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不但能保证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人格魅力。然而,近几年来,受生源质量、学生原有音乐素养及高校课程设置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普遍不强。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确立以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并努力探索相关的培养路径,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育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以适应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需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确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首先要从了解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入手,并充分考虑音乐学科及其教育本身的特点,进而全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特点,以确保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四方面意义:(1)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美。(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3)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及技能,如认识音符,掌握一些简单的演唱、演奏技巧等。(4)引导幼儿运用音乐表达情感,体验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1〕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往偏重于音乐技艺训练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遭到了摒弃,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已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因此,成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意味着幼儿可以通过音乐活动获取表达、创造和交流的机会和经验,并发现音乐的内在美和形式美。而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才能真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挖掘音乐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是为适应幼儿园音乐教育需要所开展的教育,〔2〕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非专业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系)的音乐教育,它具有非专业性特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存在因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而导致的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其音乐课程设置大多套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课程模式,过于强调钢琴演奏、演唱等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际需要脱节,导致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不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缺乏了解等后果。我们知道,要顺利组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师需要具有对作品进行分析、编排并根据作品特点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不能简单搬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入职幼儿园后开展的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而不是向幼儿传授高难度的演奏、演唱技巧以及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学习难度应适当降低。

2.综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求“精”,但求“通”,但对音乐教育的学习可精益求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虽然原有的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但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都较强,所以,是可以在音乐学习的“通”上下功夫的。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适度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使本科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良好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具备一定的音乐律动、音乐游戏创编能力等。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及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应该直接指向培养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里所说的良好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即较好掌握了演唱、演奏、弹唱、音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织体、曲式)等知识与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转化为音乐实践能力、音乐作品分析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等。二是具备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从教育技术学和教学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编创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教具制作与操作能力等。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育技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专业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重点关注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可以传授演唱和弹奏技能基础,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习得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路径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维中的三个主要教学思想:其一,参与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若能更好的掌握奥尔夫音乐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便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于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将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思维当中,进而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将这些思想向学前儿童进行渗透。其二,主体性。在这种音乐思维的指导下,能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明确,最终使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其三,即兴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更多的自由发挥和即兴发挥,在较为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完成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将艺术、舞蹈以及形体等元素进行更好的融合,完成音乐的学习。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维强调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两方面重要属性,其一,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创造性方面的培养,以较高的水平完成对音乐教学主旨的表达。其二,对教学工作进行进一步扩展研究,提高其外延性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其开放性,这样便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从本土文化出发便是其中一大重要特色,教师可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以及文化特色ζ浣行合理的发展和应用。

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措施

1.坚持综合性原则

进行学前钢琴教学学前音乐教学的任务与其他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学前钢琴教育的主要目标识培养幼儿阶段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非灌输给其专业领域的知识。为了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持综合性原则进行教学,即结合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钢琴和音乐,而非生硬的对其灌输理论知识。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如,教师在教学生弹奏《小星星》这首简单的儿童音乐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这首歌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或者问问他们是几岁学习的这首歌等等。或者在学习完这首乐曲时,可以给学生分组,让他们自己来借助乐曲编舞等等。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钢琴学习的单调性和枯燥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2.结合各种艺术表现

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重要特点,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通过不同门类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音乐教学,学生可通过配乐朗诵、歌唱、舞蹈及奏乐等方式来表达音乐情感,将音乐教学贯彻于整个不同表现形式下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变的表达方式去理解与体验音乐,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拓展并借鉴表演、戏剧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将音乐教学整合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所以说通过配乐进行故事演讲、朗诵、做游戏及演唱等,将音乐情感贯穿于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中,将各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都联系起来,综合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3.融入游戏化教学

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结合学前教育学生的好玩、好动与好奇等特点,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于学前教育音乐课堂中,在充满兴趣与爱好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如在教学初期,奥尔夫不赞成一味的乐理知识教授,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到简单的声音大、小、高、低等来体验音乐,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与引导,用简单的乐器制造不同的音效,学生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同时,自己辨认两种音效的高低、大小的不同,用形体语言等表现出来,让学生以做游戏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创新学前钢琴教学评价方法

创新的评价方式旨在充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指出其缺点的同时更应该对其优点大力赞扬。在奥尔夫教学体系当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如,在学习《祝你生日快乐》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弹奏这首乐曲的优缺点,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多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经过长期的运用与发展,成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先驱,并在音乐教育界具有重大影响力。在传统钢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单调、枯燥的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中重视音乐的创造及表达,对我国钢琴教学有重要作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蒋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195-197.

[2]祝艳华.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5:143.

篇3

一、学前教育中早期音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一)学前音乐中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启迪智慧和创造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知识素质教育等,它们概括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而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音乐素质和智力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学前音乐教育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陶冶情感,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美的王国中的一个宠儿,音乐是培养美感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在《对学前音乐教育研究的探索》《关于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探讨》了解到,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是以音乐美的力量来吸引幼儿,打动幼儿,单纯靠活动形式,内容的儿童情趣来获胜,那么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只能停留在活动本身,并不能真正形成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来实现的,所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审美能力这一核心来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选择教材教法、设计教育活动。

(三)学前音乐教育早期音乐教育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情感的艺术,它以悦耳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古代史书《乐记》中谈到“乐行而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明确指出了音乐的治疗保健功能。情绪抑郁是人们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心绪舒畅可使疾病不治自愈。现代的音乐治疗学,发展了中国古代这种“乐医”理论,利用音乐来治疗心理精神上的疾患。如失眠,可听一些速度较慢、音调柔和的曲调;情绪忧郁,可听些欢快喜悦的乐曲等。

(四)音乐教育是全面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

在《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学前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表明从幼儿时期便开始学习器乐的孩子一般都思维敏捷,学习成绩好。孩子们通过器乐的学习可以发展出活跃的智能并形成优良的性格,而这些品质对于他们吸收其他事物以及长大后进行学术研究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将来无论他们进入哪一个领域都将展示出他们的才华。

笔者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在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今天,个体的发展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音乐教育的发展恰恰使其他素质的发展也获得了提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热爱音乐并让内心感到自在和快乐,应该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思想、情操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的品格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完善。只有当孩子们增进了审美观念,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丰富了人生体验,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的时候,这才是素质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二、改变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一)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中,大胆改革和创新

在目前社会教育机构中进行的集体音乐教育实践,还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一些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儿童的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割裂、对立起来;将少数表演出现超常发展倾向的儿童的音乐教育与大多数儿童的音乐教育相互割裂、对立起来;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学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割裂、对立起来。这些观念和由这些观念支持的音乐教育行动,将导致音乐教育投入提高,消耗增大,甚至还会给音乐、社会、儿童发展带来无法预计和估量的损失。所以,在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深层理解之后,需要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二)创造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环境

1.幼儿园环境:在园内,我们要注意创造出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

2.家庭环境:幼儿的一半时间是与父母一起在家中度过的,为使幼儿园的教育得到持续,我们可以帮助家长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乐曲,让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倾听。

3.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树立关心儿童、保护下一代的意识的背景下,一切涉及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都应是高标准、高质量。当代的作曲家们应该创作出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优秀作品。

(三)结合游戏,提高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

游戏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活动形式,它是由儿童的内在需要引发的愉快的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童的游戏也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充分自在的、有兴趣和愿望相随的学习活动。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游戏不仅是活动的内容,而且也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音乐,特别是伴有音乐的诗,用一种形式特殊、使用便捷的方式实现了社会培养的目的,也被长期地运用到学前教育中来。笔者站在学前音乐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关于学前音乐教育的思考。

一、分析学前音乐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学前教育是指对处于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后期的儿童进行的教育。一般是指对三岁到六岁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教育。而这种教育主要是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只有以艺术教育为主。才能实现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想象意识,在学生的审美中实现对想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对比,从音乐胎教到幼儿时期的儿歌、摇篮曲,几乎都是与音乐相联系的。在我国的教育中,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占据首位,在表达力量和群众合作形式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更能产生亲和力,更能实现学生的美育教育,因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让学生享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中的“乐”,不仅体现了乐器、乐曲,更体现了汉语中的快乐中的乐。也就是说。音乐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此外,通过音乐教师,学生的听觉器官享受到愉悦的同时。也感知到了音乐的旋律、节奏,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二,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感情的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在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的时候净化内心。享受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社会、秀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一切美好。第三,让学生的心理结构逐渐健全,让学生的人格得到树立。音乐教育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理解力、审美力等各种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其心理结构不断取向于健全化方向发展。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提供了可能。

二、分析促进学前音乐教育发展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幼儿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深入发展,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很多人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学习音乐目的在于让孩子以后当一名音乐家,这种思想使得两种现象发生:第一种,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中的音乐学习加以干涉,对他们严格要求,要求孩子全面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的音乐素养培养却不加以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减。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进而导致孩子对音乐反感。第二种,希望孩子成为非音乐家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学前音乐教育漠不关心。甚至还阻碍孩子将时间花在音乐学习上。久而久之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阻碍。而教师方面。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知。仅仅通过简单的歌曲学唱来进行学前音乐教育。并在学生唱错的时候给予批评和纠正。这严重磨灭了孩子的音乐兴趣的培养,也达不到音乐素养培养的目的。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和教师积极转变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观念。要了解学生学习音乐需要遵循的规律,全面掌握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特点,做好试试地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感知音乐感情、旋律,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尊重文化多元性,凸显音乐教育的民族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融合甚至碰撞到一起。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音乐是教育、文化、风俗、政治等的艺术性体现,通过音乐,能够感知到当时当地的文化气息。然而,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特性。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音乐中的思想感情和歌词旋律特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此。上世纪初的多元音乐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越来越深远地影响到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多元音乐教育思想认为,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是平等的。都具有本身的文化审美价值。而音乐教育在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应该理解多元化文化。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儿童树立这种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认真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分析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审美价值。进而为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提供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理解本土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民族的特性、文化的特性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进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其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尊重各种音乐文化内涵。尊重每一种民族音乐,将它们视为一种具有自身价值的艺术来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3.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不断发展

学前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其素质的提高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因此更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启发。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在学前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内容和儿童的互相作用产生的,而教师的行为可以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的,但要注意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学前音乐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实现学前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具备以下几点素质:第一。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鉴赏和分析能力。第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具有一定的歌唱与乐器演奏能力。第三,教师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乐理知识、乐器知识、舞蹈知识、音乐作品分析知识、作曲知识等。第四。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懂得多媒体的运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等。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学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嫒.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J].科技风,2010,(20).

[2]窦建平.音乐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

篇5

关键词:学前儿童 家庭 音乐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儿童实施音乐教育包括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三个途径。家庭音乐教育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紧密相连,共同发展,共同组成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家庭音乐教育是指一个家庭对本家庭的成员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音乐教育活动。

一、对学前儿童进行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是指0—6岁尚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学龄前儿童,这一时期是孩子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前儿童适时进行家庭音乐教育,对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甚至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孩子大脑,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大脑机能的开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孩子大脑左右半球互相沟通联系。家长通过让孩子经常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并指导孩子开展相应的音乐活动,可以使孩子的右脑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有效的开发孩子的右脑,促进左右脑的整体协调发展,增强大脑的活动机能,从而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家庭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非智力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个人在性格、毅力、人际交往等非智力领域的发展。家庭是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最早的环境。给孩子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孩子听力的良好发展,引导孩子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激发孩子对美的追求,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孩子艺术修养。家庭音乐教育在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促进孩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毅志力等方面发展,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非常重要。

(三)家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较早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将会为孩子今后在幼儿园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家长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复习和巩固在幼儿园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孩子的音乐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家长作为孩子的音乐启蒙教师,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更早发现和挖掘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二、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家长对待家庭音乐教育存在两种极端态度

一种是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意识淡薄,教育功利化,认为没必要让孩子学习音乐;另一种家长在望子成龙心态的驱使下,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不惜投入,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条件,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定向拔高培养和超负荷训练,其拔苗助长的结果是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爱好和天赋,同时也使孩子对音乐教育本身产生反感甚至对立情绪。

(二)部分家长开展家庭音乐教育形式简单,方法不科学

有的家长狭窄的认为,学习音乐就是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所以一味为孩子购置昂贵的乐器,强迫孩子学习,全然不顾孩子的天赋和自身的兴趣爱好。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片面看重训练曲目的难度,希望按照自己意愿把孩子培养成音乐神童;有的家长则信奉“黄金棍下出良材”的传统教育观念,完全忽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使用各种体罚的手段强迫孩子进行学习。这些不科学的教育形式忽略了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孩子不能把音乐当作自己人生的兴趣爱好,音乐学习成了他们成长中的负担,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如何正确开展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一)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观

学前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以及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合群等特点,趣味性成了孩子参加一切活动的准则。对学前儿童实施家庭音乐教育,家长的动机会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家长应当树立科学的学前儿童教育观,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待家庭音乐教育,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家长必须正确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来开展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使家庭音乐教育成为孩子喜欢的快乐的活动,这样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和修养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音乐老师。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便利性、日常性和亲密性,是别的教育无法比拟的。由于学前儿童具有善于模仿的天性,父母的艺术素质和修养往往会成为孩子兴趣爱好发展的向导。因此,如果家长自身的音乐素质和修养比较高,客观上就会对孩子的音乐学习产生潜移墨化的影响。被誉化“音乐神童”的莫扎特,五岁就学会了作曲,在35年生命历程中创作了上千件作品,除了他自身音乐天赋突出外,这与担任宫廷乐队指挥的父亲平时对他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环境

1.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作为家长,为孩子创设家庭音乐氛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家长应努力让家庭生活的空间成为孩子接受音乐洗礼和感受音乐美的乐园。比如关注孩子房间的布置,将音乐挂历、音乐的旋律图谱等挂在墙上;在家里播放一些健康的、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音乐;带幼儿参加社会机构举行的娱乐活动等。父母还可以在家中定期举行家庭音乐会。音乐会是孩子放松和休闲的最好方式,也是展示自己、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良好平台。音乐会上,家长邀请朋友满怀激情演奏喜爱的音乐作品并进行交流;孩子可以把平时从父母或幼儿园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展示。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巩固了孩子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锻炼了孩子进行音乐表演的胆识,激发了孩子表演的积极性和对音乐的创造力。当孩子们的演出受到大家的鼓励与肯定时,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就不知不觉的产生了。

2.创造轻松、愉快、和睦的家庭气氛

学前儿童的依赖性强,对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父母关系的好坏对家庭气氛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父母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则家庭气氛愉快、和睦,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会感到安全、快乐,发自内心的想唱想跳,这将有利于发展孩子的音乐爱好和才能;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大吵大闹,甚至打架,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孩子担惊受怕,心情压抑,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因此,父母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愉快、活跃的家庭气氛。通过一起游戏、集体外出郊游等丰富多彩的欢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体会大自然的美,形成情绪稳定、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丰富孩子的情感和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3.创设专门的音乐活动区

为了让孩子拥有专门的音乐活动场地,更好地亲近音乐,给孩子创设音乐活动区是很有必要的。音乐活动区最好是一个独立的房间,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做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音乐活动区里要配备相应的音响设备和橱柜,里面可以放置乐器、音乐教材和教具等。家长们要用心地装扮孩子的音乐活动区,可以在地上、墙上、家具上划上五线谱,或者挂上画有各种音符的卡片,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音乐信息,对帮助孩子认识音符和进行节奏训练都很有帮助。同时,父母在音乐区可以随时检查孩子学过的音乐知识,清楚地掌握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学习进度。

(四)实施家庭音乐教育的方法

家庭是开展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孩子最熟悉的环境里实施音乐教育时,要打破知识传递的僵化形式,采取与孩子密切交流的形式,在家庭这个宽松、自然、和谐的环境中,随机灵活的抓住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对孩子进行轻松、快乐的音乐教育;其次,家长要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关注孩子不同时期的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安排不同的音乐学习内容、形式和方法。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启发、观察,帮助和指导孩子在已有的音乐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1.培养孩子倾听声音的能力

倾听声音,是幼儿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可以首先培养孩子倾听声音的能力,培养对声音的敏感性。引导孩子倾听生活环境和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比如拍手声、跺脚声、钟摆声、洗衣机、微波炉发出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动物的叫声、吹风、下雨、打雷的声音等。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节奏多样、音色各异的声音并学会区分和辨别,形成良好的听力,为欣赏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孩子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边唱边舞,边唱边玩的情景。歌唱是幼儿表达感情的很好方式。唱唱歌,心中的不快就会释放,肺合量也会得到锻炼。幼儿天生好动,喜欢玩。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结合游戏或歌表演,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陪伴孩子做游戏,渗透进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不知不觉的教会孩子音乐知识和技能;鼓励孩子在歌曲演唱中大胆配上简单形象的动作并辅以表情来表达歌词的内容,边唱边进行表演。让幼儿在唱唱、听听、玩玩、动动中,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同时让孩子用身体体验节奏,用歌声表达想法,在轻松愉快中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即兴表演与创造等多种能力,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利用语言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人生来就具有节奏感。作为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一起寻找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比如小鸡叫XX;汽车喇叭声XX·,引导孩子把感受到的节奏进行模仿,诱发出孩子潜在的节奏感。其次,家长可以收集一些规整的儿歌,用不同的节奏、强弱、快慢组合进行朗诵,让幼儿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此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声势动作去加强节奏,使幼儿在边朗诵边拍手、跺脚、拍腿等过程中,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敏感性。比如朗诵“老虎,小白兔”就可以用XX|XXX或者X.X|X.XX等多种节奏。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从运动神经上感知节奏,增强动作的协调性。

4.引导孩子自制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培养孩子创造力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探索自制打击乐器,操作简单,经济适用。比如矿泉水瓶子装上沙制作成沙球;用竹板制成响板;用不锈钢筷子敲击玻璃杯模仿三角铁等,并带领孩子用这些打击乐器采用多种演奏形式为幼儿歌曲作伴奏。家长是孩子忠实的听众,要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孩子,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保持对音乐的热爱。这个过程既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其乐无穷,又培养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音乐教育的启蒙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应高度重视家庭音乐教育,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音乐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孩子完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胡炬.关于家庭音乐教育——给父母的建议[J].大众文艺,2010,(06).

[2]沈周忆.关于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5,(05).

[3]翁鲜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6,(04).

[4]蔡岳建.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7,(04).

篇6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音乐;文化

学前教育是个人教育的开始,优质的学前教育能为给人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音乐是一门积聚审美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学科。从儿童时期开始,广泛的接触音乐,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增加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现在的家长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及学前音乐教育。为了使幼年学生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学前音乐教育,优秀的师资条件必不可少。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及各高校,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力度,培养出更为专业的学前音乐教师。

1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的学前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出符合时展的优秀音乐教育人才。进而可以对我国的儿童教育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同时也能够保住学校儿童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十分有必要。

1.1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优秀的外来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引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在接触国外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国外的音乐文化及其发展,更多的关注到了国外音乐的魅力,但却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接受、传播和继承。目前,多数年轻人对国外的歌唱技巧、乐器演奏及音乐历史的了解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音乐。外国音乐在国内的广泛传播,一方面丰富了人们选择音乐的范围,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挑战。音乐的传播,并不仅仅是对几个音符或是一段旋律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透过一段音乐能够使一段文化得以渗透,进而传递给更多的人,被更多人所了解。音乐文化,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独特的优点,才在各国的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开始学会聆听音乐、培养音乐感觉的开始。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与发展。各个教育机构,应该通过科学的学前音乐教育,使幼儿学生学会去接受优秀的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才能对民族文化有所了解。而想要培养幼儿学生去接受和了解民族音乐,对学前音乐教师的要求就相应增多。高校是优秀人才的重要发源地,因增加对学前音乐教育的投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工作要求的优秀教师。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指路人,只有足够优秀的教师,才能是幼儿学生在学习的最佳时期接受到适合他们的优秀民族音乐教育。进而为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尖山水平打好基础。

1.2对学生人生观的构建。幼儿时期,对个人的品德和人格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对个人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音乐可以传递文化,影响个人的思想形成。优秀的学前音乐教育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各个高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只有培养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人才,才能够在之后的学前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音乐本身能够传递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音乐文化的吸收能够对学前儿童的整体素质带来一定的提升。儿童音乐作品中通常包含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对美的理解,对这些作品的传递是学前教育的重点工作,做好了这项工作,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有重要意义。

2对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加强

为提升学前教育工作人员的音乐教学水平,高校应采取合理的手段,增加对学前音乐教育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

2.1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通常将学术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分割开来,这样的教育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融合贯通,很可能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平衡。这样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技能也并不完善。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出现,各高校应该在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加入多元文化与艺术素养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可以完善目前的课程构成体系,是课程含量更为丰富。比如,在传统法理论知识教育和乐器、乐理讲解的同时,加入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这样能够有效的为学生之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提供有用的帮助。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其次,由于音乐是一门包含人文文化的学科。高校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也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及审美意识等的培养。学前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单单是获取一门专业技和音乐知识,更需要学会掌握学前音乐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学会理解音乐对人的发展和艺术素质提高的作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在发展中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进而为之后的实际教育工作做好基础阶段的准备。

2.2提高教师团队水平。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加关注与尊重多元文化和艺术,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在学前音乐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导学生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和艺术,积极借鉴和学习别国文化及艺术,感受音乐不同的美、艺术形式、文化内涵等。其次,主动通过学习等增强自身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开展的基础,高校学前音乐教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主动学习增强专业知识及技能功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和艺术素养,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模式,主动利用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敢于创造性的尝试和运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互助教学法等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模式,进而增强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文化和艺术性,提高教学效果。

2.3校学前音乐教育必须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培养,学前音乐教育因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除了音乐、舞蹈和乐器的学习外,还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等知识教学课程需要向声乐、舞蹈和器乐结合的方向改革,将传统的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技巧和舞蹈等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使课程更加贴近课程教学的实际比如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需要适当考虑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的需求,在将声乐、舞蹈和器乐结合的同时适当降低对音乐演唱技巧的要求,增加关于儿童歌曲演唱方法的内容,将学前音乐教育课程和其他学利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3结论

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学习和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在培养学前音乐教育人才时,应注重对学生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意识到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的深刻必要。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进而把更多优质文化传递给学前幼儿。

作者:罗翠福 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69-171.

篇7

 

现阶段,国内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还存在教学形式和师资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认识,并转变当前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发展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文章就国内学前音乐教育发展进行简单的探究。

 

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成长作用非常重要且突出。学前音乐教育最早是在国外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音乐教育者的重视,在我国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音乐学前教育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学前音乐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国内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 学前音乐教育处于学习阶段

 

目前,国内虽然开始逐渐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特别是各地政府都把学前教育工作做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各地的学前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政府每年投入数十亿元的资金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这项工作依然处在初期的发展阶段,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掌握其中的精髓,进而掌握更多的方法,来发展我国国内的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当前的一种“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学龄前儿童的,这也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学前音乐教育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声音打节奏,进而激发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然而对待国外的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我们虽然能够学习,但是却不能照搬照用,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处于创新阶段

 

在学前音乐教育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创新的过程中,主要的创新手段就是在乐器的创新上。众所周知,音乐的学习成本是比较高的,音乐器材的成本尤其高。若是在学前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老师能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音乐器材,不仅能够降低音乐学习的成本,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音乐。例如:空的啤酒瓶和吸管等都能发出声音,作为简单乐器制作过程,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老师与孩子共同设计乐器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调动孩子的动手能力,使孩子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有一定的提高。

 

二、现阶段国内学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的学前音乐教学工作中,学前儿童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老师总是将学生父母作为服务的对象;还有部分音乐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学前音乐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成果,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而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全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得我国的音乐市场虽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音乐教育的结果却并不乐观。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导致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不明,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使得学生失去了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

 

(二)教学工作不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学前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的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技能的培养,而没有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对学前音乐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音乐教学机构、学生家长以及学前音乐教师作为课程设置者而存在,他们都希望能够选择成绩增长快的乐器进行学习,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分的追求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技术和技能,而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有所忽视,也没能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能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得学前音乐教育工作严重地损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音乐教育市场不够完善

 

现阶段,国内的音乐市场管理与规范制度还不够完善,学前音乐教育机构内部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素质不高,一些私立的学前音乐教学机构设置良莠不齐,私立幼儿园的经营主体也在不断转换,这就使得学前音乐教学工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还是比较松散的,也缺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学前教育部门还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因此,想要推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对音乐教育市场进行规范。

 

(四)学前音乐教学工作缺乏社会职能

 

当前的教学工作需要与社会职能及文化职能之间产生必要的联系,以便能够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前音乐教师充分的重视学前音乐教育工作的社会职能。学生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多一条成功的道路,往往不惜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学习音乐,殊不知音乐本就是孩子的一种兴趣爱好,不能“本末倒置”。孩子在进行音乐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自身情操的培养。

 

三、加强学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多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进行训练,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课程。

 

(二)提高学前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般情况下,音乐教师的素质能够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育水平,促进其音乐教学素养的提高。音乐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三)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民族音乐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蕴含着我们的民族历史,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在进行学前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培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培养音乐基础素养,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技巧,也能让他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学前音乐工作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新的形势下,应加强学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对学前音乐教育事业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进而有效推动我国音乐事业更快发展。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运用

学前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心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动性。不过钢琴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传统教学,则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将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进来,选择科学的的学前音乐钢琴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当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着重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潜能重视起来,能有效提升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理

(一)将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出来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少,同时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幼儿充分的创造力和表达空间,在合适的机会上对幼儿大力赞赏和鼓励,逐渐培养出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比如,教师向学生表达一个场景,让幼儿对这个场景做出理解并且进行即兴表演,也可以用一些乐器进行即兴演奏。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来,并且用身体语言和乐器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

(二)与本土音乐相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广为流传,还在幼儿音乐教学当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降低音乐的教学难度,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比如我国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后,把奥尔夫音乐和童谣、民歌结合在了一起,让幼儿对音乐教学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在学前教育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钢琴教学

(一)节奏教学

幼儿的钢琴教学初级阶段,对音乐的感知全都来自乐谱的节奏。音乐节奏是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钢琴曲谱节奏感强,则能将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并且对曲谱的记忆也会更加准确,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节奏教学分为两方面:第一种,声势教学,把身体当做乐器以特定的动作和声响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第二种,语言教学,让幼儿朗读一段歌词,或是唱一段歌曲,先对歌曲产生大概认识,然后老师再唱一遍,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二)演奏艺术教学

钢琴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学习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比其他乐器更受重视。传统钢琴教学当中,教师会让幼儿对演奏步骤死记硬背,这对幼儿来说是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幼儿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要求,在钢琴课堂教学中,需要动静结合,让学生有灵感上的启发,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来,在钢琴演奏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提升音乐兴趣

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孩子们一起游戏,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天性能够最大的发挥。年幼的小学生对游戏有着非常大的热情和激情,他们会因为游戏而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进游戏之中。因此,假如能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音乐教学课程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在喜欢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学习到音乐课程,这样做能非常高效的让学生参与学习课程中来,让学生能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遵从幼儿的音乐成长发展

学前音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再加上教育自身的性质联合决定。在进行学前音乐的教学时,要能维持学生的整体情绪在较高状态,保持适度的兴奋进行音乐教学,这需要教师有足够高的教学素养。

(一)将幼儿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完全激发出来

我国的素质教育规定了,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有效开发和挖掘。据有关研究,孩子成长到4岁就可以获得一半智力,剩下的一半一直到17岁逐渐获得。由此可知,在幼儿时期对于孩子的创造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音乐中有很强的创造性,这对于幼儿来说能够获得很多想象空间和创造思维,儿童也能从音乐中获取到各种信息。因此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个思维特点,将其利用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对音乐也进行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思考。

(二)对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幼儿对音乐的学习

多数家长并没有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在家庭中对培养幼儿的音乐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长要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习惯,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供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其次,为孩子创建优良的艺术氛围,平时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儿童剧之类的节目,让孩子在音乐氛围中生成对音乐的兴趣;最后,找到多种多样的音乐素材,对孩子的音乐识别能力进行锻炼,让孩子能够将自身的音乐能力展现出来,来提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

(三)对幼儿音乐课程进行改进提高

教师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在提升幼儿音乐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把合适的音乐素材融入到课程之中,这里就有很多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在里面。对学前音乐课程提前做好设计工作,需要教师先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使用各种方法让儿童能一直朝目标前进。现在很多学前音乐老师都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每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像是裁判员和规则设计员,幼儿像是参长跑运动的运动员,幼儿在跑道上不断奔跑,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老师这时候也有引导和带领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四、结语

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引入到中国教育当中,再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与推广,现在已经能很好地适应儿童音乐学习的需求,并且让幼儿在学习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钢琴老师也应该更好的掌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对钢琴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不断地优化创新,为幼儿打造出良好地学习环境,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的激发出来,为学生将来专业的钢琴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飞业.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启示——以久石让《在武道馆与宫崎骏一起的25年》音乐会作品为例[J].陕西教育,2016(11):136-137.

[2]宋新谷,李红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萍乡市城区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03):107-108.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运用

学前教育中的钢琴教学,可以有效地锻炼幼儿的身心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参与和主观能动性。不过钢琴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使用传统教学,则很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将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进来,选择科学的的学前音乐钢琴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当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着重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与潜能重视起来,能有效提升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理

(一)将幼儿的创造性激发出来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少,同时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给幼儿充分的创造力和表达空间,在合适的机会上对幼儿大力赞赏和鼓励,逐渐培养出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比如,教师向学生表达一个场景,让幼儿对这个场景做出理解并且进行即兴表演,也可以用一些乐器进行即兴演奏。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教学活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钢琴学习中来,并且用身体语言和乐器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

(二)与本土音乐相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广为流传,还在幼儿音乐教学当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加通俗易懂,降低音乐的教学难度,所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比如我国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后,把奥尔夫音乐和童谣、民歌结合在了一起,让幼儿对音乐教学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在学前教育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钢琴教学

(一)节奏教学

幼儿的钢琴教学初级阶段,对音乐的感知全都来自乐谱的节奏。音乐节奏是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钢琴曲谱节奏感强,则能将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出来,并且对曲谱的记忆也会更加准确,提升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节奏教学分为两方面:第一种,声势教学,把身体当做乐器以特定的动作和声响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第二种,语言教学,让幼儿朗读一段歌词,或是唱一段歌曲,先对歌曲产生大概认识,然后老师再唱一遍,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二)演奏艺术教学

钢琴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学习难度较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比其他乐器更受重视。传统钢琴教学当中,教师会让幼儿对演奏步骤死记硬背,这对幼儿来说是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幼儿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要求,在钢琴课堂教学中,需要动静结合,让学生有灵感上的启发,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出来,在钢琴演奏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提升音乐兴趣

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孩子们一起游戏,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天性能够最大的发挥。年幼的小学生对游戏有着非常大的热情和激情,他们会因为游戏而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进游戏之中。因此,假如能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音乐教学课程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在喜欢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在快乐玩耍的同时学习到音乐课程,这样做能非常高效的让学生参与学习课程中来,让学生能有非常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遵从幼儿的音乐成长发展

学前音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再加上教育自身的性质联合决定。在进行学前音乐的教学时,要能维持学生的整体情绪在较高状态,保持适度的兴奋进行音乐教学,这需要教师有足够高的教学素养。

(一)将幼儿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完全激发出来

我国的素质教育规定了,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有效开发和挖掘。据有关研究,孩子成长到4岁就可以获得一半智力,剩下的一半一直到17岁逐渐获得。由此可知,在幼儿时期对于孩子的创造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音乐中有很强的创造性,这对于幼儿来说能够获得很多想象空间和创造思维,儿童也能从音乐中获取到各种信息。因此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个思维特点,将其利用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对音乐也进行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思考。

(二)对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幼儿对音乐的学习

多数家长并没有重视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培养,在家庭中对培养幼儿的音乐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家长要主动培养幼儿听音乐的习惯,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供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其次,为孩子创建优良的艺术氛围,平时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儿童剧之类的节目,让孩子在音乐氛围中生成对音乐的兴趣;最后,找到多种多样的音乐素材,对孩子的音乐识别能力进行锻炼,让孩子能够将自身的音乐能力展现出来,来提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

(三)对幼儿音乐课程进行改进提高

教师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在提升幼儿音乐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应把合适的音乐素材融入到课程之中,这里就有很多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在里面。对学前音乐课程提前做好设计工作,需要教师先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使用各种方法让儿童能一直朝目标前进。现在很多学前音乐老师都是用这种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每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像是裁判员和规则设计员,幼儿像是参长跑运动的运动员,幼儿在跑道上不断奔跑,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老师这时候也有引导和带领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

四、结语

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引入到中国教育当中,再经过了长时间的实践与推广,现在已经能很好地适应儿童音乐学习的需求,并且让幼儿在学习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钢琴老师也应该更好的掌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再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对钢琴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不断地优化创新,为幼儿打造出良好地学习环境,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的激发出来,为学生将来专业的钢琴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飞业.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启示——以久石让《在武道馆与宫崎骏一起的25年》音乐会作品为例[J].陕西教育,2016(11):136-137.

[2]宋新谷,李红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萍乡市城区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03):107-108.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使孩子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交往以及群体意识,怎样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近年来,特别是学前教育领域在学习、探索奥尔夫教学法的实验中有较大的发展,并通过大纲、教材、计划贯穿到实际教学中。而作为高师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究方面仍然比较空缺,不能很好地与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有效接轨。作为这门学科的传授者,我想我有义务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师院校的推广及普及尽一份微薄之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在院校的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初步构想。

一、教学大纲的建设

教学大纲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教学的指路标。面对音乐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笔者发现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从外引进的先进课程,在国内的不少院校里仅作为选修课开设,并无类似于钢琴、音乐等学科具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大纲。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也只是根据授课教师的某项特长进行开课,并没有一套适合本土的、完善的、系统的教学大纲 。因此,笔者通过下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班学习,搜集各方面相关资料,再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第一版教学大纲。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教学方法的重要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遵循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奥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为将来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立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优秀课例,通过“授课”的方式表述课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了解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理解其音乐教育思想。通过课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在能力方面基本能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开展幼儿园各项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倡动手自制乐器,动脚踏出自己的舞步,动口唱出内心的情感,动眼看出视觉艺术的音乐流线,动心将这些元素整合运用在音乐艺术上,将创意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上。简单说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脚跳、动口唱、动耳听、动眼看。”因此设计了以下五大模块内容,使每一节普通的音乐课不再枯燥,全面提升音乐课的实用价值。

“节奏教学”

(一)节奏的培养与训练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结合大自然的节奏、语言的节奏、动作体态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二)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最容易敲击出声,音色鲜明,被孩子们喜爱,常可以运用在朗诵、给歌舞伴奏、给旋律伴奏等。包括:1.打击乐制作和利用;2.打击乐的使用方法;3.如何组建一支生龙活虎的乐队4、如何指挥乐队

(三)即兴演奏训练

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演奏是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技术简单,和声单纯,伴奏常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幼儿一开始就作即兴性演奏。即兴演奏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为了将来能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模拟教学尝试:1.环境创设,模拟教学;2.布置课题,分组讨论如何开展教学;3.分组展示;4.讨论总结。

“唱歌教学”

(一)幼儿唱歌技能培养包括:1.听觉培养;2.感受培养;3.发声培养;4.呼吸培养;5.音的高低培养;6.音的强弱培养;7.音的长短培养

(二)怎样教唱歌

虽然现在不主张以往的唱歌教学模式(唱一句学一句),但用什么方法来使孩子真正的感兴趣?我们知道人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的哼唱歌曲,孩子也一样。设计情境,营造歌唱氛围:1.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2.结合语词替换、律动、图片、故事、游戏、戏剧等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3.进入旋律,水道渠成

“舞蹈教学”

音乐、舞蹈、语言、表演等融为一体,是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是他的教育理念中颇有特点的组成部分。古人云:“动情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争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出了语言、歌唱、舞蹈原是同根一体。这里的舞蹈是指没学过。舞蹈的人都能跳的舞,要求是:依据音乐,要有想象,自由设计1.动作由浅入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2.创作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舞蹈语言;3.幼儿舞的教学浅析。

“欣赏教学”

(一)全新意义的欣赏

说到欣赏,许多人认为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听音乐,即使是老师也做不到从头至尾不走神,何况我们的幼儿,怎么才能让幼儿真正的读懂理解音乐呢?两个字“参与”。

(二)间接欣赏

即不在正式的音乐课上欣赏,在课间、在用餐、在睡前睡起等时间段,看似简单和随意,但却贯彻了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通过自身活动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三)直接、有准备的欣赏

多变的活动形式:声势、律动、游戏、乐器演奏、独奏、伴奏、合奏、轮奏、齐唱、合唱、轮唱,几乎调动了音乐的一切手段,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又高度统一于欣赏。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教案编写教学”

目前许多幼儿园老师上奥尔夫音乐课都有现成、统一的教案,他们不用过多的思考和研究,因为在她们接受培训时,专家已经告诉他们每节课该怎么教,怎么做,做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和律动、游戏,将课程内容细化到每一步灌输给教师,教师们上课照搬培训内容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对教师们进行教材的指导以及培训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培训是否让老师们真正的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呢?将教学模式化、内容具体化所带来的结果会怎样?即老师们上课时所做的音乐游戏和活动一样,所有的教学基本相同。这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本意吗?本人持怀疑态度。无论有多少现成的优秀教案,毕竟是别人写的,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自身的思考、钻研编写出的教案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教案编写的教学,及时发现教案设计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教案。

三、注重教材建设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由引入到实践运用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仅仅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的时间里,奥教育理论经历了由照搬国外教育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本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许多奥音乐教育专家,同时在专家们的努力带动下,通过各类培训班和学校开设的课程,在音乐师范教育中基本普及了奥音乐理论,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将此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音乐教师。我作为一名研究音乐教育的高校教师,了解和学习了奥音乐教育理论,也有幸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对此教育理论的认识由初步认知阶段到基本了解阶段。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后,我发现很多奥音乐教师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教材,但他们有的是丰富的课例,他们通过优秀的课例进行展示,让学员在展示中了解奥音乐教学。在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适合本土教学的教材。该教材是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想在更多音乐教育同行努力下,将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书。

四、注重实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穿行。同时,聘请幼儿园一线的专业教师把幼儿园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看到、学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一名教师在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更使学生在专业的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在具体的幼儿园模拟教学任务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不是推崇一种潮流和时尚,不是认为不用奥尔夫教学就跟不上时代,而是看到了奥音乐教学给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其教学也完全充分体现了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且更加完善了音乐教学手段。奥教学的真谛是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文学等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以育人为根本,既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这种真谛让我意识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虽然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坚信有一天它必然会走出一条广阔的大路,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会在坎坷中一直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3]郭亦勤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8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