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的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压疮护理的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压疮 压力 护理
1 压疮产生的原因
1.1外因
外因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等高危险因素。
1.1.1压力是受力面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并与持续时间长短有关,高压时形成溃疡比低压时快。当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4.27kpa时[4],会使皮肤血流停顿,由于淋巴滞流蓄积,厌氧代谢废物也易使组织坏死[5],压力由浅入深扩散,在深层多聚集于骨的隆起部位。萎缩、消瘦瘢痕及感染的组织增加了对压力的敏感性。
1.1.2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行滑动的力量[6]。它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的区域的血液供应,因此它比重直方向的压力危害更大。
1.1.3摩擦力是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够除去外层保护性角质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敏感性。临床上铺面皱褶不平,存有碴屑或搬动时拖拉拽扯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
1.1.4潮湿可由出汗,大、小便失禁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力,摩擦力所伤。
1.2内因
多数病人组织对中等程度承压有一定代偿能力,某些病人则不然,这涉及的内因有所不同,综合来看有吸烟、认知功能损害、营养不良、贫血等,吸烟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成正比。认知功能损害也是压疮的一个重要因素。意识不清、较半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贫血也是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球压力积<0.36和血红蛋白<120/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7]。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肤松驰、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伤增加,易发生压疮。
2 压疮的预防措施
预防压疮的工作应先评估,评估在入院时进行,在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经评估等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
2.1 由于压力是造成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护理人员除协助患者翻身,变以外,还要合理使用防压用具。常用的有气垫床。Knowlesc[8],通过1年的临床评估证实电子充气床垫对压疮高危患者有预防价值。为了预防压疮,即使是使用了轮椅垫或坐垫经常转换重压之处,也是极为重要的措施。各类肘部及足跟保护器,不仅能使肢体外于功能位置,还能保护局部皮肤,起到预防作用。
2.2 翻身及,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Guttmann[9]提出与侧卧位相比,将患者侧倾30°并用枕头支撑的这种,使患者始终避开了自身骨突起部位,较好地分散压力。
2.3 保护病人的皮肤,研究表明[10]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但按摩可应用于皮肤无发红的部位。也可以应用压疮保护膜和一些按摩油预防压疮。
篇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1100;2.总院,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 目的 对预防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老年患者皮肤的特征,实施压疮预防护理,ICU护理。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所选取的54例老年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学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结论 老年患者的皮肤管理属于压疮管理的难处,只要掌握学习到压疮的合理管理方法,采用有效的ICU护理措施,就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
关键词 ] 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182-03
压疮是卧病患者常见的问题,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或受潮等造成血液不循环,局部组织长期缺氧、营养不良、缺血等而令患者软组织等水肿、溃烂坏死[1]。体质虚弱、病情严重及异常消瘦的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因为老年患者往往皮肤弹性差、干燥、血管萎缩退化、生理机能等功能降低及自控能力差等。据统计老年患者发病率为10%~25%,70岁以上则高达70%。临床上压疮不仅令患者饱受身体痛苦,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医疗费用也会增加等,因此对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研究非常重要,临床上对病情严重或变化比较快的患者可进行ICU护理。随着现代医学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国内外关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等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压疮的形成率并没有呈显著下降趋势[2]。在我国护理资源薄弱,没有提早预防和发现病人潜在的问题,而是在病人形成压疮后才进行护理。近年来,压疮的有效预防已成为医院护理质量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3]。现就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预防压疮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研究人员选择收治的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0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4例;住院患者在24 h内使用Braden scale量表来评估压疮危险程度。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感觉、活动性、营养情况、摩擦力和剪切力、移动性、皮肤干燥程度及患者水肿程度等几个方面。总共27分,累计分数小于9分提示极高危险,评分9~11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12~14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18分以上提示没有压疮危险。
1.2方法
对该次选取的54例患者采取预防压疮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翻身指导、减压方式以及营养指导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54例患者中,评分18分以上的有50例,占92%,其余4例为15~18分,但经过对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和调整,控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出院时,54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简单的压疮的预防方法。数据显示,该次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见表1。
3压疮护理护士的培训
谢小燕等[4]对护士关于老年压疮预防的形成原因及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做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压疮相关的知识非常不熟悉;另外,王泠等[5]调查结果也显示临床护士对压疮相关知识相当欠缺。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当避免由于对压疮预防知识的欠缺而造成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形成,应对全体临床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培训包括压疮形成因素、危险度评估及有针对性进行护理等。
3.1压疮形成因素
3.1.1浸渍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原因常常会无法自己大小便,另外病人往往会出现出汗和伤口液体流出等问题,这些会造成病人所处床位或皮肤过度潮湿。长期浸渍下,患者的皮肤容易松软,且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大大降低,易受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损伤。此外,人的皮肤正常情况呈弱酸性,排泄物等为碱性,这样会令皮肤受到刺激,而且会令细菌滋生。
3.1.2活动和移动受限老年患者下肢骨折造成活动和移动受限,这样病人一直保持同一睡姿等,长久下来由于局部器官或组织受压,会造成坏死等大大增加了压疮发病率。这也是临床上造成压疮的主要原因之一。
3.1.3营养因素老年患者营养摄取不足时,会造成组织器官和皮下脂肪等代谢功能的降低,长期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增加压疮发生概率。其中研究发现压疮的形成与清蛋白水平有密切关系[6]。
3.1.4感觉因素当患者机体无感觉功能时,若患者对外界刺激无法及时做出相关反应或根本没有反应能力。那么意味着完全失去神经支配,这会造成机体丧失几首和血管扩张收缩等功能,局部组织器官循环受阻,组织坏死崩溃,压疮形成。
3.2风险评估
在患者入院和住院期间对其压疮形成危险度进行评估,随时检测。对其手术前后、检查前后等环节也需进行风险评估。不仅如此,还应做好详细记录,严格交接。
3.3针对性护理
对患者进行评估时,不同科室不同患者形成压疮的具体情形不一。形成压疮的可能部位及主要原因需要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办法,有针对性的检查和检测相关会降低压疮的形成率。
4护理方法
对临床护士进行压疮相关方面护理知识的全面培训后,护理过程中对收治的34例老年患者进行翻身指导、沟通交流、ICU护理等全面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
4.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多是外伤所致,不仅会疼痛、筋骨皮肉等受伤,还会造成病人精神上的折磨。他们由于手术费用等人力照顾等问题会产生焦虑的心理,然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会造成病人身体代谢紊乱、气血不足等加重疼痛感。临床上发现许多老年患者入院后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抑郁、恐惧、焦虑及绝望等消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交流沟通。
4.2卧位护理
训练患者自己使用便盆进行卧床排便。骨折早期常会有大便秘结,此时,应食用蔬果等促进大便的通畅,若仍无效果时可适当的使用通便药物。尿路感染或尿路结石时可加大引水量利于尿液的排出。每日都需洗脸刷牙,定期洗头,让身体干净整洁,无法洗浴者可擦洗。衣裤也需经常清洗更换,保证身体清洁。
4.3营养护理
营养护理直接影响骨折患者愈合,营养不足会造成骨折愈合延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体质骨骼等情况分期合理搭配膳食。伤筋断骨早期时,身体肿胀、体内淤血、疼痛厉害,应使用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切勿沾辛辣油腻等食物。中期时需食用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补钙。后期时饮食配合药物,促进骨折愈合,饮食上应营养更为丰富且低糖,多食蔬果。在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可能会食欲不佳,其中老年人会更会明显,这时应注重食物的色香味来增强患者食欲,可适当多食用含丰富维生素C的蔬菜以促进伤口愈合。
4.4牵引护理
牵引护理时最好选择专业的牵引车,因其床板灵活且附有扛杆和滑轮方便调整。将伤肢抬到一定高度加强血液回流,使患者肿胀感减轻。此外,应格外避免足旋转,定期进行X光透视,随时检测骨折对位状况。通常患者经8周牵引护理后可适当活动关节,3个月以上方可慢慢行走。
4.5预防感染
血糖含量的控制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手术之前应定期换衣擦洗保持皮肤的洁净,当然也要防止皮肤或粘膜受到损伤;病人需每次大小便完毕后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女性应使用温水擦拭外阴以预防感染。护理人员需经常辅助患者翻身,保证床位干燥整洁。另外需加强病房管理,减少人员流动,对病人进行卫生工作极其重要性的宣传,每日保持病房通风干燥及整洁。
4.6健康教育
积极强化针对患者与家属进行压疮知识教育属于预防老年压疮的主要措施。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宣教方式,认真解释压疮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压疮的预防、治疗与护理措施等,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作用,也要防止局部潮湿的不利刺激。增强患者顶防压疮意识,并嘱患者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索、易消化饮食,以加强营养支持。
4.7减轻局部压力及摩擦
翻身可接触局部压力,这对预防压疮非常关键。临床上,患者不论保持那种姿势都应经常变换,防止血液循环受阻等。另外保持病床平整液很重要,需经常检查床单上有无渣屑皱褶等,防止身体摩擦;对病人换洗时应动作轻柔以免皮肤因摩擦等破损。
4.8ICU护理
重症医学科(ICU)一般收治一些病情严重或变化比较快的患者,而且护理的质量关乎到病人的救治情况,这也是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ICU病房内的ICU病床为多调节方式,配备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医用静音电机,全电动控制床体的整体升降、背板及大腿版的升降调节、侧翻的角度,满足临床的需求。对于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擦洗以预防压疮,但是一般需要三个人来辅助完成,这个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不便,但是ICU病床带有侧翻辅助器,这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ICU护理可以更方便的呵护病人,而且其中配备的各种设备和仪器可以随时检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身体状况,可以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5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为特殊病人,他们的心理通常比较复杂,加上伴随着许多其他的疾病,压疮预防知识欠缺,不了解压疮的危害性。另外由于骨折造成行动不便,长期局部受压,血液局部不流通,很容易形成压疮。关于老年骨折病人压疮的预防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面对此难题,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受限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心理疏导、调整和沟通,消除患者焦虑、绝望、恐惧等心理[8]。另一方面,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宣传压疮相关危害及预防知识,可有效令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压疮的预防。在该次研究中,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压疮护理干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其长久卧床而出现压疮,对54例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后,仅出现4例轻度压疮并发症患者,大部分患者没有压疮反应。经过对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和调整,控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出院时,54例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简单的压疮的预防方法。数据显示,该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在现今,不采取有效干预的情况下发生压疮的比例大于20%,而老年人因为皮肤本身的问题,这种压疮产生的概率会增加2~3倍。该研究中发现,对ICU老年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压疮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反应。不过对于该研究,因为临床病例患者较少,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不过呈现出良好的趋势。对于临床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压疮的出现意味着护理质量的恶劣,对于该护理,总的思维还是重在预防。
张春红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神经支配的皮肤忍受时间为5 h,在皮肤受压达到69.75 mm汞柱以后,组织只能持续2 h,超过2 h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坏[6]。潘美飞等认为,压疮的形成是机体的内因以及其外因作用的结果,并且患者的内部因素是关键因素,身体内部的衰退导致机体丧失活动的防御机制和能力[8]。在临床上需要依据于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患者需要采用适宜的卧床来缓解局部机体面临的压力,对压疮进行仔细的评估,同时对重点受压的部位进行重点分析,加强责任医护人员的态度。使得压疮发生率降到最低。
[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0.
[2]李相芬,何英,刘晓燕.老年患者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对策[J].河北医学,2013,11(2):120.
[3]王凤兰.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24(23):11-13.
[4]谢小燕,刘雪琴.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1(33):12.
[5]王泠,郑修霞,张海燕.造口治疗师在临床护士压疮护理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7(01):32.
[6]张春红.92例普外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40(45):111.
[7]王秋燕.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16(3):51-53.
篇3
【关键词】多爱肤联合亲水纤维银;治疗;压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13-01
压疮最早被称为“褥疮”,其含义为“躺下”,所以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压疮是因为躺卧而引起的“溃疡”。事实上,压疮即可以发生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也可发生于因为无法站立便长久处于坐位的患者。压疮是因为局部组织较长时间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影响,使局部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导致软组织溃烂以及坏死。压力是引起压疮最重要的原因,所以称之为压疮。压疮患者接受治疗后愈合较慢,如护理不当会继发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理压疮的方法逐渐增多并且不断改进,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多爱肤联合亲水纤维银的方法治疗压疮,其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所收治的压疮患者50名(入院时已有压疮的患者34例,难免性的压疮患者为1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25名患者。在实验组25名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72.3岁。在对照组25名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为80,最小年龄为67,平均年龄为73.3岁。两组患者体力状态ECOG(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评1-3分,其病程均为1-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力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与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压疮处于二期和三期的患者,先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接着用消毒剂对压疮部位消毒处理,再使用干纱布覆盖其表面,每天换药1-2次,若纱布渗湿后应随时更换,对患者应每2小时便翻身一次。若患者压疮部位有溃疡形成,则应对创面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清除坏死组织,接着使用3%过氧化氢对创面冲洗,最后用头孢霉素外敷,其外覆盖有干纱布,若纱布渗湿后应随时更换。实验组则采用康维德(中国)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爱肤联合亲水纤维银进行治疗,先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接着清理创口周围的坏死组织,使用干棉球将创口及周围皮肤擦干,以防有油脂残留。在创面上先使用亲水纤维银做为一级敷料,后覆盖多爱肤做为二级敷料。一般情况下,应三天更换一次敷料,还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果创面感染比较严重,敷料对创口的分泌物进行吸收呈现白色突起时,则应每日都更换敷料;如果创口渗液较多,会使创口压力增大,导致渗液流出,应随时更换敷料,处于实验组的患者还应每4个小时翻身一次。
1.2.2 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从患者第一次使用药物开始至接受治疗后的第四十天为止为实验时间,观察创面及其有无渗出物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治愈,创面有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周围有肉芽组织的生长,创面完全愈合;二是基本治愈,创面比治愈前有明显缩小,周围有肉芽组织的生长,无渗出物;三是有效,即创口可见轻微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并可见少量渗出物;四为未愈合,即创口未见缩小,周围没有肉芽组织生长,创口的渗出物未见减少。
1.2.3 统计学方法:对全部数据都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最后都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25例,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力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为:实验组治愈的患者人数为20例,部分治愈人数为5例,有效的患者人数为0例,未愈合的人数为0例;对照组治愈的患者人数为17例,部分治愈人数为3例,有效的患者人数为3例,未愈合的人数为2例。
3 讨论
当多爱肤敷料与创面相接触时,可吸收伤口渗液产生凝胶,其凝胶微粒可渗透至伤口中,从而吸收创面的渗出液,在伤口表面形成湿润环境,所以在更换敷料时不会损害新生组织,能有效减低伤口痛楚。同时还可使纤维蛋白痂皮液化,上皮组织再生速度加快,从而促进伤口愈合,降低疤痕形成的可能性。经美国FDA证明能有效阻隔细菌及病毒(HIV,HBV)的入侵,并在伤口表面形成微酸性环境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降低伤口感染机会。一般情况下,三天更换一次敷料,每四个小时翻身一次,可大大降低护理工作量,受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亲水纤维银敷料中含具有杀菌作用的银离子,可作为一级敷料用于伤口表面,将伤口渗出液吸入敷料中,其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与伤口床完全贴合,提供湿润的伤口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亲水纤维银敷料可以在体外提供快速持久的抗菌环境,同时在更换敷料时可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可应用于有感染的渗出性急慢性伤口,或在综合护理方案中用于控制感染风险。
对于压疮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使伤口保持洁净,从而有利于痂皮的形成。但是,实践证明,由于传统敷料吸水性较强,造成伤口干燥,在更换敷料时由于纱布粘连会造成新生肉芽组织损伤,影响创面愈合。在更换纱布时也会使患者有疼痛感。若纱布被分泌物渗湿后,其阻隔细菌的能力下降可继发感染。由上可知,亲水纤维银敷料可与伤口形成湿润环境,避免伤口干燥,同时具有抗菌作用,可作为一级敷料,为伤口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多爱肤敷料可加快上皮组织再生,有利于伤口愈合,可作为二级敷料用于伤口表面。所以二者联合使用既为伤口愈合提供适宜环境,又可加快上皮组织再生,二者都具有抗菌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对伤口采用多爱肤联合亲水纤维银治疗可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治疗后感染率降低、愈后情况好,所以多爱肤联合亲水纤维银治疗压疮较传统方法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孟玲,徐江.脊髓损伤后压疮的综合处理与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2011,26(5):387-389.
篇4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管理;老年患者;压疮;应用研究
在卧床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由于受皮肤组织薄、弹性差、干燥等因素影响,外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限,患者极易发生压疮,且不易痊愈,对老年患者预后影响严重。目前集束化护理管理是在集合一系列循证护理基础的前提下,对某种临床病患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对老年压疮患者愈合意义重大,基于上述观点,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的有效性,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压疮患者,男女比例为46:40,年龄62~86岁,平均(72.2±3.1)岁,入选患者均在入院前就已发生压疮,压疮危险评分为7~15分,平均(10.2±2.3)分,排除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患者病症类型包括:33例肢体骨折患者,25例截肢瘫痪患者,19例肾脏严重疾病患者,9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比对研究价值。
1.2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方式,内容包括:为患者制定翻身计划,采取交替卧位,减少患者受压部位受压时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下床适当活动,并进行小幅度移位;加强患者生活护理,定期清洗床单、衣物,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并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多摄入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在常规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加强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知程度,对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规范,要求其严格按照标准规程对患者进行换药和压疮危险评分,设置明显标志在患者床位上,并拟定护理跟踪记录表,建立完整的资料管理系统,对护理环节进行详细记录。(2)给予患者详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压疮护理的具体环节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需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皮肤状态和危险、易发部位进行评估,做到随时观察和护理。(3)患者床位选用气垫床,并保证气垫减压的有效性,充气不宜过足,护理人员换班时均需对气垫床进行检查,以老年患者体质差异、睡眠习惯差异选择不同压力档位,定期指导患者进行变换,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4)根据患者压疮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护理,Ⅰ期压疮患者用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清洗,若压疮部位出现异位则加用2%双氧水清洗,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用藻酸盐敷料,感染患者则采用银离子敷料;Ⅱ期压疮患者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后进行无菌处理,剪除腐肉,再给予双氧水清洗,在创口表面覆盖清创胶吸收渗液;Ⅲ期压疮患者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后加用溃疡贴对创口进行保护;Ⅳ期压疮 患者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后加用透明贴对创口进行保护。护理过程中需注意,Ⅲ期以上的患者换药必须由造口师操作。(5)护理评价。责任护士需每日查房,每3d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患者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针对患者压疮改善程度及时改变护理措施,确保护理有效。
1.3观察指标
护理持续8w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对比。患者压疮部位无创伤痕迹,创口无分泌物渗出,肉芽生长正常,未发生感染或出现新的压疮,皮肤未出现痛感为痊愈;患者压疮部位创面长宽缩小,创口分泌物减少,肉芽生长缓慢,痛感轻微,无新的压疮出现为有效;患者压疮部位无好转倾向,痛感强烈,且出现感染或新的压疮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搜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
3 讨论
住院卧床患者由于身体局部组织受到持续压迫,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缺血、营养不良导致压疮,严重患者皮肤软组织会出现糜烂、坏死等症状,不利于患者预后,在医院重症科、心血管内科以及骨科中,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意义重大。
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皮肤组织再生能力较弱,且康复缓慢,营养吸收能力较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才能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改善患者压疮状况。在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集束化护理管理,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综上,在压疮患者住院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压疮痊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可作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雅君,林博晓,何丽娟,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9):1808-1809.
[2]王琳.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12):122.
篇5
关键词:贝复新;康惠尔;Ⅱ期压疮;应用研究
压疮又名“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卧床时间长,加之营养状况相对较差,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2]。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26例Ⅱ期的老年压疮患者,比较贝复新联合康惠尔敷料换药和传统换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26例,纳入标准:①Ⅱ期压疮[3];②院外带入;③年龄≥60。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21处压疮)和对照组13例(19处压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对照组 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是Ⅱ期压疮的关键治疗。具体如下:①如水泡5mm,消毒水泡最低位,作无菌注射器抽吸渗液,以茂康碘涂抹创面及方纱覆盖,每天或隔天换药,2~3d无渗液后以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黏贴,5~7d更换一次,直到愈合。
1.2.2观察组 有水疱者先按对照组方法处理水疱,有破溃者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创面,后在创面表面及康惠尔敷贴表面各涂一层薄薄的贝复新,封闭贴好,换药1次/d;连续3~4d。如创面不新鲜,可先用康惠尔敷贴几天,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创面呈鲜红或粉红色时,即可按如上方法换药。10d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3疗效判定[4] ①痊愈:新生肉芽组织完全长出,创面全部愈合;②显效:新生肉芽组织大部分长出,创面缩小≥75%,红润,无炎性渗出液;③好转:新生肉芽组织部分长出,创面缩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有效率行χ2检验,治愈时间(天)行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明显(P
2.2两组患者治愈时间 观察组压疮治愈时间为(13.9±3.0)d,与对照组减少缩短明显(P
3 讨论
近年来,压疮的治疗观念认为无菌条件下的湿润环境更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和肉芽组织生长,进而促进创面修复。
Ⅱ期压疮使用的康惠尔敷料的成分是羟甲基纤维素纳,具有半通透性,允许空气通过,阻止微生物通过,可降低厌氧菌感染的风险;其次,吸收液体后形成凝胶,与伤口接触后形成闭合湿润的环境,为干燥结痂的创面提供足量水分,有助于机体自溶性清创;再次,闭合的环境除了能防止水分丢失,也能保持渗液中的蛋白质和生长因子及抗感染物质,同时维持创面低氧状态,利于伤口愈合;另外,湿润伤口不易成痂,更有利于上皮细胞迁移[5]。
研究显示,康惠尔敷料联合贝复新治疗Ⅱ期压疮时,治疗有效率为92.3%,相较于对照组的69.2%,显著提高(P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活型多肽,研究证实对上皮、真皮、成纤维及血管内皮细胞等有促修复和再生作用。贝复新主要成分为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报道称其可显著增加创面新生组织的延伸和断裂强度,也能促进创面毛细血管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对糖尿病溃疡、放射性溃疡、压疮等慢性创面修复作用良好,是临床常用的皮肤损伤外用药物[7,8]。
综上所述,贝复新联合康惠尔敷料应用于Ⅱ期压疮.可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功效,加速压疮创面的修复,疗效肯定,但选取的样本量小,代表性不够强,还需在未来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
参考文献:
[1]朱朝晖,昊菁华,罗惠芳.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家庭病人Ⅰ~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理,2011,10(11):17-18.
[2]邓桂芳,黄小惠,邓少芳.康惠尔溃疡贴和泡沫敷料治疗老年Ⅱ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63.
[3]罗丽云,左艳,范萍.20例外科手术后患者术后并发压疮的护理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5):174-175.
[4]武瑛.康惠尔敷料联合胰岛素混合液治疗糖尿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39-140.
[5]马惠,陈瑶拢谭小丽.康惠尔系列护理敷料治疗慢性伤口及各期压疮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198-199.
[6]王慧静,徐毅,吴贤.贝复济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60-562.
篇6
【关键词】 护士 压力源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72-02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等,这些因素都会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国内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证明: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对应激事件时的策略,它是应激事件与心身反应之间的重要中介变量[1]。个体的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我院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设计了本研究,现汇报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5月15日在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共220名,排除外出进修、休假及实习同学。其中男性3人其余均为女性。年龄:18~54岁,平均31.05岁;护龄:0.6~45年,平均15.44年;;已婚165人,未婚52人,离异3人。文化程度:中专14人,大专131人,本科75人;职称:护士115人,护师52人,主管护师50人,副主任护师3人;工作性质:在编人员64人,非编人员156人。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
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应用统一指导语,共发放问卷220份,剔出回答不完整的问卷8份,收回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96%。
1.2.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问卷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工作性质等6个条目。
(2)工作压力源量表:由李小妹编制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该量表在国内已广泛使用,信度0.98。量表分为5个大方面共35个条目,主要分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按1~4级评分法,1~2分为轻度压力,2.01~3分为中度压力,3.01~4分为重度压力。该表信度较高且经过多次使用,能较好的测量临床护士的压力源。
(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3]: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第1~12个条目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消极应对由第13~20个条目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如“通过吸烟喝酒来解除烦恼”和“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问卷为自评量表,每一条目均采用四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好一种答案。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a系数0.78。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对护士工作压力及压力源进行描述,应用相关分析对护士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二者间关系进行描述。
2 结果
2.1压力状况:由表1可见,我院临床护士总压力处于中度水平,在工作压力的5方面中,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表2可见,35个子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5项依次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太大,上班的护士数量少,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
2.2应对方式:由表3可见。临床护士的积极应对水平高于常模[3],消极应对水平低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本组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由表4可见,临床护士总压力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
3 讨论
3.1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由表1可见,我院临床护士平均压力水平为中度,主要压力来自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其次为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其原因可能为:临床上死亡、意外伤害等创伤性事件的频繁刺激、恶劣的工作环境、经常倒夜班“生物钟”的改变、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以及社会对护理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等,都使临床护士责任重大、工作紧张。另外,医院工作环境差、资源配置不到位等。表2可见,35个子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5项依次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太大,上班的护士数量少,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依赖,当护士的服务达不到病人或家属的要求或者发生差错时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谅解,甚至可能导致家属或病人过激行为对护士造成伤害。另外,我国护士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社会偏见,护士形象长久以来固化为发药和打针等简单内容,许多人存在着医疗高于护理的概念,虽然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护士的贡献尚未得到全民认可,工资和福利待遇与付出的辛勤劳动还未达成一致;为提高病人满意度、最大程度地保障病人安全,优质护理服务已全面开展,但现有的护士编制还不能够达到床护比例要求的1:0.4,护士还承担了许多其他非护理性工作,如病房物资管理、环境管理、解决各种纠纷等。护士工作量急剧上升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受传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很多医院领导对护士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护士晋升机会相对较少。一个人不能没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人产生工作疲溃感,若自身不能有效的应对,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紧张害怕甚至强迫症状,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3.2临床护士的应对方式:由表3可见,与常模相比,在采取的应对方式方面临床护士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其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对象的年纪较轻,平均年龄31.05岁,性格比较开朗、活泼,业余的活动丰富,更善于倾诉内心烦恼、遇事尽量往好的一面看,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化通迅方式的普及,使沟通更方便;另外,调查对象中多数已婚(72%)社会支持系统丰富能积极的通过其他活动解脱、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向亲戚朋友寻求建议等。
3.3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由表4可见,积极应对与压力呈负相关,即采用积极应对者,压力最小。其原因可能是,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环境或内在需求及其冲击所做出的恒定的认知性和行动性努力,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4]。在同样的应激事件下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个体所受的心理损伤程度亦不同。一般而言,积极应对可缓解应激,有利于健康,消极应对则加重应激,不利于健康。有研究表明[5],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过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如幻想、退避等)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消极体验,从而影响其工作、生活。姜乾金等[1]研究也发现消极应对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
3.4对护理管理者的启示:管理层应积极对临床护士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并给予积极应对技能及策略方面的指导,提高应付不良生活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临床护士对压力的承受度。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任务忙闲不均,而护理人员又缺编或配备不足,针对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6]。将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智能、高技能,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上,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4 小结
目前,我院临床护士压力呈中度水平,尤其体现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因此管理者应加强重视,合理配置、改善环境,提升社会支持系统,护士自身应扩展知识面,增强临床工作能力,特别是心理调适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4-85
[2]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200035(11):645-649.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修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83,122-124.
[4]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52-158.
篇7
【关键词】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临床观察 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40-0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是产科中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威胁着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安全,妊高症一般常见于妊娠周期20周后或产褥早期,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重度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还可出现视力模糊、竭心力衰竭、持续性的上腹痛、头痛、肾功能衰、凝血功能障碍、抽搐及昏迷等一系列综合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4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孕产妇,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27.5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7例;均为先兆子痫,巨大儿9例,双胎2例;入院后测量平均血压为158~179/110~124mmHg,分别进行严密观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并针对性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护理方法
1.2.1 产前护理 (1)产前心理护理:大多数妊高症的孕产妇为首次患上此妊娠并发症,因此,往往会由于惧怕此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出现情绪方面的变化,例如:会出现焦虑、担忧及惶恐不安等,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孕产妇的心理变化,耐心、专业、细致地为其讲解有关于此病的内容、目前的治疗方法及预后良好,宽慰孕产妇保持心情开朗,为其树立能够治愈的信心,医患间加强沟通,增加信任感,鼓励孕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嘱咐一定按时服药。(2)临床严密观察:除了常规嘱咐患者多注意卧床休息,建议孕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姿势,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清洁和温度适宜,还有定时对孕产妇的血压、心率、蛋白尿及水肿情况进行测量和观察,密切监测其胎心与胎动的变化,若发现孕产妇有恶心、头痛、头晕及视力模糊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报告医生处理[1]。(3)用药指导:妊娠期属于人体的一个特殊生理期,此时不宜使用过多的药物治疗,并且许多药物为孕期的禁忌用药,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此期选用药物及剂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和严谨,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妊高症的首选药物为硫酸镁,用药前常规测量孕产妇的体温,并遵照医嘱严格执行其用法及用量,避免药物渗透到血管外部,引起局部刺激发生疼痛,密切留意孕产妇的尿量及呼吸和膝腱反射情况,对滴速进行准确的调节,注意不宜过快,随时要根据血压的变化进行剂量的调整,全程严密监测其胎心、胎动,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停止继续滴注,给予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进行解救。(4)抽搐的护理:若发现孕产妇发生抽搐,应即刻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以熟练、轻柔的操作进行协助,适当使用床档,以防孕产妇抽搐时发生摔倒,迅速地将开口器置入抽搐者的口腔内,预防其咬舌,扶患者的头部向一侧,使其呼吸保持畅通,防止由于倒吸呼吸道的黏液或舌后坠使之呼吸道发生堵塞,常规给予镇静和解痉剂治疗,另外,需要警惕发生抽搐时容易诱发孕产妇早产,及早做好相应准备[2]。
1.3.2 产中护理 严重的妊高症属于一系列孕期的特殊综合征,往往在分娩后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常规进行降压处理后24~48h,孕产妇仍可继续妊娠,若治疗效果不佳,或分娩提早发动时,可提前给予终止妊娠。另外,若经辅助检查提示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或是孕产妇的血压无法控制继续恶化时,可考虑协助尽快分娩,先兆子痫通常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及时娩出胎儿为主,若产妇坚持阴道分娩,应密切监测其第一产程的呼吸、血压、胎心、脉搏及尿量等,适当使用镇静剂,进入第二产程后,尽量避免产妇由于分娩时用力过猛,容易诱发血压再次升高,进入第三产程后,主要观察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仔细检查胎盘娩出的完整性,及早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产后常规观察2h,无异常后再送至病房。
1.3.3 产后护理 产后48h内对于妊高症的产妇仍需对其尿量、呼吸、血压、胎心、脉搏、出血等情况进行严密地监测,预防产后子痫的出现,鼓励产妇主动排尿,尽量避免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若产后血压仍得不到良好控制,可连续采取硫酸镁治疗1~3天,注意保持产后的会阴清洁,耐心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一旦发现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
2 结果
46例孕产妇经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后的平均血压从158~179/110~124mmHg降至121~143/74~96mmHg,均能继续妊娠,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13.497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阴道分娩8例(15.5%),剖宫产38例(84.5%),胎窘2例(3.4%),足月产32例(74.1%),早产14例(25.9%);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5kg以上有8例(13.8%),无新生儿死亡案例;孕产妇出现子痫抽搐5例(8.6%),经降压治疗和解痉后基本得以缓解,发生产后出血4例(6.9%),经及时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无1例子宫切除案例,无孕产妇死亡案例。
3 讨论
大多数的孕产妇对于孕期的疾病知识往往认识缺乏,因此,对于妊娠期的并发症往往耽误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全面加强孕产妇在产前的相关宣教,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尽量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重度的妊高症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发生此并发症的孕产妇往往由于过度的精神紧张或经受不了刺激,会进一步导致血压不断升高,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如焦虑、低落、抑郁和焦虑等心理。临床实践证明,孕期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会进一步促使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治疗效果,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同时,还需全程进行严密观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并针对性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慎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孕产妇,进行严密观察、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并针对性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及胎窘的发生,对保障母婴安全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及提早痊愈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止血; 减压时间;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2.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106-02
经临床实践发现,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局部包扎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普遍认可。由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效果与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对患者术后干预措施不当,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局部血肿、出血、肢体血液循环不良,甚至引发桡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等后果[1]。就此,文中选取126例经桡动脉行心导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不同减压时间方案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资料后,选取12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接收,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将其按照不同减压时间实施护理干预的原则均分成半小时组(n=42)、2 h组(n=42)和12 h组(n=42),其中半小时组,女20例,男22例,患者年龄最小44岁,最大85岁,平均(68.32±3.25)岁,2 h组中,患者年龄最小42岁,最大83岁,女18例,男24例,12 h组中,患者年龄最大79岁,最小41岁,男26例,女16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先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均行Allen试验,提示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侧支循环良好。术后使用以4 cm×5 cm规格的5块无菌纱布重叠卷成纱布球加自黏型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具体方法:术毕手术者退出动脉鞘管2~3 cm,然后将纱布球的中心点对准压迫于桡动脉穿刺点,迅速拔出鞘管后加压压迫2 min,然后将弹力绷带环形缠绕腕部至少4圈,压力以摸到患者术侧肢体远端桡动脉搏动及穿刺点不发生渗血为宜,嘱患者手腕部保持后伸直状态。之后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有三种方案:半小时组:术后半小时给患者减压一次,2 h后减压一次和术后12 h拆除绷带。2 h组: 术后2 h给患者减压一次,术后12 h拆除绷带。12 h组:术后嘱患者手腕部保持后伸直状态,直至术后12 h拆除绷带。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穿刺点渗血、手部肿胀、皮肤水泡、局部血肿及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对三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见表1,半小时组手部肿胀、皮肤水泡、局部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2-3]。桡动脉穿刺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损伤小、术后无需卧床制动、患者痛苦小、住院周期短、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是冠心病介入诊疗的首选入路途径,但研究发现介入术后动脉止血效果与患者机体康复情况有直接的关系[4]。一旦护理效果不当,止血效果欠佳,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血肿、局部出血、皮肤水泡、血液循环异常等,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影响了治疗效率[5-8]。为此,文中探究了不同减压时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即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术后2 h减压一次和术后12 h减压一次,其中前一种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本组试验中对患者实施不同减压时间护理干预,其中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护理方案,医护人员用纱布球加弹力绷带止血,术后半小时及时给患者减压一次,2 h后再次减压一次和术后12 h拆除绷带,可有效减轻患者手术肿胀,预防皮肤水泡、皮下淤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便于医护人员尽早发现出血并及时干预,且对于预防术后出血带来的并发症也有积极的作用[9]。2 h组,术后2 h给患者减压一次,术后12 h拆除绷带,该方案相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护理方案来说,护理效果欠佳。术后干预时间的延长,给患者带来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而12 h组,是在术后未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直至术后12 h拆除绷带,此方案由于与术后时间相隔较长,所以,增加了皮肤水泡等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同时要叮嘱患者适当抬高患肢并反复进行握拳活动,减少手部肿胀或桡动脉阻塞的发生率[10-11]。结合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三组病例,在手部肿胀、局部血肿、皮肤水泡发生率方面,术后半小时组的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干预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 h组与12 h组在手部肿胀、局部血肿、皮肤水泡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数据足以说明术后半小时组减压一次的护理干预效果更好。
综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机体康复进程,建议临床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实施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的护理干预方案。
⒖嘉南
[1]康孟乐,何洁雪,林海燕.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减压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报,2011,18(2B):55-56.
[2]张燕,刘霞,陈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替罗非班应用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研究和护理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4,20(6):339-341.
[3]田娟,应兰芳,于红静.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桡动脉减压方案对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3,10(4):172-174.
[4]田芳,孙红梅,陈海君.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0(14):1265-1267.
[5]陈昊.TR Band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在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12(6):733-735.
[6]陈少梅,郑彩虹.TR-Band充气止血绷带两种不同放气方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止血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0(7):992-994.
[7]杨翠琼.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疗装备,2014,1(5):107-108.
[8]周栋雯,,刘君, 等.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11-114.
[9]贺雅男.止血器不同减压和压迫时间对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137-138.
[10]周秀娟,谭丽梅,杨美优.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97-98.
篇9
【关键词】压疮;护理对策;临床效果
皮肤压疮属于临床护理上较为常见的问题,多发生于患有身体移动困难的患者身上(比如长期卧床或需长期坐轮椅的患者)[1]。相关研究显示压疮的发生与发展多与压力、营养不良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存在较大关系,其在临床上的发生概率高达12%[2-3]。尤其对于内科而言,压疮的发生概率更大。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压疮管理工作的好坏将会对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本次研究将就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内科住院患者压疮的监控和护理管理,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5.5±2.1)岁;其中20例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2例患有糖尿病、5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1例外伤。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6.2±2.3)岁;其中21例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10例患有糖尿病、7例患有肺部感染、1例肾功能衰竭、1例外伤。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年龄、性别等资料的对比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方法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内科病房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病情监控,同时依据监控结果进行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健康基础知识。如发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压疮创面的护理: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将创面上的坏死部位去除,同时利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清洗露出来的新创面,之后利用红外线照射创面20min,创面干燥后利用贝复济对创面进行喷涂,之后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并进行红外线照射(30min),最后利用盐酸酸钙填塞创面,敷上敷料,每隔2d换一次敷料。③饮食护理:因为产生压疮的大多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故在饮食上应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也应多吃些新鲜果蔬以及粗纤维食物,以此来促进肠胃蠕动,保证患者的排便顺畅。④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压疮的基础知识,同时向其介绍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的各项事宜、告知患者家属家庭护理的方法等,从而降低患者出院后复发压疮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对照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42.6±10.8)d,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37.2±11.5)d,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4,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的治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对照组患者中20例患者的选择为很满意,占总病例数的50.0%;14例患者的选择为满意,占总病例数的35.0%;6例患者的选择为不满意,占总病例数的1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患者中30例患者的选择为很满意,占总病例数的75.0%;9例患者的选择为满意,占总病例数的22.5%;1例患者的选择为不满意,占总病例数的2.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
3讨论
由病区护理张以及全体护理人员组成监控小组,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症状或处于未发生但在危险期的压疮患者进行压疮监控。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压疮的发生以及发展。病区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症状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压疮的预防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指导护理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护理对策以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压疮的康复速度[4]。常规护理对于老年压疮患者往往着重临床护理,但通常来看住院期间得到有效治疗的压疮会在出院不久后再次复发,其不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同时也在无形中为患者家庭增加了负担。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监控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笔者认为对依据监控结果不断改进压疮护理对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临床护理要不断导入新的压疮护理理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结果与苏若琼的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5]。
从本次研究中笔者总结得出以下几点体会:①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压疮评估量表中的相关内容,在进行交接班时对清醒患者要进行皮肤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局部变化。②对于行动受限的患者要经常帮助其翻身、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压疮并发症。③红外线烤灯以及贝复剂治疗压疮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对压疮患者实施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刘庆东 单位: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医院)
参考资料
[1]周元华,陈利清.1例压疮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2,24(2):1098-1099.
[2]李秀珑.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原因分析[J].河北医药,2013,33(20):3195-3196.
[3]王发萍.老年患者临床压疮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353-354.
篇10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压疮;ICU
集束化的护理服务模式指的是,将护理服务工作的每个元素都经过临床实践的证实,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1]。本次研究对出现压疮的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出现压疮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6.3±1.5)岁;压疮出现时间1-14小时,平均发病时间(5.4±0.7)小时;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6.5±1.4)岁;压疮出现时间1-12小时,平均发病时间(5.6±0.8)小时。两组患者上述三项自然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模式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应用隔式充气气垫床;②定时帮助患者翻身;③保持床铺清洁,定期更换床单;④对受压局部进行按摩;⑤每个月必要营养支持。
1.2.2观察组护理模式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患者状态及压疮情况评估;②将病情评估结果向患者家属告知;③对评估结果和病情进行分析;④适当合理减压;⑤针对性治疗;⑥给予该类患者特殊关注[2]。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压疮彻底消失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护理满意度、压疮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局部皮肤外观和功能恢复正常,ICU治疗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有效:症状表现明显好转,压疮皮肤外观和功能有显著改善,IUC治疗方案略受到影响;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局部皮肤外观和功能没有任何改善,ICU治疗方案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3]。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剂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压疮彻底消失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后(5.18±1.36)d压疮症状彻底消失,共计接受ICU治疗(7.42±1.57)d,持续住院接受治疗(11.81±1.44)d;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后(3.11±1.08)d压疮症状彻底消失,共计接受ICU治疗(4.98±1.26)d,持续住院接受治疗(8.54±1.35)d。两组患者压疮彻底消失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三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2压疮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后压疮病情控制总有效率67.5%;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后压疮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1.9%。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2.3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对常规ICU护理服务模式满意,满意度为78.3%;观察组中有36例患者对集束化护理服务模式满意,满意度为97.3%。两组该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
3体会
ICU患者的病情程度通常比较严重,其肢体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出现压疮的可能性较大,给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诸多的临床综合性因素都会直接导致ICU患者的出现压疮的可能性高于普通病房患者,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压疮的出现,并对出现压疮的患者实施周到的护理服务显得非常有意义。集束化护理的方法是一种根据循证医学指南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法与压疮的护理联合在一起,逐步实现疾病有效的治疗的护理服务方式,该项护理模式可以充分保证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出现各类风险事件[4]。
参考文献
[1]张允,陈建芬,黄晔,等.集束干预策略防治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2):5885-5886.
[2]宁月敏.循证护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15(1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