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16 17:3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2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本工作总结来源于kxren.com)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篇3
【关键词】五伦八德; 德育; 学校; 家庭; 学生
中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推动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必须把“树德”工作放在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首位。而现今的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关注多,效果少”的问题。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大多只注重理论和形式,德育目标较高且抽象,不符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学校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在形式上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并且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灌输,使学生很少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德育教育根本没有实效性的影响。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教育表现为功利主义的熏陶明显多于道德的培养。同时,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也是影响孩子道德养成的关键因素。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道德意识薄弱,并且不能积极配合一系列针对其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才会有实际的效果呢?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呢?中国传统文化清楚地告诉我们,“五伦八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五伦”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论语》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传统的儒家文化已经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摆在了学习文化知识之上了。“五伦八德”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对现代人而言必须遵守的规范、准则。让学生掌握“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对其道德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备“五伦八德”的人,就具有高水品的道德素质,德智体美才会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当今时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中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应该从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五伦八德”的教育开始。这样既符合中学生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又为其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的德育教育
用“五伦八德”的思想指导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就必须改变“重分数,轻品德”的思想。孔子把培养年轻人“孝、悌、信、谨、博爱”等优良品质放在教育的首位,而把学习文化知识摆在了次要的位置的思想对现今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是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学校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五伦八德”这一道德准则作为德育教育的准绳和目标,以符合学生发展实际。这也是学生取得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是符合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养成人格的需要的。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挖掘不同学科在育人方面更深层次的价值,用敏锐的教育意识,挖掘课堂中蕴含的“五伦八德”的德育因素,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一些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要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其道德教育的价值,在非常自然的氛围下,实施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有着无法取代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在道德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家庭是培养学生人格的最初基地,同时,优良的家庭风气的熏陶和父母的细心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备条件。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这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问题。许多家长采取的是每时每刻的“耳提面命”、不断说教的方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其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父母和谐相处,两人都与人为善,帮助、信任、尊重他人,并且以诚相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正是家长对“五伦八德”的践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笔丰厚的道德财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在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的发展时期,其道德的初级阶段就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慢慢塑造出来了。
三、学生的自我修养
篇4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研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发展;新思路
引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从办学教育核心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上就与普通院校存在差异,所以如何有针对性的就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一特殊性,思考并探索出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型德育教育思路与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实现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课堂的实际教育效率的提高,尽快解决职业教育的关键性问题。
1职业教学的内容要从多角度拓展
在我国近些年的德育教育事业发展进步过程中,主要应该关注的重要德育教育群体除了普通院校学生还有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如何让中职学生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其中一个重要的可行性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回归于生活,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愿意接受学习内容,有兴趣有积极性去主动学习。所以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模式革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从德育教育角度入手。1.1打破常规并活用教材:基本教材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内容框架,是中等职业教学内容延伸和拓展的基础内容载体,学生需要先将教材的内容和基本的理论职业技术内容充分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活学活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组织学生排演课堂活动内容以及话剧小品等,利用多元丰富的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模式来达到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构建起轻松、和谐、信任的教学活动氛围[1]。1.2围绕社会时事充实教材: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总体教育目标较普通院校更加明确和清晰,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内容在中职教育教学内容中体现更加明显。对于这一特点,中职教育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时事性内容的充分融合,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积极鼓励学生多关注国内与国际的新闻时事,多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闻,通过各类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活动范围,可以多为学生订阅书籍、主题报刊、杂志资料、然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增加交流和探索,不断提出不同的个人观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为将来脱离家庭和学校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类将德育教育课程内容与新闻时事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显示教育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感和教育吸引力,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事物认知接受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方法。1.3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将德育教育的教材理论内容联系到中职教育教学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课程教材,同时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出发,充分的利用好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这些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都可以为中等职业教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可知,最基本和最核心有效的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式还是要从生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人之心,引导学生自尊自爱、爱父母、爱家人,用爱人之心将德育教育精神融入生活,发挥新的生命力[2]。
2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时效性
2.1采取探索性学习:无论是对普通院校学生还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刻板的学习模式始终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决定了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也存在不同,很多学生不是接受能力差,而是活泼好动。还有部分学生过于内向而不愿意主动加入课堂讨论活动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中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达到整体全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德育教育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固定下来的德育教育内容从根本上就不存在丰富的趣味性,内容多少有些许枯燥,所以就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探究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精心准备每一堂德育课,不断达到德育课程教育内容和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挥,增加课堂活跃程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见解和个人想法。于此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当下热门时事内容的融合,使得课程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充分的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可以自愿自觉的参与其中,减少课堂刻板学习的压力感,鼓励学习自主思考,从而达到中职学生基本德育知识、个人认知能力、个人情感的丰富和提高[3]。2.2推行活动化教学模式: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特点,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单一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从而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自身体验。通过丰富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和互动灵活的教育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贴近中职学生的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实际进行教育制度内容的安排,同时又充分的符合社会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活动化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重要方法。
3结语
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发展新思路的探索中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就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特点,所以针对这一教学特点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符合中职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模式革新策略,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活动性内容的增加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发展思路的新探索。
作者:丁慧 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鞠丽娜.中等职业教育关于德育发展新思路[J].现代交际,2015,10:170.
篇6
一、因地制宜,营造育人环境
我校充分利用军队资源开展德育工作,丰富育人内容,因地制宜,营造育人环境。我校创办于1948年,原校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1950年学校随军南下,历经四野干部子弟学校、中国人民第十五兵团干部子弟学校、华南军区干部子弟学校、八一中学(附二小)等名称。1964年移交地方管理,定名为广州市八一学校。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周边环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营造军营特色氛围。
首先,我校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英雄广场”,让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广大英模光辉形象的熏陶;让学生们每天在、雷锋等英雄塑像身边学习、生活。英雄就在身边,让学生以英雄为榜样,用英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锻炼他们敢于面对困难,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耐挫能力。为学校打造了育人的良好环境,铸就了“文明、守纪、活泼、进取”的良好校风。
其次,多渠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学校鼓励全体任课教师深挖教材的教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学校活动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经常利用校会、班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其次追溯学校根源,整理学校历史,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继承传统,培育世纪新人
“教之道,德为先”,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精髓,革命传统教育既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鲜明特色。
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学校建立了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校内网络形成校、级、班三级管理;家庭网络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为主要形式;社会网络依靠部队、政法、街道、德育基地等单位。
分层制定德育目标。为了有效地实施“革命传统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帮助学生明确以下目标:了解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培养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理解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定具体的德育内容。为达到上述目标,规定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重点对学生进行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个人基本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等。
三、军事训练,拓展教育途径
根据少年儿童崇拜英雄、热爱的心理特点,为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与朝夕相处、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学习的机会,我校每年组织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在军训中,学生们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好奇,也磨练了意志,提出了“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锻炼了坚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对参加军训活动极大的积极性。
除了组织军训活动,少年军校还聘请警卫营国旗班来训练我校的国旗班,从国旗班战士的一举一动中,感受严格、整齐的军事化生活,学习他们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工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堂是技工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思想修养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但德育教材的内容都较为抽象,并属于基础课程,学生主观上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这已成为目前技工德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多媒体技术是把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高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弥补教师能力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技工德育课进行教学实践的几点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关心国际、国内发生的事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补充。而德育课教学要体现较强的时代信息,必须与当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因此,德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独立分析、研究和判别现实生活中相关政治现象的能力,也就是分析时政的能力。因此,如何利用时政材料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教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亮丽的色彩及趣味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或叫求知欲。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这能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从兴趣入手,以亮丽色彩、趣味动画以及学科知识渗透,举出几个实例,或者穿插一些动画,为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材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只是载体,它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死板的教条。因此,掌握知识只是掌握了一种“武器”、一种工具,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构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为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了方便,促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
了根本性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
巨大的改变,变一元为多元化,实现了由知识的简单传授向知识和生活的有机整合的转变。
三、运用热点社会节目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心灵的冲击
现在,各大卫视的一些社会热点栏目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记、江苏卫视的花样年华、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等都引发了全国观众的大讨论。因此,我在制订德育的学期教学计划中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多媒体观看课,比如,在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安排了一次课,观看湖南卫视变形记李耐阅的美丽蜕变,学生看到短短7天湖南荆州的女孩李耐阅从一个叛逆霸道、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变成一个乖乖女,摒弃脂粉改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从一个“问题学生”变成一个能正常学习的小妹妹。当看到回访,那个当初与父亲恶言相向的叛逆女孩,最终坐在了父亲的病床前留下悔恨的泪水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们进行节目点评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同身受,教育的魅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
教学
从教师自身而言,运用多媒体属于现代教师的基本技能,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德育教师在运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时要具备现代的教学思想并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更为简洁、明快、少而精,更易于点拨和启发,这才能使德育课得到提炼和升华。并且要能较熟练地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和编写课件或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设计和编写课件的全过程中,制作出比较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的课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重新进行设计,从而使得传统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学生也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五、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在本校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育教学时,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有的教师只是将多媒体当做电子黑板,坚持“看—问—讲”老一套,这样就根本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其次,德育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有的教师做好课件后,就以为一劳永逸了,不注意及时更新资料,这就让本来能起到较好效果的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成为负累。
篇8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实践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内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2]从发生论意义和根本属性上看,德育也是为满足人类超生物经验遗传而产生,为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展的。这也如康德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3]。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人类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各种知识与规范、技能与方法等传授给青年一代,促进大学生朝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目中有人、旨在育人、融入成人,不断增强个体适应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做到“目中有人”,这种“人”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类主体”,更是具有异质性、多元性、特殊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因此,要彻底扭转“人的缺位”状态,让大学生“从一个被社会所消解了的抽象符号转身为真实的存在”[4];从对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忽视、无视、漠视到珍视、彰显和高扬其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实现大学生从工具性存在到价值性存在的转变,切实做到以当代大学生为基点全方位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其次,德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就要做到“旨在育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育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并以时代精神升华其主体精神;要充分释放、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培植时展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5]。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游离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之外。无法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德育必将是无生命的德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把高校德育融入成人过程,将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并渗透其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德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价值迷茫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把德育变成扎扎实实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和成长之举;要以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为目标指向,从根本上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健康成长的能力。从总体上讲,“目中有人”是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础,“旨在育人”是其目的和归宿,“融入成人过程”是其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二、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把人培养成具备何种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它决定着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任何现实的德育都是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德育,它必然要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目标,如我国高校德育就旨在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别是面对当前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渗透,以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妄图实现“和平演变”、大肆散布西方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颠覆活动,高校德育更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制定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不仅必要,而且完全符合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面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和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高校德育目标也应凸显层次性。因此,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首要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注德育目标的个体层次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以个体的差异性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渐进性为依据。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看来,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必须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富有梯度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整体衔接起来,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易为其所接受。德育目标不仅要有梯度,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可以将道德分为“圣德”与“常德”、“美德伦理”与“底线伦理”,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德育目标迈进。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就很好地兼顾了个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方向、体现德育的性质。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不仅要以德育目标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为现实依据。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需要着力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为主导。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之我国国内存在的各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主导性要求。这不仅不与德育的个体适应性原则相违背,反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以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体系之中。
德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从增强个体适应性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就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构建多样性的内容体系。
这种多样性的德育内容在当前主要是在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中得以彰显。高校德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从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搀扶”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生动的、直观的素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例如,针对当前日本将“国有化”之举引发的民众示威游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可以“当代大学生如何理国”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唯有使德育内容与生活对接,才能使高校德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样性的德育内容还源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需要的重视。例如,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将生命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现代人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中。又如,风险社会环境下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以及把握机会、化解风险、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育者应该积极密切关注时展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以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作为生长点,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结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体系。
四、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也是德育内容的表现手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应用,都要讲究灵活性、针对性;否则,即使方法是科学的,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德育中,曾出现过“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过去人们的思想道德共性问题较多的情况下,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不断实现对传统德育方法的超越。
在德育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行为方式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德育方法取得实效的关键。比如,教育对象的性格不同,有的豪爽,有的活泼热情,有的孤僻冷淡;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不同,“大一新生的适宜性问题、大二学生的意识觉醒问题、大三学生的‘分流’问题、大四学生的压力问题”[6];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活动特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德育方法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宜,突出针对性。咨询辅导法就是一种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德育方法。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更加凸显了德育的个性化色彩和更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其当展潜力、满足其成长需要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等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出现了现代特点和新的规律。对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必须更富现代性,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融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于一体的德育专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络辩论赛、在线时评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经常关注学生QQ、博客、微博等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电子邮箱,针对学生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导,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当前,“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契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成长与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正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恰当使用其来解疑释惑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无定法,只要是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的重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都应是为我们所大胆探索、积极引进,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4]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63.
篇9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本土化;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 本土化 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博士(北京 100048)。
一、德育需要正视深层问题
(一)典型困惑亟待澄清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在一线德育实践者中间产生了一些比较普遍的理念困惑。这既是由“德育困境”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德育实效性受限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德育实践中,虽然很少有人会认为道德仅仅是由道德规范组成,但是提到道德,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呈现很多与道德规范有关的印象,而且在情感上表现出一定的抵制与纠结的情绪。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忽视目的和条件的追求“圣人”人格,让人们觉得圣人标准难以达到,而且受约束太多,缺少了自由。对“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提倡,如果忽视了道德发展的自然过程和行为本身的目的性与自主性,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德福背反”的误解,即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要付出高昂的身心和物质代价。因此,“什么是道德”的困惑是道德教育需要首先正视的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道德教育当然应该由“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人来从事,而现实中德育实践者的选拔要么根据智育原则经由考试成绩确定,要么没有明确的选拔条件,甚至也不排除存在根据智育教学能力进行的逆向“选拔”的情况。这导致了道德教育“由什么人教”的困惑。
理论上的直接德育、学科德育、隐性德育应该相结合,与现实中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的分离,德育工作者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分离形成强烈的反差,导致了道德教育“如何教”的困惑。
政策与社会对德育效果的期待与实际上对德育重视程度之间的反差,德育教学的阶段性与教学效果检验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给人们带来了道德教育“可不可教”、“值不值得投入”的困惑。[1]
这些来自德育实践的困惑不仅需要德育理论层面的解读,更需要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分析。这些困惑如不被澄清,道德教育就会如逆水行舟,劳而少功。
(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是否通过道德教育研究和教学,感受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及其对我们幸福生活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涉及了德育工作者自身对道德的实践信仰和信心。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但这种价值引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哪里?也许最基本的就应该存在于德育工作者自身基于努力而获得提升和超越的道德实践经验,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对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信心。因此,当人们把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作为其他学科教师的基本门槛的时候,德育教师同样面临着“是否掌握了道德教育资源,具备道德教育资质”的挑战。对于其他学科教育而言,教育条件、资质、效果等方面都相对容易接受各方的检验,而对于道德教育而言,这些方面则并不那么好检验,甚至给人们带来很多尴尬。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者反思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自身也难免表现出信心不足。①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道德教育来说,上述典型困惑的亟待澄清与德育信心有待加强,其实都是关乎道德教育之“根”的基本问题,但它们时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回避了,而且已经导致了我国德育实践的“实质性低迷”。[2]很难想象一个连研究者或教师自身都无法改变的德育理论或教学过程,能给教育对象带来什么深刻的体验和收获。何况在价值和环境多元化的今天,即便是自身的道德成长经验,也已经不一定适合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而推介给他人。“德育无根性”一方面是时代问题,正如鲍曼所指出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3];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对于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中国社会而言,又存在着独特的语境。
二、德育寻根的学科视角
(一)关注于学科发展历程的“德育无根性”分析
关于“德育根性”问题的推进以及德育研究实践能力根本性的提升有两种视角。第一种是学科视角,认为“道德是什么”等终极价值问题需要从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中获取,而“什么是有道德的人”等评价问题则可能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中获取。[4]德育根性的问题应该从对上游学科的借鉴和引入来解决,从而增强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信心,对价值多元作出更积极有效的应对。因此,“德育无根性”并不仅仅是德育学科本身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德育经历了理论研究的复苏、理论基础的建构、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等阶段,引入并发展西方思想,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并逐渐呈现出理论研究的丰富性。[5]但是,理论研究恢复生机的背后,系统化、有深度的本土德育理论仍然正在形成中。[6]这使得我们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德育理论,还缺乏自身主体性的平台基础,吸收和超越都还显得不完全。[7]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研究时间、学术积累等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受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宏观因素制约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既受到了其他学科所没受到的重视,又失去了其他学科所具有的自由与灵活。[8]基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宏大结论,有时被直接套用在微观层面上的德育实践中,但其实,哲学对德育问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并不能代替对德育问题的具体研究。[9]例如,在一线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以及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教师们往往觉得被动和尴尬,一方面非常需要基于现实的深刻分析,来消除自身的困惑和树立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非常需要能直接应用于教学的灵活有效的德育手段。我国德育研究中,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及其原因分析,[10]多元价值观的协商与解决方案等问题,[11]虽然已经以理论研究的形式出现,但是尚未深刻地延伸到更大范围的实践教学中,成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参照;而有关处理道德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方面,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12]相关研究成果只在我国德育研究占非常小的比例,实践中的应用指导就更为缺乏。以上两个方面可能是导致低效甚至反德育的道德灌输不断被批判却始终活跃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之下,德育回归生活的呼唤逐渐成为德育界的共鸣,[13]人们开始重视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人的道德成长,[14]关注个体的生命以不断创造可能生活,[15]从体验活动和体验课程的融合中凸显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16]
在我国德育学科的理论研究中,对关乎德育根本方向的问题,如“什么是道德”“如何检验”等方面,并不像对“如何育德”方面研究得那样重视,成果那样丰富,“德育无根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德育发展的深刻问题。因为“如何育德”是与“什么是道德”以及“如何检验”紧密耦合在一起的。当“什么是道德”已经不成为一种共识,而我们继续在沿着既往的道德意识探究“如何育德”的时候,大概德育的困境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其他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二)提升德育解释力与实践能力的寻根思路
近年来,有关德育的学科建构和德育专业化的呼声逐渐增强,[17]说明我国德育研究与实践的纵深发展,已经必然需要形成自身的话语权和专业实践能力。
20世纪70年代,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认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要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就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讨结合起来。[18]而他们的这种努力,也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道德教育中认知因素所起作用的了解,从而成为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研究主流,至今仍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新的道德心理学已经有整合了认知发展心理学、进化学、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中以道德情感和直觉为核心的初步研究成果,并且将社会学、政治学、宗教的观点列入下一步需要整合涵盖的重要方向。[19]这为道德教育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加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呼声,认为借助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融入了德育因素,心理教育将具有道德导向。[20]
按照学科逻辑探寻德育的根性,有两个方面需要慎重对待。首先,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是来自西方科学文化传统的,而且至今也仍然是西方文化和思想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国德育从这些领域里去寻求思想资源和理论依据,有可能导致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漠视。如果按照这种学科逻辑,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想被吸收和利用,除非也按照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分解和分类处理。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整体性和系统思维,经过分解的中国文化是否能保持其原有的本质?第二个方面是,德育区别于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重要方面是其实践性。这个实践性不仅包括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更重要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本身在德育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体验道德成长。这种鲜明的实践性要求,可以取自上游学科的知识滋养,但又不局限于知识视野的打开。[21]因此可以说,学科视角下的德育寻根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三、德育寻根的文化传统视角
(一)关注于文化传统的“德育无根性”分析
关于“德育根性”问题的解决,另一种视角是文化视角,认为德育的根性是关于价值观和信仰所在的道德文化灵魂。这种文化根性应该具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而且具备“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②的现实指引性。
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正处在全面而深刻的转型期,经历着从原有道德信仰失落到新道德规范形成和信仰重建的重大转折。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市场经济中“理性人假设”的分析性原则被混淆为价值原则,而僭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混杂为这个时代的精神特点和伦理特征的一部分。人们既享受了时代的优越性,又都在承受着时代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实际利益发生各种紧密的联系,甚至常常表现为一种“德福背反”的表象,坚守良心、践行道德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严重地危害了人们对道德的信仰,削弱了人们对道德修养和道德共识的信心。这种社会背景使得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解释力都受到重大的挑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道德”的理不好讲了。这种情况不仅说明了制度德性和制度德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2]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包括制度德性缺失的很多深层原因都指向了道德信仰的集体性失落。[23]在这种背景之下,道德教育患上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的现代综合征恐怕就是难以避免的。[24]这种综合征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德育的遭遇。因此,如果不能从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分析德育的这种遭遇,确立超越时代局限性的文化根性,那么德育的现代综合征恐怕就难以根除。
同时,道德文化又是有连续性的,蕴含在道德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也是如此。正如尼采和麦金太尔指出的,任何道德都以谱系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着,没有一种无谱系生成的一般道德。当今时代,各个道德文化传统只有在达成对自身连贯性发展的具体确认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相互间的解读、对话和“翻译”,寻求某些道德共识。[25]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当今时代固然有其与以往漫长封建社会十分不同的进步特色,但是从文化和信仰的视角来看,从人对生命和道德的观念来看,我们仍能发现某些似曾相识或者周而复始的东西。今天人们对道德以及终极价值的各种百花齐放的观点和立场,站在历史的角度,也可以视作各种带有创新和进步色彩的“重演”。[26]希尔斯对于传统的研究成果和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内在关联的揭示,说明了“若要取代或消除一种传统,尤其是作为社会内在精神的道德伦理传统,不仅需要创造一种新的足以替代旧传统的新传统,而且无论如何,这种替代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换句话说,任何新传统的创造本身也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借助其资源转化而成的,绝无另起炉灶而能获成功之可能”[27]。
内容摘要: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本土化;儒道合一
作者简介:
(二)挖掘道德信仰资源的寻根思路
任何时代都需要一个“我们为什么要道德”的理由,这种理由普遍性地存在于人们心中,作为一种道德信仰,成为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天道信仰和内在良心信仰都曾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维系着中国社会的道德发展。近代中国革命引入了,构建了唯物主义的道德信仰。中国本土的天道观和良心观的道德信仰,与的道德信仰在解放人性、服务大众、自我超越等大方向上有着很好的一致性,两者应该得到更有机的融合,从而更有效地释放出各自的潜力,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的道德信仰的根基。[28]
改革开放后,教育理论界诸多学者展开了对古代德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德育理论工作者也自发地开始了文化传统的寻根。迈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对先秦道家学说以及后来传入的佛家文化的关注依然非常有限,这使得对中华民族的根源文化的研究和在教育界内的思想接续显得有些不完整,研究结果的实效性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29]儒家学说虽然是汉代之后的显学,但并不足以完全涵盖中华道德文化的主体,在其自身的现代转型以及与现代西方文明完成对接的过程中遭遇了困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往往被国人所忽视的道家思想,却在国外一些研究者的敏锐目光之下,显示出强大的源泉式力量,成为他们用来提升和完善自身学说体系的宝库。这种现象已经在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荣格、马斯洛等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在蓬勃发展的科学领域,也表现出新科学观向道家思想复归的某些特征,道家思想对于东西方文化融合以建造一个科学和人文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考古研究的发展,大批道家著作重新问世,为深入发掘道家思想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性。文化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深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这些最新进展应该被德育研究者及时吸收利用,转化为德育实践能力。[30]
四、德育寻根的现实性
(一)两种视角的融合
在中国当代社会环境下探寻中国道德教育的“根性”,其目标资源如果能够包含以下三个条件则最为理想:(1)包含中国人道德特质的内容,能抵达中国人道德信仰的深度;(2)有哲学性,能与世界范围内的道德哲学思想进行深度交流;(3)有科学性的潜力,能解释道德成长的机制,并生发出用于指导教学的理论体系。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更有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单纯的学科视角,强化了通用性却可能忽视了民族独特性,而单纯的文化传统视角,重视了历史性却可能削弱了科学性和现实性。
学科视角的德育寻根,已经为很多中国学者所重视。因为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地推进现实德育问题的解决,正是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长处。例如,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教育理论、美国品格教育为代表的当代德育主流理论,分别从认知、情感、品格与行动等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依据与对策。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为数不多的直接论述道德发展阶段或道德境界的理论。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对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31]揭示了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在道德关系建构过程中生成德性。[32]品格教育运动的代表里克纳认为,即使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仍然存在被普遍认同的价值,除非我们承认正义、诚实、文明、民主、追求真理等价值观,否则价值多元是不能成立的;问题的关键不应当是“要不要教价值观”,而应当是“教哪些价值观”和“怎样教这些价值观”。[33]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当然不局限于这几个理论,它们对我国的德育理论本土化建构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既帮助我们在参考和比较中进一步明确“要找什么”,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检验“是否找到了”;既使得我们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不至于因缺乏比较和借鉴而陷入孤独的“自说自话”境地,同时也使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不至于蜕化为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陪衬或是附庸。[34]
文化传统视角下的德育寻根,由于受到中国近百年社会和文化历程的影响,相对于学科视角,要显得更为艰难,受到的关注也相对少一些。首先,中国先秦道德文化,是以强调生命实践的“内求法”为鲜明特点的,既重视先天德性的善根,也关注成长过程中反映先天德性不足的“禀性”释放与后天耳濡目染获得的“习性”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复杂的道德成长轨迹。[35]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否认人的道德成长是不断突破小我、超越功利和一般社会性认知的过程。但是,与科尔伯格理论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并不认为人的道德成长由简单上升的几个阶段组成。其次,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以明心见性的道德直觉作为根本,[36]通过道德信息传递与交流促进道德内在主体性成长,因此,高度重视心灵体验和心灵交流,这与关怀理论是非常一致的。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佛家思想,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通过自我觉察,达到澄清意识的理论和方法,而且道家“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64章)的思想,显然也包含了关怀伦理所提倡的“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而不必然地导致强制和僵化,只是这一思想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皇权专制下的儒学思想遮蔽了。第三,在道德与美德的认识方面,先秦道德文化其实是一种个体特性与公共伦理相结合的人格-伦理体系,例如,仁、义、礼、智、信五德就是这种思想体系的代表,可惜的是,五德被僵化为“五常”并且与“三纲”相提并论之后,其内在的深厚的道德意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当代已经并不容易为人们所珍视和共鸣。总体而言,中国道德文化是以“修之身,其德乃真”(《老子》第17章)为基本要求,继而随着实践性的深化和承载力的增强来“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③的,高度重视道德的实践性和求真性以及基于道德能力的道德责任。这一路径与西方中世纪之后更倾向于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之下思辨和发展公共伦理有所差别。重视这种差别,从中挖掘和深化民族特色的宝贵资源,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并经受实践的考验。
(二)理性看待德育寻根本身
道德的价值终极性,决定了德育根性这个话题,本身只能作为一种研究和实践的方向,而不能作为一种找寻的目标。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试图超越的过程本身找到一种适应的状态,在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中,从生活世界中寻找道德教育的根基。[37]历史上是,当代仍然也是,人们在没有办法完全把“道德是什么”搞明白和达成一致的时候,就已经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道德的体验、面对着道德的抉择。德育寻根的关键,乃是呼唤对有关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也许这样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研究这样的问题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往往会显得艰难,但是如果德育的根本使命不曾改变,那么这种返本归真的努力就不应放弃。
一种理想的研究模式是发挥研究团队的集体力量,在跨学科研究平台上,汇集各种视角和学科知识的精华,从而加速研究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以海特(Haidt)等为代表的道德心理学和以彼得森(Peterson)、塞利格曼(Seligman)等人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都在研究整合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尝试。其研究结果也足以证明,在当今时代,跨学科、团队式的研究往往能获得个人研究所无法企及的效果。这种发展方向,也非常有必要在我国的德育研究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积极响应的时候,我国德育寻根已经具备了更为有利的宏观条件。因此,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从更为广阔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重视儒道传统的互补格局,使之成为本土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思想资源,将成为当代德育理论研究者的光荣使命。
注释:
①一项调查发现,问卷中88%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但同时有超过50%的教师认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当前制约师德建设的突出因素。参见:檀传宝,等:《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中国德育》,2010年第4期。
②出自帛书本《老子》第58章,世传本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高明考证认为,帛书本更能反映道家因时因物而灵活取舍的态度。
③帛书本《老子》第17章:“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参考文献:
[1]刘峻杉.浅论当前德育实践理念的几种典型困惑[J].中国教师,2011,(7上).
[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3]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4]杨韶刚.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当代心理学向科尔伯格提出的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5]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1).
[6]檀传宝.超越论教育哲学及其建构——20世纪90年代鲁洁教授教育思想的特质[J].教育学报,2010,(1).
[7]胡金木.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比较研究”状况的回顾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9,(9).
[8]薛晓阳.德育研究:学科的独立和开放[J].教育学报,2009,(1).
[9]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10]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15-132.
[11]华东师范大学“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德育环境重建研究”课题组.当代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建研究及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8,(14).
[12]杨韶刚.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学校道德教育转向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4,(1).
[13]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14]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
[15]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16]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
[17]蓝维,迟希新,王晓飞,易连云,檀传宝.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J].教育研究,2007,(4).
[18]唐汉卫,戚万学.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思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2-23.
[19]Haidt, J. Morality[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1) 65-72.
[20]班华.再论“心理—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6).
[21]易连云.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J].教育学报,2005,(5).
[2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3]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24]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25]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4).
[26]熊春锦.道德复兴论修身[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38-46.
[27]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0.
[28]熊春锦.中华国学道德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5-16.
[29]付小莉.围绕“道家主干说”争论的述与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
[30]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
[31]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
[3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第二版)[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1-36.
[33]Lickona, T. Education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1 20-22.
[34]易连云.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10,(4).
[35]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86-187.
篇10
1、“民办”的特殊身份
民办高职院校出现以上德育教育问题除了由于学生水平层次比较低外,民办高职院校的“民办”这一特殊身份似乎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既为民办,自然学校的各类收支都需要自己亲自盘算,不管什么活动都需要成本与收益的算计,对于德育教育这类软教育力量而言,若是要配备齐全高水平的专业德育教师必然会增加学校开支,但其与投入学生实际技术操作的收入相比相差甚远,这也与他们的“自负盈亏”行为理念相违背。为此,在现实利益追逐之下,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们认为这门功课只要能有人上且不给学校增加负担就行。
2、对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
由于市场中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民办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多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目的是为市场或企业培养需要的技术人才。因此,学院对学生培养重视的是技术掌握水平以及熟练程度,实训课程或者实习课程占据大部分内容,除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间或者实训室里操练着技术,德育教育的课程除了大一刚进校时以公开课形式开设一学期外,到后面阶段基本就没再有类似德育的课程。校内或者校外的德育教育活动也比较少,让学生除了抽象地认识与理解部分德育观念外并无太多的德育教育安排与活动。
3、学生对自身要求偏低
民办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群体,文化素质底子本身就比较差,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并不像其它较高层次学生那样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到学校学个手艺或者拿个文凭就可以。所以,对他们而言,学习认真与否以及学习成绩好坏并不关乎什么大事,只要后面能学到技术拿到文凭就可以。而且他们自身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再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与奋斗目标,他们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不能吸引他们兴趣的课程,他们压根就不愿意去学习和了解,从而更加谈不上学习的步伐,也就愈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本身就存在问题的民办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式方法更难在他们身上凑效。
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的路径分析
1、转变传统德育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德育教育观念
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重技术与文化知识轻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观念,转而树立技术、文化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并重的教育观念。学校需要明白,除了知识与技术外,为人处世才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学生们需要知识与技术教育,同时也需要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德育教育对他们而言是除了文化知识与技术教育之外的一门必修课。
2、加强德育教育方面的教育投资
民办高职院校需要从长远发展考虑,加大对学校软实力的投资尤其是德育教育方面的投资。从外校聘请专业德育教育的专职教师,投入资金与人力进行课改,像文化课与专业课那样进行教育投资,寻找适合学校和学生自身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形成有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德育文化与教育方法,让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除了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外能够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觉悟,这样学生才会在企业中在社会中才能够受到更多的欢迎和喜爱,当然这样的投入也将是学校最有效的“收益”。
3、加强对德育教育者的培训与管理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必然要求老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并且为人师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他们除了需要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外,也许需要比普通本科院校老师更高的道德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本身就缺少自觉性与自我道德约束力的学生。为此,民办高职院校要解决好德育教育问题,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社会需要与欢迎的人才,需要在加强对专业技术教师的管理与培训外,加强对德育教育老师的管理与培养。
4、转变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德育教育课程与方法