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教育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教育的背景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德育教育;行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清现实,着眼未来,勇于探讨,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优秀人才。学校德育教育既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还要做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何种德育方式为先导进行教育活动,把握德育教育的现状,探索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新方法。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德育教育内容枯燥单一,与现实生活脱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封闭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现阶段的学校德育教育无法与现实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往往只是教师将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有没有听懂并不重要。由于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使德育工作陷入僵局,课程的育人功能被忽视。还有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过分占用和挤压德育教育的课时,使得德育教育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教师要想德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就必须顺应潮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德育的开放性,增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二)德育教育重视管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很多学校里,把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对学生的行为和纪律教育上,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个性培养,对德育的理解不透彻。其实,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格,以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现实并非如此,学校只注重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只要学生犯错就会给予相应的惩罚,使得学生变得唯唯诺诺,没有活力,久而久之就成了学习的工具。学校的这种做法使德育教育成为了管束学生行为的规则,失去了德育的真正作用,教师的教育使学生感到不满,因此,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三)德育教育高要求与低投入现象日趋明显

如今,一些学校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现象明显,将师资投入到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上,使优秀教师扎堆,而对德育教育则关心甚少,很少举办德育宣传实践和讲座等活动,致使德育工作开展困难。但是,学校又要求德育教育要形成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因此,高要求与低投入的矛盾就成为了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学生家长对德育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就是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至于德育并不重要。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也是德育工作开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二、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必须把德育与智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的目标。此外,学校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严格的德育考核制度,构建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形成“道德长城”,争取把学生培育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用自身的魅力感化和引导学生,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二)不断优化德育教育的内容,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内容,增加对爱国主义、社会道德、父母亲情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德育教育新局面。同时,德育教育还必须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逐渐成长。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改变“小课堂”封闭的教学现状,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不断优化学生的道德行为。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参观学习,感受优秀的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壮志豪情;还可以组织学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倡文明出行、宣传环保知识等,培养学生养成社会服务理念和关心社会的高尚情怀。

(三)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矛盾,寓德育于活动中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矛盾,正视德育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德育在各个学科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收到理想的效果。新课改明确提出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奠定基础。每一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创德育教育新模式,建立校园网站或者校园论坛等网络互动形式,让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坚持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模式,运用各种手段实现德育的真正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德育水平,从而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刘学静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局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本文以浙江职业教育改革为契机,以职业成长发展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根据,以教学过程为基本,紧紧围绕浙江中职教育实际情况,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

关键词 :中职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

一、背景

浙江省中职教育正在经历一场跨越式的重大改革,改革中最大的障碍,即从以往重视数量上的扩张转变为质量和内涵的亟待提高。浙江省中职教育近年来急速发展,在学生人数和教育资源得到不断扩充的同时,面向社会输出职业人才的质量也正经受着时间的考验。从中职学校走出的每一名学生,是否可以胜任职业领域范围内的工作,是否有驾驭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否可以出色地扮演其在社会中的角色?这需要中职德育教育作为引领,有机地和专业教育相契合,不断改革和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二、德育现状问题分析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出现了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校培养的学生职业定位的准确性以及中职教育学生特殊性的定位与德育课程普适性之间的矛盾。未来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德育课程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往往流于形式,成为泛泛之谈。以餐旅专业学生德育教育课程为例,调研发现,学生对通过德育课程后的预期工作岗位的道德行为规范不清晰。而中职餐旅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服务行业,技能的学习与其岗位的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没有做到两条腿同时走路,职业道德素养被忽视,培养的学生服务意识差,职业素养较低,和社会提供的具体就业岗位的要求有差距。

第二,德育课程设计的内容常年不变,没有紧跟社会职业变化的步伐。学校所使用的德育课程教材基本上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尽管每年也会根据实情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总体来看依然过分追求大同,内容的更新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针对中职教育不同专业的具体适用性较差。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对服装专业的调研发现,德育课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性、灵活性限制,没有紧密联系服装专业学生的职业思想的发展需求。调研发现,服装行业变化非常快,学生的思想也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动而产生快速的变化,然而教学内容却依然老套,更新不足,很难吸引并引导学生取道健康的职业思维路线。纵观历史,越是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专业反而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引领。学校在使用“道德美”这一概念时,往往只偏重于它的道德内容,而忽略它的美学特征。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与普高课程相比较,存在很多的相似性。教学内容的学术化较为严重,还是按照传统科研型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科逻辑构建知识体系,课程一味强调完整性和知识点的系统性,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与中职学生具体化教育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鸿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职教育的宗旨形成了背离关系。

第三,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的设计都明显存在弹性不足的问题。中职教育存在着专业多的现象,因此教学需要具体详尽,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讲究从实践中来,也从事件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我们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设计缺乏以上思想作为指导,总是统一计划进行,具体到某一特殊专业群体的德育教育其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通常缺乏针对性,具体体现在德育课中实践教学时所占比例不足,使学生在德育教学课堂中没有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题组同时发现,教师没有及时紧密地联系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设计案例教学,进而导致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学和德育案例实践的课时和项目不足,造成了学生所受到的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很难在体验上和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另外,教师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弊端。通过对数控专业的调研,课题组发现,已有的德育课程设置没有与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紧密结合。职业德育教育没有和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大量课时浪费在传统的德育学科知识上,而将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用来作为具体的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明显不足,没有发挥作为职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思想指挥棒作用,尤其是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引领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堂,缺乏变化的教学设计,缺乏更新的教学内容,势必造成职业德育教育重量不重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有较高素养的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需求。中职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需要以优质的德育课程作为引领,以高质的专业课教学作为积淀,从当前中职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具体的德育课程所遇到的瓶颈式困境来看,大而全的课程目标、没有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和缺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分析是直接影响课程质量的关键,因此中职德育课程急需改革。

三、改变当前德育困境的对策

如何解决当前中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摆在诸多德育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尝试,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教师的传统观念改起。传统的德育教学课题为老师讲学生听,尽管教师不能完全摒弃这种教授方式,但应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打造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交流沟通、主动发现问题、能够自我带入案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教学环境?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满足各种专业学生去适应具体特定工作环境的需求,开拓教学课程空间,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地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最终满足中职学生健康全面且不乏个性的发展需求,是中职德育课课改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纵观教学心理研究史,无外乎要从学生的特定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入手,从学生的现阶段的生活、专业学习的独特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引导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不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其次,德育课题组教师之间要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和交流。中职德育课改对教师备课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专业差异大)、备方法、备重点与难点,围绕学生来备课。因为中职学生专业差异大,针对不同专业学生,他们面临的困惑或者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往往会迥然不同。这就需要备课教师通过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拓展思维,解决突出的实际问题,同时允许学生自行选择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就给教师的教学备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更需要教师之间互助合作,从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案例取材等方面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备课内容。一般情况,备课组需定期举行教学探索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不同的看法,集思广益,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案”。同时,教师应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转换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注重引导课题,调动学生搜集与课题相关信息的积极性,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重营造平等对话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以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需求,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要适当引导,不要强势说服,也不要激化讨论,努力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要打破以往单一的评价模式。要建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要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对学生进行跟踪式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着重考查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处理解决自身发展和职业技能中所遇到的困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价值观,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每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教师在大方面求同的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表现,或许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尽相同,但若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上是积极向上的,也应对学生的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和尊重,注重鼓励和引导,注重考查中职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考查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全面的评价参照信息。评价的形式同样需要多样化,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评,协助学生做好自我教育和反思总结,注重引导、启发,真正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在上述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课题组确立的中职教育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纵深全面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为目标,调整思路,以德育教育纵向贯穿整个专业技术教育为主线,以促进中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为方向,推陈出新,建立一个与时俱进、有地域特色、不断创新、重质重量,满足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中职人才的中职教育德育课程新体系。最后,课题组拟对德育课堂教学改革具体践行过程中,尝试建立以市场为指引、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以实践为突出的课程形式,将德育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精细化匹配,并且使教学内容更具活力和实践指导性,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志晶,程江平.荣国丞浙江中职课改:省域推动的实践逻[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2]王婷.打破千人一面教育顽疾[N].浙江日报,2014-11-13.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必要手段 策略

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着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它是素质教育一部分。一方面,它不仅培养孩子具有优秀的素质,良好的品格;另一反面,也是提升整个民族、国家全民素质的奠基石。但目前我国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未形成专业化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落实德育教学开展深入研究。

一、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概念的错误理解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狭隘,对素质教育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错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兴趣、爱好的培养;缺少有目的和计划的安排,使得素质教育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浅层次中。

(二)成绩决定教育好坏

现在的升学压力,大家只关注成绩高低,不在乎素质教育是否贯彻落实,家长、老师、学校都在谈论成绩。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认识普遍不足,过分重视应试教育的主要学科的成绩,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素质教育的课堂成了摆设,有时还要让步“语、数、外”等学科教学。

(三)社会环境影响

在“快餐”时代的影响下,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环境也在日益翻新。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如何有快又好的突破“效率”的难关,寻求最优捷径提高学习成绩,成为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而对于学生人格健康的关注普遍缺失,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汉代司马光曾说过:“德者,才才之帅也。”高思想品德的人,才能拥有高社会地位。它是伴随人的一生,展现个人魅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多么有才华的人,都要以德服人。在小学期间是培养孩子德育品质重要时期,必须要重视,德育分两方面:一是学校组织的德育课堂,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为了保障孩子拥有高道德水准,少年强,则中国强。

三、实施德育教学的措施

(一)改进教学工作

1.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监督学校认真实施德育教学,组织专门监督小组,走访各个学校德育教学课堂,严厉打击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学校,鼓励认真开展德育教学的学校,形成模范效应。

2.学校组织、安排德育课堂,组织教师参见德育培训。了解德育教学,避免出现认知不足、理解错误的情况,考核教师德育教学水平。调整德育课堂,规避教学的单一、不合理。德育教育,不应仅局限在思想品德的教育,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还需适当在其他课堂上渗透德育。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去养老院、敬老院、孤儿院、扶贫救助会等一些公益组织,从社会角度,让学生形成切身的体会。

(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对于缺乏专业德育教育人才,而导致的德育教学在各个学校实施的差异性。可鼓励和组织各个学校开展德育教学交流,在会议上可大胆交流意见,畅所欲言,将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还可组织相应的教学培养,通过“再学习”,进而产生新的认识,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和发挥。

(三)德育教学模式变革

保留现有可行的教育手段,重点提升学生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听讲课后讨论、查阅资料相结合,定期组织汇报、宣读等,在教师带领下展开讨论,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德育学习。

(四)保障基础工作

让思想品德课程有计划进行,保障学生在课堂中循序渐进的接受德育内容。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局限于对德育内容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在概念上正真理解,不固化思想道德。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驾齐驱,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开始。让家庭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五)评价机制要完善

学校要避免以成绩决定学生德育的好坏,判断一个学生品质的优劣。综合全面的看待问题,全方位的衡量,将学生情感、道德、行为分析都纳入评价体系当中,形成完备的测评体系,为素质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轻松的氛围。

同时家长要参与其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变应试教育时的旧观点。参与到测评中,加强劳动培养,尽可能接触外面的实践,多与学校、教师沟通。齐心协力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显得越发的重要,德育教学是参与素质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德育教学还存在着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观念老旧,使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主位缺失。因此,我们应加强引导,引起重视,让大家都能了解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它对于人格还处在发展变化时期的小学来说是核心地位。落实以素质背景下的德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维,马薇.以德育为抓手深入落实小学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

[2]王凤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W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3,(15).

篇4

摘要: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把思想品德教学作为教师研究教学的课题。本文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中学思想品德的措施等三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中学生;思想品德;探究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和个性特点。有关资料能表明: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中学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富于个性和创造力”,但个性特点不容小觑。他们多数独生子女,有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的焦虑、抗挫折能力不强、敏感而多少有些自私、嫉妒心强等特点。为此学校要发挥新时期育人的作用,按照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结合教材内容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供参考。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

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这样的目的依托于个体良好的品德构成。因为此时的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稍有不慎或者出现其他变故都会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品德教育专家克里纳教授把良好品德要素分为三类:一是道德认知,包括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二是道德情感,包括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三是道德行为,包括能力、意志和习惯。在这三要素中,认知指导情感,情感投射于行为,行为再强化认知,三者形成回环反复的形式。

二、中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按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实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18字方针教学策略。

1、以理服人的道德认知。根据克里纳教授对品德的分类,道德认知应该成为纠正学生行为的根本点,使学生个体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一是教师要做的是适时地纠正学生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不恰当言行,通过对言行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其不合理性。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中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纠正分析,摆出道理,从道德意识、道德决断和自知之明等方面培养学生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让说理过程从事后被动分析过渡到事前主动分析(这点尤为重要),这样,中学生对于自身或身边现象行为的评价判断就会趋向合理。

2、以情感人道德情感。在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强化对道德认知的巩固。根据对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中学生这一代人的共性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的分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向个大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问题学生就被教师特殊对待。同时教师还通过多次的家访工作、与其父母的交谈和建议等方式给他以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心的感觉。这就是说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必要的,道德情感的升华和美化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群体中才可以成倍得到复制,因此,这更有赖于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平时对班级管理的到位和班风的培养。

3、以制度塑造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落脚于行为的改善而非只是结构、认知能力的改善,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工作者通过提出要求,依据学校教育的有关制度和规范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是重要并且必要的,这是达到道德教育目的的最重要一步,具有持久性。为此教师及校务工作者要对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甚至更重要的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的理念切实纳入文本条例中,让其有据可依。道德行为的强化和形成最终又可以对道德认知进行印象的加深,以进一步指导道德实践。总之,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使个体完成从自在的人向自为的真正自由人的转化。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中,遵循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制度塑造人这三步骤,引导促进学生个体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去实现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自为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就会更加优质而有效。

三、中学思想品德的措施

1、教育说服法。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2、创设教育情景法。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初中学生都有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篇5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在党的十报告中多次被提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化转变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不仅是人口转移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转变的过程,这些转变从不同方面冲击着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现实中,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现状与城镇化所带来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存在许多矛盾。比如,教育环境快速变化与学校德育管理的相对滞后的矛盾,学生多元化思想观念与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的矛盾,信息化德育环境与教师素质不高的矛盾,学校德育目标与家长教育观念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激化必然会弱化学校的德育功能,给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带来许多难题,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当前,我县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伴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县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正确的德育教育策略,消除城镇化给农村中学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 城镇化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策略

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受他们自身的心理、意志、心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他们的心理不成熟、社会阅历浅等原因,造成他们自控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极易受外界的影响,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在这个特殊时期,农村学校教育以及与学校相关联的周围环境和家庭都具有城镇化的特性,城镇化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也就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教育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城镇化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贯彻“一主(学校)两翼(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理念,整合社会、家庭教育资源,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2.1 转变德育理念,增强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加强了城市现代文化对农村纯朴文明的冲击,特别是网络文化,在给农村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新的渠道的同时,也腐蚀他们的心灵,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及社会规则的内化。同时,农村中学生的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迅速地增强,他们个人的需要、自我奋斗的意识不断膨胀,特别注重自我表现和自我评价。在行为过程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断,在生活中追求自立,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社会阅历和知识的浅薄,这些追求的目标往往与现实有冲突,当他们遭遇挫折后,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叛逆,出现个体精神的信仰危机。从而导致他们自由行动强化,道德弱化。迟到、旷课、打架、破坏公物、顶撞老师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不断出现,有的还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基于以上的认识,面临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中学德育新变化和要求,教师要积极地、主动地适应这些新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要转变德育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等强化德育教育,采取民主、平等、对话的方式,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地位,关注学生的生存意义和成长价值,增强学生的德育自觉意识。

2.2 改进德育方式,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当前,很多学校对于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存在。许多学校虽然也提出“德育优先”的口号,但落实到行动上缺乏实际的作为。农村中学的德育教育仍然采取“成人化”的传统模式,德育内容“大、空、泛”,德育途径是学校“单打独斗”,德育手段采取“堵、禁”,德育方式“理论说教”。这种教育模式效率低下。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德育活动要依据城镇化的新变化,从学生主体身心和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改变传统的灌输与训导的方式,采用“活动式”和“体验式”,倡导活动教育,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重视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坚持因材施教,注意教育的灵活性,要有细心、耐心,更要有爱心,要让学生能够从情感上和心理上认识到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从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3 转变家长观念,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等行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就家庭德育功能而言,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产生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的作用,它所发挥的亲情教育和监管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有部分家庭因田地被而失去耕地,有部分家庭在现代化耕作条件下出现富余劳动力,这些家长转移到城镇就业。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这些家长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农民从自己的就业现实中逐步认识到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但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考上优质学校。这种只关注子女文化知识学习的家教方式,给子女的思想品质、生活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另有部分家长从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认为读书无用,他们让孩子读书,只是把孩子放在学校让老师管教,对孩子的学习、品德表现很少过问,有的甚至不与学校配合,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同时,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出现了农村学校大量的“留守少年”。这种变化也从某一方面削弱了家长的监管功能和社会功能,造成了孩子的“感情真空”,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家庭的温暖与关怀,使家庭的德育价值无法实现,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心身发展,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讯通、书信、电话、家访等形式,促进家长改变“家长制”的教育方法,构建与孩子“朋友式”平等关系,不管身在何处,都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络,通过与孩子交心谈话,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品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护短,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及时查找原因,引导其积极改进。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引导孩子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全面发展。同时,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把那些不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在孩子面前呈现,给孩子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学习榜样。

2.4 挖掘教育资源,发挥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单一思想认识模式正被多元化的认识模式所取代,但在这过程中,新的伦理道德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造成农村社会道德失范。同时,随着文化商品化,导致非主流文化泛滥、失控。这些不良现象,对阅历浅、心理不成熟的农村中学生来说,容易产生误导作用,造成部分学生理想信仰迷茫、缺失,给农村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消遣的主要方式,不少自控力差的中学生往往会沉迷于上网、玩游戏,有的甚至为了到网吧上网而逃学。同时,社会对一些问题青少年缺乏有效管理,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惹是生非,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品行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要主动、积极地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取缔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的经营场所和黑网吧等,净化文化市场。加大对正义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发挥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近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亲身的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5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

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教师收入存在明显的反差,由此导致部分教师产生了一定的不平衡心理,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同时,许多年青教师或能力较高教师向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学校转移,造成农村教师队伍大量流失,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年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接受信息慢等,使得他们基本凭经验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效率不高。

城镇化的农村学校要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强化教师的奉献精神,树立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教育观念。学校要建立农村中学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学任教。要通过培训、专题研讨、个案分析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掌握现代的德育理念、教育技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新课改 道德教育 地方文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承德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和承德地方文化结合,努力将“承德精神”渗透到教育实践中,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兴校”,让德育的风景在这里绚丽多姿。

一、探寻本土地方文化的培育道德的基点

积累善行,就能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和智慧也会得到提升,承德人重视“积善承德”,发挥承德师生的智慧和品德,铸造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资源,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怎样开掘地方文化的金矿,发挥最大效益,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客体。教师应该寻找地方文化的基点,运用真、善、美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实现德育和地方文化智力发展的和谐共振

我们教师又管德育,又负责教学,德育和教学工作都要融入和渗透。例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早早地上课的时候,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下课放学了。这些学生和别的学生形成了两个世界。德育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教师如果只抓学生的成绩,不抓学生的德育工作肯定不行,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教师可以对他进行德育说教,最省事的是说教,学生会讨厌,没有多少效果。教师可以实现学生德育场合智慧场的融合,发挥承德高效多元文化和内涵融合的地理优势,发挥承德的文化优势,怎样融合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毕业给教师颁发的奖状:

“真诚不需要装饰,您保留本色,用最真的心育人,执著进取,努力耕耘,以诚养人,以俭养德”。

学生会给教师颁发奖状,也会送鲜花,写上全体学生的签名,深情地朗诵等。学生充满热情,师生情,感恩情等也得到升华。教师这样对学生进行德育,学生的精神就得到洗礼,学生的品德就得到锻炼,学生的心灵就得到净化,学生的境界就得到提升。

三、养成好习惯,为幸福的人生奠基

好的教学比赛正在进行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日常生活小事中给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不做好,基础不打好,做不成大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举办生活自理能力的竞赛活动,制定制度规范。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阅读书本,形成数香校园,唱响“快乐读书三部曲”,带领学生进行师生共读、同伴互读、亲子共读等形式,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开设书吧,带领学生读书,教育学生沉浸在图书的世界,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在图书的世界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写下:“在困难中,你无怨无悔。面对死亡的威胁,你一级级地踏上。最终见到了阳光,见到了鲜花。让风来抚摸你的面孔,让雨来洗涤你的心灵。”这是教师带领学生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为鲁滨逊写的颁奖词。这样的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地方文化教育结合的结晶。

为了让学生想读、会读、爱读、常读,教师还可以进行好书推介、方法指导、阅读欣赏、成果展示等,设计并进行阅读评价卡,经常性地举行读书比赛,开展读书节的活动等,通过读书卡片、个人文集、持久地展示学生读书的成果。教师可以将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学子作为德育目标,发展教育的德育和地方文化结合的力量,推行德育教育,实现教育力量的集中。

四、破解教育合力形成与发展的难题

在学生的德育发展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时候会对学校德育进行消解。教师应该在承德地方文化入手,指导学生一起重视德育的凝练,提高教育的综合力量。

教师应该提高家长的素质,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发挥家长的特长,全面教育孩子,提升家长的素质,抓好学生的德育。承德市可以建立家长学校,教师可以组织教育宣讲团,成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等,全面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家校教育合力。

教师可以成立教师宣讲团对家长进行教育,针对德育教育和承德地方文化的结合,对家长进行宣传,找到家长的问题。

家长可以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全部投入到校外的教育事业上去,让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性的东西和学生绝缘,用正能量影响学生,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服务,组织学生文艺活动,为学生张扬个性搭建平台。

篇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农村小学班主任是农村小学教育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

一、农村小学班级工作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进行抚养教育。这种隔代教育,由于主客体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血缘、亲缘关系,爷爷辈的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加之农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教育引导。因此,班主任就肩负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

1.关爱学生,引导健康成长。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真挚的关爱,这样能使我们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及困难,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他们,发掘他们自身的最大潜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转变思想,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能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成绩,而且能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在应试教育年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忽视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认为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完全的“被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居高临下,往往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抵制的心态,难以产生好的效果。然而,在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培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转变思想,尊重和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协作的关系。

3.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千差万别的成长背景,必然存在个性差别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班主任要想教育好每个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就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基本理论,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以便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如何做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1.以德育人,德育为先。

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相对较薄弱,导致部分学生不懂得相互尊重、不懂得感恩、学习目的不明确,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德育人的“德”,指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思想品质等。以德育人,是指班主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言传身教,教育学生的目的;德育为先,指教育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德育为先,是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对楷模的学习,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生、乐观向上、心胸开阔、沉着冷静应对成长中的顺逆境、懂得互相尊重等,达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目的。

2.平等、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学生,非留守学生的家长又忙于农活,学生的功课得不到辅导,学习过程得不到监督,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上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体现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和同一名学生不同科目间的成绩差异。因此,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放下自己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平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袒优秀一些的学生,更不能抛弃差一些的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提高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健康成长。

3.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班级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制度做保障。小学生依赖性强、自觉意识差,其行为的规范常需外力监督。与学生一起制定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明白在班级里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做的做了后会有什么后果。实践证明,有了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助于学生班级意识的形成。

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将班主任、班委、同学以金字塔形式从上至下划分为4个管理层次,依次为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其他班委其余同学。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宏观调控者,主要管理和监督班长和团支书,当然班主任对其他学生一定要心中有数,必要的时候直接教育;班长和团支书主要管理和监督其他班委,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余班委具体负责管理和监督其他同学(包括班长和团支书)和班级事务,是班级管理与班级事务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证明,这种层层放权的管理组织机构,达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发挥每个同学参与班级事务与管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4.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由于大多数农村小学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根据孩子的成长特性进行科学引导教育,往往对孩子实施“棍棒教育”,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创造力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与家长多沟通,多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学会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教师和家长多沟通还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帮助其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赋予了农村小学班主任新的任务,农村小学班主任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裴芹.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1,(3).

[2]王萍.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现代阅读,2011,(11).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具备计算机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外,更要具有能适应所学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实践应用创新能力。而当前依然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顺利实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落后。有些高职院校没有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不能深刻了解市场竞争形势,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兴奋点、积极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管理方式陈旧,疏于对教学活动的全方位管理,在制度上缺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2、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软件工程实践经验,教学只会照本宣科,不会按照课程的能力目标重组教材;缺乏精品意识,不能全面梳理教材内容进行有侧重的教学;备课过程只备知识和理论,不备学情、不备操作和实训、不备德育教育;教学只注重进度,不顾效果;不少教师的业务范围狭窄,难以在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两方面同时胜任,教学过程缺乏交流互动,缺乏动手操作,缺乏市场、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上机实践一般也只是教材上独立的小例子,不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该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不能胜任毕业后的工作。

3、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教材的编写,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学术性,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即注重讲授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和体系背景,不能及时删减过时、落后的教材,有时甚至会出现同一本计算机教材连续使用的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突出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的特点。

4、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不注意授课方法,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上课只介绍专业内容,不训练学习能力,固执地坚守某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不会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实践环节不足。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将实验课环节当作教学的辅助环节,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有的对实践教学环节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各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学生很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职业能力。

鉴于以上情况,高职院校在今后的教改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学生计算机课程的综合素质: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探究计算机教学的新思路。高职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和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专业开设课程,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实用为主,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使计算机教学能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接轨。

2、加强师资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都既要熟知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院校要采取多种方式给教师提高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让教师通过在职学习、在职进修等方式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并经常深入工厂企业实地工作,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努力积累专业知识,多多了解教改动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3、合理构建课程体系。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技术工作。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学要求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择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应该反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院校要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合理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院校要在学科体系的课程中解构课程内容,结合社会和企业需要,重构与实践相对应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生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或多项技能,每个模块的内容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体现少而精,能够反映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如办公自动化可分为网络应用、Word应用、Excel应用、PPT应用、办公硬件设备使用与维护五个模块。

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原则。必修课的内容要紧扣专业,突出实用性,内容的选取要做到少而精,要强制学生必须修完并且达到合格;选修课可以根绝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力求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要根据本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原理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使用一些应用软件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我们教学中常用的Office系列软件的使用。

4、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内容,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讲授课程的重点和基础知识,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讲授课程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大力提倡启发式、交流式、讨论式、案例式、自学指导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提高教学效果。多应用多媒体与Internet参与教学,可以让学生登陆有关的计算机教学网站,自己查询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自觉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更加贴近 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标准,并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相关的国家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5、强化实践环节。计算机课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完善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高职院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块训练学生不同的职业能力。学生只有完成一个实践教学模块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再学习下一个模块。一个实践教学模块可以跨越多门课程或学科,彻底打破各课程或学科中知识和技能的条块分割,培养学生熟练的、完整的职业技能素质。

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重点突出使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习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给学生留下够动手练习实践的时间,在操作中体会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

6、改革考核方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时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考核,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还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考核的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闭卷考试,因为闭卷考试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不能反映出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上机操作、论文考核和项目考核等,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将实践技能考核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总之,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计算机课程的有关理论与技能,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9):7-10

[2] 李佳娃. 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A].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99-400.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4]茅及源.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发展的必有之路[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

[5]赵智.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J ].教育与职业, 2006 (35).

篇9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将人们带入了“微时代”。大学生是“微时代”的主体,研究“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开辟一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路,显得尤为必要。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特点

对于何为“微时代”,目前学术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微时代”是一个蕴涵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对人际交流的便捷诉求是微博诞生并不断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微博开启了“微时代”的序幕。简言之,何为“微时代”?就是人们依托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的阅读、加工、交流和存储等,实现实时、高效、互动的行为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媒介主体的平民化。“微时代”背景下的微博、微信及微视频的广泛运用,不论学历、职业、财富差异,都可以轻松注册和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通过微媒体平台发表想法和观点。在微时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偶像明星,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使用微博、微信发表文字和语音,或者发起一项活动,这就凸显出微时代媒介主体的平民化和草根性。

2.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以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方式最新见闻、接发消息、参与评论,从而信息的传播更高效便捷。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分享新鲜事,短小精良的内容更受人们青睐。由于发送文字长短和语音消息时间会受到限制,使得各媒体呈现大量的碎片信息,转发信息使信息碎片更加泛滥。微时代的媒介环境下,主体已不是传统媒体里无差别的大众,而是多样化的个体。针对不同个体,进一步导致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3.信息交流的去中心化。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已不再是单向传播,传播内容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形成双向或者更多向的结构,每个个体都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或接受者,在每一条信息面前,人们都不再是接受者,而是参与者或者推动者,人们通过对别的信息的评论和转发,有效增强了互动性。以这样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4.信息的病毒式传播。微媒介借助庞大的用户群和高效的转发模式形成了一种类似病毒式的传播机制。一是微媒介具有侵染力很强的信息源。微时代用户之间不全是陌生的网友关系,他们有的是喜欢的影视明星、敬佩的老师、周围的亲朋好友,因此传播信息因其身份的真实性和可判性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更容易扩散并受影响。二是在微媒介环境下,人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串联关系,而是网状的交叉式相互联系,其中某一个节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传递到周边的人群中。三是面对微时代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人们对社会上出现的突l事件显得手足无措,不少人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仅凭一时感知就做出判断和评论,其他看到的绝大多数人也会不加思考地跟随。海量信息,既有正能量的信息传播,又有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使得社会舆论进入危机时代,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难度。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微载体蕴含内容的复杂化影响价值观取向。“微时代”环境下,海量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迅速扩散,人们处在一个被信息海洋淹没的信息社会中。大学生通过微媒体可以阅览、搜索到各种信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在开阔大学生眼界的同时,使得一些学生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媒体、分享信息,这给网络上不法分子不良信息提供了方便,这些学生在微网络中搜集信息的同时,难免会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微信息平台中还有大量的网络游戏,自控能力较低的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浪费大量精力在游戏世界中,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理性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2.微载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挑战旧教学方式。“微时代”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独具特色的优势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广泛应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教师以课堂单一的传授为主,偶尔辅以讲座、社会实践等手段,这些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微时代”内容的丰富性及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再加上新媒体的多样化,通过微媒体转发、评论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更能吸引学生,几乎所有大学生每天都会用到手机,信息来源异常丰富,一些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难以自拔。贴有创新载体标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仍旧是自上而下的内容灌输和传达,没有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环节,内容不活泼,忽略学生的诉求,浏览量低,难以担当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任。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在快捷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侵蚀。微时代,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受到微载体传播形式多样化的挑战。

3.微载体使用主体的平民化削弱教师话语权。“微时代”,人们以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微话题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下互动交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实时地发表见解。这在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形象。过去的知识传播模式是话语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微时代下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学生不再听教育者的一家之言,而是根据自己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判别是非,极大地损害传统教师的话语权威性。此外,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媒体技术接受意识淡薄、对新鲜事物缺乏敏感度,使得教育者处在劣势地位。因此,微载体使用主体的平民化导致教师话语权削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进一步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微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培养,建设微队伍是微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内容[2]。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熟练应用最新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主动挖掘微博、微信等语言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其次,为了适应微背景下信息资源的不可控性,需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能力,及时捕捉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辨别能力,微媒介中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学生难以辨别真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有效阻止负面信息的蔓延,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敏感的信息判别能力。因此,只有不断改善教育者的微理念,迎头赶上,才能在微时代中掷地有声。

2.增进师生双向交流,重塑话语地位。随着“微时代”的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知识传授之间具有很大的鸿沟,因此,为了降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传授难度,就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3]。微博、微信逐渐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实时更新平台信息,以生动活泼的内容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一些留言与建议及时回复和采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形成良性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微时代,避免受微时代负面信息的影响,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者重塑话语地位。

3.积极借助微博等新媒体创新教育方式。借助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优势,它适应了微时代的要求,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强化。微博作为微时代信息传播维度最广、渗透力最强的网络平台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争取的教育阵地。高校应当以微博、微信为载体,德育信息,在微平台上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通过定期定时的信息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灌输微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该将微博中流行的话题及时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迎合W生追随潮流的心理,而且可以促进微博功能的现实化,使大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想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微时代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视“微时代”,提高对“微时代”的认识,顺应“微时代”的要求,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4):28-30.

[2]文丰安.提升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23-125.

[3]邵璀菊.“微浪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5):159-161.

篇10

关键词: 希望教育 大众化教育 新理念

一、希望教育的含义

“问题大学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不能认清自我、没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对学习、生活甚至人生失去目标和希望。没有目标和希望的生活使得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脱离正常轨道生活的大学生自然就成了高校校园中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为此,作为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希望,让他们在希望的召唤下去奋斗,让他们在奋斗中获得快乐,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实现愿望。

(一)捕捉希望

在高校中“问题大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大学生的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有的甚至以悲剧结束。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多,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更多的是与家庭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直接管理者,我们对他们采取何种教育态度、何种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效果,对他们仅仅采取常规的教育方式,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并且教育管理者对此类学生往往会失去耐心,更多的是看到此类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终导致这类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严重。难道这些大学生真的是一无是处、没有一点闪光点么?事实上这些问题大学生不仅有而且肯定会有不少的闪光点,例如:网络成瘾的学生虽然自控能力差,但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一定的执着性,并且这类学生的智力一般来说都是非常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卑感,带有一定的自闭性,但他们大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坚强的性格特征等。我们这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就是不仅要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更多是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并把这些优点作为“希望的火种”进行精心的培养,让这些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没有希望的一族,即让他们捕捉到希望。

(二)燃烧希望

捕捉到希望的火种只是具备燃起熊熊大火的前提条件,能否燃起希望之火,关键要看周围的环境。一般而言,“问题大学生”是生活在阴影和边缘状态的学生,很难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明媚的阳光,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首先,对他们的家庭和成长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特别是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其次,要与这些学生在平等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三是,在了解其成长经历的基础上,结合其当下的思想状态,有意地夸大其优点,让其对自身获得信心,提高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燃烧起生活和学习的希望。

(三)实现希望

捕捉希望和燃烧希望只是希望教育过程中的一部份,实现希望才是希望教育过程中最困难和最关键的一部分,因为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和耐心,更需要“问题大学生”自己迎接挑战,克服困难。首先,在老师和其家长交流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长期的、有效的监督,在这些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三是,对其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对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要及时地给予批评和指正。

二、希望教育的实施

希望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多的是要落实到实践上,即希望教育的实施和落实。

首先,是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为什么很多在中学表现很好或正常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从中学生向大学生转换过程中没能及时转换角色,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的结果。相对中学生而言,大学生的学习要自觉,生活要自立,交往要自主。在一个陌生而又充满诱惑的新环境中,很多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迷恋网吧而不能自拔,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失去目标,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形成自闭而倍感孤独。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特别是带新生的辅导员一个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新生及时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跟上时代的节拍共同前进,让常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问题产生之前。转贴于

第二,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宣传教育作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要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政治宣传的主渠道。应该通过这个主渠道加强政治理论宣传,让他们在高尚道德情操教育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思想觉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燃起希望之火。

第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干部的积极作用。班干部是高校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班主任和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同学反映问题的最直接体现者,班干部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所有的辅导员都非常重视班干部的培养作用。在对待和处理“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过程中,班干部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班干部可以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地传达到辅导员手中,另一方面班干部是辅导员实施希望教育策略的最佳监督和辅助执行者。

第四,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摧残大学生的心灵而且直接威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影响到学校的稳定,所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并纷纷建立了三级心理预防系统(学校、院系和班级)。虽然随着时代进步和医疗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使一部分真正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而最终导致酿成悲剧,所以辅导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让有问题的学生能够敢于走进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在咨询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燃起希望之火。

第五,结合家庭教育。“问题大学生”的问题当然首先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家庭的教育和成长背景有密切关系,如:独生

子女综合症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等。所以“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这种配合一方面是尽量把学生以前的情况与老师和辅导员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对于辅导员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谅解。

第六,唤起社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实际上,“问题大学生”这个名称是我们学校和社会对这些学生一种带有偏见的称谓,并且很多老师、学生和家长认为这些学生不可救药,从而对他们另眼相看,采取避而远之。其实这种歧视对他们的伤害比这些“问题大学生”的问题对他们的伤害更大,所以我们应该给这些“问题大学生”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并且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没有被抛弃的一族,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