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思想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思想发展史

篇1

关键词:乡镇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乡镇是直接面对农民最基层单位,其经济发展与农民之间保持着密切关系,不仅能够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水平、以及农民的收入情况,而且能够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整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对乡镇的经济发展提高重视力度。目前我国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在发展方面严重失衡,农村地区的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而交通的不便利对乡镇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阻碍;另外,由于农民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低,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导致农民的消费需求也被抑制,对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阻碍问题,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当前,我国乡镇经济一直保持着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而其中比较突出就是乡镇的经济特色问题,乡镇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点的存在,乡镇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不仅很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其自身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局限。而在实际发展中,农村地区其实有很多具有特色的人文、地理、特产以及环境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用以发展乡镇经济,从根本上提升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由于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十分严重,导致经济发展项目开发过程中,大多都比较盲目,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而企业自身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乡镇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很难有能力与城市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竞争,所以这也阻碍了乡镇的经济发展,所以在这种形势下,突出乡镇自身的经济特色,就成为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能够体现出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如果民营经济发展的状态良好,就能够体现出民间资本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力量,并且社会上的就业率以及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有所提升。民营经济不仅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所在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有效推断出整个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最主要的是,由于民营经济大多都是依赖于乡镇本身特色和地理位置特点发展起来,其发展模式也可以作为乡镇整体经济发展的借鉴策略。比如在当前东部的一些发达地区,其自身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要明显的高于一些中西部的地区,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活跃,从而影响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能够给整个乡镇经济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三)城镇功能性不够强

乡镇可以说是城市和农村的有效连接部分,乡镇不仅有着服务城市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的产业转移、农村的“辐射”都具有实际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在农村经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下,农村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很多农民逐渐的转移到城市当中去谋生,虽然农村劳动力为了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发达的乡镇能够形成一种产业的聚集现象,从而吸引农村的劳动力来帮助农村缓解就业困难现象,但是我国当前很多乡镇的经济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很难形成这种产业的聚集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多数都向城市聚集。

二、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优势资源发展模式

在乡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优势资源发展模式主要是利用土地存在的优势来对其独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些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以及外贸出口等等,现代农业开发主要是通过对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产品进行种植、加工、开发等等,逐渐的开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市场,形成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销售链,这样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大力发展。另外,针对乡镇经济的旅游行业开发,主要是针对当地一些具有特色人文、特色地理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乡镇地区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来对其进行开发和保护,并且加强对旅游地点的宣传,从而带动当地乡镇的经济发展,比如乌镇、周庄等等,都是比较具有典型的乡镇旅游开发资源。外贸出口主要是为了能够将乡镇自身的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吸引一些外资的资金投入,不仅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将外向型的加工工业逐渐的发展起来,对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二)创新性发展模式

创新性发展模式在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与发展自然资源不同,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在针对乡镇现有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工业来进行创新,让其更加具有特色,从而推动乡镇的整体经济。比如以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作为例子,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以集体所有制作为主要的发展基础,利用农民自身的智慧来将乡镇企业共同的发展起来,并且利用周围一些城市效应,来带动乡镇企业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另外一种则是以浙江温州等一些地区作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个体以及私营经济作为主体,将商贸市场和乡镇工业进行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将两者的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这样不仅能够将两者的作用力充分的展示出来,而且能够有效的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根据乡镇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在针对乡镇经济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对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深入考察,对乡镇地区的独有特色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比如人力资源、矿产、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特色等,这些都是能够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对乡镇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思考和规划的时候,也要注重乡镇未来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能够将发展目光局限于眼下,要保证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乡镇自身的一些优势特点,抓住乡镇经济长效、持续发展的机会。在实际的乡镇经济发展策略分析过程中,如果当地地区的乡镇资源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优势特点,那么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利用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激发民营经济的整体活力,逐渐的将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形成产业集群,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乡镇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乡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帮助。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在乡镇经济的实际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的结合,引入一些良性的竞争机制,在乡镇经济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都是能够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经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能够在良性竞争的影响下,企业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品牌价值和效应,从而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样能够保证乡镇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而对于一些区域外的竞争以及合作,本地区的乡镇企业要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促进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品牌意识的强化。乡镇企业注重品牌的创建,能够提升自己品牌的辨识度,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而且能够推动乡镇的整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重环境保护

在乡镇经济的实际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很多政府和企业只是注重经济的发展,却对乡镇的环境缺少重视力度,特别是在一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给乡镇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导致环境被严重的污染,这样即使乡镇经济发展起来,但是为了在对环境进行保护,就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乡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影响。因此,在乡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重视对乡镇整体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的发展价值观,将乡镇经济发展和乡镇环境保护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共同发展,在保证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起到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存在发展的目的。

四、结束语

乡镇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乡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当前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够保证乡镇地区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给乡镇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一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N].兵团党校学报.2010(03)

篇2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保定市下辖21个县(市),无论从人口总量,还是经济总量,县域经济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保定市一直大力实施“强县兴市”战略,2012年5月,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又下达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实力的提升托起全市的整体发展的意见。

而在当前不断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要实现保定市县域经济的腾飞,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发挥第三驾马车的作用也很有必要。

二、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优势

1.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保定市地处河北省中部,交通十分发达。保定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 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形成纵、横、环合理分布的高速交通网。保津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和京石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保定大部分县(市)也即将进入环京津“一小时都市圈”。以上条件都为保定市通过陆、海、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

2.外向经济资源丰富

根据赫克歇尔——额林的要素禀赋论,发展外向型经济时资源优势可能出现在任何方面。对于保定市来讲,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首先就是相对于国外,甚至相对于国内尤其是周边的京津等地区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第二方面是附着于土地上,地域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例如西部山区蕴藏的煤、铁、铜、铝、石墨、石棉、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东部平原埋藏着石油、天然气,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的众多的旅游资源,如省级湿地保护区“华北明珠”安新白洋淀,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等。

第三方面是保定市各县域特色产品众多,很多驰名海内外。保定市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白洋淀鸭蛋、阜平大枣等,已在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蠡县(麻)山药、荣城绿竹笋、唐县大枣、顺平桃、望都辣椒、涞水麻核桃、白洋淀咸鸭蛋、白洋淀皮蛋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全国乃至世界驰名产品如满城磨盘柿子、高碑店豆腐丝等。保定市众多的文化产品也会带来广大游客,如保定老调、满城寸跷、易水砚台、曲阳石雕、白沟泥人、驴肉火烧等,有很多京津甚至全国的顾客慕名而来。

3.技术支持有力

保定市内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省植保所、省畜牧所、省微生物所、市农科所,这些单位都为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三、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特色产业集群化程度低

保定市的特色产业是最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除了个别地区的的个别产品如高阳的纺织、安国的中药材外,保定市绝大多数特色产业都属于小规模、低层次、分散化经营,导致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差、规模效益差、再投资能力弱。

2.外向型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上看,保定市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水平。2011年,保定市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产值为338.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824.9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99.39亿元。农业比重高、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县域产业结构不利于发挥外向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从各县看,县域间相同产业比较优势差异现象突出,例如,安国市的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满城县、涿州市的第三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保定县域中优势较大,此差异明显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制约着总体效益的扩大。

3.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保定市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区、半山区、深山区等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各县的资源分布差别很大,导致各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较好的涿州、高碑店等县市比之西部地区落后的唐县、阜平等县,无论是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人均社会零售品总额等指数都要高出很多,这对于总体效益扩大,发挥优势地区在外向经济中外引内联作用的效果会降低。

4.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县域特色经济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例如容城服装、高阳纺织、安国药材等。从人口构成来看,县域经济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来讲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人才素质不高可能体现在对国际商务和经济规则的陌生,使企业无法应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限额、汇率波动风险等国际贸易问题。此外人才素质不高还可能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很多其他会影响外向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5.产业链不完整

在县域经济范围内,产业关联程度较低,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配合,专业化与协作水平不高,尤其是缺少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视野、行业整合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的龙头企业,因而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优势,这种格局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缺乏抗衡能力。

6.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确实有政府支持,但是支持力度不到位。而有针对性的推动外向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信息服务、有效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中介机构建设等才是最紧缺的。

四、保定市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的思路

1.做大做强特色产品

特色产品是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最适宜的选择。保定市不同县市在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上有各自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各自的优势产品,通过借助技术支持改进并创新特色产品可以不断做强。

保定市的各个县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上又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有着可借鉴之处,为保定市的特色产品扩大经营范围、充分利用品牌、提高规模效益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阜平的大枣都是具备全国性地理标志的产品,而实际上是可以推广到唐县、曲阳甚至整个保定市的山区的。

发展特色产业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培植和引进新的企业,延伸产品领域,拉长产业链,使特色产业形成更大优势,增强产业集群整体实力。

此外还要注重龙头企业的培养,找出每个产业集群中的关键性企业,支持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引导骨干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强化品牌营销,提高其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和外向型县域经济的发展。

2.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

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要双管齐下。首先要积极引进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急需的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掌握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精通外贸操作流程、英语运用熟练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要做好现有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华北电力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驻保高高校的良好条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解决发展外向型县域经济所需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的人才

3.要增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保定市外向型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减轻每个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负担。

第二是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应尽快建立和开办对县域企业风险担保基金贷款和企业发展基金,拓宽县域外向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是搭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通过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多种途径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管理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各县域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策略制定、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焦伟伟:《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 业与科技》2009年第2期。

[2] 贾俊敏,王爱霞,于洁:《保定市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研究》[J],《数字地方》2010年第4期。

篇3

一、“十大体系”思想精髓对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工作的启迪

1、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十大体系的提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特征,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依据,针对当前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说,十大体系的实施过程。实质就是解决问题、走向完善、加快发展的过程。这种将融理论于实践、进而高屋建瓴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举,值得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习借鉴。我们应自觉改进教育管理方法,使管理成为教育理论和先进教育理念与基层教师的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促进教师将教育理论运用于的教学实际操作、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为,在“同质学校”与“异质学校”之间进行优质资源的合理“调度”。以把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提升到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层面,加以积极推广,供基层教师学习、借鉴,使区域优质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运用。

2、对接与互动相策应。十大体系围绕如何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的理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搭建有利于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规发展的平台,创造对接条件,创优发展环境,依托珠三角,融入珠三角,以求在体制机制上对接,在产业上承接和接替,在具体操作上联动,在部门运作上移植。这种对接与互动相策应,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之中的行动理念,是指导我们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我们应把课程改革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统一领导,加强组织,全力实施,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凡是涉及到课程改革的事,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开绿灯。

3、前瞻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十大体系依据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既考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可行性,又注意务求实效、适度超前的前瞻性,既有打基础、赶先进的现实目标,又有上台阶、超先进的中长期目标。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材的改变、理念的更新、方式的变换、模式的重建、评价的革命,是从根本上对应试教育的大变革,既需要光亮照人的理论指引,也需要扎扎实实的埋头苦干,强化“以人为本,重在发展,追求一流,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办学思想,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与全国其他各兄弟实验区的横向联系,走出去请进来,真诚介绍自己做法,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将自己这条舟紧紧地栓在全国性改革的大船之上,形成合力。

二、基于建设十大体系的环境下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考

1、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与时代同呼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把自己当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使者,引领自己的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适应时展要求。

2、必须坚持科研兴校,形成办学特色。组织学校和教师运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学习充满了成长气息,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的特色。

3、构建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程文化。努力构建学校课程文化,积极开发显性课程,重视孕育隐性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文化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在校园之中,其人文精神、生存环境、学习氛围、师生交流、群体交际等隐性课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生活之外衣食住行之中的任何一项生活体验无不影响学生态度、情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学校要重视让这一切隐性课程文化因此融入学生生命之中。同时创造地实施国家课程,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从而使课程真正从“书本课程”走出来,成为学生的生活课程、实践课程、体验课程,进而成为让学生终身怀念的课程文化。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杠杆;作用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84-01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现出来。

一、实现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实现社会稳定就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分寸,协调处理好人民群众间的各类矛盾。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怀有对人民群众高度热忱的感情,这份感情要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上。要时刻牢记我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对人民满怀热情,高度负责,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协调处理解决问题才有明确的方向,那里的经济才会稳步发展。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点滴做起,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都要过问,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千方百计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创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经济发展就无法得到保证。创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善于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好解决好社会备类事务。要保证社会和谐,首先应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作为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多变的工作策略,热情庄重的待人态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社会和谐不但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抓起,更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点滴小事做起,引导人民群众逐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观念,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动力和源泉。再次,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创建和谐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而和谐社会的建立更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人是第一要素”这一规律。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坚持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经济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服务理念。千方百计发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如何协调处理解决好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矛盾,如何调动人民参政的积极性,是加快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的事实证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就能持续稳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篇5

[关键词]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24

2016年3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其内涵上来看,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享是手段而绿色是目的,以共享经济为抓手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分享经济”,其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它的实际应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被人们所重视。

11关于共享经济内涵的相关研究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经济可以理解为素不相识的群体中以获利为目的暂时地、部分地让渡物品的使用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三类主体:分别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联系两者纽带的共享平台。郑志来认为:“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5月,美国学者Robin Chase出版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成为畅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共享就是“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即部分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享的一种经济现象。

12共享经济的定义

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总结起来,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一定的平台,使物品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换信息,从而使用者在不购买即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享有物品的使用权的经济模式。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属关系,所有权包含使用权,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物品的使用权,但是传统的物权观念下,要拥有使用权必须先拥有所有权,即先明确物品的归属才能明确物品使用主体,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用户占有他人物品使用权是一种越权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惩罚,使物品的使用范围狭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物品的所有者来讲,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物品使用权,如果物品所有者能够部分让渡物品使用权,那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使物品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社会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有形物品的生产,从而节省资源。物品所有者在让渡使用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益,物品使用者因没有购买支出也获得收益,这样在使用或者消费需求同样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支出减少,福利增长。

2共享经济实现的支撑条件

共享经济的普遍应用晚于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要基于以下外部条件。

21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的途径。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把市场的供求信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疑惑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解答,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网络终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与整个世界建立联系。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同样,过剩的资源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这样共享经济才能成为现实。

2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的表达形式及其转移方式。使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法在网络上已经被淘汰。这种高效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共享经济在应用中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发生变更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而实现利益平衡。

23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

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直接应用。在这个平台中,基于位置定位服务(LBS)技术明确供求方的地理区位,通过供求信息的和接收实现共享交易的撮合。一方面,闲置的以及可以共享的物质和服务信息被平台集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使用价值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也在平台中集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主动寻求目标,也可以通过系统基于一定算法条件而进行最佳的匹配与撮合。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在网络上的直接表现。

3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而不拥有。即享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使具有同类需求的人可以实现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解决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改变自工业革命以后所形成的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拉长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变经济增长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31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供求平台的建设搭建有效沟通途径,并已经在社会生活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在交通层面,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家用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但是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在满通需求的同时,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副产品。而在私家车使用中,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利用率极低。通常一辆车可满足五人的交通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却仅为一人的交通需求服务,占有了较多的交通资源却不能解决相应数量的交通需求,导致很多城市成为“堵城”。近年来出现的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有同样交通需求的用户组合在一起,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费用;除此以外,以car2go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满足个人短期用车需要,这种做法从个人来讲节省了支出,从社会来讲充分利用了资源,成为共享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2共享经济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例如,国外有定量研究表明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Martin和Shaheen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 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共享经济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质的生产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33共享经济模式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

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权观念和消费观念。在传统物权和消费观念影响下,社会成员追求的是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品质视为财富的多寡,这种观念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

而在共享模式的引导下,通过付费使用而非购买的方式解决使用权消费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样房屋、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等不再被看作财富的本身,社会成员所追求的不是对物品的所有权占有而是使用权的拥有,通过对使用权的行使而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得到使用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会带来社会生产层面的重大变革,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生产更多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治理目标。

4结论

经济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趋势,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各方面的制约,以共享经济为抓手,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2]分享经济发展课题报告组认识分享经济:内涵特征、驱动力、影响力、认识误区与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4):2-10

篇6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中可降低其发生率20%~40%,但部分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他汀类药物不能改善预后[13],进展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地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01~200812入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颅脑CT检查证实诊断并排除脑出血、脑肿瘤;(3)发病48h内,年龄<70岁;(4)前循环梗死。排除标准:(1)严重肠胃疾病可能影响药物吸收者;(2)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3)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或心肺功能障碍者;(4)既往有脑部器质性疾病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者;(5)符合溶栓条件者。符合入选标准,不具备排除标准者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他汀治疗组43例(简称治疗组)。2组入选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发病到入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NS 250ml+奥扎格雷针80mg,1次/d静滴,14d后改用丁咯地尔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q12h皮下注射,连用5d,NS 250ml+复方丹参针20ml静滴,1次/d,NS 250ml(或5%NS 250ml)+胞磷胆碱针0.75g,1次/d静滴;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阿乐,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g,入院后立即口服,而后1次/d口服,连用4周。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由同一位神经内科医师严格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记分法的评分标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NIHSS 1)、进展停止时(NIHSS 2)及发病4周时(NIHSS 3)进行评分。(2)发病至症状达高峰时间。(3)血清酶学指标:患者入院后次日及发病4周后空腹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酸激酶(CK)。正常值ALT<40U/L、AST<30U/L、CK<174U/L。

1.4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均有明显增加,治疗4周后评分均减少,差异比较见表1。对照组NIHSS1与NIHSS2比较,u=7.89,P<0.01;对照组NIHSS3 与NIHSS1比较,u=0.371,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1比较,u=0.27,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 NIHSS2比较,u=0.84,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3比较,u=2.53,P<0.05;治疗组NIHSS2与NIHSS1比较,u=6.65,P<0.01;治疗组 NIHSS3与NIHSS1比较,u=2.82,P<0.01。从表1看到2组患者入院后症状均进展,但进展达峰时间有所不同。治疗组(43例),NIHSS达锋时间(107.11±26.86)h,对照组(43例),NIHSS达峰时间(118.65±28.75)h。表1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CK均在正常值范围,无1例过敏、肌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类型,由于其临床呈渐进性加重和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特点,若沟通不到位,极易产生医疗纠纷。关于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

目前多项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除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外,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保护作用,主要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对抗或减轻炎症、稳定甚至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血栓形成反应和增加内皮细胞数量[4]。本研究发现,进展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可缩短脑梗死神经损害加重的达峰时间,减轻达峰时的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及发病4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大量动物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不依赖降脂作用的多效性对脑梗死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血胆固醇正常的大鼠预先服用辛伐他汀14d,3d后缝线结扎大脑中动脉,发现辛伐他汀能够降低脑梗死面积[5]。动物试验表明[6],脑卒中后及时给予他汀类药物,24h即可改善功能终点,诱导脑的可塑性,他汀类药物带来的获益可能与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神经再生和突触再生有关。

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1)直接增强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和升高了其mRNA的水平。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缺乏的大鼠中辛伐他汀并无上述的神经保护作用[5]。(2)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原体系中加入他汀类药物可减轻N—甲基—D—天门冬氨酸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毒性损害;同样剂量几种他汀类比较,阿托伐他汀抗兴奋毒性作用更加明显[7]。(3)抗炎作用。(4)抗氧化作用。他汀类治疗可减轻脂蛋白氧化和自由基损伤,还可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5)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抑制巨噬细胞表达组织因子,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栓烷A和血栓烷B,抑制血小板聚集。此外,它还可直接抑制血栓形成[8]。

以往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不能改善预后[1,8],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给药剂量不足,研究样本小,观察时间不长,观察指标不敏感,脑梗死未分型等有关。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用药对脑梗死进展时间的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峰值影响及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取得了阳性结果。这可能与观察指标与以往研究不同、脑梗死分型有关,且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我州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全州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虽然已经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不够完善,还存在一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化工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兴起不足,软环境与硬环境不协调: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物耗过高,生态问题呈现;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足;经济技术竞争力不强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更新发展方式,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全州的产业布局。面对“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根据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更多地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更多地同部门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相联系,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发动机”和“助推器”作用,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不断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创造良好思想文化条件。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思想条件

1.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和教育全州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影响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思想障碍。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应当通过创新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实例研讨分析、科技知识培训等形式,来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摒弃传统发展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解放思想,消除思想障碍,从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树立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相互和谐的思想,把绿色概念和生态化思想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2.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通过坚持不懈的舆论引导和思想教育,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在全社会和不同层次的群体中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家广泛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所涉及的是全社会的利益,公众参与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宣传和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公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动员和引导公民参与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社会的建立意义重大。

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形成共识

当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000美元,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技术瓶颈还存在严重的制约,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社会转型期。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民意所盼、党心所向。同时,我州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新成就,使人民群众对发展增强了信心,对党和政府增加了信任,也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最具说服力的论据。宣传部门要与经济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一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一切宣传渠道和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等,公开曝光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积极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关、企业、园区、社区、学校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水日、土地日等专题宣传活动,把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知识纳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上形成共识,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发扬优势,扬长避短,坚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

创新和强化宣传手段,为发展循环经济服务

1.把握重点,为促进发展服务。一要注重开展新型工业化宣传,推动科学发展。要在一区四园建设中,大力宣传树立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着力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区域品牌为重点的特色经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宣传树立资源集约利用的理念,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二要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之一。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目前农民群众有“三盼”:盼收入增加、盼环境改善、盼管理民主。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有效聚集农村现有宣传思想工作的资源和力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美化净化具有地方特色、乡村特色、自然特色的村容村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资源共享的思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宣传思想工作要抓住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历史机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为我州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宣传、发改委、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以及外经贸企业、涉外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依托重要对外经贸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宣传我州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走出去”取得的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宣传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宣传吸引客商、服务客商、努力为客商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具体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

全社会营造以客商为本,全方位、全过程为客商服务的“亲商”环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四要培育创业文化,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是硬道理,富民是真本事。全民创业局面的形成,要靠建设创业文化去推动、以发展民营经济来体现。因此,要大力宣传“创业先锋”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创业事迹,培育广大群众的商业意识,形成“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业”的社会风气,使创业精神成为我州社会意识的一个主导方面。

2.针对难点,为推动改革创新服务。目前,我州市场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都要积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大改革创新的宣传和推进力度。一要做好改革内容的宣传解惑工作。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宣传讲解我州各项改革的意义、内容和出台的政策,引导干部群众明确改革方向,消除心理疑惑,坚定改革信心。二要研究现实重大问题。当前,我州不断深化改革还面临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和破解,宣传思想工作应当发挥优势,做好舆论引导和对策研究,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三要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宣传企业打造自主创新品牌的典型范例,推动企业把自主创新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宣传各类创新人才,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走出一条具有海西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篇8

关键词: 石油工业园; 项目建设; 地方经济发展; 共赢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001-02

石油既是稀缺性的战略资源,又是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基础能源。有专家预言本世纪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石油和水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石油经过近30年的规模开发,现已跃升成为我省的一个大产业。2010年陕北石油产量达1180万吨,到今年底陕北石油产量将突破1200万吨,在全国油田产量排名上稳居第五位。石油对陕西省特别是对陕北区域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陕北要实现奔小康的目标,仍然离不开石油产业的支撑。我们既要看到石油开发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更要重视和解决如何使石油开发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用石油产业来反哺农业特别是畜牧业,重点支持以种树种草、生态建设为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重点发展小镇城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1]。

一、安塞县基本概况

安塞县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北部,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主要有土地、油气和人文三大资源优势,人均土地面积26.6亩[2]。石油工业是安塞经济发展的“龙头”,安塞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达1.4亿吨以上,油层遍布全县12个乡镇。近年来经过国家和地方共同勘探开发,已形成年产100万吨的原油生产规模,天然气贮量也十分可观。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安塞财政收入的增长,还带动建筑建材、饮食娱乐、交通运输产业的迅速崛起,并且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2004年安塞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8.9亿元,财政收入4.07亿元,其中90%都来自石油工业。石油为安塞人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达2196元,比开采石油之前增加了几十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总书记视察延安、安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下,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安塞,大力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9.94亿元,较上年增长15.3%;实现财政总收入15.5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4元,增长18.5%。经济综合实力位居“西部百强县”和“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在延安市(县区)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文化、体育、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被评为陕西省教育“两基”达标县、首批“平安县”、“双拥”模范县和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2]。

二、石油工业园项目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思考

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必须有投资的强力拉动和项目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延安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投资的有力拉动。石油是安塞的支柱产业,是全县经济的命脉。近年来,紧紧围绕石油资源优势,依托石油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切实加强县级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采取招商引资、合作交流、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办法,培育发展以石油机械加工、油气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企业。投资5亿元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和近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和1.2亿元的声威200万吨水泥磨粉站项目正式落户安塞。抓项目关键要抓紧奖金的到位率和投资的完成,抓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

石油工业园项目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围绕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来抓项目,努力形成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二是要处理好项目建设与财源建设的关系,注重实现企业增利、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共赢。三是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要严格控制和禁止。四是处理好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优化投资环境,抓好诚信建设、城镇卫生整治、干部群众法制教育等工作,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

工业园区坚持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城镇化视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催化剂和加速器,确定了小而精、精而特的城镇定位,与现代石油工业龙头群形成有效融合,最终建成独具特色的以工业产业为主、其他农产品精细加工为辅的“现代园区”。近年来,安塞每年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用5年时间使全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同时,“保障一头、启动一头、激活一头”,“保障一头”是指建设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启动一头”是指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激活一头”是指激活园区产业市场。大力推进城乡住房建设,是安塞县政府当前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问题。

三、以石油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村企共赢

近年来,安塞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积极培育农产品示范业、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尝试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新路子,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融合,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其做法是:一是依托石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大棚、果业、畜牧养殖为主导的农村支柱产业。该县利用石油工业的发展基础,积极调整优化农产品大棚、果业、畜牧养殖结构,做大做强以大用、永达为代表的一批资产规模大、综合效益好、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大棚、果业、畜牧养殖企业。同时,充分发挥石油工业企业承农启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将资金、品牌等优势与农村土地、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完善石油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鼓励农村和农民大力发展农产品大棚、果业、畜牧养殖业。二是依托三产龙头企业,促进市场繁荣和农村经济发展。该县紧紧围绕文化业发展,大力发展宾馆餐饮、交通运输、旅游产品开发等相关产业,注重加快农产品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了粮食交易市场,使小农经济与大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不仅带动了粮食购销、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卖粮难和粮贱伤农的问题。同时,充分依托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的区位优势,以及地处陕北石油中心位置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物流项目,正在着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并以此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依托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以石油、农产品及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该县通过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引进了安塞工业园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大力引导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优势产业向农村延伸,积极鼓励村企联合、村企互动,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该县坚持把工业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进园中村改造,对位于工业区中的“园中村”,采取所辖村与企业或开发商联合开发的形式,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妥善解决农村建设缺乏资金、企业发展缺乏土地、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的融合,从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工业园以石油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群发展使企地实现共赢

陕北石油已经实现有序开采,不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统揽陕北石油资源开发、有“中国第四艘石油航母”之称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环保,两者互为促进,2005年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分别达838万吨,原油产量在2004年增长100多万吨的基础上,2005年又增长266万吨,增长量占全国增长量的50%以上。原油采收率从8%左右提高到20%以上[4]。

2009年4月安塞县所启动建设工业园区已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单一、石油工业一枝独秀、后继产业缺乏、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制约安塞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已有延长石油装备制造、陕西声威集团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陕西益佳尔生物制药、安塞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张家港纸箱包装、LNG天然气液化、油井清洁酶生产等7个项目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23亿元。天津无缝钢管石油管材项目、延长油田工业品物流园项目也已形成投资意向,有望落户工业园区。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安塞经济发展格局,对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按照“优化环境求保障、勘探开发求突破、旧井改造求发展、规范管理求创新”的思路,狠抓资源协调和环境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杏子川采油厂加快发展,促进了石油工业的稳步健康发展。2009年杏子川采油厂共打新井380口,改造旧井200口,生产原油66万吨[5]。2010年杏子川采油厂共打探井40口,资源井10口,新打生产井555口,投产532口,新钻注水井120口,生产原油67万吨,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大力开展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活动,油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绿化油区面积112亩,维护、硬化道路67公里,全县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1333个[6]。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支撑作用,精心谋划论证和储备了一批对全县发展有长远影响、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目前已向中央和省有关部门上报争取了涉及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业等7大类4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9.7亿元。制定了9条具体措施落实中央和省委扩大内需的安排部署,2008年县上确定启动实施了20个重点项目和12个续建项目、10个中小项目。项目带动战略的有力推进,为安塞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赢”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尽量满足在产品销售整个相关环节中各种因素的利益,理顺销售流程,实现最大限度的产品销售。企业是整个销售过程的发起者,其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获利,实现企业发展。渠道经销商作为连接生产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的重要一环,其出发点就是依靠自身在区域内的独有优势,获得利益。产品最终的流向不可避免地要回归到终端消费者手中,所以产品一定要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在以延长石油集团为代表的省属重点企业的带动下,陕煤、陕投、陕汽、陕文投等重点企业都在为安塞发展做贡献。陕汽初步考虑建设微型卡车改装线,陕投、陕煤正在调研论证符合安塞发展并与集团主业相关联的项目,陕文投集团已与安塞签订了投资2亿多元的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并注册5000万元组建成立了陕西文化产业安塞投资有限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正在继续与天津钢管集团、凌源钢铁集团积极洽谈,力争促成5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项目落户园区,使每个企业都有项目在安塞落户。项目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企地就能够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景安.陕北石油开发问题的几点思考[N].陕西日报,2003-11-26.

[2] 雷鸣雄.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塞[N].中国信息报,2009-9-28.

[3] 汪俊启,刘慧,周建东.石油强县:安塞经济的“快跑”之道[N].中国经济时报,2005-8-26.

[4] 王科,王乐文.陕北石油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原油采收率从8%左右提高到20%以上[N].人民日报,2006-3-19.

篇9

关于如何运用现代金融手段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的思考

一是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信贷分析审核流程,降低实体小微企业融资对抵质押条件的依赖,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融资效率的同时筛查、排除非正常经营的空壳公司、非实体企业等,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真正缺乏资金的实体企业,并借助现代金融的产品创新,在供应链金融、海内外联动产品等方面多管齐下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依靠大数据分析对企业资质进行评级打分,以相应的风险对价对应融资成本,总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依靠互联网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操作系统与市场监督、公安、法院、税务、工信、外管、商务等部门数据打通,以便减少业务操作中的数据重复录入、重复审核等环节,提升操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同时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网络服务系统、开发更便捷的线上作业产品,以便节约企业办理业务的时间,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三是进一步对传统的结算及资金管理产品进行创新、例如票据结算的整合产品、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整合产品等,以丰富企业的结算方式、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及财务成本。

四是加快银行、证券、基金、担保机构、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及产品整合,拓宽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大型的综合性金融集团提升混业经营水平,以便对企业从初创期开始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扶持及财务管理方案来契合企业长期的发展策略,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篇10

【关键词】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时间;产生条件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本文欲对此作一简要分析和回答。

一、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

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是指人类早期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它是人类早期原始计量、记录思想的体现,是会计的萌芽阶段。关于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何时的问题,国内外会计学者均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郭道扬教授认为,会计的萌芽阶段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会计特征,直到原始公社制末期或到达文明时代的初期才表现出来。1982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湖北财经学院郭道扬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一书,标志着中国会计史系统研究的开端。随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郭道扬的《会计发展史纲》,198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郭道扬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下册)》。郭道扬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会计史教程(第一卷)》也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郭道扬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会计史研究》一、二、三卷也已经出版。这些论著都进一步论证了他的观点。但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高治宇的《中国会计发展简史》,他认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追溯到原始公社末期。而1987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了文硕著的《西方会计史(上)》。书中的观点与郭道扬教授的看法一致,认为人类原始计量和记录时代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则普遍倾向于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1605年,荷兰数学家、会计学家西蒙・斯蒂文所著的《传统数学》一书出版,其中第七章“古代簿记探测”,是最早的会计史研究专论,但当时会计史尚未发展成为一门科学。1933年,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著的《1900年以前的会计发展》一书问世,奠定了会计史学科的基础。1912年,英国律师沃尔芙编著的《会计师与会计简史》在英国伦敦出版,人们习惯称该书为《沃尔芙会计史》。1977年,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的《会计思想史》一书在美国问世。1985年,前苏联著名会计学家索科洛夫著的《会计发展史》一书由莫斯科财政统计出版社出版。西蒙・斯蒂文和A・C・利特尔顿均未在其论著中对会计萌芽的起源问题作专门论述。沃尔芙认为,尽管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文书是在公元前3 500年以前,但可以推断,记账在公元前4 000年左右就开始了。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则引用Richard Brown的观点,认为约7 000多年以前的巴比伦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商业记录。前苏联会计学家索科洛夫认为,人类对经济事项进行有目的的记录活动开始于6 000年以前。这些论断都说明人类早期会计行为出现在新石器时期。

通过比较上述国内外会计学者的不同观点可知:国内学者倾向于认为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而国外学者则倾向于认为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二、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

解决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问题,而会计行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郭道扬教授认为,人类最初的会计思想与会计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发生的先决条件,而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与陆续增加则是衡量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发生的具体条件。正是由于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人类才有可能在思维活动方面将生产、分配、储备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而萌生了一种计量、记录思想,进而便产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最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

高治宇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当人们有了剩余生产物,需要对生产活动进行计量、计算和反映时,会计的原始萌芽就产生了。除了生产发展这个先决条件外,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这两个条件相结合,才可以说明会计的起源。总之,研究我国会计的产生,必须明确认识两方面,一方面,它的产生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数量概念的形成,计量、计算和反映方法的采用,为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重要条件。

索科洛夫认为,核算(即会计,下同,笔者注)的起源或萌芽状态对我们来说,将永远是个谜。我们只能确信:核算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最初人们还不需要核算,因为凭人的头脑就足以容下所有的经济情况,这倒不是说某人有其特殊的记忆力,而是由于经济的规模太小,有关的信息不多。只有在具备了某些条件后才有可能出现书面核算与账簿登记。首先,经济活动的发展应该达到相当广泛的程度;其次,必须要有文字和学会初等算术。文字的出现与算术的发展为核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经营活动则有助于它的全面推广。

本文把郭道扬教授的观点归纳为“一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虽然郭道扬教授分析时提到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为先决条件,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和陆续增加为具体条件,但本文以为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和陆续增加是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如新技术(石器打制和磨制技术、石器钻孔技术、摩擦取火技术)、新工具(石球、标枪、骨器与角器工具)的相继发明和应用,因此,这两个条件实则表现为一个条件。本文把高治宇的观点归纳为“二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数学的出现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本文把索科洛夫的观点归纳为“三条件说”,即剩余产品的出现、数学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三者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

三、人类早期会计行为与数学的关系

(一)郭道扬教授在分析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时,只提到了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生产剩余物品的出现这个条件,而没有提到数学条件和文字条件

其实,郭道扬教授是提到了这两个条件的。郭道扬教授认为,人类最初的计量、记录行为,其本身就表现为一种原始的“数学”行为,原始的会计行为与原始的数学行为是同时发生的。本文虽不同意郭道扬教授的这一观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即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人类最初的计量行为(表现为数学,此时的数学为萌芽状态)、人类最初的记录行为(表现为文字,此时的文字为萌芽状态)到了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剩余物品时才出现。

高治宇在分析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条件时,提到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了剩余生产物”,另一个是“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仔细分析第二个条件“有了计量、计算和反映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条件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有了计量、计算的方法”(表现为数学),第二层意思是“有了反映的方法(表现为文字)。

剩余产品的出现、数学的出现和文字的出现三者共同促使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产生。

(二)由于国内外对“会计”、“数学”、“文字”等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国内学者基本上以“早期的萌芽状态”来理解这些概念,而国外学者却按“后期的特征状态”来理解这些概念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人类早期会计行为的起源时间一早一晚结论的出现,即:国内学者主张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距今约十万至二、三万年前),而国外学者则认为会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八千至五千年前)。

(三)会计与数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会计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和帮助

早期会计的出现依赖于数学的产生和运用,后期会计的发展更是依赖于数学的支撑,如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也译《数学大全》),1605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出版的《数学惯例法》(又译《传统数学》),均把会计作为数学问题的一部分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复式簿记是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在会计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产品成本的计算等,都是数学原理在会计学中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译.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人民出版社,1965.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1972.

[3] 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 外国数学简史[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 李迪. 中国数学史简编[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5] 解恩泽,赵树智.数学思想方法纵横论[M]. 科学出版社,1987.

[6] 傅钟鹏.中华古数学巡礼[M].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7] 周金才,梁兮. 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8] 成圣树. 会计审计史辞典[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9] 孙邦治. 会计发展史[M].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0] 李孝林. 从江陵凤凰山10号墓简牍研究西汉早期会计史[J].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6,(2).

[11] 文硕. 文明古国的会计[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2] 高治宇. 中国会计发展简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 文硕. 西方会计史(上)[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

[14] 卢永华. 广义会计理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5] 郭道扬. 中国会计史稿(上册)[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

[16] 郭道扬. 会计发展史纲[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17] 郭道扬. 中国会计史稿(下册)[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18] 钱雪门,赵佩珏. 现代会计入门[M].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19] 郭道扬. 会计史教程(第一卷)[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0] 汤云为,钱逢胜. 会计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1] 刘文龙. 古代南美洲的印加文化[M]. 商务印书馆,1983.

[22] (美)A・吉特尔曼. 数学史(欧阳绛译)[M].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3] (苏)鲍尔加尔斯基. 数学简史(潘德松、沈金钊译)[M]. 知识出版社,1984.

[24] (英)斯科特. 数学史(侯德润、张兰译)[M]. 商务印书馆,1981.

[25] (英)L・霍格本. 大众数学(上册)(李心灿等合译)[M].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26] (苏)索科洛夫. 会计发展史(陈亚民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7] (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 会计思想史(文硕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28] (荷)海渥. 会计史(文硕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29] (美)A・C・利特尔顿. 会计理论结构(林志军等译)[M].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