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素质 科学素质 培养 策略
步入21世纪,教育改革更着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改的形势下,对初中生进行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对学生进行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策略。
1.初中化学科学素质的涵义
化学科学素质的内涵比化学科学文化素质的内涵窄, [1]化学科学素质主要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意识和化学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
2.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2.1 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知识。
化学科学知识是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要素,[2]没有掌握一定的科学事实,所谓科学素质也无从谈起。初三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体会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概括反映。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完整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
2.2 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2.3 培养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3]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4 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包括两重含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科学观;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有科学意识的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
2.5 培养学生的化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4]它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因为这些品质具有强化学习过程的驱动力的作用,又对学生学习化学科学具有控制调节的反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化学科学品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对发展学生化学科学素质有重要意义。
3.培养策略
3.1 认真学习化学科学理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学习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树立化学科学素质教育观点。
3.2 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能力,为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 ――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4 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可以把一些知识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质量。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总之,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初中化学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是最低限度的、为适应社会需要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它的内容也是科学的、有序的,但不追求逻辑严密和系统完整。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生,对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尽可能的按照新教改的要求使21世纪的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治国.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57-58.
[2] 解守宗,师雪琴.中学化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2-15.
[3] (苏)苏霍姆林斯基.周蕖等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
篇2
关键词:对口招生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解析
“科学素养”这一概念,自首次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到现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深刻的内涵,一直处于研究发展中,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认可的概念界定。一些权威组织机构如美国科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和个人研究者都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定义。美国学者米勒(Miller)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科学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我国学者韦钰认为科学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习惯于对遇到的问题用探究的方式来对待、让探究成为基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尽管不同学者对科学素养概念表述不同,界定的科学素养都包含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情感和态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学前教育专业,其教学对象为幼儿,是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者,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较一般的公民科学素养在内涵上存在差异。教育部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明确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其具体要求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些具体要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科学素养。依据科学素养相关文献分析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幼儿科学教育文件精神,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情感态度方面,应具有科学的态度,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热爱科学,有辩证思维、创新意识。(2)科学探究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具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实践、科学评价等能力;具有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整合不同学科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应具备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扎实的幼儿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等。
2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1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教育情况分析
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指中职毕业生通过文化课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升入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经过高中的学习,是初中毕业后直接到中职学习,再升入大学。经过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解得知,他们在初中所学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物理、化学等课程还是他们的短板;他们所在中职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一般都不开设生物、化学、物理等科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仅有的一门科学相关课程就是幼儿科学教育,很显然,这对培养原本科学基础薄弱的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2.2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2.2.1科学情感态度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有着相信科学的态度,对周围的新事物和新现象比较感兴趣,并且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并亲近大自然;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把科学看得十分高大上,认为科学应该是像牛顿这样的科学家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学习;甚至有部分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面的以为科学仅仅就是做实验,对科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虽然大部分学生对新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但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如对于看到的现象较少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科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此外,在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表现为缺乏辩证思维,创新意识不够。
2.2.2科学探究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缺乏基本的认识,如有学生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实验;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不够深入,如不懂得有哪些科学方法,甚至认为观察仅仅是依靠眼睛;缺乏真正的科学探究的亲身实践经验,大部分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映从小学入学以来,几乎没有自己动手操作过实验,有的只是在初中化学课上,观察过老师在化学课堂上的化学实验演示;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分工协作意识,并且依赖思想严重。
2.2.3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薄弱,技能水平较差。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科学基础知识,如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有些同学想当然的以为“光年”是时间单位;对科学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如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却不理这一科学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不能结合科学原理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做出解释,但是也存在不全面或是概念混淆等问题,如大部分的学生不能正确解释光和影子的关系、不能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原理解释霜、雪的成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