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竞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竞技术培训

篇1

(1)一条主线

一条主线指的是培训活动始终贯穿着一个真实的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培训,学员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培训是否完成及其有效性的重要评估依据。以高教版的培训教材为例,贯穿整个培训的真实任务就是“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开发”,整本教材均以该任务为主线,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以真实任务来组织培训过程,能够贴近教师的真实教学背景,让学员形成看得见的、物化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当然,真实任务也可以按照层级关系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组织各个模块和活动,从而使培训过程更为严谨,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

(2)两方面指导思想

两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指突出混合式学习思想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强调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既重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又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学习,培训内容与活动在真实课堂与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无缝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体现教育技术应用的新趋势,使得培训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这部分隐性的知识势必对学员的学习和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组织上,强调“主体—主导”教学结构思想,将讲授式教学方式与探究式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给予了学员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既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示范、讲解等主导作用的发挥。

(3)三种主要学习形式

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员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

结合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自主探究学习在培训过程中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学员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能够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兼顾不同学习者学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学习者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组是培训班的基本组成单位,培训过程强调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交流,并贯穿培训过程,安排了很多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成果展示等活动,促使学员在合作中交流和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培训活动中强调师生对话,因为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培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互动的主题,可以是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教师再点评的模式,也可以是学生置疑,教师解释等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4)四个关键点

培训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关键点,分别是强调活动参与、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以及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反馈。

强调活动参与

培训过程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融会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围绕活动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理论导学、技术导航和提示,使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机融合到现实应用的活动情境中。学员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为单元来组织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领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反思。因此,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仅是培训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也是实施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在本轮教育技术培训中,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真实情境中,突破理论讲座、学习实践等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限,真正地将理论、方法、技术等融入到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多种实践性活动(如师生互动、头脑风暴、讨论、辩论、反思等),使学员在参与过程中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策略与方法。

强调案例观摩和体验

案例实质上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运用案例观摩和分析既可以发挥成人分析问题能力强的优势,又可以使成人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还可以解决成人学员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收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非常强调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学员分析案例,为此培训过程既提供了大量的分学科的教学案例,也提供了综合案例;既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也提供了有待改进的案例。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观摩,同时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进行反思。

体验发生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本模式强调学员通过体验将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整合技巧转化为自身的实践经验,以促进其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强调过程性评价

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是对培训效果的有力保障。通过有效的评价,形成对受训学员的激励,对教学过程的调节以及对后续培训环节的支持,有着重要意义。培训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一方面起着激励学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诊断学员学习过程,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在本轮教育技术培训中,过程性评价还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最终的教师专业化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

篇2

从1996年开始,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成为我国软件领域历史久、规格高、影响大的著名展会。第十六届软博会将按照“突出应用展示,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围绕“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展示和宣传的增值服务,打造政策、专题研讨、应用展示、洽谈合作、讲座咨询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努力将该博览会办成软件展会领先品牌。

展会期间,此次博览会还将开展诸多特色活动,如邀请政府部门有关司局领导现场参观、软件历史回顾、软件赠送与签售、倡导公平竞争、推动用户采购正版软件、儿童趣味电脑游戏、软件就业和考试咨询、软件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活动。

此次软件博览会内容丰富,以下两个展区特色鲜明。

1.广州展区

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受广州政府部门委托,组织当地软件企业集体参展此次软件博览会,并获得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此次软件博览会广州展区的参展企业预计达到80家,其中重点参展企业为25家~30家。展会将宣传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工作,展示广州产业升级转型的新面貌。

广州展区的展示企业覆盖10个行业:移动互联网、网络及通讯服务、云计算、工业软件、创意产业、金融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行业应用、信息安全。

广州展区还将重点展示当地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和广州参展园区,包括广州开发区、广州南沙园区、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等。展示现场,广州展区还将进行政策宣传、企业主题演讲等,同时组织动漫人偶剧表现,活跃现场气氛,以吸引国内外来宾参观。

参展企业广州数控表示,公司注重展示效果,并准备用机器人来进行展示;唯思软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将进行在现场举行竞技比赛,宣传网络竞技比赛平台;UC优视公司表示积极参展,主要展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机制;措施

1 建立“以管事为中心”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组织落实,为班组安全建设奠定组织保证

搞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其首要任务是班组在作业过程中的反违章工作是否能正常开展,各种作业是否按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理清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到底是谁的责任,理清谁是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我公司总经理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摆上重要位置,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抓好落实。根据总经理的指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我们落实了以下组织措施:

一是明确公司安全监察部是负责班组安全建设和反违章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完善工作制度,监督、评估、考核工作质量。在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安全督察,加强对班组违章行为和违章人员考核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专业部门开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追究部门、单位在班组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责任。二是明确运维、调控、基建、营销等生产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专业相关班组的安全管理和反违章工作细则,策划、开展本专业班组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落实反违章工作。三是明确人资部门负责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举办班组长、违章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班,努力提高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四是明确基层工区、车间为班组安全工作责任,负责本单位各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班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检查、考核,将各班组的安全工作实绩与与绩效挂钩。由于公司制定了“以管事为中心”的班组安全建设责任体系,从而是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2 以培训竞赛为载体,努力提升职业素养,为班组安全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开展班组安全建设,业务技能培训是重要工作之一。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是班组安全工作的支撑。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将安全培训纳入工作计划,并建立于安全生产技术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提高安全技能水平。

一是注重健全完善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机制,深入开展“每日一问、每周一讲、每月一考”的“三个一”全员培训活动。组织班组长赴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拓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广泛开展以“强素质、创业绩、保安全、促发展”为主题的岗位竞赛、技能竞赛双元制大比武活动,着力改进生产技能人员传统竞赛模式,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争贡献,在比赛项目中竞技艺,形成“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推进的新机制。2012年,我公司先后组队参加了省电力公司组织的调度继保专业、调度监控专业、安全督察人员督察业务、设备状态检修等专业的劳动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先后有7名选手在省公司技能竞赛中进入前3名,5个班组在专业竞赛中获团体名次,其中调度专业获得全省第一名、状态检修专业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于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度的倾斜,广大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线员工普遍得到了培训,业务技能得到普遍提升,从而有力促进了各生产班组的安全建设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我们紧密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优势,把搞好劳动保护、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长短结合的安全竞赛活动。总结推广了先进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小指标考核办法,总结先进班组安全建设的经验,由于我们把安全生产作为争创职工之家的先决条件,基层分工会、工会小组提出建家首先要建安全之家,用温馨的“家境”培养职工良好的心理素质。

3 以专项活动为抓手,建立活动平台,使班组安全建设与日常安全工作相结合

为把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发生“两张皮”,公司组织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专项安全活动,以推动和促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一是在生产班组开展了“我是安全督察员”活动。为广泛宣传“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教育和激励班组成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营造班组安全生产自主管理的氛围,根据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的需要,公司在各班组开展了“我是安全督查员”活动。以积分制考核工作质量,督察内容应包括施工检修过程、设备管理、倒闸操作、运行管理、“两票”管理、班组安全例行工作、劳动纪律等工作中存在的违章。班组轮值安全督察员凡发现一起违章,按公司《违章500例》的违章分值得2—6分,每发现一个问题得1分,发现一个安全隐患,经单位安监部或单位领导认定确实,得活动分5分。未发现违章、问题、安全隐患不得分。活动分值全年累积,作为年度评优的推荐依据。

二是在各生产班组中开展了“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促进各单位和班组开展反违章工作。所谓“零违章班组”,是指生产型班组在一个考核期内,未违反国家和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未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要求,未发生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经考核合格的认定为“零违章班组”。“零违章班组”考评,由班组自评申报,经单位审核,报公司考核办公室考核批准。考核依据以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等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制度、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文件等。每季度为一个考核周期,百分制考核,标准分为100分,违章每记1分,扣考核分1分,其它安全隐患每条扣考核分0.5分。本项活动从2011年开展以来,作为基层单位对班组安全建设和反违章工作的抓手,公司系统共304个班组和农村供电所参加了“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2012年共有280个班组成功创建“零违章班组”,有30个班组应违章、不安全事件被“零违章班组”创建活动考核,该项活动促进了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开展。

篇4

学校基本情况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建设信息化的校园、追求品牌化的发展、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打造教育信息化校园为切入点,以建设信息化教师队伍为着眼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落脚点,积极推进电子书包常态化教学实验研究,推进慕课开发校本教材,通过开展一系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实验研究,逐步将学校打造成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化校园。

学校信息化特色

1.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绘制学校教育信息化新蓝图

学校为全面落实《武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2―2015年)》,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培训、数字化管理等内容为建设重点,成立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并以应用为导向,构建“可持续、可交换、可共享”的信息化环境,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发展。

2.从强化硬件建设入手,创建基础设施信息化新环境

(1)创建“菜单式”资源中心

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分为原创资源、慕课课程、主题学习网站等。现已建设原创资源1325个,慕课课程36个,主题学习网站4个。学校重视优质资源的建设,制定资源建设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建设资源。结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积分、信用、等级等激励手段,激发教师共建资源的热情,进而使得资源库内容得到不断充实。

(2)搭建“一站式”门户网站

根据“以人为本,服务为魂”的网站建设思想,门户网站一体化设计,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尽量满足师生、家长、管理者等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网站主要以服务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多样化的服务栏目,方便用户的使用。服务教师方面,设置了教师风采、教学研究、教学资源等模块;服务学生方面,设置了班级主页、语言文字、学生活动等模块;服务管理者方面,设置了新闻管理、平台管理等模块;在交互方面,设置了留言板;还通过各种接口与慕课平台、教育云、K12、社区图书馆等网站进行了有效融合。

(3)构建“傻瓜式”查询平台

学校不仅重视资源建设,更重视资源的应用。为了方便教师查询使用,资源按照多维度划分归类。资源库资源主要以学科分类进行归类,并结合其他分类方式进行查询,可以按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试题、媒体素材、专家讲座等分类查询,还可以按知识点编目(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进行查询。

3.从利用网络资源入手,实现基础课程信息化新形式

(1)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

学校紧跟时展,立足学校需求,学校主动加入了武汉精品教育慕课联盟,积极开展慕课的建设。现已建立“走进欧洲”、“神奇的莫比乌斯环”、“欧洲建筑艺术欣赏”等36门课程。在慕课的建设和应用之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实践。有语文教师利用慕课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探索,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平台激发学生在线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数学教师在云游欧洲活动中,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探究莫比乌斯圈”开发为慕课,利用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数学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巧妙地穿插于课程之中,丰富了实践内容,增加了学生探究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建设个性化成长平台

利用世界校园No.1网络竞技平台,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展示空间。平台主要以学生的竞技视频为主,为学生展现风采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平台包括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涉及运动技能、学习技能、艺术技能、语言技能、生活技能、设计创造等内容。学校现已上传竞技视频21个,观赏次数达8522次,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认可。

(3)构建特色化生态空间

学校在搭建一站式门户网站的同时还注重特色化、个性化网站的建设。学校立足生态教育,建立了生态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种植植物等活动的开展,陶冶学生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态网内容丰富,展现生动,包括养殖植物的技巧、学生的心得体会、养殖成果展示、学生的养殖日志、新能源介绍、资源研究等模块。

4.从推进教师研训入手,探索校本教研信息化新途径

(1)开展网络教研

学校以数字化学习方式变革、基于项目的学习、慕课研究等主题开展了多次教研,形成了校本培训、校际联动、柔性流动、视频教研等丰富的活动形态,促进教师在教学和教研中集体体验。以学科组活动为载体,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平台栏目划分主要分为语文教研、数学教研和综合教研,共计发表教研文章237篇,平均每篇教研文章的阅读率达到80%左右。

网络教研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主题式教研、反思式调研、讨论式调研等多种方式。同时,借助校本资源库的创建,辐射教研活动的成果,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通过网络教研扩大了教研空间,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校的优质资源。网络教研可以使教师分享教学智慧,达到共赢的结果,也增进了教师间的感情,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在学科教研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多种教本研修探索,包括合美实验、E联实验、实验论教等。

(2)实施慕课研训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外派培训。学校采用“在校自学、外出拜师、提高发展”的方式,有计划地派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让他们先人一步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全面带动学校所有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二是专题研训。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慕课理念及慕课制作技巧,培训教师开展慕课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数字故事”微课培训、“K12教师电子档案”等多种专题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提高信息技术制作水平,提升信息专业素养。三是运用促训。新的信息手段必须通过运用才能让教师更加熟练掌握,学校通过开展“电子书包”课题研究,“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让教师学有空间、展有舞台。

5.从规范学校管理入手,形成管理机制信息化新常态

(1)实行校务管理数字化

管理平台根据业务不同主要分为办公区和学习区两大部分,并应用个性化空间的理念为每个用户提供了自己的管理空间。平台包括的主要模块有公务安排、每日荐读、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留言管理、德育星空、用户管理、校务日志、班级值勤记录、专项检查等。平台提供信息提醒功能,并可对未办事物进行明确的分类统计,在公务安排方面,每周工作、校内通知、公文流转、公共信息、学校制度等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并且对事务的安排情况可以实现可视化的统计。例如,对于学校通知,可以看到每位教师是否已经阅读,还有多少教师没有阅读。在校务管理方面,可以实现会议管理、请假管理、校产保修、计划总结、问卷调查、资料印刷、网络磁盘、物品申购、用车登记等管理。

(2)实行教务管理数字化

根据校务管理内容的不同,学校详细划分了子模块。例如,统计分类类别有公务安排、语文教研、学校文件、校内通知等;计划总结管理分为学校计划、部门计划、学校总结、部门总结、“我的治班之略”。对于每篇文档,系统可以实现阅读点击统计,包括点击次数和阅读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在教学管理方面,立足教学的关键环节,平台提供了课表查询、电子备课、网上书屋、教育教学资源、自主质量分析、学业质量监测及分析、教师成长网、主题学习网站等模块。

(3)实行教师管理数字化

学校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K12教师生态成长档案袋”,给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安置了一个“温馨的家”,从教师的基本信息,到教师荣誉成果、教师培训记录、教师培训记录全部记载在案,教师发展中心从后台给予评价和跟踪,既强化了教师资源建设的意识,又指导了教师本人专业成长,同时还让教师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自己的精神网络家园。

篇5

关 键 词:运动训练;课程理论与实践;教练员;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95-05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CAI Duan-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which commonly occurs in coach training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focusing more on practice than on theory hinders innovation on coach sports training in China; coach train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of theories; bidirection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vivification of coaches should be promoted via a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coach;China

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是各国竞技体育能力提升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练员执教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体育总局依据不同项目或内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练员培训。如教练员岗位培训、教练员专题培训、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等等。特别是在奥运争光计划指导下,国家加强了对教练员训练创新培训力度,期望通过系列培训,推动训练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发展。纵观我国目前教练员训练创新课程培训内容,主要以理念与技术培训为核心。理念培训侧重于教练员职业定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考与行动模式的改变;技术培训则强调教练员技术训练能力的提升和训练绩效的提高。作者在长期参与项目培训或服务工作中,通过与教练员的深入接触与沟通,发现我国高水平教练员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如下现象值得关注与思考:第一,“重术轻道”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课程专家所提供“如何做”的模式或范本,对背后蕴含的深层机理及其规律兴趣不高。告诉我“如何”做,但不要告诉我太多的“为什么”,是目前很多教练员在接受训练创新培训中普遍存在的心态。第二,“经验主义”现象。很多教练员重视教训和经验自我隐形知识的积累,对经验形知识的规则化、显性化和传承化重视不够,对隐形知识的理论归纳更是缺乏,由此导致优秀教练模式传承的有限性和不可持续性。第三,“唯结果论”现象。不少教练员认为,管他黑猫白猫,能出成绩就是好猫。

针对教练员课程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如下探讨。首先,探讨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其次,对我国教练员训练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及其诱因进行分析;再次,从理论一体化角度,提出提升我国教练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相关建议;最后,借鉴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经验,为提高我国教练员培训水平提供参考。

1 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现实生活中,每当人们谈起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时,就有人认为,理论太抽象、空洞,少谈理论,多行实践,最终也能达到预期目标;也有人认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哲学原理认为,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产生于实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能够使我们更好掌握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这是课程理论一直关注的焦点。

课程理论是依据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建立相关概念和假设,通过科学的论证,构建本课程系统化理论阐述。这种阐述可以能有效说明研究现象的本质,并提出实践工作中相关原则。理论代表着对实践工作中的事实理解,其实在理论没有产生以前,实践的工作过程中本身就有很多预期的假设,这些假设本身就蕴含着理论的存在[1]。尽管这样,也不能认为,课程理论就是对实践工作中实际发生事件综合阐述,理论并不能为实践工作的人提供完整行动模板或标准,它的作用在于使人们理解实践工作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人们具有导向性的开展实践工作[2]。在教练员训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特定环境下出现的特定问题,如果教练员试图寻找到理论的具体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往往会对理论的价值产生怀疑,以这种态度看待理论必将产生理论无用论观点。实质上,这种观点是对理论和实践工作辩证关系的误解。课程理论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4种形式:(1)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分属于不同领域范畴,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实践工作才能得到具体运用;(2)通过实践工作验证的理论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3)通过对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界定与解决,才能产生相关知识或理论;(4)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之间彼此联系,并在各自领域中看到自身出现的问题[3]。也就是说,实践工作本身就包含理论,理论会随着实践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自我调整。

在务实界,认为5种原因不利于实践人员探讨理论:(1)事实导向。多数教练员重视个别实施,却不留意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2)崇尚权威。对某些获得优异成绩运动队教练员或某方面的训练专家盲目崇拜,仅仅因为他参与了某些成功案例,他说的所有观点都是不允许被人改变的。(3)定义不明。教练员在交流学习过程中,对描述的事件所使用的词汇缺乏统一,以至于在理论的探讨中,经常以同样的词汇得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教练员之间难于进行有效的交流。(4)个人意见与判断。教练员以个人的意见或概念批评其他人或其它概念,难以进行理性辩论。(5)罔顾事实。有些教练员在决定采取某些行为时,主要是观察其它教练员的做法,而不是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考量本身的实际情况[5]。在培训实践中,这些理论和实践所存在的诱因不仅影响培训工作的作用,也对被培训者的行为选择产生实际的影响。

4 教练员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对一般事物概括与抽象,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然而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如果不关注实践的特性问题,理论往往会成为空谈。教练员的培训课程发展,不能完全依靠理论的抽象和理想化的实施状态,必须依靠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事例得到证实。这些具体事例是多样的、复杂的、呈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果理论和训练实践不能紧密结合,一方面教练员无法深入的理解理论的价值,更无法灵活的应用。教练员培训课程理论实施中,应该把课程理论带入到真实的实践工作中,注重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具体到培训课程。首先,确认培训课程的典型理论与教练员实践工作中真实现象之间的差异;然后,依据典型理论实际运用的过程的特殊性调整理论表述;再次,考量理论中没有涉及到的真实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对受培训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练员自身的要求。具体实践都有其特殊性,并且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实践工作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不可能都能得到理论的系统解释。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工作者,不仅要明白相关理论原理或原则,还要视自身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对理论的运用做适当的调整,不能简单的认为理论可以直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要理解,作为课程培训的不同专家,因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及相关经验的不同,其讲解的理论体系实证材料的选择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单一的培训课程都必须视为一种特殊的理论体系,不能以偏概全。

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接受多种培训课程理论,不同理论的学习材料承载着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并依据其研究成果,对教练员的执教行为提出自身的主张。面对不同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行动建议,教练员必须要问自己:不同课程专家希望我们做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对相关课程理论的整理和思考,自己梳理出一些概念和理由来引导自己成为培训课程中的主导者,并在随后的实践工作中使用和验证这些理论,把这些理论知识真正的转化成个人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3]。教练员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中,如果能够重视具体实践知识,并经常反思,整理既有的相关经验和概念,就可以使原本处于隐形的知识显性化,并通过实践工作的不断检验和论证,进而形成密切结合实际的训练实践经验。这些通过实践经验升华的实务理论,使实践经验和理论进行有效相结合,同时检验、批判或修正原有的学术理论。

当教练员从事理论探讨,并在实际情境中熟悉某些技巧,就能将因情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教练员会随时自问:我在做什么?为什么?教练员训练创新依据于对运动队或运动员问题的全面思考与理解。教练员必须考虑,不同的过程将会产生何种不同结果,不同策略将导致何种改变,及其所依据的是何种理由等等。教练员在面对培训课程理论时,不是立即学习他人所传授的方法,而是先问课程理论的目的与内涵是什么,希望我们要做哪些改变,这些改变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在接受不同理论信息时,应该先问:他的假设是什么?原理何在?是否有意义?还有其它可能吗?在开始采用某些措施时,更应该经常思考:为什么做这些事?它有何意义?有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解决途径为何?这些问题的追问,将带领教练员结合实践追溯相关的培训课程理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将会对理论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检验和修正,并提高自身运动训练的创新效益。

5 国外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启示

从国际教练员培训来看,在田径方面,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系统偏重于“教育型”培训,其形式灵活多样,培训内容较为全面,针对性较强。培训考核内容全面,包括理论、实践和执教能力考核,对教练员进行综合评价等。例如,国际田联专门建立了“主教练”和“教练员发展主管”课程。内容强调了高级教练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美国教练员培训被列入教练员职业生涯中的必备课程,采用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教练员根据自己执教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参加培训;加拿大教练员资格证书制度所规定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教练员学院提供训练条件,指导教练通过学员的工作手册观察和评估学员的训练指导情况,以及教练员能力培养、训练哲学和新技术等。选修课包括环境因素与运动能力、高级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教练经营、加拿大体育系统等。并且,教练员协会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大能力培养的力度,根据其指导的对象,确定其应达到的培养效果。制度最大的优点是从以往强调知识的学习转变为侧重于能力教育与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力评估等多种形式完成培训计划。另外,加拿大各个项目的培训网站均开设了教练员培训网页,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教练员培训数据库非常完备,培训的情况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检索和查询。教练员可以多渠道获得相关知识、信息,学习形式、时间也更加灵活。

纵观国外的教练员培训内容,注重教练员执教能力可持续发展,围绕教练员执教理论、实践及其评估,既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又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练员通过培训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使教练员执教效应可以持续发展。

教练员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不仅阻碍着我国教练员课程理论培训效果,更无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练员“师徒传承”的执教模式。这种“师徒传承”执教模式导致教练员的简单技术临摹、行动缺乏理论指引和隐形经验知识无法传承等现实问题,长此下去造成我国运动训练难于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建议:第一,重新审视我国培训课程的内涵、功能与体系设计,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科学培训课程体系;第二,促进理论研究者与优秀教练员的深度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通俗化、可视化、行动化和系统化,把成功教练员的隐性经验理论化、显性化和模式化,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第三,把理论和实践创新纳入教练员培训课程评价范畴,建立教练员培训课程创新评价体系,规避教练员培训课程的同质化;第四,借鉴国外教练员成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效果评价体系、双向反馈体系和电子化辅助工具,促进我国教练员培训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 Barrow R. Giving teaching back to teachersC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theory[M]. New Jersey:Barnes & Noble,1984:6-8.

[2] Beauchamp G. A. Curriculum theory[M]. Illinois:The Kagg Press,1975:21-23.

[3] Connelly F M,Clandinin D J.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Narratives of experience[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34-38.

[4] Grundy S. Curriculum:product or praxis[M]. London:Falmer,1987:17.

[5] Unruh G. G.. Respons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action[M]. Berkeley CA:McCutchan,1975.

篇6

[关键词]经济转型 人力资本 城镇化 技能培训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和转型,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总体态势来看,二元社会向准一元社会转型成为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该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尤其是走进城市的广大农民工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传统体制和制度性等原因,广大农民工一直处于被城市社会边缘化的境地。生活在城市这个准一元经济社会中,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尤其是须在生产实践中得以直接体现的技能水平较为低下,导致广大农民工总体收入较低,并且增长缓慢。碍于传统观念以及每日需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而且目前职业教育实行了过度市场化政策。把广大农民工受教育和技能再培训的机会也排斥在了市场之外。因此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性的意义。

二、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意义

1、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且{--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性资本。人力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源是一个质量化的概念,其能够反映出人的能力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能够摆脱物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周期规律。

2、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我国人口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人力资源并不等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仅仅是一种数量化的指标,无法体现素质差异,而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化的指标,是人力资源的长期资本化而形成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众多资本中唯一具有能动性作用的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而总体上和结构上我国人力资本还比较稀缺。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加农民工资本储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战略性意义。

3、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作用

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提高农民工的资本价值不仅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它不仅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广大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组成部分。

(1)农民工劳动者是城市化的主力军。在由二元城乡经济社会向以城市主导的准一元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无论从数量指标层面来衡量城市化还是从质量层面综合性指标来衡量城市化,农民工都势所必然地充当着生力军的角色。因此加速这一进程,我们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个城市化进程的开拓者。只有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与“两化”实现同步发展,“两化”的进程才能顺利无阻地向前推进。

(2)农民工进城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我国,以农民工及其家庭为主体的边缘群体,数量规模巨大并呈扩大趋势。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标准,要想快速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单纯依靠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太现实,而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民工自然地充当了这一历史性的角色。所以,把农民工有效转变为城镇人口无疑是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捷径之一。

(3)农民工进城有利于缓解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层次不断的调整和升级,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分化。同时也导致了一定层次劳动力的短缺。大量民工的进入既有利于缓解城镇劳动力的短缺又有利于整合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调整行业之间劳动力结构,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4)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农民工作为进入城市的一支新生群体,并且其人口比重也在逐渐的上升,因此,作为数量日渐上升的群体的人力资本等综合素质逐渐提升最终有利于提升所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对策与措施

1、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切实提高民工身体素质

提高广大民工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等应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做到:第一,改善农村医疗和保健设施。提高农村婴幼儿的生与育的质量。着力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这是关系着广大农村婴幼儿能否有一个基础性的健康体魄的问题。第二,建立覆盖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有效提高广大民工的防范风险的能力,最终有利于提高民工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第三,农民工所在地政府应建立公共财政基金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所在地政府应建立公共财政基金,以保障这些从事着高危工作的农民工的生命安全,这也是建立人性化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与体现。第四,用工企业应做好日常医疗保健工作。建立企业员工医疗保健设施,确保农民工能够病有所医,治有所效。另外,建立定期体检制度,以提高疾病的防范效果,特别是一些慢性的职业病,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生产安全性。

2、提高农民工爱教育的程度和质量

(1)加强在职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农民工所在企业应建立文化培训班,提高农民工识字能力。第二,中高等学校应放宽全日制教育招生年龄、分数等方面的限制,如对一些有志农民工青年可适当降低录取门槛,尤其是分数方面。第三,加强我国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使有志中青年农民工能够接受较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如成人大专和本科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从而有助于实现农民工的实践和理论相长。第四,农民工所在地政府应抽调专项资金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对广大农民工可免收或少收借阅费用,以鼓励民工养成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

(2)切实改善农民工随身子女受教育的条件和质量。由于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广大农民工随身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一直受到户籍制度的边缘化。由此不仅导致这些儿童失去了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鉴于此,当地政府一方面应放松公立学校的招生条件限制,另一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一些民办学校积极健康地发展,为农民工随身子

女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3)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及其质量,尤其是更多关注广大农民工的留守子女。因为这些子女也是未来农民工等产业工人的主体构成部分。

3、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

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因此,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有机结合,共同构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体包括:第一,中央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对我国中小学传统教育内容进行改革。在中学及后期阶段增加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作为备选课,满足一部分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能够自立有所凭,谋职有所靠。第二,作为输出地政府,应实行政府与农民工个体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出资建立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以低收费的方式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技术培训与深造之地。对于学有所成并具有创业条件的的农民工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攻策和财政补贴。第三,在农民工接收地,应构建由政府搭台、企业交费,个体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即由政府出面建立学校,用工企业支付技术培训资费,农民工个体与企业签订离厂不离职的合同以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第四,企业内部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除开展针对本企业生产需要职业技术培训班之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竞技比赛,在工厂餐厅里面和宿舍里面安装电视,在适宜时间,比如员工用餐时播放一些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技术推广节目。

4、顺畅资源流通渠道,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第一,传统的户籍制度不仅严重侵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正当权益,而且也限制了他们在若干领域的自由和权限。政府应加强户籍制度创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摩擦力并及时给予广大农民工与市民同等的公民待遇。第二,培育和完善农民工劳务市场。应组建统一、高效、流畅、透明的农民工劳务市场,让广大农民工真正实现才有所用、力有所使。

5、理顺农民工收入分配关系

第一,构建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收入分配的制度规定不仅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而且会影响既定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所以建立一个由市场主导效率、政府主导公平的社会运行机制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第二,新时期更加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在收入分配领域针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提出的创新型措施。第三,规范收入分配,确保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创新型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是保障农民工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宏观条件。而具体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保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微观条件。因此,制定针对企业的员工收入分配的规范是解决民工收入的重要举措。

6、加强农民工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

篇7

[关键词]检修链 矿山机电 维修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20-01

机电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敌人,是煤矿企业持续高产高效大步前进的“拌脚石”。石圪台矿机电管理者紧紧围绕“降低机电事故率”这一基本点,创新管理思路,采取多项措施完善了机电设备检修链的各个环节,大大降低了机电事故率和设备待修率。

2 完善机电设备“检修链”的各个环节

所谓机电设备检修链,是指在机电设备检修过程中,各个检修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的期链结构。

2.1 从“检修链”的源头抓起.完善“检修链”的物质环节

材料、配件是机电设备检修的后勤保障,是“检修链“的物质基础。要完善这个环节,首先必须明确企管办、供应站、各队材料计划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其次各生产单位在做材料配件计划时要结台实际、考虑周全,不允许缺少,对机电设备关键部件要有备用件,做计划时要精确、准确;第三企管办和供应要保证材料、配件按时到货。做好以上工作,就可以完善“检修链”的物质环节。

2.2 制定多种预防性检修制度.完善“检修链”的时间环节

在完善“检修链”的时间环节上,首先要求矿各生产单位在用的机电设备,必须要有详细的检修计划,每天检修时间不得少于4 h;然后机电管理部门再制定如《高压检修制度》、《局扇检修制度》、《潜水泵检修使用制度》等多种制度,规定各相关单位严格遵照执行,机电管理队严格监督检查。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机电设备的检修时间。

2.3 从基础入手,完善“检修链”的检修质量环节

“检修链”质量环节的好坏,关键在于机电检修人员的责任心、验收人员的责任心及检修者的业务素质。只有这些条件具备,才能严把机电设备检修质量关,做到防微杜渐,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1)包机到人,增强检修工和验收人员的责任心。石圪台矿井下机电设备实行“三证”齐全制度,要求每台机电设备要包机到人,具有“三证”,电气防爆合格证、验收合格证、检修合格证,每个证上都有责任人,谁贴证谁负责,对因责任心出现问题的事故,严肃处理。

(2)开展多样化职工培训,保证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针对全矿机电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培训计划,并坚持实施。2006年至今共开展机电职工专项培训2l期,培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培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在以往依靠奖励鼓劲的培训方法上,增加了升降级培训和90分免于培训等方法。为了便于职工学习,又采取了信息化培训,利用

电子邮件对职工进行培训。同时该矿为了鼓励职工学习,多次举行了机电技术大比武,对成绩名列前茅

者给予多种奖励,让职工在比赛中提高素质,在竞技中获得收益,为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了

职工学习和工作热情,提升了职工业务素质。

(3)注重检修过程,按标准检修。为了让职工在检修时有章可循,组织机电技术人员编制了《石圪台矿在用设备技术参数手册》,为全矿工人和技术工作人员在检修和维护时提供了方便,同时编制了《石圪台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标准》、《机电设备检修细则》、《机电设备检修后放置干燥剂制度》;要求职工在检修时严格按上述标准和制度完成检修任务.按机电设备检修工艺流程图完成各个检修步骤。

3 运转机电设备“检修链”,创建良性循环、降低机电事故率

在机电设备的材料、配件、检修时间和人员素质等条件全部具备后,机电设备检修质量得到了保证。有了质量的大力支持,机电设备在运行中事故大幅降低。由于机电设备运转正常,包机检修人员则有了更多的时间,着手准备材料、配件和进行业务学习,从而形成了闭合的机电设备“检修链”各个环节,实现了良性循环。

3.1 预防维修

根据设备故障的概率统计和故障发生频率的周期性.通过有计划的对设备故障的可能环节进行修理来控制故障的发生。有时要求设备停机,使设备处于不可用状态。预防维修的最佳手段是通过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来达到的。带式输送机的新产品在设计上考虑一些新的功能。如安装监测器.可显示输送机的空载、有载、满载或超载.信号可接至控制室内通过指示显示其工作状态,安装级向撕裂开关则可榆测出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及时发出信号防止故障扩大,减少损失。在对设备的技术诊断方面传统方法是“看、听,嗅,敲”等较为落后的手段。先进的诊断则是测量仪器进行检测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双机驱动的带式输避机有一电动机温升较高,另一台电动机温升正常.这说明电动机负荷分配出现不平衡状况。此时可用转速表测量电机轴转速,若测得电机轴转速超过额定转速,说明浦力耦合器充液量偏少;反之偏多,应给予调整。举例说明在现场只需用简单的测量位器对设各进行诊断和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故障发生,所以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为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预防维修提供了依据。

3.2 加强机电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要做好各项工作.除了必须要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外,技术素质是关键。为了成就一支高素质的机电队伍,要高度重视对职工的培训工作,机电部门要配合岗位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举办学习班、技术比武等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各类机电职工的专业技能。要加强岗位培训,严格做到持证上岗。对关键岗位和关键设备的维护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重点专业培训。对未操作使用过的新型设备.也必须先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后方可使用.同时,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3.3 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是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有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追求企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实施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降低机电事故率,减少由于机电事故而影响生产的时问,一方面保障安全生产,不出或少出人身伤亡事故和机电设备事故,另一方面也最终达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要成立专业化检查小组,重视发挥机电专业小组的安全管理作用。如果不懂专业,去搞安全检查,可能只会看到表面的上的一些问题,查不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要重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在机电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对机电专业的危险源进行认真辨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定控制措施。同时,要求活动有记录,问题有落实,以求持续改进,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4 结话

石圪台矿机电管理者紧紧围绕这个类似食物链的机电设备“检修链”,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完善了机电设备“检修链”每个环节,并通过对“检修链”上各个环节细化管理和考核,使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2006年至今做副了供电高压无事故,全年机电事故率同比下降80%,机电设备特修率下降70%,烧电机率下降80%,全年仅烧坏局扇3台。潜水泵5台,其它电机7台,节省机电设备购置费用380万元,由此石圪台矿在机电管理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以“完善机电设备检修链,降低机电事故率”的管理理念在煤矿机电管理上有很大的推广和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寨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篇8

技能大赛今天就要闭幕了。这次大赛举办得很成功,3千多名师生同台竞技,参加了10个赛项70个竞赛项目,创造了我省技能大赛的最新记录,广大师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技能和奋发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赛闭幕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比赛闭幕致辞1

伴随着领导的期望满载激情与梦想的之旅,公司20年员工职业技能大赛胜利闭幕了!在这里,我代表公司和大赛组委会,向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承办大赛的相关单位及在大赛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技能大赛是对员工培训效果和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公司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大赛,规模之大、项目之多、覆盖面之广、规格之高,在吉林油田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大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与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一是主办部门精心谋划,统筹实施。为办好这次大赛,培训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岗位需要和员工需求设计比赛方案和比赛项目,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确定技术文件和比赛规则,深入各个赛场检查指导工作,做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二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通力合作。各部门根据大赛需要,纷纷在比赛设施、会务准备、宣传报道及安全保卫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确保大赛高效运行;三是承办单位认真筹备、服务到位。各承办单位从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布置场地,认真选拔工作人员,为大赛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竞赛环境;四是各参赛单位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几个月来,参赛单位从主要领导、培训管理人员到广大员工都表现了极大热情,体现了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司上下呈现出热烈祥和的比赛氛围;五是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秉公执法、公正裁决,为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保障;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广大参赛选手在赛场上克服重重困难,勇攀技术高峰,体现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真正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石油工人为油大干的信心和动力!可以说,这次大赛是一次充满特色的大赛、一次高水平的大赛、一次成功的大赛!它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大赛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你们是这次技能大赛的闪光点。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你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成果,是你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的回报,更是你们迈向新目标的又一起点,希望你们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广大员工以获奖选手为榜样,立足岗位,勤于操练,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争取早日步入先进行列;希望各单位更加注重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师带徒和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打造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希望大赛组委会、主办部门和各单位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拓宽和深化大赛功能,巩固和扩大竞赛成果,真正使公司职业技能竞赛成为员工工学结合的平台、技能展示的平台、技术交流的平台,努力开创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推动公司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公司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公司要实现“681”发展目标,需要一支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做支撑,更需要一支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作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操作技能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员工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技能层次;要通过不断完善岗位培训、技术比武、选拔使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技术型、知识型和创新型员工,为公司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让我们乘着这次员工技能大赛的东风,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在公司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的事业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比赛闭幕致辞2同志们:

中国铁通首届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光缆接续的比赛历时三天,经过参赛选手、裁判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比赛是公司成立以来层次最高、发动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大赛竞争激烈,60名参赛选手尽展技艺,裁判们公平公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一次成功的竞赛,高技能的竞赛。通过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素质过硬、技艺高超的技术状元、标兵和能手,充分展现了广大员工敬业爱岗,苦练技术的精神风貌,同时标志着公司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大赛得到了国资委、四川省总工会、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亲临大赛开幕式,对这次技能大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赛还引起了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等15家媒体对大赛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这次大赛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大赛组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比赛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方案。光缆接续赛区四川分公司对这次承办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和几个具体工作实施部门,配备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认真扎实的工作,为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保证了技能大赛活动的圆满完成。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赛精彩的开幕式,给所有到会人员都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

二是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准备充分。为把这次大赛办成一次高标准、高水平的赛事,大赛组委会和光缆接续赛区筹备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明确有关事项,进行责任分工。从大赛方案的酝酿到实施计划的制定、文件的起草、下发,从比赛经费到比赛场地、比赛标准的落实,整个大赛做到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诸项实施、逐个落实。特别是大赛组委会有关领导和四川分公司的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大赛筹备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并对理论和实作考试场地、开幕式会场布置、会务接待、参赛选手食宿、比赛设备及赛事日程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公司领导及网运部工作人员还到承办单位全面检查大赛准备工作,保证了大赛的顺利进行。

三是竞赛程序严密,做到了公平公正。为了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大赛组委会专门抽调技术熟练的资深人员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判工作。组委会制定了严格的《裁判员工作守则》、《参赛队员守则》、《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为防止泄密,理论试题由裁判组组长单独出题组卷,并于考前三天印刷密封;故障设置出题人员进行全封闭出题,保证与参赛选手绝对隔绝。理论和实作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理论考试座位号和实作出场秩序实行抽签确定,每个项目自始至终都是同一裁判组裁决,确保同一项目判罚尺度一致、评判标准统一,避免了因裁判不同而造成不公的现象。整个大赛程序严密,合乎规范,做到了客观、公平、公正。

四是各参赛队既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又以比武交友、相互学习、提高技能的心态参赛,充分体现了中国铁通员工良好的团队精神。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分公司的60名参赛选手参赛,各路选手都是经过市、省两级选拔,有的省分公司还专门对参赛队员进行了封闭式集训,可谓是高手云集。为了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很多队员到达比赛地的当晚,不顾旅途疲劳,连夜复习理论到夜里一点多,有的队员克服身体不适,积极备战,有的队员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有备而来,力争夺魁。本次大赛还达到了“比武交友,互相学习,提高技能”目的。实作比赛时,内蒙分公司仪表损坏,海南分公司选手立即帮助修复,并主动提出将自己的仪表借给内蒙分公司使用;甘肃分公司仪表在路途上损坏,四川分公司将自己的仪表先让甘肃分公司使用,体现了良好的互助协作意识。队员们坦然面对比赛,在比赛间隙互相请教、相互学习,提升了竞赛的层次,深化了竞赛的意义,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精神。本次大赛实作比赛时遭遇大雨,裁判们始终尽职尽责,比赛场地积水较深,裁判的裤脚和鞋全被浸湿,一天下来,脚被泡肿了,但各位裁判丝毫不受影响,白天站立12个小时,晚上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对当天比赛进行认真评判。

通过这次大赛,不仅营造了学技术、练硬功的浓厚氛围,而且为公司培养造就了一批岗位技能人才,同时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为广大一线员工、技能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了新的途径。

中国铁通首届职工技能大赛光缆接续赛区的比赛就要结束了,各位参赛选手回去后,要将在这次大赛中学到的技能和竞赛精神带回去,以这次技能大赛为契机,在公司掀起学技术、练硬功的热潮。

一是希望获奖选手再接再厉,继续提高,做好“传帮带”。这次大赛取胜不等于是长胜将军,一时成绩的取得相对容易,但要保持成绩并继续提高则需要进一步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选手要立足本岗位刻苦钻研、苦练硬功,不断加强学习,带好周边的同事,做好传帮带,当好“小老师”。技术技能的提高不在于一两次比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发挥带头作用,以自身素质的提高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志,使自己所在班组、车间或部门成为学习型组织,人人争当技术骨干,是公司的技术状元、标兵、能手越来越多,把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希望获奖单位在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上创出好经验,推动公司三年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公司要兴起一种学技术光荣的好风气,营造一个全员钻业务、全员大练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员工队伍。各单位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抓出成效。特别是获奖单位要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要创出好的经验,以大赛为契机,更加关心、重视一线员工的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提高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为实现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改革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三是希望各级组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向技术岗位和业务技术过硬的一线员工倾斜。按照大赛?通知?文件要求,对获得“中国铁通技术能手”称号以上的选手,按照有关规定和资格标准,经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审定,在评定职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上对获奖选手优先考虑,优先晋升技术职务资格,优先参加省分公司和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切实关心技术员工,特别是获奖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省分公司要制定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继续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要把开展全员业务技能学习和比赛纳入本单位目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全员业务技能学习和比赛,培养出一批公司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同志们,中国铁通首届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开展全员岗位练兵,人人争当技术状元、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的帷幕已经拉开。让我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铁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奋斗!

比赛闭幕致辞3第届“x”篮球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今天就要结束了,现在,我代表党委和领导对第届“x”篮球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所有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及大赛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看,我认为这次篮球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积极参与。此次比赛是在面临编制调整改革的形势下进行的,是政治工作中的一项大事。在目前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党委决定拿出一定经费,可见库党委、领导对组织这次比赛活动的重视。比赛中,主任和我每场比赛都到现场进行观看,特别是各单位领导,有的既当教练员也当运动员、既当领队又当啦啦队、既场外谋划又上阵冲锋。刚才,机关联队和保管联队进行的比赛,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二、计划严密,组织得力。为把这届篮球赛组织好,政治处专门召开了协调会议,组织成立了第届“x”篮球赛组委会,对场地布置、器材配置、赛程设置、代表队和裁判员的组成,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合理计划,周密安排,每件事都列有计划并具体落实到人,保证了每一场比赛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三、作风顽强,素质过硬。通过这次“x”篮球赛,充分体现了我库广大官兵、职工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顽强的作风。几场比赛,所有运动员都表现了顽强的作风,大家不怕流血,不怕流汗,打出了真实的技术,打出了真正的友谊,打出了真正的风格;裁判能够公平裁决,公正执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官兵的应有素质。同时,各单位都组织了“啦啦队”,为场上的运动员加油鼓劲,充分体现了官兵良好的精神风貌,达到了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团结的效果。

同志们,本次比赛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工作的功能效益,体现了政治工作应有的目的性,达到了文化工作鼓舞人、激励人、凝聚人的目的。今后,希望我们的文化活动更注重与重要节日相结合、与重大事件相结合、与阶段性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培育官兵的团队精神相结合、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相结合,努力做到寓教于乐,以此为载体,为把我们建设推上新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比赛闭幕致辞4同志们、朋友们:

为期三天的第六届”劳动人事杯”篮球赛,经过主办单位和全体运动员、裁判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比赛任务,即将圆满结束了。本届比赛运动员努力拼搏,观众文明助阵,裁判公平判罚,赛出了成绩、塞出了水平,比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展示了自治州劳动人事系统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代表组委会向取得优异成绩的代表队和队员表示祝贺!向所有的参赛的代表队和运动员表示问候!

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深入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而且对于丰富干部职工生活,加强劳动人事系统的内部交流,增强单位凝聚力,增强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六届篮球比赛,劳动人事系统各部门之间切磋了竞技,联系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丰富了生活,增强了体质,陶冶了情操,实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并在全州各系统产生良好的影响,赢得各界的好评,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争取把劳动人事系统的篮球赛办成全流的竞技赛式。希望同志们把获得成绩的喜悦化为投身于人事人才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巨大热情和实际行动,以运动会为契机,发扬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培养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营造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届篮球赛纳斯县在场地的准备、裁判的组织、比赛秩序的编排、成绩的记录和公布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本届比赛顺利进行。最后,我代表组委会向斯县党委、人民政府,向积极承办这次比赛的斯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向所有协助单位以及所有参会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宣布:第六届““劳动人事杯””篮球赛闭幕!

比赛闭幕致辞5各位老师,同学们:

学校历时3个月的第三届科技节胜利完成了组委会提出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为本届科技节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辅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本届科技节的各位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在本届科技节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科技节以“科技就在我身边”为主题,活动既有技能的展示,也有思想的翱翔,还有诗意的飞扬;在启迪思维能力、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素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届科技节的活动既保留着征集科技创意、撰写科学论文等传统项目,也创造性的举办了“生态与环境摄影大赛”,时间胶囊物品征集等活动,从而使同学们的素质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张扬,激-情得到释放。整个科技节期间,共收到科技小论文100篇,“生态与环境”摄影作品81幅,科技小制作8件,电脑作品11件,科技手抄报37份,征集时间胶囊物品——五年后科技展望111份。其中有93件作品,120人次在本届科技节获奖。通过举办科技节,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科技参与意识、科技实践意识、科技竞争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能力。

同学们,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依赖于创新。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总量增加很快,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在高技术领域中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多,在经济发展中高附值的产品不多,在国际市场上尽管中国的产品很多,但多位资源消耗型的,很多产品我们只能获得一点加工费。如果长期如此,中国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强大,就不能摆脱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制约。所以国家强调创新,强调-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不能提出问题,不能打破常规,没有创新精神就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有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大型演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问题价值60亿元人民币。上海一个中学生就开车时紧急情况下人们脚踩煞车往往容易错踩油门而出现问题,提出在油门上加上一个紧急制动传感器以免灾难的发生,这个设想的潜在市场价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

我们学校举办科技节的目的,就是希望激发同学们创造才能和创新欲望,充分展示同学们的创造成果,让大家充分意识和感受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希望以此来培养同学们创新的习惯和品格,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品质的人才,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播种希望。也许未来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和具有创新才能的劳动者就在我们中间。同学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我们这些年青人,你们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我希望北师大株洲附校的学子们不要辜负现在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寻找机会发展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老师们、同学们,科技节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校科技活动的终结,我在此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科技辅导员一如既往地认真做好学校科技活动的各项组织指导工作;二是希望不断拓展科技活项目,更新科技活动内容,使活动既具科学性又富有创造性;三是希望在科技活动成果上取得更大突破,争取在全盛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与科学论文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届科技节将成为北师大株洲附校历史上的一页,但广大科技爱好者探索科学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追求科技进步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

篇9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足球运动 问题 对策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所谓“世界第一运动”,很受世界各国和地区人们的欢迎。高水平足球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球迷欢呼或呐喊,或在电视屏幕上整夜都在观看。足球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致力于这一领域或运动,或娱乐。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足球的快乐与活动,是一个值得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目前已经小有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普遍存在认知差距,资金不足,体育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

1.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运动的认知差距。

我国有成千上万所中等职业学校,但只有较少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足球活动,这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方面的认识不足。虽然“通过足球运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活动”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足球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项目,学校老师和一些家长担心学生因踢足球而影响了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对开展足球运动颇有争议。认知差异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体育价值判断标准的不同,这决定了足球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

2.资金明显不足。

国家体育总局为了改变中等职业学校足球发展现状,每年从体育公益金中拨出数千万元,用于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单从数量上看,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却很小,只能起到引导、资助、奖励和基本保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用于开展足球活动人均经费只有40元左右。资金不足,造成了足球场馆建设的落后,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标准的足球场馆。硬件设施的不足势必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3.专业足球教师业务能力不强。

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启动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足球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足球竞技水平,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活跃校园氛围。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足球体育教师素养仍有差距。大多数老师毕业于师范学校体育学院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只有极少数毕业于足球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师缺乏培训经验,缺乏团队管理方法,过时的训练方法,缺乏创意,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影响了培训质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1.明确目的,提高认识。

中职学校开展足球活动是国家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是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终极目标。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缺乏正确认识,资金不足,缺乏专业水平的教师,场地空间不够,等等,我们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期计划,提前规划,检查问题,评估动态跟踪,不断修正,获得期望的结果。学校体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发展人才。因此,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我校体育教师发挥专长,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为长期的足球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因地制宜,加强场馆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要充分考虑现有的场地和设备,不要太草率和盲目,否则会增加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实际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每个地区,每个学校足球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当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场馆不能满足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需要时,体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人员要及时增加资本投资,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参与足球活动。

3.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体育教师承担的责任是教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足球知识、良好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就无法顺利组织学生的足球活动。体育教师的职业足球技能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应该有计划,一步一步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提供专业的继续教育,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业足球教练员,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观看球队训练和比赛。

4.注意引导公众舆论。

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足球活动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中国足球的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总之,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训练、体育比赛及其他形式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活动。

参考文献:

[1]曹凌.中职足球教学训练中的问题及对应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

篇10

1电力企业施工管理概述

1.1电力企业施工管理的概念

确定电力建设的范围是对电力管理对象的明确分析。工程项目的范围是依据工程需要展开的,不能多也不能少。通过范围管理确定工作范围和工作条件,使电力系统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工作。

1.2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整个项目的过程,其中包括项目范围的确定、范围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中的范围管理以及范围的最后确认。项目范围的确定是项目设计、计划、实施成果的依据。范围的定义是对项目系统的结构分解,用可以测量的指标定义项目的工作任务,落实组织责任和实施计划。实施过程的范围管理主要是活动的控制、实施范围的界定、通过项目实施状态的报告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和动态等。

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的特点

2.1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多变性

电力建设实施工程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在电力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因为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分析应该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很多情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能给电力的建设和施工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面对这样的多变性,在工程实施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及时的了解,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防问题向着严重性的程度发展。

2.2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对工程要做到全面的了解,明确工程质量所具有的严重性特点。大的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电力建设的安全性问题,小的质量问题可能浪费工程的投资经费,对工期的延误造成影响。所以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要明确,严重的质量问题还能导致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影响电力系统的健康有效的运行。

2.3电力系统的特殊性

在电力系统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不可预料性,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如果不能多问题和因素进行及时的解决,做到及时的预防很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电力系统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技术上、方法上的不可预料性,所以要及时了解电力工程才能有效的控制问题的发生。

3电力建设中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的安全方面

电力建设项目中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多,表现为管理力度的薄弱。电力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负责的部门比较多、工种和设备也比较多,这就给管理人员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在以上程度上难免会忽视施工的安全问题,但是施工的安全问题恰恰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作为电力施工工程的监理人员,对施工的安全性认识不足,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会经常出现由于安全漏洞引发的安全问题。

3.2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电力系统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进入到了工作岗位,对工作的流程不清晰,对工作的重点不了解,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对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造价、管理认识不足,一些管理人员往往会出现只重视价格、成本、经济利益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对设备的使用也不熟悉,相关的附属设备细节问题认识不够,很大程度上导致附属设备需要重新购买问题的出现,这对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工期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3电力施工管理规范执行力度差

电力建设实施管理工作对电力施工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施工管理是增加企业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现阶段,很多电力管理人员缺少先进的管理思想,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意识,对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施工工作中管理和监管落实不到位,这就直接导致了电力施工规范的执行力效果。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就会出现施工问题,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4提高电力建设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4.1提高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方面,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基础,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控制电力施工的专业性强、周期性长的问题。作为电力施工的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召开安全会议和安全讲座或者竞技比赛来落实安全教育的宣传,为了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管理方面可以设置相关的奖励机制。在管理中要明确责任主体,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的身上,严格对施工程序进行控制,达到强化责任意识的目的。安全的施工对施工的工期、电力项目的建设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施工的管理人团要认识到电力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与安全生产质检的关系,保证政策管理到位、安全设施齐全、工作的管理体系完善,改善陈旧的工程设备、及时做好检查检修工作,从而增强安全管理。

4.2加强人员的培训

要想提高电力建设的施工管理效果,就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新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对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筛查,上岗之前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对电力施工的管理和电力施工的实施做到细致的了解。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按照已有的章程和制度进行,减少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人员的执行能力和管控能力,加强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对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进行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新技术的引入,每一项新技术的引入都要让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及时仔细的了解,以便于以后工作中的准确运用。制定紧急情况发生的应对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3现场管理制度的强化

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在危险点的分析后,要对这些危险点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疏导、消除、隔离等方式控制危险点的发生。重点控制工程危险点的改造力度,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现场管理人员要对现场的安全技术情况的落实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完成安全措施的评价,找出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修复漏洞。对高危地区,要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点。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