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常见问题汇总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审计常见问题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审计常见问题汇总

篇1

(一)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概念

界定竣工决算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期间,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配合下,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中实际支付的全部建设费用。竣工决算为工程建设项目组交接工作和项目组关闭提供依据,为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提供基础。项目竣工决算能综合反映项目的建设时间、投资情况、概算执行情况、建设成果,提高投资决策水平,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作用

1.为加强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项目组能总结项目建设和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投资使用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严格建设项目概算、预算、决算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建设工程的投资管理水平,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2.为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提供依据通过竣工决算,可以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工作量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检查有无不合理的开支或投资情况。因此,竣工决算能系统的核对各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新增资产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投资的效果。

3.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向上级单位提出验收申请,主要支持材料是建设单位编制的竣工决算报告书、项目决算审计报告,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了前提条件和依据。

4.为上级主管部门修订定额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对决算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上级主管部门编制新定额或补充定额提供参考。

5.为建设项目后评估提供参考竣工决算通过对工程技术经济资料的分析、整理,可以为考核建设项目使用成本及新增资产价值提供依据,为建设项目进行清产核资和后评估提供依据,为以后项目建设提供投资决策支持。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分析

(一)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

依据一是国家相关政策性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二是总体开发方案批文、基本设计概算及概算调整文件等。三是项目的施工资料、变更资料等。四是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采购合同、服务合同以及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五是项目财务资料。六是设备、材料、费用等登记台账及明细表。七是竣工图及各种竣工验收资料。八是项目执行计划。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步骤

在编制过程中,核实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造价,清理各项账务、债务和结余物资,整理经审定的交付使用资产、其他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和非经营项目的转出投资,认真填报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做好工程造价对比分析、装订好竣工图、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书,汇总所有以上资料和报表后按规定上报审批,存档。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编制注意事项

竣工决算须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主管部门要求,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的小组,小组中应该包括各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以达到部门相互协调的效果,特别是能有主管领导主抓此工作,有专人负责组织。由于很多项目公司在工程造价审核方面缺少人力(工程经济和技术人员)、物力、时间,缺乏经验(造价工程师审核经验、各部门协调经验),所以竣工决算前,可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对工程进行结算审核。造价咨询公司是以承包合同为基础,结合施工变更、工程签证资料等,做出符合施工实际的竣工造价审核结果,作为承包商办理最终结算的依据,是承包合同终结的凭证,也作为建设单位进行竣工决算的主要资料。项目决算报告要求内容齐全,数据准确,分析对比客观真实。项目费用执行责任人是项目决算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对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此外,竣工决算编制单位应提前了解竣工决算审计办法,准备好关于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基建计划、前期工程、征用土地、勘察设计、施工实施的一切财物收支等资料,配合审计单位对工程的决算审计工作。

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概念界定及内容分析

(一)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概念

界定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建设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审计机构依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正确评价投资效益,促进总结建设经验,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内容分析

1.项目竣工决算资料的完整性审计

完整性审计是指包括对项目建议书编制至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时期所有资料的审计。如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设计、投资概算、设备清单、工程预算、各年度下达的投资计划及调整计划、招评标资料、各种合同及协议书、已办理竣工验收的单项工程的竣工验收资料、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等相关资料。

2.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审计

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审计是对项目决策、立项、审批及调整过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要求以及施工准备工作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完成的审计。

3.项目组织管控情况审计

建设项目是否制定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科学、有效;项目建设工期是否按批复要求有效控制。

4.财物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审计

建设单位是否按照相关制度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否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对建设成本正确归集,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生产费用与建设成本以及同一机构管理的不同建设项目之间是否成本混淆,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账外账”等违纪情况。

5.资金到位和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投

资计划是否按项目批复概算全额下达,建设资本金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实行专户、专人、专项管理,有无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建设资金等问题;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基建收入是否按照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概算执行情况审计

核定项目总投资,审查项目投资中设备购置费、主要材料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是否按批复的初步设计组织建设,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或因管理问题导致概算超支的情况。审查固定资产其他费用、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其他相关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等的概算执行情况,审查有无超概算的情况,并分析原因。审查批复概算其他费用中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的使用情况。

7.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计

审查交付的固定资产、工器具、备品备件、办公及生活家具的移交手续是否合规,对移交手续不合规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查明有无虚交或账外资产等问题。审查交付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是否真实、准确。

8.工程结算情况审计

查阅工程承包合同,对合同约定建设内容进行逐项核对,检查实际建设内容是否与约定相符,有无偷工减料、人为降低建设标准或其他不按约定内容实施等问题。检查工程进度统计报表及有关结算资料,对承包范围以外另行结算的建设内容进行清理检查,关注其是否重复进行结算。检查工程设计漏项、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追加费用的依据是否充分,变更内容是否合理,变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国家和总公司有关规定。采取统计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查,对增加的工程费用进行复核,根据抽查资料对总体情况进行推算。检查承包单位提供的工程设备材料价差汇总情况,通过追查采购合同对比明细概算等方式对该类费用增加进行复核。对业主自行采购的物资是否超出设计范围。

9.尾工工程审计

根据总概算和工程形象进度,核实尾工工程的未完工程量和尾工投资是否合理,依据是否充分,有无超概算范围的工程内容等问题。

四、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常见问题和体会

(一)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常见问题

一是建设单位竣工决算审计具备的条件未满足就向主管部门申请决算审计。二是竣工项目部分未按原设计图施工或未施工项目。三是实际变更与变更签证或设计不相符。四是变更工程量增减情况可能虚报或多报。五是工程勘察、设计、监理等没有经过招标程序。六是工程管理部门或人员对于工程技术、质量与进度进行管理的同时,缺乏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意识。

(二)搞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几点体会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果站在项目的投资者角度,从工程设计阶段到工程施工阶段,乃至工程竣工结算审核阶段,工程项目造价的审核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土建工程的企业来说,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效益。因此,作为工程建设方的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1.1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基本方案

作为建筑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的所遵循的基本路线,即为审计方案。审计前必须要确定的内容包括:审计的目的、审计方案、审计的时间、参与审计的人员、以及审计的范围等等。如果工程比较庞大,可以适当延长审计的时间,对于审计的地点最好尽可能地选在工程所在地。

1.2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前的资料准备工作

首先,就必须对工程的合同书、相关协议以及补充协议进行准备。例如通过以上材料确定工程承包的方式以及承包的范围和内容,并且对结算编制与工程结算的方式进行规定;

其次,要有建筑施工的地质勘探与设计的相关资料,并且还需要编制工程结算所采用的预算定额、补充定额、费用定额及相关规定等额定资料;

再次,在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材料结算的价格,因为材料费用直接取决于结算价格;

最后,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其它资料。

2、对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所使用的方法

2.1 工程造价审计之全面审计法

工程造价的全面审计法,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所规定建筑行业的工程预算定额编制的施工的先后顺序或基本顺序进行,并且要做到对全部项目进行逐一的审查。该种审计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细致、全面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不容易出现工程造价差错;其缺点在于该方法实施的工作量太大。一般使用该审计方法的为规模较小、信誉度低的小单位。

2.2 工程造价审计之分析比较核对法

通过对照相关工程资料中的相关数据和内容,从而以核实工程资料是否正确和相符所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即为分析比较核对法。一般实施起来,要根据施工单位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记录同监理单位和建设所提供的相关工程资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比较,从而核对工程量以及造价是否合理、真实。

2.3 工程造价审计之筛选审计法

对于常规的建筑工程来说,无非是建筑高度和面积的不同,但具体实施的单独的分项目造价、工程量、用工量在相同单位面积变化是不大的,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据进行汇总、筛选,从而筛选出适合本项目建筑标准的数据。按照此方法,对那些没有筛选下去的就意味着此分部分项的单位建筑面积数值并不在所允许的基本值范围之内,这样就必须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必要的详细审计,对那些筛选下去的就不予审计了。运用该方法的显著特点在于便于掌握、简单易懂、审计速度,并且很容易发现问题,因此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不具备全面审计审查条件的工程或住宅工程。

2.4 工程造价审计之现场观察测量法

作为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到工程项目现场进行检查、测量,认真检查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部位和工序,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详细做好工程等一系列的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留影像资料。运用该方法能够对工程造价审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并能够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

3、搞好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造价的审计工作

3.1 搞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审计

作为审计人员要及时掌握符合该项目设计规范要求的设计案例,还应采取通过方案竞选和设计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好的设计方案和信得过的设计单位,并把新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工程概算与相似各类工程的经济数据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以优先选择出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工程设计。一旦确定了设计概算之后,作为项目的建设方,就可以要求设计方在概算的基础上,提供必要的施工图预算造价。如果设计人员在符合工程单项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降低的百分点数,对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完全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尽量多画图、多计算,运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做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实现项目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并且价格合适。

3.2 搞好建筑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造价审计

搞好建筑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造价审计,主要是建设方对承建方工程造价投标文件进行的严格审计。在这个阶段对编审人员和审计人员要求很高,作为编审人员要广泛地对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收集、整理、筛选以及分析和总结,还要及时地对一些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预测,然后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同条款,这样就为日后作为造价审计控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以使各个部门公平、公正地进行投标,从而选择出优秀的承包单位;作为造价的审计人员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做好对招标文件的编审工作。

3.3 搞好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造价审计

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新工艺与新材料是很重要的,因此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材料单价进行确定也就成为必然环节。一般情况下,建材费用要占整个工程所有费用的比重非常大,因此作为审计人员合理地认定材料价格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目前市场不同的品牌、不同质量材料价格波动很大,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审计人员要对市场上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各种工程材料行情有深入的了解,对一些使用量大的材料要做到相当程度的熟悉。往往一些建设单位把建材价位定的很好,从而抬高工程造价,这样就对工程审计与工程款支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4 搞好建筑工程项目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审计

作为工程造价审计最后一道重要关卡,即为工程决算阶段。该项工作主要是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必要的审核,这项工作主要审核的程序有:作为工程审核人员要依据相关定额、相应的合同、竣工资料以及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对相关单位送审来的竣工结算进行认真汇总与核实。其中,隐蔽工程由于施工后已难再见,隐蔽工程的签证是核准的难点之一,并且无法实物核查,导致审计人员仅凭相应文件作为依据。一些签证往往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鉴定,例如即内容与合同与定额规定出现的相互矛盾,当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签证的资料,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审定。

4、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搞好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具有相当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只有两方面结合才能使审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方位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行之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从而为企业节约不必要的开支。

【参考文献】

[1]张鸿. 工程造价审计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2011.

[2]李文龙.浅谈工程造价审计时应注重几个方面[J]. 科技信息,2008.

[3]张海红,徐慧光.浅议工程造价审计中的相关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

[4]张宝林,如何搞好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审计[J].科技风,2009.

[5] 姜秀娟.论完善土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1.

篇3

关键字:创优项目;安装工程;技术档案;档案整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建立和完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使管理意图、保证措施能有效落实,确保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创优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工作过程中要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和保持谨慎的态度。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工程项目的资料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去整理,分别是工程项目前期,工程项目中期,工程项目竣工的验收期。

1.1工程项目前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首先建立竣工资料工作机构,制定竣工资料管理办法及竣工资料编制大纲,配备专职资料管理人员,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对口培训。在工程项目前期的工作中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文档分别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工程项目设计图等。项目建议书是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需要批准的,它是由建设单位对某一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项目是否有经济价值和可行价值做一个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工程项目设计的图集大多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初步设计,其二是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根据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批准的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按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完成项目工程总说明和各专业作业文件及卷册图纸。施工图设计:设计程序的最后阶段,各专业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内容深度必须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绘制施工图的设计阶段。

整理方法:1、按照项目-类别进行分类 工程档案分为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立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等)和施工图纸(包括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设计)2、施工文件材料按类别时间、顺序排列,施工图纸按图纸专业结合时间顺序排列,以件为单位折叠保存在一定厚度(3cm,4cm等)的档案合里。每合按施工文件材料编写件号和卷内目录和备考表,施工图根据图纸目录顺序排列。3、贴上项目名称、起止图纸号在档案合封面及合脊上。

1.2工程项目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最终使用者和管理者,安装工程档案的最终使用也是建设单位,因此安装工程项目建设的档案是否齐全、准确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会统筹规划、组织、引导监督整个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其中包括了规范文件的形成和确定归档的范围。

项目施工的相关前期文件也应当格外注意,例如项目是否符合合法的程序,相关请示与批复、征地拆迁批准文件与相关合同、施工许可证、工程开工审批文件是否都齐全。设计人员在把项目设计完成后,需要将整理好的规范齐全的资料递交给建设单位一份,同时还要递交一份由技术负责人签名确认的设计和修改变更文件材料的目录,对这个项目的技术文件、变更文件、图纸勘误表等信息做一个详细列表。核实监理单位的不同文件材料是否准确的审核了相关数据,以及施工文件,检查归档材料的手续是否齐全,系统性的检查项目。在对各项记录进行确认时要仔细核对各项是否符合要求并给出所监项目的档案质量的评价或意见。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时间长(特别是定位的创优项目),涉及面广,形成的资料繁杂,必须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做好施工过程的记录工作,如钢构制作安装施工记录、构件制作安装记录、结构吊装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工程预检记录、中间交接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施工日志等,认真详细及时填写施工日志。对主要工序的施工过程、主要操作方法不得遗漏后补。认真做好各种材料的取样、送样、试验、化验、检验、复试工作及报告。收集、整理好各种进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材料质量检验单。

施工单位须控制过程中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记录资料分门别类,及时分别整理, 及时搜集、整理、填报、补充存档资料,做到全面准确,符合标准,归档及时。

1.3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归档

在整个项目施工结束和调试之后,监理和施工单位应该编制项目竣工文件,这需要按照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标准、规定和合同要求来编制。紧紧抓住工程竣工的关键时刻,档案人员积极参予到公司立项的各个工程的竣工验收会议,对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由分公司主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到项目部进行竣工前验收检查,以了解工程概貌进而对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 施工综合管理文件、原始记录及质量评定文件、测量文件、测试记录、材料质量保证书、竣工图、重要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工程说明、总结、项目质量评审文件、工程现场声像文件、审计文件、环境保护、消防、规划档案等验收审批文件、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证书及委员会名册、签字等内容。施工人员、资料员应该核实各项施工文件、施工图、及设备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和更改情况的记录完整无误。

整理工程竣工资料的依据:一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对工程档案和竣工资料的规定;二是现行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对资料内容的要求;三是国家和地方档案管理部门和工程竣工备案部门对竣工资料移交的规定。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编目,按照承包单位进行整理,土建与安装专业资料应分开(工程较小时可合并处理),大型工程按照专业分包单位进行资料整理,总承包单位汇总组卷,土建施工资料按管理备案类、质量控制类、质量验收类资料三大类整理编目;安装资料按管理类、质量保证资料、各分部施工记录资料整理编目、资料汇总、分层次整理好、编目、装订、装入档案合;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真实记录施工全过程,可按形成规律收集,采用表格方式分类组卷。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整理应按专业特点,根据工程的内在要求,进行分类组卷。 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的整理应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的顺序,进行分类组卷。竣工图的整理应区别情况按竣工验收的要求组卷。竣工图纸采用图面折向里面的“手风琴风箱式”标题栏、竣工图章折露在外,尺寸统一以A4纸(长297mm,宽210mm)幅面为准.同样装合。档案合及合脊上贴上同颜色的案卷封面并编写工程档案检索号(或图纸编号起止号)。

1.4做好工程档案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报审的电子文件内容应与纸质档案一致,电子档案可以是原始电子文件或纸质档案扫描件。原始电子文件应符合《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要求,内嵌的电子签章应合法有效。

对项目的开工报告、竣工报告、交工验收以及项目一些重要部位的竣工资料,及时做好扫描备份,按专业等整理电子文档并在互见号上能检索出相应的纸质档案,提高档案管理利用的效率。

2:安装工程资料整理的常见问题

篇4

【关键词】资源环境 审计 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且人口增长迅速,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面对资源危机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解决好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形式,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作用,有利于从多角度分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审计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并以人口控制、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协调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与此同时,各国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积极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长期推进的过程中,加强环境资源的审计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

通过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法律的监督和审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评价,完善资源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落实有利于监控国家环境信息,作为监督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和整顿,努力推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审计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增长为发展首要目标,“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根深蒂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逐步引入,在资源项目上审核不加限制,必定会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问题。与此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地区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除此之外,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共同领导,因此,在审计独立性上缺乏保障。例如,当出现地方保护并有可能引发资源环境危机时,审计报告不披露,隐瞒相关消息的违法行为较为普遍,审计机关监督作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区县并未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项目也就无从管理。

(二)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具体准则尚未规范化

环境资源审计与财务审计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的步骤、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就已颁布的法律文献作为依据,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对检查监督职能和审计内容的规范化要求,在审计程序、方式、评价上缺乏法律指导。因此,审计专员难以根据法规优化工作流程。

(三)环境资源审计方式落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环境资源审计包括对资源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战略的整体分析与评价。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主要包括检查考核、调查分析、材料复合等。与此同时,将以政府财政资金的审批、使用情况为主线,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合理性、合性的审核,缺乏对项目本身执行过程和最后效果的关注。继而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实质性问题缺乏整顿,治标不治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

(四)缺乏专业资源审计人员,管理难度大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就目前形势而言,审计队伍缺乏专业性人才,其知识范围多重复于财务审计知识和经济相关类法律知识,对资源环境的评估情况和发展问题知之甚少。在报告撰写方面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在项目选择、运营方式、数据汇总方面缺乏整体性认识,难以察觉隐藏在工程项目背后的实质问题。除此之外,在队伍编制上受到限制,人力成本较高,人员分工不合理,导致资源环境审计难度大,管理不当,效果鉴定有误。

四、推进与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的各项工作

加强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自觉、主动的维护生态平衡,审计机关内部人员更是要集中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审计内容和范围,针对遗漏点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社会共同发展做贡献。

(二)建立、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审计管理的法律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立法工作,明确监督的内容、职责和权限,发挥审计部门的实际效用。与此同时,各级审计机关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真知,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完善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方案,促进审计工作的合理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在审计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包括对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管控、资源污染质量的有效分析。在审计报告中应针对经济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进行阐述,包括长期绩效指标和短期绩效指标等多个方面。最后,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审计结果,发挥群众力量共同监督,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创新审计方式,优化审计结果

在审计方式上,结合资源环境审计行为的特征,优化审计方法具有关键意义。例如,通过机会成本法、检测技术诊断法、调查评估法对资源环境审计内容进行全面的确认,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科学性。其次,以绩效审计为依托形式,针对环保问题建立专项资金,及时更正问题,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审计的防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和审计部门应与环保部门、建设部门、法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共同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四)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专业性高、协同合作能力强的资源环境审计队伍,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审计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促使工作的全面化,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除此之外,聘请环保方面专家进行定期讲座、培训,从理论深入实践,有利于发挥审计部门的实际效用,约束各个主体行为。

五、结语

资源环境审计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进行的,并对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映,致力于解决环境发展问题。资源环境审计作为新时期的手段,有利于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增强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促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5(7).

[2]郭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市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5).

篇5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建筑行业会计的造假所得收益会明显的高于预期的成本,这种经济效益就造成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的管理层人员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收入而在会计账目中做假账,使得建筑行业的会计资料损坏或者掺假。因此为了加强建筑行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就必须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进行重点把关。本文对建筑施工中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这就为推进建筑施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关键的作用。

一、建筑行业会计信息的特征

在建筑行业中,重要的投资系数由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内部收入分配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因此在建筑行业中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的表现在几个方面:实行分级核算。由于建筑行业自身的流动性比较大、施工生产的范围大并且分散以及施工地点不固定,这些特点就要求会计的核算应该与施工生产实行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反应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支出以及对于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的具体进程。二者同步进行就能够避免在施工中对一些生产环节忽视的可能。能够增强会计核算与施工预算的可靠性,在行业中进行分级核算以及分级管理的模式,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且能够为保障建筑行业的经济状况作出重要的参考。

在会计信息的特征中,对于建筑行业的应用要实行分项计算和分段计算。具体的表现是:在建筑的正常施工中,施工的项目有着不同的造价,因此对于不同的工程要采用分项计算的模式,准确的计算该项目的成本,这样才能够为施工的实际作出科学的范围预算。在分段计算中,主要的是针对整个工程的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的计算,这样能够从总体中把握施工的资金,并且能够在每一段工程中了解施工的动态,这就为建筑的顺利竣工作出了充分的准备,能够及时的反馈信息以便作出调整的方案。

二、建筑行业会计信息存在的常见问题

1、建筑行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首先,建筑行业中会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制度意识淡薄。有些会计人员置集体利益于不顾,肆意编造会计信息。例如,有的会计人员不按实际情况罗列费用名目,少计收入,偷税漏税等。其次,有些会计人员刻意进行会计信息造假,以粉饰其业绩。例如,有的会计工作人员乱列资产,多记收入,转移国家资产,以据为己有。最后,一些会计人员没有很好地把握会计的法规、准则、制度,甚至利用会计制度漏洞,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较为不力

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机构设置、人才建设、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等四个方面。一些企业的财务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岗位职责编制模糊,财务岗位缺乏相应的岗位说明。另外一些财务岗位的制度、流程和规范还不够完善。会计报表编制等重要岗位未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无法应对财务人员突然离岗等突发状况。有些单位未建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考核评价制度,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没有和员工绩效挂钩,因此硬约束不强。许多企业的财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一方面财务人员数量匮乏,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培养缺乏长效机制,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还比较普遍。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制度建设还存在真空地带。子公司各自为战、自行其是,协同效应难以实现,许多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收入和费用的计量与确认标准、核算流程、关联方交易的核算时点和标准尚无统一规定,甚至一些企业集团在合并报表过程中即使对于同一交易,交易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诉求核算出的价格、交易时点和业务量都存在差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责任,还取决于与最终会计信息生成相关的一系列业务流程的管理。

3、信息化管理手段滞后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许多企业集团尚未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度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集团会计核算信息以及一些经营管理数据的收集还需要定期上报,然后这些底层数据经过分级汇总、合并抵消后形成集团整体的财务数据,由于合并财务数据经历的中间环节多、周期长,涉及大量手工操作,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带来了负面影响。会计信息源头未能与业务集成,财务通常只是接受业务部门向其汇总的业务数据,承担的主要是对业务的事后反映职能,这种集成性的缺失造成了会计信息严重滞后于业务信息,价值信息未能嵌入到业务发生的过程中,导致财务无法呈现出完整的价值链信息,所以难以发挥对业务的过程控制作用。

三、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

1、加强建筑行业会计人员的培训

会计人员不仅能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还能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了强调执法意识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对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大力选拔人才。为满足经营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需要,需寻找一批合格的人才来更有效地完成会计工作。为此,应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市场,在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体制中引入一系列竞争机制,使有能力者居之。着重地培养相关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定程度的提升业务的操作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职业道德的建设因为会计人员担有―定的法律职责。加强人才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建筑行业既需要改革企业管理体制,也需要加强培训会计工作人员的力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从而企业需要具有较高能力和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应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还应深入认识其本职工作,以期在思想和技能方面达到双重提升的效果。

2、加强建筑行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严格按照“谁记录谁负责,谁编制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在组织上予以保障。对于在职财务人员,企业不仅要培训他们对会计政策、会计准则、会计专业等财务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其对本公司生产经营业务方面的学习,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会计信息内涵。考察世界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完善财务工作流程,在制度上予以保障。

3、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信息质量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实现会计目标的保证,只有从整体上、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依靠社会教育引导和启发,进行持久的宣传和教育。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尤为重要,所以要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必要的监督措施。

4、政府对会计的实行职能,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1)实行企业跟政府相互分离,建立完善的实质健全的考核制度体系。目前的政府部门要及时变更转换自己的职能,实行企业跟政府之间相互分离,科学合理地去设计建筑施工企业单位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适当地去增加一小部分涉及到企业稳定持续经营的非财务的核算指标,建立起一整套全面得、标准的考核体系,将企业的现在利益跟未来利益、社会成果跟经济利润结合到一起,改变单位内部的激励手段,防止经营者发生短期有效长期无效的行为,使经营获得的利润跟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单位会计的信息质量。

(2)加大政府对企业会计的监督以及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强度。新设立的会计法则虽然对此作了明确的有关规定,但是如何正确地来落实这些监督的职能才是真实的关键所在。加强各个监督部门的检查,使它们在会计检查的信息里面互相沟通交流没有阻碍,就避免了各自作业,提高了对企业监督控制的效率。

(3)强调施工企业对外部的审计监督。一方面说来财政部门、审计单位和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外部监督跟查验,政府监督要围绕企业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它的质量是否有效合法,是否按法规来得。另一方面规章制度要求所属企业的业务素质比较高,要公开要公平要公正,严格遵循职业的道德规范,依法准确落实建筑企业每个年度会计报表报告作业,提高自身企业所公布的会计信息的可认同度。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在对建筑企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为了建筑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加真实、更加完整、更加充分、更加有效,我国必须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提高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可以稳定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慧娜,康素素.浅析如何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也从过去的政府几个部门扩展到广大微观层面,如:企业管理者、债权人、投资人等;并且会计信息涉及到诸多利益问题,因此,准确、透明、负责愈加显得重要。为适应时展,2001年11月9日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之后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为《准则》),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同时鼓励其它企业先行施行,作为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要求,它保持与《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颁布)一致的同时,在定义、折旧等方面内容作了修改,扩大了企业选择的余地,但笔者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弊端。对于施工企业,由于其固定资产使用地分散等因素,而企业却要节省管理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

一、会计信息方面的问题

《准则》将固定资产定义为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同时附加了两个确认条件:1、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准则》不再强制要求企业执行同样的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比如,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也不再采用列举的方式来对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进行限定;这样,尽管《企业会计制度》仍然有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但企业在实务中可根据不同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企业相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可比性,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也不再具有可比性。

此外,《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等方面的规定虽然也做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强调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但此举实际为某些企业人为控制利润创造了条件,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二、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企业可以自己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企业不完全合理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使部分本应该进入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不再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尤其是部分金额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如:办公设备、通信工具、生活用具等),此类资产的管理程序、方式变得粗糙、简单,使得该部分设备远未到达使用年限,便被企业当作“废品”提前处理,使企业资产流失现象加剧。在施工企业这种现象尤其发生的频繁,通常有的辅助经营设备在一个工程项目(通常为18-24个月)结束后便被变卖、处理,严重导致了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

三、影响固定资产使用者的价值体现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同一设备在不同项目部、不同使用者之间经常变动;而对于同一设备来说,购置使用初期明显生产能力高、维修费用低,使用后期则刚好相反,对于使用直线法折旧的企业来说,同一设备前、后期的使用者却承担着相同的折旧费用,这就在使用者价值体现时显失公允、形成了明显的偏差。随着施工企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目前,机械使用费在工程造价中通常占18-25%),这种偏差必将愈加突出。

针对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考虑能否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予以解决:

一、由于《准则》没有明确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判断标准似乎已经落后于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各企业为了核算的一贯性,势必自己制定并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由于各企业管理者思路的差异,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有区别,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为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可以由施工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施工行业的生产特点,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的使用特点等因素,由主管部门制定一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在经济环境变化不大时保持相对稳定,使施工企业行业内部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一致,确保施工企业内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保持一致,从而保证行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保证相当时期施工行业内同一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为防止企业善意行为导致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职业判断力。由于《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扩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一项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知识面,既要精于专业又要有一定广度,并要熟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也应当积极宣传新的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对其要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和开展讨论,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学习以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三、为防止企业随意调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政部门可否颁布相关规定,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计时,不再出具简单的审计报告,增加一项针对会计信息的等级评估报告或者将审计报告直接改成会计信息评估等级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每年的会计信息进行评估,针对会计信息评估结果的等级划分予以细化,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更加清楚、明了地通过会计信息评估等级报告来判断该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而社会有关部门则可以对会计信息评估结果差的企业加强监督,对连续会计信息评估结果差的企业则进行相关处罚、直至停业整顿等。此外,还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合理地处理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要求,防止会计人员为某些局部利益所诱惑,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时还可以对有关制度的缺陷起到部分修正作用。

四、在施工企业主管部门制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后,企业在实务中不能再将金额相对较小的辅助经营设备作为当期费用项目进行账务处理,企业的固定资产必定变得繁多,管理变得更加费时、费力,为避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企业可以将固定资产从购建、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对固定资产进行则进行分级管理,比如:大型、关键的固定资产由公司总部核算与管理;项目部管理小金额的、对经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辅助设备,但此类设备的核算与管理必须遵循公司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原则,公司总部对此类设备的核算与管理进行监督(如:建立台账,在报废、变价处理此类设备时予以审核、监督),从而有效地避免资产的任意流失。企业为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发生,还应加强盘点工作的实施,盘点工作最好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参加,全面盘点工作则保证每年进行一次。

五、目前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核算若采用加速折旧法,基本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各项条件和要求;然而,如果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那么同一固定资产前、后期使用者的价值体现显然有失公允,而且施工企业的设备使用情况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多数设备有冬歇期,这样更加重了固定资产使用者价值体现的失衡。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处理:固定资产(由公司总部管理的大型、关键设备)的折旧由公司总部每月计提,但公司根据设备的新旧程度参照折旧金额每月对项目部收取租金而不是按折旧金额收取费用,以此来平衡同一设备前、后期实现效益的差异。

例如:某公司20X2年购入一台设备价值1000万元,不考虑残值,按10年期、直线法进行折旧,使用者为各项目部。

按照直线法,那么每年项目部应承担的折旧为100万元。但是前期该设备能带来的收益通常可能大于100万元,其使用者明显占用较大的优势,能创造较大的利润,而给后期使用者带来的收益则通常可能小于100万元,使后期使用者在业绩方面丧失了机会。

如果采用上述向项目部收取租金的方法,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每年计提折旧时:公司总部账务处理:

借:其它应收款100万元

贷:累计折旧100万元

假设该设备20X3年由项目部A使用,每年实际应可为项目部A带来收益120万元,则向项目部A列转租金时,公司总部账务处理:

借:内部往来120万元

贷:其它应收款100万元

营业外收入20万元

项目部A账务处理:

借:工程施工120万元

贷:内部往来120万元

假设该设备20X9年由项目部B使用,每年实际可为项目部B带来收益70万元,则向项目部B列转租金时,公司总部账务处理:

借:内部往来70万元

营业外支出30万元

贷:其它应收款100万元

项目部B账务处理:

借:工程施工70万元

贷:内部往来70万元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86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耗费资金的项目工程,当前我国建设工程存在明显浪费现象,一些人利用建设工程的中存在的漏洞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促进我国建设工程与国际相接轨,必须控制建设工程的造价,由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都存在费用消耗,因此对其造价的控制也是全过程的。本文就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探讨。

1 工程造价中全过程控制及管理的价值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就是限定工程造价额度以内对工程建设中的费用进行控制、监督、管理与确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对建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有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确保决算控制符合审定的范围。根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内容,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决策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承包分发阶段、实际施工阶段与验收阶段。

2 建筑工程造价现状

2.1 招投标方法不完善

伴随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主体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建筑工程企业对承包商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招投标工作中常见问题主要反映在“评标办法”上。目前建设工程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最低低价法等,但综合评估法评标和最低价法评估极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对评审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2.2 工程建设中成本管理不合理

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中,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管理问题。存在管理成本较差,甚至疏与管理在成本投入期间没有具体分析和合理规划。都是工程主管人员根据经验算出大概费用。如果根据没有经验的人员概算出投资就会出现投资的随意性,工程造价没有全面的系统分析,会使工程造价呈现出动态与缺乏过程的成本管理状况,对于成本管理不善会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并且,导致经办人员对工程资金的随意性。

2.3 工程造价对竣工结算阶段控制不当

许多企业的造价控制工作依赖于竣工结算,而这一部分的工作也确实在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也是判断工程是否获得经济效益和效益大小的主要标准。在我国目前阶段进行的竣工结算工作中存在许多漏洞,一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结算资金时拖延时间,建设双方互相扯皮。一些结算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不甚了解,工作中参考的依据只是自己的推理和经验,以至于质量鉴定和工程款结算工作与实际工程脱节。

3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原则

(1)将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作为建设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展开后,其造价的全过程控制贯穿到整个建设工程,但其中较为突出的重点是决策阶段以及设计阶段。抓住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就等于从大方面上控制了造价。设计阶段的费用不会超过总体建设工程费用的百分之一,但其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有超过七成以上的建造费用都与初期的设计阶段相关;(2)主动控制,通过主动控制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造价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际控制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必须主动了解建设工程的各个部分,判断方案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4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方法

(1)设计阶段。在施工设计阶段施工企业要参与到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区,通过价值工程方法对比技术经济分析,选出技术优秀、经济效益突出的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要对设计投资计划进行审核,针对其中符合科学质量目标但超出经济性要求的问题提出意见。另外,施工单位还要承担起对施工材料功能、质量、用途、价格的审核工作,并由施工企业经过市场调查后选择价廉质高的设备和材料。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工艺选择时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选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

(2)招标阶段。房建工程的招标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相关管理人员在制定标底价格时,要考虑业主的要求会带来的成本需求,并遵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并综合考虑其他文件,最终确认合同中的承包价。合理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者制定正确定标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尽可能使招标工作有序、合理、公正地进行。

(3) 施工阶段。施工造价是项目施工收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因素,在进行相应改善与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施工造价控制管理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工程造价全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情况,为工程施工造价提供安全性保障。项目工程在施工阶段,业主需要编制好招标文件,同时做好合同的相关准备内容,对于合同中所标注的内容需要进行详尽的规定与设置,以此为甲乙双方提供安全、有效的合同保障,避免因合同纠纷而引起的索赔事件及工程延期事件。

(4)竣工阶段。竣工阶段是整个建设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够准确反映造价管理水平,竣工阶段需要对建设中的所有费用、方案设计、管理方法等进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竣工阶段的总结一定要在工程后期展开,不能拖太久,保证后期审计的准确性。建设工程竣工阶段,需要对前期的造价进行汇总,编制实际工资决算,通过最终的总结体现出建设工程的总体造价。

5 结束语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保障。在我国今后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应贯彻始终,实际参与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建筑工程的全程控制与管理,切实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造价报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在建筑行业的投标过程中,投标报价是整个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握住了报价,可以说是把握住了成功的主脉。但投标报价因其需考虑东西之多,分析之繁杂,单凭经验报出既能足够高以保证盈利、又能足够低以确保中标的价格确是困难的。

探求适合于一般投标单位的报价模型是国际学术和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己有一些关于建立报价模型的研究,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技术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概率的报价模型;第二类是利用决策分析技术;第三类就是建立报价专家系统,寻求最优解。

我国企业当前在实际管理、决策当中,具体应用这些理论工具十分有限。中国建筑招投标市场目前竞争的主要是预算报价的经验和运气,远没有达到形成科学决策的程度。如何寻找一种简单、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报价决策方法,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投标造价报价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标造价报价决策的意义

虽然我国推行招标投标制已经20多年了,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投标造价报价工作中还

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报价决策中个人主观决策较多,目前不少施工企业采用的还是领导一人拍板的做法,或者说真正有经验、有能力做出决策的人只有极少数。完全依靠经验,没有科学的依据,不会统计分析数据,更没有能够支持决策的模型,所以考虑问题方面登然有所欠缺。第二、投标报价工作流程不规范,目前各个施工企业的投标部门都没有一套完备的投标报价工作流程。各个投标人员都是采用自己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建立起来的自行的一套方案,报价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导致我国施工企业投标报价不科学、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既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也有因为决策方法和模型本身的缺乏等原因。

研究投标报价决策的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投标造价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相当风险的实践行为。而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是成功承揽工程项目的最关键环节,它的成败关系到项目的盈亏乃至承包商的生存和发展。承包商要想通过投标战胜众多竞争对手而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除了具备强大的实力、良好的信誉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提出有竞争力的标价,因此研究投标报价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投标造价报价是施工企业赢得业务的关键环节,投标造价报价策略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投标造价报价是投标人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策略行为和技巧成为决定施工企业的竞争胜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其次,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是施工企业实现其整体经营战略目标的手段。作为联系企业经营战略和项目管理等业务活动的桥梁,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承载着企业经营战略的目标和思想。

最后,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是投标者的行动指南和竞争夺标的保障。它提供了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模式化解决思路和基本原则、方法,投标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模式化的解决方案集合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加以演绎、综合和变化,形成具有更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投标指导思想。

2.工程项目投标造价报价决策的特点

对施工企业而言,参与投标造价的过程就是一个争取业务的过程,也是一个订立契约的过程。其中投标报价造价决策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涉及到的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种类杂多,决策含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经验和知识做为支撑。工程项目投标造价报价决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决策信息量大,类型杂多。在投标造价报价决策中,信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涉及面广、竞争性强、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包括投标企业内部的信息、招标人的信息和各个竞争对手的信息等等。报价决策者不仅要掌握不同的报价分析方法,而且要拥有大量的报价决策策略和技巧。

(2)决策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大。投标造价报价决策者面临的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环境,决策者不但要对企业自身的实力做出客观的评估,还要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做出准确判断。投标造价报价决策实质上是一个多方博弈问题,各投标造价竞争对手的情况是严格保密的,而且招标的程序和背景都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投标报价决策有着极大的策略性,决策者要及时地跟踪了解瞬息万变的投标环境,并适时地调整投标策略,这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3)决策目标多元化。投标造价的目的在于取得承包权,但由于投标造价者的情况不同,其参加投标造价的目的也就不一样,比如有以最大利润为目标,以保持一定的开工率和营业额为目标,开拓新市场或保持一定市场份额为目标等等。

综上所述,可见投标造价报价决策研究是市场之需要,是企业之必求,但因其特点,决定了它的复杂性。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文献对投标造价报价决策有所研究,但多数仅限于概括的文字叙述或定性描述阶段,内容也比较零散,系统性差,可操作性不强,不能给决策者提供明确的参考。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将尽可能地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针对国内工程报价的现状、研究报价的意义及报价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工程报价的必要性。并综述了国内外针对工程报价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二、工程投标造价报价的理论基础

1.工程投标造价报价的构成

投标造价报价是投标成败的最关键环节,是在初步预算标价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确定的最终投标价格。目前国内出现的有两种计价模式,即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

2.定额计价构成

建设部、财政部制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规定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四部分组成。

(1)直接费:直接费是指为完成某一单位工程而直按消耗的各项费用。它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①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它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②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内容有:

a、环境保护费: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b、文明施工费: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C、安全施工费: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d、临时设施费: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等。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业房屋与构筑物,仓库、办公室、加工厂以及规定范围内道路、水、电、管线等临时设施和小型临时设施。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

e、夜间施工费:指因夜间施工所发生的夜班补助费、夜问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

f、二次搬运费: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g、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个施工地点运至另一个施工地点,所发生的机械进出场运输转移费用及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试运转费和安装所需的辅助设施的费用。

h、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i、脚手架费: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j、成品设备保护费: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费用。

k、排水降水费:指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施工,采取各种排水、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2)间接费:间接费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和进行经营管理以及间接为建筑安装生产服务的各项费用。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①规费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包括:

a、工程排污费:指施工现场按规定缴纳的工程排污费。

b、工程定额测定费:指按规定支付工程造价(定额)管理部门的定额测定费。

c、社会保障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危险

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②企业管理费(直接费×企业管理费费率)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

a、管理人员工资:指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

b、办公费: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用煤等费用。

c、差旅交通费:指职工因公出差、工作调动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

d、固定资产使用费: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研究

e、工具用具使用费: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f、劳动保险费:指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

费。

g、工会经费:指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工会经费。

h、职工教育经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费用。

i、财产保险费:指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保险。

h、财务费: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J、税金: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k、其他:包括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绿化费、广告费、公证费、

法律顾问费、审计费、咨询费等。

3、利润《直接费+间接费)×费率,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4、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X税率,税金指按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3.预算造价的确定

投标项目的预算造价是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既定的施工方案在工程概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性修正后的项目工程造价。现行的招投标的报价方式基本都是工程量清单的方式,招标人要求投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列出各单项或分项的单价后,其汇总后的费用总额即为投标价格。

4.预算造价的静态分析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利用经济指标宏观审核报价的合理性:投标报价的专业人员在平时要善于收集资料,按各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项目类别分别进行统计,比如:公路桥梁可按桥面平方米造价:铁路桥梁按延长米造价;房屋工程按平方米造价计算等。编制报价时,利用经济指标宏观审核基本造价的合理性,这样既能及时发现报价编制过程中的偏差,在扣除项目不可比因素之后,及时进行费用调整,也可从宏观上控制基本造价,保证基本造价不会出太大的错误。

(2)分析各项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把预算造价的各项费用进行分解列表,分析各项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之处,应究其原因,并考虑适当调整某些材料的单价、定额消耗或分摊系数等。比如:分析直接费和管理费的比例关系;劳务费和材料费的比例关系;临时设备和机具设备费用与直接费的比例关系:利润、流动资金、税金及其利息与总报价的比例关系,并判断报价的构成是否基本合理。

(3)分析单位工程的用工量和用料量:单位工程的用工量和用料量都有一个合理的范围,参照同类工程的经验,扣除项目不可比因素之后进行比较,分析其合理性。

(4)分析供货商和分包商的价格:有些特殊材料需要由业主指定的供货或指定的分包商供货。由于技术优势或地理优势等原因,供货商和分包商会报出比实际价格高的报价,决策时要多方比较,仔细分析,计算初步基本造价中这笔费用可以降低多大的比例,并修正初步基本造价。

三、投标造价报价的策略和技巧

1.投标造价报价策略

投标造价策略是投标人经营决策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投标造价企业参与竞标的全过程精髓。影响投标造价策略的因素纷繁复杂,加之投标造价策略与投标企业的中标和中标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投标企业必须做到及时、快捷、果断,投标时,必须根据经营状况和经营

目标,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考虑竞争的激烈程度,还要分析投标项目的整体特点,按照工程的类别、施工条件等确定投标策略。投标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按企业投标造价目的分类

(1)生存型报价策略。投标报价以克服生存危机为目标,争取目标时可以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各种利益和风险,主要以中标为目的。这种建筑施工企业是以企业生存为重,采取不盈利甚至赔本也要夺标的态度,抱着能维持生存渡过难关,就会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但是,这种环境下的施工企业要仔细研究推敲招标文件,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尽可能了解竞争对手的报价情况,在基本能维持现状的情况下,报以最低价,力争夺标。

(2)竞争型报价策略。投标报价以竞争为手段,以争取市场、低盈利为目的,在精确计算工程量、单价的基础上,充分估算竞争对手的报价,以有竞争力的报价达到中标的目的。通常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这种报价策略: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经营状况一般,接到的邀请招标较少,竞争对手有一定实力,对本企业会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企业

又试图开辟新的投标市场,业主投标项目风险小、工艺简单、工程量大、有较好的社会影响,或者了解到业主还有其他正准备开发的项目。这种类型的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报以有竞争力的报价,在这种投标环境下,企业最有中标可能。

(3)盈利型报价策略。投标报价以盈利为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在该地区的局面己经打开,施工能力强,信誉好,任务饱满,经营状况好,同时又具备较突出的技术优势。相对而言竞争对手较少、实力弱,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大,利润丰厚。在这样的环境下,可采用这种以盈利为目标的报价方式.这种类型的建筑施工企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业主对这样的施工企业最有信心,也最放心。如果这样的企业能中标,应该最能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尽管这样的企业报价会稍高,但业主往往还是会将工程的承包权授予这样的施工企业。

3.按投标造价采取的方法分类

(1)低价赢得项目策略。随着评标机制的不断变化,国外成熟的最低价评标方法在一些项目中逐步得到应用(主要是外商投资项目、国外金额机构的贷款项目、国外政府贷款项目),采用最低评标方法。建筑施工企业投标某一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采用最低价评标方法时,企业的报价具有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此时企业可以采用低价策略赢得项目,同时对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利用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件中的漏洞,进行索赔,以提高获利空间。

(2)改进技术方案,依靠核心技术取胜。施工方案是施工企业对所拟建工程作的总的部署、对工期、质量、安全的承诺,主要作用是为了计算相关的费用、编制报价、中标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中,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优势,根据企业的特点,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在充分研究设计图纸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设计图纸的改进意见,并与业主充分商榷,说明其利益的可行性,从而体现出本企业技术优势,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中标概率。

(3)缩短工期,以进度取胜.当前我国在评标中,一般的工程主要采用多指标评标机制。在多指标评优中,对工期一般是以15-30天作为一分数段,面对多指标评优的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对生产要素要进行合理配置,从缩短工期为切入点,提高对业主的吸引力,同时又为降低投标报价创造条件。

(4)提高管理水平,以质取胜。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首先应具有管理优势,通过强化管理,合理的组织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降低生产中的人、材、机消耗,科学的组织施工,使工程项目质优、价格合理,施工企业投标时应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措施,保证被授予合同后工程质量达到最好,最终以质量赢得业主的信任。

四、有标底投标报价模型的运用

1.工程简介

河北xX高速公路XX段全长22.3公里,总投资14.94亿元。全线共设置大桥32座,总长9020米,中桥10座,总长278米,小桥12座,涵洞75道。该路设计标准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荷载等级为公路一I级,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计划工期18个月。业主总共分了12个标段对外招标,我单位选取l、2、6、9、10标段进行投标。现选取中标合同段1、2标段进行举例。

2.报价分析情况

(1)确定业主标底

业主标底的确定,我们通过模拟计算来实现。按照业主标底的编制原则,我们做模拟计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实际的施工图纸及调查的有关信息资料、招标文件,国家公路工程定额及规范进行编制,合理的考虑利润及税金,考虑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价格变动的因素,还适当考虑了施工不可预见费、包干费和措施费等。通过对该工程的上述分析和计算,估计业主的标底价格为9540万元。

(2)成本价预测

①广泛收集与招标项目有关的资料信息能为投标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是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工作。我单位及时抽调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了“投标小组“,在全面学习和深入领会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的情况下,深入现场,详细的调查信息资料,调查和了解了工程项目沿线的各种情况以及投标的必要资料,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a、施工现场自然条件的调查:包括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情况等等。

b、施工条件的调查:包括工程现场的用地范围、地形、现场的三通一平情况等:工程现场周围的道路、材料运输、以及大型施工机具进出场的条件等:工程现场施工的临时设施、材料堆放的场地安排等等。

c、当地的人工和材料市场单价的调查:人工和材料的单价在工程造价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询价时是多方询问,多家比较。

②了解招标单位情况和资金来源情况

本次招标单位是国有企业,该工程的审批手续已经健全,通过多方了解,资金情况虽属于他们企业自筹方式,但是资金目前已经比较到位,所以不存在要求我们承包商自己垫资的情况。而且招标单位是一个信誉度比较好的业主企业,我单位曾经和他们有过类似工程交往的经验,他们在支付工程款的时间上一般都比较及时,而且在合理的索赔上的态度和做法都比较合乎情理。鉴于这些了解的情况和信息,我单位投标小组领导决。

4.报价复核

(1)要筹孚莞-85.6%,即在投标概预算基础上降低了14.4%,控制在概预算费用的-15%以内比较安全。

(2)嚣嚣蒡凳-1.023,即在成本价基础上加价2.3%,考虑当地投标市场行情和本企业急于中标的心情,保本微利,但报价位于成本价之上,比较合理。

该案例是按照本论文所介绍的无标底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调查研究招标单位及相关投标单位情况,运用无标底投标的模型进行了投标报价计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报价技巧

在具体的投标策略和报价策略指导下,工程项目的报价基本确定,基本报价确定后,还要研究在投标的最后阶段(实际报价)阶段通过那些技巧提高中标概率问题,即报价技巧。投标技巧是指投标人通过投标决策确定的既能提高中标率,又能在中标后获得期望效益的编制投标文件及其标价的方针、策略和措施。[4]本文介绍几种投标方所熟悉并经常使用的具体投标技巧。

6.不平衡报价法

不平衡报价法是一个工程项目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具有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的经济效益的作用。一般可以考虑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下采用不平衡报价法:

(1)若招标图纸上计算的工程数量比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上的数量大时,可提高其报价单价;反之,应降低其报价单价,以利其他单价的调整。

(2)若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业主、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的经批准的优化设计或变更设计,从而导致工程数量的增加,可提高其报价单价;反之,则降低其报价单价。

(3)根据现场踏勘的地形、地貌资料,结合招标文件的计量原则,若在实际施工中地质发生了变化(土变石,水上、水下基坑开挖土石方变化、地基处理、换填抛石、桩基等),现场签证估计可能会增加工程量时,可提高其报价单价。

(4)在基础工程、隐蔽工程或施工过程中,通过努力可以使其工程数量可能比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上的数量多时,可以提高其报价单价。对工程量清单中列有的数量,但招标文件的计量原则不允许支付的项目,可降低其报价单价。

(5)在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虽列有项目,但无数量,而在实际施工中又可能遇到时,可提高其报价,即使以后不遇到也可适当提高报价,因为无数量的项目不影响总报价。

(6)在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的路面、安全设施等,因受标段的长度限制,其数量也相应受限制的项目,可适当降低其报价单价。

(7)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考虑到将来业主有可能统一施工或制定分包时,可降低其报价。

7.突然降价法

报价是一件保密的工作, 但是对手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手段了解对手情况, 因之在报价时可以采用迷惑对方的手法, 即先按一般情况报价或表现出自己对该工程兴趣不大, 到快投标截止时, 再突然降低。采用这种方法时, 一定要在准确投标报价的过程中考虑好降价的幅度, 在临近投标截止日前, 根据情报信息与分析判断, 最后一刻决策, 出奇制胜。如果由于采用突然降价法而中标, 因为开标只降总价, 在签订合同后可采用不平衡报价法调整工程量表内的各项单价或价格, 以期取得更高的效益。

8.先亏后赢

承包商为了打进某一地区,依靠自身的雄厚资本实力,采取一种不惜代价、只求中标的投标方案。承包商须有较好的资信条件,并且提出的施工方案也先进可行。[1]

对大型分期建设工程,一期少算利润争取中标;二期凭借第一期经验,临设以及信誉,容易拿工程,再将第一期利润补回。采用这种方法应首先确认业主是按照最低价确定中标单位,同时要求承包商拥有十分雄厚的实力和很强的管理能力。

9.多方案报价法

对于一些招标文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时,则要在充分估计投标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即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某某条款作某些变动,报价可降低多少,由此可报出一个较低的价。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业主。

10.优惠取胜法

投标报价附加优惠条件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招标单位评标时,除了主要考虑报价和技术方案外,还要分析别的条件,如工期、支付条件等。所以在投标时主动提出提前竣工、低息贷款、赠给施工设备,免费转让新技术或某种技术专利、免费技术协作、代为培训人员等,都是吸引业主、利于中标的手段。

本文按照本论文所介绍的有标底投标报价、无标底投标报价的计算方法,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调查研究招标单位及相关投标单位情况,运用相应的投标报价模型进行了报价计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 论

1、分析研究了投标造价报价的静态与动态分析调整方法并针对不同招标投标情况提出了应对策略与技巧。

2、利用线性规划分析方法建立了有标底投标报价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数据分析及对业主的调查了解,确定业主的概算降造率13。,结合评标办法确定rb、W值,进行投标报价的模拟计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利用线性规划分析方法建立了无标底投标报价的数学模型,先分析确定投标概预算,运用回归预测方法确定成本价;然后考虑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模拟最优报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小我,陈绍刚,赵蜀蓉。招标与拍卖过程中的投标人数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5)53~55。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徐文通主编,陈少晦副主编.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概概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徐学东.建筑工程估价与报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1月:10-30

[5]王雪青,万彩云.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港湾技术,2000,(4):10-12

[6]何增勤.工程项目投标策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00-105

[7]孙西元.投标企业确定最佳投标报价的步骤及方法[J].电力建设,1997,(5):60―62

[8]罗仁友.谈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J].山西建筑,2005,31(4):160

[9]张文渊.确定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最终报价的技巧fJ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1,(2):35

[10]盂宪海,赵亮.投标报价计算与决策C3iRC法[J].施工技术,2004,(12):231-232

[11]王品.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3.

[12]朱永丽,周东霞.施工企业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投标报价中的应用.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

报.2006年01期

[13]杨学英.工程量清单为计价依据的投标报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3期

[14]余久红.浅析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投标报价.新疆钢铁.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