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性

篇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洁我先行。为民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暨农村清运车受赠及发放仪式农村清洁工程清运车发放仪式,这是我区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再动员,也是一件惠及民生、造福百姓的好事,标志着我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农村工作一线的各级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保洁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清洁乡村活动是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重大举措。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清洁乡村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也是指导者。目前,我区村容村貌与农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街道、村(社区)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开展“清洁我先行。为民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次新配发了垃圾转运车,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以人为本、情系民生,着力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今天举行的受赠发放仪式,就是对这项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我们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全区迅速掀起活动热潮。为此,我再强调几点:一是要夯实责任。加快垃圾池、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街道、村两级保洁队伍,实行插标亮界,明确责任区段,形成乡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使垃圾清运车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要加强配合。区开展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搞好综合协调,其它各单位也要在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主动配合,责无旁贷地推进清洁乡村工作;三是要广泛动员。各街道、各村(社区)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加强宣传报道,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营造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清洁乡村活动中来,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变“要”为“我要干”,成为优美人居环境的“参与者”、缔造者”,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四是要形成合力。鼓励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出钱出物出力,共同为建设“美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

关键词:法学理论;法治乡村;路径初探

1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十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建立法治化的社会。法治国家是全方位的法治,不仅要全面推进党的法治,做到依法执政,还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府法治,而且要推进社会法治,从而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可见,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重要领域和重要一环。建设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的法治,法治国家就无法推进;同时,法治社会建设可以为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法治乡村作为法治国家建设农村的重点领域,提倡新农村的法制化建设也势在必行。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全面重申了依法治国理念,再次为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意志、愿望和新期待,广大农民也对依法治国充满了信心和期望,他们强烈呼吁和衷心期盼建设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宜居乐业的“法治农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扩大,而农民的法律需求也日益增多,尤其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特殊性氛围,更加迫切的需要加强农村法理化法治建设。然而,从目前法治乡村来看,如何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提高村民的自我民主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农村秩序,最终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恰恰是我们在“法治乡村”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2“法治乡村”建设的问题及现状

2.1宣传不到位,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当前农村法治状况无法适应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方面是基层乡村干部无法胜任农村法治宣传员的角色,在工作中没有很好的重视农村的法治化建设宣传工作,推行落实国家政策往往摆在主要工作方位上。另一方面是法治宣传员的乡镇干部在工作中下乡时间短,日常工作任务繁杂,导致大叔村干部无暇宣传法治乡村重要性。虽然法律对农村村民自治的主体、客体、内容及村民自治的程序、违法实施自治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实际的法治操作过程中,村民自治的真正作用还是难以发挥。最后,国家普法法治宣传队及其法律志愿者更多的是在城市中心普法宣传,而很少甚至没有普及到农村。农村法规体系的缺失进一步致使村民在某些情形下依旧无法可依,目前法制建设多停留于立法层面,在村民守法及其执法依然存在问题。

2.2法治意识薄弱,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农村作为我们国家依法治国方略推行的重要社会群体而言,整个农村因为种种原因对法律的认知及认同度较低,村民的守法意识及其要受法律保护的意识都很差,村民对农村的礼仪习俗的尊崇遵循都超过了对法治化的应用范畴,大部分农村都缺乏现代法治化社会所应具有的民主氛围。我国农村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制约和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对农村大多数村民、村干部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农村法治文化的建设及其农民的法治观念赶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法治管理,法律在调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加之农村社会法治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和谐有序发展。同时,农村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家族观念、血缘关系、宗族派系相对于村民自治而言更是占据了社会管理的主流方式。基于农村整个经济基础水平和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专门针对农民的专门法律知识培训还不够系统化,普法教育的知识水平与普及程度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与我们现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中提出的新知识型农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村民的法律知识和能力。而这一切,农民传统观念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法治化的进程。

3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若干路径

篇3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XX街道知逢5日,逢0日赶圩传统历史悠久,老的街道市场也发挥了它们应有的历史义务,但在2013年8月份的一场暴雨,导致温平街道市场棚架结构的交易场地全毁性的倒塌,从而影响了温平市场正常贸易已数年,群众要求修复已迫在眉睫,经多次到该地调研,认为修复有很大的可行性,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概况背景:水源镇温平村位水源镇南大门,距金城江区(市政府所在地)有12公里,距自治县有15公里,省道S309线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村人口近5000人,村委所在地有村委小学、当日、街道、下旧、下平等屯队,附近居民有3500多人。由于区位优势,所处地理位置既是水源的门户和窗口,又是人流物流、车流和信息流的集散之地,附近的隔壁村屯也到温平村进行贸易,流动人口众多,每次圩日达0.7万人/次。特别近年以来,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厚爱,把城乡农贸市场的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经多方筹集资金,为民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去年温平村已翻新修建了一座圩亭1200多平方米,是近年来投资力度、基建面积最大的一年。对方便群众购销活动,扩大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了水源镇主要商品交易的集散地之一,主要经营的范围包括:农副土特产品、服装、日用百货、五金家店、建材、餐饮等满足当地群众日常需求。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市场调节范围进一步扩大,刚建成的农贸市场场地仍远远不能满足集圩贸易发展的步伐,加上市场地面未进行硬化,群众交易也不方便,每逢圩日,赶圩的群众就地摆卖、露天交易,日晒雨淋,市场拥挤,秩序稍为混乱,影响了购销活动;二是露天交易与宜居乡村规划不符,温平历史传统市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其中街道两边居民已建成楼房作为经营门面外,还剩有3600多平方米,除去去年已修建1200平方米,还剩下2400平方米的露天市场还没有搭棚、硬化,每次圩日交易过后,有是遗留的垃圾、产品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导致环境卫生不合要求,造成不同程度的群众怨言,对“美丽、宜居乡村”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等;三是由于第二期市场工程未能修复,群众摆卖摊点场所不足,从而被挤到省道S309线两旁摆摊经营,叫卖叫买,加上交易时间较长,致使道路交通有时拥堵,给交通通行形成压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一是温平农贸市场从物流的环境看南靠金城江区,附近水源镇的有三才、三美、温平、含香及东江镇的长排、齐美、龙友等数个村屯,而且都是大的村屯,村民众多,涉及人口达3万人,温平村街道作为中心点,这里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厚;二是又是历史集圩年久传统之地,有一定的商品流通底蕴,对周边村屯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力强、面广,有利于周边区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完善与正常运行,是扩大修建第二期农贸市场的理想场所;三是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群众自行到市场指定点进行交易,科学布局空间,既缓解省道两旁的交通拥挤安全,又方便群众的自由贸易、遮风挡雨,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建设一个有一定的人数基础、有一定集圩规模,对保障乡村人民生活供给,对环境卫生、开展“宜居乡村”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对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和促进我镇温平村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四、项目建设方案: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温平村老街道,第一期市场工程西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新建彩钢大棚1个1200平方米,棚下地面填方、平整、硬化2400平方米(含第一期市场地面),排水渠道长350米,共需资金40万元,资金的来源申请上级资金40万元,建设年限为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底,建成后立即投入使用,建设工期2个月。

五、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建成后,一是结合实际,可以由温平村委进行市场管理服务,对市场摊点以租赁模式进行经营,对卫生、消防、治安等进行有偿服务进行管理,从而对市场的管理更加深入,更加透明,同时也加大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二是市场的建成可提供摊位数达100个,新增从业人员150人,解决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1000多户的群众、100多户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年交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使乡村经济状况持续健康的发展。

 

附:工程预算表、项目工程简易图

 

 

 

建议人:

 

 

 

 

2018年9月5日

 

 

 

 

 

温平村市场第二期工程投资预算表

 

内容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价(元)

金额(万元)

一.铝合金钢棚架

柱管

150(mm)

40

375元/根

1.5

棚架管1

40

136

140元/根

1.9

棚架管2

30

160

62.5元/根

1.0

铝合金

1.2M×2.4M

420张

205元/张

8.61

棚架方通

40×60

330根

51.5元/根

1.7

人工费

6人

30天

300元/天

5.4

其它

0.39

小计

20.5

二.地面硬化

地面平整费

4天

2500元/天

1

沙石

500方

100元/方

5

水泥

108吨

460元/吨

4.97

硬化人工费

2400方

10元/方

2.4

其它

0.33

小计

12.7

三.排水沟

 

三面光排水渠道

0.50×0.50

360

80

2.88

四.猪肉摊水泥架

包工包料

1.2M×60M

2

2

五.

其他(税费)

2

合计

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人与自然;自然生产力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解决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要看到乡村环境问题也是制约乡村总体发展的生态短板,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桎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指导下,内在规定着必须实现乡村的生态振兴,构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走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重塑人与自然关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1],是协调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逻辑使然,对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演变内蕴的自然观

基于人类文明嬗变的历史考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阶段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怎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适应性回应及必然性选择。深入剖析不同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来源于实践又走向实践的自然观,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立足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以唯物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恩格斯和深受宗教观念影响的部分西方学者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分歧,导致双方在对待自然与人的态度、理论建构以及价值目标上出现分野。一方面,基于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考察,从人与自然的存在态来说,自然界和人都是不受到主观意识影响而改变自身存在性的客观实在,并且自然界具有先在性,即在时间维度上而言,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先于人类而存在。因此,从发生学意义来说,自然界作为最根本的先在,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过程中孕育产生了人类,作为人类身体的组成部分提供了人作为生命存在物的客观前提。另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态而言,“人靠自然界生活。”[2]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存在的客观实在,不仅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活物质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也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实践场域这一现实基础。人与自然的产生顺序决定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人是在自然界之中生存和发展的,不能脱离于自然界单独存在,同时人也不是凌驾自然之上的优越性存在,对自然拥有绝对的支配、摆布权。相反,人与自然相生相长,自然条件制约影响着人的发展程度,人对自然的态度和实践深刻作用于自然界,改变着自在自然的人化程度,这种被打上人的活动烙印的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共同又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像爱惜人类自身一样去保护环境,按照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在自然提供的条件中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无论在哪种文明形态之下人和自然之间都具有同一性。

(二)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坚持以系统眼光看待全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次论及一种“对象性关系”,即从主体论来说倘若两种客观事物存在对象性关系,那么这两种事物必定互相是对方的对方。“对象性关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普遍具有的互为对象、彼此共在,各自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状况、生命活动和本质力量的一种现实存在而必然发生的关系。”[3]人与天然的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非天然的人工系统内各要素构成整个大系统整体,人类和大系统内其他万物互为对象性存在物,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体现为人是大系统内万物的客观存在物,大系统内万物反过来也是人的客观存在物,二者的互证关系确证了对方存在的可能性,也阐明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必要性。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维持这种对象性关系,不断与自然界进行交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自身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得到确证,一方的变化势必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人作为具有能动意识的唯一主体,必须考虑到联系的普遍性,立足整体看待全局,坚持各生物要素、人与自然之间都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在遵循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需要的同时,要考虑到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可能性后果,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同时,还要看到自然系统内各生态要素是互为存在的对象性关系,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要注重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意识到各个要素都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以及各生物对于生态环境、人类生存和其他生命的影响,统筹兼顾各要素系统治理。

(三)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意识作为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标识,在劳动的作用下实现了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人与自然作为相互影响的客观实在,必须通过劳动实践这一桥梁和纽带才能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相互关系的统一体。人类通过实践使自然受动于自己的支配,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种对象化劳动异质于人类力量对自然的绝对征服和控制,是在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基础上对自然的合理改造。在以客观自然界为前提下,人类凝聚智慧充分发挥主体的劳动改造能力,在这种对象化劳动中创造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对象和劳动产品。一方面,先于人类存在的自在自然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自然资源和基本劳动对象,为人的生存和对象性活动提供了具体对象,并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确证。另一方面,人类辅以相应的技术运用将自然界提供的自然资源转变为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类需要的财富,实现了自然资源到物质资料的转换,同时也利用劳动开展全面生产,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对象世界。同时,在对自然界采取劳动时一定要注重度的把握,否则就会出现质的飞跃式变化,资本推动下的反生态“过度劳动”成为人与自然出现矛盾的根源,由此造成的异化劳动不但成为限制人类发展的枷锁,还直接导致了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忽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自然造成了破坏。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就是要从实践出发,在尊重规律客观性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利用自然服务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又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互动关系演变对乡村振兴的现实启示

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演变进程内在地、逻辑地厘定了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秉承的态度,对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把握人与自然的互动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我们应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统筹要素综合治理;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唯其如此,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既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不同文明时期都折射出人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的依赖,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共和、共利、共荣关系推上了新高度。意识作为行为的先导,支配着人们在具体实践中的行为,调控着实践主体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做出的行为选择,人因具有意识和能够劳动而与动物区别开来,理应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内在规定着人们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树立生态意识,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存的新价值观,在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软件建设。“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4]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然而受制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束缚,多数农民目光短浅仅看到短期的局部利益,为提高农业产量造成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农膜残留等问题,并沿用传统的思想观念凭借主观经验处理生态问题,以长远眼光观之,乡村发展和生态修复亟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规范指导生产行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清除思想沉珂具有解放意义,也是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们与时俱进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坚持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不断激发保护生态环境、投身绿色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交换平衡。

(二)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统筹要素综合治理

对象性关系告诉我们要立足全局,整体看待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联系。“生命共同体”理念串联起山、水、林、田、湖、草六部分,已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规约着各天然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素和非天然的人工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生命相依的互动关系,田作为非天然的人工生态系统,连接起人与整个自然,揭示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影响机理。这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以系统眼光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还要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全面治理,以实现乡村的生态稳定。首先,从总体上说,两个共同体的构建都以人为实践主体,人采取措施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时不能单独对某一要素进行分割式管理,忽视其在整个生态系统链条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任意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考虑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和局部对全局的作用。其次,要意识到生命共同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每个部分的功能和角色都存在差异,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而言其在生态、生产和生活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不能片面地以是否能带来短期效益为衡量标准评判各要素的“有用性”。最后,在乡村振兴统筹各要素综合治理过程中,还要看到乡村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走势,精准施策[5]。乡村振兴不是千村一面的平均主义,而是考量发展需要,立足具体的地域特征、地理条件、产业基础等现实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

(三)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篇6

1.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

乡村景观指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农村地区开展人类活动的同时所造就的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到来,都市化在自然景观中不断蔓延,人们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随着而来的就是为农村景观缔造了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因而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风景便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设计要素,其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都深深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和其他的景观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点,例如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风光上受到农耕业、养殖业的影响,因而具有农耕环境的生产景观以及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还有乡村独特的田园文化景观和田园生活等①,这些都会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就类型性质而言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在形态和内涵上和其他景观设计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乡村的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乡村景观一般是由零星分布的农舍来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具有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小的田园特征②。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自然秀美的自然农村景观和悠久淳朴的农耕乡土文化景观,因而其具有多重性。桂林山水作为拥有多重旅游性质的优秀自然、人文景观,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新格局③主要体现在桂林山水乡村旅游的活动对象、可变分散性时空结构、主体行为以及文化层次上④。桂林山水由于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在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均占有显著优势,人们在领略桂林山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秀丽的乡村地理风光。因此,在桂林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

2.桂林山水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现意义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桂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乡村旅游景观越来越迎合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面对新世纪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机遇,乡村景观已逐步成为综合研究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课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一般具有旅游地的鲜明特征,用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的景观产品,应该体现旅游胜地的审美价值,考虑旅游过程对于游客的基本需求,景观设计同时还应该具有艺术性、时代性以及纪念价值,既要能够体现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魅力,又要基于旅客的消费需求,二者结合才是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景观。乡村作为人类最初的聚居地,它荷载着集镇与城市人群的生长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关系。地缘就是由乡村地域衍生的类似亲缘关系,每个城里人都与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并且时时有意或无意地在维持保护着,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对地域、亲缘、血缘关系的维系或重续⑤。

二、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的相关要素

1.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历史性

桂林的山水艺术于古代诗词歌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赞美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对于桂林山水的艺术文化解析不仅是山峰和流水这些景观的描述这样简单。山水艺术是指根据地貌特征上的典型性、生态环境上的优良性、文化历史上的影响性,对地方山水文化的各方面属性进行汇总。人们了解的桂林山水单单是景观艺术,而山水文化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则是综合考虑桂林山水的各方面特性。山水文化是人化的山水,具有人一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人类对于山水景观的认识、感官和心理影响。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灿烂文化影响下的桂林山水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文化的衬托和熏陶,桂林山水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化风格,壮丽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牢记桂林山水的美丽,就算没去过桂林的人也在印象里面多多少少有着桂林山水在书本上的模样,这就是桂林山水文化艺术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陪伴着一辈又一辈的人,经历过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目睹过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

2.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

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甲天下”,这得益于它的独特性,但凡相仿就不可以用“甲”字来形容。独特性使得桂林山水一枝独秀,在中国以及世界山水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对于桂林而言,越是地域性的山水景观就越有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地域性的山水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最贴近自然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人们越发渴望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观能够常伴身边,感悟自然和健康的气息,了解未曾了解过的美好景色,观赏未曾领略过的秀美风光。所以桂林山水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山水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可观的价值。桂林山水自然和人文上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美学性

桂林山水在美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桂林山水在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群山倒影山浮水的美妙意境深深地缔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正可谓是“无山无水不入神”,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影响下,自然上的美和人文上的美一同构建了真正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今传唱下的桂林山水已经是人与山,与水共同融入后的文化瑰宝。清代诗人吴迈作诗形容桂林山水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的景观包括俊朗的山峰、潺潺的水流、鲜明的喀斯特岩洞、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古代灵工巧匠雕刻留下的历史石刻等。桂林山水的美学性还体现在其灿烂的传统文化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句都已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韩愈笔下的桂林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代袁牧笔下的桂林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征的,诗中山水形象逼真,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使得桂林山水具有人化的特征。

4.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自然性

山水文化的源头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所赋予的自然秉性使得山水文化具有本质上的自然性,人们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便更加深了对于山水文化的青睐。山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依然生机盎然,因为它具有“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的自然价值。山水画家通过笔墨描述出来的山水,虽然经过了想象和思考,但其本源依旧在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景物。山水景观已经成为桂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需品,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活力素,认真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景观设计对于维护桂林的景观和环境十分重要。

三、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模式

1.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

对于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抓住山水文化的自然定位元素,其主要指的是山水文化的形态元素,山水文化形态元素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物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山水景观是山水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山水景观也是山水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山水文化的缩影。通过提炼山水文化中的组成元素能够发现山水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魅力。桂林山水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能够凭借天然的山水文化形态元素,不单单能够实现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还能够充分丰富桂林地区旅游业的建设内容,而且繁荣了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山水文化,在积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桂林山水的农耕地理环境提供了宣传计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实现了桂林山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2.桂林山水的乡村人文景观设计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乡村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一般可根据文化风格的不同以及民俗习惯的不同概括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因此桂林山水在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意对本地特色元素创意设计的加强,可以通过提炼本地风俗文化、民间文化的方式增强桂林山水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种类和风格,使其丰富起来,还可以根据桂林山水的特色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桂林山水景观的实用性和纪念性进行大胆创新,一改平时的传统路线,将重点放到山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上去,利用新颖的设计路线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来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3.发挥数码网络媒体对乡村旅游与“桂林山水”的契合作用

篇7

关键词:农村消费;资金需求;绿色金融

2005201020142015农民可支配收入448676631282913882农民生活费支出325056791111411952表1莆田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生活费支出情况单位:元资料来源:2016年《莆田统计年鉴》。近年来,随着城乡物流、信息流的逐步对接,以及国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金融消费呈现新的特点与变化,人均消费逐年提升,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特别在当前出口疲软、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农村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持续做大做强的阶段,其刚性消费增长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并日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一、农村消费呈现新特点

(一)消费市场容量巨大。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2015年末,全市农村人口213.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1.9%,农村消费群体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社会消费总量,消费潜力也逐步释放(见表1)。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总体滞后于城市,但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巨头积极打通城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彻底改变了以往集市购物消费的形式,农村消费呈多样化、便捷化趋势,消费市场呈现较快发展态势。(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幸福家园建设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增量资金需求。农民消费从过去“空调、洗衣机、电冰箱”老三件,逐步向“住房、汽车、教育”新三件及旅游、通讯、交通、餐饮、医疗卫生等消费领域扩展,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以莆田市为例,近年来当地农户大量购房、购车及翻新住宅,带动了数十亿元的庞大金融消费需求(见下表)。(三)呈现绿色、低碳等特点。农村居民生产型消费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为迎合市民旅游休闲的需要,目前农村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家乐、家庭旅馆、乡村游等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同时,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现代化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产型消费逐步向现代化转变。80%以上的农户由传统人工劳作转为机械化耕作,并向高附加值、规模化生产发展。以莆田市为例,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目标,当地渔民将渔船进行小改大、木改钢改造,并大力发展鲍鱼、虾蟹类养殖,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部分枇杷、龙眼、荔枝、度尾柚等种植大户通过承租果地,成片开发种植,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

二、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的必要性

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既是拉动内需、激发经济活力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主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需要,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行差异化发展,实现蓝海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有利于促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持续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对于落实该项政策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去库存”有立杆见影的效果。目前,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吸纳了大量企业库存产品,如家用电器、洗涤、食品等生活日用品,农资、农用机械生产物资,以及水泥、钢材等产能过剩建材产品,为这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弥补了我国出口市场下降带来的影响。(二)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机构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金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由于财政资金来源有限,仅依靠征地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将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在未来将更加重要。以莆田市为例,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累计提供2.7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当地农户整村、整片翻建住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生产性消费日益向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方向发展。如,近年来莆田市优势产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对此,莆田市农村商业银行顺势而为,积极支持辖内优势产业发展,先后为辖区鲍鱼产业链生产主体、花蛤养殖业、渔船改装项目、农村家庭旅馆及当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等提供信贷支持50余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有利于打造绿色信贷投放体系。相较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具有绿色、低碳和无烟的特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聚焦林业、绿色农业、水产健康养殖、生态旅游、绿色城镇、美丽乡村、节能减排、水土治理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绿色信贷投放,助力环保产业发展,营造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

三、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农村消费发展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大企业和优质客户始终是各银行相互竞争的对象,而支持农村消费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依靠农商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大型商业银行银行竞相拓展零售业务,大力发展消费贷款业务。但受制于农村地区人员网点缺失,及对农户信息掌握不全面等客观因素,农商行、农信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消费方面仍显薄弱,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农村消费需求。(二)存在担保不足的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颁证确权,各商业银行也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推广林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持续盘活农村沉淀资产,扩大农村信贷投放。但受制于农村房产、土地、林权、海域使用权等变现能力差、流动性差等因素,商业银行介入的积极性不高。另外,针对农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婚嫁等消费支出巨大,仅靠农户个人资金积累难以承受的现状,亟待金融机构创新担保模式,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三)农村信用环境有待加强。金融支持农村消费要实现可持续,必须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当前,农村消费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民获得贷款的难度不仅远大于城镇居民,且贷款数额也低于城镇居民,农村资金饥渴症直接导致农民消费、发展生产缺乏资金支持。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农村未真正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农民契约意识薄弱,农户贷款违约率相较于城镇居民仍然较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持续完善信用惩戒机制,此举对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金融支持农村消费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引导

培育农村消费群体。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其中,农村消费是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应紧跟农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创新推出一系列契合消费升级、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通过加强跨界合作,积极开辟农村消费市场的蓝海。要加大信贷投放,培育农民消费倾向,重点关注“衣食住行”和家电、交通工具、信息、健康养老育幼、旅游等消费热点,针对当前农村消费情况,大力推广以下几项信贷业务:一是住房消费信贷。农民对建造住房的信贷需求最为强烈,但农村住房消费信贷与城市住房消费信贷明显不同。农村房产的流动性差,且房产抵押变现难,同时农民收入不固定。对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宣传方面要加大力度。如,针对农户需求特点,灵活设置住房消费信贷担保方式与还款周期等,积极开展农村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二是农用车辆机械消费信贷。主要包括农民生活和生产使用的农用机械车辆等。由于该类业务属经营性的资本投入,加上金额较大,大多数农户往往无法完全通过自身积累购买。三是综合性消费贷款。即可用于多种消费用途的贷款,如家庭耐用消费品、子女上学、婚嫁丧娶、医疗卫生等。由于这类贷款综合性强,容易得到农民认可,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缓解其流动性约束,提高消费倾向。对于农民消费性贷款,央行应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四是“美丽乡村”消费信贷。要主动对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稳妥推进“统规统建”农房建设项目,逐步推广“美丽乡村贷”“乡村旅游贷”“农家乐”等贷款品种,持续为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撑。五是农民市民化消费信贷。通过做好代收代付、增设自助机具及推广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手段,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的金融配套支持。

(二)加大生产性消费信贷投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扩大在设施农业、种养业、闽台农业、农业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和高科技农业项目,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的信贷投入。持续做好农村“米袋子”“菜篮子”工程金融服务。2.扩大绿色生态农业信贷投入。围绕福建“生态省”“生态美”的建设要求,积极扶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支持节水、循环、品牌、科技及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林权、海域权融资模式,支持林权、海域权制度改革与发展。3.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抓好精致型、集约型、高附加值等特色农业金融服务,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水果、茶叶、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4.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主动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建立特色化授信体系,根据不同主体生产规模、投入产出情况,实行差别化授信,探索创新“龙头企业+农户”融资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联结机制。5.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福建是海洋大省,渔业生产在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要关注沿海农民生产性消费,重点支持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远洋渔业及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等,支持传统海洋渔业向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转型。要继续拓展船舶抵押和海域(滩涂)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探索沿海、沿江资产抵押贷款业务。

(三)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1.培育农村年轻消费群。要着力培育农村年轻客户群,重点挖掘农村高校毕业生、电子产品消费群体,适时推出小额信用贷款、消费分期贷款、电子银行等业务,增强农村年轻客户群的粘性,积极培育挖掘农村消费潜力。2.结合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和种养大户自身管理能力,大力拓展零售业务;遵循农村居民生命周期消费规律,围绕个人不同时期构建涵盖教育、创业、购建房、婚嫁、医疗、养老等较为完备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培养具有终生性、高粘性的客户群。3.优化担保结构。一方面,目前诚信建设已上升至国家层面,诚信体系持续健全,失信违约成本不断提高,“一旦失信、寸步难行”已成为共识,在开展农村开展信用贷款对各金融机构来说是利好;另一方面,融资担保难已成为部分业务拓展的瓶颈。因此,金融机构除继续拓展房、地、林、海等传统抵质押贷款业务,还要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贷款额度、信用环境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因地制宜地拓展小额免担保贷款业务,进一步优化农村担保体系。

(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农村消费金融业务

1.创新网贷业务。利用互联网金融及大数据,提升农民贷款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如,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结合互联网科技,创新推出“农e贷”业务,客户只需5分钟手机申请,就能获得消费信贷授信,大大简化了手续,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贷款建档,客户需要贷款时便可通过手机或电子设备办理;二是线上自助,即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就可自助办理贷款;三是随用随贷、额度循环使用,贷款结清后可根据需要即可重新办理贷款手续;四是有用付息,息计算按实际使用天数计算,随借随还。2.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新时期农民生产性消费特点,针对农村资金需求具有短、急、频、快的特点,加之农民对贷款手续繁杂存在畏惧心理等现状,金融机构研发产品时应遵循简捷实用的理念,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创新推出审批速度快、手续简便、贷款期限合理的农村金融产品。如,莆田农商行根据农户资金需求特点,相应推出了普惠金融“三张卡”(平安卡、惠商卡、惠民卡),分别定位于乡镇公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农户群体,授信额度5万~20万元,并实行免抵押、免担保、免配偶签字、免提供收入证明等,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普惠金融“三张卡”推出后,市场反馈情况良好,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3.开发系列生产性消费贷款。创新推出适合现代农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涉农产品,持续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农业设施等贷款业务试点,逐步扩大农村抵押物范围。稳妥推进“年审制”“循环贷”等无还本续贷业务,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发展。

(五)合理进行金融产品定价,激活农村消费

市场。建议实施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政策要求,完善服务价格信息披露机制,提升服务收费透明度。推进“价格套餐”项目建设,综合考虑农户分类、优惠渠道、优惠周期、优惠比例等因素,通过产品灵活组合和打包定价,为农村不同区域、不同生产主体量身定制多样化、低收费的服务套餐。综合考虑农民承受能力、贡献度、潜在价值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成本等因素,科学合理定价,适度下调贷款利率,切实减轻农户消费贷款负担,实现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丽水 单位:莆田市农村商业银行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为目标,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通过开展“问计面对面”活动,研究“今年怎么看、明年怎么干”问题,逐步形成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活力”的镇凝聚广泛合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三五”收官之年。

二、时间要求与实施范围

1.时间要求:2020年12月25日至12月31日。

2.实施范围:全镇9个村主包领导、副主包干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书记、村“两委”成员以及帮扶责任人均要参加此次活动,活动涉及9个村的全体村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

三、工作任务

1.问政于民。领导干部要亲自带队,深入农村广泛征求对镇党委在推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了解和掌握镇党委在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加以整改。

2.问计于民。各村要围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重点就村民热切期盼的政策、项目等方面进行调研,收集村民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梳理整理后上报镇党委。

3.问需于民。各村要进一步关注民生,摸清村民的迫切需求,了解他们所急所盼所愿,特别要关注村民在生产等方面的关乎长远的问题。对收集到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梳理,对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对暂不能解决的要作出解释,并创造条件予以解决。

四、活动方式

1.召开座谈会。通过开展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组织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在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广大党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广大党员在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在返乡创业方面的需求和建议;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加的春节恳谈会,听取老同志在思想观念和有效履行职能方面的意见建议。

2.填写入户调查表。围绕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填写入户调查表的方式,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并上报到镇党委。

3.深入基层走访。主包领导、副主包干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书记、村“两委”成员以及帮扶责任人要深入村屯“用脚”调研,逐屯逐户了解广大村民的真实需求,虚心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下沉服务重心,为群众搞好服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认识开展“问计面对面”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活动有部署安排、有时间保证、有督促检查、有实际效果,真正从组织上保证活动的健康开展。主要领导要切实负担起责任,精心部署,严格要求,责任落实。

篇9

关键词:浙江省 “五水共治” 管理机制 经验 启示

一、浙江省“五水共治”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浙江省核心河流、湖泊等污染日渐加重,出现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比如,钱塘江水污染事件,其无污染情况日渐复杂化。随之,境内多条核心河流已成为“病河”,比如,钱塘江、苕溪,浙江地势又比较平坦,境内河流较多,水流速度并不快,存在较高的污染物交叉污染风险系数,导致浙江省水环境不断恶化,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经济发达的大省之一,浙江省水污染日渐加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河流、湖泊方面的水污染,阻碍该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如何改善并提高浙江省的河流水环境以及生态现状已成为浙江省重大任务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政府部门根据各方面情况,提出了“五水共治”这一重要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嘉兴”为例,在“五水共治”作用下,嘉兴市河流水环境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河流水质明显提高,河流各方面已达到考核标准,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在其他地区水环境治理方面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二、浙江省“五水共治”管理机制的经验及启示

(一)制定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浙江省的“五水共治”有着明确的水环境发展规划,但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并不是一件易事,长期性、艰巨性是其显著特征,也就是说,短期内其治理效果并不明显,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地区水污染具体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准确把握治理水污染的基本思路,动态控制水污染源头的基础上,科学治理水污染。在治理“点、面”污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多方面作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合理化处理,但河流湖泊属于复杂化生态系统,如果有污染物进入,污染物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其“迁移、转化”也复杂化,也就是说,即使外源污染物得以有效控制,沉积物中的污染物便会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污染源,严重影响水态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在治理污水过程中,浙江省应用“五水共治”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水污染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主客观因素,运用发展的眼光,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解决河流湖泊水污染问题的同时,有效改善地区水环境,促使地区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恢复河流湖泊的同时,构建“生态、健康”型河流,将“五水共治”管理机制变成一种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提高自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二)应用协定水污染排标准

在“五水共治”管理机制作用下,浙江省需要根地区发展情况,应用协定水污染排放标准,合理定价地区水污染排放,明确地方政府部门、地区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单位在地区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方面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权利、职责。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政府部门要根据地区水污染情况,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职能,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促使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单位积极以及主动参与到污水治理中,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注重水环境质量的提高

在“五水共治”管理机制作用下,浙江省必须注重水环境质量的提高,要通过不同途径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提高水环境整体质量,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以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点,构建合理化的社会各方参与机制,要借助多样化渠道,比如,手机、网络,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方全方位正确认识生态环境,意识到提高水环境整体质量的必要性,强化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同时,浙江省需要构建合理化的举报制度、处罚制度,包括专门的监督以及处罚机制,有效解决各类水环境污染是问题,比如,乱放垃圾、企业偷排,准确把握地区水环境具体情况,尤其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助多方面社会力量,优化利用科学技术,采用多样化手段提高水环境质量,比如,注重绿色能源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优化,发展集约化养殖、构建绿色农村等。在此过程中,浙江省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构建合理化的河流湿地,最大化地区河流湖泊的自净能力等,进一步提高地区水环境整体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浙江省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运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五水共治”管理机制作用下取得的成效,要总结水环境治理经验,根据得到的启示,制定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科学的水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水环境整体质量等。以此,有效改善地区水环境现状,促使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具有姣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梁永红.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浙江省“五水共治”和农业水环境治理的经验和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15,(09).

篇10

关键词 高效农业园区;举措;问题;建议;江苏泰州

中图分类号 F3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67-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mai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Taizhou City,analyze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izhou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area construction.Some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ark were presented,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ark;measures;problems;suggestion;Taizhou Jiangsu

泰州市是江苏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示范样本。近年来,泰州市大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1]。

1 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1.1 以各类农业园区为载体,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三横三纵”路网建设,打牢发展基础;紧扣“产业”,引导沿线区和乡镇发展,加快农业结构、产业布局调整,形成特色产业。进一步做优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苏台(姜堰)农业合作园三大载体。认真修编各地园区规划,指导园区科学发展。制定完善园区考核管理办法,突出项目和效益两大关键,推动园区健康发展。

1.2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业新型主体

从资金、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农机手、基层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培植龙头企业,增强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镇村进行合作,发展芋头、银杏、螃蟹等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1.3 以市鲂枨笪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稳定粮食生产,围绕“吨粮市”建设规划,稳面积、攻单产、提均产,确保粮食生产水平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紧贴市场需求,培育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河蟹、银杏等主导产业,鼓励发展芋头种植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种养业收益。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三品”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98.2%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发展多种现代流通业态。放大溱潼会船节等效应,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景观旅游特色镇村和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1.4 加大科技装备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精深加工等装备的应用,2015年泰州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加快推广应用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以淘宝泰州馆、江苏买菜网等载体和平台,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放大泰州红旗种业优势,提高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组织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面提升农村河网水系的灌溉和引排能力。

1.5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生态乡村

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7%以上,乡村道路完好率达81%,乡村绿化覆盖率达32%以上。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个别园区政府主导痕迹明显

在政府的支持和管理[1]下,园区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的公益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水平、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部分项目仍然存在政府主导现象,运行机制不灵活,市场敏感度低,长效运营机制不甚合理,发展态势不理想,经济效益不理想。

2.2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投入分散,关键技术缺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的产、学、研、推等部门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和合力,资源浪费严重。据初步测算,泰州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青黄不接现象相当严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退化、服务弱化等问题[3]。

2.3 园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待转变

分散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从泰州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看,大多为兼业农户,规模普遍偏小且分散生产[4],加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有限,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有效对接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从产业规模看,区域主导产业往往受到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割、行政区域的分割,未形成产业规模,集中生产经营的比例低。

2.4 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迅速,废弃物排放等导致农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污染十分严重,极大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2015年,泰州市耕地面积29.9万hm2,较10年前减少了约2万hm2,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受雨水冲淋造成水体污染,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造成对地表水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露天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5],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5 产业辐射带动推广能力有待提高

现代农业园区在发展中通过建设服务平台,利用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农业园区及周边农户发展的示范带动性[1]。主要依靠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带动周边农业生产,加之经营主体多,导致带动能力有限,覆盖面不广,仍然需要提高[6]。经营主体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利益联结机制尚需完善。基于农民自身素质、接受程度、学习形式等原因,生产服务与技术接受程度不一致,还需进一步提高推广能力[7]。

3 建议

3.1 合理规划布局优势产业

产业园区布局应突破传统简单产业类型分类,实行立体化产业布局。规划时应从园区建设的条件、必要性、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总体方位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是通过产业园区优、劣势分析,了解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各产业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8],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地方特色,从而形成特色主导产业,避免园区产业雷同、攀比和重复建设[9]。二是大力培育园区名牌产品,增强园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地方特色是高效农业园区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9]。

3.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人员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10],开展全员性培训。二是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并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可采取的形式有科技人员下乡、科技培训班等。三是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利用农技人员、当地政府、村委会、广播电视及网络平台等营造社会氛围,建设广泛的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11]。

3.3 创新园区经营组织

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探索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方针,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加大园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9],促进成果转化。

3.4 推进园区农业生态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切实增加对农业环保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通过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农业污染监测预警、自然湿地保护恢复等项目,加强土地、植被、水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是以科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民科学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节约型技术手段,加大秸秆原料化、燃料化和饲料化应用推广力度。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步伐,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4 参考文献

[1] 陆仁峥,包祥嘉,周波.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4(1):36-37.

[2] 马立勇,霍长勋.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基于泰州市的调查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9-30.

[3] 姚於康.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78-181.

[4] 杨正辉,陈勇.泰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140-141.

[5] 王永明.泰州农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探讨[J].现代农业,2015(7):27-29.

[6] 姚梦月.灌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Σ咔澄[J].科研农业科学,2014(5):56-57.

[7] 张庆冬.哈尔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8] 刘易.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研究:以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8004-8006.

[9] 陈能桥.遵义市高效农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1):27.

[10] 秦杰,汀夏.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闭幕会上强调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J].中国科技导报,2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