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化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剧中的化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剧中的化学知识

篇1

新世纪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必须是求知不倦的学习者,几年的教学历练使我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也真正体会到做一名化学教师的历史使命。

一、课堂教学的魅力体现――备好课、上好课

作为一名教师很清楚,“备课―上课―批改―测试―辅导”,这是教学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而要上好课的关键首先是备好课。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我们的教师工作重心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和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批改、课外辅导和应付频繁的考试上,在备课、上好课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甚少,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出现恶性循环。

我们的有些教师在备课上借鉴和利用名家名师的教案,不认真思考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符合,囫囵授课,甚至有些细节问题自己都搞不清,课堂中闹笑话,出丑;还有些教师死搬硬套,自己上课累,学生听课更累,无意中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交流。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教师教学的法宝

读书少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快的重要原因。我们的教师手中除了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之外,什么都没有。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整天被“正统”的作业或教科书或工作压力所包围,他们很少去看课外书。图书是知识、技术、情感、理论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和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沟通和对话。读书能使人丰富厚重,所谓学高为师就是这个道理。读书能医愚,使人聪明。而读书对教师来说更有特殊意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读书能让教师超凡脱俗。

我们身边的有些教师过不了教材关,对教材理解不深,把握不好。他们的文化知识面狭窄、残缺,甚至低于学生。这种教师的教学境界根本体现不了三维教学目标的预设和完成。他们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传授为主,就连知识技能目标也难以落实,甚至时常出现知识上的错误。受教于这种教学境界的学生,不仅能力、智力、非智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知识的技能也会欠缺,学生学习受压抑。故在这强调各位同仁有空闲了多看看书,多与有所作为的人沟通沟通,来弥补自己的空缺。

三、了解学生的实情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

学校里的学习绝不是毫不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能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从学生一个简单的眼神中体会到想学什么?学会了什么?就如有位教师所说:“每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我就要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到: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被老师信任和关注这可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最能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正如有位同学所说:“当老师用真诚期盼的目光注视着我的时候,我的学习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与之相反,课堂上那些被遗忘或经常被训斥、遭受冷遇的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就容易丧失。为此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同学,尽量考虑到优、良、差三种学生,达到教学预期的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看学生是不是不仅学会、会学、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兴趣而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如果因势而导,就可抓住教学的黄金时段,左右逢源,让学生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关键词】患者数据均值质控法,室内质量控制,临床化学

【中国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5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verage of normals(AON) algorithm for quality control(AON-QC) in clinical chemistry which utilize the data of patients. Methods Using AON patients judge data mea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in clin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AON algorithm can detect systematic errors and random errors simultaneously. Conclusion The AON algorithm is coincident with the routine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in the detection of large systematic errors and random errors. I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Key Words】average of normals,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clinical chemistry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是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可否发出。尽管室内质控在我国各级临床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目前进行室内质控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的定值质控法,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基于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1981年,Westgard J.O.等人提出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1],该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定值质控法在临床实验室已经应用了很多年,但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质控物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实际标本的情况;某些参考实验室检测标本的数目远大于质控检测数;质控物未反映检测前和检测后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2],而利用患者检测结果进行质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AON-QC是一种利用病人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将某个范围内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的均值与靶值及控制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实验室的运行是否在控。AON-QC最早是由Hoffmann R.G.和Waid M.E.于1965年提出[3],1984年Cembrowski G.S.等人利用计算机模拟出该方法的功效函数图并总结出影响该方法效能的五个因素:人群中某分析项目的标准差(Sp)与该项目分析方法标准差(Sa)的比值(即Sp / Sa),计算患者样本均值的样本量(Np),控制限,舍弃极端检测结果的截断限,以及截断限外检测结果的数量,并提出了使用AON-QC进行室内质控的应用规范,此外还提供了检出系统有2 Sa偏移时确定Np值的关系图[4]。随后Douville P.和Cembrowski G.S.等人提出了Np值的计算公式:Np=2(Sp2/ Sa2)*Nc[5],这个公式为临床实验室AON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996年,Westgard J.O.等人提出在实施患者数据均值法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最大可容许误差TEa来计算实验室有决定性意义的误差,并以此来确定AON的各项参数,尤其是Np值[6]。1997年Cembrowski G.S.比较了分别由Douville P.和Westgard J.O.提出的计算Np值的两种方法,发现实际上由这两种方法估计的Np值是比较接近的[2]。本研究着重于AON-QC在临床化学实验室内的实际应用,对本实验室进行了回顾性的质量控制,通过对AON-QC与常规质控方法的比较来对AON-QC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检测系统的组成 检测仪器:奥林巴斯5400检测系统(试剂、校准品均为奥林巴斯公司配套产品)。

1.2 分析前过程 本实验室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临床标本的采集及检测前处理作出了严格详尽的规定。

1.3资料来源 常规质量控制数据选取2010年7月-2011年4月奥林巴斯5400检测系统对14个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四个水平质控血清的全部检测数据;患者检测数据来自2010年6月-2011年8 月所有进行过常规生化检测的住院患者。

1.4 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的LIS系统从数据库导出室内质控数据及患者检测结果,将收集的数据作适当的统计学处理后分别作出常规室内质控图及AON质控图。

(1) 常规质控图 计算2010年7月-2010年12月各检测项目各浓度水平的累积均值和累积标准差作为2011年1月-2011年4月常规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2) AON质控图 包含以下步骤:(1)作出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各检测项目患者所有检测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目测选取中间大致呈正态分布的数据计算其均值 Xp及标准差Sp。(2)选取均值与Xp接近的质控血清的标准差作为分析标准差Sa ,利用公式Np=4Sp 2/Sa 2 估算应用AON法进行室内质控所需的最小标本量Np。(3)筛选出2011年1月-2011年4月各项目截断限 Xp±2.58 Sp内的患者标本检测数据,分别计算其均值即AON值。(4)以Xp为均值, Xp±2.58 Sp/Np 为控制限利用Excel 2003作出各检测项目的AON质控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进行频数分布直方图及散点图的绘制,各控制图之间相似性的比较用相关分析,控制图的趋势判断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2. 结果

表1 提供了本实验室进行AON 质控方法的一些基本参数,其中分析方法标准差Sa来自于与患者结果均值 Xp 接近的质控血清的累积标准差,所需最小患者样本数Np根据Doville P. 推导的公式 Np=4Sp 2/Sa 2 计算所得,截断限为Xp±2.58 Sp,保留了99%患者检测结果,舍弃1%极端的患者检测结果,控制限设置为 Xp±2.58 Sp/Np ,检测系统处于稳态时为患者检测结果均值99%可能的分布范围,所以理论上假失控概率为1%。

Np最小患者样本数 TL截断限 CL控制限

表1提供了本实验室常规工作量时实际检测患者样本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室达到Np值的检测项目相对较少,可能与佛山地区人群中生化项目的分布及对中间区域的主观选择有关,此外与检测系统的精密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表2提供了我们对ALT、AST、ALP、GGT四个生化项目的四个浓度的常规质控数据和AON质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出的相关系数及其对应的P值。我们可以看到,在ALT和AST 两个检测项目中,相关系数相对较大,P值均小于0.01,有显著性意义;而在ALP和GGT两个检测项目中,相关系数相对较小,且大多无显著性意义。

质控数据L2相关系数; rAON-H1 AON质控数据与高值质控数据H1相关系数;

rAON-H2 AON质控数据与高值质控数据H2相关系数

显示的是我们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2010年6月—9月质控数据进行的趋势性判断,数据显示AST、ALP和GGT的质控数据均存在显著性的趋势变化,其中ALT和AST向下漂移,GGT向上漂移,与质控图上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AON-QC与常规质控显示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3.讨论

篇3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世界著名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3日报告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

该报告调查了全球范围的科研论文数据,结果显示,在引用次数排名最靠前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由中国研究人员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比例在2011年达到11.3%,居全球第四位。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居前。

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将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篇4

[关键词] 影视传媒;口语化;电视;传播;大众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人们被迫多方收集信息,协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传媒凭借其巨大的传输优势和日新月异的传播能力,最大限度地迎合了人的要求而成为最佳的选择。在众多传播工具之中,电影、电视有其不可替代的表现力量,呈现出明白晓畅的口语化的表述状态。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1]

从艺术角度来讲,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和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的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一、影视语言的表述方式

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语言。电影是一种通过音像达到导演与观众的交流,所以她也是一种语言。

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摄影机的运动和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产生的蒙太奇不仅形成了银幕形象的构成规则,也建立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说白、音响、音乐以其自身并以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

而电视剧又是电影语言的集大成者,它涵盖了电影的表现语言,又丰富了电影语言――呈现复式段落的结构,自如的观赏环境和观赏平台。

影视的确是一门语言,这种语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使观众更易于接受。影视以全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摄影机画面构筑、音响效果搭建、蒙太奇连接、景深的空间距离营造。

一个人对某一物体的想象与另一个人是不同的,如果两人都读到“康乃馨”这个词,母亲可能想到去年春天母亲节得到的“康乃馨”,而另一个人可能想到“康乃馨”在西方代表的花语。但是在影视里,二人看到的是同一束“康乃馨”,影视制作者可以从无数康乃馨中作出选择,再用无数种拍摄方式把选中的那朵康乃馨花拍摄下来,以最佳的最美的色彩与角度展现给观众。所以观众所观赏到的是摄制者个性化的“经典解读”,所有观众会看到相同的画面,但是不同的观众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这里我们可以把影视与文学做一对照:在电影里,艺术家的选择是无限的;而在文学里,艺术家的选择是有限的。但对观众则恰恰相反。从这个关系来说,电影不是暗示,而是陈述。一个人对画面的解读愈好,对它的理解便愈多,而画面对于观赏者的影响力也就愈大。

二、电视的吸引力

影视是当今电视节目收视率的保证,没有影视,电视将会消失。

1925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机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视机在20世纪90年代普及全球。

资料显示,到90年代初期,中国各级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全面建设完成,截至90年代末期,中国经批准成立的各类电视台已达三千多家,观众覆盖面逾10亿人以上,电视机销售量超过3亿台,成为世界上拥有电视机的第一大国。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2004年公布的“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研究者对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四川、乐山、云南、大理和丽江等城市公众的闲暇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公众的闲暇时间整体上在增加,随之看电视的时间也增加了近一个小时(59分钟)。居民平均每天有2小时39分钟用在看电视上,占总闲暇时间的46.22%,占全天的11.04%。看电视是闲暇时间里占时间最长的活动。[2]

为什么电视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成为人们认知世界自觉的选择呢?梅罗维茨把它同印刷媒介比较认为,电视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它对公众的巨大影响远远大于印刷媒体。他认为印刷品(图书和报纸)产生和巩固了扩大社会群体之间差异的社会等级制。原因在于学会阅读印刷信息所需要的技能水平,人口各个阶层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准存在程度差异。相比之下,电视更容易为所有社会群体接受,无论这些人的年龄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部分原因在于,电视节目中不存在难度不等的符码序列;无需辨认必须首先学会的复杂符号。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所有的公众都能接受媒体的信息,所以说媒体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受众。它将不同的受众混合为单一的受众。[3]

南帆指出,如果说印刷时代的文字符号与日常现实保持了某种距离,电视机以及其他电子传媒却将全世界推到他眼前。从数千公尺之下的深海到遥远的星球,从另一个国度的足球比赛到他人卧室之中的床笫之事,电视将人们所想到的种种景象一网打尽。这无形之中,造就了一个观念:电子传播媒介已经代表了世界。[4]

三、影视口语化的传媒表述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有声语言,有声语言中口语是最简洁形象的交流要素。信息传播中,人才是传播的本性,一切传播活动的惟一标准和前提乃是人的利益。所以影视的传播出发点要把握人的接受信息的能力,而口语的表达是最广泛、无界的交流方式,所以影视也在传媒中最突出的体现通俗简洁的特征,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最大化地被接受。

(一)口语化的传播

人类用语言进行交际,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口语就是在口头上使用的语言。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即使是在文字出现以后,人们交际时使用的语言仍然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是生活化的、简洁、明了、富于形象化的、最普遍通行的日常语言。我们每天可以做到不读、不写,但不能不听、不说,所以口语化的表达是最大众化的交流表达;而影视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效果正迎合了大众所需求的简洁明了、形象化的交流目标,取得了类似于口语交流的功效。在影视观赏中没有文化学历的限制、没有年龄层次的限制(未成年之外);统一的影视语言传达统一的画面和影像,人们听到的是同一响度、同一节奏的音乐,同一人物、同一音色、同一系统音素的语言。而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语言简练自然、浅显易懂、上口顺耳;要善于运用符合人物心理状态的断续句、半句、破折号、省略句等,用不完整的语言,表现激烈的内心活动;注意语言的形象化,多运用比喻化了的形象语言,帮助观众理解人物语言的内涵;具有感彩)特征,也带动了观众的欣赏,决定了人们欣赏电影的口语化口味――大众的口味。

(二)强烈的感官解读

影视是视听觉艺术的大餐。影视专业化叙述方式手段的不同,直观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影视剧带有极强烈的观赏性。

影视创作的主要手段,一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塑造好剧中人物形象。导演的主要工作是选择和确定男女演员。常言道:“演员选对了,戏就成功了一半。” 好的剧本成就演员,好的演员也打造成功的电影。电影《阿Q正传》《青春之歌》的男(严顺开)女(谢芳)主要演员生动、细腻的个性化表演为电影的成功,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是画面造型是电影的直接表现手段。画面造型和音响构成了电影的运动画面艺术,它由无数活动的连接的画面构成,基本要素是光、色彩、构图。另外,电影既然是以运动着的画面为特性,因此构图也是动的,这要靠镜头的调度和演员的对镜头的感觉来达到。此外,对于银幕的画面造型,光的作用和意义不同凡响。可以说光是电影这门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媒介。

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阿凡达》,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人物塑造,单从强大的3D效果技术性这一点而言就足以让众多电影导演心生敬意。[5]

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分别在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虚拟摄影棚与协同工作摄影机、面部捕捉设备与面部表演捕捉还原系统、容积等几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更新了以往的技术,保证了《阿凡达》的顺利拍摄。

三是蒙太奇影视语言的衔接。蒙太奇是电影的一种独特手段,各种综合艺术在电影中都必须通过蒙太奇的手段组织到银幕上去。电影导演正是通过蒙太奇构思发挥各创作部门的作用完成整部影片的创作。因此说,一切都在为实现这种蒙太奇构思进行创作和服务。

(三)口语化的最大众化的普遍传播

影视在知识层面上是非文本化的宏大容量的超链接。一部影视剧就是一个文化的结构层,它包含的文化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她首先需要导演的解读,导演的解读要依据观众的观赏心理和观赏的能动性,如何才能使影视剧得到大众的全面接受;而接受的前提是观众接受能度与导演的思想的碰撞。影视是传媒中最易于使观众或大众普遍接受的媒介形式,其根源都是源于他的表现手法的“口语化”,而非文学剧本般地对受众有较高的文学学识的要求。如话剧《雷雨》,观众看过之后对影视剧中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及结局都有清醒的印象;而人物的穿着与打扮又明确了故事的历史时代,人物的语言词汇、音色、速度,观众对演员的地位、品行,也一目了然,心知肚明;而舞台的灯光、道具的运用,会使观众更深层次地去体会影视的品格味道,把握人物性格与影视内在的含义。

所以说,影视是最大众化的、口语化的文化传播。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6]

四、结 语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理由的,任何事物也都是有发生发展的过程的,影视传媒也是一样,它不仅有它的婴儿期、幼儿期,也有它的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当然也有中年,直至走向老年。但无论它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希望它给人类的文明带来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快乐。

[参考文献]

[1] 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 方建移,章杰.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J].现代传播,2000(02).

[4] 南帆.双重视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6-18.

[5] 黄珞.简论电影《阿凡达》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篇5

[关键词]日语教学 口语能力 影视教学 情境教学 任务教学

一、引言

目前全国各大院校日语专业发展迅速,学生数量庞大,而另一方面,在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许多单位所反映的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毕业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高和文化背景知识欠缺。如何提高口语教学质量,使日语专业毕业生走出“笑着进来,哭着出去”的怪圈,成为广大日语教学工作者的研究焦点。影视教学在口语教学、文化背景教学中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许多影视教学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对日语口语能力提高作用不大。笔者认为关键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方法。本文探索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相辅相成的影视教学模式。

二、影视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实践效果

影视教学中关键要把情景教学、任务教学、语块教学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在文化情境中教学:通过应用和学生的实际体验来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化和输出。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笔者在实践基础上,从下述四个方面阐述影视教学设置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效果。

1、影视教学与文化情境教学的有效结合

孙自挥(2008)强调,“外语学习必须同时成为文化学习,外语学习的最终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学习。”日语的教学也是如此,把文化情景、日本文化教学自然地融入于教学中,易于使学习者保持对日语的浓厚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影视教学与情境教学的结合具有极大的优势和潜力,不过,为了发挥影视教学的优势。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1)教材:当下流行的、有教育意义的日本动画片、连续剧和电影等都是影视教学的良好教材。这些鲜活的日语资料,具有时代感。比较接近学习者的实际生活,在无形中就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大的语言应用情境。在视听过程中,使学习者置身于该情境中,去理解日语的应用,观察日本人的交际,透视其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笔者曾在影视教学上选用了一部日本电视剧《Attention Please》,该剧是介绍航空业中空中乘务员的培养以及训练过程的。该电视剧题材新颖,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该剧涉及的是服务业,展示了日企中服务人员与顾客的关系。学习者可以从中透视日本服务行业的标准和精神,并能体验敬语和日语敬体的应用,这与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解说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2)画龙点睛――教师的解说

当在电视剧中出现某些社会文化现象时,教师需及时针对该文化现象进行讲解,并阐述其社会背景。

例如,笔者采用的电视剧《Attention Please》中,有茶道的场景,笔者就关于茶道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包括日本茶道的渊源、流派、作法,以及目前影响较大的里千家茶道等,这样学习者自然乐于接受。再如,笔者选用的电视剧《一公升的眼泪》中,有焰火大会和浴衣的片段,漂亮的浴衣引起学生一片惊叹。笔者以此为背景介绍了日本的和服、浴衣以及焰火大会,从而使学习者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论的知识,容易形成全面、整体印象。笔者进一步引申到日本传统节日的保护方面,对比了中日传统节日保护的现状,启发学生的思考。再如,《一公升的眼泪》中有一片段是:男主人公去医院探病,故意带了盆栽的花。借此,笔者讲解了日本人在看望病人时的一些忌讳、注意事项以及日本人的微妙心理等。并对比了中日两国看望病人时的异同,把跨文化教学融入于课堂之中。

2、利用影视教学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口语语感。

语音的记忆对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陈平文(2008 43)所说,“语音记忆是语言词汇等最原始、最基本而效果又非常好的一种记忆方式,语音对语义有非常明显的启动作用”。日语尤其如此,拗音、长音、促音、拨音,在单词记忆方面是难点,正确记忆单词的前提是正确的读音和语调。通过视听材料,学习者可以模仿学习日语母语者的发音、语调等。正确地道的语音、语调不仅有助于记忆单词,而且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

3、语块教学与影视教学的结合

目前语块记忆、语块学习对于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众多研究者的瞩目。陈平文(2008)强调“将语块贯穿于教学,可使语言形式易于习得,易于记忆。易于使用,可增强学习者的信心”。日语语块在口语中大量存在,影视教学的影视资料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生活常用习语、固定搭配、词组等。教师把这些语块有选择性地列举出来,并且加以讲解,让学生背诵记忆,有助于其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影视教学中的语块学习既包括了意义,也隐含了应用语境。最简单的如“そようなら”和“いゃすた”的不同用法,仅靠教师讲解的话,学生单纯地背诵其区别无任何意义,但是通过观察影视剧中人物对于这两句话的使用就会“过耳不忘”了。在《东京爱情故事》中,莉香最后向完治提出分手时说的便是“そようなら”,这一幕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之深远远胜过教师的单纯讲解。

4、任务教学法在影视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教学的另一最关键方面是要进行任务教学,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否则易于失去其应有的效果。可以根据视听材料的内容难易,设计以下几种任务类型:

第一种:选取几个重点片段,让学生听较容易的或者已学过的单词、句子,从而练习学生的听力。而较难的单词或者关键性语块,由教师提前给学生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听。

第二种:以电视剧内容作为题材,让学生用日语进行讨论或者发表感想等,使学习者由语言输入转为语言输出,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自己模仿给动画篇配音,既有助于语速的提高,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第三种:以某个句型或语块为主题,围绕该语块或句型选取一系列相关场景,使学习者在情境和应用中了解该句型或语块。例如。笔者在影视教学上做了一个授受动词专题,选取了视听教材中的一系列场景中授受动词的应用,使学习者体验生活中的授受动词应用及敬语表达。

5、关于影视教学的注意方面

(1)选材内容很重要。首先,要选取思想内容健康而且有教育意义的影视材料。其次,尽量选取语速较慢,发音清晰的影视材料。再次,尽可能选取与学习者年龄相符的视听内容,学习者往往会与主人公有同样的彷徨、烦恼和快乐等相似体会,易于产生共鸣,从而体验性和情境性效果会更好。

例如,笔者选取了《一公升的眼泪》作为影视教学题材,内容方面。该电视剧是叙述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个高中生身患重病,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并鼓舞了很多人的故事。该电视剧能使学习者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和世界,从而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促使学习者重视健康,珍惜现在,热爱周围的一切。同时,语速较慢。生活场景很多。能够训练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达。

(2)影视教学设置的学期和课时量

在日语学习后的第二个学期设置影视教学比较适宜,因为学生本身具有了一定词汇、语法、听力基础。及时设置影视教学能够巩固已有的词汇、语法知识,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随着课堂语法教学的推进,影视教学内容也可作为所学语法和单词量的听力练习材料。

(3)视听教学任务必须难度适宜,需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初学阶段,由于日语本身语速较快,听力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比较难。所以视听任务应该由简单的单词、短句出发,多练多听,再过渡到较复杂的语块和句子。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电影 学英语 技巧

序言

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学习英语的圈子与人数也越来越大,各种所谓的学习方法也日新月异。掌握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此不必赘述,但问题在于:学了很久的英语却不会说,或者学了这个单词或者句子就忘记了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再或者考试分数很高却往往说出欧美人听不懂的句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个让很多学生头痛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时时刻刻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当中,“语言环境就好像沟通人体的血液;在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才能真正“活用”,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科技的发达,文化传播的多元化,我们学习的途径也愈发丰富多彩,现如今打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也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如书籍、网络、报刊、英语频道等等,让本来枯燥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如此的灵活多样。当代学者董桥先生在《英华沉浮录》中说:学英文多跟外国人来往,多看西洋电影,多看电视上的英文台节目。电影教学专家邱政认为,看外文原版才能把外国人的思维、文化、和语言一起“泡”来吃。电影本身的色彩、故事、演员颜值等效应也从形式上保证了英语影视教学法的有效性。

1 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科书与电影相比,信息量太小,语言也不够灵活,不够丰富。传统教科书是经过过滤的标准化语言,通过反复的练习及阅读来固化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其内容相对枯燥,语言模式单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每天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变化。教科书更新修订速度慢,效果有限;而我们利用原汁原味的电影语言形象化素材,会使得训练听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效率更高。

1.1传统词汇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1)音形法。即弄清这个单词中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根据读音写出相应的字母及字母组合。 2)分类法。把学过的单词按其属性分门别类串在一起记。例如季节: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学科:English、math、physics、history、 Chinese等;颜色:red、yellow、white、black、green、pink等。3)联想法。利用词与词之间类似之处进行处理对比,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辨认。

例如:近形近音plane-plant-plan-planet

同义词big-large、tall-high、perhaps―maybe

反义词heavy-light、left-right、return―borrow

词的搭配look at-look for-look up-look after

1.2看电影学单词

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电影片段,通过大量反复观看、跟读,以及透过对剧情的透彻理解和把握,对相关大量单词造就第一印象,然后继续大量精学精读电影,开始学习的单词开始大量重复出现。同样一个单词,会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句里出现,每一次出现,单词都会指向其核心含义。在重复交叉,螺旋反复的单词认读中,人们从一个个侧面,逐渐熟悉一个单词,并且伴随着其声音的面貌,最终牢牢收录在头脑之中。

语言学习中所谓听、说、读、写四大要素,会听会说远远比拼写要重要。所以第一要重视读音,之后只要注意英语的拼写规则,再长的单词也就不难记了,但如果听说能力差的话,反复记下的拼写却可能几天就被遗忘,所以某些学生的哑巴英语,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太看重拼写了,在拼写上下了太大的功夫而忽略了语言交际的本质。

2 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方法

2.1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特点

电影语言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中国,很多人从未或者很少有机会在公开交际场合“听说”英语,而电影能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电影将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慢慢的学生有了语感,就让他们进行模仿。由于电影具有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所以它能长时间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电影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看原版英语影视剧是练习英语听说的最好途径,影视剧通过声音与图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信息,将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是其他学习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一部好看的电影可当作看千遍也不厌倦的教材。如果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电影不再单单是一种休闲活动,而是最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将英语电影带入课堂,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很多背景文化知识。比起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英语电影具有多种功能,如声音、形象、动画、文学。因而将英语电影运用于英语教学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直观、生动、活泼,使学生有了自主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而学生也会被英语的文化艺术特点所冲击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运用电影创设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是最薄弱和最难克服的一个环节,这是由于缺乏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在电影中的场景给我们很好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语音、语调以及生活化的语言自然而然的学到了地道的口语,这样就能轻松的练习英语的听说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敏感性

英美文学中有很多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片,如“Gone with the Wind”,“Jane Eyre”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但若单纯地看原版著作会因为里面的生词和复杂的语言文化而觉得烦躁、乏味,而原著改编成影片给学生看,学习英美名著提供了最佳途径,他们通过英文影片对名著产生兴趣因而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也让他们对于剧情有很深的印象。观看这些英文电影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其英语敏感性,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2.4从影片中了解文化知识

每一部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故事,然而电影让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其中展现出来的地理地貌、建筑、绘画、音乐、服装、舞蹈、方言、菜肴、礼仪、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比如《诺丁山》的故事就是在伦敦Portobello Market发生,那里是大家都听说过的露天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各式各色的商品,让我们对那里悠闲自在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认识。

3 如何选择电影

邱政先生指出,选择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含量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贴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涵盖了语言学习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

选择影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好坏。对于初级学员选择电影的时候,要以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为原则。推荐影片有:“Alvin and the Chipmunks ”(《鼠来宝》),“ 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Lion King”(《狮子王》)等等。

对于中级水平的学员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进行学习非常重要。推荐电影有:“Forest Gump”(《阿甘正传》),“Troy”(《特洛伊战争》),“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比如说,想学现代的日常生活用语,“Friends”(《老友记》)是不错的选择;而想了解社会犯罪和侦破的过程的,可以选择“CSI”(《犯罪现场调查》)。电影的题材很多,主要还是根据学员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来选择,最好能选择字幕有双语对照的影片。当然我们在选择中还是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英语程度,争取每位学生从剧情中都能够学习到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可以培养更好的语感。

4 掌握方法

不要以为把一部电影看的次数越多,英语就能进步。重要的是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剧中人的遣词用字,思考他们这样说的原因,看看他们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这一点最为困难,利用电影学英语其实是一种是重质不重量的自主学习。

4.1准备电影笔记簿

准备一本笔记簿,方便记下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外国人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你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 O’Hara said,‘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4.2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预备动作。看电影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听懂了一部分就算有了收获。看电影的过程中记下关键词,串联在一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联想。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训练表达能力。

4.3选择片断学习

用电影来学英语,不用强求自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听懂,百分之百确定,才要继续往下看,这样反而会阻碍了学习的兴趣。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了解剧情的概要,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剧情,只要挑出重点段落,然后再分段来学习,这样就会更有效率。

5 结语

看电影学习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习过程,不可能看过几部电影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提高。看电影学习英语只是多种英语学习方法当中的一种,它需要我们去耐心地积累,不断地揣摩,掌握恰当的方法,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语,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英语能力,从精确的听力,到地道的口语,了解了异域文化,丰富了课外知识,还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语法词汇知识。同时,单单靠看电影来学习英语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把这种学习方法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总之,看电影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英语学习的效果才有可能提升。

当然,学外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学生下功夫学习,本文所强调的不过就是在学习里加上一些快乐、兴趣和方法,毕竟让学习快乐是一件幸福的事。

参考文献:

[1]李金英.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英语听说水平[J]. 电影评介,2007,(10).

[2]房娟.论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7,(4).

[3]王松林,李洪秦.电影的文学性、文化性与英美文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法,2003,(9).

[4]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5]北京新东方口语部.电影欣赏课的远距离学习方法.2005.

[6]胡素芬.On Teaching Non-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igh Videos[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李霄鹏.Teaching with Video in a Listening/Conversation Class[J].中国科学教育,2005,(3).

[8]Elli8,R.Undennamding Second hngll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余艺玲.英文影视与语言学习[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3).

篇7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要学好非常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独立学院生源的共同点之一是学生群体的文化功底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弱一些,在系统理论学习水平、知识的理论性、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与一本、二本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4]。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内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绪论》的讲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针对药理学绪论部分的讲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

    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2.2多媒体生动形象用实例说明和讲授医科类独立学院,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精通业务、动手操作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的实干型人才。具体说实干的定位就是以教学型为基础,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型综合性人才为主,确立了这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才会有利于学院的发展[4]。

篇8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正在国内热映,蝙蝠侠又成为影迷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早在7月份影片于北美上映之前,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做了一个计算,结论是蝙蝠侠从150米高的楼顶跃下,生还的可能性极小。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莱斯特大学的这个研究小组经过计算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超级英雄如果仅仅凭借电影里的装备,是不可能在空中优美地滑翔的——以蝙蝠侠1.88米的身高、95公斤的体重计算,当他披上电本文由收集整理影里那般大小的披风从150米高的楼顶一跃而下后,大约能滑行350米——和电影里差不多。但是,他的时速将突然达到110公里,然后稳定在80公里左右——在这样的时速上,任何碰撞都会是致命的。

蝙蝠侠的命运果然这样悲剧吗?果壳网根据莱斯特大学的这项研究发表的文章指出:蝙蝠侠的飞翼算不上一个安全交通工具,即便电影里蝙蝠侠异常强壮且身着神装,稍有不慎依然容易摔得粉身碎骨。除非他使用一些快速减速的方法,如降落伞,安全性才能有所保证。这样一来,蝙蝠侠的“拉风”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只是蝙蝠侠,很多电影中的小漏洞都逃不过理科生们的法眼。受学科背景的熏染,他们希望电影里的每个镜头都符合科学常理,都有严谨的逻辑。

杰克和萝丝可否一起逃生

詹姆斯·卡梅隆把他15年前的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制成3d版再次搬上银幕,杰克和萝丝的故事又一次被人们津津乐道。有追捧的,也有爱操心的: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萝丝太胖了,如果她可以瘦20斤,就能把杰克也拉上浮板,两人就能一起逃生,电影的结局就大团圆了。

果壳网频道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虞骏认为,如果萝丝再轻20斤,那他们两个应该都可以爬上那块浮板。果壳网也发表过文章进行了计算:

凯特(萝丝)身高1.73米,据此估计,浮板的长度在2.1米左右。这个板的形状并不规则,我们把它的表面看成一个宽为1米的长方形,误差不会太大。这块板在承载了萝丝之后,还能不能承载杰克?

根据电影剧照,萝丝手腕的直径大约为5厘米,浮板露出水面的部分和萝丝的手腕直径之比据测量是1∶2,也就是说,浮板露出海面的部分是0.025米。杰克也上板,还能存活的条件是身体不能碰到海水。

取极限情况,看看浮板上表面与海平面齐平时,增加了多少浮力。也就是说,看看这个浮板还能承载多大重量。海水的密度是1030千克/立方米。m(承载)=f(浮力)/g(重力加速度)=海水密度×重力加速度×排水体积/重力加速度=1030×2.1×1×0.025=54.075千克。

也就是说,浮板还能再承受约110斤的物体。按当时莱昂纳多(杰克)的体形来看,体重是大于110斤的,他不上板应该是明智的选择。但如果萝丝能轻20斤的话,就没问题了。

但是,虞骏还说,只爬上浮板是不行的,更胖的人更耐冻,所以如果萝丝真的瘦了,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两个人都被冻死。

子弹是否会拐弯

性感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哪怕演一个刺客,也是性感的——不仅在

于她的相貌和身材,也在于她出神入化的枪法。

在2008年由朱莉出演的电影《刺客联盟》中,她教会了男主角如何掌握“甩枪”技术——发出的子弹可以像贝克汉姆罚出的“香蕉球”一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绕过障碍物击中目标。

根据物理学原理,足球运动中出现的“香蕉球”,是因为球员罚球时踢中球体的部位不一样,导致足球高速旋转,造成球体两侧气流不同,气压也就有差别,因此给球施加了一个不同方向的加速度,从而使球的运动轨迹呈弧线。乒乓球、网球、排球等,都可以实现“香蕉球”的击发。

可子弹就不一样了。长长的枪管为发出的子弹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弹道,加上撞针击发时击中的是子弹的正中,因此,飞出枪口的子弹只具有与前进方向垂直的旋转,这个旋转是不会因为甩枪而改变的。加上子弹体积小、重量大,像电影当中那样的短距离,重力和阻力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当子弹飞出枪管时是不会拐弯的。当然,位于北半球的美国还会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过在短距离内,这个偏向力最多只能让子弹产生0.000001厘米的偏差。

对此,虞骏分析说,像电影里那么大弧度的弯,普通子弹确实拐不出来,但美国有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了可以制导的子弹(即子弹可按一定的弧度行进)。果壳网的研究文章指出,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了制导子弹的实验体,这种子弹可以借助激光瞄准装置对2千米外的目标实现精确打击。

普通的子弹是从枪管中发射的,这些枪管中必须有许多凹槽来使射出的子弹旋转起来,以保持其弹道呈直线;但对于制导子弹来说,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就不能有自旋动作,相应地,研发人员为其添加了尾翼来保持平衡,就像导弹和飞镖那样。

在制导子弹的飞行过程中,它会通过一个化学传感器收集信息,并将其传递到一个8位cpu中,并由这个cpu操控电磁制动装置,每秒进行30次弹道修正,可对2千米外的激光瞄准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不知朱莉女侠使用的是不是这种制导子弹?

艺术与科学可否兼得

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注意到了影视剧中的科学问题,因此他们在制作电影、电视时,经常会邀请理科博士或科学家担任顾问。这些专家使得电影、电视的发展走向了一个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境地,同时,科学也借助了电影、电视的娱乐化向大众普及。

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片名就与霍金的大爆炸理论有关,剧情中更是涉及大量的科学知识。主人公谢尔顿常提及的“薛定谔的猫”“弦理论”等理论,如果创作团队没有扎实的科学背景,肯定会漏洞百出。

篇9

观众和某些表演学科的专家对孙红雷仍抱有微词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中生代演员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在中性文化甚嚣尘上的娱乐世界里,孙红雷纯男性化的,并得以有效实施的表演,实在是廖若晨星。越是基于物以稀为贵,越是爱之深,责之切。更重要的原因,表演学的普遍意义均认可好的演员,应该适应于任何人物形象。跟自己的本性越有距离,这样的表演才是上佳的。尤其我们注重的是俄罗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讲究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体验派表演,强调演员进入角色时,要彻底地忘我。这样的演员有没有,我国的石挥、英国的亚历克・吉列斯(主演过《桂河大桥》)可能算是其中的翘楚。但这样的演员绝对属于凤毛麟角的稀有品种,且是不可强求的表演典范。倘若我们仔细研究石挥之辈的表演,不难发现,石挥太过坎坷的人生,积淀了他对世态人情的丰足感悟,再加上他绝好的悟性,才奠定了他超高难度的非凡表演。也就是说,再强悍的性格演员,也是需要充沛的人生际遇来垫底的,他还是在演自己,只是这个“自己”相当丰沃,随便抽出一部分,就足够完成身心的替换。

更多的演员,往往只能呈现出一到三种的风貌,且每一次转换角色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来过往表演的痕迹。王志文、李保田、张丰毅莫不如是,孙红雷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他中气十足,但又略带暗哑的嘶吼声。说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它移植到美国后,为了适应好莱坞一向推崇的明星制,这种经典体系就变成了方法派。孙红雷的偶像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都是此中的杰出代表。所谓方法派,追求的是不管你演何类角色,你都要带上鲜明的个人烙印。可以说,方法派表演是将服务于剧情的表演风格化,演员独特的魅力常常一不留神就走到了人物的前面。方法派表演的好处是,能有效地缩短角色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因为你是用你最得心应手的人生感悟去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弊端也是有的,方法派表演有时会束缚住演员施展的空间,使其囿于个人王国里而无法舒展。这就要求编导在选择那些个性强硬的演员时,需要小心翼翼地量体裁衣。

这不是孙红雷应该少演电视、多演电影的问题,更不必指望孙红雷一味地朝着“千面人”的绝顶做着艰难的跋涉。孙红雷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多找几位(或者一位也行),能够把孙红雷的表演能量和人生体悟充分结合起来,并能爆发出光芒和热度的编导,同时细心地调节观众对孙红雷表演的接受趋向。另一方面,还得冀待中国电影的市场环境越发良性和健全,中国电影的形态够丰富、够多元,才能使孙红雷这类性格强劲的演员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孙红雷目前要做的,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充足而科学的体认。演员无非有三重境界,即认识自己、舍得自己、享受自己。严格来说,孙红雷连第一境界,都没有完全达到。所以我们看到孙红雷在《七剑》和《天堂口》中那不忍卒读的过火表演,可缘于香港导演对内地演员的认识还不够精准,对孙红雷在《征服》等影视剧中的反派表演认知度流于片面。而孙红雷本人又急于通过这些影片,能收获到更密集的受众群体。殊不知,淮南之桔到了淮北就变成了枳。

其实,孙红雷最适合的角色还是那些单纯而热烈的普通人,虽有激烈的内心交战,但又总能以自己的智慧一一平复。这智慧可以予人为善,又可以给不识时务者以难堪。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活得自尊而坦荡,并有着强硬的生存法则。这些人物是鲜活而可爱的,能很轻易地搏得观众的喜爱。《硬汉》中孙红雷饰演的那个鲁直的结巴,戏份不多,却戏味十足,宛如白描般,一个台词,一个眼神,便将人物的性格色彩点染得异常生动。这就是典型的、可爱的普通人。而那些热衷于终极关怀,或津津乐道于某类抽象概念之辈,对孙红雷而言,都像是赶鸭子上架。《梅兰芳》中的邱如白,看上去好像是个特例,若仔细玩味孙红雷扮演的这位京剧大理论家兼编剧,会发现他没有更多地展现邱如白对京剧的一往情深,也就是说,孙红雷的邱如白还不是那么知识分子化。孙红雷还是把他的表演才情花在了邱如白对外界的人情练达,对梅兰芳亦师亦友、亦兄亦父的真挚情谊上。其经纪人的身份要远大于他梅党首席智囊的地位。只是这个人物颇为微妙,既世俗又脱俗,既圆通又坚执。邱如白是孙红雷最卖力的一次表演,他企图打破自己表演局限的野心也可见一斑。陈凯歌自《霸王别姬》后,电影的话剧感越来越强。有着扎实舞台功底的孙红雷自然如鱼得水,但也暴露出孙红雷表演中的硬伤:更生活化的细节处理,孙红雷招架起来,常常失了分寸和火候。而《潜伏》中的余则成,走向了邱如白的反面。孙红雷力图扭转观众对他过往火热表演的既定印象。这个余则成城府极深,这也要求孙红雷的表演需敛声静气,只是这一次,孙红雷又收得太紧了。外加余则成这个形象偏于完美,使得演员的表演空间难以淋漓舒展。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17-03

国家教委在1998年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知,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作为基础课的高职语文课程就要紧密配合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以职业技能的养成为主线,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依托构建授课内容。因此,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必然的联系,探索对专业课起协助作用的某些语文知识点,更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满足学生未来潜能发展的某些语文基础课。

一、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构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是指在高职教育办学与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面向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所包含的一切文化知识及其能力培养。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因专业不同而灵活选择的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语文(相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理解接受能力较强,未来从事教学与设计表演等职业的学生)、应用文写作(主要针对财经,工科类学生开设)、演讲与口才(幼儿教育、汽车营销、旅游等专业)等。二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依各自兴趣爱好可自由选择的公共选修课,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民俗文化学、影视文学作品赏析、网络文学、唐诗宋词鉴赏、社交礼仪、四大名著赏析等。除此之外,在某方面有研究专长的语文课教师可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指导学生对作品作家的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感知人类文化的精髓,实现美育教育。

二、建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意义

(一)开设语文课程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就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个体受教育的程度与层次会影响个人在工作中的贡献率。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出现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因个体的文化程度不同,所以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平均统计结果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可以使生产率提高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1]。这充分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有明显的关系。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作为直接和用人单位联系,面向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是其办学与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转换角色,胜任自己未来的岗位,培养具备职业关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关键能力中的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的培养也是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其他基础课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开设语文课程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较复杂。有来自职业高中对口的学生,有从普通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有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吸纳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就生源地而言,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多为本省,或者六七个外省录取,这就造成了封闭的生源圈,使学生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很难有较为开阔的视域。个体的差异也比较的突出。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语文基础知识储备量不足、不够扎实。因此,在日常的写作中,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思路狭窄,就事论事。第二,知识面窄,自学能力差强人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第三,理解能力较弱,眼界不够开阔,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不了本质。第四,学习热情不高,独立思考能力差,更谈不上发明创造了。这种种不利因素影响着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与学习,牵制着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三年之后顺利实现角色转变,走上工作岗位,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外,还要有相应的辅助课弥补并完善学生先天营养不良的缺陷。为此,作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鉴赏素质、写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的高职语文课程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职责。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开设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所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市场,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商务英语、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水利水电、财会、美术、音乐、旅游、机械、农林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高职语文课程在每个不同的专业都应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总之,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中应涉及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的培养。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2]

三、建构“一主多体,立体化网状结构”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

当今教育的学科发展已趋于跨学科、多种学科互融互动交叉发展的态势。作为以培养技术人员为办学目标的高职院校,更应该看到学科发展的交叉特点。关于学科的疆界问题,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没有哪一种观点理清各个学科的边界。其实各门学科的疆界确难像做数学题那样,通过准确的运算得出确切的答案,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才会推动各自的发展。比如,汽车专业就融合了制造、营销、审美、提升品位等方面的知识。如果一门课程长期画地为牢,其本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甚而还有被出局的危险。知识的跨学科性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不争的事实,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捷足先登,获得强大的职业能力。面对这种发展态势,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遵循“一主多体,立体化的网状结构”。在语文基础课与学生专业课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开设公共必修课,再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辅的选修课。另外,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专长,为学生定期安排汉语言文学类的专题讲座。高职院校根据专业课的设置特点,选择与专业课衔接密切的某一公共必修课,把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课,实现二者的共赢。在此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个好,有选择地开设一些公共选修课。

(一)与专业课衔接,紧扣专业主干课

高职语文能否融入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各类专业课,这的确是个问题,关乎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的地位,更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修养和语文水平。为了使高职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显示,就需寻找高职语文课程新的发展出路。路在何方?是我们语文基础课教师多年来探讨的中心话题,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难以解决的最大障碍便是语文课程同高职教育的既定目标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就顺理成章地削弱或取消高职语文课程。为了给高职语文课程争取话语权,发挥它在育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在专业课处于绝对优越地位的前提下,将专业课和语文课进行衔接,既保持专业课的优先地位,也不放弃高职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力度,紧扣专业课,开设与专业课紧密相关的某一语文主干课,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建议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语文类公共必修课,突出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人文素质性。

“大学语文”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文化知识、历史典故、神话故事、诗词文鉴赏、现当代文学赏析等内容。而内容博大驳杂、难度系数较高的大学语文课,对学习者的要求也就比较高。那些汉语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泛、对文章有一定鉴赏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可选择“大学语文”为自己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有学前教育、平面设计、动漫设计、艺术表演等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可进行“大学语文”的授课任务,因为这些专业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要求较高,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能真正成为一名教师,非德才兼备不可。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和艺术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必须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还需要美的东西感染熏陶才会有独特的创造力。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名家名作、诗文鉴赏等是讲授的重点。同时可把古代文学中的意象群作为解读的突破口,让学生从文章中的意象入手,发掘文意,理解或深度赏析作品。

“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对实用文体的写作,即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业文书、日用文书的书写。“应用文写作”课的学习内容可以解决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寻找丢失的物品可写启事;入团入党要写申请书,自己家庭有困难,希望校方能够减免学费需写申请书;校园内有不良现象时,可写倡议书。可以说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有应用文。在所有的高职语文课程中,“应用文写作”是最具实用性、最有功利色彩的教学内容,因此,也受到多个专业的欢迎,比如,财经类的、机械类的、新能源类的相关专业都将“应用文写作”作为首选基础课程。在兼顾学生专业课与学生实际情况之下,某些专业课任务重的学生可选择“应用文写作”课作为自己的语文主干课。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应用文语辞的特点,写作的惯用或规范格式,篇章结构的要求,段落衔接的技巧。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水平,遣词造句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功利目的之下又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理解与认可。

“演讲与口才”是高职院校学生训练口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由基本理论和口才训练两部分内容组成。“演讲与口才”在理论授课时,讲清楚演讲与口才的基本原则、口语交际的技巧及其手段。在实用训练时,应加强日常交际口才、求职口才、公关礼仪口才、协商谈判口才、论辩说理口才等的训练。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流畅无碍,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解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发生在特定的场景之中,因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话题不同,所以谈话内容,表达方式通常也不同。在授课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理论知识上各个专业讲授的内容可以相同,但在具体的专业中又要有区别地进行授课。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汽车营销、护理专业等都直接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因此,一口流利、清晰的普通话,成了顺利开展工作的敲门砖、剂。在校期间训练这些专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站稳岗位,实现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而个体的行动又是思维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外化为人的道德素质。因此,人的语言文字修养自然会影响到思维的准确度、宽度、深度和灵活度,进而影响到思维的质量。由此可见,语文修养与人的素质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是我们每个高职语文教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着眼点,设置辅选修课

在上述与专业知识相融共存的公共必修课基础之上,我们更要看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隐性作用。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趣味,弥补高职语文基础课在课时数、教授内容不足的现实问题,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还要用公共选修课来填补这些漏洞。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母语文化的承载者,其肩负的文史哲知识极其丰厚,仅仅依靠一学期36课时,难以让学生对母语文化有较深较宽的认识,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的提升也收效甚微。面对高职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现实,建议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作品赏析”“民俗文化学”“外国文学”“唐诗宋词鉴赏”“网络文学”等公共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古代哲学、文学流派、文学体裁、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作为讲授的重点。“中国现当代文学”将文学分期、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名家名作作为讲授重点。“影视文学作品赏析”这门选修课向学生梳理电影的历程、电视的历程、文学与影视既疏离又联姻的双重关系、著名文学作品的改编、影视剧中呈现的人文精神。“民俗文化学”向学生讲解民俗文化的缘起、发展规律,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这四类民俗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外国文学”可将希腊罗马历史文化先作总体的讲解,再进行名家名作的赏析。“唐诗宋词鉴赏”把唐诗与宋词作为两大模块,捋顺唐诗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宋词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唐诗与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这两种文学样式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网络文学”作为新型媒介之下的文学存在样态,可为学生梳理出网络文学的特殊生存空间,重要的网络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等),并启发学生联系现实探讨网络文学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无人文素养的“工具人”。 正如杨叔子所言:“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3]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高职院校应既注重专业课学习,又不放弃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再使语文课成为与专业课争抢课时的外来者。让语文课程融于专业课,通过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将语文课程的有用性呈现出来,用事实证明它存在的必要性,进而体现高职语文对专业建设和岗位需求的服务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周振华.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群体[J].上海社会科

学院学术季刊,2001,(4).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