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环保措施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环保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环保措施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措施;环保

1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型施工是建筑业主要的发展趋势,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节能环保施工的重视,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非常有必要。在进行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时,需要采取一些环保节能方法进行排洪防涝控制,引进一些新型节能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节能控制,从而有效控制污染[1]。

2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的集中开发,因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首先,水利工程需要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对天然河道进行人工改造,建立各类基础设施,一些工程甚至还会改变河流的流向,导致河流内生物的生存环境出现极大的变化,如河流流量减小、流速变缓、营养物质沉淀、泥沙大量沉积、水位提高等,而各类物种的正常生存也会面临巨大的危机。一旦有物种在河流流域内消失,当地的生态平衡会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虽然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但其他施工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多,加之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活垃圾以及废水排放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对河流中的水资源造成污染,从而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2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

根据水利工程的功能,水利工程可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巷道港口工程、城镇供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渔业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对于大多数类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会对山体结构以及植被造成破坏,并不同程度地改变当地的地形,因而削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保持水土、调节温度等功能,当地的温度、降雨量、地表蒸发量等气候条件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2.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当地土壤条件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影响下,土壤条件产生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南方地区,土壤多为红土,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较高,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完成后,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会随之升高,从而使当地土壤的酸碱度遭到破坏、氮元素含量大大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会受到影响。而在北方地区,土壤大多为黄土,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低,因而碱性物质的含量会比较高,而在水利工程的影响下,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大下降,降水量会随之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会变得更低,土壤的酸碱度同样会失衡,最终使土壤肥力下降。

3水利工程环保型施工措施

3.1加强水泵的效能

为了达到水利工程的节能目的,可以从用电设备的使用出发,如提高水泵的整体性能。为了提高水泵的使用性能,需要对水泵的进水效率进行调整。为了实现水泵的节能使用,需要不断加强水泵的改造升级工作,从而减少用电负荷,实现绿色施工。

3.2节约资源

进行绿色施工时,节约资源非常关键。施工前,需要对材料的使用量进行精确地计算,对于数量不够的施工材料,可以进行二次采购,从而避免材料过量造成浪费现象,也可以避免因长时间的储存,导致材料变质,不能用于施工造成的材料浪费。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水,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并将可进行二次利用的水资源进行储存,并将其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2]。

3.3进行绿色施工

为了实现绿色施工,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将施工场地和非施工场地进行隔离,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动植物产生的影响;(2)需要对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并派专职人员进行施工废弃物检查与处理,对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再利用,确保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减少施工垃圾,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3]。

3.4控制对施工区域的污染

环保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减少空气污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减少施工现场的烟尘,减少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进行材料运输时,需要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运输车,同时使用洒水车进行辅助,从而减少粉尘污染。使用工程机械时,需要安装除烟尘装置。对于废水以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控制,可对废水和废弃物进行处理后回收利用,对于不可回收的材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如重金属材料。

3.5建立环保清洁责任,做好制环境监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监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中,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现场生活用水、水源污染、空气气质量检测、植被恢复、水土流失的治理等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并且环保部门要进行阶段性检查,从而落实环保型施工的各项措施,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建设。

3.6相关环保措施的制定

为了更好地落实水利工程的环保施工,需要建立一些环保机构,同时考虑到环境因素,进行工程施工时,需要加强整个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管理机构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合同中有关环保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保护;(2)制定环保规划方案;(3)加强环保工作的监督工作;(4)不断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工作;(6)加强环保项目的验收工作。

4结语

篇2

(1)空气污染与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在水利工程开工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挖掘,当开挖时的气候处于干燥状态时,对建设材料的运输会告成尘土飞扬的情况,且车辆在行使过程中也会带动地面的灰尘,使污染加剧;其二,各和施工机械与车辆在施工现在来回作业与运输时,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对空气的质量造成污染。噪音污染主要体现在施工的过程上,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和车辆的作业与运输产生噪音污染。

(2)动物与植被遭受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地需要对建设周围进行适当清理,这就造成了乱砍乱伐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野生动物的环境。水利工利对动物的影响还体现在河流生物的生存环境上。

(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在对土地进行开挖时,裸露在外的土层经过水的冲击容易产生饱和现象,使水土严重流失,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的河流造成污染,水流的污染对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4)废弃物的处理。水利工程的施工会使用大量的物材、施工人员吃住也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这些建筑废料与生活垃圾的存在会对水利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生态保护体系的建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体系的建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对各个岗位的责任进行制度分配,做到一岗一责,且这些岗位在管理中互相制约,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流程清晰明确,岗位体系与责任的流程主要分多个层次,一一落实;还要建立相关的生态保护小组,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划分,各部门相互监督与管理。在水程工程建设上,对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环保材料的使用是极有必要的,且管理体系应做好对水利环境的反馈与监测机制,对其环境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跟踪。

(2)建立生态影响的评价制度。当考虑到某地区的建设会产生影响环境的结果时,在对工程进行规划前,要对形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得评价、预测和调查,并由此作出相关的预防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措施,再对相应的方案进行最后的确立与制订,这一做法称为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水利建设、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一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环境影响与经济评价是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的两大评价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影响生态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此外,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可以给水程工程的建设项目提供最佳区域选址,以防地理布局不合理对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各种破坏。

(3)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平衡与该区域经济的破坏,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刻不容缓。水利工程的实施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方面,依靠环境自身的自然治愈能力是无法完全将生态平衡修护到工程未开发与建设前,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应贯彻实行生态性质的补偿机制,建立责任单方制,此外,在工程建立时,理应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补偿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该地区环境的生态资金,促进与保证生态的后期平衡。生态补偿体系的确立,不仅还原了环境的生态价值,还缓解了水利工作的建设破坏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下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主题精神。

(4)减少环境污染客观因素。由于客观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污染的因素很多,且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但可以针对这些污染的来源,统筹兼顾,尽可能改善造成污染的外在因素。例如,空气污染,在进行工程材料的运输时,可以提前对其经过的路段进行洒水,且对运输的沙石和泥土进行适当的包装,此外,针对汽车尾气的污枭可以采取改进汽车装置或减少输送量等方式对污染进行改善;机械操作的噪音污染也可以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的策施,在工地周围修建临时围墙,以降低噪音污染。

3.结语

篇3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重要设施;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原有的自然状态造成破坏。基于这样的矛盾,我们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建立全方位的评估,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达到既造福人民又保护环境的双重效果。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引言

生态环境的质量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做到双赢。

一、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世界的能源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河航运发达,非常有利于水电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6%,那就意味着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1]所以我国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等,所以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部气候受局部上部气流控制,修建水利设施,会使工程上部空气湿度增加,因而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第一、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肯定会相比原来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会聚积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发的量远远高于原来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时还会改变降水地区分布。积水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相关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而降雨增加,而背风而降雨则减少。”[2]第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对下游河水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对下游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蓄积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从而导致下游水流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态问题。例如,下游的湖泊会因此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会下降;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的航运,养殖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河水自净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第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局部水域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流动状态,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泥沙大量沉积后,水质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水量上涨后会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盐类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长。水库蓄水后,也就切断了泅游性鱼类的泅游通道,这势必会导致该种鱼类的死亡,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退化。第四、对土壤的影响。在浸没的地方,空气流通差,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现沼泽化,过于涝的土壤使动植物难以存活。第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疾病直径或间接来源于水体污染。其次,水位上涨后,可能会对某些景观古迹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产生人口迁移,对迁移人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

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原来的状态,使原本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我想大部分不利影响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设施能否带来高质量的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是一个水利设施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深刻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工程的要求,不仅要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对水利工作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标准评价体系。修改评价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评估;进一步完善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力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我们收获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由于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技术薄弱,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我国无法建立庞大的环境监测系统,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还是可行的。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水力发电、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3]必须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预警,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必须迈出的一步。

综上所述,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欢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华,何家华.浅谈水利工程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J].民营科技,2010.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47-0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搞好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是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在生态保护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并重,才能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措施,狠抓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 正面效益

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有效减轻和防止了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水利工程能有效的控制河流洪水的主要要来源,减少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某些水利工程能改善局部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变当地环境和景观。通过库区综合的开发计划,能够改善水生环境和促进渔业、栽培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成功例子可在葛洲坝、丹江口、东江库区发现。

1.2 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而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修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就会增多等等,容易发生水污染。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造成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降低,进而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的,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减免。流域和区域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计划是水利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 水利工程环境监测中应重视的问题

为了掌握水库建库后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对水利工程兴建前后库区及

大坝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实行全过程系统的跟踪监测,预测不良趋势并及时警报,发现问题并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及时为水库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等,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因子、多层次监测功能的统一管理系统,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分期实施,以保障监测系统高效率正常开展监测工作。水利工程涉及因素众多,相关关系复杂。监测规划应以库区为重点,兼顾下游及河口地区,实现以较少的监测站点获取较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生态与环境监测资料。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根据监测需要,应将现有机构优化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益。此外,设置的监测系统、监测站点应具有代表性,监测系统运作形式灵活,系统分级合理,具有较现实的可操作性等。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对水质、水文、局部气候、山地灾害、水生物、陆生动植物、人群健康、大坝区域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内容。监测的具体项目、位置、频率,应根据影响预测结果实际确定,按影响范围、程度、性质确定重点监测项目和一般监测项目。

3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水质、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噪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文物保护等方面,同时,它们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对象。

3.1 空气污染

开挖产生的粉尘采用湿法作业减少降尘,爆破粉尘一般采用湿法作业、爆破前后洒水减少降尘。洒水设备可以购买也可以租用,但要进行经济比较。施工区设置锅炉的,烟气排放应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施工现场及溶洞群内以改进施工方法为主,采用湿钻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粉尘污染,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粉体物料要尽量采用管道输送,并对输送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

3.2 水质污染

砂石料加工废水需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并将废水回用至生产加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坑废水在沉降处理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监测,延长静置时间。混凝土拌合废水可在废水排放量相对集中的施工点,设置沉淀净化池,将pH值值调至中性,出水通过水质监测,达标后才能排放。含油废水应集中修配保养场,经沉淀、除油处理,含量小于5 mg/L时,排入附近荒地。营地必须设置生活污水收集池,污水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地下管网输送到无危害水域,有条件的可输送到当地污水处理厂。

3.3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它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各自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优化选择。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化为无害后再处。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废物顶部必须覆盖植被、保持长期稳定,能防止风化侵蚀、洪水和扬尘。

3.4 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施工过程甚至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应尽量使挖填方平衡,提高土、砂、石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量等。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地貌及植被的破坏,工程竣工后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根据工程情况采取必要的开挖面防护措施,取土场、弃渣场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工程防护措施等。

3.5 生态保护

水利工程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而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之一。同时,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除此之外,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要采用有利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水利工程设计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开展生态监测和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加强库区生物群落调查,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与安全防疫的关系。

3.6 噪声防护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同一集中地点集中使用大量机动设备,施工单位应首选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对敏感目标,可采取可采取限制施工时段、设置隔声屏障等工程措施。对高噪声作业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可配发耳塞、耳罩或头盔等防噪工具。

3.7 文物保护

建立文物保护评价制度,健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力争民生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双赢”。构建前期工作协调机制,搜索建立“基本建设文物保护经费基金”,使“文物保护先行”制度化、具体化。建立实施与验收协调机制,优化、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投资计划的关系。还要注重后期管理,强化文物适度利用和展示。以三峡工程为例,国家建立了三峡博物馆,延伸了水电文化内涵,丰富了物质载体,挖掘了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

3.8 环境监测

根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建立一个以人类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库区为重点,延及库区下游与河口相关地区所组成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网络。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完整的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正常运行。对所有大规模项目都需要在运行阶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对象包括大气、水、噪声、土壤及自然生态的其他要素,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4 结 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周围环境必然产生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把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提出生态保护要求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解新芳.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78-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工程管理者缺乏对环保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重视,如何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造成的破坏,是当下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来进行阐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确立环境保护目标,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立一个环境保护目标,科学的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必须加强对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好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维护施工区域内的树木和植物,防止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排放废渣、排放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尽可能的减少一切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在确立环境保护目标之后要及时的建立一个科学的环保体系,一套科学的环保体系流程必须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得当和责任到位。项目环保措施和工程的环保方案由工程管理部门制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环境问题主要由工程管理部门解决。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和考核,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应该按标准严格执行。

(二)制定详细的环保计划,确定部门的保护责任

工程项目部应该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计划,同时必须合理的制定出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将生活区和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最好,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施工附近地区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加大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要对施工的环境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要配合环保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区的不定时的环境监督监测,保证施工环境不受污染。

(三)注重环保实施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制定的环保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每一个环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进行。要想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诸多环保措施,必须加强对广大的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思想和观念的培训,积极的组织参加环保活动,让所有的人都能对生产生活环境产生热爱和保护的意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

二、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一)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扰民,要减少在居民生活密集的地方夜间施工,防止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凿裂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可以有效的减少粉尘,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正确的安装使用除尘器。此外,要加大对水泥、粉煤灰在运输过程中的检查,避免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出现破损,要保证物品的密封状态。要定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禁止在施工区域内燃烧会产生有毒、恶臭气体的物质,避免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污染造成影响。

(二)现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施工者来说,现场生态保护措施尤为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严禁在施工范围内砍伐树木。要加大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宣传,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空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还原环境面貌。

(三)现场水质保护措施

必须严格处理砂石料加工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水必须经过沉砂池沉淀,然后除去颗粒物,再反复经过沉淀池和反应池的过滤,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才能完成废水排放。混凝土拌合楼产生的废水必须经过沉淀池的二级沉淀之后,才能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必须定期清理。机修废水必须经过集中后,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处理出来的矿物油符合排放标准时才能进行排放,对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综合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组织的排水,要防止和避免泥沙和砂石流入江河。清洗施工机械和车辆的水必须集中到沉淀池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的处理,要加强对排放污水的监测,一旦发现污水超标,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破坏,人们应该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养,重视环保意识对我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靠施工企业,也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施工环境的监督和监测,让环境保护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石瑾斌,迟永山,韩守江.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2).

[2]王海波.浅谈人水相互作用及河流环境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3).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加强措施

1 概述

水利工程作为利国利民的公益性工程,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有效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对水量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分配,从而满足人民生产及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后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便也成为必然趋势。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修建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质量需求高、施工技能杂乱、工作环境艰苦、工期约束严厉等诸多特征,若不加强施工管理,容易出现诸多不安全因素。而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规避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因此,水利工程在修建施工中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快速、安全、高质量的完成。

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法人管理责任制。针对修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本着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由市里统一落实管理;针对跨乡镇、中小型水利工程,应该由县区部门统一落实管理;针对微型水利工程,则由乡镇统一部署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规模大小的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制,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水利工程统一管理,并根据责职不同划分事权,落实管理法人,保证管理有章可循,有责可寻。

其次,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产权管理关系,逐级落实管理法人或管理责任人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及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增值保值责任,完善奖惩办法,健全全年动态管理及年底述职制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对管理不佳并履次不改的责任人应及时免职,对造成重大管理损失的责任人需追究相应责任。

再次,落实科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高水平的管理知识,有良好的素质,对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要积极引进既懂管理又懂水利,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合理[1]。

3.2 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

①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预算管理、合同签订程序管理、合同施工管理及施工合同清算管理四个方面。实际管理中,根据各环节管理内容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合理性管理策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规避合同频繁变更问题,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良好性。

②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将预算定额作为依据,结合自身施工特点、管理水平,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成本定额,并根据编制项目目标责任展开成本预算及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作为依据,进行成本控制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规范、高效、有序地施工,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的成本效益。

③施工质量管理。首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管理人员等通过交流、探讨,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其次,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规划对工程进行划分,对施工各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再次,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对采集的施工信息进行汇总、归类,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④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也显得很有必要。实际管理中,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施工安全考核、动态监督管理、施工安全奖惩制度等方式,切实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2]。

3.3 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

其一,确立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保护管理目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或杜绝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资。

其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环保、水保技术规范要求,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

其三,建立环保、水保保证体系机构,施工期间由配置专职的环保、水保人员,对施工环境实施动态的监督,加强对环保、水保的预防与整治力度。

4 总结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属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应该综合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良好的管理经验,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加强落实,通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来达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治中.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3,3(3):175.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理是伴随着工程监理和环境保护产生的一项全新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依据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环保行为以及责、权、利进行协调与约束,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力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目标,满足工程环境保护验收要求,最终达到工程的经济、刹_会和环境三种效益的统。

环境监理渗人到水利建设工程施工期,将更好地落实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措施,更好地发现、分析、解决存在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技术理论上论证是否符合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是环境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环境监理的预备工作

在正式入场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对工程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掌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进行研究确定、分解综合、安排计划、风险管理、操作措施等项工作的集合,编制出目标规划和实施细则,实施方案设计。目标规划是作为工程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依据和前提,只有编制好目标规划,才能使环境监理实现高效目标控制;实施细则是对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和过程的组织和安排,是工程项目施工期实施环境监理的实施依据和指南;实施方案设计是对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施工单元的分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环境监理操作方法和程序,对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带来高效的运作。

编制目标规划时,必须明确工程项目的环保总投资、进度、施工质量、环评批复要求,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了总的目标规划,还须将总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一般要遵循能分能合、区别对待、有粗有细,从而细化为实施细则,以实现有效的目标控制。为了达到目标控制的理想成果,根据工程项目的环境地理诸因素,综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从而实施有效控制管理。

二、环境监理实施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一般都处于地理位置较复杂的地区,要根据其地理位置以及各施工单元的分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将对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带来高效的运作。水利工程的环境监理主要侧重于施工单位和人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取料场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库岸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施工区下游河流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移民安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等。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方案设计见图1所示。

图1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方案设计

三、环境监理监督体系

(一)、环保实施进度监理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总进度,应满足与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的“三同时”要求,做到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进度合理。在技术措施方面:建立环保施工计划体系,采取高效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经济措施方面:对因承包方的原因而拖延环保工期的,环境监理将发出整改指令,并提出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在合同措施方面:按合同确保环保形象进度的要求。

(二)、环保实施质量监理

通过对影响生态环境的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的监督检查,保障环保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统一,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格监督检查环保施工图、施工队伍、施工场地布置以及规格、措施等重要施工工序的施工。

环境监理监督体系见图2所示。

图2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监督体系

四、环境监理操作程序

环境监理工程师依据环境监理目标规划、实施细则、实施方案等,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或存在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隐患的,以及环保进度、投资、质量存在问题的,立即向施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令,施工单位在限期内整改,并经环境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整改达标合格后,才能正常继续施工,并倡议施工单位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否则根据情形的严重性,根据业主受权的权限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或向业主建议责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等。环境监理操作程序见图3所示。

图3环境监理操作程序

五、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

(一)生态环境意识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情况。环境监理的工作首先是要以提高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意识为突破口,主要以调查问卷与谈话等方式来掌握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如何,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和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水平,从而使全体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水利建设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创建环境友好施工场地,也提高环境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威望。

(二)取料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对取料场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主要侧重于几个方面:砂料加工对其下游的河流水质影响较大,尤其是污染指标悬浮物,必须通过沉砂池澄清废水后再行排放,有土地条件的一定要实施:废水-级沉砂池一二级沉砂池一澄清池一废水回用,做到废水全部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取砂不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尤其是不能对珍稀动植物产生毁灭性的影响,河边取砂的不能影响到河水的流向和河道、河岸破坏性地扩张,更不能堵塞河道;取土场应先剥离30cm以上的表土堆放好,取完土后马上将表土回填恢复,并植树种草。

(三)库岸及周边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在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查看是否乱采滥挖和施工弃渣随意堆存占地,施工期是否随意毁林、毁草,施工结束后的迹地整理恢复的落实,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情况。对来自汽车运输的扬尘要及时喷洒水来降尘,各种燃油机械废气和烟尘排放、砂石料筛分加工过程产生粉尘、水泥和石灰的装运以及混凝土拌合过程产生的粉尘等是否按规定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对来自施工机械运转、运输机械行驶、砂石料加工筛分及拌合过程,还有石料开采、隧洞施工的钻孔爆破,以及防渗墙施工的钻机凿孔成槽过程等产生的噪声等情况,是否按规定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立即下达整改指令。

(四)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施工期对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区砂石料筛分冲洗、混凝土拌合、混凝土工程浇注、基坑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区、车辆维修和清洗废水等环节的废水、弃渣、垃圾的排放。在监理工作中,注意着重防止这些方面的废水、弃渣和垃圾污染水体,保证主坝上下游水域的水环境功能不因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改变或有大的改变,其水质不低于河流原来的功能要求。定期和不定期深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影响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除沉淀物,保证设施有效使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监督,对不达标和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废水的施工单位,及时指令其整改;按施工区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营区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的监管,生活污水要集中排放到污水处理池,建防渗公厕并定期清理消毒,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否则发出指令整改,严重者按照业主的相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总之,水利建设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动,但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实施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实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环保监管与建设单位内部监管相结合的转变,从而促进建设项目全面、同步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措施。通过实施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促使施工单位创建环境友好施工场地,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大大减免了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护周围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也给各施工单位带来经济利益和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工程设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更是生态环境免遭严重破坏的有力保障之一。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却给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针对此类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工程设计,有助于避免水利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由此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良性发展。

1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的水利工程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水利工程是以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与充分利用为根本目的,诸如提供水源、旱涝保收、防洪防灾、建设水利景点等等;而生态水利工程则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水源利用措施,其不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利益,这种方式也包含着对破坏流域环境的已建水利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工作。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出生态服务功能。依据流域水文特征,在工程的布局、定位、施工中兼顾工程的经济性与环保性,进而在生态环保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2.1欠缺规范的设计与评价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形式多样,具有地域、人文等各自特征,因而需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建设。目前,国家就水利工程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但其在指导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上却欠缺评价力度,且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并不丰富。而国家制定的这些工程设计与评价方法中,大多具有强制性特征,不能体现工程的个性化,也不能结合具体的工程状况来显效。虽然这样的技术规范标准有助于维护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是在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目标方面却不尽合理。

2.2生态水利工程运行难度大

现实中,很多生态水利工程需要通过改造原工程的设施、分配原工程的流域水量来实现新的建设目的。这种改造优化方式,会给那些原工程所赋予的服务内容带来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害到原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由此,如何兼顾水能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避免新旧两个目标之间冲突,就成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一大现实问题。

2.3技术人员欠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都缺乏必要的生态环保意识,不能将环境保护、需水规律等进行综合考量,加之当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不健全,环境评价的实效性较低,这些都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落实。

2.4欠缺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当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水文测验资料数据不够全面,相关的文献资料也不能满足工程设计需求,它们无法给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依据。同时,基于我国地域性差异明显,除了具体的河流地貌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往往需要考虑冰冻、旱涝、风暴等诸多因素,这就更需要精确的数据以支撑工程实际操作,并维护长久性的生态修复。目前,我国生态水文站的建设还很滞后,这无疑也加大了水文勘查的难度。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措施

3.1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建设而言,强化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关键。建设中不能仅限于水利工程的眼前利益、只顾开采利用现有资源,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向人们灌输生态工程知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施,一定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生态学知识,科学、稳步地推动水利工程进展,平衡环保与工程进度,从而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造福千万人民。

3.2重视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

设计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依据当地的水文和环境特征,在实地调查及测量的基础上,由工程设计人员合理地规划施工。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详细掌握有关生态水利工程的流域状况,遵循河流周边的环境及物种现状,通过分析和设计来促进该流域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一定要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方式相区别,即不过分强调控制和挖掘资源,而应当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3加强技术整合

工程设计中,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整合各项技术以及相应的技能人才、机械设备。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避免因人才或技术匮乏而影响了工程进展,还可以与科研院所加强联系,培养出高精尖生态水利技术人才,为推动国家生态工程的进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生态水文环境的调查,设置适宜的技术参数,做好测量与数据收集工作,并充分利用高新生产设备,整合文献资料,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水利服务、可持续地发挥自身价值,应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破坏资源坏境为代价而盲目开发、运行。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欠缺规范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生态水利工程运行难度大、技术人员欠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生态水文测验资料。针对这些问题,从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重视水体系统的自我修复、加强技术整合等方面着手,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二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正茂,赵庆良;浓江流域湿地水文站建设方案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2] 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11年10期.

[3] 朱灵峰,张玉萍,邓建绵,吴波,明海涛,王哲;河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篇9

 

1.1水利工程施工设备和技术过于陈旧落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工程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作为辅助,对于水利工程更是如此。水利工程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很大,所以对施工设备的灵活程度要求也很高。传统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中都不能满足目前的施工要求。现如今我国的水利工程的设备很落后,根本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所以施工很难顺利进行。另外,除了设备落后,技术的落后也是发展水利工程的一大阻碍。我国水利工程运用的新技术数量并不乐观,即使在有的方面少量的使用先进的技术,施工人员也难以灵活掌握,并经常在细节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突发事故

 

任何一个工程在施工中都会有发生突发事故的可能,在水利工程中,这种可能性会变得更大。频繁的发生突发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整体架构体系的不完整和细节问题处理欠妥当。除了不可避免地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突发事故,近几年由于施工人员的考虑不周引起的突发事故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损失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造成了拖延进度的不利影响。水利工程是兴国利民的大工程,绝对不能因为疏忽或者失误而频繁的出现意外,除了影响工程本身,一旦对附近人们的生存条件构成威胁,就违背了水利工程利民的初衷。

 

2对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2.1敢于运用新技术和勇于创新

 

一个工程如果想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向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新技术就是这股新鲜的血液,能够供给水利工程源源不断的活力。敢于创新才能进步,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新的技术作为支撑。目前已经实施并取得最大成功的莫过于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它是指根据施工的相应要求采用高压水对施工地基按照一定规划进行切割,在切割的位置注入沥青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进行填充,从而改变原始地形的脆弱性和薄弱性,为施工项目提供结实的地基。还有GPS定位技术、GIS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运用这些新的技术,不仅减少了工程成本,还能推进工程的进度。只有打破传统的、保守的套路和方法理念,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功。所以,要注重新兴技术的运用,只有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技术体系,不墨守成规,才能使工程发展得更加平稳迅速。

 

2.2提高环保意识,并落实到具体行动

 

水利工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为几个方面,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但是对于任何一项环境污染的防治处理,都需要施工人员提高环保意识,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则。具备环保意识还远远不够,还要落实在具体行动。对于空气污染,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特殊的防漏装置,防止有害气体散布到空气中,同时在混凝土搅拌时安装除尘器,减少粉尘污染。对于噪音污染,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装置减少噪音,并对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避免噪音区靠近居民区,在运输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噪音的产生。对于水体污染,要加强施工现场污水的处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并安装一定的净水装置,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合理地降低水体污染程度。除了这些具体的行动外,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制定完善的环保措施体系,把环保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完成,对环境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

 

2.3做好排查工作并严把质量关

 

对于突发事故的问题,没有任何一项工程能够保证完全杜绝,突发事故给整个工程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对于水利工程,由于其工作任务复杂,所以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排查规划工作,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尽量避免一切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只有详尽的检查和周密的计划,才能在施工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出现突发事故,也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最正确的解决措施。所以说做好排查工作是预防和解决突发事故最好的方法。除了排查规划工作外,在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以次充好的装备或材料在施工中被利用。不能由于考虑成本,而选用质量不合格的装备设施和原材料。质量问题一直是衡量一个工程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也影响了人们对整个工程的综合评价。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选材,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最终得不偿失。

 

3结语

篇10

1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做得不好

水利工程施工以前一定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且还要做出设计文件、可行性分析、规划书。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前期的考察设计费用非常低,缺少足够的经费对设计工作进行前期勘查,导致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之前勘察设计的精度、深度不够,致使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未预见的状况,无法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2工程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质量意识相对薄弱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水利工程施工仍时常会出现事故,还会出现很多质量不过关的工程。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员工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绿色施工的内容

绿色施工将现代环境保护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这是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理论,整个理论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环保特征。绿色施工就是在整个水利施工的过程当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最新的技术方法,保障建筑资源被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利施工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将高效环保和节能作为施工的目标。

2.1绿色建筑与绿色水利工程的差别

绿色施工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打造绿色的水利工程。但是绿色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自身所拥有的特点,这是要经过绿色施工以后得到的节能、安全环保的水利工程。

2.2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的差别

绿色施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文明施工,文明施工只是水利施工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体现出来的是较为单一、片面的水利施工标准。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行业已经无法再将简单的文明施工作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要求了,而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施工将文明施工作为基础,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意义更加丰富,与之带来的环境、经济还有社会效益也更多。

3绿色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

3.1节约电量的方法

3.1.1生活区域在整个水利施工的过程当中,应当建立一个生活区的用电制度,可以对每个月工人宿舍的用电多少进行统计,然后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控制电量的方法,建立起有效的奖罚制度,以此督促生活区的节电工作顺利展开。生活区的每一个房间里面应当加装一个漏电开关和限流器,还应该对用电设备进行定时检测,防止出现漏电。办公区域里面的空调使用也一定要尽可能地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当中。

3.1.2施工区域在施工区域也要和生活区一样,建立一个合理的用电制度,指定专人对电量的使用负责。施工的现场还要实施分类供电,所有的支线都应该加装电表。对那些施工当中的大型机械和设备,必须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电量运用和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如果发现耗电过多或者老化,就应该降低此设备的运用频率。在安全通道中,要安装环保节能的灯具,这会很好地控制和降低电量的使用。

3.2对水资源的节约措施

3.2.1设置地下水井许多工程场地都有地下水丰富,这就能够在场地比较空旷的区域设置一到两口水井,平常的绿化、施工还有卫生间的用水等全都可以运用地下水来进行,降低对自来水的使用。

3.2.2运用水泥预制方格对场地进行硬化场地的硬化不可以简单地采取混凝土浇筑的办法,这不单不利于雨水的渗透,还会导致不好的影响。因此通常都会选取水利预制方格块的办法来对加工场地以及人行道路进行铺设。

3.3加强质量管理

第一要树立起一个工程质量至高无上的思想理念,将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线的思想融入到施工建设当中。第二要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管理方法,要做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三要全面提高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建立一个责任体系、目标体系、评估评价体系以及分级控制体系,做到对工程质量事前有控制、事中有检测、事后有汇总。第四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施工质量追溯体系,对平时的检测日记、日志还有工程例会纪要等进行档案化的管理。

3.4增强成本管理,保障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做强做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增强成本的管理就势在必行。第一,要在招标投标的时候,充分的理解招标文件的中心思想,充分的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尽可能的调查机械、人力还有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再加上机电安装单位共同完成投标文件。第二,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将安装工程的策划工作做好,明确好施工的要点,施工的难点还有各个工序施工的交接点,尽可能地降低工程的返工、浪费。第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严格地依照企业作业指南书以及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尽可能避免任何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要尽快地做好各种变更签证的手续。第四:要在工程完工以后及时的做好完工的决算工作,增强工程款的回收,以此减少财务的费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