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辩论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与道德辩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实施研讨型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它主要是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载体,通过专题研究和探讨的方式,实现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与师生分享交流的目的。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选择以“失信的惨痛代价”为切入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材为载体,研究、探讨该案例,并与师生们分享自己的心得。此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通过分析和交流,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点评,从而使学生既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懂得理论知识点在具体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现。
2.开展演讲或辩论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教学参与度,实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实践目标
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基础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热点主体开展演讲和辩论,通过演讲或辩论使广大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度。例如,学生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选择“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演讲或辩论的话题,开展一场校园演讲或辩论活动,邀请广大师生参与,做好周详的演讲准备工作。通过围绕“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收集具体的社会实例,以获取的社会实践性素材支撑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使广大学生在激烈、生动的演讲活动中充分认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加深理解,感悟课程的魅力。在演讲或辩论活动最后,请邀请到的老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目标。
3.以体验型教学方式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性
所谓体验型教学方式即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例检验理论知识点,以切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高校学生选定“职业道德素养”课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通过走访调查活动,获得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和实践体验,然后对调查的数据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解度,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水平。
4.结语
篇2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有效性
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偏重于教材、偏重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很少进行实践教学的现象,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而采用研讨式、演讲辩论式、情境式、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研讨式教学
在采用研讨型教学模式前,教师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再紧扣学生身边的和学生熟悉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设题,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探讨、交流,由于教师所设题目涉及的内容就在学生身边,学生较为熟悉,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研究、探讨、交流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由于学生较为熟悉,所有人都有话可说,并且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把“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习热情高,对锻炼学生的能力十分有利。
2.演讲辩论式教学
演讲辩论型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讲或辩论等方法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围绕某一专题安排学生开展演讲或辩论活动。通过演讲或辩论活动促进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对“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节内容进行理论阐述之后,可以安排学生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志发奋成才”、“放飞理想”为题开展演讲活动。学生刚学过这部分知识,有了知识的积累,往往能积极参与演讲活动。通过演讲活动,既促使学生使用有关理论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教师讲完“职业道德主要内容”这一节的理论知识后,安排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教师要求正方学生围绕 “干一行,爱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反方学生围绕“爱一行,干一行”的论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懂得了在实际生活中,当现实与自己理想的职业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如果无法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就改变自己对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情感和态度。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即使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够理想,也应该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3.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运用情境教学中的小品表演来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意,合理编排剧情,而且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表演,让学生在表演、观看、讨论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学生学习“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医学生的特点,补充“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教师的理论教学完成后,要求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编排小品,并进行小品表演。
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利用小品表演进行实践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并能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
运用情境式教学,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理的内容;
(2) 精心设计与编排;
(3)分组表演;
(4)组织讨论,反思教学问题
4.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该模式有利于挖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用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组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实训课和工学结合,亲临现场,参加集体活动,营造浓厚道德氛围等策略来实现。
体验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体验式学习是重视实践的学习方式,它的有效性、重要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因此,运用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学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习绪论部分中“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校园、参观学校图书馆、参观学校实验室、参观学校校史展馆,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直接感受、体验、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感受大学校园文化,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任务,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改革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单纯听课、接受灌输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优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学生发展,以德为本。有德有才为精品,无德无才为废品;有德无才为成品,无德有才为。法学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人才为使命,因为法学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着判断是非、伸张正义的角色,更加需要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因此德育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1.德育渗透的意义
从“社会本位”角度分析,法律与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彼此互为补充,法律将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规定为公民的义务,具有强制性,以保证社会主体对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道德通过引导社会自我净化,进而为良法之治营造积极的环境,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看, 法律使人明法,知道可为和不可为之举,道德使人明理,明白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二者共同为个体行为提供了指引。法学教育过程中德育实践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法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已无法与当代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相适应,德育体系有待进一步重构与优化。
2.以法学人才为培养对象的德育体系
教育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构建德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法学专业的特殊性,应从德育目标与原则、德育模式与方法、德育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起符合当代法学教育目标和社会需要的法学理论德育体系。
(1)德育目标。作为法学教育,它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法律人才的重任,其德育目标必然离不开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入,以提高法学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建立发展的法律道德体系。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专业目标。通过寓德育于法学教育,提高法学人才的专业信仰,提高整个法律系统的道德水准。第二,职业目标。法律职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技术性,其道德观念与其他职业存在一定区别,在德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各个主体的责任意识。第三,评价标准。法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价值冲突,一个律师或者法官可能面临着对当事人尽职和对社会公开的双重责任,当对私与对公之间存在冲突时,需要公正的价值标准,才能保障人的行为稳定性,因此德育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稳定的价值评判标准。
(2)德育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重点采用的德育方法有三种,即说服教育、角色扮演、合作学习。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角色模拟,亲身体会获得道德感知和认同的方法;合作学习则是教育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要求学生在道德取舍过程中充分考虑团队价值。这些德育方法与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法官、律师所需要的辩论说理的基本素质相符合,同时在活动教育模式下,法学教育的德育实践更多是通过模拟、辩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些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团队进行彼此分工协作,模拟不同的角色,通过剖析事实并运用法律进行价值评价,进而说服对方的过程。
(3)德育内容。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下,德育内容非常丰富,有关国家集体、劳动、纪律、民主法制、理想、世界观等都可以成为德育的内容。法学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主要涉及法律,从与专业知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角度看, 德育内容应当以民主法制观念教育为主。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道德教育,促成法学专业学生形成民主价值观。基于民主法制的主体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培养方案,充分考虑法律专业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道德理论基础、德育活动实践、活动评价等进行具体德育课程设计。道德理论基础的建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即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启发学生主动寻求法律与道德的统一途径;再通过模拟法庭、成案研究、庭审旁听等实践课程,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并促使其树立良好的法律价值观,逐步缩小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间的差距,提高法学学生价值观水平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性;最后还需要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予以明晰化,最终确立法学专业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和信仰。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模块式教学 实施策略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它综合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
近年来,“基础”课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重要尝试之一是运用模块式教学。它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模块,模块内又分成不同专题,从感受——认知——分析——把握——训练——实践等几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模块教学解决其思想深处的不同问题;强调在“做中学”,通过不同模块的实践,提高其在职业活动中必备的思想政治法律素质和关键职业能力;强调学习道德法律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的三位一体。因此, 运用模块式教学能有效地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基础”课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式教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全面了解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思想状况
实施模块式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专项能力分祈。首先应去产业界进行咨询,确定构成某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按复杂程度说明职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然后说明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最后描述每一专项能力的标准,并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排出顺序。其核心是职业能力分析。基于此,“基础”课实行模块式教学需要首先做好学生的职业分析和能力分析。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专业系部合作,在他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一起做好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方面的能力要求分析。为此,我们要做好两种调研,其一是企业相关调研,目的是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其二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明确学生思想现状与职业能力相关要求的差距、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得知:不同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在思想道德法律修养和政治理论方面的能力要求大同小异,都是要求职业者具备基本的公民素质、较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态度、必备的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专业的从业者还应具备对本专业发展所借重的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力。另外,所有职业都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关键能力,如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二、按照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划分教学模块
基于以上分析,在对中央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统编教材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对“基础”课内容进行整合与构建。从加强高职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以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法律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应确定以下三大模块十个专题六大实践主题的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思想道德教育(简称道德模块)。
包括理想情操教育、人生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特别要结合职业理想,重点解决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使高职学生具备初步的自我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提升实践德行规范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块中,采取专题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七讲:
第一讲,转换角色,定位自我,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环境。
第二讲,承担人生责任,确立崇高理想信念。
第三讲,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四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五讲,养成良好品德。
第六讲,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与家庭观。
第七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第二模块:基本法制教育(简称法律模块)。
包括法理、宪法和其他部门法,旨在帮助高职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培养法治“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初步学会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领域法律问题的能力。另外,重点要针对不同专业,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讲解不同的相关法律规范。
这一教学模块,主要包括各专业共同的必讲部分第八、九讲,选讲部分的第十讲,一共三讲:
第八讲,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第九讲,了解基本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
第十讲,针对不同专业,重点讲解不同的相关法律规范(如:环境法、专利权法、合同法、商法、保险法等)。
第三模块:实践教育(简称实践模块)。
马克思认为,实践首先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实践模块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社会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中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上的融汇贯通,时间上的交替进行,使学生在正确认知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提高综合素质。根据现有的客观条件和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实际需要,可以确立以学生成长需要、不同职业道德要求和相关政策理解力为重点,包括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两型社会建设、专业服务社会生活及调研等在内的五大实践主题。
第一实践主题:实现角色转变,规划学业生涯,重建人生理想。实践活动方式:参观校园、座谈交流、心理游戏、写学业规划书。实践目的:通过上述活动,帮助学生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理解,学会接纳自己和学校的现状;帮助学生重新定位;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实施自我监督,踏实走好入学第一步。
第二实践主题:“两型社会”建设及各专业社会发展状况调查。实践活动方式:个人或多人合作,了解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同时在校园周边及所在城市开展社会调查、宣传等,为社区、学校、家乡“两型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实践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政策理解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实践主题:走出人生观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关注与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话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由学生收集多元案例,开展班级大讨论。实践目的:通过各抒己见的讨论或辩论,增强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初步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四实践主题: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案例辩论。通过相关法律知识学习,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实际,搜集相关案例,开展课堂辩论。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法治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
第五实践主题:假期“三下乡”、社会服务回家乡。高职学生多来自农村或城镇,利用假期回家之际,向家人或乡邻宣传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活动,并完成相关调查报告。实践目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三大模块均包含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方面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将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彻底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在现有课时条件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去学习、实践,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三、制订模块教学大纲、整合模块教材
教学模块和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写出新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条件、教学方式,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教材。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课要求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我们应该对现有教材按照模块式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化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
四、精心组织教学,实施全过程指导
在模块式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按各工作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编制模块学习指南。尤其是实践模块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年国际、国内和行业形势发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工作式、情景模拟式、体验式、践行式等方式方法,将课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组织,严密部署,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又坚持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做到既有前期的指导,中期的跟进督促,又有后期的总结。期间还要不断给学生注入信心,对学生的成就进行评定与鼓励,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改革评价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考核成绩的构成也应该是模块式构成。具体包括理论知识模块考核和实践模块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相应改革,理论考核主要是道德模块和法律模块的理论知识考核,主要由期末测验(开卷或闭卷考试均可)和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等)组成。这两个模块的考核可以占到总评成绩的60%。对于实践模块的考核,考核内容应该是学生的“知行统一性”,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行为是否和谐统一;考核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重点是提高学生实践的参与度、实践效果和平时道德法律遵守情况等在考察评定中的权重,使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模块式教学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基础”课中实施“模块式”教学,重点增加实践内容,既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只要对教学内容研究透彻,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情况了解清楚,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 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
[2]王洪生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3]陈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式教学的实施方法[J].考试周刊,2009(41)。
篇5
关键词 医学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Research
FENG Yu, ZHAO Min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continued to improve, health and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health care reform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people's urgent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norms of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doctor-patient treatment under the law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to help medical students form the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 carry forward the great spirit of patriotism,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ethics and legal concept, to form a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moral law,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ain channe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main front. In this paper, "medical students" of this group, based on "innovation," the word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mode reform,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form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常简称思政“基础”课,下文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法治观念的主阵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加强思想理论课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守好“主阵地”、建设“主渠道”的客观需要,对于帮助大学生高质量、快速度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由大学生向合格建设人才转变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必须一改以往教学资源单一化,讲授程式化的弊端,必须针对不同对象,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拓展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医学生”这一群体,兼顾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立足“创新”二字,通过多趣味、多形式、社会大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
1 医学生“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后的第一门课程,由过去分开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而成。到目前为止,“基础”课已经开设了7年,全国统编教材也进行了六轮修订。可以说,“基础”课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盲目摸索、大胆试验的原始阶段,迈向“以科研促教学”的新台阶。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但是,从总体来看,“基础”课的理论研究几乎都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鲜有针对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的研究。
而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和适应性肯定是不同的,不可能一本教材、一套课件、“一统天下”。要真正实现“基础”课教学的目标,培养出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分门别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基础”课课程教学,从而才能真正实现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医学生作为不同类型、专业、层次高校学生中的一类,由于其未来所从事专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转型、医患矛盾冲突对抗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品质的培养更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比较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摸索出一套专门针对其的“基础”课教学路径。
2 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
2012年5月7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开启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对医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医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生的医德、医风,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其专业素质的养成、医疗水平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形成,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医生,不会掌握精湛的医术,更不会成为卓越医生。所以,应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医学人才,摈弃以往“重医轻文”的错误理念。
按照医学生的特性、人才培养目标对“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开展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选择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时根据医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备课时就具有针对性,不仅是对教材的处理上具有针对性,在内容的讲解上也同医学生的专业相挂钩。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联系医患矛盾、医患和谐;职业道德联系医师职业道德,医生的;刑法罪名联系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安乐死;刑法中的紧急避险联系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截肢手术、难产病例中的母子选择其一;民法中的自然人联系胎儿的主体地位等。这样,不仅讲课的内容活波生动,而且贴近医学生的专业内容,就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教学的效果。
3 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的提出
笔者严格遵循最新出版的第六版“基础”教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密切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注重实效,把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主题讨论同开展文化讲座、抢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网页大赛、歌唱比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使这门课程成为医学生真正喜欢、受益终身的课程。
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同时是学生自己在探讨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思考也更深入,印象也更深刻,也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效果。
同时配合每一章节实践环节的设计。如:
绪论:采访一位“过来人”
第一章:积极预期未来――做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规划(“中国梦 我的梦”)
第二章:观看爱国电影《白求恩大夫》
第三章:医患角色大扮演
第四章:辩论――“路人摔倒扶不扶”
第五、六章:“公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
第七章:医德医风演讲比赛
这种新型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通过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而让学生愿意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对先进的道德和法律的习得中产生“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效果,帮助医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职业素养。
4 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
4.1 基本素养与职业素质兼顾
“基础”课的教学既要满足普通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的相关要求,还要充分体现各专业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模式流程设计上,应充分体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自然是“基础”课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中针对医学生,让他们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合格建设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4.2 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方式兼顾
讲授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多元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主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复合式课程教学方式,每一章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始一个主题(话题),其后组织全班同学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在规范化教学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发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情景等方式,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
通过医学生“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适时地、持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医学生“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和育人功能,这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新建设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悦.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2] 周金凤.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创新之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8).
[3] 乔旺忠.对我国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反思[J].中医教育,2012(7).
篇6
关键词:立体式 德育课教学 实践 创新
一、“立体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何谓“立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三种。一指具有长、宽、厚的(物体);二指几何体;三指上下多层次的,包括各方面的,如立体交叉,立体气候,立体战争。本文取义第三种。何谓“立体式”教学?笔者认为:“立体式”教学就是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发挥师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师生课前相互配合,精心准备,课中采多种教学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全程投入教与学,在课后提供多种实践平台,让学生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联系起来,突出实效性,突破局限性,彰显活跃性,实行多角度、多手段、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立体式”发挥――做好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指导三个层次的工作,开展全方位的德育课教学。
传统的德育课,教师普遍重视自己备课,对学生课前准备要求比较欠缺;重视课堂教学,对课后指导比较欠缺;重视课堂讲解,对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欠缺。立体式教学,可突破以上局限。
1.功夫在课前――以“四个题”、“四个一”精心做好策划准备。
(1)教师要安排学生完成“四个题”的准备任务。即一个自主学习的专题、 一个辩论的辩题 、一个演讲的主题、一个课堂质疑的问题。
(2)教师自身要完成“四个一”的准备工作。即设计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导入,内化熟透一段精彩精短的讲授,准备一次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视听展示,练好一次充满激情的演讲。
2.功力在课中――以五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并设计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讲解回应。就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场导入,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对教材重点、难点、热点进行精短精彩的解读讲授,并对学生的 “质疑问题”进行回应,要求教师言辞精炼、调动有方、灵活应对,构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第二环节:视听展示。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动、震撼、直观、切合主题的影音视频。
第三环节:辩论点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即席发言。并进行“点睛式”感言评述及归纳。
第四环节:激情演讲。一指学生上讲台围绕教材内容陈述观点或发表主题演讲。二指教师作富有激情的演讲。
第五环节:分享布置。指由学生把自己在课余的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中的照片、视频、文字等向全班展示并分享其参与过程、心得感悟。
3.功效在课后――按照“知行合一”理念,以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为载体,从“确定主题、指导实践、批阅记录、提供平台”四个方面,把德育课延伸到课外。
一是确定主题。即确定道德实践活动主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社会上热点,布置切合学生实际的道德实践任务。
二是指导实践。即在课余适当、适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主题活动,使德育紧扣生活,紧扣当下。
三是批阅记录。即每周批阅《道德思考与实践活动记录本》,或让学生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电子记录,发由教师电子邮箱进行交流、批阅、反馈。
四是提供平台。即提供课堂展示平台、网络展示平台。一是让学生把课后的道德实践活动用照片、视频等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分享体会感悟。二是建立“QQ群、微信”等,让学生将其“成果”分享延伸至网络,突破时空界限。
(二)学生“立体式”发挥――以“十字”法,多管齐下,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行为,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实践性。
一是“听”。让学生用心地听。听教师开场导入、情景创设、解惑释疑、启发提问;听同学登台演讲、即席发言、辩论分析;听多媒体播放的主题音乐等。
二是“说”。让学生大胆地说。要以“登台演讲”、“即席发言”、“自由辩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三是“读”。让学生大声地读。对教材经典段落、生动案例,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均可朗读。关键是引导学生读出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爱憎分明等德育课的思想感情和课堂气氛。
四是“唱”。让学生高声地唱。在德育课适时、适当播放紧扣主题的歌曲,让大家朗唱,能收到理想的情境陶冶,调动学习热情的效果。
五是“看”。看多媒体视频播放。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增强教学感染力、直观性。
六是“思”。“思”是德育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讲授讲解环节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七是“辨”。可简单模拟正规辩论赛模式,也可作即席自由辩论。通过辩论,观点碰撞,使学生动口动脑,使课堂变成思想交汇的活跃场所。
八是“行”。即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师布置确定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前述)。
九是“写”。课后布置“写”的任务,写在专用的《道德思考与实践记录本》上。可以是有关道德问题的思考、热点问题的看法,道德实践活动的收获、体会等,以此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
十是“展”。即课堂展示和网络展示。
二、考评“立体式”开展――创建课前、课中、课后、考试“四期一体”的考评新模式
一是课前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前“四题”任务布置,并表现积极。分值比例为20%。
二是课中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学生课堂参与性、积极性、活跃性、纪律性的表现。分值比例为30%。
三是课后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课堂展示、分享过程以及《道德思考与实践活动记录本》的完成情况等。分值比例为30%
四是考试考核期。学生得分要点:学生的卷面成绩。分值比例20%。
三、“立体式”教学开展实施的原则
要做到“五个结合”,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前准备、课后指导结合起来;要把校内德育和校外热点问题、新闻实例结合起来;要尊重道德品质形成规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信念,把教学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把现实教育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世界结合起来;要留意学生各种表现,做好考核登记,充分发挥考评措施的激励作用,把教育教学与考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①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Z]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作者信息:
姓名:庞剑云(第一作者、主要执笔)
职称:讲师
单位:湛江市技师学院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 实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片面追求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一味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开展法制教育的唯一平台,而且普遍采用公共课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法律方面的求知欲也得不到满足。同时,缺乏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长远规划,一味灌输,要求学生背诵法律条文,这种单一的受教育途径使大学生仅能在基础法律层面上产生初步认识,这显然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目标相去甚远。
2 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2.1法制教育形式固定
法制教育综合性较强,对于理论方面的指引和实践方面的锻炼都有较高要求。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法制教育”的唯一平台,并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之内容庞杂、课时紧张,导致该课程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内容,更没在实践中强化法律素质的教学安排。
2.2法制教育内容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立法速度加快,法律知识的更新也日渐加快,但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却缺少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也缺乏相应的补充与解读,导致大学生法制理念及法律知识的滞后。
2.3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教师本身法律素质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进展状态,而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素质却令人担忧。各类师范院校中的教育法学课程相对滞后,教师在职培训又缺乏相关内容,而法学专业的教师不愿意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导致目前很多高校的法制教育责任由社科部等部门承担,而受到教师自身法律修养及实践应用能力的限制,很难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的积极性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3高校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3.1调整培养理念,改革教育方法
科学成熟的理念将为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引,有效适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素质。因此,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应从调整培养理念、改革教育方法着手: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要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在法律学习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增强教育效果;树立互动教育理念,注意校内和校外因素的互动,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全方位地拓展教育平台,解决大中小学的衔接问题,实现内容上的连贯性;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法律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加入到了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中;通过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成为其中的角色,并进行相应的思考。
3.2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
大学生法制教育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教育环境外,还要有一支本身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应大力引进学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学工作者来学校从事法制教育工作,加强现有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深造,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准。各高校可试点将法律教研室单独划分出来,并使法律教研室与德育教研室形成既互动又交流的关系。通过此类试点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现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推动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不断提升。
3.3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实践环节
在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可或缺,应将法制教育与德育相融合,除普及道德法律知识外,还要帮助大学生认清德与法的关系,进行德与法的辨析,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逐步引导学生从道德认识上升到法制观念,从而使其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将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的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采取合理的调试方式,减少违法犯罪的动机和行为,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基地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提升自身法律素质的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特别是模拟法庭、现实说法、法庭辩论等活动的开展将大大突破课堂的限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加深思考法律问题的层次。学校可以对辩论协会等法律相关社团予以鼓励和支持,此外,还可以由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带头成立法律服务社团,从事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艳.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1(3).
[2] 赵云芬.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
篇8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总体看来还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目标。但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的趋势下,面对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享乐主义膨胀、损公肥私行为都在发生,不守法规、腐化堕落、以权谋私等现象严重存在,受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素质的现状
1.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只流于表面,老师教学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课时少但内容庞杂,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从而达不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其法律意识的目的。另外普法教育除课堂教学以外,只有断断续续进行的普法活动如:开展“普法月”普法周”等活动。这样的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法制意识仍然较为淡漠。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理解不够深刻而没有树立增强法制的观念。在我国,学校法制教育安排充其量只能算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为目的的观念教育[1]。这种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由此还会使法制教育得不到发展。
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2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作为时代的宠儿,大学生的价值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少同学过分夸大个人的价值,忽视自己对社会、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造成个人主义突出。这导致了集体功能的弱化,使集体失去了其特有的凝聚力。受西方实用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用,理想观念不再。同时在图书馆撕书,在课桌上制造“课桌文化”,在食堂打饭时插队,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老弱妇残熟视无睹等等社会公德淡漠。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他们不是用良好的经济状况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条件,而是过分地把钱投入到物质享受、追求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大学生赌博严重,有的大学生偷同学的电脑、自行车、现金、手机等等。这样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着实让人堪忧。
2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2.1改革法制教育机制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和借鉴深刻的教训和经验从原有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要避免类似药家鑫这样的事件的发生,在实践中就要加强法育与德育的结合。把由单纯的道德说教转变为以赏罚机制为载体的道德教育,以选择性激励帮助人们在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付出物质利益代价和成本中学会遵守社会道德[3]。
2.2 改革法制教育内容
有利于实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德育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从制度上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3开展法律与道德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有效地内化为法律能力。可以开展法律法制宣讲、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关心与兴趣,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典型事件通过如辩论协会、演讲协会等进行讨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2.4 营造健康校园道德氛围
社会是个大课堂,社会实践是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最生动、最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军事训练、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亲自感受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在实践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上
转贴于
的某些不良现象,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观念,促使自己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通过参观先进典型,了解先进人物的成长过程与高尚思想道德,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4]。
2.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是一种受益面大、涉及面广的教育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心设计独立自主、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氛围;营造出创造干净、优美、有秩序的环境氛围;建立一种以师生关系为表率的和谐人际文化;学校领导与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树立好的榜样,扭转不良的校园文化。
3 统一道德与法制教育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5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高职学校层面,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偏重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法律教育;在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出现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偏差办学指导思想。其次是高职院校在教育体制和道德考核上缺乏有效的机制,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得不得适当的培训。同时,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完整的《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手段单一,滞后。这造成了《基础》课程的老师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低下。
在高职学生层面,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较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谋生的技术,他们大多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或者说学习是应付式的为了考试,获得学分。其次,在目前社会转型和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人们关心经济利益,对社会制度及道德水准的提高呈现出漠视的态势,另外,在网络时代,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的信息可能会与《基础》课上的内容相矛盾。这就使得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不高,甚至是抵触的情绪。
在教师层面上,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考核的方式单一。教师是《基础》课程的教学主题之一,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据调查,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大多采取大课教学的形式,几个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而教师的教学手段则是单调无味,大多采用PPT课件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产生懒惰、无所谓的心理。在考核方式上,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这样的考核手段没有起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索社会话题的效果,自然教学效果就一般了。
在教材层面上来说,目前《基础》课的教材显得理论性太多,实践性不足。目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课教材虽说在几版的修订之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意识的教育体系,但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基本原则原理的表述太过于抽象,文字叙述上太过于教条和说教,缺乏生动的案例,没有感染力;过于强调理论上的说教,而忽略了高职学生的认可度,缺乏可行的社会实践目标,操作性不强。
二、《基础》课程改革的应对策略研究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从学校到教师到教材都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
1、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服务
高职院校是大批学生成长、成才的地方,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培养思想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法律意识深厚的学生。首先,高职院校在指导思想上要有所转变,要坚持把"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过硬的学生,更要树立起培养技能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知识能力与法律意识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人文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提高。《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及高尚的道德水准为学生树立标杆。同时,学校还要严格要求《基础》课教师加强学习,积极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来增加《基础》课的吸引力。最后,高职院校要构建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接受和熏陶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创造环境。比如,开展各种道德模范人物展、法律案例展等等。
2、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把理论和实际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学有所成
首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其他专业课有所不同,《基础》课抽象、理论性强。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去,构建一个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说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式、互动讨论式、影片导入式等,比如在法律基础部分如果能够有详细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适当的辩论,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高效的。其次,教师要注意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枯燥乏味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形式,这一教学形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高职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及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到实践再到内化的过程,因此,没有实践的《基础》课学习是一个不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可行有效的实践计划,比如开展社会调查、代表性案件旁听等。
3、《基础》课程的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要拘泥于学生考试成绩,而要注重学生个人修养的提高和内化
《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不要总是停留在试卷考试的层面上,可以采用学生演讲、辩论的方式对当前的热点时事,社会话题进行讨论,这种开放式的考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品质得到升华。另外,开卷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单一,检验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取消。
4、《基础》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易接受性
作为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就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的文明意识及法律意识,具有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在文字上的表述上务必能够结合实际,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乐学、易学。
总的来说《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教学改革过程,没有固定的永久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因此,学校、老师要发挥作为教育主体的优势,为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法治意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伟.浅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篇10
关键词:教育 道德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教育是一个绵亘古今的主题。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或道德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将社会生活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或没有接受的教育相联系起来[1]。当前,人们的观念处于多元和相对之中,实用主义和消费主义充斥我们每个人的心间,很多的行为远远超出了起码的职业操守和伦理底线。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开始面临着道德危机[2]。面对社会道德危机,学校道德教育会受到严厉的责问和批判。
然而,道德教育该怎样进行呢?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特雷安塔菲勒斯认为美德不可思议地可学,然而却很难证明,我们彼此能够传授美德或教授美德[4]。本文在全面分析道德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并对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进行探讨,旨在为道德教育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一、道德是什么?
(一)道德的内涵
子曰:知德者鲜矣[5]。千百年来,道德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但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抽象和空洞的,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赋予了它不同的阐释和界定。道德认识所面对的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客观给定的对象世界[6]。所以,道德认识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变化的。
笔者认为,道德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美丽的花朵。
托马修斯认为道德是积极的,善待别人,正如希望别人善待自己一样,它的法则是仁慈的法则[7]。体谅模式的创始者麦克菲尔认为利他、关心应该是道德的核心品质[8]。道德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是通过自己一系列善的行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和谐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只有人才有的那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德。道德行为不仅要求自身的修养和品质,更多地是彰显一种美好行为所带来的对他人和对社会温暖的效应。一般情况下道德行为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二)道德行为的动机
实施道德行为需要成本,需要付出个体的一些利益,比如时间、精力、金钱、感情等等。很多时候人还会面临诱惑、灾难、伤害和牺牲自己等挑战,但仍然有非常多可敬的人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坚守了道德品质:对他人好,对社会好。
笔者认为理想道德行为的终极力量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对社会的发展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人格上努力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鲁洁认为自我超越的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怎样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问题[9]。进行道德行为,在最高境界上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种动机下的道德行为一方面会给这个社会给他人带来温暖的精神力量,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会使个体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其次,进行道德行为将会使个体和社会保持和谐和平衡的关系。冯建军认为道德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既满足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又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统一[10]。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名声、荣誉等也有可能进行道德行为。在这里笔者并不反对这种动机下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一般意味着有好的结果出现。那种为了私利或者偶然的道德行为,也属于一种道德行为,它也会为社会、为他人带来暂时的好。只是,这种行为无法形成一种来自心灵感动的力量,不能传递,不能感召更多的人。
(三)道德形成的生物性特点
乔治・弗兰克尔认为个体幼时父母的抚养方式是不道德行为可能的根源。他认为,在每一个正常的或是健康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区域用来专门记录和存储父母应答以及那些影响和刺激他们道德神经元的早期行为,比如爱与呵护还是冷漠排斥;我们被爱和被呵护的需要,以及反过来爱他人和呵护他人的需要,是作为一个道德观念在心理上表征的[11]。诺丁斯在考察了美国道德教育状况后,也感到对儿童关心不够是造成道德水准下降的主要原因[12]。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早期经验会塑造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1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有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简单学习的能力,一旦儿童观察到了某种行为就有可能习得某种行为,获得一种难以更改的认知图式。
根据以上各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行为的根源来自于幼年父母的抚养方式以及早期的教育方式,成年期一个人对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同情,会与个体早期是否得到爱和关心有关,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可以推测个体在婴幼儿时可能经历比较糟糕的早期抚养方式。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和周围的环境存在交互作用力,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和吸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深深地印刻在大脑里,成为个体表现具体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和理由。
(四)道德与法律的优先顺序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样东西,它们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法律从外部规定了一个人必须遵守的最低行为标准,是从消极方面从外部约束人。它依靠国家强制机构来维持权威,依靠强力机构的惩罚手段来保证社会成员对它的遵守[14]。平时被我们攻击为不道德的很多行为实际上是触犯了法律的行为。道德是积极的,要求个体善待别人,如帮助他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自我牺牲等等。它的法则是仁慈的法则,它界定的特点是不可能使用强迫手段,完全是一个人自愿、自律、主动的精神力量。道德的对立面是不道德,也就是不对他人好,而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强求的。乔治・弗兰克尔说我们看到了所谓真善美的高尚情操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仅仅是自我陶醉而已[15]。阿瑟・克莱曼认为法律的强制和约束将会保护人们对正义和善良的信心[16]。所以,法律必须成为为道德保驾护航的武器。我们难以想象,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面对犯罪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当一个人在触犯了法律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时候,我们还怎么去要求人们积极实施道德行为?道德就是对别人好,是完全利他的一种品质,当我们鼓励个体对他人好的时候,必须首先要用法律来保证他本人不受伤害。
二、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所讨论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可以复制和传递的、符合人性的、确信能带来好的结果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实现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个体在懂得生命意义的基础上,在观念世界里形成一种只有人才有的立场和情怀,这个立场和情怀坚定而彻底,能帮助个体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坚守道德底线。这个立场和情怀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以及同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人,一个拥有仅有一次宝贵生命的人,一个有感情需要人与人之间更加积极、和谐、温暖关系的人,一个有权利追求美好生活、获得社会的尊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一个希望避免受到任何伤害的人。当然,成为这样的人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需要有这种共同的社会认同,并且把这种认同内化成一种简单又自然、深刻又坚定的立场和情怀,在这种立场和情怀的指导下自然而然地对他人好、对社会好,即使在外部力量威胁到那些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事的时候,即使面对灾难、伤害的时候,即使我们必须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违反人性,也不会威胁到他人的生活。
边沁主张道德就是要求整个法律机构,立法的、司法的,加以转变,使之平等地关心一切人的福利和引导个人同等看待自己的和别人的幸福[17]。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旨在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和同情人的立场和情怀,旨在促进个人幸福和人格完善,旨在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善和社会的凝聚力,让人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只有人才有的那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德,更多地彰显一种美好行为所带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温暖的效应。
三、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
由于道德教育教育目标的特殊,所以特别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
苏格拉底不想人们只是重复那些他们听到的却不经过消化的东西,他希望通过追问、思索、激发和唤醒,被问者会形成属于自己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对生活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采用这种方式。首先,确定对话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虚拟的形象。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都必须涉及本源问题――对人的思索。其次,鼓励所有的学生进行对话,鼓励不同意见,鼓励辩论,鼓励对话向着深刻的方向发展,能够对人、对生命、对世界进行追问。第三,需要老师指导,但并非是空洞的指导,是一种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具有人生智慧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启迪式的,是平等的,具有内在说服力,可以引导学生超越他们自身的水平和洞察力。第四,不要求有一个标准答案,但希望在结束本主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该主题成熟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经过了对制度、对法律,以及对所有方面的考虑,这种观念已经真正触动了他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说,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18]。通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不会用混乱和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清晰的、开放的、公正的辩论过程,通过他们对人、对生命、对世界深层次地追问、思索、激发和唤醒,他们会对人形成本源的认识,会实现心理和情感倾向的变化,会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和同情的情怀和立场。
在探求道德教育之路的过程中,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身处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今天道德教育要做的,就是要依靠坚定的信念,寻找恰当的方法,在不同的个体心里播下理解、尊重和同情的种子,并且还要在这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耐心地培育这些种子,以至于最后发芽、开花。
参考文献:
[1][7][17]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11][15] 乔治・弗兰克尔. 道德的基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5] 孔丘.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4]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美德可教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 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10] 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6)
[9] 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12] 内尔・诺丁斯. 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3] 谢弗.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4] 王育殊. 道德的哲学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上一篇:审计专业的论文
- 下一篇:法律规范具体表现形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