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

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序 融洽

课堂管理与其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学成绩取决于课堂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方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想,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毫无章法可言,学生也是为所欲为的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说起?因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基础。接下来笔者就初中音乐的课堂管理极为混乱的现状及原因、课堂管理的对策两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原因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相对以前来说,受到了部分教师的关注。音乐教师们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旧有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尽量推陈出新,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音乐课堂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学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相当部分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休闲课”,不可否认,音乐课确实是能让学生们与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课就是纯粹的“玩乐课”,它仍然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由于师生对音乐课认识的偏差,使得音乐课堂成了无序的、混乱的场所,要么任由学生自由演唱,要么教师随便为学生播放几首歌曲完事,其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导致课堂无序的原因

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以及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不足所致。

1、音乐课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初中音乐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因而从家长到学校,再到教师及学生,对音乐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家长的不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对非考试科目音乐极为轻视。甚至有的家长阻止孩子以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放松,他们认为那样是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次是学校的不重视。毕竟目前的升学靠的仍是分数,即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学校对音乐这一科目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没有专门针对音乐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安排给语文、数学等中考占分量大的教师,以便于他们占用音乐课来上所谓的“主科”。再次是教师及学生的不重视。在“一考定江山”、分数决定命运的现状下,由于初中中考必考科目较多,教师及学生更多关注的都是中考考试科目,对音乐等非考试科目,自然有所忽略。音乐广泛得不到重视,也导致了师生对音乐课的轻视。再加上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要么将音乐课视为纯粹的放松课,要求教师不要教学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放放音乐听听歌即可;要么在考试的压力下,也是认为音乐课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用来学习考试科目。可见,初中音乐课被人们所忽略,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

2、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鉴于音乐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在评优秀或者中考奖金的分配中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音乐是非中考科目,许多学校的中考奖金分配就排除了音乐课),也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热情,抱以应付的教学态度,自然也就忽视了自身专业或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自身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课堂上学生的需求。有的音乐教师根本不立足于学生实际,无视于学生的音乐经验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就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课堂组织一片混乱,课堂效率也随之降低。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充分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相关的时代性强的音乐信息及时展示给学生。且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改变自己旧有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以音乐传承者的身份胜任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否则,只会让学生们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教师墨守陈规的教学无法吸引学生。

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有序进行的对策

以上是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透过分析,不难看出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紧迫性。对此,笔者认为,要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实施,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学

诚然,音乐有着让人放松的功效,对人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学的意义不仅如此。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对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音乐能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真切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享受。

如教学《同属一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手拉手》等歌曲时,教师在教会学生演唱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并真切体验歌曲的节奏及演唱特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歌曲中表达了人类的哪些共同愿望。这样,学生在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培养自己热爱和平、勇敢拼搏的决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正确认识及理解,从而端正音乐学习的态度。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因而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让学生沉醉于其表现出来的音乐美感之中。例如教学《阳关三叠》,若教师能熟练地用埙为学生吹奏,必然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深沉含蓄、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惜别之情。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音乐作品除了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外,其背后还着广博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要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内涵,还应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知识。新时代的音乐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极大的变化,若教师能熟知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必要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给学生,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并包容学生,从而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能有效使学生快乐学习,并将这种乐学的情绪带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管理好音乐课堂,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序——对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5期

[2]、周芳: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5期

篇2

一、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缺乏实践锻炼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呈现发展的不成熟性。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导致学生无法对新旧知识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音乐课堂的效率低下;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课堂的效果,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我揣摩的过程,而是直接教唱学生歌曲,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表达技巧的训练,学生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对音乐课堂的学习也只是一个歌曲学唱的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使得初中的音乐课堂枯燥而单一。

(二)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忽视

初中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和定位还不够准确,可能会盲目的把音乐课归为副科,对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不是很明确,导致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较少。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上的要求较少,所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表面上音乐课堂上学习气氛很活跃,但是音乐课中的知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最初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

近年来,虽然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可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传统小科方面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各个方面的措施并没有持续更进和落实。所以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音乐课本可能还是陈旧的,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而且音乐课本中理论讲授少,歌曲曲目多,这些歌曲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音乐课本中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下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巩固,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二、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人们受到来自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冲击,对音乐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甚至会盲目的学生学习歌唱等,忽略了音乐的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对传统的音乐课堂进行改革,真正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知水平,在音乐课堂初期,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的教授,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准确的宏观的认识,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音乐课堂在各个初中都已经开设,但是很多都只是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学校对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要求上相对放宽了条件,这就使得音乐课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存在问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正常的课程进度也很难按计划推进。长此以往,导致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是很关注。所以,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就必须对在职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某一学科上有所收获,课堂教学的对象时全体学生,所以在音乐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学生当前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水平。将音乐教学的曲目与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种类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把常规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课堂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科学全新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差,音乐基础水平低,所以,要设立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篇3

一、初中钢琴教育的背景及其意义

自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钢琴教学建设进程也始终持续推进,渐渐地在各类年级音乐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使得广大初中学生对于钢琴知识以及演奏技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能够表现出基础的水平,激发了他们对于钢琴音乐的兴趣。一节高水平的音乐课,结合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电子音乐教学,相较之下,则需要另外一种最传统、最经典、最优秀的音乐直接传播媒介,正是初中钢琴教学所存在的重要意义,既可辅助其他相关音乐教学,也可以单独成立一种钢琴模式的音乐教学体系。

二、钢琴教学的“三强”特点

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直接印证了为何现代初中音乐教学尤为注重对于钢琴教学的应用意义。钢琴教学有“三强”的特点,即艺术性强、技能性强、实践性强,而整个初中钢琴教学也是去挖掘其中的“三强”特点,让学生们能够懂钢琴、爱音乐,增强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扩散性思维等因素。

三、钢琴教学的应用

1.传承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进程中,钢琴作为乐器被早早地使用在音乐课堂上,被定义为辅助伴奏的功能。然而现在的钢琴教学是以钢琴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但考虑到音乐教学的范围广,不局限于钢琴教学,钢琴应当继续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伴奏。如此做法,可以把钢琴教学与其他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多元化地学习,鼓励学生课堂自主,教师则用钢琴为其演唱的歌曲作伴奏,形成一种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陛。

2.黑白键的律感训练。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组成了钢琴的键盘,从而演奏出各种优美的音乐。在基础的钢琴教学时,正是需要88个黑白键帮助学生们能够抓住对于音乐的律感,培养他们熟悉更多的“节奏”。音乐教师用钢琴中最简单的常规黑白键对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音乐乐谱进行演奏或者伴奏,从简单的表演中,让学生们渐渐地掌握“律感”,对于拍子、小节、段符等等常规技巧初步掌握。

3.音乐教师与学生们互相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1)经过一定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学生们对于钢琴知识和掌握初步节奏技能,考虑到学生们对于钢琴音乐的欢喜程度不一,音乐教师给予他们一些曲子供选择,于是学生们在《歌唱祖国》、《让爱住我家》和《让世界充满爱》三首之中选择一曲,最终学生们选择了《歌唱祖国》o(2)音乐教师先采用多媒体音乐播放Mv画面,同时自己现场用钢琴进行演奏,利用多媒体直接在屏幕上展示《歌唱祖国》的钢琴曲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把《歌唱祖国》的曲谱分成几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其中一段,其他小组认真观听。(3)每个小组轮流推荐除组长外的一人,来表达对于整首《歌唱祖国》所表达的情感和演唱本组组长所弹奏的部分歌词。通过交流,大家得到的综合观点,《歌唱祖国》具有摇滚、大气、激进、霸气、流行、爱国等诸多感情。(4)坌合学生们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用纸张记录下来其他几组组长在演奏过程中,对于节奏、拍子和技巧上面的评论。音乐教师等待每组写下自己的看法,然后采取组长轮流阅读组员之间讨论的观点,参与彼此相互讨论。(5)音乐教师在此时,应当认真听取学生们之间的评论以及结合自己刚才对于学生们演奏时候的观察,给予一定专业程度上的解释,并评出优秀讨论组和优秀演奏组长。(6)布置课外兴趣作业。通过周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现场演奏《歌唱祖国》全曲进行拍摄,并录制一首《歌唱全曲》,为期3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音乐教师,进行下一次实践课程的讨论。

4.钢琴结合原创表演,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创新。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一首首经典的钢琴曲,例如《蓝色多瑙河》、《月光曲》等,让学生们感受其优美的钢琴曲调,结合音乐原创的理念,大胆创新地去编排情景剧、小短剧、舞蹈,等等。不经意间,便把钢琴的学习带入到学生们的个人情感之中,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音乐钢琴教学的举措。

5.利用对比模式,激发学生们对于钢琴的兴趣。当代初中音乐教育,多媒体电子音乐也是占了部分比重,并逐渐地超越部分传统乐器。音乐教师以一首普通的电子音乐曲的播放,和自己进行这首曲子的钢琴演奏。首先让学生们发言,阐述钢琴演奏和多媒体电子音乐之间的优缺点。然后重点阐述钢琴的几大优点:音域宽广、音量变化幅度巨大、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独立完整的音乐世界、容易学习的入门乐器等等。用一些鲜明的例子去反衬出钢琴的优点,同时略带谈及现代多媒体电子音乐的优点,最终用对比的方式,去证明钢琴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篇4

据本市学者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初中校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歌曲教学现状如下:①由于教学时间、生源结构、歌曲难度等因素,许多学生和教师存在畏难情绪,教师们未能很好的完成两个声部教学,以完成主要声部为教学目标。②课堂中缺乏有效训练,合唱歌曲的教学未能达到和谐、动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常规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选择正确的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将对影响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今后教师们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教学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仅供老师们参考。

一、学习者因素

分析学情共性和差异性才能在教学中选择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意识形态、生理状态上都跟小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用问卷调查、音乐素质测试、谈话等方式对每班的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例如:笔者对Y校6个班级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两项分析:第一项进行总体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思考合唱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方面是需要强化训练?合唱教学应当怎样分组?学生是否具有开放式教学的潜能等。第二项可以进行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能力水平的系统差异性分析。

例1是针对音乐素质测试卷结果好、中、差的三个班级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分析。

例1:

Y校抽样三个班对音乐课学习状态调查分析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

调查显示,58%的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为了娱乐,至于学成什么样并没有太多要求;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唱教学;38%的学生认为合唱教学是有意义的。

(二)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适应音乐课本的歌曲;16%的学生认为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与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相比,难度加大许多,歌曲不好听,不想学习。

(三)音乐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85%的学生参与演唱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68%的学生愿意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活动; 30%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认识乐谱;10%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活动;76%的学生有小组合作的意识,愿意于他人配合合作。

(四)合唱学习经验调查

调查显示,35%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合唱或者从未有过合唱经验;63%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阶梯性的合唱训练。

(五)课外学习音乐方面

曾经或现正参与课外音乐学习的学生比例高达44%,其中多数是以乐器学习为主。这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例1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已奠定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乐于参与,对不感兴趣的音乐极不情愿参与。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现有音乐知识结构、音乐学习习惯、音乐学习兴趣、合唱学习经验等方面调查分析,激发合唱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高效且有针对性。

二、教学者因素

(一)教师的学习背景直接影响着合唱教学的过程及方法

教师的学习背景指是否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学过合唱指挥、是否有很深的专业积累、专业学习是哪个类型的音乐学习。例如:高校学习声乐专业的老师会比学习器乐的音乐老师更加注重科学的演唱;曾经经过专业合唱梯度训练的教师,会有意识的在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对合唱歌曲进行系统的规划教学,由易到难,会更加注意音乐的和谐。教师的合唱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与其就职前的专业知识获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合唱教学的组织与处理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经验等。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生成的策略调整,教学经验则影响教师对学生和音乐作品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因素

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笔者对2012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教学歌曲进行分析分类。

(一)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基本情况列表

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茉莉花一》、《我和你》、《念故乡》、《欢乐颂》。

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彩云追月》。

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愛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

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

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光三叠》。

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二)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分类

1.根据情感、速度分类

(1)属于曲速稍慢抒情类的有:七年级上册《我和你》、《念故乡》;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

(2)、属于曲速中等至稍快抒情类,赞颂某种事物或者美好情感的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欢乐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

(3)属于欢快活泼,体现青春活力的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八年级下册《踏浪》;九年级下册《骊歌》。

(4)属于中国民族调式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我和你》;七年级下册《杨柳青》、《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赶圩归来阿哩哩》;九年级下册《阳关三叠》。

教师们可以根据歌曲的音乐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二声部教学的目标。

2.根据演唱难度分类

(1)属于音域跨度超过一个八度的歌曲: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彩云追月》、《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獻给老师的歌》;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骊歌》。

(2)属于节奏复杂或者有变化音的歌曲: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

3.根据二声部创作类型分类

(1)复调模仿式。苏少版的教材中的采用复调模仿式的二声部歌曲中都是采用严格完全模仿的同度卡农形式,即模仿声部的音乐材料跟导声部的音乐材料完全相同,只是模仿声部追随导声部先后出现。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是以轮唱的形式出现。属于此种创作类型的二声部歌曲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杨柳青》。

(2)复调对比式。复调对比式是歌曲的两个声部旋律各具独立个性,旋律完全不同。复调对比式可以有好几种形式:

第一种,主题旋律与二声部旋律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旋律,各不相同或是以卡农形式出现的不同旋律的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九年级上册《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以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为例(例2),歌曲上下两个声部旋律节奏、旋律各不相同。

例2:《彩云追月》

第二种,主题旋律可以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中交叉出现。例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前半部分,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一声部,后半部分从让我来把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二声部。

第三种,加花形式。即在主题旋律的长音拍子上加入第二声部旋律。加花的旋律可以是主题旋律的重复、变化重复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旋律。

第四种,混合式,即将以上三种形式混合出现的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上册《我和你》。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出现在第一、二乐句。第一乐句采用变化重复主题旋律加花式,第二乐句则是完全不同旋律的复调对比。

复调对比式这种二声部音乐保持了主题音乐的风格情绪,起到烘托与增强音乐趣味的作用。这种二声部的演唱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教师选择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加练习。

(3)固定音型式。类似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种以固定的节奏不断重复为特点二声部,常用在具有活泼跳跃、舞蹈律动性格的歌曲中。例:八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乐曲的二声部是以固定的节奏型,不同的和弦分解进行的。

(4)双音同步型。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二声部形式,它的特点是两个声部的节奏整体划一(局部可以有微变),二声部完全是主题旋律音的下方三度、六度、四度、五度音程。音响效果能体现出音程协和的特点,较单声部具有较饱满的音响和声效果。

属于双音同步的作品有:七年级上册《念故乡》、《欢乐颂》;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篇5

关键词:初中音乐;红歌;教育实践

一、红歌的特点及开展红歌教育的必要性

(一)红歌的特点

1.红歌具有欣赏性

红歌来源于民歌,同民歌一样都具有旋律美,再加上其歌词极具语言美,这让红歌变得非常具有欣赏性。红歌有较强的旋律性,歌词积极,能够塑造令人热血沸腾的氛围,红歌直抒胸臆,铿锵有力。以《洪湖水浪打浪》为例,这首以三部曲样式为曲式结构的歌曲,前奏轻快舒畅,描绘了洪湖水碧波荡漾的美景;第二部分为二重唱,完美地展现了当地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团结在党周围的赞美之词;第三部分,高声部和低声部彼此交叉,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一片兴旺的景象。

2.红歌具有时代性

不同年代的红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生活。从歌词内容来看,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从旋律上来看,其反映那一时期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对初中学生学习来说,如果能将具有时代性的红歌和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红歌就成为连接这几门课程之间的纽带。另外,红歌所具有的时代性还体现在它来源于民歌,民歌反映了人民群众劳动、生活、抗争中的精神面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音乐艺术,也是老百姓真实情感的表达。

(二)开展红歌教育的必要性

红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把红歌引入到初中教育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红歌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色歌曲,这些红色歌曲一般都具有比较深厚的感情基调,能够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红色歌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目前我国的初中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虽然学校的思想教育课程已经对初中生展开了类似的民族教育和爱国教育,但是每一首红歌都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相对而言情感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再加上其节奏鲜明的音乐特点,能让学生们产生更强、更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红歌曲目选择数量不足

中国的红歌曲目繁多,但是适合在中学生课堂中使用的红歌教材需要从众多经典之中挑选适合中学生学段的曲目进行教授。在初中音乐的课本上,我们发现能够归类于红歌的歌曲非常少,这远远不能满足初中音乐课堂红歌教育实践的需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对红歌系列歌曲欣赏得越多,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对红歌的精髓和鉴赏需要学生们较多地涉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和不同主题的歌曲,这样才能够有所对比,构建一个比较完整、宏大的时代观念框架,而这个时代观念框架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2.红歌拓展实践活动机会少、效果不理想

初中的教学任务比较紧张,除了教科书上所要求的曲目之外,初中学生鲜有机会在音乐课上进行额外的拓展学习,更别说以红歌为主题的拓展实践活动了。一般中学会在国庆节、青年节这样的节日开展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但从现在的教育效果来看,学生们大多数把这样的红歌合唱比赛当作一次学校布置的任务来完成,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我国大多数中学在音乐教师的配备上非常紧张,往往一个年级只有一位音乐教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音乐教师承担好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在红歌拓展实践活动中并不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而常规的红歌合唱活动都会由各班的班主任指挥和组织,缺乏音乐教育素质的班主任机械式地完成合唱表演任务,并不能从歌曲背景、结构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知识的拓展,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进行红歌教育的有效手段。

3.机械化的红歌课堂教育

从初中音乐课堂的红歌教育来说,音乐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机械式红歌课堂教育变成了很多音乐教师追求教学进度的方法。很多音乐教师在红歌教学时不做详细讲解,对一些不属于考点的曲目,尤其是一些初中生比较熟悉的红歌曲目教学非常敷衍,只播放歌曲给学生听,而不再进行详细讲解且一带而过,这都是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三、红歌教育实践改革的几点思考

1.慎重选择红歌教学曲目

从目前教科书中红歌所占比例来看,教科书中要求的红歌教学曲目远远难以满足红歌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增加教学曲目的数量。在红歌教学曲目的选择上,要打开视野,选择具有艺术性的红色歌曲,尤其是一些有背景故事、历史故事的红色歌曲,其更能通过曲折的创作背景以及感人的背后故事促进学生对红色歌曲的理解,用其撼动心灵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另外,在进行教学曲目选择时候,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他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连接,这对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学生政治、历史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

2.增加红歌拓展实践活动的机会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校所能够提供给红歌的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少之又少,但是红歌需要赏析和演唱,只有通过较多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强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现在有不少学校,尤其是身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以“革命,爱国”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比如,江西井冈山某中学开展校本课程《红歌》的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唱红歌的兴趣,还在教学中教育学生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自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让学生在学和唱中感受革命精神的熏陶。这种校本课程是未来中学音乐红歌教育特色化的发展方向,能够真正实现红歌教育的意义。

3.重视当红红歌的课堂教育

多数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经典的红歌曲目,而对一些现代、当代的红歌曲目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增加红歌教学曲目应该从这些脍炙人口的红歌曲目开始。这些曲目距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时代近,而且其唱响的是创造美好生活、热爱祖国的主旋律,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比如,张杰的《我的青春在飞腾》作为红色青春偶像剧《我的青春在延安》的主题曲,它的歌词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谁不知常年奔波人受苦,谁不晓儿行千里母担心。少年壮志潮头立,击掌青春要打拼。谁不恋灯红酒绿安逸好,谁不想花前月下儿女情。滚滚洪流浪淘沙,我的青春在飞腾。”《我的青春在飞腾》这首歌表达了年轻人为了祖国美好明天而奉献青春的激情。再比如汤灿为《中国1921》演唱的主题曲《开始》:“今天啊,我为你轻轻歌唱;风雨兼程的九十年,你的容颜依然漂亮;今天啊,我们为你大声歌唱;风华绝代的九十年,明天续写壮丽辉煌。”这首歌歌词恢弘大气,让人一听就有为祖国骄傲和自豪的感受。总而言之,初中生红歌教育从重视当红红歌的课堂教育开始,可以更快打开切入口,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爱红歌、唱红歌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 耘.红歌: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26-32.

篇6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1

  一、学生现状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到五年级十六个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情况分析,低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组织纪律性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中、高段年级学生则更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民族情感的培养。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都需要加强,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对上课的管理。执教的十六个班级学生音乐由于年级课程跨越比较大,我会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音乐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各种器乐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弱起小节、长调、短调等。

  三、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4、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5、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四、具体方法和措施: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1、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2、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适当把握好这“度”!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常规教学

  第二周:第一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三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四周:第二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七周:第三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八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九周:第四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十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十一周:第五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十二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十三周:第六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十四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十五周:第七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十六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十七周:第八课:教授新歌,了解调号拍号,歌唱形式

  第十八周:歌曲的复习,知识与技能的检测,音乐欣赏

  第十九周:音乐会表演

  第二十周: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2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组织和引导中小学音乐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艺术教育工作工程规程》,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品质。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器乐进校园”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讨活动。

  3.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设研究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好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乐各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积极发现、总结、推介教学第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

  7.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三)搞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组织部分音乐教师结合音乐学科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和模块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

  2.研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关注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表现,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学生的音乐活动之中。

  3.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小学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初中学生音乐学业考核、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组织课题组老师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中小学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4.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与进修,对青年教师的范唱、伴奏能力要有一定的考核要求。

  三、日程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小学、初中音乐学科中心组会议。

  2.思考器乐进校园有关事宜。

  十月份

  1.十月教科研月主题活动。

  2.武汉8+1城市圈交流研讨会。

  十一月份

  1.中小学音乐教师《会唱歌,唱好歌》专题研讨会。

  十二月份

  1.音美教师才艺大赛。

  2.小学音乐教师器乐进校园活动初步验收。

  元月份

  1、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音乐课又是是美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音乐老师,上好音乐课责任重大。

  在新学期以新的音乐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体制。通过培养

  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

  1、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

  2、接受能力较强,敢于尝试接受新事物

  3、有主动学习动向和能力,有了细腻的思想感情

  劣势: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个别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意识淡薄,不喜欢学乐理,观念不正确。要根据其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科书有以下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明确小学教育目标,落实《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面向学生的实际需要。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

  《教科书》采用单元的形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单元内容也贴近学生生活,主要分为唱歌和欣赏两大部分。“唱歌”、“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经精心设计,巧妙的被分布到各个单元,较容易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任务

  1、唱歌能够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欣赏能够欣赏我国各族和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并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乐理熟练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五、教学措施

  1、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及能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如奥尔夫教学法)

  2、以“教师的范唱美”、“语言美”、“节奏美”严格要求自己

  3、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吸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4、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旋律”、“图谱”、“游戏”等“原本性”教学内容与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5、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为学生准备丰富精彩的音乐课

篇7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诱发 培养 开发 兴趣

音乐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但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不像语数外那样受到重视。学生如果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甚至是多余的。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学习,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从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来看,本次改革无不体现了从音乐的特性和培养兴趣两个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特点。没有兴趣作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诱发、培养、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上好至关重要的第一堂音乐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要特别重视初中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笔者的做法如下: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丰富的语言作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常规介绍、特长、高年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社会对自身的评价、教学理念、教学风格……

2.教师才艺表演。

3.关于音乐课。

4.关于课改。

5.让学生制作《音乐课堂评价表》。

6.学生用书面语言完成如下作业:①学生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原毕业学校,优点、缺点、爱好与特长……②对过去音乐老师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③对现任音乐老师的期望。④对未来音乐课的建议。

7.作业:寻找搜集生活中的音乐,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二、挖掘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1.要精选音乐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这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先决物质条件。

2.老教材新上,如上《国歌》,采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

3.教师和学生本身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如在讲解音乐知识渐强“<”、渐弱“>”时,可以选择平时上课不专心的同学,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作渐强如:“起来”、“起来”表演,然后说明这是表演,这样既能生动形象地讲清楚音乐术语渐强,同时还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再如在班级管理中我就常用渐强的方法,如有人犯错时,先让一个班委管理他,然后逐渐增加人数……以达到班组管理的音乐化,等等。如此可以达到音乐的生活化和生活的音乐化,从而使教师和学生本身也成为课程资源。

4.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如在进行歌曲教学中可做如下整合:①一堂课只学一首歌不利于分散记忆,为了激活先前经验,一首歌可以分散学。②为了增加课程信息量,避免课堂单一,多首歌可以集中学习。③由于教材不提供学习过程,因此教材歌曲可以打乱学。④可以把歌曲中的难句剪录起来做背景音乐连续放。⑤把歌曲中的最富有吸引力乐句剪录起来做背景音乐连续放。

5.教学内容由学生自选。

三、表扬方法灵活多样

采用灵活多变的鼓励方法是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手段,采用表扬、鼓励的手段,用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音乐兴趣很重要。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要因人而异,要考虑不同的对象。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曾说过:“假如学生愿意学,那么你就用不到使用学得好有奖的办法,教师应当用正常的关系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音乐本身给师生们带来的巨大享受。”也就是说,对那些热爱音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师生共同陶醉于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就是最好的表扬与奖励,那些口头的赞许对他们的鼓励价值不大。可是,对那些音乐兴趣一般或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使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而产生进一步学好音乐的愿望。所以,对这类学生要恰当地使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表扬鼓励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的表扬鼓励会适得其反,有时还会严重地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此外把学生在音乐课内外的有关音乐表现记录到他们的成长记录袋内也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奖励方法。

四、设计灵活多变的结尾方式

一堂好的音乐课,有无别开生面的导入是个关键,因为这关系到是否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果再有一个回味隽永的结尾与之结合,那就是点睛之笔了。以下是集中常用的结尾方式:

1.归纳式。一节课讲授完毕,即将下课时,教师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言简意赅的归纳。一方面可以引导回顾反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进一步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这种归纳,可以从作品本身艺术美的角度去欣赏它、赞美它,也可以从作品所渗透思想内涵的高度去大力讴歌并加以吸收。

2.讨论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作品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从而实现对本节课所学新知识、新内容的巩固与消化。

3.练习式。新课结束之后,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抓住重点、难点或关键,精心设计好一些练习,组织学生通过完成练习的方式来结尾。

4.采访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把这节课的教学方式等用记者采访的方式征集学生的意见。

5.范唱、范奏式。教师把下一节课要上的歌曲或要欣赏的乐曲主题激情范唱、范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留下“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

6.评价式。把本节课上的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效果,让学生评价。

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因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异。但不管采用哪种结尾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关怀学生的学习情趣,关注他们聆听音乐的感受,关怀他们的创新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为创建一个良好的以人为本的音乐欣赏环境而积极探索,是每位中学音乐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初中的音乐欣赏课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欣赏课。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

篇8

下面笔者就借本篇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谈一下关于革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的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同事上课的内容就是教学生唱歌,学生们学会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不算是错误的,却可以说是欠妥当的,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出音乐学科的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实质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它看起来是人的微观教导,是人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在初中阶段开设音乐课,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也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唱会几首歌曲,而是要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意义。

二、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然而在课本教材当中的内容,并没有合适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当中的内容并不符合初中生的审美情趣,而流行音乐则能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和注意力,如果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则会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有不少老师认为流行音乐是靡靡之音,会对学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有些流行音乐当中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这样,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积极向上的。例如一些励志歌曲、一些较轻松的纯音乐等等。如果可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必定会让学生们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自然而然的也就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

常规的讲述性教学手段,其直观性有限,学生们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全凭个人在头脑中想象,如果可以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当中,用影音视频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则会向学生们呈现出更具体,更直观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启发式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即不愤不起,不悱不发。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也应该做出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学,而今天的教学模式则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学。老师角色应当从讲授者转变成引导者。

篇9

一、调查的范围与内容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省会城市(太原)、地级市(大同、运城、忻州、晋中)、县区(原平、夏县、广灵、翼城、万柏林区)、乡镇(河曲巡镇、临县安业乡)四类属地的部分高中作为样本校,其中包括3所省级示范高中、8所地市高中、5所县级普通高中和2所乡镇高中。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交流访谈和现场听课相结合的形式,就以下内容进行了调查。

1.新课程方案执行情况如何?

2.教师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如何?

3.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运用状况如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和探究?)

4.教学管理情况如何?(模块学分的认定、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业绩考核)

5.学校领导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和音乐教学设备情况如何?

6.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状况如何?

二、新课程实施现状

1.新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在音乐学科中获得3个学分,其中“音乐鉴赏”作为必修模块一般是在高一年级全年开设,每周一节,学时为36课时,修满可获得2学分;选修模块包括“演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可选择其中任一模块学习18课时,可获得1学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90%的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必修的“音乐鉴赏”模块,开课的时间或高一年级两学期都开设“音乐鉴赏”模块;或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音乐鉴赏”模块,下学期开设选修模块;或高一年级同时开设“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音乐和美术分单双周轮换上课,高一学年共开设音乐课18课时。

对于音乐学科的选修模块开设情况调查显示,暂时还没有学校能够同时开设5个选修模块,4%的学校开设了三个以上模块,33%的学校开设了两个模块,50%的学校只开设了一个模块,还有10%的学校没有按模块开设。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开出选修模块的学校,多数属于音乐特长生的课外活动班,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离新课程标准相距甚远。

数据统计显示,全省范围内大约只有22%学校能够基本上按新课标要求开足开齐必修和选修模块,这22%的学校集中在省级示范高中和地市重点高中。

2.教师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新的阐述和定位,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

调查显示,实施新课程以来,全省高中音乐教师都参加了学科远程教学培训,其中30%的教师还参加过不同类别的面授培训。但是,由于每次培训时间较短,且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改理念认识和音乐教材介绍等方面,接受课堂教学的具体指导相对较少。因此大部分教师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大概了解”和“摸索”的阶段。此外近90%的学校成立了音乐教研组或艺术教研组,50%的学校能做到2周开展一次常规教研活动,多数教师认为应加大师资和新课程培训力度,而且应多倾向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方面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培训,以提高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实施。

3.课堂教学效果。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受访教师的80%在教学中能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聆听与体验,在课堂中能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生同唱、同奏、同演,进行互动交流与探讨,在一定意义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但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组织教学、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方面则令人深思。85%的教师只选用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其他内容为教师自组,教学随意性较大,或根据学生兴趣组织专题欣赏,或学唱一些流行歌曲,欣赏一些流行音乐,或选择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电影进行赏析,或直接播放教辅资料的现象比比皆是。鉴赏课成为欣赏课,老师轻松,学生放松,在尊重教材、完成新课程既定教学目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4.教学管理情况(模块学分的认定、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业绩考核)。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实行学分制,本次调研活动所抽样的学校,基本都能按照学分认定要求实施。3%的学校还将必修模块的卷面测试、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分,构建了科学、细致、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选修模块的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修满18课时,就能获得1学分。部分学校因选修模块的教学没有按课标要求实施,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参加学校活动的情况,如参加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校内艺术团体或参加校园歌手赛表演活动等,只要学生参与了上述活动就获得1学分。

调查显示,各学校虽然按照要求执行了学分制,但在评定时由音乐教师主观给出,学校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细则和监管措施。对于教师上课业绩的考核更不能够像其他学科一样有衡量的标准和一系列细致精准的评价与奖励,少部分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考核由学期末学生评教的一项构成,对于开出其它选修模块的教师只在评职称时加1分,平时不做考核。

5.学校领导对音乐新课程的认识和音乐教学设备情况。音乐课由于在各类升学考试中都不体现,因此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历来是公认的副科而不受到重视,具体体现在可以随意让位于其它主课和学校的任何活动,课堂上可以放任学生不学、不听、做其他作业、看课外书等行为。80-90%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调剂课,只做摆设,不做要求。对于音乐教学需要的基本教学设施,95%的学校只提供一到两间音乐教室、一两架钢琴和几台录音机,大量的教学所需音像资料均来自教师自己的储备。3%的省级示范学校设备齐全,除设有适于“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多媒体音乐教室外,还开设有选修模块所需的舞蹈排练室、器乐排练室和合唱教室。5%的一般高中和乡镇高中音乐教学设施相当缺乏,除一两台录音机外再无其他设备,根本不能满足音乐课程教学需要。

6.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情况。近些年,受音乐艺考升学率的诱惑,95%的高中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拥有了一支数量足够、专业良好且相对稳定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但这些教师的专业结构单一,平时的教学活动和精力多集中在音乐特长班的教学上,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教学技能上都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参与本次调研的音乐教师中,95%以上毕业于正规高师院校音乐系或专业音乐院校,92%以上达到本科学历,但其中有50%以上的教师的本科学历属于函授、成人高考的学习途径获得。音乐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声乐、器乐和舞蹈三个领域,而专门修习过“戏剧表演”和“理论作曲”的基本没有,大学里系统经过“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师也为数不多。面对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六大模块的教学要求,85%的教师感到目前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不能胜任新课程教学,100%的教师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全面,高中新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有一部分对教师而言都是全新的;其次在大学教育教学和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中获得的教学能力与新课程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充电,全方位加强学习。

三、问题与不足

1.从校领导到音乐教师到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功能认识不够,学校教育仍偏重于应试教育,音乐新课程执行力度逐层递减。

2.课堂教学效果流于表面形式,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上随意性较大,与新课程既定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差距。

3.音乐教育师资的有效性使得音乐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停留在理想主义状态,多数老师既缺乏对《标准》基本理念正确理解,又缺乏基本的音乐教学业务能力,无法驾驭新课标教材。

4.音乐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基本的音乐教学需要,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

5.新课程资源普遍短缺,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从而使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几乎不能实现。

6.高等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与社会需求、基础教育的改革缺乏必要的联系。

四、成因分析与对策

从本次调查显示的结果以及所反映出来我省基础音乐教育问题与不足,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结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校行政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与效果的认识和支持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认识层面,致使新课程的实施缺乏一定的力度和良好效果;第二方面来自于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不足,不能驾驭新课标教学需求,使得新课程的教学局面改观不大;第三方面来自高等高师院校的现行教学行为与社会和时代需求脱节,从教学内容、课程结构以及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缺乏实用性,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上教师岗位时对基础音乐教育知之甚少、茫然无措。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特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行政领导,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须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确立艺术课程的应有地位,通过教育行政的手段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考查科目水平测试的监管,避免考查科目的开设和评价流于形式。

2.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音乐教学条件。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目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做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均衡,特别要加大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议县(市、区)教育局对职权管辖范围内所有学校的艺术教育设施做一次普查,根据艺术教育规程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争取专项资金,配齐最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

3.加强省示范高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搞好全员师资再培训工作

新课程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内容等要素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程实验中,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正逐步推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初步呈现。在全省示范高中涌现出不少优秀教师和优秀课例,因此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推广示范教学,使师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是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点。

4.加强省、市级教育科研院所的业务指导职能,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和学科专家的资源优势。

5.改革高师院校的教学实践、实习课程结构,真正实现“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各项新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除了常规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外,在教育教学环节必须将中学新课程通识教育作为必修课,使学生在理论上了解中学教育。此外在教育实践环节,也应打破现行只在大四阶段进行实习的现状,让大学生提前进入中、小学“实习”,并不止一次地去实习,这样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才会真正领悟教师的使命和责任,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内容,“造就良师,服务社会”才会得以实现。

篇10

【关键词】“跨界”;地域性;丰富性;多样性;音乐鉴赏; 情感体验

在汉语词条中,“跨界”就是超越了界线或界限的意思。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学科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再皓首穷经研读一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使从教者面临着不会“跨界”便“出界”的考验。初中音乐课中的音乐鉴赏始终处在原始的听和杂乱的谈的初级阶段,尤其以音乐鉴赏能力更为低下的农村中学为甚。《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而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途径。本文便是拟通过农村中学音乐鉴赏课中学科跨界的研究、过程方法兼容以及目标与体验结合的探索,实现学生在音乐鉴赏中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感受。

笔者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以“跨界”的思维理念为前导,对音乐欣赏课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探索。几点研究心得的总结,为有志于在此欲有突破的同仁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引发业内同行的更深入的思考。

一、概念不“跨界”,弄清“听”与“赏”的概念区别

上好音乐鉴赏课,首要任务是弄清“听”与“赏”的不同。“听音乐”与“欣赏音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听音乐”是人民大众的一种娱乐、休闲活动,主要是以听为主;而“音乐欣赏”是高层次的心理思维活动,包括着欣赏、思辨以及体验和表达等活动,主要是“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在“赏”的要求下精心设计,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赏”的设计,通过简明、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借助音乐本身的魅力,和学生共“赏”华美,一起获得美感和情感体验,在共鸣中升华音乐鉴赏的要旨。课程设计要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赏为主”的教学理念,从休闲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深层次的“赏”。在一般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只是粗浅地觉得,江南歌曲和蒙古草原的歌曲好听,通过科学的音乐欣赏课训练后,他们才了解由于江南和漠北的地域状况、风土人情、民族风格的不同,造成他们的音乐风格是不一样的。从而才能比较完整地理解音乐,悟出了“听”与“赏”的区别。

二、学科要“跨界”,明确音乐与地域的独特联系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各异。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或奔放,或温婉。中学音乐欣赏课涉及中国和世界其他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孕育出的音乐风格自然是不同的。而音乐具有可视听的特点,这时学科跨界的教育契机就到了。

例如:鉴赏西北音乐时,播放音乐的同时,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展示西北高原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风土人情,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西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山高风大,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养育了西北地区人们坚韧的性格和彪悍的民风,从而理解他们音乐风格的高亢、嘹亮。在体会江南地区的音乐时,用同样的方式使同学们了解到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渔米之乡,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足,个性也因此温婉恬淡,所以他们的音乐风格是委婉抒情的这一特点。

音乐和地理学科的跨界,作为音乐的背景资料的介绍,是音乐鉴赏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学生入情入境,实现由“听”到“赏”的充分条件。音乐和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的跨界,是学生规范表述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的美感要求。

三、多种手段齐“跨界”,在启发欣赏中领悟和体验

在常规的音乐鉴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欣赏的积极性。光盘、录像带、录音机等基本的教学设备的运用,也的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适当的个人展示,也会使学生近距离地真切感知音乐的魅力。

在八年级音乐欣赏课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习认识接触实物葫芦丝,示范后让学生动手体验,亲身体会葫芦丝的演奏方式,感受葫芦丝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欣赏兴趣。然后水到渠成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配合视频展示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充满异族风情的泼水节,美丽柔婉的孔雀舞等,音画结合,各种手段综合运用,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度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美感体验。

四、感知和生成的“跨界”,在欣赏中培养能力并获得体验

中学生感知能力强大,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强,一节设计精当的好音乐课可以继续提高这些能力。在作品中,每一首乐曲表现一个主题,而每一个乐章的小主题的叠加都是为表现大主题的。这就要求在欣赏中,要加强了主题方面的理解。播放乐曲获得感知后,我要求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生成对乐曲的丰富内涵的理解。

在欣p西北音乐时,有的同学把西北音乐描述为高亢、豪放;有的学生则说,西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是龙的传人栖息的地方,所以乐曲有龙的气派。我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顺势导引,使一首乐曲感知后生成的议论纷纷,形成音律理解的共鸣。在有梯度的长期不断的培养、训练中,我们可以使学生们逐渐能从器乐组成、独奏、合奏等演奏风格中,达到不论曲子是悠扬婉转、温馨浪漫,还是起伏波澜、激昂澎湃,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乐曲主题的目的。从而达到在感知和生成中获得能力提升,也进一步获得音乐的鉴赏能力的美感体验。

五、实现从“鉴赏美”到“心灵美”的跨越,是达成“跨界”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