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经教育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经教育思想

篇1

[关键词]道德经;尊道贵德;返朴归真;生命教育

《道德经》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它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这不仅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多有相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为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生命的质量作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深刻地阐发了道德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并具体落实为“见素抱朴”、“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养生之“德”,以图教育人类通过修德悟道的实践活动,超越如同“白马过隙”般短暂和有限的自然生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建构人的道德生命,实现“死而不亡”、与道合真的人生理想,从种种对于生命的糟蹋、浪费和无知的“失道”状态中觉醒,珍爱生命,善待生命,道德地安排生命,让我们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更为精彩!

一、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道德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联系,人何以应当道德地对待生命,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动更加合乎道德,从而让短暂、有限的自然生命获得道德之滋润而在时空中绵延并激发出更灿烂的光芒?这是古往今来的哲人孜孜以求的重大课题。对此,蕴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道德经》作出了凝炼、深刻且极富启示意义的回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文说的“道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范畴。“道”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造化之本源和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生长性的力量,它生长万物,而又分化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通于事事物物而展现出来的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到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和彰显于各种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正当之行,体现为人类遵“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正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第二十一章。]可见,“道”和“德”是二而一的关系,故老子将“道”所具有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的特性又称之为“玄德”。

人既然由“道”所生,受“道”所支配,故人若希望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合“道”而行,遵循自然、社会以及各类事物的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但这种对“道德”的“尊”和“贵”不是由于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之则生,逆之则亡;亦是行为主体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和自我本性的崇尚。因此,所谓尊道,即是尊奉“道“这一世界本源和根本规律;所谓贵德,即是因任“道”贯通于个体生命而展现出来的本然之性,遵循“道”落实于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及社会生活层面的道德要求。“尊道贵德”的主张是针对封建仁义礼法所产生的人性扭曲以及道德的外在化、功利化和虚伪化等弊病进行反思而提出来的,它反映出老子试图纠偏补弊、回归道德之源头的期盼,更是老子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的理想存在状态的精辟诠释。

“道生之”对于人的存在体现为一种生长性功能,而“德蓄之”则体现为一种蓄养、护卫的功能,“德”是维护、保养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道德经》中,“德”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俭啬寡欲、抱朴守真以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道德要求。而尊道贵德即是要人们自觉地遵循这些道德要求。但与通常外在的、具有某种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有所区别的是,它们是“道”这一生命本源的本质特性,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是发自内在生命的需求。因此具有“莫之命而常自然”的特点。以下我们对其分而论之。

二、返朴归真,防微杜渐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文所说的“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第六十四章。]。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注:第二十八章。],“见素抱朴”[注:第十九章。],“复归于朴”[注:二十八章。],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注:第三十八章。]

返朴归真、“治于未乱”等思想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养元保精”、“调和阴阳“等调治原则,充分体现出《道德经》生命智慧之高妙和实践价值。返朴归真、防微杜渐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临床经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才能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形成健全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的侵扰。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以诚相待,与人为善,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置身于这种环境,必然心情愉悦轻快,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或者矫情曲性,故作姿态,必将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现代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人在说谎之时,心跳加快,情绪紧张不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或猜忌等不良心态亦将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可见,虚伪欺骗,猜忌无信,无异于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是养生之大害。

三、柔弱不争,慈让利人

《道德经》认为,柔弱是“道”发挥其功用的方式,体现出“道”所具有的柔性力量,此即所谓“弱者道之用”;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不争之德亦是“道”所体现出来的最高的“玄德”。

柔弱是老子基于对生命的生长兴灭过程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辩证智慧。《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第七十六章。]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的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毁坏;柔弱的反而能胜过刚强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注:第四十二章。],“柔弱胜刚强”[注:第三十六章。]。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守柔更优于执刚。唯其“柔”,才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则往往使人逞强好斗,激化矛盾,增添很多无谓的烦恼,引起各种心理障碍。不争又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体悟出来的哲理。老子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注:第七章。]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注:第十章。]。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注:第七章],“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注:第八十一章。]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可见,《道德经》柔弱不争的生命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对待个人利益,保持心态的平和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不仅对于身心健康和生命的健全、发展十分重要,更有助于个体认识有限的个体与人类乃至天地万物在本源层次上的相通一致,从而对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人类与天地宇宙的本质联系有更为深刻的把握,提升个体生命的意义。

四、身重于物,俭啬寡欲

老子将俭啬奉为立身处世的“三宝”之一,将“少私寡欲”作为日常饮食起居的重要养生保健原则。应该指出,老子所要节制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们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

老子更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注:第十二章。]这种激烈而极端的话语指出了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这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注:第四十四章。]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注:第十三章。]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可见,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不只是简单地服从规范,而是直接与人的生命、生存和理想追求紧密相联的。它们与人的内在生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内生性的道德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对于这些道德要求的践履正是一个趋道、近道、悟道的过程,是实现得道、合道之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亦是蓄养和呵护由“道”所生之性命的必由之路。

《道德经》道生德蓄、尊道贵德的生命智慧将道德要求与保持身心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正确地揭示了人的道德状况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现代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多有相通,更为当今改革道德教育的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它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起人们的道德需要,促使抱朴守真、俭啬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不仅依赖于人们的道德自觉得以恪守,而且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为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篇2

当前,我们对于各个教育阶段的侧重点是有很大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容易造成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断裂。在幼教阶段,我们总是给孩子一些启发,让孩子想一些无法实现的东西,树立的理想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只不过是说一下些没有多大意义的话语;在基础教育上,我们把成绩看得过重,高分意味着一切都高,高分意味着学校好,老师好,学生好,除了成绩,其它都不重要;大学教育阶段,我们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以为他们已经养成自觉的习惯,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而实际上大学生的表现使这种期望变成了奢望和失望。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教育的衔接性,虽然在不同教育阶段,教育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培养人才,而这个人才首先是有道德的人才,是先会做人的人才。

做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高校学习,其实不完全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能力学习,因为大学毕业后,学生要走向社会,在社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做好“两课”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做,使学生能够提前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抓住根本。”应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做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注重教育衔接性,从基础教育开始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教育阶段,不仅是要做好学生的书本知识教育,也要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其中把德育摆在第一位,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却把智育摆在第一位,忽略了德育,使德育出现了断裂,影响了学生成长和进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确立了教育目标,必须要考虑到这个目标与教育对象过去达到目标状况的衔接,从主体自身特点出发找准侧重点。”[3]也就是说,在实现目标时,一定要考虑主体过去的教育状况,不可盲目按照现在既定的目标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如果不考虑主体过去的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以现在的方式进行教育,非但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会使主体——学生抵触思想道德教育,这也就是现在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并不能起到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继续抓好“两课”教育工作。两课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两课”教育是思想教育课主要的教育方式,而且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可以代替“两课”教育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要继续重视两课教育,从各方面大力支持“两课”教育,“要重点进行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两课教育的模式。”当然,我们更加需要的是教育效果,而不是教育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我们不断认真分析探讨“两课”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内容能得到学生认可,而且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方法能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两课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比较大的,一是学生对于两课的认识,没有把两课当成思想课,而是当成了考试课;二是两课教育几乎成为完全式的课堂教育,学生没有兴趣;三是内容大多显得空和枯燥,感觉与实际脱离较严重。因此,“两课”改革工作还得继续。

第三,依托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如何在社会上进行运用,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校的状况设备和学生情况不一样,有能过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所以,实践教学的开展要始终与学校状况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学校和当地的优势资源,降低实践教学的成本,对于学生实习也是如此,也要不断利用可用的优势资源,如果外出寻找资源或者到相对远的地方开展教学实践和实习,不仅成本会增加,甚至会影响实践和实习效果。实践教学和实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上进行相应的锻炼,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成为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良好方式。

结语

篇3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心理暗示

一、问题的提出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一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产生的新旧观念冲突、信息网络化飞速发展带来的信息混杂、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与家庭重智轻德的倾向、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反叛心理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冲突,使得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并且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必须承担更大的思想道德教育责任。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其培养为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素养的中学生,已经成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大课题。但目前而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德育效果。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解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较差的问题呢?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学者们尚未得出一致的观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有些学者认为应该从思想道德课程建设入手,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例如朱小蔓认为只有通过课程创新才能发挥中学道德教育课程的关键作用 [1] ;李先才认为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过于宽泛,应该专注于品格教育,建议中学加强基础道德教育,重视品格教育课程建设。[2] 其二,从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层面提升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例如纪春玲认为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学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适时调整,采取积极的措施让网络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 ;而主动占领互联网络这块新阵地,积极探索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规律和健全网络道德行为监控机制可以有效克服网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4] 胡克州将构建长效机制视为增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力保证,认为应该构建认同机制、利益机制、自律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使中学生从其内心认同思想道德教育、自觉践行相关要求。[5] 认为诸如分层推进法、自我教育管理法、群体自我教育法、亲历体验法、阶梯递进教育法和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等方法应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受到更多的重视。[6]

上述研究为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探索性结论。但是道德教育的失败往往是因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心理状态的无知与漠视,对其认知没有进入心理深层,因此施教也往往不能打动人心。并且思想道德教育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施教者对学生的影响,包括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 [7] ,因此仅仅通过课程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仍然不能摆脱单向思想道德教育的桎梏,并且填鸭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通常因为激发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破坏了学习效果。

归根结底,只针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某一环节提出相关改革建议,而不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将从心理暗示出发,通过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学习效率角度提出可行的德育实施途径。

二、心理暗示的内涵及作用

1.心理暗示的概念

心理暗示是指个体或团体等暗示者通过向受暗示者传达一种具有影响作用的信息,受暗示者则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现象。心理暗示是一种常见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暗示信息的类型和强度不同会导致受暗示者不同类型的行为反应 [8] ,其中受暗示者对暗示信息的接收过程可能是未察觉的,也可能是基于对暗示者的认同而主动进行的。[9][10]

2.心理暗示的分类

心理暗示通常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1)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2)根据暗示所导致的被暗示者的心理反应可以划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3)根据暗示信息的传递方式可以划分为语言暗示、行为暗示和人格暗示。

3.心理暗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心理暗示的作用在于通过潜在的暗示达到改变被暗示者行为、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目的。早在20世纪中期,心理暗示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年心理暗示实验发现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意味着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和积极的暗示会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能达成教师的期望。心理暗示在教育中成为了广泛应用的手段,其基本理念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11] 依据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开发出“暗示教学”或“洛扎诺夫教学法”,该方法在东欧、西欧和南美、北美等国都获得广泛试行。

三、心理暗示视角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施路径

1.构建多元化的暗示源网络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以中学生为主体,构建包含教师、班级、家庭、网络和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网络,营造出完善的德育氛围,共同完成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下分别论述暗示源网络中各主体的作用。

(1)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作用。思想道德教师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为直接的暗示者,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已有研究显示,如果被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一种“自卑、自贬心理”,那么就更倾向于接受暗示者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潜意识中不惜放弃自主思维。 [12] 因此,教师的权威越高,对于中学生的暗示效果就越强。教师的权威是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因此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增强以上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权威水平。在此基础上,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身权威,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的提高。

(2)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他们(德育教师)也不应当忘记同学相互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因此教师除加强自我权威以外,还需要担任营造良好班级环境的重任。一般而言,班级环境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指的是由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心理氛围,在班级中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集合。而班级中由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心理氛围,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其行为。物理环境是指由实物所构成的环境,在班级环境中具体表现为由教室布置、班风标语和整洁程度等构建出的教学环境,一个布置有序、积极向上和整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同样具有积极的心理暗示。鉴于此,教师应该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和融洽的氛围来对中学生产生积极的暗示,从而提高其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

(3)构建家庭、网络和社会的外部综合网络。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仅在学校进行,学生家庭、网络和社会等主体也同样应该加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其中,良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和家人的思想道德表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的行为;而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通过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并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资料丰富和形式多样等特点,主动将网络开发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最后,虽然中学生并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是不能忽略社会中其他主体对于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且应该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更多的启发。

2.选择合适的心理暗示类型

(1)以积极暗示为主,避免消极暗示。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部暗示信息的影响,并且每位学生的心智模式都有差异,这要求对于中学生的心理暗示应该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需要倡导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是因为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态度粗暴、讽刺挖苦和引喻失当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等现象的出现,甚至诱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消极应对思想道德学习,严重时将会故意破坏正确的道德准则。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可以通过积极鼓励、树立榜样等方式,更好地引导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慎用心理暗示,坚持积极地、正面地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2)语言暗示、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相结合。语言暗示、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是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经常采用的几种暗示方式,但是三者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一般而言,语言暗示最为直接,适用于快速有效地诱导中学生接受和遵守道德准则的情况,而行动暗示和人格暗示则更注重于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而这种暗示效果一旦实现,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暗示效果维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上述暗示方式。

(3)努力培养自我暗示,将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上讨论的诸种暗示,实质上都是他人暗示。他人暗示着重于通过奖赏、赞许和成绩等外部条件来激励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自我暗示则是通过中学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成就感、自尊、自信等内部心理因素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实,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中学生本身,应该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这才是心理暗示的最终目标。如果中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就会逐渐丧失自主理解、选择和追求道德规范的积极性,而只能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因此,中学生道德教育不能仅以教师为主体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和良好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获取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主动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转变传统观念,将思想道德教育视为中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其从被动接受道德灌输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并在反省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3.注重心理暗示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尽管心理暗示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理论灌输和以人的观念为主导的教育内容两部分,心理暗示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更适合于需要学生内心体验、观念方面和品质养成的内容。[13] 而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仍然需要显性教育,并且需要保持道德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强思想道德课程的建设。因此,心理暗示和课程建设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共同构成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整体,既要通过课程建设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严肃性、正规化和公开性,又要发挥心理暗示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等特点,依据不同对象、不同情景和不同的德育内容综合使用。

(作者单位:青岛市第三十七中学,山东 青岛,266012)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创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2]李先才.试论品格教育与中学道德教育课程建设[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

[3]纪春玲.浅论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

[4]卢丽刚,杨辉.网络时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2(1).

[5]胡克州.构建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

[6]胡克州.新时期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初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2).

[7]罗箭华,韦慧学.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心理学思考――寻求道德教育的合理支点[J].柳州师专学报,2006(2).

[8]Raz A,Kirsch I,Pollard J,et al.Suggestion reduces the stroop effect[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2).

[9]Bekhterev,V. M. Suggestion and its role in social life[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

[10]Raz A. Suggestibility and hypnotizability: Mind the gap[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2007(3).

[11]张伟.略论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暗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篇4

一、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环境

参与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教师和青年学生双方皆为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正如“环境创造人”一样,人也“创造环境”。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是道德主体的生理因素。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以他们的身体为载体的。道德主体的生命活动构成整个道德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履行道德的先在条件。强壮的身体、优美的身姿或瘦弱病残的身躯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教师与受教育者的身体状况决定其是否有效地施教与受教,因而主体生理环境也是影响道德教育实施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是道德主体的心理因素。教师以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所具有的道德认识、情感、兴趣和意志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缺乏坚强的意志,自然无益于身教言传,难以取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总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和各种倾向性特点都会对道德的形成与受教和施教发生作用,构成影响道德教育活动的多种因素之一。

三是主体内部已有的道德体验。内部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赋予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能自觉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出自我思想品德修养的目标和方法并努力付诸实践。因此必须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层级建构,抓好每一学段、每一年级。当然更不可忽视的是对教师的教育,因为教师内部道德环境的外化即为受教育者的外部环境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强烈的陶冶性,其影响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道德素养主要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它是教师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新时期教师的道德素质建设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唤醒教师“爱”的情感。热爱学生,可以说是对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人的以个人为基础的“私爱”,它是教师从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出发,对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关怀和热爱,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应当给每个学生以公正平等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帮助教师关心和了解学生,助其削除心灵的困惑;可以帮助教师尊重与信任学生,使他们在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社会中,树立起克服困难的自信;可以帮助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以避免学生年轻的心灵因抵抗不住外在环境的侵蚀和诱惑而出现躁动。

二是强化教师的教育责任感。责任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定义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在这里,“分内”的事情即指事物对主体应有的行为的种种外在规定及应达到的目标要求;“自觉”强调的是主体主动参与的需要;“心情”则表明主体对做好某事的心理认同。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可以表述为:教师对教育职业应承担的职责和在建立起主观认同后形成的一种能自觉调整自身教育行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趋向。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是教师威信建立的基础。在责任感的感召下,教师不会满足于一般的教育任务,一定会有更为积极的教育参与意识,愿意认真思考、设计自己的教育行为,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教育的成功。

三是再现教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从教师所扮演的特殊社会角色看,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代表人,它扮演着人类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其劳动主要是对人类已有文化成果进行整理、加工与传递。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世代延续的关键。教师的劳动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表现出未确定性与未完成性特征,正是教师的教育劳动使他们完成了由可能的生物性的人向现实的社会性的人的转变。这就从客观上对教师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从教师劳动所具有的生产属性看,教师所从事的是精神生产劳动,是“人”的生产,它所改造的是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因此,教师的奉献和牺牲有职业的必然性。

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工夫,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官兵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创造性。所以,我们要把那种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增加教育的亲和力,充分发挥重视发挥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应该坚持尊重人与教育人的辩证统一。尊重人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包含对官兵人格、尊严的尊重,又包含对官兵需要、利益的尊重,也包含对官兵主体地位、创造精神的尊重。

首先,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与对自我人格、尊严的尊重具有同一性。尊重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会相应地得到官兵的尊重,进而转化为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尊重,这样既提升了教育者在官兵心中的人格形象,又可以为教育人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其次,尊重官兵的需要和利益,是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体现。思想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人的需要和利益得不到理解和满足相关,解决思想问题不能局限于思想领域,对官兵需要和利益的尊重有时能够更直接更彻底地达到教育人的效果。

此外,对官兵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的尊重,能够调动官兵的内在积极性。使其由被动变主动,真正实现教育的教学互动,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同样,要真正坚持尊重人,也必须坚持教育人。尊重人与教育人虽然在要求上各有侧重,但二者必须相互支持、相互渗透、有机统一。要更好地教育人,就必须尊重人。只有坚持尊重人与教育人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全面的“四有”军人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渐进性、对象的自主性等特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促进广大官兵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把握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以往有些教育不论干部战士还是党员群众,在教育目标上都搞“一刀切”,不是目标定得过高,就是定得过低,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我们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层次区分开。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由党的总任务和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就是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既要不忘根本目标,又要针对各次教育内容,切实制定出具体目标,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二是把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区分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四有”军人,在制定每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要从每个阶段不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做到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一。三是把整体目标与层次目标区分开。不同单位虽然担负不同的任务,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充分调动官兵积极性、保证任务圆满完成。因此确立教育目标,在紧扣战斗力这一整体目标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思想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区分不同的层次目标。

第二,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以官兵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又要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展开。在实施的过程中,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做到有序衔接、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贯彻“精炼管用”的原则,必须紧贴本单位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做到有增有减,有合有分,抓住官兵最关心的热点、疑点、焦点和盲点问题分层次进行内容选择。

第三,把握官兵思想的层次性。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改革开放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冲击很大,部队官兵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把握广大官兵思想的不同层次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注重协调发展,采取显性和隐性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隐性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一次随机的聊天;也可以是精心营造心理环境或军营文化氛围;还可以是精心组织的各种娱乐竞赛等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精神转化,就不能一味的进行显性教育,而要注重人的协调发展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管理中、融入到环境中去。

首先,要加大教育中的文化力量,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占领建设好文化阵地,用健康的消费文化、传媒文化、网络文化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让广大官兵在这丰富多彩的社会阵营中,产生欢乐愉快的情绪,激发积极向上的因素,培育民族自豪感、集体意识和时代感,增强教育的愉乐感,延伸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促进广大官兵的思想认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注重教育的感染性。建立感情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利用感情的力量,寓理于情,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教育,从而保持信息接受的开放状态,对教育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兴奋的情绪,在受到感染的同时,能够自然地接受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自觉增强与教育对象的感情,赢得其信任,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贴近部队实际,贴近生活,从而典型引导、人格感化;把握环节、突出重点,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尊重官兵的人格和个性,通过真理征服力、感情的打动力、事实的说服力,教育和引导官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情境;情趣;教育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高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一般安排在新生人学的第一学期,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更快更好适应和安排大学生活并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但当前学生对该课程普遍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老师的费心讲解得不到回应,教学过程进行得相当艰难,教学效果几乎淡化为无形。整个教学处于“学生学得痛苦,老师教得辛苦”的状态。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个人认为要改变这种窘境,从教师角度来说,就要追求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在这门课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情趣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相关技能得到培养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寓教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课程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趣,就是既有情又有趣。于教师,情,就是感情,深沉浓厚的感情;趣,就是趣味、乐趣,饶有风趣或妙处横生。于学生就是感情和兴趣。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感情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那么, 我们到底该如何通过教学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呢?

孔子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老师的教学要讲究艺术,要得法:不到学生因愤悱而决心努力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的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内因起决定作用的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使学生取得成果,关键之处在于开启学生思维门扉。而思维门扉的开启,主要还是在学生主观境地时候。教师这时去启发、引导、点拨,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思维、兴趣处于最积极的活动状态。如此就要求我们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情趣。结合多年的思政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

一、创设激奋情境激趣

激奋情境,也可称之为激情,用教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教师要内心充满激情的激发学生感情,唤起学生的激情。从教学心理学上来讲,学生一旦有了学习上的激情,他们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推动力,以对待学习,从事脑力劳动。可以这样说,激情是一个强大的学习原动力。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在给学生做本课程的“入学教育”时,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国外课程的开设、课程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两个大方面做了详尽的带感情的阐述,选择美日思政课开设情况及成果与我国现状进行对比,让学生产生该学的心理;再结合名人名言、生活实际的集体讨论分析,使学生具备要学的感情;最后针对国际竞争的软硬实力,逐一分析我国当前令人担忧的实力现状,自然引导学生达到不开不行、必须学的这种激情。从传统的外在灌输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从而调动和强化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整学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设置悬念情境激趣

悬念,就是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与挂念,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给学生创设悬念的情境,主要是抓住学生内心,让学生的内心充满喜悦,使他们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产生一种对事物急于追下去的悬念心理,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去从事学习。力求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得到了进步。从而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情绪。在讲授理想信念章时,我引入了一位大学生描写的他的大学生活,然后在学生的发言中与他们的生活现状进行类比,并由此设疑:高中生活如此充实,为什么考上大学反而觉得成天没劲?学生的自嘲、窃笑在这时形成了共鸣:是啊,是什么原因呢?当疑问出现,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在大家的讨论声中,师生共同得出缺乏理想信念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质疑:理想信念的力量真有这么大吗?到底什么是理想信念?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呢?对于进入大学依然茫然的新生来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迫切了解的。在这样一个层层设疑的氛围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完美阐释,教学效果自然绝佳。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高长梅.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刘业风.浅谈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J].山东:山东教育,2005.

作者简介:

[1]徐灿辉,湖南岳阳人,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艺术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路径

【分类号】G641

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如今高校教育中越来越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其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显著作用,探索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路径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逐渐重视起来,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也是国家所提倡的,目前也已经确立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新思路。为响应国家的号召,高校要采取措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满意,高校中不断出现大学生的犯罪的现象,说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心理疏导不畅,导致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非常有必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效路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都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鉴于这个原因,在高校思想政治中,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这种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1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大学生是国家年轻一代,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不同,思想和观念都比较独特,为达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大学生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思想教育,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对其实际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关心理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2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不像其他课程那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学生所处的环境也会直接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影响,要想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需要对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大学生培养的基地,为保证大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优化校园环境。只有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学校潜在的建设,隐性环境要与显性环境进行结合,使环境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和正确的引导。学生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就会自然受到熏陶,思想和观念也会得到转变,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重视其政治功能,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际心理状况,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有些人甚至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心理状况,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谈心活动,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其精神境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4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

要实现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前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育目标理想,重视强调宏伟的目标,这与实际脱离,缺少对实现基础目标的指导与跟踪。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体系需要从指导思想、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上进行完善。在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体系时,要系统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保证体系的科学、合理,其中要重点建设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服务平台。

2.5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思想教育工作设计由教育者开展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是由教育工作者进行实施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要求教实施者具有专业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以及高尚的情操。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的素质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着重要作用。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为提高辅导员素质制定了很多措施,例如开展心理辅导、学医辅导、深度辅导、就业辅导、网络思想教育等,多种内容的培训,对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辅导员还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日常事务比较繁忙,缺少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另外,也缺少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时间。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依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非常必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效路径是有要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等。总之,针对大学生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姚念龙,刘颖.简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7-110.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 定位 育人

近年来,高职教育作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的一种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主流认识。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这种对高职教育的定性和定位认识无可厚非。但是,从当前一些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和实践上看,却暴露出一些偏颇倾向。比如:强调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有的就片面理解为 “只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或“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忽视了“为学生服务”这一育人的根本宗旨;强调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有的就片面地开始追求就业率,不管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只要把学生“推出”校门,就万事大吉。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有效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别说是“高素质”,就连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技能都难以保证。尤其是现在倡导“顶岗实习”,有的院校提前一年将学生“顶”到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企业为此可以低廉地使用学生,没有保险,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做同样工作的正式职工。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企业乐此不疲,到了该签正式合同的时候,又大批地辞掉这些学生,造成大批高职学生在学校统计的就业率中已经“就业”,但一年后又大量地“失业”,需要重新寻找工作机会,学生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这种状况不仅暴露了对高职教育在认识上的偏颇,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影响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和生存。2010年9月13~14日,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开幕式上说,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客观上给我们提高质量造成了极大压力。陈希指出,纵向与中等职业教育比,横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服务领域,凸显不了不可替代作用的话,存在的依据就会受到质疑,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同时,他深刻指出:目前国内教育界确实存在四年制应用本科大学干三年制高职的事,高职院校干中职学校的活儿,中职学校又拼命想升高职,高职院校又脚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两只船”,削尖脑袋升本科。有的高职院校质量意识淡薄;有的高职院校虽然重视质量,但没有把规律转化为具体措施;还有的院校把学生升学作为标准,盲目攀高,追求学校的升格。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倾向,需要调整、纠正。否则,这会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模糊。

可见,高职教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以及今后应该怎样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坚持育人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然值得我们深入讨论和思考。

一、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把握“以服务为宗旨”的内涵,绝不能以“服务社会”的功能取代“服务学生”的根本宗旨

“以服务为宗旨”,一般理解高职教育要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用人单位输送人才。但笔者认为,这两个层次的“服务”,着重强调的是一种服务精神和服务理念,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绝不应该理解为“为企业服务和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就是高职教育的宗旨”。高职教育不论是“为企业服务”,还是“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才”去服务。高职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只能和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一样,将“育人”视为自己的“宗旨”,“宗旨”只能有一个。“以服务为宗旨”这里的“服务”除了有上述两个层次的理解外,还应该隐含着为学生服务的内涵,而且这个服务恰恰应该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所有教育一样必须遵循的根本宗旨,就是要 “为学生服务”。离开了这个层面,我们对“以服务为宗旨”的理解就会陷入偏颇,进而将导致现在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这一提法的不合理性。

同时,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高职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国家服务和为企业服务,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很容易陷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陷入“急功近利”和忽略学生的利益的泥潭,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也会最终葬送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

二、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绝不能片面顾及“就业率”,而忽视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笔者以为其含义应该是一种指向,是强调高职教育要“有的放矢”,强调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规格、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教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对高职学生实际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体现的是高职教育内部主动适应外部关于人才培养方向性和标准化要求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另外,这里的“就业”应该蕴涵着“短期”就业和“长期”就业,即我们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有当前就业的能力,也要有今后再就业的基本素质和潜能,这样的高职毕业生才能算作“高”。高职教育又绝不是简单的“就业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不仅仅是高职教育的一项职责,也是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职责,只是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为学生就业服务”是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和需要罢了。因此,高职教育绝不能因为现在国家需要大批一线技术工人的紧迫形势,就“拔苗助长”。要防止“忽视质量”却“堂而皇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半成品劳动工具”的现象,防止走向脱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轨道。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高职学生的成长渗透着家长的心血和学生本人多年求学的高昂成本,家长和学生固然希望毕业后有一份工作,但这份工作绝不应该是刚就业又很快失业,绝不应是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绝不应是虽受过多年教育却终日在现代化的大生产线上重复简单的机械动作。如果我们这样对高职教育定位,那我们是无疑在用公共教育的资源为21世纪大量的“血汗工厂”培养廉价的“工作机器”。如果是这样,那不仅是这些充满理想的高职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的极大悲哀,更是中国高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一种悲哀。

因此,高职教育的生存绝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成千上万数以亿计劳动大军”的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数以千万或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不一定仅仅由高职教育这一条管道来培养,是否愿意成为或者可能成为这千军万马中的一员,不完全取决于高职教育的存在,我们必须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的选择。高职教育如果还坚持自己作为一种“高等的职业教育”这样的神圣称呼的话,就必须固守教育的良知,坚持培养“人”的活动,善待自己的神圣职责,善待自己的培养对象,不能过度地追求“就业率”,降低质量,去迎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三、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确定高职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使其回归“职业”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绝不能以“功能定位”取代“性质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任务与分工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科层次人才。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张大良希望高职院校“归好队,定好位,坚守自己的层次、类型,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认识,即高职教育就是专科层次的教育,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特性和“高等”性,把“高职教育”简单地混同并排列在学历教育序列中,“出现了贬低、矮化职业教育,泛化职业教育的倾向”,体现了社会对高职教育定位和属性认识的模糊。这里既有高考招生录取次序和录取分数从客观上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不排除高职院校自身在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特色等方面实践探索还不成熟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使其回归“职业”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尽快赢得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广泛认可,笔者认为这里关键应坚定两点认识:

首先,必须坚定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按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全面“塑造”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应该体现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素质培养两个方面,培养方式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做”的有机统一上。因此,要求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学场景是企业工厂化的,教学投入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硬件建设应与现代工、农业生产实际的运用需要相匹配,并不断更新,及时跟进,甚至具有超前性。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教育投入应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和多元化;教学质量考核应该是“教”与“考”的相对分离,学校管理体制应该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现阶段我国社会来说,可以是“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但从长远来讲,根据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应该是“企业主导,学校主体,政府服务,社会参与”,毕业生基本实行“订单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应该是“企业行为”,企业应该更加主动地倡导并积极主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还应该类似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不能过度地放开和发展,盲目实行完全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否则,就无法保证投入及质量,供大于求,低质量大规模地发展,最终就会丧失自己的声誉和地位。仅从这一点看,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虽然在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办学投资、管理体制等内涵机制建设上看,从办学主体和积极性上看,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没有形成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和生存之道,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次,必须坚定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认识,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全面“塑造”中国特色的高等的职业教育。中国的高职教育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性,突出应有的“高”的属性和“职业化”属性。更进一步说,这个“高”就应该突出表现在“技术理论素养”和 “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属性方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相当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早已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的片面做法发出呼吁,希望高职教育要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中、高职教育看,二者作为职业教育类型,都强调“技能”和“职业道德”。这里的“技能”应该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技术理论素养;二是技术动手能力。高职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理论素养,即“工程师”型人才,毕业后,应该定位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各个环节的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人的岗位上,他们需要懂得更多的设备工作原理和技术管理关联,而不是从事具体操作劳动的新型工人;而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则很明确,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劳动技术工人;从“职业道德”角度看,教育的范畴也是应该能有所区别,高职教育应该更多地侧重于“法律”“做人”“管理”“服务”“团队”“协调”“竞争”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而中职教育应更多地强调“认真”“规范”“标准”“守纪”“敬岗爱业”“高效”等方面的精神。

近几年来,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基于本科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也逐渐开始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现阶段看,对高职教育形成了压力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其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属性,随着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不断完善,并不能形成根本性的冲击,但前提条件是:高职教育必须尽快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四、高职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育人”质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要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和规模,正确处理好速度、效益、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近期快速发展和长远健康发展的关系。高职教育要保证质量必须有大力的投资,如果一个院校片面追求规模,基本建设摊子铺得太大,甚至债台高筑,那么在师资队伍、实验实习设备、教职员工待遇等内涵的硬件建设就难以得到保证,学院可能徒有华丽的外表,而人才培养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当前中国高职教育主体投资能力有限的前提下,教育职能部门应适当掌控院校数量,协调各个院校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院校本身应当保持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各个院校“一窝蜂”争抢生源,片面追求办学效益,而忽视培养质量的恶性竞争局面。

其次,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要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目标,以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以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 “教”与“考”相对分离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生成为保障,以“订单式”学生毕业为标志,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努力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彻底突破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束缚,形成高职教育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学制改革,打破常规教学规律,增加校内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有效学习时间。

篇9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自2006年秋起在全国普通高校新生中开设至今已有七年了。本门课程以珍惜和适应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境界为切入点,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围绕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基本问题,特别是理想信念、道德养成和知法守法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青年学生特点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倡导学生认同并遵循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思结合,坚持知行统一,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学生在学好理论、法律知识的同时,能够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把道德与法律的认知转化为实践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丰富教学模式,寓实践教学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等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加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固步自封,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致使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单向灌输的模式上。然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学生自我意识日渐增强,这种“枯燥”“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有学者曾说过,教学材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资源,而非目标本身。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能积极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而是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在广泛的参与中进行教育。只有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情景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情景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依据教材创设以理论原型的基本社会现象为主题的情境,在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调研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和教师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是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协作学习和研讨交流,从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

一是引导学生感受自主求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学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团队,鼓励学生团队互助和公平竞争,把教学任务提前分解下达到每个学生团队。要求学生把课上研讨与课下调研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理论指导相结合,阅读教材与资料查询相结合,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相结合,个人意见与小组智慧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更为广阔、更加充分的时空范围,让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和步骤,主动获取知识,自觉提高能力。

二是激励学生独立担当课堂主角,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走上讲台,制作教学PPT展示他们自己归纳的教学要点提纲,阐述教学思路,分析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讨论他们认为最有争议的现象,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说服别人的舞台,成为他们喜欢和向往的地方。台上发言与台下质疑交相呼应,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把握的问题自由发言,鼓励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三是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知识基础和现有能力状况范围内,自己选择和确定作业的具体内容和完成方式,把指定式作业变成开放式作业,把单纯的教学检查、效果反馈环节变成综合训练、全面提高的环节。

(二)“情景式多感官”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虚拟或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情境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组织等优点。“多感官教学”,是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创设的,是促进学习者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和动手实践,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法是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生境遇,人的不同心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首先,教师设计一个主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考虑,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设置情景,进行角色分配,并进行表演;最后做出口头和书面汇报。其中,汇报是关键,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推理和总结。例如模拟法庭、道德观察等。

二、将“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列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大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提高教学实效性

首先,创设“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导师制,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学工部、团委老师担任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教学工作量做出明确规定,保证其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教学的收益水平不低于理论教学收益水平。

二是,将参与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成绩考核范围。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教学利用课下或节假日进行,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至少参加两次,形式可以为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和各种训练营活动等。同时要求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社会实践选题进行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并撰写调查报告或实践心得。

三是,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以突出课程教学主题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贴近学生、贴近校园生活,巩固理论教学效果。如组织“青春列车起航――新生适应与自信心拓展训练”、安排“阳光讲坛系列成长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上述实践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实践证明,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或学工部、团委老师担任授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能够使课堂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如学工部、校团委也会对实践教学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有效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合力,避免了同一教育主题的活动重复开展,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更加顺利,参与面更宽、影响力更大、取得的效果更好。

三、建立科学客观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考核档案,是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补充和保证

这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知、情、意、行四个层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是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那么在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反馈过程中当然也应该是主体。这种考核评价过程,决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更不是为考核而评价的无谓过程,而是在任课教师的积极引导、调节和控制下有序开展的,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与日常行为的评价相结合。学习成绩是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对其日常行为的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激励学生达到真知善行,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是把封闭式、标准化的考核与开放式、个性化的评价结合起来。学校对学生表现的统一量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单一主观考核,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某些方面的一些情况,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明显存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个体性和差异性的缺陷。积极探索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超美.美国高校德育教育及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 学报,2004,(2).

[2]罗洁,胡建华.美国高校德育现状及启示[J].江西财 经大学学报,2006,(5).

[3]唐成颖.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培养模式及实践[J].时代 教育(教育教学),2011,(8).

[4]薛波,王莉,冷军,刘思麟.校企合作“生泰尔班”模 式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1,(6).

篇10

>> 以先进的思想文化结合网络平台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试论先进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先进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简论文化自觉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选择 多元文化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 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浅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 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以微信为载体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导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先进文化环境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西方社会先进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2-03-03].http:///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3] 何毅亭.学习“七一”讲话辅导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14.

[4] 吴潜涛.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82-84.

[5] 姜义华.论先进文化的创造与发展[J].新华文摘,2001(06):134.

[7]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22.

[8] 专家聚集香港探讨“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问题(2002-12-17)[2012-03-03].[EB/OL].http:///newscenter/2002-12/17/content_662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