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办法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审计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绩效审计办法

篇1

一、考核对象

局各科在职工作人员。

二、考核原则

(一)公正、公平、公开;

(二)责权利相统一;

(三)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

(四)适当量化、科学可比;

(五)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三、计分方法

考核得分由基本分和加扣分组成,基本分100分,扣分不保底,加分不封顶。

四、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

全年绩效管理考核基本分由共性工作目标分值40分、个性工作目标分值60分组成。具体计分标准为:

(一)共性工作

1.完成年度信息、宣传(包括调查报告或论文)基本分20分,具体按照局信息宣传工作规定进行考核计分。

2.档案立卷归档和管理符合规定得5分。

3.遵守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得5分,有违规现象按规定扣分。

4.参加局组织的各项中心活动得5分,有违规现象按规定扣分。

5.按时完成领导交办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的得5分,无特殊情况未按时完成的每次扣1分。

(二)个性工作

1.行社科、财金科、农环科、经审科审计人员

(1)完成全年审计项目任务并担任2次以上(含2次)主审的得40分,少完成一个项目扣5分,少担任一次主审扣3分。

(2)审计程序合法,审计取证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准确,出具各类审计文书无差错得15分,有一处差错扣0.5分。

(3)配合综合科按时、准确填报审计统计台账及撰写统计分析得5分;配合不到位的每次扣1分。

2.固投科审计人员

(1)有计划地按时完成政府工程审计项目得20分,少完成1个扣0.5分;

(2)本科独立完成不少于3个工程决(结)算审计得10分;

(3)加强对审计项目的质量的审核把关,出具的工程决(结)算审计结论性文书无差错得10分;

(4)及时安排政府工程的现场跟踪审核,把好审签关得3分,如因安排不及时造成影响的,每次扣0.5分,不严格把关结果出现差错每次扣1分;

(5)做好工程审计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4分,若工程审计中发生违纪违规现象的不得分;

(6)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做好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得4分,如因工作不到位导致有关人员在网上发帖或人民来信等,经调查属实的,每发生一次投诉扣1分;

(7)有序安排好标底审核工作得2分;

(8)协助做好审计统计工作得2分;

(9)按规定对政府工程项目进行摇号,并对参与项目审计的中介机构审计过程进行管理监督和考核得5分,发现等违规行为有一次扣2分。

3.综合科人员

(1)做好局后勤保障工作,督办安全保卫、卫生保洁、文书档案管理等工作,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得6分;

(2)保持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调资、计划生育、帮扶、创建等工作得5分;

(3)统筹处理来文来电,及时安排有关日常工作得5分;

(4)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全员考核、年终考核等工作得5分;

(5)负责印章管理与使用得5分;出现差错的每次扣1分,严重出错的扣5分。

(6)做好文字材料以及信息稿件的撰写和审核工作并按时统计全局信息撰写情况得8分。

(7)做好各类文书的审核工作,确保行文符合规范要求得5分;

(8)做好审计宣传、网络舆情浏览、局网站每月更新等工作得2分;

(9)完成月、季、年度审计报表及审计统计上报工作得4分;

(10)做好会务工作得2分;

(11)做好保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得5分;

(12)做好办公设备的维护工作得2分;

(13)做好月度工作计划的上报工作得1分;

(14)做好平安创建、综合管理、法制建设、审计规范化建设、纪检、监察、预防职务犯罪基础资料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得5分;

4.法制科人员

(1)及时做好审计文书的审核工作得10分;

(2)及时做好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整改情况统计工作得25分;

(3)做好全局业务质量考核得15分;

(4)做好领导交办工作的督查、反馈等工作得5分;

(5)做好审计回访工作得5分。

5.审计管理科人员

(1)做好全区的内审机构审计指导工作得35分;

(2)制定内审机构考核办法并组织好考核工作得10分;

(3)做好内审人员培训,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得10分。

(4)做好内审工作的总结工作得5分。

五、加分及扣分事项

(一)加分事项

同一事项重复获奖,以最高奖项加分,不重复计分;同一级次分档表彰的,按20%的档差递减。

1.工作受表彰

(1)审计项目被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评为优秀的,分别加12分、8分、4分;表彰的加10分、6分、2分,加分中主审占50%,参审人员分别加25%。

(2)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被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单项评优的分别加6分、4分、2分,加分主审得50%,参审人员分别加25%。

(3)计算机审计方法入选审计署、省审计厅审计方法库的分别加4分、2分;AO应用实例获审计署优秀奖、应用奖、鼓励奖的每个分别加6分、4分、2分,AO应用实例获省审计厅优秀奖、应用奖、鼓励奖的每个分别加3分、2分、1分。

(4)所做其它工作得到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区委区政府书面表彰的,分别加6分、4分、2分、2分。

2.工作成果获运用

(1)审计意见和建议被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采纳,并据此制定、修改或废除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者政策措施的,或审计结果被市领导批示的加5分;审计建议被区委、区人大、区政府采纳,并据此制定、修改或废除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加2分。加分主审得50%,参审人员分别加25%。

(2)审计建议被被审计单位采纳,并据此建议制定、修改、完善规章制度的每件主审加1分,参审人员加0.5分。

(3)每一个项目有收缴入库的加3分,收缴额达5万元另加1分,5万元以上,每增加5万加1分。加分主审得50%,参审人员分别加25%。

(4)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移送后被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的得5分;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加4分;被其他部门立案查处的加2分,加分主审得50%,参审人员分别加25%。

(5)超额完成审计信息上报和采用任务的,按《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规定》第五条规定加分。

(6)完成不是局领导交办的审计科研选题的,加5分,论文获奖的再按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三个级次加3分、2分、1分,同一级次分档获奖的,按20%档差加分。

(7)各科工作任务完成好,无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的,科长加2分,如发现问题的不加分。

(八)临时交办重大任务,由领导班子根据工作量大小,研究决定给予加分。

(二)扣分事项

1.审计质量发生一般性差错的,相关责任人每次扣1分;如审计质量发生重大差错,行政复议改变原决定的,每件扣30分,主审扣60%,另扣的40%参审人员进行分配。

2.违反审计纪律八不准和区委“六不准”的发现一次扣5分;上班期间上网、炒股、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事,发现一次扣1分,被绩效办等单位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0分。

3.能使用AO系统实施审计的项目而未使用的,每个项目扣2分,未完成AO应用实例或审计方法编写任务的每个扣2分。

4.未完成审计信息上报和采用任务的,按《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规定》第五条规定扣分。

5.档案整理不及时,影响市审计局质量考核的,审计组长扣3分。

6.局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无故不参加的,一次扣1分;无故旷工,每次扣5分,累计超过三天以上,每天扣10分。

7.因私请假超过各人年休假的每超过一天扣0.5分;

8.其它扣分事项,由局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

六、考核结果运用

绩效管理考核实行“百分考核,以分计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办法管理。

篇2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外销,是指将特区内的住宅出售给境外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在境外中资机构服务的国内人员。下列组织、个人有优先购买权:

(一) 在特区投资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组织;

(二) 受雇请在特区工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第三条  外销的商品住宅用地,纳入年度的土地供应计划,计划由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局)编制,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批准后执行。执行中,需要调整计划的,应报市政府批准。

市规划国土局向市政府报送的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应载明商品住宅外销用地(包括开发企业土地存量中的年度外销用地)的位置、面积、出让方式。

第四条  拥有行政划拨土地存量的企业,应于每年九月底前向市规划国土局报送下年度的商品住宅外销计划。经批准纳入年度外销供应计划的,方可将商品住宅外销。符合前款规定的,开发企业还应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并按照外销市场价格补交地价款,地价款以外汇支付。

第五条  商品住宅外销用地以招标、拍卖方式有偿出让。出让对象为在特区内具有房地产开发权的企业以及外国、华侨、港澳台的经济组织或个人。

第六条  商品住宅外销用地的地价及住宅售价,一律以外汇支付。

第七条  原拥有商品住宅外销经营权的单位,啄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其外销经营权予以取消,但通过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取得单项外销权的除外。被取消外销经营权的单位,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注销或变更登记等手续。

第八条  土地使用者在交清地价款后,凭出让合同到市规划国土局领取《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

土地使用者外销商品住宅时,应将《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悬挂在售楼场所,以备查验。土地使用者制作的售楼广告和说明书中,应载明《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的号码。购楼者须认明《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方可购买。由于售楼广告或说明书作不真实宣传,或误导而造成所购住宅不能登记的,土地使用者应承担责任。但购楼者明知不能外销而购买的,损失自负。

第九条  土地使用者刊登售楼广告,须持有《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预售的,还须持有市规划国土局批准其预售商品住宅的批准文件。没有按上述规定提交证书、批准文件的,广告经营单位应当拒绝为其刊登售楼广告。

第十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单位或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数量由市规划国土局核定。市规划国土局对行使优先权者给予指导。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者向市规划国土局提出预售外销商品住宅申请时,必须提交下列文件:

(一) 市规划国土、建设管理部门签发的《建筑许可证》和《开工许可证》;

(二) 预售说明书;

(三) 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

(四) 预售款的监管机构(银行或律师事务所)和监督方案;

(五) 经银行或注册会计师审核的,除用地价款外,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已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的验资证明;

(六) 《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

预售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楼宇的位置、装修标准、总套数、拟公开销售套数、每单元的建筑面积、拟售的价格、预售的时间、地点、竣工及交付使用的时间。预售申请一经批准,预售说明书对土地使用者有约束力。售楼广告与预售说明书的内容必须一致。

第十二条  预售的外销商品住宅,在未领取《房地产证》前不得转让,否则,转让无效。

经批准预售外销商品住宅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在预售之日起,每满七日后的第二天,将预售者的名册和商品买卖合同(预售),报市规划国土局办理预售登记。

商品房买卖标准合同由市规划国土局会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按实际需要编号提供,使用其它文本一律不予登记,土地使用者弄虚作假或未按期办理预售登记的,按《广东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预售外销的商品住宅必须公开销售。市规划国土局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四条  内销的商品住宅,不得转让给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组织。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四条规定以及未领取《商品住宅外销许可证》而预售或外销商品住宅时,其交易行为属非法转让土地,市规划国土局不予办理登记手续,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处理,没收非法所得。违反者属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同时注销其房地产开发经营权。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者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市规划国土局责令其停止售楼,限期改正。

第十七条  本办法施行前商品住宅已外销,但尚未按有关规定履行登记手续的,当事人应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三个月内到市规划国土局登记,市规划国土局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后,发给《房地产证》:

(一) 没有房地产外销权,又未经市规划国土局批准,而进行商品住宅外销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处理,没收其非法所得;

(二) 有房地产外销权的单位,其外销商品住宅的使用年期超过土地使用年期的,由销售单位向市规划国土局补足超过年期部分的地价款后,认可其土地使用年期;

(三) 一方出地,一方出资,合作建房外销的,按本条第(一)、(二)项的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经营房地产交易()企业,必须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经营活动。违反者,由市规划国土局予以警告,责令其纠正;情节严重的,注销房地产交易经营权。

第十九条  过去市政府颁发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3

[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138-0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1.1 病例1

患者,男,11岁。因水肿7 d,抽搐7 h于2002年12月3日入院。7 d前患儿即有发热(体温不详)、头痛、食欲不振,偶有进食时耳部疼痛,第2天即出现双侧腮部肿大,当时疑为流行性腮腺炎并给予“土法”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未愈。1 d前头痛、呕吐并抽搐。体格检查:T:39.3℃,BP:18/13 kPa。神志恍惚,眼睑水肿,双侧腮腺轻度肿大,颈阻。眼底检查:可见视水肿、静脉迂曲、变细。辅助检查:血常规:Hb:125 g/L, RBC:4.5×1012/L,WBC:17.6×109/L,N:0.894,L:0.10,PLC:186×109 /L。小便常规:PRO(++++),BLD(+++),RBC:1~5个/HP,WBC:1~5个/HP。肾功能检测:BUN:8.9 mmol/L,Cr:214 μmol/L。血清淀粉酶测定:Somogyi法:205 U。肝功、胆固醇、脑脊液均正常。

1.2 病例2

患者,男,9岁。因水肿7 d,头痛、呕吐1 d,抽搐2次于2003年3月7日入院。查体:T:37℃,BP:22/16 kPa。神志恍惚,左侧腮腺肿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眼睑、双下肢水肿,阴囊水肿,双侧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双肺少许痰鸣。眼底检查:可见视水肿、静脉迂曲、变细。辅助检查:血常规: Hb:118 g/L,RBC:4.0×1012/L,WBC:18.5×109/L,N:0.85,L:0.11,PLC:200×109/L。小便常规:PRO(+++),BLD(+++),RBC:5~16个/HP,WBC:0~5个/HP。血清淀粉酶测定:Somogyi法:200 U。肝肾功、胆固醇、脑脊液均正常。1.3 病例3

患者,女,8岁。因头痛、呕吐8 d,抽搐1 d于2006年2月17日入院。8 d前患腮腺炎。查体:BP:16/12 KPa,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眼底检查:可见视水肿、静脉迂曲、变细。辅助检查:血常规:Hgb:120 g/L,RBC:4.0×1012/L,WBC:15.0×109/L,N:0.83,L 0.14,PLC:206×109 /L。小便常规:PRO(++),BLD(++),RBC:5~8个/HP,WBC:3~5个/HP,细胞管型:1~2个/LP。血清淀粉酶测定:Somogyi法:195 U。肝、肾功,脑脊液均正常。

2 讨论

篇4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急性肾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采用每天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共约9种模式,其包含了所有连续性地清除溶质,对脏器功能其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指突然发生的肾脏功能减退,即溶质清除能力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氮质代谢产物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疾病发病24小时后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先后或同时发生的功能障碍或衰竭。急性肾衰竭常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有良好溶质清除效应、稳定的液体平衡系统及营养补充等支持疗法的功能,所以成为ICU工作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对我院2010――2012年期间住院的32例ARF伴MODS的患者配合CRRT治疗同26例只行常规治疗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CRRT治疗的急性肾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均伴有少尿或无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积极防治休克,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肾血循环,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感染;避免肾毒性药物使用,营养支持等。

1.2.2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

1.2.3CRRT方法

1.2.3.1采用瑞典金宝prisma CRRT机型,prisma M100滤器及管路配套,以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的方式进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1.2.3.2置换液采用Kaplan配方,其补充采用前稀释法模式。

1.2.3.3抗凝分为①全身抗凝:应用于无出血风险患者,一般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持续给药;②局部抗凝: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法或柠檬酸盐法;③无抗凝。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tudent t检验方法。

2结果

32例患者经CRRT治疗后,其中26例患者病情好转,6例患者最终死亡。但所有患者经CRRT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钾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血PH值恢复正常,见表1。

3讨论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过了肾脏病领域,成为重症患者救治的重要支持技术。通过弥散、对流及附着三种机制清除体内过多水分、代谢废物、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多脏器灌注,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可用于:ARF,MODS,ARDS,挤压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脑病,药物及毒物中毒等的救治。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的适应症:①严重高血钾症:血清钾>6.5mmol/L;②水中毒:容量负荷过度引起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或肺水肿;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血PH442μmol/L(6mg/dl)。

虽然目前对于重症患者何时开始连续性肾替代疗法仍有争议,但是当出现其他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过度及高钾血症时是开始治疗的时机,并且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帮助会很更大。

MODS是多因素诱发的临床综合征,多由感染、创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不同因素引起。炎症反应是MODS发病机制的基础,而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是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危险因素,所以治疗早期应用CRRT可以清除各种炎症介质,是治疗MODS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静,李瑞海,吴琼.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0(1):148-149.

篇5

一、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

在现行体制下,上级行对县区支行的职能定位是:县支行要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对外履职,全面推进支行自身建设,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监测分析辖区经济金融形势,维护县域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各项工作要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实现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争当排头兵的工作目标。

县区支行职能定位后,上级行要求主要做的工作是: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支行履职能力。以“五通过”实现班子建设“五进步”、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创建文明单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提升风险防范。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三是强化央行职责履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货币政策贯彻执行、扎实推进“一创两建”、认真做好“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强化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在县区支行建设中,县区支行认真按照职能定位和以上要求认真履职,但在资源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工作的效果性方面,还需要提高和进一步完善。当前影响县区支行建设更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多年未进人或进人太少,人力资源有效补充和有效利用不够;费用指标按人头下达,未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支行业务量大小等因素;在管理和工作上偏重于不出案件,不出安全事故,满足于完成上级行布置的工作任务。业务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工作效果不够;薪金收入更多体现在职务上、分支机构层级上,绩效上体现不够等。

二、县区支行履职与绩效审计的关系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对一个组织的活动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地检查、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的活动。

县区支行履职的绩效性提升,能有力促进县区支行建设。对外,能树立央行权威性,对县域经济发展、辖区金融机构指导及引导起到较好影响作用;对内,在内部管理、内控工作方面,能提高支行整体战斗力、凝聚力,确立团队精神。目前,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尚未建立科学、系统的县区支行履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上级行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及内审部门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来完成。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评价出来的结果,在学习先进的示范性、激励中等的指导性、鞭策后进的促进性上指向性、督促落实不够。

在上级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中,定性的考核及评价多,量化的考核及评价少,主要重点放在是否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完成情况;是否按照议事规则及程序组织和参与决策;是否履行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是否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等方面。而对县区支行履职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客观、系统的考核及评价不够。

人民银行县区支行作为人民银行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在履职活动中,自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工作安排布置,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不违法违纪违规,防范重大事故和案件发生,重点防控要害岗位和人员等来履行职责。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尚未常态化、系统化纳入县区支行履职活动考核评价。

应该说,近年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卓有成效的成绩。随着经济金融发展,在促进县区支行建设中,不论是上级行的考核评价,内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的思维定式,都还未有步入绩效性考核及评价常态化轨道,如在考核及评价中,分析县区支行人力、资金、物资和信息使用的经济性;县区支行管理层及员工履职情况、工作运行效率、奖惩机制杠杆运行效率评价;县区支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履职的效率和效果评价;县区支行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及在所属辖区形成的影响评价。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绩效审计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对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应做一些改进、完善,在审计内容中增加绩效审计内容。

常规的履职审计、离任审计特点是:

(一)审计目的突出责任认定和处理,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目的“是指领导干部离任时,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审计,并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目的:“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履行业务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审计目的突出的是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责任认定和处理。实际工作实践中,内审工作的重点就是查找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法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对县区支行审计的重点是合法、合规、“查错纠弊”,内审绩效审计不够。

(二)审计内容突出传达、执行、制度制定、问题纠正及处理,绩效性落实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内容:一是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二是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三是内部控制管理情况。四是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绩效性落实不够,如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总行规章制度及上级行决定的情况。简单执行和深入执行,执行的程度所体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量化的评价“好中差”指标没有;如组织和参与决策的情况,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不能简单审计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从绩效审计角度,要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是否体现了全局、客观、科学,法律法规及政策把握是否准确适度,同一个重大事项换一个决策方案,是否能起到更好效果?再如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为什么有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业务流程等未建立或未健全完善?为什么有的问题纠正了又犯,甚至是屡查屡犯?是操作层面、管理层面的问题,还是制度有缺陷?从绩效审计角度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建议?

(三)审计报告绩效审计内容不多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明确的审计报告内容主要是: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业绩、发现问题及评价、责任认定、意见和建议。从绩效审计角度看,总体评价的绩效审计内容不多。如履职评价、效果评价、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只是简单要求整改完善,而没有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办法、建议。如问题存在于制度方面,制度设计是否有缺陷?如何建议完善制度。如问题存在于管理层,管理层监督检查为何不到位?如何从管理层解决问题。

(四)审计成果利用不够

履职审计、离任审计项目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审计成果。这些审计成果在落实整改意见和建议方面,使常规审计目标得到较好实现。但不容回避的是,发现的同类问题,这次整改了,下一次又再次发生,这个支行发生,另一个支行同样发生。审计工作年年开展,同样问题时常出现。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一系列审计项目结束后,对内审基础信息的归纳、整理不够。如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发现问题主要产生在综合组织管理,还是基础业务运行管理,还是对外履行职责及内部管理方面?没有从县区支行建设绩效性和内审绩效性上进行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制度方面?管理方面?操作方面?是共性还是个别性?如何提出建议、措施,达到对发现问题的标本兼治?绩效审计的专题分析、专题意见建议、综合研究在什么平台和渠道?以此达到整改问题、解决问题、警示风险的作用。如果内审工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找豆子”,不在对县支行履职绩效审计上积极推进、突破,不能从全局高度上对绩效性审计进行分析,站在全局、政策、管理、操作层面提出改进提高县支行履职的措施、办法,很难促进县支行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在履职能力上有新提升,在精神面貌上有新变化,各项工作处于领先和标杆位置的目标。

三、绩效审计与加强县支行建设有机结合

目前,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县支行班子队伍、思想政治和内控制度建设,强化指导,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好金融支持作用,实现“以为争位,以位促为”,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全力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应该说,上级行对县支行建设提出的指导意见,思路明确,指导性强,但没有相应的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办法配套,绩效性量化考核评价不够,缺乏客观、说服力强、统一、激励力度大的衡量评价指标,给实际操作执行、监督、评价带来一定难度。如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为争位,以位促为”,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找特色不困难,如农业县区以支持“三农”为特色;资源枯竭县区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为特色;中小企业较发达县区以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业务创新解决其生产经营资金为特色,这些都是定性的指导意见。问题是特色找出来,以何种形式让特色产生效率性?指导意见,银企座谈会推介会?宏观调控手段及措施?调查研究能在多大范围产生效果?这些都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体系,主观评价仍然是主导。由此就会产生,转发个文件开2个会是支持“三农”发展;为“三农”落实惠农政策、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商业银行推进创新信贷产品、金融服务也是支持“三农”发展。显而易见,两者在县区支行履职的深度和程度上,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履职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目前,对县区支行履职的效率和效果及形成的影响,缺乏量化的绩效性考核评价。履职情况一般和履职情况深入、较好,在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方面区别不太明显。

目前,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内审部门的审计最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如果能将绩效性审计融入到对县区支行履职情况考核和评价中,在审计县区支行履职合法、合规基础上,促进县区支行履职更注重履职的效率和效果,这样,县区支行履职突出特色,找准履职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一流班子队伍、一流履职水平、一流工作业绩会得到更好落实。

四、意见和建议

第一,健全完善相关审计制度,增加绩效性审计、制定绩效审计程序、完善评价标准、审计成果利用等内容。从制度上保障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分析解决问题的分量。

第二,在县区支行建设中增加绩效性考核评价内容,提升县区支行履职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认可性。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考核办法。

第三,进一步推进绩效内审工作,将绩效内审意见、建议等审计成果,作为考核评价县区支行履职效率、评先评优、支行班子成员任职等参考依据。

篇6

一、结合公司中心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管理审计,提升公司管理绩效。

(一)股份公司年初制定了中心目标之一就是:推行“三化”建设,即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完善工作事项督查机制和经济责任考核体系,建立“权力公有化,责任私有化,利益合理化”的内部运行模式,改变长期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责权利界定不清运行难,责任模糊不清落实难,利益分配不均合理激励难的顽症,逐步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该同志带领内部审计部门会同公司人力资源等部门,一方面积极响应和推行公司提出的“三化”管理,一方面紧紧结合内部审计转型“由靠法律赋予的权利实施监督为主转向靠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为主”的主旨,把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彻底地由检查系统、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完善控制、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今年6月份前,重点是配合公司各个部门、单位细化部门、职位、岗位等层级管理职责,推出了200多个岗位的“岗位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参与制定落实了严格的资金审批办法,通过界定审批权限,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对权力的正确运行起到了直接的刚性制约;参与修订了物资管理制度,使港口的物资管理步入了正规的管理体系中;另外还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应收款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今年6月份后,又会同人力资源等部门,按照计划对相关的制度、办法、岗位职责等进行了检查落实。通过一段时间的检查落实完善,使得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真正体现到全面转型上,同时也能够真正体现到股份公司制度建设的四句话的内涵中:制度之上,没有特权;制度之外,没有自由;制度之下,没有人情;制度之后,没有停留。

(二)开展薪酬专项管理审计,积极开展新的审计类型。该同志带

篇7

1.绩效评价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绩效评价工作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制度执行,形成制度化的绩效评价程序。但由于我国绩效评价审计工作开展较晚,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国家未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使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中,无法遵循统一的评价程序;再者,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预算单位忽视经济、社会效益、公共效益指标的建立、使用,未对绩效评价审计人员提供应有的支持,严重阻碍着绩效评价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绩效评价方法不规范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审计方法主要侧重于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但是,绩效评价审计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务量巨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我国现行绩效评价审计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无法针对不同隶属关系的预算单位、不同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审计方法仍延用传统审计的查账、盘点、计算等方法,未能对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后的经济效益、长期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无法真正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监督。

3.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我国绩效评价审计多采用定量标准作为评价指标,未充分将定量与定性标准有机结合,导致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再者,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被审计对象具体情况不同,绩效评价审计无法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最终导致绩效评价审计只能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是否符合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否及时拨付到位、资金使用是否合规等情况进行审计,这种“查账式”审计方法,往往无法对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使用效率和长远利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意见。

二、加强绩效评价审计若干建议

1.提高绩效评价认知程度,树立绩效评价理念

若想提高绩效评价审计工作在各预算单位中的认知程度,审计机关应加大绩效审计宣传工作。一是各预算单位领导。向各单位领导宣传绩效审计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部门管理等作用,取得预算单位领导的认同、支持,为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提供环境。二是审计对象。向广大预算单位介绍绩效审计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等方面的作用,提高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对绩效审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三是审计工作者。转变审计人员在长年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中形成的观念,对在绩效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或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奖励,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2.加强绩效评价审计队伍建立,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

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涉及财政、税收等经济学科知识,而且还需对建筑、环保等专业有所掌握,同时,审计工作人员需要一定的沟通、分析能力。审计机关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扩宽工作人员知识面,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活动,将每位审计人员在绩效评价审计中总结出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与全体员工或其他地区审计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分享,以达到各取所长、互通有无的目的。

3.绩效评价审计与传统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评价、监督水平

绩效评价审计工作可适当与经济责任、专项资金、工程项目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对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评价的作用。一是经济责任审计。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人员、“三公”经费超标、超范围列支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部门预算审计工作,挖出导致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对内部控制建立、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为被审计单位改善经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线索。二是工程项目审计。通过政府工程预、决算审计中所发现的资金到位率、项目完工率以及结余结转资金处置方面的问题,为绩效评价审计提供被审计对象决策是否失误、资金使用是否规范、项目长远规划方面的线索。三是其他专项资金审计。审计机关可在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过程中,除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外,还应关注项目的可行性、实施进度、运营效益等绩效情况,为绩效评价审计工作提供可参考资料,节俭审计成本。

4.统一绩效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结果利用率

篇8

首先,要实行内审人员准入制度。建议总行统一制定内审人员从业标准,实行资格考核,颁发内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只有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通过实行内审人员准入制度,提高内审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逐步优化内审人员结构,形成一支精干高效、各有专长的内审队伍。其次,要提升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要积极组织内审人员参加上级行和内审协会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和研讨交流活动,为内审人员提供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的机会,并持续开展“学准则、找差距、促转型”活动,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培训和考试,扎实推进学习型内审组织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家型、复合型的内审干部队伍,为内审转型工作持续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再次,要建立内审人员正向激励机制。应探索建立和实行内审人员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按照行为规范、基础工作、审计项目、调研信息、重要工作和亮点工作及创新工作取得成果等内容,对全体内审人员的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并根据工作实绩的大小决定内审人员行政职务的晋升,从而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热情,打通内审人员的成长通道。

(二)完善审计评价体系,提升内审转型质量

基层央行内审转型的核心是审计类型与审计内容的转变,主要是由传统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及绩效审计转变,真正发挥内审在加强风险控制、完善现代治理、增加组织价值、提升绩效水平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一是要探索和完善风险导向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应从风险管理八要素、内部控制五要素等方面补充和完善风险导向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将“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的理念,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内部审计全过程。进一步创新审计方法,重点在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理文化、内部控制环境、信息沟通与交流、内部监控等方面引入切实有效的审计方法。二是要不断总结和完善绩效审计目标、方法和体系。应重点围绕基层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实施业务管理、内部资源配置等情况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方法,在合规性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评价,并建立绩效责任追究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管理制度。通过制订出台《内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等办法,认真落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特别是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

(三)应用先进审计方法,增强内审转型技能

一是基层央行内审人员应以查阅资料记录、凭证账表为主,向更多地运用个别询问、多层次座谈、调查问卷、外调走访、先进标杆比较以及功能效果测试等多种审计方法转变,大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德尔斐法(也称专家调查法)、BP神经网络模型、平衡计分卡、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先进审计手段开展审计实践。二是尽快推广总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等非现场审计工作模式,按照“边使用、边完善”的原则,不断补充和完善各类业务审计的模型和脚本。通过实践,改变内审人员依靠手工审计的习惯,推动审计信息化手段的广泛运用。三是鼓励内审人员立足实际,适量使用Access、Dbase或者SQL数据库、Excel表单、I-DEA和ACL等数据分析软件开展审计。四是从长远看,人民银行应在整合各大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同一开发环境、数据库结构的在线审计软件,适时对各类业务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预警,提供审计线索,提升内部审计的针对性和快速反映能力,尽可能地减少组织损失,完善组织治理,增加组织价值。

(四)加大审计成果运用,建立审计问责机制

篇9

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自2010年启动以来,建设情况如何?出台《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自2010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近5.2亿元,拉动社会各界支持资金6亿元左右,形成了由7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包括8个子库)和1个学习平台构成的国家级资源库建设体系,覆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19个专业大类。迄今,共有745所(次)院校和1337个(次)行业企业参与;形成各类多媒体资源71余万条,资源总量达到15.8TB;注册学员达92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人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补助资金,支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实现《决定》提出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目标。此次出台该《办法》,既是资源库项目本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为此,教育部财务司会同职成司,从去年开始组织有关专家,就资源旖ㄉ枳式鸸芾斫行调查研究,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商财政部,制定了这一管理办法。

问:《办法》制定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核心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办法》践行了“简政放权,管放结合,优化服务”的理念,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注重绩效、问效问责”的原则,突出了绩效与预算并行,体现了制度的针对性、措施的有效性、管理的规范性。《办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经费管理职责更加清晰。明确了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原则、分级管理职责以及保障规范运行措施,将原来由院校直接向教育部进行申报改为由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筹、推荐,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管理体系,并厘清了分级管理的职责。

二是政策支持范围更加明确。明确了优抚对象、也列出了“负面清单”。《办法》规定,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支柱产业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对社会认可度低、支持财政支持力度小,项目单位管理落后以及近年来使用中央资金有违规现象的不予支持,体现了扶急扶优扶强的导向。

三是资金拨付方式更加科学。中央专项资金的分配与拨付方式由过去“两年建设,一次确定,一次拨付”变为现在的“两年建设,一次确定,逐年考核,适度调整,分年拨付”,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四是财务预算管理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明确了项目第一主持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要求做到“三符合”,即“与项目建设需求相符合、与管理制度规定相符合、与财力支持力度相符合”;强调了预算约束的刚性;界定了经费开支的范围;规范了费用归集与核算方法。

五是绩效导向和任务驱动更加凸显。《办法》始终把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绩效放在导向位置,强化绩效思维和理念,将绩效理念贯穿全程,以绩效思维推动工作、以绩效目标落实工作、以绩效方法分析工作、以绩效考核检验工作,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指挥棒”作用,用一个章节的篇幅,全面、详细地对项目绩效管理进行了规定。

六是监督检查方式更加多元。《办法》要求内部控制要得力,外部监督要给力,信息公开要加力,信用管理要发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办法》对验收要求做了详尽的规定,要求项目终了,要聘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项目审计,实现了由单纯的资金使用审计转向对项目的全过程审计,突出审计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并探索建立覆盖项目第一主持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评估(审)专家、中介机构、联合主持单位、参与建设单位等主体,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信用记录制度。

问:《办法》在预算管理方面有哪些规定?

答: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责任主体。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是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对项目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和预算执行及结果负责。

二是体现了事业先行。要求预算安排要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强化项目排序,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体现突出重点原则。

三是强化了绩效管理。建立“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运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和要求融入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各环节。

四是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内容更新到位、应用效果较好的资源库,以补助方式予以支持升级改进;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绩效不理想、财务管理较差的资源库项目,将停拨或核减资金。

问:《办法》在绩效管理方面有哪些规定?

答:《办法》高度重视绩效管理,要求立项设目标,绩效目标设定要合理、客观、可行,与资金投入相匹配;拨款带目标,资金下达的同时,下达绩效目标;过程扣目标,项目的执行紧扣设定的目标,第二次拨款时,与上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挂钩;验收查目标,项目实施完成后,要对主持单位申报时设定的各项绩效目标逐一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充分应用。

问:《办法》在资金使用方面有哪些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答:《办法》明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调研论证、素材制作、企业案例收集制作、课程开发、特殊工具软件制作、应用推广等方面,并要求按照规定归集与核算。同时对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出了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如“专家咨询”、“其他”等非直接支出从项目筹措资金中统筹安排,不得使用部本专项资金;用于专家咨询、调研论证的费用严格控制在项目预算总额的10%以内;严禁将建设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缴纳罚款、对外投资、弥补其他建设资金缺口、赞助捐赠等,不得从建设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不得将升级改进奖励金用于人员福利性开支,不得将建设资金与其他经费混用,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以下简称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根据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资金是指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建设专项(以下简称部本专项资金)和项目筹措资金统筹安排,用于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金。部本专项资金属于项目建设补资金,有序支持经遴选确定的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由教育部拨付给项目第一主持单位统筹使用与管理。项目筹措资金可以由项目主持单位举办方或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行业企业支持资金以及相关院校自筹资金组成。

第三条 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注重绩效、问效问责”的原则。

教育部负责项目中长期规划、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项目建设任务、资金预算及绩效目标的核定;负责部本专项资金的申请、分配、拨付与监管。

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推荐,负责项目建设任务、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的审核;负责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日常监督与检查。

项目实施单位按任务书约定筹措、使用与管理建设资金。项目第一主持单位对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真实性、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联合主持单位和参与建设单位接受第一主持单位的指导和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资源库项目建设、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在资源库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使用、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二章部本专项资金的分配与拨付

第四条 教育部及时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按既定规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备选项目遴选,充实项目库。根据项目年度预算控制总额,确定部本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数量和支持额度,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支柱产业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支持。

(1)主持单位举办方或地方政府投入力度较弱的;(2)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弱的;(3)不具备补齐项目预算差额能力的;(4)建设资金管理细则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没有对联合主持单位和参与建设单位资金使用与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做出详尽规定的;(5)绩效目标设定不符合实际的;(6)预算编制不符合要求的;(7)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主持单位近5年或参与建设单位近3年有违规现象的;(8)建设基础、运行平台等其他不能满足有关方面申报条件的。

第五条 部本专项资金对每个新立项项目的补助基数为500万元,以补助方式支持的升级改进项目的补助基数为新立项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扶持政策、建设任务轻重、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所在地财力情况、预算安排等因素,适当上下浮动。

第六条 部本专项资金拨付采取“一次确定,两年拨付,逐年考核,适度调整”的方式。下拨年度部本专项资金时,同时下达年度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第三章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七条 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实行项目第一主持单位负责制,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细则,强化制度约束,加强预算控制,规范会计核算与监督,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建设资金可以实行统一管理,也可以实行分级管理。

第八条 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调研论证、素材制作、企业案例收集制作、课程开发、特殊工具软件制作、用推广等方面的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相应在咨询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委托业务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费、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等会计科目中归集与核算。用于升级改进的建设资金不再用于平台维护和资源导入方面的支出。

第九条 建设资金用于专家咨询、调研论证的费用严格控制在项目预算总额的10%以内;上述“第八条”所列六方面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原则上不得超出项目预算总额的8%。部本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直接支出,“专家咨询”“其他”等非直接支出从项目筹措资金中统筹安排,不得使用部本专项资金。

凡应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有关规定执行,否则不得列支。凡使用建设资金取得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统一管理。

第十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确保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年度未支出的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结余结转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 严禁将建设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缴纳罚款、对外投资、弥补其他建设资金缺口、赞助捐赠等,不得从建设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第四章预算编制与执行

第十二条 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是预算编制和执行主体,对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和预算执行及结果负责。

第十三条 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编制原则,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收支预算。项目预(决)算要纳入单位预(决)算管理。

第十四条 项目总预算要与年度预算相匹配。项目第一主持单位应当按项目实施单位分别设定委托业务绩效目标;要详实说明部本专项资金用于其他资本性支出的预算细目;要反映项目筹措资金来源、承诺情况以及前期建设经费投入情况。升级改进项目须说明项目验收后发生的实际投入情况和申报当年的实际投入情况。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

第十五条 项目预算须经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教育部确认,并与项目建设《任务书》一并下达。

第十六条 项目总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须按程序向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所在省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收到申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理由、项目和金额。

第十七条 项目第一主持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领导。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共同按照《任务书》的约定,确保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得截留、挪用项目预算收入,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不得虚假列支,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 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每季度应当如实填写《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预算执行季报表》,于下一季度5个工作日内报备教育部。

第五章绩效管理与评价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参照《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精神,增强绩效意识,事前绩效设定,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第二十条 绩效目标设定要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以相应的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要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拟定目标”的工作原则,由项目第一主持单位负责组织填报《职业教育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项目支出预算目标申报表》。凡没有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部本专项资金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条 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预算评审流程,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相关性、完整性、适当性、可行性进行审核;教育部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进行审定。

第二十二条 项目第一主持单位应当紧扣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预算执行,并对资金运行状况和绩效目标预期实现程度开展绩效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力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追踪,积极推进中期绩效评价。

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依据中期绩效评价结果和上年度预算执行等情况,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绩效不理想、财务管理较差以及不按要求季报的资源库项目,停拨或核减部本专项资金,由此造成的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按立项承诺予以补齐。扣减、追回以及年度考核核减的部本资金可以调节用于升级改进项目建设。

教育部依据已验收资源库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坚持“注重实效、择优奖励、宁缺毋滥”原则,以补助方式支持内容更新到位、应用效果较好的资源库进行升级改进。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经济和业务活动全过程,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确保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加强项目管理的跟踪与督办,对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应当进行不少于一次的中期内部审计。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主动接受教育、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依法接受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当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第二十七条 建设资金的预算和绩效目标,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逐步予以公开,接受各方监督。

第二十八条 项目终了,应当聘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项目进行全面审计,独立发表审议意见,出具项目《审计报告》。联合主持和参与建设单位须向项目第一主持单位提供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单位盖章的子项目全部建设资金决算报告(须附明细账及承诺资金的到账证明)、管理与绩效情况的详细说明。第三方审计机构须对子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职业判断,并对重大事项支出和认为有必要延伸审计的进行延伸审计。项目第一主持单位须针对项目《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子项目资金决算报告、管理与绩效情况和项目主持院校单位负责人签字的整改结果作为审计报告附件一并上报。

第二十九条 逐步推行信用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覆盖项目第一主持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评估(审)专家、中介机构、联合主持单位、参与建设单位等主体,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信用记录制度。对异常现象列入“异常名录”,对挤占、挪用、虚列、套取部本专项资金或建设资金管理严重违反制度规定的单位及责任人,对严重违反专家工作纪律的评估(审)专家,对未能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在评审等有关工作中存在虚假、伪造行为的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阶段性或永久性取消其申请资金支持或参与项目管理的资格。

第三十条 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挤占、挪用、虚列、套取部本专项资金的行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附 则

篇10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 绩效审计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

一、基础概念

(一)平衡计分卡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二)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以3E为核心的,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审计标准为:审计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经济性;人力、财务及其它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业绩效益,并根据预期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

(三)高速公路绩效审计的特征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属于行政事业性单位,其绩效审计的范围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经济活动或业务,也可以说是所有影响绩效的因素。绩效审计的对象比财务审计的对象,其范围要宽泛的多。

同时,绩效审计可以揭示影响绩效高低的问题所在,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指出进一步提高绩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建设性作用尤为突出。审计的全过程始终着眼于指出问题所在、挖掘潜力这一中心,着眼于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实现目标。

二、平衡计分卡应用于绩效审计的可行性

(一)“平衡”理念的共通

平衡计分卡体现了平衡的思想,例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先导性因素与滞后因素的平衡等;绩效审计的平衡体现在经济性与效率性和效果性之间的平衡,即经济性为财务指标,效率和效果性为非财务指标,这也是财务与非财务之间的平衡。

(二)因果关系的联系

平衡计分卡是有因果链条的,良好的学习与成长促进业务流程的完善,先进的流程吸引大量的客户,充足的客源成就财务的增长;绩效审计方面,从审计目标的制定,到风险评估,再到审计方法的确定与实施,最终形成结论,也是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可见二者的共通性。

(三)具有宏观指导性

平衡计分卡最初应用于绩效管理,管理要符合企业制定的战略要求,所以要实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的目标首先是以保证战略目标为前提的,可以见得平衡计分卡的对企业发展也是有宏观的指导意义的。绩效审计也是也目标为导向的审计,首先由确定审计目标,接下来在考虑审计工作的具体问题,可见两者的内在同一性。

三、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速公路绩效审计指标的构建原则

(1)宏观指导性。战略的实质就是要体现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机遇的适应性。它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平衡计分卡绩效审计体系设计必须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推动其核心能力的培植,提升竞争能力。因此反映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指标应引进该体系中来。如人力资源状况 、研究开发能力、推出新技术或新产品的速度等。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战略很大程度取决于国家的财政预算情况,工程的预算实施情况等。

(2)未来预测性。高速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企业现存的经营环境和管理状况,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企业的竞争地位、未来的发展潜力,兼顾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

(3)激发激励性。评价指标本身就是一个指挥棒,设计什么样的评价指标,就会引导企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因此高速公路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明确的激励性。

(4)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具备长久竞争优势的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虽然属于事业单位,其仍然不能够有所松懈,要通过合理的标准,形成长盛不衰的优势。

(5)差别差异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即使处于相同的市场阶段,它们考核的重点也不相同。所以,事业单位与普通企业会有不同的标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其他事业单位依然会有不同,因此高速公路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设计必须情况而已,依据各企业的自身特点设计适宜的评价体系.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

(6)具体定量化。由于非量化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受评价者主观因素影响(知识水平、经验、判断能力等),随意性较强,所以高速公路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设计尽量使指标量化,通过最终的评分结果来说明问题。

四、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高速公路绩效审计的指标简介

(一)财务指标举例

(1)通行费支出预算编报率 = 通行费支出预算编报数/通行费支出实际数×100%,衡量通行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要求;

(2)资产保值率=维修费实际支出/固定资产平均值×100%。促使单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贬值;

(3)专项资金落实率 =(专款支出+拨出专款)/财政拨入专款×100%。用于衡量财政拨给单位专项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保证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时专款专用,防止财政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

(二)客户指标举例

(1)客户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人数/调查总人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顾客对高速公路服务质量的满意与否;

(2)月平均投诉率=投诉总数/评论人数,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应用,高速公路也提供了网上服务窗口,通过对平均投诉情况的分析,调查客户的满意度,并将每个月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是否有改进的趋势。

(三)学习与成长指标举例

事项集体决策率=抽查项中集体决策数/集体决策抽查项合计数×100%,体现员工在企业重大决策时的作用,也是员工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