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于2013年4月到7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经过了精心设计。调查对象为11所本专科院校学生,涉及近50个专业,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以及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学生。本次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6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将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复杂社会环境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关于“你对‘只要能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道德规范也没关系’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的设问:有52.7%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36.9%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只有10.4%的同学不赞同。这说明我们一直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让大学生更多的为个人利益着想。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诱发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同学表示经常遇到考试作弊的现象,45%的同学认为是个别现象,只有4%的同学表示不会作弊。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却让许多人忽略了公平正义,这直接影响到身处社会中的大学生;同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也冲击着高校尚未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制约。
二、滞后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56.7%的同学认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应排在首位,26.4%的同学认为实践能力排第一,只有13.5%的同学认为道德素质最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水平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这使高校教育更倾向于知识取向,而忽略了道德取向,导致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遭到冷遇和排挤,德育教师不受重视,德育课为专业课让路。由于政治理论课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使其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这与“90后”的学生追求新颖的特点形成矛盾。加之单一的说教形式和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受访的学生中,93.5%的同学表示德育课教学形式单一,也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在各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条件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上,基本上是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这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相背离,因此减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教育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环境更为宽松,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由于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使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怠于关心他人等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6%的同学在家从不帮父母做家务,34.7%的同学是父母要求做家务才做,只有12.9%的同学是经常主动做家务。在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问题上,33.1%的同学选择会积极参与,56.7%的同学有时参加,8.4%的同学从不参加任何活动。独生子女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舔犊情深”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往往特立独行、喜欢彰显个性、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发生着碰撞。现实情况往往是“五二零”效应,即学校教育的五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情操天天好转,家庭教育的两天使教育成果几乎全部归零。
四、养成教育缺少必要的氛围
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由于执行不严或操作性不强而只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有51.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只有15.7%的同学认为课桌和墙壁属于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有43.8%同学认为自愧不如,21.4%人觉得可敬但不可学,甚至有7.8%的同学勾选了傻帽。可见养成教育氛围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实生活中,有人把摔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反过来讹诈,在好事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势必会减弱高校德育教育成果。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良好的互相推崇和模仿的德育学习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才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疑问,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以正面引导。
五、高校德育教育对策
首先,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在高校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其中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因此,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应深入到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坚持德育首位,优化育人环境,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德育为首即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诸育缺一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才无德是次品,德才兼备是合格品”,德育应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应该把高校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将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比如把我们河北省正在建设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从而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教育的立体、综合的育人环境。
其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往往考虑最多的是“今天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而不是“学生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要教育者改变这种情况,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转变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整理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课上爱上德育课、课下想上德育课,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再次,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识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过程不乏显得过于空洞。德育教育本身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准则才会转化为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强化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改变德育教育“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状。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特点,将德育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统一,提升高校德育知识教育的实践效果。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高校可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作为传递道德价值观念的德育教学,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深。因此高校德育教师要发挥人格示范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注意培养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崇拜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成功传递科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4]王爱云.高校德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5]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篇2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师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07年教卫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在《说文解字》中,“德”被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有人认为“‘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要无愧于心。”①另外有些人认为:“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②“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
为全面掌握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对天津市23所高校(其中本科校18所,高职校5所)的288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5所学校,与部分教师座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各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市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1.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热情高。34%的教师表示教师工作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另有63%的教师表示喜欢教师工作。近30%的人每日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即使是休息日,也有66%的人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4小时。他们几乎全部表示自己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自信自己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有50%的教师认为选择教师职业是认为自己适合做教师,这是多种选项中最集中的。
2.对学校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待提高。有30%的青年教师对学校规章制度只能回答“知道一些”或“不知道”,自信自己非常熟悉学校规章制度的只有16%,他们中的18%存在迟到、提前下课、中途离开课堂等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他们中的58%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不是很清楚,他们几乎全部会被学生的求情打动,而改变学生的成绩。
3.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32%的青年教师有校外收入,其中有3%的人收入超过了校内。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教师的校外兼职能使教师更多地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少数教师校外收入较高,甚至超过校内收入,很难保证把全部精力投入校内的教育教学中。调查中也发现个别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职,利用高校教师较多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把兼职当成了主业。
4.各学校师德教育形式单一。各学校均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近年高校扩招使高校师资严重不足,各校招聘引进了一批新教师。他们有热情,学历高。各学校的师德教育多采取文件规定、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教师最希望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是“榜样”(占48%),德育理论也表明,德育教育应多样化。
5.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扩招使各校师资严重不足,高校教师压力过重,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内容更新、学校严格管理、学生同行评教、晋升职称科研成果、考核等多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由此而产生消极或反感情绪,造成教师职业道德滑坡。
(二)当前高校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
高校青年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状况较好。在要求教师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评分时,分别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分数的人占8%、56%、15%、17%、4%。综合各校情况,新时期常见的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主要有:(1)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教学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满足现状,业务上不进取。(2)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关心不够,只教书不育人;指责、埋怨、歧视学生。(3)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形象和影响(衣着、说话、举止等),甚至把工作、生活中的个人成见和怨气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4)有的教师考虑个人名利多,不能正确对待授课课时和教师职务晋升,不能团结周围老师。(5)有的教师“以教谋私”,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考试等工作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和违纪行为。
二、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归类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确切地讲,是这个人同时具有某种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品质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这五种因素的集合体。
(一)师德认识问题
道德认识,就是人们对某种社会道德关系及关于这种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和准则的感知、理解和接受。表现在多数青年教师不了解学校规章制度,不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什么行为违背了教师道德。
(二)师德情感问题
道德情感,就是人们心理上对于某种道德义务所产生的爱慕和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绪的体验。表现在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安心本职工作,对学生缺乏爱心;违背原则宽容放纵,不管不问,或者苛刻指责,埋怨歧视。
(三)师德意志问题
道德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有没有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是青年教师能否达到一定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现今学校中青年教师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若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可能半途而废。表现为受物质利益诱惑,讲实惠,按酬付劳,功利主义盛行。
(四)师德信念问题
道德信念,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在人的道德品质中居于主导地位。表现为缺乏职业神圣感,把教师职业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没有把其看成为之奋斗的事业。
(五)师德习惯问题
从道德品质的最终形成来看,道德行为并不仅仅停留在这种自觉性上面,而是要按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行动,成为青年教师的日常习惯,这就是道德习惯。道德习惯的主要特征是:它不是时时事事需要诉诸自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经常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在有人监督检查时,就能遵守道德规范,没有监督时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
三、增强高校师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
过去的师德教育理论过于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性,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致出现过分强调灌输的片面倾向。重“投入”轻“产出”,重“灌输”轻“接受”。结合青年教师特点,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必须转变观念,即从教育者的视角转向受教育者的视角。应坚持把接受者视为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只有青年教师积极自觉地选择、接受外部的影响,并通过主动的“内化”表现出来,师德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实现。
(一)制度保障,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
根据德育认识过程理论,个体的品德由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因素所构成,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各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师德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言语行为规范和优良高尚品质的总和。“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③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虽主要靠其自身觉悟、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但绝离不开制度保障,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提倡、教育、督促和引导。
(二)民主管理,增强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意识到主体的存在以及主体的作用。教育活动中应通过无拘无束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与交融,应创造一种能使受教育者讲真话,表达真实内心世界的气氛,教育者要积极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
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主体意识?首先,学校各项事务应建立在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之上。要坚持民主治校,大力倡导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纪守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管理者应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放管理权限,建立科学的决策参与制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才能和潜力。
(三)营造氛围,发挥老教师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认为,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应该怎样做。”④这与我国传统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教育理论是一致的。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发现了许多示范原理,对德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第一,当观察和实际模仿操作联系起来时,示范的效果将进一步提高。第二,学习者看到榜样的某种行为受到惩罚或禁止后,学习者的相似行为也受到了抑制。第三,学习者看到榜样示范后,有时并不立即模仿,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外部环境适合时,再出现模仿行为。
学校应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明确责任,制订计划,落实方案,每学期有总结有交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应是全方位的,不仅是业务,而且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周到细致的关心与帮助。
(四)心理辅导,运用科学理论引导帮助
青年教师违反师德常常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⑤RET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艾理斯(A.Ellis)创造的一种道德心理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ve Therapy(合理情绪治疗论)的简称。艾理斯认为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统一的动物,人既有理性行为也有非理性行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当外界变化与自己意志相悖时,就感到难以接受;二是以偏概全,即通过少数事件推断整体;三是夸大危害,即把不幸和挫折看成灭顶之灾。人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来完善他们的职业操守。
[注释]
①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5.
②张家生.德育的概念[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05.
③赵淑梅.实施的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6):70.
篇3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使得高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都有所体现,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性。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某些高校内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悔之晚矣。这些都是侥幸心理,是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但正是有关领导的不作为,给这些高校的消防安全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另一方面,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普遍现状,许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使消防设备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建筑,其本身的建筑结构就不合理,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措施,改造不合理会增加其安全隐患。而且部分高校新建工程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转变师生消防观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对新生入学时的教育、利用平时举办一些科普活动及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贴近生活的消防警示教育、组织师生导消防站参观以及举办一些易于接受和简单易懂的日常防火措施,比如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怎样使用,安全通道的设置等,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其次,高校应该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比例,要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当中,对较长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做到有专人及时维修或更换,及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要建立分工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改善和加装相应的消防设施,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用火用电设备应在某些不适宜场合应当禁止使用,重点检查教职工宿舍、学生集体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增加楼宇门禁数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制定相应奖惩措施,对必须使明火、用电等器件具作好看护工作,做到专人负责。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对策
一、加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其为应用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在高等教育中,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在各学科相互相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趋势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融合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能否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显得成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是很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高校现代教育培训的现状
2013年1月到3月,笔者先后走访了常州大学城四所本科及高职院校,对其教师的现代教育培训情况通过调配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这四所高校分别包括:常州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高校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专业。自大学城创建以来,各校都把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实用教学技能操作作为教职工专项业务培训的主要业务之一。通过调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多媒体设备操作不规范
在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时,笔者发现,只有45%的教师完全清楚多媒体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55%的教师一直是用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操作多媒体设备的注意事项,只有20%的教师是通过培训了解的,其它教师都是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后再通过询问相关工作人员或其它方式来了解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系统培训让教师完全了解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对于多媒体设备,超过70%的教师不清楚投影机的价格,这充分说明大多数老师不了解多媒体设备的价格昂贵,也不会意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2.培训内容不能满足种类人员的需求
在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时,笔者发现,在“课程结构设置”选项中,有20%的调查者表示“很满意”,55%的调查者表示“基本满意”,20%的调查者表示“一般”,5%的调查者表示“不满意”。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在专业结构、计算机应用水平、年龄等方面有诸多差距,一部分教师表示培训内容过于浅显,另一部分教师表示培训内容难以理解且在课堂中未必运用得到。这说明各高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普遍存在培训内容过于笼统,难易程度不分明,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的现象。在“教学内容”选项中,有55%的调查者选择“多媒体课件制作”,30%的调查者选择“多媒体设备操作”,10%的调查者选择“语音室设备操作”,75%调查者选择“网络教学平台”。因此,培训将首选“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作为教学内容,且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将PowerPoint、Flash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软件。
3.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形式,以集中和单一面授为主。由于各教职工的工作性质不同,出勤时间不统一,难以保证集中授课的高出勤率。事实上,各高校集中面授的考勤率普遍低于60%。而单一面授多是教师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时再由现代教育中心管理人员进行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受管理人员自身水平的局限。
4.培训效果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估工作过于表面化,简单化。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这些高校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试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培训中或培训结束后的一个简单考试,过后就不再进行意见反馈及跟踪分析,导致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应用的脱节。(2)对培训结果缺乏系统的有效分析,导致好的经验得不到推广,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3)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机制,使得很多教师在培训中抱着走过场、形式主义的态度,这也是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对策
1.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所需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不同,决定了培训内容应因人而异。鉴于此,可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层次。基础班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教师。通过基础班的培训,使他们普及现代化教育的理念、规范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技术、使用PowerPoint制做教学课件等基本信息化知识。提高班是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学习内容分为独立的单元模块,具体可分为:视音频处理技术、图片处理技术、网络使用技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应用环境)、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以Flash为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实用技术五个模块,让教师根据教学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不足进行选课。这样既既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使培训内容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又能使教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学到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2.采取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笔者在上文提到,由于各教职工的工作性质不同,使得集中授课的高出勤率难以保证。培训时间成为影响教职工培训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弹性学分制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应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授课形式。除了集中授课外,可将教学视频、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到校园网上,供没有时间参加集中授课的教职工点播观看和下载学习。除此之外,还可请现代教育中心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教师负责网上在线答疑,为培训提供后续支持。
3.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培训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些要素都要在考评中得到反映。考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高校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学院督导、现代教育中心管理人员、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考核方式采取多样化,可包括考试、座谈、公开评比、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其次,要加强对培训成果的跟踪管理。培训的结束不表示大功告成,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转变传统观念,把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运用于教学中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对教师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分析也是重要的后期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由评价委员会以抽查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估,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值得推广的经验、需要纠正的错误通过不同的阶段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培训的参考数据,有利于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最后,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把考评的结果和评优结合起来,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开展教师现代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各高校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科背景,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培训的效率。同时,各高校也要把开展教师现代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长抓不懈,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以保障现代教育化工作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高校开展成人教育管理是为了使得那些在职人员、无业人员还有技术人员能够继续学习下去,让他们在教育上取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在现今倡导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下,成人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到底在教育界起着怎样的作用呢?成人教育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怎样去解决呢?
1什么是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区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形式是不限年龄以及性别。通过成人教育这个过程,使在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可以增长他们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学习新的技能,转向新的工作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让他们得到升华,从而在另一方面培养了更多的社会人才,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不足
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由毕业生的质量为标准的“产品”的质量和工作质量两个部分组成。然而许多的高校对于成人教育的教学中都是运用普通教育的模式进行学习,照搬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在学习计划、招生计划、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计划上只是在普通教学的模式下做了一些修改,并不适合成人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老师照本宣读课本,把课本上的内容都讲下来,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老师就讲解新的教学知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新的知识,日复一日,学生不懂的知识就越来越多,从而达不到高校成人教育的目标。
2.2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偏低
现今,许多高校还在以传统管理方式对成人教育进行管理,不能够为成人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成人教育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在黑板上做着笔记,学生在下面用笔飞快的抄着笔记,跟着黑板上笔记的速度,并不能很好的消化知识,缺乏对多媒体的运用。在排课、考试、成绩等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料的管理上缺乏信息化的搜集渠道,信息的整合都是依靠人力,信息的储存依靠纸质材料,缺乏信息的共享性。成人教育机构并没有注册自己的网站,实现不了网络上的教学和成人教育的评价。在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上偏低,会使得学习的知识片面化。
2.3成人教育日常管理不到位
成人教育的管理松散,没有形成严谨的规章制度。因为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的省事或者是时间的不充足导致许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通过就发给了各单位执行,因为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法性,使得高校很难实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管理有章不循,管理的随意性较强。成人教育委托学生委托各个院系管理,出现个别管理人员因为利益而违反规章制度。成人教育要实施科学的管理,保障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针对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制定齐全、结构严谨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2.4成人教育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成人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在成人教育的评价方式上要有一套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但是现在的成人教育的考核方式及其的单一、而且缺乏科学性。对成人教学学习的评价和考核单一,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管理质量的对策
3.1创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
在成人教育的管理中必须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成人教育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成人教育的管理上应该适当的对权利进行下放,建立和健全各种力量参与管理的机制体制。现今的成人教育已经被社会慢慢的接受,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人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以测试作为学生学习的标准,不能够准确的衡量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所以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提升学生学习得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素质。
3.2重视成人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
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在思想上和教育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他们在思想上较普通教育的学生成熟,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看待事情会从多方面考虑,在事情的处理上有条不紊,所以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具有足够的深度和高度。
3.3注重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成人教育的发展必须注重多种模式并存的教学模式。成人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上。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教学模式,要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创办高校-企业办学模式;加大高校与高校间的合作,加大高校与其他培训单位的合作,创办高校-单位的办学模式,实现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除了平时的课堂,还可以将教学深入到网络,通过课程与网络的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老师在课堂的讲解跟网络课后的巩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清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学习的重视越来越高,对于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国家因此实施了许多教学的政策。成人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的决策,为了鼓励社会人士学习,国家在各个高校开展了成人教育的教学体系。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所以要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积极改善工作效率,端正工作的的态度确保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得成人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以达到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林梅海.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3,32(5):119-120
[2]陈建宇.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界》,2013(9):160-160
篇6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爱好、能力等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部分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随着新世纪社会需求人才标准的变革,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和目标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对我区5所大学的教学现状作了调查,研究对象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随机发放调查表500份,回收有效表460份,回收率为9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有关情况
在调查的5所大学中,基本上每周有2节体育课,一年级基本上是身体素质课,二年级是选项课或以俱乐部形式上提高课,符合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数。但理论课很少上。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很喜欢上体育课的很少,只占17.4%;不喜欢上也少,只占11.96%。造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教材陈旧和竞技化太大。跑步从小学跑到了大学,铅球从中学一直推到大学,没有多大的变化,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练习―下课,对体育课感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在校一小群体不喜欢体育,到社会上就是一大群体,这跟我们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很不相符。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普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材几十年一贯制,学生对体育课体制模式很不满意,认为好的仅占6.52%。在调查中学生对现行体育课最不满意的是体育课还要修学分,认为体育课是非常放松而且又发展个性的一门课程,而不应该有考试这种压力来束缚个性发展。
体育是什么?什么是体育?有许多学生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对体育卫生及保健方面的一些常识,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内在价值,以及现代体育的内涵和外延等都不是很清楚,一切体育运动无疑都应该是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人的身心健康为唯一宗旨。“体育”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践,人们进行活动,必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积极意义,否则,必然缺乏学习的动机,这也说明目前体育教学的缺陷,也是体育理论课方面的失误,应该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有关体育知识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体育教师占56.52%,自学占26.09%,其他途径了解占17.39%,这也对高校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好课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校体育对教师的需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多的是要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功能理解,使之在运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我运动、自我保健,形成一种终身的体育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知识面要广,理论功底要深,还应该有自己的强项,以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满足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要求。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项目依次是健身操、武术、篮球、羽毛球、足球、田径。在我们的课堂表上学生喜欢的项目安排时间很少,而不喜欢的项目则排得满满的。有些项目是因为场地器材而不能开;如田径里跑类教材学生非常不喜欢,每次只要一提到测验100m或800m,学生反应非常大,而且情绪很低落。体育这一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如果在大学里对所学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上课时应付,下课后根本就不会用,推行全民健身、奠定终身体育观念就是一句空话。
2.2 对策分析
目前高校教学正处于转型期,要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从体育课转变到健康教育课,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健康教育理论、终身体育观的主要传播者。要培养合格的,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体育是高校教育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应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培养高质量人才中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关键。面对新形势,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过硬的理论功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由重视技能教学向注重理论知识转变,既要能教会学生某一项运动技能,又要能教会学生健身及相关的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从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入手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教师指导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真正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另外,体育教师还应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
2.3 构建我区高校体育改革对策
在教材设置方面应该考虑我区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滞后,等等。首先,加强理论课教学。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理论课仅占体育课教学的1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严重失衡,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缺乏理解,因此更应该提高理论课比重。理论知识应该以精神卫生方面的教育,有关体育文化、生活、休闲品味的培养,增强体质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及其体育基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终身体育体系。不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技术实践课教学,终极目标是构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在实践课教材方面,除了现行一些学生喜欢的而且是学校有能力开展的项目外,还可根据我区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开设一些民族体育。让学生的个性在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中得到充分发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结语
3.1我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立足我区实际情况进行。
3.2重视理论教学。特别是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教材设置上可把一些民族舞蹈列为教学内容,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
3.3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3.4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1,(2).
[2]周绍忠,岑汉康.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
篇7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在校生做为未来高级技术分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做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现状分析 相关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的教学需求,改革与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的长久之路。体育做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体育做为基础课程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在普教中,体育给语、数、外让路,在职业教育中体育又给专业课让路。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专业的学习而忽略体育教育的存在,使高职体育教育摆脱不掉传统竞技体育的教学窠臼,难得改革与发展。现行的高职体育教育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了解目前高职体育的教育现状,从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意识不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部分体育工作者、管理者本身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为教学而教学的误区里,忽略了体育教育功能内涵延伸的知识传递,不重视高职体育教育的后期效应,造成很多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体育活动从此画上了句号。
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为主设置体育课堂教学,如果把对学生的技能开发仅限于此,没有更新更多的项目引导,就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能力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练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及新鲜感,制约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由于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术学校升级而来,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体育师资数量更加紧缺,教职人员配比和师生比例失调。
4.教学目标未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体育课程,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要贴近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来开设体育课。
5.经费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滞后。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各种场馆缺乏的程度比较严重,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硬件设施的差额数量相当大,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部门推行素质教育,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器材等解决不了,往往使计划落空,出现了因缺乏必备的场地器材而导致一些项目的教学拥挤不堪,甚至根本没法开展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要旨首先必须从转变教育者思想和观念做起,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不能把体育教学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要始终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养成终身体育能力习惯。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并将其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之中,发挥主干作用,使高职体育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接轨。
2.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突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普修课形式,吸收或引进有健身、康复、娱乐、休闲等功能的体育项目和选修课形式,把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列入到教学中,多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对抗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避免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挖掘教材中的竞争、娱乐因素,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以发展个性、强化意识、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扩大选项范围,增加娱乐性强的休闲类项目,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从目前的现实角度出发,可能大部分的学校很难配备足够的进行体育教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因此,应提倡根据各校实际广开渠道,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学院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有计划地调配和充实体育教师队伍,并对师资结构进行整合,做好发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再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在职研究生班、学位课程班等,大胆鼓励青年教师公平竞争。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于骨干教师和学术梯队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自然形成上,而应有目的地积极加以培养,同时还应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4.尽快改善体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学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建设,因地制宜,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多种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原有场地器材陈旧、匮乏,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被动局面。既要逐年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同时体育部门也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以达到教育部关于《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对于已达到要求的学校,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还可以添置一些课件、挂图,运用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完善办学条件。
5.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学院教务部门应将体育课划分为考试科目而非考查科目,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改革考核评定办法,考核内容要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体育课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重点放在考核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上。还要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相结合,树立身心综合评价观,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要与终身体育目标、现代健身要求相适应。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入手,审时度势,更新观念,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体育课程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促使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正视问题,勇于改革,不断创新,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培养技能、掌握知识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玉莲、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相结合.职业与教育.2006.06.
篇8
摘要:四川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教学不规范、课程开设不到位、受重视程度不高等原因,发展得非常缓慢,甚至出现了危机。因此,必须从探索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多元性、科学性、时代性等方面着手,树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来应对这一危机,为四川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四川;公共音乐教育;现状;思考与建议
因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受到普通高校越来越多的关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但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薄弱与滞后已成为四川公共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拦路石。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四川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优势,加快四川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
1 四川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1)缺乏专业的师资。四川一共有30多所普通高校,在这些高校中,几乎没有专职的公共音乐课教师。在职的公共音乐课教师都是由音乐专业课教师或者音乐专业毕业的政工干部来兼任。这样的师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教师在公共音乐教学中的专注度。师资力量的欠缺,也限制了公共音乐课开课的种类,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课的学生人数,严重影响到了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2)教学管理不规范,课程开设也不到位。四川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显得过于单一,大多数都是以音乐欣赏和中外音乐史课程为主,声乐、器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的课程开设极少,基本上都是以任课教师的专业来决定开课内容。教师任意选择和安排课程,因此课程内容的随意性也较大,授课内容拼凑、应付,毫无系统可言。在教学形式上,也是一味的课堂讲授,教学效果较差,许多学生上公共音乐课,要么玩手机,要么看其他杂志,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的使用上,各个高校所使用的教材有较大差异,就算是一个学校的,由于授课教师的不同,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教师以自己的专长与爱好来随便搭配教材,这使得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长此以往,不利于四川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发展。(3)公共音乐课不受重视。首先,学校不重视公共音乐课。据笔者统计,四川30多所普通高校中,坚持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只有十多所高校,其余的高校有的曾经开设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了此门课程,还有一些高校,至始至终都没有将公共音乐课纳入过学校的开课计划。其次,教师也不重视公共音乐课。从事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完全将上公共音乐课当做“副业”,没有真正的做到像上本院的专业课那样,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一味的应付和敷衍。再次,学生不在乎公共音乐课。许多学生在公选课的选择上选择公共音乐课,是觉得公共音乐课不需要严格的闭卷考试,所以较容易拿学分,而且去不去上课最后老师一般都会给个及格的成绩。
2 四川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探索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多元性。1)教学内容需要多元性。应在重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音乐作品赏析、易携乐器等内容的学习。除此之外,公共音乐教育的更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同时努力吸收多元性的音乐文化知识。重视音乐基础理论,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会欣赏的目的;重视音乐欣赏,能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的进行音乐的综合体验;重视学科交叉,能够为培养“通识化”的人才提供帮助。四川是个多民族的区域,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宝藏。羌、藏、彝族的舞蹈、乐器以及歌曲各具风味;川剧、四川清音、川北灯戏等曲艺音乐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将这些具有四川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内容融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欣赏课中,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更有利于公共音乐教学的开展。2)教学形式需要多样化。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需要改变过去以单纯讲述为主的教学形式,应借鉴中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的要求,适当的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法、比较法等方法,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权,对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自主的交流和探讨。
(2)提高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科学性与时代性。1)管理需要科学性与时代性。首先,要引起各高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公共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美育中的重要地位,对公共音乐教育能够统一领导和规划;其次,要建立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即建立一个部门进行专门性归口管理;另外,为了让公共音乐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必须配备一支具有较高综合音乐素质的公共音乐教育师资队伍。2)课程设置需要科学性与时代性。需要改变因循守旧的以欣赏教学为主的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易学、易上手、易携带的器乐课程,如吉他、口琴、羌笛等,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适当开设流行音乐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设基础形体训练课,为希望有良好体态和健康形象的大学生提供平台,以此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并以此应用到其他学习领域,使优秀的智力、体力和情操得以体现。
(3)树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新理念。首先要做到有明确的目标。著名的教育家姚思源曾提到:“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是面向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进行的一种普及性教育,其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平等的、普及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①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应以努力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为目的,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提高音乐素养为核心,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兴趣爱好等方面出发,因材施教,利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和多种多样的艺术实践形式,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能够这真正的享受美、创造美。其次,要抛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要达到这个目标,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需要在“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两点上有所突破。努力改变过去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重实用而轻美育的传统思想,以及对艺术教育缺乏重视和认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应抛弃旧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框架,与时代同步,与新时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步,把关注点更多的转向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上去。“以人为本”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转变教师的旧观念,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要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还要达到传授学生期望掌握的、感兴趣的、对未来学习或就业有实用意义知识的目的。
3 结语
希望此文能在四川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改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以此与广大从事高校音乐教育的同行一起探索有效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途径,为提升公共音乐教育在四川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努力。
注释:①引自姚思源《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断动向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纯.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J].艺术百家,2010(4).
[2] 王娟.当前广西地区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求实,2010(2).
篇9
在中国,同性恋者数量约有4000万人,他们生存在社会的边缘地带,生理和心理都需要社会给予额外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并且对于维系社会健康发展和安全稳定也至关重要。不仅如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同性恋者的数量正呈现上升趋势,而在高校中性取向出现问题的学生数量也日渐增多。近期,华南地区某个较为知名的同志社交网站开展了针对1000人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州同性恋群体中,在校大学生占12%。
与社会上对于同性恋现象表现出更多的排斥态度相比,由于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生活环境较为简单,生活压力较小,大学生在性取向问题上体现出更高的接受度和包容度。在一项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学生关于“现代青年婚恋观”的调查显示,有18.8%的受访者认为“同性恋是很正常的行为”;有53.5%的受访者表示“中立,但自己不会尝试”;有20.8%的受访者认为“不正常”;4.2%的受访者则认为“这是另类的时尚”。不难看出,我国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宽容程度是比较高的。
2 大学生同性恋者日渐增多的原因分析
我们都希望大学生能够有正常的性取向并且健康成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里同性恋群体的数量正逐渐增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因素:
2.1 教育因素: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正面且正常的性知识教育。对于性知识和性教育,学校和老师往往有所避讳,很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这一类的课程。而受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也不能合格地充当孩子性知识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在孩子性教育问题上家长主要是刻意回避。这使得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生理成熟期,一些孩子由于对于性知识的匮乏最终导致在性取向上发生认识偏差。
2.2 媒体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更是运用网络媒体的主力军。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和定型,本身又具有强烈的猎奇心理,网上推崇同性恋现象的各类信息以及不当言论,使得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年轻人更容易受到错误引导,甚至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社会时尚并加以推崇。
2.3 家庭因素: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可能会改变青少年的性取向。中国家庭多数是一个孩子,一些家长由于没有实现当初对孩子的性别期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往往把男孩当成女孩带,把女孩当成男孩管。这样的成长过程最终导致一些孩子在性取向上畸形发展,到了性成熟的年龄,便不能做出正确的性选择。
2.4 环境因素:大学生还处在学校的象牙塔之中,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因此他们的观念也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个别学生接触到周围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因赶时髦而尝试同性恋。同时,在大学生活中,同性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更加便捷,受对方人格魅力等吸引,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对同性好友产生好感,甚至最终在性取向上发生了改变。
3 纠偏同性恋者性误区的教育策略
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同性恋的话题也不再是禁忌。高校环境显然更加宽松和自由,大学生对同性恋者也有着更为宽容的态度。但是,宽容并不意味着鼓励同性恋,让同性恋者数量膨胀。大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成熟的关键期,高校在知识素养教育之外,应当在性教育上加大力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取向和婚恋观。
3.1 建设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体系,给予大学生同性恋者更多关爱。大学校园有着更为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对同性恋者也应该予以更多关爱。高校要建设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体系,更好地关心学生们的成长。一方面,高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学风,通过校园报刊、广播、论坛等途径,将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包容意识和互助意识,理性地看待同性恋问题、友善地对待同性恋同学。尤其是帮助同性恋者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自尊自重,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享受美好大学生活。
篇10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分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特点,进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课教学改革。通过论述我校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和实施情况,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改革
一、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应根据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自然班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基本都是由中专学校转制升成高等职业学校的,各专业课程教学都在进行改革,争创精品课程。在这一特殊时期,依照《纲要》的精神,我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实施了适合我院特点的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体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匮乏
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师生比例不合理、场地器材缺乏和陈旧,这些是制约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原因。
(二)体育课的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多轮制”教学实习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很大冲击。各高等职业学校都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职业教育改革,由此学校在试行“多轮制”教学实习,体育课课时数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体育观念相对滞后
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体育观念、阶段体育观念、体质教育观念还比较盛行。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而多数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和教育的发展。
(四)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课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五)体育课学习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
现行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在身体素质、掌握技术的能力等方面受遗传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现行的评价方式是由基础理论、考勤情况等几项技术考核组成。统一项目、统一标准,从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一)体育课教学改革理论依据
1.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竞争、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素质教育”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全体性、会面性,自主性。即要求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的掌握体育知识。
(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设计方案
依照《纲要》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校整体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的。贯彻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身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1.制定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课课程体系
(1)体育课的课程设置
体育课以普修课和选项课的形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中第1学期为普修课,开设游泳(高职生)和田径(五年一贯制)两个项目,第2学期开始进行选项课。体育选项课的选项办法是:在前一个学期期末进行选项,给学生发“选项课程调查表”,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拳击、跆拳道、田径、体操、体育保健等15个项目中选出学生爱好、兴趣较集中的8-9个项目确定为本学期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运动技术基础,按照自愿的原则,在所开选项课中任选一项,开学第一次课直接进入选项课。
(2)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各单项教学内容: 为提高学生在健康保健、体育锻炼、各专项技能、体育欣赏等方面的认知能力。第一、二学期分别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每学期4学时,各选项课中所选专项理论的教学,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一般集中教学不超过2学时,其余随堂进行教学,不安排专门的集体考试。
(3)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考试内容包括体育理论、专项技能、运动参与三部分:体育基础理论考试为笔试,考试由体育部统一组织,不占用上课时间,考试时间为第二学期末;专项理论考试随堂进行。根据各选项课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多项考试内容。在专项技能考试中,每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1-2个考试内容,由该选项课教师进行考核,对技术提高幅度较大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加分。运动参与考核由各选项课教师根据该学生的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2.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1)基础理论与时间的相互交融
形成以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为主线,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战术等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即结合各项目不同的运动方法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形成教学内容中体育理论知识的“趋同”;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与评价知识等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具体体现,又形成教学主体内容上的“存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同学,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打破教学内容固定、呆板的组合,体现教师的特长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由“教授”型向“学习指导”型转化,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体育知识、技术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再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在体育课的系统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体育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从2011年至2013年六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实行教学改革前后的统计研究,结果:教学改革前的期末成绩及格率明显高于教学改革前,良好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多;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无故请假、缺课人数明显减少,主动练习、主动提问的人数明显增加;自主锻炼意识增强,课外活动时间参加锻炼的人次明显增多。
五、结论
(一)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经过两年的具体实践,证明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开拓思路,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行具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是可行的。
(二)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体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季克异.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Z].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的讲话.200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新体艺.(200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