。比如说木、本、末的区别就在于“木”上的一点添加在何处。“本”在树木的根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根本。“末”在树梢处加上符号,表示树木的树梢。会意字的教学,可以通过组合部件,整合意义来理解汉字。比如两个木是“林”,很多树木是“森”,两个人一起行走是“从”。形声字的教学,可以通过偏旁的表音、表义功能理解大部分汉字。比如与“水”有关的都有“氵”,如:江、河、海、溪等。比如“支”作声旁的读音相似,如吱、枝、肢等。所以从造字法入手,是最基本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汉字来源,对汉字形体、结构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字感”。2.利用汉字的部件音义规律进行汉字文化教学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其中合体字较多,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部件组合而成。我们可以从部件的音义规律去掌握汉字的意义,利于学生深入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汉字。合体字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每个部件在形、音、义上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分析部件的形体、读音,归纳部件的意义,起到类化汉字的作用,可以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特别是对某一类部件的文化意义进行归纳,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类汉字的意义。比如“讠”是由“言”字演化而来,一般以这个为部件的汉字都与说话、语言有关,如:说、话、语、谈等。还可以从声符上建立语音的关系,比如以“当”为部件的汉字“挡、档、裆、铛”读音相近。多个部件组成一个汉字,我们可以从其组合部件的文化意义入手,比如“掰”,表示两只手从物体中间分开,就是掰开、分开之义。比如“休”,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从部件的音义规律入手,不仅充满趣味性,还将音、义密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记更多汉字。3.通过汉字的文化故事进行汉字文化教学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故事可以成为汉字文化教学的资源。从汉字的文化故事入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避免学生呆板、机械的记忆汉字,还可以让其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汉字的文化故事内容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分析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汉字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加深其对汉字的印象。可以借助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节日开展汉字教学。比如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是:一家人团圆,赏月、吃月饼。“月”、“团”、“圆”、“家”、这些字都有了更加生动的涵义。可以通过趣味故事将汉字的意义联系起来,依据汉字的字形、字义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进行汉字教学。还可以通过充满哲理的寓言理解汉字,让学生学习汉字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借助多种练习方式进行汉字文化教学为了防止课堂的枯燥,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展开教学。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写书法、汉字游戏等方式开展汉字文化教学。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无论从书写工具,还是表现内容上来说,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书法艺术与汉字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欣赏书法与练习书法的方式,让枯燥的写字变得有趣。从开始临摹到自主书写,提升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结合汉字的造字原理,对汉字进行字形归纳、字义的解释,使学生对汉字形体有进一步的掌握。练习书法将传统文化和汉字教学良好的结合,一举多得。我们还可以组织丰富的汉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比如“猜字谜”,通过字谜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一加一是王;一百减一是白;一只牛是生;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头上是碧。比如“谁是卧底”,通过每个学生对词语的描述,发现谁拿到的词语与他人不同。通过描述,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特征的把握情况。趣味的汉字游戏,提升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汉字文化教学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是汉字教学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将文化教学贯穿始终,循序渐渐,促进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握中华文化的内涵,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3]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学林出版社,2008

[5]孙潇.文化视野下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3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主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多元化的需求等等,现代汉字被广泛的运用的设计领域,诸如: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等。以内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领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样的发展形势也就决定了现代汉字需要融合一定的艺术设计内容来进行对字体形态进行装饰,突破传统汉字语言的界限。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粗略的谈一下现代汉字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语意。

外在形态:汉字与图形的相结合

汉字最初是由图形演化而来的,从这个角度说汉字具有图形和文字语言的双重特点。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以汉字本身的内涵或者寓意为基准,设计与其相符的符号或者图形借以来与汉字设计相融合,以新的视觉形态展示给大众,给大众以视觉冲击力。图文结合的汉字设计思路成为不少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同时图文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而且还利于人们思维上的接受和记忆。以这样生动、形象的视觉元素来传播文本信息,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加深人们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和了解。这种汉字艺术设计多用于:广告、牌子、包装、形象设计等等。它能够以图形的直观性来更有效的传递语言文本信息,便于信息的传播。如:“心曲”作为一个咖啡厅的店铺,它的招牌上设计的字体是:“心”字最上边的点以图形“?”代替,“曲”字中间的一横以图形五线谱代替,两个竖线以图形钢琴符号代替。以图形来传达咖啡厅让人心灵栖息的地方,心、音乐以图形来展示,更能够让人从心底放松,缓解自我。现代汉字艺术设计在外在形态上注重视觉元素的调节、交换、组合等等,而其核心表现形式即是:汉字与图形的相结合。

核心精神:追求意境上的“和”

汉字艺术设计在理念上大多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人们的欣赏、视觉追求等也同样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就是对于新的事物,人们衡量也会以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这样以来,汉字艺术设计作为吸引大众的主体,在设计过程中自然的也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我国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追求到古代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禅学思想的核心――和。古代人认为“和”是万物出现的源泉。现代汉字艺术设计在审美上也体现了对“和”的意境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达到“图文合一”的最高审美境界。以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它的中间选用了“中”字的弱化使用,其整体是中国古代的“钱币”标志,二者相结合使用,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即:整体的平衡、和谐,给人以良好的感觉。目前,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思想内涵上的“和”,其设计的思维点也可以说是从始便定位在“和”上,即:让汉字的设计以新的结构来形成“和”的产物,以“和”的特点、思想内涵、意境等等来凸显现代汉字艺术设计的魅力。

意境神韵:借鉴中国书画艺术

现代汉字艺术设计与我国的书画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我国的书画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其设计作品的意境、神韵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是最能够凸显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气质的艺术作品。汉字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载体形式,在设计上自然也就注重民族性的凸显,从而现代汉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凸显民族特性,开始或多或少的借鉴书画的用笔手法,力求创作出书画艺术的意境、神韵。现代的汉字艺术不乏运用书画的笔触、墨韵的手段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得汉字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又具有民族神韵。诸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徽“舞动的京”其设计便是对书画艺术元素的灵活运用,即:以篆书的“京”字来作为标徽主体,还有印章、汉竹简文字特征等等,从整体上来凸显时代性的同时又使其不缺乏中国文化神韵,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借鉴中国书画艺术来进行现代汉字艺术设计的手法能够从根本上凸显传统书画神韵的同时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

总的来说,汉字作为我国语言的最基本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汉字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受大众审美需求、时代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汉字开始与艺术设计相融合,运用诸多的元素来进行装饰自我。进而也就强化了现代汉字艺术设计运用装饰语意凸显其艺术魅力,促使了汉字突破原本传统汉字的运用范畴。

篇4

【关键词】《汉字英雄》;文化类节目;传统文化;传播方法2013年暑期,河南卫视与爱奇艺公司联手打造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汉字英雄》。一经播出,该节目便引发媒体及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浪微博相关话题位列全国电视节目类话题排行榜第一位。同年8月,央视同类型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两档节目在暑假档期共同为电视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节目模式与节目内容,丰富了观众的收视选择。

由于节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对汉字比赛模式的创新式表现使节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界对《汉字英雄》的关注也逐渐提高。在媒体与学界的一片赞扬声中,《汉字英雄》第一季完美收官,并以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同档期节目全国收视率前三的成绩向外界证实地方上星卫视制作文化类节目也是可以获得巨大收视成功的,并带动了一批同类型电视节目,如《成语英雄》《中华好诗词》和《最爱中国字》等。由于第一季的成功,《汉字英雄》随即开播第二季与第三季节目,并于2014年10月结束了《汉字英雄》第三季。但第三季节目不仅收视率下滑,而且其社会影响力和网络热度都远远低于预期。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字英雄》第三季的节目现状,通过对该节目的现状分析,探讨节目收视率下降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

一、学界关注及收视率变化

2014年7月,随着《汉字英雄》节目进入第三季,这档国内原创的汉字真人秀节目从无到有,已经愈加成熟。在这期间,很多学者对节目取得的成功表示肯定,并从节目内容、制作模式等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王少春根据河南电视台一直探索的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体结合的发展方向,对当今条件下电视文化节目的根本和方向、优化电视文化节目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电视文化节目由弱至强的关键步骤等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电视文化节目发展做理论的积累。

毕素雅在《汉字英雄:文化综艺节目的成功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由河南卫视和爱奇艺公司联袂打造的国内首档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汉字英雄》在选秀节目中的成功突围预示着综艺节目的新发展,在面对质疑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汉字传统、少儿教育与媒介发展关系的思考。

《汉字英雄》第三季的节目形式与前两季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舞台仍是以汉字十三宫为主体,所有比赛都围绕这十三宫展开。初赛时,选手在自我介绍之后,就要向十三宫挑战。每前进一宫就需要回答相应的汉字,成功就进入下一宫,直到通过整个舞台并正确回答汉字先生的提问,方能晋级。而复赛与决赛的赛制出现了变化,相比于第一、二季时的电脑抽签、一对一捉对较量的比赛模式,增加了分组与队友。每组两个人,即使一人失误落败,还可以依靠队友的胜利获得晋级,使比赛从之前选手自己单兵作战变成团队配合对抗的模式,更增添了比赛的策略性。

节目内容上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改变,同第一、二季节目相同,仍然以汉字的拼写为主要内容,从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考察,运用常用的同音字、多音字,常见的偏旁部首进行汉字拼写,对选手的汉字储备有明确的体现。通过场上选手间的捉对比拼或和从各界选拔的汉字守关团比拼,从而达到淘汰选拔的目的。

2014年10月10日《汉字英雄》第三季落下了帷幕。与第一季相比,《汉字英雄》第三季的收视率堪称惨淡。从原本第一季的复赛阶段全国第四下降到全国第二十名以后(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而在爱奇艺客户端上,《汉字英雄》视频播放数量也从第一季193.7万和第二季492.1万下降到第三季23.3万。①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汉字英雄》这档原创文化类节目正陷入困局之中,并逐渐失去了节目生命力和收视吸引力。

二、节目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分析

作为2013年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起掀起文化类节目收视热潮的《汉字英雄》,一度被认为是自《百家讲坛》后,中国文化类节目和原创节目中的一次全新且成功的尝试,但仅短短一年时间却走向低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节目形式单一,内容老套

《汉字英雄》推出之时,国内并没有一档真正的汉字选秀节目,它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遇,糅合了文化类节目和选秀类节目的一些特质,在进入市场初期,的确十分吸引眼球。但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汉字英雄》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局面――观众对汉字类的节目出现了审美疲劳。

汉字猜词类节目从选题开始就具有了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其内容是固定的中国汉字,而节目形式单一。首先,从具体汉字来说,不管从字音还是字形来说,都有一个文字数量的限制,以至于会出现选手对决时一组题库不够使用的情况。其次,尽管字音、字形有很多,但出题模式过于单一,单纯地通过选手在答题平板书写汉字的形式使竞赛环节单调重复,视觉传播缺少变化和波折。观众虽然会在比赛初期获得一定的参与感,但随着文字难度的加大,观众的这一体验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影响观众对整个节目比赛环节的耐受度。这不仅表现在比赛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上囿于保守,节目对汉字内涵的挖掘力度也不深刻。可能限于节目时长的问题,在汉字先生解释文字时往往不能够从其出处、起源等方面深入介绍,仅停留在用法层面,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阐释与传承。

同时,《汉字英雄》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虽然具有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弊病。其一,真人秀节目的作秀成分,因为涉及不同的参赛选手,每个人都不是电视观众所熟知的,真人秀节目一般都会涉及选手介绍环节,这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而且也能使观众更好地了解选手的背景、个性等。但是由于综艺节目的娱乐化或宣传需要,一些选手的特殊身世成了真人秀节目的卖点。《汉字英雄》因为其文化元素,降低了部分受众对其真人秀性质的认知,如9岁男童王梓旭,其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不仅被汉字先生批评缺乏童真,更是被观众所诟病,所以过多地偏离自身节目主题的真人秀将会给节目带来负面的声音。

其二,真人秀节目的比赛机制也存在一些争议,《汉字英雄》的竞赛形式还相对客观,与音乐真人秀节目相比,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判断标准,那就是汉字书写是否正确。但由于比赛时有人为因素加入,如场上计时的为主持人马东,汉字评审时由三位汉字先生评判,使节目过程的公平程度产生了异议。汉字先生对一些年纪偏小的参赛选手产生偏向甚至提醒,这不仅违背了节目比赛规则,甚至对比赛结果也产生影响。观众对此会产生反感,最终导致观众黏合度的降低。

(二)传播媒介受局限

在传统媒体逐渐萎缩的今天,河南电视台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网络视频客户端爱奇艺联手推出《汉字英雄》,这是全国首档网动的电视节目。在第一季时,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节目的投入和节目质量都得到很大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网络宣传。但同时也为这一节目埋下了隐忧:其一,电视台与网络媒体视频客户端虽然都是宣传媒介,但说到底,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其利益诉求也很难一致。电视台作为国家管理的宣传单位,肩负着更重要的宣传引导工作。而爱奇艺公司是私营的商业公司,对商业利益更加注重。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利益矛盾是《汉字英雄》能否长久播出的关键。其二,在中国这样一个网络视频播放自由的国家,网络资源免费共享已成为一种常态。所以我国网络视频客户端,包括电视台都缺乏培养自己忠实观众的土壤,这就导致中国的观众不会一直收看一个电视频道或一种网络视频客户端。而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一档节目在网上是某个视频客户端独播,而本节目又缺乏忠实的观众,那么网络独播权只能使本节目的收视率和播放数受到限制,因为观众可能没有特定地关注单一的视频客户端,这就造成了节目收视率和知名度在网络上并没有得到提升。

(三)时间设定不科学,受众流失严重

《汉字英雄》第三季开播后有一个最大的变化,那就是播出时间的调整。第一、二季是在假期,也就是暑假、寒假的每周四、周五双播,时间是21:25。从第三季开始改为每周五21:55单播。这一变化使得节目收视率受到两方面影响。

第一,《汉字英雄》第一季播出后,该时段收视率涨幅最快的是4-14岁的儿童,而收视率最高的是55-64岁的老年人。这两部分受众人群可以说非常符合《汉字英雄》的受众定位。但同时,这两类受众有一个共同的收视习惯,那就是收视时间比较有限,一般不会接受深夜档的节目。不管是儿童还是老人,他们正常的作息时间都比较规律,22:00之后的节目并不是他们收视的黄金时段。所以,当节目的播出时间改为21:55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损失这一受众人群的收视率。虽然爱奇艺在移动客户端上自由的播出时间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由于移动客户端并不十分适合老人和儿童这两类受众人群(不会使用或被家长控制不能使用),所以移动客户端的弥补效果微乎其微。

第二,由于本季节目改为每周播出一次,这不可避免地使节目播出时间较前两季延长了。从2014年7月开播一直到同年10月才结束,这使得节目从假期一直贯穿到开学后一个多月。节目播出前后,收视率增幅最快的是学生,而学生这一群体的收视是很不稳定的。“暑期是在校学生一年中最长的假期,在此期间,很多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面对这一现象,各个电视台也都有意识地在暑期节目的内容和节目的编排上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安排,以提高青少年收视群体在总体收视人群中的比例。”学生的暑期收视热潮之后,其收视率就会逐渐下降,所以当《汉字英雄》决赛赛程拖到10月后,收视率没有达到第一季的水平是可以预见的。

三、完善文化类节目的有效途径

针对《汉字英雄》这档节目,我们发现三季以来节目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与同类型节目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通过讨论本节目的改进方法,以期完善同类型节目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调整节目形式,增添娱乐元素

一个节目要想长久地保持生命力,必须保持节目的新鲜感。而所谓新鲜感,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两方面,即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综观收视火爆的季播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与《中国好声音》,一个是节目形式的多样变化,一个是节目内容的不断更新。首先,《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主体内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每期固定的嘉宾――那些明星爸爸和他们可爱的孩子。那么如何让这些不变的内容产生变化,这就需要通过新颖的节目形式、精挑细选的室内室外环境及意想不到的情景预设来实现。如每隔几期节目,节目组就会转换场景,即使在相同的场景中,也会进行嘉宾陌生的活动。这就使得节目内容不断产生变化,观众得到新奇的体验。而《中国好声音》是另一个模式,它的节目形式是固定的,但其节目内容是随着上台的选手演唱而不断改变的。观众在对节目形式,即四位导师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不断变换选手的演唱和故事来达到真人秀节目吸引观众的特点。

《汉字英雄》在制作初期,也是在不断地强调选手的个性和知识的侧重点,以期达到丰富节目内容,吸引受众的目的。可由于节目主题是以汉字为主,而汉字本身是大家熟知的,换句话说是书写汉字在大家看来稀松平常,上升不到审美或娱乐的层面。所以当《汉字英雄》进入第三季以后,受众对这种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必然会感到乏味。

要改变这一状况,该节目必须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其一,增添娱乐化元素。主持人马东曾表示不会让步于收视率,坚持文化传承。不过对于地方卫视来说,一档好的节目,如果没有好的收视率和口碑,那很可能是办不下去的。为了提升收视率,应对节目加入一些娱乐化元素和形式,改变原有的已被人熟悉的答题模式。其二,对播出舞台重新打造。虽然汉字十三宫的舞台创意十分出色,但如果一直使用,会缺乏新意。记得《汉字英雄》第三季决赛时,马东采访吴佳颖进入决赛的感受,吴佳颖回答,跟复赛是差不多的。可见,相同的比赛场地、比赛环节、比赛题目不能给选手创造陌生的环境与紧张的氛围,从而产生信息量不足感,那就不容易让观众产生新奇感。可以适当使用外景,令选手在陌生的环境进行比赛,或加入闯关、迷宫等环节,令问答模式变得复杂和新鲜,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在增加娱乐元素的同时,《汉字英雄》必须深化自己的主题,节目的文化内核不能局限于汉字的再宣传上,同时应该加入更加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在写到一些汉字时可以通过汉字先生扩展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中华文化经典中,让选手与观众不仅记忆了汉字,同时也重温了先贤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结晶。

(二)扩大网络媒体宣传,挖掘新的传播渠道

如今的电视节目已经越来越注重网络宣传,从前期预热到播出中的亮点炒作,都需要网络的帮助。通过门户网站、导航网站、微博、微信等对节目内容进行预告宣传,并让节目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以便有更多的网民关注到该节目。所以要想在假期档众多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加强与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合作,加快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节目信息呈现的速度,是《汉字英雄》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问题。

作为节目独播的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并没有很好地达到扩散和填补的作用,在视频点击量并不乐观的情况下,爱奇艺需要果断地与其他网络视频平台合作。最重要的不是控制一个节目的独播权,而是先把节目扩散出去,通过更多的平台使广大观众看到并喜爱该节目,从而使爱奇艺公司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调整播出时间,黏合受众人群

节目的播出时间是每档节目在播出前就要考虑清楚的一件事,这不仅包含对本节目的受众定位、收视预期的预测,也包含整个电视台的播出战略。河南卫视把《汉字英雄》这档节目放在夜间10点档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但总体而言这个尝试是失败的,所以播出时间的改变迫在眉睫。

第一,从整体的播出时间来看,节目选在暑期档播出没有问题,前边也提到了,这一档期正适合加大儿童类、亲子类节目的投放。但从全国卫视播出情况来看,6月至10月间有两个节目更具收视号召力,分别是《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节目长期处于周五夜间10点档期的前一两位。而河南卫视将《汉字英雄》放在这一档期与它们竞争,虽然题材类型不同,但收视率仍然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在国内综艺节目扎堆周五档期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将《汉字英雄》延后一天播出?延后一天不仅可以缓解节目收视争夺的情况,也可以为上面提到的网络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从节目播出时间来看,播出时间较晚。由于节目主要收视人群是老人、儿童和学生,所以节目时间应当向前调整。如央视一套的同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时间是黄金时段,即晚上8点至10点。这个时间段十分适合儿童、学生和生活作息十分规律的老人,同时也有助于贴近这些收视群体的收视习惯,并影响和扩大收视群体――一家人集体收看。

四、结语

总体而言,作为异军突起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汉字英雄》不仅使得我国电视综艺类节目的种类和形式更加完善,同时让电视台和电视观众拥有了更加丰富的选题空间和收视种类。作为一档“文化秀”节目,《汉字英雄》是国人长久以来希望看到的原创的、具有浓厚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所以才能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由于节目形式内容单一、网络传播策略缺失、节目播出时段等问题,导致节目收视率严重下滑。本文建议通过调整节目形式,增添娱乐元素;扩大网络媒体宣传,挖掘新的传播渠道;调整播出时段,黏合受众人群等策略对收视状况加以改善。作为第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汉字英雄》不仅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担当,更需要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永葆青春活力,从而更好地传播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注释:

①数据来源:爱奇艺移动客户端实时数据。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23日。

篇5

【关键词】汉字 中国文化 戏说

汉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必须从汉字入手,去体会感受隐藏其背后的文化。对有关家庭成员汉字的分析巧解戏说,能使我们了解更多的古时文化,了解更多汉字的含义,了解更多不同身份的人应该肩负的责任。本文通过父、母、男、女汉字的剖析,使留学生深入了解一些中国古时就有的优良的家庭伦理观,从而促进其对相关汉字的掌握。

一、汉字与家庭伦理概念的界定

1.汉字概念界定。据史料记载,汉字的发展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由繁到简,逐渐趋向方正,平直,线条化的过程。汉字集形象,声音,词义于一体,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汉字是记录书写符号的系统,它的出现满足了有声言语的不足。

2.家庭伦理概念界定。国内学者罗国杰认为,“家庭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规范家庭生活、调节家庭关系和鼓励家庭成员行为的道德准则。家庭道德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既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保障,又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而通常我们所说的家庭伦理道德指的就是父母、男女、子女的关系。

二、“父”、“母”、“男”、“女”汉字的戏说

1.“父”与“母”。“父”在《说文解字》中被描述为“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意思是说,父亲是家庭规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长,是带领教育子女的人,从又举杖也体现出父亲的形象,经常拿着棍棒严厉的管教子女,可以看出父亲是威严的,很有影响力的人。“父”甲骨文写作一竖加一个又字,这个竖代表的是石斧或石凿之类的器具,说明父亲会手拿石器进行捕猎活动,为妻儿寻找食物。在古代社会里,父亲是有权威有责任感的人,他不仅要去耕作劳动,也要以身作则,管教妻子和子女。

“母”,《说文解字》中说:“母,牧也。从女,象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意思是母,象奶牛一样哺育子女。字形采用“女”作边旁,像怀抱孩子的样子。甲骨文中在女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造字的本意即婴儿的生育哺育者。可见“母”字把母亲的形象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世界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像汉字这样,从汉字的造字演变过程中能够体会出其背后隐藏的含义。鲁迅曾说过:“母爱是伟大的,这种爱简直就是盲目的”。在家庭伦理中,母亲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延续后代,以鲜血和爱给予子女生命,并哺育其成长。

“父”与“母”这两个字,一方面我们能从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体会到这两种身份在家庭伦理中的分工是不同的,父亲在家庭中拥有着更多权威,母亲的主要职责就是生儿育女,体现了古时男尊女卑的思想。

2.“男”与“女”。《说文解字》中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凡男之俳源幽小R馑际悄校丈夫,即成年雄性。字形采用 “田、力”会义,意思是男子在田间劳动耕作。男,甲骨文写作田加上古时耕作的器具,这种器具特别重,需要有力气的人来拿,所以就用这种器具代表力量的“力”,而田就是代表田野庄稼地。在古代,种田是一种体力活,需要由有力獾娜死赐瓿桑因此就用田下面加上这种器具来表示男子的“男”。造字的本意中也描述到“男即在田间出力做事的雄性劳动者。”由此可见男子在古代农耕时期处于生产力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较高的社会地位。

《说文解字》中说:“女,D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俳源优。意思是女是妇人,像妇人之形,所有与女相关的字都是采用“女”作边旁。追溯到甲骨文,女的字形像一个屈膝跪坐的人娴静地交叠着双手。造字的本意就是两胸饱满的妇人,能生育、哺乳的人类中雌性。与男子相反,古代女子由于生理条件的因素,不能处于生产力的主导地位。不得不以操持家务为职。女字的甲骨文形状是跪坐,一方面这与古时的文化有关,古时没有现代的凳子,以此只能双膝跪地并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表示坐,另一方面凸显了女子卑微的地位。这种现象不仅决定了远古时代及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家庭伦理观,也体现了远古时期男女分工的不同,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

三、汉字戏说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

1.活跃课堂,引起兴趣。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在汉字教学中,留学生普遍表现出畏惧,排斥的心理,这使课堂出现枯燥尴尬的局面。如果在汉字教学中加强对汉字的戏说,例如上文中对父母,男女等汉字追根溯源的进行讲解,留学生就会像听故事一样进行学习,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掌握了汉字。

2.加深理解,促进识字。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识字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相似字。汉字戏说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区分相似字,更能扩大其词汇量。例如上文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汉字的戏说,同样的方法留学生可以知道“子”、“女”的区别,并且可以掌握像“安”、“家”等一系列相关的汉字。

3.传播文化,促进交流。国际汉语教师的最根本任务是传播中国文化,而对汉字进行戏说是最佳传播文化的方式。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从而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篇6

(一)汉字定位与艺术设计的形象战略关系

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充分体现了产品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等视觉语言特征。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的整体而简练的概括,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无论表达什么、指示什么,无论是寓意还是象征,含义与企业文化都应是相统一的。在艺术设计中,既可以利用汉字的字体设计作为诠释商品属性的媒介,通过改变字体本身外形和字体的结构进行图形化处理;也可以从版面空间排版关系上进行合理利用与调配,即将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点、线、面元素加以编排设计,使其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但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从文字本身去寻找可以运用的图形元素,根据商品属性进行汉字图形化字再设计,增强商品的视觉表现力,体现出产品品牌的风格形象。

(二)汉字的设计定位与艺术设计的视觉形象关系

有时候主题文字的图形化在艺术设计中占据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这种主题文字本身的图形化设计可以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字体进行增减笔画、添加装饰或改变字体结构来拓展字体形象,强调字体所传达的深刻含义和视觉效果。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汉字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概念上来说,面的形成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产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产生轻松感,也能形成压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视觉动势。主题文字的存在使整个包装版面相当生动饱满。以面构成时,统筹各元素的关系和画面的和谐,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在包装上做出些空白处理,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进行两个平面之间的跨越,增强视觉张力和艺术效果。汉字的字体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书法字呈现书法的笔墨意韵具有一种流动方向性,不可重复的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现,是一个以时间带动空间,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表现方法。如:下图3的茶叶艺术设计就是以书法字呈现,中国文字的古韵将茶叶的绿色韵味充分体现出来,艺术设计是产品投放市场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叶包装给人焕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费者的好感。2.拆分文字笔画将一个或者多个中文字的笔划进行拆分,结构重组,这时文字的识别性降低,但是图形化增强,一般需要注释。拆分后重新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释功能,但新的图形形态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如图4的月饼包装,“回”字的巧妙变换,充分体现了月圆中秋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包装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产品的主体思想。3.文字留白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突出产品的亮点,体现在平面广告的构成要素的差异化创意方面。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形状、大小、色彩、深浅,发散,组合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和不同层次的艺术魅力。近几年来商业广告设计艺术中汉字字体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多角度的视觉效应,显露时代风格。如图“5花开富贵”礼品袋,清新简约的字体和简洁,四周的空白留给消费者适当的想象空间。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应用于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跨越,加强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花开富贵”礼品袋的包装设计中选取具有东方古韵的折扇汉字字体装饰,在外包装上,生机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应了礼品的高雅,在“花开富贵”三个字的运用上,利用不同的字体、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个包装采用文字图像化的设计,除了保留花开富贵文字标志、红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几乎不再运用任何的图案装饰,整体包装效果简约鲜明,达到优雅的视觉效应和心理效应,传达了源远流长、品味生活的一种从容态度。这种充满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使得整个包装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诉求上达到了一个平衡考量。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汉字字体作为网页设计的一种元素,直接影响着网页的整体形象。汉字字体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在隶书与楷体、黑体与宋体之间浓淡变化形成缤纷的色彩层次,字体的线条为虚实相生,字体的大小、粗淡可以随意调整,使网页艺术设计产生出悠远豁达之意境,将中国汉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体传播中。

(三)汉字字体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将汉字字体以标记、点缀、插画形式应用在书籍装帧中,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对汉字字体文化也起着传播的作用。无论从装饰性还是艺术设计的设计运用上,都继承了汉字字体的线条特征表现出来的灵动韵致。书籍中的汉字字体插图,营造了文化、活跃的氛围,使书籍焕发活力。如《星火燎原》一书选用了的狂草,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不用其他元素,仅凭这四个字已经凸显出书籍版式设计的特色。另外,有的书籍装帧采用了书法家的书法来题写书名,由于书法家的知名度和对书的理解与创作,提升了书的艺术个性;有的将书法字体与图书的内容、构图、图案等元素搭配,并在边缘关系处寻找新的灵感融入主观的意念,书籍装帧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汉字字体设计在唱片封套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根据汉字字体提炼出丰富多变的图案,通过线条组合,可运用到与中国的唱片卡套设计中,如图6的唱片卡套设计不仅仅要是汉字字体的引用,还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随着音乐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艺术设计的开发,汉字字体文化开始以唱片卡套这种形式随着唱片的热卖以更快更新的渠道传播,使汉字字体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接轨,实现音乐与画的和谐共存,让唱片外观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不失时尚气息,既反映出唱片音乐的主题,又使唱片封套充满了文化底蕴。

三、结论

篇7

关键词: 传教士;明清时期;语言;翻译;碰撞与误读

中图分类号:K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131-05

明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并将其介绍到欧洲的文化活动,对当时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时,造成欧洲国家对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及其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以期对这次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传教士向欧洲介绍汉字

1.制定罗马字母拼音方案,编纂词典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儒家思想积两千年之久的浸,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 ① ,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传教,语言就成为双方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因此,传教士迫切地感受到学习汉语的必要性,他们认为掌握中文是征服中国、改造中国人信仰体系的唯一途径。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这些传教士使用罗马字母来标注汉字的读音,并以此为启发编纂中西字典,为欧洲人认读汉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最早采用了这一拼音方案的是罗明坚和利玛窦于1583至1588年间合编的《葡汉辞典》。由于早期的罗马字母体系不完善,如:声调和送气音的缺失,造成了许多汉字读出来的音不准确,从而引起交流过程中听者理解上的偏差。尽管有这些缺点,《葡汉辞典》载有近代葡汉两种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欧汉双语词典,为中国的音韵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如果说《葡汉辞典》是西方研究汉语语音的发端,那么《西子奇迹》标志着汉语语音的形成。《西子奇迹》源于1605年利玛窦赠给友人的三篇文章,后由教会编成小册子,通过字符、字母和声调符号的不同组合,传教士可以拼读出汉字的读音,这实际上是罗马拼音方案的第一次实际应用。1626年,《西儒耳目资》的出版,意味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完善。该书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所编著,是一部供传教士学习汉语的工具书。全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译引首谱》,通过图例对汉语音韵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列音韵谱》拼音切字;第三部分《列边正谱》按笔画音查。《西儒耳目资》的发行,启示了传教士们,他们借用西方文字帮助,研究更完善的汉字记音系统,不仅帮助来华传教士更加快速准确地认读汉字,而且“首次将中国传统的字书与韵书的体制特点结合在一起, 融会了二者的长处,从而使其在三百多年前就具有了现代词典的雏形” ② 。

2.研究并传播汉字字形和字义

耶稣会士加戈神甫最早把汉字介绍到了欧洲。他在1555年9月23日写回欧洲的信中,列举了“魂”“畜生”“日”“月”“天”“人”这六个汉字,并用日文解释。后来,这封信连同其他信笺于1565年在可因布拉(Coimbra,葡萄牙中部的一个城市)结集出版。 ③ 汉字传入欧洲后,引起了欧洲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希望找到一种直接表达事物和思想的字符。”“欧洲本土学者的汉语研究实际上是对汉字进行解释性的介绍”,而来华传教士结合自身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更加注重汉语口语的学习,以及对汉语实用技巧的探讨和研究。” ④

葡萄牙人耶d会士曾德昭所著的《大中国志》以中国研究为主体,首次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描述,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西方人进一步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罗明坚受中文老师的启发,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将图片、字形和字义联系到一起,仅三年时间内就掌握了一万五千个汉字。利玛窦学习汉字有一套独特的记忆法,他撰写的《西国记法》介绍了如何快速识记中国文字,通过观察、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形成联想,赋予汉字独特的解释来帮助记忆。例如:“闻”字被解释为“大耳正悬门中”;“焉”字被理解为“以一马正面向外而立”。也有取其谐音来帮助记忆的,如“醇”字以“鹑”,“描”字以“猫”等。 ⑤ 这种将字形和意思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助于汉字的牢固记忆。

3.研究传播汉语语法

早期的传教士偏重于汉字的认读以及字形和字义的研究,而对语法的研究鲜有涉及。从16世纪末开始,汉语语法的研究得到重视,相关的论著陆续出现。卫匡国、瓦罗、马若瑟等人的汉语语法专著促进了西方世界对汉语的认知,对中国文字的传播和中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人研究近代汉语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于1652年编写的《中国文法》是第一部在欧洲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该书引用中文实例解释了汉语词性和种类,罗列了相关的语法要点。总体来说,卫匡国参照拉丁语系的研究方法,对汉语语法结构加以扼要介绍,但个别举例牵强生硬,且缺乏专门的句法内容,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尽管有诸多欠缺,卫匡国开启了传教士研究中国文法的先河。《华语官话语法》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汉语语法书,由瓦罗于1682年完成。该书依据明末清初“南京官话”的语音、语法、词汇为研究蓝本,参照拉丁语法框架,阐述汉语语法的规则和诫律。他不仅系统介绍了汉语词类的划分及其形态和范畴,还特别强调汉语研究重要的三个方面,即词汇、声调和词序。总之,瓦罗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准确。耶稣会传教士、法国著名汉学家马若瑟于1728年完成的《汉语札记》分别就汉语口语语法和书面语语法进行了讨论。该书引例翔实,大都出自中国的小说、戏剧等经典作品。他基本摆脱了拉丁语语法的束缚,区分了汉语口语语法和书面语语法,提出了汉语虚词和实词的术语,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符合汉语本身特性。

1814年,马礼逊编著的《通用汉言之法》、艾约瑟撰写的《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和《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等语法专著相继出版,使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创新性发展。汉语语法研究的巨大成就,掀起了欧洲人学习汉语的热潮。

4.向欧洲介绍汉语的学习方法

随着来华传教士对于汉语语言的认知与理解,汉语逐渐在欧洲传播与扩散,在欧洲掀起了对中国语言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传教士们纷纷通过来往书信、出版著作、写回忆录等方式向欧洲介绍汉字。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晃俊秀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汉语的认识。他介绍了汉语与西洋语的差异,感叹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门语言。《利玛窦中国札记》谈到了汉字的五种声调,读音不同,意思也不相同。对于语言中没有声调的西方人来说,要想准确掌握汉语的声调实在是困难。利玛窦在《西国记法》中还指出,把语音、声调、字形、字义结合起来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法。曾德昭的《大中国志》、安文思的《中国新史》则对汉字的起源、结构、象征意义、笔画特点和形声字的特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传教士们的汉语研究成果大部分传回到欧洲,这一方面使欧洲人在对汉字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能够迅速地学会和掌握中文,另一方面奠定了欧洲汉学研究的基础,对欧洲整个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介绍中国文字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对当时欧洲人的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

随著汉语研习成就的不断扩大,传教士从中发现了中国的文明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他们钻研中国的文化典籍,通过翻译、出版、邮寄、携带等方式把大量的中国古籍介绍到欧洲,对欧洲的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译介儒家经典

众所周知,文化交流离不开翻译活动。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活动可大致分为:19世纪前的来华传教士把拉丁语、法语、西班牙、意大利语等转译为英语以及19世纪起至20世纪初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将汉语直接译为英语两个时期。

来华传教士在掌握汉语的同时,深深意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和民众心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想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壁垒,使士大夫和文人们皈依基督教,就必须把基督教教义转换成中国文人士大夫容易接受的内容。基于此,传教士们把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思想进行比附、杂糅,一方面将改造过后的基督教教义传播到中国,一方面又通过翻译、注释等方式把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传播到欧洲,以便西方人学习中国文化。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明心宝鉴》融合儒教、佛家、道教三教学说,论述了儒家圣贤的道德观念和修身养性等思想,是明朝最为流行的劝善书和启蒙书之一。西班牙传教士高母羡将其翻译成西文,传播到欧洲,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明心宝鉴》为沙勿略所倡导的‘适应’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东方传教事业影响深远。” ⑥ 之后,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把“四书”中的《大学》部分内容翻译成了拉丁文,其原稿现仍收藏于意大利国家图书馆中。利玛窦提出合儒、补儒、超儒的传教策略,主张将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天主教教义相结合,他翻译的拉丁文《四书》虽然译本至今下落不明,但对西方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出了重要贡献。卫匡国在欧洲出版的拉丁文《中国上古史》介绍了孔子和儒家思想。该书还谈到《四书》,翻译了《大学》的片段,并且首次将孟子及其著作介绍到欧洲。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的《中华大地国志》介绍了儒家思想及其经典著作,并且表达了对孔子人格的高度崇拜。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的著作《中国新志》颂扬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同时还翻译了《四书》和《五经》。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被认为是16―18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过程中最有影响的西文书籍,该书第一次全面深刻地向西方世界解读儒家思想,同时把孔子描绘成中西学术融合的新形象。虽然编者借用基督教思想诠释儒家思想,其中比附、汇通的思想倾向较为严重,但对于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1812年马礼逊发表了《三字经》《大学》英文版。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歇曼于1809年用英文翻译、出版了《论语》。1891年英国出版了传教士詹宁斯译著的《诗经》。伦敦会传教士理雅各首次系统、完整地把中国的儒家经典《四书》和《五经》翻译成了英文。从1861年到1886年的20多年里,他共计翻译了28卷中国主要经典著作,为使欧美国家了解东方文化和中国伦理道德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国传教士顾赛芬采用直译方法,使用法语和拉丁语双语对汉语译释,先后完成了《四书》《诗经》《书经》《礼记》的翻译。德国礼贤会传教士花之安推崇“孔子加耶稣”传教思想,使用德文翻译了《论语》和《孟子》。德国传教士卫礼贤不仅是一位新教传教士,也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他先后将《论语》《易经》《礼记》《吕氏春秋》等儒家典籍译成德文,其中《易经》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继被转译成英、法、荷兰等多种文字。

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对《四书》《五经》的翻译大都使用拉丁语对中国的儒家思想进行介绍或注释,其中由于受到“合儒、补儒、超儒”思想的限制,许多译文带有一定的偏颇。19世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对《四书》《五经》的翻译不仅在语言种类上更加多样化,除拉丁文外,还有英文、法文、德文等版本,而且对儒家文化的研究也更加系统和深入,语言表达更加优美。另外,翻译策略开始采用逐字对译的方法,这对尊重原文、保存《四书》《五经》的原有精髓大有禅益。

新教传教士打破了西方宗教思想和哲学思想的藩篱,不再把翻译与诠释混为一谈,对中国的儒家思想的阐释更为客观,从而使西方人能够真实地了解中国的儒家文化,继而找出中西文化的异同及其可能沟通的途径。

2.翻译其他古籍

来华传教士除了译介儒家经典外,还关注中国文学、科技、医药、地理、农业等其他典籍,通过翻译把中国典籍所承载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等传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借鉴、吸收与融合。

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法国耶稣会士马若瑟用法文翻译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最先出现在了解中国最权威的书《全志》第3卷中。由于该剧讴歌高贵的英雄,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有切合之处,一经出版便在欧洲广为流传,并被译成了英、意、德、俄等多种文字。

在科技典籍方面,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对中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数学科学札记》比较了中西数学之间的差别,首次对当时的中国数学做出了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数学奠定了基础。他在创办的《六合丛谈》刊物上曾多次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的天文仪器,使西方学者更加了解中国天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8世纪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宋君荣著有《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古代中国对黄赤交角的观测》《1735年的七星表》《公元前206年以前的中国王朝天文史》等。此外,地理学方面的著作有《北京志》《和林的地理位置》等。宋君荣的所有论著成为西方研究中国天文和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医学方面,据统计,“从1700年到1840年,西方人翻译并出版的有关中国医药的书籍多达60余种” ⑦ 。卜弥格是首位向西方介绍中国医学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植物志》《中国诊脉秘法》等,引起欧洲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的关注和了解。来华医学传教士雒魏林和嘉约翰分别翻译了清代早期民间流传的价值颇高的中医产科专著《达生编》。该书强调对孕妇分娩和用药知识的宣教,反对迷信活动,译作有利于近代中西医产科方面的交流与借鉴。法国耶稣会士殷弘绪把中国人工种痘的方法介绍到了欧洲,肯定了中国古代种痘技术的先进性,高度评价了中医的优势。殷弘绪还把他在中国观察、了解的各种植物的医用和保健的疗效通过大量信件介绍给欧洲朋友。这些信件被编入了《通志》。

明清之际,中国农业技术和农学也借助于传教士的力量传播到了欧洲。中国传统农业著作《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和《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以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的部分内容由传教士翻译出版,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传教士还出版专著如门多萨的《大史》、基歇尔的《中国图志》等书籍介绍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和农学。中国重视农业的思想以及中国农产品对欧洲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语言转换中中西语言文化的碰撞与错位

明清时期的欧洲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占据着统治地位。为了达到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开展贸易和殖民中国的目的,两种文明和两种思想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引起碰撞、冲突和融合,使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失去了客观性。一些译著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充满了歪曲和误读。

1.以基督教附会儒教,混淆儒教和基督教的文化内核差异

明朝来华传教士为了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壁垒,使基督教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采取“合儒”“补儒”“超儒”的理论,以使中国人认同其教义。他们混淆儒教和基督教的文化内核差异,以耶儒互释,尝试用中国人所能理解的思维方式或理论框架来阐释基督教,从而实现基督教的中国化。

《天主实义》是利玛窦所著的一部把基督教与儒家思想进行调和的杰作。书中利玛窦引证中国古代经典,将“上帝”和“天主”进行会通,同时把儒家的忠孝与基督教奉主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进行互释和沟通的基础。但利玛窦的附会策略是基于天主教原理之上进行的,不管编译还是释译,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基督教中国化,所以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歪曲现象。理雅各诠释《论语》时表现出强烈的宗教立场,认为儒学即是中国古代的宗教,儒学所倡导的道德教诲和基督教教义如出一辙。通过《论语》中的孔子与《圣经》里的耶稣之间的类比,他肯定了基督教的优越性,认为中国只有转而信仰西方上帝,方能推动宗教进步。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在英译《论语》时也彰显了许多基督教成分,如:他把儒教的天命观等同于基督徒的救赎观等。

传教士常常以翻译为工具,运用基督教经院哲学思想肆意诠释中国典籍,极力寻求孔子伦理和基督教义的共同点,导致了中国文化西传中的附会、曲解、利用和误读。

2.中西方语言思维的差异以及翻译策略的局限

传教士由于身份和本国固有文化的前见,其译著受翻译目的和动机的驱使,在东学西传中就难免会染上译者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语言思维的差异以及翻译策略的局限,加上译者中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译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曲解和误读。如“圣人”是儒家做人的最高典范。圣人集“仁德”为一身,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而且智勇超常,是常人所敬仰的楷模。由于中西方语言思维的差异,早期传教士未能准确把握儒家“圣人”一词的内涵。利玛窦在《天主实义》第八篇里对儒家的“圣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大西法称人以圣,较中国尤严焉。” ⑧ 他认为西方人对圣人的界定更为严格。被冠名为天主教“圣人”(Saints)的人,信仰坚定,可以是犯过错误的人,须通过罗马教廷的严格考察方能成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人。而儒家的“圣人”,只是遵守基本的做人的道德标准,不能与天主教所认定的圣徒相提并论。通过儒家的孔子与基督教里《圣经・新约》中约翰(John the Baptist)之间的类比,利玛窦把基督教里“圣徒”嫁接到了儒家的“圣人”的身上,最终实现了圣人身份的重构。

清代以来的传教士逐渐脱离基督教思想体系,不再把基督教思想生搬硬套在儒家思想上。他们通过寻找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便找出传教的突破口。理雅各对《诗经》的译介避免加入译者的任何观点,更多地从思想上挖掘中国学者对待《诗经》的态度,因此译著内容更加客观、真实。但由于语言理解偏差等原因,有些译文存在明显的误译,如《诗经》第1首《关雎》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英译为“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将中文的“君子”对英文里的“prince(王子)”,这无疑存在明显的用词错误。他还从儒家经典中找出大量实例证明儒教中所谓的“帝”或“上帝”和基督教里的“God”是同一概念,潜意识仍未脱离基督教的窠臼。除了术语表达问题外,理雅各对内容的译介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和局限。在翻译《论语・卫灵公》中“子曰:其恕乎”的“恕”字时,只是借用朱熹的注解,而抛弃了其他众家的观点,造成了中国文化传递中的失衡。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附会和误读。尽管如此,传教士对中文典籍的传播活动,还是值得肯定的。

注释

①梁工:《基督教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第3期。

②宋洪民:《〈西儒耳目资〉在辞书编纂史上的贡献》,《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③Donald F. Lach. Asia in the Making of Europe, Vol. I, The Century of Discovery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5, pp.656-657.

④董海眩骸16―17世纪中期西方汉语研究的历史分析》,《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⑤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1―152页。

⑥郭磊:《十六到十七世纪天主教传教士与儒学西传――以〈四书〉译介为中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篇8

一、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语是日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文字书写方面,汉语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秦汉时期大批国人东渡日本,带去了丰富的典籍资料,并在日后与日本居民的交流、交往中,将我国文化,包括汉语言文字传播给了当地人。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汉字传到日本的实物证据是“汉委奴国王”金印,金印的出现说明,在公元57年以前,日本已经有人认识汉字,懂得汉语。在日本语言文字出现以前,汉语文字是日本传达政令、进行外教活动的主要文字工具,包括国家活动或政策、法律条文的制定等,也都是使用汉字。但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到诸多不便,逐渐发明新的日本语言文字,即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平假名是借鉴和演化我国草书而来。纵观日本文明史,其不少书籍史料、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而成的,历来日本的年号也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3]后来日本汉字中加入了国字,但日本人在自造这些汉字时也都是仿照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所以,日本文字既有引自中国的成分,也有仿照中国汉字自创的字体。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这也是韩国首次大量吸收外来词的时期,迄今为止,韩语中的汉字词大多保留唐宋时期的中古音韵,书写上基本采取繁体字,数量约占韩语词汇的60%以上。在朝鲜民族的《训民正音》创制以前,汉字几乎是作为唯一的标志工具的,除了保留一部分朝鲜语的基础词汇之外,汉语几乎占据了朝鲜语的全部词汇。

二、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表达含义的影响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语言表达含义上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日语中的许多句子结构和日常用语都渗透这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如在日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习语,很多都是汉语习语的变体,或者直接引用的汉语,像“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马马虎虎”等通俗用语,日语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在韩语中,也保留了许多汉语古义的汉字语素。如“都”字,在汉语里,从古至今有两个语音而且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功能,念dū音常指“首都”;念dōu音时常作总括义副词使用,在韩语里,虽然只有一个汉字音[to],但除表示“国都、首都”的意思外,还保留有古汉语中的意义,即“总共、一共”义、“某群体之首”义。类似于此韩语中留存古汉语义的字还有诸如“顷”、“阵”、“然”、“汤”等等。[4]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医学英语术语;汉译;文化心理

西医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并在16世纪传入中国,之后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西医进入中国以后,大量的医学书籍被翻译成中文,大量的医学英语术语进入到汉语词汇当中。为了能够使西医在中国得到有效地传播,促进中外医生的交流与合作、规范医学教学、医学英语术语的翻译的准确性、简明性及统一性成为医学领域及医学翻译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医学英语术语汉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医学英语术语的相关知识、中西医之间的差异、中英文语言上的差异。同时,在汉语不断吸收容纳外来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也体现出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及心理。本文透过医学术语的汉译策略及方法,探讨社会文化心理对医学术语汉译的影响。

1医学英语术语汉译策略及方法

1.1音译

音译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借词法(黎昌抱,2001)。音译利用读音与英语发音近似的汉字进行直接地转译,汉译文字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语音,并失去汉字自身的意义。在原英语术语没有对应中文或人们对新事物颇为陌生的情况下,许多译者往往采用音译的策略对外来英文术语直接借用,从而有利于新事物的快速传播。

1.2意译

意译指将构成英语术语的词素用对应的汉语词素进行翻译。意译强调事物的本质、用途、特点等等,让读者能够快速、直接地理解把握术语的含义。同时避免了音译术语冗长难读、读者容易产生错误联想等不足之处。意译而来的医学术语占外来术语的大部分。

1.3音意结合

音译结合意译的策略一方面保留了英文原词的风格及读音,另一方面也让读者能更清楚把握词意。医学术语汉译音译结合多应用于翻译包含有特殊地名、人名冠名的术语。医学英语术语特点之一是冠名词的大量使用。对这些特定冠名词进行汉译时,首先需要了解术语的词源及原文真正的含义,再根据术语的构成,多数情况下对人名、地名进行音译,对术语中表示词性及类别的词素进行意译。例如TetralogyofFallot(法洛四联症)、Parkinson’ssyndrome(帕金森氏综合征)、Meniere'sdisease(美尼尔氏综合症)、Cushing’ssyndrome(库欣综合症)等。这些例子都通过音意结合,保留了原词的音和形,同时兼顾其词意。当英语术语的词源对译词的影响较小,为了让读者更准确、更直接地把握术语含义,译者会选择意译来直观表达。如loopofHenle(髓袢)、Bowman’sCapsule(肾小囊)、fallopiantube(输卵管)等。这些词例的汉译都省略了对英文原词定名词的转译,而采取直接完全意译的策略表达术语含义。

1.4形译与借用

所谓形译,即在汉译过程中借助英语原文,或通过汉语加工,选择形象生动的词素转译原词中对事物形状、形态特点的描述。如spiralfracture(螺旋形骨折)、T-bandage(丁字带)、U-shapedplastercast(U形石膏托)。这些英语术语中均具有对事物形状的描述。通过形译,译词最大限度保留对形状的一致地、形象地描述。另外,医学英语术语中具有大量的首字母缩写词,这些缩写词具有特殊、固定的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译者采用字母直接借用的方法进行翻译,或借用字母与汉语词素搭配,从而更能简明地表达词义(黎昌抱,2001)。

2汉民族社会文化心理对医学英语术语汉译的影响

英语具有强大的吸收同化功能,同时英语民族的“开放型”的文化心理使英语医学术语中融入大量的、多源的外来词(李洪伟、蔡郁,2011)。不同于英语民族,汉民族在汉译过程中力求保留汉语系统的完整性、独立性,坚守汉语自身的凝聚力和改造力。因而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意译而排斥音译,并对术语进行加工,使其汉化。例如很多医学术语都经历了一个音译到意译的变化过程。在新事物引入时,通过音译快速让读者熟悉新事物,广泛使用后再开始强调意义、译语文化,并逐渐加工转换为汉民族的语言。如,laser-莱塞-激光、vitamin-维他命-维生素、penicillin-盘尼西林-青霉素等等。再如,利用读音与英语接近的汉字且汉字本身的含义与英语词素恰好契合,结合构成半音半义词,如ban-dage(绷带)、silicosis(矽肺)、calcemia(钙血病)等等。这些例子都表明汉字在吸收容纳外来词的过程中,力图将其改造汉化而维持汉语系统的独立性。这种心理使得英语术语在翻译方法及策略的选择、汉译术语使用方面呈现出特定的变化。(1)包容求简的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汉民族展示出了更为开放及包容的心理。同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的疾病、治疗方法、药物被发现,越来越多的医学英语术语通过音译及直接借用等方式涌入汉语词汇,让新词在传入初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得以传播。汉民族在开放地接受及使用这些汉译外来词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追求汉译术语的简洁明了,让读者能够方便阅读,快速获取原文的信息。例如Cesareansection(剖宫产)、Henoch-SchoenleinPurpura(过敏性紫癜)、这些术语因为包含了特殊名词,如果直接音译将会增加使用者的阅读难度,而通过意译,大大简化了译词并有利于读者快速理解词义,充分地显示出人们去繁求简的心理。另外,英语术语中大量的首字母缩略词,在汉译时选择直接借译,如Cardiac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IntensiveCareUnit(ICU),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等等,这些字母借译的术语越来越广泛被使用并为人们认识及熟悉,让读者感受到其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简便。(2)委婉含蓄汉民族委婉含蓄的传统文化使我们采用曲折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思想,选择隐晦的词语来替代忌讳、不便或不愿提及的事物。这种社会文化对医学术语的汉译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为迎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使译词更好地传播及使用,通过音译以及汉语词素的加工及筛选,将英语术语的音、形、意形成有机和谐的整体,并产生形象鲜明、极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表达效果(赵爱武,2006)。例如Alzheimer'sdisease(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通常有阿尔兹海默症及老年痴呆两种翻译,虽然前者冗长难读但比后者更为广泛地被使用。再如radicalmastectomy,根据英语词素翻译为“根治性乳房切除术”,而另一译词“改良根治术”的使用更广。这些汉译术语使用的选择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含蓄委婉表达的心理,从而减少人们对疾病的恐惧,也为减轻家属对病人的悲恸之情。(3)祈福求安避凶祈福、趋安求稳的心理在汉民族社会文化心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语言成为人们祈福求吉的手段之一。人们通常会利用谐音避凶祈福,利用同、近音字指代美好事物,以寄托美好心愿。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汉译过程中,在词素的选择方面往往需要考虑汉字本身的含义及可能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联想。例如在翻译医学英语术语中的大量药物、药品名时,我们大多采用音译策略,音译词中的汉字选择往往避开了不祥、不吉利的词素,而选择了寓意吉、安、福等含义的汉字。如chlortrimeton(扑尔敏)、Motrin(美林)、Legalon(利肝灵)、Librium(利眠宁)、Contac(康泰克)、Coldrex(可立治)等等。这些药物的汉译术语中包含了“利”“灵”“宁”“康”“治”等让人们产生美好联想的词素,体现出祈福求安的社会心理。

篇10

摘 要: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六书”对识字写字教学的价值不容忽视。而我们较早见到“六书”是在《周礼・地官・保氏》当中。后经过后人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及使用的情况从而总结出六条规律。而这六条规律既可以从汉字的象形结构中梳理出汉字的演变的脉络,体会到汉字的意蕴。所以我们说“六书”对识字写字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六书;识字写字;语文教学

我相信,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来说,即是那个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国度的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言语符号或者是单纯的口语交际的工具。究其原因,第一,作为语言文字的本身,它就带有一个民族的特质,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第二,一个伟大的民族民俗文化都依附语言文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而我国的“六书”理论在此更是肩负起了有利于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六书”理论的历史起源

中国的文明可能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但今天中国的汉字却是我们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文字的基础上。在我国汉字教学中最为值得人们关注的既是“六书”,而最早的“六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周礼地官保氏》,在此当中展现了周代以来在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的科目,其中有“六书”:“……礼、乐、射、驭、书、数。”但《周礼》中却没有具体说明“六书”是什么。后经前人的经验总结出六大规律。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郑众注的《周礼地官保氏》和许慎《说文叙》中都有所提到。经后人的探究“六书”的细目以许慎的说法为典范,排列次序则以班固的安排比较接近实际,直至今日我们惯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样的形式,并沿用了许慎的提法。“六书”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分析汉字结构的系统理论。自汉代学者创造的“六书”,此后的学者皆以许慎为参照。可见,“六书”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记。

依《周礼》所举“六艺”之词,可以断定出它们是周代用来对当时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基本学习内容。《周礼》中还把“六书”和“九数”并提,二者相当于儿童所学习的内容。“九数”就是今天所谓的九九表,“六书”就是儿童识字写字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六书”在我国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基本内容而存在的。

二、“六书”理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体现

汉字最初的发展大多是来自对人们身边事物形体的描摹。每个汉字都形神兼备,生动活泼,描绘出了各类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六书”说的出现令人叹为观止。上古时期先民对事物的看法同今天孩童的看法却有着相似之处。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里就曾说过:“……六书说能给我们什么?第一,它从来就没有过明确的界说,个人可有个人的说法。其次,每个文字如用六书来分类常常不能断定它应属哪一类。单从这两点说,我们就不能只信仰六书而不去找别的解释了。” [1]裘锡圭先生评唐先生的话时也说:“这段话也许说得有点过头,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2]

今天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首先教汉字的笔画,笔画教会了再教简单的汉字最后在复杂的汉字学习中组词和造句。我们是可以感受得到汉字笔画的教学对学习汉字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应用笔画构成汉字的情况下,学生会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十分乏味。其实,汉字的部件构成不仅与上古先民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而且带有很明显的农耕文化痕迹。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够做到结合我国古代文化来分析一些汉字会是我们今天识字写字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六书”理论就是对汉字结构深刻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例如,要理解“卜、化、川、网、犬、、田”等字所蕴含着的都是中国人比较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只有了解这些汉字构造上的象形特征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如:我们事先得知道,从结构上看,“牟”字下半部均为牛头之形,上半部的撇似弯圈之形,意味着牛在鸣叫。在甲骨文的字形当中则以“牛、口”会意。因此从“牟”字的构意来体会这个字,意味着牛想归槽时的鸣叫声。再比如:“厌”字。在金文中的“厌”字是个会意字,有一个“犬”一个“口”和一个“月”三形组成。从这个字的构造可以看出,狗的嘴里衔着一大块肉,意味着已经饱了的意思,引申为满足。可见,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汉字在教学中的文化解说是需要和汉字的结构分析再继续纳入“六书”当中的理论的。这种方式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跟明显,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三、“六书”理论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教育意义

首先,作为基础教育传播者的教师而言,不仅要科学地探究汉字文化理论,而且还要科学地运用“六书”的规律。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会实现教育传播者的使命。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无疑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 [3]所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到科学地理解和运用“六书”理论,这种教育意义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其次,毋庸讳言,由于历史的惯性,在基础教育方面曾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现实中我们不免给自己背上了太多沉重的包袱。就我国优良传统的教育当中,语文教育并没有单独设立,而是经、史、哲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单说识字写字教学这块,针对识字写字的象形所具有的表意的特点,教学中却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汉字的结构和写法,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生活中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六书”理论的运用在我国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中,不仅可以深刻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灵活多用的思维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修养。

最后,在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虽然我们有过辉煌和骄傲,但是也经历过挫折和迷茫。一段时间的低落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前进的方向,踏踏实实地秉着科学的态度,在学习中不断探索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规律,体会“六书”给我们带来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在生动、形象且富有趣味的学习中,掌握理解运用更多的汉字文化。同时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入教学中的科学视域中,从而充分驾驭汉字构型学理论,树立科学的识字写字意识。这也是笔者最大的愿望。(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