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知识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物理知识分析

篇1

一、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负责听,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知识一五一十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太过于依赖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考能力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存在形式化的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相关浮力知识的实验,而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已经在物理课堂中得到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将重点都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并不深刻,而且与最初的实验目的并不相符,就造成了形式化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于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策略

物理是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对物理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y.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浮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其中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知识.初中生对物理是新接触的,所以不适合较难的情境创设.例如,在讲“浮力的性质和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三个小球,一个木球、两个铁球,其中一个铁球和木球的体积相同,而另一个铁球则是和木球的质量相同.然后准备一盆水,将三个小球放进去.根据出现的现象向学生提问,学生的答案自然是各不相同的,这个时候再将浮力的性质和概念解释给学生,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探究方案的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浮力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根据方案的提示进行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周边与浮力有关的现象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根据所看见的现象探究其本质.比如,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相应的实验器材发放下去,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哪些因素影响浮力的大小,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自己最初的猜想正确与否.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篇2

关键词:墙体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裂缝 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ossible causes of cracks in the wal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rom the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1: expansion cracks caused by excessive 2: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racks caused by temperature change 3: poor quality of deformation cracks of masonry;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在砖混结构中,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多样,这些裂缝的存在无疑会影响视觉观赏和正常的使用功能,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而严重的裂缝更会影响到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甚至有可能引起倒塌事故。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判断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性,并且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地处理。

目前,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变化过大而引起的伸缩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

3:砌体质量差而导致变形裂缝

一、温度变化过大而引起的伸缩裂缝

在砖混结构中,当温度变化幅度过大时,钢筋混凝土屋和楼盖伸缩不一,由其互相牵制而产生附加应力,超过建筑承载时,屋顶层纵横墙就有可能出现裂缝。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80%以上的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造形超过砌体的正常使用极限时,砌体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的形式主要有‘八’字型和水平裂缝,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房屋顶部等位置。这种温度裂缝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观瞻,但对建筑物是安全不构成威胁。

此类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沿裂缝凿槽压浆、镶钉钢丝网或采用钢筋网面层加固补强。

防治措施:根据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和在屋盖顶加设保温隔热层。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实践,笔者认为由于温差引起的墙体裂缝在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抗、保、分”等相关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1:“抗”是指采用技术措施,改进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加强顶层两端墙体的整体刚度,组砌按规范接槎,砌筑砂浆必须饱满,从而增强其抗水平力及变形能力。如在门窗大洞口两侧增设构造柱,墙体中间设置钢筋砼配筋带,提高顶层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5.

2“保”是指改善屋面保温层或隔热层的性能,从而降低结构层的绝对温度。如用导热系数较小的保温材料或增加保温层的厚度等都可以达到要求。如果有条件时,可在在平面上加设斜屋面,这样既丰富了建筑立面形象,又能利用阁楼空间作为保温层,其效果很好。

3“分”是指将现浇钢筋砼屋面划为若干块设变形缝。划块愈小效果愈好。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第6.3.1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顶层墙体的适当部

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宜控制在l0~15m.

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

当房屋建在软土地基上时,由于土的本身强度低、压缩性较大,房屋的绝对以及相对沉降量都较大。如果是建筑本身体型复杂,结构布置不合理,且长高比大于3.0时,极易出现裂缝。如果地基土质不均匀,土石基础刚度不足或建筑物荷载差异较大时,也会引起墙体伸缩裂缝。

这些裂缝是由沉降较小的一边向沉降较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且多发生在底层窗台和窗间墙以及外墙转角处。

此类裂缝的通常处理方法:首先应观测沉降是否稳定。

如果沉降尚未趋于稳定,则应加强沉降部位的监测力度,探明土质具体情况,确定实际加固处理地基方案,如采用灌浆固结地基(又称压密注浆)的方法或采用补桩设梁托墙等方法,但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必须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尽量考虑到施工的方便。至于墙体的裂缝,一般可以采用灰缝嵌入钢筋方式或者预制担梁等方法,也可用墙面钢筋网加固处理。如果确认沉降已达到稳定状态,则可以根据裂缝宽度和长度按照温度缝处理的方法来处理。

减少因地基不均匀而导致的沉降防治措施有:合理设置沉降缝;软土地基上要严格控制长高比值,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做好基坑、基槽验收工作,对局部松软土层、坑、洞、井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1:鉴于钻探补孔的局限性,工程地质报告中只能从宏观上反映地基地质基本情况。通过工程施工验槽、针探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地基地质情况,发现地质报告中可能隐藏发现的问题。如:古墓、枯井、洞穴等等,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以免将来造成重大损失,如果不验槽,仅仅依据地质报告,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随着旧城区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住宅建设的数量会有一个很大提升,城市新住宅楼小区会逐步增加,其中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仍占相当的比重。但砖混结构的材料对地基变形较为敏感,其整体刚度不大,因此,对建筑物基础地基的处理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设计上,要依据地基勘察资料结合施工现场场地地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使地基基础的处理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杜绝他因导致地基处理不当,而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墙体裂缝,甚至出现建筑物倾斜、坍塌以及整体破环的现象。

3:保证施工质量是地基处理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有了科学地处理方案,又能做到精心设计,但因施工的粗糙,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等现象。如一个工程在地基处理时需要超挖部分,在挖除软弱土层时,换填三七灰土,而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要求在地槽旁放坡,结果,当主体完成后,在深挖换土处的上部墙体可能出现斜裂缝。因此,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4:施工实践证明,建筑物承重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基础形式选择是否合理,基础的断面层够不够,或采取的相应构造措施适不适当,而是由于地基不进行认真处理,从而造成地基变形,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墙体裂缝。

砌体质量差而导致变形裂缝

当出现灰缝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错缝严重且砌体接槎位置不合格等情况,一旦砌体受到荷载作用过大或发生不均匀沉降发生时,极易引起墙体裂缝。

此类裂缝多呈垂直型或斜向型。

具体防治措施是:水平砂浆层不宜过厚,也不宜过薄,灰缝厚度按照规定,保持在8—12mm,砂浆层饱满度要达到80%。

在通缝的皮厚愈多时,砖砌体受压时愈容易形成纵向通缝、半砖小柱,其对砖砌体的强度、稳定性等的不利影响就越大,越容易形成裂缝。为此,错缝的上下两皮搭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5mm,砌筑前,应对砌块尺寸进行检查,而在砌筑时应先排砖搁底。

接槎是确保整体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如留斜槎确有难度而做成直槎时,应加设拉结钢筋,但一般在墙的转角处不得留直槎。

总之,建筑物出现的裂缝的原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之外,也与房屋结构形式、材料性能、设计布局等均有关系。但通过对建筑物常见裂缝的分析研究和实践证实,砖混结构的墙体裂缝虽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设计合理,确保施工质量,选用材料得当,建筑物的裂缝是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的。对于所出现的裂缝,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观察和分析,查明原因,并“对症下药”进行加固维修,确保房屋的使用安全。

参 考 文 献

侯治国主编. 混凝土结构(第三版).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第3版

程建伟主编.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武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2版

张建勋主编. 砌体结构(第二版).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2版

谢咸颂主编.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3月第1版

丰定国王社良主编. 抗震结构设计(第二版).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2版

斯庆主编.建设工程监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篇3

Abstract: Plant drawing as a class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it is important to pla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ifficult to the beginner. Photography as a convenient means of image recording,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echnology, but it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s that it can not be the main method of orthodox botan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in pharmaceutical botany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feasibility of complementary use.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植物绘图;摄影技术;实践教学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botany;plant drawing;photography;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49-02

1 传统实践方法的利与弊

中国古代各中药和医学著作中的植物插图是中国植物绘图的雏形,它们来自不同绘画人士之手,而这些人有些是专业的研究者有些则只是出于影像记录目的的普通人。它们的绘画工具皆是毛笔,手法以白描为核心。由于不同作者间对其所描绘植物的认知和绘画手法的不同,最终产生的植物绘图差别也很大,在诸多本草著作中也就出现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插图。这些插图伴随着中国数千年历史的本草学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各本草学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到了近代时期(引进西方植物学时期),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历史均较短,随着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在19世纪初才开始起步。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科学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

药用植物学和植物学有着近乎相同的研究方法开端,那就是——观察,对不同植物和植物不同时期整体和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分的观察。而对观察结果最好的记录方法在当时就是植物绘图!

作为一门最古老的技能,虽然现在已经逐渐边缘了,但植物绘图即使是在如今发达的现代科技条件下也有其不可被回避的优点,比如:①植物绘图可以精确的表达出植物本身各个部分的精细结构,而比如花的复杂细节构造是很难通过照片去表达的;②植物很难在一个时段呈现开花和结果以及其它一些结构特征,而绘画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描述在一起;③照片因为拍摄角度和光照的问题,无法准确表达植物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实际质感,而绘画则可以通过阴影等透视技法表现这些重要的细节甚至可以把植物的各部分解剖结构也描绘出来;④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植物绘画本身就是一种深刻观察并通过自己的笔触去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对于药用植物学了解植物本身构造和特异性的目的来说,这是其他所有方法都无法替代的,这比起生物理化指标去鉴定更具有实践意义。

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植物绘图会在显微镜,放大镜和目视观察的条件下进行,但其基本规则和手法是相同的,作为刚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植物绘图还是和普通的绘画有本质上的不同,需要在一开始将植物绘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清楚说明:

常用绘图方法有徒手绘图法和显微描绘法两种,若按绘图工具则常分铅笔绘图法和墨线绘图法两种。绘制显微组织简图,要用通用的代表符号来表示,要求比例正确,形态逼真,结构清楚,还要求富有立体感,不能随意夸张和任意涂影。要正确绘出实物的立体结构图,必须有一定的透视知识,如前大、后小,近明、远暗,透视方向一致等基础知识。

①绘图的一般原则:1)一切结构均用线条来表示。线条要求粗细均匀,圆滑,明暗一致。2)所有结构线条不能用尺或其他圆规或曲线板等工具代画,必须徒手作图,以表示生物的自然形态。3)显示立体结构可用透视线条来表示。对球形、圆柱体或圆锥体的立体结构可以用圆点衬托明暗光线的方式,而不可用任何涂影来表示。点要小而圆,由密到稀逐步过渡。4)各部位应先画出引线再注文字。引线用直尺画实线来表示,要求细直、均匀、不交叉,以免误指。图内的结构名称,可直接用文字写明,也可用数码代注,再在图下集中注明。注字书写要求清楚、端正。图下需注明标本的名称、部位和放大倍数。

②徒手绘图法的步骤:1)选择最典型的标本或结构。2)仔细观察各部位的形状和结构及其间的比例关系和较明显的立体结构。3)用较淡的铅笔(2H或4H),按照实物或显微图像的比例关系和立体投影画出轮廓草图,经反复对照修改后,再用较浓的铅笔(HB或2H)绘出修改图。4)画引线,注字。

在明确了以上的要求和要领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同时植物绘图的过程中也是对植物性状和结构深入观察和了解,对于药用植物学理论的学习也是极有裨益的。

那么作为古典的植物学研究方法,植物绘图除了如上所描述的优点之外,是否毫无缺点呢?

学习植物绘图的初衷是了解和认识并最终记住植物,但由于经历了从实物到大脑识别并抽取特征描绘到纸上这个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视觉信息的转换,必然会导致信息的遗漏和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和初衷背道而驰的绘图脱离了植物本身,这可以说是植物绘图这种古典实践教学方法的最大缺陷了!

2 现代技术的便利与片面

几乎绝大多数学生都更乐于接受和喜欢通过用图片来展示植物,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毕竟照片的视角更接近人眼观察实物所得,这种不经图像和思维转换的获得信息方式肯定更容易得到接纳!但与此同时,在询问学生是否能通过照片去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精细性状的时候,图片就显得乏力和片面。虽然便于理解和远远超越绘图的便利性,但摄影技术不适合精确研究的特性在摄影技术发明以来依旧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3 互补使用药用植物学研究技术的可行性

植物绘图具有精确详实描述植物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的特征,但缺点则是初学者很难通过观察植物绘图迅速和实物联系起来;

摄影图片则是能够让初学者迅速记录并通过简单查看就能联系实物形象的便利手段,同时缺点则是无论何种详实和高明的拍摄手法,都会因为光影记录本身的特征无法体现植物的细节结构和精细性状。

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两种研究方法本身的特质决定它们可以互补优缺点。笔者也以这个结论为出发点,在实践中要求学生一方面始终贯彻对每一个研究植物对象都进行绘图来深入了解其细节构造和精密性状,同时在辅以大量照片补充植物的视觉信息和要求学生自己对植物标本做摄影记录描述研究结构特征,并让学生在实验报告和研究记录中用两种方法交叉说明。

经过一些时间的积累,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佐证了研究植物的古典方法和现代技术互补使用的可行性和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孙英宝等.中国植物科学画小史[J].植物分类学报,2008,46(5).

篇4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1.引言

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励人们不断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知识的不竭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想学习物理知识,并努力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是初中生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2.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2.1忽视了从整体和本质上认识物理现象的客观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忽视了从整体和本质方面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只是让学生识记物理中的相关原理及计算公式。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2)借助数学处理方式和一定的实验数据处理物理现象,从而得出结论;(3)学生通过操作各种物理实验,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物理结论;(4)教师通过分析前人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相关物理结论。

2.2重识记轻理解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物理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一些物理教师运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而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获取知识,从而获取教学成就[1]。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物理教师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他们认为只要多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进而影响物理学习兴趣。

2.3重课本轻实践

当前,我国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过于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与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需求。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很多学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性。初中物理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物理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除物理课之外的各种信息知识。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1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做好物理课的课前准备工作,其切实关系到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物理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首先,为了防止物理备课不足导致物理教学失败,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曾经有位教师在讲解《研究电磁铁》这章节内容时,想通过电磁铁吸大头针这个实验证明电磁铁吸引力与电流的关系,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无论电流多大,电磁铁都能将桌上的大头针吸上来,这使学生对电磁铁的吸引力更加疑惑。虽然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的入门课程,初中物理实验较为简单,但是,教师不能因此而轻视物理实验,而应该课前试做实验,以防课中实验失败。如果在物理课堂中,出现实验失败或者授课不到位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2优化教学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支撑的学科,物理理论都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的,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例如,在讲解物体浮沉条件时,教师应在上课前为学生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即,将一个鸡蛋放入装有自来水的杯子中,学生会发现鸡蛋很快沉入水底,然后,教师向杯中注入一些食盐,并均匀搅拌,这时学生发现鸡蛋会慢慢浮上来,这种生活化的实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诸如此类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课中随处可见。

3.3物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从生活现象走向物理课,并从物理课走向生活实践的教学理念,将物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3]。其实,物理现象及物理原理与人们生活实践是密切联系的关系,物理现象时刻出现在人们的的生活实践中,例如,货物匀速、水力发电、节能减排等,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如在讲解升华、液化及凝固等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一杯热水会冒“白气”,冬天人们口中会呼出“白气”,然而夏天却看不到这些现象,等等。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会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3.4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具有动画及声像效果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力。例如,在讲解《磁感应线》时,教师应运用投影仪将条形磁铁的磁场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小铁屑被吸引并有规律地排列着,这会使学生感到很好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4.结语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其广泛存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想学习物理知识,并努力学好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5):158.

篇5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衔接 学法建议

一、现象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突出,中考物理接近满分,学习物理也很有兴趣,而进入高中后,学习出现极大反差,物理一直走下坡路,成绩直线下滑,很短时间内就从初中的物理尖子变成了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户”。

二、形成原因

一些学生初中物理非常拔尖,但进入高一后由于不适应新的物理学习,致使物理成绩不断退步,严重打击了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最后甚至放弃了物理学习。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知识容量差别。高中的知识容量较初中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了,要学的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很多,规律联系繁杂。而在学习过程中又不能像初中时的简单记忆性学习,高中更强调理解和综合能力的运用。

2.数学应用能力要求差别。数学能力在物理上的运用,初高中差别悬殊较大,初中学习物理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较低,在学习中甚至可以使用计算器;而高中物理学习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高中物理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表达和处理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运算。不会运用数学,物理很难学好。物理知识不是公式的堆积,不作物理分析,乱套公式,这不是数学本身的过错,而是不会运用数学。因此,高中物理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运用数学的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中。

3.分析与推理能力要求差别。初中是物理学的入门阶段,是物理的普及阶段,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对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物理是物理知识的深化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物理学习强调学生要有分析与推理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要从感性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变,这也是初高中物理学习落差大的成因之一。

三、学法建议

针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落差较大问题,对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我们建议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习物理的素养。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高中的物理学习不能光看概念与规律的结论,更要重视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每个概念与规律的联系和构成,才是真正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明确地将“过程与方法”列为三个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应对科学探索进行再探索,对科学发现进行再发现,让自己沿着物理学家的足迹,领会他们独具匠心的创新意图,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进而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2.注重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与规律较初中难,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能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欠缺的知识;学生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质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可以提高自己的记笔记水平,由于课前预习过,上课时学生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已有的内容,重点记书上没有的内容或自己不太清楚的内容,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重点、关键问题,从而把更多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益。

3.学会构建物理情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进行物理概念、规律学习时,首先,应通过具体事例弄清物理现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清晰而正确的物理情景。也就是说,应该让自己有足够的感性基础,有知识建构之源,然后才可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才可顺利构思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在概念、规律学习中忽视现象、忽视物理情景的建立,而是片面强调物理量的含义、单位、方向,物理规律的表述、结果,自己学到的概念、规律就会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时间一长,要么忘了,要么弄错。例如:在简谐振动的概念学习中,如果不认真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产生过程,建立振动的物理情景,而是用大量时间做练习,结果,时间一长,自己就会忘记,所以,学会构建物理情景,养成良好的构建物理情景的习惯,将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

4.重视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实验的考查是高中物理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是研究物理重要手段,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学做物理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记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其次,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自己设计实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了“重心”,可采用“悬挂法”测验物体重心所在;学习了“摩擦力”这课后,可用橡皮筋系在木块上,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物体的质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与重力间的定性关系。这些实验对我们掌握物理规律十分有益。再次,复习物理实验时,可以按照力、热、电、光这几部分分类进行专项训练。对每一部分的特点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最后,做实验题,要注意认真分析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评估。

5.善于总结,提炼方法。在学习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类知识或某一种方法呢?可拿出以前做过的物理习题,尝试判断题目的类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法的具体步骤、关键步、易错处,以及此题常见变化的物理情景及其解决办法,以上设问如果能在短时内作出正确的回答,则说明真正掌握了此类知识。所以,在结束每个小阶段的学习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优良的学习物理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天平.新会陈经纶中学.浅析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

篇6

一、物理单元考试错题管理的作用

(一)培养初中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初中生大多正处于青春阶段,其心理与生理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育者。借助错题管理能够有效调动初中生的主观动能,能够以他们的错误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物理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对错题的分析,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是有着一定帮助的。

(二)培养初中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学科是唯物主义的衍伸,以科学性探究为核心,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借助对单元测试错题的分析总结,能够让学生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的同时,结合自身需求进行自主探索,并且累积大量的分析错题的经验。

(三)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思维

以单元考试错题管理的模式进行物理教学的流程如下:错题分析、找出问题、改正错误、正确解答以及延伸拓展。这一流程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模式,而学生在接受全新物理知识时也可以借助于该思维模式,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拓展。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逻辑更为严密,继而在面对类似问题或是相关问题时能够通过逻辑思考进行作答。

二、物理单元测试错题管理现状

单元考试是对学生章节知识掌握程度的阶段性测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知识结构的薄弱点。而单元错题作为初中生章节性物理知识漏洞的案例体现,能够为学生提供加强学习的方向,可以有效的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巩固。但现今大多数物理学科老师虽然已经对错题管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知,但是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所以在教学是仍旧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学生物理知识的累积数量。另外,部分教师对于错题管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对粗心、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以及单元知识混淆所导致的错误一概而论,浪费了较多的教学时间。

三、单元错题管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运用问题教学法,联系实践内容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浅显,与实际生活存在着极强的联系,如在处理串并联问题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实际的电路,让学生寻找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与自身单元测试中所犯下的错误进行对比,以此加强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记忆。另外,还可以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设计实践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对所犯下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还应该对设计的问题进行合理开发,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

(二)运用研讨探索教学法

对于初中生经常犯下错误的问题,教育者必须在对其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之上,拿出专门的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点,进而给以学生适宜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加以分组,以组别的形式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组内以及组别之间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的弥补自身的物理知识漏洞。教育者还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单元知识的总结性复习,以此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体系的巩固。

(三)针对学生的单元错题制定变式练习试卷

教育者在对学生单元测试所犯错误进行讲解之后,则应该根据学生错题情况进行变式练习试卷的开发。所设计的练习试卷题目应该在应用对应错题物理知识的基础之上加以题型的转变,避免学生能够按照固有思维进行作答,一方面,巩固学生原本犯下错误的题目;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另外,在设置错题变式练习题目时,还应该合理融入全新的解答思维,让学生能够以多种角度进行物理思维的切入,以此来提升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教育者必须对单元错题管理的重要现实作用加以充分认知,进而将其合理运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以此来促进初中生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赵新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会军.研究数学错题,用好差错资源[J].新教育,2015,(14).

[2]汤杰.巧用错题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J].才智,2013,(27).

篇7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应用分析

前言: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其能够通过形象的展示,将各个知识点的结构结合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思维导图与传统的记忆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能够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可以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尤其在物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更加可以显现出其他教学效果所不具有的重要优势和特点。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其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加速学生的知识内化,让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加具有效率和质量。

1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各中学对物理实践性教学大多注重的是对课文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式的学习。物理学科讲述的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每一条定律、每一个推论都是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反复推敲,因此,教师在对物理进行教学时,不应将课本知识“堆”到学生脑子里,而是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理解的能力。目前初中物理实践课程中的现状大多呈现出实践课程少、实验设备不完善、对实践课不重视的现象,一味的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物理教学效率较低。这样的物理教学使学生们脱离了实践和思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应该要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下的缺点,分析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重视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与培养,让学生形成物理学习意识与思维。

2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课前应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恰当的应用思维导图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知识点进行立体化,突出学习重点,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课本中知识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科学的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对课本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就可以领先学习,对不是太理解的问题在课上重点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比如,笔者在进行《运动的描述》教学时候,便让学生在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这让学生们的“脑洞大开”,有的同学将“运动”绘制成为层层高楼,在第一分支上写出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相关概念,在第二层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机械运动、变速运动的分类,从而达到对运动的准确判断。第三层则针对运动的应用特性进行分析,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分析,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方式,学生们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主动性的提升大有裨益。

2.2立足生活,降低学生记忆难度:

初中物理知识意在培养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应用能力,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立足生活的讲解更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初中物理中包含较多基础的公式、定律、推论等,一味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法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践课中,通过简单的实际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物理现象从而认知物理规律,并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与物理现象建立桥梁而相互关联,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达到学生对知识点先理解再记住,这样知识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很容易记牢。比如,笔者在进行声现象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入到社会或者生活中,感受不同声音的魅力。学生们既可以使用耳朵进行听力辨别,也可以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探测分析,而后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对多种声音进行不同的辨别和分类,从而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予以深刻认识。

2.3实验载体,理清知识脉络架构:

人们对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现和研究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和反复观察而建立起来的,物理学是注重实验的学科,加强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更是离不开实验的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利用全局化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理清知识点和核心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实验为载体,理清知识脉络架构,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加强学习的目的。比如,笔者在进行质量和密度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们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之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对相关知识点予以验证,最后再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重要知识点,而且可以在讨论和思维导图绘制中构建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

结语:

目前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方式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学校应对实验教学加强重视程度,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导图的学习思维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将思维导图模式灵活应用到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在增强学习对知识点巩固学习的前提下,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学.抓拍思维灵感之美———简析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127.

篇8

关键词:物理 教学 衔接 解决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与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外,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相互不了解,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清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高中物理教师也不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同时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教材内容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这些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要有一个过渡期。

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为高中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是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必须重视和要研究的问题。

一、形成原因

1、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不同。

高一新生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高中,有些学生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学生生理、心理变化,并且高中生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他们还能自觉要求自己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所以高中生的思维特性更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

2、学生对初中到高中思维习惯转变的不适应。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高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普遍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现象生动、具体、形象、概念、公式少,题型简单,易于计算,课时充足,教师讲得细,归纳得全,学生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对号入座就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而到高中,由于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叙述增多,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科目多,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强调。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学生对初高中物理教材编写要求的不适应。

初中教材选取的内容浅显而直观,甚至有的物理量的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不是十分严谨。初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初中物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题中隐含的条件少。

高中物理虽然其内容也是力、热、光、电等,但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

二、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更新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更新是认知结构的更换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避免人为的“走弯路”,降低了高物理学习的台阶。

(二)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尽量采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

(四)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篇9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讨论法 高效运用

在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创设开放、合作、民主的物理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课堂,并在合作和讨论交流中获得物理潜能的挖掘,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生成科学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意识,从而使学生感知初中物理知识和内容,并将物理知识实现内化和迁移,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法的问题分析

1.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讨论集中于一些反应快、性格开朗的学生,一些反应较慢、不太开口的学生则较少参与,这就使课堂讨论的广泛性不足,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不够高,影响合作讨论学习的效果。

2.讨论时间仓促,流于形式。

在课堂讨论模式下,由于时间较仓促,在学生讨论到一半的时候,教师不得不叫停,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不多,无法显示出合作讨论学习的优势,未免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得不出讨论结果。

二、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组。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前提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达到课堂讨论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内容中,在应用控制变量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分析中,教师可以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组,分别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进行综合阐述,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讨论能力。

2.整合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方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讨论式方式并不一定要贯穿课堂情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正确的时机和内容,进行讨论教学。这些课堂讨论教学法可以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引领下进行不同的讨论方式选择,主要有:

(1)整体式课堂讨论教学法。这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中存在争议、疑难知识点的讨论方式,这样可以集中不同小组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处理和分析讨论,从而增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如在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物理机械效率”一课中,由于影响不同机械效率的因素不同,其计算公式也不同,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把握就可以采用综合性的课堂讨论方式,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分步式课堂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并且使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下逐渐形成对物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客观、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3)随意提问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方法没有局限性,可以在小组内部、组间提问,也可以点名提问,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采用竞争的形式,从而增强课堂讨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初中物理“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课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种课堂讨论方法,预留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互问、互答,使学生在开放性的、随意化的课堂讨论情境中意识到不同能源的优劣之处,并全面地对能源进行分类,经过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课堂讨论交流方式,不仅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大的锻炼。

3.设计互动性物理实验,创新学生物理思维。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明晰物理概念和原理,认识到初中物理的抽象本质和内涵,并利用物理实验探讨物理相关的规律及特征,在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在实验情境下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式的、创新性的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电磁感应现象”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提供相关的实验内容,诸如:磁铁、导线、滑动变阻器、线圈等材料,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拟定实验方案,探寻电流产生的条件,在分组讨论之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什么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如何产生感应电流”,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并分析这个物理现象的共性规律。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将讨论式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实践,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注重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民主的课堂情境和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活跃初中物理课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需求,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英.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10

1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引入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当教师在研究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学生的学习思维中,这种深层次的研究其实是对物理教学方式的一种总结思考.从生活之中的实际案例出发,进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总结研究,启发学生物理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完备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作为将实际物理案例和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的桥梁,这就要求相关的研究工作不仅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还要从实践教学层面进行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归纳设计,保证建立好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有始有终地进行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过程提供教学启发,让初中生始终秉持着高度的兴趣度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用过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1如何连贯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只有保证连贯地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够保证初中生可以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案例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知识点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生活化教学方式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提高效率.截至目前为止,通过相关的总结归纳,可以发现,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选择过程中,并没有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和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相融合,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教师未能够真正投入到物理教学生活化中,从而往往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教学特点,进而导致学生只是在某一个知识点能够发掘出其和真实案例的联想,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作用也就难以真实的发挥出来,进而导致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过程又再次陷入传统僵化的理论灌输学习怪圈之中去,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发挥出生活化教学中形神兼备的教学作用.面对以上问题,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后续优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连贯性,并系统地将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化教学过程融合为有机的整合,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的初始阶段到结束阶段,都要寻找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和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保证所优化设计出来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满足初中生思维结构形成的实际需要,发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有的价值.

2.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的全面性问题

根据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研究,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初中物理的理论考核作用仍然放置在了重心地位,对于生活化教学中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理念置之不顾.这就导致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有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充分重视到对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全面性进行总结研究,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方法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可以发现,从初中物理教学体系的整体归纳层面,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此同时,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归纳设计过程中,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有效性”的考核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综合起来看,在后续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过程中,不仅要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还要从应用案例的角度进行重点的分析解读,并寻找相应的教学突破口,突出初中物理教学知识重点,发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策略探析

3.1丰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实际内涵

在运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过程中,要从丰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所涉及到的内容为突破点,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物理学习特点来进行后续的优化设计,要求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过程要满足动态性设计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在《浮力》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化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自己叠纸船,也会吹气球.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将叠好的纸船放在水面上,在浮力的作用下,纸船可以漂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纸船上添加物品,不多久,纸船就会落入水中,这就产生了和水的“浮力大小数值”之间的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过程中,就可以适时地进行更新优化,促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有效提升.

3.2提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